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9:47:10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心理;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32-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军队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调整。在招生制度方面,改推荐上学为主为考试入学为主,改生长干部主要从军队内部招生为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改主要依靠军队自己培养干部为军队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相结合[1]。这一系列调整直接导致了军校本科学员构成成分和特点的变化。改为考试入学为主后,军校本科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就产生了由地方青年向革命军人的社会角色转换的问题。而军队自主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之后,军校本科学员的数量开始减少,但重要性却在凸显,因为这些保留的、军队自主培养的专业军官大多是难以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而在军队发展过程中又不可或缺。

随着军事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对军校本科学员的心理学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一项有关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研究显示,分配、考研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仅次于学习的第二大压力源。毕业后的去向带给学员较大的压力,分配去哪里、考研的难度都是学员常常思索的问题,许多学员对此感到困惑、苦恼[2]。

既然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对于军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毕业分配又成为困扰军校本科学员的重要压力源和生活烦恼,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当前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状况和特点,并帮助其有效应对毕业分配心理中的消极因素。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军校随机选取大一至大四学员各1名(下文中提及的大一至大四4名学员分别用A、B、C、D代称),对在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这三名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录音,对在部队实习的一名大四学员进行电话录音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半结构性访谈法,就是指访问者最初向受访者提出一些结构性问题,然后为做深入研究起见,采用开放性问题,以期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这种质化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既把受访者的回答限定在与访谈主题相关的合理范围内,又给受访者以充分的空间发表个人见解,有助于笔者在较短的访谈时间内获取较充分的研究资料。

三、研究结果

(一)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趋于理性、现实和一致

趋于理性是指4名受访者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指令性计划分配体制的服从和尊重,他们都表示毕业分配的具体去向自己不能决定,也就是说他们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态度是比较理性的,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军校教育引导的有效作用。

趋于现实是指4名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待毕业分配的价值判断,即希望不去边、远、苦地区,希望有好的收入和工作、生活条件等。这与之前一项关于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量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即学员总体对毕业后的期待主要是继续深造(48.2%)、从事专业工作(27.5%);期望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城市或沿海城市(41.2%)、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35.9%);对今后的就业前景所持的态度主要是一般(49.3%)[3]。

趋于一致是指4名受访者尽管年级和经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一个总体态度。

(二)相对于环境等其他因素,学员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毕业分配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受访者A和C成长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而受访者B和D成长在小城市和县城,但是前者对被分配到边、远、苦地区的顾虑却小于后者。尤其是受访者A,其尽管从小生活在一线大都市,又是家族的独子,但是其随遇而安的个性特征却导致其有意愿到更远的地方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笔者由此在思索,在一些人心中曾一度存在的城市孩子怕苦的偏见,是否应该向理性与现实回归。偏见有时就是存在于常规性的认识与理解中。当军校本科学员的价值观念由于毕业分配的指令性特征而被固化的时候,除价值观之外的个体人格特质就构成了制约其毕业分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域思虑是军校本科学员面临毕业分配时的最重要心理期待

4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毕业分配的地域问题。A尽管对分配地域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表示分配的好的结果是留在距其家乡较近、经济较发达的某一地区。B表示毕业分配最好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C表示毕业分配如果回到西部家乡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如果分配到其他地方也很好。而D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更是明确表达了分配到一个城市、最好是离家较近的城市的愿望。可见,与收入、工作岗位、单位性质等其他因素相比,地域因素是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中的一个聚焦点。在其他因素几乎不被提及的时候,地域因素却被反复提到和强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两点是:一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所决定;二是在公共认知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刻板印象。笔者的一个家乡在西部的同学在毕业前夕也明确向笔者表达了不愿意分配回西部的强烈心理渴求。

(四)学员家庭,尤其是学员父母的态度,对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产生重要的潜在影响

受访者A的父母希望他能够毕业后留在身边,尽管A表示父母比较开明,能够让其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但是他还是流露出留在家乡附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意愿。受访者B的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分到好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分配回家。以上两位受访者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将来回到身边。而受访者D的父母对这一问题相对比较超脱,认为孩子无论分哪里,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有比较好的结果。而受访者C的父母要求相对苛刻,希望C能够通过考研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而且父母一味的高期望值给C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早期成长经验对其一生影响重大。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认知倾向、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方式等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庭。

(五)军校本科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存在一定的过程性特征

就本研究而言,这种过程性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学员的心理状态愈发复杂。受访者A和B因为是大一、大二的学员,对毕业分配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情感反应。受访者C有一定的顾虑和焦虑感,对有效调控自己的毕业心态缺乏信心,对父母的期望感到很大的压力,在毕业分配这个问题上与同学彼此回避。而受访者D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心理状态则十分复杂。对待即将而来的毕业分配,他既期待又有顾虑和担心,并存在一定的紧张感、无助感和技能恐慌,同样逃避与同学的相关交流,而且表示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心理失衡。可见临毕业学员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各种情绪感受的相互交织成为其心理状态的最明显特点。

二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毕业分配的话题愈发敏感和隐晦,愈发地被学员所自觉回避,成为学员之间的一个“心理雷区”。受访者A、B均表示与同学就毕业分配这个问题有过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限于关系较好的同学,而受访者C、D都表示回避与同学交流这一话题,因为过于敏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冲突。随着毕业的临近,毕业分配在学员心理中的感受性阈限在降低,愈发地成为了学员之间沟通的一个“壁垒”。

四、结语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整合,静态与动态的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实现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的目的[4]。在今后有关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内隐态度测量等方法实现对其的量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

在军校本科学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广大学员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合理优化毕业分配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分配原则,为学员主动学习成才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突出临毕业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越到最后越要严格管理,对学员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决不能有丝毫的迁就和照顾,这样才能把学员宣泄心理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5]。要帮助学员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要疏导和排解他们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矛盾带来的心理冲突、个人心理期望与社会期望的错位导致的心理冲突,以及一些消极心理如“怀才不遇”心理、“攀高嫉妒”心理、“恐惧焦虑”心理、“自卑依赖”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帮助毕业生稳稳当当迈出人生重要一步[6]。结合本研究结果,还应充分挖掘学员认知心理中的理想价值成分,充分挖掘学员人格特质中的有益成分,充分发挥学员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员克服地域刻板印象,引导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员在毕业分配这一问题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以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投入到部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杨成平.我军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特点及其先进性[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2(4).

[2]米香.军校学员心理压力分析[J].科教文汇,2010,(10).

[3]鲁娟,崔乔礼,李健.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4]向敏,王忠军.论心理学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与整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

[5]刘刚.军校学员毕业前不良心理调适[J].政治指导员,2005,(6).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点军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并指出了其以创造性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特点。

关键词: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西点军校,全称为“美国陆军军官学校”(USMA),是美国的一所军事工程院校,被誉为美国陆军军官的摇篮。自1802年建校以来,其教育质量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初级军官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成功地培养出了麦克阿瑟、巴顿等军旅将帅,杰斐逊、格兰特、艾森豪威尔等政坛要人,而且还培养出了火药大王杜邦,机械铸造商斯威夫特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人士。它的成功在于严格的纪律,培养目标的明确,更在于教育思想的先进。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西点军校的招生对象为:在7月1日年满17周岁而不超过23周岁,具有高中以上或大学学历的美国公民(美国与其他国家协议提名的外国学员除外),并由政府首脑和国会参众议员提名才能有资格参加入校竞争。专业设置按学科大类分为七大学科: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核工程和系统工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开明的军事领导人,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创新精神、敏锐的眼光和深谋远虑的头脑,献身于责任、荣誉和国家价值的陆军军官。

(二)培养规格

西点军校认为21世纪的陆军军官应具有以下素质:首先要具备道德规范;领导能力和合作能力;多样性才能;进行交流的技巧;终身学习的愿望。同时还应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系统、历史和社会以及文化。基于这一认识,西点在其《智力培养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西点军校的总教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预见发展变化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并有效地作出反应。”并将其进一步归纳为下述几方面的具体要求:

1.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与行动。

2.掌握和应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科学性思考,解决定量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

3.通过工程思维过程来应用数学和科学事实与原理以服务于社会。

4.了解文化,以便认识全球背景下人类的行为、成就和思想。

5.了解历史,以便认识全球背景下的人类行动、成就和思想。

6.理解人类行为的模式,特别是个人、组织和社会如何追求达成社会、政治和经济目标。

7.学会交流,特别是书面交流。能够使用准确的语言、正确的句子和简洁连贯的段落,表达清晰有判断力的思想。

8.认识道德问题,并在决策时不违背道德准则。

9.培养继续深造和不断发展的愿望。

二、培养模式

按照上述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西点军校制定了一套九个具体的教学课程目标,强调陆军的具体需要并体现西点培养其毕业生应具有的品质。这九个具体的教学课程目标包括:数学、科学和技术;工程学思维过程;文化知识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对人类行为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道德意识培养;继续教育;创造性的培养。而且每一类教学课程目标都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以下重点介绍西点军校的创造性的培养以及科学文化教育。

(一)西点军校的创造性教育

西点军校认为创造性的内容包括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学识、个性和价值观。并且在一个领域的发展往往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这里学识是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的难题处理方法;个性特指那种才能的多面性、对模糊事物的耐性、冒险性、开放性、自信、想象力和好奇心;价值观包括:纪律、坚毅、责任感和谦虚。他们认为这些要素的具备对毕业生能自愿、自信地面对复杂的形势,独立灵活地处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西点军校认为,为达到培养目标,必须在教学环境、大纲安排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大胆改革和创造。首先,建立一个崇尚探索和冒险的学习环境,允许学员自由表达、探讨和辩论;其次,为培养学员的创造性,在教学大纲中就应安排教授推理性强、示范性强的课程,使学员的想象力、多方面的才能和热情得以充分发挥;最后,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性,应在教学方法中采用互动和活泼的教学法,让学员开发自己的创造性和进行批判性思维。

1.以培养学员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设置有如下特点:

①在主修课的设置上,通过广泛而富有挑战性的选材内容来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②在专业课大纲的设计上,所设置的大多数专业课都要求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进行推理、写作和解决疑难问题才能拿到规定的学分。

③在专业自修项目和实验课设计上,要求学员学会处理复杂事物,独立自主地找出解决方法,并鼓励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和出创新成果。

④工程设计项目和研究论文的选题和完成,通常由学员自行决定,自行设计,创造的余地很大。

⑤人文科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对哲学、历史和文化问题的不同观点,专门培养学员的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

⑥跨专业的自修项目和活动的开设,更有利于培养学员宽广的知识面和学习的兴趣,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其它方面的特点还体现在学员深入研究某一专业时,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总之,西点军校的教学大纲是以培养学员的创造性为目标设计的,学员创造性的培养融入了大纲的各个方面,为实现其总体要求“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应有创造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培养学员创新意识的创新思维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西点军校认为创造性是生动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要培养学员的创造性,首先就应有一个创造性的教学法,故而提问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提问式教学法认为引起思考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当答案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时,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出现,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而研讨式教学法创造出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术自由和民主的保障,更进一步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增强了学员的自信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另外,西点军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也比较灵活,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一点表现在课程进度可以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安排。如果学员认为基础课需要加强,或者认为需要加快进度,那么可以通过调整课时、按能力分班等措施以满足学员的需求。如果学员对某一天的授课内容没有掌握,或者希望做深入研究,校方将提供一对一的授课服务。

(二)西点军校的科学文化教育

西点军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双轨制。双轨制教育计划既规定了学员必须学习内容广泛的基础课程,同时又设置了供学员选择的选修课程,即其课程设置是选修课程和核心课程相结合的互补模式。这样,使学员能够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形成现代军官特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使学员能够在自己所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和专业上钻研得更深更广,获得较高的学术造诣,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核心课不分理科和文科,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是每个学员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学员的专业发展方向是由选修课确定的。按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员应学习的选修课为12门课程,最少不得少于8门。在选修课中,学校按不同专业要求编成若干课程组,形成研修领域和主攻方向以供学员选择。西点军校共设有25个学校研修领域、20个主攻方向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总数约有380门,包括国际关系、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材料、高等无机化学、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当代美国文学、战争艺术、人文地理与政治地理、革命战争史、汉语会话、军事心理学等。学员在校期间需修完44门科学文化课程,其中包括核心课32门、选修课12门。而在这44门课程中,公共核心课程24门,其余为不同轨限定的核心课程。

近年来,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军事教育发展的需要,西点军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首先,增设新学科,撤并旧学科。如新建了系统工程系,撤销了电气工程系、工程系、力学系、地理与计算机科学系,合并重建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系,使学科结构更为合理。其次,增添新课程,删除旧课程,使新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1/3。同时,还对课程比例进行了一些调整,按照美国国家教育法将核心课设置为31门,选修课设为13门,课程总数仍保持不变。西点军校这种文理并重的教育思想是与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相一致的。据美国近年来国家教育评估证明,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的平均成绩已超过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平均成绩。因而,西点军校在其招生简章中自豪地宣称:美国东部名牌大学的理工课程加军事就是西点。这足以说明西点军校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

三、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宽广的科学文化教育,强调大基础、大专业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军事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突出体现在军事人才的竞争,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那种只懂军事指挥或军事技术的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已不适应部队发展的要求。为此,西点军校提供了宽广的科学文化课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个领域,涵盖了数理工程、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社科、公共事务等诸多方面,为拓宽学员的知识面,以及深入专业学习和知识灵活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文理渗透”

在课程设置中,24门公共核心课程主要是数学、化学和大量的人文社科课程,8门分轨课程不管是人文―公共事务轨还是数学―科学―工程轨的课程都集中在数理工程领域,课程大致相近,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不论是哪一个轨的学员都必须学工程轨的课程,以确保必要的理工基础。同时西点军校的文理课程设置比例相当。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极大地避免了文理分家,单刀独进的不良做法,与我们现实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三)在广博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强化专业教育

“双轨制”在广博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员的特长,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选轨即选专业方向、选研修领域和主攻方向以及毕业前选军事专业,逐渐分流,逐步强化专业教育,使学员在自己所选择的学术领域钻研得更深、更广,获得较高学术造诣,形成专业特长。这种分流方式既能满足部队各军兵种专业人才的需要,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迅速提高个人的能力,逐渐形成某方面的专家,也容易形成整个部队的各种人员独当一面的整体人才优势。

(四)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未来发展潜力并重

当今科技的发展既有分化又有综合,但总体趋势以综合为主。大学生在四年高等教育中要想使自己毕业后不落伍,只有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打下宽厚的基础,特别是数理基础。加强这些基础学科的教育,主要为学员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普遍的职业基础,提高其军事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西点军校也从中外典型军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认识到,广博的知识基础并不等同于能力的提高。所以西点军校在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视能力、素质、智力的开发、良好思维习惯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员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助于学员将来的发展。

(五)重视心理学及行为科学方面的教育

西点军校对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教育较为重视。他们认为学习这一学科,“可使学员由单个的个人到小型群体直到各种组织的社会机构,在不同层次上和不同范围内对人类行为作进一步的了解”,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员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人类行为的能力,还将对影响人类行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进行更深的探讨和研究,尤其强调的是要引导学员增强其领导能力。”

(六)高度重视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一点在西点军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其教育计划中都反映出来。因为西点军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是激发毕业生在这个世界中有效的应付新情况所需才能的首要品质,所以将学员创造性思维和行动的能力的培养放在其文化教育计划的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西点在创造性的培养上并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几门创造学方面的课程,而是将创造性培养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其整个教学计划中,并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和每一名教师和学员的思想中。

参考文献

[1]中国军校借鉴美西点军校经验打造新型军事人才.中国新闻网.2003.01.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校文艺晚会 问题分析 组织管理模型

1、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在2011年年底军委扩大会议上,胡主席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军上下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号召,迅速掀起了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热潮。

军校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基地,军队院校的文化活动是军事文化的重要方面,军校文化活动对推动军事文化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得到管理者及军校学员的充分肯定,它是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和提高学员能力素质的有效载体和贯彻执行学校各项指示精神的有效力量。作为为数不多的军校文化活动中的重头戏,文艺晚会是展现军校文化建设成果和学员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文艺晚会能否通过合理策划、管理和组织实施而成功举办,贯彻落实学校的文化理念,对于军队院校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军队院校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低、实效差、创新度不高。由于学校的性质、管理模式、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了文化活动形式有所受限、种类偏少、内容较为单一,其组织管理中存在沟通不到位,责任落不实,资源利用不合理,资金管理没计划,风险意识淡薄,节目缺乏创意等诸多组织管理问题,寻找一套适合军校文化活动的先进实用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2、军校文艺晚会组织管理的问题分析

(1)军校学员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形式与内容上缺乏创新

立项要以需求为依据。军校文艺晚会作为项目,若想达到让广大学员喜闻乐见、完满成功的效果,需求调查不可或缺。军校的所有活动的目的都可以归为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造就能力强、作风硬的打赢尖兵。同时,好的文艺晚会应该是内容丰富、创意层出的,应该是形式多、变化多、新意多的,应该是观众乐于主动观看、积极配合的,因此举办文艺晚会,合理考虑学员的感受和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当前军校只是按照部队一贯的风格制作和编排军校文艺晚会,内容大多过于僵硬,过分强调晚会的政策性和思想性,而忽视了晚会的时代性、多样性和娱乐性,文艺晚会节目大多硬派到下级学员单位,导致官兵观看节目中常出现“按规定出席,按规定呐喊,按规定鼓掌”的“被观看”现象。未考虑到: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广大学员的欣赏水品、欣赏角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于保守的节目内容以及过于传统的节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员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总而言之,军校文艺晚会的内容在形式上、内容上缺乏创新,有新意、别出心裁的节目少之又少,归根结底是学员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晚会举办之前缺乏对学员创意的征集,缺乏对节目创意的审核,缺少主要主体观众的参与。

(2)责任落实不严格,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

文艺晚会的高效、顺利举办,需要各参与单位、部门提高意识,落实责任,明确管理范围。许多军校晚会活动,责任落实不严格,造成各单位责任意识不强,常有出了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找不到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现象。明确责任范畴、确定责任单位或个人,能够从思想上使相关单位和个人提高重视程度,扎实提高工作的落实效果。相反,没有严格的责任落实制度,则会导致责任界限模糊,相关单位和个人代谢松弛,思想落后于要求,行动跟不上思想,无法提高工作质量。另外,不明确责任范畴,一旦出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从而导致问题剖析不彻底,纠改工作不及时,无法实现“反馈——提高——反馈”的良性循环。

(3)资金管理缺乏严格计划,花费过多但节目效果提升不明显

资金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内容,是项目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按常理讲,投资越高,则晚会中使用的道具越先进,设备越可靠,安全防范配置越好,晚会效果和质量也就越高。但是,资金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这就要求项目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创造尽可能高的项目质量,切实把握资金投入和项目效果的折中点。一些军校文艺晚会,对资金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晚会的筹办资金花费大,但效果提升不明显。没有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应当投入的环节,或资金支配失衡,不该多的地方结余,不该少的地方不够,既消耗的资源,又未对提升整体晚会效果起到应有的推进作用。

(4)风险意识淡薄,事故发生没有应急预案

“确保安全”是部队最为重要的管理要求之一,军校亦不例外。任何大型活动,均存在潜在风险。这里讲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安全的风险,另一个是投资的风险,也就是说预期无法达到的风险。毕业晚会这样的大型文艺活动,参与人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人员的入场、观看、退场等均存在挤压、踩踏等风险。晚会舞台布置大多是组装式的钢筋结构,省中也出现过不少诸如舞台倒塌,演员不慎跌下舞台受伤、致死的案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火灾等常见安全事故也应考虑在内。另一方面,晚会的举办很可能因为演员发挥不稳定、设备故障等客观原因导致整台晚会的效果不及预期,这类风险也需考虑,并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方案。可是,上述风险在当前军校的文艺晚会举办过程中大多未被考虑,或只形式性的配备几个安全员而已,缺乏实效性。风险等级没评估,风险防范没预案,风险发生没措施的现象在大型文化活动中屡见不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5)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协调也不密切

任何项目管理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沟通问题,项目并非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它是需要所有相关人员和部门同心同德、通力合作的,只有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外部和内部沟通,项目才有可能获得圆满成功。

文艺晚会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成功与否不仅仅与技术部门有关,它往往涉及到设备、财务、调配、学员队、场地等各个环节和部门,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所能完成,因而它需要所有部门实现全面主动参与,达到及时有效沟通,在最短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完成合作任务,或解决问题。文艺晚会项目中常出现的失误或瑕疵大多因为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及时沟通,或沟通之后不重视、不落实、不调整,简言之是部门沟通不畅所致,没有建立起部门沟通的长效机制和营造部门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严重的影响了晚会的质量。

(6)整合不够,排演双方信息不对称

文艺晚会活动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节目的开发,还包括项目的组织。谁来组织实施,如何组织实施,相应的权、责、利如何界定等,都会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是保证晚会项目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若缺乏项目宏观管理人员,使得项目多头管理,会导致指挥不统一、落实困难。或者,将不善管理的项目负责人安排到项目组织实施的前台,则无法调动更多的项目资源,造成管演双方的不对称。因此,如何将项目实施的管理专家和文艺骨干人才整合在一起,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提高对称性和时效性也是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7)责权利不明确,项目负责人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项目负责人实际上是项目成败的第一责任人,对于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给予项目负责人合适的权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使其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军校文艺晚会负责人的权力十分有限,基本上没有用人权、财权,只是组织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施,在对人员的奖惩上没有多少话语权或是根本没有奖惩权力。这样,管理中就缺乏了奖惩这把利刃,无法拉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项目负责人的主动意识不强,也就不可能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负责任。

另外,研究发现,限制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缺乏管理能力,当项目出现严重问题时,只能匆忙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措施,往往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军校文艺晚会的负责人有必要了解、学习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项目的研究进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样有利于强化项目管理力度,提升项目管理成效。

3、军校文艺晚会项目化管理的探索

现代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面向各类大型活动的系统、成熟、高效的管理体系。如能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军队院校的文艺晚会活动的组织管理之中,可以使晚会活动得到全面规划,克服经费、人力、物力等外部条件与晚会效果之间的矛盾冲突,高效和充分的发挥军校文艺晚会活动重要作用,为军校实现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必将丰富和充实当前国内军队院校的项目管理理论,推动学校协调发展、不断壮大。

对于军队高校中许多重要的、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文艺晚会,需要每年重复进行或者定期举办,尽管文艺晚会的举办模式、主题存在差别,但是不管什么主题的晚会项目,都存在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可以探索一条标准化的重复性工作原理。文艺晚会项目从产生到举办完成一般是一个从创意产生、编制计划、实施控制、结果评价的过程,这些进阶关联的几个阶段构成了文艺晚会项目的全部过程。整个流程如图1所示。

(1)创意产生阶段

创意的产生是军校文艺晚会项目的过程模型中的第一阶段。为促进军校校园文化的大繁荣,举办广大学员乐于观看、乐于参与的文艺晚会活动,文艺晚会主题和内容的创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军队高校的文化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学员对文化活动类型、内容的追求的了解,有方向的增加创新创意,以层出不穷、紧扣官兵思想的创意,提高文艺晚会的质量。图2为军校文艺晚会项目的创意产生的流程图,在项目提出之后,要对组织文艺晚会的相关背景资料和可用资源等进行整理和收集,完成资料收集和校园市场调查之后,应对项目创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若不可行则终止,更换下一创意方案;若可行,则进行方案论证,编制项目建议书,准备申请立项,与此同时,创意产生阶段结束。

(2)编制计划阶段

项目的申请及相关计划被批准后,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初步的项目计划,并对项目计划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包括目标、资源、进度及成本等方面的计划分解与落实工作。具体如图3所示。

(3)实施控制阶段

在项目管理的整个周期中,实施控制阶段较为重要。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各分计划的实施和进度、质量、经费、风险等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包括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在管理程序方面,通过主管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以及项目组的定期总结报告,及时掌握项目最新情况和进展,分析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迅速准确地做出处理决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取得优异的项目成果。实施控制流程如以下图4所示。

(4)总结评价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做好各方面的总结、整理及验收等工作,包括整理文档材料、编写人员各项工作总结报告、评价项目整体效果,以及对参与单位和个人进行总结奖励,落实评比结果等。然后通过总结评价结果,对整个规范的项目化程序进行变更。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4、结论

通过在毕业晚会的组织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理论,节目质量和晚会效能有了显著提高,充分证明了项目管理理论在军校文艺晚会中的可用性和实效性。本文的研究为军校毕业晚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丰富了在该领域的项目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云倩.现代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2]约翰·艾伦等.大型活动项目管理[M].王增东,杨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军校学院;淘汰机制;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61-01

1录取阶段

为确保从源头保证学员的高质量、高素质,应把淘汰程序提前到录取阶段,目前,各院校都根据考生成绩网上录取,对预招对象的个人和家庭社会关系不了解,仅能看到本年度考试的文化水平。对于军校而言,文化成绩只是录取时众多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思想、体能基础、成长经历都应该综合考虑,确保优中选优。笔者认为,军校应组织联合考察组到各招生地区与学生“面对面”之后再进入录取程序,随即组成的考察组任务是“全程跟踪”学生的各项检查和审查,对预招对象进行简单的思想摸底、社会访查和基础体能测试,了解每名预招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确保从源头保证高质量,及时淘汰在思想上、政治上、体能上不适合军队的学生淘汰并移交地方招生办公室。

2军政基础训练阶段

军政基础训练是为了实现由青年学生向军校学院的转变,为完成后续学习、训练任务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学生能否成功成为军人的重要历程,也是淘汰程序的关键环节。由于军政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学习生活无不充斥着辛苦、艰难,还有由于教学方法或者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训练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需要的是绝对忠诚等特性的人才,学生则要伴随汗水学会忍耐、坚持等多种品质,在此过程中会有思想上动摇的、坚持不了的等等,对于这些不能适应部队生活的学生在思想工作没有效果的前提下,应及时淘汰。因伤病留下疾病或无法根治的,应移交地方民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军队和地方建立专门基金保证其生活和医疗经费,并在各类政策中予以倾斜,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则移交相关地方院校继续学习。

3学习生活阶段

目前,军校通常采用考试和考察两种形式进行质量评价,而学员领导能力评价、学员品德评定、学员综合素质评价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案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在现行模式中,学员淘汰率低,这就直接制约了人才成长竞争激励机制的完善。笔者认为,要立足未来战争需要,应把思维创新、组织协调、团队指挥等全面素质纳入淘汰体系。由于军事指挥专业的学员在毕业后将成为部队基层指挥员,如果没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就很可能在战争中将自己及团队置于危险之中,为避免“亡羊补牢”应从源头培养学员综合能力并从严把关,对不适合指挥岗位的学员要及时调整专业或移交地方院校。

其实,对于院校本身而言,增加淘汰手段、严格淘汰程序都相对简单,而淘汰后的处理则要军队和地方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目前需要尽快解决的就是地方接收院校的确定。军队与教育部门在军校学籍注册、专业设置上再进一步完善,根据军校分布情况共同商定相关地方院校,并确定相关专业、学制等规章制度。对于所有淘汰者则要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抚恤和补助。

4完善淘汰制度的措施

完善的淘汰制度是军队院校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优秀的军队指挥人才的需要,是新形势军事变革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

4.1 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试制度淘汰制度要能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试制度来支撑,这一制度包含了标准的制定、考试的公正实施等,考试是检验学员学习情况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淘汰制度的运行中,教学管理者必须给学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科学的考试环境,对学员的的考核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既不能只重视知识而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庸才”,更不能造就道德低劣的“社会蛀虫”,同时还要突出对学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考察。

4.2 建立一定的转学机制目前军队院校淘汰的学员一旦因成绩原因退学,学生只能选择回原籍重新参加高考,学员本人及家长也将退学看成人生的重大失败,而较少认为这是人生路上一次小小的挫折或考验。如果因成绩被退学的学员可以转入较低层次院校就读,就可以减少这种人生上的挫折感。同时,高校之间要做好被淘汰学员的转学接洽工作,包括学员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心理调适,互相承认学分以缩短转学学员的学习年限等等。

4.3 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使用淘汰机制由于各院校在办学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院校在使用淘汰制度时可以区别对待。而对于军队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实行淘汰制度,原因有三:①军队院校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军队院校不像地方院校那样进行扩招,只能维持在校小的规模。军队院校是提前录取,生源充足且质量较高,在这种招生基础之上,完全有可能实行淘汰制度。②军队院校是面向部队进行培养,这就决定了军队院校出来的毕业生工作单一。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可以重新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在部队工作,绝不能在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之后,培养出一个不能胜任部队工作的毕业生,所以必须实行淘汰制度。③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军事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不能仅仅将培养目标定位低水平的合格,而应该想世界上优秀的军事院校看齐。为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军校学生,打赢未来的战争,必须加强淘汰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淘汰制度作为一项有效的“反激励”让学员的学习有了新动力,其积极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军队院校教育中引入淘汰机制具有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作用。虽然其存在一些局限,但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体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吸收和采纳。

参考文献:

[1]王德林.高校考试“末位淘汰制”之适用性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4(2).

[2]俞波.浅析军校生长干部学员末位淘汰制度[J].管理观察,2011(4).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 价值观 教育

军校学员价值观具有可塑性,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完全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四有”革命军人,军校学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是共和国未来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中流砥柱,对其价值观的正确塑造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一、军校学员价值观之问题分析

由于受到当今社会思潮的影响,军校学员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这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但也应当看,多元化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使我党我军长久以来坚持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冲击。本段将试从个人主义思潮的出现,受到社会环境冲击的道德观念,职业观的改变这几个角度来探讨。

(一)个人主义思潮的出现

虽然大部分的军校学员,都认为集体主义,奉献精神是身为军人所应当坚持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在不良思潮的侵蚀下,部分W员产生了唯金钱论,唯利益论,唯己论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漠自私。一些学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呈现出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很少关爱体贴战友;二是牟取私利。极个别学员利用组织对其的信任,巧立名目获取非法利益。三是挑肥拣瘦,特别是在毕业分配时,部分学员只强调个人利益,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对服从组织分配、无私奉献青春、献身国防事业等革命军人必备素质消极应付,甚至抵触。

(二)受到社会环境冲击的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的客观现象,没有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重要性上升“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个高度来认识,使得全社会的价值观,不但没有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反而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依靠坑蒙拐骗和贪污受贿产生“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冲击了传统的勤俭节约、勤劳致富价值观。二是某些司法人员“想当然”司法判决,以及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冲击了传统的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价值观。三是个别靠“拼爹”、认“干爹”获得的“成功”,冲击了传统自身努力、组织培养成功成才的价值观。诸如此类负面现象,直接冲击着年轻学员们原有善良、正义、奉献的价值观,使他们困惑和迷茫,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奉献精神、集体利益这些军校学员必备的素质可有可无。有记者曾做过问卷调查:对于“如果你外出,看到小偷在偷东西,但你没有穿军装,你会怎样”这个问题,部分学员选择会告诉被偷的人,并与他一起抓小偷;也有的人选择等小偷走了以后再告诉失主;更有学员认为不关我的事。

(三)职业观的改变

学校学员价值观发生偏差,体现在职业观念上就是,对国防事业建设、对“强军梦”缺乏共鸣,部分学员把入伍上军校,仅仅认同于是一种职业选择,吃苦耐劳、奉献国防的意识淡薄了;有些学员把自己等同于一名普通劳动者,认为军队同样应该遵循企业原则,多劳多得,出勤加班等等都应该有所奖励。职业观的转变,对普通高校学生来说是符合时展需求,无可厚非的,但是我军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队始终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军人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职业选择的第一原则是不容辩驳的。

二、培养当代军校学员价值观之意义分析

军校学员作为未来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要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本段将从党军关系,集体精神,职业观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明确人生向标,一直跟党走

对于军校学员来讲,对党忠诚不仅是由军队的无产阶级人民武装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最高要求。作为一名年轻军人,对党忠诚,充分了解党史并从中汲取养分,是一个军人政治成熟的基本表现。

(二)激活内在动力,摒除个人主义

部分军校学员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求实化的趋势,奉献国防、报效国家、在艰苦岗位建功立业的激情逐渐消退。这些观念的出现,其直接原因他们对于我党军队的光辉历史缺乏共鸣,对于当代军人的历史使命缺乏认同。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价值观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价值观教育,使学员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挖掘出学习做事的深层动力,列宁曾说:“一个人是在对集体的奉献和付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这样的奉献付出又会反过来增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即使把一个个“孤岛”互相连接起来,也会形成大而有力的集体,也会充分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并由此实现每一个人的个人价值。

(三)培养奉献精神,铺就职业道路

献身使命是我党军队教育的基石,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各类载体,教育培养学员献身使命、奉献青春价值观。“只有触动灵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教育学员只有把个人前途与党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否则离开党和人民的利益,只强调个人发展,最终自己也无法发展。通过教育培养,使他们能传承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服从国家调配,使他们军旅生涯走得顺利、走得更好。

三、培养当代军校学员价值观之对策研究

在上述两章分析论述中,我试图梳理了当今军校学员价值观上存在的不足和加强教育的必要性。本段是总结的一章,也是给出解决方案的一章。将从加强输出端水平,加强自我教育,丰富教育手段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分析。

(一)加强价值观教育的输出端水平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输出渠道是教员与队干部、各种宣传媒介,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影响等方面。加强输出端水平,着重应注意方面一是选强配齐教员与队干部,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员与队干部是和学员接触最多,影响最深的个体,教员与队干部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将直接影响学员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二是队干部和教员要有很强能力水平。“想要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员和队干部不仅需要有管理教育学员的热情,更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与其他知识,这样他们在授课或教育时就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就要求队干部和教员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将学习终身的爱好。三是队干部和教员要注重创新。要做到提出的“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发展。”只有队干部和教员采取寓教于乐,贴合时代的教育方式,才能把看似无形,难以形容的价值观教育作为转换器变成学员听得懂,愿意听,甚至愿意传播的东西。另外还需要加强宣传载体的再思考,对于宣传品进行贴合时代的包装,同时积极引导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树立典型等手段,加强价值观建设。

(二)加强军校学员的自我教育

当今军校学员是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变革的脚步长大的一代,他们思想开放、知识面广、分辨是否能力强,只要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他们头脑,他们就会明白:自己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是永远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然选择了军校、选择了部队,也就意味着他们选择了奉献和牺牲。他们应当承受变迁,迎接挑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是中国军队未来的栋梁,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实现个人价值,这不仅是自身完善的需要,也是军队发展的最高理想形态和最高目标。

(三)丰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手段

要使价值观教育收到预定的效果,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关键。因为对军校学员来说,填鸭式的教育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他们,所以采取课堂授课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队干部与教员在课堂授课时做到:一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把“传道受业解惑”当作崇高的事业,投入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做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二是各科教学要认真设计,确定结合的位置和程度,做到结合位置恰当,结合程度适当;三是形成文字方案,认真执行方案,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郭飞峰.论新时期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M].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2]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

[3]列宁.国家与革命[M].人民出版社,2001,(6).

[4]陶行知.W生自治问题之研究[J].新教育杂志,1919,(7).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2名美国总统(格兰特、艾森豪威尔)、4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布莱德和阿诺德)、3700名将军,美国陆军中40%的将军来自西点。更可怕的是在军队之外,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里,1000多名董事长、副董事长,5000多名公司总裁和总经理均毕业于西点军校。这一成绩让许多专业的商学院都相形见绌。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奇怪着:作为世界顶级的军校,培养将军无可厚非,但培养出如此多的企业家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什么培养模式有这么大的能量?

“在其位,谋其政”,“做正确的事”

多变的任务,给Minami上尉提供了足够的挑战来证明他的领导力。

这位从西点军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上尉,正在美军已经攻占的一个伊拉克村庄里,披着阿拉伯人的长袍头巾和当地的酋长谈判。尽管也被当做酋长受到款待,但Minami却不停地对酋长的承诺做出判断。他不了解他,但他们必须设法合作。

村口外的部队一定要安全,这是Minami的职责所在,几个小时之后,他的队伍就要发动一次针对萨达姆残余部队的突袭。有些士兵正在搜查民宅,Minami要保证这些士兵对当地人和他们的财产表示尊重。

局部战斗结束后的一周,Minami开始着手修复市镇的地下水道系统,和伊拉克的建筑公司及一个美国工程师谈判大家的生意合同。尽管在西点军校没学过这个,但Minami像个老练的工厂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程。

伊德·鲁杰罗喜欢把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称为“产品”。伊德本人曾经是西点的产品,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于西点,10年后重返西点当教员。Minami上尉是伊德喜欢的一个年轻人,虽然已经在领导力方面崭露头角,但还只是西点众多产品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一家军事学校,西点有什么培养领导人的奥秘吗?

1998年,这个问题同样引起了伊德的兴趣。作为教员,他曾经在西点的有关领导力培养的文件里找到一行小字,“美国军事学院并没有明确的培养领导者品质的学习模式和理论。”

伊德认为这是有讽刺意味的,难道自诩是“首屈一指的领导力培训机构”,仅仅是碰巧用到了一套长期有效的东西?

当然不是。不过,西点的领导力培训体系的实践性之强,使得任何理论的总结都不能完全正确。NormanSchwarzkopf将军将西点的领导力归纳两句几乎没有什么指导性的话,“在其位、谋其政”,“做正确的事”。

“随便给我找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一流、优秀的领导者。”这是前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戴夫·帕尔默(DavePalmer)将军的一句话。

西点人是能行动的人而不是思考的人

伊德将西点的领导力培养模式归结为六点:选人、挑战训练、评估、辅导、反省、以及允许失败。

曾经,西点人对于自己的模式缺乏理论指导,他们知道这样做有效,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一位西点军校教员领导的研究小组说,我们对西点领导力的培训计划,充其量可以这样描述,“西点有军事课程、文化课程和体能课程。每位学员都要循序渐进地参加一些活动,这些是活动的列表。”

军校之所以有成就,关键是不间断的训练。

麦克阿瑟将军曾说过:“体能的训练将决定智力的高低。”以体能课程为例,曾有中国的商学院的学生参观西点,随西点学生参加了野兽营的活动。其中一项为小组爬高墙,在国内时,17分钟就算是中上等成绩,但是西点的现场冠军ECHO连的成绩是28秒。

尽管经常给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演讲和培训,伊德也认为,单凭讲课是难以提升领导力的,他承认,西点之所以成为西点,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训练,而不是讲解。西点军校的一位前任校长沃尔兰德将军曾说,理想的西点人应该是能行动的人,而不是思考的人。

将军式组织的领导法则平移到商业机构,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伊德常常受到的挑战是对于军队领导的误解,认为军队更多是命令式的组织。

但情况并非如此。伊德说,军队中固然有专制式的领导,但更多的是激励人的领导者。在真实的战争中,军队实行的是极度分权的领导方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授权、激励,在西点的领导力培养机制中处处得到体现。

每年7月1日就会有1300个新的学生加入西点,他们会接受基本的培训,基本培训都是由三年级或者是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管理的,他们负责夏天基本的培训。一个21岁的军校生,要负责培训160名新生,告诉他们如何去走步,如何去穿制服,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第一步要学到的。

为了达到通过授权提升领导力,有时需要允许失败。

军校生罗伯斯,对于要不要给自己连队的两名学员的请假问题上破例比较犹豫。最终,因为两位学员的具体家庭原因,他破例了。欧森上校批准了他的这一决定。后来,更多的学员要求罗伯斯为他们破例请假。罗伯斯发现自己的权威遭到了破坏,他失去了学员的尊重。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点军校 武警合训学员 领导力 培育

中图分类号:E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14-01

在研究了西点军校学员领导力培育模式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社情,针对武警部队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判断总结出符合武警“合训学员”未来发展的相应意见。

一、着眼部队实际,搞好顶层设计

首先是确定培育方向。新时期新要求新挑战,学院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培育出适合部队未来建设发展的基层指挥人才。而作为学员指挥能力核心的领导力,院校则应该对学员的这方面能力着重进行培育。针对当前院校关于学员领导力培育方向不够明确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将所能收集到的教育资料进行整理,并成立一个负责学员领导力培育的职能部门,该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基层部队现状,收集学员毕业后任职情况,根据收集到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员领导力培育的整体方案,其中包括培育的目标、课程安排和教学任务、制度规定实施细则等。

其次要进行反馈调节。学员领导力的提升对其毕业后的任职就业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学员领导力培育的规划设计,将学员的领导力所构成的几点要素设置相应的指标,并对学员各要素的培育状况进行数据记录,根据数据所反馈的实际情况,总结学院在这方面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对学员领导力培育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院关于学员领导力的培育水平。

二、强调思想教育,增强人格魅力

军校在狠抓学员军事和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员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未来的基层指挥官,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军事基础,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必要性。西点军校就针对学员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最理想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强烈的道德感,广的知识面,高超的业务能力和适应作战指挥的良好身体素质”。培育“合训学员”的领导力,就是要锻炼学员的责任感,培养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敢于直面困难并能够妥善处理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一位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指挥员注定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也能够更好的影响下属,使下属对领导者产生了信赖,这为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所以提升学员的人格魅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学员自身锻炼和外来因素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所以,针对这方面情况,应该在学员所有所接触到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着重强调责任、纪律、使命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实守信、正义善良的个人修养和品德。

领导力的培育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有所体现,要重视学员领导力的培育并将学员领导力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在学员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将其领导力提升作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来进行。在培育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的根据学员自身情况的不同,抓住学员的特点,通过理论教育、问题研讨、环境氛围熏陶等办法,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领导力有关的黑板报,利用校园电视台等媒介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领导力培育氛围,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领导力的认识认同;在连队里设置模拟岗位,让学员管学员,并利用连务会等时机,连干部根据学员管理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并根据自身带兵实际传授带兵经验;在学员里设置学员思想品德评估制度,结合学员自身表现做出评比,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学员能够自觉注重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三、增强实战教学,抓住培育重点

作为培育部队基层指挥官的院校来说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从实战出发训练学员教授学员。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的锻炼他们需要掌握的相应的能力素质。

一是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于学员来说,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说是最需要掌握能力素质中的一种,在部队的实际应用就是指部队指挥员通过对方法技巧的使用,使部队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一致,将官兵全部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从而完成组织的利益和既定的目标。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部队的工作任务相当繁杂而且对于标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许多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够顺利完成的,而需要各个部门协作配合。“合训学员”作为未来的基层领导者,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日后在基层单位一些工作的组织开展可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也或许会因此而影响到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

根据各军校学员毕业后任职情况反馈来看,各军校所培育出来的学员文化素质水平的确十分优越,但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学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都还达不到岗位任职需要,对学员在基层任职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院校应该针对性的对学员进行训练,增强学员这方面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任职岗位上能够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带动下属更好的开展所安排的任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树立大局观念。学员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做事谦虚谨慎,以一颗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人或事,善于换位思考,不将自己的主管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为了完成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前行。第二,设置关于沟通协调的教授课程。通过老师的教授,和学员对于所学课本的掌握,对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开展与沟通和组织有关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新闻小组等等,给学员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大场合下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二是决断力 、执行力。决断力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合训学员”作为未来的部队基层指挥员,对于所担负任务的决断会直接影响该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领导者决断力的强弱也就直接影响了领导活动的绩效。军人就应该雷厉风行,个人的执行力就是指个人的办事能力,对于部队来说,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所以,院校培育学员的这方面能力应该根据新形势下的军事变革,转变教育理念,锻炼学员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第一、加强体育锻炼。“练练练,练为战”通过体能训练能够增强学员的体魄,对于群体性的体育训练活动不仅可以使学员之间有着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训练热情,还可以增强学员之间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锤炼了学员的战斗精神。

第二、提供模拟任职岗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点的模式,设置相应的模拟任职岗位,由学员来管理学员。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担任模拟任职岗位,通过在模拟岗位上的实践锻炼,对于所面临问题的决策,所担负任务的处理增强自身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第三、基层当兵锻炼。“合训学员”大部分是由地方高中通过高考这一途径考入合训院校。他们对于真正的基层部队还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认识,学院可以根据安排,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员进入基层部队体验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基层部队的情况,并将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相结合,对比进行反思总结。

第四、野外驻训。战争是残酷的,学员训练应该紧贴实战展开,通过野外驻训,可以使学员能够锻炼自身在艰难环境下的心理素质。通过环境的不利因素培养学员的决断力,为日后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一体化管理 管理效率 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to Enhance

Students' Brigade Management Functions

WANG Jianhua

(Department of Military Command, Shanghai campus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All along, participants is the basic unit of trainees management team, students brigade is at the second-tier location management. Bu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management of the cadet also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increasing the scope of management, manage content more widely, faster-paced problem solving, time management work has more and more tests. To student teams based management model has not fully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needs to participants brigade as the ma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emerged.

Key words integrat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management objectives

1 实施一体化管理,学员大队要发挥信息优势,提高管理效率

所谓“一体化管理”,概括起来讲,就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学员大队为主导,依据条令条例和院校的各项规定,对大队全体学员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从形式上看,有人流、物流、时空;从内容上看,有教育、思想、行政、后勤;从手段上看,有军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管理是军校管理模式由线性化管理转向网络化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结束了以学员队为主体的“单打一”的低效能的管理,取而代之为管理的现代化和正规化。这是因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息息相关。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较量,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搏杀。一体化管理的内涵,实质上是“网络时代”对管理的必然要求。军校改革也正朝着规模化办学的方向发展。目前院校的体制正是军委为实施规模化办学而进行的改革。因此,军校越重视规模办学,越注重规模效益,那么对学员的管理越要适应这种变化。我们提倡“一体化管理”思想,根本就在于提高“信息动力”在管理中的地位,改变过去过多的对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偏重。一体化管理要求以网络形式联结管理中的诸因子,把学员管理纳入信息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大系统中去,从而做到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能。

我军院校的管理形式决定了学员大队是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中心机构。军事院校一般实行“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分为学院、大队(系)、队(中队)三个层次,有的院校地处两个城市,作为学员大队,自然就成为学员管理的枢纽层次。实施一体化管理,发挥枢纽作用至关重要。学员大队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员大队可以根据学员队的不同特点,指导各学员队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手段,适时进行修偏扭正。第二,总结推广带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加以改进和完善。对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问题,可采用集中处理的形式,在网上统一办理,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第三,及时沟通领导机关和学员队之间的联系。发挥好解决自身问题的功能,发挥好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为队干部提供信息支持,为机关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 实施一体化管理,学员大队要调动学员队的积极性,合力实现管理目标

在实施一体化管理中,学员大队要正确定位,充分调动学员队管理的积极性。在学院和学员队之间演好导演角色,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放任自流。只有正确定位,才能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发挥系统管理的整体功能。要实现学员队管理的积极性,主要是依据网络系统,对学员队进行即时的具体的指导来完成。

第一要掌握不同任职学员队的特点规律。根据不同学员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比如,团主任班,年龄较大,职务较高,个人应酬较多。连指导员班,年龄小职务低,训练中伤病较多,容易产生个人感情问题。针对这些学员队的情况,要指导学员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一刀切,简单化。第二要强调品牌意识,创建学员队的亮点工程,充分发挥学员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指导员班,要叫响“练好基本功,当好举旗人”。对团主任班,要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大家当好普通一兵,普通党员,普通干部。第三要开展队与队之间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展示亮点,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碰撞竞争。第四要按级管理,各负其责。学员大队在日常生活中,不直接对学员进行一人一事的管理,一些具体事务性工作,应放手让学员队干部去完成,不要过多插手,学员大队对学员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学员队的管理来实现的。

3 实施一体化管理,学员大队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是学员大队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军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军事人才,实现军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因此,学员大队的一体化管理要围绕教学展开,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宗旨。

第一,要了解教学情况,激励学员成才。大队要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适时地提出各种目标,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二,严格制度,赏罚分明。对学员要定期进行讲评,尤其对那些“违规者”要实施必要的处理措施。如:考试中一旦发现有违纪现象,要严肃处理。如:毕业考核不及格,不准毕业。要教育学员队干部,改变旧观念,提倡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是工作成绩,纠正有些干部不敢暴露问题,怕影响单位形象的错误认识。第三,正规秩序,促进教学。狠抓教学秩序,队列秩序、生活秩序。以良好的秩序,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学员大队要积极组织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大量的有益的实践活动,增进学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成果。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指导学员队根据不同学员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活动内容。比如,指导员班应多开展连队党支部能力训练,团主任班,应多组织一些外出参观,高层次论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各个层次的学员的任职能力,实现管理出人才,管理出能力,管理出战斗力的目标。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60-02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部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17]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荣.军校独生子女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8):467.

[18]梅清海,周建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4,(5):45.

军校学员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它的成功,在现任院长杨壮看来。提倡北京大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人文精神,即中西合璧,功不可没。他非常重视学院与国外的交流,以及从同外引进中国商学院薄弱的新教学体系。他常常称自己领导的商学院“非常国际化”。因为“只有先学习了他们这些东西。我们才能真正发展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他的这种办学方式中,最受瞩目的,一是与西点军校合作办学,二是组织学生“国际游学”。

取经西点军校

烈日当空,西点军校退役军人带领着新人学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或练习打斗,或模拟抢救伤员。但这不是在西点,而是在北大国际,这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新生入学领导力精神训练。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合作,北大国际自有它的道理。

与西点军校的合作源于2004年,时任西点校长的Daniel Christman中将到中国访问,在北大演讲时,被北大国际的领导力课程和学员素质所吸引,随即建议两校开展交流合作。第二年,北大国际取经西点而推出的国际领导力课程便创立起来。此后两校的师生互访、交流合作更是源源不断。

在杨壮看来,与西点军校的合作与交流,主要目的是发掘它的管理思想和西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便给我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都可以把他培养成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这是西点军校前校长戴夫·帕尔默的一句话,杨壮常用它来形容西点军校领导力培训体系的强大作用。

西点学员入学的第一年强调训练执行力,而第二年则开始管理3~10个学生,第三年管理30~300个,第四年甚至可以管理4000个。在西点的信条里:如果没有当过下属就当不好领导。杨壮在考察中感慨:“因此,经过这番训练,你当领导时,就大概知道下属是怎么想的,也知道如何领导他们了。”

他曾经特意观察过西点军校的训练:几乎都是以团队形式展开。并且学校会安排不同学生轮流体验做领导,两个系领导则在一旁观察,了解哪些“领导”在起作用,哪些没有。让学员经历所有涉及领军人物品格的过程,包括风险与压力的承受,到心理和身体的支撑,再到意志力的锻炼等。

在能力培养之外,最让杨壮惊讶的是西点对学员品质的锤炼,例如,他们强制规定学员不能撒谎、不能欺骗,并做到知行合一。这让杨壮反观起国内的企业家:“我们的企业家很少有信仰。达到目标就可以了,在精神层面没有特别要求。”杨壮说。

西点之于企业的价值,体现在每一个毕业季:很多著名企业会提前去西点物色人才,将机会留下,等他们服役完成再入职,而无需再次面试。西点也由此而获得“美国最大商学院”的美誉。让杨壮好奇的是,这些学员,并没有接触过金融、财务等专业学科,但他们却能快速成为商界领军人物。在交流中,杨壮发现了其中奥秘:“西点军校毕业生有顽强的毅力和明确的目标,到企业后,很快就能补所需的技术。”

他这样总结西点军校的领导力培训:军事、体能、智力、道德、精神和社交方面六个领域的训练,分别指向能力、素质、品格。对领军人物的训练,特别强调素质和品格两方面。

以“游学”启迪智慧

“国际游学”是北大国际的另一个特色。从2005年开始至今,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日本、印度、韩国、欧洲及美国。

这也曾引来一片质疑:MBA学员可谓个个见多识广,这种参观拜访相比于他们经历过的众多商务合作谈判,又有什么价值?

北大国际的解释是,30年前中国国门一打开,国人的学习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正是这种外向的学习之心,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国际学界所说的“中国奇迹”。而30年后,中国在商业、利益层面与国际接轨之后,只有以更细致从容的心态去体味多种文化、寻求世界背后的真实,才能锻造一个人持久的能力,而这种成功也才更扎实,更经得起风浪。

作为北大国际的领头人,杨壮用行动践行着这种理念。

“这不是旅游。而是游学。”他要求学生在出去前都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例如,预先思考好自己希望在游学中学到什么、有什么问题需要在游学中求解等。而带队教授,则需要在游学中向学生解答。或者组织讨论。

每当学生们游学归来,杨壮都会趁热打铁举办一次游学反思会,并邀请相关名人来对学生的经验所得提供点评。在杨壮看来:“这才是游学应有的态度,这么做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到在教学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

最明显的例子是,学生们在游学德国之前,只能惊叹于西门子每小时能接收900万欧元的订单,销售额每年高达750亿欧元。而在与西门子管理层的座谈中才得知,支撑这些惊人业绩的,是公司清晰、长远的发展战略。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分析与预测。从西门子投资和研发团队构成上发现:在产品创新的问题上,德国推崇的已经不再是“产品创新”,而是“产品周期创新”,即从产品生产到退市都会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以便在新一代产品上做出更大的创新。

在奔驰总部感受过“做最好的,否则你什么也不是”、“只有员工才能使我们与众不同”的口号,才理解到奔驰着力建设温情企业文化的深层原因:随着全球老龄化,劳动力的短缺将导致人才短缺和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如何留住好的人才,则是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上一篇: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