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2 09:30:04

香水调查报告

香水调查报告篇1

《中国经济周刊》从香港证监会获悉,原定9月11日举行的初步聆讯已被取消,何时聆讯并未公布。有评论认为,香港证监会对一家并未上市的内地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发起调查尚属首例。

安永:交材料不符合内地法律

触发这次风波的是一家为污水及固体废物处理方案的供应商——标准水务有限公司(下称“标准水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标准水务在2009年11月向港交所申请上市,打算募资19.5亿~23.4亿港元。但在2010年3月,其审计师安永、保荐人摩根大通均先后请辞。

香港证监会的新闻稿指出,香港证监会曾收到安永的通知,安永称因发现标准水务所提供的文件前后存在矛盾,故决定辞任会计师及审计师,标准水务其后撤回上市申请。

随后,2010年4月—2011年10月,香港证监会先后9次向安永发出通告,就标准水务上市事宜进行调查,要求安永对书面提问作出回复,并要求提交标准水务的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文件。

但安永向香港证监会解释称,由于标准水务的会计记录,在中国内地法律下可能属于“国家机密”,所以他们将有关记录交予证监会前,须先取得内地相关部门同意。

有媒体曾报道称,香港证监会随后曾向内地相关部门寻求协助,通过他们向安永索取资料,但安永仍继续拒绝交出文件。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安永的证实。

安永在给《中国经济周刊》发来的声明中称:“安永充分了解我们对香港证监会的责任并致力全面符合有关规定;与此同时,我们同样需要符合中国内地的有关法律法规。由于此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我们不适宜就事件作进一步评论。”

香港证监会“两难”

中国证监会、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曾在2009年11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明确要求境外上市企业,必须严防泄露国家机密,任何“潜在”的国家机密数据,必须得到内地监管机关批准才能披露。

“审计底稿”究竟算不算国家机密?美国斯达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何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客户是一家矿产企业,会计报表会显示其资产收益等情况,但审计底稿则会显示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具置等敏感信息。

但香港证监会却认为,任何申请在港上市的私人公司的会计及审计工作底稿,必须可被直接交予证监会,或根据常设合作安排,经由内地相关部门交出,这安排尤其适用于香港证监会就怀疑失当行为进行调查的情况。

何伟坦言,一般来说,内地客户和会计师签约生效后,香港证监会便取得了查阅一切资料的权利。但现实情况是,香港证监会要求查阅资料时会遇到两难处境:不查阅便违反了《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但查阅成功又将违反内地的相关规定。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此事涉及跨境监管合作,事情颇为复杂。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都是在国际证监会组织的框架内开展工作,并没有隶属关系。

而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曾公开表态称,上市公司日后不可再以“国家机密”作为不披露公司资料的理由,即便真的涉及机密,也要从其他渠道提供证明。

香港会计师公会行政总裁丁伟铨针对此事表态称,内地应清楚界定国家机密,否则会成为内地国企或民企走出去的障碍,为海外扩展或跨境上市带来更多困难。

对此,标准水务方面告知《中国经济周刊》,该公司将持续关注本次事件之最新发展,如有需要,其将积极配合有关机构之调查工作,以释众虑。

香水调查报告篇2

早在2012年2月28日,香港廉政公署宣布,因接到多宗举报决定立案调查行政长官曾荫权有没有触犯“防贿条例”或公职人员行为不当。时任香港特首的曾荫权还为此出席立法会专门解释相关情况,并表示愿意配合廉署调查。

曾荫权庭审中,律政司对他的刑事指控主要是两宗行为失当,其一是在行政会议审理雄涛广播(后更名“香港数码广播”)的诸多申请时,曾荫权没能主动向行政会议披露自己和雄涛广播大股东之间的商业商议和现金交易;其二是在建议建筑师何周礼授勋时,没能向遴选委员会披露他聘用该建筑师负责室内设计的事实。

完成开庭程序后,曾荫权就向传媒发表了“问心无愧”的简短声明,而曾妻则表示深信法庭会“还荫权一个公道”。

特首被举报了怎么查

在曾荫权案中,廉政公署的举报中心接获贪污举报后,根据《廉政公署条例》,所有的举报及处理意见均交由执行处处长级人员集体审阅议决,以确定是否跟进调查或者转交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处理。

其次,依照香港法例,所有贪污举报应转交律政司(司长)决定是否交予廉署自行调查。如律政司认定应由廉署调查,则通知廉政专员将该项举报及律政司意见转告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而且廉政专员必须在适当时间向律政司及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报告已采取的调查行动。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是由行政长官委任社会贤达组成的监察机构,监察廉政公署各方面工作。比如现任的委员会主席谭慧珠,就是香港大紫荆勋章获得者以及香港资深大律师。

如果律政司认为不需对举报进行调查,同样需要告知廉政专员通知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决定是否应予调查,并告知廉政专员执行委员会决定。

与此同时,律政司还会派出刑事检控代表进驻廉署,为执行处的调查工作提供法律意见,但是廉政公署执行处对贪污的调查是独立的,并不受律政司不予刑事检控的影响而停止。廉政公署调查完成后,是否由律政司决定。

廉政公署调查伊始,根据《防止贿赂条例》规定,廉政专员如有理由怀疑行政长官可能触犯了该条例所订的罪行,可将该事宜提交律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如也有理由怀疑,可将该事宜提交立法会议员,让他们考虑是否根据《基本法》采取行动。

根据《基本法》七十三条第九款规定,经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四分之一联合动议,指控行政长官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经立法会通过进行调查,立法会可委托终审法院首席法官负责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并担任主席。调查委员会负责进行调查,并向立法会提出报告。如该调查委员会认为有足够证据构成上述指控,立法会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2012年3月2日,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永达提出透过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赋予权力调查特首,提议有29名议员反对,21人支持,1人弃权。工党议员何秀兰则提出引用特权法成立专责委员会调查曾荫权,则有30人反对,20人支持,1人弃权。两项建议均未能在分组检票下获得过半数支持,同遭否决。

随着2012年7月1日曾荫权卸任香港特首,提出弹劾动议的香港立法会议员仍未能达到法定人数,弹劾案也就不了了之。不过,廉政公署的调查并未因此停止。2015年1月26日即案件立案近三年后,廉政公署宣布完成对案件的调查。同日,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引用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贪污案,指(曾荫权)相类案件的调查过程相当艰巨,非外界想象简单,往往涉及很多文件,调查时间长。

10月5日,律政司副刑事检控专员沈仲平,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陈淑文、高级检控官范凯琳等人出庭曾荫权。控方在法庭呈上了一份9页纸的案情摘要及一份控方证人名单,包括14名政府官员、3名廉署人员及7名市民,案件涉及4000页文件证物,指控罪名则是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涉嫌受贿还是行为失当

其实,在2008年修改《防止贿赂条例》前,香港都没有用以特别规制行政长官的法律。该条例修订之后,将第4、5、10条涵盖适用于特首。第4条是公职人员及相对应的行贿罪;第5条是公职人员为合约事务上给予协助等而实施的及相对应的行贿罪,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商业贿赂;第10条规定了“订明人员财产来历不明罪”,订明人员指担任政府辖下的受薪职位的人员。

既然《防止贿赂条例》已有关于特首受贿的相关规定,为何律政司要引用普通法中的公职人员行为不当的罪名呢?

在香港,“公职人员行为失当”是一个按普通法审理的罪名,指公职人员没有合理的理由或抗辩,滥用公众的信任,故意忽略履行职责或故意失当的行为。该罪名涵盖的不当行为十分广泛,与涉案金额、严重程度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公职人员所拥有的权力和职责本身的性质。小到海底隧道公司的普通督察林玉海在收费岗位上非法占有一元硬币,大到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收受多笔款项及无抵押贷款,最后均适用该项罪名被。

此外,根据《防止贿赂条例》第11条的规定,曾荫权被指控的两项罪名涉嫌利益输送,若指控其违反贿赂条例,需证明其相信或有理由相信所收受的利益是作为他职务上作为或不作为的诱惑或回报,而过去案例显示,此类举证极为困难。而就“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的成立要件而言,证明门槛相对较低。

立法约束行政长官路漫漫

在2008年《防止贿赂条例》修订过程中,特区政府否决了第3条(订明人员收受利益罪)和第8条(与公共机构有事务往来的人对公职人员的行贿罪)适用于特首的建议。理由是,特首时常要接待外宾、到访外国,交换礼物在礼节上是必需的;行政长官是批准索取或接受利益的主管当局,但并无合适的主管当局可以批准行政长官索取或接受利益。

然而2012年,就在曾荫权卸任行政长官前几个月,先是被揭发乘坐富商游艇往来澳门参与富商饭局,又被质疑以低价租赁富商于深圳的豪宅。并将价值约180万元政府礼品茅台酒搬回办公室。

香水调查报告篇3

上述结论来自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11月中旬的调查报告,英孚教育针对世界范围63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的英语水平进行测试,测试向全体网民免费开放,由受试者在电脑上自行完成。测试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和听力四部分,不涉及口语。

上海正在挑战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其就业大军的英语水平将发挥关键作用。但全球猎头公司Hays驻上海的西蒙?兰斯(Simon Lance)表示:“在中国内地,香港人求职时仍被认为拥有很强的优势。”

香港居民英语能力有所下滑

直到近来,香港一直在英语方面拥有优势。英语是全球商业语言,是香港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但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英语不再是香港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香港居民的英语能力有所下滑。

英孚教育2011年首个英语熟练度指标(EPI)报告,上述报告已经是第四版,是业内首度推出的衡量国家成人英语综合能力的标准。新版报告同时对过去七年近600万成人的测试数据和英语熟练度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亦首次披露了内地城市的排名表现。

英孚教育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3年,香港成年人的英语水平有所下降,而内地成年人却在不断进步。尽管香港人的英语能力仍好于内地整体水平,但上海成年人的英语好于香港成年人,而北京、天津成年人的英语水平已与香港成年人相当。

在城市的英语熟练度排名中,上海、北京分别以53.75、52.86超过了香港的52.5,与首尔的55.61、东京的56.60也逐步拉近了差距。

不过,这一排名也引发多方争议。有学者认为,上海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较快、移民影响香港平均水平等导致了这一排名;但也有学者指出,英孚的测试方式为网络自由报名,不能真实反映上海和香港市民的平均英语水平,该排名表也有吸引商机之嫌。

“中国内地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认识到了英语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英孚教育在上述报告中称:“内地中产阶层在私人英语教育上的投入很大。另外,前往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比以往更多。”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去的都是讲英语的国家。

英孚教育的报告还显示,亚洲各国的英语熟练度广泛分布于各个层次,从极低到高均有涉及。其中一些国家陷入了长期停滞,也有一些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这三个东南亚国家英语水平进步之快位居世界前列。印度尼西亚逐步追上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熟练度水平。拉丁美洲、中东和北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英语熟练度均处于低或极低水平。阿根廷、多米尼亚共和国和阿联酋则各跻身于其所在地区的前列。

报告表明,得益于政府和私人部门对英语培训的大力投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语熟练度均呈稳定增势,各国EPI较七年前均有2.5分以上的增幅。其中,印度取得了尤为显著的进步:其排行在2007年尚落后于中国,而在过去两年中却已一跃成为金砖四国之首。巴西、中国内地、俄罗斯的成人英语熟练度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为什么香港的英语平均水平被上海和北京赶超?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教授认为,这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英语曾是香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教学的关注点已逐渐从英文转向中文、国语,这既与经济、人口等因素有关,也是历史的必然。近年来从大陆移民香港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移民并不一定来自大城市,有很多都是中型和小型城市,甚至农村的人也很多,语言水平下降在人口结构上是很明显的。另外由于香港学汉语母语压力大,使得学英语顾及不上也是一大客观原因。

调查样本不代表全民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认为,上述报告代表了调查样本覆盖的那部分人群,并不代表全民的英语水平已经全面超越了香港。

朱绩崧博士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讲师,他认为,与大陆地区其他省、市、区比,上海的英语第一是不可撼动的。但他也提出了质疑,“英孚全靠网友自由报名,如此调查,其基础是否经得起严肃的统计学的推敲?英孚抛出沪港优劣论,是否意在获得内地更多商机?”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主任蔡基刚认为,上海成人的英语水平最近几年有很大的提高,原因在于上海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较快。最近几年,上海市教委鼓励中小学开设由外籍教师执教的学科课程、扩大高中学生国际交流规模,这些措施提升了大学生和成人的英语水平。

蔡基刚教授认为,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领先全国。中国教育部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培训消费群体,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市值已经超过300亿元,而上海占了很大份额。

蔡基刚指出,英孚熟练度指标测试的是一般通用英语水平,测试对象是网络自由报名,因此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更应看到上海在高校学术领域里的学生和教师的学术英语水平,甚至在行业领域里的员工职场英语水平,离中国香港、甚至日本等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调查结果与他们的直观感受尚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调侃“我又拖后腿了”。有网友以到香港旅游的见闻作为依据,“很多餐厅里的服务员都会说英文的,在上海似乎还差一点。”也有网友认为,熟练度不代表英语总体水平,该调查并不能说明上海英语水平更高,尤其是口语交流方面。 不过也有部分人持中立态度,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有网友认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落户上海,有超过香港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海对英语的要求,有所进步并不足为奇。

面对网友质疑,英孚首席教学体验官Enio Ohmaye博士表示,指标的受试人群为自选自荐,一般只有那些想要学习英语或对自身英语水平感到好奇的人才会参与测试,所以可能导致指标得分相对该国人口普遍水平有所偏差。他认为,指标变化的趋势值得注意。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香港的英语水平持续下滑。2012年以来,亚洲其他城市如首尔、东京及京都的英语熟练度也在持续下滑中。与此同时,中国内地英语熟练度不断提升,北京、上海等中国内地主要城市正逐步发展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国际商务枢纽。

陆建非教授称,参与上海测试的人群,以英语教育的中坚力量、25至34岁的年轻职场人士为主,国际化程度提高、工作用语和出境旅游等需求,都在促使他们的平均英语熟练水平迅速上升。陆建非说,测试仅限书面,因此对口语水平无法显示,“相信在香港的大学里,大学生对英语表达的自信心、准确性都不会输给上海学生。”

秦慧注意到,她周围很多朋友英语水平相当不错,而且也非常注意孩子的英语教育,有些朋友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已经送去培训机构,让外籍教师提供相对规范的英语口语、听力指导。

上海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都促使了英语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全球化发出的信息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自己专业,如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往往能得到外资企业的青睐,他们的工资也大大高于一般群体。这样的需求刺激了上海年轻人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上海A-level、SAT、SSAT考试十分火爆,报名人数增长显著,这种接受专门应试培训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陆建非也认为,国内高考改革也将助推英语水平的提高,比如上海增加口语测试,也预示着对英语实用性、听说领先理念的强化。

香水调查报告篇4

2009年10月,香港环保署署长批准了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及香港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报告批准后,香港段工程也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

家住香港东涌路的66岁老太朱绮华,退休后,在家安度晚年。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份环评报告。她仔细阅读后,发现这份环评报告里面没有评估所建大桥产生的臭氧、二氧化碳及悬浮微粒对市民的影响。

她不禁陷入到深深的忧虑之中。于是她找到了环保署,要求了解这三项环保评估数据对市民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环保署官员听了朱绮华老太的来意后,三言两语就将老太太打发走了。

朱绮华老太很是气愤,她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一定要让香港民众了解这三项环保数据的真相。

为了收集充分证据和相关法律条文,朱绮华老太自学起有关法律知识。随后,她还通过上网查资料、走访有关环保专家、街坊四邻,最后她得出结论,认为这三项环保评估十分重要,在环评报告中是不应该缺失和遗漏的,市民有权知道这三项具体数据,以及对市民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份通过的环评报告,存在着明显的工作失误和漏洞,是一份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环评报告。于是,通过法律援助,朱绮华老太正式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撤销这份环评报告,重新起草内容更加详实、具体、科学的环评报告。

香港法院接到朱绮华老太的司法复核申述后,立刻启动了司法程序。经过一系的地司法程序的调查和取证,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的环保报告无效。判词中写道,环保署长批准的这份环评报告,欠缺关于空气方面的独立评估,未能符合港珠澳大桥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要求环保署长撤销环境评论,重新起草具有科学论证和依据的环评报告。

法律批文生效后,大桥香港段被迫停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被66岁的香港老太朱绮华的一纸诉状阻挡,不仅将无法如期完工,而且预计工程造价将上涨5%。

香水调查报告篇5

廉政公署成立以前,香港曾是个贪腐盛行的社会。廉署成立后短短数年,将大量贪污嫌疑人“喝咖啡”,致使香港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在回归过渡期至回归后十年间,再没有十分引人注目的贪污大案发生,“喝咖啡”好像成为历史渐为人们淡忘。然而,进入2012年,廉署高调办了几件涉及社会名流及政府高官的大案,勾起人们对“喝咖啡”的历史回忆,这词再次在香港社会流行起来。

解释这个词,不能不说一下廉署成立的背景。197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贪污成风。如救护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取“茶钱”;消防队救火要给黑钱,否则消防员到场后会按兵不动。贪污风气在警队中更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肆意包庇黄、赌、毒等各种罪行。

1973年,总警司葛柏涉嫌贪污430多万港元。在接受调查期间,葛柏竟轻易逃离香港回到英国。此事令民怨沸腾,忍无可忍的香港市民走上街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贪污捉葛柏”大游行。时任港督麦理浩认为事态严重,委派人员对此案彻查,调查后发表的“百里渠报告”指出:“除非设在香港警队内部的反贪污部能从警方脱离,否则大众永远不会相信政府确实有心扑灭贪污。”该报告得到麦理浩的认同,在其推动下,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

自此,廉署反贪风暴席卷全港。香港反贪成功的关键不是“严惩重判”,而是做到“逢贪必被抓”。死刑并不能阻吓贪污犯罪的发生,因为只要有高利润在,冒杀头风险的生意总会有人做;而‘逢贪必被抓’则属那种肯定赔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反贪的关键是,对腐败“零容忍”。廉署成立38年来,调查案件超过7万件,曾被“喝咖啡”的人数以十万计。

过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这段“清算期”,香港社会的贪污问题几近消失,廉署变得相对低调,一直为香港的繁荣安定默默耕耘。然而,今年的3月,廉署突然高调拘捕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新鸿基地产联郭炳江和郭炳联兄弟,引起了社会各方无限猜测。有人慨叹廉署又要高调起来,是否说明香港的廉洁风气有倒退的迹象。有香港网民甚至认为,这次拘捕行动是特首梁振英对香港地产商清算的开始。

其实踏入2012年,廉署真的直面了不少前所未见的尴尬。2012年2月,香港传媒揭发曾荫权以水翼船船费,乘坐商界“朋友”的私人游艇前往澳门;事后又被揭发,曾爵士曾经以航空公司商务舱的机票,乘坐商界“朋友”的私人飞机前往泰国普吉岛和日本。在连串事件中,曾荫权被指涉及和贪污舞弊。曾荫权于2月29日到立法局出席答问大会,虽已就连串事件向香港公众道歉,但却坚持拒绝引咎下台。

当时,廉政公署表示已对曾荫权展开调查。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荫权作为当时的特首,廉政公署是需要直接向他报告的。他坚拒引咎下台,也衍生了角色冲突的问题,令香港公众质疑廉政公署的调查,能否在独立、公正的原则下进行。

4月底的新鸿基案,更令人想象这是廉署故意放高调发声,试图回应外界对香港的廉政传统已受到破坏的质疑。6月,梁振英被揭发山顶贝璐道大宅僭建问题,廉署需接手调查他在选举中否认其大宅有僭建的失实声明,此事,再一次出现“下属查首长”的尴尬,角色冲突及调查独立公正的问题,再度遭到质疑。

7月12日,上任才12天的香港发展局局长麦齐光被廉署拘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路政署助理署长曾景文以及他们的夫人。原因是,涉嫌1986到1988年间互租对方的物业而诈取房屋津贴,涉款数十万港元。这事对梁振英内阁的威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挽回廉署调查独立及公正的形象,加分不少。

坊间认为,发生种种令廉署尴尬的状况,实非偶然,恐政情变化的无奈。回归15年,“两制”下产生的不兼容开始慢慢浮现。廉署以后注定会进入一个“多事之秋”。在内地与香港交流越来越频密的情况下,廉署执行职能面临新的挑战。

香水调查报告篇6

2009年10月,香港环保署署长批准了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及香港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报告批准后,香港段工程也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

家住香港东涌路的66岁老太朱绮华,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安度着幸福的晚年。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份环评报告。她仔细阅读后,发现这份环评报告里面没有评估所建大桥产生的臭氧、二氧化碳及悬浮微粒对市民的影响。

她不禁陷入到深深的忧虑之中。于是她找到了环保署,要求了解这三项环保评估数据对市民身体健康有否影响。环保署官员听了朱绮华老太的来意后,脸上露出了满是揶揄和不屑的神色,对她耍起了官腔,甚至蛮横起来,三言两语就将老太太打发走了。

看到政府官员那种蛮横和官僚,朱绮华老太很是气愤,一下子激起了她心中的怒火,她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一定要让香港民众了解这三项环保数据的真相。

为了收集充分证据和相关法律条文,朱绮华老太购买了有关法律书籍和读本,自学起有关法律知识。随后,她还通过上网查资料、走访有关环保专家、街坊四邻,最后她得出结论,认为这三项环保评估十分重要,在环评报告中是不应该缺失和遗漏的,市民有权知道这三项具体数据,以及对市民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份通过的环评报告,存在着明显的工作失误和漏洞,是一份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环评报告。于是,通过法律援助,朱绮华老太正式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撤销这份环评报告,重新起草内容更加祥实、具体、科学的环评报告,否则大桥将不能施工。

香港法院接到朱绮华老太的司法复核申述后,立刻起动了司法程序。经过一系列的司法程序的调查和取证,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的环保报告,认定此报告无效。判词中写道,环保署长批准的这份环评报告,欠缺关于空气方面的独立评估,未能符合港珠澳大桥研究概要及技术备忘录的要求,要求环保署长撤销环境评论,重新起草具有科学论证和依据的环评报告。

法律批文生效后,大桥香港段被迫停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被66岁的香港老太朱绮华的一纸诉状阻挡,不仅将无法如期完工,而且预计工程造价将上涨5%。

香水调查报告篇7

本期《家庭消费报告》针对驱蚊产品展开测评,发放调查问卷,并召集近50位志愿者试用,对市面上常见的4个驱蚊产品品牌进行测评。《家庭》告诉你,谁是试用者目中的NO.1。

本期调查从多个渠道共回收504份司卷,了解了当前消费者对驱蚊产品消费的基本观点。

最关心――驱蚊产品的毒性

购买东西的动机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购买驱蚊产品的动机显而易见:减少甚至消灭蚊虫,防止叮咬。

消费者选购驱蚊产品看重“效果”,但这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次调查中问到“选购驱蚊产品时最关心的是什么”,参与调查的288位消费者选择“毒性对人体是否有害”(占57.1%),其次才是“效果”(占42.9%)。

驱蚊产品属于农药类产品,其有效成分含有一定的毒性,不过,一般驱蚊产品原料的有效成分均为低毒、微毒,正确使用便可避免不利影响。但在有婴儿、儿童的家庭中,家长除了关心产品是否能够保护孩子,更在意这些产品是不是会对孩子有伤害。尽管产品标明了”低毒”、“微毒”宇样,但有些家长表示,宁可采用最“原始”、简朴的蚊帐,也不愿意“冒险”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一片类产品,生怕其中有些成分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最常用――驱蚊液、电热蚊香液

查阅有关驱蚊产品的相关信息,不少报道称消费者因为担心驱蚊产品毒性对人体的危害而,“复古”地用蚊帐代替蚊香等产品,真的是这样吗?

《家庭》调查发现,经常使用驱蚊产品的消费者为数不少,占参与本次调查总数的39.3%。本次调查中,10.7%的消费者表示使用驱蚊产品较频繁。那么,他们都在使用什么产品?

驱蚊产品品类繁多,从超市货架看去,价格较为低廉的盘式蚊香似乎有逐渐被取代之势。电热蚊香液、电热蚊香片占据货架的大部分空间,选购者也较多。本次调查中,25%的受访者正在使用电热蚊香液,14.3%的受访者使用电热蚊香片,使用盘式蚊香的消费者占21.4%。不过,更多的人目前正在使用“贴身”的驱蚊产品――“驱蚊花露水”,占受访者的39.3%。

驱蚊产品升级换代,但效果、质量都是未知数。比如现在网络上炒作正热的驱蚊手环就成了很多婴幼儿父母的首选。这类产品多在网上销售,消费者并不了解产品是否正规,是否如宣传一样安全有效。而新出现的超声波驱蚊器更多地是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其效果如何未有定论。如此看来,蚊香、电热蚊香片/液仍将是夏季驱蚊产品的主力。

夏季护理驱蚊产品

本期《家庭消费报告》产品测评通过消费者试用得出使用体验,对参评的4个品牌共8种驱蚊产品进行评价。

参与试用者是居住环境相同的近50名在校学生,他们在试用期间每日填写试用报告,对不同驱蚊产品从外观包装、气味、烟雾、驱蚊起效时间、对产品的整体效果等几个方面作出评判,不同考察指标对应不同分值,工作人员据此将结果转换为分数,每个产品满分为15分。下面就来看看此次测评中消费者使用体验最好的驱蚊产品是哪种吧!

评价项目及分值:

外观:好2分/一般1分/不好0分

气味:(针对无香型产品)无味2分、(针对香型产品)舒适2分/一般1分/不适0分

烟雾:无2分/有0分

起效时间:30mtn~1h 3分/1~2h2分/2h以上O分

叮咬减少:70%以上3分/70%~50%2分/50%以下1分

整体效果:很好3分/好2分/一般1分/不好。分

根据试用者打分,按满意度计算得分:各项指标总分/样本量=最终得分

电热蚊香片

电热蚊香片比起传统的盘式蚊香优越性在于:使用时无烟、无粉尘,不需使用明火,安全性高。不过,跟电热蚊香液不同,一片电热蚊香片一夜就用完,需每日更换。

本次试用NO.1榄菊电热蚊香片套装

12片+1器(无香清纯)

根据标志,该产品每片使用时间比其他产品长2小时。试用者反映其起效时间较其他产品长,但减少叮咬程度明显,使用后叮咬减少70%以上,超过其他产品。

《家庭》导购:

本次测评的驱蚊产品使用的有效成分:炔丙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氯氟醚菊酯、右旋烯丙菊酯等四种。

炔丙菊酯对防止蟑螂和蚊子叮咬效果很好,一般含量在1.3%或者1.5%都是安全含量。炔丙菊酯和右旋烯丙菊酯用于驱蚊虫的时间已经很长,弊端在于蚊虫的抗药性大大提高。四氟甲醚菊酯和四氟苯菊酯,用量低且杀虫效果明显。比老式产品效力要高出4倍左右。

驱蚊产品之间相比的话,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则效果越好。同样的成分用于电热蚊香片和电热蚊香液,效果需由药物的理化性质、害虫的特性、使用要求等多种因素决定。不过专家表示,含四氟甲醚菊酯成分的电热蚊香片与电热蚊香液,效果应没有明显差别,毒性一样。

电热蚊香液同样无烟和粉尘,比电蚊香片更优越之处在于它的药物均匀,所以药效稳定,而且载药量大,不必经常更换。

本次试用NO.1雷达电热蚊香液1器+1瓶

该产品在试用过程中,被叮咬数量明显减少,32个样本中,20个反映使用后叮咬减少达80%以上,而产品起效时间得分也相对较高。加热器的可旋转插头、加热指示灯等微小设计很实用。

《家庭》导购:

现在通常用的驱蚊成分一般是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本次试用的产品中,其有效成分均为低毒,对高等动物相对安全。不过专家提出,在高温、密闭的环境中使用可能危害人的神经系统。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毒性,农药学专家的意见是:现在开发的药物要求药效好而毒性低,药效好的药物其毒性不会相应增大。

本次试用产品有效成分的毒性实验数据表明,用大鼠做实验,口服半数致死量都在440mg/kg以上。其中四氟甲醚菊酯为急性毒性,口服半数致死量在2000mg/kg7A上。

香水调查报告篇8

罗开友是四川凉山州雷波县渡口乡营盘村人,2010年46岁。46岁的罗开友一直在寻找前妻,时间跨度是20年。

20年前,他的前妻“失踪”,随后金沙江里出现的一具女尸,被认定是他的前妻。罗开友等6名嫌疑人被抓,其中他与父、兄等4人被关押21个月。

虽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罗开友一直脱不了杀妻嫌疑。之后,他用自己的方式想要“破案”,设计谋、安插“卧底”,寻找前妻。

20年后,他要找的人,“死”而复生。

罗开友的案子,当时“轰动”了金沙江岸。

“轰动”,是因“残忍”。

据回忆,大家都在传,罗开友把妻子李培香杀死了。“亲朋6人,杀死了李培香,沉尸金沙江。”细节“令人发指”,“李培香被吊死在屋梁上,脖子、手臂被扭断”。

传言还说,为毁尸灭迹,罗开友用沸水烫掉了李培香的头发,装进麻袋,并请其他5人背尸,每人给了100元。

20年后,46岁的罗开友说,那时他出门抬不起头,乡亲对他指手画脚。

但他坚持说,李培香只是出走了,他一定能找出来。

离家出走

“杀妻”前,罗开友和李培香已相识8年。

罗开友家跟李培香家,相隔5里路。在凉山深处,距雷波县城近百里。

罗、李同岁,罗开友初中毕业后未再读书,四处闯荡。李培香高中毕业后在乡里做代课教师。两人17岁时订了婚。

罗开友说,自己1983年应征入伍,1986年报名开赴老山前线。去前线前,有10天探亲假,他和李培香在乡政府领了结婚证,没举行婚礼。

他称自己1988年8月回家探亲时,听说了一件李培香“生活作风”方面的事。两人因此发生矛盾。罗开友回部队后,李培香也到了部队,两人当年在部队办了离婚手续,但需要回地方上补离婚证。李家后来则称罗在部队有了别的女人。

2010年12月16日,罗开友的父亲罗天元回忆,1988年底,李培香回来后说在部队举行了婚礼,住进了罗家。后来罗开友写信提到已离婚,罗家认为李住进来是为讹钱,常与李培香发生口角。

1989年1月9日,罗开友赶回雷波县处理家事。

此时,雷波县委、县政府多次接到李家的控告,说罗家一家人殴打李培香,甚至拿农药灌她。

据李家人讲,1989年1月初李培香被殴打住院。当年1月15日,罗开友将李培香接出院。

“夜里10点,李培香突然出了门。”罗开友称,李出院当晚出走了。当时一桌人坐在客厅聊着,有李培香的弟弟和妹妹在。

罗开友说他追了出去,找到了李培香,但李的两个弟妹追出来,3人撕扯在一起,李培香跑掉了。

第二天天刚亮,十几人出现在罗家门口。带头的是李培香的母亲赵连芳,要求交出李培香。

“她质问我,‘我家女儿,被你杀死丢在哪儿去了?’”罗开友说,众人离去前,丢下一句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金沙江女尸

李培香失踪后9天,1989年1月24日下午,在渡口乡粮站下的金沙江里,一具尸体被打捞上来。女尸,没有头发,裸体。

组织打捞的,是时任渡口乡党委书记夏世友。夏世友回忆说,因之前乡政府已接到李家报案,说李培香在罗家失踪,于是派出所叫来李家辨尸。

见到尸体后,李家的一个亲戚说,女尸手指上的顶针是他送的。李培香的母亲现场大哭起来,认定女尸是李培香。

根据1993年当地公安部门联合罗开友所在部队的一份调查报告记载,“经在场群众和李培香父母辨认,(尸体)是李培香”。

尸体捞起来后,罗开友在雷波县城被抓。罗开友的大哥罗开强,邻居沈修元、付开金、付开德,在渡口乡营盘村的家里也被抓。第二天,罗开友的父亲罗天元也被抓。他们被指控帮助杀人和抛尸。

2010年12月15日,沈修元和付开金回忆,他们被吊在乡政府的柑橘树上抽打,要求招供。很多人围观。

付开金说,他和付开德始终坚持没参与杀人,被关了3天后释放。

罗开友大哥罗开强和邻居沈修元最后“招了”。沈修元说,当时自己“被打得实在招不住,就认了”。

在雷波县城,被抓一个月后,雷波警方开始提审罗开友。罗开友称他遭到了刑讯逼供,但他坚称自己没杀人。

“我要求看证据,法医出示了照片。”罗开友回忆,他一看尸体便认定不是李培香,“李培香两眉间有颗豌豆大的黑痣。”

罗开友称,他被抓后,他所在部队先后派了两个工作组到当地。他被告知,公安局认定他杀了人,部队要将他做退伍处理,移交地方。

12月15日,罗家六妹罗开芬说,那时候她四处求人写状子,营救父兄。

她说公安先后几次开棺验尸,发现女尸年龄很大,并且至少生过5个小孩,“根本不是李培香”。

“杀妻”疑云

因证据不足,罗开友与父亲、大哥以及邻居沈修元等4人被收审21个月后,1990年10月被释放。

罗开友说,他回家后发现院子里有座坟。母亲告诉他,那具尸体被李家抬来直接埋在了院子里。

据罗开友讲,获释后他曾要求雷波县公安局全县通报,以证明他清白。并提出应挪走尸体,并查清尸体是怎么回事。不过要求都没得到支持,“公安认为我还是重大杀人嫌犯”。

据了解,当年女尸的事,一直未查清尸源。

“我一度想到报仇。差点走上不归路,”罗开友说,后来,在一个律师的建议下,他没有走极端,而是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这期间,他开始寻找李培香。

1992年,雷波县永盛人胡德俊带话给罗开友,说曾见到李培香和一个“独眼龙”上了一趟班车。

罗开友说,他查到渡口全乡只有两个“独眼龙”,一个是当地小学老师,一个是李培香的堂兄李昆华。

2010年12月15日,罗治权回忆,他跟罗开友一起调查。先排除了小学老师,顺着李昆华的线索,认为李培香可能被雷波县谷米乡的罗忠华和妹妹带走了。

但当时罗忠华被关在云南永善县公安局,后因拐卖妇女儿童罪被判15年。罗开友无法找到罗忠华,“线索断了”。

1993年8月10日,凉山州公安局、雷波县公安局、罗开友所在部队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出具了一份《关于罗开友问题的调查处理报告》。

根据罗开友保存的这份报告,上面认定的基本事实为:“初步确定,埋在罗家院内的无名女尸,年龄大约在40至50岁之间,与李培香出走时年龄24岁相差太大。无证据证明李培香是罗开友所杀。罗开友之妻李培香属下落不明,作为其丈夫罗开友负有责任。”

部队撤销了当年对罗开友强制退伍的决定,报告中说:“按1993年8月退伍移交地方,部队为罗开友补发1989年1月至1993年8月期间的津贴费。”

“我还是脱不了杀人的嫌疑。”罗开友说,无论申诉到哪里,人家都说,“你没杀李培香,那李培香到哪儿去了?”

“我要把李培香找出来。”罗开友说,他发誓一定要找到李培香。

“寻找”的伤害

调查报告出来后,罗开友又得到一条线索,李培香的父亲李兴发在四川攀枝花打工。

罗开友说,他于是让自己和李培香当年的媒人,一对秦姓夫妇,到攀枝花打工“卧底”。可惜“卧底”一年多,没结果。

这期间,1993年,罗开友在雷波县城开了一家诊所,并结识了第二个妻子文燕,两人1994年结婚生女。

但罗开友依然坚持寻找李培香。

“突破”李兴发失败后,罗开友把视线转向云南,嫁在云南永善县李培香的妹妹李培秀。

罗开友有个远房亲戚黎祖华,是石匠,专修石磨。罗开友说,他委托黎到李培秀家附近“卧底”,“有线索就报告我。”黎祖华跟踪李培秀出了两次远门,但没查到线索。8个月后,黎祖华无功而返。

线索屡次中断,罗开友称一度想过放弃。

到1996年,二女儿罗丽珠出生,罗开友的婚姻出现了波折。

罗开友与妻子二人都爱赌钱,欠了不少债。而罗开友又花钱寻找李培香。夫妻因此经常吵架。

罗开友至今记得文燕的话:中国那么大,“吃专业饭”的都破不了案,凭你一个人,请农民破案,纯粹是大海捞针,异想天开。文燕“威胁”继续查就离婚。

但罗开友瞒着她,继续寻找李培香,经常十天半月不回家,到2001年,文燕无法忍受,跟罗开友离了婚。

几次北上

2004年,罗开友突然接到一个新的线索,一名在京打工的雷波人说,曾在北京的通州见过李培香两次。

罗开友找到了在雷波县物价局的战友安宁,两人一同前往通州寻人。待了20多天,但没有结果。罗开友说,他此后又只身到通州3次。“从成都坐火车到北京,特快要走一天两夜,38个小时。”坐硬座,吃方便面。

到了通州,没有具体地址,漫无目的,“这条街找到那条街,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找”。“露宿街头,想住哪里就住哪里。”他称没钱的时候,捡啤酒瓶卖,还在饭馆捡别人吃剩下的饭。

没有李培香的照片,罗开友说,李培香两眉间豌豆大的痣,是他寻找的特征。他站在街头,专盯路人的额头。

转机出现在2010年3月。罗开友结识了从监狱假释的姚良军。

姚良军47岁,云南永善县人,曾因杀人罪入狱。姚良军说他1985年曾在桧溪派出所工作过,有破案经验。他愿意帮助罗开友“寻妻”。

“卧底”成功

姚良军受托后,调查又从1992年“独眼龙”的线索开始。他认为找到罗忠华,就能知道李培香的下落。

2010年12月16日,姚良军回忆,2010年4月份他们找到了罗忠华的妻子胡玉珍,胡说,罗忠华在山西阳泉市第一监狱服刑。

姚良军辗转到了山西,“但监狱不让我见罗忠华”。

后来罗开友和姚良军又打听到,罗忠华的妹妹罗忠会在北京打工。姚良军于是又赶到北京,并找到了罗忠会。6月初,姚良军带着罗忠会一起回到雷波见罗开友。

不过,罗忠会否认曾和哥哥带李培香外出。雷波县公安局刑警队对此做了笔录。

2010年8月下旬,罗忠华刑满释放。姚良军将他带回了雷波。罗忠华同意按罗开友的安排,到李兴发家去“卧底”。

“罗开友硬说我带走了李培香,一直找我家麻烦,但我没做过,我也是为了自证清白才答应。”12月15日,罗忠华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去“卧底”,还因姚良军答应给一笔不小的报酬。

罗开友称,他当时的计划是,让罗忠华想办法骗李兴发出门,骗到姚良军家后,“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把他绑了,诱出李培香”。

2010年11月初,罗忠华提着礼物到了李家,“我当时化名何老板,做银元生意的”。罗忠华称,他在李家住了3天3夜,最后以一起做生意为名,把李兴发骗出了雷波县。

11月13日,罗忠华和李兴发在云南桧溪区桧溪大桥见面。桥上有算命先生,李兴发算了一卦。罗开友称,算命先生是他提前安排的,他知道李兴发爱算命。

罗忠华回忆,发现算命先生什么都“算”得准,李兴发直呼神仙。算命先生跟李兴发说,他这次出门会遇贵人,至少能赚70万。李于是把罗忠华当做贵人。

“我说,我带你去见真正的贵人。”罗忠华将李兴发带到了云南永善县桧溪区青胜乡,姚良军的老家。

面对63岁的李兴发,姚良军称自己是“专案组人员”,“中央和地方都有人”。他说李培香当初遭罗家虐待,他可以为李家争取到至少70万的精神赔偿,不过前提是要见到李培香。他还拿出一张银行卡让李兴发保管,称里面有100万,“其实里面没有钱”。姚良军回忆,就这样,李兴发说出了深藏20年的隐情。

隐情揭开

李兴发告诉姚良军,李培香确实还活着。

当年李培香从罗家出走后,找到了另一堂哥李昆林,两人一起到成都。然后李培香坐火车到徐州,由李兴发的侄子接应,侄媳妇在天津做生意,把李培香安顿在了天津。

李兴发讲,李培香曾前后两次回去办户口(失踪后户口已吊销),都没办成。去年腊月,李兴发到重庆的七女儿家,见到了李培香的儿子,说已经上大学。

姚良军说,他跟李兴发随后一起到徐州,寻找李兴发的侄子,但没联系上。他在李兴发的电话本上,看到有二女儿到七女儿的名字和电话,并没有大女儿李培香的。不过,他发现一个奇怪的名字叫“走大”,区号是“022”。

“我查询发现是天津的号码,断定‘走大’就是李培香。”罗开友说,他让姚良军直奔天津,并让姚报警求助。

2010年12月7日,天津静海县陈官屯派出所值班的杜警官回忆,11月23日,来了两个男子,老者(李兴发)说要找女儿。民警把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的主人带到了派出所,“但两人说人不对”。后来知道电话不久前过了户。

李兴发说出女儿的名字,查不到任何信息。后来说出外孙的名字,加上警方核查了那个电话号码的前主人,确定是西长屯村一户孙姓人家。

11月23日下午,派出所民警带李兴发和姚良军到西长屯村,孙家没人在。邻居说,这家女主人在附近咸菜厂打工。于是他们又找到了咸菜厂。

杜警官说,他们说明情况后,咸菜厂老板喊一个叫“李芳”的人。

但,“李芳”翻后墙跑了。

“死者”现身

根据姚良军的“汇报”,罗开友觉得,逃走的女子,应该就是失踪的李培香。

2010年12月4日,他决定自己到天津探个究竟。走前,他向雷波县公安局长求援。12月10日,两名雷波县公安局民警也到了天津。在静海县公安局及陈官屯派出所民警协助下,连夜走访调查。

12月13日下午,在紧挨西长屯村的谭村,罗开友找到了咸菜厂的老板谭金强。

谭老板说,翻墙逃走的女子“李芳”是2010年3月到咸菜厂干临时工的,10月,工厂给员工办人身意外险时,发现“李芳”没身份证。

这时罗开友激动万分,认定“李芳”就是李培香。

不过,谭老板随后说,“李芳”两眉之间并没有黑痣。罗开友的心一下子又凉了。

随后,在西长屯村,罗开友找到了“李芳”所在孙家的亲属。

据孙家亲属讲,“李芳”大概是1989年春天被介绍到孙家做媳妇的。刚来时,两眉间有颗豌豆大的黑痣,被亲朋认为是颗美人痣,不过“李芳”后来取掉了那颗痣。“李芳”还曾讲,此前有个对象是个军人。

一切都符合李培香的特征。罗开友认定,“李芳”就是李培香,他又坚定了信心。

就在罗开友走访西长屯村的同时,在丈夫和西长屯村支书带领下,“李芳”去了陈官屯派出所。

她跟民警说,自己就是李培香。

当晚,罗开友彻夜未眠。

12月17日,“李芳”告诉记者,自己当初要出走,是因老被罗家人毒打,打怕了。而她恨自己的父母当时不能保护自己,所以也不愿跟家人联系。

她说,之所以改名李芳,取自“流浪四方”。后来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怕给家庭带来灾难,也就一直隐姓埋名。

“李芳”说,她并不知道罗开友“杀了李培香”的事,直到最近警察找到她。罗开友没有见到“李芳”。李芳不愿相见。不过,她表示:“我可作证,我现在还活着,还好当时没有把他(罗开友)枪毙。要是当时枪毙了,我现在就完了。我又不是实在要害他,能给罗开友弄清案子的话,那就快洗清他的冤情。他堂堂正正做人,我也堂堂正正做人。”

罗开友只见到了警方拍的照片,确定是他的前妻。

雷波警方抽取了“李芳”的血液,并正在寻找李兴发,希望做DNA鉴定。

上一篇:健身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塑料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