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童话故事大全范文

时间:2023-10-10 22:30:12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1

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师教得力不从心,学生学得应接不暇。“教得力不从心”,老师要对付那么多种类的作文,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学得应接不暇”,这个刚上手,还没焐出点热气,又塞来个新东西。“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挠挠”,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出个样,只好“猪头肉,三不精”。

这怨不得教师。教材里,看图作文、编写童话、状物作文、写景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写日记、写新闻、写建议书、写请假条、写调查报告、搜集资料写作文、扩写改写、写信、写读后感……教材这么编,老师自然这么教呀。

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吉他、笛子、箫……乐器种类繁多,学乐器,没人说要从“钢琴”到“箫”,所有乐器,通学一遍。篮球、排球、台球、乒乓球……球类很多,也没人说,学球要把所有的球通学一遍。

一个人再有天赋,也禁不起瞎折腾。每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若浑身上下都是“点”,这些“点”还要同时“开花结果”,那就不是“人”了。人身上的“花”,大都一朵一朵地开,果,要一个一个地“结”。“全面发展”,不是一上手,什么都要学,“全面展开”地学。“全面展开”的“全面发展”,产出的往往是“全面平庸”,“全面平庸”又生出“全面憎恶”:人,处在平庸的位置上,要么憎恶“位置”,要么憎恶自己。

作文这东西,放眼望去,哪个学生适合写童话,哪个学生适合写诗歌,哪个学生适合写新闻,谁也没那个眼力啊。

那么只有挨个儿去试?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问题在于,你试出了这个孩子适合写新闻,那个孩子适合写童话,另一个孩子适合写报告,接下来,你怎么教?你若还跟着教材一个接一个地教,所有的“试”都是“白试”。

儿童作文,要从“全面展开”的“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

其实,作文教学不必在外在形式上折腾;要在内在的“核”上做文章。

找到儿童作文的“核”,也就找到了突围之路。我以为,儿童作文的“核”。名叫“故事力”――让儿童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故事力”训练是作文的“童子功”,好比练武之人的桩功、掌功;而各种文体训练,便是各路拳术的一招一式。桩功、掌功没练好,招式再漂亮,一上阵,马脚尽露,花拳绣腿,禁不起人家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童子功,什么时候练最适宜?――当然是“儿童期”。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桩功、掌功练好了,其他的都好办。

盯住故事,写上两三年,每个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儿童作文便能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

儿童天生的“故事属性”

“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因为“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

儿童作文,一旦指向儿童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由故事构成的,他们是天生制造故事的高手。只要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便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了作文这回事,只是一次重新经历,这是最好的作文状态。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儿童想过“平静的生活”。孩子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儿童似乎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学习平平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才能。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于是,一个个可爱的“调皮鬼”,都成了“可恶”的“捣蛋鬼”。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曲折、更迷人、更吸引读者。

“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经历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作文很简单,无非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儿。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有老师说,我也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不是儿童没有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儿童故事的价值观和大人“要的”故事的价值观,是如此的不同。小时候,裤兜有一回破了个洞,烟壳从洞里跑掉了,好一阵子,我都提不起神来。那烟壳,在大人眼里只是扔掉的垃圾而已。反过来,大人眼中重要、重大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眼中,脖子上的白金挂件,远不如伙伴们手里正玩着的“肥皂泡泡”。

一位同学在作文里称吴凡为“狗凡”。我说,绰号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不过,绰号不应伤害当事人,当事人若不接受,以后就不要叫了。我问吴凡:“你接受‘狗凡’吗?”我原以为,吴凡一定不会接受,我可以顺着“不接受”往下“教育”。没想到,吴凡说“我接受”。课后吴凡告诉我,狗,在他们眼里,是跑得很快的动物,叫他“狗凡”,是夸他跑步速度快。

不充分认识儿童、儿童故事,不充分尊重儿童、儿童故事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不可能指向儿童的心灵。不会有实质性突破的一天。有人说,一切教育的幸福,在于我们理解了儿童;一切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误解了儿童。作文教学亦然。当儿童写出了自己眼里、心中的故事,成人一棍子打过去:你那也叫故事,这些也能写成作文?――一切都完了。

成人眼里毫无“价值”、“意义”的游戏,儿童可能制造出纯粹的故事。游戏的本质是故事。有游戏、有故事的儿童,才生活得精神抖擞。排除在游戏、故事之外的儿童,总显得萎靡不振。儿童与故事的关系,恰似人和影子的关系,只有阴暗的日子,影子才会消失。哪怕一丁点的星光,影子就回来了。然而,儿童自身并不清楚,自己一天到晚活在故事里。生活在故事中的人不知道真相,正如地球上的人时常忘了地球引力一样。没有感觉到在制造故事,这本身说明,儿童天生具有“故事属性”,儿童与故事浑然一体。

有人说,“故事”是人的基因遗传的组成部分。这话不一定能从“遗传学”角度考证,不过,儿童真的离不开故事,有故事的童年才是充满生命质感的童年。

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一定具有童真、童趣。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就成为儿童心灵的窗口,经由这个窗口,语文老师将步入儿童的心灵世界,作文将成为师生之间一座心灵的桥梁。

进入作文训练的“核”时代

儿童天然具备讲故事的冲动。当然,这不等于说,不用老师教,儿童便能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指向“故事”的儿童作文,学生的学,有了向心力;教师的教,有了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即“故事力”。

孩子怕作文,第一怕“字数”不够。如果拿起笔来,能轻而易举写上五六百字,作文还有什么可怕的?大凡写不长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是不开口的“哑巴”。如:

有一天晚上。我有一道数学作业不会做,她就跟我仔细解题,但我怎么搞也搞不懂。妈妈就跟我一字一句地慢慢说,最终我们在11点前完成了。

妈妈“跟我仔细解题”,说了多少话呀;“我怎么也搞不懂”,“我”又说了多少话呀。可小作者呢,偏不让妈妈和“我”说一句话。所以,只有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学生才能摆脱“字数”的困扰。

“故事力”训练,从“对话”人手,最直接、便捷,因为听觉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基本上是听到什么,写下来便是了。

“说话句”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全都“揉”进来。人物的对话,由“提示语”和“说的话”组成。提示语,往往要描写“人”说话时的种种表现、想法。

作文中的“对话”练习,大致要有如下步骤:(1)认识作文中的“人”原来如此会“说话”。(2)“说话句”的五种形式。(3)表示“说”的字词有很多。(4)精彩藏在“提示语”中。(5)提示语位置的细微差异。(6)说的话要符合人的特点、身份。(7)各种说话句的综合使用。(8)“直接说话句”和“转述”的差异。(9)哪里写“对话”,哪里不写“对话”。(10)返璞归真的提示语。(限于篇幅不展开,下同。)

绝大多数的故事,都伴随着一连串的“对话”,写好了“对话”,故事也就“有声有色”地写出来了。

也有的故事,极少有人物“说话”。如:

到了考试,我领到卷子一看,还好,这都是我做得来的题目,我认真地做考试卷,终于写完了,然后,我一丝不苟地检查,下课铃响了,我趁着最后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交了试卷。

考试,没有“人”说话,要写“考试故事”,怎么办?

与“外部语言”相对的是“内部语言”,一个人会闭上说话的“嘴巴”,但内部的心理语言,则永远也断不了,哪怕你睡着了。因此,做考题、检查考卷,嘴巴不动,内在的心理语言却几乎可以把人“淹没”。

有了内部语言的注入,看似无声无息的故事也能讲得绘声绘色。“下节是语文课,老师说要检查背诵情况”,“老师说”就那么几个字,注入内心的感受,文字便飞起来了:

糟了、糟了,我以为明天老师才检查,昨天做完作业,还上了一小时的网。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背不出来,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不骂死我才怪呢。

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熟,老师都有火眼金睛的,专门抽你背不出的地方。要是抽到我不熟的段落,那就惨了。快,趁课间还有几分钟,临时“抱佛脚”,“抱”得熟一点……

“故事力”训练的第二步,即关注内部语言,大致步骤有:(1)讲故事:认识到内部语言是相对外部语言的真实存在。(2)猜谜语:体察活跃的内部语言。(3)闭气60秒:感受并捕捉内在的心理感觉。(4)谁写的:有一种内部语言叫“推理”。(5)选哪个:内部无处不在的隐性选择。(6)突然袭击:有层次地写出内心体验。(7)一次特殊的听写:作文要忠实自己的内部语言。(8)经常性练习:和内部语言对话。

好的故事,不需要构思。但世上完美的故事实在太少,故事也要“化妆”,好的构思,能补救故事的不完美。

比如一只小鸟和一只驯鹿在森林里一起游玩。这故事初听没什么吸引人的。但某版教材的课文《会走路的树》这么写: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这里,作者巧妙的构思,将故事救活了。

如何帮助学生构思好的故事,小学可有一些适当的训练:(1)构思,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2)构思,弥补故事的不完美。(3)构思,有一定的游戏规则。(4)起步,让读者看出你的构思。(5)升级,力争拥有几条“构思线”。(6)高明地藏起你的构思。(7)构思,发现内在的关联。(8)构思,把“布”想成“衣服”。(9)构思,材料的整理与取舍。(10)构思,寻找故事的“曲折点”。(11)构思,只是一种新习惯。

围绕着“故事力”,教师教得明确,学生练得明白,两三年下来,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清晰的变化。这两三年间,如教师能见缝插针,相机训练诸如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技巧,便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碍事。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2

关键词 神话故事 儿童 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是人类幼年时期通过幻想对天地宇宙、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的稚拙的解说。它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神话故事的思维具有类比性、混沌性、直觉性以及原始逻辑性,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特征有相似性和共通性,它们在逻辑结构、运演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的因素。让儿童接触传统神话故事对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1 神话故事的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价值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神话故事对儿童智力因素的发展价值主要表现在儿童通过接触神话故事而对儿童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力发展促进作用。

1.1 对儿童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神话故事中对天地日月河流山川的来源想象为巨人用大斧头把天地劈开,从此就有了天和地,而自己的身体就换化成了日月河流山川;对人类的起源则想象成人首蛇身的女娲用泥土捏成的,而且这位女娲还用自己的身体补住了天的漏洞;对于中秋节的来历则想象成为了纪念偷吃了仙丹而飞向月亮的嫦娥;对于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则想象成了为了吓跑一个叫做除夕的怪兽。这些神话简洁明快的想象,情节生动有趣,场面大气,充满奇幻的色彩,留给儿童很多想象的空间。儿童可以随意想象任何他们不明白的事情,“天为什么会下雨,是不是太阳哭了”,“冬天为什么会下雪,是不是天上的云彩掉下来了”。儿童可以在神话故事的引导下随意想象,任意的迸发出神奇的想法。

在神话故事中,天地万物皆是有生命的。在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下,可以天马行空地幻想整个世界,在这个神话世界里不仅充满了神鬼妖怪,更有一切皆有可能的故事情节,彰显了幻想、激情、浪漫、率真。这些光怪陆离的情节和事物恰好符合儿童阶段的想象力发展,能激发儿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向四五岁的儿童讲解科学的自然现象的相关知识,不但会超出他们的接受范围,反而会扼杀儿童那对“雷公”“电母”“龙王”等神话人物式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应该让儿童用充溢的神思妙想来寄托他们的情感与期待,充满诗意地、创造性地建构起自我和这个世界之间的逻辑。

1.2 对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神话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共通性,使得神话故事在以幻想、想象的故事情节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和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开发儿童的思维。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神话可以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实神话当中本身就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种种思考,在科学不发达,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给出科学解释的时候,神话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同样处于人类幼年期的儿童也是个天生的哲学家,和早期的人类一样也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清晰完全的认识,他们也常常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思考。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太阳会升起来又落下去?为什么会刮风等等。这些都是是儿童对自然、对宇宙、对自身的原始的探索。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成为了科学知识,有更多的问题仍然是谜。这样神话故事就发挥了它启发和激励儿童思考开发思维的作用。

2 神话故事的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价值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童幼时期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起始时期,对人的一生品德性格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神话故事对儿童智力因素的发展价值主要是对儿童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

2.1 对儿童兴趣发展的促进作用

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发展几个良好的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2.1.1 对于儿童前阅读兴趣的促进作用

从内容上来看,神话故事所描述涵盖的有日月星辰、鸟兽虫鱼、天文气、自然景观、花草树木或是民俗节庆等生动有趣合乎儿童的喜好,更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从而获取新的知识经验。周作人认为儿童对于神话的需要便是儿童的天性,他曾在《镜花缘》中提及到“对于神异故事之原始的要求,长在我们的血液里,所以《山海经》《十洲志》《博物志》之类千余年的著作,在现代人的心里仍有一种新鲜的引力。”神话故事为儿童提供了精神食粮,满足了他们认识未知世界的需要。

从语言特点上来说,神话故事的用词造句通常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儿童的语言知识浅薄,理解能力有限,这些简洁的文字能使儿童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让孩子们认识到大千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知道了各种民俗节庆的由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神话故事中又有许多关于自然和人文的描述,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增强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儿童的前阅读兴趣。

2.1.2 对儿童审美兴趣的促进作用

神话具有极大的审美功能。因为神话具有文学的特性。文学的美体现在多方面,有语言的美、想象的美、怪诞的美、力量的美、精神的美、人物的美。文学给予儿童的美,是儿童从作品中获得的一种美的体验,任何给予儿童以共鸣或感触的细节都可能形成美感。中国具有丰富的神话,各类神话异彩纷呈,能满足儿童多方面的审美需求。神话学者王曾永说“神话作为原始思维的产物,具有可闻可见和绘声绘色的美学形象,具有叙事感,神奇感和形象感的形式结构,神话无论是在形式结构上还是在情节内容中,都体现出原始人的复杂的感情和思想。充满想象的激情是神话精神所在。神话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是无可质疑的。神话是原始先民具有审美价值的口头文学。”

2.2 对儿童良好意志和性格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神话故事中,体现人类优秀品德的神话尤其多,神话中的黄帝、女娲、炎帝、尧、舜、禹都是品德高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克勤克俭的道德典范。女娲为了人类的安稳生存,宁愿牺牲自己用身体补上了天的漏洞。同时也有能唤起儿童孝心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亦有引导儿童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哪吒的故事。还有一些神话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坚韧的精神,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如《孟姜女》、《莫一大王》。这些神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正确的行为品德告诉给儿童, 给他们树立一个行为规范的价值标准。儿童在听或读神话的时候会在不自觉地获得这些勇敢、坚定、不怕困难、崇高利人的品格,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不断地对儿童的品格进行熏陶,潜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

2.3 对儿童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

神话故事对儿童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儿童民族情感以及爱国爱家情感发展的方面。由我国神话的文化特性决定,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爱国爱家的民族观念在神话中也多有体现。如,尊敬祖先长辈、敬老尊贤、奉公守法、诚心诚意、为民为国、无私奉献、造福人类。我国的神话不可避免地与本国的历史发生联系,历史人物与神话故事甚至会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神话,尤其是后期的英雄神话,经过一些文人加工整理,具有“历史性”特点。通过让儿童接触这些神话故事可以有助于儿童树立爱国爱家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作为原始时代最早的文化艺术形成,神话故事是对世界万物进行深刻地思考的结果。其思想内容丰富,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等各个方面,加之神话故事美好奇特的想象力,都能给儿童以智慧的启迪,知识的灌溉,审美的引导,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对当代儿童实施恰当的智商、情商教育得天独厚的形象教科书。通过神话对儿童阅读、思维、审美、品德等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探讨了神话故事的儿童发展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探讨神话故事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功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传承神话故事。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大力提倡神话等民间传统式样,并认真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在新时代里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为更多的儿童提供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珂.中国神话故事.华夏出版社,2006.1.

[2] 陈琦.神话的隐喻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蔡萍.中国上古神话思维与审美意识发生[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3

一、年级组集体研讨确定适合各年龄阶段的童话剧

我们幼儿园分为小、中、大共15个班级,开学初由年级组长牵头带领全组教师共同筛选童话剧剧本,进行创编加工,最终确定每个年级组一个大的童话剧表演游戏,每个月一个小的童话剧表演游戏,在特色课和园本课程实践中实施,在对童话剧故事进行创编的同时,教师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为童话剧编配歌曲、歌词,编对白,设计舞台道具,制作头饰等等。例如《新龟兔赛跑》,根据伊索寓言《龟兔赛跑》改编而成,主角“金龟龟”和“银兔兔”在比赛中互帮互助,都获得了第一名。当拿到《新龟兔赛跑》剧本的时候,小演员们进行了激烈的PK。惊奇地发现,平时比较内向的幼儿,主动竞争主角,并最终用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担任主角的机会,并在演出当天大放异彩。从平时在班里不爱讲话、内向的孩子,到舞台上充满自信、大放光彩的孩子,是童话剧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表现舞台。

二、创设童话氛围走进童话天地

1.童话式的主题环境

开学初,我们认真布置活动室与童话主题墙,主题墙上会展出幼儿平时表演的剧照、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绘画作品、对童话故事创编的内容等,并且注意材料、色彩及图案的选择和搭配。在童话文化环境中,让墙壁说话,每个墙壁就是一个童话,让幼儿在童话的世界里成长。

2.针对式的特色环境

(1)角色区:角色区的装扮与假想游戏,可以使幼儿将童话剧中的情景、事物富于创造地模仿和再现。在这里他们装扮自己熟悉的童话剧里的角色形象,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这些角色所表现的行为和他们之间交往的关系,体验多彩的人生。如在《小红帽》这个童话剧剧本中,有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小红帽、勇敢的猎人,还有狡猾的大灰狼等角色形象,动作性强,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同伴间相互关心的体验,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孩子们在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获得了很多童话剧中相关的生活经验。

(2)美工区:根据童话主题内容,在区角游戏时幼儿制作童话故事中的头饰,做好的头饰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时佩戴,充分发挥孩子游戏、学习中的自主性。

(3)故事阅读区:收集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书,设立了图书阅读角,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及看书、爱护、整理书本的好习惯。我们还邀请家长一起利用假日活动时间,根据主题内容制作童话大图书《小红帽》《龟兔赛跑》等布置在班上童话主题墙里,引发孩子在反复观察中理解、体验故事内涵。

(4)倾听童话故事:安排幼儿在每天午餐前、午睡前集体倾听故事。反复的倾听有助于幼儿记忆故事内容,为复述、表演打下了基础,并且养成了幼儿良好的倾听、用餐、睡眠等习惯。

三、调动幼儿表演游戏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纲要》中指出,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保持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快乐的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从让幼儿欣赏表演入手,我先让能力强的幼儿与我配合,分配好角色,表演要生动、有趣,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共鸣。幼儿看得很认真,也激发起了他们的兴趣和表演的愿望。

如在表演游戏《猴子学样》中,当我与配合的幼儿表演完后,幼儿都要求自己也表演一下。这时,我就按组为一集体,给他们时间进行讨论,自己选择所喜欢的角色,然后分组表演。每组表演后,我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的语言更加丰富,表情更加生动了。虽然刚开始有点难度,但孩子们都非常投入,兴趣很高。平时不爱发言、举手的幼儿也主动要求参与表演,在语言、动作、表情上也显得不那么生硬了。

在孩子表演的时候,教师要面带微笑,以好奇、鼓励、肯定、赞赏的眼神注视着每个幼儿,让每个幼儿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表演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一起进行评价,如哪些小朋友在游戏中想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语言、语气,不同的动作表情;哪些小朋友合作的好。通过教师和幼儿的讲评,以表扬、挖掘幼儿的闪光点为主,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四、创设童话剧场景为幼儿表演游戏提供机会

《纲要》中提出,要创设合适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全园15个班级都为幼儿创设了故事表演区域,供幼儿在晨间活动和区角活动时使用。例如《龟兔赛跑》里的森林场景和各种小动物的头饰都是家长和幼儿制作而成的,为整个童话剧营造出氛围,从而让幼儿愿意去进行表演游戏。

当一个童话剧在班级小舞台逐渐表演成熟后,幼儿就会走出班级去“演出”,我们提供了班级间相互演出、全园演出的机会,每个班级每个小组都能报名参加演出。不同于平常的汇报演出,孩子们的童话剧节目并不是一个个的精品,每个都非常原生态。简单的道具,口语化的对白、朴素的情节,表演者一副自娱自乐的陶醉样,我们看到的是童真童趣,这是孩子们的成果锤炼、班级团队的凝聚。

目前,全园各个班级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孩子的表演表现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们大方、活泼,爱说爱笑,走到哪个班级,都会看到以前被孩子们冷落的故事表演区现在已成为班级的亮点,孩子们争着要去的热点。我们希望以故事表演游戏为载体,通过童话剧故事表演游戏提高幼儿的能力。今后我们会继续探索研究,让每个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不仅要教给幼儿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教给幼儿一双会发现快乐的眼睛,快乐处处存在,快乐无处不在。拥有快乐的眼睛就会拥有快乐的心灵,就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4

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邶笪钟编写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中外神话传说》 田新利选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圣经神话故事》 陈静选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4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 《严文井童话选》 严文井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6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叶圣陶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7 《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8 《小兵张嘎》 徐光耀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

9 《三寄小读者》 冰心 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10 《皮皮鲁传》 郑渊洁 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12 《今年你七岁》 刘健屏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13 《荒漠奇踪》 严阵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14 《乌丢丢的奇遇》 金波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15 《我要做个好孩子》 黄蓓佳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6 《草房子》 曹文轩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17 《第三军团》 张之路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18 《巫师的沉船》 班马 21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

19 《糊涂大头鬼》 管家琪 浙江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20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版22 《伊索寓言》 (希腊)伊索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23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4 《拉封丹寓言》 (法)拉封丹著, 倪海曙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25 《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杨武能,杨悦译 译林出版社1994年

26 《安徒生童话选集》 (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7 《普希金童话》 (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28 《王尔德童话》 (英)王尔德著,唐讪辉译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2003年版

29 《宫泽贤治童话》 (日)宫泽贤治著 周龙梅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30 《列那狐的故事》 (法)玛•阿希•季诺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2 《鲁滨逊飘流记》 (英)笛福著,王泉根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3 《魔法师的帽子》 (芬)杨松著,任溶溶译 纺织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4 《金银岛》 (英)史蒂文生著,单蓓蕾 译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5 《丛林传奇》 (英)吉卜林著,徐朴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36 《吹牛大王奇游记》 (德)埃 拉斯伯 刘浩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37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英)刘易斯 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38 《骑鹅旅行记》 (瑞典)塞 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9 《木偶奇遇记》 (意)卡洛 科洛迪著,杨建民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40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42 《淘气包艾米尔》 (瑞典)阿林格伦著,高锋、时红译 中国少儿出版社1984年版

43 《捣蛋鬼的日记》 (意)万巴著,思闵译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44 《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45 《童年》 (俄)高尔基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46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

47 《哈里o波特与魔法石》 (英)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48

《顽皮捣蛋鬼》 (德)威廉布什 湖北少儿出版2003年自版

49 《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 张继楼,彭斯远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50 《外国儿童诗选》 文成英,李融编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科普科幻52 《中外探险故事精选》 伊明选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3 《中外动物故事选》 伊明 选编 中国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

54 《中外经典科普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55 《中外网络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6 《十万个为什么》 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57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 王会等主编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58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59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0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62 《神奇的符号》 苏步清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3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64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66 《科学的发现》 郭正谊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67 《130个科学游戏》 (德)汉斯•普雷斯著,吴衡康编译 中国少儿出版社1981年版

68 《昆虫记》 (法)法布尔著,言小山译 人教社大百科全书2003年版

69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0 《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71 《元素的故事》 (苏)依尼查叶夫,滕砥平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2 《诗词中的科学》 唐鲁峰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3 《水陆两栖人》(苏)阿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孟庆枢善诚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版

74 《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5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 杨鹏、刘道远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文化教育

76 《东周列国志故事》 郭 平、陈咏超 改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77 《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79 《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0 《中外艺术家的故事》 江钥含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81 《汉字的故事》 梅子涵著 上海科普出版社

82 《阿凡提的故事》 赵世杰编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83 《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 曹余章著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84 《世界五千年》 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

85 《做人与做事》 卢勤 接力出版社2000年版

86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董宏猷 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

87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苏叔阳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88 《马燕日记: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 (法)韩石 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9 《中华经典诵读本》 徐含之选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0 《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来新夏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1 《30天环游中国》 郑平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92 《国际知识问答》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93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三联书店2003年6月版

9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o凯勒著 李汉昭译 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95 《

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著,马默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96 《写给小读者》 晓玲玎当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8年版

97 《做一个快乐的少年人》 邓碧霞 译 三联书店2002年版

98 《父与子》 (德)埃o奥o卜劳恩,洪佩奇编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9 《大作家史努比》 (美)蒙特o舒尔兹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5

[关键词]语言习得 童话 转喻 逻辑思维

童话故事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它不仅给儿童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就连成年人也难以忘记童话曾经给他们童年带来的快乐和难以泯灭的温馨记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品可谓举不胜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小红帽》、《丑小鸭》、《白雪公主》、《蓝胡子的故事》等西方童话故事;在中国也涌现出许多作家为童话的发展和儿童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如:《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等等。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体材特征,是儿童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语言学家主要从童话的体裁特征、童话故事对儿童成长以及对个体童话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童话中屡见不鲜的转喻现象在促进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给予很少的关注。本文将对童话中的转喻进行探究,认为转喻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儿童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此后迅速成长为具有较牢固的哲学基础,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着新颖理论见解的语言学流派。许多语言学家也从新的视角对转喻进行了探究。“转喻(metonymy)”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拉丁文献《修辞和解释》中,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工具,体现一种替代关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认为转喻不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转喻下定义,试图想囊括所有的转喻现象,但却没能找到令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定义。如在牛津字典中,转喻被定义为: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an attribute or adjunct for that of the thing meant.

该权威字典从传统的修辞角度给转喻下的定义,即转喻是名称之间的替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定义转喻。如Radden&Kovecses(1999):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the vehicle,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the target, within the same cognitive model.

认知语言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概念转喻。Lakoff& Turner 从认知域的角度定义概念转喻;William Croft基于“认知矩阵”的概念,认为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单一的认知域矩阵中;Antonio Barcelona认同转喻是域突显现象;认知语法的创始人Ronald 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解释转喻现象等等。对转喻的分类,传统修辞学试图归纳所有多样繁杂的转喻表达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对各种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概括。Radden&Kovecses(1999)根据理想的认知模式中转喻喻体和转喻目标之间关系给出了较全面、系统的分类。转喻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二、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历史久远,其雏形是神话传说。人们将现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试图对未知世界或某些自然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童话源于西方,直到近代中国才出现童话这一概念,随之繁荣地发展起来。童话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安徒生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范。童话的形式从约定俗成的公式化变成与其它文学体裁形式相交融,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散文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童话故事中增添了科幻的色彩。就其内容而言,传统的童话故事主旨鲜明,叙事方法单一,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现代文学终于将文学的指针明确指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试图运用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童话时代的美妙想象。比较传统童话,现代童话不只是在内容上反映时代的变化,呈现出更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童话故事的语言同样与儿童的思维模式相匹配与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相吻合,采用简洁精练的词句突现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转喻不仅是童话故事表现手法之一,同时作为人们的认知机制顺应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一直是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心的焦点。语言天赋论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即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行为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过程是反复模拟、操练和强化的过程。韩礼德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认为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与其周围的人进行交际。他们试图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存在个体差异,各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可见。儿童从出生到具有熟练口语能力大致分为4个时期。1.发声练习期(出生至6个月左右);2.语言准备期(7至11或12月);3.语言发展期(1岁至两岁半左右);4.语言成熟期(两岁半至4.5岁或5岁)。此后,儿童后天的教育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成效更为明显。儿童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幼儿2岁时能够把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能把形状、大小、颜色和性能各异的车辆称为小汽车。5-6岁时,儿童开始对概念进行抽象压缩和提炼。儿童的词汇量非常有限,表意能力较弱,为了减少交流的阻碍,基于转喻思维模式,他们会采用重复、多义词、上下义词、词性转化等等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四、童话故事中的概念转喻与儿童语言习得

童话不仅娱乐儿童,同时为他们的语言习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童话故事中的转喻促使儿童去感受词句以及词句所产生的意象和概念,使他们在心理世界重新整合。这样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必将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形象思维和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

1.有助于儿童语言连续的发展

语言学家对儿童语言习得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但都不可否认这一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理性和灵活的方法,可以使儿童言语技能大大的加强,使语言习得变得更加顺利而连贯。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语言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等来自外界的刺激来习得。童话故事语言短小精悍、流畅上口、且含蓄、凝练,是适合儿童反复吟诵的好资料。儿童大脑中原有的概念是构建其它联想的出发点。Langacker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目标上。[2]在编续故事或创编故事过程中,基于转喻的思维模式,儿童可将记忆深刻,特征突出的事物用表意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虽然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恰当准确的将自己的思想描述出来,但他们有运用的欲望和要求。儿童语言重在培养感觉和灵性,这种简单量的积累会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增强表达的形象性,提高语言的使用价值。

2.有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儿童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语言紧密关联。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概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催化剂。某一事物也可能具有很多特征,其中既有本质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也有无关紧要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儿童最初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本质特征,而是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非本质特征通常具有突显性,易于识别和感知,因此能给儿童留下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童话的创作通常是基于此基础之上。作家选用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达以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如:小主人公戴的小红帽在《小红帽》这篇童话中是故事的中心信息,它为其他相关信息提供预期。这一外貌特征让小读者就儿童的衣着特征有初步的概念。周国光和王葆华(2001)认为,早期儿童的认知结构简单,语言知识贫乏,他们只能从大量的实际经验到的具体实物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出来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一过程包括辨别、抽象、分化、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概括等,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概念。童话中的转喻对于儿童意义潜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

童话作品的故事性很强,通常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使儿童在虚拟的时空中漫游。这样就要求各故事情节衔接紧密,从而使故事跌宕有致,给小读者的心灵以触动,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方卫平和王昆建(2009)认为,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他们更喜欢阅读情节环环相扣、事件娓娓道来的故事。某个事件总是由一系列子事件构成,如初始事件、中心事件、最终事件等。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提及某个事件的子事件就激活整个事件以及其他子事件。如:故事《蓝胡子的故事》中“蓝胡子”这个男性的面部特征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蓝胡子”代指文中长着蓝胡子的富人。小朋友们从自己的爸爸爷爷那里了解到普通男性的胡子是黑色、灰色或白色的,但没有见过蓝色的胡子,这便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色彩感较强。色彩是认知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突显性,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这种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理解这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基于儿童的经验,长着蓝色的胡子的人可能是个怪人或坏人,他们便试图揣测“蓝胡子”富人的性格和行为。带着这样的阅读心理儿童在情节紧凑,波波相连童话中寻找答案,验证自己的假设。转喻是一种直接、明晰的表达方式,通过转喻这种表现手法和思维模式,可提高儿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和领悟能力,促使形象逻辑思维的形成。

五、结束语

童话故事语言的选择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心理需求和阅读习惯。孙亚(2008)认为转喻的过程是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触发另一个概念实体,或者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涉及两个概念实体,其中用以指称或触发另一实体为参照物或载体,而被触发的实体被称为目标,二者属于同一认知域,在概念层次上有邻近关系。童话故事中的转喻的使用减轻儿童的阅读压力,增强儿童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促进儿童语言的连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adden, G.& Z. Kovecses.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2]Langacker R.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3]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8-132.

[4]李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5]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106.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6

【关键词】童话;儿童成长;教育;作用

一、童话故事对儿童的情感教育作用

情感教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借助美好事物,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陶冶情感,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童话侧重于以美动人,以情感人,能使孩子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能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感,使孩子变得勇敢、自信;能激励孩子热爱生活。童话通过美的形象,与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童话能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儿童对童话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个趣就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兴趣愈浓,观察就愈仔细,感受亦愈强烈。女作家柯岩曾形象地写道,“成人读者可以出于理智,出于需要、甚至出于礼貌去读一本书,而儿童读者却几乎总是出于兴趣,如果不能吸引他们,那么他们干脆抛弃它,甚至把它撕成碎片,为了去做纸样或飞镖。”那些能够吸引起他们生理和心理上满足感、愉悦感的作品,他们便认为是美好的,那些新颖、奇特的东西他们也最感兴趣。例如多媒体教学,将语言和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童话提供带有极强感彩的信息集合体。使儿童兴趣盎然的去欣赏童话,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2、童话能调节儿童的情感。童年期是一个充满压抑感、焦虑感的困惑时期。对儿童来说,一方面面临着他认识的很肤浅而又无力改变的物理世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成人的意志和兴趣组成的社会世界。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儿童的行为常常受到限制,情感和愿望常常被压抑而得不到有效满足。当儿童在童话作品中读到各种奇情异趣、冒险与探险时,他实际上是在幻想中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角色的恣意狂放。童话幻想美所构成的五光十色的世界,为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局限的儿童提供了一种补偿,他可以在童话中见到可望而不可及的各种事实,可以参与各种大开眼界的探险。儿童在生活中受到约束,童话中的人物却可以“能他们所不能”从而使他们忘了自己的压抑和焦虑。而且童话的形象和情节打破了生活中熟悉的状态,能让人感到一种意外地兴奋,这种感觉是狂野的、勇猛的,在趣味横生中带着某种豁出去的放纵感,甚至还带着一点破坏性,但它却是一种令儿童们极度欢迎的、合乎儿童天性的情感。

3、童话能培养儿童的优良品质。童年时期道德品质的养成对整个人生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不良品德,长大了就会越陷越深。而童话故事涵摄着丰富的道德自律和利他精神,如克制一己私欲、善良无私、重义轻利、宽以待人、必要时舍己为人等,这在童话中表现得最为丰富也最为动人。如何让儿童既能无忧无虑的生活,又能有勇敢、坚强的品性迎接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挑战,是当今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童话故事能集中反映主人公勇敢、坚韧、乐观、机智等优良品质,如《丑小鸭》中的主人公渴望辉煌,而艰难坎坷、冷漠无情在磨灭它的渴望,然而它却忍耐着、憧憬着,不消减自己生存和发展、奋进和酬志的勇气。儿童也就能通过童话故事,吸取正能量,养成优良的品质。

二、童话故事对儿童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

儿童时期是人的想象力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较多,而童话作为儿童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想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好的想象会使人产生向前探索的要求。富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思想的主要成分。儿童幼稚的心对世界还有太多陌生和空白,他们习惯把自己天真的思想倾注于“物”上,可以把小猫小狗和各种玩偶视作亲人或玩伴,一起演出种种诱人的故事。童话中浓烈想象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它可以在浪漫离奇中不断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能力,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营造一种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氛围。童话的夸张拟人和想象的艺术手法,符合儿童好奇、好幻想的心理,这些手法使儿童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能不知不觉地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2、丰富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童话是想象和现实的一种独特结合,源于现实,但又不是现实的复写和翻版,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儿童从童话中知道了森林中各种动物及他们的生活习性,知道了季节的交替和风云的变幻;他们从童话中认识了社会生活中最简单的人际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行为准则。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儿童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童话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伴随动作进行。儿童不仅喜欢听故事,也愿意对别人讲他们喜欢的童话,更喜欢在儿童剧里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讲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儿童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力争使他人听得明白,还要是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吸引他人。这些都促进了儿童言语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优美而生动的童话,特别能吸引有而模仿和表演,有利于提高儿童口语表达水平,使儿童的思维更加严谨周密。

三、童话故事对儿童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童话通过不同的情景展示,给儿童知识和经验,有助于他们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童话在一个充满幻想、自由、快乐的世界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美德,这种美德即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而这种精神境界是最难做到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从小就有的,而是要从幼儿就开始培养起。例如童话《太阳和小鱼》,故事中那条小灰鱼具有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它为了能给全世界一个带来光明的太阳,而去接近庞大的太阳,竟忘记了自己是一条脆弱的小鱼。小金鱼的故事能让儿童明白,只有为别人做事,为人们谋福利的价值观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价值观,就像小金鱼一样,只有不怕牺牲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爱护的人。?童话是充满魅力的文学,它能够滋润心灵,传递美的力量,引导儿童在情感的体验中感受童话故事中的深意,从而更好地观察体会身边的事情。在童话故事中,儿童释放了自己,激发了内在的道德情感,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是意义非凡的,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情感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情感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陈华丽.浅析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作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5).

[2]朱自强.儿童文学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7

将书本中的童话故事搬到舞台上来,并非是简单的照搬,这其中我们老师要做大量细致而繁琐的工作。我总结以往的实践,认为应当着力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精挑细选,确定演出剧目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天真、幼稚而又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是这个“阶段”的特征。对童话故事进行精挑细选并改编成童话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应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具体地说,一是故事情节要简单易记:二是故事内容要易于理解,贴近孩子的生活:三是故事要有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演出时容易使孩子投入。实践中,我们常常是在语言活动中多次接触过的童话故事中挑选适合改编的故事。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童话剧的积极性,我们还让中、大班的孩子们自己挑选,例如采取投票方式选出他们最喜爱的童话。最近举办的第二届童话节,除小班演出的经典童话系列由老师选定外,中班演出的《西游记》系列、大班演出的《哪吒》系列,均由孩子们自主选择产生。

此外,童话故事改编童话剧,教师不仅要遵循易懂、易记、易投入的原则,同时还要下功夫增强剧目的观赏性。对此,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增添对话、减少旁白,避免冷场;二是减少书面语,尽量使台词口语化,让幼儿表演时朗朗上口;三是增加肢体语言,用动作辅助台词,诠释剧情,增强演出效果。这样,使孩子们充满稚气的表演更加精彩。

二、家园合力,精心装扮角色

给童话剧角色制作服装、道具,是又一项既繁琐又重要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都由带班的老师来承担,对于老师而言不仅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还只能表现出制作老师个人的创意和思想,结果很容易使童话剧落入俗套。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们的潜能,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故我园在第二届童话节活动意举办了亲子制作大赛,让幼儿挑选童话剧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中的废旧材料将自己打扮成角色形象。例如,在活动中陆杨小朋友选择了大灰狼角色后,全家人齐上阵,爸爸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师特长,为孩子设计了一款具有大灰狼特征的服饰,妈妈则利用家里的旧绒布,精心缝制了一件张着的血盆大口,这样后面拖着一条毛茸茸长尾巴的大灰狼服饰很快就做成了;此外,还有的小朋友在一次性雨衣上装饰花边,将其做成小猫、小狗的服装;还有的将包花纸做成哪吒的服装,将挂历纸做成虾兵蟹将的服装等,总之件件道具都是如此的惟妙惟肖。

在整个活动中每个家庭都各显神通,让孩子们的很多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其中有很多创意超乎老师的预料。虽然都是采用废旧物品制作,但制作出来的服装、道具却个个都是精品。从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可以看出,他们和孩子一样,都对童话节充满了期待。

三、创设场景,营造剧场氛围

为了表演好童话剧,在幼儿园中每班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辟出一块适合的场地作为童话剧场。有的利用教室内南北交叉的横梁隔出一块地方,用各种包装纸折成帷幕,画出大大的背景墙,还摆上纸箱做成的茅草房、山洞,布置成幼儿自己的“梦想剧场”;有的班级利则利用走廊,将其布置成“水帘洞”、“盘丝洞”;还有的班级把整面墙布置成“火焰山”;有的班级索性在操场上“建”成一个气派、宏伟的“南天门”;有的利用教室大门将其做成“龙宫门”,教室里面布置上珊瑚、水草,仿佛置身于“东海龙宫”。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幼儿园打造成了属于自己的童话王国。

四、精雕细琢,追求完善、完美

孩子在演出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常有的事,例如小班幼儿说台词常卡壳,需要老师的提醒:改编后的童话剧内容仍有不合理的地方;观看演出的小观众只是坐在位置上观看,缺少彼此之间的互动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就要求各班老师都要做有心人,对演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地修正,不断使童话剧的演出日臻完美。如对童话剧进行配乐录音,让孩子们跟着录音一起说台词,这样起初枯燥的排练就轻松多了。在小四班幼儿的童话剧《小熊请客》中,教师和孩子们把原先赶走狐狸的情节删掉,改为狐狸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动物们不仅原谅了它,还真诚地邀请它一起参加生日聚会,这样的结局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再如为了让作为小观众的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到剧情中,可以请“小观众们”一起参与报幕、解说旁白等活动,并按学号或分组轮流表演,演出结束时“演员”和“观众”一起跳舞等。

我们就是这样在及时发现问题、修改问题、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中逐渐形成童话剧演出的良性循环,从而使童话剧越办越精彩。

五、资源共享,演出更多剧目

在各班都精心打造了一个剧目后,我们组织幼儿园中各个班的幼儿相互观摩,欣赏其他班级的精彩表演。当孩子们用好奇的目光观看演出时,我们尝试着同轨班之间互换节目表演。小班七个班共有七个剧目,交换演出,每班可以演出七个剧目。这样既让制作好的材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又让孩子们尝试出演了不同的角色,体验感受到不同的剧情、不同任务角色带给他们的各种经历,另外还使他们感到童话剧的新鲜、有趣,真正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儿童童话故事大全篇8

关键词: 童话 童话精神 儿童德育

1.引言

童话是儿童重要的文学启蒙,也是童年生活中必备的文学营养,几乎受到每个儿童的喜爱。“育人为本,德育优先”,从小受到良好道德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新人才的基础。论文将探讨什么是童话和童话精神,以及童话精神的重要性及其体现原则,重点探讨童话精神与儿童德育密切联系及其在儿童德育中的重要功能。

2.童话与童话精神

童话是普遍受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儿童对童话故事的喜爱程度可以从每年童话故事类图书的销售量中感受到。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儿童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童话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给他们快乐的童年。童话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形式。“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黄,2001)。“童话是以‘幻想’为一岸,以‘真实’为一岸,期间流淌着对孩子充满诱惑的奇妙故事”;“童话是以幻想滋养人类精神的故事家园”(韦苇,2002)。童话最大的特征就是幻想,以儿童为阅读对象,滋养着儿童的精神世界。利用儿童易于接受的优美语言、夸张情节,以“超自然”能力下的一切可以活动、思想的动、植、矿物等为人物形象,并具有明确的思想主题,给儿童带来无限欢乐与感动。

“童话精神”中的“精神”指事物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可作为实质、本质、主旨理解。童话精神对童话的重要性好比脊柱对全部躯体的重要程度。它是童话的精神支柱和必要特征,也是童话深受儿童喜爱的根本原因。幻想的品格、快乐的原则、诗意的境界、游戏的精神等童话的本质特征概括为童话精神(闫春梅,2013)。

3.童话精神与儿童德育

童话的发展表明童话精神在童话中呈现渐强趋势。从历史发展来看,童话精神经常会受到政治、现实等因素的影响(韦苇,2002)。因为童话创作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其创作会受到社会的影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童话精神有如下基本原则:

3.1快乐的原则

儿童文学家孙建江曾指出童话精神之一就是快乐,不用教,只是很清楚地知道孩子想要大笑、开心之极。这是一种审美快乐,欣赏和阅读童话时“各种不同的感受奇妙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极其丰富和生动的愉悦体验”。

3.2幻想的品格

幻想是童话的灵魂,是一切童话的支柱,幻想类型有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等。

3.3诗意的境界

童话的诗意境界是其天然品质,优秀的童话本身就是诗。诗意往往表现为对至善美的关爱,有迷人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

3.4游戏的精神

主要表现为滑稽的人物形象、荒诞的情节,而且经常涉及儿童生活实际。

童话精神的特征与儿童心理特征符合,童话精神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童话的快乐原则符合儿童的快乐天性,追逐快乐是人的天性;儿童容易获得快乐,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童话的幻想品格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使其生活充满了乐趣。童话的诗意境界反映出儿童的诗性智慧,促进儿童灵性与智慧发展(丁海东,2005)。童话精神投射出儿童的游戏本能,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互动之一。童话对儿童的愉悦功能、提升功能都促进了儿童健康发展与精神成长。

4.儿童德育中童话的功能

4.1童话具有德育的天然优势

童话是最为贴近儿童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给孩子们创造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童话世界生动有趣、寓意深长。童话与儿童有着天然联系,是儿童喜闻乐道的文学形式,具有儿童德育的天然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4.1.1生动的道德人物形象

儿童在接触童话的同时,童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儿童内心,在儿童大脑中形成特定的内涵。儿童将这些正面的道德形象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引发道德情感的精神共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正是通过幻想和与童话故事中的世界共鸣认识周围世界的。儿童作家贺宜曾说:“我们的周围到处有童话,美丽的美丽,丑陋的丑陋。”这种明显对比强化了儿童内心的童话正面形象。如经典童话形象“白雪公主”和“丑小鸭”永远给人以积极向上和善良的启迪。白雪公主的善良、纯真、美丽、勤劳和皇后的恶毒、狡猾形象构成了鲜明对比,打动了千万儿童的心。甚至在儿童平时游戏中,普遍喜欢扮演白雪公主,而不是皇后。丑小鸭身处逆境而不后退,以自强不息的意志不懈地努力追求,终于使理想得以实现,给无数儿童以精神鼓舞。

4.1.2清晰明了的道德观念

童话以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启迪和丰富儿童精神世界。每个童话都传达着道德观念,有的童话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有的是关于社会现实的,鞭挞首恶、颂扬美善;有的展示了人性的美和人格的力量。总之,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颂扬优秀品质是童话的永恒主题,传达正面的道德观念。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是通过童话的幻想世界实现的,如《龟兔赛跑》、《皇帝的新装》使儿童认识到骄傲和虚伪的害处;《大公鸡比美》和《小猫钓鱼》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事要有恒心;《小马过河》、《骆驼和羊》让学生明白要辩证地看问题;《宝葫芦的秘密》生动地教育学生学习只能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不能寄希望于不劳而获……我们抓住儿童这个特点架设幻想与现实的桥梁,滋养和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情趣。童话的精神世界对儿童的德育是必不可少的宝贵教育资源。

4.1.3当今社会丰富的道德形式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今童话富有丰富多彩的道德形式,不仅是印刷的童话故事,还有更多更丰富的童话体现形式。比如童话诗、童话剧、游戏、舞蹈、童话人物为原型的玩具、童话人物的服装等。“儿童很容易在童心、童趣、童情中迷恋上丰富的童话形象”。教师或家长可以很好地利用童话形象,服务现实生活,使儿童得到熏陶和精神感染。比如在有些活动中儿童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服饰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的玩具。儿童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或玩具的同时,种下了童话传达的真善美的种子,儿童喜欢服饰或玩具的背后其实是对童话人物的崇拜及对其道德精神的吸取。童话中这些形象无形中对儿童有着自我教育的作用。张天翼曾说:童话是儿童生活之河上的桥梁,我们如能帮助儿童提炼童话的主题,儿童们肯定会从童话中领悟到“东西”,有意无意地辐射到社会现实生活中,从而自我教育,指导实践,外化为道德行为。

4.2童话的德育功能

基于以上童话精神与儿童德育的密切联系的探讨,童话在儿童德育中具有两大重要功能:审美感染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4.2.1审美感染功能

儿童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有各种各样的幻想是儿童的年龄特征。幻想是童话的最大特征,儿童喜欢童话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其童话作品的奇幻因素。儿童的想象更多地满足儿童的情感愿望,不太容易受到现实社会各种经验和知识的制约,这种充满极大自由的幻想给儿童带来极大的美感体验。“儿童读者抛弃了过于沉重滞实的法则、时间、秩序、规范和逻辑等,在快乐的空间尽情遨游嬉戏;在这里,没有严肃与沉重的面孔,没有胆怯恐惧之心,没有成人社会的虚伪、做作、势利、奸猾。有的是快乐自由和为所欲为的痛快酣畅”(王敏,2006)。童话优美的语言、夸张的情节、充满魔力的想象,无不触动着儿童欢畅的情绪,给儿童带来快乐和愉悦的审美体验。童话的语言美、想象美和情节美都对儿童具有重要的审美感染功能。

4.2.2教育导向功能

“童话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感知并反思情感的媒介。童话将简单的形式结构和复杂的语义结构相结合,易引发儿童以游戏化方式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助于儿童对各层面的意义进行反思”(闫春梅,2013)。童话故事在引导儿童想象欣赏故事的同时激起情感反思,在培养儿童自我意思、心理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过程中都是无意识进行的。欣赏童话故事时,儿童对生命、价值、道德有了初步的印记。在阅读童话体验中,儿童形成了初步的道德情感,对真善美表示出喜欢、对伪恶丑表示出憎恨。儿童在童话阅读中形成了人生最早的道德观念,体现出童话的教育导向功能。

5.结语

论文论述了什么是童话和童话精神,以及童话精神对于童话的重要性。幻想的品格、快乐的原则、诗意的境界、游戏的精神等童话的本质特征概括为童话精神。童话的童话精神是儿童德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儿童道德教育功不可没。童话具有德育的天然优势,体现为童话生动的道德人物形象、清晰明了的道德观念和当今社会丰富的道德形式。童话的德育功能体现为童话的审美感染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参考文献:

[1]丁海东.记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学前教育研究,2005(7-8)8-10.

[2]孙建江.飞翔的灵魂―安徒生经典童话解读.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3]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5.

[4]王敏.儿童文学欣赏的游戏特征及其表现.阴山月刊,2006(4)12-25.

上一篇:给予树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感谢师恩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