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22:50:30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边缘化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地位

我国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明确指出: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各高等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在开设各专业课程的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其后,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3月中旬致函各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重申各高等院校不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还要改革传统的、落后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这是我国教育部继苏步青、匡亚明(1978年)等公开倡导高等院校必须设置大学语文课程之后,对高等院校必须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再次申明和强调,其目的在于加大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的力度,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遵循我国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设置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其大学语文课程大都被当做基础性的公共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大多处于尴尬的边缘课程境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现象及其成因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状

高职院校课程都偏实用,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理论,因此专业课是学生都比较关注的,而对于英语、语文、体育等这些公共课就没有过多的注重。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在课时的分配和师资的配置等方面,相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语文的课时极少,每周只有4―6节课;大学语文的教师力量薄弱,很多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不具备高等院校的任职资格等。由此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呈现出严重的边缘化倾向,这种“边缘化”现象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成因

1.要求不明确,缺少必要的约束力

探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首先就要从学校本身出发。高职院校本身对待专业课和对待文化课就是不一样的态度。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严重“边缘化”的倾向,很多教师不以为然地说:相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最起码的政治权威性;相对于外语四六级考试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技术层面的强制性要求。可见,要求不具体,缺乏强制性的约束手段,是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严重“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认识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的负责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利益来谋取自身的眼前利益。即使是语文教师,也没有端正对大学语文的看法,他们认为语文是“副科”,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学生学好学不好都无所谓。而学生更是由于对大学语文的认识不到位,感觉学语文没用,所以在语文课上存在着违纪、逃课等现象。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院校的高层领导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相关条例的论述,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的教育与熏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品格、道德修养等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语言素养、文学品位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功能。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应从制度层面对大学语文教育作出硬性而具体的规定,比如,大学语文教学应达到多少课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才能通过,否则不予毕业,以刚性的约束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二)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将现代多媒体电教设施引进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将沉闷、静态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幻化为生动的、鲜活的、立体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大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习惯。

2.开展课外经典美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写作运用能力。每学期开学伊始,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自选10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或者1―3本中外名著作为课外阅读文本,并要求学生每读一篇经典美文或者一部中外名著就要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

3.开展演讲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趋活跃,因此锻炼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尤显重要。而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演讲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大学语文,就是因为感觉学语文没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所以要想改变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地位,在根本上还是需要加强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多教授一些学生能用到的东西,根据学生的专业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穿插下列实用性教学内容:(1)读后感;(2)评论;(3)总结;(4)合同;(5)假条;(6)通知;(7)会议记录;(8)报告;(9)请示等,尽管这些内容我们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会作专门讲授,也应根据所选内容进行适当穿插,以强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使二者相得益彰,以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

总之,要想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地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教学设置上作出制度安排,学校要在制度落实上务实到位,教师则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综合施策,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淑红.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知识;德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4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7-03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人们往往用“人文性”或“工具性”来加以描述,或者用其他性质来加以补充。在具体语境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呈现两极对峙状态,或是此消彼长的境地。“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种本来用于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的也是抽象的切分,竟演化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两块分裂的实体。这种分析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本来面目的变形过滤。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什么?为其做价值辩护的是当代社会的需要、学生发展的满足以及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当前知识状况,这三方面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动力,也是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逻辑起点。

一、研究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逻辑起点分析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或健全人格)的直接从事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人才”,“使受教育者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潜质”。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终究是暂时的,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然产生,这已是被西方发达国家(如瑞士)所确证的事实。为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强调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的同时,应留有余地,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艺理论学习比例。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而应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层次的高移作积极的准备。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需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指对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将是学生就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关键能力。一个人以语言为工具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能力是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表现。在高职大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责无旁贷。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人才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相对于传统培养的熟练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素质教育内涵。具体到课程和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鉴于此,应重新审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价值,拓宽教学视野,更深层次认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从而凸显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特色,加快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建设

(一)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衔接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高校非中文专业语言文字基础薄弱这一现状,教育部安排在高校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因此,这门课在开设之初便带有补课性质。但是随着中学语文课改的开展、深入,这种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学语文的继续,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加剧这门课的边缘化倾向。大学语文课程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课,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1.从语言知识的传播来看:在语文课识字、语法、词汇、修辞、文章与文学的知识中,词汇、语法、修辞是在中小学阶段就系统学过,文章学的知识也在写作教学中接触过,高职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故“大学语文”首先应具有“梳理”与“激活”的功能。即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对中小学已学文学知识加以梳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起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旧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将学过的作家(流派)从宏观上加以审视。这便是一种知识的梳理、补充,显然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比只是零碎地学习一些新的名家名篇有用得多。

2.就鉴赏教学而言,语文课是遵循识字阅读(含讲解)赏析的途径。“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关于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说:“艺术的魅力可以存在于故事的骨骼里,思想的精髓里,因此一个大作家的三相――魔法、故事、教育意义往往合而为一而大放异彩。”文学鉴赏是与文学作品的一种“接近”过程,读者在鉴赏中认识“故事”,发现“教育意义”,同时体味“魔法”给他带来的种种欢欣、惊奇、迷惑。文学批评是“接近”后的超越,它站在高处,带着分析的眼光,试图于现象背后寻出本质,探出深刻的一致性,并将“魔法”的种种西洋镜戳穿。

3.从写作能力的提高来看:高职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赏类文章的创作,而是指针对专业、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写作实践,如应用写作。写作能力是当今人才必须亟待加强的技能,因为“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具备基本读写技能。”大学写作应以普通中学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二)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

子曰:“君子不器。”高职院校不是培养工具,而是培养“究天人之际、探心灵宇宙、悟时代精神、会文理一身的,行走于天地之际大写的人”。而“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程中,这种功能从实现的途径来看有四种情况:第一,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它们做出的阐释、评价,或者说是阅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的。第二,通过语言本身,语言就是对“人的精神教育”,文即是道,语言本身内蕴着思想、人文、德育、态度。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态度”。日本语文教育家枝诚记说得好:“即便是写一篇报告,真实地记述、恳切地解说,这样的态度,也是国语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张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无误地理解,养成这种包容的态度,就是国语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第四就是黏附在“思想”、“人文”、“工具”上的特定的价值观。“课程编制或课程分析的起点在于所信奉的价值观”,可以说,价值观决定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所有目标。明确功能实施的途径,必将体现到具体的听说读写教学目标的分析上。

(三)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又可叫做思维的智力品质。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这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对思维品质的概括主要是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五种。在高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仍是应当值得关注的,尤其应注重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创新阅读意识的培养。培养出这种思维品格,对日后他们在自身专业领域中培育开拓创新意识很有好处。

首先,“大学语文”应当让学生继承宋朝以来的“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它。比如,逆评阅读法,即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朝着向习惯性思考方向相反的方向去分析、思考、评价、总结。发散阅读法,让阅读朝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阅读视角去批评鉴赏,最后得出不同的正确结论。激发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文学观点,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

其次,大学语文还应围绕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仔细研究情况,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的观点,并能议论聚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第三,批判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分析是建立在一定的工作概念上的,也就是说,介绍给学生相应的文学理论的知识是让学生达到阅读目标的先行条件。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选择

高职大学语文不应该是“一纲一本”,也不能只存在一种课程形态,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可以研制动态的课程具体形态,包括课程结构的方式与课程内容的确定和组织两方面。高职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主要是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高职大学语文课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养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他们的权威阐述;第二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围绕课程内容可设计开发多种具体形态的课程,如:可以开设经典赏析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开设语言艺术、口才训练课程,训练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开设影视欣赏、美学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总之,谋求大学语文课程的多种形态的努力,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当然,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性,是有条件、有制约的,那就是必须与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应和,系列课程必须统一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职能。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效率,发展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必须从课程定位做起,它关系到此课程的性质、作用、发展的途径,更关系到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的方法等等。总之,大学语文课程所灌输的人文精神、所培养的各种能力都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学生素养与能力培养的要求。庄子《逍遥游》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厚积薄发才能有所创新。高职大学语文显然就是学生蓄势的途径。大学语文是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正如哈佛校长陆登庭在北大演讲时说的:“大学帮助学生寻找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是必须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杰出性应该表现在善于塑造健全完善的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 严雪怡.人才类型结构的发展变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J].职教通讯,2004,(09).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育;人文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80-02

一、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重视是大势所趋

自从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来①,大学语文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三十余年中,大学语文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由最初的蓬勃兴旺――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系学子必修课,到后来的黯淡无光――逐渐转为高校课程体系中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而尤其近十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存废也已赫然出现在报刊媒体上,屡见不鲜。

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有着复杂的原因。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经济运动之中。知识分子纷纷下海,人文精神普遍陷落,人文学科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关于学科实用性的诸多质疑,而理工商法专业则因其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得到了切实的关注和发展,进一步挤压了人文教育的空间,使得大学语文从大学生必修课转为必修的选修课,再转为选修课,甚至在选修课上消失。从学科内部来看,体制的忽视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普遍下降,而教材的良莠不齐也使教师无所适从,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奉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满足于对篇章字词的条分缕析,对思想内容的总结概括――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四语文”的称谓就是这种抵触情绪的表露。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实际上,从“1997年开始,中国语文教育就遭遇了广泛的批评和讨论。”②大学语文在日益边缘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它本来应该肩负的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英才的光荣责任。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200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国语文课的关注和重视。2006年11月,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达成“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的共识;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大学语文重新受到重视,从客观方面来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综合国力逐年增强,经济迅速崛起,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主观方面来看,是中华文化固有的艺术魅力散发光彩,国人重新发现传统文化并重建文化自信的结果。

可以说,大学语文成为高校必修课是大势所趋。现在绝大多数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必修课,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对大学语文课程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和教学力量。据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统计,截止到2006春季学期,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①因而,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随之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二、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大意义

大学语文是高校课程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限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它还具有更为广阔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这是参与祖国建设文化大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谋求自己民族文化的生存之道,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大国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相应地一起抓。

其次,是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世界性合格公民的需要。大学语文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世界性的文化讯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习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固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人物,但是作为一个在地球村上生活的新世纪公民,必须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并具备相应的现代品质。

再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人文情怀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恰恰更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因为人文素质不仅能增加学生就业时的软实力,而且给与学生强大的发展后劲。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表示,他们的成功与青少年时代的人文熏陶是分不开的。钱学森先生曾说:“忽视文学教育就等于摘除了青少年身上的‘通灵宝玉’。”把文学教育看作是学生的“命根子”。再如杨叔子教授,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多年来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

在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之初,倡导者们曾对其意义做了如下归纳: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②四点意义由浅而深,由小而大,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几点意义归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概括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无论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是意义深远的。因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普适性很强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习者作为一个人的人文情怀和基本素质,无论对于什么学科、专业的学生,它都是适用的。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展望

大学语文课程的起落变化表明,唯有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才有生存的空间。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尤其对有着独特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大学语文要在高职院校里生存和发展,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意义和学科定位,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开发新式大学语文课程。配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进程,开发与学生的就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注重工学结合的新式课程,从“实用性”上,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文技能,切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人文性”上,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自我心灵,陶冶个性情操,全面提高自我的人文素质。

第二、建立“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以大学语文作为突破口,整合、改进原有的人文类课程资源;开拓新的人文类课程,完备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给每位高职学生以完整的人文素质训练;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第三、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人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人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人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人进行素质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无疑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指导思想有许多相一致的地方。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也必定带来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活跃。

总之,大学语文教育现在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文化无疑将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育部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强调和重视,是党和政府重视中华文化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高职院校应借此良机,积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让高职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广泛推展开来。

注释:

①冯红.论当前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和教育功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

②邢宁皓.大学语文的未来何去何从――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 02- 13.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内容构建

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语文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语文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教师只重视内容教学而忽视人文性意义传达的状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探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对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树立新的教学观,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首先,大学语文承载着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功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之所以能得到延续和保留,并在当下继续发扬光大,主要依赖大学语文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重新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文化素养。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忙碌的社会气氛,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用到读书上去,不是翻看手机朋友圈就是玩电脑竞技游戏,造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大学语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取向普遍呈现低俗化的趋势。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低俗歌曲、网络混战、语言暴力倾向、八卦新闻,乃至各种性暗示意味极强的广告,诸如此类的现象和“事件”此起彼伏。因此,抵制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走出低俗化已是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大学语文的学习。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的内涵而不在于书本本身的知识。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上都有所提高,而且在语文文化内涵的熏陶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等。(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更注重整体的审美感受,不能用舍本逐末、抛弃整体的审美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要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到文章的字字珠玉,不能一开始就讲一些枯燥的概念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新唤起高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为毕竟大学语文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只开一个学期,最多开一学年,每周2-3课时,这就导致大学语文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起到情感培养和人生引导的作用。如果成功唤起高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课余时间学生总会找到多种途径去进行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把阅读变成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方式。语文知识讲究学以致用,不能光说不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要讲授传统的经典知识体系,又要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实践应用型的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并布置与之相应的写作练习。教师也不能只根据课本教学,不能书本上有什么就只教什么。有一些东西虽然课本上没有,但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用的,也应该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比如,引入解读课文的方法和多角度阅读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想象力。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是“粉笔+黑板”,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帮助学生融入进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关于文学作品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人体不同感官的记忆能力是不同的,我们能记住10%阅读到的、20%所听到的、30%所看到的、50%所听到和看到的、70%自己动口说的、90%自己动手做的。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虽然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属于通识课程,但是老师和学生都要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老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能仅仅把教学当作对于知识本身的传授来组织课堂活动,还应该注重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学生也不能因为语文知识的枯燥,就把大学语文课当作“游戏课”来上,放弃大学语文的学习;学校要把大学语文和专业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上,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来定位,要加大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力度与教学力度。

二、大学语文的内容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建设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应该更加侧重于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则应当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并重,不能有所偏颇。(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方面的构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在精神方面的构建应该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修养的培养,发挥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方面,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偏向于那些既有华丽优美字词又有内在思想和情感的文章,文章中既包含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内容本身又蕴含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而学生在词句的不停琢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章的影响和熏陶,文化底蕴也因此而慢慢积累。因此,通过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明悟道理,达到“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行在春风化雨般的美文学习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另一方面,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文化均可以融入大学语文中,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多注重真实情感,不过分考量文化功底,这样反而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借助这些作品来品味社会,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遇到挫折时的抵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应该具有谦逊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也应该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点,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那么语文教育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方面的构建。具体如下:1.大学语文课程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听的能力主要指从对方的话语中,能够捕捉到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与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说话方式的选取、通过言语表达自身感情的能力,等等。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挑选上可以选用任何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其中可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多人交谈、演讲、故事、辩论等多方面内容。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包含基础训练。而最基础的就是朗读训练,要求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毕竟不是每个高职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因此进行口才训练之前首先要做好普通话的训练。有了良好的普通话功底,再对朗读、演讲、辩论、求职演说等进行口才练习,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突出。高职大学语文听说内容的选择应当与学生课余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课余活动相贴近的,学生更有感触的听说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2.大学语文课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繁杂资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文章的思想和内涵观点以及作者含蓄的言外之意的把握能力等。在大学语文课程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但必须具有代表性,供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来达到鉴赏文学作品把握古今思想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缺漏:古代文学所占比例大于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大多是李白、杜甫等的诗词以及元曲和明清小说;当代文学的选择上大多是鲁迅、徐志摩等的作品,对于巴金、茅盾等的作品却极少涉猎,更不用说外国优秀文学的选取。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取上应该博取百家,不偏不倚。3.大学语文课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可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没有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由于学学语文的是高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为了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对自如,教师需要对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进行筛选,不能什么都写。为了培养高职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该选择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的写作内容,因此老师应对写作内容作出慎重选择。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时,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2]郭海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郭真.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构建微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高校体育专业 人文精神

引言

按照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只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其人文素质往往不尽人意,更谈不上具有所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乏,不仅会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道德上容易出现偏差,而且增加其同周边人往的难度,为其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工作上的发展制造重重障碍,更为其周边人群乃至社会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麻烦,最终从总体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这一缺陷,其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即为提高其人文精神比较可行的一种方法。

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即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强调对人尊严的重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现代社会之所以强调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的精神的总称。

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了自己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等人文精神的追求,会成为大学生刻苦努力最直接的原因,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人文精神是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对弱者的尊重、对受害者的同情,是现代社会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因此具备如此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使人对其作出道德良好的评价,从而愿意与之互相往来。[1]最后,具备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需要承担其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而只有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其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为自己的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具体表现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较其他专业学生更为严重,很多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

同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艰苦的付出。而体育专业在此方面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专业主要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付出,而体育专业的艰苦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肉体的痛苦上。很多学生由于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的缺乏,既不愿动脑筋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也不愿忍受刻苦学习和训练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最终结果是不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最终成绩。

(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少考虑他人,人际关系很差

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在他人眼中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而由于其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缘故,他人更容易认为其说话和行动不经过脑袋,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型“野蛮人”的类型。[2]这样行为的必然后果是对他人有意无意地感情上和利益上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其他同学会自觉地避免与其交往,或者以更缺乏人情味的方式与其交往。最终结果是其人际关系很差,为周边人群所排斥,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

(三)养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正是因为其人文精神的缺乏,所以往往不注意自身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对他人的恶劣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很多严重影响他人的不良习惯,如不顾场合,经常性地作出粗俗的言谈及相应举止,在公众场所抽烟,酗酒闹事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直接损害了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其必然受到周边人群的排斥,自身的后续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总体上来讲,大学语文所包含的知识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会取到相应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对人文精神提升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促使其养成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叙述。如南北朝时祖逖“闻鸡起舞”、北宋时范仲淹“划粥”苦读的典故,《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经历,以及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就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苦苦追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接受这种大学语文教育,必然会对此方面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其“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历史上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体育方面的竞争历程,其中阐述的道理正是现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形成的基础。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接受此类教育时,必然会与其从事的各项体育竞技活动产生共鸣,从而促使此方面精神的形成。

(三)使其养成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道德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表述。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孝道,仁者爱人的美德。基督教文化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因为弱者而对其鄙弃。事实上,如今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核心来源就是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四)有利于其养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精神

大学语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向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记述,这些记述都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让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明白集体协作、互信互助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每一种都是人应当怎样对待其他人的道德上的要求。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亦即离不开周边人群的承认和帮助,历史的经验教训无不告诉人们这一被无数事实证明并被无数文学作品所记述的真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体育系的学生们在注意身体活动和锻炼之余,也会认真思考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从而真正理解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与他人交往的良好品格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促成自己此类精神的形成。

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受到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其并不能达到上述的理想效果。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虽然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比重过小。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仅作为全校所有专业包括体育专业的公开课的形式出现,而且对于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语文素质偏低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课程教学安排的教学量是严重不能满足其要求的。

第二,从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均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大学课程教学中,学校本身以及体育专业的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而使其对学生人文精神起到的提高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基础偏差的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由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平均水平较其他专业偏低,很多语文知识甚至都不能真正理解,比如古文的阅读,涉及到很多典故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必然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作用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消除或者减少以上限制的影响。

第一,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重要性的宣传。这种宣传的目的是使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师生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从而能端正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态度,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能落到实处。

第二,适当加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因为目前公开课形式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严重不能满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适当加大其所占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3]

第三,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同其他专业学生区别对待,采取适合其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特点的特殊教育方式。以避免普通公开课式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难以跟上进度,从而影响其对人文精神提高的效果的情况发生。语

参考文献

[1]胡银根.人文精神含义等若干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刘显.略论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之关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4).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内容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46-02

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语文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大学语文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教师只重视内容教学而忽视人文性意义传达的状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探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对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树立新的教学观,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首先,大学语文承载着传播优秀历史文化的功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之所以能得到延续和保留,并在当下继续发扬光大,主要依赖大学语文的学习。其次,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重新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文化素养。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忙碌的社会气氛,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用到读书上去,不是翻看手机朋友圈就是玩电脑竞技游戏,造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大学语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取向普遍呈现低俗化的趋势。伴随着时代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低俗歌曲、网络混战、语言暴力倾向、八卦新闻,乃至各种性暗示意味极强的广告,诸如此类的现象和“事件”此起彼伏。因此,抵制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走出低俗化已是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大学语文的学习。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的内涵而不在于书本本身的知识。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和交流上都有所提高,而且在语文文化内涵的熏陶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等。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更注重整体的审美感受,不能用舍本逐末、抛弃整体的审美感受来讲具体的技巧,要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到文章的字字珠玉,不能一开始就讲一些枯燥的概念性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新唤起高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为毕竟大学语文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只开一个学期,最多开一学年,每周2-3课时,这就导致大学语文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起到情感培养和人生引导的作用。如果成功唤起高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课余时间学生总会找到多种途径去进行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把阅读变成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方式。

语文知识讲究学以致用,不能光说不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要讲授传统的经典知识体系,又要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实践应用型的知识技能。例如,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并布置与之相应的写作练习。教师也不能只根据课本教学,不能书本上有什么就只教什么。有一些东西虽然课本上没有,但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用的,也应该引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比如,引入解读课文的方法和多角度阅读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想象力。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是“粉笔+黑板”,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主动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帮助学生融入进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关于文学作品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人体不同感官的记忆能力是不同的,我们能记住10%阅读到的、20%所听到的、30%所看到的、50%所听到和看到的、70%自己动口说的、90%自己动手做的。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类型定位。虽然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属于通识课程,但是老师和学生都要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程来进行学习。老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能仅仅把教学当作对于知识本身的传授来组织课堂活动,还应该注重知识技能、思想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学生也不能因为语文知识的枯燥,就把大学语文课当作“游戏课”来上,放弃大学语文的学习;学校要把大学语文和专业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不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上,把大学语文当作必修课来定位,要加大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力度与教学力度。

二、大学语文的内容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建设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应该更加侧重于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大学语文则应当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并重,不能有所偏颇。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方面的构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在精神方面的构建应该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修养的培养,发挥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方面,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偏向于那些既有华丽优美字词又有内在思想和情感的文章,文章中既包含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内容本身又蕴含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而学生在词句的不停琢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文章的影响和熏陶,文化底蕴也因此而慢慢积累。因此,通过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明悟道理,达到“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行在春风化雨般的美文学习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另一方面,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文化均可以融入大学语文中,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多注重真实情感,不过分考量文化功底,这样反而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借助这些作品来品味社会,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遇到挫折时的抵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应该具有谦逊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也应该能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特点,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那么语文教育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方面的构建。具体如下:

1.大学语文课程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听的能力主要指从对方的话语中,能够捕捉到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与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说话方式的选取、通过言语表达自身感情的能力,等等。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挑选上可以选用任何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其中可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多人交谈、演讲、故事、辩论等多方面内容。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包含基础训练。而最基础的就是朗x训练,要求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毕竟不是每个高职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因此进行口才训练之前首先要做好普通话的训练。有了良好的普通话功底,再对朗读、演讲、辩论、求职演说等进行口才练习,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突出。

高职大学语文听说内容的选择应当与学生课余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课余活动相贴近的,学生更有感触的听说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大学语文课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繁杂资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文章的思想和内涵观点以及作者含蓄的言外之意的把握能力等。

在大学语文课程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但必须具有代表性,供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来达到鉴赏文学作品把握古今思想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缺漏:古代文学所占比例大于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大多是李白、杜甫等的诗词以及元曲和明清小说;当代文学的选择上大多是鲁迅、徐志摩等的作品,对于巴金、茅盾等的作品却极少涉猎,更不用说外国优秀文学的选取。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取上应该博取百家,不偏不倚。

3.大学语文课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对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可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没有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由于学学语文的是高职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为了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对自如,教师需要对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进行筛选,不能什么都写。为了培养高职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语文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该选择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展的写作内容,因此老师应对写作内容作出慎重选择。

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和内容构建时,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对大学语文进行合理的开设和教学,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2]郭海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郭真.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构建微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作者简介】徐 媛(1985― ),女,宁夏银川人,研究生,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语言学。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一 、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因大学学科专业化的发展,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远不如中小学语文重要,不再是基础与核心课程,但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母语教育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不论在语文知识、能力,还是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大学语文都应该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性与深化性教育,是更高层次上的语文素养教育,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具备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这是语文教育领域争论最多的问题。不论专家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如何界定,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征是无需质疑的。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延伸,也应该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大学语文也是一门实践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且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语文实践。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汉语能力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显得更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没有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缺失语文实践的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采取的授课方式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课的思路也依然是从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的介绍到段落大意的划分再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归纳总结。教师掌控整个课堂,唱着“独角戏”,同时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从历史背景、艺术理论到人物性格、艺术成就进行“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则成了观众或者配角,配合着教师完成他的教学任务。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设计提问以促进学生思考,没有组织课堂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没有落实阅读(朗读)以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感悟人文情怀,教师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这种课堂教学缺失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而脱离了语文实践的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原因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中缺失了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都应该在语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语文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不能和自然学科类课程一样去力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不能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有一致的理解,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参考资料进行生硬的宣讲灌输,而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读、思、议的实践中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的美。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感染能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校办学理念中缺失大学语文应有的地位

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着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质的办学理念。在这种办学理念之下,学校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最大目标,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性学科。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因而课时一再被压缩,有些高职院校干脆不开设大学语文。这种办学理念下,大学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为高职学生提高基本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中应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应该是公共必修课。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笔者执教的高职学校为例,大学语文作为公共选修课,在第四学期开设,总共36课时,采取的是合班授课,每一个班约有两百名学生,而在这一学期里学生还会因要参加实训课而总有几周不能来上课。在仅有的30多课时里开展充满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学生也难有学习的热情。

三、如何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一)增强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首先要有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而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切实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通过大学语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现代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增强竞争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而要想能“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就必须先有语文的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

(二)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建议

1.从学校层面更新认识,给予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地位

很多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文化修养的全面和谐发展。对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甚至取消了,这是学校层面没有认识到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早在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里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而后,又在2007年第38号文件中,再一次向全国高校提出此条建议。因此,高职院校当然应当开设大学语文,并把它纳入公共必修课系列,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课时间,让教学活动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开展。

2.客观看待师资现状,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在“重技术轻人文”的大环境下,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没必要认真上,采取应付式教学,不愿意精心备课,只依靠教材或教参上课,也不愿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局限在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上,没有知识的延伸与更新,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的这种状况除了受大学语文课程不受重视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教师有必要学习了解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前国家教委高教司也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不难看出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和人文性学科的性质特点。

因此,在高职院校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重新认识语文课程,更新语文课程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学科,有人文性学科的教学特点。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推动下,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却犹如一潭死水,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不甚明了。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也就不会有正确的教学行为,就出现大学语文课堂里缺乏语文实践性的教学现象。教师的教学如同自然学科的教学一样,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读、悟、议等语文实践。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以便教师能认识到大学语文人文性学科的教学特点,并以其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

其次,教师还要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也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性质特点,且人文性与工具性都离不开实践性。工具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学语文还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人文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一样,既担负着提高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又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不论是大学生母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感悟中完成的,教师的越俎代庖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教师还要树立“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要看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不一样。教师还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语文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受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关于我院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WRGK2009006)

参考文献:

[1]乔光辉.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浅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2]刘邦凡,张松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策略[J]. 语文学刊,2013,(12).

[3]夏家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2,(4).

[4]岳德虎,覃俊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缺失及改进[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到重视,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个人和国家民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受重视是大势所趋

自从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来①,大学语文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三十余年中,大学语文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由最初的蓬勃兴旺——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为非中文系学子必修课,到后来的黯淡无光—逐渐转为高校课程体系中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而尤其近十年,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存废也已赫然出现在报刊媒体上,屡见不鲜。

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有着复杂的原因。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经济运动之中。知识分子纷纷下海,人文精神普遍陷落,人文学科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关于学科实用性的诸多质疑,而理工商法专业则因其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得到了切实的关注和发展,进一步挤压了人文教育的空间,使得大学语文从大学生必修课转为必修的选修课,再转为选修课,甚至在选修课上消失。从学科内部来看,体制的忽视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师资普遍下降,而教材的良莠不齐也使教师无所适从,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奉行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满足于对篇章字词的条分缕析,对思想内容的总结概括——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四语文”的称谓就是这种抵触情绪的表露。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实际上,从“1997年开始,中国语文教育就遭遇了广泛的批评和讨论。”②大学语文在le益边缘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它本来应该肩负的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英才的光荣责任。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200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国语文课的关注和重视。2006年11月,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达成“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的共识;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要求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大学语文重新受到重视,从客观方面来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果。我国综合国力逐年增强,经济迅速崛起,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主观方面来看,是中华文化固有的艺术魅力散发光彩,国人重新发现传统文化并重建文化自信的结果。

可以说,大学语文成为高校必修课是大势所趋。现在绝大多数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必修课,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对大学语文课程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和教学力量。据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统计,截止到2006春季学期,全国已经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因而,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随之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二、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大意义

大学语文是高校课程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限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它还具有更为广阔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这是参与祖国建设文化大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谋求自己民族文化的生存之道,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大国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相应地起抓。

其次,是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世界性合格公民的需要。大学语文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世界性的文化讯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习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固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人物,但是作为一个在地球村上生活的新世纪公民,必须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并具备相应的现代品质。

再次,是培养职业型人才人文情怀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恰恰更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因为人文素质不仅能增加学生就业时的软实力,而且给与学生强大的发展后劲。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表示,他们的成功与青少年时代的人文熏陶是分不开的。钱学森先生曾说:“忽视文学教育就等于摘除了青少年身上的‘通灵宝玉’。”把文学教育看作是学生的“命根子”。再如杨叔子教授,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多年来花了很大的精力在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上。

在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之初,倡导者们曾对其意义做了如下归纳: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②四点意义由浅而深,由小而大,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几点意义归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概括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无论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是意义深远的。因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普适性很强的课程,它重在培养学习者作为一个人的人文情怀和基本素质,无论对于什么学科、专业的学生,它都是适用的。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展望

大学语文课程的起落变化表明,唯有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才有生存的空间。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尤其对有着独特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大学语文要在高职院校里生存和发展,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意义和学科定位,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课程。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开发新式大学语文课程。配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进程,开发与学生的就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注重工学结合的新式课程,从“实用性”上,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文技能,切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人文性”上,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自我心灵,陶冶个性情操,全面提高自我的人文素质。

第二、建立“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以大学语文作为突破口,整合、改进原有的人文类课程资源;开拓新的人文类课程,完备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给每位高职学生以完整的人文素质训练;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第三、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人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人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人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人进行素质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无疑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指导思想有许多相一致的地方。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也必定带来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活跃。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大学语文 重要性 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对于包括三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要。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在提倡人文素质的今天,大学语文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文基础课程中的地位却日渐萧条,与各类专业课相比,更是显得不足轻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因专业的开设随时修改或删减。在所有人文基础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与政治类课程无法相提并论,也远没有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受重视,甚至连选修课也基本没有开设。然而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又经常因为语文知识的贫乏造成许多的不便和错误,例如最常用的请假条和通知写作。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1 日常生活中对语文知识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存在,是我们从咿呀学语就润物无声地在使用了,早在我们与人交谈、认字、写字、写作文、写材料,甚至读书看报等等都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然而很多人在上大学后,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了,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写的请假条,经常连最基本的格式、称呼都写错,有的甚至连请假内容那么短短几句话都出现很多病句、错字;其次就是学生写论文,论点论据文不搭题,里面也是错字、病句连篇;再次,在工作中,人们写材料、写公文,通常也是文种不对或书写格式错误,常常也是要上网或者重新翻书来核对确认;在如今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环境下,连最基本的语文知识都不懂,如何谈人文关怀、人文素质?

以上种种都是因语文知识的贫乏造成的尴尬,可见语文运用的广泛和重要性。而今大学语文课程却断层了,各高校对开设大学语文“不够热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2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2.1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符合国家教育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16号文)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外,还要特别加强素质教育,这符合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通知确立了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目的。可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顺应了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依靠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这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环境。

2.2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本质特点是培养学生有活跃的思维、富有想象的创造力和能运用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求学过程中能拓宽自身视野、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健康品格。

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上除了突出专项职业技能外,还要把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教育系列课程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夯实课程根基。大学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其目的是为其它专业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学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各种技能的一项重要环节。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成为学生提升全面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包含了国家和民族需要传承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教材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内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世界之美、人性之美、语言之美,展现着丰富的人生百态、人世沧桑和生活历程,从而引导和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构建,增强学生人文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政治理论课和一般人文修养课所无法取代的。再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来看,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增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与素质的融合,提升品德修养。

相对于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养相对偏低,可利用大学语文的教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格,培养爱国情怀,教育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大好平台,它所产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一门课程的范围。

2.4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精神境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专业成才”,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精神成人”。要做到“专业成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任何专业都离不开语言之间的交流,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写计划、写总结,任何科研项目都离不开论文表述,只有精确地使用语言工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交融起来。例如,理工科专业要有基本的文字功底来准确地叙述实验过程,并书写实验报告;园林设计专业在创作设计中为了体现出文化氛围,往往要使用诗词曲赋来命名,其中插花艺术为了表现其意境的深远,往往是借景抒情,以景达意,还有旅游专业,靠的就是最明显的语言魅力和文学素养。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有目的地锻炼说话能力,锻炼口才,使学生能流畅而优雅地使用语言。还可以欣赏高雅的文学作品,来增加审美情趣,提升欣赏品味,改善认知能力,从而合理调配知识结构。

另外,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精神成人”的主渠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提升精神境界。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教育必须做到德教为先,以大学语文课自身的魅力引导教育学生懂得爱、懂得奉献、懂得人生,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精神,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实现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2.5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独立性精神培养的必然要求

大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阶段,为了高考,很多人都照着书本的答案去做,不敢多做思考。在大学语文课文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实施自己的想法,可以利用大学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来改变学生们长期以来存在的等老师讲解正确答案的做法。学生在课堂内外,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搜索,不是找百度就是找谷歌帮忙,而不是自己先到图书馆或资料室找相关的书籍或材料查阅,然后再进行思考,得来的答案,完全没有自己思考的成分,没有自己的思想。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也变少了,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也经常遭到冷场,提问时,一个个宁可低头不语,也不愿意思考回答。

所以,要利用大学语文课的独特魅力,通过精选优美篇章,从文学性、知识性、时代性方面寻找可以探讨的话题,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例如:在课堂上互动性地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反映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并分析探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和开拓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大胆求证、大胆尝试,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新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追求方向,促使各种不成熟观点走向成熟,从而具备精神独立性。

2.6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各项能力培养的基础

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来判断其学识、修养和能力,口语是各项能力的基础。大学语文内容是古今中外的优美篇章,对培育学生口才表达能力方面是最有益处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首要问题就是向别人推销自己。很多毕业生在人才招聘会上用语言推荐自己都很艰涩;很多新生,在课堂的自我介绍时连话都讲得不清不楚,有的连普通话都讲不明白,咬字不清。大学语文课堂上可通过诵读文章、练习吐字归音等语音基本常识,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

在经济发达和自由竞争的社会中,口语表达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和交流能力的体现,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就能得到这方面很大的锻炼。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内容的探讨,练习态势语、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基本技能。大学语文课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口才的充分表达。思维的活跃、方式的活跃、师生关系的活跃。在课上培养学生养成发言的习惯,让学生不怯场,任何时候都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3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与任何其他形式教育一样,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培养人才的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原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3]大学语文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在这一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并开好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4-128.

[2]傅文第.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第10篇

1.要求不明确,缺少必要的约束力探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首先就要从学校本身出发。高职院校本身对待专业课和对待文化课就是不一样的态度。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严重“边缘化”的倾向,很多教师不以为然地说:相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最起码的政治权威性;相对于外语四六级考试而言,大学语文缺乏技术层面的强制性要求。可见,要求不具体,缺乏强制性的约束手段,是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严重“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认识不到位一些高职院校的负责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利益来谋取自身的眼前利益。即使是语文教师,也没有端正对大学语文的看法,他们认为语文是“副科”,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学生学好学不好都无所谓。而学生更是由于对大学语文的认识不到位,感觉学语文没用,所以在语文课上存在着违纪、逃课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院校的高层领导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相关条例的论述,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的教育与熏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品格、道德修养等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语言素养、文学品位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功能。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应从制度层面对大学语文教育作出硬性而具体的规定,比如,大学语文教学应达到多少课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才能通过,否则不予毕业,以刚性的约束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二)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将现代多媒体电教设施引进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将沉闷、静态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幻化为生动的、鲜活的、立体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大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习惯。2.开展课外经典美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写作运用能力。每学期开学伊始,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自选10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或者1—3本中外名著作为课外阅读文本,并要求学生每读一篇经典美文或者一部中外名著就要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3.开展演讲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趋活跃,因此锻炼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尤显重要。而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演讲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大学语文,就是因为感觉学语文没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所以要想改变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地位,在根本上还是需要加强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多教授一些学生能用到的东西,根据学生的专业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穿插下列实用性教学内容:(1)读后感;(2)评论;(3)总结;(4)合同;(5)假条;(6)通知;(7)会议记录;(8)报告;(9)请示等,尽管这些内容我们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会作专门讲授,也应根据所选内容进行适当穿插,以强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使二者相得益彰,以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总之,要想改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地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教学设置上作出制度安排,学校要在制度落实上务实到位,教师则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综合施策,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之路。

上一篇:电子技术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课程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