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10 16:33:22

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实验教学 必要性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实验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理实验实践性强、探究性强,既能够验证课本理论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充分发挥小实验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丰富充实。“动手动脑、心灵手巧”,小实验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地理实验本身具备的一些特点为地理实验教学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一)实验器材选取具有广泛性

地理实验器材可以是专用的地理仪器,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器具或材料,从筷子、铁丝,到铁架台、地球仪,这些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器材。这些器材一方面可以增加地理实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的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实验形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在地理课堂进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选取不同形式的实验:既可以是真实实验,也可以是模拟实验;既可以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采用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既可以是假设―验证性的,也可以是发现―概括性的。实验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保障地理教学的多元化,使地理课堂丰富多彩。

(三)实验发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

地理实验既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也可以成为一个课题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一个课题的探究既可以只有一个实验,也可以由多个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既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又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师运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动力。学生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靠眼睛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变化,靠耳朵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子闻物体的气味,靠手去触摸感觉物体,靠舌头去品尝物体的滋味等。这些实践活动既使他们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又激发起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心,使他们的思维更积极主动,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做小实验。例如,“大陆漂移”实验:准备好白色泡沫塑料,用切割刀切割出七大洲的轮廓图,然后用水溶性胶水把七块泡沫粘连在一起,把泡沫放在一个大的水盆里,让学生观察大陆是怎样漂移的。这样的小实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激发出学生浓浓的学习趣味,并能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运用小实验突破教学疑难

地理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知识是抽象的,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我在课堂上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例如,讲解“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移动”时,我用铁架台固定一根水平铁丝来表示太阳光线,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地球仪位于铁架台不同位置时铁丝指向地球仪的纬度位置,从而得出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运动的规律。再如,在讲“热力环流”时,许多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形成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小实验来说明:在密闭的教室中点燃两根香,使香烟垂直向上,在香的两侧分别放置一只电炉和一盆冰块,电炉通电5分钟后,让学生观察香烟的飘动方向;再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让学生观察香烟的飘动方向,学生会发现香烟始终由冰块上方飘向电炉上方。这样,学生对热力环流知识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让学生动手做小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做好小实验是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发现和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不仅能意识到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做,而且在课后也能利用简易材料自己做,并且能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把这种兴趣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乃至终身。例如,学习“密度流”时,将学生分组并做以下实验:将一个长方形的玻璃器皿从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左侧放密度较大的盐水,右侧放密度较小的花生油,并使两侧液面一样高。在隔板上方和下方各开一小孔,就会发现盐水从下孔由左流入右侧花生油槽,花生油从上孔由右侧流入左侧盐水槽,形成密度流。用这样的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2篇

一、开展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从地理实验中还可以获得地理知识,学会地理思维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地理实验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其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2.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多年来,由于中学地理学习远离实验,地理教学难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的局面。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开展地理观察、野外实习、地理制作和地理调查等地理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力求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地理实验教学因其实践性、探究性强,必将成为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设地理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推动地理实验教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实施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学评价。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地理实验学习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学生在地理实验课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地理实验教学的关注对象。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既能优化地理学习环境,也能为正确评价地理学习过程与效果提供条件。

4.有助于实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

总之,我们要树立实验教学的理念,要认识到地理实验不仅是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地理实验的思想、方法、内容等也是重要的地理学习对象与内容。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实验教学

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实验教学,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步骤、手段,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理观察法。地理观察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指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以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地理观察法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课堂观察主要有对地图的观察、地理标本的观察、地理模型的观察、地理图表的观察等。

2.地理观测法。地理观测法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组织、指导学生利用一些仪器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地理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一种方法。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一般需要通过自然现象的数量、方向、状态等的量度才能加以揭示。如没有逐日的气象观测,就很难了解一个地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没有经常的环境监测,也无法知道一个地方环境的变化趋势。因此,地理观测法是地理实验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方法。地理教学中可供进行地理观测的内容很多,如天文、气象、水文观测、地形、交通,车流量观测等。

3.绘制地图法。“文图结合”是地理教学的规律。因此对于绘图、制图技能的掌握是中学地理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绘制地图可以分为手工绘制地图与计算机制图两种。

中学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地图可以绘制,比如,绘制简单的校园平面图,各种地理专题地图,如中国省级政区图等。

4.制作地理模型法。中学地理教学中通过地理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制作地理模型技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合作意识和正确的审美意识。地理模型不受地理对象大小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任意放大或缩小,携带和使用方便,可以弥补地图、画片等立体感不强的缺欠。它不仅具有外观上的立体感,而且还能显示出地理对象的内部构造,可以对原来的地理对象加以简化,突出其特点,塑造成简明、清晰、醒目的形象,更富于表现性和启发性。因此制作地理模型是中学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又一重要方法。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制作地球模型、等高线模型、地形模型等地理模型。

5.地理演示法。地理演示法是教师把各种实物、地理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地理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地理感性认识,以加深理解、印证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的方法。地理事物在空间上很多存在或发生于较远、甚至遥远的地方,对学生来说大都不可能亲自经历或直接进行观察。例如,对于遥远的南极大陆、高寒的珠穆朗玛峰、炎热干燥的撒哈拉大沙漠等,一般人都不可能亲临观察,所以获得这些地理事物的表象,进而掌握和理解有关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还须依赖地理演示法等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地理演示法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以便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在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

6.地理实验法。这里仅指狭义地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虚拟地理实验)两种。狭义地理实验是指通过地理实验去证实、发现地理的一些原理的方法。如不同坡度的水土流失强度实验;虚拟地理实验是指用计算机绘图、动画、声音和人机对话等功能,把很多在课堂上真实实验无法表现或不易观察的地理现象直观地模拟出来,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

以上这些地理实验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必须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学;课内演示实验;课外实践性实验

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中学的学习、生活还不是很适应,对地理课程也了解甚少,因此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不足。教师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直观、形象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以及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实验教学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本人主要从课内演示和课外或野外实践两个方面对地理实验教学作了探究:

一、课内演示实验

课内演示实验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讲解,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质量、高效率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地理教学中的实验多以模拟实验为主,这是将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和演变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的直观方法,其内容又以宏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多。这些自然现象和过程,都是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模拟实验既可以使自然现象和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和动态化,使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又能使学生对地理对象的空间分布和发生规律获得较为形象而生动的感知。

实验案例一:模拟地球的运动,理解其地理意义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或灯泡)

实验步骤:

(1)用手自西向东慢速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方向。

(2)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

(3)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或灯泡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4)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半球的交替现象,注意晨昏圈的位置和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5)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观察晨昏圈位置的变化,注意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的变化。

课内地理实验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操作实验。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察者。学生只是观察实验演示,而不参与实验工作,这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对于教材、生活中的一些已知的结论,可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使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对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有所认识。学生操作实验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师起指导作用,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元化的。

二、课外或野外实践性实验

课外实践性实验指利用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通过学生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引出要观察认识的现象或使其变化,获得对地理事物亲身感受来掌握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该类实验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来完成实验,具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

实验案例二:如学完地图一节后,要求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

要求: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工具:皮尺、指南针、图纸、直尺、笔等。

在这个实践性的实验中要注意地图上方向的表示如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所处的方向;比例尺的选择如在平面图中如何表示所测量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之间的实地距离和它们所占的面积;确定操场、道路、教学楼、围墙等建筑物和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用什么图例、使用何种色彩。同时在班上交流的过程中,可着重介绍小组同学是如何合作的?碰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感想?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操作,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能深刻理解及熟悉运用,还能培养起他们对自己校园、对学校的亲切感、及对自己劳作的成就感。

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了观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中学开展地理实验的条件有限,地理教师实验观念和能力欠缺等原因的影响,当前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应不断完善地理实验的软、硬件的建设,使地理实验成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逐步增添实验器材,有条件的能建成地理实验室,为开展地理实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资金保障;学校应建立健全地理实验制度,如成立地理实验领导小组,制订地理实验操作制度、研究制度、评价制度等等,并在地理教师业务评价中加入实验板块,以规范教师的实验行为,调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2)地理教师应树立重视实验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究与设计有价值的地理实验。在内容上,教师要着力挖掘教学内容的实验因素,使更多内容可通过实验设计来呈现,让地理实验贯穿地理教材内容的全过程;在实验氛围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以便引导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实验活动中;在实验方式上,除了演示实验外,可多设计合作、互动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完成后,要注意引导同学个体及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磋商,使全体同学置身于全员参与、相互促进、多重互动。

(3)教师要注意在实验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验进程中,教师既要及时矫正学生的偏差,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创新思路,以赏识的表情、赞许的目光、精当的语言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实验结束后,教师既要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结果,捕捉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也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真实感受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体验实验带来的喜悦和成就,形成主动参与实验的激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字词】初中地理学科;实验教学;策略方案

根据新课改大纲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此前提背景下,各地初中学校开展了针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改革。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首先从课堂知识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机会去自主观察、自行实践,最终掌握本节课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所在,养成主动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中,笔者将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试验课堂教学案例。第一,为同学介绍国内外著名航天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结合世界的海陆地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陆地总面积约30%,海洋总面积约70%的结论。同时,观察海洋、陆地的分布规律,得出——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少,海洋面积较大,南极洲由陆地构成;北半球海洋面积较少,陆地面积较大,北冰洋由海洋构成的结论。第三,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一: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获得一个地球仪,随意将地球分成体积均等的两半,观察其中陆地、海洋面积的所占比重大小。学生们发现,海洋面积总是要大于陆地的面积。第四,在学习了课本上关于“海峡”、“海洋”、“岛屿”的定义后,从地球仪上依次找出:马六甲海峡、黄海、太平洋、亚洲、印度半岛和台湾岛。第五,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准确标记出四大洋和七大洲。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然后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结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第六,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三: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注意赤道和180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极周围,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最后归纳小结,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课后探究,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初中地理课堂试验教学的要点策略

第一,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地理试验课程。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学校,加强地理试验课堂教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当为地理实验课堂配置必要的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必要的教学工具,例如绘图仪器、测量仪器、地球仪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生动的学习体验,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快乐、和谐、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地关心与支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多利用个人的课余时间,去查找、收集关于地理知识的材料,拓展阅读面,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第三,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实验证明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创建情境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学习活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至完成地理实验学习活动。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创建活跃、自由、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各地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生平,古新.浅析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甘南地区为例[J].学周刊,2017,(07):77-78.

[2]唐祥蓉.地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方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9):97-98.

[3]张雅琪.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J].才智,2016,(12):50.

[4]张术良.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27):122.

[5]隋东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4,(01):154.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5篇

我国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讲授法,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突破教学疑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通过失败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严谨的科研态度。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更理想。因此,国内外学者和中学一线教师对有关于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展开了探索。目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意在提出目前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中学地理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实验教学很早就进入国外中学地理课堂,国外中学教师提倡学生通过地理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尤其是注重野外考察的进行。日本《高中课程标准(理科编)》中《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大自然的事物和现象中,对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历史及宇宙的结构进行观察、实验等,使学生理解原理和规律,培养地学的考察能力。”在此意见的指导下,教材内容中设计了很多涉及观察、实验的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过程,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发展。此外,在自然灾害课程的学习中,日本教师组织“0416号台风对香川县高松市造成的风暴潮灾害调查”,让学生自行组成考察小组,确定实验项目,收集、处理实验数据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以利于激发学生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英国《国家地理课程》中对“使用简单的仪器直接观测和记录天气”、“在室外进行测量,并画出一张精美的剖面图;在室外画一张有注记的地图,记录并说明地形”等也做了要求,尤其重视让学生通过处理地理信息来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为培养能与时俱进、具有实践能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1994年,美国在《国家地理标准》中,将“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定为培养地理能力的五项核心技能,也确定了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美国不仅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理实验要求,而且在地理教材中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如美国加州高中教材ERATH SCIENCE每单元导言部分都设计了一些小实验,单元结束后也设计一个小实验,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教材之外,美国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地球科学实验手册》,如加州地球科学教材配套编写的California prentice hall earth science。可见,无论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还是实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都为中学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因此,实验教学在国外中学地理教学中已经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实施。

2.国内研究进展。1956年,我国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第一次提出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在初级中学一年级里必须用地球仪做实验”。但是这并没有得到中学教师的重视。直到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明确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要求,为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然而,在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中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还普遍存在,很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实验教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倡促进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不仅在地理教材中增添了部分实验内容,而且在地理实践教学中也引入实验教学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广大教师和学者纷纷意识到实验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展开大量研究。据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上看,2000~2010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地理教学杂志上发表

的与地理实验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123篇,其中中学一线教师所著的达106篇,且呈逐年增多趋势,说明近几年来全国地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如图所示)。从研究内容上看,包括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地理实验的类型、地理实验资源、地理实验方法和模式、地理实验具体操作设计和地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等。中学一线教师主要侧重实验教学实践的研究,而高校在读硕士主要从实验教学意义、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特点等角度进行较为理论性的研究。如熊曳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提出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地理实验教学价值。王培培讨论了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GPDI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在高中的使用范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史利杰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了高中地理中49项必做实验和44项选做实验,建构了演示类、制作类和实践类等三种实验教学模式,并归纳总结了实验教学的5个特点,包括地理性、活动性、探究性、多样性和可行性。

二、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国外对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同时,中学地理教师也很乐于应用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我国中学学校对地理关注度不够、课时少或者缺乏设备等原因,中学地理教师较少将实验教学法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或者在教学中少量演示实验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多数实验教学都只是教师演示实验,而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教学较少。虽然现在已是信息技术时代,但是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实验还是少之又少,文献中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内容也一般是简要介绍其在地理教学中可实现的功能,对于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其可操作性不强。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三项任务的核心。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方面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地理实验通过利用地理实验器材、仪器设备、教具或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的实验手段,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的过程,具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深化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概念和理论,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地理实验教学的含义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地理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地理知识、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地理知识、巩固知识和印证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概念、理论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他知识打下基础。地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将地理实验置于一定的地理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地理教学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实验教学活动。

地理实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中学地理实验,不仅出现在地理课堂(包括教室和实验室),还出现在家庭、社会,使地理教学与自然结合、与社会结合、与现实生活结合、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它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制作、地理实验等。狭义的中学地理实验,即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人为地使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实验。

从地理科学的角度来思考,狭义的地理实验不能包括地理教学中涉及的所有的实验内容,所以要更充分全面地研究地理实验就要从广义实验人手。

2.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实验须具有简易可操作性

实验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用既简易又预期效果好的器材做实验,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一些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同时地理实验教学一般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大多需通过教师自己准备或发动学生搜集,因此也使实验力求简单。

2.2实验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地理科学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地理事物和规律更多的是无法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地理实验教学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地理实验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

2.3实验应具有典型性

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一些不会干扰正确概念形成的实验,使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具有深刻的印象,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负迁移。

2.4实验有启发性

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进行直观教学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启发性,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3.地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3.1实验目的

要验证什么,探索什么地理规律、原理,达到什么目标。这是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

3.2实验前准备

制定好实验计划,准备好实验需要的用品,分好实验小组。

3.3实验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验的主要特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释和引导。

3.4明确实验步骤和具体做法

3.5实验评价

教师要鼓励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认真动脑筋、做笔记、提出问题、善于思考的态度给予表扬,及时发现闪光点。

4.地理实验的分类

现在的地理实验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即野外地理考察、室内地理实验和虚拟地理实验等。

4.1野外地理实验

以现实地理环境为实验对象,以某一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例,对现实各种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进行考察访问和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演绎上升到理论、模型的过程。由于其实验对象是野外的地理原型,也可称之为野外原型实验。如:柳州市喀斯特地型考察中地质、地貌知识的探究教学:

4.1.1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典型的背斜、向斜、褶皱等地质构造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山地地貌成因。

4.1.2鉴别岩石种类

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山体的走向、倾向、倾角;并运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解释河谷上建立一个高尔夫球场的利与弊。

4.1.3观察地质刨面、组成岩石地貌类型以及利用现状。

4.1.4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山地地貌类型及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的问题。

4.1.5写一篇考察报告或考察感想。

野外考察把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野外考察实践,使学生感到乐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激发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欲望。

4.2室内地理实验

以参照野外原型构建的模型为实验环境,并模拟出各种环境要素,以及模拟各要素彼此作用,进而得出相关结论或模型的过程。室内地理实验是以模型为实验对象的,所以也可称为室内模型实验。这两种实验方式总体而言是以现实为主,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存在,实验的过程主要是物质、能量流彼此转化的过程。

如学习第一册(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中:①探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这一地理意义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在静止和匀速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的同一位置上滴一滴墨水,演示静止的地球与实际自转中地球表面物体运动轨迹的差异。启发学生探讨: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实际自转中地球的南北半球物体如何偏向?然后利用实验室的水槽,注入自来水,做“水流漩涡实验”,观察漩涡流向,请同学们用实验验证讨论的结果;②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时,结合课本“活动”材料和实验步骤,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利用相关教具做玻璃缸内冷热不均产生烟雾漂动的实验,使学生直观认识热力环流的成因。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运动”:探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一意义时,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观察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讨论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演示地球仪自转,启发学生思考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进一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等。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了直接经验,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4.3虚拟地理实验

参照野外原型实验和室内模型实验,应用计算机对现实环境、现实环境要素以及其中各种关系和过程进行重构,应用计算机的计算和模拟能力,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得出结论并可继而反馈到客观现实的过程。虚拟地理实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简单虚拟地理实验、混合虚拟地理实验和完全虚拟地理实验等几种类型或发展阶段。不同于前两种实验方式,虚拟地理实验中主要是信息的流动,是一种虚拟的过程。

5.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5.1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地理实验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尤其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让学生观察“火山喷发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实验现象使他们兴趣盎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实验的欲望。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做地理实验,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并获得成就感体验,形成积极的情感,进一步强化地理学习的动机,形成地理学习的良性循环。

5.2培养地理动手能力

实验器具的制作和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高一(必修)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可采用以下步骤:首先,请同学用自己的手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其次,分别从北极南极上空看,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用手电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现象;最后,学生从地理实验中获得地理知识,学会地理思维与方法,发展各种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感知和观察,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从而培养地理观察、观测的能力和地图、图表的绘制等地理技能。地理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来所需要的诸多地理技能。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3转变学习方式

有一个古老的教育谚语说:“告诉我,我忘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

5.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

地理实验和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受到规范的实验和实习训练。如:地理实验教学从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野外观察训练,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结合观察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进行观察,还要对观察成果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地理试验和实习还能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6.地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改变教师的角色

应该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中解脱出来,扮演好主导的角色;从单纯的讲解原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从训导者转变为启发者、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6.2利用实验设备资源实施教学资源共享

有些学校地理实验教学设备虽然齐全,但大多数束之高阁,造成极大的浪费。试验设备的价值是在教师学生的实践使用中体现出来的,使用率是评价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标志。

6.3强化地理教师的能力培养

地理实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若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地理实验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7.小结

地理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为主的地理教学活动。无论从学生发展方面、课标与教改方面,还是命题与考试方面,都说明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广大地理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敢于尝试,不断创新,寻找多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地理实验教学,让实验在地理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2003.

[3]宋秀国,杨俊丽.开展地理实验提高学生素质[J]地理教学,2003,(2).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实验教学 策略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87-01

一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地理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与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在设计实验时,能锻炼和培养其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时,培养学生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实现素质教育。

二 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1.直接演示法

直接演示地理实验配合讲解,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兴趣。

例1:讲述大气降水的成因时,可以用简单的演示实验说明。实验准备:一个较大的玻璃容器,一瓶热水,一块可以盖住玻璃容器的玻璃片,一块冰块。实验步骤:先在玻璃容器中加1/3的自来水,盖上玻璃片,无任何现象。再加入1/3容器的热水,盖上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产生了大量水珠。接着在玻璃片上放上冰块,发现有更多水珠往下掉。该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水珠产生的现象,理解降水产生的地理原理。

例2:手电筒演示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借助两只手电筒进行演示实验,一只直照黑板,另一只斜照黑板,学生会发现直照黑板受照面小,亮度大,斜照黑板,受照面大,亮度小。通过实验演示,问题迎刃而解。

类似的演示实验还有很多,如褶皱、断层实验、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实验等,这些实验类型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反复演练,直到操作娴熟后再在课堂上演示。

2.学生自主操作法

学生动手操作地理实验,获得亲身感受,在知识的理解上将更为深刻。

例3:沉积物分选实验。引导学生将同样比例的碎石、粗砂和黏土完全混合,放入一只玻璃瓶中(不超过容量的一半)。用水将玻璃瓶注满,盖上瓶盖后剧烈振荡,然后将瓶子平放,使瓶中物质自然沉淀。让学生观察沉淀成分的排列顺序(大颗粒在下,细粒在上)。这个实验中,所用材料及沉积过程与自然过程基本一样,只是缩小了规模。

例4:对地球自转、公转和经纬网的理解。初一学生往往形象思维占优势,但学习所涉及的部分知识较抽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如用乒乓球、苹果或橘子模拟地球的形状,在上面画经纬网线,标上度数,进而画上四条虚线、赤道及本初子午线,找出五带。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对于经纬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等很容易理解,之后的半球的划分等的学习,学生已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空间思维,对后面的大洲、大洋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3.多媒体模拟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已经走上众多学校和学科的课堂,成为课堂常规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一体化。对于地理学科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和复杂的变化过程及细微的结构等,有效地利用多维空间,动静结合,潜移默化地一一化解,能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单从课本文字上看,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此,课本中共配了大大小小13幅图,以及地图册,教师在上课时还要结合授课内容绘制一些板图,通过这些,学生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记忆相关的知识点了。但是,课本插图和地图册上的图都是平面图,而且有些图的信息容量大,不便于学生进行读图分析。板图虽然可以简化信息,比较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绘图技能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绘制的板图不够标准,就会影响到读图的效果。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让学生从中观察到地球运动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方向和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及其影响等原本较抽象的知识。

三 地理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地理实验的设计要能正确反映某一地理过程的内在规律,实验的结果要能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由于大量的地理实验是模拟实验,并不需要精确的实验数据,只要能正确说明地理事实即可,对于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地方,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说明。

2.可操作性原则

实验的设计应从地理教学实际出发,考虑自己学校、学生的条件,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可找到的简易器材做实验,而且难度不宜过大,不能为了做实验而设计高难度的复杂实验,以免弄巧成拙。另外,我国的地理课程为实验留下的时间还较少,因此,应设计一些需要时间少且较容易组织的实验。

3.针对性原则

许多地理原理和规律并不能通过实验的手段再现出来,因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通过实验手段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实验。同时,教师对实验内容的选择还应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易理解的内容应减少实验,以避免为追求实验形式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且设计的实验不能干扰正确的概念形成,防止由于实验的不典型而造成学生对知识产生负迁移。

4.探究性原则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地理能力特点

一、引言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会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的知识目标;“学生能运用地理实验形成地理表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新课标的活动建议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因此,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地理智能的必备能力。在地里学习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观察地理实验教学中的现象和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例如,在模拟水污染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对比过观察三瓶矿泉水瓶里水的污染程度,认识到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在此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尝试和对教师问题的思考,认识到山体不同部位的特征,并且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还可以弥补学生想象不足,利用形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用乒乓球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演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4.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方法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观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显著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例如,在用四层彩色橡皮泥模拟褶皱与断层时,学生通过观察褶皱与断层的结构特征与地表形态的区别,使学生在分析两者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通过一项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实验教学中归纳出规律将其用于解决同类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例如,在测量当地一天的气温并绘制气温曲线图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自己思考,归纳总结气温曲线图的画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类与比较能力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比较地理事物之间的显著特点,将地理事物进行分类,锻炼了学生的分类与比较能力。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玄武岩、砾岩、页岩、砂岩,大理岩、片麻岩的纹理,总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特点,并对以上岩石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显著特征进行分类,培养了学生的分类与比较的能力。

5.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地理实验教学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并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好奇和快乐,因此地理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气象站。学生通过实地的参观考察,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学生会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有兴趣的学习。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从切身感受中体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产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通过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状况、家庭用水情况,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制定家庭节水计划。本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出发,有利于增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许多地理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友好相处的性格和与人合作、善于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作用的特点

1.现实性

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当中处处渗透着地理知识,这体现了现实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参与,提高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实践性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锻炼,动手操作,从实验教学中获取感性材料和直观经验,通过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通过学生亲自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因此可以说,地理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实践中检验的。

3.创造性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终身性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教育意义很强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但使学生终身受用,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红,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114-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实验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of College Geographical Experiments: Status Quo and Reform

LIU Hualin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gfan University, Xiangyang, Hubei 441053)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 science experiment teaching statu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t this stage, such a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content of the old technology, lack of personnel and other experiments, and explores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including the focus of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sharing of resources, cutting-edge content-based teach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etc., carried out a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geography teaching experiment.

Key words geograph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tus quo; reform

地理实验教学相对课堂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地理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培养综合素养平衡协调发展的地理科学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透视我国高校传统地理实验教学现状,情况却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边缘化。鉴于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目前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地理实验教学被边缘化的现象:实验室的设置归属教研室,只为一两门课程服务;实验教学学时比例普遍偏小,大都只占课程教学总学时的30%不到;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沦为验证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工具与手段。这些轻实验重理论的做法导致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地理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爱好。一旦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与热情,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了。

(2)实验内容陈旧。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地理实验教学大多还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不完善,课程之间的实验内容仅能满足部分章节或特定阶段的需要。很多实验设计的目的都局限于验证理论,经典性、基础性较强,而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较差,也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难以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3)实验人才匮乏。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有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实验室工作人员也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其地位和作用低于专任教师。实验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未能列入学校师资建设规划,实验教师待遇偏低,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想调离,这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多数高校,地理实验室聘用的技术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学历水平和专业层次相对偏低,业务能力也相对较弱。专职教师既要忙于教学任务,又要从事科研活动,因此参与实验室工作相对较少。随着实验室仪器配置越来越趋向高、精、尖,业务能力较弱的实验室人员就越发显得愈发力不从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在地理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4)实验教学经费投资不足,仪器设备老化。这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硬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因此需对实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拥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意义上的实验室。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高校地理实验室教学进行改革:

(1)实验室建设重点化。实验室建设要想达到科学规范化,合理、优化的配置固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在学科优势方向先根据人才配置、科研力量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重点建设,然后以点带面,以重点实验室带动整个地理实验教学向前推进发展。

(2)资源配置共享化。随着微机、网络以及GI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被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限于系别与专业,很多实验室配备了高端设备却只为一两个学科、专业服务,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非常不易。其实,对于一些大众化的实验室配置应该实现资源共享,以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只有那些专业性与学科要求特别强的实验仪器以及软硬件才可以进行单独的实验配备。这样,既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现象,又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与贯通。

(3)教学内容前沿化。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不能因循守旧,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理论的验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而不求变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能在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要搞工尺加铅笔的传统研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优势,把握国际教科研最新形势,及时补充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目前地理学科前沿教学内容的实验内容。这样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4)教学技术现代化。在多媒体时代,电子教学演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是一根粉笔一张嘴皮打天下,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决定了现代演示技术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的演示,直观真实的反映地理现象与规律。甚至无法再现的一些诸如天体运动试验、大气运动实验、古气候状态、地球的水循环过程、高危险性以及高成本性等现实实验无法实现的实验内容都可以通过模拟技术来实现。另外,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感知也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深刻理解。这样,高校的地理实验将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学科阻隔,在现代化的演示系统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与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地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存在的地理实验教学被边缘化、实验内容陈旧化以及实验人才匮乏化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必须做到对教学实验室重点化建设,同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在教学中贯穿前沿化的教学内容,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进行。只有这样,高校地理实验教学才能摆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式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2):74-76.

[2] 周松秀,刘兰芳,谭家杰.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38-141.

[3] 祝云龙,张.关于地理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10(11):61-65.

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地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讲课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方式单一、呆板,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教学模式的出现大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进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实验教学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呆板,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许多抽象的知识不好理解。实验教学将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学生道德与素养的形成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理现象,对地理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改善学生传统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的出现利于改变对学生的片面传统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实验教学在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之外,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二、怎样优化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1.通过制作地图使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通过制作地图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调团队合作,这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与别人沟通,意识

到合作的重要性,加深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巩固与同学之间的

感情。

3.教师通过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把地理知识直观地演示给学生观看,通过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使课堂丰富化,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上一篇:夏季安全教育范文 下一篇:合同风险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