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21 17:31:12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篇1

第一,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第二,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三,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四,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第五,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第六,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第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第八,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第九,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十,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是避开枯燥的学习。发掘儿童玩的兴趣、模仿的天性,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轻松,把在幼儿园、小学甚至是家庭里所受到的指责、批评而产生的恐惧、害怕、紧张弃之不顾,重建自然情绪,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人际关系淡漠等各方面的原因。这样可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寓教于娱乐,促进身体和大脑之间的整合协调反应,帮助儿童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摇摇船

准备:摇摇船

目的:由于在摇晃中,前庭讯息可以获得大量刺激,对身体协调能力、操作能力不良的孩子功用最大。

游戏方法:

1、让宝宝坐或卧在摇摇船里。

2、让宝宝前后摇动。

3、坐时让宝宝握住前面的扶手。

注意事项:注意宝宝表情,第一次玩不要勉强,小心扶住。

四脚爬

准备:1/4圆平衡板

目的:利用梯子的间隔,让宝宝进行各种身体活动,对固有感觉输入身体形象的建立很有帮助。

游戏方法:

1、先在地上放好四分之一圆平衡板。

2、家长示范,以跪爬方式将手脚置于梯中。屁股抬高。头眼向前,慢慢向前移动。

3、可改变方式,重新练习。

感统训练篇2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认识和必要性

1.感觉统合训练的认识

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游戏,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平衡和感觉方面的协调能力。学生得到锻炼后动觉与感觉开始得到正常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育。目前多数儿童缺乏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害怕孩子在运动过程中跌倒、摔跤、受伤而禁止孩子的户外活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运动感觉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出现感觉统合的失调。另一个原因是儿童神经系统方面的缺陷,例如孩子因为生产方式不正确、患疾病等问题导致的神经系统出现紊乱,都会导致孩子的感觉统合出现失调。孩子感觉统合出现失调后,会在孩子的多方面发展中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学习方面会产生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在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发展速度都十分缓慢。常常会出现不认识字、写错字、记不住、说不清楚的现象,导致学习方面与正常孩子相差较大。心理方面同样会产生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普遍会出现爱哭、爱自残、爱咬指甲等不良行为,孩子出现这类不良行为不但会被其他人嘲笑,还会因为他人的嘲笑而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行为和活动能力上也会产生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手脚灵敏和协调性等方面上都不够良好,还特别容易出现头晕、摔跤等现象。当孩子出现头晕、摔跤等现象,父母又更加禁止孩子的户外活动,如此下去,孩子的统合失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2.感觉统合训练的必要性

相关的研究结果中指出,儿童经常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能促进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儿童的大脑与动作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同时儿童在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能有效集中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这些影响都能促进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为孩子未来学习交往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发

1.提高对感觉统合训练的认识

体育课与文化课在区别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体育课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体能而不是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所以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合理的方式将感觉统合训练加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智力、思维等多种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思考加强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有用措施,而不是盲目地认为大部分的体育活动都能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一种体育活动能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2.加强感觉统合训练的专业技能

由于体育教学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方式是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而感觉统合训练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训练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体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因此开展感觉统合训练必须具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体育技能,才能有效落实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目标。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并对专业的技能进行锻炼提高,通过加强理论和技能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后能力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由于小学生处在神经系统发育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当以体育活动的形式为主要内容。针对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及需要,体育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教学。同时还要多学习优秀教学中的先进经验,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能让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成为儿童健康发展的阻碍,因此家长与体育教师必须对感觉统合训练产生重视,认识到感觉统合训练的必要性。通过人情现状、理清思路、改变观念的过程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帮助儿童改变感觉统合失调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儿童将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统训练篇3

摘 要 针对脑瘫儿的感觉统合训练,让患儿家长通过观察、调节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以愉快的心情、最大限度地独立完成感觉统合训练,充分发挥家长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 康复 家长护理

Parents care for cerebral palsy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Su Hongna

The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Jiaozu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Henan Province,454000

Abstract The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let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through observation,regulate their emotions,to let children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in a happy mood, the maximum independent,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Key words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Cerebral palsy;Recovery;Parental care

脑瘫患儿感觉统合普遍失调。近年来,脑瘫患儿出生比例呈上升趋势,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有效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在接受医院正常治疗的同时,家长正确的辅助和积极的配合作用不可小视。

感觉统合及失调定义

感觉统合理论,其最开始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Ayres提出的。在我们生活环境当中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刺激,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将此诸多信息搜集在一起,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我们的知觉,进而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感觉统合。在儿童感觉统合一般情况下是处于一个失调状态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失调症状是由脑干和脊髓系的基本功能统合功能并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发挥作用而导致的,从而使得身体、感觉运动等障碍,从而会出现障碍如运动不协调,对于较为复杂的一些行为或是动作的执行能力较差,甚至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游戏也有一定的障碍,这种表现在脑瘫儿童中更加明显[1]。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不能保持安静,注意力涣散,做事不能一心一意,爱做小动作。

视听觉感不良:写字、画画较为困难,严重时可能表现识字困难,识记能力缺陷,从不听从劝导,做事不能顾全大局。

动作协调不良:平衡能力差,时常发生跌倒事件,不会拍球等。

本体感失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平时表现笨手笨脚,对刺激反应很不敏感。

触觉过敏:容易紧张、对陌生环境恐惧心理较重,吮吸手指等。

语言发展迟缓:说话吐字不清,吞吞吐吐,语言不连贯等[2]。

家长在感统训练中的角色

我院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感统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但要对于脑瘫患儿形成有效的康复治疗,仅依靠医院的单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依靠家长细心的帮助和耐心地配合。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尽量让孩子在愉快中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孩子,兴趣虽然广泛,但注意力却很难长时间集中,在反复的训练中,小孩是最容易感觉厌烦,产生抗拒和恐惧的心理。脑瘫患儿由于神经系统不完善,动作不协调,完成动作难度大,更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在每一天的训练中,家长都要留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精神面貌,当孩子在训练中表现出高昂、兴奋时,家长便可以尽可能的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从而锻炼了孩子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而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时,精神不振,家长要及时发现,找出原因,及早解决,避免上升为恐惧、反感的心理。一般情况下,外在的因素(声音干扰,天气等)影响比较少,更多的是内在因素,如:睡眠不足,身体不舒服,或者训练过于持久,单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不急于要求孩子完成任务,而是先与孩子交流一下,可用几分钟的时间(3~5分钟),做游戏、唱歌等,起到消除疲劳,放松心情,调节情绪的目的,然后再回到训练中来。

家长应尊重和考虑孩子的感觉,让孩子真正成为训练的主角。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的是,什么情况下要辅导,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家长只是一个配角而已,不要一味追究完成训练任务,不断地强迫孩子去完成,不停地去辅导,使孩子失去自己独立学习锻炼的机会。可以说,家长的每一次过分辅导,就会使孩子的学习机会减少一次。所以在训练中,家长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也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说:“今天真棒!可以自己去做了”。

家长要学会调节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有成就感。在训练完一项后,家长应该马上表扬孩子,促进孩子的成就感。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条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增添孩子在训练中的乐趣。训练的内容可以是不变的,但是形式是可以多变的,就是要通过为孩子营造宽松、愉快的锻炼氛围,达到训练的目的。

总之,在感统训练中,家长应该把握好训练的原则,使孩子能够在训练中,体验乐趣、感受乐趣,这样家长既可以减少工作量,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霞,叶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55.

感统训练篇4

小伙伴和健健玩,常常告状说健健爱打人。妈妈批评健健,健健却委屈地说是小伙伴先打他的。在幼儿园里,老师也反映健健很爱生气,别人稍碰他一下,他就不乐意,非要反击一下不可,小朋友经常告他的状。

诊断:

事实上,健健存在触觉过分敏感的问题,别人的轻轻一碰,他感受到的是“打”。这是由于健健早期触觉发育不完善造成的感觉统合失调,于是他对触觉刺激缺乏安全感,不喜欢有人的身体亲密接触,健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锻炼触觉适应能力。

不少妈妈觉得陌生: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感觉统合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具体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

何谓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简称感统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在1972 年提出的。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水平正常,但其综合能力不足会抑制孩子的智力发展,使孩子原本很多优秀的地方表现不出来,长大后在学习或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有先天生理原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在先天因素中,可能有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也可能有因早产或剖腹产引起压迫感不足导致触觉失调。相对于先天因素,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更多。包括爬行不足造成前庭平衡失常;家长管束太多,造成孩子触觉刺激缺乏;家长事事包办,导致动作协调不良、本体感失调;长时间看动画片导致阅读视觉不良等等。

宝贝自测:

感觉统合失调有5大具体表现,来测一测,你家宝贝有没有感觉失调问题吧。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孩子身体灵活度不足,双侧协调不佳,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平衡感差,易晕车晕船等。

2.视觉感不良:孩子喜欢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脑或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朗读时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不愿认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3.听觉感不良:经常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或者听了就忘,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在学习中记忆力差,生活中容易丢三落四。

4.本体感失调:坐立不安、坐姿不良、走路跌跌撞撞、容易摔倒、不敢下楼梯,方向、距离感欠缺,手脚笨拙,精细动作困难等。

5.触觉过分敏感:紧张、孤僻、胆小内向、不合群、偏食、固执、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吮手指、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孩子感统失调,妈妈分类训练

前庭平衡训练:可以采用一些玩具器械,帮助孩子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和前庭平衡觉健全。如玩一玩滚圆筒、平衡脚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滑梯、晃动独木桥、平衡台等游戏。

视觉感训练:首先要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避免干扰视觉发展。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玩吹泡泡、放风筝、游戏棒等游戏,让孩子多一些训练,帮助加强眼部肌肉的控制,提供视觉和前庭觉的整合练习。

听觉感训练:孩子的听觉太弱,受不了太大的声音。如果家长经常大声责备孩子,会造成孩子形成自我保护,养成拒绝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因此,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音调。另外,经常和孩子开展听觉专注力的训练,如玩一玩听声音找动物、听声音找乐器的游戏。

本体感训练:本体感失调容易导致孩子关节紧张、对肢体控制能力不强、重心不稳。因此,要先加强孩子的关节活动,使孩子的关节肌肉放松,提高孩子对关节的支配能力。可以多开展一些大运动项目,如上下楼梯、平衡木、蹦床等,使孩子的肢体灵活起来。

触觉感训练:和孩子玩挠痒痒游戏、用柔软的刷子或稍微粗糙的毛巾给孩子按摩全身、给孩子梳头、吹干头发这些生活小事都可以帮助缓解孩子触觉过分敏感。另外,安全玩水、玩沙、玩土,都是触觉训练的好办法,给孩子换上易清洗的衣服,让他尽情去玩吧。

感统训练篇5

感觉统合的矫正训练

常用的感觉统合训练教具有:滑板车、平衡台、大笼球、羊角球、球池、单杠、溜滑梯、吊床、秋千、刷子、海绵、吊缆摇篮、网缆、平衡吊缆、跳床、圆木马吊缆等等,可以配合各种适合孩子的游戏进行。

在家庭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做些简单易行的活动让孩子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一、触觉方面

1.多孩子。

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要依赖于安定的触觉系统,而是促进触觉系统安定的有效方法。所以,平时在家中,家长要给孩子多做抚触运动,良好的人际关系始于良好的亲子关系。

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

家长根据情况,必须提供能让孩子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的机会,不能总把婴幼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他们丧失爬行和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3.触觉防御过当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4.触觉迟钝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有毛感的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5.触觉过分依赖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通常会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的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当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以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然后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二、前庭平衡方面

1.善于用摇篮。

摇篮是训练孩子前庭平衡的最佳选择,如果家里没有相应的条件准备摇篮这一专业器具,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秋千,也能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

2.多提供机会进行训练。

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跳弹簧垫等活动,不要为了省事或者是大人方便而把孩子扔在学步车中。可以把孩子放在安全的空间内看护其练习站立行走。如果孩子前庭抑制功能不良,易出现头晕等反应时,家长仍应让他们参与上述活动,但要适度,要加强保护,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三、肌肉关节动觉方面

要重视孩子的运动,孩子玩弄或舔咬自己的手、脚,摔东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从事有益的活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事后收拾麻烦,或怕孩子碰伤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动,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使孩子得到适当的活动。

四、精细动作方面

1.触觉刺激。

婴幼儿期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比如抚触球……

2.多做图画等动手游戏。

在上小学前,家长应让孩子有许多涂鸦、剪贴、捏泥巴和粘土、扣钮扣、握笔、做简单家务的机会。

五、视知觉方面

1.视觉刺激。

在婴儿期内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比如:色彩鲜艳的玩具、色彩鲜艳的大图图画书……

2.提供益智玩具。

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等。

六、听知觉方面

1.听知觉辨别能力差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孩子戴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2.听知觉过滤能力差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消极的做法是,在孩子学习的场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积极的做法是,在有背景音乐的环境中训练他们注意倾听,并辨别主题音乐。

3.听觉记忆能力差孩子的特别应对措施。

对听觉记忆能力不佳的孩子,可带孩子多做“听命令做动作”“听指示画图”“复诵数列”或“朗诵文章”等游戏,让他们学习将所听到的话有组织地储存在脑中,然后再将这些知觉印象有条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感觉统合训练,生活总归纳

发现孩子已经有了感觉统合失调之后,应该怎么办呢?不外以下四种方法:

1. 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房间,走下高楼,走入小伙伴之中,让孩子走出孤独与乏味的环境,从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强化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2. 别过分包办代替孩子应做、想做的事情。凡孩子可以做好或可以学习做好的事物,应该都让孩子自己做,以从中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培养劳动兴趣与综合心理素质。

3. 尽量或定期让孩子参加活动,包括劳动和各类可行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得到阳光、补充钙质、增进健康,而且对刺激本体、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绝有裨益。同时,作为重要基础的本体统合能力的提高,也将促进各个统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感统训练篇6

〔论文关键词〕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失调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ayres)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结果,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爱尔丝认为,感觉统合是人体将各部分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从神经发育模式上看,人的高层次的学习技术如认知、语言、注意、机能等有赖于对多种感觉输入的加工能力的发展。因此,感觉统合是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任何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则整个身体不能协调有效地动作,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低下、交往沟通困难、情绪障碍等多方面问题。

爱尔丝以感觉统合理论为基础,开发了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方法与器材,运用对儿童前庭、本体感和触觉有刺激功能的游戏运动,来训练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促进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功能正常发挥,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方面的功能。同时,她还成功地设计了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并在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此项研究,推广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此后,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先后在欧美、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与普及,有的将感觉统合训练列入幼儿园基础教学内容。另有研究者先后用这种方法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孤独症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一、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多动、注意力差、笨手笨脚、胆小害羞不自信、适应力差、写字笔画或部首颠倒、阅读困难、计算粗心、做事或做作业磨磨蹭蹭、孤僻、粘人、爱哭闹、偏食、挑食、怕人触摸、攻击性强等,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有关报道也表明,在我国,尤其是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感觉统合训练作为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性以及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1992年,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最早从台湾有关机构(奇德儿脑力开发教学联盟)引进,并成立了儿童感觉统合研究中心。研究者随后对北京城区学龄儿童和3~6岁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了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区正常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35.9%、10.3%;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和重度失调率分别为28.5%、8.9%。研究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收到较明显的效果。感觉统合训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介绍进入大陆,就受到研究者、学校或幼儿园以及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欢迎。据报道,目前仅北京就有10余家机构从事感觉统合训练。国内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如上海、南京、天津、西安、郑州、杭州、广州、南昌等地也先后都成立了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员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进行矫正,并对矫治效果进行评估研究。

大陆学者将台湾奇德儿脑力开发训练方案进行改良,从1994年开始,一些重要学术刊物陆续登载介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方面的文章,对使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的结果进行研究并撰写报告。同时,也出现多篇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的文章,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问题。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的显效率为86%至94.5%,能明显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显著改善率为62.34%~65.41%)、身体运动协调性(87.43%~96.25%)、注意力(82.37%~96.41%)、情绪稳定性(58.15%~94.50%)、学习成绩(62.24%~74.14%)。另有研究报告介绍,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不仅是生理上的功能训练,也是重要的心理训练,其改善率为87.2%~97.4%,显著改善率为59.1%~79.5%;对行为问题改善的显效率为71.4%~93.3%,显著改善率为42.8%~63.3%;对注意力、情绪稳定性、动作协调性和学习成绩的显著改善率依次为59.6%~72.7%、44.7%~81.8%、55.3%~82.1%和33.3%~42.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感觉统合与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注意力、儿童问题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有从幼儿体育运动的视角审视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

近两年来,我国对儿童感觉统合的训练与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改善和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研究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可导致儿童学业不良,产生行为偏离。有行为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也较高。说明儿童的行为问题有的正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所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有任何衔接不上,必然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有关行为问题的脑神经生理研究也表明,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儿童运动技能与运动企划,对其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非常有效。

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51.1%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24.9%伴有重度失调。另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达41.7%。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感觉统合训练加强了儿童的前庭功能,使儿童的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得到良好发展,尤其是前庭刺激性的不断输入,打开了通往神经系统的部分通路,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改善了大脑感觉的组织协调和动作过程,使神经系统有目的地去运作。同时,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本体感觉与掌管这些功能的神经进行多次统合协调,改善了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阅读困难和动作磨蹭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阻碍,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出现学习困难,不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不够,而是由于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指责,儿童从心理上感到害怕、紧张,时间长了这种情绪会抑制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恶的情绪。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直接通过重复文化知识的教学来改善儿童的学习行为,而是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让儿童不知不觉接受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从根本上解决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障碍的综合症。目前对这一病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轻微脑功能受损伤、脑神经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以及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所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注意障碍、行为冲动等问题,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5%,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幸。

美国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在其儿童感觉统合理论中,首先提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描述与adhd儿童有许多相似之处。爱尔丝博士等国外学者发现,学习困难和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中通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国内研究也发现儿童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这不仅表明了adhd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密切,也为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许多研究者都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治疗儿童的adhd。结果显示,感觉统合训练可调节前庭大脑系统功能,改善adhd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造成的视觉、运动和空间感觉的异常;可提高儿童的视、听觉注意水平,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有研究者对比感觉统合训练前后儿童在注意力、认知水平、学习、多动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其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参加实验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经过感觉统合治疗后,学习问题、冲动多动有显著改善,注意力测验的错误率明显下降,顺背和倒背三位数也有明显提高。这与已有的“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的注意力、身体运动协调、情绪稳定及学习成绩改善有肯定的疗效”的结论是一致的。

3.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疗效的研究

儿童孤独症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方式刻板怪异为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社会交往、运动等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最为常见的儿童身心发育异常现象之一。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预后极差。国内外对此病的患病率报道为0.02%~0.13%,按这个标准,我国目前约有60万孤独症儿童。由于此类儿童存在严重的社会人际交往障碍、语言障碍、智能障碍和特殊的刻板行为等问题,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学习过程中发生极大的困难和障碍,给家长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和负担。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儿童孤独症开展了多种治疗研究,用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等方面改善明显,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目光对视好转、多动减少、情绪稳定、听指令、合作增加,发音较前清晰主动、语言增多。另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后,孤独症儿童症状及行为明显改善率达50%。另外,感觉统合训练也能有效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体质。

二、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不论是在研究水平,还是在训练技术普及的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虽说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几乎都是以城市儿童为对象,对农村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训练与研究还鲜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感觉统合训练与研究存在的一大缺失。

目前大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很高,农村的情况也许亦然。在越来越强调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幼儿园和小学普及推广该项训练活动。要充分发挥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作用,努力做好培养师资及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的工作,为全面推广感觉统合训练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尽快解决我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目前大多数训练机构或研究者在训练中都只注重对儿童本人体能、心理方面的训练,忽略了父母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感统训练篇7

摘 要 本文通过多分析多媒体感觉统合不足,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然后从培养意识、丰富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提升专业技能,注重素质教学等多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深入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调查法等得出结论并总结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多个问题,针对如何利用统合训练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多媒体 感觉统合训练 小学体育教学 教学促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而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但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减少了,身体接触的地方也少了。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加强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感觉统合概念及其失常的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体育游戏结合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为儿童营造出虚拟康复训练环境包含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结合最科学的实物训练器材,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技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儿童大脑与体魄的发育。

但由于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主要表现为:一是身体运动协调障碍,儿童早起表现为脱衣裤,扣纽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及笨拙,运动不佳。二是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视觉不平顺,看书会跳字、跳行严重的无法进行阅读。三是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失常儿童会表现为喜欢旋转或绕圈跑,容易跌倒,长碰撞桌椅;组织能力不佳,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四是听觉语言障碍,由于人类的听觉神经形成较早,但是成熟却晚,儿童早年的听觉较弱,故受不了太高或者太大的声音。五是触觉防御障碍,当对这类儿童进行触觉感知检查时,儿童常表现出过分防御,躯体和情绪反应过度。

因此,感觉运动上有明显差异的孩子,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0-12岁之间,这些孩子将经历一连串严重的挫折,造成情绪上或者习惯上害怕学习和拒绝学习的态度,可能影响到他一辈子的生活。

二、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由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归为带有体育运动性的游戏活动,而0-12岁是治愈感觉统合失调的关键时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和增强身体素质,锻炼运动技能,对改善学生的认知、动作、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结合自身的运动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在课堂活动辅以感觉统合训练及其游戏等,合理利用体育器材或无器材创新编排新型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达到互惠共赢的学习氛围。

三、如何利用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小学体育

(一)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感统认识

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课学习,体育课是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其倡导思想以“健康第一”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统合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的联系起来,培养感觉统合意识,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切实可行,真正地将符合学生学情地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到体育课堂。

(二)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感统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调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促使教师意识到感统训练对治愈感统失调和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度,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力和智力有质的飞跃,引入新的体育理论,拓展学习范围,为实现感统训练教学目标,新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感统训练与促进体育游戏

感觉统合训练作为治愈感统失调的有效手段,学校在遵循感觉统合理论的基础上,应积极利用现有场地器材设备,设计感觉统合体育游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各项技能,使课堂活跃起来。但在管理,购买使用感统器材时各地区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和使用,不能盲目使用,应由专业的人员管理和教学使用,例如简单的平衡训练、弹跳、触觉训练、本体感训练,针对特定问题,表现出解决问题的特异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感觉统合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在各类小学建立感统训练课程,并合理地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科学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与游戏,以完善的教育理念结合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把握小学阶段这一最佳时期来展开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完善总结,以增强学生大脑与动作的协调能力,为学生的学历和社交能力,开创空间,使体育教学发展出更大价值,适应新课改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建忠,许丽.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3012.72(8):19-22.

[2] 张晓亮.论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学研究.

[3] 韦传翠.感统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07).

[4] 王涛.感统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科学中国人.2016(08):326.

[5] 陆晓东.关于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15.83.

感统训练篇8

感觉统合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会给自身各项能力发展造成很多阻碍,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临床表现有很多种,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会改善并提升感觉统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表现,并通过家庭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1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及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SID,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行为顾此失彼等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的核心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前庭功能异常、触觉防御异常和本体感觉功能异

常。

这三方面的临床特征分别是:(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2)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3)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差、心理发育迟缓以及导致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障碍,从而会产生撒谎,厌学甚至是逃学等行为问题。严重的会出现品。

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因素:第一,孩子气质特点会使感觉统合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调。难于抚养型气质儿童感觉统合功能以前庭失衡、身体运动协调性差为主。易于抚养型气质儿童是以前庭失衡表现为重。发动缓慢型气质儿童主要以触觉防御及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第二,剖腹产出生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几率大于顺产出生的孩子。第三,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失调与幼儿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2 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A是一个两岁三个月的男孩,触觉非常敏感,一次他奶奶送他入园时,亲了他的脸蛋,他立刻情绪激动地说“擦擦”。奶奶擦过后,他顿时安静下来。睡觉的时候,不愿意盖被子,只有在他睡着的时候才会给他盖被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他总会以打人,掐人为亲近的方式(并非是处于儿童敏感期)。几乎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玩耍。在吃饭和吃加餐的时候总是非常挑食。在观看动画片时间里,难以集中注意力坐在一个地方安心看动画片。经过两周的观察记录,大致确定了,个案A,在前庭功能和触觉统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状况。就此,我对个案A的奶奶做了一次访谈,访谈内容了解到个案A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得出的结果和我在园里观察到的几乎一致。

3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可以采取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首先要了解,如何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在试听感觉统合训练课和对相关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训练的关键在于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以修正前庭核对触觉刺激的抑制和运动能力,从而有利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的解决。主要的游戏活动有:抓玩泥沙、涂涂料、麻布刷身、触摸冰袋、梳头、球池、大笼球滚压、滚筒式隧道游戏等。

对由运动感觉不足或扭曲而导致的身体协调不良或多动不安,以加强正确的运动感觉来恢复其健康。通过在摇木马、大笼球、跳床、旋转盘、平衡台、大小滑板上的回转、左右摇晃等帮助前庭体系的发展。

通过文字和图形的模绘、转身跳、躲迷藏、模仿动物或他人动作等游戏来加强身体形象概念和运动企划能力;通过拼图、连点线成形、单脚踢球、跳床上投接球、大滑板配合投掷等游戏来强化空间感统合机能。

通过放松、静坐,坐、卧、躺平衡台、吊缆、旋转浴盘等游戏来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身体双侧协调能力的训练则通过坐弹力球、走圈圈、走线、爬梯子等活动来进行。

那么在借助感觉统合器材做感统训练以外还可以通过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家长做相关知识的普及,可以促进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改善。第一点,采用游戏运动疗法,可加速患儿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第二点,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孤独,在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中,刺激、调整和强化孩子的各类感觉能力。第三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从小事做起,耐心帮助其建立自理能力,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第四点,指导患儿与伙伴多接触、多交流,加强与患儿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儿童喜好的游戏活动,使患儿能够控制和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

上一篇:秋思张籍范文 下一篇:相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