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2-28 08:38:23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逃避是一种暂停。很多人会在不同时期达到生活的临界点,他们一步也迈不动,被死死钉在那里,而这时勇敢地选择离开,对一切说滚蛋,这是好事……失去工作了,没问题,妻子要离婚,可以,一切都完蛋了,也行。再也不需要什么安全感,能顶得住生活中的一切考验,这就是自由。

以上,顺应一撮人的“时代心声”。

《脆弱的幸福》

1. 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人种种不同都源自何处呢?

案是:在前一种状态中,人是独自一人的——不是说他像亚当那样是唯一的,而是他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人是独立的,人是孤独的,人与他的同类没有任何交流,他不需要别人,也不知道他人的存在。

相反,在社会状态,人完全由其社会属性,由其对他人的依存及其同类的交流来决定,人发现了他人的存在,感受到他人的目光:人开始注视别人并开始想让别人注视自己。人开始通过了他人的眼光看自己并开始建构一个与本身有区别的外在。人身上的一切,就如我们今天可以观察到的,都要归于他的社会性,这实际上就是所有这些不同的真实原因:

野蛮人活在他自身,社会人总是外在于自己,只能活在他人的见解当中,因此也唯有在他人的判断中才能获取自己的存在感。

是这样吗?是因为人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状态,所以不敢破坏破摔,做自己吗?想起莲池老板,他最近的微博里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该发的都发完了,愿都安好。”他关掉水吧后去了山上生活,现在不知道又干嘛去了。算不算一种放弃、一种暂停呢?

说累、说“想找回真实的自己”的人那么多,能做到却鲜有。哪怕是被尊为“先生”的杨绛,也说:“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呐,最多,我们可以构筑一个自己更喜欢的外在人,不管那个喜欢是来自他人还是本我。

2. 对于公共教育,他受到柏拉图的启发(他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教育学论著),希望将之完全托付给国家的执政者……“应该立法安排他们教育的内容,秩序及形式。”所有人必须一视同仁地接受这种教育:“所有依据国家宪法平等的人们都应该接受集体和同样方式的培养,并且这种教育应该囊括每个人生活的全部,包括在他们看来可能属于个人娱乐的部分:‘不允许他们各自单独随心所欲地玩耍,而是所有人都在一起,在公开的场合。’”

这种教育不只涉及到外部的举止,即行为,它还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因为没有什么应该与国家利益保持距离。“如果说我们应该懂得要按照人们是怎样的人来任用他们,那么最好还是使他们成为需要他们成为的那种人。最完全的权威要能洞悉人的内心深处,不仅要影响他的行为,也要同样影响他的意志。”如果教育进行顺利,学生们会学会“永远只成为社会想要他成为的那种人。”

想到太多,但我不太敢展开,试着列一下。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中国高考,然后是犬齿之家,然后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我们的十年浩劫。

但是我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我是民,如果我是执政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执行难度,因为“一旦经过了社会状态,人类就不可能回到自然状态”,因为“从未见过一朝堕落的人回归美德”,也因为“人的天性无法回溯”,当下社会有千万种问题,还有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人,怎么可能再回到被完全影响“行为和意志”的状态呢?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理想的国,而是理想状态下的国。根本不可能实现。

卢梭也说:如果一个现代国家想要推出严格的公众教育,那么必将无可避免地遭到他的“公民们”的主体精神的抵抗,并且将只能以暴力强制推行,而二者也都将因之而毁灭。(还记得上一篇推送里的托尔斯泰吗?英雄所见略同)

可是又想,现在已经做不到使民蒙昧,可是,可以使人麻痹啊。用丰富的商品、欲望和类似咖啡馆一类的梦想来填充人民的思维,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意志,让他们逐利,让他们追梦,让他们夺名,让他们热闹、荣华,让他们文艺、清新,如此,就忘记了应在政治、应在“人之为人”上有所作为了。所谓乐不思蜀,还会有多少人去想其他呢?当然会滋生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于政体无伤,这是否就是:不择手段?

新瓶老酒,也是一种贯彻。

卢梭他说啊,“科学和艺术是防止人类更加堕落的屏障。”

再说Lens里有这样一段话:

“大量艺术青年的涌现,是泡沫时代的产物,他们在艺术和创意产业繁荣的时机选择接受艺术教育,却在毕业后遭逢收缩的就业市场,成了艾德里安在《日本当代艺术简史(1990——2011)》一书中形容的:‘冗余的创意阶层’。他们不愿意进入社会成为‘社畜’,只好寻找艺术零工,如在乡村举行的艺术节,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说说“冗余的创意阶层”吧,有一次在川美看到一组毕业作品,叫《打包》,含义一目了然

西装领带代表的绅士和旗袍代表的淑女被扁平化,成了一件商品,数件这样的“绅士”被捆绑在一起,量产的社会。

不知道是不是国家真的在潜移默化地践行这种公共教育,现实就是,一步步接近了这一个变异的“理想国”了。

就算有“个体”,也有各种手段,让Ta不能在群体中发生,审查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纯洁度。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剥夺了一系列以后,再给你看大千世界的满目琳琅,这样就想不起来那一巴掌疼不疼,以及为何而挨了。

我,一个支教老师,在扮演的角色,或许就是:沉默的执行者。

3. 卢梭一点儿也没有低估社会及其对人的影响——恰恰相反,他在《第三论》当中致力于从社会生活,这唯一的事实当中腿短人类目前的所有特征。正是从那里诞生了理性、意识以及道德感;诞生了私有财产、不平等和奴役;以及现在所有经济生活的形式;诞生了法律、各种体制和战争;诞生了语言、技术、科学和艺术;甚至从那里诞生了我们的情感和激情,如我们实际所体验到的那样。

庸俗、肮脏、势利、冷漠、欺骗,这个社会从不缺少,可是这里有真正的伟大、爱和美。

4. 公共教育的成效以及由此引发的相互监督将使得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性质同质化,也因此而大大简化了公众生活问题……在理想的国家中,“如果国家的法则就像自然的法则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动摇,那么对人的依赖就会重新成为对事物的依赖。如果个体意志完全服从总体意志,就是说实施坚定不移的法律,那么所有的关系将重新统一起来——对每个人来说,别的人都和事物没什么两样,人将不必承认自己以外的其他主题,正如他也不被其他人承认为主体一样。对他来说人与事物具有同等地位,是工具或者对象,站在国家的视角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共和体制中融合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的所有优势。”

超级扁平的世界,不再有个体,因为个体没有意义,自然,就不会再有人问“是谁,哪来,去哪”的人生三题了,也没有人去探寻意义了。

可是,“提高XX素质,XX水平”,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同质化呢?将原本良莠不一的人置于同一标准下,若不“达标”,那就“努力提高”啊!

有语云:惩恶扬善。可善恶也只是一种标准啊,换一种语境,立场可能马上就会被改变,这种普世标准,只是为行为套上缰绳啊,告诉它往东不要往西,因为往西是“错的、恶的”。好比《择天记》里,杀人犯法谁都知道,可杀周通,尤其是陈长生或者王破、再或者折袖去杀,那就是人间快事了,可凭什么啊?周通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恶狗啊!如果那个朝代不流行杀人犯法,那至少杀人偿命是通行的吧?周通是杀人者,所以他应该被杀,可当他成为被杀害的那一个时,又有谁来偿命呢? 冤冤相报何时了,那到了“了”的那一个,我就想问,凭什么是那一个来“了”?为什么杀人偿命到这里就要了?

扯远了,回来。

“不必承认其他主体……”将人给物化成“物体、对象”只是其一,其二,人人都不再是主体,会怎样呢?

不会再有关注,或许说将不再关注“关注与被关注”这事,那就不会有自卑、自矜、虚荣、成见等等,很多问题,就会自行消解。

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卸载微信微博的原因吧,以为卸掉之后,有一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以为自己会专注且自制,但是贯彻不彻底,永远只可能是“理想”状态。

再想想,如果真的走向了共和、共产或者完全民主,天下大同,那会怎样?

世界不再有趣了。

不会再有好奇心了。

日光之下,再无新事了。

所以现在,此刻,这多元的时代,真的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啊。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人们常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的确,读书带给人的快乐我们都能体会得到。因此,和读书有关的话题一直受到中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比如2013年山西省中考作文要求以“我_____书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013年南京中考作文要求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013年江苏淮安中考作文要求以“一枚书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阅读了本期报纸之后,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对读书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较为从容地应对与读书相关的话题作文。

名家范文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喜欢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喜欢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最喜欢《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喜欢济慈、雪莱、柯尔律治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部分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共同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选自《名家谈读书》,文章有改动)

【助读】

朱光潜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他对读书的见解是深刻独到的,文中有作者的读书感悟、读书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此外,作者还主张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他的这些认识对我们读书都大有裨益。

阅读让人永不孤单

沈 星

对我来说,保持一种阅读习惯一定是从很早就开始的。确实需要读很多书,功利性地阅读是不可能的,因为你除了读某一位作家的书之外,还要根据他的读书习惯进行拓展阅读,包括他所读的书,与他相关的作家的书,与他相关领域他所研究的作家的书,等等。比如李银河,我读过她的一些社会学题材的研究著作;王小波的书我几乎全部都读过,他的书当年刚出版时我就开始读,我读完了他的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和他的文集。

《大家书斋》这个节目更多的是在聆听我们身边的,我们所熟悉或不熟悉的一些喜欢读书的人的故事,他们读的书,他们喜欢跟别人一起来分享或者是推荐他们所正在读的书。我觉得这个节目是一个能够让你丰富起来,让你的内心更加充实,同时也更加沉静的节目。

它与梁文道主持的读书节目《开卷8分钟》区别在于,节目从形态上完全不同,梁文道更多是以他丰富的阅读储备和他犀利的眼光来推荐图书,是很具个性的一档节目。我们这档节目,不管说书还是说人,都是在建议大家能够尽可能深地去阅读作家,阅读内心。一开始定位面对的是普通读者,可能各自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都不同,但都对阅读充满好奇。我觉得一个人的好奇心始终都要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说到保持阅读习惯会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好处,我觉得阅读是生活中必须有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阅读能让你的心灵充实,不畏惧死亡,也不害怕黑暗。它会让你感到很充实,会让你很淡定,很独立。如果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会让你的心灵很柔软很敏感,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要评价纸质书阅读与当今大量涌现的电子阅读,哪种更好,我认为,无论哪种阅读,首先阅读就是好的。但是我还是会喜欢纸质书。我们节目的对象定位在喜爱阅读和尊重文字的人群。

我以为,读书人的书房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访问嘉宾的时候,我有机会看到一些非常珍贵的手稿和读书笔记,看着那些笔迹,真的好珍贵!

有人评价说,以我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积累,做这档节目很适合。我不敢说修养和积累,但是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喜欢阅读的习惯的话,也不敢接手做这样一档节目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有机会聆听这些文化大家对于阅读的见解,我有机会与他们面对面,也是很宝贵的。

从我阅读经历来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是一批一批的。最开始的时候都会去看一些外国文学和那些传统的经典名著,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罪与罚》、《死魂灵》、《双城记》等,同时也会读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当代的一些作家的作品。还有对文学批评方面的著作,要有一个阅读的观点。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字、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能够近距离地接近文化大家,聆听他们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心得,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所以我有幸能够担任《大家书斋》这个节目的主持工作。

【助读】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一、语段考查。试题资料显示,直接设题考查名著的试卷有67套,约占试题总数的70%。广东卷、佛山卷都选取了相当篇幅的名著片段作为试题材料。名著片段作为试题阅读材料出现的地区还有四川成都、吉林长春、浙江丽水等地。

二、综合实践类试题。与传统经典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结合密切。如,天津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综合实践题以孔子和孟子为材料,陕西中考语文试题以十二生肖为材料,等等。

三、语言运用上考查更为灵活。如,山西中考语文试题中有如下考查:请仿照示例,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现代诗作为开头,写一段连贯的话;四川资阳中考语文试题: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四、作文方面,考查读书方面的也很多。直接考查读书的,如,江苏盐城中考语文作文题“书香作伴”,江西南昌中考语文作文题“我读______”,湖北襄樊中考语文作文题“阅读,让_____”,广西梧州中考语文作文题“读书声声”;间接考查读书的,如辽宁丹东中考语文作文题“我与_____”,江苏泰州中考语文作文题“他(她,它)也很重要”,广东佛山中考语文作文题“智慧伴我成长”。

因此,同学们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素材,这样,在考试时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

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绝不休息。

学以致用

1.要认真地对待读书做学问,不可懈怠。顾炎武的事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定量阅读不仅能够使人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读书笔记是有好处的。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并要认真完成。3.自我督促与成功。做任何事都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自我督促和勉励。自我监督、主动学习,会让脚步更坚定,会离成功更近。

活到老学到老

晋平公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君主,政绩不凡,学问也不错。他70岁的时候想多读点书,学一些知识,可是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对自己的想法总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乐师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但博学多才的老人。晋平公向师旷求教说:“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很想学些知识,恐怕太晚了吧?”师旷回答:“晚了,为什么不点蜡烛呢?”晋平公没有听懂他的话,生气地说:“哪有为臣的这样戏弄君王的!”师旷说:“我怎么敢跟您开玩笑!我记得古人说过: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日出的光芒;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太阳升到天空时那样明亮;到老年还能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发出的亮点。蜡烛的亮光虽然微弱,但同没有烛光在昏暗中愚昧地行动相比较,哪一个更好一些呢?”晋平公点了点头说:“你说得真好!我已经明白了。”

学以致用

1.不断学习才能享受更好的人生。只有不断地学习,自己的眼界才能不断开阔,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拥有学识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2.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情,那就凭借你自身的力量,跟随你的愿望去实现你的理想。记住什么也不能阻止你前进的脚步,记住只要想做,什么事也不算晚。

读书如采金

――约翰・罗斯金谈读书

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的物质一样,也是需要聪明才智的。

大自然总是把这种珍贵的金属小心翼翼地分藏在地底下的细缝罅隙之中,使谁都无法知道。你可凭一时的热情猛挖一阵,但将两手空空。而只有当你历尽艰辛开采不息的时候,兴许才有可能挖到芝麻大的一点。

这与获取知识的情形多么相似。当你捧着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扪心自问:“我该不该像澳大利亚矿工那样工作呢?我的尖镐利铲都带好了吗?我的准备工作都无懈可击吗……”请你永远保持这种英勇无畏的矿工精神吧,尽管这意味着艰难困苦,但功夫不负苦心人。你梦寐以求的黄金就是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和他那渊博的知识。他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严谨、勤奋和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如果以为没有这些工具,没有这些热情,就可以叩开出类拔萃的作者那扇智慧大门的话,那纯粹只是一种痴心妄想罢了。而只有当你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时,你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学以致用

1.读书需要智慧。读书若仅凭一时的热情去阅读,或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看书中情节或大概意思,最终会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获。2.读书应有正确的态度。读书如同采金,需要有英勇无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严谨、勤奋和钻研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看懂书,吃透书,最后化为己有。

读书与智慧

犹太人曾有一则经典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钱。”一个孩子回答说。“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孩子们左思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母亲笑了,接下去说:“孩子,你们要带走的东西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能。智能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智能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逃到什么地方,你都不会失去它。”智能的观念就这样深深扎根在犹太人的心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学者远比国王伟大,也远比富翁伟大。以学习作为人生快乐和甜蜜的来源,以鼓励独立思考作为开启智能大门的金钥匙。这是犹太人教育的显著特点。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学以致用

1.书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读书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也无论你做着什么工作,读书,都会令你受益匪浅,让你睿智。2.读书是人生快乐和甜蜜的来源。犹太人认为,智能比钻石、财产都珍贵,学者比国王、富翁都伟大,读书可以教人坚强,读书可以教人勤于思考,我们应该重视读书。

流行阅读与经典阅读

目前,阅读越来越休闲和浅化,畅销小说或报纸杂志甚至速读选本等大抵如此。随着这种社会潮流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陶醉在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中,在一种甜腻腻或者隔靴搔痒的感觉中体验社会。“心灵鸡汤”“猎奇搜怪”“明星传记”、日韩影视小说乃至家长里短、人生感悟等浅化的阅读正成为大家的选择。图书给予读者的,不再是深沉的思考,更多是一种休闲文化消费。现在不少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地下”看的书主要包括武打和言情,还有就是这些流行性肥皂沫式的图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肤浅,仅满足于浅表化的接受。有人用“非理性阅读”来形容如今中学生的阅读现实。而据了解,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就有20部之多,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教育部门还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这个规定,显然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经典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现在全国每年出版新书10多万种,读者的选择面很广。不过,从销售情况来看,读者的阅读兴趣显然越来越集中在休闲娱乐等方面,一些流行性的畅销书日益成为出版社的盈利亮点。现在不少出版社正在为这股风气推波助澜,选题跟风炒作,原创力低下。其实,出版社应该在引导读者向趣味方面多做努力,营造一种更加健康的阅读氛围。

学以致用

1.阅读经典可以让心灵得到升华。经典书是一缕阳光,它能温暖心间的冰凉;经典书是一缕春风,它能消除内心的浮躁。面对当今社会生活,人们更需要沉静,更需要稳重,更需要阅读经典。2.流行阅读应与经典阅读相结合。流行阅读虽然是休闲的阅读,但它能给人娱乐,让人有阅读。而经典阅读就像船上的压船石,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似乎没有作用,但是当起风浪时,压船石却能防止一艘船的沉没。

寻找另外一棵歪脖树

古保祥

他出生在秘鲁南部的亚雷基帕市。他曾经为了与另外一群孩子争夺地盘,领着一支队伍与对方发生了血拼,结果差点被关进少年监狱。这样一个喜欢暴力的孩子,竟然也与文学有缘。1953年,他考上了秘鲁大学主修文学与法律。在这期间,他开始尝试着写出一篇同样伟大的作品,却由于涉及政治与法律而被当局认为不可理喻,甚至差一点失去写作的权利。迫于政治压力,他开始长期留学欧洲。在五年时间里,他跳遍了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他简直是个怪才,在每个大学,他都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高度赏识。1987年,他回到秘鲁,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自由运动组织”并参加总统选举,但他败给了对手藤森。从此,他的人生跌入了低谷。他曾在树林里寻找一棵歪脖树,想用一根绳索将自己完完整整地送往天堂,但歪脖树被他庞大的身躯压折了,命运连死亡的权利也不给他。

他在另外一棵歪脖树下停了下来。他被这棵树优美的身姿迷住了,他想到了诗,想到了美,想到了自己曾经一度放弃的文学。他在后来的《水中鱼》里这样写道:现在看来,没能获胜却意味着一种精神解脱,我要设法通过写作参与政治,我可以成为语言文字里的总统。

这个叫略萨的坏家伙,开始发狠心鞭策自己,在失意于政治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他先后写出了《城市与狗》《绿房子》等经典政治小说。2010年10月,命运终于垂青了他,一朵叫诺贝尔文学奖的花落在他的头上。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4期,有删改)

学以致用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大家好!

早在20__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秘站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鄱阳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鄱阳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鄱阳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鄱阳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鄱阳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县委赵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20多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鄱阳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大家好!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鄱阳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鄱阳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鄱阳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鄱阳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鄱阳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县委赵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20多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鄱阳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6篇

大家好!

早在200xxxx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鄱阳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xxxx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鄱阳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鄱阳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鄱阳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鄱阳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县委赵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2xxxx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鄱阳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7篇

大家好!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鄱阳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鄱阳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鄱阳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鄱阳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鄱阳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县委赵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20多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鄱阳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8篇

大家好!

早在xx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万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届×次全会上,县委×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多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9篇

编者按

教师发展是当今学校发展的一大主题。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改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学生、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素质的期望值也在逐步提高,教师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本期精选两篇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从在继续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在课程改革中促进专业化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其中,专业素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众多途径中可以信手拈来、自主掌控、十分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教师只有通过潜心读书丰富内涵,加深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专业素养阅读。目前,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素养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没有养成专业素养阅读的习惯,造成在教育实践中缺乏足够的教育智慧。

理想的课程需要理想的教学,理想的教学来自理想的教师,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平常又繁重,既凸显又持续的一项任务。我们的教师队伍经历了多次课程的改革、理念的实践、思想的洗涤、行动的尝试,用质疑和探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进步了、发展了。但我们的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工作,职业性格不少已经“钙化”,一下子改变谈何容易,要想“软化”,就必须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已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或教案,去充当完成知识传授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唤醒自己的成长意识、生命意识、成功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

一、专业素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索、总结、反思,使其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精神日趋进步、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和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取决于教师对自身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差距的清醒认识,取决于教师的学习、实践的主动性、持续性。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参加培训、实践研究、同伴互助、教育反思、请教名师、专业阅读等。其中,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是教师可以信手拈来、自主掌控、十分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

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围绕教师职业的需求,对相关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技、人文常识等方面书籍的阅读。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青年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书读得较少,缺少知识的积累。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教授对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建议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他提到:“不和大师对话,不读书,提高教师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李镇西在教师成长的“五个一”工程中提出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更是深有体会地说过:“教师是最应该读书的人”、“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可见,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专业素养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要通过潜心读书丰富内涵,加深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师专业素养阅读的书籍

1.阅读教育经典,探寻教育真谛。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更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和人生导师。与经典为伍,品味书香,不仅是教师增进人文素养、累积知识智慧、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重要途径。

一本著作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比如,“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论语》);在教学活动中应该“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这些深刻的教育规律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体会、实践,它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力量的源泉。

教育经典书籍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育人三部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还有《论语》、《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做最好的老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陶行知经典名篇(教师版)》、《课堂教学技艺》、《多元智慧》、《第五项修炼》有关篇章等。

2.对话教育专家、名师,启迪教育智慧。名师、教育专家的教育专著充满着教育智慧,往往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生动鲜活、充满个性的教育实践中,读后如沐甘霖。在敬佩名师教育智慧与真情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从而给我们带来启迪,增长我们的教育智慧。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会对我们很有帮助,很多管理方法很有实用价值;要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理想的追求,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充满渴望和激情,那就读读朱永新的《诗意与理性》;要想更深切地了解教师的内心世界就读读薛瑞萍的教育随笔《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精研一位专家、名师,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3.重视人文阅读,开阔视野,陶冶心灵。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常看些经典小说、散文,鉴赏、品评并抄录诗、词、曲、联精品和格言警句,经常翻阅并熟记常用成语典故等,不但可以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更能培植高尚的道德情感,学习做人、做学问的基本道理,孕育大气,陶冶心灵。

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让精神升华,培育一种大气胸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4.读中小学生的“书”,走进学生心灵。学生的书包括两种:一种是写给学生们的书;另一种是学生们写的“书”(学生的作文、日记等)。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书籍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共同的语言密码。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引导他们读书。用好书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做他们成长的引路人。

三、促进教师专业素养阅读的策略

1.建立考核制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纳入教师成长记录袋。在阅读要求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后勤工作人员都要参与专业素养阅读,各自根据工作特点,阅读自己的专业知识书籍,形成读书氛围,创建学习型校园文化。

围绕专业素养阅读,学校还可开展读书数量统计、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实效反馈等活动。教师的阅读也可与学生阅读同步进行,使师生阅读相互促进。学校每年特订阅相关书籍供老师阅读,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人民教育》等,教研组定期检查老师们的读书笔记,让我们有了一种读书氛围,全面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质。大部分老师还可借阅网上阅读相关书刊,把两种阅读形式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可以在短时期内建构起学习型学校,教师随着专业素养阅读积累的增加,教师的教育观念将会有很大改观,整个师资队伍将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

2.教师要热爱读书,持久行动,使读书成为习惯。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缺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本人的认识问题。我们很多教师缺乏外出学习的机会,视野狭窄,没能充分认清教育发展新形势,在专业发展上还是被动的,认为只要把书教好了,学生成绩上来了,就万事大吉。对自身专业素养不做认真反思,没有追求和成长计划。学校要求什么就做点什么,上级培训部门要求什么,就对付着学点什么。对教育发展要求缺乏敏感性,对工作缺乏危机感,对自身专业成长缺乏紧迫感。这种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认识不足的问题,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我们学习那些先进的教改经验,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我们的学生也由以前的被动型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型,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被日益重视,教师如果还是以几十年的老经验来教育今天的学生,沿用老的观念、方法驾驭课堂,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在于教师的以身示范。

有人说:“我的课时那么多,事务那么忙,哪有时间读书?”教师的工作、生活压力的确很大,没有大块的读书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向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顾泠沅学习:做学问要巧用“零头布”。时间是一匹布,而生活却常常把它剪成琐琐碎碎的零头布。做学问的人必须学会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从在复旦读书时开始,顾泠沅就养成了利用一切时间看书、解题、思考、记笔记的习惯,从1978年开始,整整26年,9490天,一天不落,他写下100本详尽、工整、细致的工作学习日志。那无数张活页纸上的、工整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他丰富的教育理想和科研智慧,活跃着他生命的热情和探索的冲动,积淀着他真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这是顾泠沅最充实的内心,最精彩的人生,也是他最珍视的财富。

魏书生、李镇西这两位全国特级教师他们也很忙,但就是再忙,每天的读书是必不可少的,每天的教育日记是必不可少的。时间从哪里来?他们也正是巧用了时间的“零头布”,坚持读书、写作,把教育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写下来,整理、出版了10多本专著,使他们成为教育名家。

要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要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不断勉励自己:“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3.知行合一,改进实践,只为成功想办法。读书要倡导学以致用。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改进教学实践、改进自我而读书。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倡导教师专业阅读的意义所在。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第10篇

新近出版的《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3月),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100岁之后出的第10本书。这本书,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百岁老人的静思,而且还引导我们如何进行人生的探索。

《静思录》这本书分为四卷,分别为:闲谈人生,静观波涛,思入风云,学习新知。共收集了周老近年来的散文随笔作品近60篇,内容涵盖了人生思考、世界政治经济、语文知识等内容。周老从他常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中,选出有价值的篇章,精华浓缩成超短篇,杂以自己对当下国家社会中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周老心平气和地谈出自己的理性思考,他无意强加于人,读后却让人心悦诚服。

在序言中,周老认为,独立思考是轻而易举的脑力活动,是人类的一项先天本能。对于长期接受引导训练的青年们,如果一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也只要正襟危坐,闭目静思,就能渐渐恢复正常的独立思考本能。因此,周老将这本文集定名为《静思录》。书中展现了周老不平凡的百岁人生。周老早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年由上海调来北京,躲过了“反右”斗争,但在“”中依然受到冲击,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本书收录的《大雁粪雨》等文章,就是周老对这些经历的回忆。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周老秉承老一代学人之风,从八十几岁开始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本书的《从大同论到理想国》、《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不丹王国的民主化》等篇章,就是周老近年来研究成果的突出体现,展示了这位世纪老人孜孜以求、探索真理的精神。《跟林汉达一同看守高粱地》中,周老和林汉达先生边走边说:教育,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并为我们提供了某些启迪。现在的周老,虽为学界人瑞,却思想先进,思路清晰,日日说着真话,月月有新文问世。

在当今世界,百岁老人并不鲜见。但百岁以后还在密切关注全球变化、思考不倦、笔耕不止的思想家,恐怕难得一见。

读完全书,不禁感慨,周老兼有俯瞰全球的文化视野,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背景,历史老人的清明睿智,现代公民的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最使人心生感慨的,其实不是周老在这个年龄还能阅读和写作,而是他在今天仍在不停思考。■

作 者:费孝通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十余年间的原创文化论著共计51篇。这个时期也是费孝通先生最终形成并完善“文化自觉”理论的时期,是作者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升华与结晶。本书有助于读者充分了解这一理论的精髓,以及费老学术思想特别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对当今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有很深刻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作 者:范志红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这样选购食品最安全》一书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入手,把生活中被很多人忽视的细节问题重新提出来,包括在超市选购食品的秘诀,例如如何在第一时间看明白商家的标签,如何看透广告里的忽悠等,怎样让自己买食品的钱花得物有所值,从而成为一个智慧的购物者。对于每一类食品,书中都介绍了健康选购的要点,让你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 者:戴维·伍兹

译 者:李 平 董光亮

孙 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反腐倡廉学习心得范文 下一篇: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