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01 15:24:42

工程问题教案

工程问题教案篇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新生事物,正处在实践探索期,其主旨就是工程教育本质要求的回归,即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原则

(1)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遵循的规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作为高等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更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首要目标,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整个计划培养过程,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2)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要树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新观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工程理论教育与行业工程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期工程教育理论水平和工程人才能力素质同时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务必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岗位素质、创业与就业素质、职业迁徙和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注重工程人才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迁徙能力。

(3)以行业实际需求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旨就是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让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校园,进而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联合企业资深人员,全程参与,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前沿,依托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制定全新的富有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点就是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4)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的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科学安排第一课堂的实训(验)、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具体培养方式与制度要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有关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相关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份好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不只单纯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应当反映出创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1 课程设置必须达到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两项硬性指标,其一即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企业生产实践时间至少达到一年,其二即理论课的设置中,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同时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联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习或学习和学位论文等。

2.2 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开设研讨课科目,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内容,往往适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变成了观众。研讨课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大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第三,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研究状态。单独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和科学研究小组,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

工程问题教案篇2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中,要经过案例的引入准备、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将采集到的教学和工程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涉及施工技术专业知识面广,而且量多,许多技术性的东西,如涉及到施工工艺的流程,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过程,施工器具的构造和工作状态,施工技术应用的运行过程等实际操作的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没有规律可循更难以用一条主线相连,跳跃性大,从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容易出现前面学、后面忘的情况。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土木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方案的优选和管理制度的拟定,均需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社会环境,集政治、经济、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于一体,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和各种矛盾的综合处理。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拟定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各种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粉笔+黑板”仍是目前许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一成不变,教学手段呆板枯燥,课时效率低。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先修了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测量学及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施工工艺过程的了解来合理选用施工方案,分析、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解决以上问题,也是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步骤

1.案例的引入及准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引入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程实践的情境中。教学案例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蕴涵工程实践的理论、原则与原理和方法;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背景要清晰等特征。在完成理论课的讲解后,教师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学生较充足的课外时间准备相关的材料。

2.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判断,做出决策。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或师生间讨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引导。

例1.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择(具体案例材料略)。案例涉及的问题很多,在选用施工浇筑方案时,要根据已知工程特点、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详细的资料搜集和准备。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将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尽可能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案例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

例2、某基础工程施工时人工降水方案的选择。教师给出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基础结构的某些参数,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分析。合理选用人工降水方案。此题就要求学生弄懂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工程条件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进行方案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进行。学生充当主角、中心与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案例归纳总结。案例讨论后要做简短归纳总结,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准备。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但不宜对错误的观点简单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讨论结果可以是多元化。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突出实践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和社会角色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未来工作,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2.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其次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8页)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4.过程的动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出现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是举例。虽然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在教学中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如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等教学任务;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第二,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第三,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属于主要地位。第四,涵盖的范围不同,前者涵盖面更为广泛和有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后者不一定有这些特点。

2.案例教学应该和其它教学方法并举。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教学所采用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孤立的实际工程,不能代替系统理论学习。而且案例教学也并不排斥和限制其他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除了案例教学外还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等等;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没有一种是完美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常常应多种方法集成并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地运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被动学习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7)

2.杨军平,吕海波.建筑施工课程的教改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工程问题教案篇3

1.更好实现理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案例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把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方式获得知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案例教学的实质应该看成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新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选取教学材料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虽然教科书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但往往书中内容多为长期积累,存在部分成书即过时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中使用的都是典型的鲜活的案例材料紧跟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进展的步伐。第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不同。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说,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可能会形成多种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和不足。因此,不能指望通过量化的标准答案评价一个问题的对与错。教学评价真正关注的是通过案例学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分析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挑选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编写。如一个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的案例,在案例选择上是依据煤矿现场收集的真实工程地质和工程技术装备条件,要求学生对该类条件下的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这一案例情景中包含了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基本的思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向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思考题,并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以便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阅读案例,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首先要求学生自学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再尝试思考解答案例中的问题。如要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必须解决破岩方式、支护方式、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等三项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分析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学的矿山岩体力学知识和破岩原理进行巷道开挖工艺决策,为了降低支护成本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力选择经济可行的支护方式,同时结合施工工艺实现快速施工组织。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和研究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讨论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探索知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每组指派一名代表综合记录学习小组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逐步使学生从个别典型案例到掌握一般原理,再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中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为锻炼、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条件。

3.效果评价。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讨论结束后,应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理清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的不足与成功之处,以达到教学、实践、训练等多重目的。

三、井巷工程案例教学法的一些体会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原理。虽然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显得生动、更具有说服力,但在井巷工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典型案例少。

选择案例的标准不仅要求其具有典型性、直观性、针对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同时要避免案例难度过大、背景过于复杂,使得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广大懂事单位的优势资源,广泛收集、调研、整理相关生产实践案例,从这些基层单位的典型实例中提炼,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井巷工程案例库。

2.教师知识储备与系统接受过案例教学法培训的教师缺乏。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素质,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须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对案例进行正确的评判和总结。我校开展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力行计划”,通过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到煤矿现场挂职锻炼,可以系统参与煤矿的技术管理活动,熟悉基层环境,为案例教学法从煤矿实践中收集丰富典型案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为解决师资问题,也可以邀请煤矿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到课堂来提出问题、主持学生的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矿井关键地下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四、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方面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有明显优势,但不等于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理论、原理内容需要依赖传统的逻辑讲解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才可以从容应用案例教学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工程问题教案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56-02

《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这一课程特点决定《工程造价》教学时不应以抽象的理论推理为重点,而应把社会实习、实际问题解决、工程案例分析等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学生不仅要学习与造价有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把与造价有关的理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向的知识传输,形式僵化,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使学生对工程造价学习兴趣低下。加上授课时采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很好地反映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理论脱离实践,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些特点决定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必要寻求《工程造价》教学的新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通过教师启发与学生互动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对知识技能的需求,确定教学讲解案例,教学讲解案例全部来自工程实践,把教学案例作为讲解的基本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灵活的形式,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研究、分析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对案例进行判断,同时提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学习,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具备的特殊功能,为解决《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对《工程造价》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教改研究,在《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拉近教学与实际管理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上课时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对造价知识的兴趣,增强对工程造价的感性认知,加深对工程实践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更加系统地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促进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工程造价案例库建设

对《工程造价》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应建立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案例库。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建设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案例应尽量出自工程实践,能正确反映实践所需技能。《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原理、方法,将来能够独立完成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造价工作。选择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可以缩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案例选择时,应根据《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构造案例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分析和评价一般案例的能力。

3.案例选择时,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制定《工程造价》教学案例时,应以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以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操作为脉络进行案例组织。通过有效的设置案例,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工程问题展开思考,对案例问题深入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案例问题解决方案,加深对案例涉及重点知识的认识,借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4.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综合性。图1为工程项目分解与造价计算过程之间的关系图。案例选择时,应同时考虑建设项目分解与工程造价计算过程之间的联系。案例要具有多个分析纬度,尽可能涉及投标报价、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等多方面的内容,注意将不同的造价计算方法和检核方法融入其中。案例的综合性越强,越容易引发学生对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教学选用的案例难度适宜,不能太难,也不宜太容易[1]。《工程造价》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或大三上学期学习,学生专业知识面比较窄,没有实际经验,如果选择的案例难度太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只能消极地等待课堂灌输。反之,如果选择的案例太容易,结果学生一猜便知,同样也会丧失学习兴趣。

6.案例应能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选择案例时,应使案例在反映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对案例问题做深入思考,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通过《工程造价》课程案例学习,不仅系统地学习到工程造价知识,还能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深刻的思考学习。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建立有效适用的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要想让案例教学法在《工程造价》的课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应注重案例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1.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程造价》课程,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重视案例教学实施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提前布置案例任务,让学生在案例实施前熟悉案例内容,查阅案例相关资料。这样在案例教学时,学生不必再花时间看案例,且学生对案例内容已提前熟悉,查阅并掌握案例相关知识,能够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2]。在布置案例任务时,注意案例材料的选择,尽量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将案例结论隐去,可以避免案例结论对学生思维的导向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思维创造能力。二是可以在案例实施前,带领学生参观正在施工的工地,让学生对将要实施的案例有一个感性认识。《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带领学生参观工地,亲眼目睹工程施工的实施过程和造价的计算程序,可以加深对将要实施的案例环境和具体操作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案例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往多是采取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不同教学的环节中,担任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随便发表见解,很难很好地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在案例教学实施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应对案例问题进行自由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水平,不受任何干扰地拿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3.发挥好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导演”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讲解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正确的工程造价知识教给学生,强调的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3]。而案例教学法采取的是不给学生下任何定论,不要求学生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重视学生自己通过资料查阅与思考解决案例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因此,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中应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的“导演”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言或讨论,有效把握课堂讨论气氛,防止讨论过于激烈或过于冷淡,以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课程中,采用案例法教学,不仅可缩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还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将来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浩.工程造价管理案例法教学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1-12.

[2]晏永玲.试论施工组织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8,(6):1.

工程问题教案篇5

[关键词] 企业案例分析;校企合作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验班;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29?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实验班试点开设“企业案例分析”这一亮点突出的课程,主要采取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授企业技术案例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加强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氛围的认同,并由此为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这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内涵的做实之举,也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企业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特点与现实意义

案例教学法[1,2]始创于1870年,由哈佛学院创立并引入教学,现已成为很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及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3]。

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以讲授分学科的知识为中心,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重在“认识问题”,课程提供在该学科领域内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缺乏针对性,因而问题的答案也往往是惟一的;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重在“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及其背景,学习、研究如何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样的问题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合理解决方案[4,5]。

企业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将已经完成的企业实际项目,按照课程教学的需要,对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精简和整理,使得企业技术案例中涵盖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者对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将企业技术案例引入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不再感觉抽象,能清楚地理解各知识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和具体作用,从而牢固掌握各知识点。同时,案例教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详细过程,结合实际的生产工艺,以及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由此可以积累经验,为毕业后将从事的实际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案例分析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企业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理解,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融合以及运用。这一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手段,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与企业专家的互动,学生可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一些企业的基本特点和经营模式,了解企业家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了解和掌握企业技术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案例中的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做好融入生产实践的思想准备,并形成一种“乐于走进企业”和“勇于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企业案例分析教学实践

1. 教学模式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3+1)高级工程试验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我校试点的一种特种试验班。“企业案例分析”是该工程试验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方案中一门亮点突出的特色课程。本课程主要采取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并由此为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企业专家通过讲解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关材料及其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产品缺陷、质量事故处理等具体技术案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工程试验班的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企业技术的重要性,了解企业技术研发、实施和管理的基本程序,为后续走入企业,将自身培养成卓越工程师而奠定基础。同时,企业专家通过该课程的讲授,有机会直接面对学生传授创业和攻克技术难关的经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去企业实习、调研,甚至就业。学校通过该课程的这种特殊运行模式,达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促进学校和企业对工程试验班学生的联合培养。

“企业案例分析”开设在工程试验班正在学习专业课程的第六和第七学期,每学期各24学时,共24堂课。课程以专题方式进行,大约分为15-18个主题,由学院具有丰富的企业合作经验的老师组织和主持。课程内涵分两个层次,即第六学期的核心主题是“企业技术问题及解决案例”,侧重于企业自主解决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分析;第七学期的核心主题是“企校技术合作案例”,侧重于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技术问题分析。

第六学期,作为引导和动员,课程首先由学校有经验的教授讲述“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与现状”,向学生系统介绍我国有色金属的产业布局、行业形势和企业现状,以及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地位与突出优势,使学生对于未来可能服务的行业和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后,学校聘请了国内或省内一些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尤其是在行业内事业较为成功的校友,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授了“铜加工技术企业案例”“CONFORM连续挤压铝管技术企业案例”“建筑铝型材生产技术企业案例”“内螺纹铜管生产技术企业案例”“铝铜加工模具热处理技术企业案例”“铝材铸轧技术企业案例”“医用金属材料”“电力机车用铜材料技术案例”“离子镀膜技术案例”“新型电池及电池材料”等典型技术案例。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能有效地将正在学习的技术原理与该课程企业专家讲解的实际生产技术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第七学期,学生的专业课程大部分已学完,且已经完成了企业生产实习,对企业的技术问题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个学期开始,首先由学校有经验的老师系统介绍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的基本模式和运行程序,并分析相关案例。其后,聘请企业专家以及部分与企业有紧密合作的本校教授,结合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的政府资助项目、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材料预研项目、军工配套项目等,以专题形式为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模式,使学生深刻认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必要性及合作的方式方法。最后,作为本课程的总结,由本校老师以“卓越工程师的成功之道”为主题,引导学生系统回顾两个学期来所接触到的企业专家、了解到的企业、学习和思考过的企业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等等,引导学生综合思考造就卓越工程师所需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鼓励学生为寻求成功之道而努力完善人格修养和知识体系。

2. 教学效果

“企业案例分析”课程开设一年来,我们全程跟踪了每一堂课,获得了许多新的体会与经验。实践表明,“企业案例分析”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企业专家们不仅为学生讲述了一些具体实际的技术案例,而且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有效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勇气。课堂上,企业专家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些学生对某些技术问题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甚至有位公司老板立即邀请一名学生去他的公司工作或开展研究。企业专家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与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明显不同,这一点让学生感触非常深刻。“只有去生产一线,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这是学生们真实的表露,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对企业技术的兴趣,明确了自身定位,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了知识和心理基础。

后阶段对于企校合作案例的分析,更加让这些学生认识到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的重要意义。从教学合作到技术合作,从人才培养到技术研发,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的最佳模式。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从学生到工程师,从精通技术走向企业管理,使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课程开设的独特模式,同时也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普遍认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工程实践综合训练,获益匪浅;企业则获得一次很好的推介机会,有效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多方位合作。经初步了解,通过这两个学期的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展,第一届材料工程试验班大约有5-8名学生与授课专家的企业达成了硕士期间的实习协议,同时促成了3家企业与学校老师达成技术合作。

当然,对于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成本与教学效果的矛盾问题、企业教学队伍的稳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下一步深入改革过程中将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案例分析”是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教学的新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中南大学材料工程试验班以聘请企业专家授课的方式开设的“企业案例分析”这一特色课程,是一次创新之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次有效尝试,为校企联合教学树立了典范。在新形势下,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102-105.

[2] 吴安平,王明珠,王继忠.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2,12(5):22-23.

[3] 杨丰玉,陈英,杨柳,等.企业案例贯穿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8):77-80.

[4] 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39-41.

工程问题教案篇6

收稿日期:2012-10-2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课题(2010-JKGHAG-0331)

作者简介:党玲博(1978-),女,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木与结构工程研究,(E-mail)。

摘要:结合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标准的学习和多年工程教学体会,分析了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用工程案例构建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力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力学课程;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51-04 黄河科技学院属民办本科,其定位为“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这与中国正在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制度实质是统一的。通过对专业论证标准的学习与多年力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学课程及培养方案应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教育和职业要求的角度去设置,而课程及其实现过程要保证达到职业准备的要求[1]。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符合职业要求,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构建也要体现职业准备的需要。

一、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科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与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脱节,不注重工程实际应用等问题。现行力学教学模式,教师侧重围绕课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力学理论严格而完整,注重基本理论及解题方法、技巧的讲授,忽视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3],涉及工程应用问题的例题和习题少,没有设专章或专节介绍工程技术应用。教材和教学中,对许多计算题往往忽略了力学模型的原型,只给出了计算简图或计算模型,导致力学教学出现学生会做现成力学题,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的情况。其根本问题就是缺少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力学模型的训练[4]。教材和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理论和实验教学与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还存在相当的“距离”[5]。

力学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研究对象为工程实际中的简化结构,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工程实际问题,其实质就是从工程实践来,再回到工程实际中去。而目前的教学脱离了工程背景,脱离了工程实践,使力学课程的理论显得空洞[6]。加之,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力学知识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确。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定理公式多,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在力学教学中,将工程引入课堂[7],引入教学和教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有帮助,也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应用案例教学法与民办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基础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职业准备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工程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8] 。

(一)搜集和选编案例

设计案例是实施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题。好的案例不仅来源于工程实践,而且还能恰当地与力学理论结合。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笔者已经搜集并开发了一套典型的力学教学案例。比如:对于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求解,引入案例《自行车前进的秘密》[9];从1990年D市某厂四楼会议室屋顶棚五榀梭形轻型钢屋架连同屋面突然倒塌事故[10]开发了压杆稳定案例;从主次梁支承关系颠倒引发事故中开发了超静定梁的刚度及其应用案例等。

1.案例1:压杆稳定问题

1990年2月16日下午4时20分,D市某厂四楼会议室屋顶棚五榀梭形轻型钢屋架连同屋面突然倒塌。当时305人正在室内开会,造成42人死亡,179人受伤的特大事故,经济损失430多万。该会议室南北宽14.4 m,东西长21.6 m,建筑面积324 m2,采用砖墙承重、梭形轻型钢屋架、预制空心屋面板和卷材防水屋面。如图1-2,给出该会议室的建筑剖面图及屋架示意图。事故发生时,会议室顶棚先后发出响声,顶棚中部偏北方向出现锅底形下凸,几秒后屋顶全部倒塌。此后的4个月时间,厂方经现场观察,验算分析,屋架结构试验,并根据市调查组现场勘查报告和有关原始资料,提交了事故分析报告。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第三榀屋架北端两个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导致腹杆失稳是屋架塌落事故的主要原因。

提示:屋架为一空间桁架,上弦杆为压杆,下弦杆为拉杆,腹杆可能为拉杆,也可能为压杆,而14号腹杆是受压腹杆。

图1 某厂四楼会议室剖面图及屋架示意图

问题:为什么两个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导致腹杆失稳?

分析:当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不断裂时,焊缝腹杆有矩形箍支撑时,腹杆失稳后的变形类似“S”型;当14号腹杆间矩形箍焊缝断裂时,焊缝腹杆没有矩形箍支撑,腹杆失稳后的变形类似“C”型,压杆长度增大,由欧拉公式知,失稳荷载大幅度降低。

图2 14号腹杆失稳分析

2.案例2:超静定结构中梁的刚度及其应用问题

某乡镇商店,商店上层为办公室及职工单身宿舍,一层为营业大厅。上部4层用砖墙隔为小间,底层由L1及L2梁支承隔墙及楼盖荷载。L1为纵向大梁,长39.6 m,L2为开间梁,长6.6 m,如图3。

图3

问题:试确定L1梁和L2梁的支承关系(主、次梁),并绘制L2梁的计算简图。

分析: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相对刚度有关,相对刚度大的杆件承担的内力大,如图4(c)、(d)、(e)。

图4

教学实践证明:引入工程案例,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主动性增强,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懂得了这些力学知识在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职业教育,职业准备,提升了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的力学素养和工程素质。但必须注意案例的科学性,实际工程中的项目相当复杂,牵涉相关领域的方方面面,如果直接将工程实例套用力学教学,不易执行,且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很少,学生很难适应[1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或者提炼合适的案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实际工程是一种隐性知识,教学案例是一种显性知识,怎样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科学地将案例从工程实际中剥离出来,创建出适合教学的案例,是当前案例教学的重点[12]。研究认为,一个科学的教学案例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与力学概念密切相联系,具有高度的启发性。

(二)分析案例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思考、分组讨论、交换资料,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主动发言,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同时倾听别人的分析和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思路。教师也必须积极参与发言,以适时适度的启发和点拨,导出与案例相关的结论,使案例讨论不偏不离,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

(三)总结和评价案例

教师在总结和评价案例时,要力求宏观与微观并重,褒扬与贬抑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首先对整个案例分析讨论进行系统性总结:(1)课堂参与情况、讨论气氛评价;(2)指明案例分析讨论已解决的问题、达成的共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释疑;(3)结合力学基本理论原理、对学生争论的焦点,有创造性的见解,言之有理的分析,有争议的观点等进行简要说明;(4)教师要站在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有启迪的结论或建议,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5)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全班学生撰写一个比较详细的案例书面报告[13]。

三、案例教学的优势

实践证明,在力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学业与专业、事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以将力学的学习与后续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力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点”,通过工程案例连成“线”,再通过工程实践连接成“面”;可以密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工程伦理观。案例教学法为解决传统力学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脱节等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加强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锻炼,实现了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双需求。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问题

在工科力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不是抛弃原有的理论教学,两者不冲突,不矛盾,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融合问题,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对力学课程中一些重要的、核心的、应用性强的内容,精选案例。在教学中,先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理解透彻后,再引入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力学理论回归工程实践,最后通过案例总结、评述和案例书面报告,升华学生对力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建立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工程意识,培养其工程素养。

(二)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力学教学要回归到工程实践,这对力学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力学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经验和宽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力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深入分析不同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师对力学内容的职业要求,以及力学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对力学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去思维和创新,使学生享受课程带来的乐趣,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力学课程时,一般都缺乏专业知识,对工程现场了解不多,因此,应用案例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现场照片,图片或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工程实践,而不能单靠语言进行描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进一步增强力学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论证制度正在工程教育类专业中掀起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大潮,这场教学改革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很强的工程。力学教学回归工程实践,实质就是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由“科学范式”改革为“工程范式”,其实质在于典型力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用工程案例构建力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项工程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工程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工科的教育回归工程增添一份生机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姜红道.从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看力学课程的教学与教改[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8.

[2]叶志明.加强对国外力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研究[EB/OL]http:///jxyj_6053/20070822/t20070822_250281.shtml,2007-08-22.

[3]银英姿,刘香,田金亮.浅谈普通高校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32-334.

[4]胡玲玲.浅谈工程实例在力学课程教学中得运用[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5-157.

[5]廖力,马少鹏,等.结构设计大赛的探索与实践 [J].力学与工程应用,2010(13):295-298.

[6]刘建忠.在力学教学中贯彻创新教育的思考[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163.

[7]李剑敏.俞亚新.材料力学教学改革初探[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7-229.

[8]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文利.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4):67-68.

[10]江见鲸,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温俊琴.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过程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8):22-24.

[12]喻晓今.借船出海,推陈出新——力学在培养工程型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J].南航教育学报,1994(3):13-18.

[13]陈文东,许琼华.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 96-97.

Developing typical cases and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on basic

mechanics of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DANG Lingbo, WU Yanping

(Th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63, P. R. China)

Abstract: By learn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based on years of engineering teaching experience, w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basic mechanic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ypical cases were used to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s, and case teaching was us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apply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to practice.

工程问题教案篇7

关键词: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法;分析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mad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o try the case in some of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design analysis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化,正在运行使用着的计算机软件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而且现代软件的规模往往十分庞大,所以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然而学习者一般不好理解软件工程的实践性,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去。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呢?我们认为在软件工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发将会弥补这一缺憾。

      案例教学法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它更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可实施的途径。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教育同行和广大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2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是美国当今教育行业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我国正在慢慢推广开来。191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使用案例教学,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不再像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所以从美国教育家舒尔1986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重要演讲中发出要发展关于教学的案例知识的呼吁,时至今日,在众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领域中都能发现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3  软件工程案例的选择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教材中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利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所以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来。如果脱离这两个中心,即使案例再生动,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真实性。案例一定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是常见又复杂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多种解决的途径。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够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

    (4)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的思考。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所以软件工程案例即是选择一些典型的软件开发系统,介绍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

我们根据讲解软件工程课的具体体会和开发软件的实际经验,撰写了五个案例,开发了《软件工程案例分析》网络课件,详细介绍五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互动的方式讲述了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是如何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同时在系统开发的每个过程中提出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案例选择了房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机票预定系统、计算机储蓄系统四个应用软件系统,同时为了提高学习者理解开发软件的难度,特别介绍l-simple语言编译系统。采用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学,从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系统中五个案例涉及到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几个领域:房产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储蓄、机票预定,还有计算机的语言编译系统。案例既具有典型性,同时又具有真实性。我们选择四个应用软件和一个系统软件,一方面考虑到目前软件市场涉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另一方面考虑到软件工程学习者中大部分为计算机专业,对于系统软件也有一定爱好,对于将来开发系统软件作一个铺垫。

4  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案例教学的需要具备三个主要环节:

      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我们尝试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同样采用了这三个阶段:

      (1)阅读案例,个人分析

      学生首先对具体案例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了解,认真阅读案例,并且要有个人的研究与分析,用软件工程的传统途径—生命周期方法学作为理论指导,熟悉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基本任务。

其次,学生需要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自居案例中的教师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注意区分基本性问题和现时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即抽象或一般的问题,常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规则等有关,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分析、演绎、推理和抽象以得到概括化的结论。现时性问题即案例中教师所面对的特殊决定、疑难问题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需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内外部因素等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来提出多种经得起别人反驳的见解、对策以及方案。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或想法的交流。围绕案例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辩论和争论。每个学生可以自由的抒发己见,相互启迪,互相借鉴,重点是想法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软件开发所做的分析设计,并提出自己对该软件开发流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与切磋,可以按照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堂发言,进行全体学生的交流。本阶段要讨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小组讨论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2、按照教学目标,有意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各阶段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进行相关工作的必要性。

      为了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事实、观点外,还要谙知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要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这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希望课堂上发生些什么?如何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讨论如何开展?时间如何安排?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是先得结论再分析,还是相反?并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教师还要依据课程目标、案例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重点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案例中反映的那些重要论题、案例中易得出两可结论的那些材料、案例中反映的情况发生的根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案例中所反映的而学生可能设想不到的情况等。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3)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总结归纳是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要对每个案例写出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包含学生在阅读案例中所得到的具体收获;通过分析与设计软件,提出自己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理论上软件工程概念和案例中的实际是否一一相对应;以及对软件工程仍然存在的困惑。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真正作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做一名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案例、体验角色,才会有案例情境的“再现”,案例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监督员,激励启发学生,监督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中的事实、图表、材料等;可充当主人翁,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可作仲裁,解决各种争端;可充当交警,使讨论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等等。

5  结束语

      传统的“黑板教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案例教学已经提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上来。华东师范法学教育系郑金洲曾指出,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革为前提条件的,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才使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案例教学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意义。 

笔者从事软件工程的教学工作,在软件工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比如在案例中如何体现软件的测试阶段,它需要具体的环境来实现;如何在案例中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软件的维护过程等等问题,都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使案例教学在软件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为民,.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北京: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

[3] stein,m.k.,smith,m.s.,henningsen,m.a.,silver,e.a. (2000), implementing standards\|base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4] 成光琳.《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思考》.机械职业教育,2004.2

工程问题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程式要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49-02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

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122.

[2]范蓓蕾.案例法:语文教育学教学的最佳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4-95.

[3]符艳华.

上一篇:月度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班艺术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