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01 18:17:00

冬天的诗歌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1篇

青草,黄花,在黑夜里飞起的纸片

冬天的最后一滴雪……

我写下它们,表情平静,心中却无限感伤――

那一年,我写下“青草”

邻家的少女远嫁到了广东

我写下“黄花”

秋风送来楼上老妇人咳嗽的声音

而有人看到我笔下的纸片,就哭了

或许他想起了失散已久的亲人

或许他的命运比纸片更惯于漂泊

在这座小小的城市

我这个新闻单位卑微的小职员

干着最普通的工作

却见过太过注定要被忽略的事

比如今天,一个长得很像我父亲的老人

冲进我的办公室

起初他茫然四顾,然后开始哭泣

后来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

他穿得太少了,同事赶紧去调高空调的温度

在那一瞬,我的眼睛被热风击中

冬天最后的那一滴雪

就从眼角流淌出来

――刘春《我写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

知道诗人刘春的名字,还要从今年元月无意中读到作家王家新针对诗人刘春的著作《一个人的诗歌史》的评论中说起。依稀记得原话:“刘春不是以一个评判者或纯学术研究者的姿态,而首先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从个人的接受和阅历出发,切入了中国当代诗歌近二十多年历程的――这就使人感到亲切。他为我们提供的,首先是一份个人的亲历和心灵的见证。”刚开始阅读,我就喜欢上这个观点,从而也记住了刘春这个名字。因为对于文学评论,我也是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从内心感受出发,反感引经据典用别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观点的做法。

对于不受世俗的喧嚣所左右,仍在默默为诗歌做贡献的诗人刘春,就足以让人尊敬。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随即在百度上搜索,找到了诗人刘春老师的博客,加了好友以后,我们有过偶尔的交流。

除开《一个人的诗歌史》,我还特别赞赏诗人刘春的另一部诗学随笔――《朦胧诗以后》,读来感觉受益匪浅,丝毫没有其他的文学评论给人的那种上纲上线、枯燥无味的感觉,反复品读,对我写诗歌评论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真正决定要为刘春老师写一点文字,是源于杨克老师邮寄的那本《中国诗歌年鉴十年精选》中收录了刘春老师的两首诗歌,而我最喜欢的那首就是――《我写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这也算是我真正接触刘春老师的诗歌。当我品读的时候,随即就被感动,所以就萌生了要写一点浅显的认知文字的念头。在当下这个人情冷漠的世俗社会中,能遇到让心灵感动的东西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我有幸遇到了,为何不写一点文字留作纪念呢?

这首拥有二十三行的诗歌――《我写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通过诗人笔下的“卑微的事物”,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待平常人、平常事,以及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社会底层的人物及现象的痛惜和悲悯的情怀。诗人的人格和精神在作品的基调中透现出来,轻易就能打动读者的心。

诗人笔下的“卑微的事物”是:“青草”“黄花”“在黑夜里起飞的纸片”和“冬天的最后一滴雪”。这几个意象是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却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从而让诗人写下后,虽“表情平静,心中却无限感伤”。这样也就引发了读者的疑问,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去思索作者因何而感伤?

当读者明白这几个主要的意象,也就不难读懂诗人所要表述的诗歌内涵了。“青草”,在我的阅读感知中象征蓬勃的生命力、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黄花”则是隐喻一种悲凉过时的、人老珠黄的女人,或是冷清孤寂的一种心境;对于“纸片”,我想是暗示命比纸薄的人生际遇,和无可奈何而随波逐流的“流浪者”;“冬天的最后那一滴雪”在诗歌中则是代表着“我这个新闻单位卑微的小职员”眼中清澈的泪滴和纯洁高尚的灵魂不沾染一丝世俗的尘埃,不受恶劣的环境所左右,依然没有泯灭做人的良知而嗟叹牵引的生命价值的沉思与追求。

反复品读这首诗,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被诗人关切“卑微的事物”而流露的悲悯情怀感动――在现代人所漠视的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而无动于衷的时候,却有一个诗人在为其流泪。诗人为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远嫁到了广东”而痛惜,为悲凉孤寂的“老妇人咳嗽的声音”而心痛,为“命比纸片更惯于漂泊”的“一个长得很像我父亲的老人”而流淌下“冬天里的最后的那一滴雪”。

诗歌是精神产物,最能代表诗人的内心境界。尽管作者会用隐喻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意象来营造、开掘和构建自己的诗歌王国。但是读者如果能读懂诗眼和投入到文字中,一定会摆脱迷雾一样的意境,触摸到诗歌的特质,抵达诗歌的内核,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到涤荡灵魂的洗礼。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2篇

信不信,由你

春天,不知什么时候

住进了冬季

那一片 十片 百片

大朵大朵的雪花

不就是春天的李花

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地

那一颗十颗百颗

洁白洁白的冰雹

不就是春天的小梨

叭叭啦啦地落了一地

那一根十根百根

晶亮晶亮的冰柱

不就是春天的竹笋

冒冒尖尖地在屋檐下倒立

那一块十块百块

飘飘荡荡的冰块

不就是春天的船儿

悠悠晃晃地飘在河里

玻璃窗里

镶着一幅幅画

那里盛开着

迎春山茶茉莉……

呵冬天孕育着春天

春天生长着

在冬妈妈的怀抱里

冬天的创意

冬天

也是一个孩子

她聪明 伶俐

很顽皮 很有创意

她拔着鹅毛

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地

制成羽绒被褥

让麦苗睡得暖暖和和的

她把小河变成鱼缸

安上晶晶亮亮的玻璃

小鱼们多快活

在里面自由自在游弋

她把窗户变成画框

让春天的花朵

在小小的花园盛开

有山茶杜鹃茉莉

她爬上天上果园里的梨树

摇下一个个小梨

把梨种在地下

她还教孩子们

把一个个梦

堆成一个大雪人

让雪人笑着藏着秘密

冬孩子的创意

标新立异有趣

那一个个洁白的童话

如诗 如画 如谜

飞翔的冬天

冬天

为我们播上翅膀

歌唱着

我们飞翔 飞翔

追着雪花

嬉戏着狡黠

变成一只只白蝴蝶

采着憧憬 采着希望

追赶春天

我们飞翔 飞翔

拄着雪杖

雪橇滑出快乐

变成一只只小白鸽

衔着梦幻 衔着向往

追赶春天

我们飞翔 飞翔

踏着冰鞋

旋出唱片

变成一只只小飞燕

驮着好奇 驮着猜想

追赶春天

我们飞翔 飞翔

冬天

为我们插上翅膀

冲着冬季 向往春天

我们飞翔 飞翔

冬天要出嫁

冬天

已经长大

她要当新娘了

明天 要出嫁

雪山是她的倩影

着一身洁白的衣褂

玉树琼枝

是她的头饰

白鹭仙鹤

是她的发夹

腊梅的花黄

也贴在鬓发

那冰封的银色小溪

是一副副项链

晶晶亮亮地在她脖子上挂……

驾着北风之车

迎亲的队伍来了

于是 冬天

坐上了花轿

披着洁白的婚纱

正向着春天小伙子家

出发……

冬的创作

用北风之力

雕塑出银色的世界

一幅幅洁白的童话

玉树 琼枝

在雪山上生长 挺拔

白鹭 银鹤

在雪山上鸣叫 起舞

冰朵 雪花

在玻璃窗上怒放 进发

孩子 追着雪朵

被塑成

快快乐乐的事故

孩子 堆着雪人

被塑成

晶晶莹莹的童话

用北风之刀

雕刻着洁白的立意

创作着洁白的图画

专家点评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3篇

恍若诗歌在飘摇;

海把沙滩轻轻拍打,

仿佛诗人在吟唱;

生灵存在的空间,

总有诗歌相萦绕;

我的渴望,

用诗歌唱!

――题记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到书上,枝叶摇摆,层层叠叠的光斑不停晃动。午后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此:翻着雪莱的诗集,坐在窗口,一边品味激情洋溢的诗句,一边享受柔情似水的阳光,气温舒适得让人产生蒙胧的睡意。四周被静谧的气息包围着,闹钟的滴答声似有似无。

一阵西风吹来,绕着我转了个圈儿,随即又走了开去。冷风刺醒了我,我打了个寒战,继续徒步前行。云雀在鸣叫,悦耳的歌声叫人陶醉。我兴奋得一路小跑,小径的尽头,一个男子正在编织下一部作品……我步入了雪莱的诗境中。

我的名字里有雪莱的影子,父母希望我从小就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我感谢父母,感谢他们为我和雪莱结下这不解之缘。最初接触到的雪莱的作品,便是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措辞温柔的诗句背后,我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灵魂在支撑着它。从此,我对写诗燃起了满腔的热情。我爱诗,就好像天空爱海洋、山林爱大地一般。读诗、品诗、写诗,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曾模仿着写:

我悄悄走入星空,

怕打破柔和的夜曲;

我默默端详浮云,

怕吹散梦的故乡。

轻音乐在空气里弥漫,

如同夜的精灵与我相伴;

凉风在树叶间盘旋,

沙沙声这般和谐。

我不敢与雪莱相媲美,但如今的欠缺又能算什么呢?雪莱在《无常》中提及:“我们的明日从不再像昨天,唉,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我渴望明日能成为一名诗人,我渴望读遍所有的诗歌,我渴望身边无处不充溢着最美的诗句、最美的心灵。

当和雪莱面对面时,这种感受何止是兴奋和激动?读诗本就是令人十分愉悦的事,而读与自己“同名”的诗人的作品,更是一种近乎于极致的幸福!他带我去感受西风,感受那个世纪冲击腐朽的势力的浩大,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他反复在我的心中诵读“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他带我去听云雀啼叫,听那倾诉衷情的最甜的歌声,看它们从地面一跃而起时鄙弃尘土的样子;他带我去看那朵枯萎的紫罗兰,让我与他一同抽泣……噢,感谢你,雪莱,感谢你带我的思维一起舞蹈,感谢你为我的未来导航……

拾起脚边的叶子,

精心用诗歌缝制。

挂上希望的树枝,

展翅让梦想飞驰。

名师点评:

读着《我渴望用诗歌唱》,笔者看到了一颗跳跃着的热爱诗歌、渴望成为诗人的少年之心,不禁被诗一般的语言中洋溢着的激情所感染。小作者由自己的名字想到诗人雪莱,再由读雪莱的诗涌起做诗人的“渴望”。全文用三首小作者的原创诗歌贯穿,结构紧凑。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4篇

蔡峥嵘善于从细小的事物中寻找诗意之光,她关注低处身影,谦卑个体,屑小心思,这或许与她身为女性的性别有关。特定的身份和性格定位中,有着小中见大的魅力。"亲爱的,我不是天马/不会行空,也不会腾云驾雾/我真的不是/最多我只是一粒尘埃/一只小小的蝴蝶/在人间飘来飘去……我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在灯火阑珊处/不断地点燃和熄灭自己……"(《亲爱的,我不是天马》)。普通、平凡的女性,愿意是一粒尘埃,一只蝴蝶,"让该发热的地方发热/发光的地方发光/让陈年的积雪,开始涓涓流淌/多好的阳光啊/仿佛冬天还很远……"(《我多么迷恋尘世的温暖》)。安分守己,安贫守拙,小人物有大智慧,世俗生活显高贵品格。这种朴实的情怀、清晰的人生坐标,平视的角度,深深感染读者。女性的魅力,爱恋的甜蜜,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幸福,都可以在蔡峥嵘的诗歌中找到原初的萌芽和艺术的表达。蔡峥嵘说:诗歌使人清澈,美好。信哉斯言!

蔡峥嵘的诗歌,有感恩的内核和底色,抒情率性而直接。她对美妙理想、美丽事物、美好情意的歌唱,如同清净的溪水,一路蜿蜒,泠泠作响,悦人耳目。当她运用"我愿意"、"我喜欢"、"我深爱"这样的字眼和句式,其实是在表达感恩和知足,表达对理想的热爱、依恋,表达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意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格式",便于诗人达意传情,也易为读者所接受。蔡峥嵘的诗歌,既有意象调遣的自由与随性,又有虚实转换的便捷与巧妙。大、小,虚、实,意、象的有机融合,传达出的诗意与哲思,读者是容易领悟到的。

“我愿意在这一季醒来/像一株小草对人间心存感激/吐出新鲜的绿/不再怨恨冬天的冷和沉默……”(《雨水》)。“我喜欢的小镇/古色古香/杏花,桃花,樱桃花全开了/春风一阵一阵吹过来……(《一个人走在小镇上》)。”我深爱林子里飘荡的风/ 它们多么自由/ 像一只只鸟儿/ 体态轻盈,歌声圆润/ 我一直深爱着这个春天/每一个细节以及骨头缝里千军万马的响动/ 我更爱这个春天的完整和孤独……(《我一直深爱着这个春天》)。理想中的一切美好,是蔡峥嵘诗歌的底色;“愿意”、“喜欢”、“深爱”的路径,分明体现出淡雅却清晰的人生追求与抒情纹理。

蔡峥嵘的诗歌,立意取乎简朴,节奏舒缓平和。她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相对丰足的世界。时空的转化,人称的变换,都服从她抒情、写意的需要。她善于瞄准细节,"瞻前顾后",从"现实"到"理想"有一个自然的过度与升华,贯通顺畅。从现时回顾过去,从冬天眺望春天,从城市到故乡,从现实到理想,从春夏秋冬到花开花落,从柴米油盐到风花雪月。她"设定"未来,营建"美好";"眺望"明天,"预支"幸福;她小心写到"我"和"我们",含蓄提到"你"与"小镇"。这些都是女诗人安静、平和心境与品性的优雅展示。蔡峥嵘诗歌作品中,时常出现一个"你"。或许是巧安排,或许是无意识。物事的铺排、扫描,情感的落点、聚焦,都在"你"的身上交织与体现。这个"你",既实且虚,是人称,是呼告,是个人体验与大众心理达成统一的有效载体。

蔡峥嵘的诗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从自然现象中驰骋想象。例如:《我喜欢的东西都很小》、《渴望落一场真正的雪》,从"小蚂蚁"、"小麻雀""安静地行走、目光温和"到"雪花不必大如席、像鹅毛就行"。其实,诗人在借物抒情,用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观照内心,将一个普通女性的心思展露无遗。慢生活,闲日子,点点滴滴都是满足和享受。三月,看见雪;春天,桃花红;秋天,芦花白。在江南,回故里。坐火车,逛小镇。“如果秋天能慢一点”,“春风啊,你要慢些吹”。诗人把对生活、对幸福的理解投射在典型物候(时间)和场景(空间)上,笔触所及,诗味醇厚。“我们抚摸打在日子上的补丁/抹去生活的盐分/继续说爱”。“芦花白的时候身子就轻了/芦花飞的时候我也想飞”。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达;比喻;拟人;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60-02

新近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 )是瑞典影响最大的现代诗人,在国际诗坛上也享有重要的诗歌威望,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虽然不多,自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至今,不过二百余首诗歌,但正如第一位将其作品引入中国的诗人北岛所说,“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他的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各国传播,对欧美、对我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他作品的专著也已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因此,在多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他终于获此殊荣,因为“通过凝练、通透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往真实的新途径”。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这是特朗斯特罗姆对诗的认识。感受、幻想、精神、神秘是其诗歌的核心。而如何将这些内在的核心传达给读者,除了对意象的独特处理外,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的纯熟运用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意象的排列组合是与这些修辞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冰雪消融》收录于特朗斯特罗姆1962年出版的诗集《半完成的天空》。藉着冰雪、阳光、蓝天、大地等意象,诗歌传达了诗人在冰雪消融之际重归自然的欢欣,以及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奇妙联系、互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的神秘感。在这首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内在核心即诗人内心感受的传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对比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多样的比喻

比喻一般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这几种比喻方式在《冰雪消融》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此句是明喻,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因为它们在颜色——金黄色和质地——轻柔、不可触摸上有着相似性,因此这一比喻就显得贴切生动而又新奇可爱。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相似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在于价值上的等同——美好与温暖。黄蜂在花丛中穿梭,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万物生机勃勃的季节,而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则暗示着这样一个季节的即将来临。“冰雪融化”的主题就隐藏在词句里。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是雪中真有一幅画吗?不是,而是“雪中的圆木”就像一幅静物画,作者运用暗喻将现实存在的自然物直接转化为一幅画,然后作为一幅画进入读者的脑海。这样比喻的效果就是凸显了自然景物的静寂、美好,如画一般。那么,“深思”什么呢?“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且不管诗人笔下的童年仿佛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时空,我们可以猜测,“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作者回忆起了童年。至于为什么会回忆起,是怎样的回忆,就是诗人为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自由想象空间了。

“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置身于冰雪消融的户外的“我们”又何以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呢?显然,诗人运用借喻使得“我们”从现实来到了书本中。冰雪在阳光下闪耀,逐渐消融,暖风吹彻蓝天,经过了漫长寒冬的“我们”终于回到回暖的大自然中,这种良辰美景不是在传奇故事中才有的吗?诗人不直接言说此情此景有多么美好多么欢乐,而是运用一个借喻让读者明了,这种美好和欢乐达到了极致——现实中甚至没有。而“第一章”又意味着,这样的美妙经历还有着无限延展的可能性,因为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借喻在这里不仅实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毫无痕迹的联合,而且将诗人的心理感受以一种无可比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升华加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多种比喻的纯熟运用不仅使诗歌的语句显得新奇有趣,而且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换、幻想与现实的自由联合等;不仅使诗人的内心感受得到了贴切的表达,而且让读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联想。

二、广泛的拟人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交谈、行动、甚至思考、作出决定。拟人的广泛运用使得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生动而丰富,各种意象都具有主体性,事物与人之间、事物彼此之间都有联系、影响,由此加深了诗歌的神秘性。除此之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常常和比喻通过联觉意象的运用等方式自然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语句凝练而内涵深广。

“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我们可以明白作者的意思是说阳光晒在冰雪上,将冰雪融化,然后冬天消隐。这里首先有一个借代,用冬天代指冰雪。“冬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冰雪”是实物,“冬天”意指的范围大,“冰雪”只是“冬天”的一小部分,我们通常是用实物来指代概念,用部分来指代整体,但在特朗斯特罗姆这里,一切被颠倒过来。这样做的效果是将“冬天”具化了,缩成一块小小的、被阳光“坐着”的冰,很快就会消隐。多么奇妙!而“阳光”呢?它成了一个壮大的、充满热量的壮汉,大无畏地坐在“冬天”上,直到它消隐。这种借代和拟人自然融合造成的语言效果是多么新奇有趣,而且生动形象。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上面已经谈到,“圆木静物画”是一种暗喻;而不管下文的“它们”指的是自然物,还是一幅画,诗人都是将其拟人化了。诗人对它们发问,它们作出了回答。一切都自然而然,仿佛这些树木是能分享诗人心理经验的精灵似的。近似中国的天人合一,诗人与自然万物也达成了分享与和谐,这就是拟人的功效。而且前后两句也是比喻和拟人的自然联合。

“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这一句是比喻和拟人的多重叠加。灌木中在嘀咕的“词”是什么呢?是风声,冰雪融化的声音,动植物的声音,还是并不实际存在、由诗人想象出来的声音呢?这种“新的语言”是怎样的呢?“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是这些“词”嘀咕的内容,就是在这幻想的“嘀咕”中,比喻也与拟人融合。“蓝天”和“枝杈”分别是“元音”和“辅音”,它们作为语音也在自动交谈。在这句诗里,比喻和拟人的高度融合给读者创造了奇妙的想象空间。

其他如“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穿轰鸣之裙鞠躬的飞机”,将风的吹动拟人化为行走,飞机起航拟人化为鞠躬,与上文所分析的其他拟人状况一样,赋予了诗人周边的事物以主体性,使得万事万物都能互相发生联系、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诗人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神秘。

三、奇特的对比

“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特朗斯特罗姆在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受奖词中对自己的诗做了如此概括。诚然,在他的诗中,存在着颜色、远近、大小、静与动、自然与工业、幻想与现实等种种对比,而这些对比,又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体现的。特朗斯特罗姆对对比意象的使用是其诗歌的鲜明特色,如他所言,对立物可以更好地揭示彼此的联系,进而揭示世界的神秘。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6篇

我是个爱诗的人,这一点谁也别想否认。牙牙学语的时候,有次在院子里拉了一陀屎,这陀屎的形状让我浮想联翩,结果我兴奋得屁股都没擦就跑到我爸那儿说:“我拉了个北京白塔!”这件事情我引以为豪,童年的想象力给我的写作打下了第一块地基。

上大学以前我写的诗加起来不到十首,全是些见风流泪、感时伤怀的句子。我生活的那个小县城信息闭塞,以至于我高中的时候突然看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惊讶得一塌糊涂。那是1994年,在那以前我一直以为全中国只有一个诗人叫汪国真。

从大学开始,我才接触到真正的当代诗歌。同时记住了北岛、顾城、海子、于坚、韩东这些名字,他们虽然活跃在不同时期,但是给我的冲击几乎是同时的。我一直想,像我这样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写作者,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当我们脱离弱智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发展却一下子缓慢了,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复苏的时候,我们还戴着红领巾升国旗,在操场上甩烟壳、捡冰糕棒。每当看到别人回忆起白衣胜雪、长发飘飘的八十年代都唏嘘不已,那时候诗人的称号是一顶华丽的桂冠,等我写诗了,诗歌在世人看来却几乎成了一个烂得没边的草帽……

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夹缝里,套用王朔的一部小说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知道何时才能浮出来。

写诗也有一大好处,就是无论生活多么的痛苦,内心深处还有点情怀,还可以“在国徽上种植约会”,有了钱,就想着“用坚挺的美元,给这个世界戴一顶资本主义的绿帽子”,没钱,还可以“用大漠孤烟直的豪情,再绿一遍普希金的头顶”。

在学校举办个人小型诗歌展那年,我大学毕业了,老实说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诗歌,给我最大受益的是我的同桌郑伟。我的每首新作都会得意洋洋地拿给他看。他中学的时候就是全国小有名气的文学少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和一张见了女孩就通红的脸。他的鉴赏力一度成为我进步的台阶。大学里他只写过一首短诗,是我们在搞一次爱情诗专题活动时,硬逼着他写的,题目叫《弃荒远置的爱情》,我不知道他的爱情是否真的弃荒远置过。那时候他偶尔收到一些来自郑州的信,看的时候坐在上铺表情诡秘,几年后我问他郑州现在怎么样,郑伟笑道:“什么郑州?那是你嫂子!”

我恍然大悟:“原来郑州已经解放了。”

回忆绝对是生活赐予我们的镐赏。我相信每一种气质都是天生的,但是否能去做某件事,取决于命运里的偶然。曾经以为离开校园,就再也不会写作,这种想法在毕业后的一年里一直没有改变。直到开始上网,开始到“榕树下”,我把过去那些寂寞的诗歌慢慢地贴出来,有一天发现竟没什么可贴的了,然后就开始写新的,然后知道并去各个诗歌网站发帖。

在上网之前,我的创作过程的确可以用“孤独”这个词来形容。所有的文本都囤积于一个个塑料文件夹中间,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热爱写作的动物世界上还存活多少,是否濒临灭绝;上网后才发现,网上竟然有那么多都比我生猛。

其实我觉得最真诚的交流并不能在网上实现,我是一个不能没有朋友的人,因为我最向往“人生如梦,把酒当歌”的感觉。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水浒传》,上面的好汉一进酒馆动辄“二斤牛肉,一坛好酒”。高中的时候有个弹吉他的哥们儿叫夏天,他想在县城利用暑假开个吉他班,因为过去有个弹吉他的前辈开过一个,据说虽然没赚几个钱,但天天晚上都可以啤酒羊肉串,所以那时候和县城的小兄弟们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啤酒羊肉串”。这种向往在大学毕业后有了形式上的实现,可没有人能再和你肝胆相照。2001年的冬天,我给同在一个城市却从未谋面的作家马知遥发了一封伊妹儿,有一句话他记在了心上,我写:“济南是一座干燥的城市,我想离开了。”

第二天,马知遥给我打电话,让我和他一起参加一个聚会,我认识了严冬。

那一天是2001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初九,有北风,宜开光,忌掘井。我们三个人在经一路116号旁边的宝宝酒馆畅谈至深夜,后来,我们都写了一首同题诗《11月23号的晚上》。

那天本来还有谭延桐,因为他就要离开济南去南方了,忙于其他的事情,我在同题诗歌里有这样的描述:

给谭延桐打电话他正在吃饭

听说不久要去南方了

南方现在还暖和

这里已经有冬天来临的征兆

济南的冬天并不像老舍先生写的那样安详从容,不过在那个冬天,我感受到了来自诗歌的温暖。半年后,我去了上海,没有和诗歌相关的原因。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7篇

80后的诗歌里,清水是一个始终坚持自我,不轻易被外物所俘获的人。在80诗歌一代趁着夜色集体逃向小说的时候,我们看到作为记者的清水仍守着诗歌的灵魂和疆域。他的诗歌延续了新古典主义的风骨,将现代人的情感和精神用充满古意的材料和场景盛装起来,并带着强烈的宗教气氛。所不同的是,他的诗歌不是让人入定的,而是让人轻飘飘地飞在人世的上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总是会时不时收到他用手机发给我的诗歌,那些诗歌里充满了孤独和伤感,却未有绝望。我们的生活和写作的意义,难道不就是为了前进吗?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已没有桃花,地蛇

细雨和微风。你的喟叹:

远方有飞鸟起起落落

十月,有一些事始料未及

有一些人摒住呼吸。放下爱

和身上的重物。习惯性地返回

偏居一隅。他听到神的脚步

说,他是我们的避难所

在身子里停停走走

这一世注定要走过更多的万水下山

无法逃避的流逝、衰老和干枯

他的消瘦,在一个季节的夜里

已溃不成军。他徘徊,在习惯性的地方

喜乐和悲伤纠缠,比秋天更加深厚

捕手

一个颓废着不睡的人

一个红木般强硬的人

一个拒绝抹去脑袋的人

在佛微倾的肩膀

他用过去掌起灯火

寂寞书斋重回身边。十七岁

他无法知晓七年后的惊醒

他读到的:心是孤独的捕手

故乡――给羞涩的老乡余西

只有你还在红着脸,说话

而我为酒色所累,在门外

某个他乡的渡口,无法准时醒来

无法拿起小镰刀,在雨水中

画下美丽的弧线。我必须绕过他们

腐烂、阴影或涌动的感官

嘶哑的嗓音和潮湿暮霭

现在,让我们折两只纸的

翅膀。让我们回到寂静的田野

正溃烂中的夜晚

我们曾住过的,如此纯粹的地方

默默

那些沉没的都成了灰烬

他感觉到身体里的空,温暖

和寒冷一起消失。在黄昏,他蜷缩

在记忆一角:有这样一个女人

简单如童年,有一些悠扬的歌声

走回寂静。白露和晨曦

有一天月光满地,悬浮的秘密

寻寻觅觅。三十年了,他保持身体的高度

怀念一名女子,在落寞的影子里

走进走出。青山就坐在他的身后

空杯已经倾翻了,重情男女

他想起某人纸面上的表达,她讲到的

一个老故事,一对恋人

到死,他们都不曾谋面

十一月

现在他来了。十一月开始出发

死亡推开之门。穿灰衣的老人

在街上露出干枯双手。我不能如神

恢复他被夺取的时间

是暮晚了。一根火柴点燃剩下的光

我们从这样的日子无数次穿过

那些不能停止的,第一时间挡住了我

海上

已没有尘埃。已没有人荷一杖清风

和漆黑,从海上乘帆而来

残破的柴扉被扣响。我抽搐了一下

再一下。他开口:已转过三世了

前身他是汉武帝。他的血液他的灵魂

现在只是颗渺小的种子。这些年水分稀少

在思念的夜晚,他早已疲惫不堪

“少君啊。我的卿家。你给我带来的是什么

你用那破碎的杯端给我的

现在只剩下了泪水和幻影

还倒垂在空中。你的坟墓,已被隐匿”

后事更不堪提。在这潮湿的夜

他只是黄昏的一棵树。一个乡间的路人

在抵达冥府之前,注定被俗世缠绕

诗观:

诗应该是私人房间的呼吸。他应该是温和、优雅而有道德的。他必须要感动人,不暴力,这是他存在的意义。作为私人之物,它还应该是返观之镜,让每个人能借以对视自己的内心。至于磨镜石,那是各自修炼问题。

简介:

清水・原名吕明合。杭州《都市快报》记者。温州人。19日1年愚人节生。写诗。

我在哭

我一边走

一边哭

我拎起一块肥肉

我在哭

我看见猪肉上紫色章印

我在哭

黑暗之中

我在哭

天亮之后

我在哭

春天我在哭

夏天我在哭

秋天我在哭

冬天我在哭

不知何时

一个穿着袈裟的小孩

跳到我面前

我才停止 了哭

我从上到下打量着

这件袈裟

之后,我这袈裟的一端

重新哭了起来

我在哭

三轮车夫

甲子年夏天

他拉开车门

让我坐进去

里面黑糊糊的

有四个座位

两个座位是反座

我问他

现在就开车吗

他说,再等一个人

后来,又上来一个

穿红衣服的女大学生

坐到我的对面

晚上8点,车开了

从8点开始算起

到终点的2个小时里

在这辆三轮车上

我不知道

对面的女生是否看到了

与我相反的景色

并且也对我产生那种

颤微微的恐惧

简介:

木桦,原名孟杰。1980年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现居北京。诗人,导演。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8篇

《慈悲》从丰收的九月草场写起,寒冬即将到来,荣枯交替的过渡性季节里,肃杀的冬天也将来临,“喜悦”与“惶恐”纠结,这也是诗人“悲和喜的缘由”。九月又充满温情,我们可以用爱情越过寒冷的冬天,一起迎接春天的绿色生机。回忆、耳语、小争吵,爱情温暖人心,秋天的草原承载万物兴衰,接受草木枯荣。诗人由此获得启悟,我们要学会承受生命的盛衰,接受人生的新老更迭。

《状况》写的是诗人的生存与精神状况。“客人”是世俗生活的隐喻,“主客”关系体现了诗人与世俗社会的对立与拒绝。客人走后,我在小屋中沉默,生存空间狭小,加重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但诗人心怀梦想,无奈地随大流应酬世俗,警觉到自己“渐渐背离人生的方向”,于是决定,只身异乡,坚持梦想,纯真质朴,至死不渝。

《一月》中的“小路”暗示着诗人的艺术追求。“步履缓慢,从春天到冬天”,“依然在这条小路上走,迟迟不肯回头”,诗人执着追求艺术理想,无怨无悔,永不放弃。“一月寒冷的冰雪又来了”,伴随着我的流浪生活与诗歌生涯的正是世俗的寒冷、内心的哀伤与愧对岁月的惭意。一月的纯净考验着男诗人真诚的意志力,激励诗人向着希望之光勇猛地奋进。

《想象》写艺术想象的魅力。诗人渴望创造出光阴不朽的沉稳洁净的艺术杰作,现实生活激发我想象的灵感(“玫瑰”),给予我精神上“瞬间的虚荣和满足”。当灵魂超越尘世纷扰,充满艺术想象的诗美之路定会生机盎然。为了追求高贵的艺术之美,我愿榨干自己生命,风干心力,平静淡然地在诗美创造中独自享受艺术的阵痛。

《夜行》中的诗人孤独寂寞地踏上艺术旅程,但甘南的云朵、天空、雪片和大自然守护着我,守护着创造者的心灵。“我喜欢在夜里打开自己”,展开艺术的想象,利用理性的冷静克制着艺术创造的狂热。创作中既有冰冷的现实生活,也会涌动着内心的温情。艺术创造在寂静中照亮了我的生命,映照出自我的真实与澄明,我向往这种过程,兴奋于艺术的创新之中。

五首诗作每节大多都是4―5行,押i韵贯穿组诗,结构工整,意象明净,静雅的自然风景与通透的知性哲思总是在瞬间结合,“思想知觉化完成于一个瞬间的凝聚,而诗歌恰恰具有瞬间昭示永恒的品格”。[1]王小忠的诗歌主题集中,境界相对狭窄,随着诗人生活和创作阅历的扩展,定会有更大的开拓。

注释

[1]陈仲义:《百种新诗百种解读》,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9篇

弗罗斯特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美国文学史》课程中一定会学习的诗人。他的诗歌看似简单,涵义却很深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又是学生畏惧的形式。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接受、欣赏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进而能够理解为什么看上去用词简单的诗作却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关键词:弗罗斯特;诗歌;教学

罗伯特・弗罗斯特,一位获得了四十多个荣誉学位、四获普利策诗歌奖的诗人,并不为中国大学里英语专业的学生所熟悉。他诗歌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措词简单,内容常常是描写田园生活,看上去并不深奥,学生对其诗作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笔者试图结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来分析三首弗罗斯特的诗歌,来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英好者们更好地理解弗罗斯特。

一、《牧场》(“The Pasture”)

《牧场》一诗由于其篇幅短小(全诗仅八行)、用词简单(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而言,诗中也仅有两个生单词rake和totter)。弗罗斯特仿佛是一位悠闲的新英格兰居民,用平常的语言讲述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第一节中,诗人准备去清理牧场上的泉水。但是学生对这件乡村小事发生的时间判断不准。看到 “to rake the leaves away (清理树叶)”,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时值秋季,因为秋季才有落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如果是每天都要从中取水的一眼泉,是不会积累太多枯叶的。新英格兰的纬度和我国东北差不多,在冬天,室外的水是会结冰的。那么,人们无法在冬季到泉眼处取水,经过了整个冬季,泉水必然积累了许多残枝败叶。当春天到来,雪消冰融,能够再次取水了,才会有必要清理泉眼。通过讲述一些生活常识,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比直接将答案提供给他们效果要好。

这首简单的小诗中还带有传统的音乐效果。介绍其中押头韵的词(alliterated words)时,学生还容易理解,因为押头韵作为修辞方法,他们也常常接触。但是学生对准押韵的词(assonanced words)这一概念就比较生疏了。教师有必要先举例讲解“半韵”这一概念,然后再挑出第一节中going, only; clean, leaves; gone, long这些词是准押韵的。这样,学生就容易注意到并体会诗中的音乐效果了。

二、《雪夜林边逗留》(“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这又是一首用词简单的诗。108个单词中,只有一个三音节词,另外有18个双音节词、89个单音节词。学生也会觉得几乎没有生单词,而且句型多是简单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事件的背景也是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教师试图从诗人创作此诗的经历入手:诗人因创作长诗《新罕布什尔》整夜未眠,当他终于写完长诗,发现清晨已经到来。他走到室外去欣赏日出,突然就有了创作《雪夜林边逗留》的灵感。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只消几分钟,就毫不费力地写出了这首诗。”

诗中讲述的故事较简单,大部分学生能看懂,在此文中不细说。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首诗。诗中两次使用“黑(dark)”。第一次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一年四季最漆黑的夜晚。”读者容易产生这样的疑惑:夜晚都是相似的,何谈“最漆黑”呢?从感觉上来说,夏日人们入睡晚,熄灯的时间也较晚。冬天人们睡的相对早,熄灯的时间也较早。另外,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的日子是“冬至”。黑夜早早降临,人们感慨“白天短”,对“黑暗”的印象更强烈。让中国学生说出冬至的日期不是难事,这样就推断出诗中故事的发生时间是12月22日左右。在美国文化中,这正是圣诞前夕。学生知晓了这些事实,此时再介绍弗罗斯特的回忆,学生就能进一步理解这首诗了。弗罗斯特曾回忆起他们家住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德瑞农场里的那些艰难岁月。一年冬天,眼看圣诞节就要来临,弗罗斯特套上马车,拉了些自家种的农产品,到镇上赶集去了。他赶着马车,走了很长的路,心想或许能用那些农产品给孩子们换回些圣诞节的小礼物。可是,那是个寒冷的冬天,镇上人家的生活也不富有,赶集的人很少,他的买卖没有做成。当他赶着马车,沮丧地往回走时,大雪纷飞,夜幕降临。他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就连他的马儿似乎也已感觉到主人的沮丧心情,因此在回家的路上,跑得特别缓慢。就在他要看见自己的农庄时,弗罗斯特突然想起他的家人可能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他自叹无脸见自家老小,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消除家人的失望之感。马儿逐渐放慢了脚步,最终在一个拐弯处停了下来,它知道主人这会儿想做什么。弗罗斯特“就坐在地上,像个孩子似的,哇哇大哭。”所以说,对弗罗斯特而言,“黑”不但意味着天气的寒冷,也意味着经济上寒冷。

三、《熟悉黑夜》(“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这又是一首用词简单的诗,又是弗罗斯特的重要作品之一,因此笔者选择向学生介绍它。不会因为难度太大而使学生看不懂,又能让学生体会弗罗斯特的创作水平。

从诗的题目入手。教师提问学生:“从语法上来说,be acquainted with 后面接?”学生能不假思索地回答:“somebody”。借此,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指出,弗罗斯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教师提了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熟悉黑夜?”因为问题简单,学生敢于回答、敢于思考。答案包括失眠症患者、心情不好而无法入睡的人、特定职业的人。排除掉可能性很小的选择,再看看诗的

内容,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结论――这是一首描写抑郁和孤独的诗。这时教师从音韵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进一步证明学生的结论。比如诗人在第一行中连续使用[ai] [i:] [ei] [ai]四个长元音,给人以缓慢而沉重的感觉。[2]

教师也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提问引导学生,比如:“诗中人为什么要走到城市的灯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诗中人身处在什么之中?”学生不难推断,诗中人身处黑暗。有的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判断出诗中人选择呆在黑暗之中是因为谁也不想见、什么也不想看。由此可见,虽然诗歌是不易为学生接受的文学体裁,但用适当的方式,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参与到课堂之中的。

有些学生会觉得弗罗斯特的诗通俗易懂,不理解为什么评论界给他的评价那么高。教师试图以此诗为例,说明《熟悉黑夜》形似十四行诗,采用的是terza rima(三行诗节 隔行押韵)的形式,韵脚为aba bcb cdc dad aa。这种形式由但丁在《神曲》中首创。但是意大利语里的许多单词都以元音结尾,英语则不是。所以创作这种形式的英语诗歌,实属不易。甚至很少有英语诗人敢于尝试。

[参考文献]

[1]黄宗英. 弗罗斯特研究.第一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37-238.

[2]黄宗英. 弗罗斯特研究.第一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303.

冬天的诗歌范文第10篇

这一天,忽然聊起仓央加措的诗歌,气氛热烈,但很快就吵了起来。老先生认为仓央加措的情歌,非是情歌,表象之下,实为“道歌”(所谓道歌,是指修行证悟者用诗与歌的形式来传达征悟的道理或经验),为此他引述了米拉日巴尊者的道歌,果然音韵优美,语义微妙。在坐的大多数人虽然承认这道歌之美妙,但只要有人引一句仓央加措的情歌,立即有人念出全部诗句,情溢于表。

的诗歌传统主要来自两个源头:一是佛经中的偈颂,以韵文的形式阐释佛法或证悟的经验,比如米拉日巴尊者的十万道歌,表述的核心是证悟;二是民歌,多半四句一段的短小韵文,朴素而炽热的抒情。

诗人仓央嘉措的情歌是民歌的路子,其坦率真诚,全不知世间有城府二字:

住在布达拉时,叫持明仓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萨,叫浪子当桑汪波。

人家说我的闲话,自认说的不差。少年的轻盈脚步,踏进女店主的家。

在拉萨,这些诗句几乎人人皆知。他赋予拉萨城以诗意,人人感念:

拉萨八廓街上,窗户比门还多。窗户里的姑娘,骨头比肉还软。

走在八廓街上,满街的阳光与阴影,对比越强烈,则阳光越明亮,阴影越厚重,于是老式藏房的白墙上,摆满鲜花的窗台一半沉入阴影中,被粗大的梯形黑框勾勒出来,美得神秘。和《诗经》国风一样,因坦诚而“无邪”,虽然不是道歌,却凝结在“道”的露珠里。

6年前冬天在尼泊尔一家二手书店中,我无意间找到一本英文现代诗集《第一念,最佳念》(First Thought,Best Thought),作者是美国诗人金斯堡的上师秋扬・创喀巴(Chogyam Trungpa)。他曾经是被称为仁波切的转世活佛和上师,后来还俗,一生倍受争议。创喀巴的“善巧方便”体现在他于西方讲授“狂慧”(crazy wisdom) 和“无情的慈悲” (relentless kindness),并用诗句来摧毁和破坏语言,其目的是让一切表述失效,来开启智慧。一位语言学教授说,“仁波切做了一件的确可能但我却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他用语言来摧毁概念。”

对于的修行者来说,能成就如此的诗才并非难事。比如下面这两句诗一直令我着迷:

无边幻网之中游舞者

犹如芝麻荚开而安住。

出自米旁仁波切的《现有自在摄受祈祷文一大加持云》。这两句诗具有现代诗歌抒情的美感、坚硬而致密的内核、圆融无碍的辩才。此为险路,好像禅宗的方法仅适合上等根器的人一样,此种诗歌经验也与一般的诗歌写作隔膜甚远,它已经超越“文学!太文学!”的诗歌写作。在这一点上,传统诗歌与现代诗达到了一致。

真正以诗歌的形式入“道”的现代诗人,大概只有美国诗人史蒂文斯这一脉――现代诗歌美学的核心从文学表达、语言工具,转向究极真理、证悟与经验,其内涵不可说,其表达方式充满无限的可能。这其中最捷径的一条路即是“第一念”。

“第一念”,即是指涉“当下”、“现在”或“即刻”,在分别、妄想与执著之前。英国视觉评论家约翰・伯格在一篇阐释苏珊・桑塔格关于摄影理念的文章中,引用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一首论表演的诗:

所以你应做的是让这即刻

站出来,……因为它

从过去来而带入未来中,它身边围绕着很多其它的

“现在”

上一篇:诗歌赏析范文 下一篇:诗歌体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