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0:59:17

景区管理论文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双失灵”

绝大部分公共景区要么依赖自然地理风貌天然形成,要么传承历史文化积淀人工巧匠而来,由此注定了公共景区旅游并非一般的普通服务。由于其相对垄断性,尤其是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公共景区门票价格无法实现完全的市场调节。以世界文化遗产之类的公共景区为例,由于其独特的风景特性,即使门票价格提高,其需求也不会显著减少,譬如张家界景区、黄山景区,都没有因其涨价而失去客源。这就是说,公共景区旅游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由于没有竞争性,加上全国大大小小各类公共景区被地方分割、条块管理,公共景区持续涨价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这个时候市场机制根本不发挥作用。同时,即使考虑景区维护成本的因素,也会遇到各个景区维护成本并没有直接关联问题。从现实而言,公共景区的涨价,更多时候是跟风涨价。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行业的垄断大企业涨价,那么行业内其他企业必然也会跟随涨价,而后者涨价并不一定是因为成本上升。虽然国家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景区价格,规定了不少于3年的限价令,但是只要3年期限一到,公共景区“你涨我也涨”的轮番涨价潮也就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这就是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市场失灵,此时市场机制对于公共景区这种独特的垄断资源无法发挥作用。或者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管理问题上并没多大舞台。为什么国家发改委及价格主管部门用“看得见的手”并没有完全遏制公共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态势?笔者认为,下面几个原因不容忽视。

第一,缺乏其他相关政策尤其是中央财政预算支持的情况下,意图控制景区门票涨价的政策,实际上难以有效控制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轮番上涨。一方面,3年调价间隔期的规定并不科学,反而造成了或者有可能造成每隔3年全国各地景区轮番涨价的结果。在缺乏足够公共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我国公共景区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维持运转。由于景区人工等费用伴随社会物价总水平持续增加,因而即使不考虑对景区本身的维护,公共景区的日常维护开支也会增长。这表明公共景区对门票价格的上涨具有内在必然性。由于国家政策规定3年不能涨价,部分景区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原有的门票收入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所以,人为限定3年禁涨期,显然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由于不同的景区上一次涨价的时间不一致,当某一个景区因为维护等费用开支增加而涨价后,其他景区在3年解禁期到后,也会跟着涨价。因为按照国家政策,公共景区门票价格调价时,类似的景区价格上可以相互参照。一旦5A级景区都已经涨价,那么4A级景区也会适度提价。最终,全国各级景区都会轮番持续涨价。另一方面,国家控制不同级别景区涨价幅度也值得商榷,其根本缺陷是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景区的个体特征。理由是: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类别的景区,其所面临的维护成本不同。当成本增加后,没有国家或地方财力支持下,景区就需要提高门票价格。综合两个方面,无论首先涨价的景区其背后理由是什么,最终的结果都是各家景区将持续提高门票价格。从我国公共景区的现实而言,门票价格上涨是普遍现象,除了城市内一些普通公园以外,鲜有降价的A级以上公共景区。总之,这两个价格控制政策,行政任意性色彩较浓,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

第二,公共景区下放省以下地方政府管理,为门票价格的轮番涨价打开了闸门。国家下放公共景区管理权限,意图是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地方的管理能动性。但是,这个美好的意愿在实践中无形为各地景区门票价格持续上涨打开了闸口。公共景区尤其是那些世界遗产之类的景区具有唯一的资源价值,下放地方管理后,景区与地方的利益共同体就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景区运行成本是否增加,一旦景区提出要涨价,那么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否决涨价几乎没有强有力的理由。更不用说一些地方财政本身要从公共景区挖走一部分门票收益,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岂能阻止景区门票提价。因此,虽然国家发改委有3年的禁涨期,也对不同门票价格的景区规定涨价幅度,但是只要禁令期一到,各地景区就会有涨价的冲动。特別是在地方预算拨付景区维护资金不足,或者地方财政需要依赖景区门票经济的情况下,涨价就成为必然。

第三,公共景区的公益性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按照常识,一些全国有名尤其是具有唯一性的旅游景区,它们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些景区更能、也更应该体现公益性。事实上,国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的政策,也非常重视公共景区的公益性。然而现实中,公益性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公共景区尤其是世界遗产之类的全国有名景区,并没有在门票上体现多少公益性。相反,公益性已经为地方利益共同体让路,一些有名的公共景区成了地方的摇钱树。如果考虑公共景区维护管理成本自然上升的情形,在没有国家财政预算支持的情况下,即使公共景区想要体现公益性,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综上所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出现“调而不控、控而不灵”现象,使公共景区门票价格呈现轮番涨价,难以体现公共景区的公益性。

公共景区门票管理的出路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公共景区门票价格面临“双失灵”。构建我国公共景区门票管理的新模式,应在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避免政府失灵。具体而言,新模式的基本内涵如下。

第一,国家重新收回所有世界遗产以及一些重要5A级景区的管理权,成立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全权管理。之所以要收回这些公共景区管理权,是因为这些景区具有唯一性,是国家利益的所在。即使这些景区位于不同的省份,例如张家界在湖南省,但是它们依然是全中国人民的共有、共享财富。收回管理权,才能避免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代价力争上世界遗产或者5A级项目,而一旦申遗成功或者申报5A成功后就把景区作为摇钱树,出现对景区管理开始松懈的现象。[12]国家集中管理世界遗产及重要的5A级景区,方能避免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这样能更好地体现这些景区的人类财富共性,而且有助于确保此类景区开放与保护的基本原则。此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也完全有了支撑集中管理此类景区的实力。国家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增加公众福祉。我国虽然还无法支持全国公共景区的中央统筹,但是对于世界遗产以及重要5A级景区,完全有必要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集中统一管理这类景区,由新设立的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列入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公共景区的维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规划,实行收支两条线,其所属国家公园的门票等收入上缴中央财政,其维护管理及建设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按年拨款支付。

第二,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公共景区实行低票价制度,真正体现公益性,并为全国各类各级公共景区树立公益性榜样。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世界遗产以及重要5A级景区后,对此类景区门票实行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的低价制度。具体来说,首先确定国家公园的一个基本价,或者说初期价格P0。然后,国家公园每5年调整一次价格,价格调整比例参照过去5年全国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的平均数确定(参见式子(1))。[13]上述低票价的国家公园,真正体现了公共景区的公益性。由于世界遗产之类的门票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而且体现公益性以及社会效益,那么全国其他5A级以下景区也将跟进,而不再追求以涨价为唯一手段的管理行为。相反,各家景区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尤其是竞争情况,主动调整门票价格。这时门票并非各家景区竞争的主要手段,提高服务以及延伸旅游服务的其他功能成为各景区吸引客流的主导手段。所以国家公园低价门票的出台,将会促进全国各地景区提高质量、开发更具附加值的旅游产品,而不再依赖门票作为其唯一或主要的收入来源。由此,备受诟病的门票经济可以迎刃而解,旅游经济才能出现。同时,这样的一种管理思路,无疑为市场机制在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舞台。

第三,除中华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国家公园外,其他所有公共景区完全下放给省市县管理。国家公园集中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其他所有公共景区都划分到地方管理。划归地方管理的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调节只要适度体现公益性。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景区,由于地方财政完全有能力保障景区的维护管理开支,所以这类景区应该实行低价门票制度。反过来,实行低票价可以吸引更多客流,也能真实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从而为地方财政提供更大税源,进而补偿景区维护管理预算开支。如此一来,公共景区与地方经济就进入循环发展通道。对于欠发达地区景区,允许适度收取门票。同时,中央财政每年拿出一定额度的预算开支用于弥补地方公共景区收入的不足,减少地方政府对公共景区门票收入的依赖。

第四,赋予地方管理的公共景区更多自我调价权。新模式下,既要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积极利用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鉴于不同类型景区、不同地方景区其所面对的资源环境不一样,面对的维护管理开支也不一样,因而国家应该允许它们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价。现行国家关于景区门票管理中的“3年禁涨”以及不同景区涨价幅度不一样的规定,应该完全废除。代之以景区自行决定调价时间与调价幅度,而且为了竞争,景区可以在自身预算的基础上决定是调高价格还是调低价格。这样才能走出各家景区竞相涨价、持续涨价的怪圈。需要强调的是,自我调价不等于擅自或者狂乱涨价。省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依然要对公共景区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与监督。对纯粹是为了增加收益的涨价,价格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严禁涨价。对于省市县管理的公共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同样要考虑国民收入尤其是当地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此外,在设想的新模式下,由于世界遗产以及主要的5A级景区实施了低票价或者免费,那么省市县管理的景区必然难以走高价的发展路径。结果则是,省市县管理的景区以及地方政府就会想方设法寻求旅游经济的创新点,而非把景区发展或者地方财政收入放在门票价格持续上涨上。总之,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的景区实施低票价或者免费的情况下,国家下放地方管理的景区自我调价权,并不会导致竞相涨价的恶性循环。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便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景区每年拨专款836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5,(3):16-19.

[2]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3):9-l2.

[3]黄瑞华,李书剑.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新举措——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07,(1):114-116.

摘要:九寨沟景区通过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新理念实现了景区管理理念的生态转型,开创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环境保护主体的多元化,实施“六精五细”的管理举措实现了景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精细化,实践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为国内旅游景区的生态管理提供了参照。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3.构建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完善生态景区。深化生态文明,要以新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兴起一股迎接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的生态经济与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时代到来的高潮。通过发展森林文化、梅花文化、桂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在景区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融入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文明的旅游形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色彩与自然色彩的融合;通过完善生态景区,对景区进行分类设计和管理,对景点建设导入特色生态文化背景,将紫金山进行功能划分,山东南部为现代休闲娱乐区,山西部为六朝文化旅游区,山北部为生态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中山陵为民国文化旅游区,明孝陵为明文化旅游区等,达到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对于创新景区发展、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和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催生新的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将低碳的衡量指标纳入景区评价体系中,进而推动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扩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引导传统能源和技术的变革,推动新的发展规则的产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是低碳景区建设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开发整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在这一浪潮中必然会走上改造发展创新的道路,而传统景区在向低碳旅游景区转变时,无法避免地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这便有利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整个区域内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共生,构建区域内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促进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旅游生活中,游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建设低碳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来宣传低碳的意义,引导公众学会节省资源,进而投入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其以后可以以将低碳生活方式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碳排放主要源于交通、住宿、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同时,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加大了环境负荷。比如普通居民通常一天用水量大概是100~300升,但是星级酒店用水则高达500—2000升,豪华酒店更甚。另外,滑雪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却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雪期缩短、雪量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滑雪只得依赖人工造雪技术,而人工造雪却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比如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就要耗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这足以支撑全北京市一天用水量的1/10,相当于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可见,对水资源是极度的浪费。在旅游资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则变得尤为重要。第一,提倡低碳交通。一方面,景区要加强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景区之间可以增加电瓶车、自行车或者中巴等定时接送客人,既减轻了环境压力,也丰富了旅游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者尽量采用低碳或者无碳的交通工具。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尽量选用火车、中巴、轮船等代替飞机;短途可选择徒步或者自行车等。第二,鼓励低碳住宿。经调查显示,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就越高。因而,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倡导游客选择舒适便捷的经济性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同时,鼓励旅游者旅途中,自带必备的生活物品,树立节约水电意识,并且选择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第三,选择低碳饮食。尽量选择旅游地当地食材做成的食品,避免食品运输、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鼓励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的使用。在就餐时,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进而避免石化产品的消耗。

三、低碳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首先,“低碳”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涉及到了游客旅途过程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景区要进行低碳旅游建设就意味着要转变游客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习惯,比如出门自备洗漱用品、减少换床单次数、选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垃圾带回家、自备餐具等,这一改变向游客习惯的挑战,如果得到公众认可固然对节能环保的实现非常有意义,还可以提高游客价值体验,但是如果不被游客接受很可能会造成游客的反感和不满,亦不会达到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目的。其次,低碳技术的使用门槛高,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造成阻碍,尤其是对于中小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进行低碳景区建设时,需要引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的。低碳技术实质上是在改变能源消耗模式,采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电瓶车、牲畜等来代替汽车;建筑材料遵循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原则;在服务方面配备低碳导游,增加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对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等。这些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自然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完美转型,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型景区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显示,我国对太阳能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且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对于国外一些高校、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另外,对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使得低碳旅游难以真正得到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成本较高。就景区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的转型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技术更新、替换、融资等无一不依靠资金作为后盾。这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而必须购买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额度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造成的融资成本,都使得低碳旅游发展面临巨大的投资难题,因而低碳景区建设在转型中进程缓慢。

四、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政策对低碳景区建设予以支持,对低碳景区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政策法律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国家可以加大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景区加快低碳旅游建设的步伐,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转变模式,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及时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指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严格管理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建立常规考核和管理机制,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

(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初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低碳旅游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低碳体系,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建筑物和设施及衍生品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合理配置,对顾客元进行科学分流,对旅游容量加以平衡,才可以推动低碳旅游发展走向持续与稳定。此外,旅游景区发展应该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督促旅游景区做到资源节约、合理节能减排,使再生能源可以更为有效地再利用。

五、小结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在世界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符合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人性化旅游需求的。然而我国低碳旅游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低碳景区逐渐被政府和开发商所认可,低碳景区的发展会促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中,并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伴随着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配套功能的不断健全,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是,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一些管理性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财务策略与规划、有效的经营活动逐渐减少等。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旅游景区企业的收入虽然连年增长,但是成本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收入的增长率,并且在财务信息的分析报告中显示出,利润指标也在逐年下降,这表明:在旅游景区业务提升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活动暴露无疑。

二、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旅游行业整体发展前景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例如:很多旅游景区缺乏对景区内资源的计划性利用,缺乏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使得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过度利用而被破坏的现象。再例如:还有的旅游景区只是将盈利的方式定位在多收取门票上,缺乏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还有的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手段,最终导致景区内的财务管理工作混乱,对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障碍。下面就以鼓浪屿景区的各项财务指标为例来分析在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偿债能力指标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所谓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所反映的是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下面为景区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的计算结果:2012年,流动比率为1.33,速动比率为0.43;2013年,流动比率为1.07,速动比率为0.37。一般而言,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据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景区的流动比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速动比率较低。这主要是旅游行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比较明显,通常旅游高峰期集中在8个月的时间内,因此,景区受淡季的冲击也比较明显。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是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企业的相关方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下面为景区资产负债率及产权比率的计算结果:2012年,资产负债率为0.38,产权比率为0.62;2013年,资产负债率为0.52,产权比率为0.91。一般来说,产权比率不仅反映出负债人所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并且反映出企业的自由资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因此,它又是用来衡量企业的负债经营是否安全有利的重要指标。可见,这一比率越低则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也就越有保障,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小。该比率小于1时,应该是具有偿债能力的。上述数据指标说明景区自2013年后资本结构与财务结构状况略有下滑,在今后的经营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

(二)营运能力指标状况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景区流动资产率及总资产周转率计算结果如下:2012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704,总资产周转率为0.316;2013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955,总资产周转率为0.169。一般而言,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则相对而言更加节约流动资金的占用,资金的盘活更快,企业的资产投入能力将得到扩大。通过与全国相关数据的对比可知,景区的营运能力指标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运营能力也较强,但是,与2012年相比,2013年该指标有所下滑,这说明景区自2013年以来在资本利用与运营情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受旅游的季节性影响导致的。

(三)盈利能力指标的状况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率三部分内容。2013年景区净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结果如下:2013年净资本收益率为1.221%,总资产收益率为0.966%,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716%。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景区由于受季节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指标,如果该3项指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则表明本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较强,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旅游投资热潮,可见,本景区的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需要努力实现投资的环境建设。

三、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整体状况并不理想,在盈利模式、财务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旅游景区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尽快提高旅游景区的盈利能力与水平。

(一)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目标尚不明确。这就要求各旅游景区必须先明确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标,财务管理应努力实现景区经济效益与各项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保证旅游景区偿债能力的同时确保旅游景区的持久、健康发展。另外,各旅游景区还应高度重视对经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在加速资金周转的同时全面提升景区的获利能力、资金使用效率、盈利水平。旅游景区除了在发展中高度关注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外,还必须重视其所承担的社会效益与责任。因此,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社会上树立起稳定的、良好的景区形象,为景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树立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旅游业竞争不断加剧,旅游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旅游景区也不例外。风险管理新理念的树立将有效的帮助旅游景区有效的防范并规避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实现景区的平稳运营。这就要求从财务管理人员到景区的高层领导,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以提高投资的科学性、可行性,避免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景区的财务人员与领导者必须抓住机遇,紧跟时展的步伐,锐意改革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对各种风险的发生。

(三)加快景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媒介。旅游业由于受到时间、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旅游景区必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结算、监控的工作效率,及时处理好各项财务工作,及时发现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予以解决。从而为旅游景区的财务决策与资金运营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信息定位系统

这种软件系统可以提供地理位置、图形、属性和多种补充说明信息,软件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判断、分析咨询等功能对相关景区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存储,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获取旅游咨询者所需的景区的图形、文字、声音、影像等全面的信息,给游客以参考。以地理信息介绍为主要内容开发的这一系统打破了二维空间的局限,具有了三维空间的特点,因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图表和数据等信息,为制作景区的精美专题宣传地图提供依据,一改传统地图的守旧模式,间接提升景区宣传效果。

2.建设完整的数据库

要实现对旅游景区信息化的管理,首先要对旅游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以便分析处理旅游管理信息。数据库应该包括地图数据库和图文简介数据库两部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景点分布图、交通路线图服务设施分布图以及景点数据库、交通路线数据库、服务设施数据库,潜在游客分析数据库等信息分析研究数据库。把完整的信息分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能够将抽象的图像信息数字化,更便于数据的研究管理。因而建立完整的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是实现景点信息更好管理的关键因素。

3.及时准确管理信息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信息获取的实效性就更应得到重视,要想使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宣传更到位,必须要及时准确的掌握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时刻关注国家或地方对于旅游管理的政策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积极和不同地方旅游管理者和游客进行交流,了解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业发展方向,保证所掌握信息的质量,这样,在对旅游景点制定宣传策略时,就有据可依了,对于景点竞争力的增强也十分有利[3]。

4.培养一批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

能否能够实现对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因为人是收集处理信息的主体。如果研究人员只懂旅游知识,不懂专业的信息技术,就无法分析处理数据,因而旅游机构中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旅游知识,更要掌握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旅游机构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5.利用网络建立一体化服务系统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促销方式,它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促销快捷简便等优点,所以旅游机构应将与旅游相关的信息整合,综合利用网站、服务咨询中心、手机短信服务、银行自助服务等众多渠道,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对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查询。确保旅游一条龙式的服务得以顺利进行。这个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旅游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有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品牌,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是一种省时、省力但效果好的方式。

6.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并重的管理方针

在旅游景区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景区实现全方位监控,对游客的安全和景区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建设具有正能量的具有景区特色的文化,文化比实际的风景更能对人产生影响,景区文化的深入人心才能使旅游景点让游客有更深刻的记忆,加深旅游的深意。

二、小结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合理运用信息化对旅游业进行管理,能够大大改善管理质量和效果、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就信息化管理在旅游管理的具体运用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出了关于地理位置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数据库、从业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几点运用建议,希望对于实际操作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石林景区日常的安全宣传、应急预案制定、景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等工作主要由安全监督办公室负责,同时该科室还负责景区的防火工作。景区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对景区人流较大的地段进行24小时监控,、在危机突发时负责人员撤离与疏散的引导,通过GPS遥感卫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整个景区,同时接受游客的各种信息服务,如咨询与投诉等。从石林景区的突发性旅游危机管理看,已经开始了旅游危机事件处理制度性的建设。景区的紧急事故处理办法与游客疏散办法等都出台了相关的制度,例如《森林防火扑火预案》、《石林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以及石林胜景、望峰亭、小石林等景区游客疏散分流方案、预案等。同时景区管理者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安全培训,制定了《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及《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最大限度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稳定石林。

二、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石林景区的突发性旅游危机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卫星监控及制度制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危机预防与处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旅游危机意识不强。从信息中心反馈的数据看,针对游客进行的危机宣传与自我防护不到位,游客对某些景点的旅游资源价值型获取有限。另外,景区目前执行的是高峰疏导分流游客的办法,在游客进入方面管理不足,安全意识与危机意识有待提升。

2.旅游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石林景区的突发性旅游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已经出台的制度性文件更多的关注在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方面,属于事件处理,在危机的管理上制度较少,需要加快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

3.宣传教育不到位。从景区内的安全教育宣传标示及宣传册的数量上看,旅游危机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众多游客不能及时的掌握景区有安全隐患的景点内容,导致游客缺少相关旅游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办法。

4.旅游资源安全防控的高技术要求。高技术设备以及在石林景区的安全监控中普遍应用,但是某些景点的监控仍存在一定的盲区,由于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盲点地区的危机可能无法及时反馈到信息中心,因此高技术设备对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5.安全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从景区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石林景区的建设配备比较完善,在危险路段和景区的警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低端只设有警示或警告牌,并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比如防护栏、防护网等,因此景区安全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三、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对策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石林景区的旅游危机管理水平。

1.加强安全教育和危机意识的宣传。众多旅游景区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主要是由于游客的安全意识不足和自我保护方法欠缺造成的,因此景区在教育宣传方面应加大力度,从动态的视频宣传到导游讲解,再到各种标志物的设立等不同方面强化旅游的危机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性旅游事件的发生概率。

2.提高技术手段。在景区的数字化建设和监控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建设数据平台,对景区内发生的危机事件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有效的协调危机处理部门,如消防、急救中心等科室进行有效的配合,在保障安全旅游环境的同时对发生的危机安全事件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补救。同时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危机事件的防控能力,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3.提升外部救援能力。石林景区内部虽然有急救中心和消防等职能科室,但是危机事件发生的风险过大时必须依赖外部救援能力,因此应加强与外部消防、公安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和与合作,建立一套及时有效的安全预防和危机处理机制,在减轻景区自身危机管理压力的同时提高景区的应急救援能力。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对于创新景区发展、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和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催生新的发展规则。例如可以将低碳的衡量指标纳入景区评价体系中,进而推动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扩大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比例引导传统能源和技术的变革,推动新的发展规则的产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是低碳景区建设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开发整合。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在这一浪潮中必然会走上改造发展创新的道路,而传统景区在向低碳旅游景区转变时,无法避免地将低碳发展的理念无形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这便有利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加强整个区域内的联动效应,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发展共赢共生,构建区域内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低碳景区建设可以促进公众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旅游生活中,游客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会受到景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建设低碳旅游景区通过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来宣传低碳的意义,引导公众学会节省资源,进而投入到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其以后可以以将低碳生活方式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要表现

旅游景区碳排放主要源于交通、住宿、娱乐设施和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同时,旅游业的奢侈消费加大了环境负荷。比如普通居民通常一天用水量大概是100~300升,但是星级酒店用水则高达500—2000升,豪华酒店更甚。另外,滑雪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却因为气候变暖带来的雪期缩短、雪量减少而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滑雪只得依赖人工造雪技术,而人工造雪却要耗费大量水资源,比如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就要耗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这足以支撑全北京市一天用水量的1/10,相当于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可见,对水资源是极度的浪费。在旅游资源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则变得尤为重要。第一,提倡低碳交通。一方面,景区要加强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景区之间可以增加电瓶车、自行车或者中巴等定时接送客人,既减轻了环境压力,也丰富了旅游生活。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者尽量采用低碳或者无碳的交通工具。比如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尽量选用火车、中巴、轮船等代替飞机;短途可选择徒步或者自行车等。第二,鼓励低碳住宿。经调查显示,酒店越豪华,碳排放量也就越高。因而,在低碳旅游景区要倡导游客选择舒适便捷的经济性酒店、乡村客栈、家庭旅馆等。同时,鼓励旅游者旅途中,自带必备的生活物品,树立节约水电意识,并且选择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第三,选择低碳饮食。尽量选择旅游地当地食材做成的食品,避免食品运输、包装、保鲜等环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鼓励绿色食品,避免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等的使用。在就餐时,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进而避免石化产品的消耗。

三、低碳旅游景区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首先,“低碳”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涉及到了游客旅途过程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景区要进行低碳旅游建设就意味着要转变游客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习惯,比如出门自备洗漱用品、减少换床单次数、选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垃圾带回家、自备餐具等,这一改变向游客习惯的挑战,如果得到公众认可固然对节能环保的实现非常有意义,还可以提高游客价值体验,但是如果不被游客接受很可能会造成游客的反感和不满,亦不会达到提高游客价值体验的目的。其次,低碳技术的使用门槛高,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造成阻碍,尤其是对于中小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在进行低碳景区建设时,需要引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能耗节约资源的目的。低碳技术实质上是在改变能源消耗模式,采用生态能源和节能环保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有机能等;交通工具换成自行车、电瓶车、牲畜等来代替汽车;建筑材料遵循节能环保、无污染的原则;在服务方面配备低碳导游,增加低碳通讯、饮食、住宿服务,对垃圾废物进行分类回收等。这些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景区而言,自然可以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完美转型,然而就目前的中小型景区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新能源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难度。根据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研究显示,我国对太阳能技术规范与技术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且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对于国外一些高校、低成本、环保的技术依赖性很强。另外,对农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低,能源植物培育研究进程缓慢等,使得低碳旅游难以真正得到实现。低碳旅游发展成本较高。就景区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传统旅游模式向低碳旅游的转型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技术更新、替换、融资等无一不依靠资金作为后盾。这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而必须购买设备的成本,以及投资额度大、融资渠道有限等造成的融资成本,都使得低碳旅游发展面临巨大的投资难题,因而低碳景区建设在转型中进程缓慢。

四、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一)政策支持国家出台政策

对低碳景区建设予以支持,对低碳景区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政策法律促进低碳旅游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而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进程。国家可以加大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景区加快低碳旅游建设的步伐,通过政策的制定推动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相关产业转变模式,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及时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指数,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要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严格管理旅游景区及相关产业,建立常规考核和管理机制,让低碳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

(二)建立景区间战略联盟

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景区面临着技术变革、设备更换、知识创造等压力,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共同应对风险,必将提高市场竞争力。景区可以采用横向战略联盟和纵向联盟两种模式实现景区间的战略联盟:第一种模式是依靠旅游景区联合价值链上处于同阶段的其他景区的资源与技术,创造更大价值的联盟系统。其中技术联盟是联合其他景区进行低碳景区能源、交通、基础技术设施等的研究,实现景区之间人力、知识资源的整合,通过景区之间优势互补,发挥合力。景区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分摊新技术的开发成本,提高旅游景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组建营销联盟避免同类旅游景区竞争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低碳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议,发展低碳旅游就要创新营销战略,而目前营销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景区可以通过营销联盟来扩大低碳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感召力,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同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第二种模式是指景区与处于旅游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其他旅游企业间的联盟,以增加价值的合作竞争系统。纵向联盟主要是指旅游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以求减少旅游过程中碳排放量,对旅客低碳知识与低碳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建立低碳景区和旅游社的有效沟通,形成利益趋同的竞争联盟,促进低碳景区的发展壮大。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低碳

旅游景区建设初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低碳旅游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低碳体系,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色资源,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建筑物和设施及衍生品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只有将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合理配置,对顾客元进行科学分流,对旅游容量加以平衡,才可以推动低碳旅游发展走向持续与稳定。此外,旅游景区发展应该具备健全的评价体系,督促旅游景区做到资源节约、合理节能减排,使再生能源可以更为有效地再利用。

五、小结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在世界已经被广泛认可,是符合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人性化旅游需求的。然而我国低碳旅游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低碳景区逐渐被政府和开发商所认可,低碳景区的发展会促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中,并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这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内容摘要: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公共资源型景区的行政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尹贤文.景区经营的价值偏差与政府责任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6

景区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山人梅湖景区原先规划是:一水,一道,三十六景。一水是指:梅湖幽深的黄金水系,通过对水系有序的组织和梳理,使梅湖的水上游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和重要品牌。一道是指:一条古驿道。有诗云“:五里三桥好风光,驿道沿湖同向塘,古时梅姑桥上过,青云道院慰心伤。”规划将结合碑志记载,恢复“五里三桥”的驿道风光,道宽不超过3米,均用条石铺砌,沿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供游客驻足休闲的场所。按古貌进行原始打造。这样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对景区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三十六景是指:青云谱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区域,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景点为20处,分为“谱内十景”和“谱外十景”。我认为管理者可以在游客旅游路线上明确主要次要,强调以山人为核心,传统文化为主轴,梅湖生态美景为纽带,树立景区人文形象,把握好景区“一道”这条最具特色的游览路线。让游客设身处地的感受古人的闲情雅致。并可以在这条路线上沿途设立直行车出租点,让游客自由选择步行或骑行游览。并在主要景点的路口进行明确详细的路牌指示和人性化的引导,减少游客途中迷路的情况。

2景区设施管理维护不当

细节的管理和维护是国内很多景点都忽略的,在去往山人真迹陈列馆的小路上,许多破损的墙角和窨井盖及涂鸦小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在煞风景的同时也隐藏安全隐患,山人梅湖景区的在管理上更应关注细节,不在小事上疏忽,避免在细节上给景区的形象打折扣。管理者想要提升景区形象就必须注重细节,树立干净整洁的景区品牌形象,加强保护景区设施的宣传力度并及时给予修护破损的公共设施,避免安全隐患。不断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与时代结合,进行艺术创新,以日本富士山景区为例,在景区道路上的窨井盖井面上浇铸出富士山的图案,将呆板的井盖改造成一幅幅风景画,不但美化了景区道路,更吸引游客眼球,赏心又悦目,让景区形象刻入记忆。这种在细节的处理值得山人梅湖景区借鉴。由于前往山人梅湖景区的游客,大多是慕名“山人”而来,从主入口进入景区后却没有太多关于的影子,似乎整个景区和山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景区不可复制的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山人没有任何体现和利用。连排的仿古建筑形象单一枯燥,山人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可以利用这些不起眼的井盖做文章,烘托景区气氛,提高景区艺术品位。将的画浇铸在井盖上,景盖的外形复古别致,让行走的氛围更加美好,游客们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好,用心去呵护景区设施,更能成为山人梅湖景区的一大特点。

3景区管理开发缺乏品牌概念

山人梅湖景区在管理上缺乏品牌的概念,如今旅游业飞速发展,景区品牌标识的设计对于提升景区的形象和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许多景区都推出了自己景区品牌的旅游纪念品,如迪士尼乐园。迪士尼旅游纪念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商标。而山人景区内并没有专门的纪念品商店,更没有关于山人梅湖景区品牌的纪念品,仅有的几本各种出版社出版的山人书画集根本满足不了中国人到此一游的纪念情结。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山人梅湖景区在形象管理上应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将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是快速在旅游行业中凸现的必经之路。景区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志和一成套成熟的山人旅游纪念品。标志的设计代表着景区的形象,它至为关键。对于标志的设计我认为应当体现“传承”和“融合”,传承山人的文化和精神,融合现代与时俱进。传承与融合似乎这也是景区管理的最高精神层次,在山人纪念馆标志设计的元素选择上,选用了印章这个传统元素,山人有很多的印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驴印,然后选用了一幅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图中提取元素,将国画元素融入印章中,在颜色的选择上红图白底,红衬托出的白底图案是笔下的小鸟,都说画里的鸟眼珠子都能转动,传神的眼神指示前下方,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山人纪念馆的主题上。设计完后的标志远看上去像国画里的印章,醒目而有韵味,与山人梅湖景区的整体氛围和谐统一。在山人纪念馆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上,应避免纪念品形象单一,树立精致儒雅的新型品牌形象。在书籍,扇子这些传统纪念品的品种以外,可以推出一些有设计感的现代化的纪念品如:山人文化T恤和明星片等。纪念品种类的多样化方便旅客选择,旅客购买纪念品,更是一种对景区文化和形象的宣传和支持。

4结论

山人梅湖景区形象管理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环境而改变,景区的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也要不断地变化,只有把握好景区的主次要关系,创新与传承山人的人文精神,改变原先粗糙的管理模式,塑造具有特色的人文景区氛围,才能给景区的形象带来新的突破。将的故事,文化,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让山人梅湖景区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把山人梅湖景区打造成江西的一张名片。

上一篇:供应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业硕士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