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2 13:36:56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1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103-03

0 引言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在某种情绪动力影响下进行。学业情绪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数学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数学学科及内容、数学教师及其教学等的各种态度体验,包括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态度体验、对教师的态度体验、对所学学科的态度体验、对数学的好奇心、情绪表现、自我情感体验、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情感体验等。数学学业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之一,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继而影响其整个小学学习。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中,害怕、讨厌数学,不良数学学业情绪成为小学生逃避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学学业情绪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移植和借鉴一般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成果上,局限于概念、结构及其培养理论探讨,缺少实证研究;而且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上,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研究非常少。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发展特征,力求揭示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发展规律。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东省梅州市三所小学,从三所小学中随机抽取1~6年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量表860份,收回有效量表809份。低年级(一、二年级)118人,其中男57人,女61人;中年级(三、四年级)327人,其中男162人,女165人;高年级(五、六年级)364人,其中男158人,女206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李运华等人编制的“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量表。量表由7个下属因子组成:(1)学习态度,反映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情绪体验;(2)学习兴趣,反映小学生对具体数学教学内容的态度体验;(3)师生关系,反映小学生对教师的情感;(4)数学情绪,反映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绪表现;(5)数学观,反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及其体验;(6)成功感体验及其归因,反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效果及原因的态度体验;(7)对课堂教学认同感,反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情绪体验。7个维度共25个题项,对应上面7个维度分别有5、2、2、4、2、4、6个项目,其中正向问题21道,逆向问题4道。量表的KMO系数为0.831,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为2289.511,p<0.01,重测信度为0.835。评分标准为每道题从弱到强5个等级,分别计分为0、1、2、3、4分,得分越多,数学学业情绪水平越高。

1.3 施测程序和数据统计技术

测试时,3所小学分3个时间段,在同一所小学采用相同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每所小学随机抽取1~6年级各一个班,6名主试同时使用同样的指导语对所选班的学生团体施测,测验在各班教室进行。测验时间均为30分钟。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水平的总体水平分析

依据不同年级的男、女小学生在数学学业情绪的得分情况,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据统计,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平均分只有77.92(满分100),说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水平不高。

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得分作3(低、中、高年级)×2(男、女)的方差分析,年级、男女为被试问变量,结果显示:低、中、高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38,P

本文重点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的发展特征,其他成果另外讨论。为考察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水平的发展情况,对各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得分作多重比较,结果为I12=2.15*,I12=3.90**,L23=1.76。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水平呈现出低年级向高年级下降的趋势,说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反而降低。

2.2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因素发展水平分析

为考察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各因子发展水平的情况,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各因子得分作统计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表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小学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情绪、师生关系、成功感体验及其归因、对教师教学认同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在这5个因素上的水平没变化;小学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观、数学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小学生数学观、数学学习兴趣在不同年级阶段有不同的水平,数学学业情绪各因素水平的发展速度不一样。

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观、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多重分析,结果显示:低年级与中年级、低年级与高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观差异分别为-0.63**、-0.92**、-0.29*;低与中年级、低年级与高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差异分别为0.62**、0.55**、-0.07。说明随年级升高,小学生的数学观水平在提高,而数学学习兴趣却在下降。

2.3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学习成绩分析

以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的数学成绩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该中段考试是梅江区教育局统一出题,学校统一改卷评分。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及各下属因素得分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及下属因素水平与其数学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1、0.18、0.24、0.32、0.38、0.31,呈极

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数学学业情绪及下属因素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其数学学习成绩较优,数学学业情绪及下属因素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其数学学习成绩较差。

3 讨论

3.1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的总体水平不高,平均分只有77.92,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栾庆芳、陶琼的研究结果为初中生的情感平均分为70.69,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结果为高中生情感平均分为67。这主要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评价学生唯“分数”至上的标准有关,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只重视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业情绪体验。卢家楣在2001年对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中,发现“重知轻情”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十分普遍。小学数学教学亦如此。

3.2 小学女童数学学业情绪总体发展水平高于同阶段男童的原因

小学女童数学学业情绪平均分为78.68,以2分的优势高于男童平均分;各年级段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女童的心理成熟比男童早,小学阶段,女童的智力优于男童,所以女童数学学习的成绩往往好于男童。同时,女童乖巧、整洁、口齿伶俐,易于接受教育和管理;男童调皮、邋遢,甚至“笨嘴笨舌”,教育和管理难度大,很多小学老师喜欢和重视女童,而嫌弃和轻视男童。这就容易造成女童数学学业情绪水平高于男童。

3.3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总体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的原因

小学各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有极显著差异,表现为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长反而降低。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最高,高年级最低,高、中、低年级的差异明显,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具有阶段性。导致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反而降低的原因很多:年级越高,评价小学生的体系越单一,“重知轻情”越严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越大;数学越来越抽象、难学,小学生越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年级越高小学生越要面对升中压力等等。

3.4 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因素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小学各年级阶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因素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情绪、师生关系、成功感体验及其归因、对教师教学认同感无显著差异,这5个因素处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因素中较高和较低水平两端,说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下属因素中,较为稳定的是较高和较低水平的因素。

随年级升高,小学生的数学观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观主要包括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认识。小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数学学习活动,数学知识迅速增多,对数学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教师、家长影响下对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会愈来愈感到其重要性,对学习数学及其价值的体验也会越来越深。

随年级升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原因有来自学校、家长给小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有来自数学教学的,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复杂导致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消极情绪。小学生在学习成绩的高压下,数学学习的兴趣变成了学习焦虑。苏玉国等人认为,致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成绩不好”、“数学难学”和“上课听不懂”,分别占40%、23.1%和16.2%。

3.5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及下属因素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其学习成绩较优的原因

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学习成绩较优,数学学业情绪发展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因为数学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往往对数学有较客观的认识,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较浓,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成功体验,能得到大多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们的数学学业情绪水平因此而提高;同时,较高的情感发展水平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反之,小学生较低的数学学业情绪水平及数学成绩,成为促进彼此提高的阻力。小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可以佐证: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任的学科,该学科的学习成绩就好,反之亦然。

4 结束语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2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八年级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问题、总结。

一、预习

七年级学生很多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也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更不能完成课后的练习。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三、练习,那就是能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和简单的习题。如有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和学习。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二、听课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重点听:(1)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2)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3)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作业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简洁的文字书写表达;(3)如何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四、问题

七年级学生由于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中总会遇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向老师或者学生请教数学难题是经常的事,也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问题,要耐心讲解每一个疑问,做到有问必答,随问随答,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一定要总结自己通过这次问题所得到的收获。达到问一题,悟十题,解百题的效果。

五、总结

在进行单元复习或学期总结性复习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错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找出自己在学习中所欠缺的知识;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层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不断总结是学好数学的最佳方法之一。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的总结更精炼、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3

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也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观念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研究当前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河北师范大学附中(重点中学)、石家庄第27中(普通中学)、石家庄第39中(职业中学)随机抽取被试733名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黄希庭教授主编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该量表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分量表,其中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可区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类型,特殊自我价值感包括人际、心理、道德、生理和家庭自我价值感。该量表包括56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五个供选答案:a.完全不符合;b.大部分不符合;c.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d.大部分符合;e,完全符合。

2.3 调查

由研究者和班主任教师一起在课堂上集中发卷,学生根据问卷指导语答卷,答题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主要考察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年级、父母文化(分为大学以上、大专、中学)、父母职业(分为干部、工人、军人、教师、医生、其他)、家庭结构(分为健全、离异、分居、死亡)、居住环境(分为学校、机构、工厂、部队、郊区、混合、其他居住区)、家庭经济(分为富裕、中等、贫困)、学习成绩(分为优秀、一般、较差)等变量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共收回有效问卷733份。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总体结果

数据经初步统计,测试的总体结果见表1。

3.2 总体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居住环境、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年级、居住环境在总体价值感上进行单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表明,总体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方面差异显著(在0.05的检验水平下。以下同),居住环境、性别、二维交互作用、三维交互作用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都无显著差异。

学习成绩对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进行Duncan’s multiple rangetest(DUNCAN),结果表明:优秀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较差生、优秀生与较差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显著。通过平均数的比较可知,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总体自我价值感有下降趋势。

为了比较各年级在总体价值感上的差异,通过统计各年级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可得知,初一(22.8)

3.3 一般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进行了单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一般价值感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差异也显著,学习成绩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在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可知,优秀生(40.36)

通过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38.11)小于女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39.35)。进一步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在个人取向的一般价值感方面,男生与女生无显著差异。

3.5 特殊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在特殊自我价值感上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LB5)和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LB8)方面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的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年级、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在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上都无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和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三者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上都有显著差异;家庭结构在个人取向的生理自我价值感(LB7)方面的差异显著,在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其他各维度上都无显著差异;年级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LB13)和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的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无显著差异。

再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DUNCAN),结果表明:在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方面,优秀生的平均数(15.79)>中等生的平均数(15.31)>较差生的平均数(14.50),两两都有显著差异;在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方面,优秀生的平均数(15.08)>中等生的平均数(14.70)>较差生的平均数(13.58),较差生与优秀生、中等生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方面,父母去世的学生与父母健全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父母去世的学生只有9例,样本太小,所以这里的显著差异不太可靠。

4 讨论

4.1 学习成绩影响总体自我价值感,而且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之间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显著。学习成绩越高,总体自我价值感相应越高。不同的年级也影响总体自我价值感,这可能和年龄的增长有关,这由初一学生与其它各年级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得到更好的说明。

4.2 学习成绩也影响一般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有下降趋势,而且,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的社会趋向和个人趋向上都有显著差异。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显著,这可能和社会、家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望以及社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各人性别类型的影响有关。这也从性别对一般自我价值感的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影响差异比较得到说明。

4.3 学习成绩影响个人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上的家庭自我价值感。这也许能够从学习成绩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来分析,如自我潜能的更好发挥、家庭成员的肯定性评价等。对于其它变量对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影响,由于变量间交互作用所带来的复杂性,本文不再论述。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倦怠;成就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63-05

学习倦怠主要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而逐渐丧失学习目标,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绩效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中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公共课的逃课率在50%以上。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大学生比例竟高达40%,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厌学而退学。学习倦怠对大学生学业及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必须加以重视。

我国目前对学习倦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和中学生,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倦怠情况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了解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并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成为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从成就动机的角度来分析学习倦怠的状况和影响因子,为找到减轻学习倦怠的途径提供思路,从而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情况抽样调查情况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比较集中的在校大学生300人,后得到有效被试279人。样本中男性98名,女性181名;一年级118名,二年级70名,三年级51名,四年级40名;专业文科165名,理科114名;来自城市63名,县城63名,农村153名。

(二)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抽样研究工具

1.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以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为框架,参照Maslach的量表研制成新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有20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量表分半信度为0.8800(P

2.大学生成就动机问卷。成就动机量表中文版,该量表由叶仁敏修订,其中包括2个分量表:获取成功的动机Ms和回避失败的动机Mf。Ms大于Mf则总的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比较高,Ms小于Mf则总的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比较低,个体倾向于避免失败。Ms―Mf则为成就动机水平总分。追求成功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回避失败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情况抽样调查结果

统计工具:

本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一)学生学习倦怠整体情况

为了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倦怠的一般特点,本研究首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倦怠总分、情绪、行为与成就等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总学习倦怠分值为2.88±0.33,情感衰竭分值为2.86±0.50,行为不当分值为2.37±0.60,个人成就感低落分值为3.40±0.65。从分值来看,与理论中值3比较,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水平接近中等程度,并通过单样本t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二)学生学习倦怠特点

1.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倦怠表现的差别。通过对学习倦怠性别情况的方差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具有差别,如表1所示。

从此表看出,大学生学习倦怠从各维度到学习倦怠总均分都无性别差异,男女显著差异不大。但是从分值来看,在学习倦怠总体水平、情绪低落及低成就感上,女生要比男生分值略高,即女生比男生情况严重一些。但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比女生分数略高,即男生比女生情况严重。

2.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倦怠表现的差别,如表2所示。

从此表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倦怠总水平、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年级差异不显著,不过各年级存在一定差别。如在学习倦怠总水平上,随年级逐级升高,大四学习倦怠程度最高;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情绪低落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在行为不恰当这一维度上,大四的学生高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但是大学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成就感非常低,尤其是大三,学生的成就感严重低于中等水平,大四时学生成就感有所增强。经过LSD事后分析,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差异最显著。

3.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倦怠表现的差别,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文理科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倦怠总水平、情绪低落、低成就感上,文科学生严重程度略高于理科学生,在行为不当上,理科学生严重程度略高于文科学生。

三、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低成就感情况严重,高于理论中值3,因此我们对学生倦怠和成就动机进行了相关分析。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和成就动机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学习倦怠与成功动机存在相关关系。尤其是学生学习倦怠总水平与学生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正相关;情感衰竭与追求成功、合成动机存在负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正相关;行为不当与合成动机存在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低落与追求成功和合成动机存在正相关。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

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在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略低于中等程度,情况比预先设想要好一些。这说明随着少数民族学生所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呈上升趋势,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比以前减少很多。但学生的低成就感严重高出中等程度,这个统计结果值得关注。这说明,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倦怠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学生的低成就感仍然非常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高考优惠政策才进高校学习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刻苦学习,但是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学习能力显然较同在班上的其他汉族学生差,使其内在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挫伤。对于正处于心灵成长的重要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种压抑在他们内心所留下的阴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某些学生,特别是跟汉族学生缺少正常交流的学生,如果没有外在的心理辅助,它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他们整个大学生活。同时,大多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经验,个别民族学生内心的问题与困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了解,所以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比较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从另一方面讲,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有意无意地了解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水平明显低于同班的汉族生,毕业后因为受照顾降低标准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社会各企业单位不很受欢迎,就业压力相对比较大,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未来充满迷茫,不知自己何去何从,因而自我成就与价值感就显得比较低落。

研究注意到,国内一些学者作了相关研究,如对某民族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倦怠总分均值为2.7±0.7。而本研究学习倦怠分值为2.88,说明本研究学生学习倦怠严重程度高于该民族大学学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文理科上的差异特征

通过统计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从这里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性别的差异在缩小,在受教育水平上差异也在缩小,因此统计结果呈现男女学习倦怠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从分值来看,在学习倦怠总体水平、情绪低落及低成就感上,女生要比男生分值略高,即女生比男生情况严重一些;但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男生比女生分数略高,即男生比女生情况严重。这说明在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高校,女生在学习倦怠及情绪和成就感低落上要比男生严重。但在行为不当上,男生要比女生略严重。

在年级差异上,少数民族学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成就感非常低,尤其是大三,学生的成就感严重低于中等水平 ,大四时学生成就感有所增强。其可能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刚来,到比家乡发达的地区学习,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生命激情比较高,成就动机也较强。但经过一年的学习,一部分同学对所学课程失望,另一部分则沉迷于网络世界或者忙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所以旷课情况会比较严重,因此在大二的时候成就动机有所减弱。而在大三时,由于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自身的不确定性与无力感,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微妙的转变,觉得勤奋学习或者学习成绩好也改变不了就业难的命运,所以会干脆放弃努力,其成就动机自然会降到最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大二、大三少数民族学生退学率较高的现象。到了大四,学习倦怠情况较低的同学仍然会选择就读,而学习倦怠情况严重的大部分同学则选择了退学,所以统计结果显示大四学生成就感比大二、大三增强。在别的维度和学习倦怠总分上,少数民族学生不存在年级的显著的差异,不过各年级存在一定差别。如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情绪低落高于大二、大三,因为大一新生存在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情况,大四学生为即将的就业担心,所以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上略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行为不恰当上,大四的学生高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大四的学生面临实习和找工作问题,所以,旷课、早退、迟到等行为不当上高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

在文理科差异上,文理科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没有显著差异。从总分到各维度,文科和理科学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差距,但是在学习倦怠总水平、情绪低落、低成就感上,文科学生严重程度略高于理科学生,因为从就业情况来看,理科学生有一技之长,找工作相对容易,因此在这几个方面学习倦怠情况略低于文科生。但在行为不当上,理科学生情况比文科学生严重,这可能是因为理科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这与前面性别差异的分析一致。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从统计结果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动机存在相关关系。尤其是学生学习倦怠总水平和情感倦怠与学生的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正相关,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倦怠和情感衰竭主要与避免失败动机相关,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是高考得到照顾录取的学生,因此内心对失败的恐惧成为其情感衰竭的主要原因,这提示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辅导,此外还可以开设各种类型的潜能激发训练课程,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如此便能慢慢消除或减低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

学习倦怠的个人成就感低落与追求成功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411。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的追求动机仍然不强,这是学生学习倦怠中的低成就感直接导致的。这提醒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比如可以在校园文化塑造中注意少数民族学生成功事迹的推广,营造推崇少数民族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校园文化 ,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我们还可以从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生命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入手,提升其人格素质。另外,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心理训练课程,改变学生的自卑、无价值感等自我心理。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减低或者消除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四、结论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中等程度的厌倦,但低成就感较严重,高于中等水平。

2.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文理科、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从表2看出,大学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在大二、大三的时候成就感非常低,尤其是大三,学生的成就感严重低于中等水平 ,大四时学生成就感有所增强。

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成就动机呈相关关系,尤其是学习倦怠总水平和情感衰竭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学习倦怠的个人成就感低落与追求成功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斯贝.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J].文化与教育技术,2009(12).

[2] 邹长华,韩建涛.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J].管理科学,2009年(2).

[3] 龚琛琛.大学生学习自控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 杨林,郭巍伟.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3).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5

关键词:中考数学;心态;九年级数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2-02

一、引言

心态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态可以让人们更加积极进取。尤其是在压力比较大,或者是外界因素比较复杂的时候,就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平稳地去面对。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们而言,这个时候能够有着一颗平常心,能够对所处的环境积极面对才是最正确的。那么,该如何摆正心态,在遇到问题时,困难时,又该怎样去面对呢?本文主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对于九年级数学学习的心态探究分析

“眼看不到一年就要中考了,还要学习这些新的知识,时间还来得及吗?复习都没时间了……”这是很多学生们在步入九年级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都在纠结着既要学习又要复习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或者说,在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出现了焦急的心理。其实在每个中考来临前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心理和情绪。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能够摆正心态。人在焦虑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做事没有条理,甚至是做不好事情。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处理好事情的保证。在九年级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不良心态:第一、学习与复习不能兼顾而产生焦虑的心态。第二、复习没有主次,不知数学复习的切入点在哪里。第三、数学复习与其他学科的时间分配问题。第四、一味担心复习不完,或者是复习不好。第五、临近中考前,总觉得没有复习好而惊慌失措。

对于以上五种心态,属于学生们在面临中考前的几种常见心态。那么,如何梳理自己的心情,让中考的备战更加轻松些呢?

首先,对于学习与复习不能兼顾的问题。其实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复习与学习是完全可以兼顾的。无法做到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存在问题,当然这与九年级数学的难度有关。九年级数学的难度和范围上都较以前有了增加,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定的压力了。那么,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这样分析:就因为九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比较深,所以在以后复习的过程中必然成为重点内容,那么何不通过现在的复习来解决一下,避免这些难点成为日后复习的负担。还有,学生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不要过于着急去进行系统性从前到后的复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首先做好新知识的复习,这样也是为后面的复习减负。问题这样想,心态自然会平稳一些,而不会处于焦急之中。对于以前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偶尔复习一下就可以,这样至少可以做一下简单的知识点回顾。

其次,寻找数学复习的切入点时,要首先以最新的知识为复习重点。这样做的目的是新学的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最深,复习的效率会很高。即便以后放下这一块而复习以前的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淡忘很多。所以,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切入点就是首先要以新知识为复习重点,然后再系统复习的时候,从前向后地有条理的复习。有了这样的复习脉络,就不会感到复习的迷茫了。

再次,对于数学复习与其他学科的时间分配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解决,因为在中考面前,每个科目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是主力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如果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错,那么就可以平均分配这些时间。如果数学基础不是很好,那么还是建议多给予数学一些时间。因为数学的学习是方法与思想的结合,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掌握方法和思想的过程,更需要的是学生们的灵活掌握。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然后,总是担心复习不完,这个就是一些学生自身的心态存在问题,总是存在焦虑的心理。实际上,这样的学生应该懂得自我暗示与安慰的方法,多给自己一些信心,把问题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消极地以为还差很多没复习完,或者是担心别人复习的那么多,自己却还有很多没有复习。这个时候,应该能够主动与他人一起进行复习,互帮互助很重要。切记自我封闭,不和别人交流,这样对复习一点好处也没有。总之,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自信,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与人交流,共同进步。

最后,中考前的恐惧症,相信这个不只是部分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这个时候都会有些紧张。但是,学生们应该能够暗示自己其实复习的已经很好了。把中考当做一次平常的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力就可以。切莫总是处在担心与焦虑中而不能让自己的实力正常发挥。

三、结语

总之,心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不仅是在学习中,在未来的工作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成功因素。对于九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学习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而积极的心态。首先自己要能够在内心里表示出喜欢,才能够真正地去学习。正所谓快乐地学习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而面对中考,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那么学生们就应该了解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找出原因,并努力地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碍,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态,从容地去面对中考。

参考文献:

[1]姜万青.稳定学生心态,提高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48):219-219.

[2]李坚.中考冲刺阶段让学生保持平稳心态的策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5):12-13.

[3]孙小静.以健康的心理参加中考[J].学苑教育,2011,(7):14-15.

[4]曾宪虎.九年级数学复习方法浅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3):41-42.

[5]顾开乔.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建议和策略[J].阅读与鉴赏,2011,(5):70-72.

[6]周义生.浅析变式教学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68):23-24.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现状

1.引言

所谓学习倦怠,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生理上,身心俱疲,经常感到精力不足;情绪上,情绪易波动,没有学习兴趣,易感到压抑、焦虑,自我评价降低,学习成就感降低,觉得学习没有价值;行为上,对学习敷衍了事,态度散漫,出现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

显然,这种学习倦怠现象将会给学生本人、学校和社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研究学习倦怠的机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讨论相应的对策,也就成为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十分迫切的任务。本研究正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学科性质、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学习倦怠的差异,这无疑将为后续的干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和过程

2.1研究对象

山东某高校800名在校大学生,各种测量都有效的被试780人,其中男生369人,女生411人;一年级学生202人,二年级学生259人,三年级学生194人,四年级125人;文科生356人,理科生424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国内学者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包括三个部分:情绪低落指学生在学习时因为对所学专业或上的课不感兴趣,不想学而又不得不学时,在情绪上就会感到疲乏、沮丧和挫折,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从而表现出无精打采和低落情绪;行为不当是指在学习倦怠时选择逃课、不听课或上课睡觉等一系列逃避习的行为;成就感低指表现在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的变化――一个对自己有很强的自信,充满了自我肯定的人,因为某些因素,慢慢耗尽了自信心和对自己的认可。整个问卷共20个项目。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自评式量表,从“不完全符合”到“完全符合”5等级记分制。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强,得分越低,倦怠程度越弱。

2.3研究程序

采用几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用SPSS for Windows 13.0进行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的结构特点和得分情况,得分高于60分者视为学习倦怠者,低于40分者视为不存在学习倦怠,介于40分和60分之间者视为不确定的中间状态。研究表明,得分高于60分的有287人,占总人数的36.8%;低于40分的有41人,占总人数的5.3%;得分在40和60之间的有452人,占57.9%。由此可见,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

3.2大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2.1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比较

为研究男女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上的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以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表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可见,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体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都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男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学习倦怠感更明显,情绪更加低落,也更可能采取不适当的学习行为。

3.2.2学习倦怠的学科性质差异比较

为了明确理科生和文科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上的差异,以学科性质为自变量,以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理科生和文科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2.3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比较

为了明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上的差异,以年级为自变量,以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及学习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可见,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差异具体表现在哪里?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成就感低这一因子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四年级与一年级之间的差异,其中一年级学生的得分均低于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此项的得分,说明一年级大学生的成就感要明显低于三、四年级学生。

3.2.4不同成绩的学生的学习倦怠比较

为了考察学习成绩是否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产生影响,研究者按照学习成绩的差异,把被试分成五类:上等、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下等,研究学习成绩这一分组变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表3 不同成绩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比较

数据表明: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由于各维度的得分和倦怠总分在不同成绩大学生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差异来源也基本相同,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列举。五等成绩两两比较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五个学习成绩等级之间学习倦怠水平呈现出层级变化。

4.分析与讨论

4.1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倦怠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8%,不存在倦怠的占总人数的5.3%,中间状态的占总人数的57.9%。由此可见,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虽然还不是很严重,但不容忽视,因为真正态度明确的不倦怠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人处于不确定状态,这是一种中间状态,很可能转变为学习倦怠。这与以往研究(孙晓莉,2007)的结论是一致的。

本研究中大学生在学习倦怠及三个分维度上的每题平均得分为:学习倦怠总体为2.8823,情绪低落为2.5959,行为不当为2.8365,成就感低为3.3235。由于所采用的量表均采用5级计分制,因此取中值3为倦怠程度的参照值。可见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处于中等程度,这与以往研究(杨丽娴,2004;孙静,2007)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学习倦怠的三个分维度中,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成就感低这一维度每题平均得分最高(M=3.3235),其次为行为不当(M=2.8365)和情绪低落(M=2.5959)。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较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学习行为,但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比较低的成就感。这和孙静(2007)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孙静的研究认为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行为不当这一维度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和成就感低,就是说学习倦怠各个因子中成就感低这一因子得分最低。这和她研究对象(上海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确实更容易出现逃课等不良的学习行为,又因为有一技之长和身处上海,其成就感自然不会很低。本研究和孙爱玲(2006)、朱林仙(2007)的研究结论一致。我们认为成就感低是学习倦怠三个分维度中表现最明显的,这就和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一定关系,也和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实用性不大、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专长的心态有关。

4.2大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1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生在习倦怠总体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学习倦怠感更明显,情绪更加低落,也更可能采取不适当的学习行为。这既和以往的研究结论(连榕,2006;孙晓莉,2007)一致,又和我们日常的观察经验相符合。男生在学习行为上,往往比女生更容易有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这种在学习上的表现其实甚至可以追溯到小学,在小学时期女生在学习行为上的表现往往就优于男孩,这种模式到大学再次凸显出来,这和男性、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不同有很大关系。在学习情绪方面,男生情绪更为低落,这也和以往的研究(孙晓莉,2007)的结论是一致的。原因在于男生对学习往往抱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认为学习没有价值,这样对学习就没有持久的热情和兴趣,常常感觉学习非常枯燥,因此上课时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或者坐立不安,很焦躁。在三个分维度中,男生的成就感并不比女生低,这方面以往的研究结论也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女生的成就感低于男生(连榕,2006;孙晓莉,2007),也有的研究认为男生和女生在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孙静,2007)。我认为,虽然从就业形势看,女生的压力更大,使得其成就感比较低,但是相对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女生的成就感,而同时在学习行为上和学习情绪上的不良表现也势必会使一般更自信、更有成就感的男生的成就感有所下降,这样男生和女生在成就感方面基本是持平的就很好理解了。

4.2.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学科性质差异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学习倦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朱林仙(2007)、陈义亭(2008)认为学习倦怠不存在学科性质的差异。孙晓莉(2007)认为此方面存在专业差异。本研究认为学习倦怠不存在学科性质方面的差异,但是应该会存在专业差异,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所引发的学习倦怠自然会少些,而冷门专业似乎也更容易使学生感觉到倦怠,所以从整体看是大体平衡的。

4.2.3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

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上不存在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连榕,2006;孙晓莉,2007)不一致。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中的被试来自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另外,不同高校的文化氛围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结论不一致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成就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说一年级大学生的成就感要明显低于三、四年级学生。这是国内有关研究(孙爱玲,200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是因为一年级大学生刚入学不久,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各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成就感偏低,而到了三、四年级学了一些知识后,成就感自然有所提升,这是比较符合大学生活实际的。

4.2.4不同成绩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成绩的学生的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越差,学习倦怠越严重。这很好理解,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也与以往有关研究的结论一致。如果学习成绩较差,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出现情绪低落、成就感降低等学习倦怠现象。而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往往又会使学生逃避、放弃学习,从而导致更差的成绩。所以学习倦怠越严重,学习成绩就越差;学习成绩越差,越容易导致学习倦怠,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5.结语

5.1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36.8%。在学习倦怠的三个分维度中,成就感低是其中表现最明显的。

5.2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体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都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个分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

5.3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一年级大学生的成就感要明显低于三、四年级学生。

5.4不同学习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越差,学习倦怠越严重。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8.

[2]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教学

一、注重算理教学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算理教学,帮助小学生灵活掌握口算技巧。

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两位数相加或是相减结果为10的口算作为铺垫学习,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10”的含义。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就以“8+5”为例,让小学生运用“凑十法”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怎样“拆分”数字,牢牢掌握“凑十法”在口算中的运用。最后,教师再引入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这样整个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小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口算的算理,又能灵活运用口算方式。

二、多样教学方式

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游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是小学生共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教学尤应如此,多样的口算教学方式可以供小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1.口算与估算结合

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要重视口算,强化估算”。因此在口算教学中教师要将口算与估算结合,提升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口算9+5=?教师可以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里面有9颗草莓,一张图片里有5个苹果,然后提问于学生“两张图片里的水果总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A:假设从第一张图片里拿出5颗草莓放到第二张图片里,第二张图片水果数就是5+5=10,然后再将第一张图片里剩下的9-5=4颗草莓加进去,水果总数就是10+4=14。

学生B:从第二张图片里拿出1个苹果放到第一张图片里,第一张图片里水果数就是9+1=10,然后再将第二张图片里剩下的4个苹果加进去,水果总数就是10+4=14。

这样小学生不仅将口算与估算结合在一起了,还强化了“凑十法”的运用。同时“一题多解”也训练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小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在学习中避免走进“死胡同”。

2.游戏与教学结合

游戏教学法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教学方式,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吸收、理解和记忆知识。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完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之后,为了巩固学生记忆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就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训练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开火车”游戏教学:首先,教师将写好的口算纸条分别放进四个小纸箱;然后,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组成“一列火车”,由领头的学生开始从小纸箱抽出一张小纸条,并将口算答案写在纸条上放在一旁,接着就让该组的第二位学生继续作答;最后,教师统计那一列“火车”开的最快、开的最好。

3.分层与教学结合

分层教学法也是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教师进行有针对的教学,确保优秀学生“吃得饱”,差等学生“不吃撑”。

如两位数的加法教学23+17=?。对于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两位数的教法无疑掌握起来更加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差等学生借助学具学习,如摆小棒:先摆出2捆(每捆10根)和3根小棒,表示23,再摆出1捆和7根,表示17;23+17就表示“2捆和3跟小棒”跟“1捆和7根小棒”相加,结果就是(2+1)捆和(3+7)根小棒的总和,即3捆(30根小棒)+10根小棒=40。对于口算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探索多种口算方式,并总结出最简便的方式。

学生A:将23分为20和3,运用“凑十法”就还需要7跟3相加才能凑成整数,因此可以在17中“借出”7,然后跟3相加得10 ,最后结果就是20+10+10=40。

学生B:直接将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相加,即2+1=3(20+10=30),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相加,即3+7=10,然后算出结果为30+10=40。

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口算能力差的学生不会有学习压力,能借助学具慢慢掌握口算技巧,提升口算能力;口算能力较好的学生思维也能得到有效训练,进一步强化口算能力。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除了以上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竞赛教学、对比教学、直观教学、操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但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中,进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景全.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上),2013

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篇8

【关键词】六年级 数学 复习

六年级的数学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概括复习。这就使得学生在复习时知识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必须首先制定有效而合理的计划来指导自己复习、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框架,从而进行强化训练,将知识点运用到考试做题中,反过来再深入理解整个知识体系,最后便是要及时纠错,重视错题的价值,温故而知新。

1、六年级数学复习的策略总结

1.1 制定复习计划,按部就班

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制定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第一步。复习计划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过程中保证正确的方向。

复习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复习时间以及知识的结构、数量等各个因素。教师要灵活掌握复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适度的调整甚至变更。计划总体分为四个复习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阶段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前两个阶段时间大致为4月中下旬,一般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第三阶段是知识的强化训练,第四阶段是查漏补缺。后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的,有时也会同步进行,持续时间大致为半个月。

复习计划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四个阶段也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在复习中除了要完成各部分的复习任务之外,还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实现复习的自然过渡,提高复习的效率。

1.2 巩固基础知识,走好第一步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复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只有掌握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前进,去挑战高分甚至满分。因此,复习策略的第二步就是要巩固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在巩固基础知识阶段,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的理解。小学数学中,对一些基本概念不仅要背下,还要理解。例如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数的整除的概念等,给定一个数要学会对其明确的分类。在复习中,要督导学生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不懂装懂。二是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六年级的数学复习免不了要进行大量训练,因此基本的计算能力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锻炼计算能力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保证简单的加减乘除实现零失误。

1.3 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建立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融通、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又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这两种联系,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合,建立起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他们之间可能是从属的关系,也可能是交叉的关系,学生要知道自然数和零都是正整数;又比如一些简单的运算题,学生可以运用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来进行运算,运算律的使用便取决于运算公式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简单的例题如(24+27)+(16+3)=?,此时便可以运用结合律来求解,将运算公式化为:(24+16)+(27+3),转化的依据便是24与16的联系,27与3的联系,从而简化运算。

1.4 强化训练,深入理解

训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和深入理解知识,甚至探索出知识点中隐含的某些要点,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做到游刃有余。

在强化训练阶段,要精选题型,强化知识点。首先,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便是课本中的例题。很多考试题就是对课本例题的变形或深入。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十四中的第2题,“李平家用600kg稻谷碾出420kg大米。他家稻谷的出米率是多少?”该题考查的便是实际应用中比值的算法,归根到底是对商数、分数的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化简运算。在考试中就会出一些对分式进行化简或者转化成百分比的计算。因此要深入研究例题,掌握其出题目的,考查的知识点,还要总结该题型的做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便是对课外练习题的训练,在课外练习题的选择上,应把重点放在中低难度的题型上,对于难度偏高的题型要进行适度训练,尤其在临近考试的最后阶段,便应该放弃对高难度题型的训练。

1.5 及时纠错,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顾名思义就是发现原来的遗漏,弥补原有的缺点。在数学复习中查漏补缺是最后一道关卡。也是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一步。

在每次测试或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解析,矫正答案,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记忆自己不熟悉或者遗漏的知识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强化,做题能力的提高。

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做题之后,要善于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探索该题型的知识规律,增加自己的做题经验,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类问题上犯错。例如一个六年级解方程的练习题,3.5X+1.8=12.3,该题便是借方程的形式考查四则混合运算,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做错了,要总结出原因,是马虎、粗心还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不牢固,然后对症下药,强化记忆,从而掌握该题型,不在此问题上重复出错,进而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2、总结

总而言之,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老师既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强调并帮助培养学生自己的系统复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对数学复习有热情、有自信、有策略、有成绩。在知识的掌握上做到游刃有余,在训练的强化上做到查漏补缺,在最后的测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仲义.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1,8(10):193.

[2]杨丽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16):167.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五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