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3 18:42:59

java学习计划

java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问题 解决措施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与一线实用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同时又面临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不断降低的生源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不足,高职教育沿用的教学模式没有培养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对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在互联网时代,JAVA语言已经是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JAVA程序设计具有移植性、健壮性和多线程性等特点,赢得编程人员的广泛应用。资料显示,IT人才属国内人才紧缺指数较高的一类,优秀的JAvA编程人员更是尤其缺乏。而且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其掌握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对系列后继课程的学习。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提高程序编程能力,而且更要培养一定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但是在JAVA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就是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JAVA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法单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JAVA语言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特征,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加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具体的语法细节上,完全忽视了解决问题的整体思想,从而使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学习既"苦"又"枯"。"苦"指的是学习的内容较多,学到的东西不会巧妙的运用;"枯"指的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还没有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感到很枯燥。

2.学生对课程的难度认识不够。传统的语言教学更加注重对JAVA语言基本语法知识的讲解,那些编程的例子也只是用来验证语法的规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语言编程过程中只看到表面的一些东西,却不知较深层的含义,不能吃透、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也只能简单孤立的做点小程序,学生开发设计能力差,最终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目的。

3.实践能力差。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习JAVA目的较狭隘,大多数学生在学习JAVA语言时只注重应试教育忽略了设计的应用和开发,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模仿或者是直接照抄书本上的例子,学习知识点不能做到随时整理,对系统开发认识概念较模糊。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理论掌握得较好,也能在实验中实现一些孤立算法,各个知识点之间没有建立相关串联,一旦被要求完成一个实际的完整项目时,则会茫然:得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用说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开发和团队合作了。

以上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是学生学习动力的缺乏,解决的办法就在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信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让其能力得到肯定和承认,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动力。针对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手段来进行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交错使用,同时,还参考目前做得较好的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项目为驱动,将知识溶入到实际开发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较理想的。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把课本上的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设计出另一个与此项目类似的新例子,例如:网上订票系统,此案例和要求学生开发设计的项目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大大降低了学生设计项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产生对此课程学习的兴趣,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对设计项目加以划分。教师要对项目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将网上订票系统划分多个部分:用户登录、车票信息、车票添加打破购物车中、网上结账等功能,培养学生在学完书上的案例后对自己设计的项目进行划分。接着,进行项目设计。课程学完之前的几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分工,仿照教师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系统开发设计。

2.强化训练。在前面内容学习时,要求学生不能用可视化开发工具,而是用记事本写代码,每一行代码都是手写的,这种强化训练使得学生写代码能力大大提高。

除了以上提及的教学方法外,还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参观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每次课后将PPT、程序案例、项目任务、授课笔记、API帮助文档等资料上传到校园ftp;利用邮箱课后答疑;为学生提供技术论坛网址等。

3.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试手段,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如今,JAVA课程的考试还是采用笔试的方法,此项考试模式只是注重考察语言的理论知识,而完全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这样的考试模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结合JAVA的语言特点,除了笔试之外,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增加各种考试一级项目设计的考核。这些都将作为最后期末的总成绩的一部分。

总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语言的发展速度已经非常的快了,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而我们对计算机教学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程序编程能力,而且更要培养一定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这样,有利于今后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Java程序设计作为Java系列课程的垫脚石,学好本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JAVA程序设计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实践设计。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将项目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加以推广,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邢国春,李紫薇.基于Java语言的项目驱动教学的透明性研究[J]

[2]刘瑜,杨玫,赵秀丽.“项目驱动”教学法在JAVA教学中的应用[J]

[3]吴海花,王连山.计算机软件项目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协作教学模式[J]

java学习计划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驱动;JAVA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28-02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学等众多手段迅速发展起来。因此,合理而适时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深化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举措。其中,“项目驱动”、“主动探索”、“情景创设”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等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此,本文针对计算机编程语言-JAVA在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提出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JAVA语言的教学,并予以实施。

二、java语言与“项目驱动”教学法

1 JAVA语言

JAVA是目前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网络编程语言之一。在JAVA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更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把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合理正确的JAVA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于Java课程的讲授,我们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互助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边做边学”,通过实践充分理解和运用JAVA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巩固所学知识。

2 “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形成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三、Java信息化教学中“项目驱动法”的实现

JAVA信息化教学中加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一个个典型的编程项目为驱动展开教学活动,通过项目的参与,了解并把握项目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随着项目的不断拓展和层层推进,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合理的选择一个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学生将按照教师的引导和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使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和真实的职业情景,使他们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职业世界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可以看出,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在Java教学中加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将使Java语言的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对Java获得认知和理解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一)“项目驱动法”在Java信息化教学中的实施

针对计算机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以“灌输式”讲授为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被动,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等种种弊端。改革传统理论教学,以“信息化教育技术”为平台,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方法,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多媒体室、机房,以现代化教学环境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变学生学习“被动”为“主动”。教师通过电子模拟演示、Netmmtmg等对课程、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多媒体手段教学和实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项目”的构建为学习主线对知识进行综合性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打破学生的个体界限,采用自愿结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协作,围绕项目主题及相关知识点展开学习、讨论和交流,从而对Java语言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研究。其过程如图1所示:

基本思路是:教师指导学生,以一个完整的Java开发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由项目的任务驱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一个完整Java项目的立项、分析、设计及实现的全过程Ⅲ,通过该项目的完成使学生充分实现对Java语言的深入掌握。这种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开放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克服以往的教学弊端,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从整体上掌握课程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1中可看出,整个驱动法的实施可分为四步:

1 Java项目的提出及选取

Java项目的提出与选取是“项目驱动”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项目的选取要以Java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还要考虑项目本身所能涵盖的知识面,考虑学生对所选项目的熟悉程度,必要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在这里,我们以选取运用Java语言编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该项目,按其模块功能划分,可包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界面”、“学生信息”、“成绩管理”等实训项目单,从而让学生明确实现该系统需要涉及到的主要Java知识点包括类的设计、Java数组和字符串、File I/O文件操作、Java Swing界面开发,JDBC数据库操作、异常处理等。这样,就把Java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串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该系统的开发,始终围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每一章节时都能够明确其功能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去。考虑到该系统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完成后即能投入实际使用,因此,该项目的选取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充分驱动学生对Java语言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2 Java项目的分析与任务分配

项目提出后,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由学生分析完成该项目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然后由教师讲解必要的知识点,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若项目较为复杂,可将项目划分成若干子模块,由教师确定各子项目模块的总体要求及设计标准,由学生以分组为形式进行子项目的分析和讨论,项目开展的每一阶段,都须以组为单位提交标准化、规范化的阶段性文档,并要求组内成员执行严格的文档评审机制。在项目设计与任务分配时要力争做到低耦合、高内聚、降低项目模块间的耦合程度,从而获得较高的模块独立性以利于任务的分配。以运用Java创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在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设计,可将该项目系统划分为“管理系统登录模块”、“学生信息模块”、“成绩添加模块”、“成绩查询与修改模块”、“成绩打印模块”等,对于各子项目模块的分配可根据项目的功能需求和具体的项目任务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和下达,各分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各任务模块的设计、编码、测试,并付诸实施。

3 Java项目的完成与测试

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分为设计、编码、测试和文档等四个主要工作,各分组完成各自相应的任务,项目实施期间,学生要学会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查资料、读教材、互相学习交流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项目,使学生既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又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主导思想,教师仅对其中难点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期间各分组应对各子项目模块进行严格的交叉测试,测试结束后,各分组提交所有相关软件及文档,由教师随机将软件系统交叉试用,发现错误,反馈给相关分组进行修改、完善。测试环节主要是使学生开发出的Java软件作品尽量与商业化接轨,要求学生掌握Java软件从制作到发行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软件质量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4 Java项目的评价与总结

Java项目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分组为单位进行项目作品的展示,点评项目的优缺点,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出现的优秀作品应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相互吸取作品中好的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提高学生JAVA应用的各项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以崭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自由的知识、新颖的方法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在信息化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法”对计算机JAVA编程语言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Java的教学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Java“教学”为“求学”、“索学”,整个Java教学过程以信息技术环境为平台,以项目的合理实施为主线,学生按项目所需知识自主组织学习流程,可以说,这种Java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通过针对性的Java开发项目的实践,提高了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善于钻研和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田晓玲,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5(4)

[2]郑淑荣,项目驱动与非项目驱动的Java实验教学对比分析,教育科普,2011(9):61

[5]姚明,彭志平,李启锐,教学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Java教学之我见,2011(4):51

java学习计划篇3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Java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15-02

1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诸多教育专家都强调要在教育中引入反思性教学,这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性具有重要意义。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学校的时候就提到过,全校师生每天都要对自我进行反省。反省亦为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自主行为,并非受外界压力所迫。陶行知先生还说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以求长进,这样才是师道的可敬之处,要一边学、一边教。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然而,教学反思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不可盲目进行。教师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进行回顾、分析以及反省,从而不断自我修正。若在回顾过程中遇到有可取之处,则要予以自身肯定。这样就能在不断的批判以及自我反思过程中,使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2 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和要求

2.1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地进行观察与分析

反思性教学的根本就是研究与分析教学行为及决策,从而达到彻底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带有点研究式的反思性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教师不再是按照既有的教学大纲及流程,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来教导学生,而是有了新的教学反思模式在课本知识及教学要求的标准上,教师开始关注自身教学的效果,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析原因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实行教学的过程中,改善教学上存在的不良因素。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地进行观察与分析,像研究学者一样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开拓、摸索,直接从课堂上发现问题并将它及时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多多学习,善于总结从而丰富教学经验,努力开展对教育知识的相关学习和教学理论的研究,积极地参与其他教师对于教学的深入讨论,从中吸取到大量的教学方法,渐渐地转变为一个有能力指导他人教学的教师。

2.2 教师教学做到反思性教学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如果没有让学生学会,则是无效的。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学目的又有了新的变化,学生不仅要学会,教师更要学会教。教师在实施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当中,心里始终要牢记以“两个学会”为首要目标,教师为了有效教学必须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的方面进行思考,以达到“两个学会”的目的。这一主要特征也体现了教师开放的学习态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协助。教学终究不是一个人的事,它具有群体性、互动性。反思性教学就是在强调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及备课时教师相互交换意见而增进的交流,善于在交流里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处理问题的正确措施。教师应在交流的过程中多听别人的建议,勇于采纳外界的意见找出自身的缺点,对于错误的教学或不甚完善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敞开心扉正视自身种种不足,学习和改进教学方式,以便于在教学的康庄大道上走得更远。

2.3 反思性教学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化进行教学实践注入了新动力

教师在教学事业中务必保持强烈责任感,带着积极充沛的情感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推新,教师需要不间断的教学和积累知识,世界的千变万化也在不断提醒自身必须坚持学习,以便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学习的理念和对学习的坚持,将合理化教学当作自己的终身追求,这才是现代教师应尽的使命。

3 Java实验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

Java是大众普遍运用的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正因为它得到广泛的使用,许多学校将Java单独设立为一门课程,搬上了课堂以便学生学习。由于Java程序设计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才能充分地了解及运用,学习Java相关理论与实验操作的课程是等分的,所以Java教学当中实验课程占了很重要的一个比重,实验教学对于加强学生对Java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上机编程实验是检验课堂效果的实践环节,下面针对Java实验课讲述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实施,通过反思性教学理论可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分别是实验教学前反思、实验教学中反思以及实验教学后反思,通过这三方面反思来促进Java实验课教学的提高。

3.1 Java实验教学

Java实验教学前反思是指教师在准备实验课前的阶段,做好实验教学的相关工作和实施计划,可先在脑海预演一遍教学情境,以便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Java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容易理解,而没有相关基础的学生,通常学习时感到有些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于学习Java能力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在给没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学生授课时,学生无法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这时教师则要将课本暂时的放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专业因地制宜地设计实验。只有充分的理解课本的内容,配合教学大纲具体的实施实验及操作步骤,才能正确地设计实验,教师不能将书本上的内容生搬硬套教给学生,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将书本内容进行分类,根据知识的困难程度划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将书本内容条理化,容易出错的内容放在一起计划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3.2 通过协作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教学中仔细观察,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思考,针对现存的问题在实验教学当中分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当下可进行调整,确保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学设计预想得再完整顺利,但在实验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往往谁也无法预料。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觉得学生需要花上一点时间来理解的难点,可能学生并不觉得困难,反而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感觉学生容易学习和吸收的内容,却让许多学生一时没办法理解,反复实验而导致无法顺利跟上实验步骤。

许多学生在编写Java程序时,将方法写到类的外面,事实上Java语言是一种纯粹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方法都应当写在类的里面。学生会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将Java语言与C++语言相混淆了。教师检查学生实验问题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的错误不过是打错格式,没有区分大小写等常见的输入问题,由于细小的疏忽造成实验无法跟上步骤。教师在Java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做出教学方式的调整,让学生学会通过协作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不同点,激发学生对于Java实验教学的浓厚兴趣。

3.3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判断实验计划是否可行的标准

Java实验教学完成后,教师对本次教学实验的实施作出评价。针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仔细研究认真观察,找出正确的处理措施。教学后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判断实验计划是否可行的标准,经过总结和研究出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是为了今后实验教学获得经验积累知识。教学后反思主要是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改变,具有创新意义。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对于之前实验教学中所发生的错误问题及不足,给予自我批评和完善,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4 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如教师在观看其他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自身学到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能够给予教师反馈建议等。教师可以将自己获得的宝贵经验通过书写记载到本子上,进行及时反思。第一教师应反思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学生在实验教学当中能否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第二教师要反思超过预期计划的原因,然后再进行思考与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可进行补充,实验课与理论课起到了很大的互补作用,理论知识不理解的内容,实验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则能弄懂。师生间的交流、师师间的交流对于反思性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善用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来促进反思性教学的顺利实施。

4 总结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中反复的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或通过合作去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交流学习与合作能力。而教师除了教导学生之外,还需要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地思考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还要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换教学建议。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在原本的工作上又增加了不少的负担。教师需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教学中主动进行反思。反思性教学不一定要非常的全面,它是在教学中获得宝贵经验的一种方式,Java实验教学由于教学特性的原因很适合采用反思性教学,这将是改变Java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良好方法,教师经过反思改变了自身的教学思想,才能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1)

参考文献:

[1]王进,陈建平.反思性教学在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

[2]贺向光.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

[3]杨智祯.反思的哲学理由——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5).

[4]王清.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

[5]孙晋永,赵响.以“重应用、可持续”为目标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改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java学习计划篇4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针对目前Java课程群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Java课程群教学研究与改革方案,阐述如何构建Java课程群辅助教学平台,体系化地建设Java系列课程群,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Java课程群;知识点融合;Java课程群辅助教学平台; “递进式”层次实践教学; “多元化”考核方式

基金项目: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Java系列课程群教学研究与实践”(2013455); 2013年度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教学研究基金项目“Java系列课程群教学研究与改革”(201303);2013年度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优质课程建设基金项目“Java程序设计”(201301)。

作者简介: 刘艳梅,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61704088@qq.com。

0 引 言

目前,社会行业对于软件开发类人才的主流需求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Java程序员、.NET程序员、移动互联网开发程序员。Java 语言自1995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安全性、跨平台、面向对象、简单、适用于网络等显著特点,迅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多年来,Java 程序员的市场需求量一直稳居第一[1]。

随着Java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范畴,成为一个涵盖了程序设计模式、框架、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方法及语言等方面的内涵完整体系。该体系内容庞杂,因此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分别开设了Java体系的系列课程。Java体系的系列课程不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进行简单验证,而是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 Java系列课程群现状分析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课程群作为新的发展趋势,是推动专业课程优化融合,深化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2]。课程群虽然弱化了课程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间的联系,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该体系的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对课程体系总体目标的科学定位。

没有从设计和实现复杂应用系统全过程的角度科学定位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以至于设计该体系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仅仅定位于掌握编程语言。

2)课程之间的融合尚待完善。

由于没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设计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衔接不够,知识点零散、孤立,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比例偏低。

实践教学以基础型、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没有将课内外教学手段融合。

缺乏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与教学平台,无法达到课内外融合的目标。

2 Java系列课程群建设思路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复合型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托分组协作教学、“递进式”层次实践教学、任务牵引等多种教学方式,体系化地建设Java系列课程群,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Java系列课程群主要包含如下课程: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企业级软件平台与开发(JavaEE)、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SP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企业级软件平台与开发(JavaEE)课程设计6门课程。根据课程群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群建设。

(1)分析社会对Java软件人才的需求,体系化地建立细分的技术需求分析表。

(2)结合上述技术需求分析表及教育部的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定位课程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

(3)对Java系列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删除重复知识,保障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使课程群各门课程之间关系密切、逻辑性强;同时,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4)对Java系列课程群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在课堂的教授过程中,灵活使用“项目导向”“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针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完善对Java系列课程群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3 Java系列课程群教学改革

3.1 企业Java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统计数字,行业对Java工程师的需求达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目前,企业对Java软件人才的需求主要分3种层次[3],如表1所示。

3.2 高校Java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Java课程群包含的6门课程,内容上相互独立,但紧密联系。Java课程群重新梳理几门课程,从设计和实现复杂应用系统的角度科学定位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如表2所示。

3.3 Java系列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主要表现在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规划、融合与更新。

1)课程内部知识点的规划与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新组织和安排教材上章节相对孤立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实用性以及与实践项目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行选择性地讲解;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依托,将知识点划分为核心知识点和扩展知识点,如图1所示。

根据对企业岗位调研以及对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在微普公司软件工程师的协助下,我们全面分析了Java软件项目开发时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对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到课程群各门功课中实现,如表3所示。

2)课程间知识点的规划与融合。

在教学实践开展JSP课程设计时,我们以企业级软件开发平台与设计(JavaEE)为基本框架,将涉及JSP的模块提供给学生完成,这样学生可以提前学习JavaEE架构,为以后的企业级软件开发平台与设计(JavaEE)课程打下基础,如图2所示。

3)知识点的更新。

为了满足企业开发需求,新的理论、方法、框架不断被吸纳到Java体系中,而高校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滞后。项目组成员将深入企业第一线,将最新技术融入相关知识点,防止企业开发技术与高校教学内容之间的脱节。

4)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网络教学意味着开放,弱化了时空的限制,同时又为学习者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因而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4]。因此,学校结合课程群的特点开发了Java课程群教学辅助平台,实现网络教育与课堂并轨。

3.4 Java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

《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方式[5]。教学中除了采用 “项目导向”“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外,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师借助课程群辅助教学平台采用了“递进式”层次实践教学法。

其中,基础验证性实践项目主要以关键知识点为依托,以扩展知识点为辅助,针对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牢固地掌握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句要素等基本知识点,为以后的综合设计型案例和开放探究型案例顺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是训练基础知识的综合运行情况,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再关注语法、语句格式等问题。

开放探究型实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后,在开展课程设计时,由学生分组协作设计实践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5 Java课程群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学校应当以考核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方式[7]。学校从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对课程群课程成绩进行考核,如图3所示。

(1)理论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题目,重点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实践课程以“项目分组”形式完成,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由个人成绩(占40%)和小组成绩(占60%)两部分组成,个人成绩根据实训报告和每日工作日志综合评价,小组成绩根据各小组项目答辩情况,并结合和项目验收汇报情况由小组长和教师共同进行评定。

通过上述两种考核方式,既能通过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通过实践考核考查学生团体协作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

4 教学改革效果

学校对2011级Java课程群的教学实施了改革,相对2010级,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效果如下。

(1)通过规划与融合,打破了原始章节固有的知识点。以项目为依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2)借助课程群辅助教学平台改革实践教学(基础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开放探究型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内外融合。

(3)教学改革之后同等情况下,比较两届参加全国程序大赛和课程考核的成绩,获奖比例和成绩上均有大幅提高(如图4)。

5 结 语

Java系列课程群在教学内容上以融合知识点为抓手,构建了立体教学资源库,在实践教学上以“递进式”项目实践为依托,在考核方式上突出“多元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但是该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仍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如何在Java课程群教学中引入CDIO理念,这个问题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邓泽林, 谢中科, 胡宁静.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8): 114-116.

[2] 李英梅, 夏伟宁, 丁金凤. Java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群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12(7): 86-89.

[3] 顾韵华, 郑关胜. 以系统开发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软件系列课程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09(1): 24-25.

[4] 张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28): 8017-8018.

[5] 刘立群. 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J]. 教育与职业, 2013(32): 164-165.

[6] 段雄春. 谈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J]. 高教探索, 2009(4): 133-135.

[7] 丁春龙, 金秀. 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2(19): 71-73.

[8] 陶维安, 范会联. 应用型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2(20): 105-106.

java学习计划篇5

关键词:Java语言;实践教学;激发教育;开放式实验室

Java语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教学思路是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Java语言的教学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它更强调动手和实践,更强调解决工程问题,实践课程应突出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因此,改革Java语言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Java语言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必需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有足够理由让教师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我校从2002年开始,在本科教学中开设Java语言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1.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Java语言课程[1]一般包括Jav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Java高级程序设计两个部分。该课程的重点是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中语言基础、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多线程、文件、数据库编程,课程的难点在于线程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程序设计和网络编程。在教学过程中,先导课“C++程序设计”中基本语法结构、面向对象的一般概念和原理与本课程的学习进行对比,加深教学效果,节省学时,主要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与C++课程的对比,来展示Java语言的特性和基本语法格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Java语言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Java语言中的GUI图像用户界面部分的知识以项目教学方式进行,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实际开发中,多数编写的是基于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

Java语言课程学时调整前后如表1所示,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同时理论教师在程序代码讲授方式上,有三种方式:幻灯片讲解、课堂上打开开发工具一边编写代码一边讲解、将编好的代码导入开发工具讲解。这三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要解决的问题现场编写代码,让学生体会理论的实现过程;如果处理的问题较复杂,教师在课前用几个小时编写好代码,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运行过程,将关键的知识点总结,尽量用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1.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Java语言教学实践必须形成体系[2],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培养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以Java语言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其中实践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方面,实验题目的选择非常关键,我们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而不是简单的输入输出处理,从工程的角度,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近年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日渐成熟,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和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出发点,将实验课程分为三个阶段:验证性实验阶段、设计性实验阶段和综合性实验阶段,使三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在安排上由浅入深,逐步与实际应用接轨[3],如图1所示。我们从2007年开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学院开始进行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和创造能力。

1) 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教师编写实验指导书,按照应学习的知识点,有步骤的实验,学生负责验证实验结果或者填写简单的语句将程序调试通过。例如,学会安装使用JDK环境和MyEclipse开发环境、编写简单类及对象、IP地址的读取与转换、文件的读写操作等,通过此阶段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原理、概念、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以强化基本知识。Java语言课程的实验课24学时,验证性实验占用4~6学时为宜,如果时间不够,让学生在课外实验中完成。

2)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给定项目的题目和需求,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设计算法、编写代码、测试、编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学生对项目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建立需求模型,编写算法,最后编写Java程序实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严谨的治学作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学生以每组5~6人,分模块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我校每年组织学生除参加ACM大赛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加每年一次的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程序设计大赛”及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学时安排方面,设计性实验10学时,要求教师给出用到的理论及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3) 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试验是教师给定项目的可选题目,这些题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前沿的领域技术,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以Java语言为开发语言,综合运用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独立进行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编写代码及测试,并编写相应的文档。通过综合性试验再结合我校的开放式实验室题目,让学生体会到软件公司中开发项目的流程,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较难的模块要给学生攻关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需求的可行性分析等。综合性试验10学时,再根据项目的规模增加学时,也可以结合后续的课程设计,完成最终的成果。

4) 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为2周,教师针对性的选取5~8个项目,以分组的方式,独立完成。在综合性实验阶段的大型项目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继续完成,并结合开放式实验室开发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的方式独立完成整个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编写文档的过程,即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目的。最后,一天各组演示开发的系统并制作答辩短片或幻灯片,根据打分情况排名。

1.3建立项目案例库

国内很多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出“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关于案例库的建立常被忽略,如何建立案例库这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将Roger Schank提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技术)”应用在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开发的项目案例库软件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Java语言课程实践中的项目存储在案例库中,定期对案例库维护包括修改项目案例、增加新的案例、删除陈旧的案例。将公司中的真实项目有选择地存入案例库,学生开发的案例、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都存入案例库,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这非常有助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案例库的开发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开放式实验室建设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我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大对计算机专业设备的投入力度,从2007年开始,信息技术学院新增了网络实验室、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相继开放了上述的实验室,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向院里提出申请,统一安排实验室的开放计划。Java课程组的教师根据实践课程的情况,成功的编写了一套实验室开放计划并得到院里的认可,我们主要从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对教师的要求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1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采用半开放或全开放实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对于验证性试验采用规定开放时间,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试验采用全开放式实验时间,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学生独立、自主、团队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组教师轮流值班的形式,跟踪实验的全程,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是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开放式实验题目设计

开放式实验题目的选择是多元的,我院规定每学期带课程设计的教师必须给出5~10个实践教学题目,结合教师的科研和案例库中的题目,在Java语言实践教学中,将多方面来源的题目作为学生的开放式实验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选题,当然主讲教师还要最终把关,如题目的重复率、难度、分组的合理性等方面做细微的调整。

我校作为农业院校,交叉学科的体现更加明显,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到农学等其他专业,这也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其他专业开发应用软件,并且跨专业的学生团队合作也非常多,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

2.3实验平台的开发

作为Java语言课程教师,深深体会到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为此,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Java语言上机实验平台”的功能图,如图2所示。本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以辅助教学,为实验室运行服务提供高效、严格的管理,还可以全面提升实验室教学功能和开发程度,为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3改革考核制度

Java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为: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70%)+实验成绩(占总分30%)。

其中,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出勤10%、实验完成质量10%、课堂表现5%和课后作业5%。很明显,重理论轻实践,这使学生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因此应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课程成绩评定如下方式:

课程成绩=理论考试(占总分40%)+平时实验成绩 (占总分30%)+上机考试(占总分30%)。

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包括验证性实验5%、设计性实验10%和综合性实验成绩15%;上机考试要求时间为2小时,独立完成教师给定的题目,根据学生的算法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代码的质量、测试数据的验证、软件文档编写等方面综合给出评价。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考核方式[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更加突出。

4结语

在Java语言的教学中,我们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果,但还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Java课程群的建设,以适应IT企业对Java工程师的要求。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与探索,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前沿领域。

参考文献:

[1] 叶乃文,.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2-90.

[2] 刘松青. 构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9(8):8-10.

[3] 李小昱,王为,胡波. 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05-107.

[4] 陈昊. Java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10):148-150.

Practice Teaching on Java Programming

LI Dongming, ZHAO W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l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Abstrac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teaching of Java Programming,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some measure such as reform the cont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opening laboratory’s construction, change the mode of examination and so on. Besides, the teaching team has created the experiment platform of Java Programming. Our work can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Java Programming,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which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java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5-11430-02

1 引言

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软件蓝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是处在生产第一线的编程人员。《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案例的分析,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使用Java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一般方法和特点,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思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1]。从2002年开始,我系就面向计算机类学生开设《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便开始围绕着计算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何适应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结构体系如何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这三个问题,对本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改进,受到了本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本人进行了以下一些实践与探索。

2 改进教学手段

目前多数课程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根据Java课程的特点,本人应用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授课方法进行教授,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使用多媒体系统构建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所提供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本人遵循以下原则:

2.1 精心制作课件

首先,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为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对课程教学大纲的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本课程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及注意相关课程的联系。其次,现行教材基本都是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体系编写,不适应高职强调应用性和适应性人才的目标。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了实际应用技能和适应IT技术发展的内容,重新组织了内容,以程序实例为中心,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授课的重点放在具体实例的讲述上。最后,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注重交互性、趣味性的提升。

2.2 有效利用网络

利用FTP等手段,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浏览教师的相关教案、上交作业,并根据自学自测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利用电子邮件、系网站的交流园地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与环境。

2.3 适时发挥激励

适时组织相关课程的程序设计竞赛,通过适当的方式奖励优胜者,以此激励学生的拔尖和创新精神。

3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因素之一,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影响教学效果[2]。由此,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应用、引导创新,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启发的“关键能力”。

3.1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与客观环境(即所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交互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智慧;引导学生的在解题编程的实践中探索其带规律性的认识,帮助和推动学生架构属于自己的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技术路线,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学习能力。以实际问题为驱动,通过实例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把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上,使学生触类旁通地学会其他方面的程序设计语言。

3.2 积极开展互动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活跃、宽松的课堂气氛,以互动形式彻底改变只有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用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方法论的讲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接触问题、接触前沿技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让学生体验感受创新实践过程。针对例题,发动大家思考,鼓励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和见解,并开展讨论。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展示程序实例。给学习者以发表意见和成果的机会,让其充分展示自我,增强其主体意识。

3.3 任务教学法

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认为教学法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任务教学法主要是围绕一个实际问题,设计出一个环境,让所有学生共同参加讨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承担不同角色。从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到学习结果的评价,都督促学生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也就使从获得角色,获得突出的表现机会并成为获得中的主人,由此更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愿望。

对于以上教学法,只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新的方法真正成为实施“软件蓝领”人才的教学模式。

4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的贯彻落实,是关系到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一环。从培养目标、规格层次、能力结构出发。本人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4.1 案例研究

学生结合个人亲身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实践行为作准备的目的。选择案例要求不十分复杂或难以解决,而是强调一种普遍的代表性。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培养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迁移性的应用能力。学习过程贯穿于案例分析的过程之之中,首先抓住或发行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

4.2 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包括:(1)作为开放性出发点的项目创意;(2)作为研究项目创意耳产生的项目方案;(3)考虑到行为步骤,而确定项目计划;(4)项目实施,通常按照计划进行,要求参与者发挥最大的积极性;(5)项目结束等步骤。这种方法是一种完整的编程学习,学生通过一种较完备的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所需的必备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职业岗位的能力、技能培养。在课程设计中按学习成绩搭配分组并指定组长,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队与协作精神。

5 在Java教学中强调软件工程思想的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重点倾向于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来学习,关注诸如算法分析,数据结构等理论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而对于团队合作、软件工程方面的素质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软件作为解决行业需求或者企业的实际需要,更关注业务的需求和操作的合理性。这类企业应用使用的技术比较成熟,规模很大,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由开发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如今在大规模企业级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软件工程正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决定了软件产品的开发进度和开发质量。使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管理软件开发过程,能够保证按时保质地交付产品。

Java作为面向对象语言所具有的众多优点,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非常适宜,并且有重大意义[3]。Java首先具备封装性,把数据和功能封装在类中。这样,对于大型软件系统,能够以类作为划分工作的单位,按自顶向下的软件构造方式来开发,实现多人合作分工。而且,以类为单位编码,可以采用结构走通和基于状态的测试方法进行单元测试,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提交代码的完整准确性。其次,Java还有继承和多态性的特点。这使得分工与合作对立统一起来,封装性使个人可以专注完成独立的类;继承性和多态性使大家的工作可以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软件工程的素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出来。在Java教学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项目,组成开发小组,按照软件过程来开发,利用Java面向对象的特点启发学生用接近真实世界的方式来分析和设计软件系统。将设计和实现划分开来,从而实现软件工程师中各种角色的划分。产生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等多种职责。软件产品是由程序、文档和数据三者共同组成,在软件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自始至终采用软件质量保证计划。在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运行的各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交付清单。根据设定的里程碑,在每个阶段都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计划和进度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保证最后的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可执行程序,而应该是一份完整的产品清单。通过以上软件过程的严格培训,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6 改革考核方式

现行考试在很到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理论考试的“知识本位”模式,难以考察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无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形式单一,很多课程考试仍然采用闭卷笔试,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结构尚未普遍形成。教学管理部门对其末考试形式、时间和空间等规定太死,不利于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考试方式,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教师进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必须将考试重点转移到考核学生的实际技能方面。

根据Java课程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位置,本人大胆提出一种崭新的考核模型:《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采用,平时作业和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并指定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其中课程设计报告占课程设计总成绩的30%,其他是应用程序设计占70%; 这个模型注意实践操作、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相当于一次软件“蓝领”职业经历的仿真。

7 结束语

《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综合应用了基础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胜捷. Java程序设计[M]. 北京:铁道出版社,2002.

[2]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新光. 在程序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

java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 JAVA编程 应用研究工作

JAVA语言最初是一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产品,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成熟,JAVA语言的很多特点比如安全性、可移植性以及程序码较小等被发掘更适用于互联网中,所以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研究工作得到了很大层次上的进步,并逐渐被开发成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之际,JAVA在互网上倍受欢迎,拥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1 JAVA编程语言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起源

JAVA编程语言是从SUN公司开发的Oak语言中起源的,Oak语言是一种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的语言,但是由于某些商业原因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最后随着WWW以及互联网的逐渐壮大被改进成了JAVA编程语言。JAVA编程语言将C++编程语言中的指针舍弃,并将其技术核心全部继承,通过引用代替导致错误的指针,并将运算符的多重继承以及重载等进行舍弃,同时增加了回收站功能,解决了内存的问题。JAVA编程语言同普通的解释执行和编译功能的计算机有很大不同,JAVA编程语言能够将源代码编译成二进制字节码,通过虚拟机执行二进制字节码,实现到处执行的特性。随着J2SE1.4.2的问世,最初JAVA语言的编译时间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2 JAVA编程语言的特点

2.1 语法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所需运用到的编程语法非常简单,通常是将语言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机组合后形成程序。一般来讲在刚刚接触JAVA语言时,多数人都会觉得JAVA语言的语法结构和C语言、C++很相近,将JAVA语言的使用方法同C语言和C++进行联系,C语言的灵活性非常强,工作效率也比较高,被广泛运用于商业性的软件编写中,而C++相对于C语言来说多了OOP支持,二者在计算机语言中都倍受欢迎,所以用户经常能够根据C语言和C++二者的优点进行JAVA语言的编写,同时舍弃二者缺点,避免发生错误。在JAVA编程语言中选择了引用,有效地避免了指针法存在的安全隐患,保留了指针法的灵活性,起到了简化JAVA语言语法结构的作用。

2.2 编程对象

在JAVA语言的程序编写过程中,面向对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方式,使用类、对象、集成、多态以及装修等基本概念进行程序设计,从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对象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中运用人的思维方式。编程人员通常会将程序划分成为多个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选择相应的编写方案,在确保各模块之间的独立性的同时,提升了编写效率。

2.3 优点

JAVA编程语言能够在Web站点灵活使用下载各个应用程序,可移植性能非常突出,网页能够下载用户需要的程序、图像以及HTML等元素,且程序码较小,方便用户后期进行查看使用,同时JAVA编程语言对数据类型以及长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确保能够在任何计算机上对Web程序进行运行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JAVA编程语言的各种特性使得其应用非常广泛,减少了开发时间的同时,缩减了应用程序的费用支出,并且有效提升了开放结构。

3 学习JAVA语言的心得体会

JAVA语言通常用于大型的服务器程序开发工作,所以必须要了解Unix的开发、环境系统处理、开发环境、常用命令等,熟悉常用命令后熟练地掌握开发环境。然后进入语言学习阶段,可以通过曾学习的C语言或者C++语言等的基本规律逐渐摸索JAVA语言的学习规律,在掌握基础之后逐渐熟悉掌握JAVA编程对象的基本实现原理等。JAVA是一门具有阶梯性质的语言,要严格按照JAVA语言的特点循序渐进,按照顺序学习,避免走弯路。同时在学习JAVA编程语言时,要保持良好的信心、恒心和毅力,切忌遇到困难就产生退缩的想法。

但是如果是出于拓展知识面、增加技能的目的,那么在学习JAVA语言的基本入门知识后,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框架来巩固知识,锻炼运用JAVA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玩Robocode写坦克机器人的战斗逻辑,就可以通过结合几何与编程知识一起学习。

4 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价值

4.1 主要性因素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要充分结合JAVA语言的具体特征。根据技术方面的具体需要,对语言开发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对于系统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的资源开发工作。在编程语言运行过程中,通过使用动画切换等方式对当前的图像资源进行处理,使操作质量得到提升。在编程语言应用过程中,要通过流程的实际情况确立使用模式,确保按照定向操作方式进行交互工作,在完成管理后可以进行可视化处理工作。此外,还需要结合系统整体运行的要求,对操作细节进行处理,确保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性能优势。

4.2 辅因素分析

在进行JAVA编程语言操作过程中,要合理的对编程系统的阴阳角进行控制,使系统防水层得到更好的保障。此外还要随时对系统管道进行勘察,防止出现地漏现象,有效结合卷材应用的模式对系统可操作性进行提升。在JAVA编程语言的构成中,通过运用剪裁手段提升编程语言的质量,同时在系统完成粘贴工作后,要通过材料的冲刷时间进行表面材质的处理,有效提升技术应用的质量。

4.3 应用范围

随着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同的应用平台需要不同的JAVA程序,目前其运行环境就包括了三个不同版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要根据设计及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行环境,实现网络服务灵活稳定化。

5 总结

JAVA编程语言是互联网中一种特有的语言,在WWW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JAVA编程语言的进步飞快并且稳定。另外,JAVA编程语言采取了开放策略,不但激发了各软件开发商的工作热情,同时提升了编程语言的质量,使JAVA编程语言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古丽米热・买买提.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硅谷,2013(16):37-41.

[2]汪旭.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应用研发・软件设计,2011(10):265-266.

[3]程蓉蓉.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55-58.

作者单位

java学习计划篇8

关键词:Java;项目教学法;贯穿项目

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上体现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是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1]。贯穿项目是指能够贯穿整个课程的综合项目,在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上,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由多个零散的、彼此无关的小型项目组成的项目集。

Java平台系列课程是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包括Java语言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实训(JSP)、J2EE应用开发(轻量级架构)和J2EE应用开发实训5门课程。由于目前Java技术主要应用在服务器端,后4门课程都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把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通过适当简化和改造,作为课程教学的贯穿项目。但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Java技术基础,不足以支撑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只能采用虚拟贯穿项目。

1贯穿项目的设计思路

1.1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定位

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前者使学生掌握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后者使学生接触到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及掌握了可视化编程、事件驱动编程。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首门真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程,也是Java技术路线的首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道”与“术”并重。所谓的“道”,是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特别是OOP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这三大技术特征。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广泛的可迁移性,对学生持续、长远的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所谓的“术”,是指具体的Java技术,包括Java开发工具、Java语言基础、Java类库、异常处理、多线程、输入输出流、图形用户界面等。为了均衡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把JDBC安排在后继课程JSP程序设计中,考虑到很少用Java开发基于Socket通信的C/S架构应用,没有把网络编程列入教学内容。

1.2贯穿项目的设计思路要点

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贯穿项目应该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行性[2]。对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而言,贯穿项目的设计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突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技能训练。

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不能仅着眼于使用字符串类、日期类、各种流类、图形用户界面组件类等现成的类来搭建应用程序,不能像VB程序设计那样止步于基于对象的编程,必须要让学生进入真正面向对象的编程,自己规划、设计、实现类,并综合运用自己设计和类库提供的类来构建应用程序,在项目开发中学习面向对象的封装、继承、多态等技术。

2) 强调支撑后继课程的技能训练,不强调图形用户界面。

很多高职Java教材都没有介绍Java集合框架,但该框架的接口和类在实际项目的开发中却经常用到。如在后继课程JSP程序设计中,实现购物车时就要用到Map或List。而且,Java集合框架体现了“同一接口,不同实现”的思想,是向学生展现面向接口编程思想的上佳范例。因此,在贯穿项目的设计中纳入了Java集合框架的内容,把Map作为数据的存储结构。由于在后继课程中主要开发B/S架构应用,很少用到Java的GUI,而且学生已通过VB程序设计掌握了GUI设计和事件驱动编程方法,因此不把GUI作为重点,甚至允许学生在自选项目中采用字符界面。

3) 体现Java语言的新发展。

Sun公司于2003年的Java SE 5为Java语言引入了不少新特性,使Java语言在语法上有所变化。现在,泛型、增强的循环语句、注解等曾经的新特性已在业界普遍采用。遗憾的是,当前的高职Java教材基本上都依据J2SE 1.3或J2SE 1.4的标准,没有反映Java语言的新变化。在设计贯穿项目时,应该体现Java语言的新发展,在不超出学生能力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新技术。

4) 为学生的探究性自主学习预留拓展空间。

贯穿项目没有必要设计得十分完美,只要覆盖了课程主要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典型的编程思想和开发方法即可,有些功能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完善,让优秀的学生在探究性自主学习中提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贯穿项目的设计

我们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贯穿项目。该项目包含5个类:Student类是学生类,它有两个子类:大专学生类CollegeStudent和培训班学生类Trainee。MyUtil类是一个实用工具类,提供了常用操作的静态方法。StudentApp是应用程序类,是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对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全部显示、保存等功能。所有学生的数据在内存中用一个Map对象来组织。当选择“保存”操作时,会把整个Map对象写进文件students.dat中保存。每次运行StudentApp应用程序时,都会从文件students.dat中重新读出上次保存的Map对象。

把整个项目划分为8个项目单元(第2―7单元是主体单元),每个单元都对项目进行功能上的拓展:

1) 项目开发环境的构建,项目开发工具的使用。

相关支撑知识:①Java开发工具的下载、安装与使用;②编写、编译和运行两类Java程序的方法;③虚拟机、字节码及Java的可移植性原理。

项目单元结果:安装配置好的开发环境。

2) 分析和设计项目中涉及的类,创建项目中的第一个类。

相关支撑知识:①从现实世界对象构造信息世界对象的基本思想;②类和对象的概念及其关系;③类的定义格式,类的变量、构造方法、方法;④标识符命名约定规则;⑤Java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流程控制、方法的参数传递;⑥创建并使用对象;⑦数组;⑧存取控制,this引用,常量成员,静态成员;⑨生成程序说明文档。

项目单元结果:创建了学生类Student以及测试该类的驱动模块。

3) 创建学生类的两个子类。

相关支撑知识:①类之间的继承关系;②子类的构造方法;③变量隐藏和方法覆盖;④父类和子类对象的关系;⑤动态多态机制;⑥抽象类和抽象方法;⑦包的创建和使用。

项目单元结果:创建了CollegeStudent类和Trainee类,以及测试它们的驱动模块。

4) 用交互方式输入学生数据,运用Map来管理学生数据。

相关支撑知识:①利用流进行交互式输入数据;②包装类的使用;③字符串类的使用;④映射表Map的使用。

项目单元结果:一个字符界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5) 为项目增加异常处理功能。

相关支撑知识:①异常处理机制;②异常的种类;③try-catch-finally语句;④异常的抛出;⑤自定义异常。

项目单元结果:一个更加健壮的字符界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6) 利用文件保存项目中的学生数据。

相关支撑知识:①输入输出流的基本概念;②常用节点流――文件流的使用;③常用过滤流――缓冲流的使用;④常用过滤流――对象流的使用;⑤文件和目录管理。

项目单元结果:学生数据可以永久保存。

7) 为项目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相关支撑知识:①组件、容器、底层容器、布局管理的概念;②利用IDE工具设计图形界面;③事件处理模型;④常用组件的使用及其事件处理。

项目单元结果: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8) 项目的交流、回顾与总结。

这个贯穿项目覆盖了除多线程之外的主要教学内容。

3贯穿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宏观上采用项目拓展法,通过项目的不断拓展来推动课程的进展。在微观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通过任务的解决实现必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

本课程的贯穿项目教学法有三个特色:

1) 让学生在基本编程技能上人人过关。对于较为复杂的综合实践项目,在项目实施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而对于培养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和专业方法能力的教学项目,学生必须一一过关和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实施和完成[1]。本课程的贯穿项目在一个学期内开发完成的工作量不算很大,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因此由学生独立完成。

2) 采用贯穿项目双线并行,即同步地开发两个贯穿项目。在课堂上完成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示例项目,同时要求学生作为课程设计同步开发一个自选题材的简单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具备增、删、改、查功能,在内存中用Map组织数据,在外存中用文件保存数据。用Map和文件来组织保存数据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网上能找到的Java应用系统基本上都用数据库来组织保存数据,学生无法下载现成的系统来应付,只能自己模仿示例项目完成课程设计。

3) 在项目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能聚焦知识,突出能力训练,渗透态度情感、职业素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的培养[3]。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践职业行为、自我建构职业能力,有利于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师也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在本课程的项目教学中,着重从使用合法来源软件、遵循源程序代码规范、尽责地进行异常处理、注重资源整理与共享、使用帮助文档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4结语

在2007级和2008级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贯穿项目的项目教学法能显著地提高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编程熟练程度、程序调试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后继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难度,提高了Java平台系列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旭辉,张荣胜. 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59-61.

[2]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0.

[3] 毕蓉.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7):26-29.

Application of Through-course Projec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 of Java Programming

ZHU Dongl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In project teaching, a synthesized through-course project is better than a project set composed of scattered, irrelevant small pro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 of Java Programming, expound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rough-course projects, gives the design of a through-course project and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上一篇:合同律师见证书范文 下一篇:合伙协议合同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