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7:10:54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角色论视阈下教学设计能力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活动需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设计总体教学进程,对每个教师进行角色分析,让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全面沟通,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其主要包括知识加工能力和教学方案总体设计能力。从知识加工能力要素角度看,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合理的组织和变换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获取知识。教师教学需要在一定的专业学科知识背景下进行,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导向进行指引,通过分析知识要点,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结构,并且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描述,采取角色论的基本方法,全面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职业教育的全方位突破,提升高职课堂整体水平。

(二)角色论视阈下教学沟通能力要素角色论视阈下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引导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沟通要素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与不同角色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有书面的和口头的,还可以借助其他媒体传播教学信息,确保教学能力和沟通效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体现。教学角色论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沟通能力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是理解学生的基本能力,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判断其是否正确,从学生的表达能力中去理解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全面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从角色论视阈下教育教学策略,需要强调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全面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教学内容,同时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度和认可度,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知识的基本能力。

(三)角色论视阈下教学组织能力构成要素角色论视阈下教学组织能力构成要素需要从课堂组织活动出发,全面优化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保证其能够在角色论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形成和谐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实验、讨论、观察、等,保证教师能够按照角色对象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路和观念方面的问题;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认可度和认同度对学生提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提升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

(四)角色论视阈下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构成要素角色论视阈下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需要不断监视自己的各种教学活动,对教学活动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理解,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其主要是对教学后进行监视,包括对教师不同角色的教学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组织活动进行分析,提升教学评价水平。

二、角色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构成目标分析

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构成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从当前情况看,高职院校面临的各类教学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目标方案。

(一)坚持教育教学面向大众化的具体目标随着高职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需要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只有全面重视教学工作,才能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学生问什么,老师需要根据实际回答什么,从多方面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

(二)坚持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理念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在构建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中,需要把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融入到整个体系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的模式,通过知识传授、方法推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角色论视阈下高职教师本身知识结构需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本身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师不同角色采取不同的知识优化方式。教育教学构建元素需要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联动作用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提升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个职业,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需要加强培训,把培训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教育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角色论视阈下高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转变教学思路,构建科学合理教学模式教师模式转变是个系统化过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当前需要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基本情况,构建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以实践为先导,以任务为本位,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习所拥有的知识进行评估,让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允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弹性,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同时对不适应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

(二)角色论视阈下努力实践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角色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教育需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向一线人才,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加大对实验实训的投入。从教学内容角度看,需要把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职业性、实践性。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实验实训的投入。从教学内容角度看,需要全面认识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需要拥有一定的应用空间,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突出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探索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完善的制度,为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角色论视阈下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把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职业教学方法融合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三)角色论视阈下建立一体化高职教师培养模式角色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建立一体化培养模式,不断运用教学新方法;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教师培养制度。让教师一方面拥有专业学科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根据不同角色建立不同的教育教学体系,角色论视阈下教育教学方法需要规范化运行。推动教育教育水平提高,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技能水平提升。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现在的孩子难教——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是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在变革,我们如果还是用昨天的教育理念和单一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势必会造成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而且不知道怎么管、怎么教。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就得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客观。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点,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经常采取如下方法:

一、观察。开学初,我就留心观察全班同学,了解哪个学生勤快,哪个学生懒散;哪个学生上进心强,哪个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哪个学生活泼开朗,哪个学生郁郁寡欢……发现有情绪低落的同学,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引导。例如:吴妍同学本来性格内向,开学报名时我要求家长必须带孩子一起报名,其他学生家长都来了,唯独她一人背着书包来到我的面前,当我问及其父母情况时,她两眼通红,低声告诉我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开学来我有意识地多关心她,但她还是郁郁寡欢,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她太想父母。不能让这种情感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我找她谈心,告诉她如果你想父母了可以打电话或写信来向父母表达,为何憋在心里使自己难受呢?当天晚上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写一篇日记,内容为:父母不在家的日子,我该怎么做?果然她的日记满满的都是对父母亲的思念,但却忘了我要求写的“我该怎么做?”,除了思念还是思念,我就在她的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父母出门在外是为了什么?是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条件。你应该从思念他们中振作起来,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当你学有所成之际也是你妈妈喜悦归来之时,耐心等待吧!一段热情洋溢的话激发了孩子求知的欲望,她不再沉溺于念念不忘当中,情感得到了归宿。这正是我的观察与引导使学生走出困惑,走向坚强。

二、谈话。谈话是沟通的极好方法,谈话时注意倾听学生说话,边听边思考;谈话后联系学生一贯的思想言行和平时的观察印象,综合分析,公正认真地得出结论,然后根据结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我班的童欣健同学,头脑机灵,课堂上喜欢积极发言,课堂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但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有拖欠现象。因此我就有意识地与他聊天,了解到原来是爷爷奶奶对他过分宠爱,觉得他现在还小,每天在校很辛苦,放学回家就该先放松放松。吃好饭再写作业又说迟了,要休息了,不然会影响长身体……结合我平时对他的观察,我断定他没有说谎,因此我双管齐下,继续找童欣健聊天,让他知道他爷爷奶奶的做法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但同时让他明白爷爷奶奶的做法不够正确,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可因为爷爷奶奶而影响自己;另一方面我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爷爷奶奶进行了一番沟通。从那以后,他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三、调查访问。我经常向家长、同事们调查了解,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我班的程颖同学,头脑反应快,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在学校她是不容置疑的好学生,可放学一回到家她就把学习丢在一边,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完成的时候。我多次打电话给她父母(父母亲都在屯溪打工,但平时极少回家,她随外公外婆生活。)她们都说程颖就是懒,再说每天又不在一起,她们也拿女儿没办法。父母没办法,作为她的班主任我不能放弃不管,因此我又询问她的外公外婆,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我看得出外公对她还是很关心的,但外婆的言语中透露出更多的是不耐烦,甚至是厌恶。程颖也是家里的独生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后来我通过向与她同村的学生家长了解到:原来程颖在家确实很不听话,每天放学回家自行车骑得飞起来,而且玩得很迟都不回家,外公外婆每天做事回家还要到处去找她,每当问起作业她都说做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听之任之。了解了她的情况,为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专门来到她家当着她面向她外婆汇报了她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她外婆听了感到些许安慰,而后我悄悄告诉她外婆小孩子不能一味地批评,当她表现有进步时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第二天,我与程颖进行了一次长谈,她说她外婆不喜欢她,老叫她回山里奶奶那去读书,不要呆在她家,她不喜欢外婆,所以放学回家她也不愿呆在家里。听了她的叙述,我告诉她外婆这么说的原因,并毫不掩盖地指出她的缺点,要求她马上改正。我让她担任学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也许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家庭作业了,但还不能按时完成,我却佯装不知,我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急。几天后,课代表把她的作业本拿给我看,我装作吃惊的样子说“我一向对她非常放心,她没做作业可能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过我很伤心。”我瞥了她一眼,只见低她着头,满脸通红。从那以后,她学习倍加努力,外婆也不再嫌弃她,现在已成为班内的优等生了。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聪明,思想越来越复杂,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老师来说,就像一个未知宇宙一样,是个神秘的世界,只有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全部,因人施教才能成为可能,德育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高深学问的探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会遭遇多方面的阻扰与责难,因为新发现的知识可能会与人们现有的知识产生冲突,甚至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寅初的人口论等。在强权政治面前,有的学者被剥夺了知识探究的权利,有的学者被剥夺了生命。什么才能为探究真理之路保驾护航,使学术活动免受政治和外界控制的干扰呢?唯有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指专业上合格的人士在所胜任的学科中自由地调查,讨论、发表或教授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不接受宗教或政治的控制和权威许可,除非这种控制是职业道德的标准或这种权威许可是有关学科中用来证明真理和结论的合理的方法。①学术自由与探究高深学问相伴相生。阿什比(EricAshby)认为,“学术自由是一种工作的条件。大学教师之所以享有学术自由乃基于一种信念,即这种自由是学者从事传授与探索他所见到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须的;也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研究最有效的环境。”②学术自由并非是高校教师的特权,也并非是当权者的恩典,而是探究高深知识者应有的本性使然。独立人格、精神自由者才能在探究高深知识的道路上耐得住寂寞,抵挡住纷争,挑战人类知识极限。学术自由不仅符合大学的逻辑,更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蒙罗说“学术自由之存在,不是为了大学教师的利益,而是为了他服务的社会的福祉,最终则是为了人类的福祉”。③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托马斯•多尼伦(ThomasE.Donilon)2014年7月3日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我们是头号大国,今后也不会变》,认为美国将长期保持经济优势的三大理由是创新、能源和高等教育。在他看来,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全球排名前20所研究型大学中,有17所设在美国。事实也证明在全球竞争中,国家实力与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一书中阐述了一个国家的高级要素,如知识资源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他发现一个国家的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一定得益于高校强势学科的支撑,如瑞典的机械工程、美国的航天、医药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都源于这些国家的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贡献。④保护学术自由是国家的应尽之职。德国《高等教育总法》(1976)明确地将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作为三大学术自由进行保护。日本《教育基本法》重申要尊重学术自由。美国为了切实保障学术自由,于1915年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发表了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宣言”。其核心主张是长期聘任制度与教授会裁判制度,这实质上是把学术自由视作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法律法规是守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力量,而高校以学术为业的价值取向是守护学术自由的内在力量。如果高校教师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懈怠学术追求,心向神往升官发财之道,追逐名利,趋炎附势,那么学术自由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二、承担教育教学之责

高深知识既要靠一代代人发现,也要靠一代代人传承。高校既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更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把学生培育好是高校教师的天职。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①教师的教育教学之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高校对学生而言,不是知识的加油站,也不是为职业竞争补充能量。“他们希望和有思想的长者们——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发展个性的教师——进行有意义的接触。”②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在学生心里播撒正直、善良、求真、好学、自由、独立的种子,历经生活磨炼后在人生之旅中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第二,展现学术之美,培育学术志向。北京大学教学名师张祥龙认为教学的要点在于“以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原真性、内在丰富性来形成难度、高度、突破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表面上的可接受程度,把它们还原,同时以这样高难度中展现的学术魅力来吸引学生;还要以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涉水渡滩,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克服困难,入深山探宝藏,得到终身难忘的学习和思想经历;此外还要通过多重的考核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逼他们去跳‘龙门’,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的一开头就明确学术的优劣之别,将深刻的听课体验和思考体验落实为有形的能力,并且让有些学生形成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③目前不少学生对阅读经典不感兴趣、对实验和研究也不感兴趣,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争取毕业后靠这些证书增添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展现知识之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因为知识要靠年轻人传承,知识也要靠年轻人去发现。第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育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尊重、信任、平等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著名的对话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在他的代表作《我与你》中富有开创性地构建了对话哲学思想,其核心就是“我—你”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双方都不是把对方看作对象,而是与对方互相承认、共同参与、密切合作,享受着理解、沟通、和谐的对话人生。①然而,现实生活中,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背地里称导师为老板,这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揭示了导师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剥削学生的现象。第四,对学生负责。当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存在时间竞争时,需要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毫不吝啬地把时间、精力、心血花费在学生身上,随时回应学生课业或非课业方面的咨询和疑问,精心设计每项作业,批阅作业,并给出令学生信服的评语,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以及继续努力的方向。同时,还需要时常反思教学行为,把学生作业、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作为自身改的重要依据。“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也是教师的主要学术职责。”②

三、高校教师质量要素

关于教师质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看,学界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学者反而认为教师质量的概念界定是不确定和难以捉摸的,③教师质量是一个多维和难以具体化的概念。④笔者认为,既然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那么高校教师质量就是教师在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知识、能力和个人特征的总和。从高校教师承担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职责角度而言,教师质量指教师能促进自我学习,并改善他人学习的特性总和。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情感、个人的学养和教学行为四个方面。

1.教育理念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①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本质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产生积极的变化。高校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承知识,授业解惑,更是传承人格,明道正志,教师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树立以高尚的品德、宽广的胸怀、严谨的治学作风、谦虚好学的态度、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开启学生智慧、滋润学生心灵、传承社会文明、帮助学生成才的理念,只有高尚的理念,才能外化为高尚的行为,塑造高尚的心灵。

2.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好的教学一定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教师只有常怀有爱学生之心,才能尽到教师的责任。教学不只是讲授,它还包括启发和友爱(philetic)的方面。②当教师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产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好教师会主动地与学生分享求学经历、人生理想,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对师生关系有过这样的描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走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认识老师,但大部分任课老师并不认识学生,教师与学生成了陌生人。教师在课题申报、奖项申报、职称晋升方面忙得分秒必争,而对学生的课业询问却搁置不理。教师为何变得如此冷漠?因为高校中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发表文章的期刊级别与数量决定了教师的学术地位、经济收入以及职称晋升中的竞争优势。“科研是投资,教学是负担”已成为高校中不言自明的现实。

3.个人学养学术研究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所有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应该始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波伊尔所说,高校教师必须继续学习,并认真地、不断地为拓展知识而工作。③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改善他人学习。所以,潜心学术研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强烈关注学科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发表研究成果等既是高校教师的学术志趣,也是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只有亲身从事科研实践才有可能将学科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和跨学科视角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开拓知识边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使其教学更有内容,更有创造性之发挥;同时,也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使其研究更有生命,更有心灵上之冲击。”①布鲁贝克认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只能兼顾一方的两难说是虚设的。这两种活动相互促进:一方面,因与知识前沿的难题搏斗兴致勃勃来到课堂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第二手资料决不可能给与的某种东西;另一方面,对一个探索真理的人来说,迫使他用可以理解的术语向一个聪慧的外行阐述他的发现,这是一种有益的训练。②所以,研究促进教学,教学促进研究。具有深厚学养的教师善于将深刻的理论从实验或自然现象中演绎出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发掘和传授渗透在课程内容中科学的思维方法,用问题的提出和探索,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知识传授者与开发者的双重角色,不仅传递现有知识,同时还需要传递自己通过科学研究而发现的知识,并建立知识与当前现实问题的联系。因此,教师的学术能力直接决定了所教授课程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程度。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曾说“学识水平(或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是教师业务能力的两翼,须两方面同时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艺术是靠这两翼齐飞而翱翔的。教学艺术的花朵是在教师广阔而丰富的学识土壤上生长、开放的。”③

4.教育教学行为教学并不是靠盲目的一股脑热情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或教学单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有机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讲课是师生间的对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反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不仅知道教的方法,还要知道学生学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将教法与学法进行统一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获得与教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四、高校教师质量内涵及启示

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情感、个人学养、教育教学行为四个方面构成教师的整体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师质量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教师质量的基础,学养是教师质量的必备条件,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质量的外在表现。理念、情感、学养是教师的内隐力量,行为是教师的外显力量,内隐力量形成合力作用于外显力量。有的教师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怀有关切之心,但由于在探究高深知识方面功力不足,学养较浅,教学虽能满足学生一时之需,然而终究不能把学生带上知识探险之旅,这样的教师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是不够格的。有的教师学识渊博,学术成果丰富,但是对教学不感兴趣,对学生敷衍了事,从不回应学生学业上的咨询,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因为教学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学术职责。学生对高校教师质量的感知,从外圈逐步向内圈推进,即从了解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开始,进而感受教师学养,再进一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教育理念。而高校教师自我质量的提升,则应从内圈往外圈推进,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对学生的情感,再加强学术追求方面的修炼,进而彰显为师之道。高校在提升高校教师质量方面,首先应该恢复大学学术殿堂应有的沉寂和宁静,让教师回归学术职业本性,以学术为业,承担教育教学之责。然后结合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评价,诊断教师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促进教师以理念为向导,情感为纽带,学养为支撑,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法无定法,教无常法,只要教师有爱心、有责任心,就会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教书育人方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表现在:积极探索启发式、提高教学时效、灵活开放、民主疏导式的教学方法。而时下我们的课堂还基本上是满堂灌,学生做什么的都有,真正认真听课的不多。如果教育只强调灌输,实际上是对学生的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教师只有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精心地选择和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的教书育人方法时,学生的成长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艺术性表现在:注重教育教学情感性,增强教育教学形象性,充分发挥智慧之美,努力培养教育机制。而时下我们的教学几乎是干巴巴的说教,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的艺术性,上课铃一响,往凳子上一坐,然后就是“线性”教学,从始至终“一言堂”,学生远离教学主体的位置,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如果教师讲课时的眼神是空洞的,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精神是疲惫的,神情是冷漠的。

那么相应地,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甚至是敌视的、烦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育是“以人育人”的活动,不仅要遵循育人规律,而且要善于运用各种灵活多样、浅入深处的艺术手法,不仅要讲究说服、而且要讲究感染,不仅要讲究认真、而且要讲究巧妙。在管理方法上是把责任还给学生。在管理上我们的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压制上,说心里话,压制、惩罚是教师最无能的表现。把责任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剖析,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教师要科学性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师生可以共同制定规则,比如:是否有出勤分?是否有平时分?是否有平时作业?作业采取什么形式,同学都可以自我选择等等,规则一经制定,双方都必须遵守,违背规则,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让学生知道,学习好不好,未来是否有发展是自己的事情,跟老师、父母、学校都没有关系。生活是不相信理由的,不会因为自己的理由就有更多的机会。能正视“生活不相信理由”这一现实,是一个人承担成长责任的起点。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每个过程都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不要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要知道,做一个优秀的人非常重要,人做不好,成功是短暂的;但人做好了,不成功是短暂的。责任是不灭的,年轻时偷懒,年老了是要还的。有谁不想过幸福的生活?没有!为了将来的好生活,现在必须努力。

引导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要不断复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确,今天外在的诱惑很大,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为自己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就会感到自己的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心理抗拒。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负责任地坚持下去,生命不可能重来,生命没有假设。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也许我们都会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有目标、有追求,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所成就。如果一个人真想开始为自己负责,什么时候都不晚。一个人只要肯对自己负责,就能担当起自身命运的重任,就有可能结束以往因对自己不负责任而造成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并走向充满希望的良性循环。

二、责任

把责任还给学生,绝对不是推卸教师的责任。大多数学生不听课一定是教师的错。学生不听课,是不是教师讲得不好?是不是教师科学性的教学是填鸭式?是不是提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大学“师生情深”是那么的遥远,师生之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惟一把师生联系起来的就是课堂几十分钟的“授”与“受”。一些教师“照本宣科”,没有新的知识,也没有自己的思想。有的教师没有尽到责任,课件陈旧、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准备也不够充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无所不谈,虽然课堂有趣味性,却忽略了专业的相关性,虽然有表面的精彩,但却导致知识性的欠缺。“留声机”式或“天女散花”式的教学法使课堂成为没有内容的课堂。如果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中感到愉快轻松,学生就绝不会把学习当作是件苦差事,不论学习什么,只要和学生的日常活动及兴趣结合起来,那就没有学不会的;凡是把学习与学生的活动及兴趣割裂开的方法,都是不好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今天的大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不是智力低下,更不是品质不良。有的学生只不过还没有“睡醒”,教师要去“唤醒”他们,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你要像你是死而复生一样地过你现在的生活”。如果能这样看待眼前的生活,才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及时光的不可逆,才能时刻对自己的生命负有责任,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责任不只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光荣。正是因为承担了责任,生命才显出庄严和神圣,才显出崇高和伟大,才显出价值和意义。敢于承担并尽到责任,是一个生命的自豪和骄傲。教师责任重大,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悟人生、懂得热爱、懂得感恩、懂得责任的人,不仅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且做一个有趣的人。教师要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心灵。教师尽责,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合格的,就会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巨大的作用;反之,有可能出来的是“次品”、“残品”甚至“危险品”,将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危害。教师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者的作为是最好的教材。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与学的双方,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两付重担,教师只有对学生负起责任,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搜集素材精心制作课件,用大量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爱心与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根本。

三、结语

综上,教师没有热爱,就不会尽责任,也就不会想尽办法把课讲好,更不会有吃苦精神。缺乏应有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当不了一名好教师的。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在教师,关键是教师的态度。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教育教学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总的指导,一切教育教学措施都应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标,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鞭策学生不断奋进,激励学生努力成才。教师在不断反思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调整教育教学措施、调整教育教学手段以及调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活动中,进而逐步实现具体目标、学科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与总体教育目标。德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席勒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教师“目的性示范”是根据国家和民族需要而设定的,是国家教育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所要求的。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对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有充分的自信和准确的把握,把学科知识的“教”与思想道德的“育”有机结合,才能对教育活动作出正确的分析、科学的判断,达到过程和目的的优化。教师必须通过教学目标引导来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习交流、开展效果测评、进行教学管理,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有把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理想与价值观实现上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是当代教育评价和考核“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教师起着潜移默化、较为深远的示范影响。

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向性”示范效应

教育教学的方向性即教育的阶级性,指教育教学所体现的阶级立场、根本观点和育人方法所必须实现的阶级利益和要求,实现占统治地位阶级的人才培养愿望和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改革开放的国际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国家教育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教育教学的“方向性”,是国家和民族举办教育的本质属性。所以,教育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态度,不容许有半点的含糊和动摇。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教师必须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给学生鲜明的阶级立场示范,教育讲坛决不允许自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处于教育情境之中的受教育者,也总是坚持不懈地、积极自觉地不断奋斗,努力实现培养方向。

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原则性”示范效应

教育教学原则,是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包含了教师主导的“教”,也包含了指导学生主体的“学”,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育教学原则反映师生对教学活动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准则。现代教学理念倡导的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含:德育首位原则;启发创造原则;理论结合实际原则;教学整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师生双向协调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识技能的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教学优化原则;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原则。

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学的“人格魅力”示范效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民族强盛,根在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师。教师活动的教育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特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的是为人之道,传授的是做人之本,传授的是先进文化,传授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概括起来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教师用自己的思想、知识、言行,情感,意志,兴趣,爱好,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师表形象是学生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活生生的榜样。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最柔和的慈爱、最无畏的坚毅、最温柔的情感、对德性最崇高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成功的使她震颤的心房充满生气和力量。”特别是教师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服务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蜡烛精神、牺牲精神、宽广胸怀,就是教师永远焕发青春的人格魅力。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态度、教学艺术、教科研经验都比较缺乏,所以可以以此竞赛为契机,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高校的师资整体水平。

2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高

由于海南高等教育起步发展较晚,海口经济学院是从2007年开始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奋斗,近几年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荣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一项,海南赛区一、二、三等奖几十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考核内容与该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的,通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可以有效的检验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此为契机来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同时,指导、培训参加竞赛的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高。电子设计竞赛的赛题大概归纳为7类:电源类、信号源类、高频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控制类,由此可见竞赛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很强,技术水平发挥的余地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断学习、更新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的实践调试经验,才能在培训、指导学生时游刃有余,帮助学生从选择元器件、调试电路、制作印制电路板、焊接、调试程序等方面快速提高,少走弯路。学生在训练时,和指导教师一起攻克难题,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废寝忘食的在实验室钻研,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该校将传统的集中式实验教学改革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在开放实验室中配备了信号源、示波器、电源、万用表等常用设备,还配备了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及开发板、DSP实验板、仿真器、计算机等实验所需的设备。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联合进行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新老教师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使新教师具备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电子设计竞赛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组织报名、考核筛选、赛前培训到赛后总结,教师需要系统有序的进行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青年教师的组织报名锻炼了宣传、策划能力;考核筛选锻炼了教师优胜略汰的把握能力;赛前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计划能力、电子系统设计、分析排除故障的工程实践素质。

3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青年教师接受事物快,思想活跃,他们承担着多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授课任务,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让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的指导工作,让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增加凝聚力和亲和力,而且还可以创造教与学的和谐氛围,实现教学相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度高,涉及到多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低频/高频电路、模拟/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PLC、EDA等课程。题目涉及的不是单一课程,而是一个课程群,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内容轻实践、重理论;轻综合、重分析;轻协作、重个体。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需求。根据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题型和内容倾向,针对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技术及技能,由学校的青年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讨论,在每个学期开设以探究式、启发式、研讨式为主的选修培训课程,设计出5~6个训练题目,这些题目的特点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紧密结合,既有理论计算、方案论证,又有实际制作、整机调试和测试;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同时还含有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新仪器;既注意了课程、学科间交叉和渗透性,又强调系统和综合性,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电子设计竞赛为青年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改革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们通过针对竞赛的过程掌控,完善、提高和综合了实践环节课程。

4促进青年教师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专业技术职称上多属初级、中级,科研经验不足,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学术会议的机会较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该校对青年教师重培养、压重担、严管理,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教学质量。鼓励、支持青年教师个人进修学习,还积极为他们提供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比如选送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验交流会”,学习全国的优秀培训老师的经验和方法,使他们在吸收国内先进的教法经验的同时,尽快成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探索出了创新实践教育改革,与科技竞赛相结合的一种模式,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但推动和深化了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竞赛的内容和特点反应了该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是一个通往高层次科研的台阶。近几年,该院的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与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得到了锻炼机会,主持、参与省、厅、校的教研科研项目10余项,20余篇。

5小结

高校青年教师应当以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认识到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在该项任务中积极提高自身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为走向学术独立奠定基础;使自己尽快成长,能够具备较高的教科研水平,使我们的创新实践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电视、手机、电脑及各种先进的通讯形式遍布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形式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是获胜者,生活随机遇而改变,这就是说,学生只学会知识而没有技能,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无怪乎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滔滔不绝的老师,无精打采,打哈欠、伸懒腰,对知识的掌握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在底下偷偷地玩手机、玩游戏,虽说是学生破坏纪律,但也说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促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出现了多边性、复杂性和多元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空间里过早地充斥了大人的形象,有的甚至超出了大人的行为,一些疯狂的、极具性的文字、图像,影响腐蚀着学生幼稚的头脑和心灵,使他们在成熟以前就看到和经历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刺激、趣味和挑战,也使不少的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教给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生活的技能,让他们学会识别优劣、分辨真伪,抵制不良影响和行为,同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生活、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替代父母。

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强化管理,强化学习与竞争,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在学校的学习中,虽有老师的教诲和熏陶,但也缺失了很多的人情味;再加上农村生活城镇化的形式,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使很多学生的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家中十室九空,很多的学生成了“孤儿”,生活孤单,无人管理,学生像断线的风筝,无拘无束放任自流,沾染了不少的不良习气;还有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还有父母离异、酗酒、吸毒、邻里环境贫困不堪等,这样就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里,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教师就是和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孩子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扮演“替代父母”的角色才能融于学生们之中,关心他们,影响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体贴他们。教师承担保护和教育学生如何生活,学会为自己、为父母、为他人的责任,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成长、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关注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应付学科学习和学校的环境,教师还要经常反思自己与学生父母的差异,不断总结及时修正自己,真正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

三、教师是情境教育的实施者。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它强调建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可见,情境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案例具有的典型性、情节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创设案例情境,不仅能满足学生求新、求真、求趣的心理需求,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向。从分析这一现实生活中人们择业上的种种表现,引发学生对我国目前就业现状和劳动者在择业中种种现象的思考与探索,得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劳动者要成功地就业,就必须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出发,在提高自身就业技能的同时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通过展示案件,设置疑问,引发学生讨论,在分析和探究案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诠释,情境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教师是学生教育学意义的影响者。

教师,是一个无上光荣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亡,教师的工作在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整个社会中,教师和学生都始终受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之间的教育学影响无处不在,因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生活学习,每一情景都要做出反应,每一行动都是规范性的、负责任的,从教育学的观点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必然的影响。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师在知识上、语言上、行为上应时时刻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于教师形象教师人格的事情,给学生以正确教育意义的影响。

五、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多种多样的角色,掌握很多的教学技巧、技术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来传授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术,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在生态学中,花盆效应又被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从这一名词的字面就可以看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中的花盆效应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是由校园组织文化所造成的。首先,校园中存在的个人主义会导致花盆效应的出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并没有联系,在这种发展环境中,教师只能在狭小的时空中将自身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事务以及教学事务当中。这种组织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教师之间欠缺沟通,不会对自身所面临的教学困境进行交流,也不会对他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实践问题作出反思与探讨,因此教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这一问题,学校要重视强化教师之间的关系,重视在教师之间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座谈会、报告会等,要求教师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难题表达出来,并在教师的共同研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物种”单一性也会导致花盆效应的出现。无论是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还是培训工作中,一些学校都忽略了不同教师所具有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对生命多样性的忽视导致了“物种”单一性的出现,而这种“物种”单一性的现象又会不可避免地让教师队伍建设出现花盆现象。如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统一的培训内容、标准化的培训评价体系只能够培养出标准化的教师,在这种教师发展文化氛围中,教师容易失去个性走向大众化。针对这一问题,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多元化个性以及需求做出调查,同时有必要对陈旧的教师培训模式做出改革,丰富培训内容,从而适应不同教师的不同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另外,教师的培训工作不能被封闭在教育系统中,而应当重视与教学实践和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避免坐而论道情况的出现,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切实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教学时空环境的超耐度失衡

在自然生态中,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如果综合环境中的某一因子具有过多的量或者出现不足,则会导致物种的生存环境出现恶化甚至导致生物的灭绝。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生态耐受度与承受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超过限值或者没有达到限值,则会导致教师工作倦怠以及难以形成有效激励的问题出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耐受度与承受力的主要因素体现为教学时间和班级规模。虽然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班级人数做出了明确限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荷。较大的班级规模会增加师生心理压力,在产生烦躁情绪的基础上也容易导致班级冲突,这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导致教师产生教学低效感。另外,教学时间也是教学时空环境中重要的构成要素,这种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以及开展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心理。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都具有差异,而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同时,教师还需要负责组织班级课外活动以及学生辅导。虽然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事务性的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创造力的提升,从而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校长作风、学校管理风格、学校组织文化以及教师的教学时空环境承受能力,在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各级学校应当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对传统的学校决策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校园组织文化以及教学时空安排等做出优化,从而确保教师具备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第二条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均由静海县教育学会统一组织实施。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须提前制定相关活动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国家级、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要依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前制定县级评选推荐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或由教育学会委托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四条 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1.转发文件。转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文件。

2.个人申请。有意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教师,根据转发的文件要求,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的论文,由学校进行登记。

3.乡镇校审核推荐。乡镇校组织人员对教师作品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并按推荐指标要求(第五条)择优推荐。将教师原创性论文登记造册,向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进行推荐,并提供推荐名册。

4.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评选推荐上报。县教育学会秘书处组织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择优推荐。

县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程序。

1.全面发动。各单位要把优秀论文评选当作一次教师交流反思自身教学经验、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项校本研究活动,宣传发动到每一位教师、教育干部。

2.基层推荐。各单位根据每年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初评,根据相关要求及推荐指标择优确定上报论文名单,在本单位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参评。

3.组织评选。由学会秘书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论文分类分组、统一编号、清除论文作者个人信息、论文审核等;聘任评委,原则上评委由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担任;组织评委培训活动;各组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价赋分;秘书处安排相关人员对论文及各组评分情况进行复审;根据论文成绩分类统计排序,按奖级设定比例和成绩一次性确定获奖名单及等级。

4.评选结果。评选结束后,通过《静海县教育科研简报》公布,并供各单位存档备查。公布后,向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第五条 推荐指标。原则上各单位推荐论文篇数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0%。

第六条 论文要求。

各单位推荐的县级论文要符合以下要求:

2.报刊杂志未公开发表的。

3.如实填写《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登记表》。

4.每篇参评论文打印2份,同时提供电子稿。论文正文格式

各单位推荐的国家级、市级论文要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第六条 奖项设定。县级获奖论文总数控制在推荐总数的60%左右。评选结果按1:3:6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项;国家级、市级论文推荐比例,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七条 评选纪律。评审人员和评审工作人员在受理申报和评审过程中,应客观公正,秉公办事,严格把关;评选实行回避制度,凡申报参加评选或有亲属参加评选的,不能担任评委。评委成员必须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坚持原则,执行评选规定。对工作不认真或有营私舞弊行为的评委成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评委资格的处分。论文作者需作出“个人诚信承诺”,保证所写是原创,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审查,并对论文原创的真实性出具审查意见。严禁弄虚作假,对抄袭他人文章和冒名顶替者,取消参评资格并记入学术诚信违纪档案。

第八条 县级论文评选活动不收取参评费,相关经费由县教育学会和县教科室承担;国家级、市级论文评选活动,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县教育学会负责解释。

静海县教育局

静海县教育学会

上一篇:中学德育原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儿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