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9 21:49:53

设计工作方案

设计工作方案篇1

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效能建设的宣传工作,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宣传重点

1、主动宣传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2、主动宣传区委、区政府和区直各部门、各单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举措;

3、主动宣传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机关效能建设的进展情况,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五年大变化”、加快居巢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成效;

4、主动开展典型宣传和舆论监督,推进效能建设深入开展。

二、宣传安排

(一)新闻宣传

1、开辟宣传专栏。从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当天起,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居巢新闻”开辟《机关效能建设》宣传专栏。原则上每天发稿不间断,形成舆论强势,营造浓厚氛围。各乡镇、街道广播电视站也要开辟相应专栏,及时报道本地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开展情况。

2、组织动态报道。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居巢新闻”及时动态报道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重要举措、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同时,及时报道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反映。既反映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又反映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呼声、要求、期望和建议。

3、推出系列专访。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居巢新闻”围绕效能建设的实施步骤,不断推出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系列专访。其中,在学习动员、自查自纠阶段的访谈,重点围绕加强效能建设进行表态,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舆论监督。电台、电视台可采取“群众投诉选播”形式,实现机关与群众的互动。同时,选择一些在效能建设方面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大的单位和部门,对一些破坏发展环境、损害居巢形象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并对曾经报道过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追踪报道和新闻回访。

5、突出典型宣传。新闻单位在《相关效能建设》栏目报道一批加强效能建设的先进典型,包括“机关效能建设十佳单位”、“人民满意公务员十佳标兵”的典型宣传,尤其要突出宣传在机关效能建设中促进各项工作的先进典型。

6、搞好综合报道和专题报道。根据区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新闻媒体适时推出阶段性的综合报道,全面反映我区加强效能建设的积极进展和主要成效。同时,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和任务要求,精心选择一些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报道。版权所有

7、采用标语和广告宣传。市电视台“居巢新闻”栏目要适时播发机关效能建设标语口号和形式活泼、主题突出的公益广告,努力形成效能建设家喻户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对外宣传

1、主动邀请市级新闻媒体和各驻巢记者站来我区采访报道,积极宣传全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举措、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2、组织区委中心报道组和基层骨干通报员及时采访各地、各部门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主动向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供稿。

(三)网站宣传

在区政府网和居巢宣传网开辟专栏,及时刊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文件,转载《巢湖日报》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言论和省市新闻媒体关于我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报道。

三、宣传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机关效能建设的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落实具体人员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沟通,积极提供新闻信息和新闻素材。

2、整合资源,形成声势。发挥新闻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的整体联动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宣传和报道,全面展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成效。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地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宣传工作,正确处理机关效能建设与工业强区、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主题宣传之间的关系,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各级各部门和新闻单位要迅速启动宣传方案,努力形成效能建设的浓厚氛围。版权所有

设计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工程施工 方案 质量 管理

随着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程序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够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建设效率,节约成本,就必须事先依据项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工程方案并以此来指导相关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在有效分析施工资源配置、技术设备管理以及维护管理工作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性与实践性.施工方案通过指导施工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保障施工项目质量达到相关安全标准,因此可以说施工方案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项目施工质量,所以必须加强施工方案制定工作的完善,要综合利用各类技术和设备有效的推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

一、施工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包括主要工程量、施工对象的名称、特点、难点和复杂程度;施工的条件和作业环境;需解决的技术和要点。

2、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施工方法和各专业施工顺序及施工起点流向。

3、明确施工方案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要求。

4.进度计划安排。按确定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的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工期要求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确定其全部施工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安排。

5、工程质量要求。方法,预控方案。

6、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保证措施,确定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控制点、检测器具、危险源的辨识,提出预控方案,明确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

二、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1、确立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对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并就整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甚至会影响全局的关键单项工程,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顺序与工艺流程;兼顾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的施工机械。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编制,经过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建立,目的是提高质量、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空间布置与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部署、为建筑产品生产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最优方案,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南。

每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其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成员,按既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突击重点、具体、详细地组织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有效措施,实行质量控制管理,履行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组织并实施项目施工的程序、步骤、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及技术措施、认其按照施工图施工、依照现行的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验评。

施工方案的确定,关系着施工过程的产品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与项目的总评,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譬如:我在前些年组织施工的集装箱堆箱仓库工程,该工程面积大、层高、大跨度框架结构、独立柱基、地面为货台式直接上车进库的填方高位地面,大面积蓄水屋面。该工程的施工重点是地面填土方工程,屋面模板安装与钢筋砼工程。因此,如果该工程的地面填方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显然影响将来仓库堆积货物,与汽车在库内行走的荷载而引起的地面质量问题尤其涉及到屋面浇砼施工时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其二,本工程为蓄水屋面,蓄水总量近叁仟立方米。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其技术措施。势必影响工程质量,或可能造成下沉、漏水、甚至倒塌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不堪设想的后果。为此,我从该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当地的水文气象规律、本企业的实力情况,从组织、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定性、定量分析评价,衡量比较后,编制了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前提的施工方案,合同相关部门予以论证、确定实施。

2、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的指导

施工方案是用来指导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技术性文件。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高水平的施工方案,通过管理组织进行科学、严密地管理,按既定的施工方案配备施工劳力、施工机械依据施工程序与顺序、施工起点、流向和施工方法,严格要求,加以实施。

同时,为更好地发挥施工方案的指导作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搞好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安排、开工前对各级组织进行生产、技术会议,技术交底,以及关键部位的操作工艺、规程与保证措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责任与权利,加强监督和相互促进,开展劳动竞赛,把施工质量同员工物质利益有机结合,从而为施工方案在项目施工的实施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3、方案实施,正确的技术手段、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做好质量控制的管理。是保证施工方案实施与目的的保障和手段。

为保证合同、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与方法,其正确性与科学性,决定了施工方案的科学与合理,自然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五个原则:①、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程质量。③、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预防为主”进行这些措施,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④、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验、一切用数据说话。⑤、贯彻执行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与道德观念。

做好开工前以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的一切施工准备。每个施工阶段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等相应的准备工作,就有了质量控制基础条件。遵循控制原则,针对关键项目作重点控制,并按要求保证工序质量:做到工序交换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材料进场有检验;配制材料有试验;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隐蔽工程有验收;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4、质检及其标准,是施工方案的依据和质量目标

为施工质量有可靠的保证,施工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自然与质量检查及标准相关,其标准是施工方案确立的依据与结果,是施工质量的最终目标。

设计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66-02

近几年我国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将这一改革成果很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快速提升每个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成为每个课程改革者最大的心愿。然而,现实的教学条件与理想的教学条件总是存在着各种差距,这就使得许多老师无法将设计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直接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以致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部分课改成果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目前,有的学校教学设施投资力度大,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一体化教室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有的学校将传统的教学安排也按课改需要进行了改革,即将一学期的几门专业课程按一门课学完之后再学下一门课程来安排教学时间。这样做虽可实现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但学生由于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短时难以适应改革后的教学;同时任课老师需连续满负荷工作。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绝大多数院校目前还是只有部分专业课程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设施还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教学安排还是传统的。所以,教学改革需要改变观念,需要结合实际,更需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的探索

《配电线路施工》教学团队的老师经过近三年的反复实践、反复讨论、不断改进,发现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即使没有一体化教室(甚至教室与实践场所距离也较远),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下,还是能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得很好,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应有的提升。只是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观念,将学生引向教学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习惯于既主导,又主演,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坐到了被动接受的观众席位。长此以往,学生的惰性被一天天养成,思考的习惯没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没了,更不用说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老师焦心,学校担心。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查资料,解决问题,做计划,并进行实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首先需先改变自己的观念,站对自己的位置,学生才会有可以训练能力的位置可站。其次,老师应将精力放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上:设计好每一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活动方案;组织好每一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充分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用情、用心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努力训练自己的各项基本能力。如:在任务引入时,老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课前需通过各种渠道――班主任、上届代课老师、学生问卷、与学生座谈、与班干部聊天等了解清学生的心理),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想知道的),又能顺理导出完成任务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在资询环节,教师应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而设计出既必要又充分,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9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引导问题。给学生成就感,让学生找到自信。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所设计的引导问题还应该是能逐渐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媒介。在决策环节,老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进行人员分工,让每个学生在后期的实施阶段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老师是导演――主要把控活动方向、进程和安全,启发学生寻求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协助学生成为事业上的赢家。学生是演员,是学习任务的实施者,查资料,自学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引导问题,与同学讨论问题,与老师探讨问题,独立编写任务实施计划,与同学、老师探讨任务实施计划并做出最后的决策,按计划完成任务实施并及时进行总结。在任务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就其位,各谋其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启发技巧、尽最大努力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也能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牢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学生能做到的老师最好不要开口;通过启发、点拨学生能做到的,老师最好不要多言;通过演示学生能会的,老师最好不要手把手地教。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且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相信他的能力的。给学生自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钻研的时间和体会总结的时间。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则绝不能怕学生错,只有出错,学生才能知道为什么不能那么做。

2.多用心,给学生一个适应的缓冲过程。由于高职学生大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仅适应了被动接受学习而不太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所以,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变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缓冲过程,同时也需教师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如果操之过急,则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不会来抵制一切。所以,经过多次的试点之后得出,进行课改,不能急于求成,需在前后转折间用缓冲曲线来衔接,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考虑学习任务难易程度的同时还需考虑学生的适应性。例如,我们学校的教学安排是传统的,教室也与配电线路实训中心相距较远,但安排有两周集中实训时间。因此,在设计《配电线路施工》教学计划时(该课程共3个学习情境),虽然学习情境一是本课程中最简单的,但我们安排了总课时近一半的课时,因为老师要由多讲慢慢过渡到少讲;学生要开始尝试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学习情境二是本课程中难易居中,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老师需要讲的变少,故安排了总课时的1/3课时。学习情境三虽是本课程中相对最难的部分,但学生已基本适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老师需要讲的更少,故安排了总课时的1/6课时。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实施环节,则将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2小时内的关键技能放在课程教学计划内,其他任务实施环节则都集中放到实训周来实施。虽看似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被拆分,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效率却得到提高(这其实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相一致的,任何一个工程单位都会为尽量缩短在条件艰苦的现场施工的时间,而做好充分的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且为减少来回路上的时间,一旦进入现场施工现场都是要连续工作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心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情反应随机应变,一开始一定是选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来问,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没自信的学生要找他能答出的问题来让他来答;对于自满的学生则要选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要让他必须在老师的启发下才能回答正确;对于学生感觉茫然的问题,老师则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分析讲解。同时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开始分析、判断。对于通过分析已有结果的答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让学生体会成就感。老师也应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杨,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老师在最后归纳总结时要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任务还是很好完成的。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思考之后,老师便可慢慢地让学生多做。

3.多用功,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1)建设一体化教室。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最佳条件是一体化教室。然而在一体化教室还没能建成之前,多努力、多用功,也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大部分学校而言,现有的条件距一体化教室的条件相差也不是很远。如:①多媒体――每个学校都是有的,老师可用它来讲课,学生也可随时用它来上网查资料,看相关的现场教学视频、现场操作视频;②工器具材料柜――只需在教室的一角立一柜,将一些简单的工器具、材料陈列其中,上课时即可在需要时就能及时拿来出来演示,使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更利于学生的理解;③图书角――同样,只需在教室的一角立一书柜,将所需的图书资料搜集于此,学生便可在资询环节进行查找学习。只要愿付出,慢慢地一体化教室也就会逐渐建成。(2)开发模拟训练软件。模拟训练软件的应用,可使实际操作时更安全、更规范,效率和效益更高。特别是像配电线路施工这种训练危险度高、耗材成本高的课程,则显得优为重要。课程组成员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模拟训练软件之后,学生便可随时上机训练,没有安全之忧,不需老师监护,且不需要高成本材料的消耗,最关键的是学生能在模拟训练软件的引导下,抓住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及其操作技巧,掌握任务实施过程中危险点的预控措施,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后期再进行现场实训时,学生明显比没进行过模拟训练的学生要自信,做事的条理性更强,操作起来也规范得多。在安全方面学生还能做到相互提醒、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提高,耗材成本降低,学生、老师及学校多方受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老师们能抓住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核心――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找准自己的位置的同时将学生也能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同时,遵循教育的成长规律和职业的成长规律以及适应性规律来进行教学改革,则学生不但能接受,且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学锋,熊熙,刘建超,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设计工作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同志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根据县纪委和主管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版权所有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今年,我局采取集中学习、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使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负起领导责任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党风政风好转的治本工程。因此,不抓责任制落实,就有毁掉自己的危险,不抓责任制落实,就有毁掉班子的危险,不抓责任制落实,就树不起统计部门的良好形象,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经党组研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将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量化分解,细化目标,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1、量化分解,细化目标。首先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制订了《xx县统计局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细化责任目标》,对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按照班子成员的职责,分解细化了27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了每位领导干部头上,并明确了具体的目标要求,明确了任务和完成情况。其次强调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即要协助党政一把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又要对自己分管股室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责。

2、强化措施,健全监督机制。我局在搞好责任分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以责任报告制度,责任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诫勉谈话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监督保障运行机制,并装镜上墙,时刻对照执行。

3、坚持“四个一起”,狠抓责任制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是保障责任制落实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做到在研究工作时,首先考虑按照政纪法规的要求,怎样抓落实。二是在部署工作时,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在检查工作时,把工作开展中有无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行风建设中,提出了“不爱岗,就下岗”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满意在统计”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三、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及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

今年以来,在认真抓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同时,对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问题常抓不懈,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严于律己,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执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班子成员必须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坚决不做,要求别人纠正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纠正。同时,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对配偶、子女的管理教育。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以清正、廉洁、严明的形象感召和影响着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今年,局党组按照上级要求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正常要求,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了民主监督,强化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党内民主生活会质量。

四、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情况

设计工作方案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建筑施工之前要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布局,其建设方案以及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其中方案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高效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保证建筑科学性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成本,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方案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个面貌,众所周知,城市的整体空间是由城市中的诸多基础设施和一些景观组成的,其中建筑在城市建筑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对于城市的整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方案设计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要想实现长足的发展,需要不断发挥其自身的特色。比如有些城市是历史名城,有些城市则以古典文化或者是风土民情著称,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因素。让整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才是方案设计的最终目标。

方案设计可以对城市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建筑的设计需要依托周围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周围的环境。只有对其进行把握,才能在图纸的设计和工程的施工中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把握。尤其是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会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要与城市文化相符合。建筑设计方案主要是对城市规划中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进行规划,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城市的交通和城市的文化设施。减少城市的压力对建筑基础设施本身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进行方案设计可以对建筑成本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在内,因此设计人员会对建筑设计中涉及到的各个因素都考虑在内,包括工程预算。

方案设计是施工图设计能否保证高效,按时,保质完成的关键因素,好的方案设计会充分考虑各专业的问题,给各个专业留下足够空间,从而节约时间、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影响力,更有甚者导致项目不断的继续进行。

二、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现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总体走向主要是根据投资方的要求抉择的,政府监管部门在这个环节只是简单的对工程图纸进行审核,不会对结构是否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任何检查,这种监管松散的现象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没有认真的考核与评价。而且多数建筑公司投资方也没有主动工程设计图纸的优化问题,仅仅只关心投标价和标底价之间的差距,没有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于节省建筑工程投入的中要求。从而导致了在建筑设计图投标过程中审核不仔细、计算不准确、要求快方案设计速度并且可以的压力设计方案的费用,这些错误的做法都导致了建筑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没有得到任何重视,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则更是无从说起,种种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投资超标的情况常有出现。所以,每一个建筑投资企业都必须对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重视,设计过程中认真的审核设计方案,只有通过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才能够在符合国家政策和当地法规的情况下阳氏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所有设计方案都是由设计人员来决定,因此要想实现设计方案优化,首先就要优化人员管理方案。即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时,要合理优化人员配置,根据设计人员所具备的不同能力和强项来安排人员,使所有的设计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长处,并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其各自的设计成果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完成整体工程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项目设计管理进行优化,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工程预算方案、交叉施工方案、项目管理方案以及现场交叉工作协调方案等多个方面。加强对施工方案设计的统筹控制,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效益,提高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人员管理优化是实施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优化的关键,各个建设企业或单位都要将人才培养和人员管理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为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优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四、划方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

方案设计尽可能体现低耗高效、节约经济及自然生态的概念。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加快,到2015年城镇50%以上的建筑将是21世纪内建造的。因此,有效的降低建筑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建筑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户型设计应尽量采取自然通风,日照采光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专项措施处理好保温隔热营造出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

方案设计从细节入手为着力点,恰当处理关键部位为设计增色,建筑入口、阳(露)台及屋顶设计对总体形象至关重要,细化方案处理好人们对建筑物的第一印象力争提升设计影响力。不同类型的建筑,其入口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别,古典的行政建筑,大楼两旁往往用列柱、石狮以增强其崇高和威严,现代商业性建筑入口则考虑人流和购物的需求,与室外地面衔接,并辅以绚丽的橱窗、多彩的灯光,来创造富丽的商业气息。建筑阳台具备使用与装饰并重的作用,阳台设计则注重作为一种建筑造型处理手段强调装饰功能与美化建筑。屋顶是建筑造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地域特征、建筑风格、造型特点考虑设计。

注重规划方案设计中景观设计工作,充分体现设计宜居性。

规划方案中景观设计工作必须考虑原地形地貌与地势高差起伏状态,并充分体现业主活动起居的生活需要,在设计构思、环境营造、植被选取与场地布置等方面,紧紧围绕生活宜居这一主题展开。景观设计要从多角度入手,首先,将当地人文环境与人们生活需要恰如其分的有机关联,好的景观营造出绿化、建筑与公共环境的浑然一体,人们生活得舒适自然;其次,景观布置要与区域内建筑风格统一协调,从主体建筑外形立面出发,合理规划布置景观元素,好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建筑风貌,不能与建筑风格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总图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绿植布置,景观与建筑设计统一规划,协调变动;最后,项目实施阶段要因地制宜,避免单一的绿植元素过多重复使用,显出特色,苗木搭配疏密有别,发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在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处理好各种生态要素的组合关系。

五、结语

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项建筑设计从无到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建筑方案设计要始终以人为本,在设计实践中要充分重视方案设计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设计工作的完美境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兰.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29.

[2]何智杰.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7.

[3]梁祥相,吴文海.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52-53.

[4]丁义杰.浅谈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263+265.

[5]王建国.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J].建筑学报,2005,08:5-9.

设计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高层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前言

高层建筑地基单位面积的荷载较大,所以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例如打桩做人工地基或加做较深的地下室,在施工中作业危害因素可能从地下土体扩散到工地界限以外;如打桩时造成煤气管漏气使居民中毒;或打桩、挖土时使城市水管爆裂;或是在采用井点降水时使道路下陷、管道开裂等,将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因此,对建筑高层作业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的特点

1、高层建筑基础开挖深度深。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开挖的基坑深,坑边物体落下打死人,操作人员落入坑下死亡以及挖坑塌土压死人等事故也屡有发生。所以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对由于深基础带来对周围与作业人员本身的危险加以防范。

2、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的大量作业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例如,某高层住宅从檐口落下一段小钢筋,一直飞落到工地外l0多米处,打在正在行走的老妇人头上,致使老妇人当即死亡;又如发生过模板被风吹倒,压死操作人员之事。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的事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而上面落物砸死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平网设置

1、安全网张设位置。第二层顶标高处开始设置,向上每隔两层(即在二、四、六层顶)设置。

2、平网张设和使用。(1)安装前必须对网、支杆、锚固点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2)二层、四层、六层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在最外侧一圈顶梁混凝土内预埋ф6圆钢,根部穿过梁上部纵筋,并绑扎牢固,预埋间距≤3m。(3)支杆必须在墙体或楼层上支牢,其间距不得大于4m,支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度,底端与水平撑杆连接。(4)平网在整个施工期间不允许拆除,网片不宜绷紧,应稍呈松弛状态,并使网片初始下垂的最低点与下部杆件的距离不低于1.5m。(5)系结点应沿网边均匀分布,其距离不大于75cm。在每个系结点上,边绳要靠紧水平横杆,并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绳要连结牢固而又容易松开,受力后不会散脱,筋绳要连接在上水平横杆。(6)水平网应外高内低(外侧高出0.6m~0.8m),网伸出建筑物宽度最小2.5~3m。(7)为了确保安全网的安全,在水平网安装前要进行实地测试,在承受长1米.重100kg.底面积为2800cm2的模拟人形砂包冲击后,网绳、边绳、系绳都不断裂,冲击高度10m,水平网最大延伸率不超过1.5m,现场以水平网达到最大延伸率时不与钢管架接触的标准进行控制。(8)网与网之间必须搭接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建筑物的转角处.阳台口和平面形状突出的部位,安全网要整体连接,不得中断,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漏洞。

三、防护栏杆的设置

1、第二、四、六层施工完毕,在拆模及杂物清理完之后,在该层临边设置防护栏杆,栏杆横杆设为两道,用扣件和水平安全网在框架柱上的抱箍连接,第八、九层设置临边防护栏杆,砌筑填充墙时拆除,第三、五、七层有水平安全网,不另外设置临边防护栏杆;每层电梯井口设置防护栏杆,并在第三、五、七层的电梯井口挂设一道安全网。

2、上栏杆上皮高度1.1m,下栏杆高度600mm,上下栏杆与框架柱牢固连接。

3、楼梯临边防护。模板拆除完后,相应楼层的楼梯临边防护即应及时设置。采用钢管扣件方式,防护高度1.2米,沿楼梯走向斜向设置。

四、立网设置

遇到下列情况时,要加设立网。

1、当施工到第八层和第九层时,设置随层作业安全防护,采用立网进行防护,钢管立杆高度大于等于3.7米,当施工完成时将立网拆掉采用护栏进行防护。

2、对于施工条件所限不能搭设安全平网的部位应采用立网封闭。

3、提升架周围应采用立网封闭;立网的网体不得作平网网体使用。

4、固定水平杆采用预埋地锚固定。

五、安全通道设置

1、九层框架楼梯入口雨棚边缘距离楼层作业面边缘最少距离为4.7米,因此不再另设安全通道,利用楼梯口作为人员进出通道。

2、每栋楼底层,距离楼边3米远处设置一圈1米高的围栏,仅留一个楼梯口供人员进出,禁止从其它位置进入楼内。围栏用钢管搭设,扣件连接。

六、使用、维修和保养

1、安全网在使用中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杂物及时清理。

2、当受到较大荷载冲击后,应及时更换新网或进行检查,看有无严重变形、磨损、断裂、连接部位脱落等,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3、清理安全网时如需进入安全网,必须事先检查安全网的质量及支杆是否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安全网清理。清理时应一手抓住网筋,一手清理杂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网上,双手清理杂物或往下抛掷。清理杂物时,地面应设监护人,或是加设围栏,禁人入内。

七、注意事项

1、有裂纹、孔洞、弯曲的钢管严禁使用。

2、设安全技术措施

(1)技术保障措施。安全防护搭设好后由搭设单位进行自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将模板支架、揽风绳等固定在安全防护的钢管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未经允许严禁他人拆卸安全防护结构。(2)质量保障措施。技术人员在搭设、拆除前必须给作业人员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并传达至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搭设,搭设时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搭设情况,保证搭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搭设完毕,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与单项作业验收表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必须限时或立即整改。(3)保障措施。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操作。

3、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踩踏安全防护构件,不得随意拆除拆除安全防护构件。

4、应设专人负责对防护装置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尤其注意:各主节点处各杆件的安装、连墙件等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扣件扣件是否松动。

5、拆除时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中所搭设的安全网,不论局部或全体,都须在施工全部完成,作业全部停止之后,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才可拆除。(2)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效的防止坠落和物体打击的措施,拆卸工人应系安全带,下方应设警戒区围栏,拆卸完毕后,再恢复通行。(3)如遇强风、雨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拆除,严禁夜间拆除。(4)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八、验收

要求各施工队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施工,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未进行验收就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设计工作方案篇7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及我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促进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及我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促进技术服务网络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为顺利完成“十一五”的各项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构建“六个体系”:即职业分类体系、岗位标准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业规范体系、考核评估体系、职业资格评审认证体系;建立完善“六个机制”:人员准入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干部监督机制,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技术精湛、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的、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化的干部队伍,开创人口计生工作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六个体系”

(一)职业分类体系。一是把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化分类。根据上级要求和我镇实际,把人口计生干部划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勤类等三个类别。二是设置工作岗位。在分类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规范化原则,下设七个工作岗位。

管理类下设三个工作岗位。即综合管理岗(主要包括从事管理、人事、后勤、财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人口信息岗(主要包括从事人口统计、人口信息、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宣传教育岗(主要包括从事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

技术服务类下设三个工作岗位。即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岗(主要包括从事计划生育医、药、护、技的工作人员)、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服务岗(主要包括从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生殖健康咨询岗(主要包括从事生殖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

工勤类下设一个工勤服务岗(主要包括司机、文件收发的工作人员)。

(二)岗位标准体系。一是严格按要求按标准选配工作人员。镇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医学中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有任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二是制定岗位职责。按照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制定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目标;三是制定岗位规范。按照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各岗位人员工作规范。四是把职业化的内容形成文字材料,汇编成书。制作职业化体系构架和分类设岗示意图两块版面,挂在墙上。把每个岗位的职责、道德规范制成桌牌,放在桌上,为每个人制作一个胸卡,挂在身上,形成职业化建设氛围。

(三)职业化教育体系。制定干部培训制度,一是定期对镇计生办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定期对村级计生管理员进行培训;三是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四)行为规范体系。一是建立职业道德规范。组织镇村人口计生干部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道德规范》,努力塑造人口计生干部高尚品格;二是建立职业礼仪规范。制定人口计生行业特点的职业礼仪规范;三是制定岗位工作纪律。

(五)考核评估体系。一是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人员的现实表现和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平时、半年和年终评估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三是重视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选拔任用干部和辞退不合格人员的重要依据,激励广大人口计生干部争先创优,岗位建功。

(六)职业资格评审认证体系。依据《河南省计划生育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出台相应的计划生育专业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办法,逐步实行职业资格认证上岗制度。

四、实施“六个机制”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实施干部选拔任用的“六个机制”:

(一)人员准入机制。一是严格按照各岗位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标准,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录用空岗人员。二是按照机械导入、就近套入、同等优先的原则,使现有工作人员对号上岗。“机械导入”,即每个工作人员依据自身情况,对照准入条件,采取本人申请、干部评议、集体研究的办法确定工作岗位。“就近套入、同等优先”,即现正从事的条件相近的人员直接定岗,有两个以上符合条件的人员,现正从事该岗的优先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对暂时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人员给予一段时间作为提高期,明确学习培训和上岗资格等要求,限期达到岗位标准。三是按照人员编制和干部本人资质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一岗多人。

(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推荐镇、村人口计生系统的优秀干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三是全面推行聘用制。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聘上岗的原则聘用各岗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四是建立完善村级管理员规范化管理制度。

(三)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政策力度,逐步形成奖优罚劣、按劳取酬的人才激励机制。二是继续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被评为“双十佳”的村计生管理员、组计生宣传员分别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大力开展创优活动,营造敬业奉献、依法行政、为育龄群众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激发人口计生干部忠于职守、奋发进取、工作创新、勇创一流。

(四)人才培训机制。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以提高人口计生干部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加强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二是制定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的优惠政策,建立组织培养、个人进修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职业能力;三是制定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有效措施,加强专业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五)人员退出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员退休、退职、辞职、辞退制度,促进人员的正常流动和更新。对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对工作不尽职尽责、不能胜任所从事工作的人员,要依法予以辞退;二是实行镇人口计生办和人口计生服务中心主任任期制,明确任期内工作目标,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并作为提拔使用的依据;三是妥善安置解聘、落聘人员,做到出口畅通,能下能出,始终保持人口计生系统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设计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 高职 网络 培养 方案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引 言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是很多职业教育者研究的一个课题,旨在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性网络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国家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教育水平,人才需求结构,就业状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网络技能人才是网络专业的核心,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合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组织教学的依据。

设计背景

1.网络人才遍布在各行各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在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在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设置独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汉中、安康、商洛等市的高职院校80% 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受师资、实训条件限制,培养的人才知识滞后,职业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相对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2.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网络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环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提高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环境,必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3.本地区对计算机网络高技能人才的规格要求和专业定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一掌握某一专业的人才未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掌握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软、硬件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操作、测试和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快速跟踪网络新技术的能力,能真正把基础理论知识与网络实践能力合二为一的网络建设、 操作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紧俏商品”。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正是培养此类人才。

通过调研汉中市及周边地区的典型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其中主要走访调研了以汉中四通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汉中移动、联通公司为代表的通信运营业;以及汉中钢铁厂代表的制造业、政府机关和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对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

设计过程

通过行业企业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召开专家工人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按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建网”、“管网”、和“用网”。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络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网络管理、IT产品营销、数据库设计开发、网站建设等。

1.依托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网络及安全管理员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遍需要的职业岗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工学结合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的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证书性学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一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围绕考取职业证书安排教学。主要取得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建网基础)、网络管理员(管网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用网基础)。以达到基本职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入门水平,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

第二阶段“生产性实训”是指三年制的第二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以“典型工程项目”安排教学。以达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较高水平。

第三阶段“顶岗性实习”是指三年制的第三年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主要是在校内、外的企业顶岗工作。以达到专业应具备的企业经验和综合素质。在校内安排企业真实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外以实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安排顶岗实习。

2.在课程开发方式上,探索建立“教师科研下企业,工程项目进课堂,师徒方式传技能,学生学习如上岗”的模式

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召开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前阶段的工作分析和成果,共同讨论和初步确定了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架体系

1.确定职业岗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试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工学结合为特点,以职业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确定其面向的职业和职业岗位,初步提出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本质特征的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应包括完成一项任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估等完整的过程。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再根据三级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小型企业级局域网组建、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16个典型工作任务。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学习领域设置的原则:一是每一学习领域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各学习领域排序要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所有学习领域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领域表现形式是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建网”、“管网”、“用网”。

4.课程体系结构

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需要有成熟的课程载体、规范的工作岗位或实训中心,熟练的指导教师等条件的支撑。就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平台+学习领域课程”的构想,兼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保证学生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第一学年奠定一个基础和平台,从第三学期开始采用纯粹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式的构想。

5.教学计划设计

完成了上述步骤之后,编制教学计划表,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当专业的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的幅度大时,或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按常规教学周无法很好实现教学目标时,可对3年6学期制进行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教学计划开出的课程,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认证代考试”、“以竞赛代考试”、企业实践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方式;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答辩”、社会调研报告、企业实践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逐期载入学生学业成绩登记表,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具体归结为:通过两种方法来考核,一是教考分离,通过国际、国内认证考试,二是形成性考核。

教学条件配置

1.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本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1)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应用开发和信息安全专业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

(3)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专业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若能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则更好。

(4)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5)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2.教学设备配置

(1)校内实训室

支撑实践教学计划所需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包括“网络集成实训室”和“网络工程实训室”,辅以2个普通多媒体机房,可以满足每届招生1个标准班(40人)的实训基本要求。出于安全等原因,企业网络的生产环境不会轻易让学生使用,校内实训环境应尽量扩大规模和覆盖面,以保障实训需要。条件许可时,应跟随技术发展,增加安全、无线、IP语音、网络存储等实训环境,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从事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领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中心。最需要真实网络环境开展“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训实习却很难在企业进行,“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须借助网络工程类企业开展实训实习。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除从事网络工程和应用开发的少部分企业能一次接纳多人外,一般企业接收的学生数目也就1到2个,且不会每年接纳,因此校外实训基地最好能够达到每个标准班级(40人)4个以上,并尽可能多。

总 结

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更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需校企合作,走工学合作之路,同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M].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5,2.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后勤保障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资产清查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