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1 17:49:17

关于老师的诗歌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重要性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以基础的诗歌作为参考依据,并要符合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老师还要考虑诸多因素,从而进行全面的诗歌选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

首先,诗歌的选取主要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了解,而且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挑选合适的诗歌进行学习。诗歌本身就具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文学底蕴的特点,而文学功底是要一步一步培养的,因此在合适的阶段选择正确的诗歌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作用。而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学习。

1.老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识字情况,从基础开始的,一年级小学生对于所学的字还是有限的,对于语文欣赏的功底也较弱,因此就需要选择较简单的诗歌,就像是《悯农》、乐府诗歌等等理解起来较简单的诗歌,当然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积累知识就像是建造房子一样,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建筑更好的房子。

2.小学教材的选用也需要老师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看学生的回答情况就可以大体知道学生的学习速度与学习质量。当然,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因为在教学与学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老师既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诗歌,也需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用诗歌作为学习的教材。

3.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需要学校对每个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学校主要就是对学生的教材进行采购,对于老师积极创新教材的方法学校要给予一定鼓励,这样也可以促进老师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二、诗歌选用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诗歌主要会选用一些更好理解,情感更加明显的诗歌,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其语文基础能力,而选用教材的工作也不能只是和原来一样。我国现在教育制度不断变革,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也要随之进行改变,而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教材,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确选用合适的诗歌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语文的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就会带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其次,就是老师正确选择教学教材对于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肯定,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就会不断创新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改变这种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老师也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教材的正确选用,尤其是教材中诗歌的正确选用,这也是考验老师教学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2篇

教材对诗歌的安排,一般是每册一首现代诗、两首古诗。这样的诗歌教学量,在教材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而且仅通过几个课时的学习也满足不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需求。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浩如烟海,从开拓眼界来说,国外的很多诗歌也非常值得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把目光投向课外,以诗歌小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小学一般在早晨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晨读,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20分钟进行诗歌诵读。

课程标准提倡“与黎明共舞”的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学生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主的复合课程。晨诵诗歌教学的目的是让诗歌与学生建立起关系,丰富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晨诵的过程中与诗歌交融,沉浸其中,玩味其间,充分体验诗歌的丰富性。晨诵不提倡机械的背诵,而是将诗歌与学生联系起来,让诗歌真正成为润泽学生心灵的营养品。作为晨诵教学的内容,我们有很多合适的诗歌,但在小学阶段,还是应以儿歌、优美的儿童诗以及古典诗词为主。

晨诵,作为课内诗歌教学的有力延伸,选择什么样的晨诵课程内容很重要。儿歌、优美的儿童诗作为晨诵课程的重要内容,老师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关于儿童诗,人们这样定义: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儿童诗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我们带给学生的儿童诗应总是带有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以及天真的想象。这样的儿童诗是学生所喜欢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如这首《落叶》:蓝天中的美人鱼/跳着优美的舞蹈/在偌大的海洋中/打着旋儿,伴着风儿,潇潇洒洒/悄然无声地落下来/悠闲地静听着/大雁的别离歌。秋天是美丽的,片片落叶像彩蝶,像小舟,在诗人罗英的笔下,却又成了美人鱼,在蓝天这“大海”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多么奇特瑰丽的想象!作者把秋天的美写得酣畅淋漓,怪不得秋天被评为“万美之中秋为最”。这样的诗歌既有独特的想象,读起来又特别优美,作为晨诵的内容尤其受学生的欢迎。如果要设计以秋天为主题的晨诵课程,这首诗是很好的选择。

在儿童心理学中,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让小学高段的学生也像七八岁的孩子一样读相同的诗歌是不太合适的。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带给学生快乐之外,还应该给学生带来思考,带来更多关于生活的启示,让学生明白,生活不仅有甜这种味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味道。因此,通过晨诵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要分阶段进行。

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通过“毛虫和蝴蝶”阅读项目组,对儿童的阅读心理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学生每一年的阅读,应该符合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这段阐释与儿童的阅读心理相近,诗歌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小学低年级,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儿童诗作为教学和阅读的重点,如金波先生的《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样的诗歌浅显易懂,由一连串的想象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洋溢着生机盎然的童趣。而到了中年级,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儿童诗作为教学和阅读的重点:如贾尼·罗大里的《月亮海》:月亮海里,没人跳水嬉戏/那里没有一滴水/一条鱼儿也没有/不会游泳的人们/这是多么美好的海!这样的儿童诗除了语言非常优美之外,也很有意境,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到了高年级,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就更深入了。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老师完全可以把更多的不同的诗歌推荐给学生。如金子美玲的《雪》:上面的雪/一定觉得很冷/轻盈地依偎着冰冷的月光/底部的雪/一定觉得沉重/负荷成百人的重量/中间的雪/一定觉得孤单/它既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这样的儿童诗和中低年级的儿童诗比起来就多了很多可以思考的内容,读起来意味深长。只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像泰戈尔的《飞鸟集》、狄金森的诗歌等,老师完全可以推荐给学生。

除了儿童诗,古典诗歌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晨诵。诗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情品诗,用心读诗,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带着学生向诗歌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3篇

龚学敏,1965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已出版诗集《幻影》、《雪山之上的雪》、《长征》、《九寨蓝》、《紫禁城》、《钢的城》。《星星》诗刊主编。

办好中国诗人公认的优秀诗刊

王 琪:龚老师您好!我们算得上是同行了,只不过《星星》诗刊是一本纯诗歌刊物,《延河》是一本综合性文学刊物。而《星星》诗刊诞生于1957年1月1日,绝对是新中国诗歌史上创刊时间最早的诗歌刊物,一直为繁荣和推进中国新诗做着不懈的努力。您是《星星》诗刊的元老级作者和编辑,在《星星》诗刊即将年愈花甲之际,您对这本刊物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龚学敏:您好!《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时间最早的专业诗歌刊物,今年已经创刊整整六十年。创刊以来,《星星》诗刊一直保持前沿、开放的姿态,以推介中国新诗最新成果、展现诗歌文本演变、发现和扶持青年诗人为己任,六十年来,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诗坛的流变和繁荣,特别是几代诗歌新人的崛起。现在,《星星》诗刊从六十年前的月刊已经发展成现在的集《星星・诗歌原创》、《星星・诗歌理论》、《星星・散文诗》、《星星・诗词》于一体的“中国诗坛航空母舰”。有句话说:“天上有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另一颗就是诗歌。”六十年来,每一位《星星》人和每一位《星星》的作者、读者都像珍爱青春和爱情一样,珍爱着《星星》。这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星星》人的压力。对于现在的《星星》人,我们除了珍爱,又多了一份对《星星》的敬畏。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对诗歌的敬畏,另一个是对《星星》优良传统的敬畏。这种敬畏,让我们倍感责任,不敢有丝毫懈怠。比如昨天,一位优秀的大学生诗人在他们学校的图书馆看到了1957年第一期的《星星》诗刊,欣喜之余,马上用微信拍了照片发给了我。这种传递,让我十分感动,这就是诗歌的力量,《星星》的力量。

王 琪:每个编辑都有衡量作品的一个眼光和“标尺”。面对《星星》诗刊的大量来稿,您心目中的好诗歌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您喜欢发哪类稿件?

龚学敏:不错,每一个编辑都有自己对诗歌的判断,都有个人的偏好。但是,如果他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编辑,他衡量作品必定有他自己独特的眼光和内在的标尺,有他对文学和诗歌的敬畏之心,有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悲天悯人的情怀。面对浮躁的世界,他对诗歌的理解必定是基于文学之大道和诗歌创作基本特质和规律的,这是底线,文学的和诗歌的底线。目前,有种说法很流行,即现在的诗歌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是的,诗无达诂。从根本上说,诗歌确实没有恒定的标准与众口一致的正确答案,但,每一个用心写诗的人,对诗歌的理解,诗歌技艺和基本之道的把握,跟用心编诗的人,他的眼光和标准想来是不会有太大的差池的。

《星星》选稿一直坚持三审制,个人的喜好必须服从于《星星》的这一优良传统。当然,《星星》之所以成为中国诗人公认的优秀诗歌刊物,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包容。在诗歌艺术范畴内的包容前提下,我们推出的诗歌作品力求符合与“呼应”《星星》封面上的:当代性,权威性,经典性。

王 琪:有人说,编辑事业充满着风险与考验。我对这句话理解为:编辑工作要敢于审视作者作品,也要乐于接受读者的需求与挑剔,但要架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真的好难做。

龚学敏:编辑是一种职业,每一种职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和考验。读者表达他的需求,或者挑剔,这是正常不过的,估计每一位编辑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会受到读者的误解和责备。我觉得,诗人和编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和相互成就的关系。能够很好与作者和读者沟通,并且架起畅通、信任之桥的编辑绝对是好编辑。要成为好编辑,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还需具有对诗歌潮流、诗歌发展大势与精微之道的有效把握能力。要一心一意地有为诗人服务、对读者负责的理念和具体行动。需要说明的是,《星星》诗刊的编辑收入都不高,但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不是标榜,是我们《星星》人对诗歌的虔诚与敬畏。

永远关注诗歌本身、

文学本身

王 琪:的确如此,所以《星星》诗刊编辑的辛苦劳动,值得社会尊重。那么,对于在传统纸媒遭受新媒体强烈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一本创办多年的文学刊物如何生存,是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要摆脱困境、寻找出路,是否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和力量才能独辟蹊径?《星星》诗刊在这方面先抵一步,做了有益的尝试,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龚学敏:面对未来,谁都不敢说自己做好了任何的准备,尤其对于当下众说纷纭的诗坛和诗歌创作,很多时候的预言和判断往往无效甚至成为笑柄。但有一点必须要明白,传统纸媒也好,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也罢,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传播的手段而已。今后,还会有为我们不知的、更新的传播方式出现。而现在,包括《星星》诗刊在内的所有文学刊物,永远关注的应该是诗歌本身、文学本身,只有发现好的作品,扶持好的诗人才是办刊根本。诗歌如此,文学如此,许多比文学、诗歌还要严肃的话题也同样如此,内心的、有效的坚守才是解决这个世上各种疑惑的王道。

王 琪:据统计,中国目前有7亿人在玩微信,这一庞大的群体,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可能是建筑工,也可能是保姆,可能是中学生,也可能是货运司机,等等。请您简单分析一下,期间是否还潜藏着大批的诗歌爱好者?

龚学敏:肯定,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让他去追求诗意。

王 琪:诗歌是为时声的。想就关于诗歌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请您谈谈,诗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必须与时代同步,甚至要有所超前,对吗?

龚学敏: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很多的诗人、诗评家谈过,我要回答的未必有新意。我个人认为,有一点需要在诗歌创作中引起重视,比如,我们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作为个体生命的他,没法脱离他置身的那个时代,但他的人格精神和诗篇是超越时空的。当我们今天读到很多过于世俗化的诗歌作品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思考,这些诗人的境界是不是应该比世俗高一点?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高于生活的,伟大的作品都是要超越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

写诗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

王 琪:在我所知道您出版的几部诗集中,比如《幻影》《长征》《九寨蓝》《雪山之上的雪》《紫禁城》《钢的城》等等,有好几部是以长诗结集出版的。其中2015年出版的《钢的城》是以攀枝花市为主题创作的1800行长诗组成,众多诗评家认为,这是您诗歌创作走进生活的一次突破,也是中国大工业诗歌创作的一次嬗变。对此,您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会想到要为一座城市歌颂和赞美?

龚学敏:写作有时候就是机缘巧合。2014年初,因工作需要我去攀枝花市,和当地的朋友们一起聊起了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命运是这个时展最好的一个例证或者说注脚,它今天所有的美好绝对是对理想主义的一种实践。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正是这座城市的命运打动了我。还有一点,就是关于钢铁的写作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挑战,我呢,又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于是,马上决定了给这座共和国唯一一座以花朵命名的城市写一首长诗,而这首长诗又是源于钢铁,与“诗意”相差甚远,但这种冲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是一首我的创作中用时比较少,写得比较快和顺手的一件作品。对自己的创作是不是有突破,我还不觉得,别人怎么看,也不重要,我认可的一点是,我做到了,把冰冷的钢铁写出了诗意,这个就够了。今年初,我又去了攀枝花,和当地的诗人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又聊到了《钢的城》,我说,这首诗在攀枝花这个地方绝对比我的生命存活的时间长,因为,很多年后的攀枝花诗人要对他置身的这座城市写这么长的诗歌时,他很有可能把这首诗找出来翻一翻。我曾经给我许多在小地方生活、工作的朋友聊到,做一名小镇的名流,安心地写一个小地方,这样作品的纵深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内容和惊奇,这样的文人越多,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才会有更好的“渠道”和“目的地”。

王 琪:看得出,您是善于写长诗的实力派诗人,而长诗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创作水平。如之前您写过的长征、紫禁城、九寨沟等,由此可见您表现出很强的长诗创作功底。对吗?

龚学敏: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有他自身的偏好,甚至是怪癖。我写东西,喜欢写别人不愿意写的题材,或者少有涉足的领域。我没有什么写诗的功底,更谈不上长诗创作的功底,我写一个题材时,喜欢长时间地泡在与它有关的氛围中,慢慢琢磨,有时候为一首小诗可能需要调动很多的资源,包括阅读书籍,听有关的音乐,甚至与之有关的绘画、舞蹈等其它艺术门类。

王 琪: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可否称得上您的代表作呢?

龚学敏:我迄今为止,还没有自己满意的作品,更谈不上最满意。这一点,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讲的不是实话,但我确实就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多时候都会羡慕那些有代表作的诗人,这既是对自己写作本身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肯定,像我这样没有代表作的诗人,也是一种缺陷。对于过去出版的几本诗集,我是一旦印出来,拿到手上就后悔,最后的结局是羞于示人。去年,我把我自己博客上过去贴出来的很多诗都加密了,我想等有了时间,还要认真修改后再拿出来,有一部分甚至会重新写,因为有些东西我认为值得我重新写。写诗这么多年,一直认为还没有写出自己最满意的诗,有时候会觉得它已经离自己很近了,像是就在前面等着自己一样。写诗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写诗天赋的人。包括现在的写作,我自己认为已经是很慢的了。

诗人要适当保持

一种神秘

王 琪:一个人的诗学观念和艺术追求,和他所生活的场域、个人经历、审美情趣无不有关,请问您的诗学方向是什么?

龚学敏:一个人的诗学观念和艺术追求,肯定和他所生活的场域、个人经历、审美情趣有关。我出生在一个汉藏文化交融的高原小镇上,一直到16岁才第一次出门到300多公里外的师范专科学校读书,三年后又回到我读书的小镇上唯一的中学教书,到《星星》诗刊工作前,我一直在高原上不停地变动着职业。高原上的生活经历肯定会影响我的诗歌,甚至左右我的写作。说到诗学上的方向,我从来认为这是一个无法清晰表达的“未知”,就目前对我自己而言,汉语和现代性,这两个关键词是我一直的思考。诗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探测”,一旦明白无误了,也许写作就失去了意义。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所有的写作必然是你诗学的实践。

王 琪: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您的诗歌作品代表了您的个人品质与精神价值?

龚学敏:是否代表了我的个人品质这一点不好说,精神价值是肯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学,什么样的诗歌。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所以,我们现在评论有些诗歌,有些诗人,或者诗歌现象时,如果能够跳出诗歌本身看有些问题就清晰多了,也用不着废那么多的口舌了。

王 琪:记得梁平老师在一篇评述中提到,您是一位被遮蔽的诗人。认同这个观点吗?当今中国诗坛,不为人知的优秀诗人很多,他们不讨好、不媚俗,甚至很少主动向外投稿,却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立场,始终让文本说话,这样的诗人值得敬重。龚老师,请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您的高见。

龚学敏: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用浮躁可以归纳很多人的时代。作为一个编辑,一个几十年一直对诗歌抱着敬畏之心的写作者,我从内心深处一直向真诚的,向不讨好、不媚俗,坚持和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立场,让文本说话的诗人致敬。

王 琪:读您的诗,我有一个显著的感受,就是在叙写或抒情别唯美,印象最深刻的是写“九寨蓝”的那些章节,活灵活现,仿佛让我们置身那方神奇而瑰丽的山水天地间,这种独特的语境,显现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性与力量,体现在文本上也显得您非常从容和自信。请问这是您积累多年创作实践的结果,还是有感而发、一蹴而就呢?

龚学敏:一般来讲,每一位诗人的作品都是他多年创作实践积累的结果,对一首诗而言,大多是一蹴而就。你提到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性与力量,这是我喜欢的一种表达,真正的诗人应该拥有这种力量,同时,也能够用这种力量来寻求、探索人类那么多的“未知”和“秘境”。什么都知道的人是不适合作诗人的,诗人告诉我们的答案本身,更多的时候,就是要保持一种神秘。

诗歌仍是我最大的兴趣

王 琪:您是怎么处理诗歌和生活的关系?或者说,诗歌是您的最大兴趣吗?您做过教师、警察、工会主席、报社总编等工作,我以为,您最后选择了诗刊的职业编辑,就是的。

龚学敏:现在的这个世界,诱惑、吸引我们的事物真是太多太多了,我认真地想了想,最后觉得,诗歌应该说是我最大的兴趣了。我开始工作的时间是八十年代中期,最初是长达七年的中学数学教师,那时候的生活似乎还显得很平静和单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慢慢喜欢上了诗歌写作,开始尝试着写一些东西来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当时的九寨沟,坐客车到成都要用掉三天的时间,遇上道路塌方,一个月收不到信件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在这种环境下写作,外界离我很远,包括已经成为传说的那个伟大的诗歌时代,那么多优秀诗人在写什么,在说什么,在干什么,与高原上开始写诗的我好像没有什么关联。我至今认为,这个没有外界影响的最初写作,是我迄今为止还能对诗歌的神秘持有强烈好奇心的重要原因。之后当警察,去政府部门,甚至于当接待办主任、宣传部长、总工会主席、报社的总编辑等等,有时候,让人感觉到,人生真像是一支射出去的箭,只是拼命地不让自己掉下来而已。可是,箭总归要掉下来的。去年,我回九寨沟参加一个来自北京、上海等四面八方的作家、诗人的文学活动,在县里有很多领导在场的座谈会上,我说自己这辈子就想着在《星星》诗刊一直工作到退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在内心涌出一阵幸福感,是的,这是一种人生莫过于如此的幸福感。当年,在我做出这个选择时,不少的亲戚、朋友、领导、同事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出他们的不解。不过,现在他们大多慢慢都理解我的这种选择。

王 琪:成都是一个非常幽雅、闲适的城市,除了闻名遐迩的美食美景美女,以成都诗群为核心的四川诗歌,新时期以来表现得异常活跃,那么成都可否视作一座令诗人们向往的诗歌之城?

龚学敏:成都确实是一座令诗人们向往的诗歌之城。要成为一座真正的诗歌之城,需要很多的要素,比如,诗歌的历史与传承,优秀的诗人,关于这座城市优秀的诗歌文本,经常性的、有影响力的诗歌活动,不同美学追求的诗歌群体等等,当然还需要一本有影响,并且能够包容的诗歌刊物。关于成都可否视作一座令诗人们向往的诗歌之城,在肯定的情况下,我真的希望有人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这种研究不仅对成都这座城市有益,对四川诗歌,甚至中国诗歌、中国文学也都是有益的。

用自信心对待自己的诗歌作品

王 琪:时值丙申初春,又是一年复始,新上任《星星》诗刊主编不久,有什么新的打算?新的创作计划也有吧?

龚学敏:《星星》诗刊已经走过风风雨雨的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星星》诗刊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诗歌爱好者、诗人们的喜欢,是因为一代代《星星》人始终坚持诗歌刊物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而造就的,这种责任与担当已经成为《星星》精神,并将一直传承下去。

至于我自己的个人创作,目前正在写一首长诗。我在成都的住址离金沙遗址不远,经常散步便走过去了。这是一个3000年前商末周初的成都人活动的遗址,这个时期的四川文化,包括三星堆文化,是非常灿烂的,也是非常神秘的,具有想象力与精神价值的,有意思的是,现存的这一些仅仅是零散的历史的切片,几乎没有清晰的来龙去脉。我想这种题材的诗歌写作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一个诗人的想象力,因为我一直认为想象力才是诗人的真正的天赋。当然,我离诗人这个称谓还有很大的距离。虽然如此,我对这首已经写就了一部分的长诗依然充满期待。我认为真正的诗歌写作者,应该用这种自信心对待自己还未完成的作品。

王 琪:地处西北的陕西与四川仅秦岭之隔,但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积淀等方面差异甚大,最后,想请您谈谈,由于类似某些因素的存在,对一个诗人的成长与诗学的建构起多大的作用?

龚学敏: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汉语覆盖着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积淀,所以说,我们的诗歌应该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可惜,现在的诗歌大多千人一面,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有着较强辨析度的诗人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诗人了。趋同和媚俗一样,不仅伤害了诗歌,也影响了诗人关注这个世界的态度。

王 琪:今天,受我们《延河》主编阎安老师之托,我和您有了这次愉快的交流和对话。我代表他和众多《延河》读者在此向您致谢!

龚学敏:不客气,有机会咱们再聊!

一如和龚学敏老师的初次偶遇,他总带着温和的性情,不疾不徐的说话语气,与我款款交谈。间或扬起手臂,又缓缓放下。他不一定高谈阔论,但低声细语时,总能语惊四座。言之凿凿之外,关于诗学方面的交流和办刊经验,龚老师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丰富积累,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理念,那就是对待汉诗写作的认真态度,如何为做一名称职的诗刊编辑尽心尽责。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4篇

茶客(按照发言先后):秦华(国家一级作家)、花盛(甘肃省作协会员)、巾凡(《诗深圳》主编)、范(辽宁省作协会员)、刘晁呈(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范高举(湖北特警)、夏致欣(文学爱好者)、刘星元(诗集《草木之间》作者)、以琳(内蒙古商人)。

茶坊小二:周顶(“椰风茶坊――QQ群”创建人。)

周顶:

倡导诗歌音乐性的人说:“诗经、乐府、词都是与音乐共生的,从来不可分离,现代诗歌更是把“诗”“歌”合二为一来称呼。”反对的人说:“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如果现在的新诗,人们并不准备谱曲吟唱它们,何必强调音乐性呢?”貌似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都有道理。我们今天“椰风茶坊”的在线交流话题就是:关于诗歌的音乐性,请大家开始讨论。

乔延凤:

刚才周顶提到的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是对诗歌认识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诗歌?孔子编订的就叫《诗》,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才称《诗经》,并没有把诗和歌分开来称呼的。诗歌来源于古代歌谣。最早的诗是古代歌谣。《古诗源》记载的都是。

秦华:

诗歌是有张力的,一掷千金――一字千金,可以是易懂易读,遐想联翩才好。诗歌应该有音乐性,这个就是诗歌的魅力,在散文存在的时期依旧不衰。

花盛:

这个对于不同的诗歌写作风格或流派有不同的特征,争议是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解读,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音乐性的作品会更大程度地受欢迎,不像理论作品那么乏味。

巾凡: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诗歌是用来表达的吧!

范:

我喜欢那种读起来很美、音乐性强的诗歌,不喜欢那种像白水一样的所谓诗歌,那些连吃饭上厕所都写进诗歌的所谓诗歌很令人恶心。

乔延凤:

是的,诗歌不仅要有音乐美,而且还要凝练,意思上跳跃,还要有意味,也就是有情趣,没有这些,就不具备诗歌的条件,称不上是诗。

刘晁呈: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诗歌的节奏感带动了音乐性。

乔延凤:

不是,节奏是音乐性本身所具有的,音乐性是通过节奏实现的。我们说音乐性,就是说节律、韵律、或者称旋律。

夏致欣:

我想问乔老,关于诗歌的内容与诗歌的音乐性,它们的关系怎样看待?

乔延凤:

那要看具体的诗来判断,有的不算诗,有的不算好的诗,诗歌表现内容是通过意象来达到的。内容和形式相化生,有内容还要有与内容相统一的形式。音乐性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它和内容融为一体。

范高举:

诗的主旋律是诗的核心,又是诗的主旨,有什么的主旋律,就有什么的音乐性。可以这样理解吗?音乐性是不是诗的基调?

乔延凤:

你听听《梁祝》就知道了,有个多次出现的旋律,不同时候,又有不同的旋律,组成了完整的《梁祝》。这个形式就包括了音乐性,刚才说了,还有其他要求。最起码,诗要是诗,不能是非诗。现在有些“诗”,其实是非诗。

刘星元:

我是山东的诗歌作者,请问乔老师对诗歌的冷抒情怎么看?

乔延凤:

感情是多种多样的,千差万别的,有冷有热,有的如火山爆发,有的缠绵悱恻。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属于诗歌表达的范围,情感不一样,这就要找到不同的表现旋律。

以琳:

古人赞美时都是用诗歌以及各种乐器的,诗歌与乐器融合在一起,诗词就会到达一种境界,那是一种神人合一的境界,其实诗歌的音乐性就是要把文字和思想达到一种完美,但我们在创作中如何去把握?

乔延凤:

要自己在诗歌写作的实践中来体会、掌握,诗歌创作,实际上是诗人的内世界和外世界相生化的一个过程。现在,对诗坛上一些不正确的导向要有明确的认识,诗歌探索必须符合艺术规律,不能误导,这是《诗歌报》一贯坚持的一个原则。

周顶: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5篇

韩宗宝: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号称齐鲁大地。齐鲁文化渊源流长,齐文化兼容并蓄,以儒、道、阴阳家学说为主,遵天时,尚功利,重形势。鲁文化主要是指孔子的儒家文化,孔子 “仁者爱人”的命题,突破了阶级的、种族的、国家的、地域的局限,他的“爱人”说的是“人类之爱”。

我的出生地是山东的诸城。春秋战国时期,诸城恰好处在齐国和鲁国的交界之处,有时属齐国,有时属鲁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诸城人兼受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文化的影响。诸城这个名字,起源于虞舜生于诸冯,因地处鲁国之东,所以也被称为东鲁。孔子弟子和女婿公冶长就是东鲁人,传说他懂鸟语。孔子卒后,公冶长回到故里,在东鲁一带继续传授老师孔子的儒家学说。汉世琅邪诸儒、唐宋密州名贤,皆承其志而大兴讲学、治学、读书之风。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开始在诸城占据上风。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千古名篇。因为苏公的倡导,当地读书求知之风更盛。苏辙到密州看望苏轼时感慨地写下“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这样的诗句。

应该说是这种“东鲁遗风”,培养了诸城人尚仁、尚礼、尚义、尚信、尚学的品质,形成了诸城人淳朴厚道,与人为善,自强不息的鲜明个性。“东鲁遗风” 后来逐渐在当地成为了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和文艺创作之风。《水经注》中提到的潍水,流经诸城,在潍河的两岸,受“东鲁遗风”的影响,涌现了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李清照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宰相刘墉(刘罗锅),《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库全书》总裁窦光鼐,现代文学史上的世纪诗翁、新诗的巨擘臧克家,著名作家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陶钝、孟超,导演崔嵬、演员李仁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等一大批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

我们村叫韩家庄,潍河从我们村东经过。小时候我经常随父亲去潍河网鱼,摸蛤蜊,游泳。我们村向西南五里的地方,发生过历史上有名的潍水之战。当年韩信打败楚将龙且的地方,现在修了一个小型水电站,叫韩信坝。韩信坝旁边的村古县,是我母亲的村子。当代作家峻青就是在这条潍河边写出了他的名作《黎明的河边》。朦胧诗人顾城童年时随着父亲顾工下放到山东农村,也是在潍河边的河滩上边放猪,一边写出了很多早期的诗歌。作家莫言多次到过诸城,他的高密东北乡,与潍河相去并不远。在诸城大地上,“东鲁遗风”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传递,这种传递不是鸡生蛋,蛋生鸡,而是融入到了潍河两岸的山水大地和风土人情之中,它无形有灵,就像潍河之水,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我个人在性格和创作上的成长,就得益于在故乡大地薪火相传的“东鲁遗风”这种文化根脉。

王士强:应该说你是从关于“潍河滩”的书写而广为人知的,潍河滩差不多成了指代你诗歌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符号。你是怎样形成塑造这个诗歌意象的意识,并使它逐渐清晰、成形、成长的?

韩宗宝:1990年代末,在小城胶州,以臧彦钧、宋方金和我为主,有一个小小的文学沙龙,2000年后张锐强也加入进来,那时我们几个文学青年,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一个作家是莫言。莫言让我们在写作上,有种亲近感,那是一种地域和文学血缘上的亲近。莫言的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进入其中,转而在自身的写作中进行效仿。当时还有一个我们都喜欢的作家是实,他的《白鹿原》我们推崇不已。我当时曾立志要写一部类似的长篇小说,名字就叫《潍河滩》,为了向实的《白鹿原》致敬。因为我的这个想法,很长时间里一直受到他们几个的揶揄。事实上我豪情壮志要写的长篇小说叫《潍河滩》,最终也只有一个几万字的开头,就再无下文。小说没有写成,但是我写下了大量关于潍河滩的诗歌。

我当时在诗歌中开始写潍河滩,现在想来应该是受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实的《白鹿原》的共同启示。潍河滩,第一次让我有了一种野心。我一直以为,在生活中不应该有野心,但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写作上,必须要有自己的野心。建立高密东北乡王国的野心,成就了莫言,一部《白鹿原》成就了实,而建立潍河滩世界的野心,则成就了作为诗人的我。

潍河滩第一次面世,是2005年《岁月》杂志的潘永翔老师在第1期发表了我的组诗《潍河滩》。随后,2006年《花城》杂志的朱燕玲老师在第3期大篇幅地推出我的潍河滩系列组诗《一个人的苍茫》。2007年《诗刊》的李小雨老师在上半月刊第2期的头题发表了我的组诗《一个人的苍茫》。2008年《诗刊》上半月刊又在第2期发表了我的组诗《潍河滩》。2009年 11月我凭借组诗《一个人的苍茫》参加了诗刊社的第25届青春诗会。《星星》诗刊的梁平老师,《天涯》杂志的李少君老师、还有杨克老师等也陆续对我的滩河滩系列作了重点推介。从此我的潍河滩渐渐为人们所知。潍河滩也成了我写作的根据地,成了我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家园。

我一点一点地在纸上勾勒潍河滩的苍茫和它广阔的气象。说实话,我并不是有计划地或者预定地去写潍河滩,我没有设置它。我在写作中不由自主地向着潍河滩靠拢,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召唤,一种牵引,一种莫名的冲动。对潍河滩的写作,是出自本心。我是无意中来到了我的潍河滩的。它似乎一直在那里等着我,等我擦去它身上的遮蔽与灰尘,走近它,拥抱它,与它融为一体。我个人内心的苍茫,从此和整个潍河滩的苍茫交织在了一起,变成了一种更大、更厚重、更复杂的苍茫。

王士强:“潍河滩”对你而言可能是和过去、童年、个人经历相联系的,有很多美好、值得珍惜的东西存在,这也是能够唤起很多人的共同经验、记忆的,体现了一种缓慢、美好、自足的美学形态。对你来说,“潍河滩”意味着什么?

韩宗宝:从2004年夏天开始,我疯狂地写关于潍河滩的诗作,我打算把我自己的生命、才华和感情,全部用在对潍河滩的不断的重写中。面对潍河滩,我时常觉察到自己的某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也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才想通过对潍河滩的一次次的书写,寻找一种靠近母性的东西。潍河滩让我获得了深深的宁静感和安全感。关于潍河滩的诗歌是我对生命和生活的切身体验。地理意义上的潍河滩,是我最熟悉的土地,现在它也成了我个人的精神家园。有的读者,在我的诗歌中看到的更多不是潍河滩,而是我的形象和身影。这样的读者会让我觉得亲切。事实上,不是我在写“潍河滩”,是“潍河滩”在一遍一遍地写着我。“潍河滩”给了我底气,让我变得坚定和强大起来。现在对我而言,“潍河滩”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潍河滩”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的母亲,是我的情人,也是我的爱人。潍河滩甚至就是这个世界。它已经完全超越了某个具体的地域。不但是一个巨大的实体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的形而上的隐喻和象征。

王士强:不过,关于“潍河滩”这一类乡村、乡土意象的书写可能也会有让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说,它和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它能否与现实发生有效的关联,产生实际的作用?“潍河滩”及其美学形态在未来的可能性前景是怎样的?关于这些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

韩宗宝:现在好像有很多诗人,已经羞于继续提出自己早年的诗歌印记,从此避免被归类。确实有一段时间,这类标签在诗歌里非常泛滥,大家一哄而上,大量的雷同和模仿,消解、败坏了读者的胃口。就我有限的视野,江非是比较早地在诗歌中提出一个地理意象的,他的平墩湖现在已经广为人知。我知道他的村庄名就叫平墩湖,另外他还有向梭罗致敬之意,不过在他那里,平墩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村庄和土地。后来有更多的诗人命名了自己的故乡、出生地或精神家园,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良莠不齐的标签式地域写作,成为了中国诗坛近几年一种独特的现象。但我至今觉得,命名并不重要,一个意象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意象的挖掘和深度呈现,用自己的生命全力赴之地,在不断的书写中一再地刷新这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和概念,赋予它更多更丰富更新颖的含义,从而不落窠臼地和别的地理名词与概念区别开来。

事实上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在描绘自己所最熟悉最热爱的地方或者故乡。梵高的阿尔,史铁生的地坛,贾平凹的商州,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梭罗的瓦尔登湖,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孙犁的白洋淀,那是他们精神的根据地。没有精神根据地,盲目地胸怀世界,表达的可能就只会是一些蜻蜓点水一样零碎而浮泛的公共感叹。好的作家,必须有一个用一生来持续地辨析和陈述自己的地方。这个地方要能真正容纳他的智慧、情感和心灵,能让他激动,让他愿意付出时间、精力、智慧和爱去书写。可能因为属牛的缘故,在写作中我经常像牛一样对往事和过去的经验、记忆不断地进行反刍。我一直避免空泛的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接地气,有生活,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写作要求。我诗歌中的很多比喻其实并不是修辞,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确凿联系。

优秀的诗人脚下应该有一个深厚的根系,内心应该有一个强大的诗歌之胃。我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写作从日常生活、从故乡和故土得到确切的支持。我从来没有在诗中外在于自我,我所写下的诗歌作品是从我血管里流出来的鲜血,是从我眼眶里流出来的泪水。它们带着我个人的体温、指纹和嗓音。我一直以最个人的方式,接近着生活和生命中的真实。

我从未从技术上考虑过“潍河滩”及其美学形态和它的前景。我只是本着自己的内心,同它相互印证。写作的过程,是返乡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对自己所知甚少。而我要做的,就是写出自己,写出“潍河滩”的过去,现在的万事万物,写出它在漫长的时光和广阔的时代中与众不同的样貌,为人们认识它、理解它,提供一份个人意义的切片和样本。

王士强:从你之前的文章知道,你开始写作的时间是比较早的,阅读也比较广泛。那么,你觉得自己从一开始的模仿性写作到真正自主性、创造性写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你受哪几位诗人的影响比较大?

韩宗宝:说到我最初的文学创作,要提到我的一个诗歌兄弟宋永亮。我和永亮的相识和友谊要上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是1988年,对于中国的文坛和诗坛,那是最热闹,也是最有活力的年份。先锋小说家和先锋诗人们,用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风暴。而永亮和我,正是在这种影响下,被一种巨大的力量裹挟着懵懵懂懂地走进了文学。永亮家中的藏书甚为丰富,在永亮的家中我读到了《诗刊》《诗神》《诗歌报》等这些中国一流的诗歌期刊,也是在永亮的家中我知道了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欧阳江河、昌耀、于坚、韩东、海子、西川等这些中国诗坛上非常耀眼的名字。也是因为永亮,我得以认识了当时在诸城现代诗歌写作最前卫的青年诗人韩宗夫。我的写作得益于永亮和宗夫甚多,应该说是他们让我对诗歌有了一个不同于当时的教科书的全新的认识,让我一开始就接触到了现代诗歌最本质也是最内核的那种东西,这为我的以后的诗歌写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后来,就是到胶州之后,同诗人、小说家宋方金我们两人有很多在创作和思想上的交流。方金的很多观点和观念至今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把他视为我的良师益友。现在他在北京,但基本上每年,我们都会聚一下。喝着茶或者酒,谈论这个世界和我们热爱的文学。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昌耀、海子、于坚、欧阳江河、西川、江非等,国外的诗人有博尔赫斯、里尔克、布罗茨基、希尼、史蒂文森、特朗斯特罗姆、沃伦、默温、弗罗斯特、斯奈德等。

王士强:你的诗有着比较明显的抒情性特征,以情感的真挚、深沉、感人而取胜。抒情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由来已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言志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传统。但是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抒情”的现代性不足,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古典式、明晰、单一的情感,己不足以表达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复杂境遇和复杂经验?你怎么看诗歌中的“抒情”,它有怎样的长处和不足?你在自已的诗歌写作中持怎样的抒情立场?

韩宗宝:屈原的《离骚》是抒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抒情,杜甫的《春望》是抒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抒情。我不以为这些抒情是单一的,简单的。古典式抒情同样是可以很复杂的。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描述的情感足够复杂。诗歌的现代性和抒不抒情,并没的必然的联系。再现代的诗歌,也要表达情感、爱恨和立场。现代人复杂的人生境遇和人生经验,同样可以用简单的抒情来表达。相应的复杂能表达复杂,但是简单也同样能表达复杂。而且用简单来表达复杂,从技术和难度上,要比用复杂表达复杂难的多。

抒情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一个诗人把抒情看成简单的事,那他就是小瞧了抒情。汪曾祺的小说里的抒情,看似平平淡淡,但却体现和传达出一种更加复杂的人生况味。现在很多人,对抒情有偏见,以为抒情就是一个拖长调的“啊”字,就是对祖国,对母亲,对故乡,对爱情的单一歌颂。其实远远不是。抒情,有时候并不在抒,而在于隐忍,有所谓不抒之情。克制,沉默,内敛,以及古人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抒情比较高的境界。还有一种重要的抒情是借景抒情,只说景,不说情,但情全在景中,像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我认为抒情无关乎诗的现代性与否,关键看你是如何抒,抒的是怎样的情。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不但要有良好的对语言的控制力,更要有对内心情感和写作的语调的控制力。诗人,必须懂得控制,精于控制,善于拿捏语言和情感的分寸感。一个诗人如果能控制了自己的情感和语调,就能做到在写作中收发由心,收放自如。我渴望那种如鱼在水,如鸟在空般自由自在的写作。

我在自已的诗歌写作中的抒情立场是诚恳,自然,率真。

王士强:你关于过去、关于乡土、关于农业文明的书写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在诗歌的及物性、现实性方面可能也会让有的读者感到不太过瘾。你有没有更多地面对“现在”,对现实、对时代进行“正面强攻”的想法?你认为诗人与他所处的时代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韩宗宝:我以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处理当下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能力。能不能处理日常生活题材,也是检验一个诗人能力的试金石。城市化进程中,很多通过各种方式涌进城市的人们,往往羞于承认自己的乡村背景,煞费心机地擦去脚上的泥土,身上的泥土,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城里人”。这是骨子里的自卑。由于我写了大量的关于潍河滩的诗歌,以致于很多人将我称为一个乡土诗人。其实我从来没有用乡土限定自己,写乡村也好,写城市也好,都一定有当下意识才算好。我有的作品虽然看似写的不是当下,但里面有着深刻的当下意识。

《一头蒙昧无知的猪》和《树林》是我乡土诗歌中,对现实和当下正面强攻的。我也有很多乡土之外的,另一种对现实、对时代进行“正面强攻”的作品比如《出狱》《审判》《夜莺》《广场》等。可能我写作中的潍河滩的体积偏大了一点,很多读者忽略了这一类诗歌。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些“另类”作品,好心地提醒我,暗暗为我担心。对此我心存感激。但一个真正的诗人,一定要有敢于“冒犯”时代的勇气和胆识。杜甫所倡导的批判现实主义诗歌精神,永远不会在当代诗人身上萎缩。

诗人与他所处的时代,要有一种适当的疏离感,不盲从,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人格的独立。诗人要远离被动和妥协。一个好的诗人,应该独立而不是附庸于时代,诗人应该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坚忍的担当意识和真正的悲悯情怀。

王士强:你都做过什么工作?你现在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这是诗歌带给你的回报么?你的工作和诗歌写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韩宗宝:我的经历很简单。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当时在农村的孩子,除了考学,就只有当兵这一条出路。我在部队呆了十三年,是炮兵,干过炮手、瞄准手、司务长。2004年所在部队撤编,就转业到了地方。因为喜欢文学被分配到胶州市文联。至今我还在文联。这个工作谈不上是回报。因为转业时大多人想去的单位是公检法这类有着实实在在的行政执法权的单位,也只有我这样痴心于文学的人,才会选择文联这种清水衙门。我现在的工作和诗歌写作之间,关系不大。诗歌写作主要还是用业余时间。我们文联人手少,但下面有20多个文艺家协会。作为政府联系艺术家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引导组织和协调20多个文艺家协会进行艺术创作、展览、交流和采风。

王士强:你所生活的胶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胶州”和“潍河滩”是怎样的关系?你怎么看城市与乡村的未来发展?

韩宗宝:1990年代我因为当兵,来到胶州。胶州是青岛的下面的一个县级城市,“潍河滩”属于潍坊。潍坊以前称潍县,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做过县令。扬州八怪中唯一的北方人高凤翰就是胶州人。古有金胶州、银潍县之说。胶州的大白菜全国有名,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提到过。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胶州”和“潍河滩”之间穿越奔走。我成了两地文学的一个桥。潍河滩上的诗人,像韩宗夫、黄浩、宋永亮、管清志、王瑞娴,因为我在胶州,经常过来喝酒聊天,而胶州的诗人作家也常去潍河滩采风,像张锐强、宋方金、刘棉朵、李林芳、陈亮、王小玲、张金凤、张书江、魏兆江等。胶州的作家和诗人群非常齐整,已经成为一个现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6人,参加过青春诗会的有2人,入选过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有2人,山东省签约作家3人,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2人。就一个县级市来说,胶州的文学氛围和文学实力,还是值得称道的。

关于城市与乡村的未来发展,我以为城镇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空巢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走进城市。在中国农耕文明,逐渐将被工业文明所渐渐替代。

王士强:到目前为止你的诗歌创作有没有阶段性和变化,如果对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时段进行分期的话,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韩宗宝:事实上,我是一个在写作的黑暗期呆的特别长的人,大约从1988年到2004年,可以视为一个时期,是我写作的苦闷期和青春期。2005年到2012年是一个时期,是我创作的高峰期和自觉期。2013年到现在,是一个时期,是我写作上的沉潜期和澄明期。可以用我的三首诗分别代表写作的这三个时期,《作为西瓜》《挖土豆》《运草车》。

王士强:作为一名70后诗人,你对“70后”这一诗歌概念有什么看法?70后一代是否面临着一些独特的困境和问题?如果和80年代的“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成名时相比,70后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你觉得70后诗人是否已经写出了他们重要的、足以进入诗歌史的作品?

韩宗宝:70后这个概念,最早是陈卫提出来的。后来黄礼孩、沈浩波等诗人对70后诗人这个概念,又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看来,还是颇具意义的。它向前承接了第三代,向后启发了80后和90后,60后和中间代,也同70后这个诗歌概念的提出直接有关,它让以年代划分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霍俊明兄称70后为尴尬的一代,他在《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一书中,对 70后这一代人诗人身上所独有的尴尬、焦虑、怀旧、感伤和自我救赎的描述,我以为是很精准的。

70后诗人现在和1980年代的“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成名时相比,已经毫不逊色,江非、朵渔、刘春等70后诗人,已经写出了超越前辈的无愧于时代和自身尴尬境况的厚重而开阔的经典诗歌文本。70后优秀诗人目前已经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江非、朵渔、刘川、刘春、沈浩波、宇向、孙磊、李小洛、灯灯、玉上烟、邰筐、津渡、轩辕轼轲、魔头贝贝、谭克修、胡续冬、姜涛、盛兴、阿翔、马累、辰水、尹丽川、黄礼孩、徐俊国、李寒、霍俊明、简单、李洁夫、辛泊平、陈小三、周斌、高鹏程、海啸、商略、陈亮、张小美、冷盈袖、廖伟棠、蒋浩、王琪、刘棉朵、苏浅、巫昂、扶桑、余小蛮、夏雨、白玛、周公度,等等,但目前对70后诗人作品的经典化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优秀的70后诗人,并没有引起诗坛和评论界足够的重视。

王士强:写作其实是一件孤独、困难的事情,既要避免重复别人,也要避免重复自己,关于以后的写作你有怎样的期许和计划?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必修教材;诗歌;自主性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必修教材一共分为五册,为了方便记叙,这里就简称为“语文1到语文5”,其中“语文1”到“语文4”有诗词单元,在这4册中“语文1”诗歌的主要题材是现代诗歌,而关于古代诗词是在“语文2”到“语文4”这三册教材中。古代的诗歌部分都在这三册教材第二个单元,每册书的整个单元都是选取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篇目,每个单元安排4课,共计22首词。在这其中前三课都是要求精读,最后一课要求是略读,所以在每个诗词单元侧重点也不同。从整个教材来看大概有以下几个朝代的特点。

1.“语文2”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诞生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叫“诗歌”,代表作品《诗经》,然后是一部惊世之作的节选《离骚》,它是战国时代最有成就的诗词。《孔雀东南飞》又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短歌行》《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这就是当时比较突出的作品,讲解这些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诗在中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进而对诗产生兴趣。

2.“语文3”讲唐代诗

我相信关于这个朝代的诗不需要做过多的介绍,学生都应该知道,“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歌大能者,几乎统治了唐代诗歌的半壁江山,唐代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让诗词在这个时展到了巅峰,第二单元选取了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三首短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和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

3.“语文4”:宋词

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第四册第二单元主要是将词分为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进行赏析,选取了这两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婉约派有柳永的《望海潮》《雨霖玲》,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豪放派的有苏轼《定风波》《念奴娇》,辛弃疾的《水龙吟》《永遇乐》,两种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都展现了各自的魅力。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通过“补、增”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教材以必修教材为核心,增补语文读本和配套辅助练习册的内容,对诗歌单元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把诗歌的类型整合成一类,把表达的思想整合成一类,把诗歌表现的时代背景作为一类,这样就把整个单元都联系起来了。教师根据学生适应的方法来进行讲解,能够得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比如《诗三首》选材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从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到曹操的《短歌行》再到《归园田居》,将导学中的《西北有高楼》作为古诗十九首的补充,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的普通情感,让学生理解其现实主义风格。

2.采用形成“吟咏+鉴赏+背诵”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诗歌的教学实践就是一节课40分钟,怎么才能上出诗歌的效率呢?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作“一二一”教学方法。

“一二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课堂四十分钟进行切割,使每个时间段都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效率,在各个时间段选择吟咏或鉴赏或背诵的学习方式。诗歌主要以言情方式居多,情感的载体往往是通过相关的物象来转达,从诗歌当中找到物象是鉴赏的第一步。第二步试图描绘诗歌中的意境,用主观的情感倾向进行描述,第三步挖掘诗人在诗歌当中隐藏的情感,这个环节占用课堂二分之一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去吟诵,反复体会其中的意境以及诗人在什么情况下来进行创作的,对理解诗歌整个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占据课堂四分之一的时间。最后的一个四分之一的部分应该留给学生进行自由的背诵,课堂中老师大胆地退一个身位,留给学生一席之地,往往就是独立自主的开始。目的在于力求上完一节课就有一首诗牢记在心里的效果。

3.发挥学生学习诗歌的自主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态度分成几个小组,5至6人一组为宜,有学习强和学习弱的一组,这样每个小组水平就相当,大家可以对诗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不能够理解再去问老师。在学习完一篇新的诗歌,大家可以相互抽查背诵的情况,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对每个小组进项总结,比比哪个小组表现是最好的,这样形成了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都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诗歌的自主性,不仅是自己诗歌鉴赏水平提高了,也带领同一组的同学一起提高。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7篇

新诗百年的话题很热,而时间区分的意义恐怕仅在于梳理的方便,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诗人们追求的自由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是灵魂之歌呼喊而出的基础。然而另一方面,自由并不等于没有节制,就形式和内容而言,新诗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提出控制的时候。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真正的诗意,收敛应该适用于哪个范畴?在鲍勃迪伦代表的抒情诗歌获得嘉奖的节点,我们就这些话题进行了对谈。 “诗歌在技术主义道路上愈走愈窄”

阿斐:杨老师,今天跟您一起来做这个对谈,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我对当年如何给您写信、您如何引领我进入所谓的“诗坛”,依然记忆深刻。一晃,快过去20年了。您也亲眼见证了我们这一代诗人的发生与成长。现在我们坐在这里聊,可以说,我心里是很惶恐的。

我们今天聊的东西,其一是关于新诗百年的,其二是与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有关。关于前者,我一直在想,中国的诗歌从胡适们开始,一直到我们这一代诗人,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脉络?有没有一条可以捕捉的明晰的线索?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这辈诗人,包括杨老师您,与胡适们,其实同处于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就像一个人的人生,胡适们是我们的婴儿期,中间经历了波波折折、弯弯曲曲,但终究还是在长大。到互联网诗歌时期,到我们这一代诗人,已经不再只是“玩积木”、“过家家”的年纪了,我们已经可以“加冠”了。总体来说,白话诗以来的中国诗歌,一直在寻找诗歌的“成品”。之前一直在实验,一直在推倒重来,一直在“”,现在,从80后诗人们开始,诗歌可以出“成品”了。中国诗歌到了可以逐渐收获的季节。

还有一个思路,我认为,白话诗以来的中国诗歌,是一个“挣脱束缚、寻找自由”的过程,新诗本就是为“自由”而生。最初,自由只是尝试;而今,自由成了常识。也就是说,胡适们开始,诗歌的自由成为一种尝试。后因时事发展,一度停滞。一直到伴随互联网而崛起的80后诗群,诗歌的自由成为一种常识。任何对诗歌的“规定”,都是对诗歌自由的戕害。我曾经提过这么一句话,“不要让自己的写作成为诗歌自由的绞索”,就是基于此。

这是我的想法,新诗至今的发展脉络,一是成长,长成“成品”;一是自由,诗歌的自由成为常识。

杨克:新诗百年的话题最近很火,但客观地说,百年仅仅是一种划分方式,因为99年与101年的诗歌,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没有发生任何断裂,无非是以一个完整的时段,对新诗进行梳理。因此,你说“到我们这一代诗人,从80后诗人们开始,诗歌可以出‘成品’了,中国诗歌到了可以逐渐收获的季节。”这个推论在我看来也没有任何事实或者学理认证,仅仅因为你是80后。胡适们开始了一个新的向度,那是他们的写作与之前旧体诗词截然不同;北岛们矫正了一个方向,也是他们的写作与之前30年的诗歌背道而驰。可80后跟之前之后的诗歌在大的趋势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很难说写得更成熟、更完满。年龄断代仅仅是为了叙述和简单归类的方便。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当即回答了另一个媒体的询问,说这对诗人是一个提醒。这并不意味着诗人要按照诺奖的口味来写作,我也没有要求任何个体诗人非要修正他的写作不可。我要表达的只是一种大的走向,诗歌在技术主义的道路上愈走愈窄了。我们要不要恢复更开阔更撞击胸腔更与人们生存的公共空间有某种关联的写作。从惠特曼到洛尔迦的歌唱,从李白到坡的抒发。至于歌词我以为无需讨论,好的歌词肯定是诗,自古“诗歌”一词已说明问题。宋词,更是百分百照曲谱填的词,请注意这个“填”字。

我看重诗歌的自由精神,可就形式和内容而言,汉语诗人已经到了该收敛的时候了。鸡毛蒜皮皆是诗,但题材绝对不是无足轻重的,诗也不是写得越随意越好,越不讲究越好。诗歌的不自由,也就是诗的控制,我以为到了提出来的时间节点了。 “我们继承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精神”

阿斐:是的,百年仅仅是一种划分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说话的由头。它的意义确实如您所言,借此“对新诗进行梳理”。事实上我们的对谈也正是这样一个工作。您说我关于诗歌“成品”的说法仅仅是因为我是80后,这是我不认同的。的确,因为我处于80后这样一个“序列”之中,我才会去反思包括我在内的这样一个诗歌群体的方方面面,但不是“仅仅”,而是基于我的一种判断。这绝不是说,之前的前辈诗人们没有出“成品”,也未必意味着我们写得很好。

您说,胡适们的写作与旧体诗词截然不同,北岛们与之前的诗歌背道而驰,我也是不认可的。无论胡适们还是北岛们还是杨克们还是阿斐们,其实“截然不同”、“背道而驰”此类的词汇都很难用在他们身上,大家都有继承,甚至是继承了糟粕,哪怕形式上或许迥异,而精神层面却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诗歌;小学语文教材;选编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选过程中,选择课程资源是最重要的环节。选编的内容作为儿童学习的对象,其会影响儿童在情感,审美观,价值观的发展。诗歌是一种能够抒发人们内心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感情,具有美感的语言去表达他们所看到的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这些正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编者无疑是把诗歌放在了重要的地位。

一、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诗歌选编

(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中国古代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统称为诗歌,早期诗词和音乐、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在虞舜时期,就有相关诗歌的文献记载。后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诗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释人们心灵的文学体裁。当代著名诗人赵缺在其代表作《无咎诗三百序》中有这样一句话“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就是指诗歌能够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也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我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古诗词所占的比例。人教版共有诗歌八十多篇,古诗词共有五十多篇,所占比例大概为百分之六十。苏教版共有诗歌六十多篇,古诗词共有近四十篇,所占比例也为百分之六十。由此可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择包含了从先秦时期到元明清时期的一系列古诗词。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唐代时期的诗歌是最多,比如人教版中共有三十四首,苏教版共有二十八首。其次是宋代的,人教版是十六首,苏教版是十七首。唐朝以前和元明清时期的作品选编的是非常少的。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诗歌的选编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的要求。其次选编的诗歌大部分来自唐宋,这一时期正是诗歌的繁荣发展时期,同时选择的诗歌大多是表达爱国之情,思乡,友谊长存,都是一些名家之作,文质兼美。这些都是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材选文要有规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二)儿童诗、儿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一些现代白话诗,这些白话诗主要是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即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欣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在内容上多为描写四季、自然景色以及抒发对祖国、自然、农民、老师等的热爱。如《一株紫丁香》,“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诗,出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主要表达的是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久久吟诵的表达师生情意的颂歌。描写自然的诗歌的如人教版的《春风吹》。同时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长江之歌》等编写进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

二、诗歌选编存在的问题

(一)选编的古诗词与当今社会相脱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诗歌编选的大部分。这些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学生们却不理解。例如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人教版和苏教版都有编选。这首诗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讲解了当时的教育背景,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很好的理解。比如河南、河北这两个词,就算是成人,如果不了解背景,估计也会误认为现在的省份河南省和河北省。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形成了定向思维,老师就算讲解的很清楚,在他们的内心,河南河北也应该是省份名称。总结原因,选编的诗歌与当今社会相隔太久。

(二)古诗词运用文言文,与儿童诗歌有语言的差别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与情感方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白话文的表达相差很大。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诗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成年一看就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倒装,对于“烟村四五家”这句话就不会很明白的理解。在他们眼中,这是一句语句不正确的诗句,他们认为“村四五家烟”才是正确的。看似一句简单的诗句,孩子们心中却有很大的疑问,如果是一些不够耐心的老师,就告诉孩子们这首诗就是这样理解的,没有原因,那么孩子们可能就会一整学期带着这个疑问了。但是就算碰到耐心的老师,可能会给孩子们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但是在孩子的思维里还是不会理解什么事倒装的。所以,古典诗词在语言工具与想象方式上与现代儿童相隔,无法把它们化入儿童自己的心灵世界。

(三)诗歌的选编忽视儿童的内心情感

诗歌是一种阐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与此产生共鸣的应该是读者的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诗歌是应选择能够表达儿童在童年时期的内心世界。而从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教材中,大部分课程资源都是在写关于外在的、客观的世界。尤其在儿童诗歌的选材中,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在描写外在世界。其实大部分诗歌有其隐含的意义,但是就小学生的心理,他们认为表面的意思就是正确的,也体会不到其内在的意义。例如苏教版中的一首儿童诗《我们爱你啊,中国》,编者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想让孩子们有爱国之情。但是全篇诗歌都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孩子就会认为这首诗歌就是想让他们明白中国有哪些壮丽的景观,体会不到其隐含的意义。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首诗歌忽视儿童的内心情感。

三、解决我国中小语文教材中诗歌选编问题的方法

针对以上提出的关于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现状问题,在借鉴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改变诗歌在教材上的呈现方式

诗歌在教材上的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尤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一般是以《古诗两首》为标题,形式比较单调。孩子们一看就知道又该背诗歌了,他们认为,只要教材中出现诗歌,就是让他们背诵的,这在孩子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惯性。而在苏教版中,有一篇课文《英英学古诗》,这本是一篇小故事,但是在听小故事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古诗。这种“文包诗”的形式,用一个故事再现古诗的意境,或者介绍古诗的由来。这样的形式,增加诗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从而完成诗歌的教学任务。

(二)增加儿童诗和儿歌在教材中的编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据诗歌编选的大部分,古诗词与当今社会相脱离,同时,古诗词运用的是文言文,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感觉很困难。古典诗歌美则美矣,但对于以白话为交流媒介的现代儿童而言,在儿童阶段确实只能作为背诵的材料。白话儿童诗则不同,白话儿童诗对于现代儿童而言更贴切,它是儿童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以现代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平台,发挥想象力,抒发当代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心灵共鸣。儿童诗与儿歌运用的是白话,浅显易懂,而且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

总之,童年时一个充满童趣,幻想的阶段,给儿童读的诗歌应该是能够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择课程资源时,理应考虑儿童的身心特征,对儿童诗歌多做研究,体现儿童的童趣心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1-5.

[2]刁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创新价值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周敏.新课改后人教版小学语文骄傲才古典诗词的特点[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1.

[4]赵淑华.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用[D].淄博: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

[5]赵立平,何政文.新课标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J].甘肃教育,2005(12).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诗化 教学

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从基础做起,而文化的软实力是建设的核心目标,但是这种实力在做好外化工作的之前应该首先从内化开始,诗意的弘扬和继承应该首先作为其中重点建设的一部分。中国博大诗意传承的是中华五千年的诗意文化,我国的诗歌建树在世界上也是被公认的,同时堪称是世界史上的传奇。我国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应该值得我们国人用心去领悟,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逐步感受诗歌给予人类强大的精神文明力量,对于老师来说除了要加强诗化教育的思想意识之外,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加强对于诗歌文化的理解,以便不断加深诗化教学的意义。

一、老师应该更多的将诗歌引入课堂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只为了提高成绩而生硬的将一些诗文加入在学生的作文中,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歪曲性的理解,对于未来的高水平写作并无益处,其实作文教学的诗化应该是循序渐进积累的文学素养形成自我的内化形式,在文中将其自然的表达外化,所以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授课中时时的注意语言上能更形象的使用适宜的诗歌,通过讲课中的各种情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来体现语言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真正沐浴在诗歌语言的文化氛围中才是诗化教学之基,同时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阶段,学生的心智相对低,老师一直都在他们心中具有一定地位,所以老师应该尽量借助语言来讲诗歌植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

二、学生如何将语言诗化

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来完成所有学生接受诗化的工作,但也并不是说对于诗歌的理解不需要建立在背诵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背诵诗歌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意义上对诗歌的理解加深,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于学生还是在小学阶段,对于生活的领悟和理解还比较浅,对于诗中所讲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不能了解的特别透彻,所以需要将这种诗歌的运用建立在背诵的基础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加运用,当然学生语言的诗化也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老师一方面要做到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诗一般的语言,是能够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如果能够将诗歌与语言相结合,那么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自我修养。

三、美化语文作文教学的诗文

作文教学的诗化研究意在把诗的美,把诗的韵,把诗的气质带入作文,让作文写得像诗一样优美、凝练,一样充满感情,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把儿童的诗化教学引进课堂,对于锤炼学生的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作文质量,有着独到得功效。那么如何开展儿童的诗化教学呢?读诗、品诗,营造氛围,融入生活。老师要向学生提供一些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喜爱诗歌的书籍文集,在保留经典名著的基础上,还要选一些轻松幽默的儿童文学读物。在读后教师要做相应的辅导,以解决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困惑。最后续写读后感来表达对于诗歌的理解,进行评选活动。生活是源泉。诗就在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孩子积累生活,用新颖巧妙的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如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带领学生在校园组织学生站队放学,此时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孩子们仰望天空专注的欣赏着,杨小雪同学大声说道:“大雨过后天放晴,天边挂了道彩虹。彩虹彩虹真美丽,你是我的大跳绳。”孩子的这首小诗,从生活中来,这样的诗才是成功的。

诗需要想象,想象往往能使读者进入奇妙的世界,使眼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想象,一个好的比喻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要树立这种大语文的教学观,才能教会学生大写的人。将语文作文诗化不断的融入到学生的对于情的深入理解中。

参考文献:

[1]王敬霞,任友荣.关于小学作文诗化教学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2]林晓华,滕春友.“简化”与“诗化”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11).

[3]刁桂华.激发兴趣 拓开思路——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第10篇

然而,《雁门太守行》实在是一首晦涩难读的唐诗。初读此诗,一头雾水,感到诗人在“卖萌”;反复诵读,还是感觉很“绊”;即使经过老师指导后诵读,也不得要领。学习此诗,困惑有三:

一、《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七律吗?

《雁门太守行》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像一首七律,但是全诗不押韵,也不对仗,显然不是七律。那它是什么体裁的古诗呢?

我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我国古代的诗歌,自唐代之后,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以“乐府”为主,继承了汉魏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格律诗产生于盛唐至“安史之乱”之间,为了与当时的“古诗”相区别,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今体诗”,它有固定的模式,讲究严谨的节奏、韵律、音调与对仗,如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律,王之焕的《登鹳鹊楼》是一首五绝。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雁门太守行》应当是一首七律,可是又不像。

进一步请教老师才明白个中差异。原来,并非所有唐诗都是“格律诗”,唐代许多诗人还擅长写“歌行体古诗”。“歌行体”亦称“古诗”“古风”,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和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甚讲究平仄,每句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每首句数不限于八句。晋代陶渊明的《饮酒》就是“歌行体”诗歌,诗仙李白一生没写几首“格律诗”,写得最多的是“歌行体”,如《行路难》。中唐诗人李贺写的《雁门太守行》是“歌行体七言古诗”,不能因为它共写了八句、每句七个字,就认为它是一首七律。其题目“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全诗不讲究对仗,中间有换韵现象。

可是,这些诗歌常识,我们在七年级之前还没学过,所以诵读《雁门太守行》这首“歌行体七言古诗”时感到莫名其妙。

二、怪异、晦涩难懂的诗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样的描写,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是“黑云压城”吗?怎么又“甲光向日”了,到底是阴天还是晴天?夸张也不能不讲自然规律啊!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塞上在哪里?怎么一下子又到易水了?兵是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总是一头雾水,没说清楚。

仗打了没有没说,却只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我向老师请教这个问题,老师说没法给我讲清楚。但老师讲了一个关于“意象美”的我听不懂的道理。他说,在唐代,李贺是一个很独特的诗人,时称“鬼才”“诗鬼”。《雁门太守行》善于熔铸词采,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描绘的是一种“意象美。

老师不解释我不明白,越解释我越不清楚。

三、《雁门太守行》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平定叛乱的英雄吗?

关于《雁门太守行》的主题,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它是一首咏史之作,生动地记述了平定藩镇叛乱的一次战役。据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李光颜身先士卒,突出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狼狈逃窜。《雁门太守行》应该是对此次平定叛乱所作的描述。

但果真如此吗?我上网一查却发现:《雁门太守行》作于807年,当时李贺只有十七岁,这时离“平定藩镇叛乱”还有两年的时光,李贺怎么会提前写下这样一首“平定藩镇叛乱”的诗歌呢?莫名其妙。

结论:《雁门太守行》难读,不适宜义务教育阶段七或者八、九年级学生阅读,还是将来再读为好。

上一篇:古代诗歌鉴赏范文 下一篇:春节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