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4 18:22:19

计划生育论文

计划生育论文篇1

一、“两种生产”理论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为养育自身和延续后代而进行的另一种生产活动。这两种生产都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作用于人类自身生产并对其起决定性的作用;人类自身生产又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并对其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二者统一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之中,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之中。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理解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片面的,是只见物不见人。人是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更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合理生产,使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在努力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二、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动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着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在特殊地、历史地作用于人口规律。”人口变动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将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反之,将起到延缓经济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的停滞与破坏的作用。

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动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的自然变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越低。其二,经济发展决定人口迁移。在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及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人们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以谋求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其三,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结构。包括人口阶层结构、教育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人口变动。一是经济发展使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使得对劳动力由数量的需求转向质量的需求。二是经济发展促进了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人们对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求,生儿育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弱化。三是经济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城市化体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现代生育观念的建立等等。四是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提高了避孕节育技术,改善了人类生殖条件,从而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五是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其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六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日益完善,弱化家庭所承担的传统功能如养老、保障、安全等,有利于生育率的下降。

从微观角度看,经济发展同样对人口变动产生影响:家庭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的生育决策取决于家庭收益最大化这一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将增加对高质量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家庭为了培养高质量劳动力,必须增加培养孩子的成本投入,从而产生孩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二是父母受教育水平高,尤其是妇女受教育水平高,就业率高,收入水平高,则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大,父母倾向于减少养育孩子的时间。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的完善,使得养育孩子的收益减少,生育效益下降,有助于降低生育率,四是城市化水平提高使人们更注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再加上城市规模扩大,生活费用上升,增加家庭抚育孩子的成本,促使人们倾向于少生孩子。

上述分析对于我们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有宏观环境的变化、政策变化只有落实到微观利益机制的变化上,才会最终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生育率的下降主要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制约手段实现的,不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生育率的自发下降,这在农村尤为明显。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在家庭这一微观层次上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机制。因此,我们必须把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推行“三结合”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人口国情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这种状况不是容易改变的。我们难就难在人口太多,很多问题都不容易解决,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十五大报告在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口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中国人口比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1亿,要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类,这就是中国的人口国情,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在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口国情的重要性,人口问题应该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虽然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比其他国家高得多,今后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还要净增长1000万左右。据预测,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我国人口总量还将继续膨胀,直到21世纪中叶总人口达到16亿左右才能缓慢下降,也就是说还要再增加4亿多人口,而且这是以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为前提的。这就是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面临人口多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四、人口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

小平同志始终把人口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察和处理。他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对人口的增长采取严格的控制是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

中国要发展,既面临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落后状况,又面临人口过多的巨大压力。仅以粮食为例,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达到世界人均平均水平,1996年的粮食产量虽然比1984年增加了900亿公斤,但人均占有粮食为392公斤,反而低于1984年的水平。也就是说,新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消耗掉还不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人口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经济就不能发展,人民生活就难以改善。

小平同志不仅把人口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总任务能否实现联系起来,还把人口问题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紧紧联系起来。小平同志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他说,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

为了实现我国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民富裕、农村振兴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国际上往往把农业人口比重的大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只占10%左右,而我国却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占总人口的80%左右。由于农村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和社区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人口的生育率要高于城镇人口的生育率,即使采取较严格的生育政策,由于人口惯性的影响,农村人口绝对量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下去。中国人口控制的关键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邓小平说,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中国更快地发展起来,因此要求各级领导要把计划生育当成一个战略性的任务来抓,一定要抓好,要大造舆论,要抓好的典型,想尽一切办法实行节育。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民是中国人口主体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分析了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和分布状况,告诫我们人口控制的重点在农村,而且为我们指明了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等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可以说,找到了解决农村人口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办法,也就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

五、人均水平在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综合国力、实现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主要标志。确立人口意识,树立人均观念,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重要观点。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每一步都有人均水平的要求。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人均四千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根据小平同志战略目标的构想,第一步已提前两年实现,解决了温饱问题;第二步根据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00年,在人口比1980年增加3亿左右的情况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二番的目标是有希望实现的。

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是邓小平在人口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除了看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外,更要看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人均占有量。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真实地反映出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动态变化(目前国际上通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家富裕程度的排序标准)。

在小平同志的讲话中多处提到人均粮食、人均土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概念,教导我们树立人均观念。他说:“我们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例如煤产量,1978年美国商品煤5.99亿吨,苏联原煤7.24亿吨,我们去年的原煤也达到6.3亿吨,似乎不算少,但是按每人平均占有量计算,就少多了。”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不少产品产量,从总量上看已位居世界前例,但按人均计算,却远远低于世界标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但人均却处在125位;钢产量1996年已达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却处在世界第100位以后;煤产量1995年为12.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却处在75位;原油产量1995年1.5亿吨,居世界第5位,但人均却处在140位以后;发电量1995年为9280.8亿千瓦小时,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却处在130位以后:粮食产量1996年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但人均却处在世界第80位;1995年肉蛋的产量,肉5260万吨,蛋167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却分别处在第75位和55位,所以只有总量的增加,而没有人均占有量的增加,很难谈得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只从总量而不从人均占有量加以比较,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只有树立人均观念,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口过多带来的种种困难,才能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诸多经济因素中,人均收入水平不仅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它对生育率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的趋势,不管是纵向的发展过程还是横向的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比较都说明这一点。因此,要提高人均产值,一方面必须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提出人均观念,并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准,从而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人口与发展并重的思想。这一辩证思想,深刻揭示了人口与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增强人口意识和发展意识,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六、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早在1981年邓小平同志就说:“我们把计划生育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国策,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我国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决定的,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稳定性。实行计划生育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大政策,因此,它不能朝令夕改,它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经验证明,计划生育政策的任何反复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思路中要强调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原因。二是长期性。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十四大又提出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我国的人口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即使到了下世纪某个时候生育率已经很低,人口不再增长,但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此外,我们还要考虑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这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综合性,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是控制人口增长,不只是对人口发展起作用,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这就是说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过来,经济社会活动也会影响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它实际上是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综合反映。四是统一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统一,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作为一个基本国策,它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家庭和个人利益。所以,计划生育的政策不是越紧越好,它还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一个群众根本不能接受的政策,是不可能作为基本国策来实施的。

七、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基本保障。

人口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口规模与教育、健康保健等资源能力不匹配时,就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平同志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深刻地论述了两者间的辩证关系,中国既面临人口数量的控制,也面临人口素质的提高,两者互为因果。

人作为生产力中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素质高低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代经济发展证明,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物质资本的多寡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重要。一方面,人的素质的提高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发挥倍数效应。所以,各国普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谁就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含量低,能耗高,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国人民勤劳、智慧,可是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把人口“包袱”变为社会财富,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起。出生人口素质是人口综合素质的基础,是直接决定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人口素质的提高。建国以来,我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0‰下降到1995年的31.4‰,先天畸型和智残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但出生人口素质仍面临不少问题。有关研究推算,全国每年约有20万至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性畸型儿出生,加上出生数月或数年才显现出的缺陷,每年出现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至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总书记在1998年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即通常所说的优生抓起,使出生婴儿智力正常、身体健康。这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最重要的基础。超级秘书网

八、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计划生育论文篇2

关键词: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现象分析干部责任落实“死角村”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检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人口计划实施结果和对人口政策进行人口预测的根本依据。但是当前基层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不实已经成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级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基础信息不实的原因

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是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有各级领导和村组干部的责任意识问题和村级网络不健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育对象

1.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与部分群众生育观念的矛盾。由于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生育观念以及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对养老问题顾虑大,“早生贵子,养儿防老”的观念从根本上未解决,特别是双纯女户为了想法生儿子,逃避管理,长期外出,生下孩子后几乎再不回家,使计生干部束手无策,再加上乡部分干部有同情心理,管理不到位,形成“本人逃避,村上保避,乡上回避”的局面,形成出生人口漏报。

2.生育对象存在超生要受经济处罚和落实节育措施的实际问题,于是抱着侥幸心理,超生后能瞒则瞒,推迟上报甚至不上报出生,形成出生漏报、瞒报。

(二)工作管理

1.近几年来,各级下大决心狠抓了“模范村、合格村”建设,但由于部分村班子瘫痪,更换频繁,又疏于培训,责、权、利落实得不好,基层网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实的数据从源头上上不来,出现漏报、瞒报。

2.部分计生管理人员不负责任造成漏报,部分村级计生干部文化水平低,胜任不了计生工作,对台账表册理不清,道不明,丢三落四,自相矛盾;还有的责任心差,工作不扎实,出现漏报、瞒报。

3.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计划生育人人有责,但有些部门的配合意识不强,“只问用工,不问计生”,“凭一证办多证”的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导致流动人口失管和漏管,流动人口的漏报出生和不落实节育措施现象时有存在。

(三)干部责任落实

漏报、瞒报的主要症结在乡村两级,乡级主要是畏惧“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这根高压线,又涉及党政领导的荣辱升迁,乡镇领导干部怕亮“丑”,怕自身的工作被否定,谎报成绩,虚报问题,更不愿主动上报政策外出生,如发现问题就在数据上作手脚,造成出生漏报、瞒报;村一级是碍于人情,怕得罪人,纵容瞒报,责任跟踪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缺乏责任心、事业心,不深入村户摸底,上报出生知多少报多少,有时甚至政策内的也不能及时上报,形成出生人口漏报、瞒报问题。

(四)干部作风

指标的下达是可靠性与科学管理的统一,过低的指标不利于人口增长,过高的指标只会导致玩数字游戏。指标过高造成基层部分领导报喜不报忧,只讲好的不敢讲坏的,导致上级决策失误,为完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只好采取瞒报、虚报等手段降低计划外出生,乡镇驻村干部因不负责任,对村级出生瞒报、漏报现象熟视无睹,这样计划外出生的当年就报不上来,形成漏报,掩饰了实际的工作水平。

二、治理对策

(一)抓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

1.治假求实工作必须坚持查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抓起。目前,人口出生能够得到控制,主要靠行政手段和经济制约来实现,所以很不稳定。因此,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要着力解决思想多变工作,抓领导层思想。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领导干部带头讲实话、讲真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工作有成绩不虚夸,有问题不隐瞒,不护短,勤于督查,勤于落实,勤于奖罚兑现。

2.抓基层干部思想。把建立层层责任制同动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促使计生干部人人有责任感,千斤重担人人挑,建立出现问题,不能推卸的责任追究制,提倡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抓群众的思想。立足于宣传教育改变群众生育观念,除抓在人口控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政策法规等宣传教育外,更应从道德、文化、习俗等观念上进行指导,同时政府应在奖励及优惠政策的兑现上加大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真正把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乡村队伍建设,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1.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证明的关键是源头数字上下大力气,从村级抓起。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就必须加大创“模范村”、“合格村”、扫“死角村”的力度,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逐步形成县领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组配合的管理格局。

2.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按照分段负责的原则,县对乡、村每年培训不少于4次,乡镇定期、不定期对村专干进行手把手的业务指导,坚持开好每月例会,同时,由于统计工作专业性强,队伍要相对稳定,要真正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工作扎实的计生队伍。

3.加强乡村表、卡、册、簿的管理。严格按照有省、市规定的表、卡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上报、交接、归档和保密制度。要明确这些卡档是计划生育管理的村级记录,是计生管理最基础,最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各类计生统计数字的源头。

(三)抓规范管理工作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控制和工作质量指标。若人口控制目标过紧或过高,就脱离实际,结果欲速则不达;若人口控制目标过松,要求过低,既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又会影响人口的有效控制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把握好目标的“尺度”。

2.摸清底子,夯实基础,在认识上,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方法上,每年每季从源头上做起,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核对,全面整顿好台账,尤其要将新入户、新结婚、新出生、新节育等有关对象所涉及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填写、核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

3.严肃纪律,奖惩分明。对计生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歪风,做到追究领导责任,对严重失职、造假制假的实行“一票否决”。

4.规范管理建章立制。要围绕“村级规范化管理”

这一中心内容,逐项落实。经过抓好规范性的管理和制度、促进计生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5.齐抓共管,形成共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综合治理之路,形成治假求实的良好社会局面,计生、统计、公安、卫生、工商与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加强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做好人口与计生统计工作。

(四)抓干部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灵魂。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统计数字不实、不仅影响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败坏党风、民风所以各级计生干部要以实为荣,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项人口数据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参考文献

[1]蒋正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与考核评估[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2]杨芳.浅谈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的能力培养[N].人口导报,1868.

计划生育论文篇3

(一)权分三级。最高权力在集团,其次是基层矿厂,再次是车间。与这三级权力机关对应设立:总系统管理员(集团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可查看全公司所有统计数据;基层矿厂管理员(各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只能查询本矿厂数据;科区级管理员(计划生育生网员),只能查看本科区的相关数据。上一级管理员可对下一级管理用户实行增加、删除、改动等操作。(二)全员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设置了每户一卡的管理模板、人员调动增减变化模板、结婚登记模板、生育服务证明管理模板、健康检查模板、计划生育报表自动生成模板、个人荣誉奖惩模板、信息管理员人员信息模板等。每户一卡的制度主要体现在每户一卡查询、录入两部分。录入主要包括工人个人信息、图像采集、家庭情况等。人员调动增减变化管理:主要包括单位内部调转、矿长与矿厂人员间的调动、员工辞退或开除的管理等。

二、存在的问题

从大局上看,矿区人口信息化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细节上看,也未能全部满足矿区职工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该管理系统的认识不够到位。需要矿区建立创新、高效、便捷、具有协调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搭建适用于大型煤炭企业的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需要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有效减少该系统的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因为某些矿区领导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认为信息化只是对手工劳动进行了简单的代替,忽略了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以及信息化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从形式内容到制度上的革命性的推进作用。二是网络制度不健全。淮北矿业集团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局限在该集团的内部,与当地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已有数据不能无缝对接,计划生育实行归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这便导致了地方的计划生育部门与矿区之间信息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重复采集,而且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共享,造成了已有信息资源的浪费。

三、应对计划与建议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相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为了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要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矿区企业的职责,必须扎扎实实档案管理、不断创新、改变陈旧观念。针对矿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总结矿业集团多年以来的计生信息化档案管理,应该从领导、规划、投入、培训、实施、考核等方面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运行机制十分重要。在领导班子教育机制上,把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始终定期研究、重点倾斜、优先保障。在投入机制上,加大经费投入。始终把增加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作为重点予以保证,确保各级资金投入到位。在实施机制上,可针对内网建设、外网建设、人才培训、综合应用等方面设置相关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在监督考核机制上将计划生育信息化达标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就硬件建设、互连互通、数据库更新、微机培训等制订严格的奖罚措施。

计划生育论文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凭;筛选信号;招生计划

高等院校编制招生计划除了受学校人才培养资源的影响,还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因素的制约,用教育的筛选理论分析文凭的筛选功能对招生计划的影响和制约,对于高校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有一定的意义。

一、文凭筛选理论的含义

筛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该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筛选装置,其功能在于帮助用人单位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并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岗位上。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只作为一种信号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效率。在信息不对称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由于不能马上了解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只能从成本较低的两类个体特征上去观察,一个是先天的、无法被改变的特征,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标志”,另一个是后天的、可以被改变的特征,如教育水平等“信号”。

衡量高校毕业生个体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生要想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的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供毕业证书,这时毕业证书所传达的信息就成为该毕业生综合特征(尤其是后天学习)的反映。用人单位凭借毕业证书所反映出的专业、学历层次等教育信号估算毕业生的能力,将其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付给其相应的薪酬。因此,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在于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尽管这种筛选理论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但文凭这种信号的筛选功能还是现实存在的,并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二、文凭的筛选功能会影响高校编制招生计划

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良性运转离不开这样几个要素:充足的生源、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较高的就业率。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运转的目的和终点则是培养的人能被社会所接受,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就业。因此,学生被社会筛选的数值成为学校办学的主导因素之一。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并不是为了考查应聘人员受教育的经历和学历层次,而是为了找到能够提高本单位生产效率、给本单位带来综合利益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之所以关注应聘者的学历情况,是因为仅通过简单的招聘环节用人单位很难准确了解应聘者更为全面、真实的情况,这种劳动力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得用人单位只能主要依靠学历文凭来甄别应聘者。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应聘的岗位和待遇同样受文凭信号的影响,这种因文凭而产生的作用和结果正是文凭筛选功能的体现。

文凭的这种筛选信号导致高等教育有这样两个基本判断:一是接受高等教育个体的经济学分析。每个大学生都会理性地针对人才市场的招聘行情进行教育投资的成本与预期收益计算。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会关注劳动力市场招聘中文凭信号反映出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环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在我国,能否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筛选机制,这就是高考制度。适龄人员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后,并不是所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而是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遴选。由于考试分数的量化功能,所有学生都被放置在一个评价体系中,这不仅为高考这种大规模的遴选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也使高校以后颁发的文凭具有了一定的筛选功能。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高校在招生录取之前必须对考生和社会公布招生的数量、层次、专业和收费标准(即招生简章),考生根据招生简章填报个人志愿。高校要在填报了本校志愿的考生范围里招录学生,对于填报了相关志愿并达到了一定标准的考生,高校不得拒绝录取;而考生一旦填报志愿且符合被录取要求,就失去了选择其他高校的机会。如果把这个过程看做一个市场行为的话,选择和交易的关键信息就是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由于高校在安排招生活动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招生设置成一个筛选的机置,而考生又有着普遍的文凭预期,所以,招生过程可以被看做文凭筛选的前置环节,招生计划作为招生简章的核心内容,高校在编制的时候就必然会受到文凭筛选理论的影响。

三、文凭的筛选功能如何影响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

文凭的筛选功能对高校编制招生计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的文凭预期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社会的文凭预期主要包含三个内容:一是政治、经济的社会态势会对文凭产生影响,如政权维护、经济复苏、延缓就业压力等,这些往往会加重文凭的分量,提升文凭在就业、提职等筛选中的权重;二是人才市场反映出的客观信号经解读之后会使人们对文凭的经济价值进行判断,继而对是否投资获取文凭进行选择,这样一来文凭经济价值的起落就会形成文凭的需求趋势;三是价值观念、信仰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会对文凭的需求产生影响,比如:“文凭无用论”“唯文凭论”“学而优则仕”等思想,文凭在不同时期所附着的文化色彩和道德力量,文凭与信仰的趋同或冲突,都会影响文凭的价值衡量和实际需求。这些社会的文凭预期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尤其是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的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从农业社会分散的、精英式的、外在于生产劳动的教育到工业社会结构坚固而权利集中的、培养潜在劳动力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也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而是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大,199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力争接近15%,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强烈的信号刺激下,1998~2004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9.8%迅速上升到19%,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340.88万人上升到1333.50万人,1999年之前高等学校在校生基本保持着平缓的上升趋势,自1999年起则跳跃式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高等教育招生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计划控制下进行的,招生规模的突然扩大和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意味着高等学校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对文凭的社会意义估价较高,进而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了招生计划数,主动“吹响了向大众化进军的号角”。

2.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预期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后工业时代,生产对人的依赖越来越强,“教育对于社会生产没有比今天更为重要,这种重要性不是要把人固定到生产系统的某个环节,恰恰相反,而是需要教育和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并且促进这种变化”。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整个经济增长之中,个体自身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原来把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地集中在社会收益上的现象,开始被个体理性地分析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所替代。这种高等教育的私人需求经济模式,将未来的经济收益作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随着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年增加,个体收益率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对象,而个体收益率的一个显在表征就是文凭的就业和薪酬收入的信号价值,也就是文凭在就业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的信号意义。如果这个信号的价值提升了,那么文凭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则降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一旦降低到相当于其他学历的工人的工资水平,文凭的需求量也就必然降低。因此,高校编制招生计划时需要关注个人投资收益率分析对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行为影响。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构成的变化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工业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带来职业构成的动态变化。作为培养从业前人员的高等教育,其学科、专业与社会职业群有着基本的对应,社会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专业筛选的基本信号。在文凭的筛选过程中,对专业的筛选受社会需求的直接影响。例如,近20年来计算机从业人员需求的持续增长使持有高校计算机学科类专业文凭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这种专业筛选的信号影响使高校持续扩大招收计算机学科的学生,不断增加计算机学科类专业的招生计划,提高其在整个招生计划中的比例。

4.高校文凭在不同区划的认可程度对招生计划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影响,同一高校在不同区域也有着不同的声誉和评价,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文凭的认可程度上。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在全国统一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运行的,同一学校在不同的省份会有不同的文凭认可度,这同样是一个文凭筛选信号,这个信号影响到学校招生计划的区域分布。虽然考生填报志愿时受到招生学校各方面宣传的影响,但考生作出选择的主要的依据仍然是该地区人才市场筛选过程中所长期形成的、对这所学校或隐性或显性的文凭评判信号,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高校招生计划的区域分布相对稳定。

针对文凭的信号功能对招生计划的影响,高校在编制招生计划的时候就要对文凭的筛选理论和这些信号进行理性分析,正确判断文凭筛选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充分关注文凭的筛选信号,使招生计划与文凭的作用和市场对文凭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衔接。同时还要防止以下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忽视教育的作用,过于依赖文凭的筛选功能,把文凭的市场筛选信号作为招生计划的唯一影响因素,忽略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训练、培养和影响的作用,忽视招进来的学生可以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和行为养成,在思维、知识和行为上有所提高和变化的事实;二是不顾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基础,盲目地根据市场信号一味地追求筛选的结果,编制招生计划时不遵循实际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出办学条件的许可,追求计划数量的增加和专业的新颖,这种以忽视教育功能、降低办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盲目扩大招生计划的做法,必然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招生计划是一个提前量,高校要为确定了的计划做相应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配备充足的教育资源,而一旦招生计划与学校办学条件、生源市场和文凭筛选信号脱节,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招生计划,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计划生育论文篇5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生育政策;社会和谐

一、人口发展的两个典型理论

人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对于自身发展不断进行深入思考,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思维也明显带有历史的局限。关于人口发展的典型理论有以下两种:

(一)人口数量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在早期的社会,人类普遍认为人口就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以19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数学家孔德的“人口就是命运”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兴盛衰亡与人口的数量密切相关。美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50多倍,这也是其从一个荒芜之地崛起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而在同一时段,法国人口却只增加了2倍,远远落后于德国。19世纪初,法德两国的人口比率是11∶10。到19世纪末,则变成了10∶15。这也是法德争霸,法国屡屡败北的原因。该理论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人口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引擎。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口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重属性。“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这也使得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必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最终实现由盲目生育到计划生育的转变。后来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人口问题。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学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该理论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二、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实施计划生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性和人口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决定大地人口容量有限性,这一观点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的土地中2/3是山地,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是沙漠、半沙漠,可开垦的肥沃土地已经不多,而且这种开垦还要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人口进行控制,实行计划生育。

(三)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加速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人的生存质量。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经过了一番谨慎的论证过程的。早在20世纪中叶,马寅初就对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人口论”。1978年8月5日,田雪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这也为后来实行计划生育提供了理论借鉴。事实证明,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推行以控制人口为主旨的计划生育政策阻力非常大。然而正是这项被严格执行的国策帮助中国成功地避免了人口的失控。首先,实行计划生育,能够减少消费,增加资金积累;其次,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缓解生产力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再次,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和培训,发展科技和文化,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增强民族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民族富强和繁荣昌盛。

三、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从我国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完善计划生育立法工作。

完善计划生育的法律和法规,是当前计划生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除了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上岗责任制》、《立案审批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征管制度》和《生育证发放审批程序》、《成人残鉴定程序》等工作制度和工作管理程序,做到执法过程中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章可依、执法公平。

(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

人有近忧也有远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传统的生育观的体现。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改革是有效实行计划生育的保证。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层面:

1.规避因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而产生的确定性风险或不足,在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下建立计划生育奖励/救助子账户,并且要做到奖励扶助标准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递增,奖励扶助标准还要和物价水平的变化保持协调,确保资金奖励的有效性。在计划生育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国家计生委、财政部和民政部、社会保障部要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服务条件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做好资金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大国家财政对计划生育夫妇在就业、交通、食物、教育等领域的资助。例如,资助儿童照料、育儿假、儿童/家庭津贴、家庭税收和住房津贴等。

2.规避对因特有概率事件而形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建立政策性生育保险,并覆盖全体育龄群体,包括城镇女职工、广大农村妇女和城镇非正规就业妇女。除了保障育龄妇女在生育期间的相应待遇和就业保护外,生育保险还应拓展到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子女伤残死亡等领域。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生命抽样调数据显示,每l000个出生婴儿中大约有3.05%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占很比例;另外,根据全国残疾人生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前发生二级以上残疾的几率达到8.2%。可见当前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的风险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和谐,计划生育家庭风险规避制度至关重要。

(三)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

为了有效实行计划生育,必须推进计划生育技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科学界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标准,例如,制定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配套人员等实物标准,制定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结构划分。其次,充分整合基层资源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定期邀请专家为育龄妇女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普及知识培训。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实施科学婚检,有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开展出生影响出生婴儿缺陷的因素展开重大专项研究。此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总之,在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中要避免态度冷漠和强硬,而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入人文关怀和情感关照,使计划生育工程真正的成为一项民生工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

(四)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两亿之众,而且流动对象多样化、流动频率快速化、流动时间延长和流动人口超计划生育严重,这也陡然增加了计划生育的管理难度。因此,加强区域与部门间的协作,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对流动人口开展“属地化管理”。

(五)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精湛、工作作风好、富有爱心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是有效实施计划生育的关键。首先,做好计生人员聘用考核工作,推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其次,抓好计生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做好专业发展,减少盲目执法造成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通过引导群众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来提高他们的生育文明素质,从而使宣传教育更持久、更深入,更有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时期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在传播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我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互相制约和影响的事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促进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潜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玲琪,田遇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2).

计划生育论文篇6

关键词:生育权;计划生育;合宪性;政府权力

自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初始,学术领域对于这一政策的探讨就从未中止过。不久前,山西某地政府被报发生强制孕妇引产的恶性事件,而伴随着一系列类似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再次关注了计划生育政策。我国82年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同时,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除此之外,宪法对于生育权为并未给出更多阐述。生育本身究竟是权利还是义务,生育权的在宪法上的内涵是什么,公民的生育权是否应当得到宪法的确权保障?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宪法学领域内的视角对计划生育政策背后涉及的生育权问题运用宪法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公民生育权能够明确纳入我国宪法的保护范围,为生育权的保护提供宪法学依据。

一、生育权的概念

生育权在古代是夫妻双方所负的一项家族义务,而其作为一项权利在性质上实现突破是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推动下完成的:在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妇女开始要求控制自己身体,争取堕胎合法化;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生育具有了较高的可控制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使得公民摆脱了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公民对生育就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生育权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接受。

具体而言,生育权大致包含了三个方面:生育的自由选择权、生育的平等权利、和生殖健康权。(1)生育权主要体现私生活不受侵犯的利益,生育自治是生育权最核心的内容,公民有权自由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数量和间隔,同时自由地决定是否生育。(2)生育的平等权利是指男女双方在繁衍后代问题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即一方生育权利的实现不得妨害另一方的生育权利。从理论上说,繁衍后代是男女双方的共同行为,不可能依靠单方实现,因此,该权利的实现应当是以双方协商为基础的,两个人共同的意愿才能实现。(3)生殖健康权是指公民有权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有避孕措施的知情权和安全保障权利以及患不孕症公民有获得咨询和治疗的权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①

二、解读我国宪法对生育权的规定

目前针对生育权的权利性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是生育权人权说,这是基于人权学说建立的观点。该学说认为生育权乃一种人权,作为人类自然权利的一种,生育权与生命权、财产权、以及追求自由的权利一样,先于国家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享有的不可剥夺、固有的权利。1968年5月《德黑兰宣言》、1974年《世界人口行动计划》、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等国际条约均将生育权确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②第二种观点是生育权法定权利说。这是我国在实践中所基本采取的观点。该学说主要认为生育权是由我国宪法所承认的一种基本权利,国家应当创造积极的条件确保国民生育权益的实现,同时其在行使其权力时也不得对其侵害。③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宪法中对于生育权的规定,除了第25条和49条规定的“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内容,如果单单从这一句话理解,宪法只规定了生育行为必须背负的义务方面,但对生育行为的性质本身却悄然回避了。倒是在1992年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全国人大第一次对生育权的性质给出了明确回答:“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生育权法定权利说从实证法角度对生育权进行的定义,认为国家有义务为公民避孕及节育手术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反之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提供的满足避孕及节育需求的条件。宪法位阶下

《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生育权具体规定为:生育权只包含了公民生殖健康的权利,当涉及公民自由生育的权利内容时,两部法律却只含糊规定了公民有选择不生育的自由,而对选择生育的自由却是有意限制与保留的。在这一理论体系下,公民自由生育的权利已被大大限缩。总之,公民的生育权未得到宪法的明确确认,《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则成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法律依据。在如此密切关涉公民个人权利的地方,宪法的缺位无疑为立法工作留下了遗憾,这让我们又不禁要追问:“缩水”的生育权究竟是否具有合宪性——这里的“合宪”在宪法文本不足的情况下,就必须从宪法内设价值层面去仔细斟酌考量。

三、公民生育权的宪法保护

正如前述,持生育权法定权利说观点的学者,从实证法角度论证了育龄夫妻对国家承担计划生育义务的合法性来源。《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又对宪法第25条作了进一步解释,该法第1条规定“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条文不难看出,这背后隐含着宪法对公民个人生育权和社会发展权的价值衡量。

(一)宪法的价值选择——在公民生育权利与社会发展权之间

生育行为本身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生育是自然人个体繁衍后代的自然生理活动,另一方面生育行为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属性。前者来自于本能的天性驱使,而后者则来自于后天社会发展的需要,生育权的社会属性因此成为政府干预公民生育的重要理由和依据。那么,公共利益在何等急迫情况下才可以作为限制个人生育权的理由?美国著名的罗伊案判决使得美国46个州的堕胎法令得以废除,当时美国的人口问题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社会压力:美国已有3/4的已婚妇女采取避孕措施,堕胎与生育比在1:3到1:5之间,当时社会的出生率下降到1800年的一半。④但在罗伊案的判决中,法院对“不可抗拒的国家利益”采取了最狭义的解释,从而在最大范围之内保障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免受政府权力的干预。宪法应承担的唯一作用和目的在于保障公民不受来自公权力的侵害,给予私权最大范围的保障是宪法存在的根本。当然,我国宪法出于社会整体发展利益的考虑,已先期作出了固定价值判断——社会发展权优先于生育权,社会的集体发展权已经被预设为“不可抗拒的国家利益”,其价值要高于公民个人的生育权。

(二)政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权力

正如上文所述,基于宪法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的权力优先于公民生育权考虑。在我国普遍的一胎制下,二胎三胎也可能取得个别“行政许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各地方执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法律交由了省级一级,各地政府根据各地的情况对计划生育进行了繁多行政立法,调整范围甚广。另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7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政府及其下的地方政府体系,连同其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甚至包括公民自身都被纳入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体系之中。此外,政府在政府在控制生育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行政指导、行政许可、行政合同、行政给付、行者奖励、行政确认、行政处罚等十余种行政手段和措施。对于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各地规定了种类多样而严格的惩罚措施,其中财产罚、人身罚的内容有的甚至超越了行政处罚法的范围,例如引产措施,终止妊娠的行为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文章开头所述的发生在山西的悲剧又岂是偶然,试问引产所涉及的人权、胎儿生命权保护等重大问题又岂是地方法规、条例可以自行规定的?

可见,政府权力已经触及到了公民生育行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多样性上看,还是从其权力控制范围的广泛性上看,公民生育的数量、时间、间隔均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政府权力的延伸空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被大大下放和扩张。在公民生育权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衡量之间,宪法既然选择了后者,那就必须同时承担起对前一价值尽最大限度的保护义务,这样的政府权力如果仍不受到宪法的严格约束和控制,公民的个人权利保障又该从何谈起。

br>

四、结语

计划生育的作为基本国策的宪法地位决定了政府被授权扮演了一个非全知但全能的角色,有权从整体协调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整体发展规划,也被授权综合运用系统的行政立法、执法、及处罚手段管理全民生育的权力,那么公民的生育权的保护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普通法律位阶上含糊的规定,而必须上升至宪法层面,由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生育权利,依据比例原则,确立严格的生育权保护标准和政府行为的底线,以承担起宪法所应承担的最本初的功能:限制政府权力,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权利。

参考文献:

[1]姜玉梅:《中国生育权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邢玉霞:《我国生育权立法理论与热点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3]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吉林大学2012年法理学博士论文.

[4]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注 释:

①王鹏、赛明明:“试论生育权的基本内容”,载《人权》2011年第3期.

②付翠英、李建红:“生育权本质论点与梳理”,《法学杂志》2008年第2期.

③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吉林大学2012年法理学博士论文.

计划生育论文篇7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进步,人类的行为方式、思想念头及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巨大的改变使得人口及计划生育事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及计划生育改革工作的实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分析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改革创新措施,笔者针对学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学校;改革创新

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随着长期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旧时期的人多就是力量转变为只求质量,不求数量,人类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的发展,出生人口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需求不断增长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化改革,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创新改革的挑战。

一、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意义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实施及深化要求将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运行机制进行创新,调整及改变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及工作机制等,为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宣传教育新的运行机制,提高人口素质的培养,使得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传统的传播速度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快节奏的生活,单向的宣传方式无法适应人民群众的接受习惯,这些问题进一步要求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方式,使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能符合现阶段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现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二、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改革创新措施

(一)设立明确的宣传目标

新时期的人口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应从单一改变人类的生育行为转化为新的婚育观念、新的生育文明理念及新型的生育文化水平,不仅要依靠建设新型的婚育制度及宣传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还要求学校教师高质量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宣传工作应进行理论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及法制建设等,进行法制建设主要是为了规范人类的行为及思维;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气氛及社会环境;进行科技文化建设是为了提供有效的婚育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采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进行理论建设是采用科学理论将人武装起来。

(二)丰富宣传工作的内容

新时期下的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内容均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应根据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形式的发展及人类不同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拓展及丰富,在丰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应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意识,关注计划生育宣传内容的针对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注意采用针对性的宣传方式进行工作,增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时效意识。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校内的广大教职工对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一个新的认识。

(三)改变原有的宣传教育方式

新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应采用互动式、引导式、诫喻式、参与式、说教式及注入式的方式,计划生育干部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根据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大力宣传教育,采用诱导疏通方式进行交流咨询,采用典型示范引导方式进行对比,针对学校教师的主要特征及教师的需求进行宣传工作的安排。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考虑地域的差异及文化的差异,针对城乡差别进行宣传品的选择。在农村学校的宣传品应采用色彩较为浓郁的物体,针对城市的宣传片应采用小型的折叠图片及海报等,将“按照人类的需求提供服务,将详细情况了解清楚后进行选择,满足一切合理需求及没有需求绝不打扰”的宣传教育方式,为广大教师提供科学婚恋生育、选择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方式及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服务。

(四)大力开展计划生育项目活动

为了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学校应继续组织及开展项目活动,针对在人口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及难点工作内容进行活动的宣传及组织,如在各学校内开展人口学校示范校、宣传品项目、宣传教育电教化项目等,大力推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及创新。可以采用定期组织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相关座谈会及讲座的方式,针对学校教师开展关于生育等方面的宣传及知识的普及,让科学的生育观念深入人心。

三、结语

在新时期下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过程中,应利用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及创新方式,树立正确及科学的改革创新目标,改变原有的计划生育宣传方式,丰富以往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内容,才能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升至一个较高的水平,达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创建小康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文华.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77.

[2]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3]杨淑坤.谈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学校中的改革创新[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7):23.

计划生育论文篇8

关键词:计划生育 计生工作者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给经济发展、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尤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这一状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及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在该背景下,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计生单位应紧紧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住开展计生工作重点,不断提升计生工作者思想觉悟。实践表明,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能调动广大群众的能动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一、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思想教育

经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多年实施,人们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仍较为严峻,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思想上不能松懈,尤其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使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了解工作取得的成效、目标以及未来的战略部署。首先,鼓励计生人员学习计生工作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计生工作开展的依据,为确保国家行政法规的严格落实,计生单位应鼓励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学习、掌握计生工作行政规定,要求在计生工作中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制度处理违反计生法规的人员。同时,又要讲究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让人民群众从国家发展角度思考问题。其次,提高计生人员思想认知。计生单位应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从国家、家庭角度深入分析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性,使计生人员从思想层面认可计划生育工作,主动解决计生工作开展遇到的难题,不断攻坚克难。同时,计生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需上下同心、团结一致,要求计生工作人员从大局出发,相互配合,不断增强计生工作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最后,解决计生人员思想包袱。众所周知,计生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受群众思想认识、自身素质不同的影响,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行为,一定程度上增加计生工作人员思想包袱,使计生人员面临较大思想压力。因此,计生单位应及时听取计生人员工作汇报,掌握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起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计生人员放下思想包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计生工作。

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培训体系

计划生育工作实质上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人们的思想认知、思想觉悟提高,计划生育目标便能顺利完成。因此,计生单位应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首先,完善计生工作培训内容。计生单位深入分析当前计生工作与之前计生工作的不同,尤其准确把握计生人员思想的转变,一方面,注重理论内容的培训。通过培训使计生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工作方法,逐步完善计划生育理论体系,熟练掌握计生工作开展技巧。另一方面,结合计生工作实际,树立典型,要求计生人员学习典型,为提高计生人员思想觉悟及实际工作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明确计生工作培训方式。当前计生单位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应结合实际对培训方式加以明确。例如,可采取在职教育、上级进修、派出参训等方式,依托相关机构做好计生人员培训。同时,定期、有计划的派出计生人员到上级单位进修、接受培训等,综合利用多种手段促进计生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最后,做好计生工作培训反思。计生单位应明确计生工作培训目的,即,通过培训提高计生人员思想认知,提升计生工作开展技巧,以促进计生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计生单位应做好培训工作总结。通过计生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培训工作带来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调整及改善培训工作思路,使计生培训工作能够真实的提高计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提高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质量

在“全面二孩”精神不断贯彻实施背景下,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较大改变,因此,计生单位应与时俱进,顺应时展要求,不断用新思维、新理论武装头脑,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稳步推进。计生单位尤其应积极引导计生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工作作风应踏实。计生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一定程度上反映计生队伍的专业水平,不可避免的给其外在形象产生影响。因此,开展计生工作中要求计生人员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深入到社区、农村等区域,与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为服务对象详细讲解计生工作政策、方针,明确服务对象应尽的义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深入细致的做好服务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服务态度应端正。众所周知,当前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升,给计生工作质量要求提出较高要求,因此,计生人员应以务实的态度工作,耐心听取服务对象的诉说,尤其杜绝办事慢、讲空话等不良现象。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基础上,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进度,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真诚的服务。其次,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计划生育开展方法适应性有限,因此,计生单位应注重创新计生工作开展方法。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专门的计生社区服务网站,并进行积极的宣传,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尤其应注重将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内容,融入到网站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结合服务对象规模及分布范围,确立生育文化中心户、社区图书室、生育文化一条街等,并做好计划生育进万家活动,无形中使广大群众接受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当前互联网技术具有较好的普及率,覆盖人员较为广泛,因此,计生单位还应注重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依托微信平台,开设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公众号,要求社区人员关注公众号,计生人员则通过公众号计生工作最新消息,并在公众号上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在提高计生工作开展效率的同时,降低计生工作开支。

四、严格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考核

计划生育工作涉及人员范围广、工作内容多,为保证计生工作人员认真落实计生工作,计生单位应注重严格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考核,掌握计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进度及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督促计生工作人员完满完成计生工作任务。首先,合理划分工作区域,明确不同阶段计生工作目标。计生单位应结合辖区计生工作开展及计生人员队伍状况,对辖区计生工作加以合理划分,并定期组织计生人员召开计生工作会议,明确与部署不同阶段计生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同时,明确各阶段、辖区计生工作主要负责人,实行工作责任制,鞭策计生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计生政策法律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制定严格的思想工作考核制度。为确保计生思想工作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计生单位应制定完善、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计生工作开展重点,确定具体考核指标。同时,根据不同考核结果给予计生人员对应的奖励与处罚,提高其对计生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肯定其在计生工作中付出的努力。最后,加强计生思政工作开展状况监督。为确保计生思政工作的稳步推进,详细了解计生思想工作开展状况,计生单位应做好计生工作开展监督工作。定期抽派监督人员进行电话回访或走访,了解服务对象对计生生育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并结合计生工作人员计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计生人员工作状况加以客观、全面的评估。根据得到的评估结果,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而后对后期计生思想工作的开展加以针对性调整,提高计生思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计生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好铺垫。

除此之外,计生单位还应在计生人员服务方法上多加分析,注重计生工作开展中细节的把握,一方面,计生人员应适当进行换位思考,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传统观念,尤其针对经济困难家庭应给予适当帮助,加深服务对象对计生工作的理解。另一方面,注重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能顺利表达出自身想法,而且能否赢得服务对象的理解,因此,要求计生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在与人沟通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沟通的有效性,提高计生工作开展效率。

五、结论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这一基本国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但现阶段仍坚持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因此,面对当前计划生育新的形势,计生单位应转变思路,提高认识,尤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极探索计划生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途径,提高计生工作人员思想层面深刻认知的同时,通过加强计划生育思想教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培训体系、提高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质量、严格计划生育思政工作考核等手段,为计划生育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积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 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口计划生育中的重要性[J]. 东方企业文化,2015(07):141+145.

[2] 卜平. 浅谈加强计划生育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在工作中的应用[J]. 东方企业文化,2015(13):165.

[3] 王小利. 论基层如何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J]. 东方企业文化,2015(15):153.

上一篇:公共政策论文范文 下一篇:物资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