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1 19:15:06

理想教案篇1

1.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集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及应用性于一体的课程,灌输式的讲授势必与学生产生距离感,案例教学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传递给学生,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学生感同身受,就会认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是有用的、管用的,进而会自觉自愿地践行。

2.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21世纪的大学生,普遍的思想特征是政治敏锐度不高(甚至有学者认为是政治淡漠)、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反感说教,反感“大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看似简单易懂,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内容还是从中学时就开始学习的内容,但学起来理论性极强、并且十分抽象,很多学生会感到“没意思”、“很枯燥”“全是大道理”“脱离现实”。案例教学通过校园里、社会上鲜活的事例,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充实,解答学生疑问更真实。给学生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3.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要求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被戏称为“两苦”课堂,教师讲台上讲得辛苦,学生讲台下睡得辛苦,很多学生为了拿学分不得不来上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看课外书、玩手机微信、打手机游戏、听音乐、做作业甚至趴桌上睡觉,以此消磨时间。学生如此厌学,究其原因,学生们的回答是专业课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将来工作用得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都是大道理,太空洞。这种尴尬的课堂现状提醒我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学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解决思想问题的良方妙药。当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条时,学生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才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加油站和充电房。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操作

1.课前准备——案例要善于选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案例”,案例选取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效果能否实现。首先案例选取,要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在案例选择中可从“焦点访谈”“新闻30分”“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选取,也可从网络上或者校园中发生的事件中选择,但一定要以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为选取标准。其次,案例选取要注重时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上年年有改动,吸收和反映了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案例的选择也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要不断更新与补充,选取最近的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比如年度道德人物、年度法治事件,要随着年份改变不断替换。学生对案例中展示的事件有所闻,不陌生,教师能将精力集中在对案例的分析、理论的讲解上,而避免花费过多时间解释事件本身,淡化了教学重点。第三,案例要有普遍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避免偶发性的案例,以免误导学生。纷繁复杂的事物背后自有其规律。第四,案例选取要尽可能贴近学生。案例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近,学生越感兴趣。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绪论部分,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生活,克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而这些,大学老生都经历过,拿本校老生的学习、生活为例来讲解,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学生对本校学长心理认同感强,自然也就能接受教师的讲解与分析。

2.课堂运用——案例要精于组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以一次案例教学为例,来具体说明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刑法部分,要学习正当防卫制度,其中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此存在误区,司法实践上也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选取的是“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来实施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前一堂课,教师讲解了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规定,印发了“长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的基本案情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能课下学习、熟悉案情,了解争议焦点,独立思考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上课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持构成正当防卫观点的;一组是持反对观点的。两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围绕争议焦点——是否构成正当防卫进行辩论,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发言。辩论中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回归正题;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去进行辩论,而不是从道德观念和常人的朴素认识出发去争论。教师要把握原则和方向,保证辩论有序进行。在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讨论情况加以总结和评价,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总结中,教师要重申案例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正当防卫的目的、时间、对象及必要限度等问题,重点阐述学生认识不到位的难点问题——“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以及“防卫过当”等,指出学生忽略的问题——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使学生能全面把握案例及与此有关的法律知识。带领缺乏法律常识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完成这样一次案例分析,教师要付出的辛苦远远大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3.课后梳理——案例要勤于归纳与总结采用案例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后对案例进行总结与梳理。一是要看案例选取是否恰当。看案例是否反映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不是,则要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修整与完善。二是要看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否参与、参与的积极性、参与的效果。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学目的得以实现,这才是一节合格的案例分析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讲解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外,还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创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逻辑判断、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传授了知识,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教学,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理想教案篇2

[关键词]哈佛;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

当前,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给予空前的重视。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如何“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其育人目标,关键是改革并创新教学方法。源自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作为诸多教学法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一改传统说教式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及开拓思维和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与探索哈佛案例教学模式,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略,能够使我国高校思政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哈佛案例教学模式及其国际发展

通常认为,案例教学法源自美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哈佛法学院兰德尔院长的倡导,并在1920年前后在美国法学教育中取得了较为彻底的胜利,至今仍是美国法学教育的核心教学方式。[1]之后,哈佛医学院也成功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临床医学当中,既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通过专业研讨增强了临床治疗的科学性,极大地改善了美国的医学教育环境。案例教学法在哈佛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成功实践激励了哈佛商学院,其于1921年开始正式推行案例教学,并通过多年的推广和完善,建立起系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哈佛案例教学的标杆与典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此,各国相继效仿,纷纷采用这一方法,并结合本土实际加以改造和发展,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国际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将案例研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前需要尽可能充分地占有和掌握案例的相关数据和翔实资料,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并通过课堂讨论优化方案,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案例法同样也是德国的主要教育方法。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遵循“行动导向”理念,力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而这种关键能力的获得有赖于案例教学法。面对一个案例,学生首先需要完成信息收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动目标;之后展开计划,确定小组行动方案,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优化方案,完成最终的决策;方案实施后,还要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经验,跟进认识。加拿大将案例法应用于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其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案例的选编与准备、案例的分析、案例的小组讨论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依托案例进行,真正体现了“以例激趣,以例分析,以例说理,以例导行”。[2]这些国家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发展虽有所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了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个人授课特点灵活设定,因而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上课前,教师需要预先选定教学案例,并据此制订教学计划,同时,需要将案例卷宗提前下发给学生;学生则要熟悉和掌握案例信息,找到问题症结,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阐发观点,集体讨论,教师负责引导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关键性的点拨。课后,师生要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反馈,获得提升。通常,学生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巩固课堂成果,而教师则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师生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反思。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和积淀,案例教学已成为哈佛大学的鲜明品牌,哈佛大学已成为发展与研究案例教学的制高点,哈佛案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系统完善的实施方略为国际上案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基于此,我国高校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应积极借鉴哈佛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本遵循其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一般模式,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全面审视我国高校思政课开展案例教学的条件与环境,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实现在比较中创新,从而探索出应我之需、为我所用的案例教学模式。

二、甄选与编写优质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选取是案例教学课前阶段最为重要的环节,关乎案例教学的成败,要把案例教学的潜在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甄选优质的教学案例置于首位。哈佛大学历来重视案例建设,编写和建立庞大的案例库成为其案例教学成功之关键。显然,案例教学离不开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案例。据调查,在哈佛大学两年MBA的学习中,学生们要分析八百多个案例,这样庞大的数量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每次课前自行准备是完全无法实现的。为此,哈佛大学组织专业人员从事案例开发工作,进行案例的搜集和编写,并创建“校际案例交流所”,为案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方便而丰富的供应源。如果我们对哈佛大学案例库中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不难发现以下特点。第一,从范围上看,哈佛大学在选取案例时体现了国际化特征,其教学案例涉及全球各个地方的问题,而不局限于美国本土。由此,学生可以从案例中感受全球化进程的脉搏,获得一种更加宏观广阔的视野。第二,从目的上看,哈佛大学希望通过案例教学为政府和企业培养卓越的领导人,因而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生活实践,例如,法学院的案例均为发生的法律案件;医学院的案例均为真实的临床病例;商学院的案例则来源于企业管理人员的亲身实践,是对商业中真实情景的描述;另一方面,案例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即通过案例研究与讨论,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综合及决策能力,哈佛“总经理式的人才”便是在这一过程的淬炼中产生的。第三,从内容上看,哈佛案例强调各类现象的发生过程,注重各种数据资料的提供和背景材料的阐述,既不在编写上闭门造车、主观臆造,也不在叙述上一味点缀渲染而使内容失了“真”,总之,是对各领域典型事件及其细节的真实还原。我国高校思政课开展案例教学同样重视案例的选编工作,但与哈佛大学呈现出明显的区别。首先,案例选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服务于学科教学。我国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课,更是特殊的育人课,不仅传递着科学知识,更强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鉴于课程的特殊性质,思政课案例的选取往往不以哈佛大学所关注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而是更加倾向于价值观导向的正确性。一个好的思政课案例,不仅能够阐明科学理论,更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和政治导向作用,能够实现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其次,案例的选取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案例选取与哈佛大学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共性特点,即源于历史上和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真实性是一个优质教学案例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是,哈佛大学将法律、医学、商业等领域中的真实事件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在“模拟参与”中锻炼“实际参与”的能力,体现为此实践到彼实践的经验迁移过程。而我国思政课选取的教学案例强调在真实性基础上产生思想的启迪,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事件,更要获得事件背后蕴藏的理论真知,并能够在案例内含的深刻问题中产生内心的触动,实现思想品质的升华。最后,案例的编写尽可能形式丰富、内容生动。思政课开展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进而接受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因此,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是编写教学案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为了增强案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编写思政课教学案例在形式上应尽可能丰富,必要时可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在内容上尽可能采用一种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切忌平铺直叙,适当的修饰和渲染往往能使案例更具吸引力。总之,案例的甄选与编写是整个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尽管哈佛大学的案例选编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我国高校思政课不同于哈佛案例教学所针对的实用性课程,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这一环节有更多的投入,下更大的功夫,努力探索出符合我国高校思政课特性的优质教学案例。

三、变“剧中人”为“剧作者”

哈佛的案例课堂要求学生100%的参与和投入。学生不再被动听讲,而是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课堂的“倾听者”变为“剧中人”,充当“法官”“律师”“医生”“经理人”“政府官员”等各行各业的各类角色,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判断和自主决策。由于学生的成绩主要来自于课堂参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的破解能力和速度、毅力、辩论技巧、发言次数、提纯原理的能力以及案例综合分析过程等因素来确定”,[3]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当中,以“剧中人”的立场深入研究案例,尽可能掌握案例涉及的关键信息,将课堂当作实战场,积极表现自我,抒发己见,必要时刻据理力争,在彼此观点的交锋中优化决策方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获得了一种解决真实问题的实际行动能力。然而,“剧中人”这一身份却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扮演“剧作者”,既可以自导自演,也可以只导不演,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用宏观的视角把控整个案例,洞察案例背后蕴藏的理论真知。一般而言,思政课案例教学采用两种组织形式:其一,教师“拿案例”。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对应的案例,或是授课到特定的内容依据产生的灵感随机插入案例,学生即时思考,依据教师给出的讨论题展开思维,探寻案例内含的理论知识,随后发言讨论,在彼此观点的碰撞下实现理论认知的升华。其二,学生“拿案例”。这种形式通常不需要教师限定题目,学生自行分组,依据感兴趣的教材理论点和社会热点焦点确定选题,在大课堂进行集中讨论和展示,这种形式使学生“剧作者”的身份充分显现出来。以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经常布置的题目为“请选取一个生活中对你震撼最大的案例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进行解读”。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寻找案例,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情释放出来。在课堂展示前,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依据课堂总人数灵活分配,通常5—8人不等,保证小组成员均能参与分工协作。其次,确定选题内容与形式。选题内容应为一个完整、正确的案例,且与教材理论点相契合,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对什么是案例、怎样解读案例进行讲解,给学生提供参考的范本;形式的选择是对学生“剧作者”身份的实际考验,每一名学生都要大胆创造,别具一格的展示形式往往能够成为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最后,形成小组结论。思政课案例教学绝不能流于形式,而要体现出深刻的问题性、思想性、启发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演”案例,更要透过案例现象窥其本质,明确这部“戏”的灵魂所在,这些本质和灵魂即为案例阐明的结论,也是“剧作者”所要张扬的主题。在课堂展示时,各小组按计划依次呈现,表达的主题丰富而深刻,如表现正义主旨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尽显道德冲突的“救母救妻”问题,由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引起的反腐话题,以及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校园问题等;呈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既有简单的PPT汇报,也有别出心裁,设计辩论赛、情景剧、模拟法庭等。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幕幕精彩,更是一次次心灵的触动和思维的飞跃。同时需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虽不直接授课,却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把控全局,在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提示和点拨,在结束后给予必要的梳理和总结,使整个课堂案例教学活动完满完成。

四、在总结反思中获得提升

完整的案例教学并不止于课堂,更需要课后细致的总结和反思,并在反思中巩固成果,改进不足,渐渐汇集成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在哈佛大学,课堂讨论后的案例总结与反思环节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整理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所做的记录,并以此为依据给出公正合理的评分。同时,还要向所属学院提交每个案例的备课笔记、黑板板书内容以及教学小结,由学院统一存档,从而方便提供给下一位上课教师参考。另一方面,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需要梳理整合案例讨论中的各方观点,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总结写于案例分析报告之中。在哈佛商学院中,有些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尝试“归纳出一整合性的概念架构,将其整合到个人的思维框架和管理方法中,以便日后有能力应用在其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为案例教学所做的准备和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全面的巩固,其综合能力也在这一次次的巩固中培养起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在课堂案例教学结束后,同样需要进行师生双方的总结与反思,但是具体的要求却不尽相同。对于教师而言,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是实现案例补充、案例完善以及案例提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新审视案例教学全过程,将自己置于课堂旁听者的位置,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将课堂上出现的新思路、新问题完整记录,从中发现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提升案例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杨慧民教授指出,“这是教师案例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必经阶段,也是思政课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进而达到‘魅力教学’的必要环节。”[5]对于学生而言,是否需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要依据教学形式而定。一般而言,如果采用“教师拿案例”的教学形式,则不对案例分析报告做具体要求,以学生课堂发言和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作为成绩评定的标准;如果采用“学生拿案例”的教学形式,则提倡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但是,不同于哈佛大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严格要求,思政课的案例分析报告不拘泥于标准化和程序化,可以根据课程特性和案例特色自行组织架构,甚至可以融入个人风格,主要目的在于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成果完整记录,将课堂上产生的灵感和思想启迪凝练于字里行间。案例教学模式自产生以来,之所以能迅速传至世界各国,并被各领域、各学科争相吸纳,与其固有优势密不可分。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平台,通过一种开放型的课堂组织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唤起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方位能力,因此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我国高校思政课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而案例教学无疑是诸多教学法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随着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案例将在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卓越人才培养贡献巨大的能量。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崔建霞案例教学工作室”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政辉.美国案例教学法的批判历程与启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02).

[2]郑凯文.加拿大高校公民教育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雷焕贵,段云青.中美案例教学的比较[J].教育探索,2010,(06).

[4]孙伟,陈涛.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哈佛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基于哈佛商学院PCMPCL项目的述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5]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为课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理想教案篇3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24-02

一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价值

案例教学指教师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启迪学生思维,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尝试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由单一的灌输教学方式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需求,能够满足大学生求知和发展的需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情感和力量,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通过案例教学的不断运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中,通过参与分析和讨论,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基本政治理论知识,还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得到很好的保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者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它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对提高教学效果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1.教学案例选择耗时费力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把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完整地贯穿到适当的案例中,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和案例完美的结合。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恰当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所选案例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求教师转变以往传授知识的角色,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所讲授课程和课堂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选择教学案例以及提升自身各项能力。

2.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学实施方式单一

在案例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按照案例本身的传统逻辑和思维惯性去讲解案例,用单一的文字方式展示给学生,不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欣然接受和认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更有教师把案例教学当成了纯粹举例子,甚至是临时发挥的教学案例,结果只是讲了很多生动的故事,学生热情高涨,却不能从中领会教育理论的内涵,达不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实施方式的简单和单一化不能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案例文本,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不能产生多维良性刺激,导致课堂教学沉闷无趣,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和强化。

3.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欠佳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局限性。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并非所有的章节、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部分老师仅依靠案例教学法,不顾教学环节和情境,机械地滥用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案例教学覆盖了所有内容,结果学生不知所云,达不到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形成巨大的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4.案例教学测评机制有待完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凭主观判断选择教学案例,必须选择结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需要,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结束以后,教师必须及时地总结案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对案例效果进行明确的评价,而进行评价必须有完整的测评机制。目前,在思想政治课中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缺乏一个完整的测评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测评原则,存在诸多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制约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和推行。

三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运用原则

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施,有恰当的案例才能保障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和功能得以显现和发挥。选取案例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一项基础工作,不能随意为之,在选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选取的案例要真实具体、符合科学规律,并且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要符合党政国策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要随意捏造虚假和低级案例。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不强的案例会失去其教学的意义和效果,甚至会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无法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2.典型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相结合原则

典型性是案例的基本特征,因为案例本身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才能从案例的分析中形成对事物或问题的一般认识。教师选取的案例要有针对性,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应,达到以案例说明特定道理的目的。案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取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是时代感很强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关心国家大事,把国内外重要时政融入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更富有时代气息,尽量避免陈年旧事,要把握时代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案例的选取要坚持典型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和应用的有效途径

1.精心设计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环节

选取、讨论和总结是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实施的三个环节,材料的选取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总结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收获环节。课堂上案例教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维实际相符合。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2.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注重实际调查,系统开展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跟踪社会热点和高职学生的关注目标,及时修订教学案例,形成比较全面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体系。认真研究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高职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培育和引导,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得与失。教师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搜集、编写和讨论分析教学案例,师生共同努力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佳方案,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案例教学中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注重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要运用好案例教学并非易事,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出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评判、总结,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真实反映和联系国内外社会实际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与思想上的困惑,澄清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做到关心时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以理服人、以情育人,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4.加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与教学案例资源建设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思想政治教学名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以老带新,培养出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兼职结合的科研团队。另外,还需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收集、编写教学案例,相互之间积极交流案例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案例教学的最佳方法,逐步建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资源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5.完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测评机制

案例教学测评机制是把案例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根据案例教学的具体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对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方面进行测评,促成它们之间完整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并最终实现案例功能的运行模式。完善高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测评机制能够更好地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满意度,还可以通过测评掌握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情况,以及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因此,在遵循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积极完善案例教学测评机制,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苑申成.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2009(2)

理想教案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赵建军(1971- ),男,河北承德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薇(1975- ),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高职教育研究;鲁梁(1985- ),男,黑龙江大庆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55-0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以老师为中心。因此学生很难融入课堂,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和功能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本文认为,将案例教学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引导、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有效性。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所首创,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照本宣科,案例教学没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办,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积极创造,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探索。二是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学生一味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发展会产生巨大的障碍,如何将知识有效转化成自身能力,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三是重视双向交流。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先会进行消化,然后自己主动查阅各种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在无形之中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运用和时代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社会要求和自身实际之间差距。二是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由于采用了“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从而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育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原理和结论,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素质,来提高他们身处复杂纷繁世界中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之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时有更好的适应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更具优势。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是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高职院校在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政治性、思想性,选择恰当适合的案例。二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德育相统一的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特点,针对课程特点,针对时代背景,针对思想实际。要采用侧重点不同、长短不一、繁简不同的案例,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传授”“培养”“教育”相统一。三是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选择时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要与生动直观和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的案例教材相结合,达到知识性、科学性、主动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继而很好地完成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初步形成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论体系。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对思想政治理论案例教学方法的专项研究,已经初步对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规范和步骤达成共识。二是运用网络使得课堂案例教学得到必要的补充。学校通过以“在线课堂”为模板,研制和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平台,老师在“在线课堂”上教学实例,分配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问题解答,在网上进行网上任务提交,待老师在网上批改完成后自动生成成绩。网络平台不仅推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而且实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内外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三是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方式。案例教学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广大高职院校师生面前,突破了以往案例教学文本单一的方式,丰富了案例文本的呈现方式,优化和激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氛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四是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学生自主、自觉学习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五是激发了教师探讨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开创了一支有责任心、素质高、职业道德感强并善于案例教学的团队。六是案例教学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为以后进一步推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成果和经验奠定了基础。

五、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思考

一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的质量高低直接会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来灵活选择恰当的案例,从而取得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二是注重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的鲜明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绝不是简单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要更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价值导向。三是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二者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是二者又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是二者的地位不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占中心地位,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其次是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属于主要地位;再者是二者的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教学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最后是二者所涵盖的范围不同,案例教学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而举例教学主要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

总之,将案例教学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理想教案篇5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要恰当灵活地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代表性的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可以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以这些事件和人物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其历史背景、社会影响及现实意义,把书本中的原理与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要求选取运用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将鲜活的案例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立体地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还会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不断地提出问题,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学生在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体系,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都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政治、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案例的收集、整理和选择,既可以是教师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师生合作完成,还可以是学生相互合作完成,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优选出来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思想、道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知识体系都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生动地演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索。由此,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出人生哲理,领会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

作为真实事件而选择出来的案例不仅仅是用来解释某个知识点的简短例子,而且还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事件,具有多种分析视角与解决办法。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和讨论内容的吸引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而与此直接相关的就是案例的选择和运用要得当。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事件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自己独特的分析视角,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时必须高屋建瓴、把握全局,但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因为案例教学不在于谋求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和培养学生建立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这里,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不仅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还充分开发了潜能,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知识的转化,真正使整个教学过程“要从内在需要满足的角度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内在驱动力”。

三、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视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应把他们看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案例教学法很好地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引导作用,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去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变为主动接受、主动探究理论知识并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只有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发挥得当,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才会处于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如果教师的授课内容过分强调计划性和系统性,而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极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显得教条和生硬,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代表性人物、重大事件等作为案例,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巧妙地把教材中的理论、原理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理想教案篇6

第一:备好教学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案”下的备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教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具备“厨师”的能力。

1.要认真的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不能再单纯从我怎么讲课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了,教师要做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读教材;二是深入研究学生。

2. 必须用好教材,精选开发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

3.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设置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 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进行知识的链接、能力的拓展,使学生有意识地获取鲜活的现实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6. 教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怠。教学案中应该体使教师和学生应学会反思。

综上,我们的教学案设计如下:

我们的教学案经过个人初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这三个环节。教学案是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产物,而不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学校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行之有效的备课机制,要制订制度,落实规范,创设平台,使备课组教师有时间与空间进行集体研究。

第二:用好教学案

找最好的模式不如探寻适合自己的模式,怎样才能使教学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们是将教学案内化于课堂教学中,重构适合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流程。

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自学――答疑――提升――检测

1. 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课外时间限制性,我们将学生的自学安排在课堂中完成)并结合教学案中的导学部分所设置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 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简单问题先自行解决或通过初步的讨论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案中的学生问题记录栏内作好记录,以便在答疑中解决。这样做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2. 答疑

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作了记录、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通过生生答疑、深入探讨、教师答疑的方式完成。在答疑过程中我们通常作以下处理:

(1) 对教学案中探究部分设置的问题作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2)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组深入讨论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形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及时解决。

3. 提升

师生归纳、提炼升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虽经过自学和讨论相结合,但获取的认识是零散的,只是初步的结论。因此,需要把已学过的分散知识进行归纳,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寻求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联系图,使之系统化。所以简明扼要的知识结构联系图,是对知识的概括,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小结归纳,也是培养学生的系统、发散、创造思维,使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得以有效训练。

4. 检测

学生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后,其效果如何,需要经过检测来完成。选取适当数量的题目作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反馈,通过学生达成率的检测来促进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情况。检测题要讲究适量、适度、适时。量不求多,求精,杜绝题海战术;在深度把握方面,每节课上的练习题中,浅题、中档题、难题三者之比为7∶2∶1;在测评时,要注意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总之,在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和使用上,需要老师既重视教的过程,又要重视学的过程,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而将课堂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能力上,建立起“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如何达到二者的平衡,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继续努力。

理想教案篇7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每一个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所有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高校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服务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一种显性的意识形态教育。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说教意识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许多高职院校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戏称为“洗脑课”,是不得已而学的课程,学习兴趣不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个“实际”就是社会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用案例说明理论的科学性,说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如在给大一新生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部分时,用“一样的大学,不一样的人生”为标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用马加爵、洪战辉的事迹说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成长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分析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案例说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远意义,说明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重要性。运用案例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比理论说教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高职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的一部分,自然具有所有大学生的共性,大多是积极向上的,爱党爱国,敢打敢拼,有理想有追求,但同时高职群体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

1.文化基础差,知识面狭窄,对学习兴趣不大。我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接受高职教育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偏低,遇到招生小年,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招满学生,不得不降分录取,甚至本着只要报考,就可以录取的原则招生。因此,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知识面狭窄,对学习兴趣不大。

2.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兴趣爱好,得过且过,混个文凭,毕业时找个饭碗,求知欲和上进心缺乏,因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之所以去教室上课,大多是因为学校的考勤纪律和应付考试。

3.对纯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喜欢听故事。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对纯粹的政治理论学习有兴趣者寥寥,但同时他们毕竟还是单纯的孩子,大多喜欢听故事。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上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真实可信的案例开展讨论,达到教学目的,既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采用讲授法,注重理论灌输,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但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不再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是组织学生通过对具体生动案例的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学会合作,还树立创新意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恰当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案例选取原则

1.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首先必须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一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考虑案例的政治性、思想性,有意识地针对教学内容选取,同时所选案例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不能仅仅为了趣味性、吸引力。

2.时代性原则。高职学生群体是对新兴事物感兴趣的群体,因此案例的选择应注意时代性,注意贴近时代和生活,切忌案例陈旧老化,如助人为乐就谈雷锋,艰苦奋斗就谈铁人王进喜,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案例已经激发不起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如在讲授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时,以孙振超、孙彬彬这样的蓝领楷模为案例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3.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则。案例的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和关注度,同一案例采用不用的呈现方式收效会大大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恰当采用语言呈现、图片呈现、视频呈现等多种形式。

4.适度性原则。案例教学法确实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但不能滥用,必须坚持适度原则,不能以案例代替说理,注意把握好案例呈现和理论讲授的关系,明白案例的呈现是为理论讲授服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不能过于注重案例的使用,而轻视理论的讲授。

(二)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实效的对策

1.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案例。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编写上较注重理论,少有案例,可读性、趣味性不强。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主动搜集教学案例。案例从何而来?以笔者的经验,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案例无处不在,电视新闻、报纸资讯、杂志专访、人物介绍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平凡小事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

2.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虽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它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进行适当的讲授,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因为肯定案例教学法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要把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二者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地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2]。

3.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传统讲授法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采用案例教学法,则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发挥主导作用,从以讲为主,变为以听为主。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工作。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无需亲自讲解、分析和下结论,而是要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得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其次,注意控制案例讨论局面。案例教学中较常遇到的问题有二:一是冷场和僵局;二是过于热烈,变成“信天游”式辩论。对此教师一方面要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巧妙处理案例讨论中的冷场和僵局,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讨论的方向性,保证案例讨论围绕主题进行,并把讨论引向深入。再次,平时注意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习惯,学生敢于畅所欲言,使课堂案例教学气氛和谐轻松,营造宽容平等的气氛。最后,及时总结点评。在学生讨论分析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出分析点评,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点评,但最好不要给出所谓标准答案,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理想教案篇8

如今学生的思想教育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切忌简单的灌输。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不仅可以从心理层面上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气质、性格等方面情况,还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沟通技巧说服教育学生,既体现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又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以下案例,就是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运用学生思想教育中,并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案例分析与方法运用

现代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个性和情绪管理方面是弱者,由于他们存在认知偏差,缺乏识别能力,情感波动较大,很容易走极端。同时,她们具有极强逆反心理,一旦遇到问题和挫折,都会表现出幼稚和任性的一面,这是我们老师最难掌控和教育的,而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沟通和教育,既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和不理解,又能让他们认识事情的本质,思想教育问题也就迎韧而解。

案例一:有两名女生同在一个寝室,开始相处关系还好,无话不说,后期俩人发生矛盾,闹的很凶,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中一名女生迟×是学生干部,学习一直优秀,她的家长打电话讲孩子最近总爱哭,不愿意上学。恰好那学期我给她们上心理学基础课,刚给学生们测试完气质类型,于是,我借助心理学的测试结果与她一起分析她与的性格特点,属于这种气质类型的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时,会相互细心体贴,一旦有矛盾激化,就特别容易受伤,不能接受对方对自己的不好。她听后,非常接受我的分析和意见,激动的情绪平稳下来,承认自己确实存在问题,之后她发短信说她很感谢我,是我帮她认识了她自己。

案例分析: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都是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很难去判断谁对谁非?而且,两名学生情绪都很激动,不肯相让,如果老师这时去批评她们任何一人,都会激惹她们的情绪,达不到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对气质类型分析,因为借助测试结果和她一起分析她的优缺点,同时也分析了另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迟×同学就容易接受自己存在的缺点,也理解对方对自己的不满,矛盾不攻自破,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了说教式的教育,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对其自身的个性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二:女学生干部韩×,开学以来,发现该学生学习和工作明显松散,通过韩×的爸爸了解到:该学生与一男孩谈恋爱,妈妈不同意,相互之间发生冲突,韩×的爸爸讲:韩×春节假期在家上电脑每天都到很晚,妈妈把网线拔了,电脑也给摔了。从此,韩×和妈妈关系紧张,基本不讲话,讲话就吵。我运用了心理咨询中的尊重、真诚、倾听和共情等技术和她交谈,她敞开心扉地讲述了妈妈对她的“过分”及她内心的苦闷和矛盾。她告诉我说:她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母女,女儿和妈妈撒娇时,她流泪了;还告诉我,小时候她经常生病,妈妈很爱她,自从上初中后,妈妈在学习上对她要求很严,每次考试不理想时,就不给好脸色。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她内心对母爱的渴望,希望妈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之后,我又找到韩×的妈妈,妈妈在对孩子的问题上也很苦恼,我给她提了几条建议,并希望她改变过去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多采取关心、体贴的方式,哪怕是一次拥抱,让孩子感受到母爱。

案例分析:这是一例亲子关系问题的案例。由于韩×和母亲关系的问题,已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子女心理卫生的家庭因素有:不美满家庭;父母不当的管教方式;家庭背景;代沟。在这个案例中,父母不当的管教方式是导致学生出现的对学习和追求的放弃。怎样才能让她理解母亲呢?我运用了行为治疗的一种技术(生命线),她通过走生命线,理解妈妈的辛苦和爱,她哭了,觉得不应该那样对待妈妈。同时,妈妈也改变先前的教育方式,母女关系和解。因此,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行为治疗技术使用,对学生思想教育做到“对症治病”,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案例三:有五十多名学生参加六十年校庆演出排练,在排练快结束时,总导演更换了领舞的舞蹈演员,学生们觉得她们的领舞是文艺部部长,跳的很好,怎么练到最后让别人替换?学生们闹情绪,说什么也不练了,我们几个老师急忙赶到现场,学生都站在外面,有几名学生在哭,其他学生也比较激动,其中一个老师说:怎么随便就不练了呢?没人做任何反应。我知道此时的批评只能激怒学生,这时,我看到有一学生在抽泣,身上发抖(当时天还下着小雨,有些冷),我上前把衣服披在她身上、搂着她。这时,其他学生都围了上来哭了(她们假期一直在排练,并且离家住在新校园宿舍每天排练),一刹时,我觉得她们把我当成了亲人,哭过之后,我问她们:换上来的演员跳的好吗?她们说:是挺好的。我说,如果你们是导演,会选谁上呢?她们不讲话了,但态度平和了很多,最后接受了换演员的事实。

案例分析:集体闹情绪,这样的情况在学生中比较常见。有时可能是老师对事情处理和安排的不够周全、妥当,引发学生的不满,也有时是由于学生的偏见或个别学生的鼓动。遇到这种的情况,一定要冷静,即使学生的做法激进,不要直接批评、指责她们。首先,稳定她们的情绪,辅导员的工作要注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与学生做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互相信任和尊重,要循循善诱,讲究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多运用心理学中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削弱或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老师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赋有意义。

三、工作体会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必要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与人格中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两个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选用合适的心理测试问卷,如人格测试、症状自评(SCL-90)、心理健康测试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不断积累学生的个性资料,跟踪学生心理变化的轨迹,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健康成长。

2.学习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沟通技巧

辅导员老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将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到与学生沟通和思想教育上会更容易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能及时、准确、有效的去指导、解决学生日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能转换我们辅导员老师的角色,以咨询师或朋友的角色和学生交谈,就容易获取他们的信息,更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主要是学生本人能够接受和认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对那些问题学生,就不会产生无奈、束手无策,相反会探究他内在形成的原因,而理解他的行为方式,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心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演绎与运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最有效武器。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机的整合与协调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它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部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健康层面,还要把人的思想认识提升到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的基础,而良好的政治信念会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对待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判断,既不能把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化,也不能将心理健康问题思想政治化,而是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于学生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

\[2\]司甜.论心理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上一篇:小鱼教案范文 下一篇:日记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