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歌范文

时间:2023-11-11 22:38:43

幼儿诗歌

幼儿诗歌篇1

关键词:诗歌创编;方法;语言环境;文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早期阅读给儿童展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加快了幼儿大脑神经组织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早期阅读中的诗歌学习是一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幼儿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都非常喜欢看书中的图画,把图画变成朗朗上口的诗歌并将诗歌进行创编时,需要体现新意,才能激发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诗歌教学是老师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喜欢大胆开口学习创编是关键。

一、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早期阅读中的任务是具体、明确的,因此,幼儿要理解书本的内容,故事情节的前后关系,主要人物身上发生的变化等,就需要老师不断地组织调动幼儿的注意力。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在阅读活动中不断进行反思。《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要做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 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积极交谈,进而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这样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自然是舒畅愉悦,活动氛围也会显得轻松自在。幼儿就会形成喜欢说、愿意说的景象,爱上诗歌活动,喜欢创编。

二、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组织任何一个诗歌活动时,要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也就是说,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 法,以利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促进孩子的发展。例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去理解故事表达的内容。当然,一个成功的阅读教学活 动,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认真解读,对活动过程的灵活组织和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教学实践,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思考和表达,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在诗歌创编的活动中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进行培养:

(一)讨论

每次创编前以讨论的形式开展、以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想想诗歌本身合格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内在联系,加深对诗歌能容的理解,通过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大胆的讨论来激发幼儿的热情,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示范

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诗歌句式、及情感的处理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练习,让幼儿掌握句式结构,了解自己想象的事物要像原来诗歌的句式一样,发展概括能力,并将诗歌所体现的情感在朗读时加以处理,是诗歌创编具有完整性。

(三)图示

图示(图加文)方法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在任何的领域及教学中都可以运用,图示记忆法来进行创编儿歌,例如:幼儿创编“蓝色的天空是小鸟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教师就可以用简笔画记录下“天空、小鸟”、“幼儿园、小朋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想象画出相应的内容;另一种直接由幼儿自己选出或画出联想内容,直接呈现思维结果,教师在幼儿画的旁边注上相应的简单文字,使幼儿在讲述创编的诗歌是可以依靠具体、直观的线索。形象的图示既为幼儿的创编提供形象化的参考,又使幼儿的美术技能提高很多。

(四)游戏

给予每个幼儿提供创编的积极性和机会,可利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全班幼儿可以“接龙”、“开火车”的游戏,就是让幼儿将各自的所创编的诗歌连接起来,形成一首常常的诗歌。所形成的的诗歌要求语言内容不复杂,幼儿能将游戏进行的很顺利。这样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的利用各种方法幼儿文学水平会提高很快。

三、诗歌与其它教学活动整合

在诗歌教学中可进行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也就是将诗歌与其它领域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活动。例如:将诗歌与儿童歌曲相结合,将诗歌谱成曲幼儿就会唱成了儿童歌曲,还可以自由创编动作来表演。利用音乐来丰富幼儿对诗歌的表现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感受。还可以开展以欣赏、朗诵、绘画、表演等创造性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这样的教学,对于培养幼儿创造思维有促进作用,使幼儿在唱一唱、画一画、讲一讲等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浓厚的兴趣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创编诗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真正达到了《纲要》的要求。

幼儿诗歌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诗词教学方法

中国是诗的国度,众多伟大诗人的诗词佳句绵延千百年,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吟。诗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使我们的心灵由简单变得丰富,由单纯走向成熟。利用诗词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启迪心智,砥砺品质,丰富心灵。

一、诗歌对幼儿的教育影响

1、诗歌教学可以培育幼儿的爱国情怀。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诗人们祖国挚爱之情的真挚表达。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个俱欢颜”等,都表现的是诗人铮铮的浩然之气和拳拳的爱国之心。诗歌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情感和品位的培养及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幼儿诗歌教学的目的,是使儿童的灵得到净化,身心得到愉悦和锻炼,从而健康地成长。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是要使他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诗词中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增强这种教育意识,在满足幼儿对诗词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着力挖掘诗歌中可以促进幼儿情感教育的隐性因素,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强化诗歌对幼儿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促使幼儿的健康成长。

2、诗歌教学可以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人,无论是多么平凡的人,都需要以健康的人格来支撑。诗歌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健全的心理,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中华诗词中蕴藏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理性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以及种种宽容仁厚、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美德嘉行,有助于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许多父母知道教孩子读、背古诗有一定的好处。诗词教育的作用,可以塑造幼儿高尚的灵魂。幼儿通过诵读诗歌,直接和古代诗人对话,相通灵魂。而诗歌中精美的词句,会烙刻在头脑中,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高尚的灵魂。

3、诗歌教学可以培育幼儿创新的思维能力。幼学如漆,幼儿能够把喜爱的诗文长时间的储存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诗词本身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幼儿模仿能力强,在诵读和学习中,不断感受品位,日积月累就会升华,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实施幼儿诗歌教学的方法

1、贴近实际,精选内容。幼儿所学的诗歌就要选择篇幅短小、语言押韵、节奏感强的。从五言诗开始,到七言诗、七言律诗直至词。具体来说有这几类:一是选择一些孩子们熟悉的、贴近日常生活的诗歌。很多诗的歌词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富有浓厚幼儿情趣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如《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描写在春池中戏水的鹅的形象,就是以现在幼儿的眼光看还是那么生动容易理解。二是选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能激发幼儿创造力的诗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幼儿明白了诗句含义,他们画出的庐山瀑布真的是从天上流下来的。三是选择具有角色情节和场面的诗词。如《画》中“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以谜语的形式讲出了画上的山、水、花、鸟,幼儿容易理解,又如《敕勒川》生动描写了辽阔大草原的景象。

2、倾注情感,真情诵读。朗诵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反复诵读是积累美文佳句的绝好途径。教师要引导孩子读,无论是低吟浅唱的回味,真情迸发的诵读,还是声情并茂的表演,都能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教学实践中,运用吟诵法是十分奏效的。教师在示范朗读、吟诵《春晓》时,在念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其中“夜来”与“花落”、“风雨声”与“知多少”是一一对应的,前两字读音稍长,后三字停顿但平稳。经过教师恰如其分地吟诵,就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真正感情。幼儿刚开始接触、欣赏古诗就受到如此的感染,进一步体味诗中的意境,就表现出对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他们在其后就能根据教师的指导,抑扬顿挫地朗读、吟诵。

3、诗画结合,用心感受。诗歌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幼儿对诗词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抓住诗词“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能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幼儿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教学杜牧的《山行》,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可这首诗却很难用语言进行讲解,于是笔者利用网上相关的图片和动画教学,幼儿们十分喜爱。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理解之后,笔者开始尝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作绘画。不要求孩子们的作品一定要表达出古诗的内容,而只要求他们在这首古诗里面想表现哪一点就表现哪一点,甚至可以是其中的一句、一词、一字。许多孩子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画,画面越来越丰满,绘画能力也越来越有进步,促进了他们在语言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媛.为诗歌把脉[N].北京:北京日报,2001年。

幼儿诗歌篇3

诗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学习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以及美的感受。这正符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的:“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的理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研究。因诗歌内容丰富、结构简洁、句式整齐,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是幼儿所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幼儿在诗歌学习中,通过反复朗读使自身的语言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发展。

二、教学策略

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集体研讨,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形式来逐步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中我们重点解决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如何界定?诗歌内容是否优美?优美体现在哪里?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教师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找最佳方案,有效地引导幼儿充分地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经过多轮的实践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语言支持策略

幼儿对诗歌作品的学习是否感兴趣,首先教师语态、语感很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是点燃儿童学习诗歌欲望的助燃剂。“美的文字”需要用“美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幼儿感受它的美韵所在。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支持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独特的语态、语感是幼儿学习诗歌的标杆,更是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桥梁。

在运用语言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音准确,语言形象生动、大方得体、不能做作;

2.可恰当地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第一次示范朗诵,不宜结合图片或课件,应重点让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语句的美;

4.教师可以多次示范朗诵,让幼儿多次倾听与感知,但范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每一次的范诵,提示语要不一样,倾听要有层次性,让幼儿在多次倾听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诵,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作品,在倾听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使教师的语言在诗歌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图片、图示支持策略

诗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理解诗歌内容,而是死记硬背;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及诗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难以理解;并且对诗歌的结构、句式未能很好地掌握,经常用自己的语句来篡改诗歌,使诗歌缺乏韵律美、不易朗读和记忆,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便失去了继续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运用教学挂图外,还选择了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简捷明了的图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诗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且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便于幼儿记忆。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规律。我们在许多诗歌教学中注重图片与图示的运用,支持幼儿学习诗歌、更好地理解诗歌、仿编诗歌。

(三)字卡支持策略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渗透前阅读与文字符号的认识,在阅读欣赏中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与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语文学习的准备,提高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运用在其中,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幼儿在看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时无意地识字,没有任何的认字压力。这样通过从图到字的认识,既具体又形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运用字卡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字卡不能过多,一个儿歌内容出示生字三个字左右为宜,最好是重复出现的字出示字卡;

2.生字卡以单字或单词为主,不能用长句;

3.生字卡的出示要把握时机,最好在解释图片内容时出现,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生字卡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当生字卡出示后,老师以“代过”为好,不要去强调字的声形义,这样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没有压力地认字。

(四)音乐支持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我们除了运用挂图、图片、图示外,还可以选用优美的轻音乐为背景来渲染诗歌,让幼儿在诗歌的意境充分地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感受力与表现力。通过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还可以实现新《纲要》所倡导的课程有机整合的精神,在孩子们熟练朗诵出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为诗歌配上动听优美的旋律,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实现了“语言”与“音乐”的有机整合。

老师还可以运用优美舞姿,将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达到诗中有舞、舞中有诗的美妙境界。

在运用音乐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所选择的音乐以优美的轻音乐为主;

2.音乐的主旋律要与诗歌内容相匹配;

3.只要旋律不要歌词;

4.播放时要控制好音量,不能太大声,要让幼儿能清晰地听到诗歌内容为宜。

总之,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对诗歌的感受与表现力,在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中,我们注重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价值,巧妙运用教师生动的语言,选择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挂图、图片、图示以及将诗歌教学与前阅读(生字卡)、音乐有机整合,相互渗透。除了采用以上教学策略外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欣赏、仿编、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与感受,同时我们还注重让幼儿在理解与感受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儿歌。使幼儿在诗歌学习中自身的语言在具体运用中得到发展,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学习的快乐。

幼儿诗歌篇4

一、体态语有助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幼儿年龄小,不具备识字能力,因此教师的朗读是表达诗歌情感的有效手段。但也是因为年龄原因,幼儿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教师需要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来加强感情,幼儿也需要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来加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倘若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能用不同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伴随着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刻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意象,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指向教师而不“旁听别望”,这样有助于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如在教授诗歌《笑》时(太阳笑,暖暖的;阿姨笑,亲亲的;花儿笑,香香的;宝宝笑,甜甜的),我在朗诵中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借助于画面的描述,用肢体动作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去感受太阳、阿姨、花儿、宝宝笑容的温暖、芳香和甜蜜,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到诗的美妙境界中。在《片片飞来像蝴蝶》中,我用随风飞舞的动作表现秋风吹、树枝摇,同时配以眼神来表现“红叶黄叶往下掉”,幼儿很快就能领会到秋叶随风飘落的美,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把握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体态语有助于幼儿记诵儿歌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形象思维来认识、记忆事物。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体态语(表情、手势、姿态)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加强,体现教师不仅是在用思想和语言跟幼儿交流,还在用形象和感情与幼儿交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象流常常让幼儿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用语言、动作来理解诗歌。

如在儿歌《春天》中,幼儿在借助图片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做辅助、有感情的朗诵。当我带着体态语读到“春天天气真好”时,大大张开双臂的动作配上欣喜的眼神让幼儿不由自主地跟着边做动作边朗诵,一个小花的造型把幼儿带进“花儿都开了”的美好境界;双臂高举左右晃动并做弯腰的动作,表达“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双臂伸开上下挥动可以表达“蝴蝶姑娘飞来了”;小臂收回做蜜蜂的翅膀前后晃动,就是“蜜蜂嗡嗡叫”;竖起兔耳朵跳啊跳就是“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幼儿在这样的诗歌学习中,因为有了夸张的体态语,先是记住动作,借助体态语很快记忆诗歌,效果非常好。

当然,在朗诵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也是不同的,有的幼儿不一定喜欢用教师的体态语,他们喜欢自己创编动作,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及时给予每一个幼儿鼓励和赞许,使幼儿在朗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

三、体态语能增进幼儿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诗歌教学中,教师的手势像乐队指挥那样: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重、时而轻;时而缓、时而急………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调、和谐愉悦的表情、欢快的动作等进行讲述,幼儿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从无声的体态语言中体会到栩栩如生的意境,领会到赞美大自然的热烈情感。

如在诗歌欣赏《春天的色彩》中,“春天是绿色的,我看见了绿绿的柳树;春天是红色的,我看见了红红的桃花;春天是黄色的,我看见了黄黄的小花;春天是蓝色的,我看见了蓝蓝的天空……”伴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切合意境的体态语,把幼儿带进春天的色彩中徜徉,无边的美景仿佛在他们的眼前绽放。此时此刻,诗歌表达的优美意境深深地打动了幼儿,朗诵与配乐、肢体语言和大自然的美好让幼儿不由自主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诗歌教学中体态语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需要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论有声语言多么富于表现力,在表达上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不是所有的体态语都是合适的。因此,诗歌教学中体态语言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体态语力求生动简练,与有声语言更完美地配合。

体态语的运用是为了辅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但是过度复杂的体态语会让幼儿眼花缭乱,幼儿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被动作所吸引,而忽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体态语时尽量注意用最简洁的动作来表达最深刻的内容,做到声、形的完美结合。

2.体态语要符合美的标准。

美好的动作犹如美丽的舞蹈,充满着诗情画意,让幼儿神往。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应力求优美,尽量发挥对诗歌的注解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眼睛和面部表情使有声语言变成色彩绚丽的立体语言。在教授诗歌《老鼠偷吃我的糖》时,用瞪大的眼睛和严肃的声音来表达法官的威严:“你来做什么?”用怯懦的声音表达状告人:“我来告老鼠。”同时配合畏畏的眼神,胆小的状告人面对严肃大法官的情境就能生动再现。……这样,幼儿对内容当然就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他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该诗歌的诙谐,并复述诗歌。

幼儿诗歌篇5

一、背景

新指南下要求社会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意识到儿童的整体发展需要各个领域之间、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单方面的发展。幼师必须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同时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还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而在实际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活动中,大量地运用了适合幼儿学习心理特点的TPR教学法,该法是建于大量的英语儿歌的素材使用的基础上。由此可见,幼师积极利用英文儿歌进行幼儿双语启蒙教育教学是适合幼儿的学习心理和教育特点的。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大量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即英文儿童诗歌的反复吟唱和出现是幼儿学习外语的必备条件,是符合了Krashen强调外语有意义的可理解的内容输入,那么幼儿的跟唱和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是语言输出的教育效果产出方式之一,即Swain提出的外语学习输出的理论。这样的语言素材输入和语言产出模式是合理的。事实上,大量改编的英文儿歌已经应用到了幼儿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我们熟悉的《两只老虎》和《小星星》分别来源于英语儿歌Are you sleeping?和Twinkle stars.那么我们幼师如何结合新指南的要求,将合适的教育内容创编出来呢?同时又如何利用这类创编作品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幼儿园一线教育活动观察,总结了幼师岗前实训培训经验,结合英语学习的先进理论和幼儿的心理特点,提炼以下创编英文儿童诗歌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技巧。

二、英文儿童诗歌的创编

(一)英文儿童诗歌的创编原则

1.内容必须浅显

英文儿歌的内容必须是浅显直白,但是英文原创儿歌的来源多样,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使用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把内容进行筛选,如Silent night这类宗教色彩浓厚的要尽量避免,而应多采用通识类的儿歌,如Body song等。经过筛选后的儿歌可以被我们充分利用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对易于理解的儿歌他们可以模仿声音和动作,从而丰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模式和表达方式。

2.篇幅尽量简短

创编的儿歌的篇幅也应该是单纯简短,一般以四到八句为主,以耳熟能详的Twinkle stars为例,其中每个句子的音节数量也以7个音节为主,而讲述的主题以一个为主。这个要求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不高,篇幅过长是会让幼儿的接受程度降低。如原版的Twinkle stars长达26行歌词,共有152个单词,同时出现了一些生词,对于中国幼儿来说是有很大的认知难度的。因此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编,现有的版本就有改编成仅6行左右以及42个单词,这个篇幅就非常适合中国的幼儿去尝试英语的输出表现了。

3.语言力求活泼

创编的儿歌的语言形式应该是活泼可爱的,适合幼儿咏唱,具有鲜明的乐感和节奏感。聆听和说唱节奏轻快,富有乐感,生动活泼的儿歌可以促使幼儿在艺术享受、生活感受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强化。尽可能使用简单以及读音响亮悦耳的单词,如fine,sing,happy,candy这类简短清晰易读的类型。还如ding,dong,ling,la等形象逼真的拟声词,也容易让幼儿模仿和理解,在英语启蒙教育阶段的门槛就显得不高,幼儿就可以从这类拟声词开启他们的知识获取的历程。

4.想象宜于丰富

儿歌的创编应该具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表现,满足和引导幼儿的想像力的拓展,通过儿歌的演绎让幼儿这方面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优秀的儿歌可以让幼儿沉醉于意境中,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认知和理解语言,更好地去表达语言。如把春天比喻为春姑娘,把蜜蜂比喻成一名勤劳的工人。通过这类形象的描绘,可以让创编出来的英文儿童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具备了积极的教育内涵。幼创造出一个积极的语境给予幼儿在创造中学习语言,促使幼儿在幼师的影响下大胆想象,勇于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英文儿童诗歌的创编技巧

1.主题设立

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首中英文的儿童诗歌,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素材都可以适用于目标教育活动中。那么创编英文的儿童诗歌的第一步,我们就要设立目标教育活动的主题,如认识植物、体验心情等,设立了主题,然后在主题的框架下,开始筛选出合适的词汇等。

2.类型选择

一般来讲,诗歌可以是叙事型的、抒情型、教育型和指令型。有了这种题材的限定,创作的时候就会考虑到相应的词汇和句型。

叙事型就是指将一个简单易懂的事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Old McDonald had a farm,简单地描述了McDonald先生有一个农场,饲养了各类牲畜。

抒情型就是指将幼儿的感情抒发出来,重于表达感情。如: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此歌抒发了幼儿之间的友情,阐明了友情的重要性。

教育型就是指将教师的教育内容通过诗歌表现出来,如生活经验的Brush your teeth,如自然常识的Six little ducks等。教师可以通过这类的儿歌把生活经验和常识以轻松愉快、易于理解和模仿的形式传授给幼儿。

指令型就是指在儿歌的内容中做出幼儿需要做到的动作,特别适合在游戏当中运用。如Follow me和Teddy bear等儿歌。

3.音节确立

在创编前我们必须要把使用的歌曲音节数量确立,这样的创编过程就有了一个实用的尺度,进而获得更高的效率。以Twinkle stars这首儿歌为例,基本上每句的音节都是7个。

4.音韵设计

英文的元音发音就是我们所说的韵脚。如小星星中的star,are,sky,are,四个句子的韵脚分别是/a:/和/ai/,这样创作所需要的词汇就可以限定在合适的以/a:/和/ai/元音发音的单词了。假设要创作小汽车主题的儿歌,那么,可以汇集出car,far,fast,fly,fine,drive 这几个关联度很高的单词了,根据前面的环节我们可以初步拟定出下列的半成品。

A little car

car,

far,

fly,

fine,

car,

有了最后的一个单词的提示,又在一个主题范围内,同时也限定了一定的音节,那么语句的编辑就能有的放矢,我们可以根据最后的单词来反推句子的内容,如第一句可以初步拟定为Li-ttle,li-ttle,li-ttle car。如此类推,far引申出so far,fly引申出to fly等栏褡裱英语基本语法要求的内容出来,进而编出下面的歌词:

A little car

Li-ttle,li-ttle,li-ttle car,

It takes me to go so far.

I feel I’m going to fly,

It drives me to feel so fine.

Little,little,little car,

It takes me to go so fast/far.

6.句式选择,以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倒装句和感叹句为主

由于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定位于启蒙教育,因此英语的语法标准应该以浅显为基础。祈使句等常用的简单句型既是生活运用中最常用的句型,也是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通过儿歌的反复咏唱,把这类基础语法句型传递到幼儿的学习素材中是可行的。

7.排比重复

儿歌的特点是反复,这样便于幼儿学习,所以,在创编中可以考虑单词和句子的重复,如上述创编的歌词中就使用了重复的单词以及句子。

8.拟声填充

适当的拟声词,如la,ah,oh之类的常用拟声词,可以很好地填充到歌词中,如《卖报歌》的第一句开始就是la-la-la的拟声词。

9.反复推敲

以上八个环节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反复推敲,试唱其音乐效果,同时把文字做最后的润色,可以采取多向思维模式,既可从主题出发,以顺式思维把每句话构思出来,又可根据最后的单词,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倒推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三、结束语

幼儿诗歌篇6

一、解意――教师的课前准备

在新授这首诗歌前教师仔细地研究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各段落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前面写小雪花落在河里、地面那些欢快的场面,就是为了衬托出后面小雪花融化在妈妈脸上这样凄美的情景。而“快乐”地融化,这一关键的转折,又把这种凄美的景致升华为一种无私的亲情表达,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真正地利用好这首诗歌,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了。

二、授意――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 选择合适的导入法和教法。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种抒情风格的诗歌,教师选取用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引出诗歌,这样就可以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在教授,教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幼儿来当小雪花,很自然地说出雪花飘落的地点、变化,以及体会小雪花各个阶段的心理感受,更有助于幼儿对诗歌的回忆和情感表达。

2 设计严密、有启发性地提问。诗歌的内容较精练、思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更需要教师用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本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很好地掌握了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特别是第四段的教学,简短的几个连环问题便把诗歌的主题展现在幼儿眼前,引起了幼儿的共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表现――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表达诗歌

幼儿掌握诗歌的最基本表现方式就是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对诗歌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也是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要求,本活动中教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1 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示范朗诵时激情但并不夸张,轻重、快慢,抑扬顿挫非常明显,给幼儿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 教师的指导。要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而教师的指导,不是简单地让幼儿模仿,而是要让幼儿学会朗诵的方法。诗歌前几段都是以问句结束的,教师就提问幼儿:为什么在这里要用问句,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来表现这种问话的句式呢?这样的提问、讨论,止幼儿明白,那是因为这时小雪花还没有落下来,那是它在天空中想的,是不确定的,要用向上扬的语调、不确定的语气来表达。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句式幼儿自己就会知道用什么样的语气、声调来表现了。

3 体态语言的帮助。体态语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来表达人的感情和态度的无声语言:在朗诵诗歌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这些体态语言来表现诗歌。在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的朗诵中,教师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的同时,借助了画面的描述,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去感受雪花的飘逸、雪景的美丽以及对妈妈的无私热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美妙意境中。

同时体态语言还能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新词,提高幼儿对诗歌的记忆。在丰富词汇时,有些同单纯用语言或是图片解释,幼儿一时难以弄懂。如果我们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幼儿很快便能掌握。像诗歌中的“飘落”,教师就可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做动作了也就明白这个词的含义。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指导幼儿有感情朗诵诗歌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加上体态语言,这样给幼儿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幼儿在朗诵时记不清诗歌的内容,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提示就行了,所以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对诗歌的教学非常重要。

四、创作――让幼儿做名副其实的小诗人

当幼儿已经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时,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尝试仿编诗歌了(当然有的诗歌不适合进行仿编),这也是许多教师感到棘手的环节,

1 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其实诗歌的仿编环节和其他环节一样也是互相渗透、相互牵连的,并不是说为了仿编而单纯地增加一个仿编环节,仿编就是为了检验幼儿是否对诗歌内容已完全理解,是幼儿对诗歌情感表达的一个延续:因此我们在前面的环节中也要为诗歌的仿编打好基础,在让幼儿仿编时一定要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比如在教授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时,让幼儿记住雪花先要自己产生疑问,然后再想到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经过反复提示幼儿就会明白、记牢。等到仿编时教师就可以教给幼儿仿编的方法:让幼儿想一想雪花除了飘落到诗歌中所描述的这些地方,还可以飘落到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情。事实证明,有了前期的渗透、巩固,幼儿想象非常奇特,创编也很完整,

2 止幼儿完整仿编。像一些比较长的诗歌,教师在讲明方法后还要再帮帮忙。比如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除了仿编的后面部分,前面还有一段也要读出,幼儿在刚开始编时由于紧张,往往会忘记说前面一段话,但如果不说,诗歌又会显得不完整。这时教师装着无意地来提问(其实也就是诗歌的前两句):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会飘落到什么地方?幼儿听到提问后再说出他编的诗句。稍微熟悉一些之后,教师提议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来提问要仿编诗歌的幼儿。等幼儿完全熟悉了这种问答的形式之后,教师让仿编诗歌的幼儿完整地进行自问自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诗歌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魔术师》。这个活动将语言与绘画整合。诗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各种颜色变出的物体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为此我选择这个教材,尝试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使幼儿多通道的参与。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幼儿喜欢朗诵儿歌。2、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并根据自己画的内容进行仿编诗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学会朗诵。难点是用画笔表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并进行自己画的内容仿编诗歌。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如下活动准备:

1、为此次活动设计了课件、制作了魔术箱。

2、为幼儿提供了蜡笔、纸张等。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蜡笔画画时,我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说是魔术师?哪几种颜色在变魔术?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3、互动法: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观察户外事物让幼儿切身体验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

2、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3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动手变魔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尝试着用不同的色彩作画,大大激发幼儿的思维,为接下来的仿编诗歌打下基础。

五、说活动程序:

(一)自由探索色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颜色,萌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知道一种颜色可以变出多种物体,为下面学习诗歌埋下伏笔。

(二)学习诗歌。

此部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游戏“颜色变魔术”,教师依次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变魔术,让幼儿再次感受周围生活色彩的丰富。第二环节是幼儿完整欣赏诗歌。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诗歌,欣赏后启发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第三部分是利用课件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直观形象的课件充分刺激了幼儿的感观,引导幼儿更细致的观察,更深刻理解诗歌内容。第四环节是幼儿学习朗诵诗歌。首先让幼儿跟着课件朗诵,接着组织幼儿集体朗诵,最后请个别幼儿朗诵,这样注意到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第五环节是拓展幼儿思维,让幼儿想想诗歌中的颜色还可以变什么,为以后的仿编诗歌埋下伏笔。

(三)游戏“变魔术”。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五种以上的色彩作画,让幼儿带着已学过的诗歌到绘画中体验、感觉。在理解诗歌的同时学习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特别是对色彩的感觉。两者相辅相承。

(四)仿编诗歌

出示自己画的图片让幼儿种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利用这些图片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什么颜色变出什么?”“有几种颜色变魔术?”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

(五)结束。

幼儿诗歌篇8

关键词:诗画;幼儿园;教学活动;运用与思考

诗画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收到幼儿及老师的推崇。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让诗画内容融入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发挥其的最大价值呢?以下,是我们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运用于语言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有趣的儿歌,幼儿可触及丰富的社会、自然、语言和数学等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把所学知识创编成儿歌进行表达?儿童智力世界里,有彩色画面,有天上飞禽、林中走兽,还有水中游鱼、四季花卉、水果蔬菜、社会人物、劳动工具交通工具、人物行为、日常用品,负载了丰富的自然、社会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具有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正符合幼儿直观形象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那么如何对幼儿的创编进行有效的培养呢?针对幼儿年龄特征,从兴趣性出发,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的语言特点,感受儿歌的意境美妙,在熟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引导幼儿利用智力学具创编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如:为了让幼儿识记兽类和鸟类的区别,便创编儿歌“小朋友要记清,兽类动物有特征,长皮毛,四条腿,牢牢记住分得清。”“小朋友要记清,鸟类动物有特征,长羽毛,两条腿,一对翅膀真正美。”儿歌的学习帮助幼儿分清了兽类与鸟类的不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创编的欲望。诗画教学也是课堂引入的一种好的方法,如:在中班教材语言活动《小猪变干净了》中创编的诗画引起了幼儿活动的兴趣,用诗画的形式画出小猪,教师:“头大脑袋圆,耳朵像小扇,半圆嘴巴眼睛小,头戴小帽真正俏。”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后,教师:“今天小猪有点怪,滴滴眼泪落下来,要问这是为的啥,请小朋友猜一猜。”教师简洁的引导即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运用于美术活动,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绘画与语言在内容上的结合点就是小朋友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既要考虑语言表达的需要,也要考虑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手段的需要,因此,绘画不仅仅是画一些线条或图案,更重要的是绘画应作为表达幼儿的情绪及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学前教育教学的认知内容,创编了系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情节有趣的诗歌,并配以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让幼儿边说边画,边说边做,随着诗歌情节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幅幅有趣的画。

根据绘画内容,合理创编儿歌。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来创编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大胆地作画,形象的语言能调动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如《苹果》“大苹果圆又圆,脸儿红,味儿甜,小朋友们都喜欢。”根据事物的形状创编而成的儿歌,朗朗上口,使幼儿对事物的形状、轮廓有初步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开始作画,幼儿就有了一种“我会画”的自信感。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还能借助儿歌回忆画法,达到成功的目标。如《画电视》:“一座房子真奇妙,风景画面真不少。”《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们都喜欢.”

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进行诗画教学。针对幼儿的绘画特点,可设计趣味性的儿歌,让幼儿在念念、学学和玩玩中学习绘画的技能和方法。如画小树时,可以这样说:“大小三角一串串,变成大树真好看。”“大小三角一串串”为孩子提供了两个信息,其一是三角有大有小,其二三角是挨着的。因此不同的说法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这样分解之后,幼儿对绘画基本技能掌握就不难了,又如画篱笆墙的活动,纸的中间画了一只鸡妈妈和几只小鸡宝宝,纸的一角画一只狐狸。画篱笆就是用篱笆(短直线)把小鸡围起来,不让狐狸抓住。这是一个单一的“直线”练习活动,幼儿很容易半途而废或马虎了事。教师可以让孩子边画边说:“长长的、直直的、细细的、密密的,狐狸、狐狸,急得团团转,进也进不来。”将活动的要求蕴含在简单的儿歌化语言中,既增添了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活动质量。在画好直线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学画曲线。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使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诗歌创编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的空间,要注重创编的灵活性,不拘泥于句子字数、是否押韵,最大可能地为儿童开放。创编类型特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做到有兴趣、有情趣。

运用于数学活动,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数学活动中,生动有趣且简洁的诗画教学方法可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减少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用好诗画教学的方法,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更直观的数学知识。如“3的形成”教学中,运用诗画情节引出活动的主题:今天天气真正好,太阳公公笑。(画出太阳)请幼儿说出有几个太阳?河里的小鱼尾巴摇,(两条小鱼)岸边的小花对我笑,(三朵小花)小朋友仔细瞧,这里的风景好不好。由此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数的多少的比较,即直观又形象。

运用于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诗画活动的兴趣。为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经常布置或者更换教育环境,以期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比如:在活动室内和幼儿园的墙壁上,布置诗配画的墙饰,供幼儿随时说唱诗画儿歌,激发幼儿参与诗画活动的兴趣。如 “花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乖.”儿歌配以简单的画面,不但使幼儿感受到了儿歌的美,同时也教育了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又如:“在户外,要牢记,把安全,放第一,你不推,我不挤,大家一起做游戏。”通过系列的环境创设激发了幼儿进行诗画创编的欲望。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你会深深的体验: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画画,都是绘画天才。

诗画以其固有的形象性和美,走近我们的幼儿园教学,走近我们可爱的幼儿。我们应该以敬畏之心去面对、开发和运用,以催绽美好的教育之花,结出丰硕的教育之果!

参考文献:

[1]周健雯.3~6岁幼儿童诗童画教学课程的实践运用.新课程.2013.8;

上一篇:交流会主持稿范文 下一篇:亲子活动主持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