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08:11:16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1篇

大学学校期末工作总结【1】

**月**日下午,**学院在教务处会议室召开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会。各学院(中心、部)分管教学院长(主任)、校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教务处对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本学期教务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胆创新,努力探索。

亮点频现:

1、在20**级新生中推行未进大学校门先修大学课程,此举在国内高校尚属首创,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点赞;

2、精心组织首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省级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仅次于**大学位居全省第二;

3、以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以省级两个计划项目立项和部分项目结题验收和阶段检查工作为抓手,让振兴计划成为振奋计划,把质量工程做成满意工程;

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学校十三五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主题,成功召开20**年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校校合作,与台湾亚洲大学、**大学达成合作协议,促进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特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光明网、搜狐网、中国网、中国高校之窗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网、**日报、**教育网、**高教网等媒体对**学院教学工作多次进行宣传报到。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对期中教学检查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对期末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务处副处长***就教学工作量统计和实践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

***对会议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教务处在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要求各单位要扎实做好做实期末相关工作,确保本学期各项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谋划好20**年各项教学工作。***还传达了教育部第四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并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大学学校期末工作总结【2】

**月**日下午,**师范大学在*楼501会议室召开了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暨本科教学视导组工作总结会。本科教学视导组全体成员、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本科教学视导组组长分别对视导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本科教学视导组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组长分别就本学期开展的本科教学视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总体上看,本学期绝大多数老师敬业精神好,责任心强,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结合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课件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强,教学效果明显。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理论性的内容讲授较多,与实际联系较少,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工作管理方面,部分教师随意调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异动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会议第二阶段: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一是介绍了**师范大学20**年度普通本科招生的基本情况,目前**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生源充足,同时,今年首次进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生源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同时建议在新的招生形势下,大类招生是必然趋势,通过大类招生能够使生源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介绍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及线上学习、20**年度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师范大学的参赛获奖情况,同时,鼓励跨学科专业群模式的建立;

三是就实践教学环节做了简要介绍,20**年度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在工作中对实习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向各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对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全员检测,力争进一步提高**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是介绍了日常教学管理排选课及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对20**年**师范大学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开展专业审核评估、教学管理工作档案归档等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与会人员就本学期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副校长对本科教学视导员、教学管理队伍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并围绕本科招生、本科教学项目建设、本科教学考试、实践教学以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方面对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扩大招生渠道,努力做好专升本专业的招生工作,逐步推广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二是做好强基创优计划中各项项目的建设并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改革与创新考试方式和方法,适时推出诚信考场

四是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同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2篇

大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1】

**月**日下午,**师范大学在*楼501会议室召开了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暨本科教学视导组工作总结会。本科教学视导组全体成员、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本科教学视导组组长分别对视导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本科教学视导组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组长分别就本学期开展的本科教学视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总体上看,本学期绝大多数老师敬业精神好,责任心强,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结合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课件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强,教学效果明显。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理论性的内容讲授较多,与实际联系较少,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工作管理方面,部分教师随意调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异动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会议第二阶段: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一是介绍了**师范大学20**年度普通本科招生的基本情况,目前**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生源充足,同时,今年首次进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生源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同时建议在新的招生形势下,大类招生是必然趋势,通过大类招生能够使生源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介绍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及线上学习、20**年度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师范大学的参赛获奖情况,同时,鼓励跨学科专业群模式的建立;

三是就实践教学环节做了简要介绍,20**年度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在工作中对实习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向各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对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全员检测,力争进一步提高**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是介绍了日常教学管理排选课及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对20**年**师范大学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开展专业审核评估、教学管理工作档案归档等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与会人员就本学期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副校长对本科教学视导员、教学管理队伍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并围绕本科招生、本科教学项目建设、本科教学考试、实践教学以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方面对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扩大招生渠道,努力做好专升本专业的招生工作,逐步推广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二是做好强基创优计划中各项项目的建设并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改革与创新考试方式和方法,适时推出诚信考场

四是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同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五是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的进度,完成各项迎评工作任务,顺利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大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2】

**月**日下午,**学院在教务处会议室召开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会。各学院(中心、部)分管教学院长(主任)、校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教务处对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本学期教务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胆创新,努力探索。

亮点频现:

1、在20**级新生中推行未进大学校门先修大学课程,此举在国内高校尚属首创,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点赞;

2、精心组织首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省级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仅次于**大学位居全省第二;

3、以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以省级两个计划项目立项和部分项目结题验收和阶段检查工作为抓手,让振兴计划成为振奋计划,把质量工程做成满意工程;

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学校十三五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主题,成功召开20**年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校校合作,与台湾亚洲大学、**大学达成合作协议,促进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特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光明网、搜狐网、中国网、中国高校之窗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网、**日报、**教育网、**高教网等媒体对**学院教学工作多次进行宣传报到。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对期中教学检查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对期末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务处副处长***就教学工作量统计和实践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3篇

【一】

**月**日下午,**学院在教务处会议室召开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会。各学院(中心、部)分管教学院长(主任)、校教学督导组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教务处对20**年大学学期期期末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本学期教务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胆创新,努力探索。

亮点频现:

1、在20**级新生中推行“未进大学校门先修大学课程”,此举在国内高校尚属首创,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点赞;

2、精心组织首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骄人成绩,共获省级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秀奖2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仅次于**大学位居全省第二;

3、以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为契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以省级“两个计划”项目立项和部分项目结题验收和阶段检查工作为抓手,让振兴计划成为振奋计划,把质量工程做成满意工程;

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学校“十三五”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主题,成功召开20**年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校校合作,与台湾亚洲大学、**大学达成合作协议,促进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特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光明网、搜狐网、中国网、中国高校之窗网、**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网、**日报、**教育网、**高教网等媒体对**学院教学工作多次进行宣传报到。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对期中教学检查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对期末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教务处副处长***就教学工作量统计和实践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

***对会议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教务处在教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要求各单位要扎实做好做实期末相关工作,确保本学期各项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谋划好20**年各项教学工作。***还传达了教育部第四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并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二】

**月**日下午,**师范大学在*楼501会议室召开了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暨本科教学视导组工作总结会。本科教学视导组全体成员、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本科教学视导组组长分别对视导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本科教学视导组人文社科组和理工科组组长分别就本学期开展的本科教学视导工作进行了总结。总体上看,本学期绝大多数老师敬业精神好,责任心强,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结合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课件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强,教学效果明显。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理论性的内容讲授较多,与实际联系较少,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工作管理方面,部分教师随意调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异动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会议第二阶段: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目前**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一是介绍了**师范大学20**年度普通本科招生的基本情况,目前**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生源充足,同时,今年首次进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生源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同时建议在新的招生形势下,大类招生是必然趋势,通过大类招生能够使生源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介绍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及线上学习、20**年度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师范大学的参赛获奖情况,同时,鼓励跨学科专业群模式的建立;

三是就实践教学环节做了简要介绍,20**年度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在工作中对实习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向各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对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全员检测,力争进一步提高**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是介绍了日常教学管理排选课及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对20**年**师范大学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开展专业审核评估、教学管理工作档案归档等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与会人员就本学期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副校长对本科教学视导员、教学管理队伍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并围绕本科招生、本科教学项目建设、本科教学考试、实践教学以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方面对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

一是进一步扩大招生渠道,努力做好专升本专业的招生工作,逐步推广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二是做好“强基创优计划”中各项项目的建设并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改革与创新考试方式和方法,适时推出“诚信考场”;

四是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同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五是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的进度,完成各项迎评工作任务,顺利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元认知监控能力 化学 调节

元认知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1]由于元认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活动起着监控、调节的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思维的发展水平,[2]尤其是元认知监控,作为教学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在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成效,因而近40年来也一直是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是课程目标之一,而这里提到的对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就是化学教学中元认知的监控能力。众所周知,进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业成绩的关键。[4]尤其是在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其学习质量上都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此本文将元认知监控技能训练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旨在为新课程下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化学元认知监控及其要素

化学元认知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对学习活动进行的计划、监控、检验、修改和评估,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将化学元认知监控过程中的各要素制成表1。

表1:化学元认知监控过程中各要素

二、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实验探究

个体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个体元认知能力发展一般遵循从被控到自控,从下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从单维到多维,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个体元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自我监控敏感性逐渐增强和迁移性逐渐提高的过程。[5]据此,我们开展了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实验。

1.实验对象

教学实验以三明某中学高二6班和9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实验前后我门分别对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做了调查比较。实验结果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元认知监控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为依据。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过程

我们将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化学元认知能力前测的成绩,从高二一开学开始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实施元认知监控能力的训练,而在控制班采用常规教学,经过9个月的时间,分别于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和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后测,然后将数据进行SPSS19.0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在对实验班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针对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制定“化学学习自我检测表”,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

在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制定出了围绕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检测表”,(见表2)促进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周检查,每个月在班会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藉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功效。

表2:化学学习自我检测

(2)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提出,它是指向学生提供一系列在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启发式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依据这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从而启发自己的思路,并对思维进行监控的一种方法。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提出更具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对学习过程及结果、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监控、修改和评估。大量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监控会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肯不肯,会不会主动地进行自我检查,是他们有没有学会学习的标志之一。。。。。。掌握自我检查的方法,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是优秀生的特点之一。”[6]自问自答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制定计划,全面落实,(3)检查监控,评估反思。我们下面以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为背景,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这种自问自答法。

例:以铜、硝酸、硝酸银、水、空气等为原料,从“绿色化学”角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考虑,大量制取Cu(NO3)2最宜采用哪种方法?说明其原因(见表3)。

(3)知识传授法

此处我们所提出的“知识传授”不单单指传授化学理论内容,还包括向学生传授化学学习策略,以及各种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如记忆和元记忆策略、理解与元理解策略等等,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克服单纯靠学生自己摸索带来的学习或思维方法上的模糊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思维反馈和检查自我的机会,经常有意识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动力定型,即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最终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成自己的矫正性机能。”[7]

表3:自问自答法在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4)网络教学法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实验班通过先进的化学教学软件所开发的教学程序来发展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学生通过这些化学教学软件进行网上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不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和反思,对认知活动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设想和预测,并及时查漏补缺,进行修改,最终不断提高自己化学元认知的监控能力。

3.实验数据的分析

教学实验以6班为实验班,9班为控制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人数均为60人。

(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4: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本实验采取SPSS19.0中的均值分析和标准差分析法,分析后发现两个班级的测前平均成绩分别为51.7和53.87分,且相伴概率p=0.872>0.05,说明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的学业成绩基本相当,没有显著地差异,符合等组对照试验要求。

表5: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相伴概率分别是0.196、0.562和0.674,均大于0.05,这说明三个层次的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这就确保了实验的两个班级的情况基本一致。加之,两个班均由同一任课教师教授,大大减小了在试验中的不确定性。

(2)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6: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分别为61.23和60.67,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为0.041

表7: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0.079>0.05,明学优生的成绩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明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显著。

(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表8: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9.20和71.92,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为0.011

表9:实验班和控制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分层比较

SPSS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优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显著性检验的相伴概率p=0.068>0.05,明学优生的成绩差异并不十分显著,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明这两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比较显著。

三、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实验结果的讨论

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本身的。作者通过以上实验总结了一下几点可能的因素,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开展化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何种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自我效能感强调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行为能力的预期、感知和信心,反映着主体因素对人潜能发挥的决定性,是对学习者影响较大的情感因素之一。[8]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见表7和表9)表明,学优生的元认知水平一般较高,他们善于计划、调控、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善于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既定目标;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程度上均明显落后,他们的发展速度也慢,元认知水平未能跟上学习要求的变化,结果使得学习活动缺乏有效地计划,控制与调节。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即那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课堂多提问,经常表扬,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滋味,进而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成功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对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改进的结果,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增强其元认知监控能力。

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自身元认知水平

不同的教学理念匹配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只有树立与新课标相符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并实施元认知监控,创设良好的环境,才能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教师要秉持着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教学五大原则之一,即“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真正让学生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真正的主人。此外,教师自身的元认知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要充实自己的元认知理论水平,并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提高自身研究元认知监控的水平,将理论学习切实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3.培养时间的长短

元认知监控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有些复杂的策略,需要反复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如若没有经过足够的时间进行培养,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就无法从被控到自控,从下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有学者研究发现,对教学中元认知监控能力训练时间的长短影响训练的效果。这是因为策略从接受到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训练尽管有效,但与长期训练相比,学生还不能将获得的策略及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要达到化学学习及元认知训练的长远目的,必须注意时间因素的影响。

4.反馈频率的高低

提供学习反馈是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元认知活动要求个体不断地及时获得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变化情况的有关信息,审视和检查有关的过程和收效,并据此及时调动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9]这些反馈主要包括当堂反馈、作业反馈、测试反馈和心理反馈。当堂反馈最为迅速,通过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及时了解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之后的课堂授课作及时的调整;作业反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反馈形式,不仅能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是传递教师对学生要求、指导及关爱的一种形式;测试反馈是最准确反馈学生信

息的一种形式。在每一次测试完之后要求学生对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重视每个考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心理反馈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拥有积极主动自我监控的态度,避免形成“心理孤岛效应”。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万能的,元认知监控能力理论虽然有其显著的优点,但是也有不少局限性,比如在仍是以高考为导向标,以分数论胜败的大环境下,实施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具有可行性,加之其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言费时,尤其是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较强的认知理论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也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元认知监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如若能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以及所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则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aspectsofproblemsolving.In:L.B.Resnick(Ed).TheNatureofIntelligence.Hillsdale.NJ:Erlbaum,1976.232.

[2]董琦.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关系性质的相关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5):51-58.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汪玲,郭德俊,方平.元认知要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44-49.

[5]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29.

[6]董远骞.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1.

[7][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55.

[8]BAUNDRAA.Self-efficacy:towardunifyingtheoryofbehavioralchange[J].PsychologicalReview,1977,84:191-215.

[9]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78-279.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成绩 对比分析

1研究背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小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学校体系研究与变革受到了极高的重视。由早期的在独立建制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发展到现在构建的民汉合校、民汉合班,开放兼容的双语教育体系,打破少数民族中小学与汉族中小学相互分离、相互封闭的状况。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双语教育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自治区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新疆双语教育发展得如何,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成绩如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现以伊犁河谷的民汉合校伊宁市某x中学处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2014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总结该校双语教育成功的经验及不足,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

2研究对象概况

伊宁市某x中学是一所完全高级中学,是伊犁河谷开展双语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教学模式有三种:

模式一(汉语班):学生除汉族学生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锡伯族、壮族等多种民族学生。化学课本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是汉族教师,均采用汉语授课。

模式二(双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也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主要是维吾尔族双语教师,课堂授课以两种语言授课。开设一门维吾尔语文课程。

模式三(民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使用的是维文教材(和汉语教材内容相同,文字不同),授课教师是维吾尔族老师;课堂使用维吾尔语授课。

2014级学生高一学段共有25个教学班级。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14个,学生总人数802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146人。模式--(X2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7个,学生总人数359人。模式三(民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4个,学生总人数236人。高二学段分科后,理科教学班级共有18个,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9个,学生总人数508,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87人;模式二(双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6个,学生总人数398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模式三的教学班级共有3个,学生总人数160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

3研究方法

(1)数据分析法:对伊宁市某x中学2014级就读高一、高二时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访谈法:通过对教师和对各种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师生实施双语教学的困难、意见和建议。

4数据统计分析

抽取汉语版和维语版试卷的题目、分值完全相同的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和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成绩以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作为分析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高一第一W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92分、93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8分、91分、70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3分、81分、98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4分、78分、56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而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最高分与前两个班的差异比较大。

表2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6.8分、32.1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2.5分、42.2分、35.7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5.9分、37.8分、55.3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31.9分、27.4分、27.9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但是不大。而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差距在逐渐缩小。

表3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1%、6.2%(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4%、12.2%、2.9%;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4.9%、7.8%、41.5%;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6.8%、1.5%、O;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的及格率相差较大。

调查结论:(1)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及格率相差较大。(2)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3)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

5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的因素

通过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差距较大的原因如下:(1)有些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专业基础知识薄弱。(2)有些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学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教学方法陈旧。(3)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4)少数民族学生择校的结果。

如:汉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甚至从幼儿园时候,上的就是‘民考汉’(汉语班或汉族学校),现在肯定继续选择汉语班,不能去双语班,因为双语班要学习并高考维语文,我们现在再去学习维语文,就如同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很不占优势的。”

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双语班,虽然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去汉语班无障碍学习,但是我们还是选择双语班,因为我们想两种语言都兼顾,我们想坚持维语文的学习。”双语班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原来上的是‘民考汉’,现在在双语班,是为了上八中。因为当时八中民考汉的分数线太高,我们没有过线,但是我们过了八中双语班的分数线,我们宁愿改上双语班,也要上八中。”

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民语班,现在只能选择民语班,因为汉语授课,我们跟不上。”

6对策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撑双语教育模式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是否充分具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加强双语教学:

(1)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成绩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语言方面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方面的理解能力。这两方面都过关,学习成绩才会好。这就对双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影响学生双语学习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师资水平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对双语教学师资的能力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一般来讲,双语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对他们用来教学的那种语言具有很高的熟练程度,并能熟练地以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招聘精通或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教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秀的民汉兼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及时补充有志于双语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代课教师。强化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建立竞争机制。学校经常深入开展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讨、指导活动,帮助双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教材内容的动漫、语音等辅学习资料。

(3)制度刺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双语的动机。

总之,借鉴该校双语教学的经验,我们期待创造更充分、良好的双语教育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我们期待我们的双语教学走得更好。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期末考试;教考分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7-0012-04

一 文献综述

教考分离,顾名思义,指教授(包括辅导)与考试相分离,常见于中考、高考、自学考试等水平考试中。对于这类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而言,教考分离模式无疑凸显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考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正因为如此,当前不少高校试图在学期期末考试中也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替代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然而,这一改革的合理性引发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巨大争议。

客观而言,大部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都能认识到,教考分离有利有弊。其中,认为利大于弊者,自然支持甚至倡导教考分离;相反,认为弊大于利者,则坚决否定此举。

关于教考分离的弊端,学术界的认识林林总总: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背离了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旨,导致师生关系工具化[1];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助长了“应试”取向[2];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考分离不利于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3],等等。归根结底,学术界质疑教考分离合理性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教考分离的理论基础及其蕴藏的价值内核与现代教育评价及现代管理学的主旨背道而驰。教考分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强调教学结果与预设课程目标的对照,据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而非结论性作用,不是侧重“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追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考分离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麦格雷戈归纳的X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强制性的约束、管束与监督。具体到教考分离模式,其隐含的预设就是教师需要一定手段的监督与制约,否则教师没有教学压力,不会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是这个麦格雷戈提出了与X理论对应的Y理论:工作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只要目标适当且有意义,员工就会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基于X理论提出的教考分离,实践中很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

对于教考分离的优势,学术界的认识也多种多样:教考分离能够避免任课教师在教学与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4],有利于调动教师从严执教的积极性[5];教考分离有利于端正学风考风[6];教考分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具有可比性[7];教考分离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8];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获取真实的教学信息,宏观掌握教学情况,包括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领悟情况和知识传授情况[9],等等。与反对者从理论根基上否定教考分离不同,在赞成者看来,所谓的教考分离的弊端,不过是实践操作上的不当,是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争议,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声音都来自校方(教师、教学管理者、高教研究者)。那么,学(生)方是什么意见,什么态度呢?显然需要关注者的关注――在教育改革面前,如果缺乏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决策总显得“自以为是”。

二 研究框架与数据

通过文献阅读,我们总结了学术界对于教考分离的利与弊的认识,以及高等教育教考分离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几方面问题,编制了《关于高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调查问卷》。2015年6月份,课题组在北京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校2014级学生期末考试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选取该校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2014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采取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达96.1%。

本次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上机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校哪些课程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

考虑到教考分离这个说法对该校2014级的学生并不陌生(授课教师一般在学期初就会向学生说明期末考试模式),本次问卷调查前,课题组没有对教考分离做任何概念界定。调查对象所理解的“教考分离”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解说,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而是校内同一年级统一命题,比如大学英语;还有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试卷来自开设有相同课程的其他高校,比如高等数学。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该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等课程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显然,从课程性质来看,该校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基本上是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学术界认为相对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

(二)该校教考分离的相关配套工作有没有协调到位

教考分离显然需要前期的教学与后期的考试相配套,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考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教考分离离不开材(学大纲)。

当被问及“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事先统一了教材吗”,回答“统一了”的占44.4%,“没统一”的占23.3%,“有的课程统一了,有的没统一”的占32.0%。这说明,该校在材方面的工作还没做到位。

紧接着,在回答“对于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如果事先统一了教材,任课教师是按照统一的教材来授课的吗?”这个问题时,只有51.9%的学生回答“是”,还有22.1%的学生回答“不是”,26.0%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有的不是”。这个调查结果显然不够理想:任课教师如果不按照材来授课,不同样违背了“教”与“考”的统一性吗?通过私底下与教师座谈了解到,材没有获得教师的认可,是导致任课教师不一定按照材来授课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道开放题,只有部分调查对象作答。其中,72.9%的作答者肯定(或者说认可)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给出的理由有:第一,老师帮忙划范围、划重点,等于再次强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让学生复习起来比较有方向,不至于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对重点内容着重掌握;第二,学习与复习有的放矢,有助于减轻学期末的考试压力,增加考试信心;第三,这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只有明确了复习范围,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否则,学生不愿学习,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的积极性;第四,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更自由的心态去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比如,如果是非专业课,教师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量时间去深入学习专业课;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想要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有利;第六,让应试简单化,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精神引领;第七,既然学校以学分绩点为考核标准,那么,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不过是帮学生更高效地达标,所以无可厚非;第八,教材一般是依据某一门学科的特点而编写出来的,未具体考虑这门课程应用到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老师“划范围”“划重点”可以弥补后者,增强学生结合专业需要的学习针对性;第九,高校不应该要求大学生像中小学生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所以没必要在考试上为难学生,因为对大学生而言,不只是学习知识很重要,锻炼能力也很重要;况且,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可能以后一生都不会用到,更没必要用考试来为难学生(言外之意是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就是不拿考试为难学生的表现)。

当然,也有16.4%的作答者很反对教师的这种做法,甚至表示“看不起这样做的教师”。反对者的理由是:第一,“划范围”“划重点”切割了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的掌握;第二,助长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惰性――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不思考,只等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但这种突击并没有真正消化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学的不扎实);第三,有些同学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无论是否真正学会,也可能取得好成绩,这对平时认真上课的同学不公平;第四,学生平时没有学习积极性,这种状态反过来也影响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互动,大学课堂无聊又压抑,而大学课堂本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的过程;第五,大学更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养成考前死记硬背知识(读死书)的学习习惯。

此外,还有11.3%的作答者认为考前老师“划范围”、“划重点”有利有弊:好处是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能提高成绩;坏处是容易把学生“惯”出“懒惰”的毛病,也就是平时没有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不爱钻研,不爱思考,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四 结论

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不赞成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比例(46.8%)远高于赞成的比例(11.6%);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教考合一的比例(66.7%)远远高出选择教考分离的比例(16.1%)。当然,这不排除大学生本身的意愿或者说选择有趋易避难的因素影响。

反对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主要是从理论基础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方面进行否定的,而目前倡导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并没有就此给出辩证的解释,或者说没有寻求到相关的理论支持,更多的是把一些关于实践的认识当做“优势”:比如,支持者认为,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公平、公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等等。但这些认识只得到了极少部分学生的认同,换言之,不认同这些所谓的“优势”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这表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像是校方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一些在校大学生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就投其所好。例如,指出教考分离对学生今后考研、社会考级有帮助,因为在教考分离压力下,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试问,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考研、考级培训机构岂不是自我矮化?从学生关于大学课堂的期待中可以看出,他们绝大部分不希望大学课堂跟中小学课堂一样照本宣科,而是期待走进大学课堂,能获得精神指引,思想摩擦碰撞出火花。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考合一也存在弊端,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高校执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兴利去弊?首先,高校以及学院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动员,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再由任课教师正面引导学生,减少学生的消极抵触情绪;其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应协调一致,共同配合,材(教学大纲),教师按照材授课;再次,由校内教师根据该校学生的平均学力基础命卷,并做好保密工作,而不选用其他高校的试卷(不同高校学生入学的学力基础本不相同);最后,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最终成绩既要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得分纳入计算,还应该将平时的学习表现计入考核。即便如此,教考分离也仅仅限于一些教材、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进行试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更新频繁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教考分离完全不适用。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初衷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否实现初衷,却另当别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招以后,我们的高校越来越丧失培养“社会精英”的志气和理想,大学课堂本应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远大志向、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幸福的能力等等,不知不觉都泯灭掉了――关键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的积极性、热情和理想逐渐被所谓的制度和管理吞噬了,结果事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对这些我们需要反思。

参考文献

[1]宫黎明,龙文祥.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2008

(4):1-3.

[2][4][6][7]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2-94.

[3][9]林美卿,侯爱萍.“教考适度分离”模式及其实现形式

[J].中国农业教育,2008(2):34-35.

[5]林怀满,冯治良.论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

点――教考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2):

90-95.

[8]刘磊,等.“教考分离”制度的弊端及其应对――第三军

医大学的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177-179.

[10]与竺可桢校长一起三问大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 班级日志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30-02

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现有研究多从学风建设的概念探讨、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入手,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思路指导,但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班级日志”制度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价,发掘更具实效性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1 班级日志

班级日志的起源可追溯到1953年赵启春发表于《人民教育》上的《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1]一文。班级日志也称“班情日志、教室日志”等[2],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记录班级事务和班级学习生活的记事本,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和听课情况,一是课堂以外的活动延伸。早期班级日志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班级建设中,近年来被借鉴应用到大学生班级管理中,成为学生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

2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2.1 班级日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班级日志由学院统一印发,每班每学期一本,由班干部轮流填写,填写对象为本院大一、大二各班级。基本信息包括学期计划、期末总结、班团干部通讯录、寝室安排等,主体部分则分“日常管理”和“一周小结”两部分。其中“日常管理”又分考勤登记、每日摘要和每日精彩三块,考勤登记记录每日课堂考勤情况,每日摘要填写班级当日综合素质考评情况,每日精彩填写班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情况。“一周小结”是对主要记录本周班级取得的进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对策。一周小结下面附“辅导员寄语”,由辅导员每周给出评语。

2.2 班级日志内容的定性分析

以笔者所带的大二计算机系7个班为例对班级日志的记录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一学期以来,42位学生干部参与记录,共完成“日常管理”560篇,“一周小结”112篇,“辅导员寄语”112篇。通过对记录的统计整理和分类[3],对反应的情况作以下归纳。

2.2.1 迟到、旷课和请假频次与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班级日志中旷课名单的计数统计,并与上学期期末成绩的比较发现,本学期出现旷课现象的81人次中,有高达43人曾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出现过挂科现象,其中缺课超过5次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7.3%。七个班挂科人数占本班旷课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00%,71.4%,58.3%,50%,42.9%,41.7%,40%。可见平时课堂表现与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相关性非常高,且有学期延续性。截止笔者投稿时,本学期期末考试尚未进行,因此无法用本学期的期末成绩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对比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将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预测指标。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此数据进行挖掘。

2.2.2 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通过整理,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与课堂和任课老师相关的描述,摘取如下。

“今日数据结构老师表扬我们班上机认真”(2013.10.22)

“Java今天交作业,老师给了我们很多要求和指导,我们获益匪浅”(2013.11.06)

“下午上机时老师说我们班的氛围好,大家都很开心”(2013.11.07)

“Java课王老师在教授了Java知识之余,还分享了开发项目的经验,拓宽了我们的思维”(2013.11.13)

“演讲中看了一个视频,关于‘空巢老人’,很感人,也引人深思”(2013.11.19)

“今天是Java的第一次上机,老师指导得很详细,大家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都当场解决了”(2013.11.27)

“第一节英语听力课,很多同学没有兴趣,老师找了一些有关口语的视频供大家欣赏,效果还不错”(2013.12.2)

“概率论老师讲课还是那么有激情,最喜欢他的课了”(2013.12.2)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1)教师肯定和表扬;(2)教师指导;(3)教学手段多样化(视频,课外知识补充等);(4)老师上课态度。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表现。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是摆在学校和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

2.2.3 学生对成绩的态度

班级日志中出现了多处关于考试的记录,简单摘录如下。

“今天大学物理课上老师通知下周有期中考试,上课氛围开始变得紧张,大家都认真开始复习了。”(2013.11.04)

“今天ACM老师宣布24号要考试了,期末将至,大家有种莫名的紧张感(2013.12.10)”

从摘录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考试的主要反应是“紧张”。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适度的紧张对激发学生动机最有效,中等强度的动机能够让学生达到最高作业水平。因此,课堂上老师提供作业布置和反馈,并提前澄清考试要求,对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行为有较积极的鼓励作用。

2.2.4 班委态度与班级日志记载之间的关系

对比上学期各班综合测评成绩发现,班委记录日志的认真程度和班级表现一致,越是表现良好的班级,班级日志记录的丰富度越高,反之记录的内容越简单。综合测评成绩高的班级,日志中积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而成绩低的班级消极词汇的使用率更高。可见,班委的认真程度和对班级的评价,对于班级班风建设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对此展开量化研究。

2.2.5 辅导员反馈与班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辅导员的反馈对班级日志记载的内容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积极反馈的正向激励作用较大,消极反馈则起不到激励作用。辅导员寄语中强调的内容会在班级日志中体现。通过班级日志,辅导员能及时了解班级情况,更好地处理班级事务和突发事件。如通过组织召开旷课学生思想动员会、下班听课了解课堂表现等手段,进一步将班级日志反馈的结果应用到日常管理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频率和效率,对班风建设的督促作用明显。

3 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的效果评价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记录和分享形式,已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学期的班级日志实践,学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启示总结如下:

3.1 掌握思想动态,预测学业成绩

班级日志最直观的体现是学生课堂表现,它为学生的操行评定提供了重要且令人信服的证据。通过半年的执行发现,它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有良好的预测力,并且为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持续关注学生表现,实施干预和指导班级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3.2 发挥班委表率,完善管理职能

班级日志的执行好坏,跟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对管理班级、服务同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作为班委,能否客观诚实地记录班级同学的表现,能否关注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班级建设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日志执行的效果,并引导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

3.3 提供教学反馈,加强师生交流

班级日志为任课老师提供了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班级日志了解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最大化课堂效率和效果。班级日志也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可以不再纠结于班级管理的点点面面,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沟通和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

3.4 研究不足和展望

班级日志在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和班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对班级日志在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效果评估,阐述了班级日志在推进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首先,研究取样代表性不足,没有对比学院其他专业的班级日志实施情况,内外部效度有待更严格的考量。其次,对班级日志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第三,班级日志的实施效果需得到定量分析结果的支撑。第四,由于能力及时间限制,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所得结论也需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如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加入群体或个别访谈、学生的期末成绩等指标,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设计更加严格的对照组实验,控制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总之,班级日志的实施对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利用这个工具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班干部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三者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最终促成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赵启春.我在建立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和教育个别儿童方面的经验[M].人民教育,1953:19-22.

[2] 卢庆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教学质量的量化评定法[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14(3):9-16.

[3] Chretien,K.,Goldman,E.,& Faselis,C.The reflective writing class blog:Using techonology to promote ref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2008,23(12):2066-2070.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员选拔;项目培训;卓越工程师;通信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刘立程(1972-),男,福建上杭人,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余彦蓉(1977-),女,湖南湘潭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Y17)、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青年专项“广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09A1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24-02

基于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接受校企联合培养,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一种核心教学改革模式。[1]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等若干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开展了“3+1”培养方式改革试点。在通信工程专业的“3+1”培养方式中,本科生第四年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是以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通信系统设备研发类项目的形式进行的。这类研发性质的项目,对参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来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2]因此,项目参与人员(学生)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要,是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以本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3+1”试点班的项目人员(学生)选拔方式和过程为例,总结在项目人员选拔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中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及过程

本节将从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及初选、选拔培训方式和人选终选(确定)三个方面,结合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校企合作项目的做法,介绍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及过程。[3]该过程包括项目人员初选、项目人员选拔培训和项目人员终选(确定)三个阶段。

1.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及初选

项目人员的初选主要根据项目人员选拔标准来进行。基于通信设备研发类项目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要求,在制定项目人员选拔标准时,从以下两个主要的客观方面提出了项目人员选拔标准:一是学习成绩良好,绩点达到3.0以上,数学、英语和所学过的通信专业课程的成绩没有挂科现象;二是有课外参加电子设计比赛或专业设计项目的经历。满足以上两方面要求的学生优先入选面试名单。

项目人员初选的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学院在相关年级的学生中“3+1”班项目参与人员初选的通知,在通知中介绍项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列出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其次,根据学生报名时提交的简历和上述选拔标准确定面试名单,由“3+1”班指导教师作为面试官和参加面试的学生进行简短的面试,以了解学生参加项目的动机、学生的学习经历和项目经历;最后,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之后,以项目需求人数1.5倍的数量确定项目初选入围的学生名单。

2.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

确定好项目初选人员名单后,接下来要对项目初选人员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项目培训,以利于对项目最终人选的确定以及为项目正式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根据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不同,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举行过如下三种方式的项目人员选拔培训:

一是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大三下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项目培训方式是指导教师给项目初选入围学生开设有关项目背景的知识讲座。这类讲座一般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要求入选学生按时参加并做好听课笔记,课后自学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和项目所需的开发工具知识。经过两个多月约6次讲座之后,学生对项目的有关背景、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等也能在参加讲座时与听课笔记中有所展现,并为下一步项目人员终选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二是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期末,项目的培训方式是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与学生的项目训练相结合。由于初选的时间相对提前了3个月左右,学生在接受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之后可以有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有关的项目训练。该项目训练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组4~6人,指导教师把正式项目中涉及到的较为通用的技术模块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分派到各个项目小组,由各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所负责的模块的方案设计。在模块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研究素质、团队精神等可以得到比较充分地展现,便于指导教师挑选项目的正式人选。

三是将项目人员初选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期末,项目的培训方式包括学生自学、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及学生的项目训练。项目初选入围的学生利用接下来的暑假期间在学院的实验室里对项目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有目的地自学;在开学后的大三上学期,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企业工程师提供项目开发知识讲座;大三下学期,按照类似第二种培训方式中的项目训练方式进行培训。这种方式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大大提前,目的是为了能吸引更多学习成绩好或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项目,同时也期望能让学生可以围绕项目做更多的准备,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的准备,以及项目开发工具和流程的知识准备等。

3.项目人选终选(确定)

根据上述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三种不同方式,项目人选终选(确定)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针对经过第一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召开一次全体项目初试入围学生的学习汇报会,让每位学生都把参加项目背景知识讲座的心得体会以PPT的形式加以介绍。指导教师一方面通过学生的PPT来了解学生对项目背景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对项目有关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由此来判断学生是否适合作为项目的终选人选。

二是针对经过第二种或第三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将经历了培训之后仍能坚持留在项目小组的学生作为项目的终选人选。如果终选人选的数量没能达到项目需要人员数量的话,再通过入选项目终选学生的推荐结合指导教师的面试的方式,从大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中补充部分学生参与到正式的项目中。

二、存在问题

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项目人员选拔的方式和过程,从时间顺序来看分别经历过上述三种方式。这些方式的应用,旨在能够根据当时实际环境的需要来选拔出适合的项目参与人员,即一方面能胜任项目工作,具有足够的项目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能安心项目工作,顺利完成项目的预定研发任务。但回顾这些选拔方式下所得到的项目终选人员,以及他们在后期项目工作中的表现,发现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值得进行探讨:

(1)无论是提前或推迟进行项目人员初选,在项目人员终选时都有可能会出现终选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在大三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才进行项目人员初选,由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缺乏,终选人选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如果在大三上学期期末或在大二下学期期末进行项目人员初选,部分学生因对项目内容的深入了解而发现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或因在项目工作方式的体验中产生了不适应感,导致这些学生陆续退出项目组,从而不得不临时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充,而补充进来的学生欠缺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项目工作体验,因此可能导致项目组的学生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

(2)无论是采用哪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在后续的正式项目工作过程中仍会有部分人员因故退出项目,导致出现无法补充合适项目人员的困顿现象。第一种只经过项目背景的知识讲座培训的学生,在正式项目的工作过程中,随着对项目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了解的加深,部分学生发现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或自己不能适应项目工作要求而退出项目。经过后两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仍有可能出现因上述类似的原因而退出项目的现象。如果在正式项目中,人员退出现象比较频繁,而期望通过补充的方式来获得合适的项目人员在实践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无法补充合适的项目人员的困顿现象是困扰项目工作的持续性问题。

三、相应对策

根据笔者指导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的项目开展经验,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案例,[4]提出了几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首先,在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方面,可以尝试在前面所述的第三种方式的基础上,调整部分有关培训方式,即在大三上学期,将初选入围的学生分派到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的“3+1”项目工作小组中去,作为项目小组成员的助手。由于校企合作“3+1”班的各个通信设备研发项目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需的项目专业知识和开发平台很相似,所以如果能够让下一届项目的入围学生作为本届项目正式人员的助手,在此过程中去学习项目所需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并能得到有经验的“师傅”指点迷津,这种培训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初选入围学生对项目工作方式的不适应性,并增加他们对将来项目工作的自信心,对减少项目组的人员流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为了能在项目终选时段或项目正式开展的过程中根据项目需要补充到合适的人员,避免出现因需要补充人员而出现项目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可以尝试建立项目“人才库”来储备有充足的具有项目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为此,在项目人员选拔培训阶段和项目正式开展阶段都建立起了项目一队和项目二队。两队进行的培训或项目工作内容是相同的,但项目一队是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而项目二队是一队的后备队,二队在人员数量上可以比一队少。当项目一队在各阶段出现人员流失时,可以从项目二队中选调合适的人员补充进一队。这种建立后备队的方式可以为项目提供比较充足的适合人员以弥补人员流失给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项目的持续性开展带来了可靠保障。

最后,回顾本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3+1”班校企合作项目人员选拔工作,在对项目初选入围学生的选拔培训方面,相关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等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和过程,值得所有以项目形式开展“3+1”班教学改革的师生的共同探求。

参考文献:

[1]杨树臣.通信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邬春明.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杨英,龙立荣.基于能力人才选拔模式的理论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家长会;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为此,就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家长会则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一次好的家长会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化与完善。但每一次家长会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开一次家长会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性质给予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起始年级第一次家长会对每一位家长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每一位家长要对这个新集体想有所认识和了解。因此,这次家长会上应以介绍学生组成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组成)、小学担任干部、课代表等情况、入学前各类学生学科发展情况分析、班委会学术成果、教师配备、班级总体的奋斗目标、新的学习阶段(初中、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等,并对家长提出配合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请部分家长发言(主要关于对学校教育建议、要求、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接分式)等。

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每一个班级根据前学期的总体情况,在班委、组长、课代表配备上作必要的调整,有时因增加科目而配备新的任课教师,这时召开家长会拟对以上个项作一介绍。另外,要多总结、分析前一学期的班级工作的得失,尤其是学生情况分析。要让家长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学生充满信心。还要尽可能介绍每一科学习特点及成绩的状况,注意要多提希望与建议,少批评、指责,更不可使家长尴尬难堪。最后,请部分家长根据自家小孩特点提出对学校教育的建议与要求。例如,初二第一学期第一次家长会,我定于第二周召开,这时家长急于要了解刚开学时学生、班级情况及新学期开始与老师共同交流讨论学生进步的可能性、措施等,我在家长会上作下列介绍:(1)(A)班委组成、队委组成;(B)组长、课代表配备。(2)班委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①现状分析;②采取措施;③初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状况与特点;④奋斗目标:再争先进,力创一流。(3)对家长的建议与要求。(4)家长发言。这次家长会后不少家长说:“象这样的家长会开得有意义。”

正常情况下,在期中、期末前召开一次家长会,有利于家长了解考试时间、范围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需与学校配合之处,使得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帮助学生抓好复习关,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家长会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比较,使家长在横向与纵向上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学生,尤其把几个阶段的成绩作比较,使家长了解学生进步与退步的情况,并列出部分重点同学的学习难点等,指导家长与学生共同订复习计划、作息时间表等。针对不同科目作提出具体要求与建议,其中对家长的要求要具体可行,切不可泛泛而谈。例如:本学期期中考试前召开了一次家长会,程序如下:一、班级简况;二、单元测试成绩比较(以表扬先进为主);三、家教理论介绍;四、建议与要求。家长会后,有家长对我说:“许老师,这次家长会是成功的,我们家长来开家长会主要是想了解自家小孩在学校的详细情况”。还有的家长说:“通过这次家长会,我彻底地了解到我家小孩的位置,回去我也有重点的抓了”。这学期(初二)期中考试我班取得了两门均分第一,两门均分第二的好成绩,年级前5名,我班占3人 ;年级前35名,我班占12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期中考试前家长会的作用的。

学期、学年结束,许多家长总想详细的了解自家小孩通过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的总体情况,有的班主任认为发放成绩报告单就可以了。其实,成绩报告单只能以概括性语言总体说明,不能过细的分析,家长不能过多的了解小孩的情况。而这时召开一次家长会效果会更好。一般情况下,期末总结家长会我是采取家长、学生同时到会的形式,变家长会、班会于一体。会上全面表扬各种先进事迹、先进个人、表彰各项标兵,以期起到激励先进、鼓励后进的作用,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也给家长带来希望。其中,还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表扬,尤其中差生的进步(哪怕是些微的)也不能忽略。假期作业布置要详细,要有利于家长的监督。初一上学期期末总结表彰会 上,陈妍家长发言说:“从小学到中学,我开了许多次家长会,象这样的新颖、别致的家长会还是第一次,这次家长会,我基本了解了这个班级整体情况,也发现了陈妍与其它同学的差距,能使我们回去教有重点。”

不同的家庭或同一个家庭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所采取的家教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教育有方,有的家长无计可施;有的灵活多变,有的呆板教条;有放任自流,有的步步监督;有的奖励为主,有的口头表扬为主等等,形形式式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家长素质,我召开了多次家教经验交流会。会后,家长反映良好。例如我班孙某,打游戏机、撒谎,从家长手中骗钱、逃学、旷课等恶习较多,家长经验交流会后,其母采取了主动与他谈心,以鼓励为主共同制定目标等方法,使孙某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家长会也可开成如家长学校的形式,增强家长的理论素质。也可针对同种类型的学生召开小型家长会等。

不管怎样,要想开好一次家长会,必须备课充分,应从性质、目的、过程、效果、内容等作详细的分析,只有这样,家长会才能开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 高谦民,夏青峰.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小学卷)[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Christine Lister-Ford.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 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5] 班主任之友.[J].2006.NO.4.

大学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元认知策略 语篇意识 外语绩效

1.引言

在由传统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过渡的过程中,篇章的阅读和写作仍然是现今低年级专业英语教学亟待攻克的难关。我发现:语篇意识是一切问题的直接根源。于是尝试对所教授班级进行课文语篇分析的指导,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完形阅读和篇章写作的实践中,通过实验研究语篇意识与提高外语绩效的相关度。

2.元认知策略、语篇意识与外语绩效

三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分别是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1]。其中认知策略是基础;元认知策略是“认知的认知”[2],促进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社会情感策略以“减轻忧虑,鼓励合作”等优势而成为学生的“加油站”。以认知策略为基础,辅以社会情感策略,重点研究元认知策略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2.1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经验、目标(任务)和行动(策略)组成[3]。其中元认知经验能帮助学生修改并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增加或删改元认知知识基础,并激活促进认知和元认知目标的策略。

监控是指发现错误并采取措施解决的一个策略[4]。自我监控是对语言理解和产出中出现的错误的识别,裁定,追踪直到清除的策略[4],也是对学习活动的有意识的评估和自我调节[4]。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自我监控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检查,修正并提高的清醒意识,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

研究表明,元认知意识与学生的学术成绩(GPA和期末成绩)相关[5],元认知与EFL阅读成正相关[6]。学者们对元认知与写作的相关性看法却不尽一致,吴玲、周殿军认为自我监控培训对提高学生写作内容和组织是很有效的[2],对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自我效能有显著效果[7],而王保昌等[8]则发现元认知策略与作文成绩相关性不高。本研究假设适当的元认知策略培训,适当的元认知意识对英语读写有提高。

2.2语篇意识

语篇是“一连串有意义的、完整的、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语言”[9]。本研究认为语篇可以指口语或书面形式的语言片段,是动态的不脱离语境的,在该研究中语篇被限定在专业英语精读课文和作文或类似文章范围内。对于语篇的理解和赏析需要读者掌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篇的信息性,情境性,策略与类型,词汇重复模式,文学批评理论,等等[9],本研究只针对语篇最基础的衔接手段做重点培训和研究。语篇的衔接类型分为指称、省略和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9],在此基础上,一定的背景知识和世界知识对于成功理解语篇是必不可少的。衔接是将语篇的部分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系统地连接为一个完整并连贯的语篇的重要手段。衔接链“即一个衔接成分前指的另一个成分由与再前面的成分衔接所构成的链条状丝丝相扣的衔接纽带”[9]。本研究的衔接链指含有大于或等于三个连续并共指同一人或事物的词,词组或小句,也是语篇意识的标志。

2.3元认知策略、语篇意识与外语绩效

外语绩效(FLLE)是指教育成本与产出之间的比率[10],分为学生效率,教学效率,输入环境效率和过程管理效率。过程管理效率是管理和优化外语学习过程的效率,是本研究的着眼点。我国特殊的外语教学环境(远离目的语环境),使得我国外语绩效的提高非常困难,通过提高输入质量来弥补输入数量的不足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吸收最大化和最优化[11],从理论上说是攻克外语绩效“顽疾”的可行之路。

3.实验研究

研究假设语篇教学比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完形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显著提高。选择英语专业大二一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进行初级培训,其他同级三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加强语篇知识和自我监控的培训,平行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四个班选用同一本教材《现代大学英语4》,授课学时相同,由四位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主讲教师授课。

学期内初逐渐对该实验班在精读教学、完形阅读和写作方面初步渗透语篇衔接的知识。在2009―2010学年内对该班进行3次完形测试,两次作文测试;期末前与其中一个对照班同时完成一个含有阅读、完形填空、课文分析、写作等四项的小测试。

4.研究结果与讨论

4.1实验前成绩统计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四个班的期末成绩,以下简称期末1,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成绩简称期末2。从期末1成绩分析看,实验班实验前总成绩平均分60.056,处于四个班的最低位,并且成绩分布离散性最大(12.2147);单项完形成绩平均分9.56,为四个班中的第二位,成绩分布离散性依旧最大(3.105)。

4.2实验后完形成绩比较

4.2.1完形成绩纵向比较1

该班的三次完形测试分别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clz1),实验中期(clz2)和2009―2010(clz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中的完形测试成绩,其中中期测试试题为四级考试真题。三次的平均数为9.56、12.04和14.62,呈上升趋势,显示该班的完形能力处于逐步提高的过程;标准差3.105、3.682和3.086处于低―高―更低的走向,说明该班完形成绩分布的离散性由小到大再到更小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学生成绩的不稳定性。

4.2.2完形成绩横向比较1

两个班的测试在学期末进行,测试包括课文分析,论说文写作,完形测试和阅读测试,下文表3、6和7的数据均来自于该测试。实验班在完形方面的平均数(7.04)略低于对照班(7.15),但实验班的标准差(1.301)低于对照班(2.603),说明该班的完形成绩分布相对集中,而对照班的成绩分布距离大,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实验班完形成绩还有待提高,语篇意识还处于不稳定状态,还需要时间进行内化。

4.2.3完形成绩横向比较2

数据表明:培训后的实验班期末2完形成绩由原来期末1的9.56上升到14.62,为四个班平均成绩最高分,标准差由原来的3.105降到3.086,为四个班中进步最大者;可以粗略认为:在别的因素均被控制的前提下,语篇意识培训在起作用。

表(1)到表(3)的分析表明,实验班完形成绩在纵向2和横向对比中都已经通过检验,证明了语篇意识和原认知策略培训有助于提高外语绩效;横向比较中的不稳定现象说明内化所培训的知识还需一定的时间。

4.3实验后作文成绩比较

4.3.1作文成绩纵向比较

这三次测试分别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前,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实验期间和期末前进行。三次写作测试中的衔接链平均数(1.44、1.81、2.27)和众数(1、1/2、2)呈上升趋势,从一定程度上显示该班学生在语言产出的过程中语篇的衔接意识逐步加强;全距分别为4、4、5,说明成绩朝着较高的方向发展,因为最低数目都是0,每次测试都有最低数目0出现,所以全距变长意味着高分的出现,即进步的标志。

4.3.2作文成绩横向比较

实验班写作衔接链的平均数(2.27)高于对照班(1.19),但实验班的标准差(1.079)高于对照班(.895),说明实验班的写作成绩离散性较大,成绩分布不很均匀,但篇章衔接意识增强,培训已见成效。以上分析表明:实验班作文中语篇意识逐步增强,培训对提高绩效有帮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4实验后总体情况统计分析。

该课文选自《疯狂英语》杂志,是一篇两个班从未接触过的说明文,旨在对平时培训的语篇标记进行测试。计分方式:一个衔接标志记一分,不同的标记可累计加分。上表中数据表明:语篇意识培训对于实验班分析课文有明显的帮助,该班课文分析中提到了各种衔接方式,并且对于连接方式运用比较熟练,而对照班也有一定的语篇意识,只是处于较低的无意识或意识不强的状态。由于实验前实验班的总成绩平均分处于四个班最低水平,而该对照班处于第二位,可以推断出测试后实验班在写作方面与该对照班的差异与语篇培训有很大关系。

在实验后期末2测试中,实验班总体平均成绩呈向上趋势,由原来的60.056(最低)上升到83.98(最高),标准差由原来的12.2147降到7.32;两组数据表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在进步,而且成绩分布越来越集中;这初步证明:高质量输入与吸收对提高外语绩效有效[11],出现徘徊是因为对所培训的知识进行巩固直到内化的时间不够,但足以证明语篇分析对完形阅读和写作有明显提高。

5.结语

对学生进行语篇培训,增强他们的语篇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能够提高外语绩效。表格显示的绩效提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完形成绩不够稳定等,有必要在克服时间紧等的困难下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ara Cotterall & Hayo Reinders.Learner Strategies:A Guide for Teachers.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8.4.

[2]吴玲.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自我监控策略培训研究:元认知的视角[D].中南大学,2007.

[3]John H.Flavell.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Vol.34,(10):906-911.

[4]郝文娟.英语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的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大外院,2009.4.

[5]Andria Young,Jane D.Fry.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the Schor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8,(2):1-10.

[6]邹妍洵.元认知策略在EFL英语阅读中的应用[J].2004年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241-257.

[7]周殿军.英语写作自我监控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8]王保昌,陈素梅,李荣宝,闫小斌.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调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4).

[9]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

[10]Windham,D.M.,Chapman,D.W.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Efficiency:Constraints,Issues,and Policies[M].Greenwich:JAI Press,1990.

[11]阳志青,刘晓玲.外语学习效率模式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上一篇:大学暑假生活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