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6:19:48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自然科学 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43-02

1 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及专业课程现状

1.1 高师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现状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国新建或者升格扩建了至少16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类学校招生的种类一般有三类:高中毕业三年制大专(以下简称三年制大专)、初中毕业五年制大专(以下简称五年制大专)、初中毕业三年制中专。本文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三年制大专(见表1)。

笔者对八所从2009年至2012年幼儿师专三年制大专生源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列举的是2012年的情况,近三年的情况与2012年相似。如表1所示,理科生计划数比例最高的是2012年首次招生的川北幼专,达200人,占招生总数的45.45%,理科生计划数比例最低的是2011年建校的济南幼专,只有32人,占招生总数的20%。2012年,这八所学校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招生计划数为4218人,而理科生为1222人,占28.97%。与文科生相比,总体较少。

目前,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收的三年制大专生,在高考后,录取的批次都是专科,有一专也有二专,比如,济南幼专就是二专。按照一般高考总分750分为例,各省高考理科的一专分数线到三本分数线大概是400~500分之间,也有部分低于400分。总体来看,生源质量不高。

1.2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开设情况

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幼儿师专都对三年制大专开设了和自然科学相关的课程,如表1所示。笔者查阅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发现这些课程比较注重的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法,而对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几乎没有。这样的前提是他们已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并已具备一定的科学(自然科学)素养。但正如前文所述,目前高师学前专业的生源比例不够均衡和生源质量还有待提高,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幼儿师专开设的相关课程是不够的。

2 充实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2.1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对幼儿培养至关重要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2.2 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3 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3.1 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

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3.2 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

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

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4 结语

近几年,全社会都在持续的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幼儿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的规范有效开设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以及对幼儿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希望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者和专家共同努力,让我们从幼儿教师培养开始,逐步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各高校招生就业网[EB/OL].

[2] 201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R].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3.

[3] 章晓英.谈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的师范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146,148.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结语

近几年,全社会都在持续的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幼儿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的规范有效开设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以及对幼儿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希望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者和专家共同努力,让我们从幼儿教师培养开始,逐步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1.1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对幼儿培养至关重要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1.2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2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2.1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2.2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结语

近几年,全社会都在持续的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幼儿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的规范有效开设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以及对幼儿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希望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者和专家共同努力,让我们从幼儿教师培养开始,逐步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专 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一、大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与传统钢琴教育模式的区别

钢琴的弹奏和即兴的伴奏能力对于大专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通过钢琴教学,如何使多数零基础的大专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和方法,同时加强对其听、记、视、奏、创新等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对于从事大专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师都应当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下列问题是大专钢琴教学与传统的钢琴教育模式有所区别:

1、大专学生与儿童相比较在心智和思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技能和基础知识教育的时间分配上,由于基础学业繁重,所以导致练琴时间不足。

2、初学时往往抱有极大的热情,急于求成,对钢琴学习的认识偏颇,忽略基本功的训练,结果事倍功半,往往半途而废。

3、流行文化的主体是青年消费者,极其容易收到社会流行风尚的影响,对音乐和钢琴学习的认识不够,导致基本功的训练不扎实,以致很难再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入的器乐知识,并且在即兴伴奏技能方面也相当的薄弱。

二、大专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解决思路

1、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专的教育教学特点,为学生制定合理、高效地钢琴弹奏基本知识教学模式。

鉴于钢琴是一种技艺性、技能性较高的乐器,掌握较好的钢琴技能的基础除了能具备较好的、较系统的弹奏方法,富于灵活的触键方式,较熟练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还需掌握微妙的钢琴踏板使用方式等。即兴演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钢琴键盘的基础知识,其最根本的一个前提就是熟练掌握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和主要和弦连接的能力。在学习拜厄到车尔尼599的过程中,已频繁连续出现钢琴伴奏的织体和常用的正三和弦。学生若能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善听、弹和分析的能力,随着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加大,脚踏实地按照教学规定完成教师下达的练习任务,在调式中实现即兴伴奏不是难事。若以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三个骨干和弦为基础,用以调换出的较常见的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及半分解和弦等一系列基本的音型可结合练习曲中的音型运用,并且比较熟练的利用各个调式去完成,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这个基础上多加进行弹奏练习,其钢琴弹奏与钢琴即兴伴奏的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更意想不到的伴奏织体也会随之出现。

另外,在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之间的关系认识方面,应重在其内在的统一性,如在对若干首幼儿歌曲进行即兴伴奏练习和移调练习的前提下,车尔尼599NO22弹奏后的分析调试并对伴奏织体进行大量的分析。

2、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受到重视

(1)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成年学生的优势,突出其“脑”的优势,引导学生认识到脑对手的指导作用。专科院校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度远远超过儿童,其思维和行为相对来说较有规律,善于总结规律性的知识,此可以应用在钢琴弹奏的理论归纳总结上,教师教授过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重复弹奏法”的基本原理,连奏和断奏的基本规律,手指动作的几个环节音阶琶音的指法要领等。另外,还应多发挥专科学生在教学相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2)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在教授钢琴知识的过程中应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所在,如:很多学生在听、记、视、奏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兴趣所在,那么,教师应为学生积极创造为其发展的学习空间,为其优势发展创造所需条件,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充分施展才华。

(3)重视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幼教工作是专科钢琴教育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所以对即兴伴奏的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主要以“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大力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可依据书本上的曲谱进行即兴的伴奏练习,还要培养其能熟练地为歌曲编配伴奏。

(4)明确即兴伴奏和其他伴奏形式的概念

即兴伴奏的特点最突出的体现在“即兴”二字上,要求伴奏者在短时间内把握歌曲的中心思想、具体内容、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挑选与之匹配的和声、伴奏型和织体,在编配的过程中配以弹奏并与演唱者紧密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传授此类知识的同时,也应说明其实现必须具备的条件,如:对键盘的位置应熟悉掌握,反应灵活,伴奏方法的选取也应与体裁和题材的不同而随之改变。

三、选用合适钢琴教学教材

鉴于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钢琴授课既不能过于专业化,也不能只重视歌曲的伴奏而忽略了钢琴的基本功的训练,从这个角度来看,应将两者兼顾,所以,钢琴教材的选择颇为重要。其特征不但实用,还需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如:为满足实用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车尔尼599、拜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等,根据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来分析相关曲目,例如:车尔尼599的调试、拜厄、风格、体裁和左手伴奏音型、和弦连接、旋律,并集合曲目分析其主旋律、音乐形象、调试等启发学生进行即兴伴奏,在教授过程中还需重视配弹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提高和完善大专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除需依赖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本质上戒骄戒躁的学习状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钢琴学习,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刻苦练习、勇于创新方能识得要领,取得真经。另外,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不忘激发学生对钢琴领域实践的求知欲。将技能与技艺完美结合,在熟知理论及熟练基本功的基础之上锻炼其对音乐的更高境界的追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钢琴作品弹奏的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新世纪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 浅谈钢琴教育的改革措施[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

[2]刘红, 论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钢琴教育[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英语;师资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同时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学前教育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英语在各个幼儿园广泛开设。很多幼儿园把英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些大型的私立幼儿园甚至使用双语教学,吸引更多孩子家长的关注,他们把英语教育、双语教育作为一种特色品牌推向社会。幼儿英语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学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逐渐崛起的新型教育。那么如何保证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呢?说一千道一万,教师素质是关键。我院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既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也有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我院肩负着为吉林地区乃至吉林省输送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那么如何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素质一直是我院致力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当前幼儿英语教师的现状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师资的培养。

一、幼儿英语教师现状

由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明确声明没有幼教资格证不能上岗,所以70%的幼儿教师学历达标,城市的幼儿园会更好一些。虽然教师的学历达标,但是很多幼教老师的英语水平很低,无法用英语自然、流畅地与孩子进行简单的口语互动,他们只是让学生反复机械地操练和重复。很多老师说的是汉语式英语,语音、语调不够标准,不够规范。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由于老师的语音面貌不够地道,给幼儿没有起到正确的示范作用,所以导致幼儿的语音面貌也很差。此外,很多老师没有掌握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教学方法过于小学化,甚至是成人化,课堂上缺少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氛围,久而久之,幼儿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为了让家长看到教学效果,教学向应试化方向发展,完全不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英语教学机制不完善,缺少循序渐进环节,有装点门面之嫌;有一部分幼儿英语教师对园里开展英语教育活动缺少正确认识,他们认为幼儿只要记住几个英语单词、会说几个简单英语句子或会唱几首英语儿歌可以了。总体来说幼儿英语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教龄普遍不长,没有老、中、青、合理的教学梯队,缺乏老带新的团队,所以他们普遍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缺少教学机智,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不够流畅,教学技能也相对薄弱。以上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我们当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我结合本院学生的特点,觉得师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培养合格幼儿英语教师的策略

1、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师范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它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根本保障,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比拟或替代的,它将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当然学生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尤其是在我院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不愿学,老师授课难的情况下,更应该抓好学生的品质建设。首先,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做了改革,多增加一些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修身养性的专业必修课课时,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公关礼仪等必修课。这些课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并且能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仪态、言行、坐姿、教态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气质,让学生真正地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其次,呼吁榜样的力量,传播正能量。无论是在什么朝代,哪个国家,榜样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每一位榜样的后面都有一大批追寻者和效仿者。我们可以定期邀请市内有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管理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园长、教学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我校进行讲座,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学生以指导,并和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沟通,解决学生的困惑。如果是我校的毕业生回归言传身教,效果更好,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

2、采用模块教学实施培养计划

在师范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我们既要考虑课时的安排,又要从幼儿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如果我们想在规定的学时内富有成效地培养出胜任幼儿英语教学的合格教师,我们必须统筹规划,按模块分阶段地完成培养计划。第一模块针对的对象是学前三年制大专一年级学生和五年制大专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一模块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采用的教材是清华幼儿英语和新概念第一册。这部分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语音同时兼顾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拓展。在教授同时教师要贯穿幼儿日常英语及课堂用语,使学生耳濡目染,灵活使用。最终考核目标要求学生达到语音标准、语调正确、语速适当。在这一模块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幼师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幼儿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英语思维习惯。同时加强德育渗透,让学生了解幼儿英语教师肩负的责任和所需的素质。第二模块教学针对的对象是学前三年制大专二年级学生和五年制大专三年级的学生。教学除了有基础英语课之外还开设了幼儿英语教法课。在基础英语课上还要继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学生的英语发音具有标准示范作用,并能够使用幼儿日常英语会话和课堂用语。在幼儿英语教法课上,主要是对幼儿英语教材进行分析,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TPR等英语教学法并教会学生一些肢体语言、儿歌、简笔画、制作头饰等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在学生这个阶段我们还为他们提供了三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亲自下幼儿园感受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向园内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带班方法。这时学生可以将在校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把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教法与幼儿园内的实际授课情况相对比,看看自己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在见习过程中要加强与幼儿的接触,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坚持每天写一篇见习日记,把自己一天观察到的有价值的事件或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并谈谈感想和体会。学生见习结束回到学校后,我们要及时召开见结大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谈体会,以促进学生尽快的进入教师的角色。第三模块的教学针对的是学前三年制大专三年级学生和五年制大专四年级的学生。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而开设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最终能用英语进行授课,能独立备课、写教案,很好地驾驭教材,熟悉中西文化差异,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理论的学习,会用儿童语言与幼儿交流。这一模块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为期6周的实习,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这个实习活动和见习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再是观摩活动,而是在园中真正充当配班老师的职责,帮助主班老师管理学生的生活、饮食甚至是教学。为自己毕业的教学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可以在学校进行优质课评选,选出一批优秀的实习生,为用人单位提供生源。

3、通过技能考核或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专业技能既是幼儿英语教师的立足之本,也是求职时最有效的“名片”。所以在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是关键。学校除了组织学生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常规的技能过关考核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进行英语语音、英语字母书写的过关考核。考核成绩可以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达到更高的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举办不同的竞赛活动。如对于新生可以组织新概念模拟背诵大赛,有利于他们正确的语音面貌形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组织幼儿英语儿歌大赛或是英语短剧表演,来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举行说课比赛,让学生就指定某一课内容说出重点、难点、教学思路、课时的安排等,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进一步把握。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市里举办的英语风采大赛,学生可以在讲故事,朗诵、演讲、唱歌等几个方面全面锻炼自己,提高英语技能。学校每年还要举办毕业生基本功汇报演出,邀请市里相关领导及各大幼儿园园长及其他用人单位领导前来观摩,并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选人的平台,有利于两者进行双向选择。实践证明,我校每年都有一定量的毕业生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和用人单位签约了,并且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好。总之,目前幼儿英语教育的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这需要我们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努力,也是我们英语教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金海瑛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参考文献:

[1]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

[2]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3]朱蓝辉.初探幼儿英语师资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8).

[4]李桂双.论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及培养对策[J].兰州学刊,2005,2.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岗位要求;对接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速度与高度都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孩子的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基本成型,因此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作为孩子成长“起跑线”上的“护航者”,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们却面临着一个极为尴尬、困惑的就业环境。

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聘任需要通过市级教师招聘考试且面试合格才能上岗,要求相对严格,而且只有大专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大多数毕业生要么未能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直接进入私立幼儿园工作,要么另谋他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优秀学生掌握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必备知识与技能,而且更要有助于绝大多数学生学有专长,顺利地进入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工作。立足地区“学前教育教师岗位职责与要求,并使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相对接”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教育实践要思考的最佳视角。

一、学前教育教师岗位职责与要求

1、学前教育教师就业市场岗位职责与要求

我们对在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收集到39条幼儿教师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大多希望应聘者上岗后即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用人单位强调毕业生的最重要素质依次是特长(67%)、专业(51%)、大专以上学历与经验(41%)、性格(23%)、证书(10%)。具体表现为在专业和学历方面要求为学前教育或相关专业的有20次,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6次,要求为中专以上学历的有5次;在证书方面,幼儿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分别被提到了4次;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有16次;要求应聘者有特长的共有26次(能弹4次,会唱8次,能跳舞6次,会手工8次,能绘画6次);要求应聘者性格活泼的2次,有亲和力的7次;在情感方面要求爱孩子9次,有责任心、有耐心的4次。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9次。

2、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岗位职责与要求

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0~6岁的幼儿,其身心发展水平较低,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对内要做好保育和教育工作,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对外要让家长满意。因此,要想顺利完成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必须具备组织活动的能力和家长工作的能力。

组织活动的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前者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的能力、观察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能力、管理幼儿遵守规则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合理分配玩教具的能力、环境创设的能力等;后者包括生活常规指导的能力、问题诊断与指导的能力等。

家长工作是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细微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陈鹤琴)理想的家长工作能促使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原则和基本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促进双方有效互动,磋商共育策略;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情况

1、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有两个层次:三年制高职大专和五年制大专。五年制大专是在普及高中教育之后进行专业教育,因此与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段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其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三者的比例大致为1:2: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视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技能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基础课所占分量较小,遵循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必需、实用”的原则,为培养宽基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①课程种类过多。在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指导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参照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强调宽基础,因此三年时间内要完成四年的课程,设置的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过多,学生精力有限,学习存在多而不精,甚至是厌学的现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办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计划会根据市场需要添加新的科目,这些科目可能在体系上与已学过的某一科目相似但内容更加详细,仍然开设新的课程,课程交叉重复设置严重,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②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相差较大,易使学生形成错觉,认为专业基础课远远没有专业技能课重要,从而不能正确认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 并轻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③专业技能课为必修课程,容易出现忽视学生基础与兴趣,一味培养学生的特长而挫伤学生自信心的现象。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教学中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不够。专业基础课课时少,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停留在走马观花层次上;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理论学习与运用的脱节。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大多缺乏幼儿园教育的良好经验,因此对某些理论的理解就较为浅显,大多时候只是深入地阐释理论本身,而较少涉及该理论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这也导致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专业基础课学习的意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较弱,案例分析能力较差。

②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多数学生习惯于上课时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做好课后思考题,而忽视了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巩固与思考;若作业超出的课本内容,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不假思索照抄百度的内容。

③活动收效不甚理想。高校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参与的学生热情非常高,活动的质量也相当高。但总的来说,没有参与的学生还占大多数,活动多以比赛形式展开,在活动前学生只知道参赛要求与评分标准,至于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些标准没有培训与解释;在活动结束后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活动总结与讲评,致使学生享受了参与的乐趣而没有提高的喜悦。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对接的建议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专业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的对接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处理好全才与专才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教学工作思路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高专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为了培养高规格的人才而一味地照搬照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原则上来讲,学前教育教师应该是多才多艺的,但作为个体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与兴趣爱好,且不可为了培养全人,而忽略了特长的培养。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一方面应深入研究就业市场,尤其是本地区就业市场所需人才的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专长,在专业技能已普及、学生已入门的基础上,适当地将专业技能课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精。

第二,处理好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的关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课程回答“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是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因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更要考虑社会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在课程实施时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尽可能引导学生对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服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向社会需要的方面发展。如理论知识学习强调基本概念与原理,而忽略理论的研究过程及理论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岗位要求适当删减或增加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增加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为特长发展服务。课程实施即课程教学既要满足专业培养的要求,也要满足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

第三,提高案例教学的意识与案例分析方法的指导。学前教育是每个人都曾经感受或正在实施着的事情,但并非所有的经历都是成功的、科学的。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应该具有导向性与启发性。因此所用到的教育案例应该是典型的,而非随手拈来的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或自己的育子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有收集典型教育案例的意识,有用科学理论分析成功或失败教育案例的能力。与此同时,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使得学生在获得“理论有用”观念的同时明白“理论如何用”的方法,鱼与渔共得。

第四,处理好活动质与量、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组织活动时,在活动正式比赛前组织大多数学生参加培训,使大面积学生受益,然后优选小部分学生参赛,提高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与此同时活动结束后组织大多数学生参与的讲评,讲评可以是参与者自我反思式、相互欣赏式、互帮互助式;也可以是专家行业能手对活动优与劣的指点,从而达到“培训与提高”的目的。

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课程,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的也是课程教学。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合理的课程设置与适宜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重视专业课程科目的设置、课程的实施,尤其是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的对接,是落实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亚平.高职教师参与“理论够用为度”的研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81-82.

[2] 栗洪武等.学校教育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60.

[3] 王晓岚,丁邦平.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49-54.

[4] 潘建飞.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J].2012(5)151-152.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 专业认同 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伴随着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长足发展而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并表现出理性化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专业化幼儿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然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恶性流动等问题却给学前教育的进展带来了困难,这也进一步使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的职业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目前学前教育类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21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探寻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偏低的原因。本次调查中,男生2人,女生210人,年龄18-23岁,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为93.87%。调查按班级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内容涉及基本信息、专业兴趣、专业压力、求职意向等方面,答题后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0.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

1 专业兴趣及原因

问卷题目“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如何”、“你未来工作时是否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分别用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从“很喜欢”或“很愿意”至“很不喜欢”或“坚决不做”采用5等级划分,其频数分析见表1。

另外。我们分别把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生年级、是否参加过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进行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而专业兴趣与生源地及学生高考前的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目标与年级、是否是见实习、生源地、高考前专业之间均没有差异(见表2)。

问卷中“如果你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如果你不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可多选)两题是用来了解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

我们把每种原因的选择人次进行了统计,并按照是否是见实习、年级、生源地、高考前专业分别作频数分析,进行x2检验。在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四种分类均未有显著差异(p>0.05),喜欢孩子、喜欢做教师、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是吸引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更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待遇差,二年级的学生此方面体会比一年级的学生深刻,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这两种原因的选择比例也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另外。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非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做幼儿教师没面子”,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和幼师毕业学生的选择人次;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对各方面的才能要求太高,详细结果见表3。

2 专业压力与压力来源

问卷中探讨学生压力来源的题目共有7个选项,弹唱跳技能不强、经验不足、幼教知识不丰富分别排在压力来源的前三位(见表4)。

3 职业愿望

问卷题目“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可多选)”提供了8个选项,了解学生的职业愿望,其中公立小学、公立幼儿园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详见表5。

4 分析与思考

4.1专业兴趣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抱“可以接受”的态度,并没有表示非常明确的专业意向,表示喜欢或很喜欢的约43%,只有不足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本专业。这与调查中问及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所获得的数据(40%左右表示很愿意或愿意从事本专业,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愿意或坚决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在进入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时,并非完全抵触该专业。

这种专业兴趣在一、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经过见习实习影响也不明显。然而从生源地和高考前的专业来看,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专业兴趣更强烈,幼师毕业后进人大专学院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比高中毕业的学生更喜欢本专业。这两方面的差异,前者可能是由学前教育在城市更普及、大家对该专业更认可造成的;而后 者的差异则说明,在对学前教育的兴趣方面,我们能够从经过三年专业教育的幼师学生身上看到明显的效果。

4.2影响专业兴趣的原因

从问卷中所列举的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来看,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孩子,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做教师,1/3左右的学生承认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本专业容易就业。这对如何开展本专业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可以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方面来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然而问卷调查也发现。在“本专业有前途、有创造性”方面的选择人次却偏低,全都不足15%。这意味着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有必要开展更加细致而深入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事业的朝阳属性和美好前景。

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选择中,约55%曾经见习实习过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远远高于未实习过学生的选择的25%,差异非常显著。在此方面,二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也远远高于一年级。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高于非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从中不难总结出: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因为二年级学生、幼师毕业学生都已经有过去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则可能在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二则说明目前幼儿教师职业的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使一线教师感觉工作太累,没有职业成功感,这也与目前国内对幼儿教师的研究一致(黄绍文,2006;陈小异等,2007)。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实习过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的选择人次分别高于未实习过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差异非常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一致。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办园模式多元化。广东省自办园体制改革之后,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剥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幼儿园开始追求办园效益最大化,自负盈亏使幼儿园给幼儿教师的薪酬随市场而浮动,再加上社会上对幼儿教师社会认可度偏低,认为只要能带好孩子吃喝拉撒即可,导致教师待遇不稳定。据2004年对广东、湖南等地幼儿教师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彭世华、皮军功,2006)。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的状态已经与幼儿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4.3专业压力

本调查中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压力较大、与其他行业相似、压力较小的分别约占1/3。而在压力来源中,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弹唱跳技能不强,近60%认 为自己经验不足,50%左右认为幼教知识不丰富,有45%的学生认为教学技能少、幼儿教师责任重也分别带来了压力。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早已从能歌善舞型转变为反思科研型,然而超过2/3的学生仍然觉得弹唱跳技能是自己从事该专业的主要压力之一,反思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而目前就业形势也有推渡助澜之势。有研究者指出,注重技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黄绍文,2006),然而目前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多数都把弹唱跳技能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又使培养幼儿师资的院校进入了尴尬境地――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资培养院校何去何从?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不断下降的压力下(吕苹,2004;张雪萍,2005;蒋建其,2007),更好地把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培养体系充实、完善并成功实施?

4.4职业愿望

在进行职业愿望的选择时,46%的学生都选择了公立小学,41%的人选择了公立幼儿园,25%左右的人希望能进入公立中学,而只有9%的人选择了私立幼儿园。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5%的学生选择了非教育行业的工作,但多数学生都把公立学校作为自己的首选,这又将与学生毕业时最终的就业单位形成矛盾:目前广东省的公立幼儿园已经是凤毛麟角,成为公立小学的教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再次向我们表明: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继续发展中面J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其工作利益,维持其队伍稳定性,已经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紧密联为一体。

本研究在调查之初。我们多次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本专业的看法,以便设计更客观、全面的调查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专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认识问题。然而该问卷未经过效度检验,调查的范围也不够广泛,研究中的某些数据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因而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初步调查来推测我们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思考分析幼儿教师地位低、队伍不稳定与师资培养困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寻找切入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J].学前教育研究,2006,(6):48-49.

[2]陈小异等.粤川渝三省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6):55-58.

[3]彭世华,皮军功.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空[J].学前教育研究,2006,(2):17-22.

[4]吕苹.关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5):50-51.

[5]张雪萍对武汉市幼师生源质量的分析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5,(H):33-34.

[6]蒋建其.论政府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J].早期教育,2007,(7)14--6.

[7]唐海燕.农村民办园教师生存状态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7-8):81-84.

[8]徐燕.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口].学前教育研究,2007,(4):43-44.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8篇

1.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低的问题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职学校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尴尬局面,是很多公办幼儿园不愿接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职“登记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成绩较差、厌学或个人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有10.3%是初中没有毕业提前分流的学生,仅有20%左右的学生参加“中考”并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中职学生也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大部分存在自信心缺失的问题。中职学生被认为是最难教的学生,中职教育成为最难办的教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生源质量不高。

1.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证书”无法实现

在现阶段,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只要修完学校开设的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课程,只要取得普通话资格证书,就能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拥有“毕业证”与“资格证”双证书。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如关于2014年大连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申报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者,须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以前中职生可凭双学籍考上成人大专,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得到中专和大专文凭;不用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可直接申报试讲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2014年,大连市中职学校禁止出现双学籍现象,而符合规定报考年龄的中职生又少之又少。这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至少5年后才有资格报考教师资格考试。而中专从第三年开始实习,这样至少有三年是无资格上岗。未来更可怕的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成为国考,有可能不认可这些职业院校开设的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课程,就是取得了普通话资格证书也无法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这不利于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1.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失控问题

从国家形势看,正在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开办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私立幼儿园,各类幼儿园数量与日俱增,师资短缺问题已成学前教育“短板”,全国都面临着幼儿教师严重匮乏的难题,从而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呈井喷之势。通过对参加“江西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广州幼儿师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的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50%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数与学生人数都呈递增态势,有的学校从开设学前专业之初的1个班级发展到10个班级。或许从中职学校领导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学校的生存发展与社会需要,忽视了学校专业结构的平衡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对招生的数量不加控制,这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1.4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待遇低的问题

通过对参加“江西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广州幼儿师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的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70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只有3%~5%不到(实际更低)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能进入公办幼儿园工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95%以上是在私立幼儿园工作,待遇较差、工资较低。由此也造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工作后感到没有明晰的上升空间和通道,缺乏成就感,不利于幼儿园工作的开展,不利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稳定。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策略探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唯有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有些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深刻领会国家的政策法规,切实改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出努力。

2.1抓机遇

当前幼儿教师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2013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进一步体现了中央的新期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机遇期,扎实做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工作。

2.2提高生源质量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幼儿教师的素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入学前应设置门槛,设置分数,同时进行面试,开学初可进一步观察了解学生,可通过谈话、问卷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对于那种确实不喜欢幼儿、性格有偏差、明确表示今后不愿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坚决予以淘汰。招生的数量也要予以控制,要与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匹配。从源头上关注学生质量,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

2.3提高学历层次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中专学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高师联办3+2五年一贯制大专,通过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历层次,既解决了“双证书”问题,也有助于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待遇,有助于增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4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要办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懂得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要学习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能达到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中职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2.5关注就业、跟踪三年

长期以来,大部分中职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没有足够关注,基本是一种自身自灭的状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幼儿园的1~3年是适应期,特别是学生第一年从学校刚进入幼儿园最需要跟踪服务。许多学生存在身份角色转变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工作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复杂问题等。这一阶段学校如果能随时了解学生在幼儿园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症结、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能使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有利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总结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既然存在着,在一定时间内肯定还会存在,也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中职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及教育发展规律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际情况制订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计划。这些措施可有效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可有效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幼师大专 转型期 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子课题《魏书生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实验研究》(20110202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5-01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教育性是其基本性质,职业性是其特殊性质。作为刚刚升格的幼师大专,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我校)正在中专与大专特色杂揉共存的转型期中摸索一条民族幼师大专之路。

一、转型期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1.专业设置

我校是我国唯一一所培养蒙古族幼儿师资力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为民族性和幼师性。我校中专有两类:一是初中毕业起点的普通幼师班(简称普幼),三年制;二是高中毕业起点的高级幼师班(简称为高幼),两年制。大专有两类:一是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大专,二是高中毕业起点的三年制大专。每一类都同时设有蒙古语授课班和汉语授课班两类。

2.师资建设

师资紧缺是升格后的我校遇到的严重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三学(卫生学、心理学、教育学)、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实习指导和幼师技能教师人数不够;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务管理存有后患;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新老师虽然有热情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3.资金投入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建校初始并没有考虑升格问题,所以我校提供的转型资金严重不足,亟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资,诸如电子教务系统,电子图书馆,期刊库、音乐厅等。

4.课程和教材开发

现状如下:我校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工作没有系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改革阻力较大;双语教育流于形式、止于口号,没有突出我校办学的民族性;幼师学科设置滞后,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我校没有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不利于因材施教。

5.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沿用传统教学法,仍采用“教师说、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改革效果不明显,无论是老师的指导能力,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均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二、转型期教育改革策略分析

1.专业设置

坚持双语教育和“民族教育与幼师教育交融”的教育观,坚持“蒙语为本、学科为主,各科并进”的原则。专业设置方面中专和大专杂揉并存,需要逐步过渡。中专继续招生作为过渡策略,但招生数量要逐步减少,增加大专的招生班级数量。为普幼班和高幼班开设多元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2.师资建设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为建立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化和团队化的科研队伍,转型期的我校更加重视培养后备军,重点进行学校转型战略研究、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体系研究、教材建设研究、培养目标定位研究等。此外,我校还注重“双语双师型”师资的培训工作,组织常规教师外出培训。

3.资金投入

依据高校标准,我校在过渡期建立和引进了电子教务系统、图书馆、活动室、音乐厅等,审批适合本校的教材,鼓励并帮助教师们申请到了部级、市级和校级课题、教材编写项目等。

4.课改与教材开发

我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因地制宜地增加了专业课技能课。教师开发一些校本课程和精品课程,增加了民族特色课程、职业特色课程和大学特色课程。此外,我校增加了辅助就业的相关课程,例如说课比赛、就业指导、技能比赛等。在教材方面,我校已经出版或正在出版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职业性的校本教材。

5.教学方法

我校坚持“教学相长”,学校转型计划邀请学生一起操作,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教育改革中。针对不同的语言种类和学科特征,因材施教,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三、转型期教育改革实践总结

我校升格为大专以来,全校形成了“大步课改和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学制渐趋稳定成型,学生惯例逐步规范,师资质量明显提高,并荣获“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先进实验学校”称号。总结其经验主要如下:

1.对症下药――基本策略

在采取各种战略措施前,我校对存在的问题查根究底,追本溯源,深入调查,分析原因,这是我校成功转型道路上的基本策略。

2.贯彻政策――重要保障

我校严格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民族教育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十一五”规划》(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草案)》(2010年),我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大力促改,这是我校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

3.开拓创新――最佳出路

创新在我校教育改革中是老话新谈。“老”在话题上,“新”在理念和方法上。在改革创新方面,我校,因材施教,开拓创新。

4.坚持特色――长久之计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校特别注重继承民族传统,发扬民族文化。此外,我校还特别注重职业特色研究,注重学生作为准幼儿教师的习惯的研究。

5.和而不同――坚强后盾

我校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借鉴教改经验教训。在教学中,我校将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迁移理论、魏书生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教法、杜威的儿童中心论、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等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总之,中专升大专后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太快,难免不适宜,又受到以往习惯的影响,改革的效果上出现动态性,需持之以恒,巩固良好趋势。此外,应加大成功案例的拓展力度,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引进科学的测量机制和邀请专业人员做教育统计测量。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金日勋.中专升格为大专后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5).

[3]刘占兰.学前教育的普及必须兼顾质量的提高――谈《规划纲要》中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内涵与措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低、恶性流动等问题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其生源地、高考前专业相关;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多数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及职业愿望。

学前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伴随着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长足发展而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并表现出理性化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专业化幼儿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然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恶性流动等问题却给学前教育的进展带来了困难,这也进一步使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的职业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并陷人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目前学前教育类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21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探寻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偏低的原因。本次调查中,男生2人,女生210人,年龄18-23岁,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为93.87%。调查按班级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内容涉及基本信息、专业兴趣、专业压力、求职意向等方面,答题后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 10.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

1.专业兴趣及原因

问卷题目“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如何”、“你未来工作时是否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分别用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从“很喜欢”或“很愿意”至“很不喜欢”或“坚决不做”采用5等级划分,其频数分析见表1。

另外,我们分别把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生年级、是否参加过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进行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而专业兴趣与生源地及学生高考前的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目标与年级、是否是见实习、生源地、高考前专业之间均没有差异(见表2)。

问卷中“如果你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如果你不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可多选)两题是用来了解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

我们把每种原因的选择人次进行了统计,并按照是否是见实习、年级、生源地、高考前专业分别作频数分析,进行x2检验。在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四种分类均未有显著差异(p>0.05 ),喜欢孩子、喜欢做教师、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是吸引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更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待遇差,二年级的学生此方面体会比一年级的学生深刻,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这两种原因的选择比例也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另外,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非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做幼儿教师没面子”,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和幼师毕业学生的选择人次;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对各方面的才能要求太高,详细结果见表3。

2.专业压力与压力来源

问卷中探讨学生压力来源的题目共有7个选项,弹唱跳技能不强、经验不足、幼教知识不丰富分别排在压力来源的前三位(见表4)。

3.职业愿望

问卷题目“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可多选)”提供了8个选项,了解学生的职业愿望,其中公立小学、公立幼儿园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详见表5.

4.分析与思考

4.1专业兴趣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抱“可以接受”的态度,并没有表示非常明确的专业意向,表示喜欢或很喜欢的约43%,只有不足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本专业。这与调查中问及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所获得的数据(40%左右表示很愿意或愿意从事本专业,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愿意或坚决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在进人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时,并非完全抵触该专业。

这种专业兴趣在一、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经过见习实习影响也不明显。然而从生源地和高考前的专业来看,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专业兴趣更强烈,幼师毕业后进人大专学院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比高中毕业的学生更喜欢本专业。这两方面的差异,前者可能是由学前教育在城市更普及、大家对该专业更认可造成的;而后者的差异则说明,在对学前教育的兴趣方面,我们能够从经过三年专业教育的幼师学生身上看到明显的效果。

4.2影响专业兴趣的原因

从问卷中所列举的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来看,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孩子,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做教师,1/3左右的学生承认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本专业容易就业。这对如何开展本专业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可以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方面来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然而问卷调查也发现,在“本专业有前途、有创造性”方面的选择人次却偏低,全都不足15%。这意味着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有必要开展更加细致而深入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事业的朝阳属性和美好前景。

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选择中,约55%曾经见习实习过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远远高于未实习过学生的选择的25%,差异非常显著。在此方面,二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也远远高于一年级,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高于非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从中不难总结出: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因为二年级学生、幼师毕业学生都已经有过去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则可能在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二则说明目前幼儿教师职业的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使一线教师感觉工作太累,没有职业成功感,这也与目前国内对幼儿教师的研究一致(黄绍文,2006;陈小异等,2007)。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实习过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的选择人次分别高于未实习过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差异非常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一致。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办园模式多元化。广东省自办园体制改革之后,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剥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幼儿园开始追求办园效益最大化,自负盈亏使幼儿园给幼儿教师的薪酬随市场而浮动,再加上社会上对幼儿教师社会认可度偏低,认为只要能带好孩子吃喝拉撒即可,导致教师待遇不稳定。据2004年对广东、湖南等地幼儿教师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幼儿教师的收人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彭世华、皮军功,2006)。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的状态已经与幼儿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4.3专业压力

本调查中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压力较大、与其他行业相似、压力较小的分别约占1l3。而在压力来源中,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弹唱跳技能不强,近60%认为自己经验不足,50%左右认为幼教知识不丰富,有45%的学生认为教学技能少、幼儿教师责任重也分别带来了压力。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早已从能歌善舞型转变为反思科研型,然而超过2/3的学生仍然觉得弹唱跳技能是自己从事该专业的主要压力之一,反思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而目前就业形势也有推波助澜之势。有研究者指出,注重技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黄绍文,2006),然而目前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多数都把弹唱跳技能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又使培养幼儿师资的院校进人了尴尬境地—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资培养院校何去何从?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不断下降的压力下(吕苹,2004;张雪萍,2005;蒋建其,2007),更好地把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培养体系充实、完善并成功实施?

4.4职业愿望

在进行职业愿望的选择时,46%的学生都选择了公立小学,41%的人选择了公立幼儿园,25%左右的人希望能进人公立中学,而只有9%的人选择了私立幼儿园。可以看出,虽然只有的学生选择了非教育行业的工作,但多数学生都把公立学校作为自己的首选,这又将与学生毕业时最终的就业单位形成矛盾:目前广东省的公立幼儿园已经是凤毛麟角,成为公立小学的教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再次向我们表明: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继续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其工作利益,维持其队伍稳定性,已经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紧密联为一体。

上一篇:护理专业毕业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