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3:41

定向越野活动总结

定向越野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活动协办:西官钓鱼网、院学生会、院指导中心

指导:院团委、院保卫科、院体育部

特别赞助:西官钓鱼网、商家、商家、172校园活动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活动主题:让绿色文化引领大流

远离网吧,走进海钓

活动目的:丰富同学课余生活,培养耐心,享受乐趣

感悟人生体贴自然

活动口号:打造全国高校第一家海钓品牌俱乐部

举办时间地点:.4.16——.4.17两天,上午8:00——16:30,海院图书馆西岸湖两岸

(活动当天,图书馆西侧两岸各竖立30面红旗,30条横幅,两岸各设75钓位,各放置75凳子、75鱼竿。湖两边各放置边裁判员帐篷一顶,图书馆西侧高台处设主席台、嘉宾席、主裁判席、并设大帐篷一顶、拱门一个。)

活动策划主办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钓俱乐部

活动对象:全江宁大学城钓鱼爱好者

参赛费用及赛程:每人元(参赛费、水、鱼饵、凳子),一天两场,每场90分钟。按尾数计算成绩(最重和最大也有特别奖励)

裁判人员:主裁判:

边裁判:

计分裁判:

(等俱乐部领导班子30——50人)

后勤人员:

比赛流程:

1、把参赛人员随机分成几组,并通知好参赛时间和地点。

2、领导班子提前一个半小时签到,做好一切准备活动。

3、活动开始前一小时划分好钓位(不少于5米),并确定负责人负责的钓位。

4、插好旗帜,挂好横幅,设好帐篷,布置好主席台(为拍摄做好准备)

5、裁判员每人领到必要物品点到就位。

6、8:00到8:15比赛人员签到。

7、领导及赞助商讲话。

8、通读相应的比赛规则

9、由主席宣布比赛开始

10、人员到齐后,到9:00抽取钓位

11、由主席宣布比赛开始。

12、比赛结束后,由边裁判员记录好成绩。

13、各负责人收好自己的负责鱼竿、凳子和剩鱼饵。

14、察看物品是否整齐。

比赛规程:

一、钓具使用规则:可以自带渔具,也可以使用俱乐部的提供渔具,但钓竿的长度不超过4.5米,俱乐部提供塑料袋。

二、饵料(打窝规则):鱼饵只能用蚯蚓,有本俱乐部提供。由于此次是竞技钓鱼,不准打窝。

三、开赛/换位规则:

1、比赛令未发前,任何钓具,钓组不得入水,需调漂的选手统一在一段时间调漂。

2、不得擅自换人、换钓位,中场更换钓位时,未经裁判发令,禁止先行换位。

3、比赛中如需要离开钓位,须经裁判批准。

4、非比赛时间严禁钩、漂在比赛池如水。

5、每场比赛不得中途退出,本场有效鱼须计算成绩。

6、不得有意锚鱼、挂鱼故意造成鱼或死伤,否则鱼获无效。

7、每场比赛前,须提起鱼户是否空户。

四:结束比赛规则

1、听从裁判口令,比赛结束口号发出,应立即收杆,将钩漂提出水面,未入户的鱼一律不计成绩。

2、结束信号发出后,鱼获不能装入鱼护。

五:计算成绩规则:

1、每场比赛结束,赛手在钓位上等候裁判员计量,未计量不准提动鱼护。计算成绩时,赛手配合提起自己鱼护,交给裁判计量,记完成绩并签名后方可离开钓位。

2、计成绩时其他选手不得围观。

六:其他比赛规则

1、除选手、工作人员、裁判员外,其他人一律在比赛前五分钟退场地。

2、比赛中注意环保,禁止喧哗,不得向赛池和岸边乱丢烟头、物品、垃圾、废弃钓饵等。

3、为了可持续发展,俱乐部将放生所有钓到的鱼。

4、比赛开始20分钟后未到者,取消比赛资格。

注: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紧张钓鱼比赛的谢绝报名,否则后果自负。

活动经费:

横幅(十条):500元

宣传牌:200元

鱼饵:600元

矿泉水:400元

餐劵:500元

通讯费:150元

材料打印、海报:800元

活动器材费:500元(水桶、鱼网、拖车、高级塑料袋、笔、记录本、小礼品等所需物品)

活动器材:

衣服或帽子:选手150套、裁判员40—60套。(上面可打印赞助商信息可用于宣传)

拱门:一个

红旗:六十面喊话筒:一个

哨子:一把钢制旗杆:一个

写字板:30——50个裁判牌:30——50个

桌子:四张凳子:十二张

选手号码牌:150个文件夹:3个

帐篷:3顶选手凳子:150张

渔具:150套

宣传途径:

1、在地铁口挂宣传横幅,派人发宣传单。

2、在学生集中的地方张贴海报(如餐厅和教学楼门口),是海院的同学都知道此活动。

3、悬挂横幅,比赛开始一星期,在足球场和餐厅和宿舍楼附近悬挂横幅,一直到比赛结束。

4、到班宣传,在比赛开始前二周,全体负责人利用晚自修到各班进行宣传,让全院同学对比赛有一定的理解。

5、在餐厅门口、教学楼、图书馆摆放宣传牌。

6、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现场招新。

7、在各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张贴海报,通过学生会和发放传单等各方式进行宣传。

8、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宣传。

9、通过学校广播进行宣传。

报名方式:

1、俱乐部负责人前去宣传时即可报名。

2、电话联系()

或直接电话报名.()

奖金奖品:

第一名:(奖金元+精美渔具+体育部证书+免费晋级金级会员)

第二名:(奖金元+精美渔具+体育部证书+免费晋级金级会员)

第三名:(奖金元+精美渔具+体育部证书+免费晋级金级会员)

第4、5、6、7、8、9、10名(精美渔具+部内证书)

注:外院获奖者除体育证书一切如上。

前30名设鼓励奖(纪念品)。

还会抽出几位幸运钓位赠送精美礼品一套。

颁奖流程:

1.学校领导讲话,对本次大赛的评价及感想。

2.主席讲话,并公布获奖名单。

3.由学校领导及各嘉宾向获奖者颁发奖品和奖金,并合照留恋。

4.由主席随机抽出几位幸运钓号颁发幸运奖。

5、由获奖选手发表获奖感言.

6.颁奖结束后,留一部分打扫卫生。

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提前一天查看天气预报,如天气不适合可以延期,确定好嘉宾负责人能否准时到场。鱼线、鱼竿突然折断,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换上新的鱼线鱼竿。若天气过热,人员中暑,将中暑人员抬入帐篷,并…….不小心落水,工作时间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并将其带入安全地带。

策划:

“牵手明天”定向越野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定向运动是一项精英人才体育项目,它富于挑战,勇于尝试从未被尝试过的方案。使广大的大学生在定向中更好的锻炼自己。

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很快,我们将要踏上我们的医院见习之旅,希望通过本次方山定向越野活动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为以后更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1)促进学生耐力发展,加强学生意志力锻炼;

2)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

3)增加了大学生的阅历,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培养我们勇往直前、独立思考、顽强拼搏的精神;

4)通过定向越野活动,启发同学对大学三年进行开放式回顾,增强学生的爱校观念。

三、活动时间:年3月26日(本周六)13:00——17:00

四、活动对象: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各班班长、团支书;学生机构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支部成员等学生代表

赞助单位:莲山课件

五、活动地点: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地质公园

六、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1)3月21日——3月22日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进行前期调研并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书,规范活动规则;

(2)3月23日下达活动通知,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并根据人数分为六组,选拔各组组长,组内讨论确定组名与口号;

(3)3月23—24日,根据活动需要,由策划小组购买队旗、红绳、乒乓球等活动器材、奖品、饮用水等;

2、活动过程:(1)3月26日9:00——11:00由策划小组成员提前前往活动地点——方山地质公园,了解活动地点地势,排除活动潜在危险并根据地图设置点标,置放乒乓球。

(2)13:00——14:00所有参赛人员于南京医科大学南门集合,由团总支书记苏益民老师正式启动定向越野大赛,并列队有序步行至活动地点;

(3)14:00——15:30由组织人员向各组组长分发地图,申明活动规则,由各组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地图寻找点标,并收集相应点标处隐藏的乒乓球;(详见活动规则)

(4)15:30——16:00各小组在规定终点集合,由裁判人员公布各组收集到的乒乓球数以及所用时间,根据各组成绩由苏老师进行颁奖;

(5)16:00——16:40在同学们休息的同时开展趣味活动,对表现活跃的同学派送纪念品;

(6)16:40——17:00由苏老师对当日的活动作简短的点评,集合回校。

3、活动总结:(1)、策划小组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现活动过程中暴露的不足,积累经验;

(2)由通讯部同学撰写通讯稿,上传至年级网站。

七、活动规则:

1、策划小组成员负责设置40个左右的点标,以红绳为标记,在红绳周围放置黄色或白色乒乓球,乒乓球的放置要求隐蔽;

2、从学校出发到达活动目的地时间计入比赛成绩,以组员集体安全到达并且花费时间少者优胜,第一名加5球,第二名加4球,以此类推;

3、各小组领取地图后,根据地图指示寻找点标,发现红绳者,即寻找周围所藏的乒乓球,寻获者拿走乒乓球并摘掉红绳,未找到乒乓球者不得摘掉红绳标记,留待下组同学,违规者扣掉一球;

4、各组队员必须在规定的一个小时内到达规定的集合点,超时者扣掉5球;

5、活动时间结束后,计分人员计数各小组寻获乒乓球数,乒乓球数最多者优胜,以此排列,若遇球数相同者,以时间少者优胜,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八、活动注意事项:

1、各小组必须严格遵循比赛规则,组委会将分别在起点(终点)和比赛路段安排工作人员监督和维护整个比赛过程,防止部分参赛者作弊或者其它异常情况的发生;

2、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即为犯规,应取消比赛资格:

(1).有意妨碍他人比赛者;

(2).蓄意损坏比赛设施者;

(3).比赛中搭乘交通工具行进者;

3、参赛同学服装应该选择轻便、舒适,易于活动者为佳。服装过紧或太厚均不适合野外跋涉;

4、参赛者务必注意安全,不走偏僻、危险的小路。

九、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

十、活动预算:

1、活动队旗60元

2、乒乓球50个50元

3、红绳5米10元

4、饮用水*6060元

5、奖品420元

6、总计600元

十一、策划小组成员

施秋萍、汤卓然、蒋健、周楠、陈晨

自行车协会清明节黄河行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前言

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女院车协正式成立了,伴着明媚的春光,我们决定以车为载体,融入自然感受自然,体验骑车远行的快乐。新成员,新朋友,大家一起体验黄河之行。

二活动主题

春之行,黄河根

三口号

我们爱运动,我们感谢生命

我们爱春天,我们拥抱自然

我们爱黄河,我们聆听澎湃

四活动意义

一,由于我们协会刚刚成立,这次活动可以增进成员彼此友谊,促进协会发展

二,正值春天,是郊游的好机会,可以陶冶热爱自然的情操

三,距离比较近,算是对各个成员体力的认识,以及一次很正规的训练

五活动时间年4月5日

六参加人数以四月五号出行人数为准

七活动费用这次活动为短程活动,只需自备午餐

八前期准备年3月21日~年4月5日

1资料准备

由秘书处负责整理资料,确定路线,制定完善的活动策划书,上交活动申请。

2体能积聚

周一至周五在学校操场晨跑,周六在学校后山集体登山

九路线及行程安排共计15公里

如图

骑行速度约为7.5公里,大约修奥形式两小时才可以到达,根据协会需要,自行安排返回时间。

十可行性分析

1正值春季,适合郊游,根据天气预报推测天气晴好,适合骑行

2属于近距离骑行,活动脸不大,不会出现队员身体不适,适合初行者的体制

3路况较好,不需要爬坡,多为公路,

4前期准备充分

十一策划书附件

活动负责人孔祥阳

定向越野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余拓展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优良的品德和意志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课余拓展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组织开展课余拓展活动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学校日益丰富的课外拓展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大部分学生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精神较差,学生整体的参与兴趣和水平不高”等。怎样才能组织和开展好学生课外拓展活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余拓展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

学校领导老师重视与否,是课余拓展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建设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课余拓展活动的保障,学校应将学生课余拓展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纳入教学大纲,形成完整的课余拓展活动教育体系。其次,学校要加大对课余拓展活动的投入,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解决好活动场地,安排好指导教师,设置合理的学生奖励制度。形成教师愿意参与,学生积极乐于参与的良好局面,只有学校领导和老师高度重视,课余拓展活动才可能蓬勃开展。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活动经费、没有相应的指导老师,学生的课余拓展活动就不可能顺利开展。

近年来,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十分重视在学生中开展课余拓展活动。把它作为对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展示学校良好形象和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有利契机,把课余拓展活动作为教育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有效载体,把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形式活泼的课余拓展活动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确定课余拓展活动主题和制订活动计划

一项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周密的计划。学生课余拓展活动也不例外。活动主题选取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功与否。学生课余拓展活动的主题应从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实情及学校“硬件”环境和教师指导能力等各种因素,酌情而定。然而课余拓展活动包罗万象、形式多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选题。

(一)主题活动类

这类活动以班校会形式为主,例如:离队建团大会、祖国在我心中班会、关于某件事情是与非的讨论班会等,通过班校会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人才、领袖型人才必备的品质。明辨是非曲直,判断美丑善恶也是对领袖型人才价值观层面最基本的要求。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干部主要进行观摩,协助老师们做好活动前的动员工作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工作。例如:在离队建团大会召开之前学生干部们带领同学们重温人队誓词,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事迹,向同学们讲解有关团的知识,鼓励大家加入共青团。活动后做好总结,对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分析总结,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学生干部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想教育,了解团组织,热爱团组织,从而让他们产生向团组织靠拢的积极性,并以此带动身边的同学。

(二)户外拓展类

户外拓展主要包括:拓展训练、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社会公益活动等。这类活动是要养成学生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而且要有坚韧的意志。这类活动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例如:在拓展训练中,作为学生干部就要肩负起团队的领导工作,在活动出现问题时要有人挺身而出解决这些问题,在团队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要有意志坚定的人带领大家共渡难关。通过拓展训练强化学生干部的领袖意识,加强他们的领导气质,锻炼学生领袖应该具备的能力。

(三)特长培养类

文艺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课外小组、社团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特长,开阔他们的眼界,搭建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平台,让他们拥有充分发展特长的空间,形成完整的人格魅力。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干部不仅要积极参与,而且要主动帮助老师完成活动的组织工作,如在各种活动之间完成报名工作的统计,绘制张贴海报营造节日气氛,通知参赛选手比赛时间、地点,参与奖项的评选等。在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额外的工作会让学生干部们得到更多砺炼,从细微的工作人手锻炼他们的能力。

教导学生如何将内化的东西释放,比如演讲的技巧,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例如:在适当的时候举办讲座,邀请著名的演讲家,对组织活动比较有经验的老教师作讲座。通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去经受历练。二是要提供给学生实践的平台,力争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一次学生领袖。可以考虑班干部轮换制,各班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班执行的干部轮换制度。

通过对学生会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将在一学期的时间内,让更多学生队伍中的精英群体加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建设的工作中来,在实践中让他们经受历练,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根据时代特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内技能大赛”“班级黑板报设计大赛”“文明风采比赛”“学校运动会”等一系列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课余拓展活动。组队参加了全区、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全区、全国文明风采比赛等一系列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了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严谨组织,科学实施

开展中职学生课余拓展活动是一项要求严谨、条理有序的实践性活动,在此组织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马虎,只有步骤合理,循序渐进地开展,才能获得活动的圆满成功。因此事先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展时要防止盲目性,减少人力物力的重复与浪费。并且开展活动时要有预见性、可行性,即活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要有针对各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活动开展还应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也就是说,一项活动的开展必须在一定时段内完成。只有在活动开展中一环扣一环,活动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细致入微、井井有条,才能达到该活动的目的。

四、及时总结

及时总结,才能使课余拓展活动在开展中得到提高与创新。当一次课余拓展活动完成后,将所有的活动数据、活动纪录等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加以分析、总结,并形成文字性总结材料,它可以是一篇科技学术论文,也可以是一次科技活动总结。但它实际上是整个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是该活动被认可实施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从中认识到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不断总结经验,在总结中提高与创新,从而使课余拓展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成效。

五、结语

定向越野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1、基本概念

徒步(hiking)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行走的户外活动,通常在步道上进行(维基百科全书)。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爱尔兰等国,徒步是以休闲为目的而在步道上行走的户外活动,常分为一天徒步和多天徒步。其中,多天徒步需要露营,因此在北美通常又被称为远足野营(backpacking)。

Fellwalking在英格兰北部是指丘陵或山区徒步。Bushwhacking是专指通过稠密的森林、丛林或灌木丛,需要开路并行走艰难;在澳大利亚,Bushwhacking则指在步道上的行走或越野行走。

新西兰用tramping表示过夜的、长距离的旅行、行走或丛林穿越。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北美、南美、伊朗东非高原等地,山区多日徒步被称为trekking,有些地方也把trekking称为thru-hiking。

2、徒步历史

“为了快乐在乡村行走”的概念,发展于18世纪,它的兴起是由于人们对于风景和自然态度的改变,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兴起的文学艺术运动(罗曼蒂克运动)有关。而在此之前,行走意味着贫穷和漂泊。

历史上,有两个人在徒步发展的历史中起了关键作用。一位是英国牧师托马斯·韦斯特(Thomas West),1778年在他的导游书中,阐述了“为了快乐而行走”的理念,并在大众中广为传播。在导言的结尾,他列举了在英格兰湖区范围内,游客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欣赏风景的站点。另一位是英国最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90年,他开始沿法国、瑞士、德国做深度旅游。这次旅游后来记录在他发表于1850年的自传体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中。

19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徒步旅行,其中最著名的应是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他牵着一头驴穿越了法国的Cévennes地区,并写下了传记《与驴同行》。1876年,他出版了他的散文《走着旅行》。

随着英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到狭窄的、卫生条件差的城市定居。在业余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到乡间徒步,但由于很多地方都属于私有财产,于是人们开始通过运动、立法寻求徒步的空间。这一时期,徒步俱乐部开始成立,最早的俱乐部之一是“星期天徒步”(Sunday Tramps),成立于1879年。最早的部级徒步协会是1905年在伦敦成立的“漫步俱乐部协会”(the Federation of Rambling Clubs)。

3、徒步装备

徒步所需的装备取决于徒步距离的长短。一天徒步一般至少需要携带水、干粮、地图和防雨装备。徒步者通常要穿耐用的徒步靴以保护双脚。专业人士为徒步者列出了“十大必需装备清单”,包括罗盘、太阳镜、防晒霜、手电筒、急救包、火种、刀具、额外的水、额外的干粮和额外的衣物。2003年,又把这“十个必需”修改成了十个体系,即:定向、太阳防护、绝缘(衣物)、照明、急救、火、修理、营养、水和紧急避难。

此外,还建议携带帽子、手套、防虫剂和急救毯等。不过,轻装徒步者认为,这么多装备会增加背包的重量,从而更容易导致危险。他们建议,尽量减轻背包的重量,使徒步更容易,甚至包括徒步鞋。

4、徒步的形式

Backpacking,也叫trekking,是指多天的、经常是在山区进行的艰苦徒步。Ultralight backpacking(超轻型徒步),是Backpacking中的一种,强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轻装徒步。基础背包的重量(背包的重量加上里面的装备,不包括水、食品、燃料等,“大三样”:背包、雨天居所、睡眠系统)在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减少。

Light和Ultralight backpacking的区别在于,基础背包重量分别对应于9.1公斤和4.5公斤。传统的Backpacking的基础背包重量一般在14公斤以上,有时会达到27公斤,甚至更重。

其他徒步的形式包括:

Dog hiking 牵狗徒步

Freehiking 天体徒步

Heli Hiking 直升机徒步

Hillwalking 山地徒步

Llama hiking美洲驼徒步

Nordic Walking 持杖徒步

Scrambling 技术徒步

Swimhiking游泳徒步

Thru-hiking全程徒步

Walking tour徒步旅游

Waterfalling溪降

5、徒步对环境的伤害及预防

环境是很脆弱的。人们在徒步的时候,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单独的个体徒步,伤害也许小一些,但是一大群人一起徒步的时候,伤害就会大得多。举例来说,如果偶尔在阿尔卑斯山区拾柴生火也许对环境是无害的(除非是引起山火),但是持续地拾柴生火,可能会剥去该地区土壤覆盖的营养层。一般来说,像公园这样的受保护地区都有法规保护环境,因此,徒步者只要遵守这些法规,那么对环境的影响就会很小。这些法规包括:禁止用木柴生火、在非营区限制露营、处理或带走排泄物、路线上限制徒步人数等。

许多徒步者赞同Leave No Trace法则(简称LNT法则),即事先计划和准备、在耐受地面行军和露营、恰当处理垃圾、留下你发现的东西、营火损害最小化、尊重野生动物和体谅他人),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后来的徒步者不会发现先前徒步者的痕迹”。持这种理念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即使在没有强制规定的地区进行户外活动,也会照此办理。

事实上,人类制造的垃圾是徒步运动对环境造成伤害的最主要来源。这些垃圾会污染水域,从而使他人生病,而挖一个10—25厘米深的洞穴就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污染,当然这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成分以及掩埋的情况而定。如果这些洞穴距离水源或步道60米以外,那么污染的风险就会小很多。有时徒步者喜欢观察濒危动物,但是一些动物对人类的活动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在季节。为了避免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徒步者也要对目的地区域内的动物习性有必要的了解。有一种行为,即便是个体为之,也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那就是不小心引起野火。因此,一定要遵守地区法规,在规定的地方生火做饭,才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危险的发生。

6、徒步对人体的伤害及预防

徒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美国,腹泻是长距离徒步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毒植物也常困扰徒步者,如毒橡树、毒葛、漆树等。徒步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威胁包括迷路、恶劣天气、危险地形及恶劣的医疗条件等。特殊的事故包括代谢失调(如脱水、失温)、局部受伤(如冻伤和晒伤)、被动物攻击和外伤(如扭伤)。

7、徒步礼仪

(1)当两组徒步者在陡峭的步道上相遇时,上山的那组具有优先通过权。

(2)如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后面的徒步者强行超越前面的徒步者,尤其是在狭窄的路段。让最慢者走在前,有经验者在后收尾,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3)避免制造噪音,如大叫、高声聊天、使用手机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噪音可以警示安全。

(4)避免伤害环境,如不离开步道行进、不采摘植物、不打扰野生动物、携带垃圾等。Leave No Trace运动提出一个口号: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除了时间什么都别影响,除了记忆什么都别保留。

>群众性徒步活动的组织方法(以挑战性徒步活动为例)

中国登山协会将群众性徒步活动分为休闲性徒步活动、体验性徒步活动、挑战性徒步活动和探险性徒步活动四大类。休闲性徒步活动是群众自发性徒步活动,不需要专门的组织。体验性徒步活动是带有体验性质的长距离徒步活动,通常为一天活动,不需要露营。挑战性徒步活动是以完成一段既定的路线为目标的多天、长距离徒步活动,类似于徒步旅游,需要住宿,具有完善的后勤保障。探险性徒步活动是具有一定风险、危险因素未知的多天长距离徒步活动,一般为无后援保障或后勤保障不完全,由专业人士进行。

现以挑战性徒步活动为例,说明群众性徒步活动的组织方法。

1、活动策划

(1)路线选择:挑战性徒步活动就是要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线路。挑战性、安全性和后勤保障性,是挑战性线路的3个基本要素。所谓挑战性,一要有较大的强度,完成比较艰难;二是目的地要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具有徒步文化旅游价值(其他交通工具难以到达)。所谓安全性,是指活动开展的合法性以及对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尤其是交通安全威胁和组织疏漏安全威胁)的规避。所谓后勤保障性,包括食宿保障、卫生医疗保障和救援保障。

(2)路线勘察:勘察路线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和制定规则。活动方案应包括应急预案。勘察路线的人员最少要由3部分组成:技术、安全和后勤。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制定出预算、宣传方案。勘察路线时要按照以上“三性”的要求确认路线。同时,要重点考察“路、营、点”。

A.路:指徒步线路,包括长度、路面、环境、安全。

a.长度:应按照徒步净时间乘以平均速度来计算,可参照如下公式:徒步总时间=徒步净时间+休息时间+用餐时间。一般来说,徒步每小时休息5—10分钟,用餐每顿需15—30分钟。平均速度按5公里/小时乘以系数来计算,系数为0.5—1,平路(坡度为0度)为1,15度为0.5。例:徒步7小时平路距离=35公里—休息时间20~40(按30分钟)分钟×5—用餐时间15~30分钟(按30分钟)×5=30公里。雨雪天再乘0.5—1的系数。

b.路面:尽量选择耐受、非硬化、安全路面。组织群众性活动的路面宽度应大于1米,且不允许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进行穿越。

c.环境:尽量选择安静、美丽、污染(空气、噪音)小、不影响他人的区域。

d.安全:包括环境安全、交通安全、路面安全(崴脚、摔伤)等。

B.营:指营地,包括起终点、食宿医疗(交通)、卫生、娱乐等因素。

a.起终点因素:营地不是随便选择的,前一天徒步的终点就是营地。同时,要考虑到活动的计时、检录、出发等因素。

b.食宿医疗(交通):大体力的消耗,要求有良好的睡眠和营养补充。不带行李的徒步,还要保证晚间行李的装卸和搬运。长途徒步也许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及外伤,这些都对交通条件、给养条件、睡眠条件、医疗条件提出了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选择营地。

c.卫生:废弃物、排泄物、个体的清洁卫生。在不能将废弃物运出的条件下,垃圾要分类处理,不易分解的,如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要打包带走;容易分解的,要在下风、远离水源(大于60米)处深埋(至少20厘米)。洗漱区要远离水源(大于60米)。

d.娱乐:有电源、有信号、有场地。

C. 点:指计时点、休息点、补充点等。由于计时的因素,这些点应尽可能放在一起,包括厕所。除工作关系外,尽可能与景点、拍摄点放在一起。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1个小时的路程(大于5公里)为宜。

2、活动实施

群众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最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诚信、公正、安全三原则。

诚信:公开规则,必须坚持承诺,不能不经过公布而随意更改。因特殊情况,如安全原因,必须更改规定的事项而又来不及公布时,组委会必须补偿因规定改变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公正:徒步活动虽然不是竞赛活动,但是公正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如,徒步活动成绩是否有效,裁判人员要给出判别。安全则不再赘述。

为了公正和安全,一般徒步活动在队伍前、后、中间都应有工作人员(裁判),在路途工作站点上也应有工作人员。裁判的基本职责是确定徒步者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全部路程。跑步、抄近道、坐车后再走、超过规定时间等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不公正现象,要特别引起注意。裁判人员要树立一个理念:对作弊者宽容就是对守规矩者的不公。

3、后续工作

定向越野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在今年年初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研讨,特别是对同志在今年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我们对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方针中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与此同时陈至立同志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说:“减少学生过重负担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目前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但是从目前地理教学现实来看,地理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偏重书本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悟。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我们认为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参加社会活动。主要是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主的活动。

二、学生实践活动与地理教学的关系

1 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在野外对照地图实地观察具体地区方向时,就对学生理解地图上的方向很有帮助、学生通过学校及周边地区平面图的绘制,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就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深刻。学生的实践活动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比如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实践活动,学生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来源及使用就十分清楚。

2 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社区环境调查时,会发现社区建设如采暖锅炉的位置设置,社区绿化建设方案等都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再如学生对城市环境的调查,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结合课本知识提出有益的改进方案。

3 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例如学生对定向越野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等高线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知识等都有了迁移和发展。再如学生根据对学校的测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对陆地与湖面气温的观测与计算、对学校绿地与裸地的对比观测、对学校教室外有无爬墙虎室内的温度的观测等,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4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例如学生对校园环境如污水、废弃物的调查,不但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相联系,而且使学生的测量、计算等技能得到发展,撰写论文使语文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组织学生的垃圾分类、噪音的测量和水质的化验等都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任何一个实际活动都要有综合的知识,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地运用各课知识。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价值

1 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一切教育活动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

全面发展也是以每一个人具体的个人为对象的,决不是以抽象的人为对象的。以发展一部分学生的“智育特长”,或另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特长”,来取代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曲解。创设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实践活动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包括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在内的学习方式。

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产物,而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教育也是由人来实施的。”也就是说,与环境和教育相比,人是能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并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被消极“塑造”的对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当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在学生能动的活动之中进行。学生的活动是否具有自主性是判断实践活动教育价值的关键。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

当我们今天谈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一点也不能离开人的现实性。学校不应当是封闭的场所,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正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使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4 实践是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所有书本知识都是从实践发展来的,书本知识只是“流”,而不是“源”。同志的实践论说的好:“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传统的学校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已成为一种顽症,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5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

尽管学校教育中以间接知识为主,然而不等于说学生能脱离实践而生活,也就是说,学生生活的基本方式仍然是实践,同时,也不等于说,书本知识是源泉。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

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当然这里有一个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形成概念和理论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四、实践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积极意义

1 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部分。

通常人们对于某人某事的态度如何,即包括他对于该人该事的比较稳定、习惯性的倾向性反映,对小偷的深恶痛觉。

人与自然的态度、环保的态度、生态平衡的态度、对资源开发的态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态度的养成。

(1) 关心 对自己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对地球家园、,对自然环境能自觉的注意、过问、关心当作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事物对待,而不是漠然处之。例如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程度、对北京市沙尘暴的关注程度、对北京市节水的认识等等。

(2) 参与 比关心更进一步的态度,能成为各种各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的参与者,例如当学生了解到北京市地下水比去年下降2米后,能自觉节约水。并积极参加学校的节水宣传、向学校领导交涉节水事宜。

(3) 进取 能从长远的利益判断有关行为的正误,例如学生参加废旧电池的收集工作,虽然无有一分钱的收益,但它知道随便乱丢弃废旧电池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能积极投身到废旧电池的收集工作中去。

五 能力培养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提供的舞台要比课堂空间广阔的多,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的多。这次广渠门中学的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学生不但可以在社区这个广阔舞台上显露才能,而且亲自体验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的多。例如学生在对如何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数量时,一开始只是想到绿化问题,后来认为欠妥,又增加了降尘,认为还不足,又想到汽车的尾气排放问题等。

(1)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学生在调查学校节水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调查水表的数据、设计表格、记录用水次数、进行计算、向全班宣讲。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实践活动。

(2)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例如学生在学校节水实践活动中,访问学校领导和教师,探讨学校节水工作,就是一例。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观点,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4)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获得被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收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可能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被领导也是一种能力。

(5)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现成的资料,所需数据、事实实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例如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时。他们所需的数据、事实实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

(6)动手操作能力

使用各种工具,如测量、计算、画图、观察等能力。例如下午石景山区试验中学的学生的活动就是要运用测量、计算、画图、观察等能力。

六、对学生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

1学生实践活动是一个经常探索的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科书上和教学大纲上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产品的制作,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教师不要事先准备出标准答案。

2 实践活动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按照课本讲授,很少走弯路,而是走捷径直接到达结论。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不同,科学真理、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范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例如学生对红绿灯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和立交桥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减少的调查中就走了不少弯路,才得出科学的结论。

3 学生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就如学生对家庭成员中受教育程度等的调查,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对学校绿化的设计,也并非承担学校的绿化任务,这种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

4 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不要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让学生经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过程,也只有这样,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转换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七、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

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是完成报告、模型、论文、演讲……为形式的作品。尽管完成这些任务所涉及的事物和所需要的知识绝大多数 是在人类历史上已知知识经验的范畴之内,但是却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他们要直接与活动对象接触、打交道,要自己寻找、发现结论,要自己动手去设计、制作……通向最终结果的道路要靠自己一步步地走过,在这样的过程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智慧。学生的活动是内外部活动相互交叉的,学生心理内部活动的,情感、意志、兴趣、想象、创造等成分是经常参与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所以将评价、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的标准局限在“作品”上,就完全背离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目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体验、感受、经历、收获的一切,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成果也是重要的一种评价内容。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成果是较差的,或者是失败的,但过程对他们却是成功的,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因而教师要认真对学生加以观察,也可能有的个人或小组的成果非常精彩,但他们的收获未必最大。所以教师要注意:

(1)教师有责任发现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在结果与收获不一致时,要帮助学生总结收获。例如学生对学校水资源污染的实验就有可能失败,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了解失败的原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使知识得到巩固。

(2)活动的目的是学生各方面的锻炼,主要收获是学生在态度、能力、知识方面的提高与发展,直接具体的产品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总结时一定要突出这种思想。

(3)通过评价落实对于过程的重视

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是最终成果的评价,也要对学生实践活动全过程的评价,在学生实践活动总结性评价时,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的互评,并将此作为评定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总结。

对于学生实践活动的产品,不存在绝对化的规格和标准,由此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解决问题的假设、完成任务的方法、具体方案的设计、报告体例、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相当大的变通余地。也就是说,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最终产品的独特风格、解决问题的奇特方式、设计方案的大胆创新等等,应该给予高分。关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问题我们将在下次会议再讲。

八、学生实践活动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学生实践活动方式主要有体验学习、探索操作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三种方式。

〔一〕、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验学习”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体验是对某些具体事物或情境的体验;

2.体验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必须伴随着某种活动结果;

3. 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不限于在教室中进行,而更多地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4.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体验大体可以分为直接(实际)体验和模拟体验两类。其中的活动又可以具体分为:

实际体验

A栽培实验

栽培花草、树木等植物,观察它们的水土保持作用,绿地和裸地的对比实验等

B.制作、操作 制作学校平面图、节水宣传画、社区模型等;调察噪声来源、尘埃的调查与分析等

C.现实生活 商业调查、污水处理调查、校园环境调查、社区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小区绿化活动)等

D.人际交流 与老人或幼儿园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对环境的态度和建议;与不同地区、民族或国家的人交谈该国该民族风情

5. 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通过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原动力。

根据学生的需要及多数学校条件的可能性,教师在选择体验活动时,可以有不同侧重。但其中两类活动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1)制作与操作活动

这样的活动可以适当结合地理学科所学,加以延伸,不仅对地理课堂所学知识能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作用,而且更进一步,可以将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运用,动手动脑,设计和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活动,“作品”看的见,模得着,例如学生动手设计学校绿化方案、学生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学生生活小区设计,这些活动反过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会成为最有效的动力。制作作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才可以全部地、实实在在地予以转化为创造,并且最终形成物质形态的产品。

(2)公益活动

学校的学习不可避免地疏理社会,使学生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并且能够比较深入、比较直接地体验现实社会的合理性,思考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性。所有这些,对学生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是极为有效的。在“垃圾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学生实践活动中,就有极为生动的一幕:在定向越野时,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黑塑料包,用来装垃圾用,当学生发现公园里垃圾很多时,就有学生在收集垃圾,后来扩展为全校师生共同收集垃圾的景象。学生们事后十分感慨,北京着名的公园环境竟然这样差,又有人议论说为什么公园不多设一些垃圾箱,北京的个人品德和环境意识、卫生习惯等水平还较低等。事后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感想。

(二)、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一种狭义的体验学习,一般主要指学科领域内的探索性活动。这种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和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因此:

1 探索学习是从抽象的科学结论和知识的接受转向通过具体的探讨,获得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而不是以获得或证实某个结果为目的的。例如学生对学校周边地区的调查。

2 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即伴随着失败,因此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最终结果的有无,正确与否,不是评价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

3 探索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信息、数据,处理资料数据,以实验等方法验证假说,以及制作模型等操作活动。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外进行;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形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宝贵的机会。例如学生对学校当前绿化情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后,设立假说,然后收集资料、信息、数据等,处理资料数据,并以实验的方法验证假说。

(三)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使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以学习和研究某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学习主要可应用这一方法。

1 解决问题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掌握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对垃圾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调查活动就是如此。

2 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接受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通过提出问题、采用查找资料 、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的活动。

3 解决问题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体验的多样性即构成了对于问题分析的角度和所寻求的解决方式的不同。

4 解决问题学习是从社会事物和问题出发的学习,中心是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为主的组织方式构成了实际的社会技能的学习。

上一篇:与诗同行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五一活动销售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