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20:17:20

典型硕士论文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书・楚元王传》;楚元王家族;整体性研究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了西汉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家族――楚元王家族。它有着汉家宗室的血统,对整个汉代的政治、文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从刘交崇儒传《诗》开始,经刘富、刘辟、刘德三代的艰苦经营,继承发展了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而该家族的第五代刘向、第六代刘歆,则对汉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方面,通过对楚元王文学家族的分析,不仅可以理解刘向、刘歆父子的家学渊源与文学传统,了解整个西汉时期学术的构成与发展,更能探究其家族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在政治方面,通^对楚元王家族独特的政治地位的分析,不仅可以研究西汉时期宗室与外戚家族的政治斗争,还能对楚元王家族长期担任宗正一职的政治影响进行探究。

目前,有关楚元王家族的研究并是很多,专门对楚元王家族进行整体性研究的论文有三篇。邓骏捷的《西汉楚元王家族学术探论》①分析了楚元王家族在学术和政治上对汉代的影响,认为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在积极崇尚经学的前提下又有着多元的学术取向,这种学术文化的变迁从一个方面也反应了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同时,该文认为楚元王家族“以学辅政”的政治色彩在西汉中后期政治斗争中发挥了惊人的作用。该文将楚元王家族与西汉各个藩王学术集团进行横向对比,得出了楚元王家族堪称西汉第一学术世家的结论。

刘向斌的《论西汉长安刘氏家族的文学创作》②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对楚元王家族进行研究。该文从楚元王家族以《诗》传家而又不专一家、重视教育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楚元王家族文学创作的基础,又对楚元王家族尤其是刘向和刘歆的创作情况详细论述,并由此延伸到对整个楚元王家族的文学成就进行了评价。

徐聪文硕士论文《西汉楚元王文学家族研究》③吸收了邓俊捷和刘向斌的研究成果对楚元王家族作为一个文学家族进行了认定和评价。该文在刘向斌关于楚元王家族文学创作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刘向刘歆的校书活动,通过分析他们的校书活动的意义及其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以突出刘向、刘歆父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述论文对楚元王家族的学术传统、文学创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楚元王家族对汉代政治、文化上的影响,对楚元王家族在学术史、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认定。

除此之外,有关刘向、刘歆父子研究的论文中也涉及楚元王家族整体性研究。如,张侨的硕士论文《论刘向刘歆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观》④中对楚元王家族有所提及,认为刘向刘歆父子明显受到楚元王家族的影响,好儒而又兼杂百家,融通经子文史群学。卢翠琬的硕士论文《刘歆经学思想研究》⑤、李梦芝《刘向及其著述论略》⑥、李莉的硕士论文《刘向及其文学成就》⑦和李小平的硕士论文《刘向及其文学成就》⑧分别在讨论刘向刘歆家学渊源的时候,都对楚元王家族的基本情况作出了梳理。此外,林艳苹的硕士论文《两汉经学世家考》⑨在论述其他经学世家的部分时,对楚元王世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另外,汪春泓《论刘向、刘歆与之关系》⑩一文根据楚元王家族后人多身居“宗正”之职以及其家族在西汉中后期参与的朝廷纷争,从楚元王家族特殊的地位和立场,去观察今本《汉书》史料来源、历史记载、传主遴选等诸多方面中刘氏父子的影子,最后认为班氏之《汉书》实源自刘氏父子的蓝本。上述论文都是在所研究课题涉及到楚元王家族才对其进行简单的梳理论述,所以其研究或简易、或偏重于某一方面,难成系统。

上述研究成果对楚元王家族作出了初步的归纳与整理,对楚元王家族的整体风貌作出了概括,对楚元王家族学术传统及其文学创作有了详细的论述,对楚元王家族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明确的认定。尽管如此,关于楚元王家族整体性研究或见于短篇论文、或作为某些论文的一部分,缺乏专门的硕、博论文或专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足见学术界对这个家族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研究侧重点方面,学术界多注重刘向刘歆父子的研究,而将楚元王家族仅作为其论述家学渊源的论据,实际上楚元王家族整体有着很强的研究性以及研究价值。研究内容方面,学术界多专注于该家族文学、学术等文化方面的研究,而罕有对楚元王家族作为宗室并长期担任“宗正”一职的独特政治地位进行研究,此外楚元王家族与外戚集团的政治斗争也没有专门进行讨论的。楚元王家族作为一个古代典型的政治、文化大家族理应得到相应的重视,而非像林艳苹的硕士论文《两汉经学世家考》将楚元王家族归入“其他经学世家”那样不堪。

注释:

①邓骏捷:《西汉楚元王家族学术探论》,烟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

②刘向斌:《论西汉长安刘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延安,《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③徐聪文:《西汉楚元王文学家族研究》,延安,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6月

④张侨:《论刘向刘歆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观》,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⑤卢翠琬:《刘歆经学思想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⑥李梦芝:《刘向及其著述论略》,天津,《历史教学》1994年第3期

⑦李莉:《刘向及其文学成就》,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⑧李小平:《刘向及其文学成就》,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⑨林艳苹:《两汉经学世家考》,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5月

⑩汪春泓:《论刘向、刘歆与之关系》,长春,《古籍整理研究月刊》2009年第5期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慢性结肠炎以反复性多发性腹泻为典型症状,主要发病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也有波及到其他部位的较严重结肠炎的病例。慢性结肠炎通常出现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等症状,发病时左下腹疼痛、腹泻、排泄物中出现较多的粘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和便秘的交替。因为慢性结肠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所以存在较多的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病例。

1.1过敏食物过敏常常是慢性结肠炎发病的致病因素。比较普遍的过敏源是异体蛋白过敏,也就是因为食用鱼虾、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导致的肠道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引起的肠道水肿较为严重。

王羽丰(2013)[1]采用八味结肠汤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脱敏辅助治疗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八味结肠汤的支持下,地塞米松的脱敏效果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巩固,有效的防止的病情的反复。

1.2感染因为致病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源造成的肠道炎性反应,是慢性结肠炎的最典型症状。当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其炎性反应就可能造成肠道炎性反应的加强。炎性反应带来的充血、溃疡及出血等症状较为严重。

王平(2013)[2]研究了滞留灌肠法在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的必要性,认为配合滞留灌肠法对于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滞留灌肠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生素和沙星类药物的用量。

1.3免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因为人体免疫质量造成的慢性结肠炎症状正在从非典型症状向着典型临床症状转化。特别是对于自身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临床症状的研究,已经在目前的西医病理学研究中逐渐成熟。

王平(2012)[3]在食疗的角度研究了通过饮食调节防止慢性结肠炎复发的569例临床数据,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可以较为有效的降低慢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赵红(2012)[4]也提出了情绪管理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效果,通过心理介入合理的诱导慢性结肠炎患者在治疗期的情绪,可以使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愈率。同时,通过情绪训练,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病程的影响,可以较为有效的降低慢性结肠炎的复发。

2中医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辨证

传统医学对于慢性病症的辨证治疗一直是传统医学用于中西医结合的主要途径。而中医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主要分为四个方向:

2.1肝气侮脾型肝主情绪,因为情绪变化造成的慢性结肠炎发作,在中医上一般辨证为肝气侮脾型慢性结肠炎进行治疗。

2.2脾虚夹湿型脾主运行,因为过度疲劳、频繁应酬导致的慢性结肠炎发作,在中医上一般辨证为脾虚夹湿型。

2.3脾肾两虚型脾主运行,肾主藏精,脾肾两虚造成的免疫能力下降是目前炎性结肠炎的较典型中医辨证方法。

2.4湿热下注型因为发热等症状引起的并发性和原发性结肠炎性改变是湿热下注型结肠炎的辨证方向。

范春华(2013)[5]就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同时以341例患者的临床辨证资料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医在慢性结肠炎辨证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

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实践中,通常使用西药进行抗炎和脱敏治疗,同时使用西医方法改变肠道内的菌群环境以达到短期内恢复肠道环境的治疗目的。与此同时,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有针对性的使用中药滴注、汤剂、成药、滞留灌肠等给药方式对于患者的免疫力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黄美娜(2013)[6]采用归脾丸为主要药物对于514名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从而证实了归脾丸配合西医方法调节肠道菌群的试验做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宋银雪(2012)[7]研究了多种中成药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分别治疗效果,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模式下,配合西医的脱敏和抗炎治疗,正确辨证使用中成药进行免疫调节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慢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并有效杜绝病情反复。

杨小波(2013)[8]研究了中药滞留灌肠配合双歧杆菌疗法对于慢性结肠炎间歇期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慢性结肠炎发病间歇期的调节治疗,可以使慢性结肠炎的复发率得到较为显著的控制。

徐振(2012)[9]研究了某医院1157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与纯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充分验证了慢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超过纯西医治疗的疗效。

4结论

目前在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研究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首选方案,通过本综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相关临床课题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均倾向于选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目前较为成功的系统的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急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羽丰.八味结肠汤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脱敏辅助治疗效果临川数据研究[D].蚌埠医学院硕士论文,2013.

[2]王平.滞留灌肠法在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J].慢性病学研究,2013(6):67-69.

[3]王平.569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食疗辅助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2.

[4]赵红.情绪管理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效果临床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5]范春华.341例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法存在问题分析[J].中外医疗,2013(11):124-126.

[6]黄美娜.514名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归脾丸为主要药物的临床试验[J].慢性病学研究,2013(4):57-58.

[7]宋银雪.多种中成药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分别治疗效果临床研究[D].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8]杨小波.中药滞留灌肠配合双歧杆菌疗法对于慢性结肠炎间歇期治疗的临床效果[D].济南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3.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本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以CNKI的CAJD数据库核心期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文献源,对近十年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该领域已经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群,但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研究对象丰富,在社会网络分析方面主题突出;具有技术与理论模型构建类、知识共享类、社会网络分析类和具体实践应用类四个研究前沿方向,且实践应用方向趋势最明显。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27—06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非正式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各类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展现出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的独特优势。本研究通过挖掘文献资料中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采用文献统计与内容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系统梳理和分析近十年国内已有的研究,以期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热点、前沿方向及其发展趋势有个总体了解。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收集

有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分数在教育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因此,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全文数据库,以确保样本数据的全面性。

由于Community的中文译法不同,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类似的还有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在线学习社区等。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学术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时使用的控制条件是: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虚拟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网络)、或者主题(虚拟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学习)、或者主题(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获得期刊文献103篇(检索时间为2012年5月10日)。使用同样的内容检索条件对中国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221篇硕士论文和2篇博士论文。

2. 研究样本的处理

首先,对收集的样本论文通过摘要结合全文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标准是:第一,研究对象是学习共同体;第二,学习共同体是网络的、在线的;第三,属于非正式学习范畴,是自主自愿参与的非教学性质的学习。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独立论文,作为一个分析单元;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符合要求的论文,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信息的自定义存盘,保存相关题录信息。最后,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对书目文献信息快速扫描、准确提取并归类存储、统计计算和矩阵分析[1];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热点研究与前沿趋势[2][3][4],使用UCINET软件[5][6]对关系数据进行可视网络化分析;必要时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评判。

二、研究数据分析

1. 研究成果产出分布

经过文献检索与内容分析,得到相关期刊文献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7篇。使用Bicomb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题录信息按年代进行统计,将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通过Excel软件分析得到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从2005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每年的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除2012年外,2012年仅能检索到4月份)。据此可以判断,国内学者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与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7]。而国内对学习的建构主义、信息技术和知识社会学等学习科学领域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引发了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2. 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

(1) 载文期刊分布

用Bicomb软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载文期刊分布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载文数量大于等于5次的期刊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情报杂志》,占相关文献的50%。从载文期刊来看该主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情报学两个领域。

(2)研究机构分布

为了对文献的研究机构有明确的认识,使用Bicomb软件对期刊论文的研究单位和硕士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统计,得到72个期刊文献研究机构和21个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机构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核心期刊论文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占35.19%,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占37.04%。从期刊论文数量来看,有突出贡献的是南京和上海地区的一些高校。从硕士论文数量来看,该领域研究的重镇是曲阜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仔细对比可以发现,硕士论文研究机构中除了华东师范大学有核心期刊论文外,其他研究机构均没有发表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表明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却指导发表了优秀硕士论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使用Bicomb软件进一步分析核心期刊文献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的情况,选择“矩阵”,以“单位”为关键字段,选取4≥频次阈值≥2的8个研究机构(频次累计百分比为35.19%),生成研究机构共现矩阵,导出矩阵至Txt。将Txt文件转换成Excel类型,输入UCINET软件,转换成##h类型的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生成的网络图布局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机构针对该主题进行的合作相当少。核心期刊文献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中,合作的仅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和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机构没有进行长时间更深入地研究。

(3)研究者分布

使用Bicomb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得到期刊论文研究者73位,指导优秀硕士论文的导师有30位。经过统计发现,有3篇硕士论文有两位导师,说明没有一位导师指导过两位或多位研究该领域的硕士,表明在该领域导师们没有指导其他硕士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者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知,有2次以上成果的研究者占有核心成果的整个研究群体的22.89%(在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该领域的论文即视为核心成果)。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研究者的合作情况,采用与分析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同样的方法,研究者选取频次大于等于2次的,累计的频次达22.89%,结果见图3所示。从中可知,研究者间的合作也很松散。结合研究机构分析,得到有合作的研究者大都属于同一研究机构,如杨丽娜和孟昭宽的单位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张玥和朱庆华的单位都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跨校的研究合作很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学者交流比较少。

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CiteSpace是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美国费城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设计的,其主要数据来源是web of science,受处理中文文本的限制和CNKI采集数据类型的影响,仅可对CNKI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可以通过刘盛博编制的CNKI(RefWork)格式转换程序(现已内嵌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收集的CNKI题录信息数据转换为citespace可处理的ISI Export Format格式,然后才能进行相关分析。

1. 研究的热点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从高度概括与凝练文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来进行挖掘[8]。本文使用CiteSpace3.1 R3 (64 bit),Years Per Slice(时间分区)为1年,Node Types(节点)选择Keyword(关键词),100 Top per slice的阀值,对期刊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其中节点95个,连线215条,结果见表4和图4。表4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表4可知,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影响因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其对应生成的热点知识图谱中(见图4),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的即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最高的是虚拟社区。而节点的紫色年环的大小代表了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的大小,可见虚拟社区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最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依次是社会网络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非正式学习、分析、学习共同体、影响因素等。

以同样的条件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绘制,结果如图5、表5所示,其中图5中有77个节点和181条连线,表5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图5所示的热点知识图谱中关键节点的分布可以确定,研究的热点领域为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web2.0、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等。从表5所统计的硕士论文频次、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可以发现,非正式学习的频次最高,但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更高,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紫色年环比非正式学,说明这两个关键词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期刊文献研究最广泛的是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这些关键词的频次高是易于理解的,因此隐去这些研究对象主题词,得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因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web2.0、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则在优秀硕士论文中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士论文都显示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的研究热度较高。

为了对这些研究热点的时间分布有明确的认识,借助CiteSpace的Timeline功能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从图6来看,2005~2007年间,出现的研究热点较少,且中心度和研究频次相对不大;从2008年开始出现大量新的研究热点。而从图7来看,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在2007年之前出现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和虚拟社区,在关注程度和出现时间上与期刊文献存在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9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继续深化以前出现的研究热点。整体上看,本领域研究的特点是趋势上静态稳定、方向上逐渐细致与成熟。

2. 研究前沿

利用CiteSpace软件中词频探测技术分析研究前沿术语,选择突变专业术语Burst Terms类型进行突变探测(Detect Burst),期刊论文得到95个突变专业术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得到77个,分别对各自的视图布局进行精简与合并,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综合分析发现,主要有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学术虚拟社区、web2.0、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过程、成员角色、构成要素、互动、内容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性软件等。

深入分析这些热点词语,可以把该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四类:

(1)构建策略类

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web2.0技术的提出与发展,带来了网络应用的极大变革。Web2.0 的典型应用(如 Tag、 Blog、Wiki、SNS、RSS、QQ等社会),为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构成要素、构建过程等构建策略研究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包括技术平台模型的构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对于技术平台构建主要有研究者自身开发的平台和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社会性软件平台,两者都体现出用技术支持学习,而非从技术中学习的理念,对学习的控制权也转向了学习者自身。对于理论模型,研究者从人与资源、技术的交互、共同体形成、成员角色变化、知识共享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构建,虽然每个模型各有差异,但都注重参与者的异质性与平等性、建构知识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自主交互性与协作性,体现了规范、共同愿景、信任、活动、共享、互动、协作的重要性。而基于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2)知识共享类

一个有效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有领域、技术、环境、成员、价值等很多复杂而相关的因素共同构建,虽然不能也不应被定制,但达到知识共享是所有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之所在。知识共享是指不同的知识主体自愿相互传递和分享知识的过程。知识共享能够满足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要求,能够使其充满活力,带来更强的生命力。研究者从知识建构、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知识共享行为、知识转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从知识管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行动控制理论、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社会学中的社区及团体动力学的角度、社会资本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分布式认知等不同理论出发,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等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很多,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学习共同体交流和互动机制的基础,利用WiKi、BBS、BLOG等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和表现信息以促进知识的共享。

(3)社会网络分析类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质是共同体成员及其关系的集合,是一个社会网 络[9]。知识蕴含在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社会互动被积极地建构起来。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内在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存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在微观层次(行动者个体)、中观层次(行动者群体的凝聚子群)、宏观层次(整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更加关注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关系和关系图式,以便更容易发现共同体成员新的行为图式、社会应用和来自新结构的集体智慧成果,有助于了解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人际互动和知识流动的特点,甚至可以支持我们预测、计划和设计更好的促进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的或技术的功能与环 境[10],从而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必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又一个增长点。

(4)具体实践应用类

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所涉及的方式、理论和思想有其独特的优势,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其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环境,使得教师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平台中摆脱孤立的状态,开展同步、异步或小组、群体等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在反思自我教学活动的同时,分享与传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案例的成功和实践均表明,有效建立和应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个面向众体、衔接互动、多维度贯通的学习新时空[11]。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也为成人学习、实践学习共同体等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范式。这些方面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和书目共现分析技术,从论文数量、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与合作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论文时间与数量来看,国内学者从2005年开始关注该领域,大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第二,从载文期刊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中国电化教育》、《情报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等。

第三,从研究单位及其合作情况来看,期刊论文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但这些研究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硕士论文主要分布在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

第四,从研究者及其合作来看,主要有徐美凤、朱庆华、杨丽娜、孟昭宽、张丽、张际平、张玥、叶继元、郭绍青等,他们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

第五,基本可以将研究热点界定为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学习共同体、学术虚拟社区、web2.0、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等。

第六,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模型构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和具体实践应用四个方面。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我之境;以小观大;以我观物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93-01

朱良志曾说:“中国画有千岩万壑、重峦叠嶂式的构置,但更多的是追求在微小精制的景观中展现广阔幽远的境界,意象是精微的,韵味却是幽远的。”①朱良志先生这话虽为不易之论,也从理一分殊的角度来分析两宋时期与前代的山水画转型,却没有注意到,这种追求微小精制的构置的转型与成熟是在南宋时期。尽管在北宋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已经出现了“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念;在文学上也涌现出“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的思潮;在绘画上,北宋小景山水也似乎初见端倪,五代宋初的惠崇以江湖小景而闻名,可以作为初期的代表。“他的画多写汀洁沙坡,溪桥渔浦,烟雨芦荡等江南小景。”②但也因为与当时主流的审美标准相左,《宣和画谱》未录惠崇。这些早期文化哲学思想和小景山水的尝试是为南宋山水边角之景做了重要的铺垫。但北宋绘画的主流仍然是以雄伟之风为主导的全景式山水。

郭熙在总结范宽之后北宋画坛之风曾这样说道:“齐鲁之士,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齐鲁关陕,幅员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由于北宋后期临摹之风盛行宫廷内外,全景山水难有新的突破,文人士大夫愈来愈欣赏平淡清远的画风。“在南宋画风的形成过程中,李唐肇其端,他后期的绘画,开启了南宋一代画派崭新的面貌,然而李唐在北宋的时候谈不上一变,至少说,在北宋时,变化还未有成功。”③其早期的作品《万壑松风图》与范宽存世作品比较,可以看出明显的师承关系,也是比较典型的全景山水作品。直到李唐南渡,他一改了师承中习惯了的方法,在构图上将一些物象忽略,将景物拉近,改变了构图。“至马远、夏圭时已经形成以边角山水的特征的南宋山水风格,他们把李唐开创的刚劲、简练、局部取景的画风发展到了成熟阶段。”④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生卒年不可考,他早年继承家学,后师承李唐,在中年时期自己的大胆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边角院体山水画风格。《画史会要》记载马远“师李唐,工山水,人物,花鸟,独步画院”。“这是中国山水画的有机生长,历五代,北宋到南宋才完成的。”⑤可见马远在中国山水绘画史上的重要作用。《雪滩双鹭图》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代表,“树取一枝,石取一角,溪出一湾,简率中透出轻旷的意旨,景少而意多,物小而韵长。”⑥整个画面虽用笔不多,便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派深冬的山野景色。

《寒江独钓图》中仅画一叶扁舟和一个坐在船头垂钓的老翁,寥寥数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7}的儒家“宇宙心灵”溢于画面,船边勾出数条水纹,画幅大片空白不着一笔,既流露出虚静和空灵的道家思想,“独钓”又使人感受到浓浓的禅味。

与北宋绘画“以大观小”完全相反的“以小见大”的绘画思想显然吸收了理学“理一分殊”思想的营养。南宋山水“以小观大”的视点已不再是着眼于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画家们都醉心于微小的世界中。山水的边角之景构图上从李唐开宗立派以来至马远已趋于成熟,“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山水画由表现出的无确定的观念、含义和情感的“无我之境”转向融入了画家对本身对物象的内在生命和意蕴的思考的“有我之境”。

马远的传世名作《水图》共十二段在所有的画中,画家的用笔灵动,流畅。用笔虽不多且画面上虚下实,却能够为广阔的水面而拓展了有限的画面空间。无论表现是平静的《寒塘清浅》还是表现来势汹涌的《黄河逆流》皆得其性,尽其性。明代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评价说:“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故瓢得鑫勺,一掬而湖海溪沼之天俱在。”明人王世贞也对马远的《水图》评价极高,并为此作《题马远十二水》。从《水图》可以看出,马远作画如诗人遣词炼句,用笔大胆摒弃,以高度洗练的笔墨,于有限空间展现无限的韵味。

南宋时期,山水绘画的题材逐渐广泛,山水与人的关系加强。在山水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读出画家的感情,山水中出现的人物活动多了,人物不再是只起点缀的作用,有的山水几乎成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在马远的名作《踏歌图》中画中景物简约而章法精炼,用挺拔概括的笔墨表现峻峭奇异的高峰和烟雾迷蒙的树林,一派清旷高远,简洁刚劲的意境。我们可以看到马远对自然山体的表现使用的大斧劈皴已经达到了不顾真实变化融入了更多的想象和艺术加工,自然在这里已经完全风格化了,具有十分醒目的风俗情结。这种粉饰南宋太平、民生安乐的作品,除了《踏歌图》之外,马远的《华灯侍宴图》、《晓雪山行图》等山水画作品不在仅仅是描绘仙山楼阁、贵族园囿游赏、士大夫幽楼隐居的景色,更多的是南北方山川郊野的自然景色。

正是因为宋朝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花鸟画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绘画课目。马远《梅石溪凫图》是以山水与花鸟题材的结合图,这类的题材在北宋时期是看不见的,此图设色画幽僻的崖涧,石壁上梅花盛开。一群野鸭在涓涓的溪水中或追逐嬉戏,或梳理羽毛,或振羽欲飞,不禁让人想起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人的绘画,犹如画诗,到了南宋尤是如此。画面追求“诗意”,是宋代绘画的一大特点。苏轼评王维绘画为“画中有诗”,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与画是两种不同形质的艺术形式。注重对画面诗意的表现这也是南宋院体山水取景简约的深层原因。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中国诗的含蓄特征也成了山水画的自觉追求。诗意是宋代山水画艺术意境的重要开拓,在形似中求神似,有限中蕴无限,与诗文同趋,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审美准则和艺术特色。

在马远的《山径春行图》中描绘的是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江南,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文士仰头遥望远方,他捻须微笑,若有所思。在这幅作品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用对角线的构图,将观画者的视线随着文士视点转向那飘渺远处。

综上所述,在南宋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南宋山水画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的大山川在山水画布局上是一次革新,开创了山水画的崭新时代。马远的边角之景是对艺术的高度提炼,把景物富有感情化并且加以突出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在画面中有了更多的直接表露,预示着中国山水画逐渐从无我之境过渡到由我之境。

注释:

①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和中国画学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85-300.

②高纪洋.从全景山水到边角之景[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3-30.

③毕李李.南宋山水四大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7-10.

④薛春霞.宋元水墨山水笔墨风格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7-11.

⑤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2-145.

⑥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9,360-372.

⑦田建平.论宋人山水画中的道与理的思想意思[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6-20.

参考文献:

[1]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和中国画学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85-300.

[2]高纪洋.从全景山水到边角之景[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23-30.

[3]毕李李.南宋山水四大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7-10.

[4]薛春霞.宋元水墨山水笔墨风格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7-11.

[5]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2-145.

[6]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3-19,360-372.

[7]田建平.论宋人山水画中的道与理的思想意思[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6-20.

[8]宋晓雨.浅析南宋山水画的风格特征[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9-20.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学位论文;定量分析;PQDT

1 引言

学位论文已逐渐成为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同样重要的文献信息源[1]。博硕士论文因其新颖、独创、系统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利用美国UMI公司博硕士论文文摘库——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统计了1992年~2012年国外电子文件专题博硕士论文。选择“标题”为检索途径,在该数据库的BASIC SEARCH中输入检索式ti(electronic) AND ti((records OR record OR archive OR archives))进行检索,删除不相关的结果后得到样本文献185篇。

2 学位论文载文分析

2.1 年度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年度进行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

最早的学位论文是Cox的《档案人员、电子文件和现代信息时代:对美国档案机构和档案教育的重新审视,尤其关注国有档案和国家档案人员》[2]。该文作者希望通过审视档案机构的设置和形式以及档案基础教育,挖掘出电子文件管理和保存系统迟迟未被开发的原因。从表1可知,国外电子文件学位论文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1992年~2004年)。该时期年发文量均在6篇以下。学位论文研究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萌芽,是因为直到这一时期“电子文件”的称谓才开始取代之前的“机读档案”。这种取代并非一种简单的称谓改变,电子文件带给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比机读文件更加全面和深刻[3]。这一时期的研究还不成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文件的概念、真实性、可靠性等基础理论层面。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2005年~2009年)。这一时期不仅论文数量明显增长,而且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理论向应用层面深入,如Shi K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和归档管理》[4]。该文介绍了电子文件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生成、捕获与保存,讨论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第三阶段是稳步发展期(2010年至今)。这一时期年均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实践研究成果显著,尤其在电子医疗文件方面。如Belcher K L I的《关于在家庭医疗保健中实施电子医疗文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的定量研究》[5],通过对三个家庭保健机构的调查,从三个经济指标的角度探讨了电子医疗文件的经济价值。

2.2 国别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国别进行归类,其中,美国142篇,加拿大26篇,中国和英国分别为16篇和1篇。学位论文呈高度集中,涉及的国家数量很少。毋庸置疑,美加两国是电子文件研究的核心地区,这与美加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密切相关。2002年,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启动了“电子政府的电子文件管理动议”。2005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制定了“联邦机构文件管理框架”,将文件管理与业务管理集成。加拿大通过建立国家图书与档案馆,将电子文件与其他电子信息一同纳入数字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并开展“可信数字仓储”等典型项目[6]。国家层面战略项目的推进,促使越来越多美加学者投入电子文件研究领域,从而在论文数量上表现出领先优势。

2.3 授予学位的机构统计。将学位论文按授予学位机构进行归类,共涉及103个机构。对发文3篇以上的机构进行排名,如表2所示。

在这15个机构中,美国占有10个,再次印证其研究的领先地位。发文量第一的是美国凯佩拉大学,它开设专业主要为信息技术、护士教育、健康护理管理,因此,所发学位论文多和电子健康文件相关。武汉大学被PQDT收录了6篇学位论文,显示了武大档案学专业的科研实力。这6篇论文涉及多个方面,既有偏向技术的,如《基于XML语言的电子医疗文件研究》,也有纯理论的研究,如《电子文件管理中版权和个人隐私法律保护探究》 。

2.4 学位类型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学位类型进行归类,发现类型十分广泛,在文学、医疗卫生、教育、法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所涉及。取发文多于2篇的学位类型进行排名,如表3所示。

注:①国外哲学博士(Ph.D)和国内的含义不同,国外任何学科博士只要是偏重理论研究方法的,均可以被授予Ph.D。②标*的D.H.A、D.N.P为凤凰城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西维吉尼亚大学的医疗卫生管理博士学位,M.H.I为戴尔豪西大学授予的医疗卫生管理硕士学位。

在所有学位类型中,博士学位论文107篇,占总量的57.8%,其中以哲学博士为主。硕士学位论文68篇,其中以理学硕士为主,文学硕士排第二。可见硕士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既有理科硕士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如Wu,Ruoyu《在云计算中电子医疗文件的安全共享》,又有文学硕士的理论性研究如Nanouris《在泛加拿大电子医疗文件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2.5 导师情况统计。将学位论文按导师进行归类,著录“导师”一项的共162篇,导师177位,平均每篇有1.1位导师指导,有两篇由3位导师指导。这一现象不同于国内一篇学位论文只有一个指导老师,学术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借鉴。本文将指导2篇以上的导师进行排名,如表4所示。

表中8位导师构成了核心导师群,他们所属的机构如亚利桑那大学等同时也是发文量靠前的机构,再次印证了这些大学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3 学位论文主题分析

PQDT为每篇论文提供了若干主题词来表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按十年间隔将所有主题词分成三个时间段,分别统计出高频词如表5、6、7所示。

表中所列高频词展现了电子文件的研究热点。其中,每个时期都出现的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健康文件”等主题词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重点。电子文件是由计算机生成和处理的,与其有天然联系,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科学成为热点不足为奇。学者对电子健康文件的研究热情持续不减,在2000年后一直居于首位。加拿大2001年推出研发覆盖全国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解决方案“蓝图”,美国在2004年众议院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在十年内确保绝大部分美国人拥有个人的健康档案[7]。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加电子健康文件研究的进展。

对比表5、6、7,可以看出,国外电子文件的研究逐渐从基本理论过渡到管理和应用,并在最近几年突破原有研究热点,渗透到教育、公共政策、工业工程、生物信息学等新领域,体现了电子文件研究跨学科特点和学科交叉趋势。

4 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对学位论文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论文文摘进行阅读,初步得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随机抽样)、历史研究法(传记、文献法)、模型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大多数论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较少有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法进行纯理论研究。有关电子健康文件的论文中,定量研究方法占了很大比重,如Hines的《定量探析病人的健康状况与个人电子健康文件的关系》[8]一文,测量了北富尔顿地区病人的健康状况和使用电子健康文件的关系,通过详细、准确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使用电子健康文件确实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身体状况的结论。这一结论相比于纯理论研究更加客观。

5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位论文国家分布集中化,中外差距较大。学位论文数量逐呈年上升趋势,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我国被PQDT收录的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少。我国应借鉴美加两国国家层面的电子文件管理战略,通过典型项目推进等措施,使电子文件研究获得更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提升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

(2)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多元化,理论实践结合。论文作者很多不是档案专业学生,研究学科涉及医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各个领域,交叉性、边缘性的选题呈增长趋势。同时研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理论上关注信息技术新发展,实践上将研究扩展到国民健康、医疗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电子文件的社会价值,具有更多的技术、人文、经济色彩。

(3)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多样化,定量分析为主。大多数论文都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实践经历来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的调查获得客观的数据,得出可靠的结论。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学位论文相对较多依赖文献调研法,定性研究比例过大,研究成果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笔者相信,通过对国外电子文件研究的了解与借鉴,会给我国电子文件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视角,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华薇娜.国外咨询研究方向学位论文的定量分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06(6): 6~9.

[2]Cox R J. Archivists, electronic records,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age: Re-examining archival institutions an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state archives and state archivists[D]. United States --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92.

[3]黄霄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J]. 档案学研究,2003(1):6~9.

[4]Shi K. Electronic Records and Archiving Management in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Environment[D].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uhan Universi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6.

[5]Belcher K L I.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ocial Barriers to Digitizing Medical Records[D]. United States -- Arizona:Northcentral University,2012.

[6]冯惠玲,刘越男.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王萍,张帅,张诗敏. 国外近十年电子档案研究述评[J].档案学通讯,2011(3): 58~62.

[8]Hines D W. A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 health and electronic personal health records[D].United States -- Arizona:University of Phoenix,2009.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干宝;搜神记;文化艺术;综合评述

《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袁珂在《中国神话史》对《搜神记》的价值作出高度评价:"如果说《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最完整的一部书,那么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保存神话材料的丰富,就要算第二了"[1]。近三十年以来研究《搜神记》的论著主要有王尽忠的《干宝研究全书》和李剑国的《新辑搜神记》。其中《干宝研究全书》中对《搜神记》的真伪、成书年代及创作思想做了详细论述,并指出《搜神记》开创了儒、道、佛合流的先河。[2]而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辑搜神记》是关于《搜神记》版本学最新而全的研究成果。[3]此外,涉及《搜神记》的论述常散见于各类文学研究著作中,如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对《搜神记》的作者生平、流传过程及版本等有较为系统的研究。[4]而诸多学术论文中,涉及《搜神记》的研究达六百余篇,本文仅就近三十年来关于《搜神记》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状况予以评述。

一、主题内容研究

《晋书・干宝传》写道干宝有感于生死,"遂撰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5],关于《搜神记》主题内容的探讨是研究其文化艺术的基础。

(一)异类相恋的婚恋主题

《搜神记》婚恋主题最受学者的关注,汪龙麟先生在《异类婚恋故事文化心理透视》(《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一文中将《搜神记》中的婚恋故事分为三类,即人神婚型、婚型、人鬼婚型,前两种类型受儒家文化和传统巫教的影响,后一种类型则透露出强烈的幻想,这些异类婚恋故事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作用甚微,而是人们期望获得富贵、长寿和兴旺的象征,同时不失暂时的风流。

屈慧青的《和神人相恋范式的定型》(《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通过对神人相恋范式的原型追溯,认为高唐神女是《搜神记》婚恋主题的最初原型。而《搜神记》将神人相恋的范式加以定型,即内容为女性主动追求和男性热烈梦想,形式为故事的表现格局,此成为后代幻想爱情小说的基本范式。李和平亦以《浅谈中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一文中从叙事角度、民俗文化等方面肯定了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并指出其对后世神怪文学的影响。

(二)奇妙莫测的复活主题

复活主题是研究者关注的又一焦点。梁莉的《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教资料》2005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死而复生"的故事进行分类整理,指出这类故事的出现一方面受佛教"死而复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认识的局限性。作品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而熊慧玲在《之"怪"研究--死而复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中对《搜神记》的复活主题进行了专门性研究,在论文中作者将"死而复生"故事分为六类,并分析了其出现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及社会背景,最后提出"死而复生"故事具有文学、审美、民俗等多方面价值。

此外,罗欣也对《搜神记》的复活故事做出探讨,认为其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及道教繁荣的社会背景有关,多采用虚实掺半的叙事方式,叙事特点呈现出"由强调实录的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向重视想象与虚构的散文体叙事小说过渡的性质。"(罗欣《魏晋复活小说叙事研究--以为中心》,《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8期)

(三)耐人寻味的其他主题

还有一些学者论述了《搜神记》中的复仇主题、侠义主题等,如侯洁云的《复仇主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阐释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复仇意识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搜神记》中复仇主题的内涵和特点,并指出其具有多重叙事视角、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客观与主观杂糅的叙事特征。

二、宗教文化透视

关于《搜神记》宗教文化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巫术文化及礼仪风俗等方面。

(一)朴实的民间信仰

《搜神记》以志怪小说的形式展示了魏晋时期盛行的思想观念和。马得禹的《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通过对魏晋时期思想文化进行探索,指出《搜神记》是儒学衰落、玄学兴起的产物,神仙及佛道二教思想普遍流行,当时人们的谈资主要是评论人物和谈鬼说怪。阳繁华在《浅论中的神仙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搜神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同于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即神仙世界,认为其中记录的神仙道士故事反映了民众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神仙的等级之分正是社会门阀制度在神仙世界的反映。

此外,刘玲提出《搜神记》透露出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于众多鬼神故事中贯穿着"孝"、"德""仁"、"礼"等儒家学者的伦理观。(刘玲《试论中体现的儒家思想》,《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而罗玲云则意识到《搜神记》除了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民间信仰的影响外,还颇受阴阳五行思想的熏陶。(罗玲云《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二)神秘的巫术文化

马得禹的《与中国古代巫方文化》(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通过分析《搜神记》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认为《搜神记》以丰富的鬼魅神怪故事展现了两汉魏晋时期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其中突出的是巫术与方术文化,包括红色崇拜、巫术灵物的运用、符篆谶纬等,从中反映出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对干宝创作的影响,体现了东晋时期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势。

张瑞芳则在《研究--巫史文化与搜神记》(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中总结了巫文化在《搜神记》中的表现,指出巫文化为《搜神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巫文化思维拓展了小说家的想象空间,其相关内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及转折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而董高凌《中的巫术及其文学意义》(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将《搜神记》中的巫术故事分为有道具的巫术类故事和无道具的巫术类故事两类,总结得出《搜神记》中的巫师具有通神事鬼、占卜凶吉、医疗厌劾的功能,这些巫术故事构成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和富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结局,增加了文章的审美娱乐性。

(三)古老的礼仪风俗

《搜神记》所记载的鬼神故事从侧面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礼仪风俗的面貌。李艳芬的《中的祈雨习俗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对《搜神记》中的祈雨习俗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祈雨巫师具有宗教色彩,经历了从政教合一的帝王巫师到专司祭祀的巫官的转变,神话人物、龙、山、树、石头都被作为祈雨的对象。作者还将祈雨方式分为交感巫术之相似律祈雨、天人感应行善祈雨、虐待神媒迫天祈雨等,并对祈雨祭仪的社会动因作了探讨。

张亚南在《 中的魏晋婚姻丧葬礼俗》(《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中提出魏晋时期的婚姻特色主要表现在门第婚、财婚和民间开放的婚姻观念三大方面,而其记录的丧葬习俗深受魏晋时期提倡的"以孝治天下"观念的影响。此外,李婕《论对魏晋服饰风俗的政治文化阐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通过分析汉末魏晋时期服饰风俗的变化,指出干宝对其做出的政治文化阐释表面上是与传统服饰制度和流行于魏晋的"天人感应"说有关,实际上来源于当时文化思想领域存在的三大冲突,即玄学与儒学、汉族正统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及男权思想和妇女解放的冲突。

三、艺术特色研究

近三十年来,《搜神记》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神奇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

侯兴祥在《女性形象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重点对情爱作品中的女人、女仙、女鬼及女怪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既是魏晋时期女性恣意追求美好爱情的投影,又暴露了男性阴暗丑恶的一面。在其他类型作品中女性往往具有智勇双全、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等美德,而从男性视野中关照的女性依然没有逃脱儒家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李真的《中异类女子形象解读》(《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搜神记》中系列女子形象一方面展现了女性美,另一方面典型塑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男性心理。

韦凤娟的《另类的"修炼"--六朝狐精故事与魏晋神仙道教》(《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的狐精予以关注,认为神仙道教对狐精的"人形化"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形成"人狐恋"这一文学母题。而丁秀霞在《简析中吉狐和学问狐形象》(《蒲松龄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中以《搜神记》中吉狐、学问狐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不同"狐"的独特情怀,并指出"狐"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象,对后代文学中"狐"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

(二)瑰丽多彩的艺术价值

修晓春、姜庆仁的《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莱阳农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认为《搜神记》具有文简义丰、情节曲折、巧用细节、趣味性浓等艺术特点。

王扬、马远在《简论特点》(《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中进一步对《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作了分析,指出《搜神记》语言朴实简练,善于刻画人物,普遍运用拟人的手法,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分别为来烘托主题,但其在艺术上尚有严重的缺陷,其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不仅带有消极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而且不少条文缺乏感情和形象,如同干巴巴的封建说教。

马雅琴则在《论诗歌谣谚应用艺术价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一文中对《搜神记》中诗歌谚语歌谣的应用情况渊源及影响进行探讨,指出这些歌谣有的表现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有的表达了求仙得道的愿望,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作用是言志抒情或者引《诗》论事评论,不仅有效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故事性。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关于《搜神记》的文化艺术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故事本身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异类婚恋及女性形象,对其他方面涉及较少;第二,《搜神记》辑录了魏晋及前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单篇详解较少,可以从神话学、民俗学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第三,研究《搜神记》文化艺术的论文较多,但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著作较少,关于其性质、体例、叙事特色等方面的问题须作进一步分析与讨论。《搜神记》研究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感兴趣的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神话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王尽忠.干宝研究全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3]李剑国.新辑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5]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轴载换算;设计方法

当前许多沥青路面在通车时间不长就出现裂缝、车辙等早期损坏,而车辆严重超载是造成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本文先从重载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重载沥青路面标准轴载、轴载换算方法,并提出适用于重载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

1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方法均以常规荷载为依据,仅适用于轴重 以下的情况,而大于 时尚未提及,将现行方法用于超载路面设计,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而言是不能容许的。目前沥青路面的设计存在以下差异:

(1)轴载等效换算。规范规定,轴载等效换算公式适用 以下轴载。(2)设计标准。普通沥青路面以路表弯沉为设计指标,以层底拉应力为验算指标,并没有车辙指标。(3)材料性质。当轴载很大时,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标准轴载

2.1 重载交通标准轴重

根据重载交通调查,大部分超载车辆在12~13t之间,双联轴一般超载达到20~30t,按单轴计算,轴重在10~15t范围内,所以建议设计标准轴重取13t。

2.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标准

对于超重载道路,其半刚性基层为承重层,多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重载沥青路面上车辙也是主要的破坏形式。建议对于重载交通,采用沥青面层的车辙和土基顶面压应变作为预防车辙破坏的设计指标。

3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3.1 轴载换算方法的基本原则

不同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应遵循等效破坏原则,即同一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疲劳损坏。因此,以弯沉为设计指标时,应遵循弯沉等效原则。

3.2 以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的轴载换算方法

路表弯沉随轴重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假设轴重 作用下,路表弯沉分别为 ,可以得出:

(3.1)

现行规范可以得到设计弯沉值 的计算公式如下:

(3.2)

式中, 为公路等级系数, 为面层类型系数, 为基层类型系数。

式3.2为设计弯沉的寿命为 ,故可以得到不同轴载的设计弯沉值比为:

(3.3)

由式3.1得到不同轴载的设计弯沉值比为:

(3.4)

联立式3.3和式3.4得到:

(3.5)

式中 为弯沉等效轴载换算指数。当轴载大于 时,等效换算指数取 ;而小于 时,仍按规范取值为 。

4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对于超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按额定荷载进行路面设计,很难满足使用寿命的要求。若按最大超载设计,会使路面过厚而不经济。因此有必要在交通特性及轴载换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适合于重载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4.1 设计指标

重载沥青路面设计应采用多指标体系,包括路表弯沉、整体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因此仍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厚度设计的控制指标,以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和沥青面层的车辙作为检验指标,对最大轴载进行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极限弯拉应力验算。设计弯沉仍采用下式:

(4.1)

4.2 交通参数

路面设计时,需采集交通量和轴载等数据,进行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

(1)交通资料:设计使用期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则有:

(4.2)

(2)使用期内年平均当量轴次增长率:首先估计一般车辆和重载车辆的增长率,来计算年平均当量轴次增长率 。

(3)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对于 以下轴载,按照规范进行弯沉和弯拉应力等效轴载换算。对于 以上轴载,通过等效轴载换算公式:

(4.3)

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4)

弯拉应力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5)

车辙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6)

式中, 为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 为换算车型各级轴载作用次数, 为标准轴载, 为换算车型各级轴载, 和 为轴数系数, 和 为轮组系数。

4.4 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厚度计算

需要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对土基回弹模量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通过对重载道交通特性、材料性能及使用状况分析,拟定几种结构组合供重载路面设计参考。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路面厚度,进行重载沥青路面设计。

重载路面推荐结构

4.5 设计步骤

根据前文的研究并参考规范,可归纳出重载沥青路面设计步骤为:

(1)交通资料的收集。交通资料包括:初始年日平均交通量和轴载谱、超载方式和超载规律、历年交通量及交通组成、方向分配系数、车道分配系数、轴载年平均增长率等,判断是否适用于重载路面设计方法。若适用,利用研究结果进行轴载换算及使用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的计算,最后计算设计弯沉。

(2)收集资料,并结合原有路面的使用及破坏情况,选择适于重载道路的材料并初拟路面结构。试验测定各结构层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设计参数。

(3)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进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容许弯拉应力、极限弯拉应力验算及土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和沥青面层车辙验算。若不满足要求,或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然后重新进行计算。

5 结论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方法是以常规荷载为依据的,对于超重载交通,规范尚未提及,以致造成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在重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可采用多指标体系,包括路表弯沉、整体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等。通过重载交通路面设计方法研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颖.重载道路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1

[2] 胡昌斌,黄晓明.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典型早期破损与成因分析.[J].福建建筑.2005

[3] 王新忠.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5

[4] 王冀蓉.重载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轴载分析.[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7

[5] 符力国.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7

[6] 郑志龙.重载交通合理路面设计参数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9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三位一体;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18-02

一、“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针对当前中学语法教学淡化的现象而提出的教学总思路,它指的是问题认知、具体方法的有效性探索、现实的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组成一体的规范方法,它不是静态的,不只是停留在第三方面,教学实践后又重新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强调完整性、立体性、指导性与发展性。它有如下意义:一、语法教学是基于语法体系的,而我国的语法学研究尚未成熟,张志公主持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现规定使用的教学语法参照语法体系,其争议性的部分占一定比例,我国的汉语语法体系还需时时更新,这直接影响到语法教学,故“三位一体”建议语文语法教学不断更新和丰富。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策略研究是一个传统学术研究内容,众多优秀的学者已提出了不少实用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语法教学却趋于淡化的形势,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教学链脱节或教学过程不均衡:教师学生重视度和认识不足、囿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或手段单一、有意识有方法却缺少课堂具体落实,故“三位一体”强调“认知”“方法”“实践”的完整性,缺一不可。三、“语法教学的意义,就是实现语言学习从经验到理论、从盲目到自觉的飞跃”,自觉性源于对问题的深刻认知后化作行动,有一个宏观观念指导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性探索。在诸多的学术研究中,有调查语法淡化的原因、有对语法教学的对策提出、有对语法教学的意义的深化等等,但缺乏一种综合性理念提出,而“三位一体”的观点有利于对语法教学展开综合性指导。

二、内容简析

以下简析“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问题认知与认识重建、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教学具体实践,进行的简要归纳和论述。

(一)问题探究与认识重建

要深入了解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首先必须对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及语法“生长环境”进行了解,根据陈巍的《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的现状调查和曹甲楠硕士论文《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显示的主要问题现状归纳如下:一是学生害怕学习抽象的语法知识。二是语文教材中语法的编排与内容不科学。三是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不足够重视,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四是由于语法的“大环境”,我国语法体系尚未成熟建立,直接影响了语法教学。

重申了语法教学的现状,然后,在运用具体的策略前,还需要这些对语法教学的诸要素内在联系重建意义:

1.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再认识。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中说:“语文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本民族语言的特质和构造,把握它的规则,进而自觉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运用语言”,故知识、能力、教学的之间的关系需要理性衔接,避免不平衡。

2.明确教学目标。语法教学的原则是要灵活,要有针对性,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都应是开放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在语法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好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的目标,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范围后,语法体系的取向和特点也会清楚反映。中学教学里容易对语法教学目标忽视,认为随文点拨就足够,其实没有了目标的规划,语法知识就容易不成系统,从而容易淡化。

3.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认为,“人习得语言的手段主要有模仿、结构模仿-实词替换、替换、扩张、联结、句法同化等”,对语法各阶段层进行递进性的重组讲授符合认知规律,到学生具体的个体上又要注意观察他们认知的接受程度。

(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方法综述

搜入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统计了在2003年到2013年间,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就有5458篇论文,可见这个问题总是语文教学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硕士论文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如沈志坚《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淡化现状与对策研究》、钱芳《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王雪梅《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与应用》、郑学莲《对中学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理念的批判与探索》、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和发表在期刊上的蔡伟、张先亮《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张先亮《试论教学语法的定位》,他们的研究较为贴合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下将对他们的研究共通点进行综述。

学者的对策思路研究主要分为:宏观把握或微观具体实例、教师学生教材对象分化制定、从其他方法比较中斟酌借鉴、溯因提法(根据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方法制定)等。

一、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建议:借鉴儿童习得语言的有效手段丰富新语法教学法、构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而以动态为主的开放语法教学态势、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和效率;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则从“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示正与纠误相结合”、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遵循现代汉语语法他点进行教学、遵循中学语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有效取舍内容,科学编写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论述。

他们在思路主体框架上互为交融与参差,但“随机教学和点拨教学”是主要教学原则,强调把语法知识与阅读、写作、文言文、诗歌等相结合。

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主体,如上述方法,大多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硬的语法理论而设计的,但往往容易忽略信息发送的源头,如提高教师的自身语法知识素养(可在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增添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兼顾课程知识体系的专业性)、我国语法体系的不完善需改进、教材的语法知识编排不合理等不同对象因素同样亟待改变,成为语法教学策略中的重点整改部分。

三、其他途径的补充:如杨亚平的借鉴儿童习得语言、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沈志坚的中英文比较教学、报刊杂志上典型语法讲解;芦淳“结合词汇教学、结合修辞教学”主张从学科的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这些都体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

(三)课堂具体实践注意的问题

有了认识和方法,一个重要的落脚环节是:教师要认真地践行到学生的课堂中去。在这期间,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反应以作灵活调整。“三位一体”的提出应用到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强调的是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的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语法知识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认知,再有效性制定把隐含的语法知识外化的策略,最后从课堂中融贯在学生脑海的知识体系里,其阶段不可以断层,否则只做到一个方面仍然是不足够的。

参考文献:

[1]刘思明.应淡化而不应淡忘语法教学.中学语文教学[J].2002(5).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周国光,王葆华.儿童句式发展研究和语言习得理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396.

[4]杨亚平.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硕士论文.2005.

[5]曹甲楠.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研究[J].硕士论文.2010.

[6]傅惠钧.语法教学方法论探讨.语言文字运用[J].2006(3).

[7]陈巍.中学语文中语法教学问题之探讨[J].硕士论文.2003.

[8]沈志坚.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谈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硕士论文.2012.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摘 要】神仙人物传记文体归属并不明确。《金莲正宗记》与《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是典型的神仙人物传记。既有史传笔法,又有小说色彩,其文体归属学术界不仅阐释较少,而且结论不同。从文体的基本结构考察可知:两文在体制、语体、体式与体性上皆依循了史传文体,且此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史传宏大、雅正的录之美。故神仙人物传记的文体归属应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并要考虑宗教徒的宗教立场,不能单从非宗教受众的审美接受出发。

【关键词】史传;小说;实录;宗教立场

一、研究回顾

从字面上来看,神仙人物传记文体归属应很明了,必然属于传记文体,但细究起来,实则不然。在古代,“我国传记体文章,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史书上的人物传记,称为‘史传’;一种是史书之外,一般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散篇传记;一种是用传记体虚构的人物故事,实际是传记小说。”(1)关于历史上确有其人,又具有小说特点,其文体归属并不明确。

以《金莲正宗记》与《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以下简称为两《金》文)为例,这两部作品皆隶属于道藏,是对道教全真派重要人物生平的记叙,核心人物是全真七子。《金莲正宗记》为元樗栎道人秦志安所编,作于元太宗十三年(2),属《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3),《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为元刘志玄所撰,作于元泰定帝定三年(2),属《正统道藏》洞真部谱记传类(3)。这两部作品将全真七子全部刻画为神仙式的人物:他们有度世的种种神迹,临终皆能预知时至、生死自在。除全真七子外,其他人物的刻画亦重在表现其生平的种种神异。因此,此两文应属于神仙人物传记。它们在行文既有史家笔法,又颇具虚构色彩,关于它们的文体归属学术界不仅阐释较少,而且结论不同。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将两《金》文列入自编《元史艺文志》之子类,并划入下设之释道类中;胡孚琛将之列入道教仙真传记(2),均未将之列入小说。2003年李S指导的硕士论文《全真七子传记及其小说化研究》中,将之列为史传,2012年魏世民指导的硕士论文《〈道藏〉中的元代小说研究》中,则将之列为仙道小说。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资阳方言;本字;文献

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是四川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资阳方言是四川方言中的一种,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区,保持古音较少。资阳方言共有19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8个韵母;四个调类,即阴平55、阳平21、上声42、去声214;古入声字归入阳平读21调。①本文对于所考证的9个本字,先采用汉语拼音进行注音,再列出其国际音标,并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将五个音调分别标成55(阴平)、21(阳平)、42(上声)、214(去声)、21(入声)。

以上所考9字均是从资阳方言里挑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方言本字,本文主要通过因声求义的方法,并寻找古籍文献进行印证,最终确定方言本字。对资阳方言本字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资阳语言的变化发展、资阳的文化,甚至还有利于我们认识古汉语词汇的变化,但由于文献的不足,文章仍存在欠妥之处。

注解

①胡卫.资阳方言音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卫.资阳方言音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9.3.

[3]桂馥.说文解字[M].北京:中局.1987.

[4]段玉裁.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编.四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1

[6]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5.10.

[7]张慎仪著 张永言点校.续方言新校补 方言别录 蜀方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

[8]唐枢.蜀籁[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8.

[9](清)李实著,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6.

[10](清)吴谦.医宗金鉴[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0.

上一篇: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硕士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