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01:20:05

小鱼教案

小鱼教案篇1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活动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小鱼教案篇2

关键词: 彩虹鱼 绘本教学 基本理念

一、案例与问题提出

1.案例

(1)文本介绍

“我是彩虹鱼”(“彩虹鱼”系列图画书之一)是当代瑞士童话故事,在欧美,几乎每个家庭和每个书店都能见到它的出版物,1992年“彩虹鱼”系列图书通过出版后就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已经销售了上千万册,荣获了十多项国际顶级童书大奖,受到了无数幼儿的喜爱。作者马克斯・菲斯特对自己的作品评价如下:“彩虹鱼”把一条最简单的信息,即“分享”,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了世界上所有的人。

《我是彩虹鱼》的故事是这样的:在蓝色大海里有一条七彩鳞片的彩虹鱼,它的美丽让大海深处的其它鱼都很羡慕。首先,美丽的彩虹鱼骄傲地拒绝了小蓝鱼群喊它一起玩耍的邀请,然后又不屑一顾地回绝一条小蓝鱼讨要闪光鳞的要求。被回绝的小蓝鱼把这件事告诉了朋友们以后,从此再也没有一条鱼搭理彩虹鱼了。美丽依旧的彩虹鱼变成大海中最孤独的一条鱼,它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漂亮却没人喜欢。章鱼奶奶提议让它把七彩鳞片分给每条鱼,那么它就能知道什么是幸福。这时,小蓝鱼再次来恳求它,彩虹鱼犹豫片刻以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把一片最小的鳞片当礼物送给了小蓝鱼。随后,彩虹鱼立刻被小蓝鱼们团团包围住,小蓝鱼群的每一条鱼都想要七彩鳞片,彩虹鱼送了一片又一片,越送心里越快乐。最后大家齐声邀请彩虹鱼一起玩,彩虹鱼就快乐地向小蓝鱼们游去了。

(2)案例呈现

“我是彩虹鱼”绘本教学活动,第一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给幼儿讲童话故事,第二堂教学活动是幼儿自己创编话剧。以下是第二堂教学活动时产生的困惑。

幼儿:彩虹鱼,你好?我是小蓝鱼,哇,你好漂亮!

教师:(旁白)小蓝鱼再次靠近彩虹鱼搭话,但是彩虹鱼还是不搭理。

幼儿:彩虹鱼,我们到珊瑚礁洞穴去玩,好不好?

教师:珊瑚礁洞穴?

幼儿:对呀,珊瑚礁洞穴里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一起去吧,彩虹鱼。

教师:等一会,小蓝鱼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向彩虹鱼要鳞片吗?

幼儿:我不会跟它要鳞片。

教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演的就是小蓝鱼向彩虹鱼要鳞片,彩虹鱼不给,小蓝鱼很生气回去的故事呀。

幼儿:不要,我绝对不跟彩虹鱼要鳞片。

教师:小蓝鱼,为什么不要呢?

幼儿:要鳞片的话,彩虹鱼可能会死掉的。

教师:啊?没有鳞片的话彩虹鱼会死吗?为什么?

幼儿:鱼没有鳞片就活不了,我上回在书上看见了。并且彩虹鱼摘下鳞片时会非常疼的,那样我也会伤心的。

这名幼儿在创编话剧时拒绝按照小蓝鱼角色要求去表演,她认为“小蓝鱼不应该向彩虹鱼索取鳞片”。这名幼儿偏离了教师的“体验分享行为带来的美好情绪”的教学目标,令教师感到很困惑。

2.问题提出

近期有部分研究者对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进行了研究。运用教育活动评价系统CLASS进行分析。CLASS的评价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支持维度、活动组织维度、教育支持维度。情感支持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敏感性、尊重儿童的观点。活动组织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行为管理、产出性、教育学习安排。教育支持维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思维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上海市二级幼儿园有关教师在CLASS的三个领域上的得分分别是,5.45,5.21,3.70分①。三个维度中,教育支持维度评价得分最低,这是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绘本教学基本理念解读

加雷斯・皮・马修斯在著作《哲学与幼童》中提出哲学是人与生俱来的活动的观点,儿童更能提出哲学的本质性问题。加雷斯通过幼儿童话故事等方式接近并分析幼儿提出的本质性的哲学问题②。

“彩虹鱼”故事中,“不愿意索取鳞片”的幼儿对彩虹鱼“分享”行为提出质疑,幼儿质疑彩虹鱼是属于“分享”还是“失去”,差别在于自愿还是被迫。

“分享”的属性是亲社会行为,艾森伯格和缪森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内在激发的有益于他人的自愿行为”,这种行为由对他人的关心或内化的价值观、目标和自我奖赏所激发,并不期望具体的、社会的奖赏或避免惩罚③。拒绝向小蓝鱼索取鳞片的幼儿,试图以彩虹鱼的感受理解和质疑彩虹鱼的“分享”行为,属于“移情”范畴。移情相较于分享是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我是彩虹鱼”绘本教学活动中,拒绝索取鳞片的幼儿是出于已获得的“鱼摘下鱼鳞会死掉”经验,体验彩虹鱼的情绪情感,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不索取鳞片”隐含的“不分享鳞片”行为,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幼儿通过故事情景体验痛苦和悲伤的道德情绪来完成移情的过程,也有助于促使道德行为的发展。从尊重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上述幼儿“分享鳞片”的行为和“拒绝索取鳞片”的行为最终都能达到正向的教育效果。

三、尊重并理解绘本

尊重并理解绘本指的是,从绘本的本质出发,挖掘它的独特价值。绘本教学中要充分尊重绘本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教师要充分掌握绘本的各种解释。

杜传坤在“童话中的道德隐喻与儿童道德教育”这篇论文中给“彩虹鱼”故事作出了一个很清晰的解释。他说“我是彩虹鱼”讲述的是“卓越的个体”变成“平庸的个体”的过程④。彩虹鱼放弃了自己不平庸的闪光鳞,通过“分享”与群体“扯平”了它的卓越,获得了群体的接纳,认为这是一个残忍的故事。按照他的理论观看故事内容,发现“我是彩虹鱼”完全是另一回事。

以阅读策略中的假设策略分析“我是彩虹鱼”的文本,童话故事虹鱼和小蓝鱼群的矛盾由两件事情引起。一个是彩虹鱼对小蓝鱼群的邀请不屑一顾,另一个是彩虹鱼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条小蓝鱼索要鳞片的请求。

现在进行假设,如果彩虹鱼更好地应对了这两个矛盾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局呢?以此来分析一下杜传坤“卓越的个体变成平庸个体”理论的正当性。

如果彩虹鱼高兴地接受小蓝鱼群,那之后的问题会不会消失?文本中明显能看出小蓝鱼群不会放弃和彩虹鱼索要鱼鳞的想法。因为即使彩虹鱼和小蓝鱼群关系不和睦,小蓝鱼也没有放弃向彩虹鱼索要鳞片的愿望。不管彩虹鱼有没有“得罪”小蓝鱼群,它们矛盾的关键点在于“索要鳞片”和“不愿意分享鳞片”。

第二个假设,如果小蓝鱼索要鳞片的时候彩虹鱼能够委婉地拒绝,情况会不会有所好转?也未必。小蓝鱼比起彩虹鱼的友谊,更加关心的还是鳞片本身。如果“骄傲”是问题,相对应的应该是“道歉”而不是“分享”。彩虹鱼想要融入小蓝鱼群,就要放弃这份与众不同。

彩虹鱼对自己鳞片的珍爱是一种出于生存的保障、肯定自身价值的表现,与其说是自私,不如说是自爱。小蓝鱼群为什么不惜伤害彩虹鱼一定要索要鳞片呢?杜传坤引用古斯塔夫・勒庞的观点,解释这种群体中的“扯平”趋势。一个平庸的群体无法容忍卓越的个体,因为这违背了群体的要求⑤。一个文本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教师要充分多元化地理解绘本,这样才能在幼儿产生多元化的自我内在意义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四、享受阅读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中,“阅读”范畴目标有:(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⑥。以上目标顺应了国际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重视的趋势,“喜欢”是“阅读”范畴的重要目标,也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指明了方向。

“彩虹鱼”中幼儿提出的“不愿意索取鳞片”,属于“应不应该索取鳞片”的困惑。教师要明白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最引人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引人思考问题的讨论,参与者不但能够享受讨论本身带来的乐趣,对文本及交流的过程也会产生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表明,阅读中思考是值得鼓励的,思考会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教师担心积极回应那名幼儿提出的“分享鱼鳞”行为的质疑,有可能会导致全班幼儿对“分享”行为的否认,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幼儿的一些荒唐怪异的想法。如果所有幼儿都认为彩虹鱼不应该分享鱼鳞,这一结果与教师的初衷相违背。教师对文本制定一种理解方式,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这本身是违背阅读行为的错误方法。讨论的导向性基准,着眼点在于是否围绕文本。幼儿的理解只要不离开文本,所有的解释都有存在的必要。阅读要从被解释、被误解、被创造的过程中发展,教师更应该鼓励幼儿对文本产生主观意识,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如果出现完全脱离文本的解释,教师就要帮助和引导幼儿回到文本中即可。以文本来纠正主观意识的偏颇,引导幼儿重新回到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儿童通常能在一个文本中找寻特定的细节来支持他们对这本书的看法,或在已知的其他文本中找到对应的细节来支持某种诠释,这样的解释是应该获得鼓励和赞扬的阅读行为,能够产生阅读的乐趣,从而形成对阅读的喜爱。

总之,解读“彩虹鱼”中“不愿意分享鳞片”的幼儿行为,是属于移情的心理过程,是以“卓越的个体变成平庸的个体”文学评论的理解,应赞同和鼓励幼儿主观意识对文本的再创造对话。

注释:

①韩春红.有关上海市二级幼儿园教师课堂互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85-97.

②加雷斯・皮・马修斯.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M].文化生活译丛,1989:1.

③张向葵,桑标,主编.发展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80.

④⑤杜传坤.童话中的道德隐喻与儿童道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71,172.

小鱼教案篇3

关键词: 数的认识 加减法 数学意识 思维能力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知道了1到10的顺序,能比较物品的多少,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根据图画、实物书写相关的数字。会根据图画的内容,对1到10中的一些数进行分解、合并。比如:看到两个苹果和两个苹果的图片,知道写出“2和2组成4”,或者将4个苹果分成“1个和3个”、“2个和2个”、“3个和1个”。但有些学生需要经常借助手指进行数的分解、合并,速度较慢。有极个别的学生无法对较大的数字进行分解、合并,必须借助实物(如纽扣、糖果、手指等进行分解、合并练习)。在这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和教具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加减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实例巩固加减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生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2对简单的统计图要初步会看,掌握看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

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片断与案例分析

1.数数教学片断

教学中,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

【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生看到什么都很好奇,针对这一点,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动态的画面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大屏幕呈现的图像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都很专注,在活动中借助于多媒体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把所要教学的内容转化成有趣的画面或视频,化抽象为生动,变无声为有声,动静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所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产生求知欲。在本环节教学中,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小金鱼”教学情境。二是动画视频中卡通小人的形象,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无味,大大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序数教学片断:小飞哥送信

师:主人委托小飞哥去一座动物小区送信,收信人的门牌号码都是一个算式的得数,标注在信封上(多媒体大屏幕上显示一座动物小区,小区有7座小别墅,小别墅上分别标记着2、3、4、5、7、8、9)。

师:现在讲台上有几个信封,请7个小朋友抽取其中的一个根据算式的结果送到相应的小别墅去。谁愿意当这些小飞哥来送信?

学生争先恐后,积极踊跃……

老师强调:小别墅7栋中的7,是指一共有7栋别墅,是确切的数值。而标记7号别墅的7,是第7栋,是序号。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比如我们第一列有5个同学,这里的5就是基数,是确确实实的5个同学。从前往后数,第5个同学站起来,这里的5就是单指第5个同学,是一个同学。

【教学案例分析2】

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与联系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通过多举例子突破这一难点。

3.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教学片断

还以小金鱼的画面教学加减法的运算。大屏幕显示一个透明的玻璃鱼缸,里面有4条小金鱼,小金鱼游来游去,学生看后特别喜欢,注意力被全部吸引过来,这时候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

师: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金鱼呀?

生:(学生认真地数着)4条。(老师板书4)

师:卡通小人手捧着几条小金鱼?

生:2条。(老师板书2)

师:现在鱼缸里有几条小金鱼呀?

生:6条。(老师板书4+2=6)

【教学案例分析3】

学生在基数认识的基础上,有了4和2的概念,再通过动画视频中一个卡通小人手捧着2条小金鱼放到鱼缸中这一动作,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加”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这要比枯燥的干巴巴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发散思维训练教学片断

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组画面:一条弯弯的小河旁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草地上有几头奶牛在悠闲地啃着嫩草。其中小河的左岸有3头奶牛,其中有1头黑色的,2头花色的;小河的右岸有4头奶牛,其中有2头白色的,2头黑色的。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后,让学生试着编写应用题。可以提前把画面设置成动态的视频短片,然后引导学生编写了以下几种情形的应用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你的思路编写应用题。

生1:小河边有几头奶牛正在啃草吃,小河的左边有3头奶牛,小河的右边有4头奶牛,请问一共有几头奶牛?

生2:草地上有3头黑色的奶牛正在吃草,这时候又来了2头花色的奶牛,一会又过来了2头白色的奶牛,让我们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多少头牛?

生3:草地上有7头奶牛,一会走了2头奶牛,请问还剩几头牛奶?

……

【教学案例分析4】

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发展一般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利用图形、音像、动画等获取视觉和听觉信息,这些信息刺激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其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是开发智力再好不过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形象具体的视频图像信息效果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肯定会越来越聪明。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2011,(29).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2007,(04).

[4]陈承伟,谢存德.开展数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2007,(08).

小鱼教案篇4

一、利用案例引导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引入是一节课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课堂引入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案例引导时,教师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觉得生物学习其实并不陌生,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生物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进行案例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输血和血型”时,教师可以讲解这样的例子导入新课:在医院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病人急需什么样的血型,但是血库中这种类型的血不够用了,就要临时组织献血,很多人积极献血,有的合适,有的不合适,这主要就是因为血液是分为不同类型的.有些血型混合到一起会出现危险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输血和血型”,具体学习一下血液都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样的血型可以混合在一起,什么样的不可以.根据教师列举的案例,学生对于血型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迫切地想了解相关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会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的理论讲解,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是融入案例就会显得更加饱满生动,帮助学生学习.在列举案例时,教师可以巧妙设置一些问题,根据案例涉及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中生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的时期,当教师设置悬念的时候,学生就会特别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产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案例:小红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哥哥也是双眼皮,但是为什么小红却是单眼皮呢.因此小红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你能够替小红解决这个困惑已久的问题吗?这个案例是比较常见的,有些学生也可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三、对案例进行评价总结,提高认知水平

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将教材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都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是很高,不具备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完全具备评判事件的能力.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评价总结,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评价,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于评价的比较独特的地方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思路上出现错误的评价,要耐心地指导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思维错误,并且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列举这样的案例: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有着不同的生殖发育方式.比如说,鱼类一般都是卵生,哺乳动物一般都是胎生,这些都属于自然界的规律,鲸鱼生活在海洋中,但是却是胎生生物,在生产小鲸鱼时是直接生产的.学生听到这样的案例后会进行思考,为什么同样是生活在水里的鱼类,鲸鱼为什么是胎生,看着它和其他鱼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胎生这一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学生对案例提出这样的评价,说明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一说法,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因为鲸鱼是用肺呼吸的,其他的鱼类是用鳃呼吸的,差别就在于此,让学生能够彻底明白.

四、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生动有趣,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大.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鱼教案篇5

关键词:唐律;良贱身份;封建秩序

一、鱼玄机案之时代背景

鱼玄机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颇富才名的女诗人。咸通中期,为补阙李亿之妾,后出家于咸宜道观做女道士。在她生命之花绽放最为绚烂的二十七岁年华里,却因戕杀婢女绿翘而获罪,被那时的京兆尹温璋判处了死刑。

唐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的社会制度以儒家伦理为中心,而儒家思想又体现了尊卑的等级观念,以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为旨。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杀人者死”这条规则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时期良贱身份差异巨大,主奴等级界限明显。《唐律疏议》卷二十二《斗讼律》中规定:“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①将此律文放在本案中,即说明无论婢女绿翘是否有罪,其主人鱼玄机将她杀害,都不当被判处死刑。

二、玄机冤案三证

分析至此,鱼玄机似乎是含冤而亡。然而本案是否真的是一桩横越千古的冤案,笔者认为,还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研究。

(一)鱼玄机案是否属实

明代文学家钟惺有言:“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②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却因身份不显的缘故而不能上正史。关于鱼玄机生平的第一手资料极少,笔者通过查阅,仅在《资治通鉴》卷二五中找到记载,说鱼玄机为补阙李亿之妾,后“遣`咸宜^披戴”③。玄机之死,多出现在笔记小说之中。其中,《三水小牍》一书将鱼玄机案叙述得最为详尽:机愈怒,裸而笞百数,但言无之……言讫,绝于地。机恐,乃坎瘗之,自谓人无知者……卒遂录玄机京兆,府吏诘之辞伏,而朝士多为言者。府乃表列上,至秋竟戮之。④《三水小牍》一书虽为传奇小说集,以记录晚唐时期的异闻轶事为主,其文多具有夸张的文学色彩及不实的描述,但是我们亦能从字里行间去伪存真,找到些许历史的真迹。推究《三水小牍》的作者皇甫枚,在唐懿宗咸通末(873年)曾为汝州鲁山令,对比鱼玄机处死时期为咸通十二年(871年),可知二人生活在同一时代。时鱼玄机并非无名之辈,且该案在那个时代也算轰动,作者皇甫枚断然没有理由过分夸大鱼玄机案,使之笔下所记的与现实真相偏差太大。

另外,从《唐诗纪事》卷七八《鱼玄机》中记载的:“玄机,咸通中西京咸宜观女道士也……后以笞杀女童绿翘事下狱”,及北宋时期钱易编纂的《南部新书》中:“女道士鱼玄机,住咸宜观……杀婢绿翘,甚切害,事败弃市。”等记载皆可以看出,鱼玄机因杀婢被处死一案确有其事。

(二)鱼玄机出家为道士,与婢女绿翘的主仆关系是否应当服从于道观外界之法则

鱼玄机虽早年嫁给李亿,身份尊贵,但后来到咸宜观出家做起了女道士。女道士身份,与绿翘的主仆关系是否不同于唐律所指的良贱身份差异?

首先,道教是在中华民族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西汉时期便有道士活动于民间的记载了。到了东汉,道教开始公开传播。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逐渐走向兴盛。道教多要求人们安于本分,清静无为之经义,这种顺民思想使得道教成为统治者管理百姓的工具之一。唐代尊崇道教,女皇武则天最心爱之女太平公主,在八岁时就已出家为女道,后李治与武则天还修建太平观作为其正式出家的场所。另外,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也在其桃李年华便出家为道。有李白的诗为证:“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由此可见,唐朝女道士的地位不仅不低下,许多身份显赫的女子还均出家为道。

再言唐代道士与其部曲、奴婢的关系。《唐律疏议・名例》中有规定,“观有上座、观主、监齑,寺有上座、寺主、都维那,是为三纲。”“与期亲部曲、奴婢同。”寺院中的“三纲”与寺院内的部曲、奴婢关系,如同家属的期亲亲属与部曲、奴婢关系。⑤从这里可见,唐代女道士同奴婢的关系与观外家主同奴婢的关系并无差异。故而可证《唐律疏议・斗讼律》中的“主殴杀部曲致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这一条规定适用于鱼玄机案。

(三)唐律制定于唐朝早期,那么到了中唐晚唐时期,主殴杀奴婢这条处罚是否进行了修改

《唐律》制定于唐初,是中国古代保存的最完整的法典。而鱼玄机是晚唐时期的女诗人,其间经过二百多年的物换星移,那么唐律中关于主殴杀部曲不当处死的这一规定会不会已作出了修改?

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看。其一,从唐律本身来看。唐律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法典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为古代亚洲的其他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我们现在研究唐代历史和研究中华法系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若唐律在唐代晚期有所改变,那么我们应当能找到记载。况且,古人信奉“祖宗之法不可废也”,若是修律,则必是大事,文献中一定有大量篇幅记载。经过翻阅资料,均未找到任何关于这一条有做修改的记录。

其二,从一些其他历史文献或笔记小说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中后期,主人殴杀奴婢也并未处死。如《新唐书・房儒复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儒复娶崔昭女,崔悍u,杀二侍儿,私瘗之。”文中所说的房儒复是德宗时期之人,其妻崔氏因凶悍善妒,杀了两个侍儿。后来“观察使以闻,贬连州司马,听崔去。既又与崔通,请复合,诏许。未几复离。终容州刺史。”妻子并未因杀害婢女而被处死,仅仅只是跟丈夫离婚了。由此可以看出,在晚唐时期,唐律中关于主殴杀奴婢,至少没有改为死刑。

此外,鱼玄机在狱中所写“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是她此生留下的最后两句诗。彼时她快要被处斩,当不会有什么心思去赏月吟风。明月清风二词与幽隙相对,极有可能是鱼玄机在狱中抒发自己含冤之意。后世也有许多学者这样认为,如唐尚诚在读《鱼玄机诗编年译注》奉寄彭志宪学长一诗中写过这么两句:“疑案一代终春至,冤狱千秋始雪推。”毫无保留地将鱼玄机案认定为疑案。

经过以上几点推论,笔者认为,鱼玄机因杀婢而被处死一案确实应当是桩冤案。

三、鱼玄机死因真相之探析

那么,造成这桩冤案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是鱼玄机以桀骜的才华性情,去对抗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必然结果。

从鱼玄机早年的诗“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可以看出,鱼玄机自负一身才华,却苦于身为女子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体现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对男尊女卑这个社会现象的控诉。另外,还有她在《赠邻女》一诗中所写“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用宋玉、王昌这两个典故表现出了鱼玄机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的指责,她认为,婚姻应当自主追求才会得到幸福。

但是古代中国崇尚的是夫权至上,男尊女卑的伦理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鱼玄机一次次用自己的诗句公然挑衅“三纲”“五常”,这是不为儒家正统思想所接受的,甚至被其称之为大逆不道。一身诗才锋芒毕露,成为封建秩序下的牺牲品,玄机之死,可见一斑。

晚唐才女鱼玄机,因戕害婢女被处死刑,这只是本案的表面现象。在那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去追求男女平等,呼吁婚姻自由,用一身才华公然与封建礼教抗衡,因而遭到统治者的憎恶和世人的诟病,惹来杀身之祸,恐怕才是掩埋在戕婢案中的真相。宛如玄机绝笔诗那般,待明月皎皎,清风朗朗,真相自是昭然若揭!(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解:

① 《唐律疏议・斗讼律》三百二十一条,唐,长孙无忌著。

② 《名媛诗归・隔汉江寄子安批语》,明,钟惺著。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七年,宋,司马光。

④ 《三水小牍・鱼玄机》,唐,皇甫枚。

小鱼教案篇6

[关键词]课堂辩论;思维;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69-01

【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钓鱼的启示》一文的学习目标要求非常明确: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从作者钓鱼启示中受到教育。在具体施教时,教师往往将该不该放生鲈鱼当成学习重点,并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或者辩论活动。

师:你认为这条鲈鱼该不该放呢?要从你对这件事的理解考虑,不要管课文作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生1:我认为不该放,因为“我”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这条大鱼,真的很不容易。

生2:我认为应该放,因为如果“我”不放了这条鲈鱼,就违反了相关规定,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生3:我认为放掉鲈鱼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何必要这样斤斤计较呢?不放这条鱼并不会给谁造成什么损失和不良影响。

师:从情感上讲,不放是说得过去的;从法理上讲,放了才是最合理的做法。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情感与法理的平衡呢?

生1:我认为差两个小时算不上什么大误差,这两个小时也不会让这条鲈鱼长得更大一些。即使选择不放,也不能算是违反什么规定,可以理解为灵活运用,小事一桩。

生2:法规就是法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差两个小时不算违法,这是强词夺理。俗话说“从小偷针,到大偷牛”。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

师:放还是不放,每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自然产生不同的看法。作者从钓鱼过程中获得的启示,正是对该不该放鲈鱼这件事形成的。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观点,放生鲈鱼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案例反思】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放生鲈鱼”展开辩论,这个教学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教师一味地强调“该不该放”这个辩题,给予学生的选择只有两个,难免让学生的思维陷入狭隘中。

首先,课堂辩论设计目的太过单一,只为讨论“鲈鱼到底该不该放”这一个问题。课堂辩论是重要学习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体验。“该不该放生鲈鱼”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辩论的价值,这是教师不曾认真考虑的。学生选择正方观点,赞同放生,其理由大多出自文本,学生自己找不到其他的论据,这当然是教师引导不够造成的;持反方观点,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展开,或者是对相关法规执行角度考虑,有一些创新意识,但教师的引导又将学生学习认知进一步固化了。从辩论结果来看,学生从辩论中获得的学习认知相当有限,说明课堂辩论设计存在偏差。

其次,课堂辩论不能固化学生认知。教师让学生不考虑文本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不同观点。最后,教师却以文本为标准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予否定,这让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感到失望。课堂辩论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展开辩论,教师应该保持中立,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教师人为设定思维单一方向,等于给课堂辩论划出框框,大大削弱了辩论的价值。既然是辩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多角度思维,让学生搜集有力论据材料支撑观点,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这些方面都被忽视了,只看重辩论结果,这样辩论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其三,课堂辩论属于语文综合学习,不可忽视语用学习。教师发动辩论,目的是让学生启动学习思维,形成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建立多元的学习认知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就事论事,没有渗透语用学习意识,造成学生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如,有学生认为,作者费劲钓到这样大的鲈鱼真是不容易。在这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该明确,辩论只是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才是重点。其实,辩论不应该有什么输赢意识,而是要让所有的⒂胝叨寄芄换竦盟枷氲南蠢瘛⑷现的提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语文意识,而不是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活动,都属于学习载体,不应束缚住学生的学习思维。正如这课堂辩论,教师不妨为学生学习思维多设置几个方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展开探索,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成功的。

小鱼教案篇7

估算教学的三个误区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需要估算;学习估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有裨益;因此,现行的小学数学不少的教学环节里,老师们都很喜欢请学生估一估。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以此认为这是估算教学,就有些误入歧途了。其实,在日常的课堂中,对估算教学还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估算就是近似计算。

例一:老师出示28×192,在学习笔算前,请学生们估一估积大约是多少?

生:把28看作30,把192看作200,那么28×192的积大约是6000。

师:真不错。这个积还可以再小一点吗?

生:只要把192看作200,那么28×200=5600,28×192的积接近5600。

师:28×192的积比5600――

生:要小。

师:那我们就用笔算的办法算算看,是不是这样?

误区之二:以为估算就是估计。

例二:老师出示一袋子大米,问:“同学们估计一下,这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再估计一下,100000000粒大米可能有几袋?”于是,学生任意猜测结果,接着老师组织活动验证学生的猜测。

误区之三:以为估算就是精确计算之后的四舍五入。

例三:妈妈去超市买了一些大米用去40.7元,买一桶油用去82.5元,又买了两袋盐,每袋价格1.8元,估一估,妈妈大约用去多少元钱?学生回答:40.7+82.5+1.8×2=126.8≈127元。

如果以上案例都不属于估算,那么估算教学应该怎样走出迷失的泥潭呢?

估算的前提:切实的背景

例四: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例6)

题后附说明:本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公园门票的价格是8元,需要将987估计成1000,由此得到987与8相乘的结果肯定比8000小,所以带8000元够了。学生还可能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将乘车或者其他消费等都考虑在内,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教师都可以给予支持。

原来,估算也是要算的。不过,估算往往要涉及到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需要在计算之前针对实际背景选择合理的量纲。选择量纲的过程,即是让学生感悟估算对现实问题的度量,进而感悟如何进行估算才是合理的。

估算的目的:得到上界或者下界

例五:李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两袋面,每袋30.4元;又买了一块牛肉,用了19.4元;还想买一条鱼,大一些的每条25.2元,小一些的每条15.8元。请帮李阿姨估算一下,她带的钱够不够买小鱼?能不能买大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例26)

案例中提出了两个问题,其核心都是估算100元购物后的剩余金额,但是估算方法有所不同。

前一问“够不够买小鱼?”是估算剩余金额的下界:至少剩余多少钱?如果下界超过15.8元,自然可以购买小鱼。对于估算下界的问题,购物金额的数值要适当增加,即两袋面粉62元,一块牛肉20元,因此剩余100-62-20=18元,足够买一条小鱼。

后一问“够不够买大鱼?”是估算剩余金额的上界:至多剩余多少钱?如果上界还达不到25.2元,又怎么能买到大鱼呢?对于估算上界的问题,购物金额的数值要适当减小,即两袋面粉不少于60元,一块牛肉19元,因此剩余100-60-19=21元,小于25.2元,自然无法够买一条大鱼。

结束语

透过案例四和案例五,可知估算先有思维判断,继之有具体计算的过程,并依托具体的量纲背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脑科学家的研究,即“精算主要激活脑左额叶下部,与大脑的语言区有明显重叠;估算主要激活脑双侧顶叶下部,与大脑运动直觉区联系密切”,从而体现着估算的教育价值――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直观判断力。

参考文献

董奇,张红川.估算能力与精算能力: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5):46―51.

小鱼教案篇8

【摘 要】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是知识的乐园,老师是放松的,学生是轻松的,激发兴趣,利用“鲶鱼效应”,抛砖引玉,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答案求同存异,让学生学会质疑,让教学取于生活,让思维“舞”起来。

关键词 语文课堂;激发兴趣;鲶鱼效应;舞动思维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泼的,是知识的乐园,学生在里面自由地遨游。课堂上,老师是放松的,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学生是轻松的,可以笑、可以说、可以激昂、可以愤怒,甚至可以游戏、可以比赛。营造如此快乐、活泼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以下做法:

一、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只有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借助一切教学工具,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他们的每个感官都能活起来。如《尊严》一课,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层,他们还看不清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对他们来说仅是文字,更别说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所以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利用周一的班队会搞了一个“自由辩论会”,辩题是——哈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规定正、反方,辩手等。当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不用我布置早把课文看得滚瓜烂熟,有个别同学甚至已倒背如流了。大家从报纸、电视、身边等找事例,连班上那几个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积极行动了起来。“我觉得不必要,如果连生命都没了,尊严又怎么留下来?”“我也同意,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辩论赛上,大家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悄然中何为尊严何为人格,已深入人心,我想即使不上这堂课,《尊严》的教学目标也已基本完成了。

2.利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故不少挪威人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活的沙丁鱼鲜嫩可口,卖价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时间又长,因此最后抵港的沙丁鱼除了死的就是奄奄一息的,怎么办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渔民惊奇的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地活着。原来误将鲶鱼放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紧张,加速游动,带动了水面的不断波动,从而使氧气充分,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便是“鲶鱼效应”。

课堂上,我经常利用“鲶鱼”来抛砖引玉。如《孔子拜师》一课中,“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有难度。当时,我观察了一下全班学生的反应,“水面”比较平静。为了让水面泛起“涟漪”,我找了一条“鲶鱼”。这条“鲶鱼”的特点是,知道的敢说,不知道的也敢说。“人们敬重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我从‘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这句话中看出来。”她的回答引来一大群“沙丁鱼”的参与。这些沙丁鱼顺着鲶鱼的思路踊跃举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我的任务是继续寻找新的“鲶鱼”来改变思维方向,因为“鲶鱼”思维敏捷,善于从不同的方向寻找答案。第二条“鲶鱼”的回答又把“沙丁鱼”的思维引到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之中。这样的设计自然、热烈,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让思维“舞”起来

1.让答案求同存异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答案的不单一性,老师要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给他们以绝对的赞同,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

作为老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掌握整体,把握每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去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只有一个声音,没有自己预期的答案,会很失望,即使是学生们是对的,也要把学生思维拉回到原定轨道。其实那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必说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轻舞飞扬的思维。

2.让学生学会质疑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想要舞动学生的思维,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

课堂上老师尽一切办法,使学生保持质疑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在40分钟内处于兴奋状态。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呢?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价值。一个问题提出来,让课堂气氛跌宕起伏,抑扬有序,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上课伊始,我讲了诸多关于李白、孟浩然之间交往的小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然后在品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先引导学生理解“碧空尽”、“唯”的含义,这样便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基调感悟了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

其次,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如果从正面切入难以奏效,教师应旁敲侧击,问此及彼,给学生指明方向,进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的最佳学习状态。

3.让教学取于生活

生活即教材。生活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引入生活情景,既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地域、家境、经历等不同而带来对课文感知能力不同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甚至还可以反过来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此,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允许他们自由的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课堂动起来,让思维舞起来,师生水乳交融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才真正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上一篇:长城教案范文 下一篇:理想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