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03:24:24

竞争调查报告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演讲嘉宾:张仲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任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发展委员会主任

王伟群

《成功营销》杂志主编

刘荣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邓肯DuncanFalson

TGI亚洲区域总经理

马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沈浩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李光斗

北京华盛时代广告公司总经理

陶朝晖

东盛集团助理总裁

郑燕

泰康人寿品牌传播部副总经理

2004年1月7日,《成功营销》杂志社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在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向各大媒体了“中国2003品牌竞争力年度排名”。此前,《成功营销・新生代中国2003品牌竞争力调查报告》已在本刊2004年第1期全文登载。与会专家学者对此项品牌调查报告的价值与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品牌及相关主题发表演讲。有近百名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调查报告及相关问题与主办方和现场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新浪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对此次媒体会进行了同步直播,并摘要刊登了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

马浩:品牌与竞争优势

有一年,在美国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让读者选出“美国大学中最好的地理系”。结果,第一位的是哈佛大学的地理系。但实际上,哈佛大学却没有地理系。由此我们看出,品牌的强大力量。

品牌就是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三种:第一种是基于所有权的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和市场地位。品牌就是你所拥有的财产和资产,有形和无形以及其间的。第二种是基于获取权的优势,没有资源和禀赋,但是可到别的地方借资源,以创造优势。第三种既没有资源优势,又不能在网络中获取,惟一的手段就是加速学习,加速发展,以知识和能力为依托创造竞争优势。作为最优良的资产,品牌就是你所有的竞争优势,可以使你廉价地获取资源,并使你强势地和经销渠道以及供应商来打交道,即获取他人的资源。

沈浩:市场调查是营销的科学依据

一个品牌的驱动因素是什么,驱动因素来自于消费者。市场调查可以深入到整个营销的各个阶段,从一个新产品的开发到最后产品的上市。对于一个品牌是否健康,从它的独特性、相关性、对消费者产生的联想、忠诚度等,市场调查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给予评估。

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广告非常重要。如何有效地制定广告策略,作出媒介计划,市场调查通过对媒体连续的追踪可以为你的决策找出科学的依据。一个广告主可能投两个亿的广告,但是效果怎么样?如何改进,是连续的投放还是脉冲的投放,还是栅栏式的投放?当你把花五十万的调查费和两个亿的错误投放做比较的时候,你会发现投入调查的这笔钱是值得的。

李光斗:品牌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竞争力,是一个国家、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而言,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服务,从而保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品牌竞争力就是你的品牌比同类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大、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生命周期长的深层次原因,使你的品牌和其他品牌有区别能力,这是企业所要解决的。

品牌竞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物化和商品化,在市场上表现为品牌竞争力。由于充分和完全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不可能维持长久及独占,当你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品牌竞争力,这样才能保持长治久安。

张仲梁:数字逼近现实

在我的记忆中,2003年是中国经济最具争议的一年。比如说经济过硬,或者说中国是通缩还是通涨,还有人民币是不是升值,以及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是否靠政府等。在转变的年代、革命的年代,理解和认识经济,理解和认识社会很难。用数字来描述经济与社会可能会更加准确,今天我们的品牌竞争力指数,就是以数字来表示的一种尝试和一种进步。

对于此次调查所的结果,我们要理性的评价。因为一个排行榜,既有数据在里面,也有指标体系在里面。不同的指标体系,不同的计算方法,必定会产生不同的排行榜。我想今天的排行榜就像是瞎子摸象,摸到的只是一部分,只说明一种结果,只能引发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每天做数字与统计,都是想向真实逼近,但是真实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数字是非常微妙的,想达到诚实,但又不可能完全达到诚实,我们只能把它作为思考的依据和参考。

我们这个排行榜和目前为止的其他品牌排行榜有非常大的区别。第一,它是研究人的占有率,大家以前可能看过很多的市场占有率数据,但是大家知道社会在变,现在关注的是如何维持一个真诚的顾客,这是最大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提供的市场份额是顾客的占有率。第二就是研究顾客的忠诚度,多少顾客关注与热爱你的品牌。第三就是研究品牌的成长性。可以说,我们提供的排行榜是一个揭示品牌在中国市场真正表现的排行榜。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竞争意愿 超限竞争 过度竞争 机会主义 量表

在一个灰蒙蒙的早晨,还看不清一条条巨蟒一样的浓烟笼罩着焦煤镇之前,那些“童话中的宫殿”已经灯火辉煌了。木屐在人行道上咔哒咔哒地响,厂钟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为了这一天单调的活动,那些抑郁发狂的“大象”已经加上了油,擦拭干净了,又在进行他们剧烈的动作了。

――[英]狄更斯,《艰难时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代]曹松,《己亥岁》

竞争机制是重要的选拔机制和分配机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竞争。然而,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与竞争有关的负面现象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学生为升学考试而不得不背诵大量没有价值的内容;在机会稀缺的官场,所谓的“天花板困局”使得一些官员为升迁而讨好上级领导;在社会上,年轻人在找工作时要不停地应付令人无奈的考查标准和资格审查……时时有竞争,处处有竞争,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终日忙于大大小小的竞争。

在无数的“心灵鸡汤”作品中,虽然大部分都是在宣扬通过降低欲望水平实现“岁月静好”,但也有一些是在鼓吹个人只要奋斗就能成功的思想。这些口号性的论述要么鼓励人们不计成本、不切实际地在成功率极小的事情上努力,要么指责那些感叹“拼爹”现象的年轻人缺少拼搏精神,要么就引述成功者的话,而这些成功者则以教导的口吻大谈论自己有多么坚强多么上进,却丝毫不提自己的成功中的运气成分。

这样的“心灵鸡汤”并不只是现在才出现,从尼采的著作中就可以追溯到更为深刻的分析。但是,如果人们都像尼采说的那样,以奴隶般的心态忍受并热爱那些能够“锻炼”自己的苦难,在权力意志的驱使下争做“超人”,那么最后要想胜出的话,恐怕仍然还得依靠机遇、资本、关系之类的偶然因素,因为胜利者毕竟是少数。当然,一些重新包装、售卖名言警句、寓言的“励志段子”都在片面强调这种主观性。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虽然是在强调坚持和意志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又说明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事实:弱者有时只能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强者的失误上。

有人相信,只要最后能有成果,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因此条件不好的人要勇于竞争,不要害怕付出的比别人多。然而,在最终成果相同的情况下,付出代价大的人获得的净收益少,这仍然是一种不平等。现在,大量年轻人为了生存,为了跟家庭环境优越的人竞争,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虽然过劳死的人只是偶尔出现,但亚健康群体肯定不小。看来,那些片面强调“永不服输,放手一搏”的口号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各种得不偿失的可能性。

过度竞争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公众的心态上反映出来。了解这些心态,有助于决策者及时调整思路和政策,减少竞争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各项竞争机制更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次调查由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实施,从2013年7月30日开始,至8月27日截止,共回收有效问卷1682份。研究分为三部分:首先,我们设计了竞争意愿量表、竞争激烈程度评价量表、超限竞争量表、机会主义量表、竞争消耗量表;其次,我们检验了竞争意愿、机会主义倾向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针对统计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另外,我们在此特别感谢搜狐网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的网络平台支持。

公众竞争心态测量工具

制作竞争意愿量表。竞争意愿量表测量的是个人参与竞争时的意愿和积极程度。与超限竞争更偏重于参与竞争的病态心态不同,竞争意愿主要指的是正常、合理的竞争心态。现有的竞争性量表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例如,Ryckman等人①制作的包含15个题项的竞争态度量表(PDCA)并没有划分不同的因子,而且从内容上看似乎只适合学生群体填写。Smither等人②的量表较长,但一些题项在测量内容上比较相似。谢晓非等人③的竞争量表包含了一些超限竞争的内容。

我们拟从价值观、情感和利益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价值观指的是个人对竞争的正当性看法。情感维度包含一些似乎应属于超限竞争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有较强竞争意识的正常人,也会有这些非理性的心态,不需要把这个非理性的层面看成是病态的。利益维度是测量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竞争对自己有利。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初始问卷包含24个项目,要求受访者判断题目中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想法相符,选项为6级量表(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略微符合、略微不符、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在EFA组(N=611),各题项均通过了高低分组CR值检验。题项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均在0.4以上。问卷的KMO值为0.915,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小于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抽取三个因子,保留10道题(表1),三个因子的累积解释率为63.710%,题项在相关因子上的载荷均在0.4以上(表2)。量表的Chronbach's α为0.793,三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677、0.746、0.780。

利用结构方程对CFA组(N=264)进行分析(图1、表3),可见三因子模型的大部分指标好于单因子模型和二因子模型(将价值观和情感两个维度合并)。

制作超限竞争量表。卡伦・荷妮④所描述的病态竞争是一种在竞争中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利用一切手段,超越、战胜他人的病态心态。Ryckman等人⑤据此制作了超限竞争量表。不过在竞争已经如此普遍且无可避免的当下,人们有这种看似过激的心理似乎也很正常。因此,我们更应该强调超限竞争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把竞争看成是敌对性的,把他人看成是敌人,有这种心态的人,既可能操纵别人,也会时刻担心被别人利用。我们希望在量表中更偏重敌视性这一点。在Ryckman等人的量表中,一些内容虽然是非理性的,但也并非属于病态,更没有体现出敌视性。Bing⑥的量表也有同样的不足,而且只适合衡量学术领域的超限竞争。我们在参考相关量表的基础上制作了新的量表,要求被测试判断题目中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想法相符,选项为5级量表,数字越大,表示相符程度越高。在量表测试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所保留题项均经过了CR值检验,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均在0.4以上,Chronbach's α为0.879,去掉任何一个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826(表4)。

制作个人竞争激烈程度评价量表。人们可以对自己已参与或预期要参与的竞争的激烈程度给出总体上的评价,因此我们希望用量表来测量个人对竞争激烈程度的感受。初始问卷共19题,要求被试用1至4的数字表示题目中的说法与自己的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测试中,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通过对题项进行CR值检验和初始总分与各题项的相关性检验,去除一道题,余下的18道题的Chronbach's α为0.919,去掉任何一个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917(表5)。另外,量表还区分了干预性竞争(标注x的题目)和一般竞争(未标注x的题目)。任何竞争都无可避免地是由人为干预造成的,而这里的干预性竞争,则指的以下这个特征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的竞争,即这些竞争是由管理者刻意制造的,从而以不合理的方式加大竞争激烈程度或制造不公平结果。一般竞争则既包含干预性竞争,也包含非干预竞争。

制作个人竞争消耗量表。为了参与竞争,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时间、精力等成本。而这里所要测量的竞争消耗感,指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到自己在竞争上投入了过多的、不必要的精力;或者说,参加竞争的机会成本是否过大。问卷要求被试用1至4的数字来表示题目中的语句与自己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经过筛选和检验(N=47),9道题被保留,Chronbach's α为0.797。折半信度为0.722(表6)。

制作机会主义量表。在本次研究中,机会主义特指那种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导致的放弃科学、计划、信念等原则的心态。因此,机会主义行为不同于那种通过对事物发展和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判断而抓住机会的行为。初始问卷(N=101)共17题,要求受访者用1至4的数字来表示题项与自己想法的相符程度,数字越大,相符程度越高。通过对题项进行CR值检验,计算题项与初始总分的相关性,共删除6道题,余下的11个题项的Chronbach's α为0.761,去除任何一题后系数都会降低,折半信度为0.705(表7)。

公众竞争心态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个人竞争激烈程度对竞争消耗感有显著影响。以个人竞争激烈评价总分为自变量,以竞争消耗量表总分为因变量,拟合直线模型(N=168)。因截距Sig值大于0.05,故模型不包含截距。模型R方为0.975,模型Sig值小于0.001,非标准化系数为0.507。标化残差分布的偏度为0.686,峰度为1.577,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图2)。标化残差除少数值外,总体波动范围比较稳定,不随标化预测值的变化而变化(图3)。

竞争意愿对个人竞争激烈程度评价与竞争消耗感受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将竞争激烈程度总分的Z分数,以及作为调节变量的竞争意愿总分的Z分数纳入方程,调整R方为0.022,模型Sig值为0.130。进一步纳入竞争激烈程度与竞争意愿乘积的Z分数,调整R方变为0.011,模型Sig值为0.255,乘积项的Sig值为0.968。可见,加入乘积项并没有使模型得到改善。

干预性竞争比非干预性竞争更能引起消耗感。竞争激烈程度与消耗感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检验,但是我们还猜测,与非干预性竞争相比,干预性竞争与消耗感之间的关系更强。由于无法分离出非干预性竞争,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比较由干预性竞争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异与由一般竞争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异,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假设成立。在此,我们使用两种方法:首先,一般竞争激烈程度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为0.700,干预性竞争激烈程度与因变量的相关性为0.764,可见干预性竞争的影响的确要强一些。其次,可以用线性混合模型来分化由自变量所带来的变异。当将竞争激烈程度总分与干预性竞争总分都纳入模型中时,-2倍约束对数似然值和残差与仅纳入竞争激烈程度总分时相比分别减少了82.253和22.386;当将竞争激烈程度与一般竞争纳入模型中时,-2倍约束对数似然值和残差分别减少了61.716和18.724(表8)。可见,与引入一般竞争时相比,引入干预性竞争时竞争激烈程度的聚集性减弱得更多。假设得到验证。

竞争激烈程度评价对机会主义倾向的影响不显著。我们设想:竞争越激烈,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就越大,人们就越可能拒绝为增加竞争优势而不断追加成本;此时人们更可能为了降低投入或提高成功率而避开竞争,通过其他非常规渠道来获取成功。因此可以假设:竞争激烈程度评价越高,机会主义倾向越严重。以竞争激烈程度总分为自变量,以机会主义倾向总分为因变量做散点图(N=151),并未发现明显规律;拟合线性方程发现,R=0.003,R方接近0,模型Sig值为0.972。假设未得到验证。

竞争激烈程度对超限竞争心态有显著影响。以竞争激烈程度为自变量,以超限竞争心态总分为因变量拟合线性方程(N=117),截距Sig值大于0.05,故取消截距。模型R方为0.950,模型Sig值小于0.001,非标准化系数为0.881。标化残差分布的偏度为0.262,峰度为-0.359,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图4)。标化残差在0两侧分布较均匀,波动范围比较稳定,不随标化预测值的变化而变化(图5)。

进一步的结论和建议

过度竞争引发的超限竞争心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社会竞争越激烈,个人的超限竞争心态也就越强。当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时,人们更倾向于把其他人(既包括周围有利益冲突的人,也包括社会中的其他人)都看成是潜在的利益争夺者,从而形成一种针对所有人和整个社会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神经紧张,彼此之间缺少信任和关爱,时刻提防,冷漠相待。当然,仍持传统陈旧社会管理理念的人也许会乐见这种现象。因为,首先,如果人们忙于和那些处境与自己相似的人展开激烈竞争,将愤怒和不满发泄到这些竞争者身上,管理者就不用担心这些力量会被用来针对自己,其所面临的压力也就自然降低了。其次,人们在相互竞争时必然会有大量矛盾,此时管理者若以某种机制调解,就会凸显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不论管理者是否偏好制造过度竞争,都不能否认,这种内耗不利于社会稳定。依然醉心于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的人,其理念、能力和价值观显然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

过度竞争会造成精力、资源的浪费。个人所参与的竞争越激烈,就越可能认为自己为竞争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时竞争不但不能促进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因为虽然有时表面上看来局部价值增加了,但是所有竞争者为参与竞争所耗费的成本也许比增加的价值多得多,而这部分精力或资源与其花在参与竞争上,不如用在其他方面。

由此而来的疑问是,在某些社会竞争中,既然竞争者如此之多,成功率如此之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参与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胜者和败者将面临的境况的巨大反差造成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个人的最优选择和次优选择之间的收益差距造成的:考上大学与没考上的,考上公务员与没考上的,找到工作与没找到的,一贫如洗者与财富拥有者……胜者一举翻身,败者毫无收获,还要独自承担参与竞争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甚至连生存都可能成问题。这样的前景,要么使人为了潜在的巨大收益而带着“我总有希望打败其他人”的信念,在不断追加投入成本的同时承受巨大的不确定性;要么使人为了基本的生存而不得不加入已经拥挤不堪的竞争者的队伍。

与其他竞争相比,干预性竞争会造成更多的不必要的浪费。第一,有些竞争机制与其说是在鼓励竞争,倒不如说是在鼓励寻租。因为如果把标准设置得不切实际地高,就会使竞争者认为“不采取特殊手段的话,就不可能成功”。如果竞争者为了胜出而不得不考虑如何讨好管理者的话,那么受益者只会是管理者和极少数获胜者。第二,有些选拔、任用机制不公平,导致少数参与者的胜算会被不合理地提高,而那些胜算相应降低但却同样努力参与的人却成了“炮灰”,做了大量无用功。第三,有些竞争机制包含不合理的额外要求,导致竞争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必须有某些证书,而这些证书所对应的那些技能和知识未必是职位所必需的。但是,要想取得这些证书,却要花大量精力进行准备和考试。这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求职的需要考了一个又一个证书,但是工作能力却未必有多少提高。第四,有些竞争与其说是在选拔人才,不如说更多地是为了淘汰大多数人。比如,有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看应聘者的最高学历,还要求其本科学校必须是“985”、“211”学校。类似这样的硬性规定会让人产生“无论多努力都没有办法”的感觉,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人们的消耗感。这些人心里所想的,并非是“因为没有投入竞争而后悔”,而是“因为为竞争投入了太多而后悔”。

人们抵触竞争,未必是因为人们缺少竞争意愿。有人认为,现在很多人懒惰懈怠,不思进取,因而惧怕竞争,对社会牢骚太多。但是,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竞争越激烈,消耗感也就越强,这一点不因个人的竞争积极性而改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竞争机制和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以上的分析并不能验证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只是说明,至少在当下的中国,这种现象是较为普遍、不可忽视的。竞争意愿的缺失并非是导致人们拒绝竞争的主要原因,很多有梦想、有斗志、有热情的人,也难免对竞争形势和前景感到悲观。

不应以“人们缺少竞争意愿”或“苦难磨练心志”为借口而拒绝改变不公平不合理的竞争机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和机会相对稀缺,因此各种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在引入竞争、鼓励竞争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减少过度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应减少干预性竞争。要尽可能减少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取消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带有寻租性质的申请、考核、审查、选拔标准;增强竞争机制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第二,在某些领域,在竞争奖励的分配上,应拉近胜出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尤其要避免“胜者通吃”的结果,降低潜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减少因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社会空转和资源浪费现象。另外,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应减小贫富差距,防止出现极少数人瓜分成果,弱者连生存都成问题的现象。第三,在竞争评价标准的设置上,要尽量将竞争的选拔功能与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结合起来,避免纯粹为选拔而选拔,为考核而考核。这样,即使无法在竞争中取胜,参与者也会感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得到了提高。(执笔:吴江、栾大鹏)

注释

Richard M. Ryckman, Max Hammer, Linda M. Kaczor, Joel A. Gold, "Construction of a Pers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6, 66(2).

Rober D. Smither, John M. Houston, "The Nature of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ndex",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2, 52.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陈晓萍:“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年,38(1)。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第126~129页。

Richard M. Ryckman, Max Hammer, Linda M. Kaczor, Joel A. Gold, "Construction of a Hyper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0, 55(3&4).

Mark N. Bing, "Hypercompetitiveness in Academia: Achieving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From Item Context Specific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3(1).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作为食用油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力量,橄榄油有着其他食用油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美容功效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功能,并因此被人们誉为"液体黄金"。现在中国的橄榄油市场销售的品牌,基本上由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原装进口,即便是自称国内生产的橄榄油,也多是采用进口散装橄榄油进行国内分装。在中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橄榄油品牌有白叶、大树、乐家、太阳谷、品利、华源生命、甘达和亿芭利等。由于橄榄油在国内还远未形成品牌垄断,所以这些企业在中国投资是有价值和增长潜力的。相对来说,白叶、大树、乐家等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为了了解国内消费者对橄榄油的基本认识情况和使用情况,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关机构于年3月在北京各大超市使用定点拦截式访问法对食用油的购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了处理,分析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消费者对橄榄油保健功能及用途的认知度

由于橄榄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护肤护发、防癌抗癌等功效,广大消费者对橄榄油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据调查显示,70.10%的人了解橄榄油可以降低胆固醇,55.05%的人知道橄榄油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8.76%的人了解橄榄油可以护肤护发,只有0.19%的人不知道橄榄油对人体的益处。由此可知,大部分消费者了解橄榄油对人体的益处。

同时,消费者对橄榄油的用途也具有较多的了解,据调查,77.71%的人认为橄榄油的主要用途是做凉拌菜或沙拉,56.38%的人认为橄榄油的主要用途是炒菜或煎炸食物,而不知道橄榄油的用途的人最少,仅为0.19%。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中国橄榄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中国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橄榄油,因此一些国外知名的橄榄油品牌近年来争相逐鹿中国。据调查可知,国内的消费者也对国外的橄榄油比较认可。68%的人认为最有名的橄榄油生产国是西班牙,61.14%的人认为是意大利。按照所占比例情况,最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国依次是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土耳其。仅有4.76%的被调查人员不知道著名的橄榄油生产国。

此外,各橄榄油品牌的竞争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品牌在各地市场表现不同,一些品牌在相应地区具有了绝对的品牌优势,例如西班牙白叶橄榄油在北京的品牌知名度达到70%以上,现将有一定知名度的各橄榄油品牌排列如下:白叶、乐家、大树、太阳谷、品利,最后就是亿芭利、甘达和华源生命。

消费者购买橄榄油习惯调查

橄榄油根据其提炼程序不同有不同的等级,最好的橄榄油是初榨的,其次是纯正的,最差的是渣油。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大部分人购买初榨橄榄油。

同时,未购买橄榄油的原因调查也显示价格相对较高是消费者知道其优点但仍未购买的主要原因。看来橄榄油要大规模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国普及还有待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消费者购买各品牌橄榄油的原因显示,在消费者作购买选择时,质量好和比较有名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质量好与品牌知名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前者一般是通过后者来感知,说明厂商坚持走品牌营销之路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各主要橄榄油厂商正逐步关心自己的营销战略,开始走品牌之路和精细化营销之路的原因所在。

目前的营销渠道多元但集中

由于购买橄榄油的消费者较注意质量,购买渠道基本都是在大超市,在大超市购买的达到了93.21%,这也说明大多数人都认为大超市的产品质量比食品批发市场和便利店等地方有保障。其次是在其他地方购买,这个其他里很多是指在专门以外国人为顾客的专场特色店里购买。

与此同时,主导品牌的橄榄油尽可能的利用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络等可能的传播途径来宣传和影响消费者,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研究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络,其比例分别为72.00%、71.43%、64.57%和48.57%。其中通过报纸、电视和杂志获取信息的人超过了60%。

各品牌营销攻略大比武

白叶橄榄油:在基本战略方面,为成功的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步将白叶建设成为中国橄榄油市场的领导品牌,西班牙白叶橄榄油首先采取了以聚集战略为核心的基本战略。先是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成功成为了北京市场的领导品牌,保持本地区市场占有率的遥遥领先。在此基础上,白叶实现了由聚集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成功转变,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差异化的营销方法。在市场推广上,白叶橄榄油在中国市场实行了整合传播策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态势中,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对目标消费者接触产品和企业的每一个点进行有效传播,让自己的品牌最终取胜于市场。在渠道管理上,为充分发挥经销商优势,对全国的经销商采取了动态分级管理体系,把经销商动态分成了三级,从而使企业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经销商身上。所有这一系列战略战术的成功实施使白叶较为顺利地确立了橄榄油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大树,乐家,甘达:基本战略方面,这几个品牌执行的是聚集战略,主要聚集于中高端的市场。在总体市场上,定位为市场的追随品牌。希望在进一步细分的市场中奠定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传播方面,主要侧重于终端宣传,如终端的人员促销等,间或利用报纸、电视、媒体中的健康节目等与大众较为亲近的传播方式进行沟通,以加强消费者对橄榄油主要功效和用途的认识,同时传播自己的品牌。渠道方面,则是主要通过大型超市来进行全国市场的销售。通过这些方式也建立起自己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消费者队伍,在中国橄榄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原生橄榄油:基本战略方面,原生橄榄油执行的是差异化战略,向细分市场提供各种功用的橄榄油,以便为寻求各种功能的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多的顾客剩余价值。传播方面,主要采用从地面攻击的传播策略,通过自己企业的专刊向消费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渠道方面,前期根据产品深度分销的策略定位,原生主要采取广开加盟连锁专卖店的形式来进行销售,这一渠道的开拓同时也有利于树立自己的品牌。近来受白叶等品牌成功模式的影响,也开始逐步进入超市,寻求通过两条主渠道来进行产品的推广销售。同时,该品牌也将药店等渠道纳入到自己的整体渠道规划之中,希望凭借这种复合性的渠道加速产品品牌的发展。

太阳谷,品利:基本战略方面,这两个品牌执行的是聚集战略,主要聚集于中端市场。在品牌的战略定位上,希望成为橄榄油市场的追随品牌,在细分的市场中占住阵地。传播方面,主要通过人员促销等形式在终端和渠道来进行传播。渠道方面,也是紧随主导品牌进入各层级的大中型超市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结论和建议

总的来说,中国橄榄油市场是一个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又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目前在市场上竞争的各个品牌,只有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审时度势,采取行之有效的特定竞争战略,并依此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企业才有可能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市场逐鹿中获得优先权,最终夺得市场的领导权。

橄榄油市场的总体前景虽然乐观,但每一个参与竞争的品牌,却不应有丝毫的松懈。同时,橄榄油业巨大市场的存在和它的广阔前景,已引起相当多的国际品牌的兴趣,许多国外知名企业都跃跃欲试,正在准备参与到这场盛筵中来,以分得自己的那块蛋糕。风云乍起,橄榄油市场正上演群雄争霸的好戏,谁能把握市场,制定适合自己的核心战略和营销策略,建立起相对及绝对的竞争优势,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礼中脱颖而出。

在前面对中国橄榄油市场进行了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后,我们对中国橄榄油总体市场形势,行业内品牌的竞争模式,消费者的需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虽然各个品牌取得成功的方法不尽相同,但仍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品牌的分析提炼出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并取得成功的要素。综上所述,向打算在橄榄油事业发展的企业做出如下建议:

1.企业应确定基本的竞争战略通过前面的分析,总结出橄榄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是合理采用适合自己的基本竞争战略,这也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于各种基本战略的差异非常大,企业要成功地实施它们也就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基本战略也意味着在组织安排、控制等程序和创新体制上的差异。所以,保持采用其中一种战略作为首要目标对赢得成功通常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在考虑应该采取何种基本竞争战略时,通常需要根据自身独有的资源状况来确定,进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当然,战略的选择对一个企业来说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初期,取得一个立足点非常重要,而由于新进入企业实力的限制,他们很可能会采取聚集战略,从而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从而奠定自己在行业内的某一细分市场的地位。但是,当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他们可能就不再满足于做某一细分市场的领导者,而显示出挑战行业领导者的野心。这时,他们可能转而调整自己的基本战略为差异化或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便能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最终取代行业原先的领导者而成为新的行业领袖。

基本竞争战略是可供选择的、抗衡竞争作用力的可行方案。一个企业若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一种适合的基本竞争战略,则这个企业将成为所谓的夹缝企业,处于被夹在中间的地位。这样的企业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条件下,它们缺少市场份额,更没有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产品差异化或低成本优势的目标聚集。夹在中间的企业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

在橄榄油产业,许多企业缺乏一个好的适合自身资源状况和企业特点的基本战略,它们被夹在中间,处于微利甚至无法维持的境地。对这些企业而言,及早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确立一个基本的竞争战略至关重要。它们或者必须采取必要步骤实现成本领先,或起码使成本水平与别人相当,这通常意味着积极的营销投资以实现规模采购进而争取市场份额的必要性。另外这些企业也可采取目标聚集的战略,使自己面向某一特定目标,或是实施差异化战略,使自己具有某些独特性。后两种方案可能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要收缩市场份额或减少企业的绝对销售量。这些方案的选取必须基于企业的能力及限制条件,一个企业对各种基本战略均适宜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

一旦企业处于迷惘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然而,在橄榄油行业存在这样的倾向,即处于困境中的企业长时间在基本战略间游移不定。由于实施各种战略有着潜在的不一致性,因而这一犹豫不决的方式几乎注定要失败。作为橄榄油行业中的一个具体企业,对特定战略选择的基点应该是所选取的战略能最佳地利用企业的优势并且最不利于竞争对手重复使用。

2.企业应坚定不移地走品牌之路从前面对消费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品牌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这就促使消费者选择那些具有好的品牌形象的产品,因为好的品牌意味着其背后是有实力的企业,和更为有卫生保障的加工措施。

同时,企业具有强势的品牌也使它们在与买方(如各种渠道)的议价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在对以上优势品牌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它们成功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企业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品牌建设。

在建立品牌的活动中,企业应对品牌定位有一个战略性的规划,比如说企业想给消费者一种什么样的品牌形象。企业不仅要进行适量的广告投入,而且要有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相配合。另外,品牌战略应该尽可能采用整合营销传播,成为企业全体人员的一个共识,这样就可以做到每一个与外界的接触点都能传递积极的信号,加强品牌的力度。

最后,品牌的培育是一个过程,它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它凝聚着企业在机制、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名牌不是短时间内或一次好的营销手段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应有一个长远的打算。

总之,品牌可以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橄榄油这个行业内取得长期发展的关键。每一个立志在橄榄油行业长期发展的企业都应把品牌建设放到战略的高度。

3.企业应积极构建新的营销模式企业应进行科学的营销网络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实施"销售到终端"的布局方式,建立自己的橄榄油专卖店,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建立短而宽的销售渠道。这样,企业既能直接与消费者沟通,获取第一手的需求信息,对生产线进行及时的调整,又能减少与其他流通渠道交易可能需要面临的应收账款风险,还能建设自己品牌的社区支持基地,增强企业与其他渠道交易时的议价能力。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中国软件业是否具备行业竞争能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软件业的总产值甚至超过了印度,这使得人们开始推测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可能很快就能达到和印度竞争的水平。然而,赛迪顾问在最近对中国软件业的调查中分析了相关财务数据和企业数据,对中国32家大型软件服务企业(包括软件开发企业和软件服务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投资家、政府官员、跨国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行业的分析人士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软件业要具备印度的行业竞争力,尚待时日。首先,中国必须对过于分散的软件业进行有效整合,才能积累规模,提高技术能力,从而争取到大型的国际项目。然而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动作。

20__年赛迪顾问对中国32家软件服务企业的调查

如果公司获得20__万人民币的资金,你会把这笔钱投在以下哪个领域?

按照现在资金分配比例增加投资

12家

投入到研发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来

8家

业务多元化(开发外包等其他业务)

5家

购并

4家

营销

3家

当然,中国IT业已经开始出现健康发展的各种迹象。近几年来,工科大学毕业生和软件专业人才的数量出现大幅增长。从1997年以来,软件和IT服务的年均收入增幅高达42,到20__年达到68亿美元。此外,劳动力市场上懂英语的大学毕业生(懂英语对软件外包行业来说极为重要),人数与20__年相比已经增加了一倍,至20__年人数已超过2400万。

同时,中国IT业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妨碍了软件专业人才增长这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效应。中国的IT服务业收入尽管在增加,但收入总量仍不及印度年收入(127亿美元)的一半,推动收入增长的因素来自于国内需求(主要是希望获得定制化软件方案的中小企业)。而且,中国新兴的软件外包业务只占到全行业>!设计外包业务。此外,中国软件服务企业的成本虽然较低,但平均营业利润只有7,低于同类企业的全球平均水平(11),原因就在于很多外包项目低于最优规模,软件企业之间竞相杀价,款项收回困难。

中国软件业要有效参与外包业务的国际竞争,就必须整合。中国最大的10家IT服务企业只占到国内市场总额的20左右,而印度是45。美国有60的软件业务需要外包,而其中60的订单被印度拿走,金额总共有上百亿美元。此外,中国缺少大型软件服务企业:中国现有的8000余家软件服务企业中,有近3/4的企业员工不足50人,只有5家企业员工超过20__人。而印度的软件企业虽然不足3000家,但至少有15家企业的员工超过20__人,而且部分企业(如InfosysTechnologies、TataCoultancyServices和WiproTechnologies)已经赢得了国际声誉和全球客户。

中国的软件企业如果规模上不去,就无法赢得大型国际客户。因为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大靠得住,与之开展合作风险较大。企业规模较小,核心员工就容易流失,而且小企业往往财力有限,不见得能够支持到项目完成,一般也没有能力、业务范围也不允许接大订单。即便如此,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软件服务企业中,只有12的企业将并购和联盟视作壮大企业的重点突破方向。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并购经验——当然,中国的企业文化倾向于内生性增长——但仅靠内部挖潜以应对竞争对手,在目前的中国是不现实的。与之相反,目前已有几家印度软件企业正在考虑收购中国的软件企业,以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

行业过度分散,还使中国软件业存在的其他问题更加突出,如流程控制和产品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中国最大的30家软件企业中只有6家获得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4级或5级水平认证(CMM是一种通过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原则TQM衡量软件开发水平的标准框架体系,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CMM标准由“软件工程研究院”制定,分为5个级别,第5级是最高级别);而印度最大的30家软件企业则已全部达到这一水平。参与我们调查的中国软件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正在努力实施CMM质量标准,但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实施这类标准没有必要、不具有实施可行性或根本不值得实施。

此外,中国的软件企业还要下大力气做好人才工作。多数企业对员工的个人发展漠不关心,能够提供股票期权和培训等激励手段以培养人才的企业少之又少。根据我们的调查样本,中国软件企业员工的年流动率约为20,而美国平均只有14——而且美国的IT业劳动力市场本来就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企业规模很重要,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争取到更好的项目,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能够提供更为丰厚的激励手段。这些都对它们吸引和留住技术和语言双过硬的人才极为有利。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利用全市工业品价格调查监测网络,调查样本企业71家,调查对象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经营情况,企业竞争力自我评价,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等,调查采取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如下:

(一)从行业分类看

调查纺织企业17家,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3.9%;食品加工业11家,占15.5%;机械制造业11家,占15.5%;化工行业14家,占19.7%;医药制造业5家,占7%;其它行业13家,占18.4%,调查样本企业行业分布广泛。

(二)从企业成立时间看

调查的71家企业中,均成立1年以上,其中,成立时间在1—3年的有3家,占4.2%;4—9年的有36家,占50.7%;10年以上的有32家,占45.1%。

(三)从企业经营状况看

2009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上亿的有4家,5千万至1亿元之间的有15家,5千万以下的有52家企业。同时,半数以上的企业预测2009年企业销售收入将缩减,可见金融危机已经给大部分企业带来了发展及生存上的压力。

二、企业竞争力评价

通过综合调查企业对其自身竞争力的评价,按照国际通行的赋值加权计算法,计算出各项调查指标的评价指数值,反映**企业竞争力状况。计算公式为:评价指数=“很高”比例X100+“较高”比例X80+“一般”比例X60+“较低”比例X30+“很低”比例X0,“说不清或无法判断”不纳入计分,评价指数满分为100分。对最后得分的定性评价是:80分以上为高度评价,70—80分为较高评价,60—70分为一般评价,60分以下为较低评价。

(一)对企业竞争力总体评价一般

调查显示,1.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竞争力“很高”,认为“较高”的有46.5%,“一般”的有40.8%,“较低”的有7%,“很低”的有1.4%,“说不清或无法判断”的有2.8%。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指数为65.21分,为一般评价。

(二)对企业协调外部关系能力的评价较高

调查显示,4.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协调外部关系能力“很高”,认为“较高”的有56.3%,“一般”的有36.6%,“较低”的有1.4%,认为“说不清或无法判断”的有1.4%。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协调外部关系能力的评价指数为71.69分,为较高评价。

(三)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较高

调查显示,2.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管理能力“很高”,认为“较高”的有60.6%,“一般”的有33.8%,“较低”的有2.8%。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数为72.39分,为较高评价。

(四)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评价一般

调查显示,4.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很高”,认为“较高”的有47.9%,“一般”的有40.8%,“较低”的有5.6%,“说不清或无法判断”的有1.4%。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评价指数为68.73分,为一般评价。

(五)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

调查显示,3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市场竞争力“较高”,认为“一般”的有46.5%,“较低”的有12.7%,“很低”的有1.4%,“说不清或无法判断”的有1.4%。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为62.11分,为一般评价。

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企业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动力源泉,更是决定企业发展水平及市场潜能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关键所在。从被调查企业对本企业的各项竞争力指标的评价可以看出,目前**市企业的竞争力欠佳,提升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刻不容缓。

(一)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和人才资源短缺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原因

调查显示,有44家企业高管反映,人才资源短缺是影响本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市多数企业挂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质上还是家庭管理模式,企业高管多是由家族人员担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地区薪酬也不足以吸引大量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企业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二)企业集群效应弱、融资难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直接导致本地区缺乏企业集群效应,企业配套成本高;金融业欠发达,也导致企业融资缺口大,融资成本高;而当地人们缺乏创业激情,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在对“**市目前企业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中,选择“比较满意”的占56.3%,“一般”的占40.8%,“不太满意”的占1.4%,“说不清”的占1.4%。被调查企业对**目前企业投资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70分,与企业家期望仍有差距。

(三)政府管理部门效率有待提高

政府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在“您对**市政府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的占7%,“比较满意”的占60.6%,“一般”的占29.6%,“不太满意”的占2.8%。在调查过程中,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是: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业务周期长,很难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相关的工作事项,工作人员办事拖拉疲沓、推诿。此外,部分企业认为各级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虽有所改变,但在部分单位和机构中依然存在。

(四)基础设施不足影响企业发展

调查显示,63%的企业认为**市工业企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在“您对**水、电、气、道路等市政设施建设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的占8.5%,“比较满意”的占56.3%,“一般”的占22.5%,“不太满意”的占8.5%,“很不满意”“说不清”的占1.4%。被调查企业对**市政设施建设的满意度为69.58分。

(五)公共交通不发达

由于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生活环境较差,许多职工在城内租房,加之公共交通不发达,企业职工上下班不很方便,造成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员工流失问题突出。在“您对**市公共交通方便程度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的占5.6%,“比较满意”的占47.9%,“一般”的占33.8%,“不太满意”的占8.5%,“说不清”的占4.2%。被调查企业对**市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为66.76分。

四、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机制活力

机制活力是造就企业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基础,因此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路径是形成高效灵活的企业运行机制,建立名符其实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市多数企业挂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质还是家庭管理模式,因此要使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有序,必须使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各司其责,彰显机制活力,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决策与竞争型市场经济的融合度不断提高,促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二)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解决企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实施“奖励人才”政策,解决企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对部分规模较大、利税贡献大、成长性好、社会形象好的工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以“奖励人才”的形式,为企业选聘输送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善企业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本土化”企业人才,根据**实际和企业需求,依托本地的大中专院校,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赶不走、留得下的“本土化”企业人才。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通过投资、联营、入股、控股、独资、收购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多渠道努力,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企业周边生活设施,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

(四)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本次调查针对18个主流手机品牌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展开,以现场访问、网络、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共发放1万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716份。

以下是本次调查所获得数据分析:

1、手机性价比分析

从以上图表来看,消费者认为大部分手机的性价比一般,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个品牌表现突出,性价比排在前两位,分别约为67.86%和58.25%。而消费者认为性价比最不好的是创维手机,好评率只占5%,而差评的占64.25%。另外,波导、LG的性价比也较低。

2、维修次数分析

返修率是考核一个手机优劣的重要凭证。从以上图表分析,绝大多数品牌手机维修过的数量超过未维修的数量,出人意料的是,LG手机从未修过的比例最多,是64.19%。其次是多普达、诺基亚,分别占62.72%和62.57%。摩托罗拉并未进入前3名。天语手机是返修优率最高的品牌,在80%以上。其次是波导和海尔,在70%以上。其中,维修3次以上最多的是波导手机,占37.3%,天语和海尔手机紧跟其后,都在30%以上。

3、维修周期调查分析:

维修周期的长短直接反映企业的售后服务状况,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关注点之一。从上图分析,“当时即取”表现最好的企业是联想,占整个维修比例34.24%。其次是索尼爱立信和飞利浦,都在30%以上。在一周之内维修好的情况占绝大多数,但需要维修1-2周的也不算少数,表现最差的是中天手机,占58.25%,其次是波导和天语手机。

4、售后服务电话满意度分析

售后服务电话是企业最快最、直接解决消费者问题的方式。从上表分析来看,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是三星,占89.17%,其次是飞利浦和摩托罗拉,都在80%以上。而不满意的比较少,整体情况良好。

5、售后服务现场满意度分析

售后服务现场是体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方面。从图表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现场是满意的。不满意的是在18个主流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占20.57%。从数据分析来看,对现场满意度最好的是天语手机,占74.53%,其次是联想、诺基亚,均在70%以上。

6、手机配件价格接受度分析

手机配件的接受度,大部分消费者总体认为过得去,不能接受的占少数。再从具体数值看,三星手机的配件价格最能接受,消费者认可比例占42.93%,LG、多普达紧跟其后。而最不能接受比例最高的是波导,占12.67%。

综合以上图表分析,可以看出:

1、从调查数据绝对值来看,诺基亚、摩托罗拉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由于规模经营,使得手机质量在性价比、售后服务软硬件配套方面都略显优势,但都不是表现最佳的,令人遗憾。

2、比较可喜的是,在这次调查的国产品牌中,多普达手机的综合表现最好,甚至有的方面优于洋品牌。是高端智能手机的佼佼者,因为多普达的质量与售后服务都比较有保证。缺点是市场份额较少。

3、国产手机中的另一颗明星是联想。联想手机是国内手机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且在性价比、售后服务方面有先导作用。

4、有些品牌的质量与售后服务是有待提高的,如飞利浦、波导、天语等几个品牌的手机返修率较高,且维修周期较长,有待加强对售后服务体系的管理。

对售后服务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图表:

图表显示,售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意隐瞒应有的服务条款19%、维修成本高17.2%、隐瞒产品缺陷14.5%,以及服务价格不透明13%几大问题。这也与目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接近。希望手机厂商在这几点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对于手机质量方面存有哪些故障,也有专项调查问卷,以下是调查结果: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近日,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上海市场调查中心、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和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协会联合开展的“2007上海地区家电市场调查”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对上海家电市场销售的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厨卫、小家电等39个品牌62种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场家电行业的售后服务企业在管理体系、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规范化等方面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与去年同期调查相比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在全国同行业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一、本次调查活动自各大媒体信息后,收到了大量的消费者投诉。消费者通过电话、3・15现场、上门反映、信件、传真、E-mail等各种方式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维修价格过高,乱收费。

投诉维修费用高占投诉总数的31%,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维修不带报价单,先修后告知,没有事先征求消费者意见,不规范操作。

2、维修质量差,多次维修。

用户普遍投诉企业多次维修占投诉总数的25%。维修次数关系到维修质量,在产品发生故障时,消费者最希望能得到尽快解决。消费者普遍认为维修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二、本次调查活动对企业公开承诺的24小时到位、客服人员服务态度、维修人员服务规范化等多个事项进行了明察暗访,具体情况如下:

1、24小时上门服务到位情况。

本次活动对39个品牌62种产品对外公开承诺的24小时上门服务进行了暗访调查。有近76%的企业能够在24小时内上门服务,有20%的企业在48小时内到位,有4%的企业没有上门服务。调查人员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个别外资品牌售后服务热线过多,给消费者查询带来不便。

2、客服人员服务态度。

客服中心作为售后服务的第一窗口,作用不可小视。本次调查中,90%的企业能在30秒之内接听服务电话,但话务人员态度好的只占本次产品调查总数的22%。如海尔、能率、LG、三星、夏普等企业能够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地对消费者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提示。个别如阿里斯顿、帅康等公司的话务员专业知识差,对消费者反映情况不耐心、不负责。

3、服务规范化。

本次调查对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的行为规范作为考核指标,调查中上门使用礼貌用语的只占10%;穿着有公司标识工作服的占50%;佩带工作证、上岗证的只占5%;携带鞋套、抹布等辅用具的高达98%。服务规范化做得好的品牌有海尔、LG、索尼等。

4、消费者投诉满意度。

在对消费投诉重点回访中,多数企业能对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部分消费者提出的过分要求也能耐心地解释和沟通,得到了消费者的理解和谅解。但志高空调对消费者的投诉置之不理,调查人员多次与其上海办事处和总部联系发函,但至今没有任何回复。

三、本次活动同时对上海市场近千家中央空调用户和15个品牌的中央空调售后服务单位在能耗和服务方面进行了调查,绝大部分售后服务企业能及时到位,客服态度比较热情,能够着装上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节能性能比较差、服务热线不畅通、乱收费现象较严重、无证人员上岗、无维修记录等方面。

1、空调节能性满意度较低:82%的用户认为空调节能性比较差,比较费电,消费者较为认可的节能品牌有海尔、大金等企业。

2、15个品牌服务热线:20%企业在双休日无人接听,个别品牌企业的服务热线用户在报修中央空调时要另外拨打报修电话,而这些电话基本上属长途,给用户报修带来一定的经济成本。

3、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上海家电协会和物价局在去年就对中央空调维修收费出台了标准,但各家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按标准执行,少者40元,多者400元,能按标准执行的单位只有海尔和大金;50%维修工作人员不带报价单,无标准可言;除海尔、开利、美的外,大部分维修单位派出的维修工作人员都没有上岗证,占调查总数的80%。

4、无维修记录:部分维修单位(美的、格力、日立、清华同方等)派出的维修工,上门不带维修记录,占调查总数的27%。本次中央空调调查售后服务态度及服务规范化较好的企业仍属海尔、大金等品牌企业。尤其是海尔,从保修到回访一系列的服务都比较人性化、合理化,深得消费者赞赏。因此,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商用空调)被评为质量服务双优单位。

消费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源。离开了消费者企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企业不仅要拿出物美价廉、质量上乘的产品,而且还要保证过硬的售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赞誉和青睐,才能使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关链接:专家支招家电售服难题

现象一:厂家倒闭 “遗孤”难托

专家支招:随着竞争加剧,每年都有一些家电厂家倒闭,其产品往往成为无人承担维修责任的“遗孤”。所以,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对同类产品要多进行比较,选购技术成熟、厂家服务网络健全的产品。此外,选售后有保障的专业商家也同样重要。

现象二:“空头支票” 难以践诺

专家支招:产生此类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商家在空调热销期间,送货车辆、安装人员准备不足,往往承诺过高,实际却难于履行。消费者购买空调应尽量避开夏季高峰期,以免因商家断货、缺货或无法及时安装而耽误使用。另外,购买商品后,应尽量要求商家在发票背面注明送货和安装时间。

现象三:贪图方便 偷工减料

专家支招:一些安装人员为了节省成本或者图方便,偷工减料,造成不良后果。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先和销售商联系,谁卖给你产品,你就找谁,要求他们返工、整改。如果他们推诿责任,你可以直接向消协投诉,寻求支持。

现象四:服务马虎商品“掉包”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市场调查报告是经济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种类,它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购销状况以及消费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其作用在于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市场调查报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其所涉及内容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综合性市场调查报告和专题性市场调查报告;按调查对象的不同,有关于市场供求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产品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消费者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销售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及有关市场竞争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按表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型市场调查报告和分析型市场调查报告。

与普通调查报告相比,市场调查报告无论从材料的形成还是结构布局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共性特征,但它比普通调查报告在内容上更为集中,也更具专门性。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与写法

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

标题是市场调查报告的题目,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即由调查对象和内容、文种名称组成,例如《关于2002年全省农村服装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常将市场调查报告简化为调查,也是可以的;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文章式标题,即用概括的语言形式直接交待调查的内容或主题,例如《全省城镇居民潜在购买力动向》。实践中,这种类型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多采用双题(正副题)的结构形式,更为引人注目,富有吸引力。例如《竞争在今天,希望在明天全国洗衣机用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市场在哪里天津地区三峰轻型客车用户调查》等。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引言

引言又称导语,是市场调查报告正文的前置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精炼概括。一般应交待出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与范围、方法等与调查者自身相关的情 况,也可概括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或结论,以便使读者对全文内容、意义等获得初步了解。然后用一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主体部分。

(三)市场调查报告的主体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市场调查报告是经济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种类,它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购销状况以及消费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其作用在于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市场调查报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其所涉及内容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综合性市场调查报告和专题性市场调查报告;按调查对象的不同,有关于市场供求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产品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消费者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销售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及有关市场竞争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按表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型市场调查报告和分析型市场调查报告。

与普通调查报告相比,市场调查报告无论从材料的形成还是结构布局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共性特征,但它比普通调查报告在内容上更为集中,也更具专门性。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与写法

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一般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

标题是市场调查报告的题目,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即由调查对象和内容、文种名称组成,例如《关于2002年全省农村服装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常将市场调查报告简化为调查,也是可以的;

市场调查报告标题文章式标题,即用概括的语言形式直接交待调查的内容或主题,例如《全省城镇居民潜在购买力动向》。实践中,这种类型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多采用双题(正副题)的结构形式,更为引人注目,富有吸引力。例如《竞争在今天,希望在明天全国洗衣机用户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市场在哪里天津地区三峰轻型客车用户调查》等。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引言

引言又称导语,是市场调查报告正文的前置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精炼概括。一般应交待出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与范围、方法等与调查者自身相关的情况,也可概括市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或结论,以便使读者对全文内容、意义等获得初步了解。然后用一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主体部分。例如一篇题为《关于全市2002年电暖器市场的调查》的市场调查报告,其引言部分写为:XX市北方调查策划事务所受XX委托,于20xx年3月至4月在国内部分省市进行了一次电暖器市场调查。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汇报如下:用简要文字交待出了调查的主体身份,调查的时间、对象和范围等要素,并用一过渡句开启下文,写得合乎规范。这部分文字务求精要,切忌罗嗦芜杂;视具体情况,有时亦可省略这一部分,以使行文更趋简洁。

(三)市场调查报告的主体

这部分是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也是写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它要完整、准确、具体地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市场调查报告情况介绍:市场调查报告的情况介绍,即对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是全文的基础和主要内容,要用叙述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将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包括市场占有情况,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品、产量及价格情况等表述清楚。在具体写法上,既可按问题的性质将其归结为几类,采用设立小标题或者撮要显旨的形式;也可以时间为序,或者列示数字、图表或图像等加以说明。无论如何,都要力求做到准确和具体,富有条理性,以便为下文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提供坚实充分的依据。

市场调查报告分析预测:市场调查报告的分析预测,即在对调查所获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它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决策行为,因而必须着力写好。要采用议论的手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条分缕析,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推断,并据以形成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结论性意见。用语要富于论断性和针对性,做到析理入微,言简意明,切忌脱离调查所获资料随意发挥,去唱信天游。

竞争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 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 中国公众的平等与特权观念调查报告(2012) 中国公众的凝聚力指数调查报告(2012) 中国公众的竞争心态调查报告(2013) 中国公众的医疗保障信任调查报告(2013) 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2015) 中国公众的公益观调查报告(2017) 中国公众的理论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7) 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7) 2016年中国公众凝聚力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收入状况与文化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盲校学生与普校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1年度调查报告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2年度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业调查报告 《中国公关业2014年度调查报告》 中国公共关系业2015年度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冬季供暖室内温度标准”, http:///v21290684.htm。

叶涛:“热电联产形式日趋幼稚市场推行尚需政策‘东风’”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4月11日。

焦玲玲:“10亿吨标煤目标,建筑节能激辩‘顶层设计’”,《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4月12日。

王建:“中国的能源问题与节约型设计思路”,《珠江经济》,2005年第12期。

乐活族:LOHAS,英文全称是 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LOHAS是90年代末由美国的社会学者保罗・雷(Paul Ray)和心理学家雪莉・安德森(Sherry Ruth Anderson)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倡导 “成长、环保、健康、分享、实用、时尚”的生活方式,是21世纪全球生活的主流方向。LOHAS以重视健康和保护地球环境为前提,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将创造与反思融入生活。

上一篇:车险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追星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