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4 10:52:30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1

我用幸福做成花蕊,把甜蜜做成花瓣,把健康做成花叶,把开心做成花茎,用短信编织成一朵最漂亮的康乃馨,只想把最早的祝福送给你,母亲节快乐。一起来看看母亲节征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

母亲节征文1

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做了一个关于母亲的梦。

一个桃红李白的清晨,父亲扶着犁杖,吆着青灰色的驴子踢踏踢踏走过村街的时候,阳光穿过木格窗子,正水一般在堂屋里流淌着。娘挽着发髻坐在织机上,双脚一起一落,织机就发出“唧唧—唧唧—”蛐蛐般的鸣叫声。娘再一甩手,木梭就鱼儿般在棉线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杼前后拨动,土布就一丝一缕地向前延伸着……

娘---我大喊一声,惊醒了。但娘劳作的身影却定格在梦境古朴的画面里。

儿时,我最爱看的就是娘织布、纺线线。

秋后,父亲弹回棉花,娘盘腿坐在蒲团上,依着簸箕条条凸起的舌面,先把蓬松的花絮搓成一根根棉条(捻子),而后就开始纺纱了。娘纺线的样子很好看:她左手扬着捻子,右手摇着纺车。纺轮一转,手里的捻子便徐徐“吐”出一条棉线,一会儿一个大穗子就纺成了。

娘白天参加劳动,晚上纺线。那时候的夜晚大多没有电,为了省油,娘便和邻居的六妈、五娘借着月光纺线。时间久了,她摸黑纺出的线都又细又匀。秋夜,明月如盘,树影婆娑。农妇们常常通宵达旦地干活。要是谁家碰上儿娶女嫁需要赶活计,那就更忙乎的没了早晚。做好的饭凉了,饿了再去热;手中的棉线断了,躬身再去续接。一笸箩棉捻纺完了,时常天光也亮了。月光下,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斗鸡跑累了,一个人不敢去睡,就伏在娘腿上听故事。纺车吱扭,纺轮嗡嗡,萤火虫打着灯笼在枣树上胡碰乱撞。听着听着,我很快就甜甜地入睡了。

多年后,听秦腔传统折子戏《三娘教子》,方知娘的辛劳和不易。

娘为儿白昼织布夜纺线,

一两花能挣几文钱。

你奴才把捻子带线齐揪断,

舍了份量短工钱……

戏中薛乙哥逃学回家,织布养家的三娘观见天色尚早,查问儿子学业,劝其用功。不料乙哥以三娘不是亲生相回应,引出三娘满腹委屈,几欲放弃教养。家人薛宝从中解劝,协同三娘讲明道理,终使乙哥醒悟,发奋上进。多年以来,三娘以耕织之艰教子育人的故事,备受百姓褒赞。看了这出戏,娘的养育恩情,我又何以敢忘?

线纺完了,接下来就是染线、浆线、经布一系列流程。所谓经布,就是要把纺好的纱根据要织的布的花样及厚度,缠绕到一根轴上。经布的时候,场面很壮观。那一刻,娘侧身牵线,步履轻盈,几十个缠满纱线的筒管在娘的带动下,就像一群等待喂食的鸡仔,毛茸茸的围在她脚边欢蹦鸣叫。

把线轴固定在织机上,就开始织布了。织布,讲究的是力道和巧劲。会织布的人,用劲小、织得快、布平整。初学的人,忙了手里顾不了脚下,三两下就会乱了板路。那时乡下嫁女儿,讲究陪嫁多少这样的布料。当嫁妆抬到男方家里的时候,当地的三姑六婆会打开女方的衣橱,对陪嫁过来的织物的数量及品相作评判,而这又是关乎脸面的事,所以跟娘学织布的邻里姐姐真不少。我家没有女孩,娘看不清时,常常让我帮她穿针引线,她们看见了,我总是得到“臭小子”的笑骂。

年节快到的时候,布也就织成了。冬日的暖阳下,父亲帮娘折叠、拼接、捶平。娘细心地扯平、剪头、掐量。他们的动作和谐默契,脸上都漾着掩不住的喜悦和兴奋。乡间有句老话,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土布里织进的不只是艰辛和期盼,还有绵绵不尽的人文积淀和情愫。

织好的土布素淡清香,厚重平朴,几何形的图案和花朵明丽生动。娘一部分缝制家人过节的新衣,一部分为哥哥们准备结婚的被褥。粮食紧缺时,父亲还背着它上北原换粮呢。许多窘迫的日子,就是这样在娘创造的欢乐氛围里变得红红火火、大有奔头。

前不久,携妻带女去民俗村游玩,女儿对古老的织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又是拍照,又是请阿姨示范,等到自己坐在织机上的时候,却一下都不能操作。唯有妻手扶机杼,脚蹬踏板,还有些许织土布的范儿。

一日,和农林局工作的一位文友说起土布。她说,土布蕴含的商业价值和传统文化,越来越显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市上已建起了织纺专业村,成立了金梭子纺织公司。我听了很是欣慰,看来作为传统工艺的土布真的要焕发青春了。

母亲节征文2

每次在饭馆吃面条时,我都会想起母亲做的裤带面,并和饭馆的面条比较一番。虽然现在已经离家多年,但依偎在母亲身边,吃她老人家亲手做的裤带面的生活片段好像发生在昨天。

我小的时候家庭生活挺困难,记忆中一年也吃不到几次母亲做的裤带面。母亲是地道的陕西人,可以做出味道极其纯正的裤带面,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当父亲发工资的时候,每次听说下午母亲要做裤带面的时候,我绝不会出去疯玩,口水都会在嘴里停留一下午的时间,我努力不让口水流下来,眼巴巴的等着宽宽的面条出锅的那一刻。惟恐离开一会儿就会失去长久的期待。母亲笑话我是馋猫、没出息,我才不管那么多,老老实实的陪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和面、揉面、扯面、下锅,我就负责给煮沸的汤锅里加水。

母亲先是用韭菜、鸡蛋或者肉丁炒一锅哨子,然后才开始揉面。我每每趁母亲揉面的时候偷偷的用勺子挖点肉哨子塞进嘴里,鼓起腮帮子,还不敢使劲的咀嚼,怕被母亲看到。后来有一次偷吃的时候看到母亲嘴角露出慈爱的笑容,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小动作一直被母亲看在眼里。

母亲用力的揉面,一遍又一遍,这样就成为一个大面团。再把面团切成一条一条的形状,抹上点菜油,就可以扯成裤带的形状了,面条又长又宽且劲道。然后母亲把扯好的裤带面放入含有煮开的沸水中,裤带面和沸水一起上下翻滚,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最难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锅里的面条,心里想着:“怎么还没好?差不多熟了吧”。大约5分钟左右,裤带面就出锅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固执的要用大碗,总以为大碗能多盛些,可是每次看到父亲碗里的面条比我的多,我都不服气,吵吵着要母亲多给我盛些,母亲笑着也不说话,总是给我盛满一大碗,加入早已炒好的肉哨子,我就立即狼吞虎咽。

半碗下去,我那小小的肚皮就已经溜圆了,这时往往眼谗肚子里饱,吃饱了总是还想吃,可实在是吃不下去了,母亲才端起我的碗把剩下的面条倒进父亲碗里。这时候我就抹着油乎乎的嘴巴,问母亲说:“咱们明天还吃裤带面吧”。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面条再也没有什么稀罕,可儿时的记忆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些年,我出门在外,吃过了许多山珍海味,也吃过更多种类的面食。当我吃着这些面条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总也吃不出母亲做的那种黏黏的味道。每逢过年过节回家的时候,总是早早的给母亲打电话要吃裤带面,母亲也一定会把面条盛在碗里等着我,等我卸下行囊、迫不及待吃着那熟悉的味道,看到坐在一旁问长问短的母亲那烟灰色的面孔和斑斑白发,我禁不住热泪长流,我知道:这就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节征文3

每当我想起母亲,我的笔就跪着爬行

----题记

在我十六岁的那年冬天,母亲迎来了她四十岁的生日。我送给她一只纸叠的帆船,里面放了四十只纸鹤,代表着母亲度过的四十年岁月。每一只纸鹤里面写有一句祝福,并在船帆上写下:祝妈妈生日快乐!母亲高兴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母亲过完生日的第二天中午,放学后我冻的哆哆嗦嗦的回到家,母亲已把做好的饭菜摆在了桌上,我捧起热乎乎的饭碗便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吃饱了才想起不见母亲吃饭。走进里屋,看见她正在缝制一件红绸面的棉袄,“呀,这么漂亮,这是给谁做的?”我问母亲,母亲头也没顾上抬,“给你呗,还能给谁。”“你不会吃完饭再做呀,饭都凉了,这又不是赶制嫁妆。”我厚着脸皮跟母亲耍贫,母亲白了我一眼,骂道:“疯丫头,说这话脸都不红。”随后告诉我,下午她要回娘家,万一晚上回不来,她走之前把晚饭做好,我放学回来一热就行了。

晚上,由于作业太多我很晚才离开学校。进了村口,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平时这么晚了回来,母亲一定焦急的在村口等候,我加快脚步,走进那条熟悉的胡同,里面一片漆黑,突然,我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恐惧和莫名其妙的孤单与凄凉。我摸黑打开门进了屋,那件新棉袄已做好,整整齐齐的叠放在床上,锅里有母亲临走时做好的饭菜。

午夜,我刚刚睡下,红窗帘被外面的车灯打照的一片血红,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猜想是小舅送母亲回来了,我猛然从床上坐起来,听到“咚咚”的敲门声和小舅不寻常的催促声:“快!快开门!”,我刚把门打开,小舅一头闯进来,把我拉上摩托车就疯了似地冲出了胡同。

途中,小舅发现我没来得及穿棉袄,就把他的军大衣脱下来给我穿上,还告诉我,我妈突然吐血昏迷,已被大舅他们开车送往医院。正在这时,迎面开过来一辆汽车,是大舅的车,车在我们面前停下来,我连忙上了车,看见母亲满脸血迹。我连喊几声,她都没有答应,我使劲地晃着她的身体,想让她说话。大舅拉住我,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咱们回家吧。”“为什么?为什么从医院回来?”我问,没有人回答我。

车缓缓地行走在寒冬的深夜里,夜空中有许多的星星,我看到了天空中远远的银河,想起母亲说过的话,“银河调角,该穿棉袄”,又想起母亲今天才为我做的红棉袄,长这么大,母亲还是第一次为我做红绸子面的棉袄,像是出嫁穿的那种,她是在为我赶制嫁妆吧,那您以后就不管我了吗?她不再回答。对了,母亲躺在那儿一定很冷吧,我把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来,给母亲盖上,然后坐在母亲身旁,把母亲的头抱在怀里,把自己的脸贴在冰冷的车窗玻璃上,看着窗外清冷的夜空满天的繁星,心头突然回响起一首歌的旋律,“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当父亲从很远的工作单位赶回来时,母亲已被装入一口黑色的棺材。人们为我穿上白色的孝服,随后我就一直跪在棺材旁木然地看着人们进进出出。我期盼着这嘈杂的声音再大些,好把我母亲从睡梦中惊醒;我又担心这噪音太响,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她在熟睡。她躺在那口黑棺材里,盖子上还钉了钉子,她醒来一定会喊叫,我竖起耳朵,耐心的等待着母亲的召唤。

直到人们把装有母亲的棺材放进一个很深的土坑,然后铲起黄土一掀一掀地盖在上面时,我才猛然清醒,我与母亲是真真正正的生死别离。我大声哭喊着,“停下!停下!不能这样”没有人听我的。我不顾一切的向前扑去,大家使劲地拉住我。父亲捧着我前几天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那艘纸船,轻轻的放在燃烧花圈的火焰里,那四十只纸鹤一下子变成了火鸟飞腾起来,随即化为黑色的灰烬在为我面前盘旋起舞,慢慢的飘落下来,那可是母亲最后缠绕我的依依不舍的灵魂?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同母亲相守的时间还有很长很长,以为自己拥有母爱的日子多的没有尽头。母亲走了,我才知道自己永远地失去了她,永远地失去了拥有母爱的那份无处寻觅的幸福……

母亲节征文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华北平原的乡间小路上,一个齐耳短发白衫兰裙的女孩拘谨地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赶往城里买订婚的衣服。带着乡土气息的微风轻轻拂过前面骑自行车的男子健壮的身躯和浓浓的黑发,后面的女孩就这样久久地凝视着这陌生的,但即将是她托付终身的男人的背影一言不发,因为这刚刚是她们第二次见面。

这就是我的养父和养母。

我的外祖父是一位曾在苏联经商十年之久的商人。回国后,拥有偌大的家产。连续迎来四个儿子地出生后终于盼来了一个千金——我的养母。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母亲出生后十个月,外祖母暴病身亡,外祖父视母亲为掌上明珠,从此再未续弦。母亲长大后出落得如花似玉,提媒者络绎不绝,外祖父挑遍了十里八乡,终于挑选上了当时在外地当工人的父亲。听母亲后来说,那时农村的姑娘找一个能挣工资吃皇粮的工人真得很不容易。

我小时候很顽皮,对什么事都好奇,总爱问我的母亲她结婚那天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在哪里?每次母亲都用极不耐烦的态度打发我,“去,一边玩去,小孩子家什么都问。”后来我长大懂事了便不再问,母亲反而乐于跟我讲了。母亲说,她结婚那天,当宴席吃罢娘家人起身告辞时,送客出来的她竟哭了,我非常好奇地问,当新娘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为什么要哭呢?母亲回答,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自由地接触相互了解,到结婚那天她才是第三次见到我父亲,对他的陌生以及对日后生活的恐惧,使母亲差点跟随娘家人一起逃回家。

婚后两年,母亲没能为父亲生一儿半女,在家倍受宠爱的母亲从此在我爷爷奶奶眼里黑如乌鸦,受尽了冷落与谩骂。外祖父总归没看走眼,善良的父亲得知母亲在家的境况后,就把我母亲接到了他远离家乡的工作地,从此两人朝夕相处相敬如宾。

三年后,抱养了我。

在我三四岁刚刚记事的时候,在爷爷奶奶多次写信召唤下,我随母亲回到了河北的农村老家。那时的我已相当懂事,像一个小精灵似的讨人喜欢,全家老少抢着看护我,母亲的地位也随之逐渐提高,不再有人给母亲脸色看,否则我是不会愿意的,小小的我变成了保护母亲的盾牌。

由于父亲工作单位离家远,所以一年之内只能回家探亲一次,那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小朋友们都开始提前围绕在我周围讨好我,因为春节马上来临,父亲就要回来了,每年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以及我所有的伙伴们制作各式各样的灯笼,我当然是提最大最漂亮的那个。夜幕中,我像一个高傲的公主被伙伴们簇拥着,在春节前大人们忙碌的气氛中走街串巷,丝毫没有了平日里对黑暗的恐惧。

我那时还不能理解母亲幸福的心情,只看到母亲会把珍藏了一年的化妆盒拿出来,细细的在脸上涂粉,然后抹胭脂涂口红,看着母亲美丽的脸,我也会为所欲为的用胭脂把我的脸涂得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惹得正在往水缸里灌水的父亲开怀大笑。

晚上,兴奋了一天的我实在是不想入睡,几次强行睁开如灌了铅的眼皮,看到灯下父亲正捧着母亲的手轻声低语,“瞧,纳鞋底儿把手都勒成什么样子了,你不会少干点。”“少干了一大家子穿什么。”母亲嗔怒地瞥了父亲一眼,“好了,这下我回来了,我帮你纳。”父亲说着还真的拿起了鞋底,母亲一把夺过来笑着说:“别胡闹了,这是你干的活吗?快休息吧。”父亲诚恳的又抢过来,“我真的能干,不信你看。”我看到父亲粗大的手掌上绕上了长长的麻绳,母亲带着甜甜的笑容为我掖了掖被角,我便再也无力挣扎地被拉进了梦的大门。

早晨,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已起床为我们做早饭了,那时的农村做饭用的是柴火,冬天,冰天雪地凉锅冷灶地做饭非常受罪,只要父亲回来了,他就不让母亲再做饭,每次他做好饭就把冰凉的手伸进母亲的被窝里暖热,然后为我穿衣服。

我就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快乐地成长,母亲也就在这样的岁月里经历着离别和相聚,重复着期盼与等待。多少年过后,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那竟是我今生最难忘最留恋的时光。

在我抱养的弟弟十二岁我十六岁的那年冬天,母亲与我外祖母去世时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病因,突然吐血身亡。父亲是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风尘仆仆憔悴苍凉地赶回来的,当晚入殓的时候,父亲为母亲细细地擦净了脸上的每一处血迹,然后久久地握着这个一生也没能为他传宗接代却如此恩爱的妻子的手不肯松开,母亲一定是很从容地穿过那个黑黑的生死隧道的,因为母亲的面容很安详。

我和弟弟为母亲在老家守孝一年后,离开了和母亲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家,来到了父亲身边。整整三年后,父亲才与我现在的继母结了婚。继母是当地的农村人,家里有四个孩子,只有大女儿比我大一岁,正在上大学,加上我和弟弟一共六个孩子,全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他就这样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地供养着六个完全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那也许是父亲最艰难的岁月,但因我们都能彼此理解和睦相处,一转眼也就熬过来了。

如今,我们已全部成家立业,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退休在继母家生活的父亲又像当年抚养我们一样照看我们的孩子,端尿喂奶、洗衣喂饭。在继母农村家热乎乎的土炕上,常常是大的小的滚作一团,此时父亲就笑眯眯地点燃一支烟坐在炕头,细细品尝着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真是苍天有眼,人心有秤。每当我看到近七十岁的父亲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总在心底默默地感念上苍的恩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拥有着父爱,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我们回报的感激和尊敬。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继母家我的每一个姐妹对待父亲都比忙碌中的我还孝顺尤加,事无巨细关怀备至,逢病送药、变季添衣。就连我懂事的儿子在上学前班时,都知道把我们过年给他的压岁钱一分不少的攒起来,看望外公时悄悄地把钱塞到外公的衣兜里,父亲发现后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在经历了婚姻的痛苦和生活的磨砺后,更加体会出父亲身为男人,无论是为人夫,还是为人父,那份尽善尽职的情感的珍贵。他一生默默无闻,平凡得如沧海一粟,但他一生都用他那颗博大宽厚的爱心长久地善待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母亲节征文5

时至五月,天气乍暖,万物生机盎然,晶莹剔透的槐花铺满了桥山,翠绿的山上,透着点点的雪白,犹如挂满了一串串珍珠,高贵而不失典雅。闻着槐花淡淡的清香,想起了母亲,也想起了母亲做的槐花饭。

我出生在农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的树很多,各家各户门前门后,都栽有槐树。外公家门口就有好几棵大槐树,当时足足有我的小腰那么粗。那时人们的生活过得还可以,槐花饭也属于是一种休闲佳肴。

每到春季花开之时,雪白的花朵,密密匝匝到挂满枝头,清风拂过,犹如少女飘舞的裙袂;又如天仙下凡,悠然地散发着淡淡清香;又如一串串珍珠,随风轻轻摇曳,洒落的花瓣,好似向人间抛撒丰收的喜悦。远远望去,整个村子都浸在花的海洋,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那个时候,我经常往外公家跑,叫着喊着要上树捋槐花。看着一串串象小铃铛一样的花朵,翠绿中略带红点的花萼,洁白的花瓣,微黄的花蕊,我是直流口水。在树上先是捋上几把,直接塞在嘴里就吃,淡淡的清香,瞬间充满了整个心房。在树上折腾上大半天,好不容易捋了一大堆,就急匆匆地拿回家让母亲做槐花饭。

母亲做的槐花饭,其实很简单。先是用水洗干净,然后用面粉拌匀,放点盐,最后放在大锅上蒸。蒸出来的槐花饭,有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用蒜泥辣椒汁蘸着吃,那种清香,那种味道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其实,自从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也少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时常徘徊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槐花饭是你最爱吃的,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尝尝。”母亲的话简短朴实,但这里饱含着对儿女的思念,也深藏着对儿女的爱,只是她不善于直接表达,但在儿女心中,这就是最伟大的爱!

一年又一年,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外奔波;母亲却慢慢变老。母亲陪伴了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叛逆的少年,走过了许多坎坷,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们伤心流泪的时候,是母亲安慰了我们;我们叛逆疯狂的时候,是母亲包容了我们;我们失败难过的时候,是母亲激励了我们......她现在还牵挂着子女,只想着孩子们在外工作生活,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为母亲想了多少?

又是一年槐花开,此时的我望着漫山的槐花,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让母亲尝尝自己为她亲手做的槐花饭,让她放心,远在他乡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也希望母亲身体健康,一切都好!

母亲节快到了,自己不能陪在母亲身边,故写下此文,略表思念之情。

母亲节征文5篇精选_2020最新母亲节征文5篇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01-01

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尤为重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和修养。目前我校在积极营造感恩环境感染学生,校园建有文化墙,教室开辟有“感恩文化角”,设立了“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校园广播站课前总会听到《爱的奉献》、《白发亲娘》、《说句心里话》、《感恩的心》等“感恩教育”歌曲唱响校园。在工作实践中以下活动有利于推动感恩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抓住“感恩”节日

结合节日教育学生。利用不同的节日,像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教育学生学会帮妈妈做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梳梳头;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父母老师写感谢的心里话。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丰富多彩的活动熏陶学生。我校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讲出对父母、师长、学友的爱。通过算时间账、金钱账、感情账,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助之恩;写感恩信。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

二、营造“感恩”氛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质量。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从教、诲人不倦、刻苦钻研的品格为学生们学会感恩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大环境。由此我们认为孩子教育应该从全体教师开始。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教师会教出懂得感恩的学生来。

三、渗透“感恩”教育

以往提炼要点、优秀教案征集、随堂看课感觉都只是在渗透的圈外徘徊,为了真正走进“感恩”教育,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研究。教师先集体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感恩”的教育内容,然后提炼出渗透要点,制定出渗透办法,并围绕这个要点和实施办法展开有针对性地听课研讨活动,改进教学。教师结合课本知识还归纳了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的其他表现,例如能记住父母的生日、懂的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事,送给父母开心的话。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水,做家务,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歌曲,“感恩的心,感动你我”征文活动。

四、主题“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虽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如果缺少学校主题活动的设计也是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

三月份是“感恩做事月”,主要解决认识问题。学校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安排了活动内容,并借助校园广播在全校营造学习帮助父母作画、洗脚、写信等活动营造行为氛围,在各年级广泛开展了感恩故事和演讲比赛,推荐优秀的同学在校园广播站中讲述感恩故事,取的了较好的效果。

四、五、九、十月份是“感恩行动月”,主要解决实践问题。学校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开展了“做文明小天使,感悟真情”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捡垃圾,清理商户楼前乱贴的广告,义务拔草、种花等活动,在课前进行交流。一方面团委牵头在学生中开展“情系节水,奉献爱心”为主题捐款活动,号召每一名团员把平日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灾区小伙伴,帮助他们重建校园,重返课堂。

五、体现“感恩”真谛

认识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的光荣,懂得珍惜劳动的成果。学校结合军训、为学校争光等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锤炼学生情感,升华感恩真谛。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只有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最后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3

根据我市开展生命教育的计划要求,针对目前的状况和任务,我局准备在今年上半年与苏州广播电视总合组织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一、主承办单位及部门:

主办:苏州市教育局、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承办: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社会经济频道

协办: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

二、组委会:

主任:李 杰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雪嵘 共青团苏州市委副书记

詹 刚 中共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

成员:李凤祥 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处长

王小林 共青团苏州市委学少部副部长

王晓雄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频道总监

顾卫东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频道副总监

冯 斌 苏州少年文学院院长

三、参与对象:

苏州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各中小学校及相关学生(包括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幼儿园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时间安排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主要活动是:

1、由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制作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手册,内容包括“魔豆宝宝”的故事、专家讲座、典型案例等,分发到各相关学校。各学校做好组织阅读,参加活动的准备。

2、4月底,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通过“社会传真”栏目向各学校和全社会发出征集“我的妈妈——关于母爱的故事”的通知,典型人物的事迹在“五一”长假期间播出,由学校指导学生在家收看;由中小学校向《社会传真》推荐本校孝敬父母的好学生典型,由《社会传真》进行采访并报道。各学校积极配合两个征集活动做好推荐工作。

3、各学校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校感恩教育活动计划,并于5月12日前将活动简案送交我局政宣处和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综合部。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

主要活动是:

1、5月1日起,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在“社会传真”直播时(第二版块)提供游动字幕平台,各学校可发动中小学生围绕中心:“在母亲节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或“在父亲节最想对爸爸说的一句话”,发送短信到1885110。

2、母亲节(5月14日),“社会传真”栏目将对感动互联网的绝症妈妈——“魔豆宝宝”真情故事进行网络与电视并机直播,各中小学校应组织学生统一观看,并根据要求组织开展“感恩——写给父母的家书”征文活动。

3、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制作电视光盘(内容为“魔豆宝宝”故事、孝道讲座、孝顺典故等)。“社会传真”节目主持人将走进课堂,与中小学生交流感受。

4、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围绕 “感恩父母”主题开展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或主题班团队会,组织“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活动,利用学校宣传阵地进行有计划的宣传,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各校可主动邀请“社会传真”栏目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并进行重点报道。

5、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组织进行中小学生“孝行好学生”评选和事迹展播,各学校应予以配合,组织学生进行推荐、投票。

第三阶段:评比总结。时间为6月18日(父亲节)。

主要活动是:

1、在参与的学校中评选出“学校组织奖”。

2、在电视台播报的活动项目中评选出“项目创意奖”。

3、在各校推荐并在电视台展播的学生中评选出“感恩孝行奖”。

4、在各学校推荐的学生征文《感恩——写给父母的家书》中评选出“征文奖”。

五、联系人员及电话:

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曹海英(0512-65181375)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4

关键词:文明 文明与野蛮 文化装置 文化霸权

根据著名作家张洁日记题材散文改编,由斯琴高娃、黄素影主演的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下简称《世》)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朴素的电影,但它的情是深入人心的,它所揭示的现实是致命的真实。尽管自始至终我是平静地看完的,但内心却异常沉重,铅压了一般,从心底鲜明地浮出来王一川教授所说的一句话——“文明与文明的野蛮”[1]。

影片有一种浓重的悲剧色彩,这由片头那压抑沉痛的语调便可得知。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平凡的几乎构不成“故事”(较当今一些“流行”题材电影而言:如“野蛮的女友”、“婚恋风”等),许多情节都似身边随处可见的生活,表面看实在无它,但这正是该片一个特色之处:于深层次中含蓄又有力的向观众揭开了一个“致命的真实”——文明与野蛮、现代与传统、先进与保守等诸多命题的对立、分裂和混乱。之所以称此剧为“悲”,与其说是源于表层意义上的“母亲”的死去作为结局之故,倒不如说更在于影片揭示了“我”与“母亲”思维方式的迥异、对立,而这对立背后隐藏着的恰是“现代的”都市文明人精神深处僵化、迷失的现象。“悲”在这种僵化隐藏之深,“悲”在这种迷失极难被发觉。所谓的“文明”、“文化”、“现代”在当今生活中是何等的“正常”与“自然”,僵化迷失的不是少数,而是众多占主导话语权的文化人,不是老古董式的母亲,而是走红的当代作家——“我”。影片正是在这一对比中生发出了许多的阐释点,给观众提供了多层次的精神挖掘空间,这正是该片魅力的主要所在。

一、致命的真实

《世》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母女二人在对待母亲疾病的治疗方式上发生分歧,因此产生了种种矛盾。为了更快地让母亲恢复健康,“我”强行对母亲施加一系列措施,而结果反加速了母亲的离去。片头独白:“我知道是我的刚愎自用害死了母亲,母亲是在为了我和我的家庭而死的”——这一痛定思痛的“忏悔”揭示了影片主旨,然后转入回忆,通过“发现母亲病症——动手术——术后强制的恢复治疗——母亲猝死”这一系列情节的铺展,巧妙运用了大量对比性镜头将母女二人行为、思维深处的对立冲突展现得逼真、深刻,镜头始终围绕那个主旨所在:现代“文明”的荒谬可笑,文化人僵化的可悲。

影片几处细节尤为人称道。故事刚切入回忆的开头:“我”去探望母亲,发现了冰箱里因舍不得吃而被母亲久放腐烂了的水果,又发现母亲为了节省,小便后不用卫生纸而用一块棉……,对此节俭意识因“哀其固执、恨其不改”,“我”变得暴躁冲动,简直“怒不可遏”。母亲“气不壮”地分辨了几句,母女二人第一次的冲突定下了全片的悲剧基调。这一细节真切、细腻,甚至有一点喜剧味道,但底子却暗隐着“黑色幽默”。

“母亲”属于传统的老一辈,年轻时代为了子女和家庭在苦日子里泡惯了,晚年的宽裕改变不了她顽固的“节俭习惯”,甚至有点“自虐”意味,依然想省钱、攒钱,为了女儿、外孙女。其实她并非糊涂到不知爱惜身体,她有着强烈的“生”的希望,希望看到子孙的美满和快乐,为此她积极努力地配合女儿,但终因二人无法沟通和真正理解,她还是无奈又安心地死去了。在这里,无论是母亲的固执还是强烈的生的意识,其实都是出自对子女的爱,正是这深入骨髓的“爱”才使她像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显得糊涂、偏执、神经质,甚至“孩子气”;但又清醒地想治好病,可以和女儿们一起去各处走走。对于这所有的矛盾之处,我们看到的恰是母亲心底的那股挚爱,对儿女、对生命、对这有“情”的世间的一切。母亲的内心是异常豁达明晰的,她并不糊涂,所以当儿女因为她的节俭而对她大声训斥时,她不敢和儿女对视,羞怯腼腆如做错事却不免低微强辩一二的孩童。这几个细节镜头令人拍案叫绝,人物心理、性格的刻画非常逼真,可谓“艺术的真实”。表层看儿女欲用关于健康的现代观念强行将母亲愚蠢的固执改正过来,目的是为了母亲的好。但我们仍能从其对母亲的爱中窥视其自私的灵魂。母亲生病后,“我” 风风火火、心力交瘁,希望母亲快点恢复健康,但心中更明确的念头是希望这一切赶快成为过去,更强烈真实的愿望是自己能够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去。

对比来看母亲,她对待孝顺却不免任性、愤激的女儿正如同对蹒跚学步的幼儿一样,内心里浸泡着多少的理解和爱。她虽似“怯懦”,实则满心甜蜜和满足。其外表的迂腐可笑来得是何等的“大”和“深”,她是洞然一切的。母亲自始至终都担心给女儿添麻烦,始终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二位,甚至在情绪上都尽力做到平静、淡然,生怕引起女儿的伤感。只有在神智并不十分清醒的时候,我们突然听到母亲激动的嗓音,方能体会到一星半点母亲一生中曾经受过的苦难和抹不去的伤痕,而这一切在平日里都被母亲的平和、幽默所悄悄掩盖。这两个层面的反差并不矛盾,起到的效果是绝妙的。“因为理解、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2]这一灵魂内核的对比正揭示了“固执守旧”的老母和“聪明干练”的儿女对比的实质:“文明”与“落后”、“传统”与“现代”的再认识。

另一震撼人心的细节镜头是“我”坚信母亲手术很成功,强制她实施“我”制定的恢复措施。母亲此时说了一句:“我当然说服不了最有权威的医生,你自然不会信我的……。”我认为此句是影片的“点睛之笔”:“我”对母亲的自我感觉从不尝试着去思考一下,只是一味地迷恋知名医院、著名专家、权威结论等一系列“权威”的结果证明,坚信那些“现代仪器”的诊断说明,总之手术是异常成功的——这勿需怀疑、铁证如山!于是医生权威们开始向媒体炫耀“漂亮的手术”,“我”也认为母亲可以高枕无忧而沾沾自喜……,接下来自然是继续毫不怀疑地听取专家建议,为母亲制订一份治疗方案,帮助她尽快康复。这一切都是“理性的”、“明智的”,听取“权威”、相信“现代文明”的结果,故不容怀疑、不需怀疑,只须按此执行即可。殊不知这一切正映射出了现代人对于“文明”、“权威”的不曾怀疑和不敢怀疑的怯弱、疏忽。可悲矣,可笑矣、可怕矣!对于身边真切“个人感觉”的无视和拒绝,宁愿甚至不假思索地相信、依赖外在的东西:机械判断、权威之语……,这难道不是生活中“残酷可怖”事实的写照吗?致命的真实啊!

二、文化装置

影片所取的人物身份也别具讽刺意味,这是构成主题揭示和内涵表征的一个方面。“我”——当代的红作家,理性、智慧、干练、果敢,从角色语言、行为一系列表演中可窥见上述性格特征,斯琴高娃炉火纯青的演绎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角色”的象征义。“我”是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代表,正因为“我”的身份、名誉优势才得以努力将母亲安置在一所知名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影片在这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大的真实的“文化装置”空间,所谓文化装置,“即指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特有的现象,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心那些由工业文明创造出来的各种机械与电子装置及相应的社会生活设施网络,如现代工厂、铁路、电影、医院、学校、广告等,正是这种文化机构成为我们的“文化”或“文明”性格得以构成的基本模型。”[3]影片在此使用了许多琐细的镜头展现拥挤的交通、车辆、拆建的楼房、忙碌的现代人……,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是单纯地表现人物活动空间,而是构成了“行动元”作用,强化了主题的象征层意义,如同张爱玲笔下对于器皿等外在物的精细刻画,是一种“意象化叙述”。这种细微意象又都是大“文化装置”的一分子,共同构成“文化”、“现代”的底子,说明了“文明人”物质和精神生活赖以生长、存在的状况,有一种反讽的意味。的确,“我”的千辛万苦的努力却从反面加速了母亲的死亡,“我”承认了自己的刚愎自用、任性、执拗,陷入了迷茫、沉思。这一“意外”的结局恰证明了“我”的被击败,“权威话语”的溃败!“我”不得不反省自身、反观原本坚信的一切,更主要的是解剖自己精神深处的“顽疾”。笔者不禁再一次忆起鲁迅的《孤独者》、《在酒楼上》中主人公的身影,历史的悲剧在不同情形下又一次以不同的形式在上演,这难道不令我们所谓的“当代文明人”惊心动魄吗?!

三、文明霸权

由影片中“我”及“权威医生”等一系列霸权话语深处所折射出的正是雷斯曼所谓的“他者引导型性格”。“他者”可指他人、人群,也可指其他符号、行为、体制等。“文明人”总是把同时代人看作个人引导的源泉。“权威”、“时尚”、“科学”、“现代”诸如一类的词语正形成一种霸权地位,牵引着“现代人”,让众多盲从者都以为在沿着“文明”的阶梯向上攀登,浑然不觉已形成了坚硬的思想僵化层,顽固无比。在此可见这种霸权话语起到的是怎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威力。

在今天这样似乎一切都由时尚说了算的时代,别墅、汽车、衣饰……种种的诱惑在威压着现代人,周围的一切好似一个涨满了热气的大气球,“物质”所提供的东西太多了。但正如王安忆所感受的一样,“太满的”现状未必都好,因为人的思考力和理解力不一定提高,二者不是同步的。她不喜欢这样一种“太满的”状态,其实是在摆脱盲目“文明”、“现代”的束缚,她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现代文明者。现代和文明不是成绝对正比关系。“不再把贫乏当作贫乏,是一个时代绝对贫乏的象征”[4],同样,不再坚信自我精神的丰富和真实,绝对迷恋和依赖外在的“权威”,这也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5

2 活动形式:写信和观看雷锋庭院

3 活动人员:广告08-3班全体同学

4 活动时间:2010年5月10号

5 活动地点:寝室和雷锋庭院

6 活动策划:樊汝 侯群 王淼

活动成效:

1开展此活动,联系母子情怀,当天是母亲节,让大家重视这个节日。

2大家离开家一年,深感离家的感受和母亲的牵挂,通过此活动,让大家感受家的温暖,母子情深,家书抵万金情怀。

3通过这次活动,让大﮾感受家的温暖,和有亲人关心的重ꮫ,同时向雷锋同?学习,和他的感人的事迹。

4让家懂得活动的真正意义。

5倡导家重视这个节日,多多关心家人。ꪫ6对此活动进行总结。

八、活动想:

母亲节作为一ﺪ感踪母亲的节日,每年的五月的第亮星期天,母爱的是伟大是无以言ꫮ的,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回报的太少太少,我们不能为母亲﫺很不了气的事,但是母亲的节日,们一定要重视,敬重母亲,每个人ﺮ成长都离不开母爱,是母爱成就了人的惊人之举,赋予了艺术家奇妙的灵感,启迪了科学家敏锐的智慧,也丰富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感。母爱就像满天的繁星,星星点点,映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弘扬母爱的母亲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

文明修身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和谐校园建为中心,以提升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成长经历,体会父母爱心,培养艰苦朴素,节俭生活的习惯,树立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观念,升华热爱母校,报答社会的境界。

雷锋以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雷锋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他看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正因为如此,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传播精神文明的有效形式,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6

阿钟接起电话还没开口,对方就问道:“你是不是阿钟?”一个气势汹汹的男低音。阿钟连忙说是,随即电话那头便传来了一个孩子的哭声,阿钟一听,这不是儿子吗!继而是妻子美芝的声音:“阿钟!我们被绑架了,他们要你来谈判……可千万别报警啊,要不我们娘儿俩就没命了……”

放下电话,阿钟气得直哆嗦,现在的社会治安咋就这么差呢!绑架的事竟然落到了自己家人身上,倒霉啊!可气归气,眼下还是救妻儿要紧,谈判就谈判吧。阿钟不敢含糊,赶紧打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海燕大酒店507房间。阿钟颤抖着手推开房门,却发现里面的酒桌上围满了人。他仔细一看,是很多亲朋好友,还有不认识的。阿钟正愣着,全屋的人哈哈大笑起来。美芝得意地说:“前两年的结婚纪念日过得没啥意思,我要换一种新的,让朋友们一起跟咱分享。”

“啊呀老婆,你怎么过都行,千万别开这样的玩笑啊,吓得我腿都转筋了!”阿钟哭笑不得。

“你忘了,今天是愚人节啊!”美芝笑得前仰后合……

(汪 志)

2期《等待母亲》下半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到了下午1时,期盼已久的敲门声终于响了,钢子三步并作两步地去打开门。是母亲!母亲没有让钢子失望。

母亲左手拎着新鲜的鸡蛋和蔬菜,右手提着一些滋补品。只见她脸色苍白,拖着沉沉的步子走了进来。此情此景让钢子很是心疼。

“妈,您这是怎么了?”钢子顺手接过母亲拿的东西,挽住母亲的右臂,母亲身体一颤。

“妈没事,这点儿钱拿去用吧。”母亲递过一个小布包,但直觉告诉钢子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他挽起母亲右臂上的衣袖,只见臂弯上有大大小小的针眼儿。看来母亲是刚打完点滴,带病就赶来了。

“妈,我对不起你……”钢子呜咽着说。这时,站在一旁的妻早已热泪盈眶……

(频 捷)

不同的剧情、不同的看点!还不了解完整故事的读者朋友,赶快参看我刊1期、2期的本栏相关内容或登陆本刊网站,大家可争相续写各个故事的下半集,可还有奖品在等着你来拿哟!

悬念故事――嫁为人妇后

佳心与丈夫徐阳是奉父母之命完婚的。婚前,佳心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下班后总喜欢画漫画。可结婚后,经商的徐阳认为这些爱好只不过是浪费时间与画笔,大男人主义的他甚至要佳心辞工,专心在家照顾家庭。母亲在佳心出嫁前也说:“嫁了人就不同于姑娘,凡事听丈夫的话,别惹夫家人生气。”为此,佳心听话地辞掉工作,过起了平淡的家庭主妇生活。

新婚初期,两人甚是甜蜜,常去看看电影、逛逛街什么的。徐阳开心时竟也懂得亲自下厨为佳心煮爱心餐,然后拿出红酒,放些浪漫音乐,尽可能地营造二人世界的温馨气氛。那时候,佳心认为丈夫有成就、有才华、又有情调,自己总算没嫁错人。但婚后半年,这一切便不复存在,徐阳在家时只顾着看报纸和书籍,佳心说要出外走走,他就会说:“自己驾车去吧!”又或者“叫妈陪你去。”关爱少了,命令似的口吻多了。他们的生活平平淡淡,已不像新婚夫妻,而像一对多年的老夫妻。

渐渐地,佳心越来越厌倦家庭主妇的生活。她决心改变自己的角色,要让徐阳知道自己不只可以进厨房,还有更大的本事!

……(待续文)

剧情征集: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结局全由你掌握,快快把想象变成文字!要求所续写的故事情节完整、语言简洁,不超过300字。投稿方式有三种:

一是在我刊网站www.shenqhuo.net.cn生活论坛中的“剧情进行时”栏目,发帖子接续文;二是寄续文到我刊本栏目收;三是把续文发至小美的电子信箱:profound-hv@163.com中。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7

猴年伊始,发扬龙马精神,以此纪念雷锋逝世51周年。少先队结合校行政计划,以“学习雷锋树形象,争做文明好学生”为主题,树立新时代里新雷锋形象,把感恩教育与日常习惯融进快乐丰富的活动中,与传统节日结合,力争把有意义的活动趣味化,潜移默化地培养一种习惯,一种情操,传承一种美德,一种精神,开辟少先队活动的新天地,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本着这个目的,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常规工作培养戴红领巾的习惯

培养红领巾示范班,随时接受检查,这样以点带面,从而培养孩子们戴好红领巾的习惯,展示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开展“五个一分钟”常规活动。

3、开展“十分钟队会”。

利用每天下午10分钟预备铃时间,组织孩子们进行“十分钟队会”的才艺表演,每一次队会就是一次小型文艺节目杂烩,每天更换主持人,由主持人自行安排节目,可以有组织地进行,也可以即兴表演,这个可根据班级情况而定,也可以根据主持人的能力定,节目有文艺类、词语接龙类、数学口算王、英语知多少,科学探秘、朗诵、演讲等形式不限,当天节目完成后,立即产生第二天的主持人,主持人可以毛遂自荐,可能由学生推选,可以由老师安排,总之,力争使每位同学都能当一回主持人,能表演一样绝活,都是优秀者,都是班级的主人。

4、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

5、开展国学诵读活动。强化课间操时出操诵读国学的习惯。

6、主办《红领巾队报》,从中选出优秀征文,编辑第四期校园文学《七彩童年》。

7、班级文化建设一如既往地开展,并把各个角的优秀者评出来,设优秀者,设班级规划创新奖,四角全优奖。

8、环保小卫士的培训

9、不定期地进行“整脏治乱”社会体验活动、进行“我是小交警”、“我是社会调查员”活动。

10、不定期地举行大队干部培训及进班演讲活动。

二、特色活动的开展

常规工作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对孩子们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其中穿插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育斗志。本学期内,除了狠抓常规工作,扎实行为养成以外,主要开展两大特色活动,一是“猴年话龙 我是龙的传人”系列活动,把龙的话题分别融进各教研组开展“龙的传奇故事、龙的成语集锦书法大赛、龙的传人演讲、龙的书画大赛、龙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二是“感恩教育”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活动:在全段开展“感恩母亲”演讲征文制作活动;“感恩社会”带领孩子参加“整脏治乱”“孝亲敬老”“退伍军人”社会体验活动,回报社会来感恩社会。

具体活动安排:1—4周为文明礼貌月

开展“学习雷锋,做文明小学生”活动。具体形式见“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方案。评习惯好少年,我是文明礼貌小雷锋。

2、5一8周为低碳体验月

结合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及世界儿童日,开展“少年儿童的低碳生活”活动。号召大家低碳生活,进行社会体验活动。让“雷锋形象”从节能减排生活开始,从绿化美化生活开始,开展“低碳生活”会。评健康生活宝贝,我是积极向上小雷锋。(并结合清明节开展清明节扫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9一12周为红色读书月。

结合母亲节开展“感恩母亲”演讲征文制作活动。评孝亲敬老小模范,我是孝亲敬老小雷锋。

开展读书月活动,评读好书习惯学生,我是读书养性小雷锋。具体活动见读书活动方案。

4、12—16周为快乐活动月

开展“六一”游乐园活动。具体见“六一”游乐园活动方案。评阳光少年,我是快乐生活小雷锋。

5、17—20周为活动总结月

开展系列社会体验活动,总结活动得失。评“学习雷锋树榜样 争做文明好学生”雷锋标兵。

母亲节征文活动总结篇8

社会更加进步,生活更加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更加单薄,尤其是独生儿女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的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孩子们不理解答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理解答谢父母的抚养之恩 ;不理解答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不理解答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教育之恩。据考察,约有60%左右的学生不理解父母的生日,近40%左右的学生不理解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比较是父母给儿女过生日却高达90%左右。就在叹息与无奈之余,也不禁想问问 : “现有的孩子怎么啦,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呢?”感恩观念已经淡化到如此匮乏的水平。为了我国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需要培育我们的小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主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他们宽容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造就同学们的感恩品质。教育必然以同学们的“成人”为作眼点,让学生“成器先成人”,发奋培养“有德又有才”的交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体现点之一。

二、展开感恩教育的目标

展开感恩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时常站在同伴的方面,设身处地去想同伴之所想,哀同伴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主动学会经历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惟有如此能够促进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动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可怜他人,帮扶他人,关心他人,以便形成同学们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滞在靠纪律制度来被动保持,而是从同学们的心理流动出,使同学们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敬爱。因此,我们在造就学生自信、独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展开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建立正确的人格有着非常关键地意义。

三、展开感恩教育的措施

在小学展开感恩教育,要根据同学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要有针对性,要通过林林总总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一)感恩教育展开讲故事法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教师讲学生讲,晨会讲班队会讲,举行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感恩,在中国历史上上述的例子却很多。民族俊杰袁崇焕过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儿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 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等。就是在今日,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训华英烈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天经地义地成了CCTV零五年度“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击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捐躯后,陈健决意义务为战友守墓,并赌咒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英烈扫墓守灵。

(二)感恩教育树立展开小报法

把多种渠道收集到的感恩故事、格言、新闻信息制作成手抄报、电脑报、剪贴报等小报,举办感恩主题的办报展览,评出最佳办报能手。通过办报的过程,暨受到感恩教育又增强动手能力。

(三)感恩教育展开考察反映法

考察的相关内容有 :父母每天为我做了哪些事,所花费的时间是多少(以分钟计算);我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我的一月生活费、一年学费是多少,父母为此要付出多少劳动(以天数计算);我对父母的态度怎样,我哪方面需要好转 ;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 ? 辅导学生通过考察自己的父母或同学的父母,学会吃透父母。可根据年级段同学们的年龄特点从一个到多个侧面从事考察,而后使用班队会把考察计算的结果向大家或父母反映,可邀请家长到会。真是不算不理解,一算吓一跳。据媒体报道,就连重庆大学学生通过考察计算,反映时很多学生流下眼泪,那么能感动大同学们的更能感动小学生。

(四)感恩教育展开征文法

教师带动孩子阅读《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读父母亲教育儿女方面成功的事迹,率领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背起父亲上学》等影视,让好的文学作品浸润少年孩童的心灵。观后可组织讨论并写出读书心得。学校可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举办“感恩”征文展。

(五)感恩教育展开作业法

学校在周末节假日前,给学生设计一些感恩作业、亲情作业。在元旦前设计“我做一张节卡送老师”,“三八妇女节”前设计“做一天家庭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五一劳动节”前设计“节假期间洗碗我承包”、“整理房间我承包”,“重阳节”前设计“我为爷爷洗脚”、“我为奶奶梳头”,“春节”前设计“谢绝压岁钱”等各种的感恩亲情作业,还可与家长联手把感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六)感恩教育展开主题演讲会

使用班会队活动举行“感恩的心”演讲会。演讲的主题可以是母爱的主题,可以是师爱的主题。透过演讲召唤孩童的感恩心理,让孩子受到更值得探讨的培育,让感恩教育的种子扎根孩子的心田。

(七)感恩教育展开文艺表演法

教师带动孩子以歌舞、诗歌朗诵、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带动孩子使用课余时间排练。举例,教唱《烛光里的妈妈》,团体表演《感恩的心》舞蹈等。

四、总结语

上一篇:活力团支部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药店活动不成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