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谈

时间:2022-05-06 10:17:11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谈

[摘要]《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的教学与赏析,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肯定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 二是体会孟子处于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和雄辩家的风采; 三是感悟古汉语虚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丰富性,并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战国时代的政治背景、社会风貌、文章风格等。

[关键词]语文;孟子;仁政;形象说理;虚词内涵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赏析中把握文章的精髓, 感受那个时代的思想和社会风貌。

一、仁政思想贯穿全文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以征伐为能事,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文中有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强调战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保护人民,推行仁政,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孟子主张推恩、制民之产和教化。尤其是他的“制民之产”,明显是在为民众呼吁最基本的生活权利。

二、形象通俗地说理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雄辩的才能,犀利的笔锋,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中可见一斑。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岐《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排比的运用,也是此文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采斐然,行而远矣。

1.排比营造气势。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2.适当的神态描写。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3.对话体议论。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此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4.取譬设喻。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等,非常生动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三、“之”的多种用法呈现了古汉语语言的丰富性

古汉语中的“之”字常用的有8种,本文中出现了5种,展现了古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因此正确掌握本文“之”字的用法,对理解本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作代词“他、她、它(们)、这样、这、此”。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他)”等。

2.作结构助词“的”。如“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的)事,可得闻乎?’”。

3.作“往,到……去”。如“牛何之(到)”。

4.宾语前置的标志。如“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也”。

5.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君子之(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不译)于禽兽也”。

上一篇:构建和谐向上的体育课堂 下一篇:语文学习方法之读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