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5:27:15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逻辑思维;培养;训练

应用写作是现代职场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工作技能,这一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逻辑思维则是应用写作的根基。所谓逻辑思维,就是有规律地思考问题。应用写作中所表达的情感、所运用的语言、所呈现的条例均依靠作者的逻辑思维。

因此,作为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教学一直注重学生的应用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目前高职大学生应用写作逻辑思维现状

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一直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大不如前,针对这现象,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造成学生应用写作水平下降源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侧重辞藻的修饰而忽略写作的格式、步骤、写作材料的排序等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在应用写作时由于缺少逻辑思维训练而存在的一些问题:

1、语言过于简练,介绍事由模糊

例如教师在讲授到应用写作中的通知写作时,要求学生自拟一份通知,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完成一份通知,其内容是:

通 知

各位同学:

下午13:30在3号教学楼门前集合。

班长:XXX

XX年XX月XX日

我们在完成应用写作时要语言简练,条例清晰,此通知的确做到语言简练,并且是惜字如金,然而,该通知也是错误百出。首先格式出现问题,“各位同学”应顶格,而不是空两格,此种格式在许多医院门前粘贴的《感谢信》中极为常见,正是由于这一错误示范间接造成对正确知识的学生否定;再有就是“各位同学”,哪个班的学生没有说清楚,没有指向性,“下午13:30在3号教学楼门前集合”中没有具体说明哪天的下午,集合做什么事情,易造成阅读通知人的猜测、误解,从而影响通知的目的。造成语言过于简练,介绍事由模糊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完成应用文时没有考虑到语言的指向性,文字之间的衔接性,归根结底就是缺少逻辑思维的训练。

2、结构混乱,条理不清

在讲授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本学期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中可以清晰的发现,不少学生所写学期总结写成了学结,注重表述本学期开展学习的情况,最终的考试结果,而缺少了从总结中吸取经验的部分,没有对整篇文章进行周密的构思,仅仅是表现出文章题目中的一个部分。可见,在完成应用写作之前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缜密的构思,然后运用华丽的辞藻进行呈现。

二、培养和训练高职学生应用写作逻辑思维的方法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适应职场需求,更快、更准的成为为职场先锋。为达到该目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应用写作逻辑思维的现状,经过长期的时间一线教学及研究,得出要培养和训练高职学生应用写作逻辑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设逻辑思维训练课程

逻辑思维在应用写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结构全篇,条理清晰

在写作的过程用运用逻辑思维可以避免文章的结构混乱,条例不清的现象。针对一片文章的题目可以通过分析归纳、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及反面、比较、鉴别的方法来提炼主题,主题明确才会有清晰的提纲,全篇文章才会结构完整,条例清晰。

(2)材料抉择,凸显主题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需要完整的结构,清晰的条理,还需要突出主题的材料支撑。材料的选择离不开逻辑分析与归纳,一个好的材料可以成为整篇文章的亮点,成为经典。

要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就得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而最有效的训练来源于知识的储备,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应用写作开设相应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

2、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应用写作课程中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将传统的课程按照一项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划分,学生在进行每一个工作环节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解答的作用,学生通过真正的动手实践后掌握到知识。

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应用写作课程中就是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文种的写作过程中发现逻辑思维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主动的培养和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引用写作水平。因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远比他人强加给你的知识接受的更好,运用的更自如。例如,教师在课上为学生布置一项工作就是XX公司成立30周年,邀请合作公司的领导参加周年庆祝活动,活动当天,为表合作公司领导莅临欢迎,需在活动现场发表欢迎词。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依据文种的特点结构全文,组织材料,润色词语,从而通过写作的环节锻炼学生的应用写作逻辑思维。

3、经典材料的借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借鉴一些名家的作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授如何设计全文结构时,可借鉴鲁迅先生《祝福》的开场与结尾的设计,在开场时提出疑问,使读者带着“祥林嫂是谁,为什么在祝福声中死去?”这样的疑问阅读全篇,最后在结尾处有一次体现出祥林嫂死在祝福声中,首尾呼应,逻辑思维彰显无遗。

同时教师在授课工程中科布置相应的名家作品为必读书目,限定一个月或是一学期为时限进行作品阅读反馈,可要求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带着问题阅读《红楼梦》,例如,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为什么看什么都是大的呢?通过学生的品读可以了解作者写作时的逻辑思维,从而在自己写作过程中适时借鉴。

4、课堂逻辑思维训练

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亦可在授课过程中抛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根据该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炼主题,以此训练学生的应用写作逻辑思维,例如让学生观看《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视频,然后完成一篇演讲稿,学生通过视频的内容会归纳出“人性拷问”、“适时排解情绪”等主题。

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这是逻辑思维的概念,通过对逻辑思维概念的进一步认识,我们不难发现,从应用文的结构、主题、材料的整理、词语的运用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它贯穿于整个应用写作过程。高职学生需要的是适应某个工作岗位的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与水平,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文丰.高职应用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赵绍全.财经应用文写作[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1.教师教学任务重

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因为应用写作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大学生灵活掌握应用写作技巧,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应开设应用写作教学,从而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师人数不足,整个院校的写作教学任务集中在部分教师身上,使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改进与创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师知识陈旧,教学理念落后

还有部分高校虽然已认识到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高校中的教师本身的应用写作水平并不高,且有部分应用写作教学的教师是由一些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兼任。虽然这些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因为其并不是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其应用写作知识一般都是沿用在学生时代学到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比较陈旧,不能积极创新,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也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比较保守,不能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需要对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这样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大学生能够学到一定的应用作知识,但是有部分知识已经失去了实践意义,影响了教学质量。

3.专业安排与教学实际存在出入

在民族地区的大学中,具体的专业课程安排与实际的教学实际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应用写作课程是文科类学生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其必修课。但是多数情况下,学校发放了具体的应用写作教材,但除了针对汉语言文学学生开设具体的应用写作课程,对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安排具体的教学。这导致同样是文科专业学生,但两者参与应用写作课程学习的情况却不同。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专业安排与教学不符的现象。

4.学生汉语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民族大学中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作为其第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较低,因此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学生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阻力较大。且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滑,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不能主动写作,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应用写作的教学任务。

二、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发展思路

1.运用多元教学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促进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文化氛围下的教育,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情境模拟代入法。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模拟代入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模拟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完全置身于惟妙惟肖、生动可感的情境中,更好地体会写作方法。

(2)口头作文训练法。口头作文训练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应用写作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来阐述整个作文的构思以及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复述出来。让教师当堂进行点评,指出文章的不足,并进行改正。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在短时间内作文的思维能力,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随堂习作练笔法。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入随堂习作练笔法开展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斟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笔,然后开展具体的练笔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4)归纳总结概括法。对于应用写作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归纳总结。另外,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让细心的学生总结概括平时训练以及课堂理论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开放课堂教学法。素质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营造开放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写作知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构建开放型的课堂。

2.加强阅读训练,辅助写作联系

除了在应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还应该加强阅读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阅读。教师在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通过阅读一定的资料和理解教学内容,并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可读性的书籍,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培养学生的课堂阅读习惯。

(2)课外阅读。应用写作教学中只有课堂阅读还远远不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通过接触课外生活,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教学发展。

3.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写作教学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技术组织丰富的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地区的大学教室中已经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在应用写作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课堂内容,通过不同的实例,为学生讲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已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并积极寻求促进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和 谈.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困惑与出路[J].办公自动化,2011(4):8-9.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3篇

应用写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应用写作课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方面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用写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许多员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实用的文章”指的就是应用文。应用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课程。那么何为应用写作呢?应用写作就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并逐渐转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所在院校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常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笔者就教学过程的探索谈谈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

1.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本科院校只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性写作课程或者应用写作选修课,开设的学期在大一或者大二,总课程大约30课时。现有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种不少于20个,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很多院校尽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但形同虚设,学生没有学到应用写作的知识,写作课程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学习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文体的写作,应用文作为常识性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应用文的重视度不够。而且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没有记叙文的有声有色,议论文的深入浅出,抒情文的强烈感情,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

3.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可选的教材版本很多,但这些教材始终没有突破介绍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一传统的编写思路,内容庞杂,重理论、轻训练,例文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需求,写作训练单一、陈旧,无法开拓学生思路。

4.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写作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模式“知识传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任课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写作格式,最后出题让学生仿写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貌似循序渐进,实则弊病很多,收效甚微。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以致用,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因而应用院校培养人才定位明确,它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是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岗位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二是学术定位: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广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在借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应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突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依据“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素质为本位、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思路,按照“职场需要、按专业发展优化、按照职业成长”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对接校园活动、对接职场、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分为校园类、职场类、其他应用类等,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一学科需要的实际情况,按一定顺序讲述各个部分的内容,先讲校园类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接下去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需要到的职场类应用文,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合同等,最后其他应用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又顺利对接职场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并用于实践之中。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文体情境,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用需要为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搜集写作材料,确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运动会、学代会等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班务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学会写作通知、简报、计划、总结、个人简历、自荐信、海报、议案、演讲稿等应用文种,把枯燥乏味单调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团委的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而且让枯燥的应用写作变得鲜活起来。

3.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文种不同,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项目任务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评教学法等。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任课教师给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和报告的写作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是事务性文书,报告是公务文书,两种文书分属不同的类别,在格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总结和报告的例文让学生明确其区别。在语言掌握上也是如此,应用文语言和文学性语言区别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语言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例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然后掌握应用文的开头、结尾等专门用语,并用于写作之中。应用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具备写作能力,任课教师无论是任务的设定还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确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4.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师主要是师范院校文学院培养的教师,他们语言功底深厚,熟悉写作理论,但缺乏对专业课程深入的了解,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专业实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职业需求无法体现,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模仿例文,无法动笔进行专业写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院校意识到这种教学的不足,由专业教师进行教授,能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的不足,但由于他们写作知识不系统,过于强调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背离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要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应用写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鼓励语文教师通过顶岗锻炼深入行业一线,熟悉行业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专业职业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水平,强化教学效果;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使教学活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写作这一职业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风平,等.公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探.应用写作[J].2007(2).

[2]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祝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之我见.职业与教育[J].2011(8).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48—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普遍下滑:少数学生连总结、简报、调查报告都无法完成;一些学生由于应用写作能力差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部分学生在实习时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写作能力的要求而被婉拒。笔者一直在高校从事应用写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对大学生应用写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探索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途径,有了一些体会。

一、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下滑原因分析

(一)教学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英语、轻母语”的思想

虽然大多数高校取消了将英语四六级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规定,但是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仍然迷信英语证书,所以,高校“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仍在继续。[1]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英语的授课实数、考核目标等作了明确规定,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却没有保障。一是教学时间没有保障。应用写作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无法展开系统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很难实现。二是师资队伍没有保障。不少高校应用写作专任教师少,兼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又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技巧,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三是经费投入没有保障。各高校普遍存在写作研究经费不足、项目申报困难的现象,在科研方面处于劣势,处境越来越边缘化。

(二)应试教育消磨了大学生的写作激情,使其产生厌烦心理

笔者在长期应用写作的教学和研究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应用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排斥”、“害怕”、“厌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应试教育的摧残。学生对写作的排斥心理并非与生俱来的,许多学生在开始接触写作时是充满好奇的,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处于应试状态的学生都要经历高频度、高密度、高强度的“魔鬼式”的写作训练,为拿到高分,学生不得不遵照专家和老师总结的的作文模式来写,久而久之,写作新鲜感消退,态度逐渐消极,最终磨去了写作激情,产生了厌烦心理。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在延续,学生的写作主动性未被激发

长期以来,大学应用写作课程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理论、技巧的传授上,不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且方法守旧,先讲概念、分类、再讲写作模式、接着分析范文,评析病例,最后结合材料依葫芦画瓢地练习,机械枯燥。虽然开展了写作实训,不过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或者写一些简单文章,实训时间不充沛,方法手段单调,不能突破课堂的限制,而且实训的内容没有跟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大而空,不能给学生带来写作刺激,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不到教学目的。

(四)网络抄袭成风,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写作素质的下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网络抄袭提供了温床。据了解,一些大学生论文写作非常“高效”,不需要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材料搜集、架构运思等一系列过程,轻点鼠标进行复制、粘贴,不一会儿就攒出了一篇论文。依赖这种捷径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养成极为不利:首先,网上的复制粘贴只能简单拼凑论文的外在格式,作者的写作思维是无法复制的,缺少了运思过程,学生的写作素质无法养成的。其次,丰富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理论思索才是论文写作的精髓,这也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2]

二、创新写作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

(一)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即要求尊重学生、顺应教学规律,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写作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需要完成四个转变:

1、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走下“神坛”,走到学生中,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走出“迷城”,明确目标,主动求索,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2、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求解决方法。

3、教学目标的转变:应用写作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常见文种的写作模式和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开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运思、建构、分析、综合、质疑、创新能力等,真正实现写作教学的革新。

4、考核方式的转变:建立以动态考核为主,年终考核为辅;实际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考核方式。以考核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彻底改革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培养开放、创新型人才

1、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冲开封闭枷锁

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应用写作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模式化写作,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和写法。从思想内核上看,应用写作过程就是一种思维展开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对应用写作而言,谋篇布局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准确度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等。因此,应用写作课程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事物的规律和趋势,然后再将思路转化为外在表述。

2、引入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

倡导和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开展应用写作教学,可以极大丰富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创新应用写作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灵活,更具有场景化和生活化;建构应用写作教学网络系统,突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创造出一种主体性、互动性的写作教学模式;同时也可以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枯燥”、“无趣”、难教的现状,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实用,精讲多练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讲授写作理论和写作规律,辅以写作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明白应该怎么写,但是动手能力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指导思想上的转轨,切实做到由“以写为主”代替“以讲为主”,压缩理论讲授时间,加大动手写作份量,做到“为写而讲,以讲促写”,注重实用性,实现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转变。

2、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紧密联系实际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要突破课堂教学的藩篱,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实现与校内“小环境”、校外“大环境”的紧密衔接。一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让学生作为助手参与教学活动和学校行政事务,如安排学生列席系部会议,完成“会议记录”、“纪要”、“简报”等文书;结合团委开展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完成“策划书”、“实施方案”、“总结”等文书材料。二是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顶岗实习,结合实际工作,练习专业文书的制作;动员学生参加“农村支教”、“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调研报告”、“通讯”等文书。

3、围绕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密切挂钩

应用写作在高校是作为基础课开设的,基础课顾名思义,是为专业课提供支撑和基础的。有意识地将应用写作课程与所学专业挂钩,增加专业文书写作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充分展示应用写作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将公务员作为就业首选,因此,应用写作教学可以拓展思路,开设一些延展性科目,如申论写作辅导,宣传材料写作指导等,帮助学生增加就业砝码。

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大学应用写作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方向,将写作训练作为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抓,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棣.高等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应用写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许多员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实用的文章”指的就是应用文。应用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课程。那么何为应用写作呢?应用写作就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并逐渐转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所在院校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常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笔者就教学过程的探索谈谈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

1.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本科院校只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性写作课程或者应用写作选修课,开设的学期在大一或者大二,总课程大约30课时。现有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种不少于20个,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很多院校尽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但形同虚设,学生没有学到应用写作的知识,写作课程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学习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文体的写作,应用文作为常识性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应用文的重视度不够。而且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没有记叙文的有声有色,议论文的深入浅出,抒情文的强烈感情,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

3.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可选的教材版本很多,但这些教材始终没有突破介绍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一传统的编写思路,内容庞杂,重理论、轻训练,例文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需求,写作训练单一、陈旧,无法开拓学生思路。

4.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写作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模式“知识传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任课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写作格式,最后出题让学生仿写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貌似循序渐进,实则弊病很多,收效甚微。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以致用,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因而应用院校培养人才定位明确,它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是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岗位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是学术定位: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广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在借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应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突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依据“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素质为本位、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思路,按照“职场需要、按专业发展优化、按照职业成长”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对接校园活动、对接职场、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分为校园类、职场类、其他应用类等,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一学科需要的实际情况,按一定顺序讲述各个部分的内容,先讲校园类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接下去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需要到的职场类应用文,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合同等,最后其他应用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又顺利对接职场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并用于实践之中。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文体情境,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用需要为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搜集写作材料,确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运动会、学代会等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班务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学会写作通知、简报、计划、总结、个人简历、自荐信、海报、议案、演讲稿等应用文种,把枯燥乏味单调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团委的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而且让枯燥的应用写作变得鲜活起来。

3.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文种不同,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项目任务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评教学法等。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任课教师给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和报告的写作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是事务性文书,报告是公务文书,两种文书分属不同的类别,在格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总结和报告的例文让学生明确其区别。在语言掌握上也是如此,应用文语言和文学性语言区别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语言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例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然后掌握应用文的开头、结尾等专门用语,并用于写作之中。

应用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具备写作能力,任课教师无论是任务的设定还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确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4.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师主要是师范院校文学院培养的教师,他们语言功底深厚,熟悉写作理论,但缺乏对专业课程深入的了解,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专业实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职业需求无法体现,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模仿例文,无法动笔进行专业写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院校意识到这种教学的不足,由专业教师进行教授,能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的不足,但由于他们写作知识不系统,过于强调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背离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要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应用写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鼓励语文教师通过顶岗锻炼深入行业一线,熟悉行业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专业职业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水平,强化教学效果;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使教学活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写作这一职业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风平,等.公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探.应用写作[J].2007(2).

[2]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3.081

作者简介:姚荣(1979-),男,广西平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招生就业处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渐趋务实,更为注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作为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能力之一的应用写作能力,在毕业生求职应聘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现状

应用写作不仅是一门应用型课程,还是整个大学教育中重要的素质结构部分。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积极的思维品格、创新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应用写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应用文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得不够透彻,对基本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掌握不深。二是应用写作的运用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什么样的情况应该使用何种应用文种不清楚,对使用的文种应该如何着手写作不了解。三是应用写作技巧能力缺失,不但是遣词造句存在问题,而且层次不清楚,条理不清晰。

2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应用写作能力对毕业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与其作用并不相符。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2.1高校对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首先,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高校在写作课上虽然在教育意识及课程设置上给予了充分重视,但是应用写作所占的比例却不高。其次,除了中文专业之外,不少院校及专业(特别是理工科、艺术体育类专业)都未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或者只是开设了《应用写作》的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最后,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却没有重视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学完课程后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

2.2教师在应用写作授课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操的情况

首先,应用文种多而复杂,各文种的要求及写作技巧也有很大的区别,要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教材的教学要求比较困难。其次,在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上,基本上都是按照课本的大纲,按部就班,教学方式也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际的训练和点评。最后,由于理论灌输且缺乏训练,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难以做到熟练运用。

2.3学生不重视应用写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学生在走向社会和职场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使用应用文的机会少。其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非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因为其职业预期和文字管理类岗位有差距,而对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再次,应用写作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目前相对方便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便利地利用网络资源,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网络迅速地搜索到相应的应用文的格式及写作要点、范文等内容来进行参照,从而更加忽视对自身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

3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途径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原因的分析,就如何提高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3.1在观念上,需要高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作出积极的转变

首先,高校要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应用写作课程作出合理的安排,在学生中普及应用写作教学,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其次,教师要注意实操实训对于切实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作用。应用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不盲目追求多而全,而是应该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对毕业生走入社会和职场有较大用处的内容,调整理论讲授和实训的课时比例,加大实操实训力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最后,学生要提高对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重在应用写作能力培养上下功夫;要转变应用写作枯燥乏味,完成难度低(有格式参照,可以方便地从网上下载)的观点;要让学生意识到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对适应职场需要、提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在内容上,要根据社会及职场需要进行安排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落实到应用写作上,就是要调整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以能够满足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一是要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学生在就业时经常会需要的应用文种,如招聘考试时经常遇到的应用写作内容,在课程上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就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应聘都有实际的意义。三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应用写作能力是职场基本能力之一,毕业生所从事的绝大部分岗位和工作都要用到应用文;也是毕业生走向岗位和职位的必备能力,特别是在管理岗位上更是如此。因此,调整目前应用写作的内容及重点是十分必要的。

3.3在方法上,要用系统的实操实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高校应用写作更多的是采用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互动的、案例讲解式课堂教学也较少,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以训练为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法要做到合理安排内容、讲解理论到位,重点突出训练,做好总结提高,即要做到内容,理论、训练和总结的统一。合理安排内容是基础,即不再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必要文种的选择;讲解理论到位是关键,既要清晰地讲解文种的写作要求,又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掌握写作要点;重点突出训练,即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写作的训练,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要做到学习一种文种,训练一种文种,掌握一种文种;做好总结提高,即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点评,不断总结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文种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3.4在形式上,要丰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的平台和途径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应用写作能力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实际需要使用率低,学到的应用写作知识没有使用的地方,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产生无用之感。为此,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这种状况的消极影响。一是高校应该在普及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这个平台,可以是相应的讲座、论坛或者培训中心,辅助课堂教学,用于学生应用写作素质的提升。学生可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巩固、提高应用写作能力。二是可以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如可以策划举办写作类的知识竞赛、应用写作技能展示活动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三是利用学生参与高校日常管理这一途径,锻炼学生的应用写作等能力。如学生干部、勤工助学学生、社团管理学生等,在参与学校事务中也会接触到各类公文等应用文种,指导老师应该对此类学生提出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提高应用文在学生中的位置。

3.5在评价上,要创新考核方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核心构建评价制度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评价的主要方式。创新考核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考查为主的方式,更多的是采取更新的评价形式,更偏向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考核的方式。一是要考核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按照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心,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二是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要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考核方式,更为侧重学生实际应用写作能力的考察。三是需要加强课程考核要求,务必通过考核使学生充分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不足,不断提高应用写作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不是仅仅带着应付课程考试的心态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长辉.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训练模板体系的构想与设计[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4).

[2]黄燕梅.提高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4).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实训平台 人才培养

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曾在2003年至2006年就写作的改革、重要意义及现实情况发表了3篇调查报告,对美国大公司和美国州政府的职员写作情况作了一个总体评价,就写作的重要性而言,美国大公司和美国州政府都认为这是职员必备的基本技能,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养。但同时也发出强烈的“警告”,现实中很多职员对于写作不重视,或者本身的写作能力相当欠缺。尤其是来自州政府的职员,大多数人的写作能力很难达到政府所要求的标准。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生不一定非要会写诗歌、小说等,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章,而且非要写得既扎实又通顺不可。无论是美国大学董事会全国写作委员会调查报告中的写作,还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章,其实都是我们常说的应用写作。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地位并不显得突出,但就其作用而言,它远比文学艺术类课程发挥的作用更明显。不管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划、总结,还是毕业之时的求职信,甚至是热门的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都属于应用写作的范畴。但现实大学中应用写作的教学情况和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让我们堪忧。由于应用写作相对而言,其格式比较规范、固定,现实案例相对死板,以至于让学生感觉应用写作就像“八股文”。而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显得比较呆板,导致应用写作课程并不受学生欢迎。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练习过程中会不断发现练习的兴奋点,对教师上课未能讲解自己有新看法的地方往往也比较大胆提出来,对不同文种之间的区别也会不断向教师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新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佳。换言之,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工作和生活要求的写作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全面,而构建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应用写作实训平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重点有所区别的教学实践训练。

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相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人才培养重视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强调专业的核心地位,但往往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理工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对专业课程相当重视以外,其他课程基本上保持一种漠视或者说考试能过就行的态度。对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分析透彻,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与其专业密切结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文科类的学生,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写作的关系相对密切,就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相对全面的教学实践训练。整合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就要建立一个材料丰富的应用写作教学训练库,再针对这个教学训练库进行系统、有条理、有原则的分类。以笔者的教学实际为例,笔者将教学实训平台的对象分为三类: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在这个基础上,再将每个教学班按专业进行分类,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网络工程、电子应用技术、英语、景观设计等。教学实训平台分成三大类,并不等同于将教学内容分成三大块,而是对其学习的侧重点进行区别。通俗而言,就是将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作了区分。如对于行政管理的学生而言,公务文书即法定文书,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求每类文种都是理解并会撰写。但对于网络工程的学生而言,除了理解公务文书的格式,文种的学部分了解就可以了。

就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分类及其重点,笔者作以下说明,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一,文科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主要放在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和经济合同方面。但除此之外,对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有其他的要求,如经贸类学生要求重点解决经济文书中的所有文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则还要求对信函文书、法律文书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第二,理工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则主要放在事务文书、法律文书和某些经济文书上,对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策划书等与之专业相关性较强的文种要作重点训练,理工类学生通常对于这些教学实训感兴趣,而且也较主动与教师交流。第三,艺术类学生,教学实训重点在说明类文书、企划类文书等。与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不同的是,艺术类学生思维较发散,创新思维活跃,跳跃较大,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只能从对其感兴趣且有创造性的文种入手。而相对于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和法律文书,大部分则是其了解的范围,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

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没有重点的,即几大类文书——公务文书、事务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信函文书等,应处于教学重点或中心位置,但由于学分分配、课时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差异等实际因素,将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进行区分,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需要,也是其应用性的体现。

二、丰富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强化实践与训练的关系,打造基于师生互动交流为核心的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开放式教学实训体系。

从应用写作知识来看,其基本上属于块状式,即每类文书有每类文书的特点,教学过程也可以分成若干小块来进行。而从学生专业来讲,其专业方向又属于线条性,每个专业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应根据这种专业性质有的放矢开展教学工作。实际上也就要求,应用写作必须进行条块式糅合起来教学,这就使得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必须丰富多彩。而在教学实训开展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师主导、学生实践、师生互动、共同交流”的原则来进行。教师出于训练目标与专业匹配度来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实训,同时也会根据课程体系、理论需要及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教学实训。这类教学实训,视其课程需要可安排在课堂上或课外完成,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教学实训进行抽查。学生实践是教学实训的核心,通过教学实践,不仅要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举一反三将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挖掘,甚至要对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对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主动将学习情况向教师汇报。教师在教学实训小结中,要将教学实训过程存在的典型问题与不常见的问题整理出来,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使学习效果更好。以通知的实训为例,在完成理论课程之后,通知的练习主要侧重在标题结构、主送机关、正文及落款四个方面。训练标题结构,教师要注重通知分类后结构的引导,即转发性通知与批转性通知的区别应该如何界定,任免通知与任免决定的异同在什么地方,事项性通知和会议通知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对通知的分类及实际应用才会得心应手。而在通知的主送机关训练上,则反映出通知文种在行文方向的多样性,如何来区别通知、通告、公告甚至通报,都可以在主送机关上加以区分。除此之外,训练学生熟悉通知的写法、通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相对规范的格式,这些与其他公文训练大体相当。

当然,应用写作教学实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与训练上,更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训形式。精讲多练已经成为很多应用写作教师的共识,也是学好应用写作课程的不二法门。但如果实训形式单一,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应用写作课程产生排斥作用。丰富教学实训形式,使应用写作实训时常保持新鲜感,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参与实践训练,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丰富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形式,其主要的途径有:第一,建立、健全课程训练网上数据库,使学生通过发达的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动手练习。网上数据库是学生学完理论学习后,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应用写作实训材料,只有建立并完善课程训练的网上数据库,学生才有可能找到可靠的素材进行练习。网上数据库分类既要有体现各类文书和文种的区别,又要有题型的分类。不仅如此,网上数据库还要有相关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反馈。第二,开展参观、岗位实习、写作竞赛等实训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应用写作实训活动中来,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效果。参观有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类文书的应用范围、作用及写作规范,学习各类文书整理的原则,使学生受到较强的感观冲击,是学生认识学习应用写作重要性较有效的办法之一。利用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需要,设立应用写作实习岗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各类文书的撰写、、入档等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规范化处理能力。开展多形式的写作竞赛活动,如纠错知识竞赛、单一文种规范撰写竞赛、项目企划创新竞赛等,让学生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主动学习,透彻理解应用写作的有关文种知识。

总之,利用好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及网上数据库训练资料与网下答疑的个别辅导相结合,用丰富多样的实训形式形成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局面,使之推动应用写作实训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三、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对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进行有效的跟踪评价,接纳有效评价并反馈在教学实训平台上。

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其设计以理想状态来进行,其实际教学效果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也有差别的。因此,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不断更新完善实训平台,才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长效的评价机制应是开放式的,其包括短期、中期、长期三阶段跟踪式的评价体系。其中短期评价为1年时间,中期评价为1—5年,长期评价为5年以上。短期评价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对课室教学的评价、对网上数据库的评价、对师生互动情况的评价、对开展活动的评价、对实习岗位与知识关联度等多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旨在对教学知识、理论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方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及时调整实训内容与方式。中期评价包括学生学习后的应用,以及学生初涉社会后应用写作知识发挥的作用。这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类文书的应用,如请示、求职信、学术论文等,也包括学生实习或毕业初所应用到的工作总结、转正申请、实习信函等文书。学生在学习后,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应用写作各类文书的使用,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疑惑的地方,或者因学习认识不够深入,对有些文种的使用范围和规范性区分不清,都可能会促进学生对应用写作实训平台进行中期评价。长期评价则是在学生工作了两三年后,对职场有较深入认识,且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可以体验应用写作实用性与规范性带来的便利,对运用应用写作知识的体会更深刻,因此,他(她)们对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评价和建议更中肯。鉴于学生可能在学完通过考试后,可能会对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不太积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或记录档案等方式,主动邀请学生进行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在保障长效评价机制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将短期评价、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的意见和建议整合,及时更新应用写作实训平台,对旧的材料和旧的标准也相应更新,有利于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长效的评价机制,纳入到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师生互动中,使之成为教学实训平台的一部分,并将其开放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分享师兄师姐与教师交流的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更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区分应用写作各种文书,为学好应用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需要在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网上数据库、实践实习岗位、师生互动、长效评价机制等诸多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开放的实训平台体系。这个平台既能为学生学好应用写作服务,又能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小琲.财经应用写作应走大写作和新写作之路,内蒙古财经学院学院(综合版),2004(1):32-35.

[2]何洁,徐莉.情境教学在应用写作课中的运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47-48.

[3]吴建萍.应用中的写作和写作中的应用,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54.

[4]周国兴.研究性教学理念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7-48.

[5]陈秋萍.应用写作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实写作训练相结合,广西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128-129.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同时,进行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契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然而,从独立学院用人单位反馈的学生应用写作现状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基本的应用写作知识,不能很好的完成应用文种的写作,在工作中体现出写作状态的被动。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显得迫切而必要。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展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一、 独立学院的特殊性

1. 独立学院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我国本科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其办学宗旨,区别于一般本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型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着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偏于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2.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由本科院校三本类招生录取,在文化成绩上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偏低,理论知识层面基础较为薄弱。但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有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参与意识较强,而《应用写作》课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运用特征很好地契合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征,寻求一种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目的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能很好地缓解《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困惑,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二、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现状

据笔者调查,《应用写作》在独立学院课程体系设置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1.被划分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上篇主要讲述文学类知识,下篇则承担应用写作知识的讲述。《大学语文》本身课时的有限性,又加上《大学语文》偏文学知识讲述的课程特点,应用写作知识所能讲述的课时量就少之又少;同时,《大学语文》在高校逐渐被边缘化的课程现状,更是让应用写作知识讲述陷入被忽视的困境。

2.《应用写作》在大多数独立学院仅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开设。据统计调查,在人文类选修课程中,《应用写作》课程的选课人数偏少,源于课程知识本身的单调性导致学生极为情感性的选课状态,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让《应用写作》课程陷入尴尬状态,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其他类似的写作类必修课程的冲击,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国贸、经济、会计、金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设了专业必修课《财经应用文》,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科技论文写作》,法学专业开设专业必选课《应用写作》,英语专业开设专业必选课《学术论文写作》。此类专业必修课虽各自侧重于专业特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偏于广义范畴的写作类教学,学生对于相似课程的选课排斥心理也为《应用写作》课程的生存状况设下障碍。

三、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1. 加强重视,定位《应用写作》课程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常见的应用文种写作,独立学院在对于写作类课程的体系设置上要加强重视,准确定位《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将《应用写作》课程由以往的公共类选修课变更为公共类基础课,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该门课程。课程性质的全新定位,一方面该门课程的受众有了全新的设定,全体学生的必须学习让应用写作知识得到在大学的普及;另一方面,公共类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相应得到加强,应用写作知识的普及也就得到更好的实施。

只有对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准确定位,才能加强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也才能更好的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 各有侧重,突显《应用写作》课程特色。

在课程内容上区别《应用写作》和其他与之相近的人文类课程,是《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另外一大举措。第一,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和《大学语文》课程严格区分,《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承担文学类人文知识的讲述,《应用写作》课程主要承担应用类写作课程的讲述,更加突出课程各自的特点,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第二,严格区分《应用写作》和其他专业类写作课程,《应用写作》课程主要承担应用写作类知识的普及讲述,而其他专业类写作课更偏向于专业知识的讲述,偏重和专业课的结合。

3. 改革方法,激发《应用写作》课程兴趣。

同一门课程,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写作》课程本身的知识程式化和内容的枯燥性让学生学习兴致降低,如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困惑。第一,变直接的知识讲述为间接的事例引导。直接的知识讲述是教师的一味灌输,如能从事例的分析中推导出相关的概念、结构和写作要求等知识性内容,教学将由教师主导性的灌输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引导;第二,变正面的实例讲述为反面的实例剖析。正面的实例讲述将加强学生的知识认知,如能换种思维方式从反面错误的实例展开分析,学生不但能够认知该知识点,还能从反面认知该知识点的正确表达,对知识点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也会极大加强。

四、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应用写作》课程在独立学院的存在状态与该门课程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间的两相矛盾,势必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效。

(一)案例教学法

任何一种应用文体的讲述必将涉及到概念、分类、特征、结构、写作要求等的讲述,一味的采用直接的知识的灌输一方面会流于程式化讲述,另一方面会让学生的听课陷入枯燥与无味状态,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采用从事例出现,在对事例的分析中归纳出此种文种的相关特征,教学过程增添更多的分析性和探索性,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探索归纳的知识具有更强的记忆深度,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以讲述会议记录为例。会议记录是学生比较常见和熟悉的一种文种,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的写作经验谈谈会议记录的内容和写作要求,在经验知识的探讨中呈现标准的会议记录实例,根据实例分析平时写作时的漏洞和不完整,从而归纳总结一篇完整的会议记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会议记录有怎样的写作要求,会议记录作为一种日常文书写作具有哪些作用和意义等等。无疑,从实例出发的探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致。

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案例对比教学法。一种案例对比教学法指的是从正反角度呈现不同的案例,在正确和错误的对比中总结归纳该文种的标准写作格式和正确的写作要求。如学生常见的申请书,大学生经常涉及到入党申请书、贫困补助申请书、转学或转专业申请书的写作,然而实际写作中往往笑料百出,如能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拿出两份内容相同写作方法不同的申请书进行对比阅读、分析讲解,正确要求一目了然,在对比中获得的知识胜过填鸭式的多次强调和着重。另外一种案例对比教学法指的是相关或者相近或者相反的文种联系讲述,在对比中呈现知识的异同。如前文提到的会议记录,可以将其与会议纪要同步讲述,尽管一个属于日常文书,一个属于行政公文,但是两者写作内容上相辅相成,采用两个内容相同表现方式不同的案例讲述,可以更为清晰的让学生体会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为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

(二) 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就是给学生学习设计一个广阔的实践和思维空间。《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的则是让学生在这个实践和思维的空间中进行自身的尝试和体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学院重实践轻科研的人才培养宗旨,独立学院学生偏爱实践操作的学习特征,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

具体而言,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指定任务、根据任务设定执行情境、情境实现来完成。以学生会要求在校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调查为例。该情境中指定任务为完成暑期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根据该任务可能涉及的情境有请示、会议记录、通知、函、调查与调查报告,具体的情境包括:针对学生会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设定的暑期社会调查一事,需向所在学院写作请示,待得到学院批复后方可执行下一步任务;学院批复同意后学生会就此事召开会议,详细商谈暑期社会调查的任务、目的、要求等事项,会议期间要求会议记录者对会议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商议结果确定,需将暑期社会调查一事通过通知的形式发放到每个班级,告之每一位需要参加的学生;如果需要学院为学生联系相关的调查单位,要以函的形式展开就此事的商讨和洽谈;进入正式调查,学生亲身体会调查、研究、以及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分析以上情境,我们发现,在情境的设定和任务的执行中,涉及到常见的日常文书和行政公文的写作。这种通过任务自我设定情境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应用写作》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每一种文种的作用和适应范畴,更为全面的了解了每一种文种的功用;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文种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每一种文种的写作知识,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向实践运用的质变转化。显然,情境教学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三) 课后练习法

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课程,《应用写作》对于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要求甚高。实践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一味的知识传授最终只能实现知识到知识层面的接收,要完成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练习写作显得尤为重要。就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学习自觉性和坚持性相对欠缺,如不对其进行严格的练习要求,能否真正的学会应用写作文种写作也就难以保证。

而一般的课程教学练习往往局限在课内完成,固然,课内练习是一种不错的知识巩固方式。针对《应用写作》课程而言,通过练习往往会暴露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课外练习延续巩固也就变得必要和迫切。

以如下练习实例为例。

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份报告。

美侦察机悍然进入我领空,并撞毁我方军用飞机,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愤慨。教育厅为了解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要求各高校办公室及时汇报情况。如果你是一名办公室秘书,请于此事发生的第二天将情况起草一份报告报省教育厅。

这是在报告这种文种讲述后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练习中学生暴露出以下问题。一、主旨把握不明确。这主要体现在标题上,学生练习中的标题有以下形式:《××大学学生情况报告》、《关于美侵犯我国广大师生思想动态的报告》、《关于美侦察机悍然进入我领空广大师生思想动态的报告》。在以上标题中显然第三个比较贴切,第一个没有详细体现提示要求,将报告广泛定义为情况报告,所指不明确;第二个对于材料中提供的情况所指不确切,美侦察机进入我领空和美侵犯我国存在范畴上的不同,如此写作容易导致理解歧义。二、语言表达学生化、口语化。以一名办公司秘书的身份向省教育厅报告思想动态情况,要求语言严谨、逻辑、凝练。学生在写作此类文书时难以摆脱学生的语言状态,难以将自身定位为一名高校办公室秘书。“我们学生听到此事后愤愤不平,要求美方一定要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否则,我们誓不罢休。”等此类的语言比比皆是。三、认知有失高度。省教育厅希望通过此报告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很多学生在写作内容上一味发泄作为一名学生面对此件事情发生后的牢骚,而不能站在写作材料要求的办公室秘书高度来进行思想的高度认知,以至这样的写作流于口语化和通俗化。

基于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学生练习的分析和讲解后,布置与之相近的课后练习进行知识巩固,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于此类公文的写作。

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学中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如能联系独立学院特有的培养理念和学生状况展开教学,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应用写作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好的促进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宗旨。

[参考文献]

[1]申宝贵,互动教学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素质教育,2010年10月号。

[2]邢翠玲、荆媛,试论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9月第5期。

[3]曹华强,谈形象思维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0月第4期。

[4]杨欣,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月第5期。

[5]李明霞,应用写作课分层教学探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5月第3期。

[6]覃缨,应用写作课教学互动探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5期。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B2011012)。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学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应用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全国各类高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不能致用的局面,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欠佳。如何改变低效教学现状是众多大学一线的写作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在大学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文为本,教学重心偏离。

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是以文章为研究对象的,它从文本角度出发,归纳应用文章的构成要素、表达方式、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及技能技巧等写作方法。这种“以文为本”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写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也忽略了应用写作的社会背景和实用价值,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应用写作教学重心的偏离,导致了写作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的局面,造成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2.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兴趣索然。

应用写作课的规范性和程式化比较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枯燥,尤其与有意境、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语言精美、感情充沛的文学作品相比,两者在对学生的吸引力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是很高,认为“不容易讲出彩儿”,在授课过程中当然避免不了照本宣科。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没啥可学”,在学习过程中味同嚼蜡,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3.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实际技能的锻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遵循“介绍应用文种的含义―特点―作用―格式―写法―举例说明”这样的授课思路,过于理论化。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不适应当今的大学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空洞的理论束缚,缺少真正的实践,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遇到应用文写作时多数人无法驾轻就熟,常常与实际工作脱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缺少更大的革新。

长期以来,应用写作的教学大都局限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粉笔加黑板为辅”的教学模式,这就使教学陷入一个陈旧的框架,其直接结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之余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鉴于此,必须对应用写作教学做一番改革,力争使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二、对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建议

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技能,学会写规范的应用文。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精讲多练”的教学基本原则,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为目标,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合理组织授课练习,适当调整理论讲授与写作训练的比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一种以学生的写和练为主的教学格局。为此,应用写作教学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重心,塑造角色。

应用写作教学是培养、塑造社会应用型写作角色的高级活动,其价值追求直接指向现代社会发展和未来工作实际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课程内容实际的具体运用。因此,我认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扭转“以文为本”的倾向面向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重心,将重点放到写作主体创作文章的行为本身上,突出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化写作主体的思维主导作用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写作人才。同时,要面向社会,根据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将要承担的角色,预先提供一定的工作体验,提前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从而完成由在校学生到社会员工的角色转换。

2.摆正“讲”、“练”的关系,强调“练”的主导性。

我认为,在“讲”与“练”的关系上,应该是以“练”为主导,“讲”服务于“练”。目前不少高校的写作课堂上“练”、“讲”错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讲”为主,“练”围着“讲”转,“练”只是对“讲”的内容某个局部的一种“加深印象”或“知识转化”,这不仅是零碎的、偶然的,而且写作者可以不动情感。因此,这种机械化的训练做得越多,学生的感觉就越麻木,思维也就越僵化,显然这与写作训练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我在写作训练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将“讲”作为“练”前的引导,即把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提供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导致“有为而作”的写作冲动。教师将写作理论对此次训练的相应要求加以讲解和介绍,引导学生以写作理论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

(2)将“讲”作为“练”的辅导。教师注重“讲”的现实性,讲授“练”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决办法,即现实需要的写作理论,避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3)将“讲”作为“练”后的总结。针对一些学生认为不学应用文理论也能写出应用文,上课不愿听讲等情况,在进行通知、函、请示、报告等文体的教学时,可出题目或提供材料让学生动笔先写,当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再讲。这样先写后讲,讲的理论与学生自己写的文章有联系,富有针对性,不仅可以使学生认真听讲,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其氛围主要来自于教学双方的积极配合与相互作用。教师通过再现应用文的运用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使学生的写作角色意识逐渐转换和强化,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情势和具体的写作情境下,以实践主体的角色做出一系列策略性的反应和创造,从而进入积极的写作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各种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环境氛围中,是强化角色实践的重要环节。比如讲经济合同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合同有关的写作知识和背景材料,其次让学生充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进行谈判协商,最后达成一致再写作成文;再如讲司法文书时,可将课堂设置为“审判庭”,由学生担任不同角色。通过审理一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学会写作书、答辩状、上诉状、判决书等一系列司法文书。这种兴趣教学法,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趣味性,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写应用文的能力。

4.联系实际,严格训练。

应用文有着非常明确的实用目的,在外观形态上也表现出程式化、格式化的显著特征。由于作者不能随意发挥个人的主观创造性,因此写作起来便显得单调、枯燥、乏味。对于尚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光靠死记硬背写作理论知识是很难提高写作水平的。因而,应用写作教学重视实践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除了上课以外,其他实践操作活动也比较多,如学校召开的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的班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应结合这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为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写开幕词、闭幕词、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为参加演讲比赛写演讲稿,为自己拟订学习计划、写学结等。还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练习各种文体的写作,可以为一些单位、部门或个人承担实际的写作任务,如为他人写广告、合同、诉状等,为一些部门或单位写贺信、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等。因此,将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把学生领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精神活动领域,不断调整完善写作行为,培养学好写作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性,有利于写作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写作人才。

总之,教师在应用写作课的教学中,应不断发现、创造、积累、总结新的训练方式,使应用写作课能课课有新意,堂堂有收获。应用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永远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只要我们时刻把握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勤于动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余国瑞,彭光芒.实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董小玉.现作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大学应用写作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建设

在信息化特征日益显著的现代社会,应用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写作课程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应用写作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以哈佛大学为首的美国常青藤高校联盟,已于2006年把该课程从必修课上升为核心课。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写作之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要给高职学生上好这门课,教材至关重要。教材提供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然而,现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不尽如人意,因此,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特色化应用写作教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现行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内容体系欠合理。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内容要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但很多应用写作教材没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对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专业应用文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突出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二是编排体例模式化。现行应用写作教材一般遵循“理论+例文+训练”的编写体例,文种的编写先讲概念、格式、写法等理论知识,再附上写得较好的例文,进行简要点评,最后编入该文种的思考题与练习题,编排体例创新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教材资源脱离学生实际。大多数应用写作教材的例文、案例、训练题等教材资源要么年代久远,要么内容上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性和参考价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材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校是完全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为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我们针对应用写作教材中的不足,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从三方面阐述改革应用写作教材的探索与实践。

(一)着眼职业能力,重构教材内容

近几年来,我们走访合作企业,进行广泛的职业岗位需求调研,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应用写作能力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删除陈旧内容,加入能体现职场环境的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性,构建了切合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工作与生活实际的应用写作教材内容板块,一是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二是专业性应用写作板块。在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中,在一般应用写作教材均有的就业类文书、事务类文书等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时代的新需求,增设了电子文书,收录了电子邮件、博客文章、微信等广泛使用的文种。专业性应用写作板块中,我们精选了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关联度较大的常见文种,如海报、设计说明、分镜头脚本、广告词、广告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等,其中像设计说明作为应用文种,大概还是首次编入教材。此外,即使在基础性应用写作板块,教材也尽量凸显艺术设计环境下的写作特点,具体文种的例文选取、问题案例的设置等优先考虑行业特色,营造教材亲切感。总之,教材针对行业企业工作需求和学生个人学习、生活、未来发展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彰显教材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二)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构建教材编排体例

应用文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即可以用来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可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逻辑思路进行教材编排。我们按照“问题导入――任务分析――理论学习――例文展示――思考训练――相关链接”的顺序编排每一种文种。首先,通过企业真实案例、专业案例等创设情境,引出与该文种相关联的问题,由问题引导学习;接着,对案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要完成任务,须有相应知识来支撑,于是概述该文种写作格式、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在“例文展示”中,提供具体、直观的范文或病文,进一步把握文种撰写规律,从或正或反的角度帮助学生攻克“心中了了,笔下难明”的写作瓶颈;在“思考训练”中,除了完成“问题导入”中的任务外,还安排了拓展练习,以巩固学习所获;最后,链接相关资源,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兴趣者进行拓展学习的需求。这种编排体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按照“三对接”原则,精选教材资源

从问题案例、例文到训练题,我们都是按照“三对接”原则精选相关资源,使教材紧贴学生实际,贯穿“艺术设计”特色。一是对接学生生活,选取学生举行各种活动的海报、通知、启事、通报作为例文,以学生带有普遍性问题的计划、总结等为蓝本,设置改错训练题等,这样的教材资源就来自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倍感亲切。二是对接学生学习选取资源,如“总结”文种中的例文来源于学生已交的专业课程实训总结报告,“设计说明”文种中的问题案例、例文、训练题等均来自师生的艺术设计作品,凸显应用写作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三是对接学生职业精选资源,如“简历”文种的范文、病文均来自学生简历,“竞聘词”“会议纪要”等文种的问题案例来自学校合作企业,引导学生置身就业和职业环境,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以上是我们在高职应用写作教材改革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教材建设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从事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需继续强化改革意识,以“生”为本,建设实用、好用、乐用的应用写作教材,更好地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物理公式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上学期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