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法范文

时间:2023-09-28 01:26:11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篇1

第一条为防治水污染,保护要改善环境,以保障人体健康,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规定,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因水污染危害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第二章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保证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八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适时修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的时候,应当统筹兼顾,维护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第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第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第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当经过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时候,其水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四条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提前申报,并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的同意。

第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第十六条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排污单位应当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十七条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四章防止地表水污染

第十九条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

本法公布前已有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治理;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当搬迁。

第二十条排污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过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和损害的单位,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船舶造成污染事故的,应当向就近的航政机关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第二十二条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和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第二十三条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第二十五条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第二十六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十七条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危害。

第二十八条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

第二十九条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第三十条使用农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罚过期失效农药,必须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三十一条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须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船舶的残油、废油必须回收,禁止排入水体。

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必须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第五章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二条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三条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质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第三十四条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第三十五条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六条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抿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二)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三)拒绝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有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四)违反本法第四章、第五章有关规定,贮存、堆放、弃置、倾倒、排放污染物、弃废物的;

(五)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或者超标准排污费的。

罚款的办法矣数额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三十八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按规定征收两倍以上的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其停业或者关闭。

罚款由环境保护部门决定。责令企业事业单位停止或者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或者关闭,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期满不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进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水污染损失由第三者故意或者过失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比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二)“污染物”是指能导致水污染的物质;

(三)“有毒污染物”是指那些直接或者间接为生物摄入体内后,导致该生物或者其后病、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者死亡的污染物;

(四)“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

(五)“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灌类的养殖场。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水污染防治法篇2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饮用水源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城镇公用自来水厂和企业自备水厂的取水水源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他取水水源为分散式饮用水源。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整治。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设置的监督管理。

海事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按照《*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划定相应的水域、陆域(以下称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特别措施予以保护,保证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主城区内公用自来水厂和服务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企业自备水厂以及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城镇的公用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由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设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第七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设置排污口;

(二)使用剧毒农药;

(三)使用有毒物捕杀水生生物;

(四)清洗船舶、车辆和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

(五)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八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本办法第七条(一)至(五)项所列行为;

(二)新建、扩建污染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以及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

(三)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四)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五)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

第九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本办法第八条(一)至(五)项所列行为;

(二)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三)堆存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品;

(四)新设油库以及与供水无关的码头、趸船和锚地;

(五)放养畜禽或从事水产养殖;

(六)机动船舶在湖库保护区内行驶、作业;

(七)旅游、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

第十条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由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提出划定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二)利用土壤净化污水;

(三)施用高残留或剧毒农药;

(四)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以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五)利用溶洞、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六)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贮存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第十二条本办法公布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将污水引至保护区外排放。

本办法施行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堆存的固体废物,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责令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限期清除。

本办法施行前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油库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经营或迁移。

第十三条建设城镇集中式供水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将预防性卫生设计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产生的污染物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禁止在四类、五类、劣五类水域建设集中式供水项目。

第十四条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单位必须按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设置界碑。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或擅自移动界碑位置。

第十五条取水单位应当经常巡视饮用水源保护区,定时观测水质状况,及时制止污染或危害饮用水源的行为,同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查处。

第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分散式饮用水源的设置和保护纳入村镇规划,采取措施加强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和卫生防护等工作,切实改善村镇饮水条件。

第十七条分散式饮用水源取水点周围30米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清洗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

(二)使用高残留或剧毒农药;

(三)排放工业污水;

(四)修建饲养场、厕所和堆放垃圾。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和个人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污染饮用水源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或避免危害后果,同时通报已经或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取水单位和当地供水部门,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就近的海事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船舶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源时,海事部门应当组织强制打捞清除或强制拖航,由此发生的费用由肇事船方承担。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新设置排污口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二)使用剧毒农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三)使用有毒物捕杀水生生物的,按照《*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四)清洗船舶、车辆和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实施上述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从重处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新建、扩建污染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或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三)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罚;

(四)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实施上述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从重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其他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以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二)利用溶洞、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处罚;

(三)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贮存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七项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城镇集中式供水项目未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污染分散式饮用水源行为的,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有权要求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或减轻危害;拒不改正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1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规定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以及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或移动界碑位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按规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擅自批准污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二)不按规定责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限期拆除或将污水引至保护区外排放的;

(三)不按规定责令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限期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固体废物的;

(四)不按规定责令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油库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停止经营或迁移的;

(五)不依法查处污染饮用水源行为的;

(六)发生污染饮用水源事故不及时向上级报告或者在报告中弄虚作假,致使延误事故处理,造成事态扩大的;

(七)有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水污染防治法篇3

论文摘要: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我们应当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在我国现行水污染治理基础之上,加强政府职责,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改革经济刺激措施,强化法律责任,完善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是生物圈的基本构成部分,是人类所有社会经济活动所必须依赖的物资基础之一。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全球水资源日趋缺乏的今天,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一、各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管理措施和制度概况

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各国为了防治水污染,都制定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概括起来,各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管理措施和制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控制型和间接控制型。

直接控制型,即指具有强制性、技术性、严格性特征的预防性、管制性和救济性法律制度。它包括预防性法律制度、管制性法律制度、救济性法律制度。而间接控制手段,即采用经济手段,其实质在于按照“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分析和决策过程。间接调控手段主要有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财政刺激制度等。

二、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概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资源的1/4,另外,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众多城市结构性缺水。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用水量激增,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各国纷纷立法进行水资源保护的今天,我国也积极做了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立法,主要包括《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等,就此形成了我国现阶段水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水污染防治法》的立法情况。

在我国,从50年代起就由卫生部门负责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但是,其工作重点只是在于饮用水卫生管理方面。1984年5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此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1995年,针对我国淮河流域的严重污染状况,国务院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6年5月15日,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共七章62条,各章内容依次为:总则,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止地表水污染,防止地下水污染,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从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防治工作虽有一定进展,但水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治污速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所以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现在,我国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五大严峻问题:

⒈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据水利部统计近3年增长?8.6%?,主要水系水质恶化程度没有得到控制,据环保局统计,2004年七大水系,一半以上达不到饮用水标准,一半以上属于五类、劣五类水,已不能直接使用。另外,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经济损失较大。

⒉工业污染仍然十分突出。不少老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生产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仍大量存在;不少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现象普遍。

⒊城镇污水未有效处理。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而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目前能正常运行的有1/3,低负荷运行的有1/3,还有1/3开开停停。另外,我国仍有一大批城市没有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或收费偏低,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

⒋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我国一些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差,不合格率占25%,全国农村尚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

⒌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2吨,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2%,发达国家均为75%~85%;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5,而很多国家为0.7~0.8;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全国管网漏损率为20%,每年浪费水达100亿吨以上。

以上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状况,说明在我国水污染防治方面,立法尚需完善,执法、司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而立法乃执法、司法之源,所以完善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思考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水污染防治政府有责。水环境保护是大规模的公益性事业,所以在公益性事业中政府的作用极为突出、重要、有效。理论和实践证实,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坚持并强化政府的职责。完善水环境保护必须加强政府在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水环境质量、污染总体控制、清洁生产、饮用水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权力规范,并细化法律责任条款。

所以建议立法应增添“水污染防治政府有责”的规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跨界水质段面水质年度考核结果应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及政府工作主要负责人征集考核体系,并作为任免、奖励干部的重要依据。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曾强调,对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将来在修改有关法律时,应明确规定,对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或履行不力的行政领导,应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辞职或撤职,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2.鼓励公众参与。而今,公民的环境权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应加强对公众参与的明确、具体的规定,保证、鼓励、保护公众更多地参与环境管理,促进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同时应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为水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发展提供持续的社会根本动力。

3.彻底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执法瓶颈。1996年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的“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等新的法律概念的发展、实施确实有一定的进步。污染防治立法从末端控制战略下的预防为主,发展为源头控制战略下的预防为主,使环境管理从废物、末端管理扩大到产品、源头管理。依据立法,政府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进行了整顿,禁止新建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规定企业应采用原材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按照国家以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排污有严格的标准,并要缴纳排污费;超过相应标准的,要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并定时启动,保证排放的污水达到合格的标准。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企业偷偷摸摸排放严重超标污水,或宁愿缴纳排污费,不肯投资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或虽有排污设施,平时不启动,只是上级领导来检查时运转一下。他们就是用这种违法、欺骗的手段使其在成本相对低的状态下生产经营,取得市场中的“比较优势”;而另一方面,守法企业增加投入治理污染,提高了生产成本,相对削弱了竞争力,这就是现实情况下“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真实写照。

笔者认为应使违法违规排污的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在立法上应明确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司法追究、排污收费、民事赔偿等措施,使违法违规排污的企业,得不偿失,从而使违法的管理失职者不仅承受良心谴责,还要依法受到惩处。

4.改进经济刺激措施,健全价值补偿机制。如前所述,环境经济刺激措施是水污染防治法制的间接调控主要措施,它可改变无偿或低价使用水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他人及后代的传统作法,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也因此规定了相应的制度。

另外,笔者认为应该同时健全价值补偿机制,征收排污费只是考虑了水资源利用行为对水质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水资源利用对水资源量及地下水方面的影响,是不全面的补偿。应增加的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征收对象为既不构成刑事违法又不构成行政违法,但其行为可能对水资源的使用和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单位和居民。

5.继续坚持以流域管理为核心,从整体上来防治水污染。我国以前是单一的区域控制,后来由于跨区域污染问题及纠纷层出不穷,久拖不决,而且随大城市用水量的增长,长距离引水成为许多城市的供水主要来源,跨区域污染已成为这些城市的安全隐患。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确立了将流域管理作为基础和核心,并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了加强流域的污染防治,国家和地方还颁布了专门的法规和规章,如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9年湖北人大通过了《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同时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跨区域污染纠纷的法律制度,以协调好江河湖泊跨行政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如此才能从整体上来防治水污染。

6.强化法律责任。扩充法律责任条款,增加应受处罚的情节种类,细化应受处罚的情节,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还应规定违规之后的补救性措施,如限期改善、申报、补正及复工的规定。因为对排污者,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规范其行为,从而促使其达标,所以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

五、结语

总之,防治水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努力,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水环境保护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对它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新观念、“入世”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蔡守秋.国外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2002

水污染防治法篇4

一、国内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不够

长期以来,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时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指标,而很少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虽然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抽象的行政指引在意识领域短时间内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经济利益至上的思维惯性作用下,以污染换经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个统一体。科学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观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

(二)滥用水资源,缺乏约束用水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基本上还是在走一条粗放型发展的模式,沿江沿河设立的化肥厂、石灰厂等比比皆是,而且这些企业以老企业居多,生产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水重复利用率低、消耗指数大,环保设施不配套。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污染。源头防污、治污的效果不好,再加上环保遗留问题和历史欠账较多,水污染更加得不到有效的治理。连续多年我国经济总量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跨区域河流人口迅速增长,两岸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已远远超过其承载能力,这不仅使得河流流量减少,还大大降低了河流对污染物稀释、自净的能力,加剧了河流水污染。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限制用水法律制度,对于节约用水还只是一个公益口号而已,而道德上的约束尚不足以抑制经济利益的诱惑。

(三)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

首先,我国目前的水污染管理体制是“一龙主管,多龙参与”的制度,它造成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和重叠,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迟缓了对水污染的有效治理,加速了水污染的形成。一方面,是河流流经的各省内部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由于部门性质的不同,各部门水污染治理发展目标也不同,因此,各部门水污染治理机构都侧重于关注与本部门相关的水污染治理发展,从而导致组织资源设置分散,水污染治理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分散和水污染治理政策协调不够。另一方面,河流流经的各省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

以松花江为例,2008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其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汇入松花江水系的所有地表水的全部集水区域(以下简称流域)的水体污染防治。”2008年5月29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其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松花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松花江管理上基本是分片包干,在污染防治上各干各的,虽然在治理污染时两省之间有相应的应急协调机制,但是尚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上的约束,一旦问题发生难免会有权责不明,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在长江、珠江等其他各个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中都存在同样的情况。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到1989年才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到1984年才正式施行。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是1995年颁布的,而针对其他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却是空白,基本上都是一省一法,一区一法。例如目前针对松花江的专门立法只有《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尚没有一部统一的立法来统一规范松花江流域的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而英国几十年前便颁布了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规———《河流污染防治法》。日本于1996年就颁布了以流域为单元的《特定水系水道障碍防止及水源水质保护特别措施法》,建立了流域监测评价系统。

(五)河流水污染防治中执法力度薄弱

再好的法律制定出来执行不了也是枉费,目前国内多数河流污染事故频发跟环境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薄弱有直接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当地行政官员对水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主要是地方保护主义作怪,因为大多数沿河而建的污染企业都是多年前在政府扶持下建立起来的,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旦该企业被查封整顿那么地方财政收入也会带来重大影响,那么只要不是太影响本地生产生活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至于可能对下游其他城市造成的影响也就不管不问了。

二、完善国内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一方面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的教育。我国以前由于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单纯地以GDP衡量干部政绩,对相关干部的政绩观产生了错误的导向作用,经过近几十年的掠夺式发展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跨区域河流流经各省应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便利条件提高普通民众的环境维权意识,对于河流水污染损害积极进行维权,从而达到全民共举,形成无人敢污染、无人纵污染的良好局面。

(二)实行限期节水法律制度

一直以来节约用水都是道德问题,我国对节约用水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并无强制性条款。目前我国河流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而道德已不足以遏制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水作为一种资源,虽然其具有自净功能,但是当有毒元素超过其自净能力,水体便会遭受污染。如果在秋冬季节枯水期仍从各河流大量取水使用,水量的总体减少使水体的自净功能减弱,不足以减少污染因子,这样不仅不能净化污染而且导致剩余的河水也遭受到了严重污染。修改后的新《水法》规定实行“开源与节流优先”的原则,但操作性不强,并且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要防止流域水污染不仅要限制排污量,而且还要限期节约用水量,尤其对大量浪费水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严惩,并把限期用水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由此可见,限期节水也是保护各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实现社会发展向节水型、环保型社会的转变。#p#分页标题#e#

(三)打破区域限制,设立流域性管理机构

根据决策理论,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主体越多越分散,管理责任就愈趋于松弛,对资源的保护就愈为无力,资源的状况则愈坏。反之,权力越统一,责任就越大;权力越是集中并趋向单一中心,责任就越明确,权力主体之间的破坏性竞争和摩擦就越小。因此,在构建国内跨区域河流水资源保护体制时,必须加强调控实行统一指挥,推行主要管理功能部门化,确立单一权力结构和单一行政领导系统。

虽然国内各河流流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各行政区域通过的各种地方立法规范公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行为,建立各种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河流水污染防治,但其往往受到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限制,其结果只能是整个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失范,最终导致流域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淮河流域严重污染的原因正是由于水资源的“多头”管理造成的。所以跨行政区域河流要求在水污染防治问题上应进行统一治理。比如法国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遵循自然流域规律,根据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设置流域水管理机构,即流域管理局。这种管理形式既符合水文特征,又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在环境保护总局下设立一个全国河流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统一管理河流污染防治问题,在地方上针对各个河流的具体情况,设立类似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那样的流域性统一管理机构,并对全国河流水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统一行使河流水污染防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便于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旦有污染事故发生也有利于及时反映,统一协调展开治理工作,避免行政区域上的划分带来的工作上的漏洞,而且一旦救治不力也可以比较明确责任的承担。

(四)完善国内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立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河流水污染防治基本立法,虽然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水污染防治应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但是我国现行有关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法规规范基本上都是按地方行政区域制定的地方性立法。仅1995年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是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而针对其他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却是空白。各省、地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的具体水污染防治制度、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只起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效果。一旦发生严重的河流水污染便会产生

跨地区污染和污染纠纷,以致造成地区之间,群众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国际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以自然流域为单元防治污染,并取得了好的效果。我国国内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防治应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打破原来“各家事各家管”的分散管理模式。在水污染治理上以流域性的统一法规作为保障,只有将污染防治置于法律基础之上,水污染防治的重大举措,才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支撑。因此应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河流污染防治基本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各个河流的水文地理特征制定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河流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以达到各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目的。从而避免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处理过程中法律适用所带来的冲突,同时提高全社会对河流水污染的防治意识。

(五)加大水污染防治部门的执法力度

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要把各个河流水资源保护好还要求执法部门必须要严格执法,形成有利于执法的机制。目前我国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力度不大的状况普遍存在。特别是某些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高。另外执法队伍还不够健全,执法人员相关素质欠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一方面,应大力提高依法治水的法律意识,同时把具有相关法律知识、专业技术等专门人才吸收到执法队伍中去,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通过立法赋予环境执法部门更大的强制执行力,打破原有的环境保护部门面对污染不敢执行、不能执行的尴尬局面;此外,还应强化对河流水污染的刑事法律保护,严厉制裁危险犯,加强对水污染犯罪的打击,对违法者加大处罚力度。

三、结论

水污染防治法篇5

关键词:水污染 ;《水问》;水污染防治;法律思考

《水问》是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整部作品分为八集播出,从水危机、水治理、水生态、水安全、水分配、水利用、水智慧、水文明等角度来分析中国水问题。

第一问危机何时到来、第二问饮水能否安全、第三问生灵是否安宁、第四问江河如何安澜,用镜头记录了中国最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展现了城市生活中的节水困境,批露了触目惊心的湖泊、河流污染调查结果,访问了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水问题专家,分析了水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推荐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用水管水理念,并试图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水和谐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在2008年,对原水污染防治法予以了全面修订,加强了水污染源头控制,完善了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等。

立法上的这一系列的亮点为社会公众和法学界所纷纷称道,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尴尬:紫金矿业、大连漏油等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并未有效控制水污染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行法律法规已经不足以应对环境形势带来的巨大挑战,暴露出了许多缺陷与弊端。

第一,立法理念陈旧。

水污染、浪费水是造成水短缺的重要原因,而且二者有着密切关系。解决水污染和水短缺危机也应从联系的观点出发。传统立法理念以防治水污染为目的,对于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等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制度规定较少,因而该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末端治理色彩。

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制度的不足。

《水问》第二问“饮水能否安全?”喝上干净的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生存愿望……但是,在一个先天饮水条件有缺陷、快速工业化的国家,喝上干净的水,要面对种种复杂的困难……

现如今我国饮用水源保护制度有很多不足:1、禁止、限制性规定多,鼓励性规定少,还没有认识到经济激励手段在环境法中的作用。2、法律责任的规定不能达到处罚的目的。如在《水污染防治法》(2008)法第81条中仅规定罚款、责令拆除或关闭,没有对污染严重者达到震慑的效果,更不足以防治饮用水源污染。

第三,节水制度的缺陷。

《水问》第七问,节水难在何处?揭示了这一点。在缺水的宁夏、甘肃,各个地区都在争上高耗水的工业项目;以节水技术和制度闻名于世的以色列,人均水资源量竟然比我国许多地方都要多……

节水是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环节,但我国有关节水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浪费水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节水标准体系不健全。

第四,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水污染防治中的不足。由于我国尚未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所以我国主体的范围会受到限制。

二、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完善与法律观念更新

(一)环境法律制度完善

第一,完善节水制度。要尽快完善有关推行节水技术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措施,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

第二,推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市场化运营。首先,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水再生利用。其次,为加快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各类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方式市场化。

第三,完善水污染事故的行政责任。要想真正杜绝企业水污染,就应将企业的排污行为与其全部利润值挂钩,制定浮动的罚款指数,决策者制定出严格的企业排水标准和合适的浮动比例,然后坚定不移地执行相关制度。

第四,确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应当赋予公众在环保方面的参与立法,管理等各种权利,鼓励公民支持公益诉讼,赋予有可能遭受水污染损害的当事人有的权利。

(二)环境法律立法指导思路的创新

1、以人为本。

《水问》第八问,水的答案在哪里?告诉我们要找到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方式,关键还在人。水事法律就是要通过“人---人和谐”来实现“人---水”和谐,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

2、法律与艺术的碰撞。

国家环保总局在《水问》播出的当年开展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主要内容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水问》的适时播出,不仅能够起到唤醒民众资源危机意识的作用,也能够为政府决策、法制完善提供相当水准的资料参照。

可见,艺术能以一种更直接更感性的方式传达思想,能更好的达到公益宣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中尽可能的把法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相信能更好的追求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资源法视野下的新《水法》[J].法商研究,2003(4)

[2]迟嵩.《水污染防治法》施行中的问题与完善――从《水污染防治法》谈起[A].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 年会与学术研讨会.2008

[3]罗兰.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吕忠梅.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研究[J〕.法商研究,2005(5)

[5]冷罗生,对《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理性思考[A].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 年会与学术研讨会,2008

水污染防治法篇6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 环境保护 法律审视 立法现状

一、我国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水量日益增多,水质日趋恶化,严重威胁饮用水源的质量。我国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饮用水源水质的恶化。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显示: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就地下水源而言,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我国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目前,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其中,饮用不安全水的农民达到3亿之多。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严重威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人大立法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没有直接对城市饮用水源作相应规定,但是其中一些条文体现了饮用水源保护的内容,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提供了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支持。如第17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防止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现象的发生和发展。2002年的《水法》明确了我国水资源的权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强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为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的流域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指导。该法第3条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第12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33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保障饮用水安全;第34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第67条规定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修正)》规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止水源污染的内容,为我国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如第2l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此外,第27条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体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第49条规定了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权限责令停业或关闭。

二、国外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借鉴

和国内相比较,国外对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有着许多先进经验。如《美国公共健康服务法》第14 编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作了专门规定,要求建立水源保护区计划,"水源保护区"是指作为公共水系统水源的水井或井区周围的地面的和地下的,污染物可能通过其到达水井或井区的区域。该法明确规定:对于每一水源,根据所有实际可能的关于地下水流动、灌注和抽取的水文资料和其他州认为的确认水源保护区所需信息来划定水源保护区;鉴定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潜在的可能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污染物来源;描述包括合适的技术援助,财政援助,控制措施的实施,教育和培训示范工程等在内的计划以保护水供应,包括在水井或水源被污染的情况下关于提供替代用水供应及地点的应急计划;包括考虑到新水井的水源区内污染物所有潜在来源的要求。

在德国,饮用水被确定为生活中的第一物质材料,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在德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经过100 多年的长期实践,迄今为止已建立近20000 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德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要符合法律程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程序是一道司法程序,主要有以下程序,第一步,提交建立城市水源保护区申请报告,一般由水厂提交,有时也可由国家机构提交,由国家专业负责机构受理;第二步,划定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制定保护措施;第三步,公布城市水源保护区初步方案;第四步对水厂与受害者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第五步,对城市水源保护区由国家专业负责机构负责监督执行。在情况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对城市水源保护区进行更新修改。德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是争取将取水口所在流域全区划定为城市水源保护区,城市水源保护区至少要包括流域区内取水口上游区,城市水源保护区内部分级划出2到3个分区,分区保护,分区一般呈环带或半环带状,以取水口为中心向外展开。城市水源保护区的面积一方面要足够多,至少满足保护水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少,以便减少城市水源保护区对当地生产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德国饮用水重要来源的地下水,德国加强与完善了《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条例》。另外对饮用水专用露天水库,湖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水源保护区规划。对水源保护区内经济活动的规划原则进行了规定,污染可能性最大的生产经济活动安排在三级区,污染可能性小的生产经济活动安排在二级区,一级区保证无污染,绝对安全。

三、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立法建议

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而其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手段是法律保护的手段。因此,针对我国水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把我国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第一,确立水源保护原则。确定水源保护原则是全面构建水源地保护制度的前提和依据。要构建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应当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绝对优先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科学保护区域协调原则等等。

第二,建立水源地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水源与一般水体不同,需要实行更严格和有效的行政监督和管理。曾经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故已充分暴露了我国多部门管理缺乏协调性的缺陷。加强对城市水源的保护,需要以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理念为指导,科学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建立统一、协调、有效的水源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划定水源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是进行水质监测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水源立法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污染防治法篇7

倪 振 杨

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后,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在履行职责,对渔业污损案件进行调查处理过程中,经常碰到是否为“渔业水体”的疑问。人民法院在审理渔业污损行政处罚案件的行政诉讼中,几乎每案都有“渔业水体”的争论。有的法院也以受损水体不是《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所规定的“渔业水体”、不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辖为由,撤销渔政机构做出的处罚决定,给渔业污损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诸多疑问和困惑。笔者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水污染防治法》对“渔业水体”的解释和人们对《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的误解。

一、《水污染防治法》对“渔业水体”的相关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渔业水体”的表述有三处:

一是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划定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证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根据这条规定,渔业水体可以划分为重要渔业水体和次要渔业水体,对重要渔业水体应当划定保护区,给予特别保护。

二是第二十七条“在生活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这条是对重要水体(包括重要渔业水体)保护区及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

三是第六十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五)‘渔业水体’是指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这是对“渔业水体”含义的解释。

以上三处有关渔业水体的表述,并没有污染了渔业水体该如何处理(处罚)的内容。

二、适用《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误解。

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在依法行使渔业污损案件的调查处理权,尤其是相对管理人不服渔业污损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中,通常遇到的异议,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是否为“渔业水体”的异议。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的解释,“渔业水体”应当是“划定的”,没有划定的就不是渔业水体。二是是否归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的异议。即:渔业污染损害事故就是发生在“渔业水体”中的水污染损害事故,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调查处理;不是发生在“渔业水体”中的水污染损害事故就不是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就无权调查处理。笔者认为:这是对《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误解。主要理由是:

1、如前“一”所述,分析《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渔业水体”的三处表述,并没有污染造成“渔业水体”的渔业损害该如何处理(处罚)的规定。

2、《水污染防治法》其他条款没有关于造成第六十条(五)项解释以外的水体(即非划定的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水污染渔业损失不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能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

3、《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是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处理渔业污损事故的法定依据。①《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是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的国家标准,自一九九O年三月一日起实施,其法律地位勿容置疑。②《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制订目的是“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质量,特制订本标准。”③《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适用于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回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可见,其适用的范围并非《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解释的“渔业水体”,而是上述阐明的“渔业水域”。

4、《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应当接受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由事故发生地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处以罚款。”这是法律规定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对渔业污损事故的调查处理权。这些规定,并没有将渔业污损事故限定在第六十条(五)项解释的“渔业水体”范围内。

由此可见,《水污染防治法》中“渔业水体”的规定与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对渔业污染损害事故依法行使管理权并不矛盾。只要造成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的,不论发生在《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五)项解释的“渔业水体”,还是发生在该解释以外的渔业水域,都应当接受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如造成渔业危害和损失的,就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以相应的罚款。

作者:浙江创欣律师事务所

倪 振 杨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义乌街555号 邮编:321017

电话:(0579)2463889 13957965616

水污染防治法篇8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大学生教育;创新办法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由杂志社填写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而当今,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对我国水污染防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断进行对大学生参与水污染防治教育的创新,提升大学生的水污染防治意识,鼓励其参与到水污染防治中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流经我校启林北与启林南宿舍区的车陂涌,黑臭多年,无所改观,本文希望通过以同学们参与这条流经我们身边的河流的治污为例,探讨高校在大学生参与水污染防治教育方面的创新问题。

一、车陂涌水污染现状

车陂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境内,是天河区重点河涌之一,发源于天河区北部的龙眼洞筲箕窝,自北向南穿过天河区。流域面积67.7平方公里,干流长度25.4公里,因经车陂村得名。华南农业大学启林南和启林北学生宿舍区中间由车陂涌隔开,涌上是一座搭建简易的桥,桥下既是车陂涌的水流。靠近桥边即可闻到一股腐烂发霉的腥臭味。整个水质呈现青黑色,周围长满杂草,水面漂浮着些许黑色浮萍,涌底不时冒出黑色的泡泡。车陂涌底部为淤泥,在低水位时期经太阳晒过之后,便散发出强烈的恶臭,水面零星漂浮着塑料瓶、废纸盒、烂树叶等垃圾。河涌两岸,约每隔5米,便有一个直径约半米的涵洞,每个洞不时排出棕褐色的水,广州雨季到来时,河水漫涨,时常能漫到简易桥上,给住在附近宿舍区同学的交通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极大影响了同学们的生活质量,破坏了原本风景秀丽的校园环境,大家为此苦不堪言。

二、关于车陂涌水污染防治的校内调查报告情况及分析

本文作者为了解住在车陂涌(流经华农段)附近宿舍同学对该河流的关注、认识情况和该河流对他们学习、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程度,开展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

(一)问卷设置

作者调查了启林南和启林北宿舍区一共500位同学,按随机的原则进行抽样,兼顾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如果被随机抽取的同学不愿接受调查,那么再重新随机抽样,直到抽到愿意接受调查的人为止。因此,抽取的同学样本是在愿意接受调查的人群之中的随机抽样。这500位同学中,有250位男同学,250位女同学,全部住宿在启林南和启林北两个宿舍区,年龄从大一至大四,分别来9个学院,样本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主要是基于车陂涌在华农段流经这两个宿舍区,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住在附近的同学最有体会因而也最有发言权,而住在这两个宿舍区的同学基本来自以上9个学院。本次问卷共设置了18个问题,主要针对启林南和启林北两个宿舍区同学对车陂涌水污染的认识及参与保护展开,调查数据以百分比计算,精确到整数。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报告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车陂涌水污染问题都有一定的关注,大部分同学认为车陂涌及附近环境非常恶劣,对自己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也说明车陂涌的水污染问题确实给住在附近的同学带来了不便,有治理的必要。从几乎没有同学向车陂涌乱扔或倾倒垃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有较高的环境保护素养,且大部分同学都表达了希望参与水污染防治宣传的意愿,愿意为水污染防治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对于《水污染防治法》、《水法》以及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数同学也表示不了解,部分同学甚至从未听说过。这说明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或者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层面的意识和知识储备还很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同学们对这一方面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对水污染防治的教育以及宣传不到位造成的。

在被问及哪些责任主体应该对车陂涌水污染问题负责时,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政府环保部门、学校主管部门、排污企业及乱丢、倾倒垃圾和污水的个人都应该为此负责,但有更多的同学却不认为乱丢、倾倒垃圾和污水的个人需要对车陂涌的水污染问题负责。可以看出,对于车陂涌的现状,大家普遍归责于政府及排污企业,对学校相关部门也多有不满,但其实车陂涌属于国家财产,不属于高校的管辖范围,在这一点上,很明显许多同学未能做清楚的区分,同时,这部分同学不认为个人需要对此负主要责任,对自己能为水污染防治做什么感到迷茫,认为水污染防治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无法通过所学为水污染防治做贡献,甚至认为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水污染治理或生态保护研究的人才有能力参与到水污染防治中来,其实也是对水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及自身定位不清的体现。

总体来说,被调查者对于车陂涌水污染问题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也乐于进行水污染防治宣传,但迫于参与无门,相关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及对责任主体及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参与水污染防治受到很大限制,而学校在水污染防治中所应该发挥的引导、宣传、教育作用也没有很好地体现。

三、高校在大学生参与水污染防治教育方面的创新办法

(一)加强高校普法力度,创新普法形式

普法教育在高校主要有开设法律专业课程、设立选修课、公共课和举行有关法律知识讲座或演讲比赛活动的形式,但是仅仅采取这样的方式并不足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水污染防治的法律知识及相关实际操作流程,因此,高校更应与本校法学院联合,更多地组织学生进行与水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活动。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有关水污染案件的审判,进行水污染法律方面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法律的严肃性,增强学生对水污染防治法律层面的理解。同时,还应该办好“模拟法庭”活动,因为这种方式较为生动形象,可以让大学生亲自模拟,参与到水污染防治相关案件的审判中来,学生模拟审判长、律师、被告等,对于记忆和理解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非常有益,对帮助学生学习应用法律也大有益处。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加课题研究

当前,多数大学都没有将水污染防治课作为单独的课程加以开设,即使有,也是被当成选修课设置,形同虚设。因此,作为主要传播知识载体的高校应当积极拓宽水污染防治选修课程的门类和范围,把水污染防治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体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和感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特别是水污染防治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同时,高校应加强现有师资队伍水污染防治知识的培训,给予其“充电”机会,培养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关于水污染问题的能力。高校还应该根据本校的目标定位,学生的素质,制定适合自己本校的水污染防治教育课程,如将车陂涌污染作为素材,将水污染防治教育贯穿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相关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联系水污染防治知识进行授课,毕业论文中也适当地增加有关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课题等。

(三)创新水污染防治教育活动形式,增加经费投入

上一篇:贷款个人担保书范文 下一篇:借贷担保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