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11 23:51:35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篇1

关键词:侦查初讯 网络仿真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75-02

1 网络仿真训练侦查初讯的因由

公安业务教学中如何解决好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应用的结合问题是公安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实践形式,更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专业教学的目的等要求,促使可以远程的、基于网络仿真的训练模式建立想法的出现。

1.1 侦查实践彰显侦查初讯重要性

侦查活动中,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法定的一个程序,侦查初讯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侦查初讯作为典型的程序性手段,对查清案件事实和收集证据及审案线索具有重要的作用。侦查初讯成功与否,对于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法律的正确实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1.2 侦查初讯在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公安院校的专业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简单模拟不全面、不真实、难以提高综合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传统的讯问模式及旧的侦查活动受到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公安专业教学如何利用便捷的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采用多媒体仿真的高效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切实的尝试。

1.3 大型实景三维游戏的启发

实景三维游戏是把实际与虚幻体验相融合的一种方式,是现在生活体验的“前期展览”。如大批玩过网游的“粉丝”都积极参与网络游戏情境旅游(俗称网景游)。在现实环境中以网络游戏中地图作为基础,创建出游戏内的场景、设施以及对应环境的实景,让旅游者像在游戏内部存在一样,进行实地、实景技能应用。使旅游者能够在实际中体验到虚幻世界中的真实存在。

正是由于公安业务实践和教学中存在问题解决的需要、实景三维游戏的启发,产生了研究和建立网络仿真训练侦查初讯的想法。

2 类似网络仿真训练的情况调查

2.1 电脑游戏对操作者的训练

通过电脑游戏的方式进行操作训练是有效的。如排雷游戏,笔者认为最初感受是对使用鼠标的训练,然后才是逻辑分析、判断等内容的训练。驾驶汽车和飞行训练游戏中所用到的训练模拟器就是一种操作动作型的模拟仿真。如“模拟城市”等智能加动作操作型的模拟仿真大型游戏的内容更广泛、情况更复杂。从小型游戏到大型游戏、从单机游戏到网络配合、从简单游戏到复杂游戏、从二维游戏到三维游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使这些电脑终端的操作者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2.2 实用性的电脑模拟仿真训练与对抗

电脑游戏的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军方的重视。发达国家早在90年代就已经运用电脑游戏模拟“虚拟战场”对士兵进行训练了。几年前中美进行的电子对抗演习就是以网络仿真的形式进行的。2003年末,“阿尔法”特种部队应用电脑模拟手段,凭借着模拟出的数据制定作战计划后,安全地救出被挟持在俄罗斯文化宫的人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这次营救行动的成功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据报道,美军在对伊战争中战后的统计,未参加过对抗游戏训练的人员首次执行任务生存概率只有60%,接受过游戏训练的人员生存概率提高到90%。游戏可以供给被训练的军人一种利用数字化虚拟技术模拟出“人工虚拟氛围”,让训练的军人们在相对逼真的战争氛围(尤其是模拟未来战争氛围)里开展“现实”的练习。模拟手段解决了现实中实战的预案设计和预演。

3 网络仿真训练的优势分析

3.1 运用电脑模拟技术能够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传统的、常规的模拟训练中会有时间以及空间等因素的抑制,可能会因为验证一个实际操作必须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演练,如此下来,不但耗费的时间长,同时其费用也十分高昂。假如训练的初始阶段使用电脑模拟技术,就能增加全面性、缩短训练时间、降低训练成本。同时能够利用反复的演练或者单次的演练很多种方案。

3.2 运用网络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借助先进的网络仿真技术和课件资源,有效构造出“仿真虚拟初讯场景”,学员能够跨越时空,随时随地参与模拟教学,向同行、有经验者或老师请教,与同学进行实时探讨,研究和试验不同的技术实施方案及其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尤其是灵感突发的时候,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记录和交流,会激发和调动集体的智慧和能量,更好地完成训练的任务和工作。

3.3 运用网络模拟可以进行真实对抗

许多军事研究机构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运用网络模拟可以进行真实对抗。借助构建的虚拟现场环境,模拟对抗演练平台来实现模拟作战的情形,不仅能够提升受训者技能和素养,还能进行多种对抗训练。

3.4 运用网络模拟可以进行在线指导及主导仿真训练

通过仿真环境组织对抗演练,组织操控和指挥者、可以在线指导、指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制造矛盾,激化矛盾,使参与训练的双方冲突更激烈,氛围更紧张,情形更逼真,塑造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训练场景。可以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训练方案为主线,根据训练的过程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也可以根据情况调低技术难度,达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

3.5 运用网络模拟可以进行总结、回顾

借助网络和电脑技术的强大存储功能,使得网络模拟可以不受限制地再现出来,通过视频功能展现训练的细节和过程,提供认真分析和总结的条件,对训练的整个过程、细节和个人作用加以回顾进行纠正和规范,以有效避免再次出现失误,取得训练的成效。同时也便于进行总结、回顾参训人员的训练效果,改进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促进仿真模拟训练的发展。

3.6 变枯燥的学习、训练为趣味性体验

网络仿真训练可以变枯燥的学习、训练为趣味性仿真体验。将数字化的仿真训练场景及相关环境、设施和设备,以逼真动态形式生动地呈现在参训者面前,在虚拟仿真平台中,仿真出现的各种环境、道具、季节、人员,使参训者置身于仿真的模拟系统中,体验训练过程带来的真实感和明确的震撼。虚拟仿真平台就能集趣味性、知识性、掌握技能的应用于一身适合于现代人的习惯和兴趣爱好。

4 侦查初讯网络仿真训练可行性探讨

讯问是当今公安院校侦查业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业务活动。侦查初讯是讯问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侦查讯问的基础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或是公安预审业务的实践当中,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络仿真训练的建立对于这一业务活动的学习和掌握是切实可行的。

4.1 解决模拟人员主观干扰的问题

模拟讯问是培养学员模拟实战的一种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如很多模拟讯问由于模拟者的内在动因影响,没有实质性地贴近真实感觉进行深入模拟,存在一定的主观干扰,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拟者扮演的角色不够深入生活。在具体的模拟讯问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所有的角色都是由共同学习的学员来担当,由于学员之间都彼此相互了解,很难入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真实感觉和场景的体现。第二,模拟讯问程序和模拟讯问内容没有充分地相结合。在模拟讯问前如果学员对模拟讯问课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和没有得到有关教师的指导,就会导致学员在模拟讯问过程中只匆匆地走完讯问程序,却没有掌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和技巧。

4.2 编程技术成熟并有可资借鉴样本

当今,侦查讯问数字仿真重构理论已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重构技术等获取了在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相应支撑软件的出现,使信息科学与侦查讯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于侦查讯问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虽然侦查讯问数字仿真重构理论的技术支持还不趋向成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需考虑其中的核心技术就可以完成侦查讯问仿真教学的目的。较为经济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现有的高档计算机,把相应的网路技术和仿真软件相互融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侦查初讯数字仿真,同时也可用于侦查讯问的某一个特定过程。而且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成熟,以及丰富的可资借鉴样本,都为侦查初讯仿真模拟提供了借鉴。

4.3 具有侦查初讯教学训练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侦查初讯教学训练经验。侦查初讯专业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网络仿真训练提供各种条件。

一是具备警学相结合的基础和条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批准,让公安预审教师参加有关的公安预审业务会议,对公安机关的预审现状有所了解和熟悉;对于那些难度比较大的案件,公安预审实践基地的办案单位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共同审讯,充分发挥出专业教师的特长;专业教师与基层公安机关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安预审部门将成功审讯的案例提供给专业教师参考。

二是人力资源齐备,实践专家、专业教师和编程技术的人才相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去学习审讯经验,并邀请骨干预审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请编程技术人员对模拟审讯过程进行数字模拟。

三是素材条件充裕。拥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的基础,学院前身于十多年前开展综合训练,并设置了侦查初讯训练的项目,主要有“模拟讯问”和“模拟犯罪现场勘查”等,是“侦查初讯学”和“犯罪现场勘查”理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四是形势发展需要,学院支持。提倡教学改革以来,学院对实训课程所占全部课程的比重有大幅度的增加,陆续开设了侦查技术实训和刑事侦查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在侦查初讯和模拟勘察等实训课的效果来看,教学大纲完备、模拟实训实施方案详实、业务教材丰富权威、教学实践指导的经验积累等等,已具备了网络仿真训练实训课的基础。

五是网络仿真模拟训练的资源丰富,有大量案件审理材料和实战部门及人员可提供的成功经验和素材等资料为蓝本。具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热情高、团队意识好的计算机和公安预审专业教师。

5 侦查初讯网络仿真模拟训练设计举例

侦查初讯模拟训练内容涵盖模拟仿真、虚拟场景和训练内容三个方面。要想通过模拟仿真训练的方式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就要让训练者处在相应的训练环境中,被虚拟场景所吸引并产生兴趣,然后才能全身心投入模拟过程。在模拟训练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电脑游戏还是模拟仿真,其实大家最为关注的还是模拟的效果。不论是认知还是训练,最终所关注的是参与训练之后的结果,是训练前后对参训学员带来的变化和提高。

根据上述事实,在构建侦查初讯网络仿真训练模式探讨的基础上,可以构建成型的仿真系统。初步设想拟建系统采用VR技术、仿真技术和分布式交互通讯技术, 实现对侦查初讯专业进行教学和训练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训练系统。构建内容见图1。

侦查初讯网络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仿真逻辑、模型设计、代码实现、系统集成等步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

5.1 场景建模

为了构造一个真实的虚拟化侦查初讯教学环境,要按照系统分析真实体现场景,场景建模所用主要是3DMAX系统。

5.2 场景仿真

业内常用的VR场景仿真软件有Converse3D、multisim、softimage、maya等,其中EON Studio较为完善。EON Studio是一种依据图形使用者接口,主要设计实景程序,常在教育训练、数字旅游、建筑空间等领域应用。研发步骤包括输入3D对象,通常这些对象会先由3D绘图软件完成,如3D Studio MAX、Lightwave等等,或者CAD应用软件如ArchiCAD、ProENGINEER、AutoCAD等。最后,EON程序档案可以经由网络或封包展示,也可以与其它支持微软ActiveX组件的工具进行互动,(Powerpoint、Word、Macormedia、Authorware、Director、Shockwave、Visual Basic等等)。

6 结语

综上所述,侦查初讯仿真模拟系统可以作为公安预审课程的新型教学组件,参与教学,使学员通过网络仿真系统达到学习、掌握、提高和练习实际技能的目的。通过观摩审讯场景,感受讯问范围,亲身体验,回顾总结等环节,加深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技能的提高,进而更好地把握初讯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和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应用性人才。这一模式还将为相关的业务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训练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不断改进,更好地发挥实训与教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训练还将有新的课题在等待人们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张希黔,张利.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施工技术,2001(8):31-32.

[2]王树杰,张继伟,肖成志.Windows环境下虚拟仿真界面的研究与开发[J].微计算机信息,2006(10S):140-142.

[3]杨宏伟.虚拟仿真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9):38-39.

感统训练教案篇2

目前测功仪都是以单人训练为主,还没有多人训练的专门测功仪,对于多人的训练都是采用多个单人测功仪并列到一起进行训练。其实这种简单的并列方式并没有根本解决多人训练的实际诸多问题。现在还是各自单艇训练,对于训练参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显示和分析,这种方式很难检测技术指标状态和动作协调的问题,对于多人协作和运动员编组都缺少有力的依据,这样就很难进行运动员编组等。所以,开发多人组合测功仪就非常有意义。

二、解决方案简介

传感器分总传感器,一、二、三、四号传感器(以四人测功仪为例),总传感器记录四人总体效能,即模拟四人艇的单艇实际数据,单人传感器记录单人的发力频率效能的数据,所有传感器数据均送人数据采集器,然后通过数模转换并打包后传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解决方案详细介绍

训练系统以组做为一个训练单位,提供多种训练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向训练

2、倒计时训练

3、倒计距离训练

比如当开始一组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设定好的训练组,设定要训练的距离或者时间等。起桨后,系统自动实时显示当前总时间、总距离、总功率变化情况,并且可以实时的显示每个人员的桨频、桨数、实时功率、平均功率等。

系统采用丰富的图形显示,包括各类柱型图、曲线图等。比如个人实时功率的显示:系统可以采用柱型图、曲线图实时显示运动员做功的变化,实时反映运动员力量的变化。然后还可以根据平均功率图形实时显示运动员在这一组训练当中的整体训练情况。系统还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统内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多人的同时训练的曲线图形,可以根据曲线的变化情况查看每个人的发力点和整体协调情况等。

系统提供教练对运动员训练的管理,可以将每个组、每个人的训练情况都记录下来,对于在训练当中的每一组数据都进行自动记录,教练员可以随时调出训练当中的任何一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过程回放或者进行手工查看做功曲线,并可以将前后的训练成绩进行比对等,教练员可以根据这些详实的数据更好地调整训练安排。

感统训练教案篇3

陈亮根据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将体验式教学设计为四大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过程系统和组织系统。目标系统主要解决体验式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内容系统关注体验式教学的学习任务;过程系统则是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程式;组织系统是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对达成目标的保证。

1.目标系统:突显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是“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内化书本知识,获取独特的生命感受和知识经验,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自身的价值。以实践性思维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目标系统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实践性思维内部的目标系统。实践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问题意识、信息统整力、思维发散力和思维情境化。在此基础上,实践性思维的内部目标系统建构为:第一,发现和提出实践性问题的能力;第二,有效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第三,个体基于已有经验与独特感受、综合已知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构建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第四,个体得出符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的结论的能力。

第二,实践性思维外部的目标系统。通过实践思维的训练,提升实践能力仅仅是实践性思维训练的初级价值,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可以连结个体体验知识的内在意涵,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实现完整精神与生命的成长这一高级价值。因此,实践性思维的外部目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将知识经验有效内化,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二是帮助学生完整发展,在尊重现实生命与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理性与认知能力,成为理性与情感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的完整生命体。

2.内容系统:训练与发展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问题设计是体验式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应体现问题理解的多元性、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和问题目标的真实性。

第一,针对实践性思维发展阶段的问题系统。一是提问型实践性问题,训练问题意识。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对当前情境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还能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反复关联,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较为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二是条件型实践性问题,训练信息统整力。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常常是条件模糊的,需要根据问题情境、智慧与感受去搜集、整合各方信息,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对条件开放性程度的把握。三是方法型实践性问题,训练思维发散力。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解决方案更符合现实情境,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生活感受出发去建构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实践性问题。第四,结论型实践性问题,训练思维情境化。将问题结果与现实情境不断对比,最终得出符合现实情境的问题答案,关键在于把握逻辑性答案与情境性答案的异同。

第二,针对实践性问题相关知识的问题系统。一是单元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单元内知识。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使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起来,让学生把知识优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学科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单元间知识。突破单个单元的界限,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扩展到整个学科内部,将学科内的知识逻辑拓展为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三是综合型实践性问题,整合学科间知识。将被分割为多个不同知识体系的知识整体重新融为一体,使学生所学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优化与整合。

3.过程系统:关注实践性问题的解决

第一,教材内容情境问题化。即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关联起来,从中引发出具有“实践性”和“不确定性”的实践性问题。一方面,要将教材内容植入生活情境,将书本知识嵌入或还原到现实情境中;另一方面,要从实践情境中引发出实践性问题。

第二,问题内容多元表征化。为学生创设宽容、积极的氛围并给予指导,促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命感受活化,与问题解决情境反复关联,生成独特的问题理解与问题表征。

第三,表征内容方案构想化。即对各种解决方案比较、评判,从中选择出最具说服力的优良方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某一立场去分析问题,构建方案,并为构建的方案寻找辩护理由,同时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方案,生成一个较为合适的优良方案。

第四,构想内容有效实施化。学生将经过比较、辩护与评判而生成的优良方案加以操作化、实施化。

第五,实施内容全面评价化。要在方案实施中与实施后对整个前期的问题解决方案与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诊断方案本身及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经验。

第六,评价内容表征重述化。要对实施内容全面评价化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头脑中重新表征。第七,重述内容迁移实践化。要将表征重述所获得的概念化、迁移性强的知识用于解决其他实践性问题。

4.组织系统:促使学习体验生成

第一,教学目标向学习期望转化。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将刚性与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具体的学习期望,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期望,再将教学期望转化为学习期望,最后监控学习期望。

第二,教学内容向学习内容内化。教学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以自我去理解、感受而生成情感与意义。首先进行经验活化,再开展教学对话,最后再将内化的知识经验有效运用于生活实践。

第三,教学传授向教学对话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对话,会使学生心灵舒展,首先需要激活对话意识,再选择适宜的对话方式,最后进行对话指导,纠正对话中的偏差。

第四,创设真实的物质环境。营造的物质环境并不要求绝对真实,而要注重学生是否能从环境中体会到真实的意境,可以实境再现,实现“形真”,也可以意境营造,实现“神似”。

第五,设计开放动态的教学时空。目的是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师生角色,促使师生展开多种类型的教学互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以及实践性问题的有效解决都可以实现教学时空的不断延伸与拓展。

体验式社会学教学的模式设计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构想和社会学教学的特点,本文选取“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社会分层的教学安排来说明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实践性思维发展的社会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是通过社会分层的学习,训练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领[文秘站:]悟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具体来说,先要在掌握社会分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出实践性问题;然后,搜集国内外社会分层的相关资料,并分析资料、整合资料;接着,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与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分层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提出众多问题解决方案后,能从中选取最符合真实情境的方案。

2.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实践性问题准备。选取与社会分层相关的材料,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再现真实情境,将社会分层的相关知识植 入生活情境,再从实践情境中引发出实践性问题。例如,剪辑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后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思考并提出疑问,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准备材料解释历史上和现今社会的社会分层形式,即奴隶制、种姓制和等级制。要求学生比较这三种社会分层形式的相同之处,得出社会分层的含义,训练学生的信息统整力再让学生运用社会分层理论结合自身的生活感受分析目前社会上关于“屌丝和高帅富”的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力。同时,要求学生联系社会流动的基本知识,思考如何使个体由社会底层向更高的社会层级流动,以此促使学生将本章知识优化为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课堂上的体验式教学。首先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关联起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物质环境。例如,教师选取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后乘客逃生的片段,在学生观看影片时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命感受。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等级舱位的乘客逃生率不同,妇女和儿童优先逃生的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乘客。然后是实践性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立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身参与实现实践性思维的不断发展。例如,让学生运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知识,分组讨论中国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每组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对各种解决方案比较、评判,从中选出最具说服力、最符合真实情境的方案。最后,总结评价。经过前期的体验和实践后,每个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活动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总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最终由教师评价,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唤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第三,课后的教学延伸。为了不断深化学习内容,拓展教学时空,要求学生围绕“‘中国梦’还会梦想成真吗?”这一主题,运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困境,寻找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困难的原因,并思考中国未来社会流动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推荐陆学艺的《中国社会流动》、边燕杰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和李培林的《社会流动与中国梦》,学生也可搜集其他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合、分析各方信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观点。

结束语

感统训练教案篇4

【关键词】 法商结合 综合性 模拟实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04-02

1 法商结合应用型人才综合性模拟实训的界定

1.1 法商结合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法商结合应用型人才是指以本科法学教育为基础,具备系统的法学基本知识和一定商科应用性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拥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商务理念的有竞争能力的专门从事实践性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法律人才。

1.2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界定

综合性模拟实训是一个从教学目标厘定、案例选编、教学组织到后期分析、信息反馈的系统化实训过程。它是把主体与客体、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法学理论与实务操作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例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以庭审、仲裁、调解、商事谈判为参照进行模拟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实体法、程序法、文书制作、辩论技巧以及相关知识解决个案的实践能力,是融实践、理论与思想于一体的实训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活动相比,综合性模拟实训具有教学过程实践性和公开性、知识运用综合性和实效性、能力培养全面性和实用性等特点。通过综合性模拟实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办理刑事、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的基本知识,提高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类法律案件的基本技能,掌握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基本技巧,特别是增加了商事谈判的模拟演练,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商事知识的储备,具备一些商事谈判的技巧,实现法商结合,进而拓展了法科学生的就业路径。

2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意义

综合性模拟实训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意识,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法律的生命并非逻辑,而在于经验。因此,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法律现象、思考法律问题、提高法律运用的能力。综合性模拟实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生动的案件中,并通过模拟审判、调解、仲裁、谈判等情景加以展示,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以便对案件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筛选以形成对案件性质的正确判断以及法理上的充分阐释。同时,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辩论技巧、调解技巧、谈判技巧,提高法律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综合性模拟实训,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演练庭审、调解、仲裁、谈判中的各种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

2.2 活跃学生的法律思维

良好的法律思维品质是法律职业综合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现代法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综合性模拟实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法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案件审理需要的实践知识、普通思维转化为法律思维、通俗化的表达转化为法言法语的平台,而且自由化和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允许、甚至要求学生尽其可能地学会摸索法律规则的外部界线,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敏感地意识到并且寻找到既存法律规则在适用特定事例中的“不确定性”,找到所谓法律的“边缘”。通过这种教学训练,使学生学会发现法律“不确定性”的基本方法和门径,学会将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提取为抽象的法律关系,学会用理性的思考代替感性的思考,学会用法律的评判代替道德的评判,从而为日后的法律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3 搭建互动的教学平台

在综合性模拟实训中,有原告、被告、法官、证人、调解员、仲裁员等不同的角色定位,有案情陈述、逻辑推理、法律论证、质证辩论、调解、仲裁、谈判等不同的行为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分析案情,充分考虑所赋角色的利益,全力以赴地争取最佳结果,思维活跃,求知欲、参与欲与表现欲得到充分满足,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其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从而克服了传统“填鸭式”单方教学的缺陷,有效地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2.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综合性模拟实训让学生走出其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在模拟的环境中熟悉、掌握纠纷解决的各种方式和过程,较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由于模拟所采用的案例一般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而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只靠法律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在具体的案件处理中,要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风俗、伦理等各个角度去研究、分析,这会使学生立足于法律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使其思维超出法学的范畴,深刻分析社会生活。通过不同角色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不同职业的内涵,塑造其职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观念,为今后的从业奠定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

3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具体设计

3.1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内容(如图1)

3.1.1 诉讼模拟

所谓诉讼模拟就是我们通常所知的模拟法庭。但是对现有的模拟法庭作了改革创新,建立了综合性模拟法庭实训演练。针对模拟法庭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如真实对抗不足,模拟内容单薄,模拟方法简单,模拟设备缺失,模拟教材空洞,缺乏相关制度等弊端,我们需要丰富模拟法庭的内容,重新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模拟实训环节,设立综合性模拟实训模式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配置充足的课时量。

这种综合性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的综合实训是指对同一个案例分别适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进行对比模拟的模式,使学生在了解诉讼法具体程序的基础上,能够清晰地感悟两大法系审理模式的不同,进而加深了对实体法的认识;纵向的综合实训是指对同一个案例分别适用马锡五审判方式和当代的审判模式进行对比模拟,使学生了解我国审判模式的历史变迁,并对当代的能动司法有更深刻的感悟。

3.1.2 非诉讼模拟

除了常规的诉讼模拟之外,本文所指的综合性模拟实训还将其拓展至非诉讼模拟,即由单纯的模拟法庭拓展至模拟仲裁、模拟调解、模拟商事谈判等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

(1)模拟仲裁 在温习仲裁法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仲裁的程序和技巧有更深入的认识与运用,并培养仲裁中各主体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仲裁文书的写作技巧;分组、分角色进行仲裁的模拟练习并作出各小组的总结。(2)模拟调解 在温习有关调解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调解的计划和实施步骤,进而培养学生调解的技巧与技能;分组、分角色进行调解的模拟练习并作出各小组的总结。(3)模拟商事谈判 在了解商事谈判的含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谈判的步骤与技巧,并进行模拟练习,通过商事谈判,培养团队精神,追求合作与双赢。

3.2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形式

丰富的综合模拟实训内容仅凭课内的实训是不够的,为了很好地实现综合实训的目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课内实训延展至课外予以补充。课外实训的形式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3.2.1 设立综合性模拟法庭训练营

综合性模拟法庭训练营是一个法律人职业训练培训基地,其设立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训练营的系统培训,缔造一支参加各种模拟法庭比赛的学生精英队伍,而其设立的根本目标则是通过锻炼学员的法律思维,提高其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进而为促进学生直接与社会接轨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训练营也力争为扩展学生的国内外视野,加强与国内外法学院的交流搭建平台。该训练营面向有志于参加模拟法庭大赛、锻炼法律实务能力的学生。训练营成立后,将开设各类模拟法庭赛事的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国内外的重要模拟法庭赛事。

3.2.2 成立12355青少年维权中心工作站

12355工作站是青少年维权中心设立的青少年维权工作机构,各法律院校可以与青少年维权中心合作设立工作站。设立该工作站的目的在于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其与综合实训模拟交相呼应。一方面,工作站解决的实务案例可以作为综合模拟实训的案例来源,另一方面工作站可以作为学生真正的实训平台,实践诊所式教学。该工作站可由各法律院校类似于法律实践中心的部门负责运作,由拥有法律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轮流值班带领学生团队接洽当事人。

4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配套成果及规范管理

4.1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配套成果

现有的模拟实训教材只是针对三大诉讼法编写的模拟法庭教材,无法满足综合性模拟训练的需求。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具体操作不仅包括程序法的模拟,也包括实体法的运用,不仅包括庭审诉讼的模拟,也包括非诉讼的模拟,如仲裁、调解、谈判等;不仅包括大陆法系的模拟,也包括英美法系的模拟,并进行对比研究。相应的,配套教材也应体现这种综合性,对各种纠纷解决方式进行模拟设计。为此,应编写与综合性模拟实训相配套的综合性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及相应的教学大纲。

4.2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规范化管理

综合性模拟实训的规范化组织管理是发挥其综合实训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专业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制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如《模拟法庭大赛选手选拔方案》、《模拟法庭大赛规则》、《模拟法庭教学管理条例》、《模拟调解规则》、《模拟仲裁规则》、《模拟谈判规则》、《模拟实训讲评制度》以及《模拟实训教学资料管理制度》、《模拟实训教学记录制度》等等。通过建立健全这些管理制度可以实现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规范化高效运作,加强专业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及相关的课题研究继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该文为2009年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独立学院法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379)和2010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课题《法律系法学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L2010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英杰.创新商法教学方法,培养有竞争力法学应用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2] 张士磊.模拟法庭仿真实训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 熊进光,姜红仁.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感统训练教案篇5

首先,图案可简单的理解为图形的设计方案,拆分开即是图形与方案。而我们所理解的图案设计通常都是平面化的呈现,如在纸张上绘制图形的造型、样式、色彩等设计,而图案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它同时也更多的体现在立体造型中,包括立体图案,所有的立体图案通常都通过平面方式进行设计,最终通过立体形态呈现。图案设计与传统的绘画表现是有区别的,绘画更多的强调造型与空间的联系,图案更多强调主观性、装饰性、创意性,在设计中可以不受自然物象固有色彩的限制。图案设计作为一门设计类的基础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美学的基础入门课程,它研究理性的图形、纹样的造型规律,同时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兼具艺术美感,是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的归纳与提炼。

二、对传统图案的了解与掌握不到位

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可使学生在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图形的造型之美与设计规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图案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肤浅层面,无法全面的理解图案的构成规律与传统图案的演变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图案都有相关的历史背景与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艺术中灿烂的艺术宝库,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在今后的图案创作中加深对图案寓意与艺术审美的解读,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学习与研究中理解其在造型、形式美感、装饰手法、用色等各个方面的设计技巧。这个过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中国传统图案相关资料,并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传统图案设计的相关知识,分配学生组成小组,讲解自己对传统图案的理解,通过PPT的方式做成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解,既能增加课堂交流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又使学生在寻找素材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三、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图案设计课程多以布置大量手绘作品的形式呈现,加之图案设计课程在时间设置上相对较长,通常会占据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不少教师会布置大量作业,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麻木心理,作业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下降,学生较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今社会,教学手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调整,如在完成手绘基础训练结束后,可以教授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脑图形制作,使用电脑进行后期颜色的填充或者装饰,使用图形制作软件绘制图形或变换色彩,例如可以用电脑演示制作简单的二方连续制作方法,使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实现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性,这样一来既能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可以掌握基本的电脑图形制作规律,提高图案绘制的效率。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使用多样化材料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局限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内势必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传统的基础图案教学容易停留在技术性的教学训练上,例如:如何对写生的图片进行描绘与处理,如何用最精细的线条准确勾勒出物体的外形,类似的教学模式在基础图案的教学方式中尤其常见,而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往往因此受到局限,停留在眼前固定的物体形象,忽视了如何去创造美感的形态。教师不仅仅传授专业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应因材施教,鼓励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想象力,尊重个性的发展。技巧与造型的训练是设计的基础,如何突破眼前的具象形象,加以转换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在此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设计能力,是当下高校设计专业的设计教育新的发展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会提倡动手,例如侧重于学生手头功夫的练习、手工艺的熟练度与绘画技巧的掌握,有的教师重视动脑,将设计思维放在第一位。两种教学方案各有千秋,由此我们可看出,未来的设计教学发展模式是两者互相结合的,既要脑中有想法,又要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任何设计的完美呈现都离不开技术手段做辅助,教育方式也如此,动脑与动手,既要训练与解放学生的创意思维、同时也要兼顾基础性训练。图案设计通常在白卡纸或素描纸上实现,多以在平面纸质上作画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可尝试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材质,如纸盘、陶瓷、木材、玩具白模等可以实现图案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对象特征与自己的设计,创作出在固定的范围之内适合对象的图案。在教学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使用道具,展示更多制作形式上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介入使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图案应用范围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可增添学生对图案设计学习的新鲜感。

五、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

鼓励学生更多的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从自然界中寻找美感,从对自然的写生开始,了解自然界中物象的形态、特征、结构、色彩的呈现等,并在此过程中思考美感是如何体现的,为什么会使人得到美和愉悦的感受。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能力,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前提,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想像。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考察活动,组织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商业中心,例如在商场中搜索与图案设计相关的商品等,交流市场考察的所见所闻,关注各类艺术设计比赛,锻炼学生的动手和沟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综上所述,图案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研究图案造型与综合能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新教学思维,注重对学生创意理念的开发,结合动脑与动手能力的综合培养,将图案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鼓励学生创造更多与众不同的设计。

感统训练教案篇6

军训内容涉及政治思想教育、办案技巧、军事队列训练。

(一)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各工商所支队要按照学习配档表规定的时间自行组织好本单位人员的集中学习。分局机关3个支队参训人员到分局五楼会议室集中学习,由分局机关党委负责组织。所有参训人员在集中学习时,要在分局统一下发的学习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学习体会,以备检查。记录在其他笔记本上的,考核时一律记零分。

为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团队精神,各支队在组织集中学习时,要围绕分局工作报告中制定的年总体工作目标(即围绕确立“一个定位”,开展“三个打造”,实现“三个一流”),围绕着打造什么样的工商团队、确立什么样的工商精神、形成什么样的工商作风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领会,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学习体会报告,推选1-2名队员,参加最后考核时的演讲比赛。

(二)业务技能训练。各工商所支队按照学习配档表规定的时间,自行组织。分局机关支队视情况,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训练时可采取现场演习、模拟训练的方式,针对各类不同案件进行办案技巧的现场演练、现场提问、现场回答、现场讨论。学习时要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各支队参训人员的学习笔记将作为最后检查评比打分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军事化队列训练。机关3个支队统一集中组织进行,各工商所支队根据实际自行组织。各支队的军事训练由支队军事训练长负责,要严格按军训科目和要求进行,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四)军训和学习的考勤纪律。各支队要严肃考勤纪律,备好签到表,所有参训人员要逐一签到,任何人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所有训练考核不得分。所有训练学习的签到表要认真留存,以备检查。

感统训练教案篇7

苦耐劳、敢打必胜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建设富强美丽、和谐幸福新而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攻坚破难、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政治信念、宗旨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为指导思想,成立了工商分局军训委员会和工商分局军训总队。该方案明确了军事训练总队政委、支队教导员、后勤保障部长、支队长职责、军事训练长职责,并成立了军训活动监督检查小组。要求系统内干部职工(含劳聘人员和临时人员),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的,一律参加此次军事训练和学习教育活动。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训练的,要写出申请报经分局军训委员会批准。

军训内容涉及政治思想教育、办案技巧、军事队列训练。(一)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各工商所支队要按照学习配档表规定的时间自行组织好本单位人员的集中学习。分局机关3个支队参训人员到分局五楼会议室集中学习,由分局机关党委负责组织。所有参训人员在集中学习时,要在分局统一下发的学习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学习体会,以备检查。记录在其他笔记本上的,考核时一律记零分。(二)业务技能训练。各工商所支队按照学习配档表规定的时间,自行组织。分局机关支队视情况,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训练时可采取现场演习、模拟训练的方式,针对各类不同案件进行办案技巧的现场演练、现场提问、现场回答、现场讨论。学习时要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各支队参训人员的学习笔记将作为最后检查评比打分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军事化队列训练。机关3个支队统一集中组织进行,各工商所支队根据实际自行组织。各支队的军事训练由支队军事训练长负责,要严格按军训科目和要求进行,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四)军训和学习的考勤纪律。各支队要严肃考勤纪律,备好签到表,所有参训人员要逐一签到,任何人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所有训练考核不得分。所有训练学习的签到表要认真留存,以备检查。

感统训练教案篇8

【关键词】图示思维;绘画;惯例,抽象,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当今设计界,由于电脑软件技术的普及,多媒体交流方式的应用,让很多对设计一知半解的人认为手绘已经不再重要,很多高职学校安排很多最高新软件技术的课程,试图使毕业生掌握实际操作的能力,但教师往往发现学生难以将设计课题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高职设计专业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原创的想象力。以本校校外实训基地为例,多有招聘方提出要求:学生可以不懂软件,但一定要有美术素养。因为软件可以进入单位后花数月时间培训上岗,但美术素养和设计师素质却是单位无法培训的。我们要发挥电脑视觉技术的潜力,就必须学会视觉的思考,而图示思维的方法正是利用绘图加强思考,解决如何创作的方法。

在保罗·拉索《图示思维——建筑表现技法》一书中,图示思维是一个表示速写草图以帮助思考的术语,这类思考通常与设计构思阶段相联系。这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设计方案阶段解决构思和表现问题,走出经验主义的泥潭,对于综合完善设计程序、合理完成设计任务、指导整个设计过程也十分有效,同时它还是设计师与相关专业或非专业人员沟通的重要纽带。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构思和表现始终是一个设计师终身追求的目标。高职专业课程设置应针对图示思维的四项基本技巧进行有效的训练,站在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设计师的角度,帮助学生开发创新意识。

1绘画

手绘是获得图示思维和表现视觉感受的必要技法,这项技能必须通过重复练习,而教学的关键则是让学生在作画中思考和享受乐趣。

绘画的基本技巧分为观察、感知、分辨和想象四部分,绘画课首先应不以传统标准要求高职学生,学生除了画板以外应备有速写本,课堂和课外针对不同形状、材质、具有细节的题材进行训练。提出所见即所画的要求,在课堂写生实践中要求学生专注于对象本身,将观察对象放在首位,不得不顾对象而画、凭经验而画。基础差的学生无需考虑绘画技法,只需仔细观察,将所见的对象表现出来,完成量可以少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在个别辅导过程中不强调任何技法和用笔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初学者下笔。除画面以外,文字标识和记录也是必不可少,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特别喜爱的细节进行刻画而弱化其他部分。后续进阶训练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两端调节:一是走写实风格,通过图案化、细腻的绘画方式,真实地表现对象,块面越小,画面越逼真,可训练学生的耐心、技巧、行业素质。另一种则是鼓励学生主观能动地对客观写生对象观察、分析并进行审美选择,经过个人的取舍、提炼、夸张、想象和变形等处理,进行略带装饰性地表现。图示思维的训练方式对基础的要求大大小于个体对轮廓、材质、细节、色彩感受、个人情感表达、创造力的要求。作品完成以后往往大大超过传统美术基础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及想象力。

2惯例

设计行动是产品实现的预览的最后成果,因此造型设计应该从理性的分析角度出发,而不是单凭建筑师的主观想象,保罗·拉索在这一章节提出徒手表现的几种训练形式:综合的景象、具体形象和感性的焦点。

在基础课程的训练项目中,首先必须强调用线造型的能力。线的表达将是设计师生涯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将“用线来造型”贯穿整个素描的课程,不强调过于细腻的明暗表达,强调素描造型的理性与设计感。其次选择的写生素材宜复杂且具有趣味。高职学生对于作品深入的能力不够,往往觉得已经完成、无所事事,布置的课题需符合课时量,让学生克服难题,反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复杂的对象能够形成作业成果的多样性,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表达技巧。在速写项目的设置中,可以要求学生对同一物体的各个角度、透视方向和内部结构进行表达,用不同视角来表现整体形象。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方面,不再安排固定格式的静物写生,而是给学生固定的场景和道具,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和组合。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构图、空间思维、审美的能力,并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如何取舍。要求学生将画面表现的有趣、有独特的视角,尽力让观者感受到画面表达的情感。教师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尺度的把握。

3抽象

抽象是图示思维应用图解分析的手段,这里要提到图示语言包括图像、标记、数字和词汇,全部符号与相关关系能够描述兼具同时性和复杂性的设计问题。涉及到绘画,构图、细部描绘以及用笔手法的感染力,即表达交流层次的图解能力。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训练抽象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种是把设计表现比作图示语言,用语法规律进行图解分析,从而完成设计方案。首先将项目总体要求图解化,从抽象的图式分解中研究各个空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可根据位置、关系、属性等因素进行组合。方案的前期必须经过功能分区、人流动线、空间特征等图解分析,用来交流的图解符号必须明确清晰,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草图。

另一种训练是对设计方案本身进行抽象化的分析,即对需要、文脉、形式三要素的关系分析。课程中可以首先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供学生分析交流,当三者处于平衡状态时,设计效果最理想,出现分歧时,或以文脉为主,或以文脉联系其他。要求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分析空间、环境的需要、人口的需求、气候、地理因素、流线、结构、构造、装饰等各个方面,使用图解表现人的活动与各个设计空间功能之间的关系,判断优缺点。通过具体实例的学习,再以这种方法完成项目方案,并将自己的前期抽象图解公开交流。

4表达

表达的重点在于用自己的绘图手段来传达观点和优势。在不断进行前三种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风格,扩大优势、培养个性和信心。有的学生色感出众,有的学生空间感强,有的学生严谨细致,这些都是富有特点的能使方案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个性在表达中不可或缺。优秀的方案虽然各不相同,但内在都有高质量和高技艺的统一性,在设计方案中,基本概念尤其重要,这也是设计方案特点的直观体现。在方案表达交流上,保罗拉索认为风格和选择性、能量与活力、创造与清新感、方向与目标、特征与基调、美学法则亦是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整个高职阶段不断地进行训练,技能的质量、熟练程度、构思时的热情、交流时的乐观自信都是高职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素养的体现,教师应在课程评价中加以重视,而不是只注重结果。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循环小数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