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活动新闻稿范文

时间:2023-11-08 02:48:30

交流活动新闻稿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1

1 精心备稿是前提。应该首先将新闻的基本内容归类,继而将每条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梳理清楚,找到表达的重点,善于从新闻中寻找“新”。稿件中的“新鲜之处”往往就是最直接、最集中、最生动、最典型地体现主题的地方,也就是重点要表达、渲染的部分。针对不同的稿件、不同的表达重点,在播音再创作之前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设计。要对新闻稿件的段落、层次、逻辑关系做精密、妥贴的设计;对语句的起伏、转折,音色的明暗,语气的强弱乃至节奏的急缓,基调的准确与否等做出相应的安排。

2 要找准播报的基调。如何使自身的播音再创作及播报风格与整档新闻节目协调、统一,真正走进观众的心田?首先要把大的播音基调确定下来。如果一档新闻是以社会新闻为主,那就要采取娓娓道来的“说新闻”的形式,这种形式易为广大听众认同并接受。假若是以时政新闻为主,宜采用播报和播讲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突出新闻的重要性,也可增加新闻的分量。但必须克服刻板、摆架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播音腔”。不同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评论、人物、特写等要找准不同的基调来表述,消息要平实流畅,通讯要感人至深,评论要掷地有声、以理服人,人物要个性鲜明,特写要强力十足。

3 必须心有受众。“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值得每一个播音创作人员细心揣摩,要努力做到“目中有文,心中有人”,使有声语言架起与观众真诚交流、倾心沟通的桥梁。同时,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观众的心理愿望、要求,以及情绪、反映等,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著名播音员齐越在谈及播音备稿时曾指出:“应当从稿件的内容出发,从假设我是一个听众出发,让听众听得懂稿件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并能受到稿件精神的鼓舞和教育。”

4 不能忽视细节处理。在播音创作中,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的处理至关重要,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对播时男女声的密切配合以及话筒状态的调整都会影响播出质量。这些细节需要播音员在平时的播音创作中不断训练、培养、揣摩,以达到精益求精、驾轻就熟的理想效果。播音再创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还要多与记者沟通、交流,倾听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及采访心得。在工作、生活中多关注各种媒体,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特别是留意地方媒体报道的重点、难点、热点新闻,以便取长补短,集众家所长,不断进步。

5 善于表达。分寸得当。首先要积极地参与采访和编辑,使情感提前进入角色。制作新闻节目不是孤立的,它是群体协作的工作,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同时也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尽可能参与采编过程,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样可以使新闻前期工作、采编工作与自己的播讲相衔接,提前进入“角色”。其次,播音时既要“真实”,又要“真诚”。播音员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要用真诚坦荡的心灵、质朴热忱的态度,使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并与新的事实融为一体,借助情感做催化剂,去赢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第三,播音时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分寸”。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条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感彩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播音员能否准确地表现出这些差别,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就在于对“分寸”的把握,这种把握可以体现播音员对每条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感受。聊城市荣获了“全国卫生城市”的殊荣后,每一个聊城人都为之感到无比地欣喜和自豪,社会各行各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庆祝这件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的喜事。在播报这类新闻时,笔者的情绪激昂、喜悦,充分表达了属于聊城人的那份自豪和激情。

6 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告知受众。新闻播音是播音员对文字稿件充分分析理解后,再以鲜活、富有感染力的有声语言告知受众的过程。要想让受众不费劲就能听懂所播的内容,领会、理解所传播新闻的实质,播音员就不能用干瘪、呆板的语言机械地见字出声。而一定要把自己作为第一感受者,准确、细致地体会稿件内涵、作者意图。再赋之以合理的情感内核,才能明确而清晰地表现客观事物及实质,唤起受众的共鸣。没有情感的新闻播音,就像只有“色”而“香、味”不足的一道菜,不容易引发受众共鸣。

高尔基说:“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情感也会陷于瘫痪。”就新闻播音来说,这个“技巧”不外乎适当地运用情感,再辅之以得体的躯体语言(如眼神、手势等)、合适的基调、松弛有度的语流、语势等。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2

一、部门总体认知

通过我个人,宣传部全部成员以及所有人对宣传部的了解,宣传部是一个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院校宣传与舆论的重要阵地。宣传部现以临沂师范学院网站为主要的宣传方式,让外界及时了解我校的动态,让我校师生了解学校的最新资讯。作为学生会的宣传工作部门。宣传部学生会的一个门面,而作为校学生会的宣传部,它更加关系到整个学生会甚而是学校在外界的形象面貌,因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具体职能定位

首先它有明确的任务,宣传部作为学院宣传的主力军,对于树立我校学生会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宣传部作为学生会众多部门中的一个,应该有效地融入到这个大的总体上来。又因为宣传部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不仅要遵循团委及主席团的旨意,而且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各种活动。

三、具体实施方案

(1)打造“精英女子兵团”宣传部

a、高效稿件

由于宣传部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我们将高度重视文稿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宣传力度。因此经过宣传部各成员讨论拟定“强效稿件制度”,如下:

1、 上午活动新闻稿件将在下午四点前到位;

2、 下午活动新闻稿件将在晚上九点前到位;

3、 晚上活动新闻稿件将在次日上午十点前到位。

如果网络设施条件允许,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传稿效率。

b、高质稿件

在要求高效的同时,我们一定不可忽视稿件的质量,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成员的文笔水平。

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促进干事和部长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水平。主要提高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熟悉并能够掌握学校各种类型的活动的报道,形成新闻思维,能够很好的抓住新闻点。药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提高稿件的质量,并联系新闻的其它类型(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等)。

c、“独当一面”

虽然在宣传部需要分工明确,但绝不能出现“专业”人员“专攻”其“专长”的现象。如稿件有固定人员撰写,但其他成员同样要在所有活动中练笔写作,并在活动后汇总,取集大家精华,努力提高稿件质量。而摄影方面虽涉及专业知识较多,但也会让每位成员了解摄影基本方法。目的在于一定做到假如人手不够宣传部任何一人都可“独当一面”。

d、洞察敏捷

作为宣传部人员,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时时观察身边的事,对于各种活动都应及时获取最新动态资讯。

(2)打造“高素质修养女子兵团”宣传部

由于我也是第一年在宣传部为学校同学服务,所以有关宣传部独到的经验并不丰富,所以,我以及副部将与09级新纳干事们一起努力,学习,提高,优化我们的团体。但由于我们有一年的校会工作经验,所以在干事们的为人处事工作态度等方面可以给予一些意见建议。“高素质修养”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亲切是我们的宗旨。会成为让老师们满意,各系院学生会认可,同学们信赖的校学生会部门。

(3)加强学生会部处、学院以及校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处,宣传部将密切与学生会其他各部处的联系,关注其他部处举办的活动并积极报道。另外,宣传部将针对每一期宣传主题给各部处提供活动主题和思路,并联合其他部处举办创新性活动。

院际交流方面,积极通过新闻创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与其他学院宣传部保持联系,通过交流体现出学校水平,并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成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4)开展创新性活动

创新是一个部处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的写作模式,开展创新性的活动,才能够为宣传部长期发展提供动力。充分把握时代热点,将学院的活动与主题相契合,做好时政宣传;充分利用学校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3

三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1.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

除校友采访(1959级校友回校)、人物采访(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共产党员)等稿件外,一区学生记者几乎没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很少涉及学生活动新闻、周末谈等关注普通学生生活的层面,对新闻网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无视开学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业繁忙和对学生生活失去新鲜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一区的学生记者大多课业繁重,以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的课程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节课,还有大量的实验。而且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课外复习、课外实践的需求和对保研、考研、就业的压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区学生记者对自己学习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视记者团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活动的投入越来越少,学生活动,尤其是社团活动在一区难有作为和发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非常少,新闻素材的减少也给学生记者发挥才能制造了困难。

所以在看到一区学生记者完成稿件数少的事实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客观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编辑部需要的情况下还是尽力分担了一部分报道任务,比如电工电子大赛、创新、微软小学者等稿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弱化交稿指标,而改用指定活动,即不强调“每人每月3篇稿件”这样量化的指标,而改用由编辑部指定一区学生记者报道任务,同时还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机制,例如对每学期交稿质量最差或数量最少的学生记者劝退。这样一区学生记者不用自己寻找新闻素材,而由编辑部统一管理报道任务,一方面均衡了一区学生记者的出稿数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积极的一区学生记者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素质。本学期的一区学生记者工作,实质上已经实行了该方法,但不够全面彻底。

2.一区学生记者例会出勤率低

考虑到2008级一区学生记者一共6人,故开学初将原本每周一次的例会改为每两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在缺席前都会先请假,并说明理由。

这说明例会制度确实存在不足,即例会的内容设置有些空洞,例会纪律也经常得不到保证。所以希望以后的例会能有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议程,包括评报、稿件分析等,并强调例会纪律,包括专心记笔记等。

其中评报机制在2008年有,但之后因为公寓收不到报纸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复。每周周末点评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报》,如果公寓无法收到报纸,一区学生记者可以有大约一周时间来编辑部索取报纸,不影响评报。评报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记者看报纸、学习新闻写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对报纸的一种反馈,了解大学生想看怎样的报纸,对校报的长远发展也有一定作用。而会议纪律问题则主要因为会议地点设在编辑部,电脑面前,有人上网,有人改稿,造成了不专心听例会的现象。希望可以出台例会纪律条例,用规章制度说话,维持会议纪律。

3.一区学生记者采写能力层次不齐

大部分一区学生记者对某些稿件的写作不熟悉、交稿质量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缺乏锻炼、没有有效利用例会。有些学生记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锻炼,采写能力也没有很大提高;没有评报机制,例会上缺少采写能力的培养,总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记者都无师自通吧。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前两个问题。

两件值得欣慰的事:

本学期清明放假期间,2008级学生记者出游大青山,活动非常艰苦,一整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团结。活动参加者、2008级学生记者一年前在二区共同的“师兄”,张宽说:“那个山很高,但互相搀扶着,我们还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很甜蜜。”他还说:“我和这一届学生记者团的感情都很深。”生活中,2008级学生记者也能互相关心、帮助。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确:学生记者团的基础是成员间的感情。希望这一点可以向下传承。

2.学生记者新老交流

本学期,李丽、邓海峰、马立军先后回到二区,为新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2008级一区学生记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区与新记者交流经验,吉星老师坚持参加二区例会,作为一区负责人,我参加了后半学期二区的例会(前半学期因为课程原因,未能参加)。这都为新老学生记者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而为了更进一步交流,希望每学期可以有一次新老记者的团队训练,我将联系team为学生记者团进行团队训练。

一份统计:

一区学生记者在大三之后,是否会继续留在校报?90周年校庆,也就是2008级学生记者大四的时候,是否能分担部分采写任务?综合平时表现,是否能托与重要稿件?通过平时的交流,大致有以下统计,作为备案。

……

一些初步设想:

1.编辑部统一安排学生记者采写任务制度

学生记者自行发现新闻线索,应先与编辑部沟通,确定该新闻是否可以报道;

编辑部需要分配给学生记者的任务时,根据学生记者平时交稿数量,尽量均衡地分配,即先询问交稿最少的学生记者是否接受任务,以此让每个学生记者得到锻炼;

学生记者有权接受编辑部的任务,也可以无理由拒绝;

对于比较重要的活动,可以分配给两个或多个学生记者完成,以保证采写质量;

接受编辑部任务学生记者应该按时交稿;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4

体会之一:记者要“走基层”,而不是“下基层”

“下”与“走”,虽仅一字之差,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下基层往往是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看待事情总是高高在上,写出的稿件难免生硬呆滞;而走基层则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要用基层的角度分析问题。贴近性的报道,群众才喜欢。说到去基层采访,从事新闻采编一线的记者可以说都是经常去,但往往是走马观花,和领导交流的多,和基层群众交流的少,不能真切体会一线工作者的生活或工作辛酸,写出的稿件平淡而无味。从2009年开展“记者五走进”活动以来,我和同事一起走进农村、社区、工厂、矿山等基层一线,投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中,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在工厂里当一天工人,到农村插一天秧,进军营站一天岗,虽然很辛苦,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转换,却让我受益不浅。很多以前不太明白的东西开始了然于心,基层老百姓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的话语也让我们的文风得到了改观,新闻多了一些短话、新话、实话,少了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拉近了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当你真正的沉下心走进基层,体验了他们的辛苦和艰辛后,改变的不仅是你的文风,你的工作作风也会发生改变。过去到矿山采访我很少下矿井,但从“五走进”活动启动以来,我先后10多次深入我市煤矿、磷矿、石膏矿地下采掘一线,采访矿工和安监人员,和他们一起巡线检查,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体验他们的工作辛苦。2010年为了了解丹江口移民在我市的生活情况,我和同事先后4次驱车赶往屈家岭管理区,深入移民家庭和移民一起劳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从他们的耕作方式、种植模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入手,通过细致的采访,先后采写了多篇稿件,在本台和省台播出,让社会了解了库区移民在我市的生产生活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投身“记者五走进”活动,让我了解到,越是深入基层,越能认清基本国情,了解改革建设实践,越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

体会之二:只有走在基层,才能发现好新闻、好线索

今年,我先后参与了新闻中心开展的《走进栗溪》、《走进中集》、《走进叶威粮机》、《走进福力德》、《走进京山》、《走进屈家岭》等系列活动,从农村到企业,干农活当工人,使我充分感受到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要真正写出好新闻,走进基层、深入基层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途径。无论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在很多采访中虽然你做了很好的前期准备,但当你真正去采访时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打断你的思路。而走进基层往往能发现好的新闻线索。例如,今年9月新闻中心开展的《走进京山》活动,我被安排去宋河镇采访“镇级市”的建设情况。通过前期的了解,我们把切入点选定宋河镇审批权的下放上,本来是准备采访几个来办事的群众,通过他们对审批权下放后办事的切身感受引出宋河镇“镇级市”建设进展情况。可当我们赶到宋河镇行政服务中心时,正赶上了下雨,在服务中心内我们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硬是没看到一个群众来办事。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和大厅里的工作人员聊起了天。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五十多岁的京山县国土资源局宋河镇分局职工江成钢有着26年的办证经验,过去为了办证是三天两头往县里市跑,现在权利下放了,他在行政服务大厅就可快捷地帮群众办事了。此一聊,转换了我们的采访思路,于是,我们从江成钢眼里的权力变迁入手,通过故事手法,从侧面反映了宋河镇在镇级市建设中强势推进的力度。避免了生硬的写作套路,稿件可读性明显加强。

深入基层,许多过去不注意的小小细节,往往也可能成为你稿件中的点睛之笔。例如,今年夏天,为了反映城区管道取水电焊工人酷暑下的工作,我们冒着37度高温来到漳河供水管道施工现场采访电焊工人。在采访中发现电焊工人不时地拿起一个5升多的水壶喝水。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看着他汗如雨下的工作场景,我们想这一天电焊工人要喝多少水呢?于是,我们把大水壶做为新闻的切入点,以电焊工人一天喝水量从侧面反映电焊工人工作的辛苦。这一稿件改变了传统的写做套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体会之三: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过去写稿件,经常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语言干瘪枯燥,新闻报道索然无味,也难得出好作品。而到了基层,到了现场,才发现原本认为偏僻的地方,却有那么多值得报道的新闻素材;和基层群众面对面地交流,才发现书本上的“普通话”都变成了老百姓嘴里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话”。在田间地头,老百姓清新朴实的 “家常话”真切而感人。新闻线索多了,语言丰富了,好的作品也随之而来。2010年,我在农村采访一蔬菜大棚种植户,本来是做调整产业结构的稿件,但闲暇聊天的时候,我问他去年只种了几亩今年怎么一下种了十几亩时,他随意地说,我这菜都供给超市了,虽然价格卖得低但不愁销。这句话让我们心中一动,结合当时流通费用过高、菜价飞涨的现象,我们采写了《“农超对接”打造农产品价格稳定器 》。稿件播出后受到社会的好评。

近年在基层的采访中,我先后采写了《一个小铆钉七项专利造》、《从包袱农业到财富源泉》、《移民村里服务忙》、《大棚里的新年》等一批受到社会好评的稿件,其中有两稿件分获省市新闻一等奖。

勤于交流,学会观察,用基层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群众的语言书写新闻,这些都是我在“五走进”活动中的切身感受。这项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认识到了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同时也让我感悟到,离基层最近,就离新闻最近、离好稿最近。只有多深入基层,才能多出精品;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察民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社会;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挖掘体现时代进步的鲜活素材。■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5

[关键词]播音主持;电视新闻节目;亲切感

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中的亲切感源自受众心理的内在需要,是在传受双方主体平等的状态下完成的。亲切感的建立不仅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更能建立起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真诚、平等、友好、信赖的交流关系。亲切感的建立可以更清楚地传达信息,使主持人语言表达得更准确、生动、具体,从而使主持人主持风格变得亲切、自然、平实,使节目可看性更强。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如何建立亲切感展开探讨。

一、积极备稿、声情并茂,增强主持人节目播音主持中的亲切感

在有稿播音主持中,从拿到文稿后到播音主持开始之前,播音员主持人要对文稿的结构、内容、思想和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概括,把握住文稿的总基调,以在文稿处理过程中做到流畅、通顺、自然、连贯,使语言的亲切感自然流露,让观众感到舒适。播音员主持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生活经验和阅历外,还要多读书,提高文化修养,以此加深对稿件内容的理解深度,并将深入的理解贯彻到文稿播读之中,让观众感同身受。声情并茂地播音不仅体现在播音员对眼前文稿的理解把握上,更体现在对个人情绪的把控调整上,要使文稿内涵与播音员主持人所运用的情感基调相得益彰,融为一体,避免情绪过分地抒情和使用生硬机械的固有腔调,从而在感情饱满、自然流畅的状态下增进与观众的亲切感。

二、在播音主持形式上变播为“说”,以“说”为主,增进语言亲切感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看,播音主持语言的亲切感是加强传播效果的内在需要。观众在潜意识中更容易主动、高效地接受以亲切友好自然的方式所表达的信息,那些以生硬、强加、高高在上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往往会受到观众的排斥。尤其是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应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以“我”的身份与观众建立朋友间交谈的亲切和谐氛围,将节目内容娓娓道来。文稿的解说部分应与主持风格相得益彰,合二为一,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形成亲切自然的节目氛围。以长沙广播电视台脱口秀节目《观点致胜》为例,主持人将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以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进行讲述,并诠释深刻的人生哲理,节目小结部分的评论不沉重、不刻薄,观点既出人意料又字字珠玑,主持人以自己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整合归纳,令观众有意犹未尽之感。主持风格的口语化也使节目增加了亲切感,如在新闻节目中添加搞笑的字幕、图片、动画对话,以轻松活泼的解说风格消解观众在看节目中产生的审美疲劳。主持人雨彦以邻家小妹的亲切感,用朴实无华的生活化语言轻松活泼地将观众引入节目中,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三、通过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塑造增进节目的亲切感

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建立,在亲切感的营造中至关重要。从内部逻辑结构上,亲切感应包括真诚感、平等感、友善感和信赖感。主持人应以真诚的心态、平等的状态和友善的交流方式获得观众的信赖,从而增强主持人传达信息的可信度,在平等亲近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信息的表达和传递,为受众营造平易近人的亲切感,以塑造节目的整体亲和力。播音员主持人在具体实践中应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保持平等谦逊的状态。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海霞的新闻播报为例,其风格平稳、大气、端庄,但又不乏激情、亲切、自然,语言表达亲和、清亮、动听,即使在较快的播音节奏中也可以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她在节目中更像是一位亲切的知心大姐姐,给观众十足的亲和力,让观众感到信赖和亲近,既显示出其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又体现出其口语表达的蓬勃朝气。海霞生活化的语言和适当的播音节奏让观众感到舒心温暖。有人评价海霞的播音说:“人家上新闻联播就和在自己家的大院说话一样。”在外景主持上,主持人的着装也应给观众以亲切感。主持人衣着不需华丽,朴素自然、规整干净的打扮既有利于还原真实场景,也更利于主持人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使采访对象更加愿意亲近和主动交流,从而在主持人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可信任的交流关系,增进互动的亲切感。

四、建立主持人的对象感以营造亲切形象

对象感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对观众听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受众的存在,时时与受众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共鸣。节目主持人只有为观众着想、服务,才能吸引观众、感动观众。主持人在平时的播音中往往只对着话筒,这种“目中无人”的现实情境容易使其失去对象感,变成自言自语。所以建立播音主持的对象感需要千方百计调动积极热情的心理状态,努力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从而充分调动起主持人强烈的播讲愿望,将观众急需知道的、关心的信息“一吐为快”。播音主持只有找到对象感,才能把握住语言的基本基调,在明快朴实的语言中建立与观众的亲切感。例如,《开学第一课》上,主持人董卿采访我国泰斗级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其跪地采访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穿着高跟鞋和连衣裙半跪在舞台上,既优雅得体又谦逊亲切,其对象感的建立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体现了主持人内在的良好修养。

五、将文稿播读风格和主持风格融为一体,保证整体节目亲切感的建立

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要避免在开头的主持部分以说话聊天的方式切入,而内容的解说部分却以生硬的播读风格延续;或以生硬的书面语言主持,以幽默活泼的内容解说延续。这样会造成主持播音风格两张皮,使得整体节目前后脱节,从而失去节目整体的一致性和亲切感。当遇到此类稿件时,播音主持人应将书面化的文字修改成生活化的语言,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去表情达意,使语言更生动、更亲切。总之,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亲切感的建立是大众传播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架起观众与电视节目互动交流桥梁的重要一环。在通往这座桥梁的路上,播音员主持人需要用心体会观众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体会那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真正实现与观众的零距离沟通交流。距离近了,人就亲近了,亲切感自然也就有了,节目也会更受欢迎,节目的收视率和观看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6

关键词 时效性 基本建设 政策 制度建设

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华社由一个国内通讯社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其对外报道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旅程中,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对时效性这一新闻价值的执着追求。

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长期以来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较少从新闻传播的特点考虑形成的,强调新闻的时机,而不是时效。这种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毛泽东1957年3月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中,将这方面的经验高度概括为“新闻,旧闻。无闻”六个字。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原则上提倡“压新闻”,等到确有把握再;反对“抢新闻”。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新闻作风,必须反对。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还曾长期受到外交工作的影响。“对外传播与外交”紧密联系,外交部门和涉外事务部门常常强调重视外交工作的要求,忽略新华社作为新闻媒体的特性、职能和工作方式,严格地规定约束了对外传播实践。这反映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一直受到“新闻与外交”关系的困扰,新闻时效性难以保证。直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人们才逐渐科学认识到对外传播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是有别于传统外交的现代公共外交方式,它有自身独特的新闻传播规律。外交工作的约束减少了,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增多了,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逐渐转变。

由于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新华社对外报道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其时效性直到80年代中期仍然很差。当时,新华社在采访、编辑和发稿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比较缺乏时效·观念。有一段时间还有人专搞“抗压式”的新闻,压一两个月还能发。不少稿件中,“最近”、“不久前”还相当多。一件事发生了,很少有及时发新闻,然后再连续报道的,总要等事情快处理完了,有了结果才报。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传播现实挑战的加剧,新华社对外报道日益强调时效性,将其提到前所未所的高度,“抢新闻”逐渐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和自觉实践。应该说,促成这种转变的因素既有来自中央领导层的支持,又有来自学界对新闻规律的积极追求,更有来自对外传播业界的大胆摸索实践。

一、加强建设: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物质基础

新华社80至90年代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时效性的物质技术保障,这尤其对提高新闻采访与环节的时效性至关重要。80年代,新华社以发展为主导,大力夯实基本建设,包括:其一、国际新闻信息采集网大建设。建立了4个海外总分社、3个欧美编辑部和10个国外分社;其二、新闻用户事业大发展。具体落实“一手抓新闻报道,一手抓新闻落地”的决策,发展供稿和用户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其三、第一次技术飞跃。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质的转变。90年代,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表现为:其一、建成比较完整的世界新闻信息采集网。截至2001年底,建成驻国(境)外分支机构104个,国内分社31个,支社16个,记者站35个;其二、建成比较完整的新闻信息体系。到2001年,新华社每天用7种语种播发180多万字和约290底新闻图片;其三、建成覆盖全世界的新闻信息供稿体系。到2001年6月底,新华社已经在世界五大洲的133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135个供稿点,新闻信息用户达到13295家,其中海外新闻信息用户4015家。其四、建成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了第二次技术飞跃,在整体通信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西方大通讯社。

二、制定政策: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界开展以业务改革为重点的第一轮新闻改革,包括新华杜改进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许多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1981年11月,在庆祝新华社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上。习仲勋代表中央书记处讲话,对新闻业务改革提出五点希望“真、短、快、活、强”。其中,“快”就是新闻报道要快发,讲求时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全国新闻界掀起多写新闻,快些新闻,写好新闻的热潮。新华社在这一热潮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将提高新闻时效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去。社长穆青在新华社1983年国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之一就是提出必须改革国内新闻报道,讲究时效。要求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把消息发到总社。编辑编急稿时,要注明收到的时间和编好的时间。记者迟发或编辑耽误者要追究责任。1987年7月1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联合发出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的《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必须改革我国新闻机构关于国内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经常比外电“慢三拍”,“出口转内销”的情况。并且提出改进新闻时效的具体意见,主要有:1,中央的重大决策、决定和措施,中央领导同志同外宾的重要谈话。以及各条战线的重大成就,需要公开发表的,都要及时地向国内外作报道,力争发在外电、外台之前。2,凡有外国记者在场或涉及外国人的重大事件,都应及时报道,并力争发在外国记者前面。3,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外国、港澳地区或海外华侨、华人新闻从业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报道一般不应晚于对方。4,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时作公开连续报道,并力争赶在外电、外台之前。5,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6,涉外事件中凡在国内影响不大,而在国际上可能产生影响的,对国内可不作或少作报道;对外则需及时作连续报道,说明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意见》肯定了新闻业界在业务改革方面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表现出中央改革国内重大新闻对外报道时效性差的极大决心和开放态度,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199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国内突发事迹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国内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总的对外报道原则是“先发制人”,要求提高时效性。

三、建立制度: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在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探索中,对外传播业界始终是最活跃的。早在80年代中期,新华社就开始尝试业务制度建设,以切实保障发稿与编辑工作环节的时效;到90年代中后期,新华社已经建成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作为行为规范引导追求时效成为对外报道业务的自觉实践。主要制度建设有:

其一。24小时发稿制度。借鉴路透社的经验,新华社国际部的西班牙文专线在1986年实现了每天24小时连续发稿 制。该年,新华社在海外的第三个总分社——拉美总分社成立。它开始发稿后,同总社进行了明确分工,北京时间早上8点至晚上8点,国际新闻西文发稿由总社负责,北京时间晚上8点至第二天清晨8点,由拉美总分社负责。1988年,新华社先后在纽约联合国分社,莫斯科和墨西哥城建立3个欧美编辑部。欧美编辑部刚建立时,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发驻欧美的英语国家分社的英文稿件,到90年代后,逐渐扩大到包括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的绝大多数分社(包括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英文稿件。从1993年起,欧美编辑部又增加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即,在总社编辑部不值班的时间段内,接替总社负责编发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英文稿件。也就是说欧美编辑部解决了总社从晚上11点半到次日上午8点之间因安排值班人员困难而导致各分社英文稿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难题。各地区欧美编辑部作为总社的派出机构拥有独立发稿权,确保新华社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稿,极大提高了新华社英文稿件的发稿时效。而在新华社的主体业务中,国际新闻英文报道是与西方大通讯社进行最全面和最直接竞争的部分。从2000年12月26日起,新华社国际部和体育部开始24小时值班发稿,即,新华社国际部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文和海外中文7种语种专线新闻信息体系至此全部实现了24小时发稿制度。2001年1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全面实行24小时发稿制度。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都实行24小时值班法规制度。

其二,终审发稿人制度。新华社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89年基本上实行“三级发稿制度”,即总编辑室、编辑部、编辑室都拥有稿件的签发权。编辑室主任、副主任签发不涉及敏感问题的稿件;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签发重要稿件;值班总编辑、副总编辑或社长签发涉及重大或特殊敏感问题的稿件。造成的问题是发稿权过于分散,且层级繁多,不便于高效运作。1990年,新华社把“三级发稿制度”改为“终审发稿人制度”,即,社级发稿和部级发稿体制。各编辑部下届的编辑室不再拥有稿件的签发权,各编辑部推荐定额的终审发稿人,终审发稿人由总社授权统一签发所有稿件。在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方面,国际部值班室是终审发稿人的具体工作岗位。负责国际报道的日常发稿。只有特别重大敏感的稿件才由社总编辑室确定。1992年国际部值班室改名为“国际部发稿中心”,由国际部正副主任和具有终审发稿权的人员组成,轮流值班,担负24小时发稿任务。这是借鉴世界上其他大通讯社的经验,精简发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级发稿部门的指挥组织职能,朝着“指挥中心”、“作战中心”的方向迈进,极大提高了新闻的时间。

其三,采编译合一制度。首先是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取消了中文定稿的传统做法。1979年2月,新华社对外部调整组织机构和改变工作方法:设立政治、外事、经济、文教、特稿四个采编组,实行采编译(英文)合一,成立工作队,负责直接用英文处理当天报纸上需要抢发的社论、文章和消息。“文革’中实行的在对外报道中以中文定稿的做法在这次改革中被否定。采编译合一制度删除了中文编辑的环节,节约了编辑工作中的时间。其次是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编辑环节也被精简。从1983年到1999年,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拉美地区总分社、非洲总分社、法语国家地区总分社4个海外总分社。海外总分社刚成立时发出的稿件,还要到新华社总社那里,经总社编辑部加工后才发送广播。1987年,总社与总分社约定:总分社向总社提供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除了政策性特别强,内容较复杂的稿件由总社处理外,一般稿件总分社编辑后就直接发送广播。这一规定在该年试行仅3个月后,由总分社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已占到总数的70-80%。这样海外总分社就能直接编发本地区的国际新闻稿件,增强了新闻时效。

其四、外文发稿制度。新华社推行驻外记者对外报道直接用外文发稿制度。过去驻外记者大多用中文发稿,由总社编辑部根据中文定稿编译成外文稿,导致稿件的准确性和时效都受到影响。1985年新华社确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后,从英文线路开始,逐步推行到其他文种线路,驻外记者的对外报道都直接用外文发稿。结果,既增加了稿件数量,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时效,又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国际报道竞争力的记者和编辑。这是新华社对外报道上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转变,对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具有长远意义。1995年1月,新华社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开始正式启用分层次、分类别发稿新格式,英文还同时采用大小写制。这使外文发稿进一步标准化,与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对建立新闻落地、稿件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快速发稿体系有重要意义。

除了保障时效的制度建设,新华社还善于不断学习世界性大通讯社的先进操作方法,及时灵活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有效地提高对外报道的时效。像滚动播出、口头报道、现场直播等现代报道方式在新华社对外报道中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如。2000年6月,朝鲜半岛南北方首脑在平壤会谈,举世瞩目。新华社国际新闻英文报道以时效快、独家信息多博得世界主流媒体的喝彩。这次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华社敢于放弃多年不变的“写——编——发”的发稿顺序,大胆采用了世界性大通讯社的一些惯用操作方法,用灵活的报道模式保证了稿件快速播发。首先,发稿人直接编辑播发稿件,无需经过编辑加工。第二,发稿人直接写稿。记者只需打个电话,告诉发稿人事件的最新进展,或只发一两段素材即可,不必写成品稿件,甚至不用写稿,为记者节约了大量时间。第三,采用滚动式发稿。第四,发稿人根据电视直播,同步报道事件最新发展。在这次报道中,新华社的消息被其他世界性大通讯社纷纷引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赞扬新华社连续抢发快讯,率先报道了许多独家信息。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7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新闻传播途径因为科技的进步、市场的需求得以快速发展起来。这种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新闻的传播路径,尤其在网络新闻传播上,有着交互性、时效性更强以及信息量更大等优势,进一步满足了当前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新闻媒体的升级发展。但由于网络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发稿、审核、监管的盲区,使得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不利影响。

一、网络新闻传播在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缺乏有力的监管

网络新闻舆论传播本身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主要是通过网络点对点的方式传播,进而使得网络新闻覆盖更广泛的网络受众,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但因为当前部分网站平台在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管控方面没有按照要求采取合理、规范的措施,导致网络传播舆论出现一定的偏差,无法充分发挥新闻传播过程中舆论引导的正面效应。舆论引导的偏差会引发过激和影响社会安定的舆论。

(二)不实负面新闻的恶意传播干扰社会舆论场

近年来,时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经由网络媒体炒作之后引起网民的热议。这类突发事件,一是因为相关网络资讯平台等没有按照要求确保稿件的真实性、建立严格的稿件审核制度所致;二是有相关组织或个人为了商业利益等目的,不顾是非对错进行舆论炒作,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量,故意以煽动性的语言来报道。这类不实的负面新闻容易诱发网民群体攻击或者言语过激的评论,却使得真相被掩盖,给整个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

二、加强网络新闻传播正确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网络新闻渠道成为引导和传播舆论的“根据地”。传统新闻传播是单向性的,发稿、审核机制健全,舆论引导和把关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而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则不同。一方面,网络让新闻传播方的主动性更强,人人都有言论自由,并可在网络新闻和个人言论,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在这种网络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早期因为匿名,人们无需为个人的言论负责,所以产生了大量不良言论,但在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实名制的监管力度后,这种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另外一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类虚假、不真实的网络新闻层出不穷。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交互系统,人们获取网络新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部分信息却丧失了真实性。因此,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在这种环境下,必须重视并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正确舆论引导,督促各机构对新闻、审核、编辑平台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维护和稳定社会秩序,打造正能量的舆论空间。

三、加强引导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的相关策略以及建议

(一)提高网络新闻信息者的综合素质及其职业道德

目前,大多数网站新闻编辑以青年人为主,对资讯热点的盲目追逐、对流行语的滥用、对点击量的过于看重,都是网站编辑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网络新闻没有一套规范、长效的编辑、、审核机制的话,就容易导致新闻舆论的失控。青年编辑在新闻基础理论方面需要不断加强训练与学习,提高自己对新闻素材的敏感度,对于未经考证的线索要反复求证。一旦错误的资讯开始传播,在网络上经转载之后会呈现几何级的扩散,这是导致不良言论肆意传播的根源。所以,应重视并加强对网络新闻信息者进行有关网络新闻信息理论基础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思想上的严肃性,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为整个网络新闻信息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

(二)正确把握并平衡好网络言论自由和舆论引导的关系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也就导致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被动阅读,到现在的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平台在尊重网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严格控制错误、不当、不实的言论,作为当前舆论引导的重点。如果言论自由和舆论引导间发生冲突,应根据“两权平衡”的规则来协调。一方面,要防止违法、错误、不实、恶意舆论的传播,同时又要保证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允许网友存在多种不同观点,多方发声、客观辩证地评论问题。也就是说,严格净化网络舆论中存在的各种不当言论,应依法追责相关责任人,同时确保网络言论的自由,使两者关系达到一种平衡发展的状态。

(三)制定完善的网络新闻审稿制度

我国目前一些网络新闻信息平台还没有完善的审稿制度,导致新闻内容的制作流程比较随意。再加上部分网络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部门在版权上缺乏法律意识,针对新闻线索没有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导致出现盲目争抢热点而发稿,对新闻稿件没有作规范而严格的审稿与校对,导致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出错的概率大大提高,从而影响了稿件的真实性,也损害了平台的公信力。所以,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网络新闻审稿制度,加强新闻编辑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必须按照要求发稿、审稿,禁止各类虚假、不当新闻的传播,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新闻的客观真实、正确导向,从而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获得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支持。

四、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应意识到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传播制度来正确而规范地引导新闻传播舆论,不断提升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可靠性、导向正确性,以此来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团结。

参考文献:

[1]张秭睿.浅谈网络新闻传播[J].新闻世界,2011(06):99-100.

交流活动新闻稿篇8

作为党群部的一名宣传干事,他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新闻写作水平,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他认为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要想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多写多练、勤于笔耕是写好稿件多上稿件的制胜法宝,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研究好的新闻作品,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好的写作手法;日积月累下来,从中总结和摸索出一些新闻写作的技巧与规律,在学习积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加强自己、充实自己。

二、关注媒体,突出重点,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而严格新闻报道纪律是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础。

作为通讯员,对形势的把握和对宣传重点的了解是其报道能否被采用的关键。在写作新闻当中,他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网站、《中国煤炭报》、《陕西工人报》等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根据集团公司、神南公司和张家峁公司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捕捉、采集、整理、报送相关新闻和资料。同时关注各媒体的最新动态和稿件需求,及时调整宣传计划,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得到快速、准确的报道。

三、勤于实践,力求创新,加强宣传报道工作。

新闻宣传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如果缺少了创新将会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被动局面,他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学习后不断总结,巧妙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紧紧围绕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原则,积极完成公司的宣传报道工作。

通过学习,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坚持新闻写作五要素以外,还大胆的开拓思路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应用技巧。在塑造标题中将 “亮剑”、“给力”、“点赞”等社会流行词恰当的挪用到了标题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讯写作方面,他紧紧抓住“五点”(思想是凝聚点、情节是支撑点、细节是成功点、感情是动情点、文采是增色点),不断迎合通讯类稿件的人性化写作要求。

四、深入基层,加强交流,善于挖掘新闻并及时报道。

报道素材是写好新闻稿件的基础,要写好通讯报道必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掌握大量的典型素材,才能让报道更充实,在平日的工作里,他经常深入基层,一是加强同基层通讯员的交流与沟通,调动基层通讯员采稿写稿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素材,把一些安全生产的好做法、好经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出去,成为公司职工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大学迎新晚会新闻稿范文 下一篇:安全月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