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1 11:11:33

java学习计划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桌面上下文;MVC架构;中科院分词算法;实时监督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54-03

一、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学生个人桌面上下文行为日志的获取,构建一个个性化的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的指导服务系统。向这类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个人学习指导系统,协助其改正不良习惯,使大学生能够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

基于桌面上下文的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指导服务系统(Tim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TMS)是以学生个性化数据统计为前提的,集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的定制、管理、监督、统计为一体的服务系统。该系统底层以文件的方式存储用户的桌面上下文信息、存储用户的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实现公共数据的存储。上层以Java Swing 技术实现系统的界面,展现数据结果,以实现友好、方便、快捷的交互体验。该系统实现各种数据模型的统计分析,以各种不同的统计图形展示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同时该系统实现三种不同的监督体制,包括基本监督提醒、邮件统计表反馈、短信实时反馈。另外该系统通过对学生桌面上下文数据的分词分析,实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关注话题排行。

该系统对有志于改正不良使用电脑习惯的学生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该系统完成后具有以下特性:

(1)方便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改善自己使用电脑的不良习惯。

(2)通过对学习计划的统计分析,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3)多功能的监督系统,方便学生设定的监护人对其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4)通过桌面上下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获取自己关注的话题排行。

(5)该系统也适用于其他各类有志于改善自己使用电脑习惯的用户。

二、系统架构

1.桌面上下文用户数据的获取和存储

桌面上下文用户数据的获取和存储是实现该系统的数据基础。桌面上下文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打开各类文档的标题信息、浏览各类网页的标题栏信息、打开的各类应用程序信息。随着用户使用电脑时间的不断增加,这些信息量会不断增大,采用合理的内外存存储方式是该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该系统采用中科院分词算法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哈希表的方式管理内存中的数据,实现了高效的数据读取模式。对于系统使用应用程序的时间记录,该系统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开辟一个线程,每隔一定的时间粒度,轮询系统当前开启的应用程序,将对应的使用信息记录到文件中。这样当计算一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时,只需要获取对应日志文件的行数,然后乘以粒度就能得到结果。

2.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架构设计

用户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的统计分析是通过基于对用户桌面上下文数据的记录结果分析得到的。对用户制订的学习计划及进程在后台进行监督记录,最后按照不同的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不同的统计图表(统计表、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展现给用户。另外,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监督规则,会对该学习计划进行多功能的监督反馈。监督功能包括基本监督、Java Mail邮件报表反馈[1]、短信实时控制。基本监督包括阻止和提醒模式。阻止模式包括关闭应用程序和弹窗提醒模式。提醒模式包括开启应用程序和弹窗提醒模式。邮件报表反馈和短信实时控制会及时向用户设定的监护人发送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电脑的使用情况。用户的关注度排行榜,是利用中科院分词算法对用户桌面上下文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而得到的实时信息,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自己近期的关注动向。

系统的架构遵循软件开发流行的MVC模式,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持久层。该系统中表示层采用 Java Swing组建并设计实现。数据持久层采用Java序列化的机制,将对象完整地存储到文件当中。[2]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多任务的系统,用不同的线程来同时进行不同的任务。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1 所示。

3.基于MVC的 TMS 多任务协同工作系统的研发

TMS 系统在总体架构上采用 MVC模式。这种模式以最少的耦合协同工作,分工明确。首先由Java 的事件监听机制接受用户的请求并调用某个模型来处理请求,再将处理的结果交给某个Java Swing 组件,呈现给用户。系统采用多线程的设计机制,分别采用不同的线程来进行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普通监督工作、邮件短信反馈工作。多线程的设计模式使系统能够协同完成多项任务。

三、关键技术

1.学习计划模型的设计和存储

学习计划是指用户对一系列添加到TMS 系统中需要被监督管理的应用程序详细使用情况的一个集合。在本系统中学习计划的最小操作单元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对一个应用程序的监督控制信息被称为记录(Record),若干个记录的集合就是一个学习计划(Schedule)。在本系统中分别用三个不同的类来表示上面三个实体。应用程序(Application)包括应用程序名字(name)、别名(nickname)、路径(path)、类别(type)。记录(Record)包括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开始时间(begintime)、结束时间(endtime)、服务模式(servicemode)、控制时长(controllength)。学习计划(Schedule)包括一个记录集合(record list)、开始时间(begintime)、结束时间(endtime)、计划名(Schedule name)。学习计划存储模型如图2 所示。

2.桌面上下文数据的获取和存储

桌面上下文数据是用户每日使用电脑产生的基础数据。本系统中的子系统ProcessTime(简称PT)用来记录用户的桌面上下文数据。PT 系统采用Win 32 API获取系统窗口程序的标题、应用程序使用情况等数据并最终存储到文件中。

3.多功能监督系统的实现

TMS 系统中的监督功能是集合了普通监督、邮件报表反馈、短信通知的体系。系统根据用户配置文件中配置的相关信息采用制定的统计模型,计算通知的临界条件,当临界条件被触发的时候,调用通知模块来完成监督功能。短信监督集合了已经开发完成的SMSService(短信发送平台) 系统。只需要在程序中将需要发送的短信内容插入SMSService系统对应的数据表中,该系统就能够将短消息发给用户设定的监督人。

4.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Time Management System (TMS)分为TMS子系统、Process Time (PT)子系统、Rank List(RL)子系统。总体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1)TMS子系统,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模块、系统监督程序管理模块、学习计划模块、监督系统模块。

系统参数配置模块,对系统后续功能需要使用的基本信息进行配置,指用以验证的用户邮箱、监督人邮箱、监督人电话、监督类型、阻止方式、提醒方式、监督百分比等基本参数的配置工作。配置完成后存储到 config.data 文件中。

系统监督程序管理模块,添加需要监督的程序到系统中,并可以对该程序实施删除。应用程序一旦被添加到系统中,系统就会记录该应用程序当天的使用情况。

学习计划模块,包括学习计划管理和学习计划统计分析功能。学习计划管理包括添加、删除、查看学习计划功能。学习计划统计分析功能指对学习计划按照系统设计的模型,显示对应的统计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

监督子系统,会根据系统配置信息中提供的监督百分比,判断系统正在执行的学习计划中子项的当天完成度和监督百分比的大小,并根据监督种类的设置,实时向用户以及监督人反馈信息。普通监督会根据用户设定的监督时间间隔来按照监督类型提醒用户。邮件报表反馈和短信实时反馈会按照默认一天一次的频率向监督人发送对应的数据。

(2)PT子系统,包括桌面上下文数据获取模块和应用程序使用记录获取模块。

桌面上下文数据获取模块,系统通过调用win 32 API 获取用户使用电脑时打开的各类窗口程序的标题、浏览器的标签栏、应用程序名等数据,并按照设计的格式存储到对应的文件系统中。

应用程序使用记录获取模块,主要记录用户使用各个应用程序的时间,为对学习计划完成度做统计分析提供数据。

(3)RL子系统,是用来查看用户关注度排行榜的模块。该模块通过中科院分词算法,对PT 子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百分比,最终以组件的方式呈现,供用户查看。

5.基于MVC 模式的多任务系统的实现

现代软件设计中通用的MVC模式,是软件设计的主流模式。本系统是基于Java Swing 技术进行桌面系统开发的,由通用的窗口(JFrame)或对话框(JDialog)作为View 层展示数据,利用实体操作类作为业务层,如 ScheduleManagement.java,并以实体POJO类作为数据模型,如Application.java、Record.java、Schedule.java等。图4以制订学习计划为例,展示系统一个模块的MVC实现。

四、小结

本文设计中基于桌面上下文的大学生使用电脑时间管理服务系统是学生更好地利用电脑生活、学习的辅助工具。该系统底层以文件系统的方式存储数据,实现了对数据的读写比采用数据库更快速的效果。上层以Java Swing组件展示内容,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该系统从学习计划定制,到统计分析,到监督反馈一体化的机制,相信能够很好地对学生使用电脑的行为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孙卫琴.JavaMail API电子邮件的收发[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7(12).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在大学校园内,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规划与控制时间的能力,学习计划一拖再拖,虚度光阴,或者在遇到众多任务时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亟需一款使用方便的时间管理工具。而当前已有的时间管理工具,主要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针对性不够强,不能满足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调查并掌握大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从时间管理领域出发,运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设计并开发一款满足大学生时间管理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时间管理软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群体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研究基础

2.1理论基础

根据StePhenR.Covey的研究,时间管理的方法从基于时钟和手表的提醒工具时代开始,先后经历了基于日历和预约笔记的计划工具时代以及基于优先权的计划与控制工具时代,直到当下,进入强调效率与能动性,将目标与角色也融入到时间管理中的第四代。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即以当前时间管理工具的主流理论GTD为依据。GTD方法由DavidAllan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该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Collect,收集、记录下所有的任务;Pro-cess,将所有的任务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加以分类整理;Orga-nize,这是GTD方法的核心步骤,组织相应的任务和清单;Review,对GTD系统的回顾与检查,进而更新任务清单;Do,按照GTD清单去执行、完成每一项任务。面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系统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功能模块划分。

2.2技术基础

采用Web应用或者桌面应用方式进行时间管理,有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群体百分之百的手机拥有率,使得安卓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和使用前景,因此时间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手机终端应用为主。开发安卓软件,需要搭建安卓开发平台,在搭建环境时,必须先安装JDK,也就是JavaDevelopmentKit,这是整个Java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Java运行环境、Java工具和Java基础类库。在集成开发环境IDE的选择上,所选择的是Eclipse,它是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最后在此基础上安装An-droidSDK,即SoftwareDevelopmentKit,便可进行时间管理系统安卓应用的开发。

3大学生群体特征与系统架构

在系统开发前,对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做了相应的调研。根据对大学生的座谈访问,以及参考现有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是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应中小学生来讲,大学生有非常富裕的自主时间,除课堂统一学习外,学生个体表现的优劣差异正是源于对课外时间的利用和掌控。因此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将分为上课模式、课外模式和时间管理模式3种。在上课模式下,软件不进行任何提醒,同时按照手机时钟,已经完成的上课任务,对应在时间管理系统中予以标记;在课外模式下,启动提醒功能,每隔一个时间周期,会提醒用户查看任务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时钟周期可由大学生自行确定;在时间管理模式下,将启动管理功能,这也是时间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大学生需要收集整理自身的任务,如上课、校园社团活动、课外实验作业等,并将相应的任务及时间分配录入时间管理系统中。

4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与设计

在时间管理器的3种模式中,管理模式包含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根据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需求,在管理模式下,包含了今日任务、任务查询、任务收集、任务整理、任务提醒与执行5大部分。

4.1今日任务

在此模块,可以看到今天的任务列表和任务完成的进度、执行情况,这里包括已经完成任务、待完成的任务,即等待完成的任务,另外还包括尚未完成、正在执行的任务,能够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当天的状况。

4.2任务查询

任务查询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查看在今天以前完成的历史任务,系统记录了每天各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完成的任务,并可以生成一周表,根据产生的报表,提供立体的任务完成图示,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时间的用途,以便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大学生也可以根据时间报表调整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分配。同样,也可以自行制定查询的时间范围,系统会保存最近一年的任务记录。

4.3任务收集

按照GTD方法,收集、记录所有的任务信息,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特定时间段的任务以及预计完成时间和计划记录下来,如是去上课,还是去参加社团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这里将任务分为两类记录,一类是不可调节时间,指在这一段时间内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每天的上课时间不能更改,其次是课堂外可调控时间。对可调节时间的任务,在记录的同时,还可以设定任务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将任务分为红、橙、黄3色。

4.4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任务执行列表中的所有任务,进行相应的管理,这里主要包括任务的修改、任务的删除以及任务的添加。任务添加的主要作用,是将任务记录中所列的任务加入任务执行列表。

4.5任务提醒与执行

按照时间管理系统中记录的任务和时间,在相应的时间点做出提醒,尽可能地提醒使用者去完成制定的任务,以及完成自己制定任务的时间,衡量自己的实力,方便今后制定计划。当任务呈现红色时,为重要级别,会在手机全屏显示,并且震动,提醒使用者,要做事情的时间即将到达,请使用者做好准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设置预先提醒时间,是否连续提醒。如果是橙色级别,则会以发送提醒对话框来提醒使用者在本模块中。如果是黄色级别,只做最基本的信息提示。

4.6其他辅助模块

除上述主要功能模块外,在时间管理系统中,还增加了励志模块和留言模块。励志模块每周都会展示出在分享的时间规划中获得推荐数最多的规划方案。留言模块提供一个同一个地区按距离远近划分的使用者的公共留言板,当然,使用者也可以屏蔽掉该功能。

5软件部署

大学生可以在任意终端、任何时间、地点使用时间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使用的一致性,在部署时,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用户个人空间中,实现Android客户端与云端数据的同步,如此,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共享,也能避免终端设备遗失而丢失个人信息。

6结语

在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上,从大学生的使用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大学生的行为和使用习惯,设计3种模式,并在管理模式下,设置6大功能模块。大学生通过使用本软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加科学地安排和规划个人学习和生活,逐步改变拖延、懒散的生活习气,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该系统有很好的实时交互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交互功能良好,这也是智能手机在学生生活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推广意义。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行为主体;自我监督;知识迷航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22-02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Environment Knowledge Get Lost and Countermeasures

YOU Xiao-rong, TANG Lin-hai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 In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network behavior main body in the face of the free comfort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often do not know where to learn on, choose what kind difficult course, the next stage how learning and so on problems, the learners knowledge navigation research appears has good pertinence and use value.

Key word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self-monitoring; knowledge navigator

由于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行为主体使用网络来进行资料查询与知识获取,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

近年来,虚拟学习社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虚拟学习社区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用户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用户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

目前的虚拟学习社区大部分倾向于对网络学习者的心理活动研究、学习资源、网络道德问题等的研究,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知识表现方式等问题。在培养自己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自己管理自己,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知识选择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 知识迷航

冗余网络信息导致学习者迷航。网络信息资源浩瀚,但是,大量组织无序和随机性的信息容易造成学习者的“信息迷航”,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中“负信息”也可能使学习者茫然,而知识传递方式的单一性与统一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面临相同的学习方式,导致网络学习寡效。

1.1 学习资源建设和搭配的不完善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没有明显的界限,学习平台大多嵌入到网络课程当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数据的传递滞后与学习信息的共享程度不够。同时,各门网络课程的知识安排与知识表示方法的风格不一侄,造成学习者学习的不适应性,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1.2 学习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诊断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因此,基于网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又属于传统灌输方式的学习,因此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指引学习者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学习资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监督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在无人监督的自主环境下的懒惰至关重要。

2 解决策略

2.1 学习过程评价环境的设计

学习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了不同的学习成果,对已学的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当中根据前面的学习检测,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当前页面中输出考题答案和考试成绩,并依据测试成绩划分等级,系统依照等级自动连接到为不同等级设置的相应学习计划,通过测试结果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记录,根据测试成绩了解到学习者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决定后续学习过程,学习章节。对用户的状态进行管理。当用户再次登录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实现用户学习的个性化。

在网络教学中,特别需要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环境,根据学习者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向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学习评价对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给学习者有意义的信息反馈。

例如,某位学习者想要往计算机软件方面发展,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维护等工作。老师会给出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学习计划。首先建议其学好基础课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核心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设计(核心基础课)、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核心基础课)、C程序设计(核心基础课)等。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老师会根据其成绩、发展目标、理想工作等方面给出接下来要学习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ver、C&C++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因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调试、维护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在软件产业第一线的计算机软件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要求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主流技术和最新动态,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并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如果某位学习者的目标是向网络安全方面发展,则可增加网络技术(核心基础课) LINUX操作系统以及信息编码等课程。

2.2 学习情况诊断模块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诊断模块能够针对学习者面临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各种情况给出模型,并有服务模块提供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目前的学习社区在实施上容易走向以为只要提供了网络行为主体提供支持,主体一定会去用的误区,只是无约束的知识的提供和传递,对网络行为主体接受与否缺乏监控机制。

因此,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为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学习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学习效果,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进度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新贤. 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2] 商荣波. 浅谈意志和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育探索,1996(6).

[3] 胡靖华. 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

[4]辛海娟,张玲. 基于 Moodle平台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践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34-35.

[5] 曹梅.网络学习的学习监控和学习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框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 高职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网络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专题学习网站通过学习者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如何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1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1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过分依赖,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对学习的认识是“老师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生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1.2 对学习资源的利用不够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和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图书馆、市场上的书籍没有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的局限性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

1.3 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

有些学生虽然有要自主学习的认识,但是却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还是依赖过去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学习的进步和发展。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学习专题而展开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专题学习网站一般包括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库、专题学习的协商讨论空间和专题学习评价系统四部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思路,在此利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为例进行探索。

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向学生提供大量的Java程序设计开发专题学习资源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本专题学习网站由“结构化知识”、“扩展性资源”、“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网上评价系统”、“辅助模块”等功能模块构成,其网站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框架图

2.1 结构化知识

通过网上收集、整理或由教师自行建设的和本课程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等教学媒体,以恰当的形式被组织在网站中。通过结构化知识的展示,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2 扩展性资源

扩展性资源是对结构化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收集、整理、制作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将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跟课程相关的认证信息,让学生在认证考试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2.3 网上协商讨论空间

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是老师进行网上答疑指导和学生远程讨论的区域。该区域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4 网上评价系统

网上评价系统提供了在线提交作业的平台,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相关能力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与能力的培养。

2.5 辅助模块

辅助模块提供了一些课程公告、技术动态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的一些前沿信息,适时地进行一些前沿知识的学习。

3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实践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进度,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按照如下设计思路进行建设,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

3.1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完善的专题知识和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中,设立了“Java语言基础”、“Java面向对象编程”、“Java输入输出”、“Swing图形界面”、“数据库编程”五个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以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主线,把教学的相关知识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根据任务的难度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查找资料,通过对学习资料的自主学习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专题学习网站已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1级、12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教学实践证明,本专题学习网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2 提供方便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须的。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在线留言可以相互探讨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如果学生在课程上遇到很难解决的困难,也可以通过QQ在线、E-mail与课程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的关键问题,或对复杂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在线留言、E_mail、即时通讯等网络联络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合作竞争的良好互动环境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3.3 加强学习效果的评价,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习评价是专题学习网站所必须的设计环节。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合理及时的信息反馈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学习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中,应为学习者设计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梯度等级的强化练习,以便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在Java程序设计专题学习网站中,提供了作业上传、过程考核、成果展示等模块,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作业提交上传到网站,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通过网络给出反馈,对每个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小结。最后教师通过提出一些可直接或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和情境,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4 结束语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我们发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吴东醒.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34-36.

[3]任英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研究性学习刍议[J].教学研究,2008,(3):83-85.

[4]黄丽萍,刘万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3-54.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E-learning 在线培训 学习 共享 在线管理

在线学习和培训系统是在学习活动中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一套完整的全流程管理软件,涵盖了学习资源的规划,知识管理,传统的培训管理,在线学习管理,考试管理,积分和激励管理等应用领域。

传统的培训方式存在成本高,缺乏连续性,资源利用不足,覆盖面小,间断工作安排,无法跟踪学习,培训管理缺乏等弊端,而在线学习系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自由调整进度,节约培训成本,更新内容,减少规划时间,跟踪学习,快速培养人才等传统培训方式不容易实现的效果。

在线学习培训系统可以为员工提供渠道来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学习。

还可以使培训管理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丰富教学和考核手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培训和考核内容、实现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分类分级考核。

企业本身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公司知识的管理、传播、沉淀和创新,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1 在线学习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主要包括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学习为主,其他交流互动方式为辅,并配以在线的练习与考核,以提高在线学习的实效和质量。

(2)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计划,来安排学习进度和流程,及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集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在线考试和交流互动为一体。

(4)方便和实用的后台管理,以提高讲师和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2 功能模块

2.1 在线学习

(1)流媒体视频点播服务器[支持:宽带/高清/音频]。

(2)学员自动开通课程。

(3)讲义和视频同步播放。

(4)学习进度记录管理[时间累计/次数累计/时间段限制]。

(5)讲义权限下载、视频课程加密。

(6)添加课程及目录灵活的设置和组合。

2.2 网络考试

(1)支持单选、多选、判断题、主观题型。

(2)学员根据设定日期进行试卷考试。

(3)学员考试成绩及记录管理/考试成绩排名。

(4)随机选题组合出卷。

(5)考试时间设置和无刷新倒计时。

(6)后台阅卷及成绩管理。

2.3 知识管理、资源共享

(1)管理员通过后台进行知识类别管理。

(2)管理员对上传的文件进行审批。

(3)学员通过前台登陆后进行知识按分类上传。

(4)学员按权限可以对不同类别的知识文档进行下载或在线查阅。

2.4 在线交流

(1)学员在前台页面能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2)学习课程同时能够在线做笔记心,可以共享心得。

(3)讲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

3 主要实现技术

系统实现界面主要使用JQuery UI插件,使用JQuery UI的组件进行页面开发界面更美观统一,界面友好性更强,同时可以减少对界面开发的时间,为了减少网络数据传输流程,使用异步通讯技术进行局部数据传输.

页面布局用DIV+CSS,数据列表后台采用ECSIDE插件,能自动分页,通过配置能够对数据进行导出,极大方便了数据的显示功能。

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后台数据。开发使用J2EE平台,java语言有很好的移植性。系统采用MVC(视图层、模型层、控制层)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从逻辑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前端的客户端软件、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和后端的数据存储。所有分析数据都存储在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计算密集型的任务集中在中间层的应用服务上完成,客户端展现数据及分析后的结果。这种结构减少了代码的耦合性,增强了模块复用性。采用Struts2+Springle3+Hibernate3框架,使用Struts2和JQuery UI对用户界面进行开发,使用Spring3对系统的逻辑进行控制,使用Hibernate3通过配置XML文件对系统事务进行管理,使用框架能够极大的减少代码量,能够很好的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后期维护也很方便。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进行自动备份。

4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

4.1 部署简单

上传至WEB服务器,配置好配置文件即可。

4.2 性能易于优化

本系统架构采用3层架构,由于模块化开发使得代码的质量得以保证,可以用负载平衡Apache+Tomcat实现动静分离,优化Tomcat自身性能,Apache+3Tomcat集群等方法提升性能。

4.3 移植性强

由于JAVA得平台无关性,使得他的移植性很方便,根据不同的系统安装相应的JDK即可方便移植。

4.4 扩展性好

由于JAVAEE的接口技术使得模块之间的依赖性降低,及控制反转,依赖注入等技术使得功能扩展性加强。

4.5 大幅度降低开发和维护时间,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本系统架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广泛地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MVC、Command、Dao等,这些模式的使用大幅度重用代码,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性,使得开发和维护的时间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减,从而降低本项目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5 系统详细设计

5.1 在线学习

如表1所示。

5.2 考试管理

如表2。

5.3 知识库管理

如表3所示。

5.4 共享管理

如表4。

5.5 课程管理

如表5所示。

6 总结

本课题的开发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在线学习、培训、考试等功能,基本满足了企业内部和跨区域的在线培训需求,对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系统的架构和应用技术进行了阐述,本系统应用的架构和技术都是比较新的,对系统的后期维护和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系统的移植性很强,能够部署在Windows和Linux中。同时对系统的负载能力进行了分析,采用负载均衡技术,保障多用户的同时并发时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对培训要求的提升,后续必然对系统要进行升级,由于本系统的开放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这些后期维护成本很低。

参考文献

[1]Art Taylor.JDBC数据库编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JAVA SE 6.0编程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作者简介

王蕊(1981-),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工作。

作者单位

1.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51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型;Java程序设计;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社会对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等各个方面有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给传统教学带来挑战。对于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成为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紧迫任务之一。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中,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等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传递;课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师生答疑等,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的形式。在《Java程序设计》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较低,同时“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每个学生间的差异,降低了学习效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知识的主动获取和课上知识的内化,分解知识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2.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构建

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基于泛雅网络学习平台,平台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核心思想,以课程为中心,具有师生交互性好、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的优势。学习平台中的学习空间可以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主页,记录其学习历程,满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交流,同时支持各种移动终端,满足了信息化环境下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该平台的运用解决了传统教与学实施中的诸多弊端,极大地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该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课前,教师在深入分析学情、教学目标等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导学案、视频等)的设计与制作,并在泛雅学习平台上;学生利用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学习测验,在这过程中可以在平台上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教师查看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情况并作出评价。教师通过收集平台讨论区上学生反馈的疑难问题,进行课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在课上展示课前作品、进行成果汇报、针对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地讨论、探究,在这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课后,教师通过收集评价反馈,开展教学反思,以便修正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实践练习,检测学习情况,反思学习的收获与不足。

3.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3.1.基于泛雅学习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3.1.1.开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化课程打破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传统的知识体系方式,将课程进行了项目化的整合与开发,力求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学习体系中培养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的能力。课程围绕一个“翻转课堂成绩管理系统”的项目,如图2所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3.1.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结构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是否合理对翻转课堂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学习资源的设计应该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图3所示为《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数字化课程结构图。项目单元是课程的主要结构框架之一,每个项目单元中都包含了单元设计,其中明确了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创建单元测验和评价。任务是对项目的具体划分,在分析学生特征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导学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作分层的导学资源(包括微视频、电子图书、习题库等),并辅以相应的测验作为学习过关点。

3.2.教学过程的实施

实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过观察学生在三个阶段中学习行为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修正,在实践中研究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设计。3.2.1.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应用到教学实践,研究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实施翻转课堂的第一阶段(表1)中存在如下问题:(1)课堂上学生交流与沟通的主动性不够;(2)小组协作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协作学习参与度较低;(3)习惯了传统课堂形式,还没有完全熟悉翻转课堂学习模式。3.2.2.第二阶段:优化导学案设计,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在总结第一阶段问题的基础上,本阶段主要从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改进,重点是对导学案进行优化。根据导学案作用于翻转课堂的阶段,将导学案分解为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堂探究任务单及课后反思任务单三个部分。课前学习任务单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由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法指导、自我测评等内容构成。课堂探究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在课堂开展探究学习,包含学法指导、学习评价等内容,立足学生的角度,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为重心,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课后反思任务单,反思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知识的升华。经过本阶段(表2)对教学设计的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在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中,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明显增高,但仍存在个别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3.2.3.第三阶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的学习在前两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本阶段重点关注翻转课堂中学习评价的设计。在分析翻转课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图4),以项目任务为载体,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1)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内容从单一的知识维度向技能、能力、情感等多维度拓展,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关注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内容。(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评价扩展到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提高评价的开放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深度的互动交流,又能使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其批判性的能力。(3)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以及在线评价的方式,通过累计学习积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4.实施效果分析

本文主要从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在翻转课堂实施的不同阶段中男、女两组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分析两组同学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记录(表3),来进一步反馈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的学习自主性既包括“态度”(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又包括“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独立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能力)。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学者对自主学习含义的理解,得知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并以此作为本研究中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标。(1)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2)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3)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4)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及时进行反思从翻转课堂实施不同阶段中所观察到的数据,我们发现,随着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逐步的提升。

5.结束语

《Java程序设计》课程属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内容抽象、难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文中分析了翻转课堂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师生所认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2012,201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钟晓流.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育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FEB,2013,(19):58-64.

[4]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0.

[5]何世忠.科技改变课堂文化塑魂教育—重庆市聚奎中学以“翻转课堂”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整体改革的行与思[J].今日教育,2013,(10):15-17.

[6]秦炜炜.翻转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教改;JSP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7018902

作者简介:张帆(1981-),男,吉林长春人,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Web智能。

1JSP网络课程

1.1JSP语言的特点

JSP全名Java Server Page,是Sun公司的网站开发语言。JSP可以在Serverlet和JavaBean的支持下,完成功能强大的网站程序。

JSP的设计目的是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更加简易和便捷,而这些应用程序能够与各种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浏览器和开发工具共同工作。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片段,然后将执行结果以HTML格式返回给客户。程序片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以及发送Email等等,这就是建立动态网站所需要的功能。所有程序操作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仅是得到的结果,对客户浏览器的要求很低,可以实现无Plugin、无ActiveX、无JavaApplet、甚至无Frame。

1.2JSP的未来发展前景

JSP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动态网页编段,并且增强网页程序的简便性和有效性、独立性、兼容性和可重用性。

目前,JSP已经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站开发语言,尤其是电子商务类的网站,多采用JSP。JSP可以通过Sun Java的Java Class和EJB获得规模支持,通过EJB/CORBA以及众多厂商的Application Server获得结构支持,JSP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JSP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具有独立性、协作性、交互性和反馈性等特点,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

2.1教学目标设计

网络课程的目标分为总体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知识点学习目标3个层次。单元学习目标是对于一个单元,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每个单元具体的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给学生;知识点学习目标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呈现;而总体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JSP的基本语义、语法并熟练应用JSP,理解JSP面向对象的思想,熟练操作数据库,进而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发设计小型的网站。

2.2内容选取和组织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JSP最新的版本为准,依据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选择安排教学内容。JSP作为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其最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是基本语法知识、文件操作、数据库操作和案例分析。学习内容以知识点讲解和案例展示的方式呈现。每一单元配备相应的测试题、参考资料、建议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等。

2.3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对于网络课程而言,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十分重要,加之JSP课程本身的开源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个环节更是不容小视。开源提倡资源共享,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课程资源的建设不应该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应该是师生共建共享。资源不仅仅包括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包含案例等。课程开设之处,教师应提供一定的资源,随着课程的开展,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针对每个资源,都应配备讨论模块,师生均可对资源进行评论,并展开讨论。

2.4系统的结构设计

系统划分为四大基本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交互模块。各模块的基本关系如图1所示。

4个模块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同时又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体。图1中箭头的方向表示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交互的方向。其中:

管理员模块:主要负责教师和学生的注册管理和身份验证,对已注册教师和学生资料的管理、日常的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工作。

教师模块: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完成诸如在线生成试卷、在线答疑、在线阅卷、在线留言和资料上传等功能。

学生模块:主要使学生通过验证后可以进入操作界面,执行网上作业、在线考试、成绩查询、在线提问和留言等功能。

交互模块:应实现教师在线实时答疑、脱机答疑、上传学习资料,师生之间交流、学生之间讨论和学生下载资料等基本功能。

2.4系统的功能

网络教学的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所以系统必须能满足教师的日常工作需求,例如:试题库的增删改查、出试卷、改试卷、答疑和上传学习资料等。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完成作业、预习复习、考试、查询成绩、解决疑难和下载学习资料等。系统必须能满足学生上述的基本功能,并能够发挥新的技术优势,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相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需要。从学校教学工作角度考虑,网络教学系统实现了传统教学的基本功能,降低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对学生而言,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了计算机和Internet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重新调整学习计划,为促进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JSP网络课程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刚.JSP网络编程技术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小宁.JSP课程设计案例精编(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电子类;课程建设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创新执行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原动力之一。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未来一段时间承担技术创新的重担必定落在当今培养的工科研究生肩上。然而,目前的工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显然不尽人意。我国现有的工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弊端:(1)课程结构过分专业化,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某个专业内,难与其他专业发生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课程以学科为中心,过分强调各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出发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自由度,不能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做出及时的反映,按统一的规格进行人才培养,也必然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课程内容安排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固守学科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影响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5)授课形式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中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难以真正理解、消化,实现知识的内化。

为了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本文通过探索大电子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对大电子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重大科研发现,都是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的。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固然需要使学生掌握传统的本专业的知识,但不能局限于本专业,必须向相关专业扩展。使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这样不但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保证,也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目前国内很多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院要求以一级学科设置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我们所做的工作突破了一级学科壁垒,尝试了在大电子类的范围内实现学科更大范围的交叉融合。我们学院的硕士点分属三个一级学科即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我们从各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同学科课程体系的横向整合、信息相关专业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探讨,打破以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的常规教学体系,探讨一、二级学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大电子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重视数学基础,搭建数学与计算机数学基础模块

研究生除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外,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与近代的数学观点、方法就很难从较高的视角和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对于其专业学习和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他们将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数学功底。目前开设的数学课程有随机过程、矩阵理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数理方程。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和具体要求,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旨在培养研究生具备专门的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技术问题。另外,充分利用丰富的计算机资源和软件资源,改革数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制作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重视学生应用现代数学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通学科壁垒,建立大电子学科基础模块和大电子技能模块

大电子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字信号处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综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三门课程分别是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从事该学科的必备基础知识。

大电子技能模块包括VC++、JAVA、单片机技术、DSP技术、EDA技术、SOPC嵌入式系统。这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按理论课方式讲授,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听课也是似懂非懂。我们把相关内容安排到实验室讲授,同时安排相关的实习题目,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VC++和JAVA都是目前热门的程序开发平台,熟悉这些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对学生今后从事程序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单片计算机是应用最早的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原理和开发技术相对简单,单片计算机实验应该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减少用汇编语言编程的实验,增加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开发的实验。

DSP芯片是一种特别适合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DSP芯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提高,许多新系统、新算法应运而生,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DPS实验安排学生使用MATLAB和C语言编写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程序,并使用DSP芯片的开发工具进行相关的调试。

EDA技术是现代电子系统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必备手段,EDA技术涉及到电子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从电路仿真,PCB板的设计到集成电路版图的设计都需要采用EDA技术。

SOPC即可编程片上系统,用可编程逻辑技术把整个系统放到一块硅片上。SOPC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首先它是片上系统(SOC),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其次,它是可编程系统,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3.拓宽专业领域,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和技术前沿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提供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专业必修课有信息论与编码、现代通信原理等,选修课程有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工程、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模式识别等,本专业的学生需上完全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可以在三个一级学科,五个二级学科之间任意选择。

二、跨学科学习计划

研究生入学来源不一样,修读的课程不一样,甚至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量身定做的修读课程方案。学生毕业后有的考博,有的就业,就业后从事工作领域又不一样,培养方案要能够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出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跨学科学习计划,它改变以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的常规教学体系,探讨一、二级学科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这套方案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体现了研究生学习的特点,设计好了学生的入口和出口。

参考文献:

[1] 刘旭,张国炜.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观察,2009,(1):92-94.

[2] 罗国华.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3] 赵伟.对工科研究生教育现存问题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高校,也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一项探索与创新。民办高校应从办学条件实际出发,从学生资质实际出发,从人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实际出发,从家长期盼解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新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新途径。

1、调查市场需求,按需设置专业

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是办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对计算机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查和走访时发现,随着软件外包行业的兴起,社会上需要大量的软件编程人员;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人才也十分抢手。我院2004年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近年来根据学院办学条件、三表生源和人才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实际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区别于厚基础,宽口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的普通本科,又要区别于动手能力较强、基础理论较弱、后劲不足的高职高专,并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与社会人才需求密切结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体系,与公司合作创办产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专业,建立与用人单位的直接联系。

2、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专业设置方面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为此,确定了两个专业方向: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并与海康和英立公司合作创办“订单式”培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康ITO服务外包外派软件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立3G软件工程师)。

(3)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根据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梳理出三大核心系列课程:网络系列、数据库系列、JAVA系列,确立了网络工程方向主修网络系列+JAVA系列,软件工程方向主修JAVA系列+数据库系列的课程体系。在紧抓专业课的同时,开设必备的人文素质课,并辅以专业学术报告,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术素养。

(4)确定3.5+0.5(或3+1)的教学模式,即前3年半(或3年)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后半年(或1年)到培训机构进行岗前培训、实习,并实现就业。

(5)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实施项目化教学,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个性教育。作为民办高校,由于生源大多基础薄弱,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而采用项目情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6)教学管理和评估制度上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评教评学体系,既规范了工作程序,又做到有章可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与学的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使得我院对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覆盖了教学全过程。

(7)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做好多手准备。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精”,更强调“全”,因此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倡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

(8)建立辅导员负责制度。安排辅导员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

3、建立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培训与实训基地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适应社会需求的紧缺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电子电路、硬件、单片机、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和综合项目实验室等),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校外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如海康公司、乐辰公司、今日图灵、赛斯特、上海央邦和中软国际等),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期间实现与社会“零距离”,实现真正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广厦学院从创办至今一直走“专家治学、名师执教”办学之路,为适应专业改革需要,我系按照“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兼专比例、职称结构等方面是合理、科学的,能充分体现出层次性、梯次性、持续性的特点”的师资建设总体要求,逐步建立了专职教师、高校兼职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教师队伍,并特别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5、结语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中走出来,面向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并结合学生素质水平的实际,合理地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构建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黎庆园.浅谈当代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读与写,2011.8(1):18.

java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互助教学;高校计算机;效果分析

推行“互助式”教学法运用,需要教师积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最大热情,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和谐。所谓“互助式”教学活动的宗旨,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互动中,片面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表达欲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展开计算机教学,从而减少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难度。

一、互助教学模式的简介

在互助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生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计算机术语进行知识点定义的解释。根据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学生可以使用表格、图形、符号等形式准确地进行语言组织、解释和表述计算机信息点。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操作特点比较突出,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的展开。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出发,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相关理解。计算机硬件分位主机和外部设备,在互助教学中,学生可以主动去对照课本中介绍的电脑功能分区与电脑实际产品的联系。让学生自己采取行动来进行摸索式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电脑整体部件的影响。

二、提高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实际效率的措施

(一)完善互助教学流程,强化基础理论训练

电脑主机分为CPU和内存两个部分。CPU中的运算器负责一般的数据演算,寄存器负责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控制器负责运行主板的正常工作。而主机中的内存包含了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这些都是计算机硬件的存储设备,其中,计算机的内存越大其运行速度也越快。大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虽然比较多,但是他们对其运行原理理解可能并不透彻。在互助式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运行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外部设备中,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扫描仪。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功能运用水平。计算机的外存设备包括硬盘、光盘和闪存,网络设备包括网卡和调制解调器。当代高校计算机教学要体现一定的教学深度,既能够让学生明白其物理特性,还能够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在计算机实验课中,让学生自主进行硬盘、网卡和调制借调器的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维修简单的计算机故障,将教学理论与运用实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够避免“眼高手低”教学问题的出现。

(二)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学深度

计算机软件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对计算机系统软件中的操作系统知识进行讲解。操作系统中的WIDOWS、Unix、Linux三种常见的系统,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其数码变成的方法,并且运用系统的特点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机语言处理程序有C语言、JAVA语言H VB语言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语言处理程序类型,并且为学生提供课外参考书,加深学生对于处理程序的理解,鼓励学生自主编写语言处理程序。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课程代码编程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运用周密严谨的思维,全面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在多媒体教室的日常课程教育中,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海量性的特点,选取质量较高的“信息传播原理”方面的视频给全体学生放映,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历史了解的需要,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

(三)强化拔高性知识训练,增进师生情感关系

对于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尤其的同学,教师还应该对其进行拔高性训练。采用课外辅导的形式,对一些实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如诊断程序方法和排错程序的运行处理方法进行补充介绍,促使高等计算机教学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互助教学法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是学生愿意学,教师就应该按照其兴趣的发展方向,给予强大而有力的支持。采用“小组攻关”的培训方法,对于高等院校课题小组中的办公软件升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等应用软件方面的教学攻关,可以安排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攻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应用软件的开发活动,既能够学以致用,还能够在师生互助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学生的聪明和才智往往会给学校科研小组的技术开发活动增光添彩,教师的专业性指导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通过深化的合作式学习,可以显著增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在互助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座次特点,给学生编程兴趣活动小组,让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中协同作业,通过双向的讨论与合作,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点理解熟、掌握透。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交互自主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的具体运用于教学任务的驱动相结合,在分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评《现代软件开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5,(9):封3.

上一篇:小学生暑期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汽车活动促销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