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13:34:26

齐文化论文

齐文化论文篇1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齐鲁文化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齐文化论文篇2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齐市广场文化的状况,针对齐市广场的现状,我们应结合实际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改变其现在的使用现状,使广场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出它的作用,让广场文化真正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成为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而非边缘化的构成,真正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作用。在《齐齐哈尔市广场文化研究概论》一文中我们已经给出了部分意见,下面从其他角度再补充一些:

一、地域特点影响最小化,利用季节特点“做文章”

齐市地处东北地域,其特点决定了她的四季。季节分明,对于广场的使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季基本上是不使用的,也是形成空置的因素之一。这样广场文化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在时间上只有大概8个月左右。这种现实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也是影响广场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其余的4、5个月的时间我们如何使用广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东北地域特色在冬季体现的非常明显,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冬季活动,丰富了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冬季活动的开展,把它和广场结合起来,组织一些可以操作的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冰雪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体育活动,让广场摆脱季节和地域的局限,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广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互利双赢。比如,我们可以把我市的关东文化节、边疆旅游、冰雪旅游等旅游项目与广场结合起来,在大型广场举行宣传、演出、展览、比赛等相关事项,既宣传了旅游又发挥了广场作用,更使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元互渗影响,共同发展。由于广场类型的不同,中小型的广场我们可以开展宣传、展览等适合的活动项目。总之,利用一切资源发展广场文化,在打造广场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其他文化类型的发展,形成共赢的局面,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二)广场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更健全完善

广场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对于广场的使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齐市广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好,但是辅助设施不是很完全。场地、草坪、休息长椅等这些基础设施对于参与者来讲是吸引他们来到广场上的原因,而辅助设施是把他们留住的根本。现在所建的广场一般特点都是规模大,环境美,功能多。比如环境优美,可以建有万余平方米的花岗岩硬质广场,还可以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电子屏幕、绿地等,这样的广场冲整体上就非常吸引人,再加上辅助设施完备的话,那么广场的人群自然会不断增加,活动会丰富多彩,其价值在多样的活动中就得到很好的实现。

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需要对广场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广场配套设施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按照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广场设施功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完善广场配套设施。像设立演出的舞台、简易的化妆间、厕所、报刊阅读栏(宣传板)、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分区设置、健身器材多样等。还要改进广场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广场状况和使用情况把广场划分区域,比如娱乐区、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等,多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整治广场及周边环境,做到有绿化,无污染,交通方便。对于正在规划的广场,除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注重考虑选择交通便利、群众容易参与的地段,否则就会出现空置的现象。

(三)广场建筑要具有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的形象非常重要,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在城市当中的定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这就涉及到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问题。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人文、艺术等等人文文化的积累和存量,它积累什么、保存什么,就是它的文化资源。那么什么叫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个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说文化教育修养的一个具体获取,成为个人以后成长的资历和资格。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是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新资源,她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我们修建了多少广场,不是数量上取胜,而是广场的价值和作用,在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在建设广场时就要注意如何把质量提升上去。对于要新修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建筑上多下功夫,建筑本身的风格和整体设计均要体现出人文色彩,形成文化气息,成为吸引人群的基础。而对于现有的已建成的广场,我们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现在已有的建筑,像和平广场的手印墙,以鹤文化为底蕴的系列建筑物,依湖而建的劳动湖音乐广场,这些都彰显着作为鹤家乡的齐市城市的特色。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它,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辅助设施的完备,各种渠道的宣传,多样的活动形式等等,让它的文化气息得到不断发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通过广场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文化资源得到不断积累,散发出其所特有的魅力,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使我们的城市得到不断成长,它的资历和资格不断增加,而我们城市的综合实力也自然得以上升。

(四)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实力

广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它必须要在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框架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城市建设而自行发展。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 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建设广场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广场的绿化和基础设施,更要考虑到广场的活动空间,就是说要有一定规模的硬质地面的广场,也要考虑到有适宜表演的舞台,以便方便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像我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几十个公园就可以在整体规划的框架里把广场这一块精心打造,让它成为公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活动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尽量挖掘和调动本地文化的资源,可以通过广场这个载体让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把他们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从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最开始的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的转变,这其中就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原来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转变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精心策划和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 就是希望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我们组织的活动是真正地为群众着想,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就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城市的整体影响力,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

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传承发展,为齐齐哈尔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辽金文化”、“流人文化”、 “闯关东文化”、“马恒昌文化”、“冰雪文化”、“鹤文化”等。这些资源如果和广场文化相结合,它们会成为广场文化重要的支撑要素,丰富广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自身的宣传与发展找到一条好的途径。比如我们在建设以鹤文化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城市文化整体构架中,可以把广场文化加入其中,现在的市政建设处处都能体现出鹤文化的标记,如果再利用广场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那么不仅是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广场文化由于有了鹤文化的展示,同样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使用率也会逐步上升,价值和作用自然会体现出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它成为广场文化的支撑要素,这是我们在建设城市广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条途径,也可以为我市城市发展特别是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城市增添力量,起到推动的作用。

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广场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健身还是演出,人们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广场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缩影。

广场文化活动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体现。 因此,我们对于广场文化的认识就要转变角度,认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齐市实际,打造符合自身需要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广场文化,推动齐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2〕

〔参 考 文 献〕

〔1〕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建设〔EB/OL〕.http://blog.sina.com.cn/11shiylang?

齐文化论文篇3

一、引言

从商周到先秦,齐鲁地区历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已经文化枢纽,有着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自然遗产。作为人文遗产重点省份,山东的三孔和泰山较早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自然造化与人文遗产的相互作用,使齐鲁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特色,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整体而言,齐鲁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地域民俗这三个方面。

二、齐鲁宗教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齐鲁区域宗教文化的形成,受到了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以及周文化的共同影响,进而形成了兼收并蓄、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色。不同文化类型长期融合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道家文化,主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齐鲁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山东道教名山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尊享五岳第一的泰山还是道文化悠久的崂山,这些宗教文化以不同形式表现,形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及具有道家风格的特色建筑,如泰山的碧霞祠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道教文化名胜,是山东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同时,山东还有着深厚的佛教基础,从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到唐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随着佛教在山东的传播,一些佛教建筑相继建成,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尤其是依托山东的自然条件,除庙宇建筑外,形成了独特的摩崖石刻以及塔林等佛教建筑,而济南长清则建有灵岩寺,被誉为“海内四大名刹”之一。灵岩寺现已成为旅游者膜拜祈福的重要名胜,对齐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有“大字鼻祖”之称的石峪石刻“泰山经”,以及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更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观摩的重要旅游资源。济南历城区石塔以单层建筑结构闻名,是齐鲁佛教文化的又一特色建筑,深受旅游者喜爱。

同时,齐鲁地区还有着悠久的伊斯兰教文化,1265年伊斯兰教传入山东,并在齐鲁大地得以发展繁衍,并融入当地文化之中。齐鲁区域有著名的济南南大寺、北大寺,德州有北营清真寺,与传统民俗风格迥异的伊斯兰文化同样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宗教文化和伊斯兰风格的宗教建筑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三、齐鲁民俗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一特性正是文化旅游进行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形成有着历史的积淀和淘洗,是一个不断丰富、淘汰、精炼、完善的过程。齐鲁文化有着兼收并蓄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加之齐鲁商业历来发达,在商业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齐鲁文化的交流和传统,同时也为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起到了有效的推助作用。齐鲁文化以泰山文化、黄河文化、儒家文化为代表,这些深厚的文化历史形成了齐鲁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齐鲁各地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东部沿海区域,日照、长岛一线以渔业为主,为典型的外出经商特色;而山东东南部的沂蒙区域,则受到黄河文化的影响,在民间剪纸艺术、曲艺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

这些民俗文化为山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基础,在当前开发的旅游项目中,主要有民俗节庆旅游、农家原生态旅游、渔家风情游、民俗博物馆、齐鲁美食文化游、齐鲁民俗艺术游等多种类型,这些旅游类型极大丰富的旅游者的出游体验。以齐鲁美食文化游为例,这是典型的民俗旅游项目之一,游客可以在农家品尝地道的山东农家饭,享受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在享受美食美景的同时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放松身心压力。而曲阜孔府的满汉全席更是世界级的美食奇珍,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味。齐鲁民俗旅游为山东旅游资源的的发掘注入了新活力。

四、齐鲁古建筑文化对山东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

山东有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尤其是在古建筑方面形成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这些古建筑凝聚了齐鲁文化的智慧,是了解齐鲁历史、民俗文化、地方风情的一扇窗口。在东夷文化的影响下,建筑文化得到长足发展,这些古建筑不但结构合理、造型独特,而且类型丰富,能够反映出当时政治、文化、军事、民俗等多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齐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

譬如著名的齐长城修建于春秋时期,规模宏大气势可观,体现出二千五百年前齐鲁人民的建筑智慧,同时也彰显春秋首霸以及战国七雄的历史雄风,更成为当今旅游者追寻历史足迹、揽胜探幽的好去处。济南长清灵岩寺特色建筑辟支塔,体现出了杰出的建筑艺术,同时又富有深厚的民俗底蕴,辟支塔以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号召力,成为国内外游客赴齐鲁旅游的目的地。同时,齐鲁古建筑还融合了齐国和鲁国的文化特点,反映出建筑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色,不但是中国古建筑领域的一支奇葩,更是开发齐鲁旅游资源、发展山东文化旅游的新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业被视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动力。山东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尤其是在齐鲁文化的发掘和整合利用上,更是由巨大的发掘潜力。相关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细致工作,将齐鲁文化与山东旅游品牌构建相结合,在实施区域合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地文化优势,进而打造五独一无二的山东文化旅游品牌,为山东旅游文化形象塑造创造新机遇。

齐文化论文篇4

北齐是一个战乱中的短命王朝,但是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着名作家。但是就北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术界有着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北朝是没有文学的,南北朝的文学也就是南朝文学。有些人给予了北朝文学积极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时期以后,随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北齐文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术界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主要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单综述,以期有利于研究者的研究之用。

北齐文学兴盛原因综述

吉定在《北齐文学兴盛及其原因初探》中指出,北齐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骈文、辞赋、民歌等方面,而北齐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文林馆的创办;北齐文风的“南化”;南北文士的交流。他认为北齐文学在模仿南朝文学的同时,保持北方文学的贞刚之气、开阔境界是北齐文学的一大特点,在哀婉之情的抒发中,包蕴了一份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 ,折射出南北分裂 、融合时期动乱现实给士人心态造成的精神失落和特殊人生的深悲沉恨 ,这一点部分地继承了汉魏风骨 ,是北齐文学的又一特点。

陈娟、徐中原在《东魏北齐散文发展的动因及其表现》中也指出,东魏、北齐的散文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一方面是受到北魏的影响,另一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和文士自身审美意识的增强也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东魏北齐不管是在作家、作品数量还是在作品题材、艺术性方面都比前代有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并且开始出现了散文的文学流派,这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文林馆的设立,是北齐统治者重视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多篇单篇研究论文。如宋燕鹏在论文《北齐的文化着述机构——文林馆》中就考证了文林馆设立的时间、执掌与成员人数、成就与撤销时间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文林馆设立于武平三年(572年),颜之推、李德林、张景仁执掌文林馆,经过考证得出文林馆实际有68人,并且整理和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集子,随着北齐政权的灭亡而消失。魏宏利《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也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时间应当在武平三年(572年),待诏文林馆的人大都富有才华,待诏文林馆的大都是北方的汉族士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预示着北方文学新的创作高峰的到来。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经过研究史料认为北齐文林馆的真正建立时间应当在武平四年(573年),建立之后主要由颜之推、李德林负责,文林馆的主要职责是编纂书籍,编辑了大批类书,文林馆作家创作了大量诗歌。文林馆的建立在南北方文学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对以后朝代相应官职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石美莹在论文《试论北齐文林馆设立的意义与作用》中着重论述了文林馆设立的意义,她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标志着北齐文坛实现了“文学的自觉”,北朝文学开始追赶南朝文学,对南北文风的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新锐作家。

北齐主要文学成就研究由于文献资料的散失,北齐文学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直到近些年,收集到一些散佚的作品,例如严可均辑佚的《全北齐文》,逯立钦编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等,基本上反映了现存的北齐文学的整体状况。随着这些辑佚作品的出现,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北齐文学的发展,逐步肯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85年,张皓在论文《北朝诗风刍议》中肯定了北朝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北朝诗歌的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北朝诗歌应当分为三种:汉魏遗响,燕赵悲歌;民族交融,乐府新声;南北初融,寒木春华。

曹道衡先生在论文《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中肯定了北齐的诗歌创作,虽然现存数量不多,但是却代表了北朝文学比较繁荣的一个阶段,与北魏、北周相比,诗歌创作在数量上明显要多,就创作技巧而言,相比北魏时期也是比较成熟的。由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北齐诗歌呈现出不同于南朝的特色,数量上也无法与之相比,但总体来说,北齐诗歌是代表着上升的趋势。当然,北齐也是在借鉴南朝诗歌的经验,体现了南北文风的大融合。

刘怀荣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中看到了歌诗在三代中的繁荣发展,王室、贵族和文人们阶层对歌诗艺术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发展,而这些喜爱歌诗艺术的文人大多都是歌诗的创作者。胡汉音乐交融,南北歌诗融合,使得歌诗艺术的创作和消费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胡大雷的论文《南北朝外交场景中的诗人诗作》论述了南北朝诗人在外交场景中的诗歌创作。因为外交使者的形象、口辩、风度、才学都与国家的形象、威严紧密相连,所以才学俱佳的诗人就成为了外交场景中的常客。文学作品也承担起了外交往来的重任,双方有往来必有赋诗,这也成为一种定例,包括使者的以诗相会,对自己使节生涯的吟诵等等,这也表明,南北统一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北齐诗歌与同时期的陈朝相比,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没有对北齐文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还有待于后来者进一步开掘。 北齐具体作家研究

由于大量文学作品的散佚,北齐的作家也有不见于史料者,现在学术界所见的大都是《北史》,《北齐书》等所记载的,也逐步开展了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就。

孔毅在《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一文中指出,在东魏北齐活跃着一个文士集团,在两朝政治、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隋唐人对这个文士集团有高度评价,但是近些年又受到忽视。他们编修了大批书籍,如《魏书》、《修文殿御览》、《文林馆诗赋》等,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文士大都才华卓着,富于辩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外交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李少雍的论文《史传文学家魏收》对魏收的文学和史学创作进行了总结。他通过研究的出,魏收的诗作目前现存16首,大多是模拟南朝诗人的作品,但也有少数诗歌体现了北朝浑厚的诗风。魏收推崇并模拟南朝梁昉,并以散文创作见长,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收录了魏收13篇散文。魏收最着名的是他编写的《魏书》,尽管颇受争议,但仍然代表了魏收创作的高度。

徐中原《邢邵散文略论》一文集中论述了邢邵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他的散文现存28篇,风格不同,以文采见称,其思想内容涉及佛学、文学思想等等。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被南朝人成为“北间第一才士”。

钟素梅在论文《颜之推入北后的文化反思》中阐述了颜之推在出使北朝后的思想变化。她指出颜之推出身南朝高门,曾受南朝皇帝大恩,所以入北之后对故国怀有依恋之情,加之北方文化的变化和政局的动荡,使得他不得不小心从事,在北方儒家讲耕读的质朴刚直的文化氛围中,颜之推重新审视自己所依恋的南方文化时,发现了腐化堕落的一面,又反过来批判南方文化。

王允亮《颜之推与南北文学交流》一文,指出了颜之推在南北文学交流中所起的重 要作用,其中涉及到南北方文学风貌的不同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深邃见解。颜之推的文学创作受到家世影响,有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入北之后对于推动南北文学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颜之推还将南北方的典籍、文风、士风等进行对比研究,促使他对文学创作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见解。他比较重视文学功利性的一面,认为文章应该“不失体裁,辞意可观”,同时还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具体作家,所以研究一个朝代的文学就必须要研究这个朝代的作家。北齐的作家载于典籍的并不多,对于北齐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有许多作家没有人进行研究,还期待以后的研究者可以做出更多研究,以完善研究资料。

北齐文学影响研究

北齐文学创作虽然不如南朝各代丰富,但是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后代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杜晓勤在论文《北齐文学传统与唐初诗歌革新之关系》中指出,活跃在北齐,活跃在周隋易代之际的卢思道、薛道衡等人,对唐初的革新派诗人的诗风和思想内容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南北朝向唐朝诗歌艺术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的文学创作已经表现出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新时期北齐文学研究综述这些对初唐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子昂、王绩、初唐四杰、魏征等人在改革初唐绮靡诗风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收到了卢思道等人的影响。

齐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文化”;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特别是关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看齐意识”的提出更是高屋建瓴。在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首次强调“要强化看齐意识”。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1]2016年,关于“看齐意识”的系列讲话使“看齐”拥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要求,彰显了我们党新的治国理念,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2017年1月6日,在第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2]

一、中国传统“家文化”中蕴含的“看齐意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齐”文化

“齐”,原意为“整齐”“平等”,引申为“秩序”、“力量”。古语有,齐则有序,齐则有效,齐则有力。由此可见“齐”在某一事件中的重要效果和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强调的就是“齐”字的力量,正所谓“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孙子兵法》讲“上下同欲者胜”,说的是只要大家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向着同一个目标,保持同一步调共同努力,就能夺取胜利。孔子说:“见贤思齐”,就是说一个人要向德才兼备的人看齐;班固说:“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说的就是上行下效的看齐作用[3]。

(二)中国传统“家文化”中隐含的“看齐意识”

中国传统“家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许多精辟独特的思想精华和优秀基因,“齐”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的《诫子书》、朱熹的《朱子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范仲淹的《告子弟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都是对后代子孙在教育子女、持家、做人、做事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忠告,归结起来就是“齐家”。在《礼记.大学》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齐”字可以理解为“治理”、“一致”,就是说,只有治理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要想治理好家庭,必须先从培养自身修养做起。由此可见,“看齐意识”早已蕴含在中国传统“家文化”之中,并且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承和弘扬。

二、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价值考量

(一)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对“看齐意识”的呼唤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学习成绩优良、模范作用鲜明,能够在大学生中发挥正能量,对于创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一员,其自身的先进性、示范性要求他们应该也必须具备“看齐意识”、树立“看齐意识”、养成“看齐意识”。

(二)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必要性

大学生党员树立“看齐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核心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大局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核心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廉洁意识。大学生党员只有向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才能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才能深刻领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战略;只有向党规党纪看齐,才能自觉维护,模范遵守党规党纪。

(三)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践行

看齐的关键在于“基准”,就是找准看齐的目标。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做到经常看齐、主动看齐、真正看齐,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要向焦裕禄、毛丰美等时代楷模和先进人物看齐,见贤思齐,立足高远,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身修养,丰富自身内涵,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学习。

三、中国传统“家文化”的融入是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内在要求

(一)家庭建设在廉洁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看齐意识”。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对于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都非常重要。深刻指出: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5]。“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细胞,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只有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治理好,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建设廉洁和谐社会。

(二)不良家教在廉洁社会建设中的负面影响

在2016年5月3日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近年来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6]、K荣、徐才厚、令计划等人,由于疏忽了家庭建设,不仅本人走上犯罪道路,家属、子女甚至亲属也走上犯罪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高校个别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往往会帮助孩子在入党、评优等机会中寻求捷径,这样的“家教”导致一些学生考试作弊、生活奢侈浪费、求职掺水作假、廉洁素养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清风校园建设的效果,进而给廉洁社会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可行性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历史上的治国经验。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家文化”之中,才能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产生共鸣,才能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明确“小家”在“大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在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看齐意识”养成中,将中国传统“家文化”有效融入其中是必要的、可行的。

四、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的有效路径

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通过以下途径,逐步将中国传统“家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和廉洁教育之中。

(一)积极开展中国传统“家文化”课堂教育

1.中国传统“家文化”进两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以关于“家风”建设相关讲话为引领,将中国传统“家文化”相关内容引入课堂,培养学生中国传统“家文化”中“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理念,筑牢“看齐意识”、廉洁自律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国传统“家文化”进党课。党校在课程安排上增加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内容,结合焦裕禄、毛丰美等优秀人物良好的家风建设,结合、苏荣等失败的家庭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家文化”教育,增强党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使学生感受到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在建设廉洁社会和培养“看齐意识”中的重要性。

(二)积极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

开展“家规、家训、家书”故事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围绕家规、家训、家书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传承的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从名人事迹、典型的社会事件、舆论的热点话题入手,撰写体会文章;开展“我爱我家”演讲比赛。组织大学生从身边事例出发,阐释对“家”的理解,激励广大学生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任心立志勤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开展“和谐家风”书画摄影展。组织学生用摄影、绘画、书法等各种方式记录家庭的温馨故事,弘扬孝顺、和谐、勤俭的传统美德。

(三)强化载体的教育力量

1.充分展示网络教育的力量。辽宁工业大学“清风校园”网站是第三届全国高校“十佳校园廉洁教育主题网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广大师生的廉洁教育。近两年尤其注重中国传统“家文化”教育,通过强力打造“廉政故事”、“廉政散文”等栏目,将曾巩教子孙的“正己修德,廉洁爱民”;范仲淹诫子的“自奉俭,不营私”;立下的“五心”家规等经典的家风、家训,及时传递给广大师生,为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为“看齐意识”的养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强化舆论阵地教育的力量。高校要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等媒体,采取设置专栏、开展专访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髓。利用多种媒体,展播中华传统优秀家规、家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塑造爱家、爱校、爱国、爱中华文化的合格人才,打造美丽、和谐、创新、有梦想的和谐校园。

3.发挥移动新媒体教育的力量。在新媒体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移动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成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载体。高校要顺势而为,善用新媒体,打造新平台,不断创新廉政文化教育话语体系。主动加强新媒体的使用,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分享积极向上的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移动新媒体优势。

(四)创建多方位合力教育网

高校应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互动,构建合力教育网[7]。一是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教育是学生品质形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品质的形成。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补充作用,通过邮箱、QQ、短信、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名人家规、家风、家书,督促家长构建良好家风、注重榜样的力量,在言传身教方面做子女的示范和清正廉洁的表率。二是注重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强化学生廉洁教育,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看齐意识”。如锦州特有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苹果廉政基地”、“锦州廉政教育基地”,就是强化大学生廉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廉洁意识、培养正确的“看齐意识”的良好的教育资源。

“家和万事兴”。高校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将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看齐意识”养成之中,夯实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治国理政关键词(35).看齐意识:凝聚团结统一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3]傅奎,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跟上中央要求,《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5期,27-28

[4]《中国家规》出版发行,《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3月23日,第6368期,第一版

[5],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第二版

[6],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网

齐文化论文篇6

一、“一家言”纵论古今

《说齐》的副标题是“齐人齐事一家言”,“一家言”是书中的重头戏。书中在叙述历史事件与人物时,随机穿插着作者的评论,以“一家之言”的形式单独列出。“一家之言”中,多有作者的独到见解。比如“孔子闻韶”之事,因为“闻韶”的地点在齐国,自然是齐文化研究的对象;又因为孔子的圣人身份,也是历代学者关注的热点。前人多将眼光集中于这一事件本身,而《说齐》在简要介绍事件本身之后,在“一家之言”中,重点阐述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孔子闻韶’奠定了儒家的审美观”,孔子对《韶》乐的评价“尽美矣,又尽善也”和《武》乐的评价“尽美矣,未尽善也”,“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将‘美’与‘善’作了认真区别,从而,确立了儒家的审美追求———‘美善统一’”。书中还将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和古希腊柏拉图的“迷狂说”相比较,认为二者在内涵上是相通的。

这些,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烛照现实。《说齐》以现代的视角解读历史,借“一家之言”,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比如齐国亡国的原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问题。古往今来,多有论说。《说齐》在“一家之言”中讨论“是谁亡了齐国”。作者认为,是“齐人自己灭掉了齐国”,并进一步指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解决好‘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战国后期,齐国盛行的不是儒家思想,也不是法家学说,而是黄老之学和邹衍等人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学说不仅与战国后期列国纷争的现实格格不入,而且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并且直接影响了齐国的主流文化与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了齐国人精神的沦落”。这种分析不仅新颖,而且很有现实意义,启人深思。“一家言”形式灵活自由,所谈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对战争与和平的关注。比如,“兵圣孙武”一章的最后,作者“一家之言”:“孙武虽是一位‘武者’,即带兵打仗的人,但归根结底他却是一位反战主义者,在他的思想深处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借对孙武的评价传达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一家之言”也有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比如书中讲到庞涓残害孙膑时,谈了对嫉妒的认识:首先,嫉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帝王将相、平民百姓都有;其次,嫉妒能使人失去理智,产生冲动,酿成大祸,有很大危害,隋炀帝嫉妒才子薛道衡能写“空梁落燕泥”诗句而将其杀害、唐代段氏因丈夫刘伯玉称赞洛神之美而跳河自杀,均为典型例证;最后提出我们都应该远离嫉妒。这些“一家之言”,都已经超出了齐文化的范畴。不过正因为如此,也使得该书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语言明畅生动

《说齐》所讲的齐人齐事,资料散见于《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以及《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古代典籍中。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著作,不能将这些材料照搬到书中,而是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明晰、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既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也需要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说齐》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比如“一代大司马田穰苴”一章,设置了3个小节。第一节“从田完说起”,讲田穰苴家世,介绍了田完(即陈完)奔齐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第二节“受命于危难之际”,讲田穰苴所处的齐国局势,附带介绍了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第三节“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重点讲述田穰苴斩庄贾、整军纪、收复失地的事迹。全章融众多历史资料于一体,上下勾连,张弛有度,既突出了田穰苴的过人之处,又交代了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与事件。整章文字舒卷自如,通俗明了。

我们还可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齐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争斗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这一段纠葛复杂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表述的:“桓公一死,整个齐国乱成了一团麻。先是,易牙等人杀害了桓公手下一大批官吏,立无亏为太子,理由是无亏是长子;太子昭便逃到了宋国。这是公元前643年冬天的事。刚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642年)的春天,宋襄公依照齐桓公生前‘好好庇护太子昭’的嘱托,率领曹、卫、邾等国军队杀奔齐国而来,一方面平定齐国的内乱,另一方面送太子昭回国即位。齐国大夫在多国军队的压力下,不得不将无亏杀死,准备接纳太子昭。然而,齐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却不干了。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公子雍都自动联起手来,共同抵抗宋襄公的联军。但他们这几个人都各怀鬼胎……结果,很快就被联军打得七零八落。这样,太子昭就在这一年的夏天被立为齐国国君,即齐孝公。其他那几个公子及其部下,都分别投奔了鲁国或狄国。”这段文字把头绪纷繁的历史叙述得清晰明畅,让人一目了然。再比如关于庞涓之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夜色朦胧中,有人发现道旁的一棵大树被刮掉了皮,上面还写着几个大字,庞涓叫人点起火把观看,写的竟然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一阵心惊肉跳,他还来不及做什么反应,箭矢已急雨般朝着火光飞来,顷刻间,呐喊声、哭叫声、战马嘶鸣声、各种武器撞击声,响彻马陵山谷……他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到了,于是便拔剑自刎了。”这段文字,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需要指出的是,《说齐》力求通俗生动,但绝无戏说成分。书中所讲齐人齐事,皆有根有据。如前文所举齐桓公死后齐国的内乱,作者注明“参见《左传•僖公十八年》”;关于庞涓之死,作者注明“参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该书在讲述历史人物与事件时,都在行文中相关位置注明资料来源。有些人物事迹较多,资料出处不同,作者不厌其详,一一列出。如讲述晏婴时,就列出参见《左传》某年、《史记》某篇、《晏子春秋》某卷某章。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说齐》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于对学术问题的关注。比如关于“齐”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说齐》既然是“说齐”,对这一问题自然不能回避。不过,书中并没有对其进行繁琐考证,而是对诸多说法做了简单明了的归纳:一、“齐”是泉水的名字,来自于临淄城南的“天齐渊”;二、“齐”是小麦吐穗的意思,来自于甲骨文的“齐”字;三、“齐”字象征一束箭,来自于东夷人善射。这正体现了《说齐》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统一的特点。传统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书斋。《说齐》立足学术,着眼普及,语言通俗,古今结合,为齐文化研究走向大众做了积极的探索。该书的出版,对于普及齐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齐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乌鲁木齐,中学,校本课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随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施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深入到全国各城镇中小学,面对主流文化占据学校主要课程教材的现实,实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不失为上策。本文在分析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初步研究,并对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提出建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 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背景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古代的塞、月氏、羌、汉、乌孙、鲜卑、柔然等民族,都曾在这一广阔舞台上上演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东西文化碰撞、多民族文化共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以及共享文化与个性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典型格局,并成为当今人类文化学、民族音乐学等诸多学术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乌鲁木齐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照映下更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交融局面,从文化体系分类上看,新疆文化生态即包括西域本土多民族混交的草原文化,也包括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还包括东西方贸易交往中的商业文化;从音乐体系的分类上看,分为中国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与欧洲音乐体系。而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各种音乐元素在这里交织,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音乐文化体现的更为明显。

2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中乌鲁木齐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2.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乌鲁木齐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该运动力图通过教育改革而使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并以此来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多样性与平等性。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提法及其相关理论在美国音乐教育界广泛接受,在其他欧美国家已得到确立和发展。我国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对其理论是支持的,并逐渐付诸于实践,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目标之一,要求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从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来看,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差异性决定了乌鲁木齐音乐教育的定位必须是构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因而多元文

[1]

化音乐教育是乌鲁木齐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传递民族文化的纽带,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途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04年起就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乡土音乐教材,这套教材分为汉、维、哈文三套独立的试行部分。教材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本民族民歌与民族乐器的教学。这一步代表了基础音乐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但是乡土音乐教材在试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避免不了的问题。首先,在乌鲁木齐的市区与郊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乡土教材在推行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其次,乌鲁木齐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而地方教育部门在订阅教材时只能有针对性地订阅一个版本的教材,这就使得乡土音乐教材作为辅助作用而被忽视。再次,在乌鲁木齐中学里面有各民族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乡土音乐教材在内容上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音乐,因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受到了局限。本人认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纽带之一和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途径之一。课程的价值观来自文化,具有承载文化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只有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的,最能体现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来传播和继承音乐文化。

3 在乌鲁木齐中学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策略

3.1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教育宗旨的一致性

首先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目标为基准,同时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目标和国家、地方的课程计划,积极开发实施适合中学生的音乐校本课程,并对国家、地方课程过于强调统一性、缺乏灵活性的现状进行弥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音乐课程、地方音乐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其次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本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每所中学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校环境及办学历史与旨趣,确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

3.2 依托乌鲁木齐多民族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以乌鲁木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课程资源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摘要充分利用本校的音乐文化资源,体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

3.3组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

国外课程研究与实践证明,保证音乐校本课程顺利开发的关键就是建立课程行动研究的行动队伍。(1)在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在行动队伍的成员填充和分工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乌鲁木齐民族音乐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校首先要向当地师范院校或艺术院校的课程专家和民族音乐学者寻求帮助,争取在他们的指导下确立开发意向和项目,奠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同时学校应与乌鲁木齐的文化、音协和民委等部门开展协作,将一些民族性强、欣赏价值高、易于开展普及的少数民族音乐加以整理开发成为服务于中学的校本课程教材。其次要通过民间艺人的参与获得第一手的民族音乐课程资源,这主要源于口传心授是少数民族音乐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没有乐谱记载,依靠师承关系和社会民俗活动进行音乐传承。(2)在乌鲁木齐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有着更为实际的要求。一般对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主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来评价的,是作为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弘扬民族文化做为课程开发的目的,需要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质,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的社会氛围中,树立民族音乐审美观念,培养民族音乐的审美情感和提高民族音乐审美能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综上所述,作为课程改革重要部分的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及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乌鲁木齐多元音乐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优势与各地方和学校实际相结合,别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对于丰富学校音乐课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福环,郭泰山.新疆通览[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2]周黎藜,新课改视阈下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艺术教育,126

[3]段风琴.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展望[J].乐府新声, 1999(3): 70-74.

齐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山东方言;俗语;齐鲁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54-04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山东就有了古人类的聚居地。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前后,山东境内齐、鲁两诸侯国文化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中心和基础一齐鲁文化,诸子百家思想几乎都出自山东,随着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齐鲁文化的影响逐渐向世界范围辐射扩展。

由于现代文明的流动性和融合性,许多传统文化逐渐式微,要领略研究传统文化的风采,逐渐困难起来。而通过发掘整理传统文化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如建筑、职业习惯、民俗、方言等,我们发现了许多史料和书面著作中遗失的古老文化余韵,并且还原了历史的某些真实。

山东方言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发现,山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发达的经济文化,像大汶口龙山文化中制陶业的兴盛,其代表性的“蛋形陶”的技术水平,即使是现代工艺也很难达到。根据经济发达地区方言在各地语言中将占据主要地位的理论,不难想象当时山东方言的强势地位。春秋战国时,由于齐的强大经济能力,时人以学齐语为荣,如《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举的“楚大夫”的例子:“欲其子之齐语也”,虽然论述的是语言环境问题,但也足见齐语当时的影响力。同处山东的鲁国虽然国力较弱,但由于早期受到周王朝的特殊对待和远离战乱,又因西周时为犬戎之乱招致文化损失,保存和发展了周礼和文化传统,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春秋时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齐国的经济实力和鲁国的礼乐传统交相融汇,形成了齐鲁文化这一中华文明的辉煌代表。出身山东的孑L孟留下的儒家经典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文人的必读教材。

西汉扬雄所著的中国第一部方言专著《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中收录了675条词语,方言词语约有340余条,其中山东方言分成了两大区四小片区,与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情况大体一致。这说明方言的变化具有延续性和稳固性,它不会随着官话的改变而急剧地改变,“书同文”并没有带来“语同音”,所以,我们今天才可以通过对某些方言现象的研究来了解历史。如山东某些地区将大小便称为“解手”,可以推断出明朝移民的强制性等(移民途中,为防范百姓逃跑,用绳索绑住双手,有要大小便的,便呼叫士兵解开手,久而久之就简化成“解手”)。

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除了其实用性以外,还具有见证人类文明历史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如今大量方言只在老年人的语言中还有保留,中青年一代甚至成为无方言族,这使得很多有价值的语言资料逐渐流失。山东大学教授钱曾怡指出:“虽说语言发展是缓慢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鉴于方言调查的难度和汉语方言的地域跨度,相比之下,记录方言的进程并不能跟得上方言特点消失的速度。”所以,不谈语言的地方特色等价值,只从其蕴含的珍贵历史信息方面,就值得我们大家去保护、研究。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文物”一方言俗语的研究,去了解―下齐鲁文化对山东人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文化秩序被犬戎之乱破坏殆尽,同时各诸侯国互相争霸,毫不顾及尊卑秩序,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在鲁重修周礼,整理六经,继承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秩序主张,即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基础的封建统治秩序,而且制订了符合“仁、义、礼、智、信”五常标准的君子之道。这些以“复古”名义进行的礼仪变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开端,并极为深刻地影响了齐鲁大地的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在齐鲁大地学术文化界,墨、道、法、农等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辩难,他们的学说也为日后齐鲁文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到汉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各家学说的影响也在民间余韵悠远,经久不息。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齐鲁文化的核心。孔子立意“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墨子要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正确的国、民关系来教育统治阶级。今日山东方言中还有大量包含以人为本思想的俗语,如“治国安邦民为本”(巨野)、“只有千年的百姓,没有千年的江山”(滕州)等。

“以人为本”还表现在统治阶级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严格公正的国家法律,推行廉明清正的政治统治,推崇高尚和谐的道德规范。如“赏不论冤仇,罚不论骨肉”(泰安)、“人随王法,草随风,私凭文书官凭印”(巨野)等方言俗语。

这些方言从国家和人民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国以民为根基,唯有听民意、顺民心,才能走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治国之路。

二、仁者爱人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孔孟思想中的“仁”,就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小则指家庭中的孝悌、兄友弟恭、家庭和睦,大则指“泛爱众而亲仁”。“爱人”为根本,以仁入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友爱众人,互帮互助,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这些思想也包含在山东方言中:“妯娌意合家不散,兄弟团结能移山”、“人到难处想宾朋”(乳山)、“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张仪伐苏秦”(泰安)。

这些方言反映了山东人盼望家和邻睦、与人为善、广结朋友的心愿。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当地人称道的是那些仁义豪爽的山东人角色,像《说唐》中朋友满九州的“小孟尝”秦琼、《水浒》中仁义遍天下的“及时雨”宋江,他们待友赤诚、怜孤恤贫、扶危济困、知恩图报,是人们心目中山东人的典型代表。

三、修身养德

齐鲁文化以美德为立身的基础。孔孟提出德政思想,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德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箪食、一瓢饮”而不悔,应重义轻利,用浩然正气来教化世人,安邦定国。这些思想与山东的民间文化紧密结合,并且在方言俗语中大量体现出来:“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

金”(沂水)、“黄金有价,情义无价”(曹县)、“大德可回天,君子能安贫”(泰安)。

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谚语中也有大量不把德与财对立起来,而只是着重强调品德的,像“黄金试人心,人心胜黄金”(崂山)、“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单县)等。

《论语》里说“士不可不弘毅也,任重而道远”。在齐鲁大地上,信守承诺、威武不屈的精神也是人们普遍认同和追求的美德,如“人无傲骨不如禽兽”(滕州)、“人无刚强志,难成栋梁材”(鄄城)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直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墨子推行“节用、非乐”,反对奢靡,山东人更是把它当做持家之道,大力发扬:“勤俭持家金不换,艰苦朴素南山松”(桓台)、“忠厚传家远,勤俭继世长”(临清)。

另外,勤劳聪明的华夏子孙推崇有毅力、有恒心、有技巧的学习,机敏好学、百折不挠的精神代代相传:“井淘三遍吃甜水,木经百斧方成才”(枣庄)、“话不说不透,事不学不明,人不学不灵”(惠民)、“要学蜜蜂采蜜,不学蜻蜓点水”。

四、忠孝之道

“孝”是中华民族的固有道德。儒家文化认为忠孝之道是社会保持和谐秩序的基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儒家讲究“家国天下”,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齐家”是在“治国”之前的,没有“家”,自然就没有“国”。“孝”表现在家族内即为“孝悌”,对家族中的长辈要孝顺尊敬,自身要能够延续后代、壮大家族,同辈之间要友爱和睦、互相扶助,“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因此,中国自古多世家,国人注重家族传承,有很多大家族传承千年而不衰,其根源就在这个“孝”字上。儒家的“孝”推广到血缘关系之外,就成了“泛爱众而亲仁”,对君王国家忠诚,对朋友乡邻忠义,知恩图报,与此相关的俗语如“天宝日月星辰,地宝五谷园林,国宝忠臣良将,家宝孝子贤孙”(鄄城)、“不忠不孝,猪狗不如”。

在各地俗语中,忠臣孝子是歌颂的对象,而在具体的“孝”上,又主要从家族血脉的传承上去做要求。在今天,我们依然提倡忠诚国家,孝顺长辈,而传宗接代则不再纳入孝道。不过,古人早已阐明“孝”和“养”的区别,《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万章上》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五、以礼为范

《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的发端,孔子以“仁”入“礼”,他的礼既是“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论语・学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要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以求达到君子的要求。

孔子坚持的“礼”很细致,甚至到了“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的地步,其实是在以规范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仁”的坚持。在山东的方言习俗中,存在大量这方面的要求,如对亲族的称呼中可以表现出礼仪秩序的要求。

山东方言注重家庭秩序,对亲属的称呼要按排行,长辈尊称一律加上排行,如伯父就称为“大爷”、“二大爷”,叔父称“四叔”、“五叔”。同辈年长的在哥姐前也加排行,一般男女分开论,如“大哥”、“二哥”,“大姐”、“二姐”等。嫡系亲长不能直呼其名,而长辈对晚辈可直呼乳名或称排行,哥姐对弟妹幼年时可直称乳名,成人后则也可按排行称呼,如“老三”、“老四家的”等。

另―方面,山东对亲族的称谓又按照血缘关系分为了四大体系:父、母、夫、妻,互不交叉,各自独立。这些称谓的亲疏关系主要体现在面称上,总起来说以父系为主,长幼区分明确,而对母系则简化处理,不像叔、伯一样区分长幼,而是一律称之为“姨”、“舅”,闺女也作为外姓人简称为“姑”,特别是姐妹、女儿等的子孙,一律呼为“外甥”,以示内外有别。对姻亲称呼更是见外,如“贵客”、“姑爷”等,背称则明显有失尊敬,如“大舅子”、“小姨子”等,形式上粗俗甚至带有鄙视的语言色彩。对妻系、母系亲属称谓加“表”,有所谓“一表三不亲”的说法,亲疏远近在称谓里就可以体现出来。

此外,在一些民俗中对“礼”的要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像山东各地的婚丧嫁娶中充斥着大量的繁文缛节:婚俗大致脱胎于古代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各处风俗虽繁简不一,但大体雷同。丧葬礼仪古有成规,遵从“死者为大”的传统,虽然新中国移风易俗,革除旧弊,改土葬为火葬,但是很多地方依然丧事大办,谨遵古礼,稍有逾越就会招来街坊亲朋的讥嘲,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人们对传统的坚持。

六、和谐中庸

中国古人认为,人与天地是一致的,即天人合一,天道符合人道。“和”是和谐,《周易》有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天道的变化发展,世间万物各自生命的正常运转,能保持与天道相和谐一致,就会顺顺利利。

《论语・学而》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认为“和”是“礼”与“先王之道”的最高境界,是政治的至高表现。《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辨析了“和”与“同”的区别,指出君子的“和”是和谐而非附和,小人的“同”是附和而非和谐。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道与人道要合一、和谐,才能达到“致中和”的境界。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准则,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将中庸作为德的一种追求目标。《礼记・中庸》说孔子“从容中道”,指的是孔子符合、适宜道的要求,说明中庸之道是一种对天地之道的追求,是人与道的和谐。这方面的思想在民间谚语中有多方面的表现,如表现人劳作顺应天时,与大自然和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布谷叫,播种到”、“雷打惊蛰前,农民好种田”等;也有表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和谐自然的“行下春风盼秋雨,行下人情随往来”(鄄城)、“买卖不成仁义在”(寿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百日寒”(博山)等等;还有追求自身和谐,以个人修养来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不去搬弄是非、耍阴谋诡计的“好人不信谣,信谣无好人’(巨野)、“工作如弹琴,和谐出正音”(陵县)。

当然,中庸之道流传至今,其实误解颇多。也有很多人拿孔子鄙弃的“小人之同”当做儒家的“中庸”,实在是一种很大的偏颇。类似的思想在山东方言中也有表露:“人怕出名猪怕壮”(沂水)、“树大招风,才高招妒”(肥城)等,实际上都是应该鄙弃的落后思想。

七、重本轻末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自古灾害频仍,历朝历代都经历过饥馑灾荒,统治者对粮食短缺始终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因此,历代统治者自然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而把“不事生产”的商业(包括手工业)作为“末业”加以抑制。自先秦商鞅变法提出重本抑末政策、韩非子在理论上明确把工商业者称为危害社会的“五蠹”之一,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延续了两千多年。因此,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鄙视已经深深烙印在民众的思想之中。如‘七十二行,庄稼为王”、‘金筐银筐不如粪筐”(邹县)、“奸商奸商,无商不奸”。

农耕为本的思想,也养成了山东人思乡恋土的情结,如“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曹县)、“一搬三年穷”(沂水)、“水是家乡的甜,月是家乡的圆”(梁山)。

通过对山东方言俗语的研究,我们看到齐鲁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间,山东的传统文明源远流长,古老文明对现代山东人的影响依然深远。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齐鲁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修智 齐鲁文化与山东人[J]东岳论丛,2008(4):1-14

[2]赵漩浅谈谚语所体现的文化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06(2):29

[3]马春玲从汉语谚语看中国农民勤奋行为的价值及其特征[J]农业考古,2006(3):152―154

[4]马斗成试论齐国礼仪与社会秩序啪,管子学刊,2005(3):39―42

[5]邵先锋论民本思想在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管子学刊,2005

(3):33-38,

[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7]张达 论齐鲁文化的形成其其根本特征[J]理论学刊,2003(6): 125―128

[8]颜谱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J]东岳论丛,2002(6):10-102

[9]周振鹤,游如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上一篇: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下一篇:钟表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