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10 00:53:32

护士品管圈汇报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士;自我效能感

品管圈(QCC) 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发起的,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该活动于1978 年在中国开始试行,80年代逐渐推广并发展,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品管圈活动挖掘了员工的潜力,提升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提高全国护理工作的质量,国家卫生部组织了品管圈专项活动。中国人民第266医院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探索护理工作的新境界,提高护理质量,在2015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科室共有14名护理人员,参加品管圈活动成员7名护士, 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4名,专科2名,平均年龄34.2岁。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人,护士2人,见图1、图2。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圈成立于2015年7月21日,采用主动报名的方式,共有成员8人,其中辅导员1人,圈长1人(由本科护士长担任),记录员1人,联络员1人,圈员4人,确定圈名为骨力圈,并绘制圈徽,每个人讲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定的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来选定一合适的主题,最后上报领导层进行实施。见表1。

1.2.2开展品管圈活动 执行时间是2015年下半年,品管圈每月定时召开一次圈会,圈长要第一时间了解活动的情况,搜集每个圈员的建议,好的建议要采纳,同时还要制定圈活动计划档案,档案主要包括圈员的理论学习、小组主题的确定、原因分析、确定目标、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研讨、经验分享,集中开题汇报、中期汇报、结题汇报,最终评奖。

1.2.3计划安排并科学实践 QCC 活动按10 个步骤(P阶段: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D 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 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和改进)进行。先从护士长管理较好、团队气氛优良的骨一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2科开始,树立标杆。然后分批开展QCC活动。

1.2.4效果评价 本研究主要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进行评定,主要包括10个项目,并且采取Likort 4 点量表形式进行评分,每项均按照1~4分进行评估[3]。1 分:完全不正确;2分:有点正确;3分:多数正确;4分:完全正确。并将10个项目的评分进行累加并除以10。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评定,每项每人最高5分,最低1分,总共8项,总分40分,填写原则不记名,并做好记录,由专人负责。

2 结果

3 讨论

3.1开展QCC 活动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临床护理中护士对自己能力的期望和评估,结果显示,开展QCC 活动,能使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

3.2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很多,护士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护士和患者的关系不断改善,护理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护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需求,及时给出有效的护理服务。经过临床实践和集中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贴合患者,认识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了护士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护理服务中需改进注意的问题,加强自我学习与改进能力的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际服务中精炼职业技能。

3.3促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推行建立在护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指导,有利于品管圈成员服务意识的强化,还有利于组长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且促进了科室之间的协调发展。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演练,通过品管圈活动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护士自我效能感主要指护士在本职工作领域中对自己胜任护理工作能力的信心,以及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的信念和意志。怎样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凯云,陈湘玉.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 2010,08(8):1057-1059.

[2]谭瑛.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3(13):111.

[3]管文娟,孙俊.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01(1):44-45.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自2012年7月-2014年9月,本院26个临床护理单元相继组圈52个,圈成员合计232人,年龄23-46岁,平均32岁,其中硕士3人,本科88人,大专139人,中专2人。

1.2 推行方法

1.2.1 加强品管知识的培训(1) 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学习品管基础知识 2012年7月,护理部组织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学习品管基础知识,让护士长知晓品管活动是指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2] 。明确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同时告知护士长品管工作的实施步骤,还下发相关成果的品管课件给护士长,让其自行学习具体实施细节。(2) 派出2名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品管知识 为进一步将品管工作落实到位,护理部于2013年3月派出护理部副主任及病房护士长各1名外出学习品管知识。两名人员外出学习回来后,护理部再次组织全院护士长、各圈圈长及护理质控员学习品管知识,尤其学习各种品管手法的运用等。

1.2.2 加强品管活动开展的督导 自2012年7月各科开展品管活动以来,护理部通过中期汇报、下科室检查品管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方式督导活动的开展,同时还派出专人辅导各科品管工具的使用。同时结合科室绩效考核确保活动的开展。

1.2.3 品管活动成果汇报 借5.12护士节之际,护理部组织医院第一期活动主题的成果汇报,初赛通过检查各圈实际落实资料及开展PPT汇报的方式进行打分筛选,结果从26个品管圈中选出8个优胜圈进入决赛。决赛主要通过各圈行PPT汇报的方式决定胜负,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2.结果

2.1 好的方面

2.1.1 严格实施圈活动计划 各科室护士长能很好地组织大家学习品管知识,各圈长也能很好地组织圈员组建圈组织,52个圈名及圈徽都紧扣相应科室专科特色及圈员特征而定,各具特色颇有创意。另外很多圈都能很好地按照QCC活动步骤进行,如选定主题、制定甘特图、现状把握、解析、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成果、持续改进等。

2.1.2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在52个圈组织中绝大多数科室通过认真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成果的,体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使科室护理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如关节外科降低药品的配错率、风湿免疫科降低理疗未落实率、泌尿外科提高护理满意度等。这些成果的获得值得推广。

2.1.3 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 圈活动活动实施中,医、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通过交流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与协助,使医、护、患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1.4 增强圈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QCC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圈员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增强了幸福感,同时更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2.2 不足的方面

2.2.1 圈活动保障系统不健全 由于本院是第一次在护理部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其他相关部门对活动持有异议,相关保障系统尚欠缺,比如在成果的比赛中由于评价体系的欠缺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2.2.2 少数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认识不够 实施过程中,少数护理人员认为这是除日常工作之外的工作,活动费时费力,而且开圈会将占用私人时间,因此部分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2.2.3 圈员理论知识不足 一方面体现在圈员对品管知识的欠缺,尤其对品管工具的运用知识非常欠缺,这也是活动开展工作中大家比较畏惧的地方,部分人因此而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体现在护理知识的不足,尤其年轻护士更是如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指导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专科知识、心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年轻护士常常因为知识欠缺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圈活动成果。

3.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质量 从本院组织的52个圈成果显示,品管圈活动能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与主动性,增强圈员综合素质,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能减少护理差错,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其他相关文献均能证实。

3.2 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理解与配合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品管活动虽然是一个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成的圈,但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多部门的配合,如果大家对该项活动认识尚浅,相关保障系统欠缺,会影响圈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对该项活动的定位,将活动更加有效、持续地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J].全科护理,2011,9(4):1089―1090.

[2]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2010,24(7):1761-1762.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3篇

本刊讯(通讯员 黄 琦 李焕洲)“‘书’寓意着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进取精神,‘心’寓意着护理人员要不忘初心,专业用心,让病人安心。”4月25日,公安边防部队总医院军人保健科张晓明护士长在第二期护理“品管圈”成果会上介绍道。军人保健科、外二科、内三科等6个科室的“品管圈圈长”分别通过多媒体形式对各圈的主题改善活动情况进行了成果展示和汇报,总结分享了活动开展两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总医院党委委员和各科室护理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书心圈”“守护圈”“绿洲圈”“朱骨力圈”等6个“品管圈”都是由科室的54名医护人员参与到科室质量管理中,积极探索和创新、集思广益后确立的圈名、圈徽及圈主题,并从住院患者和部队官兵中调研、征求意见和建议总结出来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前期的准备及试运行,总医院医护人员对“品管圈”的流程及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积极推动了“品管圈”活动的顺利实行。今年,总医院护理部将全面继续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不断提高护理品质,深化护理内涵,并注重加强护士与医生及辅助科室的合作,将“品管圈”活动提升到新的高度,让病人受益;将与医院机关多部门合作,把“品管圈”活动进一步完善。 “‘品管圈’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建设。护理‘品管圈’工作能切实解决临床一线工作问题,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理部汪列兵主任表示,院领导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极大鼓舞了护理工作者的士气,此次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会圆满成功的召开,也是对目前护理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据悉,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单位员工参与“品管圈”活动,激发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聪明才智,从“要我做”变“我要做”,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从2015年开始,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培训“品管圈”(QCC,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活动相关知识,使全院医护人员通过活动积极学习和应用品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ふ椅侍狻⒎⑾治侍狻⒔饩鑫侍猓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标准化的活动流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品管圈”的开展使总医院各科室护理单元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完善护理容易忽视的细节,保障患者安全。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质量; 病情知晓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Quality Management of Children’s Condition Mastered by Duty Nurse/SONG Yan-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1):088-09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children’s condition mastered by duty nurse. Method: First,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heme was set up as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children’s condition mastered by duty nurse”. Then current situation holding, status grasping and goal setting were carried out. Result: The awareness rate raised from 61.47% to 93.33% percent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rate of primary nurse to the children’s condi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uality management; Awareness rate of cond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1.03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来源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3]。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4]。2013年4-11月,本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本科活动前(2012年8月-2013年3月)及活动后(2013年4-11月)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分析品管圈活动的效果。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5],科室9名护理人员以小组形式自愿组织,投票选出圈长(兼辅导员)。对QCC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成员掌握QCC活动的原则、方法及所需资料等[6],并建立微信群,进行学习、交流。

1.2 方法

1.2.1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畅通圈)和“圈徽”。每位圈员根据工作体会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依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的原则,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

1.2.2 计划拟定 品管圈活动历时8个月(2013年4-11月),每两周活动1次,会议平均0.5~1 h。4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5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6月原因分析,拟定对策;7月对策实施;8、9月确定效果;10月制定标准书;11月研讨与改进,最后进行资料整理。

1.2.3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 为了对本科责任护士掌握患儿病情的现状进行充分把握,笔者对本科2012年8月-2013年3月责任制护理进行统计,共计检查责任护士109人次,≥90分为合格,合格数为67人次,合格数/检查总数×100%=合格率。合格率为61.47%。检查责任护士109人次共计扣分922分。利用柏拉图分析数据(图1),根据80/20原理确定本次改善活动改善重点为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情变化的观察重点。依据圈员的工作年资和临床工作能力,设定圈能力为60%。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累计百分比=61.47%+61.47%×60%×80%=90.98%。

图1 责任护士掌握患儿病情扣分原因柏拉图

1.2.4 要因分析 根据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运用鱼骨图,分析为何会出现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知晓率低,最后经讨论确定责任护士更换频繁,缺乏培训和缺乏汇报病情模板为改善方向(图2)。

1.2.5 对策实施针对改善方向

1.2.5.1 责任护士相对固定,不频繁更换 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儿≤8个,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笔者在科内召开如何更好的做一名责任护士主题会议,加深责任护士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并确保落实,提高责任护士对掌握患儿病情的重视度,让责任护士知晓患儿病情并把观察患儿病情放在首要位置。护士不可以只是被动、呆板地执行医嘱,要对患者真正地进行人性化护理[7]。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缩短工作半径,让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接触,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关心患者身心,加强患者沟通[8]。耐心、仔细地观察病情,细致、全面地展开护理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9]。

1.2.5.2 制作统一的汇报病情模板 我是责任护士***,我负责的患者是*床-*床,现在我来汇报5床宝宝的病情;5床,**,男,3岁,患儿以**为主诉,于*月*日*时由***入院(家长怀抱入院、急诊护送入院等)。入院后给予***科*级护理,**饮食(详细叙述入院当时医嘱内容)。入院后T:**,P:**,R:**(发热患儿叙述降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入院评估,为****高危(高危患儿需叙述预防措施)。现患儿症状和阳性体征有:WBC***,血糖***,CRP***等。主要用药为*******,今日液体总量为***,余量****。现存主要护理问题为******,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为******。给予的健康宣教指导是******。患儿食欲**,睡眠**,大小便**。现患儿及家属(社会心理方面:情绪是否稳定,能否配合治疗,家庭支持是否到位等),回答完毕。

1.2.5.3 加强培训,提高责任护士专科知识水平 科内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内容为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辅助检查等,培训后考核。根据考核成绩,分析培训效果并对培训方式加以改进。创新护理查房形式,采取护理查房和专科护理常规培训相结合,邀请主任或主管医生参加,对疾病相关知识答疑。建立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治疗团队,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变革诊疗护理模式,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出发点,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以团队形式为患者提供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10]。实行医生护士共同查房制;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案讨论,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定诊疗护理方案[11]。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提高责任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

2 结果

本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有形成果:责任护士对患儿的病情知晓率由 61.47%提高到93.33%,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7.96%,成效显著;无形成果:全体圈员对QCC手法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专业知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见图3。

图3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讨论

本科将品管工具应用于护理质量改进活动中,以提高责任护士对所管患儿的病情知晓率作为活动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所管患儿的病情知晓率,提高了责任护士观察病情和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保障了患儿的安全。医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密切合作,从而使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同时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确保了医疗、护理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是被授予一定权利的一个小组,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2]。本次活动按照品管圈步骤逐步进行,圈员体验到不懂到熟练应用品质管理基本工具的过程,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13]。圈员在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参与权、管理权[14],学会了绘制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一系列品管手法,并在专题讲座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为持续推进品管圈活动奠定了基础。品管圈运用群体智慧,采用PDCA循环改进程序。活动中注重质量状况及质量基础,善于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群策群力实施整改[15-16],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3]邵立新,余珍,钱萍.品管圈活动在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100-101.

[4]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

[5]刑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0.

[6]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

[7]王艺辉.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及开展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51-52.

[8]胡艳兴,曾小英.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6-58.

[9]卢清丽.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0-61.

[10]蒋艳,曹华,彭小华,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5-407.

[11]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83-684.

[12]姚智萍.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7-348.

[13]孙多妹,王玉秀.品管圈在舒心示范病房中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9-100.

[14]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15]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12(21):2189-2190.

[16]余纪岚,周细梅,陆莲英.品管圈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76-78.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管圈;接手术患者时间;护理管理

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即手术室人员到达病区至接到手术患者离开病区的时间延长。择期手术能否及时开始,取决于病房护士在接到手术室通知后能否尽快将患者送至手术间[1],时间的延长可直接影响手术室资源利用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因接患者延迟造成的时间消耗,能够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2日~8月17日在我科住院手术患者72例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3年10月21日~11月16日住院手术患者84例为观察组(活动后),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接手术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超过7min的事件进行比较分析。

1.2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1.2.1组圈 我科遵循自愿参加原则,鼓励年轻护士参与质量控制,由8名护士组成QCC小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0岁;本科4名,大专4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1名。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确定圈名为生命圈,制定圈徽,圈名意义:"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1.2.2主题确定 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最终以"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

1.2.3现状把握 按接手术患者流程设计查检表调查7月22日~8月17日在我科住院手术患者72例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凡超过7min的纳入滞留事件,统计出47例滞留事件,滞留率65.28%。

1.2.4原因分析 根据查检表,运用头脑风暴,全体圈员进行讨论,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并用柏拉图进行了真因验证,得出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的原因以患者血压高、资料不全、手术标记未做为主。

1.2.5目标设定 根据现况值,结合圈员的工作年资和学历等方面的因素,在客观评估圈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原因及优化重点的分析,将此次流程优化的目标设定为术前接患者在病区滞留发生率由65.28%下降至29.17%。

1.2.6对策拟定 针对优化重点,使用头脑风暴及综合评价等方法,制定各种对策后根据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及圈能力进行评分,最终拟定了以下优化对策,并按先后顺序分步骤实施。

1.2.6.1加强患者血压管理 手术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关注既往用药情况,测量血压,异常值及时汇报;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每天监测血压并记录;加强用药指导,按时给药,看服下肚;将手术患者临接时测量血压改为手术前一天、术日晨6:00常规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可以避免患者因精神紧张而引起血压升高。

1.2.6.2加强患者宣教与心理护理 修订入院及术前健康教育处方;强调术前个人准备与资料准备齐全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强化术前个人及物品准备宣教;

1.2.6.3加强术前资料准备完善 手术前一日责任护士查点所有术前资料、用物,发现不全,及时完善,每班查对、班班交接;及时登记、分发影像资料;化验结果资料及时夹入病历;如无化验报告,查询电脑,已有结果者需及时打印报告并放入病历;手术日晨,由大夜班护士将当日手术患者的术前用药逐个核对、准备好,同病历一起放置在固定地方,方便拿取,避免忙中出错。

1.2.6.4加强术前手术标记查对 手术前一日责任护士查点手术标记情况,发现无标记,及时汇报医生,提醒标识;小夜班、大夜班每班查对、班班交接,及早发现未行手术标识的患者,及时补救。

2结果

2.1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次数明显降低对策实施后,查检统计2013年10月21日~11月16日住院手术患者84例,术前接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超过7min的滞留事件20例,滞留率由65.28%下降至23.81%。

2.2两组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比较,见表1。

2.3观察组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23.81-65.28)/(29.17-65.28)×100%]=114.84%,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有效,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65.28-23.81)/65.28×100%]=63.53%。

2.4通过对比分析此次活动的查检数据记录发现,造成接台手术送患者时间延误的各主要原因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2所示,表明医护人员对接手术患者的时间意识增强,术前准备质量及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本次活动中,每位圈员遵循步骤,开动头脑风暴,查找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终使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由65.28%降至23.81%,结果有显著差异(P

3.2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圈内成员的综合能力年轻护理人员从完全不了解到最终掌握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其责任心、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对服务质量的认识、优化服务流程的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3.3品管圈活动促进护理流程标准化护理服务的流程管理直接针对那些不方便患者的环节,打破、缩减那些不必要的环节,重建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3.4存在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品管圈活动在本科开展时间不长,部分圈员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全;管理工具的应用还不熟练;年轻护士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能力不强,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重点加强手术患者的宣教和心理护理,采取干预,进一步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

参考文献: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无陪护;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QCC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towards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double QCC group, by determining the theme task ,the defects of nursing quality, target valu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CC,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sults Carry out before or after,the basic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critically-ill patient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eligible rate,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eligible rate 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rate were on the rise. Conclusion The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as well as nurses diathesis in the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quality;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无陪护护理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一切护理服务均由院内护理人员实施开展。该模式采取分级配备护理人员,改善科室硬件设施,使用新收费政策,落实分级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措施,实现患者住院期间无传统的护工和家属陪护[1]。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多人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或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2]。从上世纪60年代起,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近年来,品管圈活动被逐渐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我科室于2013年全年在无陪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现汇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康复外科现有病床50张,护理人员20人,包括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在编护理人员9人,招聘护理人员11人。科室依据无陪护护理人员用工性质、学历和从业资格,将护理人员划分为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配备。治疗护士从事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辅助护士开展各项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上述护理人员统一由护士长管理,配备护士长助理一名,重点协助护士长开展辅助护士的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双品管圈小组 依据科室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护理团队,组成两个品管圈小组,治疗护士9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能量圈,寓意给患者以正能量,早日战胜疾病,摆脱病痛;辅助护士11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关爱圈,寓意给予更多爱心和关怀,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各圈推选圈长一名,护士长和护士长助理担任双圈的辅导员。

1.2.2分解品管圈护理质量主题任务 护理质量指标主要由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和专科护理等5项合格率指标组成。科室基础护理由辅助护士实施,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以基础护理为品管圈活动主题;科室治疗护士开展除基础护理外其它4项护理工作,由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以这4项护理工作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每季度轮换1项。

1.2.3分析护理质量缺陷 双品管圈各自组织圈会,围绕当期主题分析存在的护理质量缺陷,方法主要采用鱼骨图法等进行归因分析。圈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民主投票或讨论决议等方法选定1项护理质量缺陷为限定时间段(一般3个月)能完成的改进目标。圈长和辅导员组织圈员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修正,确保要与当期主题一致。

1.2.4品管圈目标值设定 在确定当期改进目标基础上,依据现状的合格率指标,结合圈能力和改进能力,由圈会民主决议设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即完成此项改进目标后能达到的新的合格率指标。经圈员群策群力,此次目标值定为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等质量指标,各提高两个百分率。将此项目标值报护理部备案。

1.2.5提出改进对策 全体圈员对照改进目标、目标值和现状合格率等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挖掘改进措施。这一阶段使用工作流程梳理法,在流程上优化改进措施。聘请专家参与圈内讨论,共同设计改进方法。与患者有关的改进措施可现场征询相关患者。在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由圈员分工整理形成详细方案,与目标值一起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1.2.6改进对策的实施及监督 对策方案审批通过后,由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出现重大困难及时反馈圈长,并及时分析修改对策方案。圈长和圈辅导员负责监督对策方案的执行,指定数据责任人,负责收集执行改进对策后的合格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7改进对策的效果分析 在改进对策实施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圈会讨论决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近目标值的,均说明改进情况不够理想,可进一步修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未达到目标值的改进对策可决定取消。

1.2.8 PDCA循环和双品管圈交互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每3个月完成一次品管圈活动后,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更换主题,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仍旧以基础护理为主题,双品管圈继续开展下一轮品管圈PDCA循环。新一轮开始前,双圈圈长、辅导员开展交互,汇报前期成果,汲取经验教训,共同促进工作。

1.2.9评价方法 评价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活动后(2013年)的我科室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病人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严格依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定,以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全年数据计算合格率,以全年住院人次为总例数。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作用

3.1.1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依据表1提供的各项数据表明,我科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一年来,入院患者(总例数)有所增加,但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等4项护理质量指标,经合格例数χ2检验,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项P

3.1.2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质量管理;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培训,使参与者逐步掌握品管方法;头脑风暴法使圈员锻炼了创造力和观察力,圈会的自由交流探讨提升了圈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使圈员熟悉χ2检验等数据处理方法,获得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4]。

3.2注意事项及建议

3.2.1无陪护护理科室适宜成立双品管圈 品管圈的组成人员要求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无陪护护理科室分两级配备护理人员,两级人员工作性质有较大差异,经过探索实践,各自建立品管圈较为合适。同时双圈活动利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2.2重视品管圈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医院护理部要成立品管圈活动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对科室品管圈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品管方法、沟通技能和护理质量考核的熟悉;对科室品管圈活动加强指导,协调医疗、医技和辅助人员对护理品管圈活动给予支持,以求获得最大成效。

总之,经过我科室的研究与探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最有效的激发基层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的关注度,形式活泼,效果明显,直接或间接促进医院各项护理工作。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贵云,郑超,等.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及成效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60.

[2]章飞雪,于燕燕,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

[3]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1089.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改进手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改善主题进行计划拟定、现况调查、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使一次性医用耗材取用方便,迅捷,减少护理人员体能消耗、保证手术配合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物品供给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能够改善护理服务品质,增强圈员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一次性医用耗材手术室护理管理

外科学和耗材学的快速发展,使手术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品种繁多,数量庞大,我院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采用的是二级库管理模式,如何将二级库内的各类一次性医用耗材快速、准确的提供给手术所需,提高术中物品供给满意度,保证手术配合质量,是护理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管圈(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1, 由相同、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其在企业界已成功运用数十年,近几年逐步应用到医院管理中,我科于2012年1月到6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手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成立“小蚂蚁圈”,设立圈长,圈秘书,圈员及辅导员,每月活动1-2次,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商讨解决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会议形式多样化,如座谈会、网络会议,灵活利用时间,定期向护士长汇报,接受督导。

2. 方法

2.1主题选定采用头脑风暴法,自由畅谈,禁止批评,圈员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根据5M选题法2,即力所能及、有效可量、需时适中、公司赏识、圈以自豪,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最终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可行性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改进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提高物品供给满意率。

2.2计划拟定本次活动时间拟定20周,其中主题选定,拟定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占30%,共6周;实施与检讨占40%,共8周;效果确认与标准化占20%,共2周,检讨与改进占10%,共1周。

2.3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计划拟定完成后,小蚂蚁圈对手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的现状进行各类调查及数据采集。总结现状为:一次性医用耗材摆放布局分散,与手术间距离较远,取用不够便捷;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体能消耗多、效率低;术中物品供给不及时导致延误手术,增加手术时间,影响手术配合,巡回护士因取物脱岗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现行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发放调查表37份,从取物便捷性、供货及时性、供应率、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合理性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满意率仅为41.74%,现行物品供给模式满意率低。根据现状况及圈能力,设定提高满意率的目标值为90.00%。

2.4 解析绘制特性要因图(鱼骨图)3 从人、事、物、法四个方面讨论导致现行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满意率低的影响因素。确定要因为:一次性医用耗材摆放布局不合理;物品准备班职责不够明确;供给流程繁复。 

2.5拟定、实施对策对要因进行确认后,制定相应对策。

2.5.1调整物品摆放布局 原有一次性医用耗材多存放于二级库中,与各手术间距离较远,且布局分散,取物耗时长。调整布局为将非计价耗材,定位、定量直接放置手术间内;每个手术间备收纳箱一只,存放低值耗材类物品,标明房间号,按基数配备物品的种类及数量,保证常规类别手术的需要量,每日使用后清点、添加,定期检查有效期。高值耗材类物品放置于限制区中心区域,物品准备班负责管理。

2.5.2改进物品准备班职责要点为:管理区域内的各类一次性医用耗材的清点、添加、使用、整理情况;每日三次巡视手术间,提供手术所需物品;高值耗材的清点、登记及核对;备货充足保证常规手术及急诊所需。

2.5.3简化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流程一次性医用耗材放置区域内安装电话, 巡回护士与物品准备班护士直接沟通联系,不需中转;物品准备班巡视手术间,及时提供每个手术间所需耗材,提供耗材更直观,避免误传、延误、遗忘等情况造成提供错误耗材,供物时间延长,耗材供给遗漏等现象。

2.5.4其他储物区域内由物品准备班负责一次性医用耗材的库存信息更新,标示缺货提醒,明确了解耗材的供应状态,减少无用功;医生特需喜好卡的及时更新,保证耗材供给的准确性。

3. 结果

3.1效果确认 通过圈员的努力,各项对策的认真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品管圈活动后一次性医用耗材取用方便,迅捷,护理人员体能消耗减少、术中物品供给满意度提高,巡回在岗得到保障,保证了手术配合质量。

3.1.1有形成果:

表1品管圈活动前后数据表

术中物品供给满意度单程取物平均耗时单程取物平均距离取物日走动距离

活动前 41.74%68.88秒 46.00米 2190.00米

活动后94.45%25.20秒8.00米526.00米

增降幅度126.28%63.41%82.60%75.98%

①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94.45-41.74)/(90.00-41.74)×100%=109.22%

②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94.45-41.74)/41.74×100%=126.28%

3.1.2 无形成果:采用评估问卷5分量表,对6项内容进行评价,由各圈员填

写,每项每人得分为1-5分,满分为30分,统计各圈员评分的平均值,绘制雷达图。

3.2 标准化、检讨与改进

将物品准备班职责列入手术室各班职责范畴;一次性医用耗材定位,定量、有序摆放,专人管理;供给流程规范化。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模式管理以此为标准执行、检查、监督,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4. 讨论

手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供给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工作之一,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一次性医用耗材取用方便、迅捷,护理人员体能消耗减少,术中物品供给满意度提高,巡回在岗得到保证,保障了医疗护理的安全。作为一种护理管理工具,品管圈倡导质量管理理念,创造高效保质的工作绩效,增强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较好的团队配合精神,在自发,轻松的氛围中,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4,提高工作满意度,且从中获得自信与成就感5。在活动的开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品管活动适用范围的选择,品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品管手法运用能力的欠缺等,因此在活动中应加强过程的管理与评价,注重护理人员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此外,活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因素,如资料的收集整理繁琐,缺乏与其他圈的交流机会,缺乏奖励措施等。在以人为本的护理品质管理活动中将继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2] 陈旭慧,叶海虹,艾梦婷,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手术室高值物品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杂志,2011,28(7):66-67.

[3] 汪继斌.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31-1435.

[4] 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注射项目;缺失率

品管圈(QCC)始于20世纪,是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一种结合。早年由日本运用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收到了卓越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更成熟。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动员力量、团结模式和分析方法,于是将其引进医疗事业[1]。我院内分泌科于 2013年 11月~2014年4月运用品管圈知识降低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数据收集与活动过程

1.1数据收集 通过查检表收集活动期间2013年11月~2014年4月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数据进行分析。

1.2活动过程

1.2.1组圈方法 根据自愿参与原则,成立品管圈组织。圈员9 名,平均工作年限6年,由年资高的护士担任圈长,负责组织策划圈内的活动,并对活动内容进行效果监控及时反馈调整方案,按组织匹配要求设有会议记录员、秘书、数据统计员等相关职责。设计个性化的圈徽、"丁丁圈" 圈名、组织文化理念等。

1.2.2分阶段进行活动 圈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出若干主题,根据综合评定结果,确定"降低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拟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按计划进度表开展工作。

1.2.3将成果标准化、绘制图表、制作课件进行成果汇报推广。

2 结果

2.1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明显降低 经过6个月的主题品管圈改进活动,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由改善前的周平均74例下降到改善后的周平均15例,改进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我们随机选择了235例胰岛素注射操作(要求与改善前一致),对发生缺失的重要原因:连续2次以上在同一部位注射、针头留置时间不正确、进针角度不正确、重复使用针头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结果发现,采取多种形式降低胰岛素注射缺失率的措施效果明显,缺失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体会

品管圈活动开展发掘了护理人员的潜能,从另一方面展示了护士的才能,设计圈徽体现了护士对美学想象的创造力,绘制图表、制作课件展示了对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灵活运用,体现了圈员的成就感[2],在圈会上,全体成员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激发[3],在活动中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能力彰显出80、90后的团队精神,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各项能力均得到明显增强,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护理人员更加有自信心、责任心、善于运用品管工具进行护理工作的改进。与袁琦等[4]研究结果一致。本次品管圈活动,通过合理选题、调查分析、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措施,使胰岛素注射项目缺失率明显降低,规范了操作,将作业进行标准化,与患者建立了长远的客服联系,为优质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瑞荣.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46.

[2]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3]Jonheery P, Robert M, Aubry JC,et al.Noise In Neonatology, Theimpact Of Hospital Staff[J]. Presse Med, 2004(33):1421-1424.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9篇

关键词:儿科;品管圈;大便标本;小便标本;送检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有工作性质相近的4~10人组成,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让圈员自发的参与品管圈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利用基本的品管和改善手法,使各种问题得到改善[1]。2013年1月,本院儿科开展了以"提高大小便的送检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组圈与主题选定 2013年1月我科根据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热爱集体,关心团队建设,能观察分析,出谋划策,责任感强的原则成立了"无忧圈"组织。本圈有8名成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举1名圈长负责圈内活动。针对儿科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对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进行投票评分,确定"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为本次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为期6个月,我们按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这10大步骤实施活动,定期召开圈会并记录活动内容。

1.2现状把握 由圈员根据儿科住院患者分析2013年1月14日~31日出院134人,未及时送检标本得到数据见表1。

1.3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能力*圈能力)

考虑到实际情况,将本次圈能力设定为80%,根据柏拉图博士的八二定律分析,将本次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目标值定位95%。

1.4解析与对策拟定 由"无忧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从护士,患儿,病房环境及其他方面查找大小便漏检的原因,最后统一意见,运用鱼骨图进行特性原因分析。

1.5对策实施

1.5.1建立大小便未送检登记本,包括床号,姓名,性别,未留取原因,检查者。

1.5.2制定科学的送检标本的流程 医生开出化验医嘱-常规化验由办公班处理医嘱,在标本盒上贴好标签-责任护士核对后分发标本盒,告知患儿家属留取标本的意义,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和放置位置-责任护士每天下午巡视病房时对未留取大小便标本的患儿再次提醒-前夜班护士根据大小便送检记录情况再次宣教并提醒患儿家属次晨留取标本-后夜班护士收取标本,电脑中标本采集确认-过期未留取大小便标本者有责任护士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留取,对长时间不能留取者有主管医生协助督促留取-办公班护士查收报告单并登记-护士长1次/w检查落实情况。

2 结果

2.1有形成果评价 利用2013年3月~6月的数据收集计算出大小便标本的送检率见表2。

活动结束后按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 =(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114.51%(小便标本达标率)

=135.71%(大便标本达标率)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7%(大便标本进步率)

=19.3%(小便标本进步率)

2.2无形成果评价 对QCC手法的运用,对团队精神,责任荣誉,活动信心,沟通配合,促进脑力开发等项目进行评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3 讨论

3.1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新的品管手法,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还培养了圈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圈员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营造了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2]。护理质量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为主[3],而是全员参与改进。

3.2持续改善工作质量 "品管圈"活动要按PDCA循环进行,通过问题逐个的解决,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作为工作制度,使工作质量循环前进,阶梯式上升。而失败的原因,经过总结和分析后,也可以作为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挖掘圈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4]。

参考文献:

[1]林瑞荣.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46.

[2]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

[3]国秀娣,陆俊,李益民.持续质量改进报告160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1):970-972.

护士品管圈汇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服药时间; 准确率

doi:10.14033/ki.cfmr.2016.32.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107-0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又称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的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1]。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这个团队在自我启发、互相启发下,应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法,全员参加,对所在团队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和改善。口服给药是内科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方法,口服给药不规范,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2]。笔者所在医院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运用于提高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的实践中,现将取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10月成立QCC小组,成员由1名圈长及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的7名圈员组成。运用头脑风暴征集圈名,设计圈徽,确定圈名为“乘风破浪圈”,旨在QCC的驱动下,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活动,用QCC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本次活动周期为2015年

10月-2016年1月,为期4个月,每周召开圈会1~2次,集中全体圈员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并商讨解决活动中发现的问题。选取活动周期内笔者所在医院415例住院患者作为活动实施后的研究对象,其中男263例,女152例,年龄43~83岁,平均(56.4±5.7)岁。另选取2015年5-9月396例住院患者作为活动实施前的研究对象,其中男251例,女145例,年龄45~86岁,平均(57.1±5.9)岁。

1.2 方法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给予患者常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计量、用药时间及用药注意事项等。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主题选定 圈员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依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能力4各方面对每个主题进行讨论,评价,投票,采用“5、3、1”的评分方法进行汇总,最后根据分值确定本期QCC的活动主题。

1.2.2 现状调查 2015年10 -11月为现状调查阶段,通过查检表,观察并记录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情况。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监测时间准确服用药物的人数/监测时间内服用药物的总人数×100%。总共调查415例,调查结果得出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为87.22%,总缺陷53例,其中餐后未按时服用38例,餐前未按时服用10例,餐中未按时服用5例,利用柏拉图的80/20法则,确定以改善患者餐后服药时间准确率为目前的改善重点。

1.2.3 目标设定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现状及圈员能力,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将活动目标设定为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由原来的87.22%提高到95.27%。

1.2.4 要因分析 圈员通过从患者、护士、药品、其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绘制要因分析图。品管圈成员对全部末端原因进行讨论,查找住院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低的原因。圈出主要因素包括:(1)患者对治疗的认知不足。(2)护士发药太早或太迟,发药后未及时巡视。(3)患者外出,未能及时服用。

1.2.5 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1.2.5.1 对策拟定 针对实际数据分析得出的要因,全体圈员提出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7人,以80/20定律分数在28分以上的为实际对策。共选出三条对策,(1)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完善宣教资料;运用多种方式(如宣传单,常见药物图等宣传手段)向患者讲解口服药的意义;加强重点时间的宣教,如患者入院时、进餐前、外出检查前、护士巡视病房时。每月为患者及家属举办1~2次相关疾病知识讲座。(2)责任护士事先了解患者进餐时间,根据患者进餐时间合理分发药物。责任护士发放药物间隔15 min后及时巡视,监督患者服药到口。(3)在患者床头桌摆放温馨提示卡。在口服药发放车上放置提示卡。若本班内患者回病房时,由本班责任护士给药并监督患者服药到口,若本班内患者未返回病房,则由当班护士向下一班护士交班。

1.2.5.2 巩固措施、标准化应用 实施1个月后,对效果进行检查,具体方法:(1)规范化制订口服药发放标准化流程。(2)规范管理不定时检查住院患者服药情况,询问患者或家属口服药相关知识,检查患者床头桌内是否有未服用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品管圈前后服药时间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前396例患者中服药时间准确例数345例,准确率87.12%,实施后415例患者中服药时间准确例数408例,准确率98.31%,实施品管圈后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8.226,P

3 讨论

风湿免疫科老年患者较多,口服药品种多,服药时间较复杂,因此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服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安全隐患[3]。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在药品管理与使用章节中明确指出,要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患者调配正确剂量的药品[4-6]。建立口服药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患者服药时间的准确性,对患者而言: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培养良好的服药习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对护士而言:提高病情观察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院而言: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7-8]。因此开展品管圈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初期,各位圈员对QCC工具的运用不甚了解,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圈员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过抵触心理。但经过不断宣传,不断培训与学习,使圈员不断成长,团队协助精神逐渐显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室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次品管圈活动最终取得了成功。

品管圈就是需要圈员们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因为轮班问题,开圈会存在困难,大家积极性不高,因为第一次组圈,圈员QCC知识掌握不够,应用手法不灵活,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同事加入到品管圈,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开发无限脑力,改善科室的性质,繁荣科室资源,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9-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前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87.12%,实施后患者服药时间准确率9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6-80.

[2]李田军.利用品管圈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的规范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157-158.

[3]谢建飞,丁四清,刘爱忠.用药环境重现在病房药品贮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09-810.

[4]杨柳,程丹丹,徐丽.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5):58-60.

[5]俞申妹,冯佳,汪佳楠.根据JCI标准改进口服给药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93.

[6]迟春妹.品管圈在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3):120-121.

[7]张良满,沈莉,李小攀,等.品管圈对住院患者自备药口服准确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6):700-702.

[8]刘英.运用PDCA循环加强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53.

[9]肖琼芳,黄英,蒋海英,等.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医学,2009,21(12):2189-2190.

[10]w应兰,邓开琴,邹昌兰,等.品管圈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3,37(7):646-647.

[11]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上一篇:护士实习汇报范文 下一篇:护士进修汇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