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2-28 07:13:38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如英国在1863年就有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而在我国,建筑建筑设计的兴盛,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一段历史,而在现在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重视的,是源自遍地开花的广场、市政道路、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提高其楼盘品味而推崇的景观建筑设计。

可是现在,人们对于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有许多误解,以为就是修一些宽阔的、有绿化的道路,或者在城市广场上立个雕塑、设个喷泉、搞一片绿化等等。产生这些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首先,如果我们要认识它,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如此,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然而,我们现在来单独定义"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景观建筑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里的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并应该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它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因此,这里景观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因此,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他的工作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体,他所要解决的是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比如户外空间中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植物、建筑与人、人与植物等关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生命的地球和谐共处,并且在其过程中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性。而这明显的不同于建筑师设计时仅仅考虑建筑单体的设计。

我们在理解景观建筑设计时还应该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如果我们将景观设计同“园林规划及设计”、或者“造园”混为一谈,这种理解会过于狭隘,景观不仅仅是大广场上的花园或开发出来的风景旅游区(当然也包括产生的园林及园林建筑等),景观是不同尺度的大的综合体,包括的建筑、道路系统、生态系统等,其实质是土地的概念。确实,"景观建筑设计"最早是从设计漂亮的园林和花园衍生而来的,但这个专业发展至今,早已跳出传统"园林设计"的小圈子,而逐步延伸到设计大众的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现在甚至已发展到区域景观设计、沿高速公路沿江地带的景观设计、国土及地球景观设计。因此景观建筑设计

本质上应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上,建立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较园林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的多,这也是这二者的主要区别。

前面提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它,还是要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介绍。景观建筑设计包括那些内容,这根据我们研究它的出发点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而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的景观建筑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国外将景观建筑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类,这也为将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评价景观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认为,景观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而从总的大局来看,要看设计解决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效果。

[1]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观建筑;建筑学;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现阶段城市景观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由于融合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形成了一门完整而综合的独立学科---景观建筑学,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更多的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 关注人的使用, 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发展与原生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 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可以说是广义的建筑学。以景观建筑学为导向形成了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设计之路。

目前景观建筑学涵盖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任何一个专业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设计和控制景观建筑中的所有方面。即要求景观园林设计专业知识拓展以适应广泛的专业实践,故任何一个项目都要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

1.加强专业间的沟通合作

实际上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区别在于对人的行为与心理、形体塑造语言的把握、多因素之间的协调能力等等方面上,即对工程的空间、尺度、工作侧重点不同。

规划师的工作内容: 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总体规划可根据地域性质分为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建立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营构城市总体空间艺术布局、道路骨架、功能分区、城市主轴线经营、绿地系统规划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 而详细规划阶段其工作内容除确定地块建筑容量,确定技术指标外,更要注重体型与空间环境的营造, 且更多涉及建筑学领域, 应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

风景园林师:区域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规划、各级风景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设计、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景观资源保护设计等,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无论是规划师还是风景园林师都必须有深厚的建筑学知识,而建筑师也应具备规划、园林的知识同时景观建筑学也不是单一组织形式和空间创造出来美的秩序那么简单,我们需要用大视角来平衡我们的创造和设计对自然和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改变生存环境的同时, 考虑是否可以和自然和平、和谐地相处。不同的专业人员各自发挥不同作用,或主导、或顾问、或协助摆正位置,协同工作。

2.具有多专业背景的景观建筑师

景观建筑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

观建筑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 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景观建筑师更容易具有整合各环境要素的能力。

3.景观建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3.1.尊重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天地-人-神”的设计观

这包括潜在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 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 景观建筑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建筑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 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文化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3.2.可持续性和结合自然的整体生态设计观

可持续性和生态性将会成为设计者优先考虑的因素。结合自然的设计就是尊重景观的地域性, 包括在当地寻找灵感和在当地寻找自然的设计元素; 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包括尊重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及其自然过程与格局。保留、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它们发挥新的实用及审美功能。结合自然的设计最大限度的顺应自然过程,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也就是说利用乡土材料和本土植物把景观设计成这样一个有机体, 它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水与最小程度的依靠人工水,让自然做工,使这个有机体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续的运转及生长。它倡导一个全新的生态审美观, 主张自然的野趣之美, 真实的生态之美及生态过程之美,是我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必要元素。节约用水用地、对地下水的补充、新的清洁能源的运用、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等将会成为新的主流。景观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 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作为至高的追求之一, 并将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3.3.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以人为本,体现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每一名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事关我们生存环境的真正归属问题。景观建筑师的终生目标与服务对象是人与自然规划设计应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与人文的过程、保护自然与人文系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利益,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平衡。规划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保护好大自然环境, 给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 而不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发与占有;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以自然、人文的可持续发展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设计中能更深层次地体现对人多方面的、多方位的关怀,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以

人为本”的未来也许是“以自然为本”。

4.结语

当前我国景观建筑学总结起来就是关注环境结构关系与体型秩序的设计,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关系”设计,它探讨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场所人工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整合, 同时强调时间、四维空间的作用。关注体验的规划与设计,注重场所意义的表达。它既是交叉学科,又是综合学科。景观建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大,已经广泛的延伸到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许多研究领域, 它涉及的工作对象可以从城市总体形态到公园、街道、广场、绿地和单体建筑,以及雕塑、小品、指示牌、街道家具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总之,以人类聚居的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为手段, 找回失去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鉴赏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 这是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实质与灵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走进当代景观建筑学[J].时代建筑,1997.

[2]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美]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吴琨,韩晓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姬琳.初解建筑的视觉语言[J].山西建筑,2008.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也在不断进步着,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景观建筑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虽然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在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技术手段的发展上还需提高,对要把人类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些不足,但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造园史,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这些都为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本文通过对中山岐江公园案例的分析,给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保护资源;能够重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景观环境。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用前景

景观学是一门全新的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景观学还处在研究的基础阶段,大多数建筑设计师还处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之中,使建筑物仅仅具有美观性,而缺乏实际功能,这也给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景观学进行全新的阐述,重点探讨景观学的重要性,并将建筑物的外观性、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建筑物的实用性作为探讨的切入点,进一步说明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景观学的应用前景,并将景观学合理的运用在国内建筑的工程中,进一步提高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从而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景观建筑学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例如,在施工时,合理的利用周边景观,在提高建筑物美观性的基础上同时对周边的景观进行保护,这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与此同时,要想凸显建筑物的美观性,设计师就需要在设计中对建筑物的表面轮廓加以控制,对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形式进行合理的排列。此外,将建筑物室内空间与建筑物室外环境进行有效地融合,同样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味。此外,景观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包括风景地带、绿化地带、建筑地带等,将景观学的设计对象拓展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能够相协调。

二、景观学的发展现状

(一)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中

就目前来讲,国内大部分景观设计师对景观学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设计师较为注重对建筑物外观的设计,而忽略了对建筑物实际功能的设计。这就造成建筑物美观性强而实用性差的情况,从而导致建筑物无法达到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注重外观的景观设计并不是真正的景观设计。

(二)景观设计师无法跳出建筑规划的框架,在景观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

建筑工程往往和景观设计有着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施工时通常需要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建筑物的形状、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建筑物的排列形式等建筑指标。与此同时,建筑规划与景观设计还具有相似之处,包括建筑的美观、建筑的风貌以及建筑的功能等,这就使景观设计师容易受到建筑规划的影响,在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导致景观设计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走出建筑规划的框架,从真正的设计角度对建筑物进行美观设计。

(三)景观设计师无法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设计手段较为落后

在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进行设计时,传统的景观设计通常注重平面设计,对三维设计却显得不够重视。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大多数仍在采用传统的景观设计形式,这种注重平面设计忽视立体设计的设计形式就使得建筑物缺乏立体感。而目前国内居民则较为青睐形象、直观以及立体的建筑形态,并且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往往要求设计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部分再进行开发,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走出传统的设计思维,以现代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对建筑物进行设计。

(四)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

在实际设计中,部分建筑开发商过于追求利益,将绿化地带转为娱乐场所,并且将某些景观分割成较小的部分,从而达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建筑开发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造成景观的缺失,从而无法满足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

三、景观学的应用趋势

(一)在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将生态建设添加到设计当中。与此同时,合理利用城市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经济资源等,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此外,在设计中需要对城市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对城市所有的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在建设中不能给原有的景区造成破坏。

(二)在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

健康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景观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将人的健康作为设计的核心思想。例如,景观设计师可以对居民小区内进行有效的健康设计,包括建设健身广场、建设小区篮球场以及建设小区跑道等,使居民可以随时进行健身运动。因此,在设计中,景观设计师不能只考虑建筑物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互动性,使人能够随时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从而提升居民的城市归属感。

(三)在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

艺术同样是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如果景观设计师能够将艺术有效的融入在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的品味。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将艺术作为建筑设计的重点,并结合城市的各个特点,其中包括城市的气候特点、城市的地理特点以及城市的文化特点,使建筑物能够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内涵。例如,当某座城市处在草原地带,景观设计师就可以将草原风格融入在建筑设计中,使建筑物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格。

(四)在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包括建筑物的通风效果、节能效果、采光效果以及绿化效果等。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前需要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分析,在确保建筑物能够具备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再对建筑物进行景观设计。例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添加景观走廊,这就能够防止景物被较高的建筑物所遮挡;与此同时,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还可以添加绿化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绿化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运用景观学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生态设计,在保证建筑景观美观性的基础上,能够对周边景观进行有效地保护;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健康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在景观设计中添加艺术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景观的内涵,还能够使建筑物与城市风格相匹配;在景观设计中添加功能设计,使建筑景观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景观学在建筑行业的建设当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建筑美观的条件下,还能发挥出建筑物的实际功能,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总而言之,将建筑学和景观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使建筑景观能够与城市、居民相融合,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信娜.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

[2]徐子昂.为叫千村散花竹――景观建筑学初探[D].2001.

[3]刘力民.浅析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景观建筑学[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

[4]费菲.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研究[D].2013.

[5]史葱霞.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

[6]隋大权.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设计上虽为三个不同的专业,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规划设计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是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停车位、地下车库范围、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出入口位置、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以及各种综合管线的布置等方面的控制。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建筑平面布局以及建筑风格及建筑效果等方面的控制。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规划设计基础上对小区内的景观绿化及设施进行专业的详尽设计,包括景观构筑物、室外家具、小区室外景观亮化、绿化及景观相关的水、电、结构设计等。

规划设计是三种设计的前期,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住区,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景观设计则是对以上两者设计的充实和补充。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目前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上,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因为先于景观设计,往往是已经进场进行建筑施工了,才开始进行景观设计,这就造成了后期景观设计上存在很多被动因素,无论是与规划布局上还是与建筑设计上,都存在着衔接和协调的问题。现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协调进行分析,以供探讨。

1 住宅小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设计仅仅是建筑规划设计的辅助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往往只关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等硬性指标,而往往忽视规划布局的合理性,造成后期的景观设计只是见缝插针,景观缺少连贯性和均好性。而建筑设计则往往只关注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是否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是否做到最大限度的经济节省,造成后期景观设计时不得不对建筑出入口、建筑突出物等进行避让和做出掩蔽。总之,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往往忽略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及景观效果,致使后期景观设计非常被动。

1.2 建筑规划设计路网结构没考虑景观设计

在某些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有些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景观带被切断,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交叉。有些规划道路出现从这个出入口可以直通通看到另一个出入口,或者小区主入口直对着小区内的围墙,缺少景观的对景设计和景深设计。有些地面停车位则跟随道路设计设置在影响居民出行不便及对一层住户生活有影响的位置。这些便造成后期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重新调整路网结构和地面停车空间,而且需要重新向有关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变更报批,以至于影响了工期。更有甚者是建筑已经施工,路网无法调整,并且在批复的停车位总量上,因为地下车库已经施工,地面有影响住户的车位在有限的空间却又很难调整,致使景观设计上只能对这些弊端进行遮挡。有些地方不控制地面车位数量,造成开发商一味为节省资金,紧缩地下车库空间,使得地面上车位很多,景观上非常不好设计。

1.3 室外综合管网设计与景观设计冲突

室外综合管网的设计往往也是只依照批准的建筑规划总平面进行,而不考虑景观设计。造成路上很多管井盖,车行在上面非常不舒服。有时甚至楼栋出入口前就有很多管井,一出门迎面是高大的风井,地下则是一个个井盖。突兀的风井,有时因紧临道路或广场等无法进行景观遮挡。

1.4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风格不协调现象

建筑风格是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已经被当地主管部门批准了的,而后期的景观设计应该是结合建筑风格设计的,但在有些地方却存在着欧式风格的建筑搭配中式风格的景观或部分中式景观元素,如亭子、围墙等。虽然都是小的景观元素,但不协调的风格却让人感觉很刺眼。

2 一个片区好几种风格

小区规划虽然是在控规指导下进行的,但一个片区好几个开发单位,各个开发商只考虑自己地块的平面布置和自己喜好的建筑风格,而不顾相邻地块的建筑和景观延续性。虽有主管部门把控,但因为一个片区的开发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一是建筑风格的时效性,再是领导的更换等等因素造成一个片区好几个风格,中西冲突、繁简冲突等。总之小区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环境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

3 建议和措施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应结合规划设计理念,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作为住区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反映出住区的文化和内涵。它的好坏对一个小区的形象有着很大影响。

景观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景观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不应仅仅作为辅助,应先行参与到整个住区的设计中,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在整个设计环节中都要参与进来,提出景观的思路和设想。

4 结语

规划设计是建设的总纲,建筑是构成住区的主要物质基础,景观是整个住区的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整个区域相适应、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齐康.学科的整合.2012.

[2]蒙小英.阿尔瓦.阿尔托的景观语言[J].新建筑,2008(1):125-129.

[3]方家.美国城市开放空间规划方法的研究进展探析.2012.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谐统一;建筑思维

引 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在关注建筑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关注到景观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补充与协调作用。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相互融合是对建筑效果的完美呈现,二者相辅相成,其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它与建筑设计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景观设计的出现往往还是局限于修饰效果,虽然建筑设计的形态千变万化,然而景观设计却始终难以摆脱花草拼贴的命运,建筑因素与景观因素的结合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呈现。

1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论述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对于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人们工作生活都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传统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绿色环保建筑模式成为了当前建设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回归自然是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结合的初衷所在,类似花园小区或是景观住宅的出现正是从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融合方面实现了对现有建筑形式的创新,这样的建筑风格广受欢迎。可见,当前人们在选择住宅时除了对功能结构等因素的考虑之外,更多地是将重点置于社区环境建设方面,是否做到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

从图1景观设计的构成分析,景观设计的内容极其丰富,并且景观设计学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设计师纷纷意识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并且二者的互相融合也是当前时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更加突出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它是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案的完美补充。景观建筑学的出现正是从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出发,将城市规划发展与景观设计规划相互联系,突出了风景园林景观与建筑设计相互映衬的别致效果,是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统一的有效路径,同时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及舒适性方面也大有裨益。以景观建筑学作为指导,风景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一脉相连,这一设计理念也成为了当前城市规范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因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景观建筑学所涉及的专业与内容极其广泛,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顾此失彼的问题仍旧难以避免。

2 建筑设计中景观意识的融入

2.1 设计思想

建筑设计与景观意识的相互融合从广义范围分析是将城市建设视为一个整体,再通过局部设计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来体现景观意识的渗透作用。而狭义范围内的建筑与景观结合主要从设计思想方面将景观意识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像是建筑设计中的外部环境、技术设施或是基本构造等,这一协同关系的体现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融入了景观意识之后的建筑设计其主体部分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而是从城市单元组成方面突出设计过程的动态变化效果。由此可见,从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出发,建筑设计中景观意识的融入应当对城市景观要素中的轮廓线以及面宽等内容进行细致划分,突出景观意识与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效果。

2.2 设计策略

2.2.1 建筑先入式设计原则

在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现有建筑创作模式进行创新,从极端的单体设计心态中积极融入景观设计意识,将周边环境或是视域环境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形成全新的建筑设计导则。建筑先入式设计原则重视对建筑主体风格的突出,从环境主色调方面突出景观设施的导入价值,这一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过程正是环境保护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统一。

2.2.2 建筑后入式设计原则

从既有环境中对新建项目进行改造需要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出发,重视建筑后入式原则中建筑设计与环境关系之间的调整。这是由于后期形成的单体改建过程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而景观意识的融入正是从新元素组成方面对现有建筑与环境形成强而有力的冲击,在适度调整中突出建筑后入式设计原则的重点。

2.3 细部设计与规划

建筑设计中景观意识的融入还需要从细部设计与规划方面突出建筑与景观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对细部设计的精加工。整体是由多个细部构成,因此这一零散的设计部分需要与整体设计风格相一致,在有机组合过程中突出细部对整体的促进作用。景观意识中的细部设计需要突出各尺度间的有效把控,无论是微观设计还是宏观设计都需要实现与细部内容的相互呼应,体现设计效果的精细化。只有实现细部设计与整体设计的相互渗透,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设计与景观意识的和谐统一。

3 景观设计中植入建筑意识

相较于建筑设计而言,景观设计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之中,从这一生命周期变化角度分析,景观设计过程中建筑意识的植入必要建立在理性化态度基础之上。

3.1 景观设计中生成过程的控制

景观设计中的生产过程是从科学化角度对景观实施途径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在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经济、功能、技术以及生态等诸多要素之后再对其建筑意识的融入进行合理分析。此外,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气候因素也是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从垂直模式方面分析景观场地的生态环境是对现有水平式分析的有效补充,这对景观场地区域功能的提升以及适应性的完善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这些科学性依据的存在都为景观设计中生成过程的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造园作品的存在往往忽视了对景观主观设计意图的呈现,景观意识与建设设计的融合并没有得到深入体现。

3.2 通过建筑理念实现对景观设计深度的挖掘

由于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理论建设都亟需完善,加之景观设计的总体水平良莠不齐,甚至还存在盲目抄袭的问题,因此理解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理念是现阶段实现景观与建筑设计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建筑意识指导下的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花草装饰或是平面延伸阶段,而是通过建筑的设计与分析模式来对景观设计进行美化,突出建筑思维对于经管设计的影响,构建更加系统化的现代景观设计模式。

3.3 建筑手段与景观创意的结合

3.3.1 突出建筑技术对景观空间的有效拓展

当前景观设计的畅想空间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相较于传统植物造景意象而言,景观空间的拓展更加依赖于现代建筑技术的艺术表现手段。由此不难分析,建筑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空间的拓展不容小觑。以伦敦西部的卷曲步行桥为例,它在利用建筑技术对景观空间的影响作用下使得桥体呈现出变化的发展动态效果,或是圆形状或是弧形状,景观设计的空间效果被有效延伸,这不得不说是建筑技术对景观设计的创意效果。

3.3.2 建筑思维对景观限制的有效解决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景观创意呈现往往会面临各种因素的限制,像是场地或是经济因素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筑思维来对现有的景观设计模式进行变更,以突破各种限制性问题带来的设计困扰。例如城市夹缝地带难以突出城市造景效果,或是受制于场地的限制无法体现出必要的景观功能,我们就可以利用建筑思维中的经济适应原则来突出建筑与景观的巧妙融合。又或是由于城市狭窄区域的限制隐藏了道路本身的视觉功能,我们就可以通过彩色喷涂的方式来明确人行与车行之间的界线,是对视觉形象的创意呈现。建筑思维通过最为经济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景观设计的合理变更,而这一思维对于景观限制的解决也有着显著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成功的建筑设计需要景观设计与之相对应,景观设计与建筑创意的结合不仅使得设计本身的功能更加突出,同时它也从视觉形象方面给人以无限设计美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设计境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需要从造型设计、风格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得以体现,而针对细节部分的刻画我们还需要突出景观设计对于建筑思维的导向意义,重视设计过程中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值得注意的是,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部分,而是需要在最终设计目标的指引下全面考虑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要素,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构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渗透方式,彰显现代化建筑与景观设计的新概念。

参考文献

[1]丰兴军.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在现代化境遇中的文化识别[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2):148~150.

[2]何志勇.浅谈中国建筑与景观的特色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29~30.

[3]华晓宁.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2013(07):37~38.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景观;设计;融合

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

1.1景观设计在建筑物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为了更加融合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品位,往往要求设计师或者专业人员在建造之前融入自己的需求或者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所以,这样的需求就使得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与景观设计相互融合,两者最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独特的学科,创造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建筑作品,建造出真正优秀的建筑物。要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就必须要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1.2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现在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相融合,在保持传统思想的同时,要融合现代人们的新要求,再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这种方式在主要的景观部分体现的非常明显,同时也产生了建筑物景观化的趋势。只有加强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才能够改善建筑物实际建造中的所面临的困境,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完善建筑物的目的,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文化,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所处周围的环境以及景观的相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设计与景观相融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将主要的经历放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之上。他们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只是将景观设计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之上,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分离的情况。周围的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主动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使景观意识融入建筑中。在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单纯以建筑本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束缚,注重设计中的整体性因素。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分析和掌握,以整体的高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2.2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将被动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调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2.3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导向

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又或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都市建筑景观化的倾向。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无论材料、形态或环境效应等,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并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3.景观意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3.1提升景观设计的地位

在建筑的设计规划过程中重视景观设计,了解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把景观意识真正的融入到建筑的整体规划中,就可以创造出精湛的建筑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的规划建设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真正的景观设计要求人们把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和伦理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建筑的价值。在建筑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要提升景观意识,在建筑建设中强调“提升景观意识”就是要让我们的建设理念更加完备,更加具有时代精神。

3.2 完善建筑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

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所以不能把建筑看做一个孤立的存在,要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的概念。建筑不能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而是要以积极的策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建筑师要摒弃个人的思想模式的桎梏,要充分的分析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

3.3 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景观的协调的手法

我国的建筑有一些相似之处,大部分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而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4.结束语

建筑和景观均存在于环境之中,建筑与景观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融相契的关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并非以谁为主体,而是在和谐双线合一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简馨凯.基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2] 张登峰. 浅析建筑与景观的融合[J].江西化工.2009(03)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

一、引言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建筑不但要具备优美、整洁的外部形态,同时还要和周围环境与景观彼此协调一致。不仅要能提供舒适安逸的生活场所,同时还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与此同时,还需在建筑中融入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原则之下,使建筑实用性和优美性得以与环境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建筑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从而使这个人工构造物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此创造一个优美的新环境。

二、将景观意识融入建筑设计

在对建筑主体进行设计以前,先要掌握和考察建筑周边的景观以及环境情况,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景观能与建筑设计完美融合。但在进行实际设计之时,建筑景观设计并未引起设计人员足够重视,他们只将主要精力放于设计建筑本体上。在他们眼中景观设计不过是城市规划中非常微弱的一部分,又或者说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景观设计可有可无,如此一来,便使得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不能进行有机协调融合。那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应把景观设计看做建筑设计的条件和前提,这样设计人员才会在对建筑进行设计之时对景观设计加以重视。在对建筑进行设计之时需树立起景观意识,并在此意识的指导下对建筑本体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是通过如下几点来达到目的。

(一)建筑设计中融入整体设计思想

整体设计思想应当贯穿于建筑设计整个过程之中,对建筑本体彼此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不仅仅是把目光局限在设计建筑本体上。只有从整体的层次和高度来对建筑进行设计,才可以使设计出的建筑完美的融合在周围环境之中,同周围景观彼此统一协调,让建筑本身变成周围景观的有机组成成分,而不会沦为突兀的个体。

(二)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完善对策

建筑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便是周围环境,作为环境中有机的组成成分建筑在进行设计之时不能一味被动的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而应当采取积极策略,通过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其能融进环境,并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二者的融合得以加快。

1、整体设计中的建筑先入式原则

在进行设计之时,作为设计人员应摒弃以往单纯将建筑本体作为设计中心的理念,同时将整体性因素假如设计之中。先对周围景观与环境进行大致的分析,并掌握详情,以便在设计之时能从整体高度出发,达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从而使建筑色调与风格能有机的融入周围环境之中,与周围环境一起起着美化城市风景的作用。

2、改造和实施中的建筑后入式原则

改造和实施原则在新建或者改建项目中实施,可使建筑适应环境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并对二者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旧有基础之上加入改建或新建单体,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改造和实施之时一定要找到适合元素并适度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环境和建筑能保持整体的一致性。

3、景观化的建筑导向和趋势

都市建筑景观化无论在实验建筑、设计作品,还是亚洲现代都市、欧洲老式城镇中都有所体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便在于,把景观用作建筑的设计材料、形态、环境效应、要素等,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同时进行空间全方位的整合。尤其是在对文化会展建筑以及地标建筑和实验建筑进行设计时,这种建筑景观化趋势显得愈发明显。在西方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整体协调的关注视角已从表象转为深入探究客体和主题相互渗透的关系上。

三、将建筑意识植入景观设计

同建筑设计有所不同,伴随建筑应用的不断展开,景观设计也在不断的完善,所以,我们姑且将其视为一个生命孕育的过程,它的维护需要人们理性的态度以及系统化思想作为支撑。

(一)对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理性控制

要论证景观设计是否科学就需从景观生成的整个过程入手,同时这个过程也对景观进行理性应用的途径。所谓的科学景观生成过程是指对技术、生态、经济、效益、功能等因素实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对景观场地中的生物、制备、水文、地貌、地形、地下埋藏物、地质等进行垂直分析。但在现如今城市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抒发个人情怀老式的园林作品,这种在设计中对客观存在加以忽略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大部分人对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其隐藏于深处的科学性却未能被深入挖掘出来。

(二)用建筑理念将景观设计的深度挖掘出来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落实景观设计尚且处于萌芽阶段,由于学科系统不够完善,使得景观设计理念一直处在表层美化阶段。毫无主见、盲目抄袭的状况非常严重,设计水准参差不齐。通过建筑理念对景观设计问题加以处理,成为现如今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它使建筑设计摆脱了以往对漏洞简单遮盖、平面化硬地延伸、花花草草作粉饰的状况,并从建筑设计、分析、决策的形式来实现建筑的景观美学。通过建筑思维使每个层面的不同功能得以被创造出来,用科学形式使广场和周围的公共设施、建筑得以结合,从而使建筑与环境能成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三)用建筑手段使造景创意得以实现

技术性和复杂性往往在景观创造过程中对造景创意产生着制约作用,在现代化城市里实现视觉景致同样需要依靠技术辅助和建筑支撑。

1、通过建筑技术使景观空间得以拓展

虽然景观畅想空间要比建筑大,但一样面临着如何实现这一问题。同传统植物造景意向不同的是现代城市景观对用技术来体现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更为关注,所以,景观得以实现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便是技术支撑。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景观想象空间得以被拓展,使景观创造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景观限制问题通过建筑思维来解决

在城市里,景观和建筑通常都会面对很多的制约,其中就包括经济限制和场地制约,在进行设计之时,运用建筑思维形式能使许多限制性问题得以被解决,例如,城市里的夹缝地带,不能事项模式化城市造景,又或者没有植物的条件,又或者不能实现硬地,但尚且存在功能性要求,此时便可以对建筑思维里的分析研究法加以借鉴,在经济适用原则的指导下,将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复杂棘手问题和限制性难题解决掉。

四、结语

伴随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在建筑上的要求也变得愈发的高,在进行高性能的追求之时,人们对外在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也更加的注重,如果建筑设计不能与景观设计相融合,那么即便建筑设计再好也不能为人们带去美的享受,因此在对建筑进行实际规划之时,我们要尽量通过各种形式使两者得以完美的融合,并以此作为建筑规划过程里一个永恒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宇丰.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202-202.

[2] 岳伟.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探讨[J].神州(下旬刊),2011,(11):43.

景观建筑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因素;人文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居住的要求正在变更,需要建筑构筑出舒适、环保、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这其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新时期,应该将二者进行功能和目标上的重新解构,发挥二者的优点和长处,将二者有机地统和起来,使城市建筑景观化,以更好的姿态、更丰富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因此,设计部门应该明确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概念,掌握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开展对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因素,优化景观工作,找到适合现实的景观和建筑设计结合的要点,深层次、广范围地推进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走向深入。

1景观和建筑的关系

景观和建筑密不可分,景观是各种地理信息、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的综合,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也决定景观的构成。建筑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内部使用空间和各种功能的合理安排,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景观设计是对园林结构优化、景物构成和景物形态的综合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在基础科目和基础技术上有着比较大的交叉,是当今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两大主要方面。

1.1建筑设计需要景观设计的表达

良好的建筑设计风格可以表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特点,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景观设计配置相应的元素,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共同表达出建筑设计的理念和风格。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地域特点的景观,可以具象地表现建筑的主体风貌,也可以抽象地体现地域的文化符号,有助于人文艺术的进一步延伸,在给人特定观感的同时,提高人们的愉悦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需要建筑设计进行完善

景观设计可以在客观上起到建筑风格的保护作用,使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达到和谐地统一,与此同时,良好的景观设计还有需要建筑物的完善作用,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合理,在提高景观观赏性的前提下,促进建筑物的保护和在利用。

1.3建筑设计中体现景观设计的思想

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部分,建筑和景观都不能游离于环境,应该发挥环境的整体性作用,将其中的景观和建筑部分进行有效地整合,因此,在建筑和景观设计工作中应该将环境的整体效应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这样的思路是我国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宝贵经验,应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强调利用山体、水系和花木等景观元素的运用,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性融合,力求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发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看,建筑是景观的组成之一,建筑的外部空间与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建筑物还可以构成不同层次的空间,建成风格各异的环境,在表达建筑设计个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丰富和体现着景观设计的风格和意念。总体上看景观和建筑相互影响,景观设计应该起到装饰建筑和体现建筑风格的作用,强化设计的精神和文化,充分表现设计的思想内涵;建筑设计应该起到构成和形态作用,在强化空间形态和建筑思想的基础上,体现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2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结合

2.1体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应该看到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机整合,发挥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景观设计是进行微观的景观空间设计,而建筑设计是进行具体的建筑单体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使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统一,利用建筑赋予景观内涵及思想,使精神文化得到淋漓尽致地表达,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密切配合起到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2.2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要体现科学性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科学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保障,当前人们更加重视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因而在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时必须体现科学性,其中尊重景观和建筑的地域性是体现科学性的重要标志,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利用自然,尽量依照生态原则进行建筑和景观设计。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保留当地自然及文化遗产,科学地发挥景观和建筑的审美功能,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和谐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富丽堂皇的设计效果,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自然性。

2.3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要具有“以人文本”的精神

新时期,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应该体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与尊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致性。在建筑和景观设计时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保护好自然环境、历史遗迹和人文景物为中心,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建筑和景观科研成果能在更深层次地应用,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背景下,使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作品发挥更大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在主旨上都有确保舒适、环保、实用美观等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又都有其各自特点,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二者结合起来,在丰富建筑设计的基础上,使景观更好的姿态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何江.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区环境设计——以重庆东和春天小区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5)

[2]严军,周雨润.尊重自然的设计——以南京银牛休闲会所景观设计为例[J].江苏林业科技.2006(06)

[3]康江华,全平.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方向[J].湖南林业科技.2008(05)

[4]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01)

上一篇:语言学概论范文 下一篇:精细化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