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项目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09 20:59:23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常见问题 产生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P618.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28-1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土质、岩体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各方面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得出有关相关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1)收集资料,根据要求编写勘察纲要;(2)野外实地考察;(3)室内土工试验;(4)编制报告。

1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1 资料收集不全,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勘察纲要指导性差。

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资料收集不全,比如区域地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资料收集不够,不清楚所建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这样编制的勘察纲要就不够合理科学,就会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严重影响勘察工作的质量。

1.2 野外实地考察存在的问题

(1)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点(包括坑、槽探)记录不全(记录包括文字描述、素描、照片、影像等)。

(2)对不同钻探工艺适用地层条件、工程要求不熟悉,导致地层被打丢、取样质量不高、孔壁坍塌等。

(3)原位测试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工程钻探记录地层遗漏、钻探过程个别地层未采用。

(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钻探工作,要求钻探记录的内容不清楚。

(6)地下水的测量不合理。比如地层中如果既有潜水含水层,又有承压含水层时,如果不对水位进行分层测量,就会导致水位的测量结果很不准确。

1.3 室内土工试验存在的问题

(1)土工试验委托不合理,对报告需要的参数不清楚,对不同参数的土样的质量、数量要求不明确。

(2)土工试验未按规范规定程序及节点流程作业,实验结果不合理。例如在实际中如果在高烈度的地区进行粉土的粘粒试验,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时,就容易出现把其判断为液化土。

1.4 编制报告存在的问题

(1)利用资料不核实资料的来源和正确性;报告提供的个别数据没有依据。

(2)报告提供的数据不准确,尤其是变形(压缩)模量、桩基设计参数。

(3)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时,地质环境不一致;数值模拟结果与报告结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果不一致;报告前后叙述矛盾。

(4)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不舍弃离散性大的指标,导致统计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

(5)地基处理方案建议没有认真分析,结果不切合实际,造成施工困难。

(6)剖面图不完整(不能完整反映单体建(构)筑物基础底面地层情况,不能保证每个建(构)筑物至少有一个剖面);剖面图水平及垂直比例不合适(以垂直:水平不大于3为宜)。

2产生原因

(1)工程负责人不熟悉作业程序和各工作节点主要问题,不熟悉贯标文件的规定,易产生错、漏等。

(2)对规范规定的钻探工艺,作业方法不理解;对各种钻探工艺的适用条件及钻探的目的不明确。

(3)原位测试要求、适用范围、操作标准、原理不清楚。

(4)对土工试验结果在报告中的应用不熟悉,不清楚不同的勘察项目需要做哪些指标,为什么要做。

(5)对利用资料不核实其正确性和来源。

(6)对各种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缺乏经验,对其正常情况下的取值范围不清楚。

(7)采用工程类比时,没有考虑工程地质环境(相同或相似)及时间效应。

(8)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离散性大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土工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未剔除个别离散性大的异常子样、岩土分层不合理。

(9)地基处理方案未结合地层岩性、建(构)筑物特征、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尤其是粘性土的含水量、湿陷性、粘粒含量、砂土的密实度、成因、地下水位等因素综合考虑。

3对策

3.1 企业加强培训,员工加强学习交流

一线勘察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决定着勘察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对勘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十分必要。勘察企业应定期组织业内的专家对相关的勘察人员特别是年轻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勘察人员的业务技能与专业技术得以提升,从而也会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勘察结果的质量。

员工应加强相关规范的学习,坚持常态化的业务学习制度,应清楚作业流程,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同时员工之间要加强技术交流,扩大知识的渗透度,实现加强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3.2 加强对钻机作业的监督,与钻探水平较高的分包公司进行合作

工程钻探由于市场进入门槛较低,作业人员素质不高,这就要求工程负责人加强对钻机作业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另外,可以寻找钻探水平和质量均相对较高的钻探分包公司,采取优质优价的办法,解决钻探质量问题。

3.3 土工试验须严格遵守规范

土工试验室应严格遵守操作节点流程和相关规范要求,克服不良习惯,切实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做到宁缺勿滥。

3.4 及时沟通,集体讨论

勘察报告的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报告编制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和检审人员沟通,对于重大的项目和复杂项目,专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4总结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所勘测地区的经验,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吴双泉.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硅谷.2013(05):161,168.

[2]刘毅.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12(23):84-85.

[3]巫志强.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J].广东科技.2012(15):141,164.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工程勘察;审查;质量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是对拟建建筑物通过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为工程设计及基础施工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土的岩土工程特征。其勘察工作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提出完整的的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所起的重大作用。

1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1.1 勘察目的不明确

作为一个勘察单位,当接到一个新的勘察项目时,应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认真理解勘察任务书所提要求,明确勘察目的和工作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明确规定详勘阶段应“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因此,勘察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收集相关资料,编制勘察纲要,必要时召集勘察项目组开技术讨论会,使项目组每个技术人员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

1.2 勘察工作量不合理

勘察工作量是指钻探的深度,钻孔的数量和间距及覆盖场地的程度。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例如有些工程在建筑物的周边、角点、重要设备基础无勘探点,勘探点间距超过规范要求,钻孔深度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等。对需要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勘探孔深度达不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深度要求。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钻孔数量过少或分布不均,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

有些勘察报告在取土试样及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满足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少于6件(组),对非主要持力层软弱下卧层取样及测试数量和数据严重不足,造成结构工程师在对建筑物进行变形验算时,岩土参数可靠度降低。

1.3 原位测试方法,手段不规范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及钻探工艺国家已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作为从事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应详细了解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采取的钻探工艺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条件,取样的方法及取土器的标准。如砂类土应采用不同的原位测试方法进行评价,岩石风化程度的判别不可以动探测试代替。个别勘察报告中发现在碎石类土中做标准贯入试验,而在细中砂层中做动力触探试验。有些勘察单位不对原位测试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校正和维护,造成自动落锤的落距偏大或偏小,标贯底刃严重磨损,取土器严重变形,土样扰动过大,由于原位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的不规范,已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造成测试数据的误差,以致提交勘察报告中岩土参数的不准确。有些工程采用回转钻进,而钻具直径采用φ73或φ89,满足不了国家《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要求,无法取得原状土样,即使勘察报告中提供了土工试验数据,也存在虚假成分。

1.4 野外记录混杂,描述不规范

有些大型勘察场地,多台钻机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和检查,以致原始记录混杂,层位不好统一。作为工程勘察的第一手资料,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测试数据的不一致,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勘察报告结论建议的错误。

1.5 土工试验成果与结论脱节

土工实验人员与工程项目负责人缺乏沟通,实验人员只管实验过程,发现异常情况不及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对,而有些技术人员只是将土工试验结果拿来就用,不去认真的审核或分析对比,势必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个别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拟建工程概况理解不透,高层建筑不做高压固结试验,深基坑工程不做三轴试验,只提供一些常规的参数,使设计人员无法利用有效的岩土参数进行基础设计。

1.6 勘察报告中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充分

常见的勘察报告在分析论证方面略显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少有或没有数据分析的过程,或者应用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不符合当前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理解不透勘察的目的,不了解设计意图。甚至对基本资料也研究的不深,导致对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不能深入。由于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只是照搬规范和手册,不能有效的对岩土工程项目做实质性的分析评价。以上所述存在问题的原因,多是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另外也有勘察市场的因素存在。竞相压价、转包、分包、挂靠或出卖图章等现象造成了勘察市场的混乱。

2 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

2.1 加强政府的宏观控制,建立勘察市场的监管机制。对勘察单位的人员和装备,行业主管部门应到实地考察,不能只是停留在每年年检时的表格式审查。

2.2 加强勘察单位技术人员的管理,努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水准。对待工程项目要做到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即从钻机、原位测试、现场取样、地质编录、钻孔测量、现场协调、室内试验、报告编写、报告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使人员的结构层次分明,各负其责。

2.3 严把勘察报告的审查环节。勘察文件的审查应本着程序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为原则。程序性审查包括:项目规划批复书、勘察合同、勘察单位资质、项目负责人资格、原始记录、计算书、勘察文件的签章等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技术性审查的重点应是检查勘察文件是否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勘察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取样和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工作是否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岩土参数取值是否合理,结论建议是否可行,岩土工程评价是否正确。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的,其成果最终要转化为工程实践。因此,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不单纯是勘察单位自身的素质和管理问题。地方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共同把好勘察过程和成果的质量关。使每项勘察文件都能为工程建设项目带来安全可靠地保证。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DB21/T1214-2005

[2]辽宁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检查和评定标准 DB21/T1215-2005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污染物 环评 试生产 竣工验收

一、环境监察的概念

环境监察要突出“现场”和“处理”这两个概念,即环境监察是在环境现场进行的执法活动,环境监察不是“环境管理”而是“日常、现场、监督、处理”。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环境监察按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事前监察、事中监察和事后监察。

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或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依法对辖区的一切污染源,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从而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简而言之,是运用法律与经济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

二、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工业企业污染,抓住了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就是抓住了控制整个形势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环境管理仍主要以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被动模式为主, 我国现行管理制度如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制中的常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风险,“一刀切”的环境评价和管理方法难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环境风险区域或流域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科学评价和管理,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评价指标和浓度限值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逐年扩大、数量逐年增多,环境污染的新账、老账正在叠加,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诉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处于“环境问题凸显期”。 环境执法作为维护环境安全强有力的工具,这时候显得更加重要。由掌握环保法律法规,同时又经常深入现场熟悉企业生产工艺和排污状况的环境监察人员从建设项目建设初期到建成后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将企业的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延伸到事前监察和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监察,将会有效推动企业增强主体责任,全面减少污染排放。

三、如何进行建设项目环评、试生产、竣工验收的前置监察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建设项目办理环评以前,环境监察人员主要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为指导方针检查企业是否符合国家和区域环境政策 ,项目是否开工以及开工时间,是否属于“未批先建”的项目。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1.1项目建设地点周边环境状况

1.2项目建设情况

1.3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2.试生产批复前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建设项目试生产阶段,环境监察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监察主要通过现场听、问、查、看、测等方法,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按审批意见要求建设完好、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设施运行记录是否规范完整等。检查防治污染设施是否已全部按审批要求完工并能投入运行,运行效果如何,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否满足要求。检查生产规模有否改变,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有否变化,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排污管网进行全面了解及实地查看。同时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根据本项目的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批复等有关文件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监察。

2.1项目建成地址

2.2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情况

2.3主要生产工艺落实情况

2.4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情况

2.4.1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2.4.2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2.4.3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2.4.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

2.4.5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及落实情况

2.4.6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情况

2.4.7排污口规范情况

2.4.8关停淘汰要求的落实情况

2.4.9建设期间环境违法问题的处理情况

2.5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置监察报告的内容

在对竣工验收建设项目检查时,监察人员应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设施是否能全面、正常运转,运行效果如何,全部污染物是否都经过处理并在指定的总排污口达标排放,核实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与环保审批材料上是否一致,包括生产规模、生产量、产品种类、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对企业生产状况进行了解,重点是检查生产规模有否改变,产生的污染物种类有否变化。在试生产阶段发现的治理污染设施要求整改的事项是否落实。也有项目基本情况的简介

根据本项目的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批复、试生产申请复函等有关文件对该项目进行现场监察。主要检查内容有:

3.1项目建设地址

3.2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情况

3.3主要生产工艺落实情况

3.4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情况

3.4.1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3.4.2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3.4.3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3.4.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

3.4.5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及落实情况

3.4.6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及使用情况

3.4.7排污口规范情况

3.4.8关停淘汰要求的落实情况

3.4.9建设期间和试生产期间的环境违法问题的处理情况

3.5检查发现的问题与意见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项目不向环保部门申报和不经环保部门审批进行开工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环境监察人员依据环境监察工作的职责定位即“三查二调一收费”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也是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仅仅依靠单纯的行政命令解决环境问题已不适宜。通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对建设项目环评、试生产、竣工验收前置监察的现场执法, 这种部门的联动机制把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到审批阶段,而不是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后再去检查、解决污染问题。对于解决好多竣工验收后披着合法的外衣却在大肆污染的企业能起到利剑作用,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4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关于干部人事类考察报告的写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本文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谈几点意见。

一、考察报告的文体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名级各地公派人员的外出考察活动日渐增多。每次考察活动结束之后,考察人员往往要将考察的情况、学到的经验及受到的启示等,写成文字材料报告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领导,以便借鉴外地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和改进本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外出考察报告的写作频率明显提高,而且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

考察报告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事务公文,是一种类似于调查报告的独立的应用文体。它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一是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二是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三是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二、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在外观结构上,考察报告有标题、正文和落款。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赴海南经济开发区参观考察的情况报告》。也有的标题略去事由,直书《参观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等。落款一般写“××考察团(队、组)”,也有的在落款中标明考察人员的姓名。落款之下写年、月、日,一般不加盖公章、私章。

在正文内容的结构布局上通常分为三部分:

(一)考察概况部分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主要流程 技术问题 应对举措 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03-2

0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主要探查对象都是隐伏于地下的非可见形态,且大多数对地表岩土工程有相应的地质构造都位于无法直观探查的深部岩层中。岩层的发育具有不均衡的特点,表现在不同区域的岩石特性不同,同一区域岩石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质也存在差异,因此很难用统一的方法或是经验公式进行合理外推,必须实地进行分析和考察,这就造成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不能对区域地质构造调查清楚,或是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地表岩土工程施工,严重的甚至出现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同时其勘察结果也决定了岩土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与最终规划,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勘察中的技术管理和施工规范,如若出现技术性错误,将对岩土工程项目产生巨大的危害。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阶段,其中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场地方案确定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2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技术因素,岩土工程勘察必须依靠尖端技术来实现地下探查,从而获取所需勘察区域地质体的相关数据,最终分析、汇总并形成岩土勘察地质报告。当前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三个:岩性描述精度低、勘察目标设定模糊和勘察方式不合理,详述如下:

2.1外业工作粗糙、岩土分类准确性低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就是钻探,通过定向钻探能够最为精确和直观的反映出区域地层的发育情况,并根据各岩层的发育厚度、胶结情况、孔隙度、分选型以及其它岩性特征判断区域性地质体形成情况,从而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地质体,根据不同钻孔的数据比对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大型断裂构造等影响地表岩土工程项目稳定性的异常体。而岩性描述则是现场观测钻探结果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后期分析勘察结果的最主要参考资料,目前外业工作粗糙的现象较为普遍,现场岩土分类和岩性描述大多存在层位不准确、岩性特征描述不全面的缺陷,这些都会对后期的地层判定和异常体推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岩土分类和描述准确性。

2.2勘察依据不充分

岩土工程勘察手段繁多,且各项技术的针对性较强,因此必须在岩土工程勘察之前进行精准的目标设定和规划,明确此次工程勘察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比如在煤矿地质勘查过程中,地面钻孔的施工最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煤层的赋存情况,如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底板标高等,因此施工时就要重点关注钻孔见煤特征和煤层附近岩性特征。如果没有明确的勘察目标,那么整个岩土工程勘察完成之后,很难提出针对性的施工建议,勘察过程中也没有勘察侧重点,导致勘察质量下降,勘察报告的指导意义降低。

2.3勘察方式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各类设备使用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且在不同环境下的操作要点也存在差异,如果操作人员对勘察设备的使用特性不了解,或者是对勘察项目的目标不清楚,就有可能在勘察过程中采取不合理的操作手段,从而违反勘察规范,获取错误的勘察结果,影响勘察质量。比如在钻进时的钻探孔径、取芯规格、套管长度等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到特定层位的探查结果。

3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问题的应对举措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提高勘察技术水平:

3.1提高岩性描述精度

通过设定严格的岩性描述标准、提高岩性描述人员技术水平和进行现场岩性测试等手段,提高岩性描述的准确性,同时提高取芯的质量,避免取芯过程扰动土层或是岩层受到风化侵蚀,确保现场采集样本和搜集的图文信息符合地质勘察的实际情况。

3.2强化勘察队伍建设

通过专业性勘察技术培训,提高现场勘察人员对勘察设备的了解程度、对勘察规范的熟悉程度以及各类情况的现场处理能力。同时在现场勘察过程中注重对不同岗位间技术人员的合理调度,使现场人员能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勘察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现场的各类信息能够准确的反馈至勘察报告中,以提高勘察报告的质量。

3.3要理清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其涉及的基本理论,如土力学理论、工程地质理论等都属于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所以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建立相对应的本构模型,选定科学的参数,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置于等同的地位,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点的作用。当前一些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存在着重经验、轻理论的问题,这不利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3.4应用工程物探技术

近年来,工程物探专业利用如电磁波理论、弹性波理论等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开发出了与物探方法配合使用的具备数据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身的物探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量大等优点。这些物探方法以及设备的应用对于岩土工程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工程物探技术对场地、地形条件的要求较低,花费的时间、费用也较少且具有良好的勘探精度。但不管是哪一种物探方法,其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若不具备良好的适用性,也无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可以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综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应用工程物探技术对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探测地下地质体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区域性岩土工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也对研究地方性地质灾害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深埋地下,只有借助相应的科技手段才能进行探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只有解决了技术问题,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真实、有效,才能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质量,提高勘察报告的参考价值。要想提高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技术水平,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与勘察相关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各类勘察设备的探查精度和范围;另一方面需要从现场勘察技术人员入手,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先进勘察设备的使用要求,并能够根据现场多变的情况把握勘察结果。虽然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还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问题,限制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对岩土工程勘察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勘察技术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相信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整体质量一定会快速提升,满足我国岩土工程项目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春华,杨全忠. 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勘察问题讨论[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02).

[2] 马赵琴.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1).

[3] 王晓伟,赵志强,杨苏楠.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5).

[4] 李全章,陈建荣,江裕标. 岩土工程勘察在商品房和物流园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异同[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0(04).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分析在勘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一些问题解决对策。

1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1.1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的特点

如今,城市中大部分建筑物属于浅基础类,地基上的主要作用力是静荷载,在勘探这种建筑物地质特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勘察研究对象:岩石的分布情况、物理学性质、地形地貌、地下水化学成分和动态特征。

(1)重点性分析土样和地下水。

(2)勘探布置原则为勘探点布置依据建筑物分布情况按方格网布置或者建筑物外轮廓布置,勘探深度应当满足建筑物地基以下的主要受力土层。

(3)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多样性。

1.2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

1.2.1 查明地形地貌特征

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勘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意义重大。根据地形地貌的特征,可以将工程场地划分为开阔平原场地、河谷地上的场地、溶蚀洼地上的场地、地形连绵起伏的场地和山麓或者河谷斜坡上的场地,五中场地有着不同的建筑条件,因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勘探工作。

1.2.2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时候,水文地质条件因素首先被纳入考虑范围。准确了解和掌握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可以帮助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开地下水的危害。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过程中,勘察对象有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季节变化幅度和绝对标高、化学成分、层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和埋藏深度。

1.2.3 查明地质结构

岩土的成土特性、厚度变化、性质和产状都是工程场地的地质结构,其对基础结构、施工方法和建筑物稳定性措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物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需要选择适宜的地质结构,如果在建筑物所涉及的深度内发现不良土层,需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予以弥补。

1.2.4 查明动力地质作用

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很多地质作用的影响,例如泥石流、水库坍岸、滑坡、地震、岩溶等。因此,首先须查明如上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以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最大程度上避开有可能会发生地质作用的区域。

2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1 地质勘察市场环境较差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地质勘察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地质勘察单位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加和不健全的国家管理机制,恶化了市场的竞争,这中恶性行业竞争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参与者,地质勘察单位须做到从自身做起,帮助政府和社会创造公平、合理的行业环境。

2.2 对工程地质勘察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工程地质勘察内容主要有地质构成和土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对于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对工程造价和力学指标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地下本身难以触摸,这些环境因素使得钻探勘察成了场地建设的唯一性判断依据,对于勘探成果而言,也较难找寻到其它可以相比的因素,所以,选择优良的勘察单位显得尤为重要,勘探单位不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还应做到严谨规范,勘察单位的勘探结果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和资金的节约意义重大。

2.3 勘探队伍管理混乱不规范

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技术与劳务逐渐分离,很多勘察单位不再使用自己的勘探设备。勘察合同签订后就联系外协钻机,即使有的单位有自己的勘探设备,由于工期过短,要在短期内完成外业工作也必须联系个体钻机参与工程。社会上的个体钻机越来越多,对个体钻机的管理混乱。个体钻机的钻探劳务费(钻探、取土样、标贯等综合单价)偏低,而钻机劳务成本增加,且钻探设备、耗材等不断涨价,钻探成本不断提高。个体钻机业者要利润就无法按规范要求进行钻探作业。现场常见的违规行为有超管钻进、不取岩芯或少取芯、开水扫孔钻进、不做标贯或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标贯;取土样不规范或采用人工包芯样;甚至编造钻孔资料等。

2.4 对地质勘察报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设计

在当前的环境下,设计人员的思路往往容易受制于设计基础理念和建筑工程技术模式。设计人员仅仅把地质勘探报告看作是简单的参考性资料,在对其进行具体参阅和使用的时候,只关心自己所需要的各项水文地质数据,容易忽视地质勘探报告中的重要专业技术参数和建议,设计人员的思路也导致勘察人员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集中理论性和专业性,忽视可行性分析和具体的实用性分析,这就增加了勘察报告的阅读难度。总之,如今中国的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并没有充分结合地质勘察工作,这使得地质勘察本身也逐渐失去了意义,只是被看做一种必有的形式,造成各种资源的不同程度的浪费。

2.5 工程勘察行业监管力度不够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

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3 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重视现场踏勘和纲要编制工作

在进行现场地质勘察工作之前,项目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工程设计意图,认真做好建设场地踏勘工作,核实委托书及所收集资料是否符合,并根据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选择合理的技术标准和适宜的勘察手段,有针对性的布置勘察工作,编制好勘察纲要。 3.2 提高岩土试验检测质量

工程勘察单位应规范现场岩土试样的取样、保管、送样,以及岩土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及测试等工作,确保岩土参数测试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岩土试验检测机构应认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交客观、公正、准确的试验检测报告。

3.3 加强勘探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钻探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地质分层的准确与否,原位测试、取土样的规范与否决定了岩土参数的准确与否,加强钻机管理,强调质量与责任挂钩。要求钻机按规范钻探、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对钻探报表的真实性负全责。每个项目合同备案时,勘察单位应提供相应的进场钻机、机长、报表记录员资料同步备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进行随机抽查,确保钻探质量。同时勘察单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勘察设计质量责任意识;提高勘察人员对勘察规范的掌握能力,以及对强制性标准及条文勘察文件编制深度等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4 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和做好现场安全控制

工程勘察对于确保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只有保证好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如果地质勘察工作失误、失真,将会导致地基基础出现问题,一旦问题形成将会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做好工程勘察质量控制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勘探现场的安全控制,地质勘探施工作业流动性大,环境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因素复杂多变。加强对地质勘探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地质勘探施工项目进行时应做好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充分管理准备。

3.5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在外作业时的勘察质量,项目负责人在外测量期间,应随时检察验收完成的每个勘探点、测试点、物探点和线等,并做好记录。在完全保证每一个工点、每一个工段都按照方案保质保量的完成勘察工作,就可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要坚决避免因资料或数据采集不足而影响资料整理工作的进行,甚至二次进场,这样就会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浪费。

3.6 做好勘察数据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将直接指导着项目的施工建设。作为勘察成果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文字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勘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根据勘察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提出在建设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或者隐患,最后提出解决建议和方案。

4 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地质勘探行业中,很多先进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给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了便利,然而,勘察工作仍需做到细中有细。工程地质勘探操作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方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地质勘探作业员上,制定相应的现场操作规章制度,做好每一个工作,尽可能多的考虑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同时还希望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市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让勘察市场有个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穆海平.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科技信息,2010(19).

[2]杨永.工程地质性状与建筑工程基础.中外建筑,2001(02).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7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对策

1 前言

优质的地质勘察报告会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不合格的报告会给工程设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揭露和解决建设工程施工中全部地质问题,减少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安全生产,避免生产事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地质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

2 地质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

2.1 对地质工程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2 地勘部门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并不乏错误。现某些地勘报告其内容简化到不提供土工试验指标,不作评价,不作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性工程处理意见等。一些报告中该省略的不省略,不该省略却没有;不该附的图附上,需要的表格又没有;文字不多,却废话连篇。其做法是蒙哄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去迎合部分设计人员只要提供地基承载力这一指标。

2.3 地质勘探方法不对

一些勘察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试想,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哪一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另外,压裂两侧土层又怎能替代或者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2.4 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3 加强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编制勘察纲要

在开展现场地质勘察工作前,必须编制勘察纲要。其目的是让工作人员事先对需要勘察的地区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该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分析该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该区域内地质水文条件的了解,确定勘察的主要手段及勘察布置。在纲要中还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着重提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勘察范围和技术要求。另外还要对参与勘察工作的人员、在勘察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勘察质量保证措施加以说明。

3.2 选择合适的勘察测试方法

勘察主要有钻探、取样和试验三种方法,它们都拥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和资金。那么如何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工程勘察方法呢?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沿线构造物情况、与工程建设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未知区域的勘察,要分阶段的多次完成勘察工作。针对不同的材料与地质结构,采取的方法有:干钻取芯钻进、泥浆护壁回转钻进等。

3.3 构建工程勘察质量控制体系

工程勘察对于确保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地质勘察工作失误、失真,将会导致地基基础出现问题,一旦问题形成将会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保证和提高勘察的质量,要严格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不断地引入新的勘察方法手段和仪器设备,加强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

3.4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在外作业时的勘察质量。项目负责人在外测量期间,应随时对完成的每个勘探点、测试点、物探点/线等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在完全保证每一个工点、每一个工段都按照方案保质保量的完成勘察工作,就可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要坚决避免因资料或数据采集不足而影响资料整理工作的进行,甚至二次进场,这样就会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浪费。

3.5 做好勘察数据的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灵魂体现,报告的内容将直接成为项目施工建设的指导。文字报告是勘察成果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勘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震、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根据勘察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提出在建设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或隐患及解决建议或加固方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列出工程地质结构的性等的分布、储量和质量评价和开采条件、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附图、附表能够更直观地说明地质勘察出的问题,它能使人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结构。

3.6 控制好工程地质勘察周期

勘察周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计划要求。在制定勘察纲要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勘察工作量和勘察方法、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等情况,对野外业工作、岩土试验和室内资料整理时间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和设备。树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运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进行技术方案比选,合理确定项目的功能水平,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确保勘察设计工作质量。设计阶段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最关键的阶段,要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去看待成本,不仅要重视建设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的控制,还要重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评价设计方案,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合理、灵活地运用设计指标,达到最佳技术与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好一项复杂的工程地质项目,需要项目负责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勘察好一个工程地质项目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因此,要对勘察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比较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庆利.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物业项目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51-1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场地的岩土体,是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产物,受区域地质环境、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岩土工程勘察包括现场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和报告整编等方面,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并结合地区经验,才能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主要问题

1.1缺少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 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察纲要,但往往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1.2勘察方案不合理

由于目前勘察市场竞争激烈,一个项目往往有多家勘察单位同时编制勘察方案及报价,而且业主多数以低价中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争取任务,不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布置勘察方案,而是减少勘察工作量,压低预算价,该做的实验项目少做甚至不做,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3原位测试问题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原位测试有严格的规定和技术标准,但在具体操作中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的也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位于应测试孔底位置,千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

1.4勘察报告书的编写

目前岩土工程报告书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1)表达不规范。勘察依据的陈述中,对所执行的勘察规范,不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场地用途和所采用的基础形式。(2)参数不完整。提供的参数没有针对性,混淆岩土的物理参数与工程特性指标,且对各岩土参数具体含义不十分了解。(3)参数矛盾多。各种测试手段提供的参数矛盾大,没有核对;没有对各种测试所获得的岩土参数与现场目视与手工测试鉴定成果 、钻进情况进行相互对比。(4)重结论轻建议。在众多勘察报告中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其他不良地质 用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基础或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或应采取的结构措施不提供建议等。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对岩土工程勘 察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2.1勘察市场不规范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

存在野外勘测中勘测点的合理布设问题、地质界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对勘察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等技术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勘查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3.1加强踏勘与资料收集

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 ,可以帮助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 ,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勘察单位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勘探孔深度15 m 基本可满足要求,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勘探孔深度15 m一般就不够。(2)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 、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反之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 。

3.2明确勘察对象,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就是研究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任何一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始之前都要明确本工程勘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勘察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主要矛盾,为勘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仅需要勘察单位的内部自觉,而且还要不断的完善勘察行业的机制体制,以约束、制约行业中的不法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勘察市场的规范性,另外监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勘察单位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引导,保证勘察过程的顺利开展。另外还需要对勘察工程进行全程监管,避免实际勘察中的规范行为的产生,以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3.3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勘察报告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报告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工程特点注意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化苗木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物业公司学习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