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15 22:29:00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1

根据组织上的工作安排,2020年我任生产项目科副科长、摊铺材料基地场长、兼任沥青基地场长,认真执行浦养集团“一岗双责”的廉政建设要求,认真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及廉洁自律各项工作,下面,将一年来的廉政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自觉执行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要求,我认真参与了南信支部组织的廉政建设活动,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第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上海:深化标本兼治提升反腐败治理效能》、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警钟长鸣》,参加了“以赛促学、以学促廉”为主题的廉政知识竞赛,强化了廉政意识,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氛围,做到警钟长鸣。经过学习,使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用权不滥、理财不贪、廉洁从政。经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廉政意识,增强自觉执行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

二、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浸蚀。身为沥青基地场长和摊铺材料基地场长,针对原材料、沥青混合料的吨位监督、摊铺现场摊铺质量监管等廉政风险关键点,我都时刻注意防控。原材料进厂数量全部过磅记录,两个厂进出料数据进行逐车比对,不差错一车;对原材料质量也做重点把控,坚决抵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混合料料车出厂必须携带吨位单,交施工现场负责人签字,保证混合料出厂吨位准确,供应工地准确;对摊铺现场,严格按照规范摊铺,安排合理摊铺机械,保证摊铺质量。

三、改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身为两个基地的场长,我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倾听意见,想基层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和八项规定,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具体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始终保持警醒。

2020年,我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理论学习,筑严思想政治防线,认真对照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查自省,加强政德建设,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守纪守规、工作学习、廉洁自律等方面当好表率。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2

一、基本情况

我们按照XXX、XXX的通知精神,结合XX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了《XXX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的实施意见》,对这次干部学历、学位清理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步骤及组织领导都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实施意见》的统一安排,从XX月XX日开始,我们三家管档单位,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在职干部,尤其是对副科级以上干部(正科级XX人,副科级XX人),1980年以来获得的大专以上学历、学位逐个进行了清理登记。经过两个多月的检查清理,对XXX名在职干部的学历学位进行了清理登记,共登记干部学历XXX个,其中全日制教育学历XXX个(中专XXX个、大专XXX个、大学XXX个),在职教育学历XXX个(中专XXX个、大专XXX个、大学XXX个、研究生X个)。在检查清理过程中,未给予承认的学历XX个,尚未给予认定的学历XX个。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小组。为了维护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部长牵头,干部科有关同志具体负责实施的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小组。从外单位抽调2名政治素质强、熟悉干部档案工作的同志,3名刚参加工作、社会关系少的同志组成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干部学历、学位的检查清理及登记工作。

二是集中学习,把握政策界限,严肃纪律要求。部里对抽调的XX名同志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集中学习、培训。组织他们系统学习X办发[XXX]XX号文,特别是对XXX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说明》,进行了认真地学习研究,并结合检查清理工作的实际,对XXX组织部下发的两份传真电报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使他们充分认识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对他人负责,就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检查清理的范围、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为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严肃检查清理工作纪律,要求他们在检查清理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严肃性;严禁吸烟,确保档案安全;不能随便议论和泄漏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干部档案材料;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对发现学历、学位材料缺少的,不得私自索要,一律统一登记,由部里统一征集,从而确保了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检查清理的方式方法。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仔细对照干部档案中的干部履历表表头、学习、工作经历部分,认真检查干部已归入档案的学历、学位材料是否全面、真实、一致,并如实填写《干部学历、学位审核登记表》和《干部学历、学位情况登记表》,认真做好检查清理记录,严格审查鉴别有疑点的学历、学位材料,保证干部学历、学位审核登记的真实、准确、有效。

坚持维护学历、学位区别性原则。在清理工作中,我们对全日制教育学历和在职教育学历进行了严格区别。对于工作一段时间后,在自考、电大、职大、管理干部学院等脱产学习并毕业,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认定为全日制教育学历,对此认定的关键是看是否脱产学习。对这种情况,我们都反复对照干部的学习、工作经历,进行认真识别,模糊不清的,还与有关部门、学校联系,了解情况,防止出现差错。

坚持维护学历、学位真实性原则。在检查清理中,对归入档案的干部学历、学位材料进行逐一检查,核对其学生(员)登记表、考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鉴定表)、学历证明等材料是否齐全,认真辨别其字体、照片、学校盖章等是否具有时间的可靠性。对于1993年至1997年,在省内有关高校、干部院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班次,学业证书经“XX省干部教育验印专用章”验印,一律认定为省业余(大专、大学)学历。对于不具备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取得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资格的,均未给予认定。此次学历、学位检查清理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人文函授大学、北京社会函授大学、北京经济函授大学、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山东公安专科学校一年制专业证书班、国防科工委指挥技术学院半年制中级指挥班、烟台大学一年制专业证书班、鲁迅文学院函授部、辽宁刊授党校等院校,因不具备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其学历都没能给予认定。

坚持维护学历、学位原始性原则。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院校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换了校名、系名或专业名,例如,XX师范专科学校现改名为XX师范学院,XX师范学院中文系现改名为XX师范大学文学院等等。因此,在进行干部学历、学位登记时,均以干部本人在校时的校名、系名、专业名进行填写,以保证学历、学位的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

四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大学普通班、干部专修科、省业余、党校等一些特殊性学历,坚持与其他一般性学历区别开,并进行严格的审查鉴别。1970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当时没分本专科,我们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传真电报要求,均认定为“大学普通班”。1980年以来的二年制干部专修科学员,因当时招生已纳入国家计划,学员统一选调并参加入学考试,在校执行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学籍管理办法,接受全日制教育,其学历认定为全日制教育学历。对干部专修科与干部培训班、干部进修班严加区别,在认真审核,仔细鉴别有关学历材料后方给予认定。对于党校学历,登记时均在大专、大学、研究生前加注“中央(省、市委)党校”字样,以示区别。而对于一些具有培训类性质的进修班(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培训班(党校理论培训班)等类似班次,按照规定,其有关证明材料不属于学历材料,只能认定为“培训类材料”,并在其干部本人档案内相应材料的“类号页”章下加盖“培训类材料”印章。

三、取得明显成效,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严格审查鉴别,我市的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规范了干部学历、学位,维护了干部人事档案的严肃性。譬如:1970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当时没分本专科,致使这些同志在填写有关表格时无法确认自己的学历层次,填写不统一。通过这次清理,我们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传真电报要求,统一认定为“大学普通班”,使干部人事档案更加规范,更加完整。

二是为严格执行《条例》提供了可靠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通过这次对学历的检查登记,把干部学历分为全日制和在职教育两大类别,使干部学历更清楚、更系统、更规范,更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对全市干部学历、学位实行动态化管理,为组织部门严格执行《条例》,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可靠依据,防止出现较大偏差。

三是提高了干部对学历的认识。通过对承认学历、学位的认定和称呼的规范,对不承认学历、学位的清理,以及对档案中不齐全学历、学位材料的查找归档,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干部对学历、学位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了其学风,增强了其学习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是少数干部对学历、学位材料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向一些干部索要学历材料时,不少人认为自己有毕业证,还要证明材料干什么,有的人已毕业十几年了,学历材料还滞留在自己手里;不少办学点,特别是党校、函授学院对有关学历材料转递入档不及时,造成许多同一届次的学员同时缺少学历材料,给学历清理工作带来被动影响。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二是学历材料不规范、不一致。有些干部档案中缺少学历、学位材料或者不齐全;有些干部所填写学历、学位情况与档案中学历证明材料不相符合,有的只参加过几个月的培训却填写为毕业,从而给检查清理工作带来困难,使一些干部的学历、学位一时难以认定。

三是索要学历证明材料困难。在向干部本人索要有关其学历材料时,部分老干部对收集学历证明材料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快离岗了,有没有学历无所谓;还有一些时间比较早,尤其是1990年以前的干部学历,证明材料遗失的,由于间隔时间太久、学校变更等原因本人已无从查找,从而加大了收集学历材料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下一步对尚未确认学历、学位进行重新认定工作的开展。

四是真假学历难以辨别。近年来,国家对干部学历日益重视,把其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任职资格条件。有些干部为了得到晋升、提拔,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学历,而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弄个假学历以假充真。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投其所好制售假学历证书,其技术手段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一些没有取得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的函授大学擅自颁发“毕业证书”,而这些学历有时很难识别。这为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干部学历、学位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3

论文关键词 卷宗案例教学 实践性课程 正当防卫

卷宗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搜集选取真实的案件卷宗材料,经过处理后将之分发给学生研读,然后在课堂中通过提问与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与辩论,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法律理论,培养其准确应用法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实行,我国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公认目标就是由过去的通识教育转变为法律职业教育。所以《刑法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强调理论,也要重视实践。理论性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刑法理论以及我国刑法规范,而实践性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离不开真实的案例,而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局限于教师对案例的简单分析,即以讲解教材内容为中心,以解释法律条文为重点,以案例分析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这并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处理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需要引入真实的案例卷宗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一、卷宗案例教学的意义

如前所述,卷宗案例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案例法的欠缺,其积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激发学生将刑法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刑法学过程中,首先掌握的是刑法理论和罪刑规范,这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虽然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举例,通过课外的阅读和交流,学生自然会接触到很多刑事案例,但仍然无法感同身受。而卷宗材料对学生来说不仅新奇,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而且它是第一手资料,具有普通案件报道不可比拟的真实性。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心;唯有真实,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广泛的,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其实不仅包括刑事实体法方面的理论和法律规范,还包括诉讼法知识以及案件相关的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单纯的理论讲解和案例评析中无法充分传授,只有在案件卷宗材料中才能具体展现。而且预习卷宗材料过程中,学生自觉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自身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实践能力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卷宗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像律师一样思维,像检察官一样思维,像法官一样思维,不仅使其逻辑论证能力得到提高,其证据调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法律文书写作技能等也均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具备“法律人”的优秀品质

“法律人”是法律从业人员中的精英,除了专业素养之外,“法律人”还要具有合理怀疑的态度,维护正义的使命感。法律人是法治的旗手,除了熟谙法律之外,他们还应有一种信念、一种责任感、一种事业心。卷宗案例教学细致地反映了犯罪行为的起因发展和社会危害;体现了涉案人员的生活背景、心理活动;更展示了法律工作者为实现正义的艰苦工作,为发挥法律社会效益的全面考量。当然卷宗材料也会透露中国法治的缺陷和社会现实的阴暗面,这会激发学生对实然法(法的现实)和应然法(理想法)的深入思考,从而成为高度信仰法律,敢于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斗争,为权利而斗争的“法律人”,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二、卷宗案例教学实施的准备

卷宗案例教学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虽然公安、检察院、法院系统通常不会提供给学校卷宗材料,但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卷宗是前述机关主要卷宗材料的综合。大部分高校都有法学教师兼职律师工作,所以通过学校或私人关系获取卷宗并不是难事。卷宗案例教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不可能经常实施。所以教学并不需要大量的卷宗,但教师可以在相关单位的档案库中选择符合教学需要的卷宗并进行充分的准备。

(一)选择实施的主题

虽然刑事案件卷宗材料展现的内容涉及刑法多方面的罪行规范和具体制度,但是也应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主题,否则学生收获的只能是知识的一盘散沙。所以教师仍然应结合刑法理论教学的重点来确定主题,例如针对刑法总论中的正当防卫制度,就可以以此为中心进行实施。当然此前需要完成理论环节的教学,将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防卫过当、特别防卫权等基本问题讲解透彻。

(二)选择案例卷宗

所选的案例必须是针对主题的典型案例,同时要具有启发性;卷宗的篇幅也不能太庞杂,否则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组织实施。例如正当防卫案件,笔者选择了自己曾经办理过的两个案案件,案情简介如下:

案例一:男青年高某认为研究生李某与自己争女友(黄某),于是约李某出来谈谈。当晚李某只身赴约,而高某早已带了10多人等候。双方一言不合,徐某便一记重拳将李某的双眼打肿、鼻子打折,其他人也上前对李某拳打脚踢。情急之下李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一阵乱捅,当场造成对方张某、王某重伤。

案例二:石某在露天菜场路边的小铁皮房卖杂货。某日下午,地痞肖某在铁皮房外与人打牌,肖某喊石某拿两瓶啤酒来,石某因肖某以前多次拿酒不给钱便装作没听见。于是肖某怒骂石某,并走进房内用自来水管将石某打得头破血流,石某被迫拿起所卖小刀刺肖某两刀,第二刀刺中其心脏致其死亡。

以上虽然是两个案件,但材料数量适中,内容且各有侧重,能较充分地反映正当防卫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具体运用阐述于后。

(三)卷宗的处理和分发

卷宗材料包括公安机关侦的查卷、检察院的审查卷、法院的审判卷,当然还有律师的辩护卷,其中又分为证据材料和法律文书两大类。由于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编排处理,把一些本课程暂时不需要的材料剔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的就扫描进电脑;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的内容,就要隐去或者更换相关人员的真实姓名。

卷宗处理完毕后,还要复制分发给学生进行卷宗阅读,归纳犯罪事实、适用的法律规范、提出自己的判断和理由。此外,对于卷宗材料的各种类型,教师应事先给予讲解,对学生阅读中的障碍随时予以解答。

三、卷宗案例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卷宗案例教学实施的核心是引导,简言之即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并做出解答,这一过程不可能像庭审一样存在固定的程序模式。只能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而引导的基础在于卷宗材料运用。以前述案件为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辩论与模拟相结合

首先分别请控方和辩方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罪刑的主张,归纳的事实、理由、支撑的证据、适用的法律;然后引导双方进行辩论,从而归纳出争议的焦点,再进一步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在案例一中,对于李某致人重伤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控方强调李某带了凶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后果;而对方并没有凶器,并不想危及李某的生命。辩方主张李某被打中头部后又面临十多人的殴打,已经丧失了认识和控制能力,挥刀乱刺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控辩双方理由各自成立,没有卷宗材料完全不能分清事实真伪。笔者提出当时李某能不能认识判断自己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查。终于有学生提出:证据显示李某刺伤张某、王某后,又爬起追上已经逃远的高某将其打倒,这表明李某并未受到严重的伤害,认识判断能力并未受到影响,所以结论是防卫过当。

在辩论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案例模拟的方法加以解决。案例模拟是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案例实际情景中来扮演相关角色,使其领悟如何解决有关疑难问题。例如案例二中,控方认为石某致人死亡的行为明显是防卫过当。辩方难以提出有力的反驳,笔者引导模拟的现场是一个6平方米、堆满了杂物且没有后门的狭小空间,让两个学生扮演石某和肖某的角色,让其他学生宣读证人证言说明在小屋内的打斗时间很短,还有石某头部被砸的鲜血染红了眼睛的情景。学生才终于明白当时石某在命悬一线、在无处逃避、视线不清的情形下,举刀猛刺是唯一可能制止行凶的行为。所以结论是正当防卫,适用特别防卫权的规定。

(二)证据与事实相结合

卷宗中以证据材料为主,包括大量的被害人笔录、证人笔录、犯罪嫌疑人笔录、证物、书证材料、司法鉴定书、视听资料等种类。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提出或否定事实,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事实是如何来的,其中包括证据的收集、筛选,事实的认定和推定等环节。”

例如,在案例一中,为李某作正当防卫的辩护必须寻找证据的支撑。经过细致调查,有一名目击证人称看见一群人边殴打李某边将其往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中间拖。在课堂上,经过教师提示,辩方学生指出这表明李某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是正当防卫的有利证据。在案例二中,控方的多名证人笔录显示石某是在肖某逃出铁皮房后,追上去刺出的致命第二刀,属于事后防卫。但辩护律师也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有一名辩方证人出庭作证:石某没有追出来刺肖某,在铁皮房内的打斗时间也很短。而控方证人均未出庭作证。课堂上,学生对此两方证据进行了激烈讨论,并且同法医鉴定书查明死者刀伤在前胸结合,辩方学生取得了辩论的胜利。

(三)文本与内容相结合

卷宗也包含大量的司法文书,如公安卷的报案登记、拘留证、逮捕证、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检察卷的告知委托律师辩护书、审查报告、起诉书,法院卷的立案登记表、起诉书送达回证、通知律师开庭书、判决书,律师卷的委托辩护()协议、授权委托书、辩护词、词,还有各种询问、讯问笔录等。教师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向学生介绍这些法律文书的文本格式及其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文书如起诉意见书、起诉书、辩护词、判决书,其内容应当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研究其中对事实的证据论证、法律适用的推理。同时作为测评的手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自己撰写相关法律文书,例如在前述案例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并未提供公诉人的公诉意见、律师的辩护词、法院的判决书,而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写作,再择时评析。这不是单纯的法律文书写作,而是在阅卷基础上解决刑事案件的重要实践。

(四)法理与情理相结合

情法矛盾构成了中国法治进程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矛盾。法律既要坚持其威严冷酷的一面,也要展开其普爱温柔的另一面。这在案件卷宗材料才能具体体现,例如案例二中,虽然判决石某的行为无罪,属于正当防卫,但法官也主持民事赔偿的调节,石某主动支付给肖某的老母亲五万元作为抚慰金。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4

关键词侦查案卷阅卷权案卷裁判证据规则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案卷是开展诉讼程序和产生诉讼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认定案件事实和决定法律适用的主要信息载体。刑事案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既反映出我国刑事诉讼的结构形态,又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运作模式。侦查案卷是刑事案卷的核心,因此,对侦查案卷制度进行必要的检视,或许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思考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固有问题,发现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着力点。

一、我国侦查案卷的制度特征

刑事案卷是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其收集的证据材料、制作的法律文书等,按照一定的要求装订成册所形成的书面材料。由于刑事诉讼可分为侦查、、审判三个大的阶段,刑事案卷亦可相应地分为侦查案卷、案卷和审判案卷。侦查案卷是侦查机关在刑事审判前阶段就整个侦查过程和所收集的证据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①从构成上看,侦查案卷以侦查机关从立案开始到侦查终结期间所作的记录为主。检察机关在审查阶段也有可能对部分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情况予以记录,作为散页证据材料附入案卷。此外,对检察机关审查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侦查机关也会将其补充侦查的情况作为补充侦查卷附入案卷之中。从形式上看,侦查案卷分为侦查卷宗、侦查工作卷宗和秘密侦查卷宗三种,实务中亦被习惯性地称为正卷、副卷和绝密卷。②其中,侦查卷宗又可分为文书卷和证据卷,前者包括各种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和结案的法律文书及审批文书,后者包括立案材料、口供、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物证照片、书证、现场勘验笔录等各种证据材料和相关说明性材料。侦查工作卷宗主要包括证据线索材料、讨论笔录、侦查报告和侦查文书副本等。秘密侦查卷宗包括各种技术侦查措施的内部审批、使用及侦查结果的记录材料。在侦查终结后的审查、审判阶段,侦查卷宗(正卷、诉讼卷)将会随着程序的进展移送给、审判机关,作为和审判的主要依据。侦查工作卷宗和秘密侦查卷宗不随案移送,由侦查机关自己保存,因而也可称为非诉讼卷宗。③对刑事诉讼产生影响的是侦查卷宗(正卷),因此本文讨论的侦查案卷仅限于此。

侦查案卷制度涉及到有关侦查案卷的制作、移送、使用、保管等各方面的规定和习惯。虽然我国当前并不存在独立、系统的有关刑事案卷的法律规定,但相关规定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和办案部门的部门规章及技术性规程之中,此外,某些具体的案卷运用方式更多地形成于办案部门的办案习惯中。依照这些规定和习惯,仍然可以较为清晰地概括出我国侦查案卷制度的稳定形态和突出特点。考虑到侦查案卷的保管与刑事诉讼没有直接关系,本文对此不予论及。

(一)案卷制作上的全面性、规范性、封闭性

侦查案卷制作包括侦查人员按照法律规定、技术规程或惯例形成各种书面材料并对案卷材料予以选择、分类、整理的一系列活动。我国侦查案卷的制作具有内容全面、形式规范、过程封闭的特点。

1在制作内容上,侦查案卷具有全面性。它既包含了一个案件中侦查机关收集的几乎所有证据,又包含了反映侦查工作开展过程的各种文书和说明性材料。与案件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材料,都尽可能囊括其中。

2在制作形式上,侦查案卷具有规范性。各种证据材料的形成都有相应的形式要求,以反映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制作人员、证据内容及制作过程的真实性。例如,在制作人证类笔录时,除陈述内容外,讯问(询问)的次数、时间、地点,进行讯问(询问)的侦查人员的签字,被讯问(询问)人的确认说明和签字、修正签字以及不能签字的原因说明等,也都作为笔录的构成要素不可或缺。对各种法律文书,无论是填充式还是书写式,都有统一、严格的形式要求。此外,侦查人员在对案卷材料进行编排、规整时,也会按照技术规程或惯例予以分类、整理,使装订成册的案卷具有统一性、层次性、逻辑性。

3在制作过程上,侦查案卷具有封闭性。在整个案卷形成过程中,侦查机关是决定如何收集、编排案卷材料的惟一主体,其他诉讼主体很难参与其中。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诉讼进程有决定性影响的诉讼主体有四个,即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是,在侦查案卷的制作上,侦查机关以外的其他三个诉讼主体要么无从插手,要么影响甚微。由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审判前的司法审查制度,法院对侦查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和侦查行为无权审查,因此法院对侦查案卷的形成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犯罪嫌疑人一方也几乎不能产生影响。面对侦查人员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负有如实回答的义务,而几乎不享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如果说他能够影响到侦查案卷制作的话,那仅仅是对记录自己陈述内容的讯问笔录的阅读、认可权,以确保记录内容与陈述内容的一致性。其他证据材料的收集、法律文书的制作都不受犯罪嫌疑人的任何制约。个别情形下,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向侦查机关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或证据线索,或者提出主张某些程序性权利的申请,但它们能否纳入案卷材料,仍取决于侦查机关。法律虽然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但此时的律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辩护律师,[1]既没有查阅案卷的权利,也没有调查取证的权利,因而也无从影响侦查案卷的制作。检察机关具有侦查监督的职能,在审查批捕、审查过程中,有时会对侦查案卷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例如,检察机关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补充侦查,都会促使案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或减少。但是这种情形在实务中并不常见,因此检察机关对侦查案卷制作的影响总体上是十分微弱的。

(二)案卷移送上的全程性

侦查案卷的移送亦即侦查案卷的流转,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案卷能否进入、如何进入下一个诉讼阶段。

案卷移送的全程性是我国侦查案卷制度的突出特征。侦查案卷的移送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之中。在刑事诉讼侦查、、审判的整个流程中,只要案件能够进入下一个诉讼阶段,侦查案卷必须被一直移送下去,直至案件终结。按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案件侦查终结,需要移送检察院审查的,侦查机关应当写出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检察院审查决定。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必须在开庭审理前移送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并在庭审结束后3日内向法院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在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之间则必须将全部案卷移送至相应的审判或者复核法院。

(三)案卷使用上的官方性、依赖性、决定性

制作、移送侦查案卷的目的无非是使案卷服务于刑事诉讼的需要,因此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和被追诉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侦查案卷。

1侦查案卷的使用主体具有官方性。侦查、检察、审判机关这些官方主体在各自参与、负责的诉讼阶段,都可以全面使用、查阅侦查案卷,但被追诉方的案卷使用权却受到严格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事实上处于被追诉的地位,其本身无权使用侦查案卷。辩护人由立法赋予了一定的案卷使用权,但极其有限。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没有阅卷权。自检察院审查之日起,辩护人才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件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对其他绝大多数案卷材料无权接触。自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辩护人才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指控案卷材料,但由于此时检察院移送给法院的材料只是一些选择性的所谓主要证据复印件,对大多数案卷材料而言,辩护人仍然难以查阅。可见,被追诉方虽然自始至终参与了刑事诉讼,但较之官方主体,其使用侦查案卷的时间和范围都处于明显劣势。

2侦查案卷的使用过程具有依赖性。可以说,离开了侦查案卷,刑事诉讼的一切实质性活动都将无法进行。侦查工作的开展与侦查结论的作出依赖于案卷自不待言,、审判等活动亦不例外。就检察院而言,审查批捕、审查都建立在审查侦查案卷材料的基础之上,在一审出庭支持公诉时,公诉人亦携带全部侦查案卷,主要围绕案卷材料举证、质证、辩论。检察院的侦查监督活动也基本依赖侦查案卷,其他监督手段相当匮乏。[2]法院的庭前受案审查和庭审活动同样以侦查案卷为中心展开,从而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以案卷笔录为中心的裁判模式。无论是对案件实体问题还是程序问题的审查判断,无论是在一审程序还是在其他审判程序,法官都主要依赖于侦查案卷中的书面记录。最后,辩护人的辩护活动也不得不依赖于侦查案卷。基于法律权利和取证能力的双重限制,辩护人收集、提供案件证据的情形十分少见,即使有,也多半是一些非关键性证据(如量刑酌定情节证据),所以法庭上的辩护主要针对侦查案卷中的证据材料进行反驳、攻击。3侦查案卷的使用效果具有决定性。刑事案卷材料主要在侦查阶段形成,此后诉讼阶段所形成的案卷、审判案卷(包括一审案卷以及可能存在的二审案卷、死刑复核案卷、审判监督案卷等)都以侦查案卷为基础和核心,尤其是、审判阶段使用的证据材料基本上来源于侦查案卷。绝大多数情形下,检察机关和法院后续增加的案卷材料要么属于程序性、法律性材料,要么属于对侦查案卷材料的重复。侦查案卷的内容一般会被法院认可并作为定案的根据,从而对案件的裁判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对侦查案卷中反映的证据材料,法官一般不会去做可采性、真实性方面的实质审查而天然地推定其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即使被告方提出反驳也难以撼动法官的先入之见,判决书中援引侦查案卷笔录作为定案根据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侦查案卷制度的运作效果考察

极富中国特色的侦查案卷制度,实质上迎合了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和结构

模式的需要。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在价值观念上重视惩罚犯罪,忽视人权保障;在诉讼结构上,以侦查为中心而不是以审判为中心;在权力运作形态上,强调侦、诉、审权力的配合而不是制约;在审判模式上,普遍适用间接式的书面审而不是直接式的言词审。侦查案卷制度与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全程移送的侦查案卷,无疑有利于侦、诉、审三机关紧密围绕侦查活动内容,通过相互配合、流水作业式的书面审查,快速实现“惩罚犯罪”的目的。另外,现行侦查案卷制度在稳定证据、提高办案效率、便于案件复查、便于追究“错案”责任等方面,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正如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的严重不足一样,侦查案卷制度的实际运作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进程。

(一)控辩对抗严重失衡

在当前的侦查案卷制度下,侦控方的强势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案卷由侦查机关制作并移送给检察院审查,如果提起公诉,案卷将是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指控的最主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侦控机关对案卷的制作、控制、使用具有绝对的主动性、决定性。反观作为相对方的被追诉人,他在案卷运用上的情形却是另一幅景象。

在侦查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材料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犯罪嫌疑人没有了解案情、查阅案卷的权利,除了知道自己向侦查机关作出的口供笔录内容和需要自己签字确认的某些文书材料(如逮捕证)以外,对其他证据材料和诉讼文书都无从知晓。嫌疑人委托的律师似乎处于更为糟糕的境地,他对案卷的了解甚至还不如犯罪嫌疑人,因为此时的律师也没有阅卷权,他只能在会见嫌疑人时从后者口中间接获知其曾经向侦查机关作出过哪些供述和辩解,至于其他案卷材料,均不得而知。

在审查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内容的了解极其有限。按照法律规定,辩护人在该阶段阅卷的范围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绝大多数证据材料都无法接触。

在一审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内容的全面了解也困难重重。辩护人自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虽然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但由于检察院只移送给法院“主要证据复印件”等部分材料,律师“阅卷难”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3]未移送的案卷材料只有等待公诉人在庭审举证过程中出示。而对于检察院既未庭前移送,也未庭上出示而是庭后移送法院的材料,辩护人在整个一审阶段都将无法获知,只能寄希望于二审程序。二审时辩护人虽然可以查阅全部案卷材料,但由于错过了一审这一最佳辩护时机,其实际效果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难发现,当前的侦查案卷制度使被追诉人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地位,难以与侦控方形成实质性的抗衡。知情是对抗的基础。如果被追诉方连案卷内容都无法知晓,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出异议、申诉和控告,如何能够进行有力的法庭质证和辩论?隐藏在这种制度设计背后的逻辑仍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是被动承受刑事追诉的对象,而不是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中可以与侦控方平等对抗的诉讼主体。所以在刑事诉讼实务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形: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时,可能会将某些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排除在侦查案卷之外,以免形成案卷内部的证据矛盾,影响指控的力度;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向法院庭前移送的“主要证据”复印件都是精心挑选、相对稳固的有罪证据材料;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辩护人事前并不了解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笔录时,并非全部宣读而是视不同情形采取有利于指控的选择式宣读、摘要式宣读或概括式介绍的方式,辩护人很难发现证据之间的矛盾;在庭后全案移送时,公诉人将庭审过程中没有出示和接受辩方质证的案卷材料移送法官庭后审阅,对此辩护人并不知情。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由于侦查案卷在侦控方的绝对掌控之下,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侦控机关可以基于成功追诉的目的充分、灵活地运用有罪证据等一切有利于指控的案卷材料,而被追诉方却难以获得有利于己的信息,难以对证据材料和侦控机关的行为提出反驳或质疑。

(二)刑事审判流于形式

刑事审判的目的是通过审查、判断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由于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由控方承担,法庭审查的对象主要是控方提供的证据。证据的审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证据的证据能力(可采性),二是证据的证明力。为了实现审判的功能,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证据审查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如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应当在法庭出示,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和法庭的审查;除特殊情形外,证人、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凡经查实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获取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等等。然而,现行侦查案卷制度却使上述证据规则的精神荡然无存。

首先,侦查案卷成为法庭审判的证据之源,其证据能力几乎不受法庭的任何实质性审查。在法庭调查过程中,侦查案卷长驱直入,是法庭调查的直接、主要对象,掌握侦查案卷的公诉人因而成为事实上的法庭主导者。法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公诉人宣读案卷笔录,而出示案卷材料的内容、方式、顺序等几乎完全由公诉人决定,法官很少进行干预。简言之,法官天然地推定侦查案卷具有证据上的可采性。当然,辩护方也会对某些证据材料的可采性提出异议(如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请求法官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此时法官往往会基于案卷可采性推定的逻辑,要求辩护方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或者,法官要求控方出具“情况说明”材料或者提供相关办案人员的书面证言,以证明取证行为的合法性,而对于“情况说明”或侦查人员、看守人员或检察人员的书面证言这些证明力显然低下的材料,法官一般会轻易采信。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辩护方要证明侦控机关取证行为的违法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也会被控方的“情况说明”或书面证言轻易打败。于是,辩护方的证据排除请求最终逃脱不了法官以没有提出相关事实和证据为由予以断然拒绝的命运。

其次,侦查案卷具有优势证明力。案卷笔录既然可以被法官视为当然的定案根据,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无论从查明事实还是从诉讼效率的角度来看,似乎都已无必要。所以,证人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成为十分罕见的现象。[4]如果辩护方提出传唤证人、被害人出庭作证的申请,以便质疑控方的案卷笔录,法官一般会直接予以拒绝,并且不提供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当控辩双方就案卷材料的可信性发生争执时,法官一般都会站在公诉人一方,并习惯性地与公诉人一起运用案卷笔录材料对辩方意见进行驳斥。例如,如果被告人当庭以前的供述,公诉人往往会以宣读原有供述笔录的方式来证明庭前供述的真实性,法官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会与公诉人一起对翻供被告人严厉盘问,最后的结局常常是,被告人的翻供行为不仅未能以前的供述,而且还会被法官视为不知悔过的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又如,个别情形下,辩方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可能会得到法官的准许,但一旦该证人的庭上陈述与侦查案卷中其曾经作出过的证言笔录或者其他证人证言笔录内容不一致,且对控方不利时,这种矛盾就会促使法官优先采用证言笔录而拒绝选择庭上证言。可见,在法官看来,侦查案卷往往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可信性,在证明力上案卷笔录完全具有压倒庭上证言的绝对优势。

再次,法官的心证形成于阅卷而不是审判。在开庭之前,法官已经接触了检察机关移送的部分证据材料复印件,虽然并不全面,但由于都是检察机关精心挑选的关键性的有罪证据,因此法官已经初步形成了被告人有罪的模糊心证。法庭上公诉人对案卷材料的宣读,也无异于法官阅卷,只不过不是自己看而是别人读给他听,而且由于公诉人选择性地宣读,法官听得并不十分明白,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他听到的多是有利于指控的有罪证据,被告人有罪的心证由此又增强了一份。庭审结束后,检察机关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法院,法官得以尽情查阅案卷,释解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庭后阅卷或许可能使法官发现案卷笔录中的证据矛盾,从而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但对此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这是因为:第一,在庭前部分阅卷和庭上部分“听卷”的基础上,被告人有罪的心证已逐步强化,除非庭后阅卷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证据矛盾,否则这种心证不可能;第二,侦查案卷乃同样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侦查人员制作并经更为专业的公诉人审查过,留下重大证据缺陷留待法官阅卷时去发现似乎不大可能;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辩护方由于证据信息的不对称难以就案卷中的所有证据材料有效质证,法官无法“兼听则明”,庭后阅卷只能“偏听则信”或者自行琢磨,案卷笔录的滥用使法官具有了“从不偏不倚的法官角色突然滑向控告一方的危险”;[5]第四,庭审已经结束,对非关键性的证据矛盾法官即使发现也不会恢复法庭调查,只能加以容忍。所以说,法官得出的案件结论来源于阅卷而不是审判。甚至可以说,在所有的刑事审判程序中,法官的心证均源自对侦查案卷的查阅。如前所述,构成一审审判案卷的主体是侦查案卷,尤其是证据材料部分,因此二审也好,死刑复核程序也罢,法官在不开庭的审理程序中审查的主要对象仍然只能是侦查案卷。即便某些二审案件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其实际效果与一审一样,仍然摆脱不了对侦查案卷的依赖。[6]转3侦查案卷的使用效果具有决定性。刑事案卷材料主要在侦查阶段形成,此后诉讼阶段所形成的案卷、审判案卷(包括一审案卷以及可能存在的二审案卷、死刑复核案卷、审判监督案卷等)都以侦查案卷为基础和核心,尤其是、审判阶段使用的证据材料基本上来源于侦查案卷。绝大多数情形下,检察机关和法院后续增加的案卷材料要么属于程序性、法律性材料,要么属于对侦查案卷材料的重复。侦查案卷的内容一般会被法院认可并作为定案的根据,从而对案件的裁判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对侦查案卷中反映的证据材料,法官一般不会去做可采性、真实性方面的实质审查而天然地推定其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即使被告方提出反驳也难以撼动法官的先入之见,判决书中援引侦查案卷笔录作为定案根据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侦查案卷制度的运作效果考察

极富中国特色的侦查案卷制度,实质上迎合了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和结构

模式的需要。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在价值观念上重视惩罚犯罪,忽视人权保障;在诉讼结构上,以侦查为中心而不是以审判为中心;在权力运作形态上,强调侦、诉、审权力的配合而不是制约;在审判模式上,普遍适用间接式的书面审而不是直接式的言词审。侦查案卷制度与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全程移送的侦查案卷,无疑有利于侦、诉、审三机关紧密围绕侦查活动内容,通过相互配合、流水作业式的书面审查,快速实现“惩罚犯罪”的目的。另外,现行侦查案卷制度在稳定证据、提高办案效率、便于案件复查、便于追究“错案”责任等方面,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正如现行刑事诉讼制度本身存在的严重不足一样,侦查案卷制度的实际运作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进程。

(一)控辩对抗严重失衡

在当前的侦查案卷制度下,侦控方的强势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案卷由侦查机关制作并移送给检察院审查,如果提起公诉,案卷将是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指控的最主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侦控机关对案卷的制作、控制、使用具有绝对的主动性、决定性。反观作为相对方的被追诉人,他在案卷运用上的情形却是另一幅景象。

在侦查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材料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犯罪嫌疑人没有了解案情、查阅案卷的权利,除了知道自己向侦查机关作出的口供笔录内容和需要自己签字确认的某些文书材料(如逮捕证)以外,对其他证据材料和诉讼文书都无从知晓。嫌疑人委托的律师似乎处于更为糟糕的境地,他对案卷的了解甚至还不如犯罪嫌疑人,因为此时的律师也没有阅卷权,他只能在会见嫌疑人时从后者口中间接获知其曾经向侦查机关作出过哪些供述和辩解,至于其他案卷材料,均不得而知。

在审查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内容的了解极其有限。按照法律规定,辩护人在该阶段阅卷的范围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绝大多数证据材料都无法接触。

在一审阶段,被追诉方对案卷内容的全面了解也困难重重。辩护人自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虽然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但由于检察院只移送给法院“主要证据复印件”等部分材料,律师“阅卷难”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3]未移送的案卷材料只有等待公诉人在庭审举证过程中出示。而对于检察院既未庭前移送,也未庭上出示而是庭后移送法院的材料,辩护人在整个一审阶段都将无法获知,只能寄希望于二审程序。二审时辩护人虽然可以查阅全部案卷材料,但由于错过了一审这一最佳辩护时机,其实际效果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难发现,当前的侦查案卷制度使被追诉人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地位,难以与侦控方形成实质性的抗衡。知情是对抗的基础。如果被追诉方连案卷内容都无法知晓,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提出异议、申诉和控告,如何能够进行有力的法庭质证和辩论?隐藏在这种制度设计背后的逻辑仍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是被动承受刑事追诉的对象,而不是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中可以与侦控方平等对抗的诉讼主体。所以在刑事诉讼实务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形:侦查机关在移送审查时,可能会将某些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排除在侦查案卷之外,以免形成案卷内部的证据矛盾,影响指控的力度;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向法院庭前移送的“主要证据”复印件都是精心挑选、相对稳固的有罪证据材料;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辩护人事前并不了解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笔录时,并非全部宣读而是视不同情形采取有利于指控的选择式宣读、摘要式宣读或概括式介绍的方式,辩护人很难发现证据之间的矛盾;在庭后全案移送时,公诉人将庭审过程中没有出示和接受辩方质证的案卷材料移送法官庭后审阅,对此辩护人并不知情。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由于侦查案卷在侦控方的绝对掌控之下,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侦控机关可以基于成功追诉的目的充分、灵活地运用有罪证据等一切有利于指控的案卷材料,而被追诉方却难以获得有利于己的信息,难以对证据材料和侦控机关的行为提出反驳或质疑。

(二)刑事审判流于形式

刑事审判的目的是通过审查、判断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由于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由控方承担,法庭审查的对象主要是控方提供的证据。证据的审查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证据的证据能力(可采性),二是证据的证明力。为了实现审判的功能,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证据审查作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如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应当在法庭出示,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和法庭的审查;除特殊情形外,证人、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凡经查实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获取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等等。然而,现行侦查案卷制度却使上述证据规则的精神荡然无存。

首先,侦查案卷成为法庭审判的证据之源,其证据能力几乎不受法庭的任何实质性审查。在法庭调查过程中,侦查案卷长驱直入,是法庭调查的直接、主要对象,掌握侦查案卷的公诉人因而成为事实上的法庭主导者。法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公诉人宣读案卷笔录,而出示案卷材料的内容、方式、顺序等几乎完全由公诉人决定,法官很少进行干预。简言之,法官天然地推定侦查案卷具有证据上的可采性。当然,辩护方也会对某些证据材料的可采性提出异议(如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请求法官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此时法官往往会基于案卷可采性推定的逻辑,要求辩护方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或者,法官要求控方出具“情况说明”材料或者提供相关办案人员的书面证言,以证明取证行为的合法性,而对于“情况说明”或侦查人员、看守人员或检察人员的书面证言这些证明力显然低下的材料,法官一般会轻易采信。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辩护方要证明侦控机关取证行为的违法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也会被控方的“情况说明”或书面证言轻易打败。于是,辩护方的证据排除请求最终逃脱不了法官以没有提出相关事实和证据为由予以断然拒绝的命运。

其次,侦查案卷具有优势证明力。案卷笔录既然可以被法官视为当然的定案根据,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无论从查明事实还是从诉讼效率的角度来看,似乎都已无必要。所以,证人出庭作证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成为十分罕见的现象。[4]如果辩护方提出传唤证人、被害人出庭作证的申请,以便质疑控方的案卷笔录,法官一般会直接予以拒绝,并且不提供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当控辩双方就案卷材料的可信性发生争执时,法官一般都会站在公诉人一方,并习惯性地与公诉人一起运用案卷笔录材料对辩方意见进行驳斥。例如,如果被告人当庭以前的供述,公诉人往往会以宣读原有供述笔录的方式来证明庭前供述的真实性,法官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会与公诉人一起对翻供被告人严厉盘问,最后的结局常常是,被告人的翻供行为不仅未能以前的供述,而且还会被法官视为不知悔过的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又如,个别情形下,辩方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可能会得到法官的准许,但一旦该证人的庭上陈述与侦查案卷中其曾经作出过的证言笔录或者其他证人证言笔录内容不一致,且对控方不利时,这种矛盾就会促使法官优先采用证言笔录而拒绝选择庭上证言。可见,在法官看来,侦查案卷往往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可信性,在证明力上案卷笔录完全具有压倒庭上证言的绝对优势。

再次,法官的心证形成于阅卷而不是审判。在开庭之前,法官已经接触了检察机关移送的部分证据材料复印件,虽然并不全面,但由于都是检察机关精心挑选的关键性的有罪证据,因此法官已经初步形成了被告人有罪的模糊心证。法庭上公诉人对案卷材料的宣读,也无异于法官阅卷,只不过不是自己看而是别人读给他听,而且由于公诉人选择性地宣读,法官听得并不十分明白,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他听到的多是有利于指控的有罪证据,被告人有罪的心证由此又增强了一份。庭审结束后,检察机关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法院,法官得以尽情查阅案卷,释解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庭后阅卷或许可能使法官发现案卷笔录中的证据矛盾,从而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但对此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这是因为:第一,在庭前部分阅卷和庭上部分“听卷”的基础上,被告人有罪的心证已逐步强化,除非庭后阅卷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证据矛盾,否则这种心证不可能;第二,侦查案卷乃同样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侦查人员制作并经更为专业的公诉人审查过,留下重大证据缺陷留待法官阅卷时去发现似乎不大可能;第三,更为重要的是,辩护方由于证据信息的不对称难以就案卷中的所有证据材料有效质证,法官无法“兼听则明”,庭后阅卷只能“偏听则信”或者自行琢磨,案卷笔录的滥用使法官具有了“从不偏不倚的法官角色突然滑向控告一方的危险”;[5]第四,庭审已经结束,对非关键性的证据矛盾法官即使发现也不会恢复法庭调查,只能加以容忍。所以说,法官得出的案件结论来源于阅卷而不是审判。甚至可以说,在所有的刑事审判程序中,法官的心证均源自对侦查案卷的查阅。如前所述,构成一审审判案卷的主体是侦查案卷,尤其是证据材料部分,因此二审也好,死刑复核程序也罢,法官在不开庭的审理程序中审查的主要对象仍然只能是侦查案卷。即便某些二审案件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其实际效果与一审一样,仍然摆脱不了对侦查案卷的依赖。[6]转最后,刑事审判沦为控、辩、审各方都不得不忍受的法律仪式。公诉方自由地宣读案卷,辩护方茫然不知如何反驳,法官厌倦地等待庭审后的阅卷。证人出庭、法庭质证、法庭辩论、证据的可采性审查、证据的证明力判断等现代刑事审判中的证据规则,都因为侦查案卷制度的运行而变得可有可无。无论案件多么复杂,庭审总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并尽快了结,而阅卷和裁判作出的过程则总是那么漫长。刑事司法审判变成了对侦查案卷的行政复查和确认,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诉讼功能。案卷成为“公检法三机关”通力合作“惩罚犯罪”的共同武器。甚至让人怀疑,如果不是刑事诉讼法有关于开庭审判的明确规定,阅卷也许早已替代了审判这一象征性的仪式。然而,事实是,对侦查案卷的依赖代替不了也不应代替刑事审判,阅卷式的审判方式难以发现侦控方的违法行为和对事实的错误认定。违法侦查行为的泛滥,令人难以置信的“冤假错案”的发生,无不让人们深刻地反思,刑事审判的虚置与侦查案卷的通行,必然以人权的丧失为代价。

三、可以期待的改革

1996年刑事诉讼法

在许多方面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作出了重大修改,但是侦查案卷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能恰恰是这种一如既往潜在运行的案卷制度,最终导致审判方式改革、加强辩护权保障等改革目标不能实现。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指日可待,对侦查案卷制度的改造不应再坐失良机,否则,再次修法亦可能重蹈覆辙。

(一)扩大侦查案卷制度中的辩方权利

在侦查阶段,应当赋予被追诉方一定的案卷制作参与权和知情权。侦查是获取犯罪证据的关键环节,为了快速、有效地侦破犯罪案件,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阻碍,侦查活动理应具有相当程度的秘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侦查阶段形成的所有案卷材料都应对犯罪嫌疑人一方保密。确立对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淡化侦查活动的行政治罪色彩,增强犯罪嫌疑人的主体地位,是今后刑事诉讼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侦查阶段向被追诉方适当开放案卷材料,符合这一改革方向的需要。具体设计上,可以参考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在德、法等国的侦查程序中,被追诉方有权参与证据材料的形成与制作。预审法官的取证活动通常是在被告人及其律师、民事当事人及其律师、司法警察、证人、检察官等人的参加下进行。某些证据的形成(如“现场重演”)还有被追诉人的参与。被追诉方还有权了解案卷信息。如在法国,被追诉人享有对侦查活动的监督权。[7]除可以阅读口供笔录外,还可以了解侦查中的其他证据。尤其是专家意见,侦查机关必须告知被追诉人,并由后者提出意见且签字证明。律师也可主动提出意见或者异议,载入侦查案卷之中。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犯罪,辩护律师在侦查过程中阅卷很少会被拒绝。即使在可能干预侦查的情形下,辩护律师也可以查阅口供笔录。德国辩护律师在侦查过程中也可以查阅案卷,并可告知当事人,甚至可以复印案卷材料给当事人。只有出现可能危及调查目的的例外情形时,阅卷权才会被禁止。[8]我国应当在平衡侦查秘密性与被追诉方知情权的原则下,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在侦查阶段参与案卷制作、了解案卷内容的程度、范围和方式。

在阶段,应当确立辩护方的全面阅卷权。此时,辩护方的阅卷权不应当受到限制,对进入诉讼的全部案卷材料都有知悉的权利。今后如果确立了庭审前的证据展示制度,辩护方全面阅卷权的落实应该不会有太多困难。需要指出的是,与民事诉讼不同,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并非纯粹的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尤其是我国刑事诉讼传统中,一直强调侦、检机关忠于事实的客观义务,所以,即使是对指控不利的证据材料,侦控机关一旦已经掌握,也应当纳入侦查案卷之中,并允许辩护方知悉,而不能像当前的某些做法一样,将不利于指控的证据材料排除在侦查案卷之外。

(二)严格限制侦查案卷的证据效力在普通一审程序中,应一般性地排除侦查案卷笔录的证据能力,案卷笔录原则上不能作为审判证据使用。这里首先涉及到检察院提起公诉时的案卷移送问题。1996年刑事诉讼法创设的庭前复印件移送、庭后全案移送的案卷移送方式,弊端重重,[9]立法者当初“加强开庭审理,充分发挥庭审作用”,以解决“先定后审,开庭流于形式”的意图[10]不仅没有实现,固有问题反而更为严重。所以,这种制度必须废除。可供选择的方式无非两种:一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状一本主义,时不移送任何侦查案卷材料;二是恢复到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像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一样全案移送。如果采用状一本主义,废止案卷移送制度,就可以彻底实现侦审中断。侦查案卷只是的根据,法官开庭前无法接触任何案卷材料,庭后也不再移送侦查案卷,除一些例外情形,所有定案根据都必须由控辩双方当庭提交并经过质证,法官只能在审判过程中形成裁判结论。此后的二审、死刑复核程序审查的主要对象,应当是一审的审判记录。如果恢复以前的全案移送方式,理论上来说也似乎可行,前提是必须做到在审判中真正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或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因为无论是大陆法中的直接言词原则,还是英美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都要求法庭在庭外证言笔录与当庭证人证言之间,优先选择后者,只有少数情形除外。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虽然采用全案移送的方式,但立法要求正式的重罪审判程序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明确禁止法官使用侦查案卷中的证据材料或据此形成印象并反映到判决中。[11]法官只能依据经由言词辩论的庭审方式出示的证据作出裁决。只有在特定的例外情形下,如当庭证言不可信或证人客观上不能出庭时,侦查案卷中的书面记录才可以作为否定或支持当庭证言的手段,有时甚至也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不过,由于法官审前可以阅卷,审判仍不免受先前侦查案卷的影响,其侦审中断程度远不如状一本主义彻底。

考虑到我国刑事诉讼中严重的侦查案卷依赖症,以及法官根深蒂固的“依卷断案”的审判逻辑和审判文化,从可预期的效果来看,应当选择状一本主义。所谓重症下猛药,否则刑事审判又会轻车熟路、自然而然地滑回到流于形式的老路上去。这一制度变革的成本也许非常高昂,但这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现代化的必要代价。

当前的司法改革已经开始朝这一方向努力。近期的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和专家建议稿中,许多学者都主张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和证人出庭制度,以解决法庭任意宣读案卷笔录、法庭审判流于形式的问题。[12]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例外情形下,法庭才可以允许控辩双方宣读笔录。[13]司法解释已要求法院在开庭审理死刑案件时,对于那些控辩双方存有异议或者对于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应当通知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14]然而,如果案卷制度不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案卷笔录的证据效力不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些建议和改革举措恐怕产生不了多少实质性的效果。

此外,对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继续采用全案移送的方式,案卷材料的证据能力一般不作限制。如德国以处罚令处理的案件,判决结果几乎完全依赖于先前制作的侦查案卷。[15]法国轻罪案件、违警罪案件也一般根据侦查案卷中的证据材料作出判决。[16]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案件的适用范围,以节约更多的司法资源来改造普通程序中的侦查案卷制度。

注释:

①为行文方便,本文所指的侦查案卷不包括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案卷,但文中研究的问题同样适用于对自侦案件侦查案卷的分析。

②根据1998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63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形成的案卷材料分为诉讼卷和侦查卷。但实践中对侦查案卷的分类并未适用这一规定,实践中所谓的侦查卷宗(正卷),实际上等同于该规定中的诉讼卷。

③非诉讼卷虽然对案件诉讼不产生影响,但可能会成为侦查机关内部或上下级侦查机关之间层级审查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参见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2]参见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3]参见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4]参见左卫民、马静华:“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5][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6]参见陈瑞华:“侦查案卷裁判主义———对中国刑事第二审程序的重新考察”,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

[7]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页。

[8]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9]参见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0页。

[10]顾昂然著:《新中国的诉讼、仲裁和国家赔偿制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11]参见[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晓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12]参见徐静村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13]参见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以下。

[14]参见2007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第32条。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5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__镇党政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时为8月5日。会议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格做到“五个不开”,即缺乏思想基础不开,交心谈心不广泛不深入不开,解决问题的重点不明确不开,发言提纲不合格的不开,筹备工作没有落实的不开。镇党政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党委会议室时间为一天。会议期间,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请假。

1、精心组织学习。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在第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学习,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文件和学习材料,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基础。

2、深入查摆问题。结合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情况,进一步聚焦“”,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上级点、典型对照继续深入查找问题,特别是对照镇党政领导班子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条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切实找准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敢于揭丑亮短,对反映问题较多的,进行重点谈话提醒。为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做好准备。

各支部重点围绕党员意识强不强、服务群众好不好、为民办事公不公、自我要求严不严,查找软弱无力,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不诚心为群众办实事,优亲厚友等问题。

3、普遍开展谈心。谈心的主要内容是,征求对方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相互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帮助问题较突出又缺乏认识的同志提高认识、正视问题。8月1日-3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每名成员、村“两委”主干,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站办、部门负责同志之间开展谈心活动。谈心交心的方式以面对面交谈形式进行,在谈话交心过程中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又要进行诚恳的互相批评,会上批评的事项在会前要达成共识或基本达成共识,特别是平时有隔阂、有误解的同志更要通过相互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相互谅解、增进共识,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民主生活会前。

各支部要采取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村班子成员之间要逐一谈心,支部书记人要与党员普遍谈心。对外出流动党员可通过电话沟通等途径,了解思想和工作情况。对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要上门谈心,主动关怀,扶贫帮困。对青年党员要主动约谈,交流思想,帮助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4、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镇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都要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各村“两委”班子及支部书记一般应形成简要对照检查材料,条目式列出对照检查的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镇党政班子及成员对照检查材料要写得实、画像准。内容主要包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有关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重点写清“”突出问题,列举具体表现和典型事例,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党组织、督导组点明的问题要明确作出回应,还要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规定精神情况,特别是“三山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套数、面积)、配备秘书、家属子女从业及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等方面情况逐一作出说明;对是否存在把作风建设同推动改革发展对立起来,消极对待作风建设新的规章制度,“为官不为”的问题进行检查。要深挖问题根源,重点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以及“三严三实”要求等方面分析原因。要明确努力方向,提出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镇党政领导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还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查摆剖析。

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起草、集体讨论,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各村简要对照检查材料要向群众公示。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必须自己动手,杜绝工作人员,严禁抄袭照搬。对照检查材料要直奔主题,直面问题,不能避重就轻、写成工作总结,不能以文字多少定优劣。

5、审核审定对照检查材料。镇党委班子和党政正职的对照检查材料要经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市委十一督导组审核把关、提请市委书记审阅、市委常委会审议。镇政府班子及其他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要分别经镇党委书记审阅,党委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市委十一督导组审核、市委活动办审定。对查摆问题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列出具体表现的,要督促修改或者退回重写。以上对照检查材料要在7月25日报镇委活动办。

对照检查材料的审核要做到“五不过”,即领导干部不能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的不能过,查摆问题不深不像甚至对错号的不能过,找不准“”问题根源的不能过,不能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不能过,没有明确具体整改方向和措施的不能过。

镇党委书记要对村“两委”班子其支部书记的简要对照检查材料进行审核。

1、会议议程。党政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由党委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有:①镇党

委书记代表党委班子作对照检查,镇长代表镇政府班子作对照检查;②镇党政班子成员逐人作个人对照检查发言,进行自我批评,之后其他班子成员安排续依次对其进行批评,最后发言班子成员对其他班子成员的批评情况进行表态;③镇党政班子成员根据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对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提出补充意见;④市委第十一督导组组长对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点评。⑤市委第十一督导组第一组长讲话。 2、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把专题民主生活会开成“神仙会”、“表彰会”。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揭短亮丑,班子每名成员都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明确摆出“”突出问题,明确回应群众意见和上级、督导组点明的问题,明确落实从严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相关要求的情况,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检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相互批评要逐一进行,聚焦“”,从党性强不强、工作实不实、要求严不严等方面指出对方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做到“三个相统一”,即干部群众提问题、班子成员互相点问题、班子成员个人找问题相统一;班子集体查摆的问题与班子成员个人查摆的问题相统一;班子成员心里想提的意见、会前谈心沟通时提的意见、会上相互批评时提的意见相统一。要坚持出以公心、坦诚相见,注意克服“怕”的思想;坚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注意避免“绕”的现象;坚持真刀真枪、敢于交锋,注意防止“空”的问题,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有“辣味”。要坚持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不当老好人,不搞无原则纷争,使领导干部受到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红脸出汗、加油鼓劲,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3、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后,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按要求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流动党员一般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时间要在8月20日以前完成。

各支部要先召开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议,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在此基础上,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通报支部对照检查情况,听取党员意见建议,研究提出加强支部建设的意见,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软弱涣散的村支部,在完成整顿工作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方可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各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原则上在8月25日前完成。

1、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应于会后15天左右召开专门会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材料需报市委十一督导组审阅同意后,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党委书记主持召开通报会,通报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内容主要包括会前准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等情况。范围: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镇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镇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党员群众代表;还需要列入范围的,要与市委十一督导组商定。

2、上报专题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后15天内,应形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经市委十一督导组审阅同意后,报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上报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

3、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制定整改方案、健全完善整改制度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党建服务民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即知即改、边议边改、立说立行,不等待观望、不敷衍塞责。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无论是班子的还是个人的,都要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扎实整改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集中治理,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凝聚力量。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等制度,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各支部需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明确整改措施。实行开门整改,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请群众评价和监督。

1、发挥领导作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各支部书记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坚持以身作则,又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督促班子成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逐一审核,提出具体意见。带头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掌握班子思想、作风状况和每名班子成员应解决的突出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带头对照检查自已,开展自我批评,诚恳地接受批评、改正缺点。带头对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意见,尤其对那些律己不严格、剖析不主动、不能正视问题和正确对待批评意见的同志,要直言不讳、督促改进。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班子成员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突出问题要亲自研究制定整改计划、建立整改台账,落实责任,动态管理。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6

一、层层动员,明确目标,抓好载体。

针对当前我市公安机关出现的少数公安民警违法违纪的深刻教训,分局党委立足于抓小、抓早、抓苗头,在全局上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决定在全体民警中进行一次以“加强职业道德、严守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教育活动,并将此次专项教育活动作为深化党性分析评议、落实查摆剖析工作的有效载体,于3月8日、3月24日先后两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大队根据分局党委专项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认真学习公西党委[2005]18号文件的基础上,组织民警重温《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公安人员纪律十项注意》、《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十不准规定》、中央政法委“四条禁令”、公安部“五条禁令”和省、区效能建设的“四条禁令”等党纪政纪警纪的规定。通过学习动员,使全体民警进一步明确开展此次专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到在公安机关开展强化职业道德、严守职业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认真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二、广泛征求意见,自上而下摆问题、找原因。

结合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分析评议的要求,大队从集体和个人两个层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通过开展个别谈话、侧面了解、互相指出、上门走访、网络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梳理查找本单位和民警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支部班子带头查摆大队在执法办案、执行纪律、规范管理、廉洁自律、团队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征询、召开老同志座谈会、公检法司座谈会,走访派出所兄弟单位,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逐一梳理。与此同时,围绕执法思想是否端正、职业操守是否严格、遵章守规意识是否牢固等基本要求,大队领导带头认真写好党性分析材料、带头自查自纠,党员民警也按照“十查”的内容写出2000字的党性分析材料或自查材料,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为做好评议工作,在进行谈心谈话活动的同时,大队又召开不同层面的民主生活会,大队领导参加并听取每一位同志自查自纠的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自查自纠材料不深刻的则要求推倒重来。通过广泛征求和自我查找,大队集中梳理出六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发现问题决不护短,边查边改强调实效。

无论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还是“加强职业道德、严守职业纪律”专项教育活动,大队党支部都坚持解决队伍实际问题,坚持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原则,对暴露出的违反工作纪律、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交友不慎等问题和矛盾不护短不手软,一抓到底、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如个别同志在值班期间办私事,影响到重特大案件现场的及时勘查;如个别同志外出不请假、不汇报,上班时间精神不佳,迟到、不到也不请假、不说明;又如有的同志对布置的工作考虑不周,落实不到位,贻误战机,针对这些在工作、生活、日常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苗头,大队领导有的放矢地开展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活动,对问题严重的同志,进行停职反省,要求其正确认识其存在问题的严重性,端正思想态度,分析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态度,对发现的问题和苗头,大队一方面进行内部通报批评,起到内部警示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存在这些问题原因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认为大队在管理中始终存在抓管理、抓督察、抓队伍情况分析时松时紧的问题,容易受到业务工作的冲击和干扰,对以往一些存在的问题也没有顶针查摆,故造成一些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抓规章制度执行方面,部分中队领导姑息迁就,以工作忙、工作辛苦为借口,对那些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主动性、进取心不强的同志也没有一个比较好的管理办法,对此,大队党支部在提出五点整改措施的同时重申不得以工作忙为借口就可以放松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职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责任、职责,越是工作忙,队伍管理越是不能放松,尤其是内务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标准不能降,认真落实好每月队伍情况分析和不放心人员家访、谈心制度,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杜绝和避免发生民警违法违纪事件。

四、克服困难,有机结合,建章立制,推动先进性活动深入开展。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7

XXX同志1980年入党,1990年开始从事党务工作,对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感情。十几年来,他以张思德、雷锋为榜样,服从党的决定,听从党的召唤,组织安排什么工作,他从不讲条件,并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做好工作,被同志们誉为市统计局的“老黄牛”。主要事迹如下:

一、兢兢业业从事党务工作,为机关党的建设尽心竭力

在一般人眼里,机关党务工作是无职无权,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是好人不愿意干、差人干不了的工作。XXX同志在这个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0整年,为我局的机关党建工作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汗水,融入了感情,也得到了收获。一是他坚持用心去学习、去熟悉,掌握机关党建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几年来,他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党建经纬》等党报党刊,经常参加市委、机关党工委召开的党建工作会议、培训班、座谈会、发展党员考察等,经求局领导、总支成员和党员群众的意见,从中学习党建工作的基础知识、党务工作的原则方法,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使我局的机关党务建设的基础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他用情去体会、去沟通,建立同志间的互助、互信,营造团结和谐的机关氛围。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组织学习、文体活动、发展党员、纪律检查等,既要认真贯彻市委、机关党工委和局领导的要求部署,又要全局党员干部在繁忙的业务工作当中给予积极的支持、配合和参与,难免有不同意见的、消极对待的、甚至公开顶撞的,XXX同志以党员的素质、以同志、同事的情感、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来感化一些同志、来团结全局同志,使他和同志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全局同志对机关党建工作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机关的和谐氛围越来越浓。三是他用力去工作、去探索,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10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在机关党建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年的机关党建的工作要点、工作总结、专项工作的安排意见、方案、总结,考察材料等都自己起草、自己打字,经常利用节假日加班整理材料。每年在发展党员工作前后,都广泛找党内外同志谈话,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入党积极分子怎样克服缺点、改进工作、不断进步。都努力做到把群众最公认的、各方面做的最好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里来。他严格按机关党工委的要求来规范机关党建工作,从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党建工作的各类文件材料,他都做的严谨、规范,他整理的《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事规则》、《党总支委员的岗位职责》等成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务建设的宝贵资料。他连续多年参加机关党工委组织的发展党员超前考察工作,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审查入党材料,听取情况介绍,交流工作经验,提出好的建议。他离开党务工作岗位,却仍全力支持、参加机关党务工作。因工作需要,今年年初他不再担任机关党总支副书记职务,他一方面积极、热情地帮助新任职的副书记,指导他如何做好机关党建工作,一方面又承担起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材料的起草工作。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个阶段的领导动员大会报告、活动安排、党课和专题报告、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党性分析材料、个人整改措施、各阶段工作总结等材料的起草、多数材料的打字等。较高质量的文字材料得到市委督导组的多次赞扬。由于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局领导和全局党员的认可,也得到机关党工委和机关党务工作者的认可,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务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踏踏实实履行岗位职责,使城调队的统计服务工作再上台阶

XXX同志在兢兢业业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同时,在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的职位上,协助队长分管队内的岗位责任制考核、统计服务工作和一些临时性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事业心强,任劳任怨的特点在城调工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一是认真抓好岗位责任制建设,充分调动全队人员工作积极性。他每年都根据上年工作情况认真修订、完善队内的岗位责任制工作目标和考核措施,每半年对各科的统计数据质量和岗位工作目标进行一次检查,每月收集各专业数据,编制3个专业的《城市抽样调查简讯》。他每天负责审核、签批、上报全队人员撰写的各类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经济信息和政务信息,年审核、上报量近千件,被各级媒体、单位发表的有400余件。由于考核措施得当,使全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工作成果日益突出。各专业工作连续多年被省队评为特等奖。多次被国家总队和省城调队评为城调工作先进集体。二是认真抓好人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近年来,他每年都组织统计分析写作知识讲座,统计业务培训讲座,亲自给全队人员讲解统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信息写作技巧等知识,为全队人员收集有价值的信息题目,指导年轻同志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全队业务工作和统计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每年有20余篇调查分析和重要经济信息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的批示。使全队的统计服务工作在全省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连年被省城调队评为特等奖。三是抓思想道德建设,协助队长处理好队内的各项工作。XXX同志有着坚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能够妥善处理和队长、科长及普通人员的关系,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子,积极支持和配合一把手的工作。2003年他为完成国家总队布置的《中国城市全书》XX篇目的撰稿,组织各科室人员到20多个市直部门进行收集材料,又到市方志办查找大量的XXX史料,加班加点,赶写出近万字的稿件,经队长审改后,送审一次合格,现已出书。2004年他为完成省城调队布置的《吉林城调二十年》XXX队资料的收集和撰写,几次到市档案馆查阅资料,走访已离任的原市局老领导和现任的局领导,广泛收集资料,在队长的积极支持和全力参与下,很快完成了“XXX城调队大事记”、“历年物价和居民家庭收支情况统计表”、“历年XXX城调工作事迹和获奖情况图片”等材料,送省审查一次合格,现已出书。去年队长因公外出期间,他在家主持一次性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调查,12名调查员顶烈日、冒酷暑对12个社区600户居民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他负责调度情况,解答问题,审核所有问卷,对近百份问卷进行电话回访,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调查结果。他在队长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榜样带头作用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队形成团结、统一、和谐的战斗集体,保证了上级的工作部署和队长的指挥要求的落实,达到了得令即行的境界。队内的各项工作多次得到省队和市局的表扬,多次被评为全国城调系统先进集体。他个人被评为全国城调系统2004年度先进个人。

三、时刻不忘宗旨,真诚对待周围同志

作为中共党员,XXX同志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上,在活动中,真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同志,广泛团结全局同志,热情帮助需要的同志,用党员的标准、用党员的素质,发挥着党员的作用,鼓舞和带动着周围的同志。他经常鼓励年轻同志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要求进步。经常勉励中年同志对青年人做好传帮带,生活上要满足、工作上再努力,为青年人做榜样。他经常和青年人谈人生理想、谈家庭生活,和中年人谈子女教育、谈晚年生活。在彼此交谈中和同志们增进友谊、增加感情,有什么话也愿意和他说。他坚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工作的话不说、不利于上级部署和领导决策的话不说、不利于党和国家形象、威信、利益的话不说。他对同志不摆架子、不耍态度,愿意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他人,有同志把应用文材料找他帮助修改,他决不推辞,有同志找他汇报材料、工作总结,他也应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率先写完党性分析材料、个人整改措施等材料,挂在网上,接受人们的点评和参考,为方便大家的学习,他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学习体会、理论文章、公文范例,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质量。

他多次参加局里组织的全市党风、政风、行风测评工作,负责近万张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他代企业统计员传送统计报表、代社区居民传送上访信件,只要是对他人有益,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乐意去做。

四、永葆党员形象,一言一行严格律己

作为中共党员,XXX同志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他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始终保持严格遵章守纪的良好形象。他对工作要求严格、细致认真,十几年来,机关党建的各种材料,绝大多数都是他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动笔撰稿,所有材料都是反复斟酌修改,直到满意才上报。每次参加需要发言的会议,他都事先征求意见,收集材料,撰写提纲或发言稿,以求最好的效果,他说这也是对会议的尊重。他把全局在职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简历整理成册,并输入电脑,既方便自己使用,也为局内其他科室查阅提供了方便。他为了适应现代化办公、无纸化办公的需要,学习操作电脑,近几年来,几乎所有他上报的材料,都是自己撰稿、自己打字。在统计系统实行内部网络运行后,他认真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从打字、编辑、网络传输等基本都自己操作,并在局计算机工作站同志的指导下,科学设置文档、邮箱,方便工作需要。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几年来,他在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的同时,认真自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等书籍和刊物,既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原则,又提高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几年来,XXX同志既是局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又是市城调队副队长,同时担任局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市统计学会秘书长,有很多时候工作交叉、冲撞,有时手忙脚乱、身心很累,但他以共产党员的觉悟和理智来约束自己,或妥善安排上班的工作时间、或把大量的文字材料带回家里,利用业余时间或休息日加班加点、或求助于领导和同志们帮忙,尽量把几方面工作都做好。他虽然每天工作比较紧张,但他觉得把全部精力用于工作、用于事业,很充实、很值得,没有怨气、没有虚度,只有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严格遵章守纪的良好形象,XXX同志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规章制度,注重保持良好的党员形象。要求党员做到的,他带头去做,要求党员不做的,他坚决不做。他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工作中不吃请、不受贿、不任人为亲。不搞拉帮结派。支持领导决策,维护全局利益。他遵守机关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他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忠诚于党的事业,是我局业务工作的骨干,也是党建工作的骨干,体现了优秀党员应具备的素质和形象。

XXX市统计局机关党总支

严以律己个人自查材料篇8

1.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宗旨意识树得不牢

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纪律观念有所松懈

2.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

为民服务意识时紧时松

工作能力还需提档升级

3.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二是纪律观念有所弱化

三是宗旨意识不够牢固

四是个人修养不够纯粹

4.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改造主观世界不够主动

精神状态表现不够积极

群众意识树立不够牢固

5.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大局意识不够强

二是奉献意识不够强

三是学习意识不够强

6.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政治敏感性还不够强

三是政治洞察力还不够强

二是政治纪律认识不够深

7.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学习覆盖广度不够

二是理解领悟深度不够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8.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

二是工作重形式轻实效

三是机械落实上级精神

9.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好

二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

三是部署推进工作不够细

10.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为民服务的意识还需增强

二是为民服务的能力还需提升

三是为民服务的举措还需完善

11.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工作方式创新不够

二是考核指标较为单一

三是存在放松懈怠心态

四是抓落实的力度不够

12.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落实“一岗双责”还不够到位

二是落实廉政主体责任不够主动

三是廉政教育形式内容比较单一

13.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深度、广度不够

二是政治敏锐性不高,洞察力不强

三是创新意识不足、热情不够

14.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二是自律意识有所减弱

三是创新意识比较欠缺

四是思路办法比较缺乏

五是关心干部不够到位

15.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在落实“一岗双责”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是对党员教育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是从深层面反腐倡廉上还存在薄弱环节

16.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系统

二是组织生活抓得不够严格

三是执行上级指示不够全面

四是助手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五是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强烈

六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扎实

17.

对照检查材料问题

思想上,没有找准角色

工作上,不够干脆利落

学习上,理论知识不够

生活上,不够勤俭节约

18.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

理想信念淡化,“总开关”拧得不紧

宗旨观念弱化,“鱼水情”感触不深

进取精神退化,“领头雁”意识不强

实干作风虚化,“钉钉子”力度不够

自律要求软化,“铁笼子”扎得不牢

19.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

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宗旨意识不够牢靠

担当精神不够强烈

艰苦奋斗意识不强

20.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抓得不紧

二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是主观世界改造有所放松

四是纪律观念有所减弱

21.

对照检查材料原因

放松了理论武装

党性锻炼有所松懈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做人缺乏“钉钉子”的精神

22.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强化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务实担当,促进改革发展

恪守为民之责,全力服务群众

夯实清廉之基,争当纪律表率

23.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敢于担当、开拓创新

服务人民、甘于奉献

勤俭节约、廉洁从政

24.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抓学习、提素质,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抓调研、摸实情,全力服务人民群众

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增强班子合力

25.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

二是进一步践行宗旨,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

三是进一步履职尽责,在提升业务水平上下功夫

四是进一步改进作风,在带头廉洁自律上下功夫

26.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

树牢“四个意识”,做到对党忠诚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27.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强化政治建设,在深化学习上严要求

严守党的纪律,在整顿作风上出实招

坚持民本情怀,在保障民生上见成效

注重树好形象,在严格自律上促提升

28.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一是学习深度仍然不够

二是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三是担当意识有待提高

29.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守理想信念

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守纪律规矩

三是加强担当精神,坚守务实作风

30.

对照检查材料措施

强化理论武装,加强作风建设

严格锤炼党性,增强党性修养

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工作

上一篇:值班脱岗整改报告范文 下一篇:疫情防控问题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