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9:34:25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网络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集成而来的,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监视和远程控制都依赖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的故障预测和诊断也依赖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按照控制内容可分为调度、发电厂以及变电站自动化三部分,主要技术包括:对电力系统中有关调度业务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预测,并作出自动化控制,以保障电网的供配电平衡,使电力系统始终运行在一个高能低耗的状态下;采用微机系统对发电厂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通讯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实现发电厂的一体化管理,减少发电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建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统合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线路等的实时监测、控制、管理与运行数据入库等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线路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并作出应急处理,以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当前发电厂都已普遍采用了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电气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和电力网络通讯技术对发电厂主要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低压厂用变压器、直流系统和保安电源等)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2)进行监视并对危险情况进行警报。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对可能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进行预告报警,对已检测出发生故障的设备则进行事故报警。(3)控制和操作。控制方式一般分为单元控制室控制和后备手动控制两种,这两种方式通常可自动切换,并且系统还自带软压板投退的控制功能。

2.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电力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和人工监视,并且根据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自动完成相应的控制管理,实现了变电站运行的无人值守化;利用微机设备替代传统的电磁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编程控制;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代替传统的电力信号,实现了数据传输的自动化,而且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显著提高。

2.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的集数据采集、传输、电网运行状态监测和遥控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它具有丰富的调度管理功能,能实时监控当前电网中的电力信息,一旦发现当前电网中存在供配电不平衡,就能够通过自动调度来恢复电力供需平衡,使电力系统能够始终运行在一个高能低耗的状态下,在重点保障居民用电和重点单位用电的基础上,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可控制性。

2.4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相关设备的集成性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如果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益。但电力设备一些故障发生的原因往往又比较复杂,采用传统手段又很难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此时如果为了追求效益而进行盲目处理,则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危害。此时,如果建立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就可以对异常状态进行识别,并能够依据识别结果作出自动反应,以及时限制异常事故的蔓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或者当系统无法对异常进行自动控制时,也能及时通知系统运行人员注意,确保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故障并作出紧急处理,避免电网大范围瘫痪的事故发生。

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益

3.1提高控制效率和质量

通过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采集控制对象的相关数据,并能够通过利用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一个较精确的反馈控制信号,这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控制质量。

3.2提升运行状态综合分析能力

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定义分组,例如可按设备种类、功能等类别进行数据采集,这为一定时间内的电力工程设备运行质量的分析预测提供了数据支持。此外,自动化监控系统还可以对当前电力工程及其相关系统的运行效益进行分析,确定优化方案,为系统运行优化提供依据。可以这样说,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工程及其相关系统的运行状态综合分析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4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使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不断取得提高,已经成为了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效益,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运行和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电力系统需求的不断变化,作为当前电力工程重要建设内容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也要不断完善,以推动电力系统的长足发展。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1、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贯彻造价思想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整体投资额度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设计阶段贯彻造价思想,并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才能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有效性。

2、在设计阶段正确把握造价原则

为了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准确性,满足工程造价需要,在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造价原则,应把握准确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公开性原则,保证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通过严格控制投资预算,提高造价准确性

由于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决定了电力工程的整体投资,因此,只有通过严格控制投资预算,才能提高造价的准确性,并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要,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有效性。

二、电力工程造价应与限额设计结合在一起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是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和人员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推行限额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开始前,设计单位应明确建立项目“控制造价责任制”,把控制工程造价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之一,推行限额设计。结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实际,推行限额设计是提高造价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设计阶段明确限额设计理念,推行限额设计

考虑到电力工程建设实际,以及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是降低工程投资和提高造价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明确限额设计理念,有效推进限额设计,是提高造价准确性的关键。

2、通过采用限额设计,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所谓限额设计,并不是无限制的降低工程投资,而是在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达到降低工程预算的目的。因此,李婧北京送变电公司102401正确利用限额投资手段,是提高工程造价准确的重要手段。

3、优化工程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减少设计更改

为了保证限额设计取得实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通过推行限额设计,优化工程设计流程,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减少设计更改次数,降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三、电力工程造价应控制工程变更数量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时有发生,因此,在承包合同条款中要对工程变更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制约承包、发包方对工程变更所涉及费用的责任以及工程变更的办理程序。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工程量变更、合同条款修改补充以及其它的变化,修改所引起的变更。从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实际来看,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不可小觑,只有实现对工程变更数量的有效控制,才能达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的目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投资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造价的准确性,就要严肃施工制度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减少施工的随意性,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在规定范围之内,减少对总体造价的影响。

2、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对工程变更进行核定

虽然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多数情况下都会按照图纸施工,但是考虑到工程实际和具体的施工要求,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准确性,就要对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进行认真核定,确保工程变更是必要的。

3、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

考虑到工程变更对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是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满足工程造价需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鉴于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就要从抓好工程投资控制、将工程造价与限额设计结合在一起以及有效控制工程变更数量等方面入手,确保电力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得到持续提高,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要。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对电力系统长期、中期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涉及到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分析预测电力工程建设现场的电力负荷指数;处理周边地区电源规划情况;分析电力负荷数据,完善电源规划机构,平衡电力与电量;选择科学的电力工程接入方案;正确计算电力工程介入方案,确保方案的准确性;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方案技术的关系;主义考虑电力设计相关学科,借鉴电力学科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巨大意义。电力负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周密的计算分析,才可以给予电网规划设计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与信息。对中短期负荷的预测,应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经济数据,知道我国经济大概发展情况,从而对电力最大负荷的层次进行分析。另外,规划设计人才可以参考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情况,参考其电力负荷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电力负荷,这种方式是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常采用的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预测方法、专家预测和模糊理论等。我国电力工程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分析电力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原因,从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电源规划是对即将建设工程供电量分析

其周围的电网建设的规划研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目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源可以分为统一的调度电源和地方性电源两种,其中统一的调度电源是指电网调度统一的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具有专用的发电设备的小型的地方性的水电站或发电站,每种电源发挥着作用是不同的,另外电源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看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资金使用情况,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制约作用的,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所在的供电区域、所在地区的电力与电量进行计算,平衡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电力电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这样就可以将电力工程的规模与布局确定下来。根据分析预测的电力系统各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再王雅萱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66根据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可以计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工程系统所需要的变电设备容量、所需要的发电量。确定的电力工程系统需要的容量应该是要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的过程需要考虑电力工程的特点和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确定,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及电网规划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使得拟定的方案时效性与实用性更强。接入系统方案要注意节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用地,并运用电网新技术。同时需要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各方案的规模与布局,终期近区电网结构、供电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网中电压分布和功率的计算。潮流计算可以计算中电网各网络原件电力损耗、电网各节点电压和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稳定计算是对电力工程西戎的各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力工程系统稳定水平和稳定问题,稳定计算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可以校验电力工程系统各个接入系统方案运营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短路电流计算是验证故障短路在给定的网架中电气元件产生的不正常的电流值。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校验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带来的损失。无功补偿计算可以减少由于传输无功功率的各网络元件造成的电能损耗。

(六)方案比较分析

比较方案可以使得运算结果符合实际需要,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对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可以形成最优化的方案,得到的方案设计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七)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可靠的系统电气计算,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推荐接入系统方案中,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投产时间和建设规模,为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设计依据。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应该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收集附近地区电力系统情况,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作为电网现状的基础资料,了解附近区域电网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发展规划录入数据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电力系统发展变化,收集更新数据资料库,掌握附近地区变电站、电厂和电力路线的数据资料和分布情况,收集当地负荷情况,计算各类系统电气,配合电力项目工程项目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础数据。

三、总结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中要组成部分,对电力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整个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所以,应该重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做好电力工程前期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完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促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电缆的截面在电力的实际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阻的大小与电缆截面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选用大截面电缆有利于减小电阻,但是在增加电缆截面的时候又会使得弯曲半径过大,从而增加损耗。因此在实际施工设计中,力求使电缆截面达到最佳设计施工要求,在满足电力运行的同时,又要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及施工要求,选择基本达到施工与运行具有最佳结合点的最合适的截面。

2 电力工程中电缆施工管理的基本措施

2.2 在施工中必须做好电缆的保护措施

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中,施工队一般使用的是大功率的绞磨机。而电缆的材料是又外层的保护材料和内层的线芯组成,线芯是金属材料,保护层则类似塑料的化学性质。这两种材料都是不能耐受高温的,其中保护层高温形变,或者会造成材料老化,对内芯的保护作用降低。而内芯由于保护层的保护作用,所以在绞磨机施工时候拉扯造成的伤害主要在形变,内芯形变会造成电缆的截面改变和电缆长度改变。这个伤害是隐晦而又危害极大的,因为截面的改变会导致电阻增大,输电的时候的电压和电能损耗将会和原来工程师的计算出现误差,没有办法如预想中进行电力输送,其最直接而又常见的故障就是电路烧毁。

2.3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对电缆可能存在的损伤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以及可能存在的施工管理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对电缆造成损伤。要做好在施工过程中的防护和保管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施工的技术水平,并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只有加强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才能有效避免人为的电缆破坏,提高电缆的安全保障,降低电缆事故的发生。其次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电缆说明和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不能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盲目施工,因为每种电缆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如果不了解其特性,盲目施工往往造成所用电缆不符合技术要求,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确保电缆的使用安全,决不留下安全隐患。

2.4 预防性试验可以有效避免电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障电力输送

预防性试验是对电缆做出前瞻性判断,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剔除,从而发现电缆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效预防在电缆输送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保障。在电缆的运输和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可能的损伤和损坏,如果不对电缆在投入工程使用前进行检查和试验,那么就会对以后的使用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电缆的检查和试验中,要对电缆的损伤和损坏仔细检查,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要充分重视,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缆的绝缘性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而绝缘性能的好坏,在平常的保管中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工程投入使用前,对所用电缆的绝缘性能检验,决不能因为电缆的外表没有损伤而轻视对绝缘性能的检测。只有对电缆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对其绝缘性能的详细检查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和工程建成后电力输送的安全性,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 结论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选择适用的电缆,在电力输送和电缆截面及方便施工方面寻找最佳结合点,是有效实现项目的预期效果,增加工程效益的必然抉择。而在工程施工中,有效的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为日后工程的使用维护和电缆的使用维护提供极大的便捷,从而节省工程管理费用,减轻工程管理的难度,有效增加工程效益。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在涉及到电缆的工程,一定要做好电缆的检测和日常维护,把可能发生的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仔细认真的检查每米电缆的质量,即便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证,也必须认真检查。因为任何产品都有一定的瑕疵率,而完美的产品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电缆的施工和检验过程中,不能心存侥幸,要切实做好电缆的维护试验,发现隐患尽早解决,决不让一米不合格产品进入到工程中,从而提高电缆的安全可靠性,为工程的输变电提供安全保障。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遇到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的,要及时和设计方或者项目管理方联系,把可能存在的工程隐患彻底消除,保障整个电力工程的良好运行,为工程日后的输变电提供最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消除因为电力供应不到位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准确的发现配电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引入先进高效的节能理念和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将其良好的融入于10KV配电设计中,提高其运行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系统运转和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实节能工作,提高10KV配电设计的节能效果。

1.1实现线路供电可靠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升改进线路设计统计发现,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线损在整个配电系统电能损耗中比重较高,可见其有着巨大的节能空间,因此要从线路设计着手,实验证明设定相同的环境温度和电缆型号后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线损会随着导线横截面积的增大而降低,而经济效益则随之上升。应更多的运用节能型在10KV配电线路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建议选用低磁或者无磁工具,借助合适的架空绝缘导线,简化塔杆结构,减少线路用材,并且有助于减少停电次数,降低维护工作强度,进而实现线路供电可靠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1.2科学选用变压器变压器与配电线路在输变电系统中一样都是能耗的主要消耗者,尤其是10KV配电系统中的小型和中型变压器,降低其实际消耗,从而来表现出节能效果。具体的措施是在10KV配电节能设计中选用变压器时,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合理确定数量,合理确定类型,即尽量选用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合理确定容量,即为避免增大空载损耗或负载损耗,应该对备选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负荷量及其对象的负载率进行科学计算,使其效率得到进而充分发挥;另外还要合理确定组别连接。要科学决定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确保低压线路供电半径500米的前提下,将其置于或靠近负荷中心,或最大负荷点,使电网呈网状结构,线路向四周辐射,来保证电能损失最小,尽量避免采用链状或树状结构。同时,地理位置要安全可靠,便于维护检修。

1.3利用无功补偿方式合适的无功补偿技术在10KV配电节能设计中对谐波影响和污染具有有效抑制作用,降低无功流动下的有功损耗,相对的来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和电能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无功补偿是实现配电网节能降损的关键手法。对于10KV配电节能设计而言,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如果设计对象为容量较大、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设备,适宜采取单独就地补偿,但最为理想的是就地平衡补偿方式,这种补偿方式能够使位于低压端的用户根据变化的无功负荷对补偿电容器进行自动投切,而且其既无需为高压线路进行无功电能的反送,又可以将线路无功电流保持到最小,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有功功率损耗,另外在10KV母线侧安装并联电容器来对其配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无功损耗进行补偿,提高线路末端的实际电压,进而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1.4针对三相失衡现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分相电容补偿技术,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无功补偿技术节能效果较为理想,在选择无功补偿方式的时候要对其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以及负荷性质等进行综合计算,以此选择最佳补偿容量,彰显理想补偿效果。以免因欠补偿或过补偿的出现危害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2结语

10KV的配电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生活中其存在着很多造成电能损耗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10KV配电设计中的不足和缺陷,反复核算与测试后获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最优的设计方案采取节能措施,减少电能的损耗。开展电网经济运行又是从实际出发的节电技术。降损节能不但可以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挖掘配电设备供电潜力,而且对国家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帮助。我们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认真落实,有效地搞好配电网降损节能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其能有效减少供电变压器及其线路的电能损耗,从而改善供电环境及提高供电效率。在小型的电力系统中,该技术能起到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的作用;而在大型供电系统中,该技术则能起到调整电网电压与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其供电功率能分为有功与无功两种,无功功率不能远距离传输,因此对于下属用电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应就地补偿。无功功率是在系统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而进行的,其设备能和电路中的用电设备相互抵消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技术可将感性与容性功率负荷装置连接在相同的电路中,使能量能在两种负荷之间进行交换,且其所需要的无功功率也能从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获取等量的补偿。

2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的影响

电磁线圈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必须要附加电气元件,以将其产生的无功功率降低。如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必须在电源下获取无功功率才能建立。在电网系统中,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功功率对输变电系统供电能力的影响;(2)无功功率对发电设备有功功率输出能力的影响,如用户需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当电网的无功功率增加时,则会导致电网的损耗也相应增加。(3)无功功率对配电网电压损失的影响;(4)无功功率对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影响,导致其运转功率因数降低,从而影响电网的运行环境,导致用户电力设备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在电力工程配电网运行时,应对供电电网及用户电气设备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以提升设备运行的功率因数及系统的供电质量。

3电力工程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的应用

3.1明确无功功率补偿的容量

在电网系统中,要想明确无功功率补偿的容量,必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式:(1)根据配电网运行电压值确定,其目标是对电压的调节,计算公式为Qc=所需电压值×所需的电压值/配电网线路阻抗值;(2)根据线损降低率确定,能有效证明配电网线损降低率和补偿容量间的关系;(3)根据配电因数确定,功率因数应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4)根据变压器容量确定,并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

3.2选择合适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在电力工程配电网应用中,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才能有效降低电网系统运行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电网中的电能损耗。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网中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主要包括变电站补偿、低压补偿、杆上补偿、终端补偿、配电线路补偿及随机补偿等。

3.2.1变电站补偿。

通过变电站集中的无功功率补偿,该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10kV变电站的母线中,且主要集中安装在等量的电容器中,不仅能有效降低供电线路中的无功损耗,且有利于降低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损耗。但电力用户所需的无功率补偿还应在变电站线路中输送。因此,在10kV变电站线路中依然有无功功率电流,故认为该补偿方式无法代替配电网无功补偿所发挥的作用,而且也无法很好地解决配电网运行中无功降损的矛盾问题。

3.2.2低压补偿。

低压补偿作为我国当前常用的补偿方式之一,主要是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进行补偿。该低压补偿设备主要根据用户的负荷水平变化情况、投入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变压用户的功率因数,以实现无功功率平衡的目的。其不仅具有降低电网、变压器损耗的作用,还能有效提高用户电压的水平。低压补偿设备通常是根据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实现对电容器自动投切的目的。低压补偿虽能保证用户电能的质量,但无功功率的投切量且有可能会与实际的需求量相差较大,容易导致出现无功功率补偿不足或过多的现象,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

3.2.3杆上补偿。

在配电网中绝大多数的公用变压器无低压补偿,从而限制无功功率的补偿度。因此,对于配电网无功功率的缺口还必须通过变电站和发电厂来填补。而无功功率通过线缆传输,从而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因此,应把10kV户外并联的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杆上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配电网的功率因数,从而实现降损升压的目的。但安装在杆上的电容器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难以装配保护措施,对其的控制成本也比较高,且保养维护的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多,且安装环境受限因素较多。当线路处于轻载状态下,应避免配电线路出现过补偿及过电压。因此,必须要合理控制杆上补偿的安装点,无需进行分组投切,且要控制好其容量。

3.2.4终端补偿。

随着低压用户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也相应增大。因此需要对终端进行补偿,以降低电网的损耗与维持网络电压的水平。但终端补偿方式的补偿点比较分散,其管理难度比较大。而且负荷的不同波动使大部分电容器在轻载状态下容易形成闲置,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不断降低。

3.2.5配电线路补偿。

通过配电线路进行的无功功率补偿,该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配电线路中,主要安装在配电网线路主干的2/3位置上。每个集中点都要安装一个能够承受10kV电压的电容器,虽然这种补偿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下,容易受到人为、雷击等因素的损害,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后,难以实现对线路的及时、有效抢修。

3.2.6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就是基于随机的原则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该补偿方式一般将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容器安装在供电企业的电动机两侧,通过补偿电动机无功功率,从而实现降低功率损耗的目的。

3.3选择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

在电力工程配电网中,若想选择一种合理、可行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必须要充分考虑配电网中对不同的电压需求及其补偿装置技术特性等因素后才能决定选择哪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网最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包括高压装置、中压装置、低压装置三种。

3.3.1高压装置。

高压装置主要应用在高压配电网络中,主要是以高压并联电容器的补偿装置。该装置通常安装在10kV变电站中的主变压器侧,主要是为了降低主变压器无功功率的损耗,改善配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且改善变电站出站端的电压,从而实现提高变电站输出电能质量的目的。

3.3.2中压装置。

干式自愈型并联电容器是我国当前中压补偿装置中最常用的装置,通过干式自愈型并联电容器实现对中压网络进行补偿。该设备的电容元件主要由金属薄膜卷制作而成,并在卷绕后进行顶端的喷漆,并通过导线焊接将其引出;而元件的外部主要通过树脂封灌而成,能实现绝缘空气的目的。

3.3.3低压装置。

相对于高压装置与中压装置,低压装置在我国无功功率补偿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低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力工程配电网变压器中的低压侧或者安装在单台低压电动机侧。该装置不仅能在和电动机启动或停止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还能对高层建筑、宾馆、车间等配电房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配电网在运行时,随着大量无功电流的流动,既会使电网中线路的损耗增加,也会对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配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对电力供应企业及用电用户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影响的分析,并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与装置,才能降低电网线路的损耗与提升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配线是电气设备安装用到的最为重要的耗材,导线与电缆数量和质量事关工程安装进度和质量。建筑物所用的导线和电缆必须由阻燃材料制成,结合图纸要求,选用既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又合乎图纸要求的导线与电缆。导线穿管是不允许有接头的,而且严格控制线管中的导线数量,以10根为最多上限。同一线管中的导线要求同样的电压,如果导线电压差距较大,需要分别选用线管,如果导线连接的是不同的电表量程,也应分别穿管,接地线和支流回路才可以在同一跟线管中同行。连接导线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接头需要一般都要采用压接工艺,确保导线界都没有加渣、裂缝问题出现,制作线头一定要规范,密实包扎。配管是电气设备必不可少的材料,所有的配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PVC管是用的最多的材料,一定要确保PVC是阻燃材料制造,而且严格根据图纸和设备要求选用型号。如果需要用到钢管,一定要确保未经腐蚀,不能有任何锈迹,截取钢管时需要用钢锉处理管口,不能存在毛刺,防止割裂或者刺破导线绝缘层。施工时选用配管的管径一定要和图纸要求相一致。需要用弯管设备进行煨弯,煨弯半径必须符合要求。对于薄壁钢管需要借助丝扣来连接,并且整齐排列丝扣,薄壁钢管不能采用焊接方式处理。严格根据相关要求来埋砼,必须达到深度要求,如果配线管需要暗敷就要随墙埋入。

2.控制配电箱安装质量

首先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定植配电箱,确定好是用明箱还是暗箱。如果是暗箱需要认真研究预留洞大小,找平、竖直、确定标高,并将箱体的周边用砂浆填实。如果是明箱,在确定好尺寸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膨胀螺栓来固定牢固,确保箱体不能倾斜,箱体的油漆不能蹭破。订货之前认真研究图纸中三相负荷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则要及时调整。最后根据调整的具体情况来区分导向的色别,并把具体的参数以书面形式提交供货商家。其次,在安装箱体过程中,第一步要检查箱体的尺寸规格,根据电气施工预埋管的管径和数量开启敲落孔。如果商家已经根据常规需要设计了预留孔,直接打开就行;如果商家没有预设,则要选用专业开孔器根据配管数量和口径来开孔,电气焊开启很容易对箱体造成破坏,同时需要做好开孔处的防腐蚀处理。再根据箱体的形状、大小和图纸及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牢固以后用水泥灌注,等箱体足够牢固以后再进行箱内走线和设备安装,用专用PE保护线汇流排引连接接地螺栓,不仅能够解决箱体的接地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钢管进箱焊接灼伤箱体的问题,防止箱体受热变形。安装固定好配电箱以后,需要实施穿线,仔细研究图纸设计,根据要求选好导线规格型号,并且保障导线都要整齐顺直穿入,折弯也应整齐划一,不能高低起伏,更不能出现交叉交合问题。同时,考虑以后维修和优化等后续工作,需要预留一定的导线,根据箱体半周长截取预留导线长度。每一个接线柱上只能接入一根导线,不得已也最多只能接入两根导线。依照图纸对应回路做好编号,并标注控制回路名称。

3.整理好相关资料和竣工图

在施工过程综合考虑安装的特殊环境和业主的临时要求,需要对相关内容作出一定的变更,施工完成以后必须对整个施工做好整理,尤其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一定要在施工图中作出相应的标注,并做好有关资料的记录,最后绘制出完成的竣工图。施工单位与监管人员同时到场开箱检测合格证及相关资料,交工时需要把与之相关的资料和图纸一并教给监管人员审核,确认无误后装入竣工资料档案保管。总之,电力工程相关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安装好电气设备,还需要做好合作单位、各个工种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笔者将施工过程中容易遗漏、贯彻不到位的6项“工艺项目”介绍给同行,供大家商榷。

1现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倒角工艺的应用

标准工艺要求现浇混凝土一般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无气泡;对于基础露出地面部分阳角应设置圆弧斜角(倒角)。因此,施工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严格要求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一般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粗骨料宜采用质地坚硬、色泽一致、级配连续的破碎石,含泥量一般不超过2%;细骨料宜采用粒径均匀、级配连续的天然中砂,含泥量一般不超过3%;水宜采用饮用水。②模板本身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成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一般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胶合板或其他大模板,表面平整、清洁、光滑;若模板表面光洁度无法达到要求时也可对其进行覆膜(贴1mm厚PVC板);模板间拼缝处加海绵条,板缝间要用腻子补齐;基础露出地面部分阳角采用半径35mm的PVC线条,并将其牢固固定在模板上。③涉及预埋螺栓、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设备基础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定位校核,且固定牢固。④混凝土浇筑时宜采用全面分层法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同时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以避免出现冷缝;振捣时尽量避免与钢筋及预埋件接触,严禁与模板接触。⑤混凝土顶标高用水准仪控制,表面用铁抹子原浆压光,至少擀压3遍完成。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进行养护,冬期施工还应采用防冻措施。

2自流平地面施工工艺的应用

自流平地面作为一种地面施工技术,使成型的地面不仅具有优良的耐水、耐油污、耐化学品腐蚀等特性,而且还具有附着力好、机械强度高,固化后漆膜收缩率低,能一次涂装成厚膜,成型后表面平整达镜面等特点,被许多洁净厂房、无尘车间广泛应用。在施工时,由于其可根据地面的高低不平顺势流动,并迅速干燥成型,因此,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在基层处理时,混凝土强度≥C25,厚度≥150mm,含水率不应高于6%,并除去浮浆和附着的杂物、油污等,清扫干净,使地平面清洁平整。地面受到破损或有小凹陷,可采用环氧树脂加石英砂修补;较大裂缝,可采用环氧树脂灌缝修补,直到平整。②施工时,地面应干燥,温度宜为15℃~30℃、相对湿度≤85%;不要有过强的穿堂风,以免造成局部过早干燥;若夏季施工宜选择在夜间。③施工用水宜采用洁净自来水;在寒冷的情况下,要用不超过35℃的温水搅拌。④施工完成后设备安装前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划痕和油渍污迹。

3接地工艺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设置接地的目的主要是将电气设备或其他生产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通常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因而,想要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既保证使用功能、又美观,须做好以下工作:①室内接地干线应沿墙面敷设,与墙上的预埋件焊接固定,接地体与墙面平行,缝隙均匀;其高度,有活动地板的房间布置在活动地板下,无活动地板的房间布置在活动地面上200mm处(插座下方)。接地体的转角转弯处应采用机械冷弯成型,干线连接采用焊接;扁钢与扁钢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面焊接,安装可靠牢固。接地体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外露接地线表面涂刷黄绿相间条纹作为接地标识,条纹宽度一般为50mm。②室内接地网应在不同的2点及以上与接地主网有效连接,并做明显的接地标识;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用卡钉分段固定牢固。③接地网遇门处拐角埋入地下敷设,埋深250mm~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mm~15mm。④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或电缆沟变形缝时,应设补偿装置;接地线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⑤屋面避雷带水平直线段应平正顺直,弯曲段顺滑、无扭曲,距离女儿墙(屋面)高度不小于150mm;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如设计未明确时,水平段固定点间距一般为0.5m~1.5m,弯曲段固定点间距一般为0.3m~0.5m。引下线应暗敷,并应在距离室外地面高度1.5m~1.8m处设断接卡;其距离应与建筑物边或转角处保持统一,应避开窗户、空调和落水管等,并便于检测。断接卡保护措施应采取暗敷断线盒。⑥避雷带搭接时宜将接地体搭接长度段用弯折机提前进行小弧度弯折,做到直线段中心线一致。焊缝饱满,焊渣清理干净并做2道红丹漆防腐,银粉漆罩面;高于屋面的金属物件应与屋面避雷带可靠连接。⑦架构爬梯接地安装时接地线位置、方向应一致,弯制弧度弯曲自然、工艺美观;接地引线地面以上部分应采用黄绿接地标示,间隔宽度、顺序一致,最上面一道为黄色。螺栓连接接触面紧密,连接牢固,螺栓丝扣外露长度一致,配件齐全。爬梯如分段组装,两段接头处未使用螺栓连接,则应加跨接线。⑧通信机房的屏位下应敷设专用的环形接地网,并与主接地网有不少于2点的可靠连接,接地网一般采用≥90mm2的铜排或120mm2的镀锌扁钢。通信用电缆的屏蔽层应两端接地;铠装电缆进入机房前,应将铠带和屏蔽同时接地;通信设备的金属机架、屏柜的金属骨架、电缆的金属护套等保护接地应统一接在柜内的接地母线上,并必须用独立的接地线在机房内的环形接地母线上,严禁串接接地。通信设备直流电源的正极,在电源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直接接地,在电源屏侧接地时采用≥25mm2的铜绞线,在负载侧接地时采用不低于2.5mm2的接地线。⑨铁塔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接方式要符合规定,要进行热镀锌处理。接地引下线连扳与杆塔的连接应用双螺母(可拆卸防盗螺栓)连接,保证其接触良好;接地引下线要紧贴塔材和基础及保护帽表面,煨弯宜采用专用煨弯工具。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

4电缆保护管配置与敷设工艺应用

电缆保护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电缆因受外力而造成损伤,从而引发事故,因而在电力建设工程建设中对电缆保护管的材质和施工工艺有较高的要求。电缆保护管一般采用热镀锌钢管、金属软管或硬质塑料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1.5。镀锌管外观镀锌层完好,无穿孔、裂缝和显著地凸凹不平,内壁光滑;金属软管两端的固定卡具(管箍、短接头、胶圈、称管、外帽)应齐全。电缆保护管制作应做到:①根据敷设路径精确测量各设备所需保护管的长度。②根据各设备敷设的电缆型号,选择合适的保护管。③保护管的管口应进行钝化处理,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弯曲时宜采用机械冷弯。④镀锌保护管管口、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电缆保护管的安装应做到:①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宜采用套管焊接方式,连接时两管口应对准、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头的长度≥电缆管外径的2.2倍,两端应封焊;采用金属软管及合金接头做电缆保护接续管时,其两端应固定牢靠、密封良好。②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采取密封措施。③丝扣连接的金属管管端套丝长度应大于1/2管接头长度。④保护管敷设采取明敷的安装要牢固,横平竖直,管口高度、弯曲弧度一致。⑤保护钢管接地时,应先焊好接地线,再敷设电缆。⑥电缆管敷设时应有防下沉措施。⑦敷设进入端子箱、机构箱及汇控箱的电缆管时,应根据保护管实际尺寸进行开孔,不应开孔过大或拆除箱底板,保护管与操动机构箱交接处应有相对活动余度。

5二次回路接线工艺应用

电力工程二次回路系指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分别有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施工过程中,将二次回路的接线做到既准确、又美观,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核对电缆型号必须符合设计,一般电流回路采用电压≥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积≥2.5mm2,其他回路截面积≥1.5mm2。②电缆号牌、芯线的所配导线的端部的回路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一般间隔10个以上的端子排二次配线时应加专用号码管,电缆号牌采PVC机打牌。③施工时,宜先进行二次配线,后进行接线;芯线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绝缘符合要求,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④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配置,排列整齐、清晰、美观,一般直线型接线方式应保证直线段水平,间距一致,S形接线方式应保证S弯弧度一致;每一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2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插入的电缆芯剥线长度适中,铜芯不外露;对于螺栓连接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与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⑤引入屏柜、箱内的铠装电缆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钢带应在端子箱一点接地,至保护室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在始末两端分别接地,其余短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⑥备用芯应满足端子排最远端子接线要求,应套标有电缆编号的号码管,且线芯不得。⑦多股芯线应压接插入式铜端子或搪锡后接入端子排;每个接地螺栓上所引接的屏蔽接地线鼻子不得超过2根;装有静态保护和控制装置屏柜的控制电缆,其屏蔽层接地线应采用螺栓接至专用接地铜排。

6导地线展放弧垂控制工艺应用

弧垂是指导线上任意一点到悬挂点连线之间的铅垂距离;因杆塔受地形、导地线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展放导地线时分最大弧垂和最小弧垂。施工时,通常按设计要求选择一观测档对弧垂进行控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合理选择观测档,一般优先选用等长法观测;观测弧垂时,应考虑放线方法的不同对导线初伸长的影响。②同相间子导线应同时收紧,弧垂达标后应逐档进行微调;温度变化达到5℃时,应及时调整弧垂观测值;导地线展放完毕后应及时紧线。③子导线弧垂偏差超过允许值时,应作相应调整。④导线画印时,各塔宜同时进行。⑤涉及跨越的,架线后应测量导线对被跨越物的净空距离。

二结束语

在当下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参与电力基本建设的每一个单位和职工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理念,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坚持安全质量第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结合实际制定和实施落实“标准工艺”的具体措施;不断地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从而为实现工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电路施工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塔杆结构和形式,以提高线路的建设速度和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电路的有效性、可行性。输电线路塔杆主要有耐张型和直线型两种,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最好选择钢筋混凝土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应优先选择铁塔结构。正式施工前,对器材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仔细检查设备的性能等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损坏。此外,施工过程中承力绳的使用要注意承力绳不能接触到尖锐和粗糙的东西,避免出现因摩擦过度而出现承力绳引燃的情况。总之,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地的实际状况即兴施工,同时,一切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不能随意的改变。

2、电路的架线建设

架线有准备、固定、展放、架线、固定五个环节。施工前的准备,选择合适截面的导线,合适截面的导线能提高线路的输电效率,保证输电的顺利进行。展放使一般采用张力展放的方法展放导线。放线时,仔细观测导地线的连接情况,有合适的张弛度。架线时要注意的有:对于不同的架线对象,需要用不同的架线方法。较低电压的不停电线路一般采取高空架线的方法。这样的架线方法的展放有拖地和张力两种展放方式,相比于张力展放而言,拖地展放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专业的设备,但其缺点是导线易磨损,劳动效率不高。拖地展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放线的难度大,效率低下,安全性能差。施工时,要认真检测已放的导线和避雷线,观察线路的完整情况。高电压的架线其线路的展放要使用张力放线的方法,用张力放线的方法放线时要采取一系列的被保护措施,防止被线路磨损。签张机械在工作时能保证导地线有一定的张力,和交差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由于是机械操作,放线效率较高,放线质量高,但也有一定的缺陷,机械的重量较大,而且机械昂贵。每项导线放完后,要在牵引机前临时固定导线。进行固定时,子导线的张力应不同,子导线要上下错开,距地面的距离要大于等于6米。在进行紧线前,要检查子导线在车中位置;仔细检查子导线之间是否有绞劲现象,若有,要打开之后再收紧导线。对于导线损伤的现象,要及时在紧线前处理。

3、输电线路的后期检修

为了保证输电设备正常进行,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输电线路经常受到台风、暴雨、地震、雨雪的影响,输电线路被破坏,塔杆破坏、倒塌,电线掉落等,此时输电线路跳闸。因此,维修员要及时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理,排除故障,对线路进行维修。为了更好地保障线路安全通畅,在每次检测线路,对线路进行维修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分析数据,找出事故的长处地点,分析出现原因,尽早找出防范措施及解决办法。在故障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顺利运行;在故障范围较大的地方,要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向上级报道,有上级制定解决措施,找出解决方法,由专业技术人员用与原材料型号一致的材料和相应的工具对故障进行处理,尽快解决问题,节省时间。

4、结语

输电线路的施工在电力工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输电线路是想用户输送电能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它又有联络各个发电厂的功能。电力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依赖于输电线路的建设。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快速发展,所需电力不断增多,基于此,我国电力体制也正在不断改革,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还要不断改进、创新,让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和经济的不断增长。

电力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UPS电源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给用电设备造成损害;二是消除市电上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力线噪声和频率偏移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用电设备提供高质量的电源。UPS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力供电系统停电时为用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的供电,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UPS主要由整流系统、储能系统、变换系统和开关控制系统四个部份组成,在电力供电系统供电时整流系统就是一个将交流电(AC)转化为直流电(DC)的装置,经滤波稳压后供给逆变器或者.给储能系统提供充电,起到充电器的作用。储能系统就是UPS用来作为储存电能的装置,它由若干个蓄电池串联而成,容量的大小决定了其维持放电(供电)的时间,主要功能是在电力供电系统正常时,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部;在电力供电系统故障时,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提供给逆变器或负载。变换系统是一种将直流电(DC)转化为交流电(AC)的装置,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电路和滤波电路组成。开关转换控制系统是一种无触点开关,用可控硅(SCR)反向并联组成的一种交流开关,其闭合和断开由逻辑控制器控制,分为转换型和并机型两种,转换型开关主要用于两路电源供电的系统,其作用是实现从一路电源到另一路电源的自动切换;并机型开关主要用于并联逆变器与电力供电线路或多台逆变器的系统中。

二、UPS的使用管理

当我们在使用UPS电源系统的时候,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对UPS电源系统起到保护的作用,也更有利于UPS电源系统的使用寿命。正确的管理UPS电源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期的对UPS电源进行检查

在使用UPS电源系统的时候,不仅要定期的对整个UPS电源的各个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检查,还要对UPS电池组的各个电池单元端电压与内阻进行检测。若发现其电池组的某个电池单元的端电压差值>0.4V或者内阻>0.08欧姆的时候,就应该对工作异常的电池单元断开其与电池组的接连导线,使用外置的独立充电器对工作异常的电池单元进行单独充电,将其充电电压(对12V蓄电池而言)保持在13.5—13.8V之间,充电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需要注意的是,UPS电源因为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电池组内的各个电池单元的充电会不一致,可能产生电池单元的端电压以及电池内阻的不平衡,这些是无法依靠UPS电源系统内部充电回路对其充电而得到消除和校正的,若是没有及时的对以上不平衡的电池单元进行脱机均衡充电的话,其因素可能导致上述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对其进行单独充电可以将本电池单元的内阻恢复到0.03欧姆之内,而在充完电的时候及时将电池单元接入到电池组中,用UPS充电系统进行统一充电。

2、首次充电

当使用新的UPS电源时,使用之前应该在无负载状态下直接对电池充电12小时左右。若UPS电源长时间处于浮充态,而没有发生放电操作时,这时整个UPS则为储电状态,若是这种状态保持太久,就可能会因为长期处于储蓄状态使电池功能下降,久而久之电池就会慢慢失效或者报废。建议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采用UPS的电池向设备供电一次,使UPS的电池正常放电,电池放电电压一般控制在允许最低放电电压以上为宜。

3、充电时机的选择

为了防止UPS电源的电池单元因为长期充电不足而使UPS电源过早损坏,使用UPS的用户应该尽可能的将电池充电时间安排在夜间进行,从而保证电池在放电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稳定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

4、使用UPS电源应防止过度放电

众所周知,在UPS电源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尽量的减少过度放电次数,因为电池的过度放电次数直接影响着电池寿命的长短,那么如何来控制UPS电源的过度放电次数呢?可以这样入手,当电力供电系统停电由UPS蓄电池组向其逆变器输出电流时,UPS电源一般情况下会有间隔4—5秒的时间发出一次警报声,提示用户UPS电源处于电池供电状态;当警报声的时间周期变得很短时,则表明电池已进入或即将过度放电状态,在这个时候,应该在UPS电源过度放电前做好应急处理,及时采用发电机组代替电力供电系统向UPS电源进行供电,从而可以避免UPS电池组的过度放电,如果UPS电池组的过度放电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将会减少UPS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5、选择合适的充电保护工作点

目前使用的UPS电源一般都是采用免维护式的密封蓄电池。充电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恒压载止充电回路,该电路可以对电池设置过压保护工作点,对电池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可将保护工作点设置的过高或过低,因为保护工作点的高低可能直接导致电池的过充或者充电不足。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充电保护工作点的选择不当,导致充电时对电池造成过流或过压,使电池寿命大减,严重时还会导致电池膨胀变形,甚至爆炸,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6、保持室内温度

很多电池生产厂家,在生产电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不同环境温度来测定电池的工作环境,因此电池的工作环境对电池的储电容量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UPS电源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为0~40℃,最佳温度为25℃±5%。温度过高,逆变器将会停止工作并报警,同时也影响电池的寿命;温度过低,将影响蓄电池的输出能力。夏季气温很高,若通风不好,设备本身运行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温度将迅速上升,若超过55℃,逆变器将停止工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工作环境,将直接影响着UPS电源系统的寿命和工作性能。

三、UPS的维护

在UPS电源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的使用,还需要经常对UPS电源系统进行正确的维护与保养。从而提高UPS电源的工作寿命与可靠性。

1、定期进行维护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UPS电源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UPS电源的寿命与工作质量,所以在使用UPS电源时应当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检查或检测,若是环境变化大,温度和湿度过低或过高可能直接对UPS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还应该定期保养电池组,延长UPS电池组的寿命。

2、做好负载连接

UPS电源的负载连接正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电池组的电流很大,在连接与维护的时候要使用绝缘效果好的专用工具,而在连接电路时,必须遵守产品说明书或使用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保证所接的火线、零线、地线符合要求,用户不得随意改变其相互的顺序,应按照地线、零线、火线的顺序进行正确可靠的连接。

3、注意事项

上一篇:煤炭工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成本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