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7 12:36:36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创建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水平,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为推进素质教育作贡献。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一体化”工作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四、读书安排:《现代教育理论研读》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2篇

昂扬奋发的一年。作为伟大祖国肌体上的一个细胞,年对于我伟大的祖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应该象日益强盛的祖国一样与时俱进,奋发图强。

教书育人十八个年头,一名教师。培育的耳不闻、口难语的聋哑儿童。从不因为自己是特殊教育工作者而放松对美德和知识的追求,更不因为学子没有桃李满天下而郁郁寡欢。当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得到充分地施展,用自己的创造力回馈社会奉献人民的时候,必然是快乐和充实的觉得人生自由为贵: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身体,自由的发展空间,都可以使人充分体验到生命成长的乐趣,体会到追求心灵光明、助人自助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选择了特殊教育工作就相当于选择了一条光洁崎岖的山路,坚定的认为:读万卷书、忧天下人是此生的鸿愿。读书即是与先贤对话,见贤方能思齐。于是读书计划即日起施行了

我的读书计划依从三条线:

一、修养线:读中外文学史、哲学史和各种文学作品。寻人类文明之源,走文化苦旅,汲取宝贵精神财富以修身养性。

二、事业线:读中外古今教育史、教育理论著作。致力于变教书匠而为教育家。

三、爱好线:读心理学发展史、心理学知识应用书籍,学习各种心理咨询技能,做好心理咨询师工作。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3篇

一、活动宗旨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营造书香校园,使广大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广大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教师读书搭建好平台,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激发教师读书欲望,提高教师读书品味。

2、开展“五个一”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读书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一定的读书学习能力。

三、实施办法

1、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教师读书计划。

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小组为单位,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全校性的教师读书计划。各学习小组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以“提升理论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主题的读书与实践计划,教师个人根据自己需要选定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教学专著,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读书计划。

2、改善读书条件,搭建读书平台。

学校为教师推荐读书篇目,同时尽量配齐、配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保证教师集体学习用书。学校图书室对师生开放。

(1)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使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促使全体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年精读学校推荐的书籍1本,并于期末上交读书笔记,本内容列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内容。本学期确定必读书目为《论语》,《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选读书目为《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下学期必读书目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选读书目为《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中谷彰宏)。

(2)创新读书形式。学校利用教师论坛、教师博客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

(3)把读书与摘记、感悟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教育书籍的充分理解。

(4)把读书所获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形成自己新的教育见解,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

3、树立读书典型。学期末召开读书活动总结交流会,要求各小组对一学期来的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交流与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推广先进。

4、组织落实学生读书活动,以开展“五个一”读书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每天一诵,利用2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开展晨诵活动,重点是背诵精品诗文。

每周一记,建立学生读书积累本,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周的读书内容和体会;

每周一课,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做好图书的借阅登记和管理;

每班一集,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装订成册期末向家长开放;

学期一展,定于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以多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目标管理,并及时进行指导、检查,使读书活动落在实处,办出实效。班主任要制定本班的学生读书计划,并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组织落实。

四、组织和制度保障

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经费保障及沟通

学校采用财经投入、教师自筹以及和相关单位协调等办法解决书的问题,为读书提供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完善制度,精心组织

学校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计划,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读书的奖励机制(期末将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将读书活动与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个人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读书活动计划落到实处。

4、加强指导,定期检查

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同时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教师的读书笔记要定期检查),注重读书实效,避免走过场,搞形式。每学期末要组织开展汇报活动。通过读书,进行有效的教育理论储备,针对所读专著,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心得,每学期至少一篇。

读书笔记具体要求:

第一,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应有具体的说明。

第二,对书的章架结构应有所体现。

第三,对所摘记的教育观点应注明所摘书中的页码。

第四,提倡将读书摘记和读书感悟结合起来,也可以对所读整本书的感悟写成篇幅独立的读书心得。

第五,以读书吸收为主,以摘记、感悟为辅,读书笔记应做到保质保量。

加强学以致用,要有意识地以读书理论收获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贯彻新课程理念,强化生本教育、爱心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切实做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5、有机结合,减轻负担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人文素养,提升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养成阅读和相互交流的习惯,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学校决定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读书会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创建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爱读书、读好书,使每位教师成为有人文情怀、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学者型教师,同时积极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二、读书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养成教师阅读和相互交流的好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涵养丰富的学者型教师。

3.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4.组织读书会成员参与其他的一些有关读书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三、读书追求:吸收营养、滋润精神,提高眼光、开拓视野、改进行为。

四、读书活动的时间及内容

1.活动时间:20**年4月至**年1月。

2.读书内容:教育报刊、教育理论书籍、文学名著等。

具体书目由学校推荐。

五、读书活动的形式及对象

1.活动形式:个人学习与集中交流相结合。

成员每两周上交一篇阅读心得,每月集中参加一次书友交流活动:读书座谈会、好书推荐、交流心得等。教师自学时并要求做好摘录及其撰写心得体会等。

2.参加对象:本校全体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六、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1、建立学习制度

改变传统的学校学习机制,创立良好的、宽松的,有利于教师的及时沟通、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形成个人自学与集体交流,短期与长期学习,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制定读书计划

制订教师读书会**学年读书活动计划,每位读书会成员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一学年读书计划。

3.创新读书方式

一是以个人自由广泛阅读,二是利用教育在线主题帖,定期开展集体读书活动。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集中交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4.读书范围及时间安排

(1)要求每位会员每学期自读教育书籍、文学名著、文学期刊等至少3本。

(2)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让教师乐于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3)设立“校园书香文化周”,将“世界书香日”(每年4月23日)所在周,定为我校“校园书香文化周”。

5.理论指导实践

每位读书会成员每月撰写2篇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教育教学,推进新课改的实验工作。

6.建立评估机制

每学期期末,每位读书成员上交一篇得意的读书心得体会,学校将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作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

7.活动负责

读书会日常活动应由读书会全体成员组织。其主要事务由读书会会长负责。读书会会员活动每月一次,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并做好记录备案。

七、时间及具体内容安排

**年4月:

1.起草《读书会章程》草案。

2.选举读书会会长、副会长及理事等人选

3.教师读书会开班。

4.读书会成员制订活动计划。

5.落实交流平台,主要是教育在线读书联盟。

**年5月

1.阅读《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实践教育学),并撰写交流阅读体会。

**年6月

1.阅读《孩子们,你们好》,举行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年7月

1.组织读书会成员参与一次外出活动;

2.读书会成员交流研讨;

3.评选优秀心得体会、优秀读书笔记。

**年8月

1.撰写阅读心得;

2.读书会学期总结。

20**年9月—**年1月

1、坚持写工作日记;

2、练写三笔字;

3、广泛阅读教育专著及相关专业理论。

**市保国第一小学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5篇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一个富有理想、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启发智慧和鼓励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他就越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一种内省与自察。读书的人生才是丰富、聪慧、强大而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当今社会虽然很难,但非常可贵。

前些年,朱永新教授发起了一个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他们制订读书计划,设立户外书架,征集读书名言,推荐阅读书目,拓展阅读时空,开展图书交流,举办读书演讲,汇编读书笔记……在校园里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朱永新教授甚至曾于2002年6月26日在“教育在线”网上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为:“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10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为:“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的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曾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老师心领神会,每天阅读和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

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证明,读书、思考、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改变广大教师生存状态的最佳投资。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思考,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空虚,生命不再苍白,人生不再无奈;而写作,可以使教师的精神更加专注,生命更有意义,人生充满希望。这三者,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能够做到的。假如我们都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爱好和个人素质某方向的欠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读一些书;假若我们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持续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假若我们能直接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转化为个人活生生的教育教学生活:假若我们能够边读书、边反思、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思考者、研究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专业化的成长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读书,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那么,读书也就势在必行。许多老师都聆听过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支玉恒等人上课,他们在课堂上那种炉火纯青、大气磅礴、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不止一次使我们惊叹并折服。他们的成功也是得益于读书。而我们和他们差距,我想无非是自身的知识积淀不够、文化底蕴不足。鉴于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书!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在探讨中国教育的得失时,都提到缺乏人文关怀。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教育仅仅是把知识、概念传授给了学生,而没有把文化、文明和科学的理念传授给学生。我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有文化”的教师。

坦率地说,我们并不缺乏对教科书内容了如指掌的“知识型”教师,他们能把课本基本知识讲得头头是道,所教的学生在“知识立意”的考试中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恰恰意识不到课本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等真正富有教育价值的内涵与灵魂。在这样教师的教育下,学生依然走不出“有知识没有文化”的怪囤。

要改变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状况,就需要造就“有文化”的教师,而“有文化”的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爱好读书,善于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曾对几所高中和小学的教师作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参加工作后除了教材和教参外,就很少阅读其他书籍了。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能成为一个有人文精神、有良好德性的教师。因此,我们以为,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各地、各学校都应该制订一个教师读书计划,用几年时间让教师们潜心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如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读朱永新的教育专著,读孔子的《论语》,等等。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们沉下心去读教育名著和经典著作,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读中外名著,使学生的视野开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通过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努力打造发展式的新型教师。培训l方式包括读书学习和反思研究两部分,即读中外教育家和现代教育论著,学习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等内容;反思每日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

为全面营造一个书香校园,创建一个让广大教师自由学习的环境,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与努力。

1 营造书香氛围

在校园的校门、走廊、宣传窗、教室等阵地贴挂营造书香校园的宣传标语、名人名言,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

充分利用下发图书,并适当添置、补充学校图书室,建成教师阅览室,全天向教师开放,真正让教师有书可读。

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开展介绍好书、欣赏佳作和读书交流活动,及时反馈校园内的读书动态,让师生时刻不忘读书,永远对读书充满兴趣。

2 搭建读书学习网络

学校成立了各种读书小组,指导、激励教师阅读,并制订了《教师读书学习方案》《教师写随笔计划》《师生共背古诗词计划》,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有序实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周全严密的读书学习管理网络。

充分发挥学校电教资源的作用,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好学习型网络校园,通过

校园局域网,让教师们进行网络学习与交流,在操作与实践中培养教师们的信息应用能力。把学习、读书、写作、发表、激励一体化,从而搭建成一个读书学习的良性运作网络。

3 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就是让教师通过阅读中外教育名著、教学书刊等书籍,让教师真正掌握教育教学信息的前沿信息,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地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充实自我,做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人。

根据《教师读书学习方案》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二至三本由学校推荐的教育名著,至少订购两种以上的教育教学书刊杂志,并实行固定时间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集中阅读与个人阅读相结合、读经典名著与读报刊杂志相结合、阅读与交流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在认真阅读的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摘录500字以上的精彩篇章,或写上自己阅读后的启发和感受,读完后撰写读书随笔或论文。教科室定期对每位教师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做好统计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后感、论文的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教科室做好推荐工作,积极把优秀随笔、论文投送到全国各地的各个教育系统和教育报、教育书刊杂志社评选发表,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在整个读书过程中,学校教科室实行从开始阅读到读完全书的全过程跟踪记录,从而激励教师时刻不忘读书。

读书学习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撰写教育随笔则是为教师创造了一种积极思考的空间。对教师而言,撰写随笔带动的是阅读、思考和实践;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撰写随笔,就是让教师实现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法宝,一个人只有找到自我成长的途径,他才能够可持续发展。每天写一点日记,每天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些东西就是最实用的“教育科学原理”,这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的最好资料。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6篇

1、通过活动,努力提高我校教职工

2、通过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通过活动,使教师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读书活动的宗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学习教育名著、原著和加强自身修养的书籍。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理念,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三、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读书活动的范围

活动对象主要为学校全体教职工,以班组组成各读书小组。

五、读书活动的内容

1、教师年内精读2本教育理论经典名著,可以公共教育理论类、学科类、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类相结合。

2、最好选用《推进委员会所推荐的书目》

3、可在图书馆《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报中找到邮购书目,个人和班组可进

邮购,可在书店进行购买,可向图书馆借阅。

六、读书活动方法和步骤

1、采用班组每次活动及政治学习时间集中学习和课余教师自学相结合,学校定期安

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心得。

2、制定读书计划:各班组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订读书活动计划,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还必须有读书交流具体时间安排。每学期交一篇读书笔记,办公室按类装订成册,建立“教职工学习”文件夹,纳入各种参评检查材料。

3、研讨交流、全面反思: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研讨,定地点、定时间、定主题,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要从研读教育名著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思想、观点与自己的认识和做法相对照,反思提高。

4、学用结合、推进工作:每位教职工期末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经验总结。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教育教学,改进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建立读书活动信息交流。在校园网学习之窗中建立读书活动信息。图书馆对老师借阅教育理论用书提供方便。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7篇

全面贯彻学校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成长校园》《书香校园》的实施内容,全面贯彻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加强本组教师自主合作、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作任务:

1、 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本组教师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找准自身不足,确定努力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年个人成长计划。学期末要对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2、 继续抓好教研工作,每周至少两次集体教研,每次教研时分工明确,有讨论的主题,提前搜集准备资料。分别有记录员、主发言人,每个教师都充分地发言自己的看法,讨论主题。主要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困惑处、重点工作安排等方面去问话,紧密结合教学,以指导工作更好开展。积极开展好即兴教研,每日如果谁有问题或成功之处等都可随时展开讨论,教研组长积极营造研究氛围,多谈工作,少谈闲事,创设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3、 开展本组教师互相听课活动,每月每人至少听本组一位教师讲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 注重常规教学的沟通,平时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方面,谁有好的想法要告知本组成员,谁有疑惑之处组员要尽力解答。教案、作业本、笔记等定期在本组交流。

5、 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

①提前作好准备,参加学校以“问题课堂”为主题举办第八届“我与新课题通行”教师论坛。

②集体教研,积极参加第三届“成长杯”教学赛讲。

③搞好读书活动,从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参与首届读书节活动。

6、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实施学生评价奖励机制,本组教师根据本班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奖励机制。

7、 搞好学生活动

①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空间,利用语文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小培养天天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每日读书、读报,家长监督,班级考核,定期组织交流会,班内、班级间每班评选“读书之星”,本学期向学生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②扎实学生基础,开展“百字无误”竞赛,铅笔字写法比赛、“识字擂台”赛、“小小朗诵家”活动、图配话活动。

8、督促本组教师积极学习,利用一切时间读《小学语文教学》《国内外教育文摘》《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和一切经典书籍,并经常交流读书体会。

逐月工作安排

月份

内容

二月

1、 撰写个人成长计划

2、 制定教学进度

三月

1、 进行班级试卷分析

2、 听骨干老师引路课,并展开讨论

3、 修正个人三年成长计划

4、 参加语文教师作文比赛

四月

1、 参加青年教师探索课

2、 学生故事交流会

3、 学生“识字擂台”赛

4、 参加首届读书节

五月

1、 参加第八届“我与新课课程同行”教师论坛

2、 参加中年教师创优课

3、 学生开展“小小朗诵家”活动

4、 学生铅笔字写法比赛

六月

1、 学生“百字无误”比赛

2、 组织学生期末考试

3、 学生“图配话”活动

4、 学生“六一”读书之星各项考核,优秀生表彰

七月

1、 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8篇

培训形式

1、切实参加好集中培训。力求人员到位、学科到位、时间到位,要求到位,切实参加好市、县组织的每一次培训活动。

2、扎实组织好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做到目标明确,内容落实,把理论学习和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3、如实开展好自我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培训,又对教师个人自主学习、反思与研究提出要求。并能依托教育网络,开展网络学习。

培训措施:

一、落实上级的有关培训要求

按照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要求,落实上级下达的教师培训任务,如因特尔电脑培训、教材培训,做到人员到位,按时参会。要求接受培训者写出培训汇报或收获,在8月下旬开学前的工作会议上讲座或传达。

二、组织校本研训

1.根据“读书月”活动方案,抓好暑假教师读书活动。

认真研读《课标》,重温《纲要》精神,切实领会《课标》实质,切实领会其精神,达到对新课程的认同。研究按照新课标编写并经国家认可的几种版本的新教材在编写思路、内容、结构、要求等方面的特点、优势,以及新旧教材的区别。

学校新近购置教师必读书籍近500余册,作为暑假读书的主要资源。图书室在放假之初全天开放,为教师做好借阅服务工作。教师在暑假期间要读2本以上教育理论书籍和1本专业书籍,并熟悉下学期教材。学校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记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写入《教师发展手册》。还可写一份成功的教学案例或成功的教育体验;8月下旬至开学前,学校在新学期工作期间进行检查,并记入本人的继续教育培训档案,与考绩挂钩。认真参加“首届桂林读书月”的征文活动,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者参加全区比赛。期初举行教师读书报告会、读书讲座、读书论坛、读书征文等交流活动,进行读书随笔评选活动,提高教师阅读兴趣和水平,并推选优秀者参加区级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每人写1——2篇读书心得,选优秀征文参加区内比赛。

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读书论坛里将自己的读书随想或读书心情与大家共享。如:读书活动话感悟。组织教师撰写对读书月活动、对读书、对读到的某一本书的感悟(收获、体会)。每篇不少于1000字;只言片语话感悟。教师可以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印象深刻、对自己产生震撼、教育、影响、启迪的词句择录下来,并把心灵的感悟写出来。每篇不少于600字。2.组织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培训,与上级有关培训相结合;

3.组织起始年级、起始学科教师培训。

4.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7月份,学校对35以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重点进行培训。

5、以“问题”为中心的管理策划活动(思考学校下学期有关教学管理举措):所有教师思考学科教案的改革;学科基地的老师(英语、科学教师)思考下学期学科基地建设措施;音乐体育老师思考下学期课间操的编排;教研组长思考下学期教研专题的制定等。以上要求以书面形式上交。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范文第9篇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将“晨诵、午读、暮醒”落实到每天的教学生活中,倡导师生共读,鼓励亲子共读,让阅读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存在。学校下发必读书目单,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带领学生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进行全校师生共读。

2、制定好读书计划。教师结各自身实际制定好读书计划;班主任制定好适合本班情况的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美文作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诵读一定篇目的经典美文

3、加强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建设,书籍与网络相结合,多渠道的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4、举行师生“阅读”系列活动:经典美文诵读、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等。

5、设立读书学位卡,激发学生读书积极性。评选“美读少年”“美读教师”“美读班级”“美读家庭”,以此鼓励全校师生快乐阅读、自觉阅读。

6、每月举行一次教师读书沙龙。

7、建立交流平台。

在教育在线分别建立“书韵飘香”、“成长足迹”两个主题帖,师生定期上传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展示师生成长历程。

8、学校每月出一期《__风》小报。

1、召开教师专业读书推进会,对年青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六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写出一篇论文, 每学期研究一个小课题, 每月上交一课教育案例, 每星期上交一篇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我校在教育在线建立了网络交流平台。建立了书韵飘香-__小学教师读书随笔专题贴。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星期上传一篇个人教学随笔,学校随时检查老师们的书写动态,不定期公布书写篇数。

3、本学期,我校将师生的读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首先教导处根据课标要求下发了各年级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并由学校联系新华书店送书到校。班主任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积极为学生购买书目,确证人手一本,保证学生有书可读。并为每班配备了新教育专题阅读书《日有所诵》,要求每班早上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晨颂。教导处并规定每天中午午休课半小时为师生共读,并由值班教干进行检查每班的读书情况,让课外阅读得到扎实有效开展。

4、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育在线上,建立了成长足迹-__小学学生读书日记主题贴,要求各班每月按班级人数10%的比例,及时上传优秀的学生日记、读书笔记。

5、学校__风文学社继续出版,每月出一期“__风”小报。

6、积极组织读书会成员参加“乡村教育家”组织的活动。

1、成立学校读书活动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读书活动”工作,分工明确。

组 长:__副组长:__

成 员:__ __ __ 各班语文老师或班主任

2、参加读书会的教师每人定期上传读书随笔,学期结束,评选出优秀读书个人。

3、对参与的教师实施专门的考评细则,学校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对不参与的年轻教师在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1、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2、激发教师成长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批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善于反思,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群体。

上一篇:个人读书计划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读书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