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0:11:15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关于自我管理概念与测量自我管理的研究始发于临床医学,然后在组织行为和教育领域得到应用。在教育领域,齐默尔曼(Zimmerman)认为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就是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和环境的调节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民对自我管理的定义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需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有布兰登(Brandon)等的自我控制量表(SCQ),坦尼(Tangney)等的自我控制量表(SCS);国内学者编制的量表有贺小格的13个维度量表,张国礼等编制的8个维度量表。综上所述,目前仍然缺少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概念,自我管理的测量维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结合实证检验,继续探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建构模型十分必要。

(二)关于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关于个体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类,这些因素的研究与组织行为领域密切相关,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有启发的观点包括:内控型人格特质的个体更适合在模糊的工作环境中扮演自我管理的角色,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个体自我管理水平;成就动机高低也会影响自我管理水平;群体内人际信任将有助于改进组员的绩效。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差异的调查发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来自农村以及性别差异不能明显影响自我管理水平;不同本科层次、父母教养方式和成就动机水平对自我管理水平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于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比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探讨也不够广泛。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研究团队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剔除无效问卷,共得有效问卷840份。

(二)问卷质量分析借鉴已有的调查问卷,从心理学角度自我管理结构应该包括认知管理、情绪管理和行为管理。设定大学生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管理、学校活动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五个方面。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优势和劣势、形象风度、知识才干的了解;自我情绪管理指个体对自己日常情绪的了解与控制;自我计划管理包括大学四年的个体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学校活动管理包括班级社团活动和学习活动管理情况;日常生活管理指个体对于饮食、消费活动的控制。自我管理水平量表的尺度选择6点等距法尺度。将问卷自我管理水平量表部分进行因子分析,KMO=0.892,P值为0.000,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5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54%。根据每个因子特征值大小顺序排列,将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因子1“学校活动管理”,因子2“自我认知”,因子3“自我计划管理”,因子4“自我情绪管理”,因子5“日常生活管理”。考察因子内部一致性:总问卷的α值为0.886,各因子的α值在0.636至0.832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度系数值。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差异分析,本研究把差异源讨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个体因素(性别、本科层次、是否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班级因素(班级是否获得荣誉称号);家庭因素(家庭收入、父母学历);个性因素(成就动机高低、内外控个性倾向)。

(一)个体因素差异分析关于个体因素差异源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在学校活动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方面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在大学阶段,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担任过班级或社团干部的大学生在5个因子的自我管理水平都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的学生。这方面的差异一方面说明高校中学生干部选择机制比较有效,自我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更可能成为干部;另一方面由于干部角色需要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学生自尊感和责任感会提升,有助于提高个体自我认知水平和加强自身行为的约束。尽管在4个维度上非独大学生的平均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但统计结果并不显著。根据社会流行的观点,独生子女容易被过度宠爱,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然而调查结果说明独生子女身份并不会显著影响学生的自控能力与行为。本科层次因素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表明高考分数的差异更多体现学生入学时学业成绩的差异,并不能体现出个体对自身行为控制与管理水平的差异。

(二)班级氛围差异分析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组织环境,那么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是否会影响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水平呢?本研究设计了班级是否获得荣誉称号选项来考察,获得过荣誉称号的班级往往群体凝聚力比较强,表现出更加积极进取和团结的氛围。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自我情绪管理因子之外,所在班级获得过荣誉称号的大学生在其他4个维度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班级的学生。这说明在一个凝聚力比较强和群体绩效比较好的集体中生活,个体会更多体验到受欢迎,在活动中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自我认知水平会更高。同时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群体规范的作用会促使个体表现出对学习活动、自我规划和日常生活方面更好的管理水平。

(三)家庭因素相关性分析关于家庭因素差异源包括了家庭收入和父母学历。研究以上因素使用更合适定序型数据的Spearman相关系数。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在自我认知、自我计划管理方面显示了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日常生活管理显示了弱的负相关关系。虽然相关数字比较小,也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更高一些;对消费的控制弱一些,可能是经济比较有保障,因此对消费行为控制力差一些。父亲的学历对大学生自我认知有弱的正相关关系,而日常生活管理显示出弱的负相关关系。母亲的学历相关性更明显,对学校活动管理和自我认知有弱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调查表明,父母素质更高的家庭环境可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然而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对饮食和消费的控制)并没有正面效应。

(四)个性因素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尝试研究两个个性差异因素:成就动机高低和内外控个性倾向。研究以上因素使用更合适定序型数据的Spearman相关系数。调查结果印证了国外学者的观点,即个性差异会影响自我管理水平。本次调查表明成就动机高低与大学生自我管理5个因子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成就动机越高的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这说明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更看重目标制定、能力提升、监控和调整活动以及约束和控制自己,更善于进行自我管理。内外控人格特质在心理学文献中也称为心理控制源。如果一个人认为事件的发生是个人的能力和属性所造成的,可以由自己加以控制或预测,则被称为内控者。本调查显示内外控个性也与大学生自我管理5个因子都呈现出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越倾向内控型个性的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也越高。这是因为越具有内控倾向的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越强烈,导致行为控制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本研究在840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差异。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把有显著差异的差异源分为学校教育管理可以调节的变量和无法调节的变量两大类。学校教育管理可以调节的变量为实践提供了路径参考,这方面的变量包括:是否担任干部、班级氛围、个性差异。学校教育管理无法调节的变量包括:性别差异和家庭环境,虽然性别和家庭环境是无法更改的变量,但提示我们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应对学生实施差别化指导。

(二)对策建议

1.重视自我管理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机制。大学生已经成年,具有一定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我教育法,对自己进行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从计划、学习、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自我解剖、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控制,全面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

2.为学生担任管理岗位创造更多机会。当学生担任某个干部角色时,会产生角色认知,这种角色认知一方面会提高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自觉控制行为。建议学校在班级、学生会等日常管理中,建立干部一学年一轮换制度,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为班级服务。另外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建立社团组织,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从事组织领导工作。

3.多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促进班级凝聚力。班级是大学生四年生活学习的重要正式群体,如果班级很多同学对学习、社会活动、日常生活都比较有计划,有自控能力,那么个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自我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各种以班级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于班级群体的认同感,在获得荣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4.开展心理指导,塑造积极人格。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课外心理指导,为有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心理指导应该普及到全体学生。根据麦克利兰(McCleUand)教授的观点,成就需要动机是可以训练提高的。同时,如果加强对学生归因理论和归因方法的指导,也会影响他们把事情的结果更多归因于环境还是个体努力。成就需要动机的高低和内外控人格倾向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还会影响未来他们对工作事业的追求,因此开展相应的心理指导是非常有意义的。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自我控制;述评

A Review of Students on Self―control in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CHEN Hui LU Li-ping ZHENG Guo

(P.E.Department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selects the published 53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trol papers to analyz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es in such aspects as publication time, number, contents, etc. , and points out that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es on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trol, such as lack of watch by the scholars, singl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echniques, superficial theoretical analysis, etc. , proposing that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rigor of scale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diversity of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Chinese college student; Self-control; Commentary

近年来,“自我控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其相关研究也呈增长态势。在中国知网以篇名检索“自我控制”,通过严格筛查,发现有相关文献642篇。其中,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文献有53篇,仅占8.3%。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转型,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一阶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受到高度重视。而自我控制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更应积极关注。本文拟通过对检索到的53篇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论文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为后来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1 自我控制的概念

自我控制是国内外学术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有关它的定义也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外有关自我控制较早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分别由Kopp、Rothbart和Block提出,三人分别从道德和亲社会行为、气质以及心理分析角度对自我控制进行定义。Kopp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按照社会期望行事的能力,包括顺从要求,延迟特定行为,以及根据他人的期望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Rothbart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抑制优势反应,而执行劣势反应能力。Block认为自我控制由控制和弹性两个维度构成。控制指个体认知、情绪冲动、行为和动 机表达的阈限。弹性指个体能动的调节控制水平,以适应环境的限制与可能性,或为了取得能量并达到长期目标的能力[1]。

国内有关自我控制研究逐渐增多,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呈现多样化。从国内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大体有三类:一是从不同角度切入重新定义。许毅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因为完成目标的需要而对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和管理的心理过程[2]。李京肽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制止消极行为出现的过程[3]。相较于这两位研究研究者,于国庆和周建立提出了相对复杂、具体的定义,于国庆认为自我控制是以自我为主体,在生命圈、社会圈和宇宙圈组成的立体三维时空中,以个人身心和行为、外在环境和事件为对象,以实现个人、社会和宇宙外和谐发展为原则目标的,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校正的动态变化自组织系统[4]。周建立从控制的主体、控制的依据、控制的对象、控制的表现、控制的过程、控制的结果几个方面对自我控制内涵加以认识[1]。二是对自我控制特征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并以此为界定。李琼发现自我控制本质特征有两点:(1)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控制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2)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执行能带来长期利益的目标指向的行为[5],谢静在硕士论文中也采用此定义[23]。肖婕敏对自我控制结果表现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在意志行动中能自觉抑制冲动、克服欲望、延迟满足或奖赏、容忍挫折、调节情绪、制定和完成计划、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等[6]。三是直接沿用国外界定。苏俊在文中界定自我控制就是沿用Kopp的定义[7];徐晓丹在论文撰写是重点采用Gailliot和Baumeister关于自我控制的定义:自我控制是克服个人冲动,无意识的、习惯反映的能力,它需要意识和努力[8];等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自我控制不仅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制止消极行为出现的过程,还是维持积极行为进行的过程,它是对思维和行为的综合控制过程。

2 文献检索情况

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学术界第一篇有关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于1993年。在知网,通过严格筛查确定有53篇,其士论文2篇,占3.8%;硕士论文15篇,占28.3%;期刊论文36篇,占67.9%。

22年间,各年份发表的论文数如图1。由图可知,数量极不均衡,前11年间关注者甚少,相关文献发表仅有2篇,分别是1993年和1997年发表;后11年间关注者稍有增加,有关文献发表51篇,平均每年发表4.6篇,且通过观察发现其发表文献数起伏较大,基本呈波形,但总体来讲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还很不够。

图1 不同年份数(N=53)

对53篇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22年间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并。心理学角度研究的论文有29篇,占54.7 %,其中,期刊文献19篇,而核心期刊文献只有4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和《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各2篇。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关注不够,同时,也折射出其研究视角的单一性,期望未来研究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3 主要研究内容

纵观已有的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发现,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大学生自我控制相关量表或问卷编制;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特征及培养探究。

3.1 大学生自我控制相关量表或问卷编制

随着自我控制研究的兴起,相关量表的开发日渐增多,其中,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相关量表或问卷也有所增多,如许毅、张大均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问卷由五个因素构成,分别是思维自控、行为计划、情绪平和、行为执行和情绪化[2];谭树华、郭永玉对Tangney的研究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保留了冲动控制、工作或学习表现和健康习惯三个维度命名,另外,还新增了节制娱乐和抵制诱惑两个维度[9];刘华强、王希华自主编制的大学生生涯自我控制问卷,此问卷包括控制效能、控制情绪、行动倾向、计划倾向和控制策略5个因子[10];欧阳益等编制了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此量表分为网络认知自我控制力、网络情绪自我控制力、网络行为自我控制力三个分量表[11-12]等。这些量表或问卷多是为研究需要自编,采集的样本数量有限,信效度检验需进一步加深。

3.2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

在检索到的53篇文献中有30篇是关于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间关系或影响的研究,占56.6%。其中,关系研究有23篇,影响研究有7篇。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与大学生自我控制进行关系研究的因子有14类,如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网络成瘾、学业成就、问题行为等。其中,网络成瘾是研究涉及最频繁的因子,相关文献有5篇。多名学者在研究中表明网络成瘾倾向和大学生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两者联系密切,并有预测作用。杜蕾指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更多是一种情绪和行为问题,与认知关系不大 [13],由此可见,帮助大学生抵制网络诱惑,减少网络成瘾,加强自我控制力培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情绪和行为自制力的培养。

对于其他因子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周广亚认为提高自我控制水平有利于生活满意度的提高[14];陶宇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正相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5];贺淑红等人发现藏族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16];等。

在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影响研究的7篇文献中,有4篇是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学习适应性、心理健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以及大学生学业欺骗。杜良美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学生,其学习适应性也强[17];此外,自我控制不仅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具有预测力,对冲动冒险和自我情绪控制具有影响,它还直接影响学业欺骗[1,18-19];另外,在其他因素中,均体现为与大学生自我控制呈正相关[20-22]。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此类研究不仅能深入探究自我控制对个体发展的价值,还能为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提供良好的依据,因此,此类研究值得学者们倾注更多关注。

3.3 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特点及培养探究

对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特点及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53篇文献中仅有9篇。大学生自我控制总体特征有4个方面:(1)大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存在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存在性别差异,同年级中女生优于男生;(3)家庭经济良好者自我控制力存在年级波动,大二时期显著低于其他时期;(4)独生子女的自我控制力在大学里持续提高,而非独生子女群体的自我控制力相对稳定[23]。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其自我控制力特征表现各不相同。如郭晓飞针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进行剖析,发现成瘾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控制行为缺陷 [24]。张剑杰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25]。

关于大学生自我控制培养,修俊雅认为要有效的进行自我控制要注意遵循理解、尊重、宽容和信任的原则;要不断加强道德文化修养;要正确的对待自己[26]。而刘娜娜则从认知、情绪、意志和动机4个层面对自我控制进行分析,有针对的探讨其培养途径以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27]。另外,李晓溪采用实验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差异显著,证实元认知干预技术可有效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对于不同类型学生其培养方式各有侧重[28]。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阶段,其自制力特征与其他年龄段人大不相同,故其培养方法也应更具针对性,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十分薄弱,无法为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4 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的评价及展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存在学者关注不够、研究内容和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严重不足以及理论探讨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涉及面较广,但是,研究程度不均衡,偏重于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或影响研究,而忽略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与训练的研究;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或问卷编制方面,虽然研究者较多,但取样数量有限,编制出的量表或问卷缺乏权威性,无法普及推广。在研究方法上,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研究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极少采用实验方法,在53篇文献中仅有1篇采用实验方法;调查法多采用自编量表或问卷,这些量表或问卷存在理论依据不明确,信效度不太高等问题。今后,开展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应该扩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在量表和问卷编制和运用上应提高要求,争取编制出维度结构合理、信效度较高的量表或问卷。多尝试通过实验研究系统探讨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途径、策略,为高校有效地推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立.自我控制、欺骗机会和欺骗态度对大学生学业欺骗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许毅.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李京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3.

[4]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李琼,黄希庭.自我控制:内涵及其机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41-50.

[6]肖婕敏.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脱离、自我控制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7]苏俊.大学生情绪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8]徐晓丹.手机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缺陷及其机制[D].西南大学,2014.

[9]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5:468-470.

[10]刘华强,王希华.大学生生涯自我控制问卷的编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22-126.

[11]欧阳益.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2]欧阳益,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01:54-58.

[13]杜蕾.大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08:990-991.

[14]周广亚.大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适应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1:1394-1396.

[15]陶宇,梁征然.大学生自我控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学理论,2013,23:289-290.

[16]贺淑红,马慧芳,马海林.藏族大学生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04:205-208.

[17]杜良美.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04:105-106.

[18]朱千,潘贵书.医学院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1:111-114.

[19]刘华强.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影响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

[20]张剑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自我控制力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240-242.

[21]谢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

[22]潘宗秋.学校管理与提高大学生道德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25.

[23]易洁美.大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现状调查及其与健康生活方式和情绪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4]郭晓飞.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特点剖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11-114.

[25]张剑杰,包卓利克.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6:88-91.

[26]修俊雅.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方法浅谈[J].道德与文明,1993,03:30-31.

[27]刘娜娜.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探究[D].山东大学,2010.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国内 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 现状与分析

1引言

Gross 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基础医学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先后将研究的兴趣放置到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上。医学界是最早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学科,它侧重于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抑郁、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教育界学者则通过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探讨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的调节干预研究。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仅始于21世纪初,其主要关注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各学科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一些价值成果。

在知网中,以“大学生情绪调节”为关键词检索到3672篇文献。其中,基础医学149篇,占4%;教育学占1936篇,占53%;心理学1585篇,占43%。 由此可以看到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是比较多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论文进行描述和分析,唤起心理学者对广大大学生的关注,加深他们对大学生群体情绪调节了解,激发其研究兴趣。

2文献的总体情况

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心理学界的第一篇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于2000年。在2000年-2014年间的183篇学术论文中,会议论文集16篇,占10%;学位论文56篇,占31%;期刊文章108 篇,占59%。各年份数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可粗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至2007年,此阶段的7年关注者甚少,平均每年仅有论文5.7篇;第二阶段为2008-2014年,平均每年16.7篇。

心理学专业杂志刊登大学生情绪调节文章情况如下。14年间发表在专业杂志文章共34篇。其中核心刊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总共刊登了19篇,且学会一级刊物《心理学报》没有刊登文章。由此可见,心理学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3主要研究内容

心理学文章比较集中关注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关注度最高的是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相关研究,共164篇文章,其次是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共19篇。主要都采用问卷法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研究与质性研究较少。

3.1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及多元化研究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不同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对积极情绪调节多于对消极情绪调节。对消极情绪多用减弱型调节和反应调节,对积极情绪多用增强型调节和原因调节。男生对积极情绪更多采用忽视调节,女生对消极情更多采用宣泄、反应调节和增强型调节,且女生对情绪的自然调节更多。王春花研究发现,在面对不同情绪时,大学生使用的情绪调节方式频率也不同并存在年级差异。面对积极情绪时,大学生所用的情绪调节方式由多到少依次分别为为:情感分享、情感表露、情绪维持、激励、克制、升华;面对消极情绪时同样由多到少为认知重评、发泄、压抑、放松、体验痛苦、转移注意。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多使用情感分享和情感表露的方式来调节积极情绪,男生多用克制、升华的方式。对消极情绪时,女生常采用转移注意的方式,男生则多采用压抑的方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多元化研究主要涉及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及抑郁的相关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父亲的过度保护及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更多地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存在正相关;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其子女多采用不成熟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研究发现,大学生正性情绪的分享和负性情绪的转移与人际关系困扰有着负相关关系,正性情绪的克制和负性情绪的发泄、压抑、体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的压抑、体验和发泄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中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减少抑郁情绪。大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问题、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检验结果也表明,除抑郁这一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自我肯定、焦虑上的得分都有显著差异。可见,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2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有研究采用中文版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512 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为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或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或愤怒情绪效能感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在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大学生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得分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外向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调节消极情绪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4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评价与展望

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心理学界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方式的关注虽然比较多,但其研究内容与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不足、理论探讨深度不够等。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展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加强理论探讨。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确立科学的论文写作理念

马哲认为,矛盾既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这就启示人们,论文写作作为一个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而试图对其给出科学认识或合理解决问题的活动,无疑须将“及时发现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和完美解决问题”视为写作者应该确立的写作理念。该理念表明,论文写作既要正视和分析问题,更应探索问题的妥善解决方式,因为任何不能在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去完美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即使它创造性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但如果此写作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规律性的科技价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价值,该写作活动就会因背离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写作的真实追求,而难以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欣赏的高质量论文。

(二)提供必要的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是为完成论文写作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尽管写作者会采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譬如分析与综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往往呈现出单一化或固定化的倾向。而马哲思维强调用整体、联系、系统和变化发展的视野来对待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方法。

(三)指明具体的论文写作路径

首先,马哲的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为论文写作指明了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也指明了写作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唯实思维提醒人们,论文写作只有在尊重论文创作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展开。辩证思维则告诉人们,论文写作只有运用辩证思维,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突破孤立性,实现整体性,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其次,马哲的实践思维为人们标识出了一条“在写作实践与写作计划辩证关系的展开中完成写作”的路径。论文写作是一个“写作实践—写作计划—写作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人们只有沿着这一写作路径,才能逐渐接近写作目标。

(四)激发积极的论文写作精神

首先,马哲的实践思维和唯实思维,能够让论文写作者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拥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使写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马哲的矛盾思维能让论文写作者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拥有寻根究底、勇对困难的开拓精神,使写作者能够把那些人们不大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和追问,为设计新的写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马哲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能让写作者拥有对其写作的前提、基础、方法、过程或结论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写作者以独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构取代依葫芦画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独创的论文写作成果

马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哲学,其思维特征与致力于形成独创性学术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在尊重实践、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使得马哲思维一旦融入论文写作中,就会让写作者在立足实践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展现自觉进取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置于写作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以实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尽力发挥其作为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使论文写作目标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者的能动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论文成果,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哲学思维缺失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马哲思维运用状况,笔者经过对湖南理工学院365名大学生的论文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马哲思维贫困”的现象,马哲思维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缺失程度较大

实践思维、唯实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是五种常见的马哲思维。为测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五种思维的程度,笔者将它们被运用的程度设定为四个可参考的项,即“运用很充分”“运用比较充分”“运用不大充分”“运用毫不充分”,并分别记4、3、2、1分。按照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马哲思维在论文中运用程度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处于1分至3分之间。这说明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而且马哲思维的运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马哲思维教育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给每一个影响马哲思维教育的因素子项列出了四个可选答的项“很认可”“比较认可”“有点认可”“不认可”,并分别记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马哲思维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体现为:(1)教师因素,包括马哲思维教育内容缺乏,马哲思维教育方法不当,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脱节等,影响均值为3.54分;(2)学生因素,包括学习马哲思维无兴趣,不用心把握马哲思维,不主动在论文写作中运用马哲思维等,影响均值为3.52分;(3)学校因素,如不重视马哲思维教育在论文写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响均值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为影响大,4分以上的为影响很大,那么可以看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处于影响大和影响很大之间,说明教师、学生、学校都是影响马哲思维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马哲教师只是一味强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论文写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学生学习马哲思维态度不积极,或者高校不善于处理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将极大削弱马哲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的马哲思维以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哲学思维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2]465问题是,我们在加强马哲思维教学的同时,切忌泛泛而谈,而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马哲思维培养内容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如自以为是、探究问题能力不足、满足于即时求解等问题,借助相关的马哲思维教学,让大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其一,学会对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马哲的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活水源头,为人们写作论文给出了“本”“源”问题上的答案。所以,在马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揭示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性、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实践,自觉摒弃神秘主义、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确保自己的写作活动能够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来之源。其二,擅长对论文写作对象的穷根究底,即将写作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发掘出来,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马哲的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矛盾思维启发学生。其三,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具体理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揭示论文写作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应特别向大学生阐明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时是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的,使大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对象时能够从对该对象的感性认识出发,经抽象思维,形成对其某一特性的简单理性认识,再通过拓展和深化,达到对该对象诸多特性乃至本质或规律的复杂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其在论文写作中才能不为细枝末节所惑,而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求解出写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其四,精于对论文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对参考文献予以理性的质疑和评判,既善于发现其不足,又要确保其合理性,使大学生自觉摆脱落后观念的束缚,培养其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向他们阐释马哲是如何运用实践的武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使他们在领悟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对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对基于批判他人文献而形成的论文,作者要进行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论文思想。

(二)运用有效的马哲思维培养方法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内大学生;情商研究;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EQ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ork. The contents of EQ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by scholars hav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roblems of EQ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empirical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training mode and route improvem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job and EQ training.It has laid a foundation to apply to other area. But the study also has some problems. The general studies are in lukewarm state; Some studies hav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r not even touche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empirical research is not enough.

Key words: domestic college students,EQ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大学生情商培育与提升是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因此,针对大学生情商培育与提升问题的研究是正确地指导高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完成大学生情商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自1996年刘涛撰文探讨大学生问题重要性以来,一些学者陆续针对大学生情商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在2005年之前的研究很少,每年发表的论文不超过8篇,且集中在重要性、基本概念与问题的剖析上。近十年来,研究开始逐步加速,本文针对国内学者就大学生情商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其研究思路,提出研究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方便后续研究者有效地开展此项研究工作。

一、国内大学生情商研究总体情况介绍

截止2015年2月28日,以“大学生情商”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共搜到的论文数为271篇。其中论文的媒体来源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215篇,特色期刊40篇,优秀硕士论文12篇,重要报纸6篇,中国重要会议5篇,博士论文、国际会议、学术辑刊全文各1篇;论文按发表的学科分布显示为:高等教育(190),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28),体育(27),心理学(24),职业教育(11),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4),音乐舞蹈(4),人才学与劳动科学(3),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各(2),中国语言文字、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医学教育与医学边沿学科、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应用各(1);研究成果时间分布:2000年以前为11篇(4.0%),2001-2005为28篇(10.3%),2006-2010为111篇(40.9%),2011至今为121篇(44.6%)研究机构基本上为地方高等院校;标有基金的项目共7篇(国家社科1篇,省级课题2篇,厅局级4篇)。显然,国内有关大学生情商的研究已由冷变热,逐步壮大了研究队伍,且其研究已逐步渗透到各个学科,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情商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情商方面暴露了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国内大学生情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观点

有关大学生情商的论文除了内容及其重要性探讨外,还主要包括:大学生情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理论分析、实证调研论证、改进培养模式与路径、某项工作与大学生情商培育的关系等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与对策理论研究

1.遵循“问题-对策”的研究思路。陈娟(2010)认为高职学校学生情商存在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意志力缺乏从而不能做到自我激励等问题,并提出了六条建议:增强人文素养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建立高职学生的情商培养目标,加强情商的理论教育,在日常管理和实践中培养情商,开展心理教育,在教学中实施情商教育。李丹(2011)认为大学生存在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缺乏自我控制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不能正确的感知与评价他人、不会建立和管理人际关系的情商问题,提出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培养积极心态以提高受挫能力、根据大学生身心发育的特征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培养团队精神等对策建议。刘再娥(2011)认为当代大学生情商存在问题有:自我认识能力不够完善,心里承受能力差;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欠缺,做事不考虑后果;合作协调能力差,缺乏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人格感染力。提出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大力加强情商教育宣传、提高教师队伍的情商素质以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深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建议。

2.遵循分析“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胡盛华(2011)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五强五弱”瘸腿式不均衡发展,即自我表现欲强,自理自律能力较弱;自我情绪性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自我好胜心强,成功动机较弱;自恋倾向性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自我意识性强,团队协作精神较弱。是由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因素造成的,并提出了加强塑魂教育、方向指引、知行通途和文化熏染的对策建议。汪金川,袁满(2012)认为大学生情商教育总体良好,但存在学习态度消极无紧迫感、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责任感、理想信念的缺位等问题,并认为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造成的,并提出了从该三个方面加强教育对策建议。曹正等(2014)以事例形式列举了大学生情商存在诸多“伤处”,在列举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加强情商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提升对策方案。

(二)大学生情商实证调研论证

1.针对某类大学生情商摸底调研的问题研究。宛蓉(2011)对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情商调查,结果揭示了各情商因素间的差别与共同点;李立,杨士钦,孙文娟(2012)对淄博地区高职高专类大学生情商育成问题进行调查,发现情商(EQ)测试结果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试者在情商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高一飞和张昆松(2014)对广东两所重点大学的三年级353名同学就情商“五力”进行问卷测试,发现总体情商水平低,.除“情绪自觉”外,各项情商能力均有待加强。李超(2015)对山东省三所民办高校300余名大学生(包括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本专科学生)测试其情商水平,发现其存在:情绪管理能力较弱、自我激励有待加强、认识他人情绪能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

2.针对普通大学生情商摸底问题调研论证。林亲录等(2011)对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聘的企事业单位,针对大学生情商和综合素质的认知进行调查,在五项能力中,只有大学生控制自我情绪这一项较好,其它四项均不理想;周建军,孙萍(2013)三峡库区大学生情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存在情商差别;高一飞,王健,赵宏格(2014)对沈阳市七所高校的一千余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整体情况较好,大学生在情商的五个维度上从强到弱依次为:他人情绪认知、人际沟通、自我激励、情绪调控、自我认知,不同年级以及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情商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3.针对不同群体情商差别、情商与其它问题的关联性研究。窦胜功等(2002)对沈阳市的六所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情商测试,发现随着年级增长EQ水平逐步增加,男生在克制、抗挫、适应、自信、乐观、处事、自知、意志能力与气质随和性均超过女生,优秀大学生的EQ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水平(其乐观、抗挫、自知等能力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张薇(2008)对新疆医科大学1-4年级学生629人(汉族324人,维族305人)进行QSEQ情绪智商量表用测定,发现在QSEQ的九项因子中,自信一项因子得分维族大学生高于汉族大学生,其余项无明显差别;李媛,赵靖(2009)对电子科技大学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情商问题测验,发现性别与年级不存在显著性差别;孙萍,杨建平(2011)对三峡库区3所院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针对关于情商水平与职业成熟度相关性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情绪智力对个体的职业成熟度以及就业质量有积极影响;罗素平(2011)选择了宁波市13所高校中最具异质性和代表性的6所高校进行情商问题的调研,发现大学生对情商了解较少,也缺乏了解该方面的机会和渠道。

(三)大学生情商改进培养模式与路径

1.针对大学生情商培养模式的研究。方婷,浦晓黎(2011)提出了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模式,该模式构建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视,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力保障;探索情商教育多种实施形式,缓解情绪情感等应激冲突;将情商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中,增设情商教育类课程;合理分配情商教育阶段,推广大学生情商教育心理干预模式。董琳(2012)认为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创新模式应是构建从幸福力、抗压力、及耐挫力等三方面出发,形成其相互关联的循环链体系,而提升幸福力包括满足自身需要、开启幸福力,增强抗压力包括学会有效自我减压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巩固耐挫力则包括建立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面对人生。王彩英,王兵(2012)认为在注册招生条件下,应当构建学生学习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情商构建模式,在学生个人方面,培养自身情绪认知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的管理的能力来实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应做到“五化”,即日常管理细致化、课堂教学丰富化、素质拓展多样化、文化建设日常化、情商提升专业化。

2.针对大学生情商培养途径的研究。郭婷(2010)认为提高大学生情商提升的有效途径包括:通过开会及个别谈心等形式明确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具体事件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调节,通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通过班会及班级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言传身教,在日常行为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李晓艳(2012)认为在部分大学生情商低下以及情商教育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必须转变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实路径,即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情商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构建教育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教育合力;创新方式方法,务求教育实效;建设校园文化,创设教育情境。石杨(2012)认为大学生情商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情商意识,奠定情商价值观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的参与提高大学生的情商,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开展校园文化,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情商。

(四)某项工作与大学生情商培育的关系

1.就业需求与大学生情商培育。张亚利(2004)研究发现,大学生情商与就业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对情商水平和就业质量均有一定正向影响,成绩排名与情商水平和就业质量无明显影响,文理科专业与就业质量差别不大;刘彩生(2009)、夏良康(2012)、周红云与崔媛媛(2013)分别从充分就业、企业需求和就业导向三个侧面论述了大学生情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某一方面教育与大学生情商培育。董宇艳(2011)和樊芳(2012)分别从德育视阀下和德育教育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情商中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化德育教育的情商培育对策;张克学(2009)、梁辉煌(2009)和曹润花(2012)分别从儒家道德修养、音乐、推销学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情商培育。宾金生(2010)、孟富仙(2010)、仝二宝(2012)分别从野外生存能力、志愿服务、拓展训练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各自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龚莉(2011)从药家鑫事件教训中论述大学生情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4.情商教育与大学生情商提升问题。黎红梅(2009)认为大学生情商教育存在如下误区:没有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理解情商的内涵;把情商教育看成是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孤立地看待EQ教育、IQ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国内大学生情商研究的总结和展望

目前,国内学者对情商问题研究成果不算少,对大学生情商问题与对策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形式包括课题研究报告、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专著和会议论文等,每位学者针对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为大学生情商研究应用于其他领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总体研究处于不冷不热状态

首先表现在发表的论文数不多,虽说该研究已进入快速道,但相对于热点的关键词来说,差的很远,比如在知网上所搜到的以“大学生创新”为标题的论文数2013年达到618篇,而2014年高达668篇,又如“大学生创业”为标题的论文数则更多,2013年为1181篇,2014年达到1267篇,“大学生情商研究”为标题的2013年仅35篇,2014年为31篇。其次是发表的论文刊物档次低,获得高档次研究基金支持者少还。所发表的论文中,核心期刊很少,仅有一篇论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获得省级项目支持者也仅有4项,其重要性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远远没达到“热”的程度。

(二)一些问题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甚至尚未涉猎到

比如,对大学生创业情商的研究成果很少,所涉及的对象仅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或者是基于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对一般大学生创业所需的情商内容、创业情商现状以及提升途径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对于高校或培训机构专门针对大学生情商达标培育的现实途径问题研究几乎为空白,针对国家、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情商提升的作用机理与现实途径等问题的研究也很少。

(三)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一是所涉及对象范围带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论文中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某一高校的问卷调研,一些针对某地区高校的调研也仅有几所院校而不是全部高校,比如谭洪波,张凯斌,杨卉(2011)对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情商调查,范围还不是该学校的全部学生,又如王健和赵宏格(2014)所针对沈阳市七所高校的实证研究仅是沈阳市部分高校,而且也仅限于本科层次。二是研究的对象并未依照家庭背景、独生子女、专业层次细分其与情商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大学生情商的学术研究远未达到“火”的程度,一些内容比如跨省级区域的大学生情商调查研究、招生政策因素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影响、就业政策对大学生情商培训需求的影响等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比如大学生创业情商的培育途径与政策、独生子女大学生情商的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情商修炼提升等问题亟待加强。

[参 考 文 献]

[1]谭一平.大学生情商训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窦胜功,等.大学生的情商测评及培养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5-297

[3]陈娟.浅析高职大学生情商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12):72-74

[4]李丹.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1(6):60-61

[5]刘再娥.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1-103

[6]胡盛华.当代大学生情商缺失和情商素质培养[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120

[7]汪金川,袁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3-56

[8]李立,杨士钦,孙文娟.淄博地区高职高专类大学生情商育成问题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2(2):24-28

[9]宛蓉.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情商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53-56

[10]林亲录,等.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情商和综合素质的认知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2011(4中):223-225

[11]李媛,赵靖.理工科大学生情商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89-92

[12]孙萍,杨建平.大学生情商水平与职业成熟度相关分析[J].重庆医学,2011(9):920-921

[13]罗素平.宁波市大学生情商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宁波市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7):98-101

[14]董琳.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时代报告,2012(5):321

[15]方婷,浦晓黎.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意义及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下):14-15

[16]王彩英,王兵.注册招生条件下大学生情商培养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2(7上):94-95

[17]李晓艳.大学生情商教育路径的转变与重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42-646

[18]石杨.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有效途径[J].衡水学院学报,2012(2):109-110

[19]郭婷.提高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张亚利.关于大学生情商水平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21]张薇.汉族维吾尔族医科大学生情商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8

[22]曹正,等.大学生情商之“伤”[N].中国教育报,2014-01-18

[23]董宇艳.德育视阑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11

[24]王健,赵宏格.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4(3):33-35

[25]李超.民办高校大学生情商现状的测评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48-149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自我认同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国内涉及到自我认同问题的相关图书有542本,但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专著却较为少见;自我认同的相关论文共有4000多篇,专门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论文有425篇,分别涉及到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等方面。现将国内研究成果罗列如下。

一、对于自我认同理论的廓清

我国部分专家学者通过翻译相关著作与文献,把西方自我认同理论引入国内,在著作方面,有孙名之翻译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罗一静等人翻译的《童年与社会》、赵旭东等人翻译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等等。此外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中也陆续刊出国内学者发表的自我认同理论相关论文,其中以孙名之1984年在《湖南师院学报》上发表的《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为开端。

国内部分学者对自我认同的概念论、结构论等方面进行了廓清,在心理学领域以韩晓峰、郭金山在《心理学探新》上面发表的《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为代表,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al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主要集中于对有关自我认同理论某一侧面的探索,如关于本体安全的、关于解放政治或生活政治的、关于现代消费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关于风险社会的,或是对自我认同理论的述评等等。总体来说,现行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乏把自我认同放在现代性理论背景下的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调查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多采用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的奠基人玛西亚的“同一性地位”研究方法,将个体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成就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与弥散型同一性四类。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结论按时间先后顺序可罗列为如下几类。

首先,郭金山基于对吉林大学等7个地区10所大学发放的1700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调查显示,根据年级的不同,同一性成就型大学生分布比例为6.7%15.9%、同一性延缓型大学生比例为60.0%64.7%、同一性排他型大学生比例为10.4%14.3%、同一性弥散型大学生比例为11.2%18.8%。其次,王树青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了3个地区7所高校的1131名学生进行施测,探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研究发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协同发生作用,其中人格、因果取向与自我不一致三个个体内部特征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起基础性作用,而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因素在同一性状态中起中介作用。此外,还有学者就人际关系适应对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展开实证调查,进而指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越好,人际适应能力也就越好;反之,人际适应能力的增强也能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力的关系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与情绪适应、人际适应等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正相关,即同一性获得水平高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能力。处于不同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显著相关的人格变量分别为智慧、外向、善良;延缓性同一性状态与人格变量相关度最低,这也说明此状态下的大学生人格稳定性最差;处于排他型状态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传统、保守、顺从、缺乏主见等人格特征;而弥散型状态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拘束退缩等特点。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部分,虽然各位学者在数据上有所差异,但在以下几点上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中国青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主要还处于延缓期,大部分大学生还未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是一个波动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等于同一性发展的结束;再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三、关于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界对引发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发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导致当代青年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具有必然性;②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得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面临虚拟我与真实我的混淆;③当代社会泛滥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独立性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个体的自恋或从众心理;④现行教育过程中片面的教育目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忽视。

国内学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对策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策略探讨,所提出的对策虽然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核心思想趋于统一,特别要提出的是教育承认理念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的启示意义尤其值得关注。

四、研究展望

国内各领域学者分别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在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造成在对于自我认同问题的阐释上有稍显片面的嫌疑。未来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鉴于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广泛,必须采取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力图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互补。

参考文献:

[1]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07

[2]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7

基金项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项目“自媒体视域下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研究”(编号2015B05)。

作者简介: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01

Review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velopment

CHEN Haiming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our country'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alysis the defini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esent problems and reasons, ways of cultivat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summariz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一直以来,中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都有一定的关注。据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文献反映,第一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见于1988年严耕在《高等教育研究》发表题为《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文。历经25年,我国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问题。本文试图从研究的角度对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以期厘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脉络,对我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培养途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所裨益。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状况的定量描述

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按照主题检索方式,以主题词“社会责任感”和“大学生”为检索点,通过精确匹配进行检索,近25年(1988年12月~2014年3月)间,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计收录相关期刊论文487篇,全国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9篇。

1.1年代分布

近25年间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成果呈现递增状态,特别是近五年,研究成果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数量上,近五年学者发表的期刊论文占所收录的期刊论文340篇,占总数的69.8%,全国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7篇,占总数82.6%。质量上,近五年来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有37篇,占总数的61.7%。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与关注程度日益升温。

1.2期刊分布

经统计,487篇相关论文中发表的期刊比较广泛,其中核心期刊有12种,共刊载相关论文68篇,占期刊论文总数的13.96%。刊登较多的有《中国成人教育》(10篇)、《教育与职业》(9篇)、《教育探索》(6篇)、《高教论坛》(5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5篇)、《黑龙江高教研究》(5篇)。

1.3文献作者分析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经统计发现,作者的平均发文量教少,以独著形式论文的占所有研究的72.1%;合著形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在合著方式里,2人合著的比较持续增长,这说明我国学者开始注重合作方式进行研究。在所有的论文中,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比例为85.6%,发表2篇论文的作者人数约是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的10.5%。这说明国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多产与高产者更是稀少。

1.4文献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对所有的期刊论文按研究获得资助来进行分组得知,共有13篇期刊论文获得各种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近五年获得资助项目期刊论文为10篇,占总数的76.9%。获得部级项目资助的5篇,各省级项目资助8篇。其中5项部级项目分别是: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KS019),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大学生人格优化系统研究”(项目编号:08XZX012),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EA090275),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110155),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110155)。经比较分析得知,近三项的部级项目直接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项目题目,可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课题的重视程度。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成果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加以研究,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格局。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责任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学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社会责任感进行界定。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有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对社会的觉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以及如何承担义务的一种自我意识。从伦理学角度,有学者指出社会责任感是个人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从心理学角度,有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履行社会道德职责和义务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有个别学者在综合前人的界定基础上,提出自己研究的观点,如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等。

2.2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探讨,在487篇期刊论文中,有38篇论文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证调查,调查的区域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新疆、等。

最早采取实证调查方式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见于李洁芳在2002年对南海市600名14~35岁青年进行的调查,他从对社会责任的理解、社会公德意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集体意识、奉献、见义勇为等七个方面考察了被访者的社会责任感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但不是非常强烈,对个人的考虑较多。2003年姚利民教授通过团体问卷方式对全国六大区几十所高校中的近万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中国当代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也有极少数大学生不能肩负对国家的责任,并作出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为。最近一次通过实证调查的是桂林医学院的阳萍和刘辉以西部某高校90后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认识水平总体上是乐观的。期间还有其他学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于少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举动,学者认为主要呈现出重个人轻社会的现象。当代大学生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缺乏感恩之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高于对事业的追求。

2.3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或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或缺失的原因,主要有:

(1)大学生自身因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乃或缺失的内在原因。大学生处于一个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一个转折阶段,由于接触社会少,对社会认识不深,容易导致其社会意识比较模糊,社会角色转变也较缓慢。同时,由于处于我国计划生育年代,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意识过分关注,也容易导致其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2)社会因素。学者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或缺失的外在原因。多元社会的确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个人本位主义思想的输入等因素,使得社会组织或个人越来越关注个体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认个体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上存在的某些薄弱环节,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对于我国的高校教育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目标过于现实,重应用,轻人文教育;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们养成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责任感。

(4)家庭因素。有学者认为,家庭教育的空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当代大学生不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作祟,导致家庭教育重知识,轻人文。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学商系数较高,情商较低的一种现象,不懂得付出,不懂得责任。因此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尽如人意,与家庭没有从小对他们进行责任感教育不无关联。

(5)互联网因素。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在对人类各领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互联网给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网络上强化的个人主义观念都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定位模糊,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4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当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才能形成一个有爱和有责任的社会。要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首要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学者认为要从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整合与互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一方面需要大家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自律;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部门能制定公正、合理的赏罚制度,是一种他律。每一个人在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友爱,对未涉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最好的教育。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学者提出的观点是最多的,这与研究学者本身是大学教师或者从事大学教育为主因素有关。有学者提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影响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尤为关键。学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塑造学生。可以说,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有学者提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有效措施。大学生长期表现出来的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知行不一,从学校方面来看,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真正重视和把握社会实践这一有效的途径。很多高校因为各种因素根本没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开展了但只是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达到实践的效果。也有学者提出学校要加强体验教育与感恩教育。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种合作与交往活动,让个体亲身体验人与人之间利益相关的现实状况,深刻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的必要性,对自己所担负的道义上的责任具有切实感受,从而萌生责任动机,履行自己的责任。还有学者提出学校要增强大学生的成功感,让大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充满信心。学校还应该加强国防教育,因为国家的安全防卫,关系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公民的存亡,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爱国热情。

从家庭角度来看,学者认为家长应该要改变“一切包办”的做法,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除此以外,学者认为大学生还要强调加强自身的修养,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于大学生自身的修养。一方面,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和视野,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社会;同时,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坚定信念,加强自我调控,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能、自我教育等方法来逐步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

另外,针对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来的新问题,有学者提出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互联网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作用。要加快针对网络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以法治网;要多开通健康的社会思想学习、咨询栏目,如建立心理咨询邮箱、BBS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以上研究分别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但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这一角度来看,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系统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的内容较少,未能形成系统框架。目前,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分析研究的文章很多,途径和措施也不少,但仔细分析得知,学者基本都属于头痛医头、就事论事,研究成果大多是小范围、小领域的小打小闹,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现有的研究者基本都是站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作的探讨,很少跨学科、多领域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只限于现状、对策等方面的探究,而对社会责任感本质的探讨极少。这些都使得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标准体系研究不足。目前,几乎没有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证调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比较片面地反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这对于后续的研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时代性不强。近25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的观点都是老调重弹,有时代性的观点不多。虽有个别学者尝试窥探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不够。基于网络基础上形成的新情况、新技术,对时代触觉非常强的大学生而言冲击很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

四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成果指导性不强,部分研究成果没有得到转化。目前,学者提出的对策、建议等大多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在实施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对于各种培养措施,也没有研究进行追踪,也就无法确定各种措施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

这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没有真正重视该问题,以至于没有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所致。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出发,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深刻内涵,构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指导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展望未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研究学科的交叉性;二是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三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四是研究成果的时效性。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科研项目重点课题“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责任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认知视角”(课题编号:2012KY02)的研究成果之一,陈海明为课题负责人

参考文献

[1]谢伟华.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1-62.

[2]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41-44.

[3]赵兴奎,张大均.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30-31.

[4]陈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46-49.

[5]李洁芳.青年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2):3-6.

[6]姚利民,沈云林.“祖国在我心中”――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1):67-69.

[7]阳萍,刘辉.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3):149-150.

[8]周芳,金贵兴.由勤工助学所引发的思考: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145-147.

[9]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2):185-189.

[10]彭兰.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17-21.

[11]朱晨静.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6.

[12]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40-44.

[13]钟丽萍,赵观石.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73.

[14]李萍.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80-82.

[15]丁凯,刘志成.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5-86.

[16]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2-73.

[17]王继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2):53-54.

[18]孙秀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重塑的理性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228-231.

[19]金一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

[20]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1-113.

[21]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2-73.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决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综述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①。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②。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③,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④。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⑤,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Cheng 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⑦。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网”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⑧。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⑨。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⑩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入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11)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12)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入,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13)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14)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1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16)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而且,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可尝试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深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可采用哪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其更大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6.

[2]Patrick F Feehan, Joseph A Johnston.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9, 7(2)147-162.

[3]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3,(5)130-13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Jepson D.A.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 Brown SD, Lent RW.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New York: Johns Willey &Sons, 1984.194-195

[6]Yun-Cheng Wei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in selecting programs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J].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7]Gati I, Krausz M.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510-511

[8]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9]彭永新,龙立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3)175-177

[10]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11]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李斌.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王金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多层类;论文定位;项目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01-04

20世纪90年代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国家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此,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并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大学毕业论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其总体质量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这对于高校、学生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

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属于一项涵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定位、目标、机制与实践,大学生多层次文化素质、个体化需求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内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考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层次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和多元化”需求、指导教师学术水平差异化与责权利险不统一、学校毕业论文定位导向与传统管理机制的不合时宜性等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类别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基于责权利险一致性的毕业论文项目管理路径法,为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新思路和立体化解决方案。此方法对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教学管理都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形式重于实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论文文本不规范、文献格式混乱等众多方面[3-6]。针对这些各种类型问题,研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案才是解决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学生、导师和学校等不同维度给出了科研能力差、学生就业压力大、实验设备不足、重视度不够等大学生个人素质因素[7],指导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强等导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合理的论文教学定位、论文管理流于形式等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8]。为此,表1详细列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以系统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综合分析外部社会环境下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考察需求、学校对学位论文定位与质量评价管理、导师在学位论文创新性等方面的指导过程与绩效考核、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责任态度等众多方面因素,采取因时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建设选取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分类定位与项目管理路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维度上各种影响因素的积极叠加效应。

二、多层次类别的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

毕业论文属于科研学术论文,为此在评价标准中常常列有“创新性强或理论前瞻性好、新颖的求解思路、有应用价值、有硬件实验验证”等关键指标。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精英教育转入为大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仍Υ笱П究粕毕业论文这种高度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行不通的。此外,不同科研素质水平的指导导师在这些模糊的、空泛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指标标准的理解和把控上也具有相当的差异化和争议性。

总的来说,定位不明、分类不清是当今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中一个突出问题和重大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两大主要特征的大学生教育需求,应改变传统精英化教育的单一培养模式和目标,根据学生文化素质能力水平的高中低、兴趣专长与自我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培养多层次性人才[9]。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定位应按照学习成绩划分高、中、低三档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来设定为三种不同层次类别,如表2所示。其一是针对专业文化基础相对差些、写作素养相对低、科研能力相对弱的少部分大学生,故其毕业论文定位要求是基本的专业性、学术性论文的写作训练,学习科研论文的一般方法和规范,初步尝试做学术性的研究,论文教学培养目标是普通科研素养型人才;其二是针对综合文化素质能力相对较好的大多数大学生,其毕业论文定位要求则为学习科研论文的一般方法和规范,创新性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来解决或改善实践应用问题,初步尝试做学术性的研究;此论文教学培养目标是问题导向的实践应用创新性科研型人才;最后则为针对专业知识扎实、写作素养和科研能力等较为优异的大学生,其毕业论文定位要求是学习科研论文的一般方法和规范,在专业技术问题上拥有新颖的求解思路或优化方法,或者理论创新性好;其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技术研究型人才。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研究主题分析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是研究的核心主题,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共263篇,占 95.99%,而研究评价理论的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可见,现状、成因、对策研究是热点,而评价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方面,前三方面是评价的热点和重点。在思想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而展开,其中,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标准、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政治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政治态度(观念)、政治热情、政治觉悟、政治立场、政治取向、政治信仰、政治视野、政治分析能力、政治鉴别力、政治评价等问题而展开,其中,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关注和认识、对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政治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入党动机、对党的热爱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道德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诚信道德、恋爱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校园道德、网络道德、道德评价标准而展开,其中,社会公德、诚信道德和道德评价标准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心理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而展开。此外,有个别论文从公私观、义利观、竞争观、消费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生命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宽容意识、感恩意识、权威意识、法律意识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际交往、合作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学习目标、勤奋学习的角度开展研究。

综上所述,十五年以来的研究主题鲜明突出,评价的核心内容能抓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点问题即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展开,评价内容丰富,研究角度多样,重点突出,体现时代特征。但以上研究均从认知与行为状况两个基本视点展开,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因素的评价,也没有深入考察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机水平,因此,目前的结论在深刻度和客观性上有待提升。

二、研究方法和评价对象分析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在263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论文中,定性研究论文总计159篇,占60.46%,定量研究论文总计104篇,占39.54%,呈现以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特点。在定性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如,有的论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史料的分析,概述了新中国60年来五个不同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特点,包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五个不同时期的大学生。[1] 绝大多数的论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进行了系统分析,有个别论文比较了当代中外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社会公德素质、自我价值认识、个性心理素质的基本特点。[2] 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有少数文章采用了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座谈、讨论为辅的方法,对数据的分析统计均使用了百分比统计法。定量研究过程规范性和严谨性不足,绝大多数的调查没有经过信度和效度检测,有不少论文甚至连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也没有介绍,有的调查抽样不够科学,样本代表性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注重传统研究方法且相对单一,重定性而轻定量研究,对数据的分析运用停留在最基础的百分比层面,定量研究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新的、适切的、更严密的研究方法有待开拓,如,对社会学、心理学、模糊数学等学科相关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在评价对象方面,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是评价核心主体。在263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论文中,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有253篇,占96.18%,以高职和成教院校的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有10篇,占3.82%。在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论文中,形成了类别研究风格,主要有15类评价对象,即综合类、师范类、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体育类、司法类、艺术类大学生,还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生子女、女大学生、贫困生、台湾大学生、80后、90后。在分类研究中,重点对综合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作了评价,此类文章共有84篇,在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253篇论文中,占33.2%。可见,评价对象全面且丰富,分类科学且具有代表性。

三、评价理论研究基本结论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内涵,研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意义和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的实施与保障、评价结果的使用、评价工作的完善等。

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内涵。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想道德素质内涵作了界定,认为它“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内在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因而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测评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3]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十方面内涵,即“爱心、集体荣誉感、团结协助、谦虚、诚实、信用、文明、精神状态、胸怀、遵纪守法”。[4]关于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有学者认为它“是在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以全方位收集学生活动信息为基础,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过程、水平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和判断。它既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实自然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与总结。”[5]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意义和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原则。有学者认为评价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评价应发挥五方面的功能,即“前瞻、导向、选拔、诊断、反馈”。[6] 有学者提出了“真、善、美”评价标准,认为要“用真、善、美的多维效果去衡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7] 有学者提出要以“以社会发展利益为标准,即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标准来评价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8]在评价原则方面,提出要“坚持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全面与重点相统一,坚持过程与效果、历史与现实、现实与发展相统一,坚持班级与系级、教师与学生、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相统一”。[9]有学者提出了“科学性、导向性、独立性、可行性”的评价原则。[10]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传统的经典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素质五个基本方面,包含十方面的评价指标,即“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文明道德、协助精神、开拓创新、遵纪守法、综合能力、文化修养、身心健康、学业成绩”;[11] 有学者结合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和新发展提出了六方面的评价指标,即“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个性发展、人文素质”。[12] 在评价方法方面,目前主要有评语、考试(德育类课程)、档案袋(行为表现)、实证评价(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四种基本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有学者主张要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测评、学校评价”[13]的操作方法,而目前经常运用的是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学校评价。在评价表述上有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有学者主张“应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摒弃“绝对量化”的做法、“用模糊评价法取代评分法”。[14]

关于评价的实施与保障、评价结果的使用、评价工作的完善。在评价的实施与保障方面,要设立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评价制度,要设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要建构评价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要开展常规性的评价检查和监督,要保障评价信息的及时公布、反馈和合理使用。在评价结果的使用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与学校要求是否一致,便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适度奖励和惩戒的重要依据之一;评价结果可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档案材料,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思想品德考察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还是学校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15]在评价工作的完善方面,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利用各种测评方法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积极开发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网络平台”,[16]建构可以随时调整的、开放的、科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四、未来研究走向

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评价理论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今后要使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果,需加强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科学化研究、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建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强化类别研究和评价理论研究。

1.加强评价内容科学化研究,建构科学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是否科学制约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到目前为止,在理论上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内容达成共识,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但对十五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发现,在实际的评价中,人们往往重视对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评价,而忽视对心理、法律素质的评价,而且在对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时只关注某部分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典型性有待深化研究。今后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法律素质的评价,深入研究能反映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核心指标,建构全面性、典型性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促使评价内容的科学化。

2.探索评价新方式。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是围绕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主要是前三个方面的素质),从认知和行为表现两个试点展开,也即是评价结果只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的评定。国内外影响最广泛的“三元论”认为,思想品德结构由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构成,以“三元论”为依据衡量目前的评价可发现缺失情感因素的评价。由此,笔者认为,“三元论”为创新评价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撑,未来的研究可以以“三元论”为依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认知、情感、行为水平开展综合评价。思想道德素质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它比知识、能力评价困难得多,而情感评价更是难中之难,迎难而上的新探索,将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开辟一片新天地。一直以来,评价还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机水平的考察,如何客观评价动机水平,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新视点。

3.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创新。上文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可知,定性和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定性而轻定量研究是当前的研究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都比较单一,有些定性结论依据不足,定量数据分析均使用了单一的百分比统计,定量研究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绝大多数的调查没有经过信度和效度检测,有的调查抽样不够科学,样本代表性不足。鉴于此,笔者认为今后应增加定量研究,逐步形成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风格,定性与定量研究都要大胆尝试多种研究方法,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中成熟的、适切的研究方法。当前,模糊数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也应积极探索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作出定性与定量分析,增强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克服“拍脑袋得结论”的现象,以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4.加强评价标准与评价对象分类研究、强化评价理论研究。评价标准规范和制约着评价指标体系,以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直以来社会标准占据主导地位,今后的研究应该关注评价标准的完善,综合研究社会标准、学生个体发展标准、学校教育标准的有机统一,以促使评价的科学化,这是因为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既有社会的规定性、又有个体的特殊性,还有学校的制约性。

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是重点评价对象,在对其评价中已逐步形成类别研究风格。但至今,类别研究仍十分薄弱,在上文提及的十五类评价对象中只重点关注了综合类大学生,而对文史、理工等其他十四类别大学生的研究还不多,在253篇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论文中,仅有29篇文章研究文史、理工等其他十四类别大学生,仅占11.46%。可见,今后应加强对不同类别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研究,特别是加强比较研究,如,不同时代、不同学科大学生的比较,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比较等,以把握不同类别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共性与个性,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提高评价的现实价值。

评价理论研究一直以来都十分薄弱,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可见,加强评价理论研究刻不容缓。今后应加强评价理论创新研究、国外评价理论的介绍与借鉴研究、国内成功评价经验的理论提升研究、评价模式研究、评价范例研究等。

可以相信,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实践的丰富与发展,随着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评价研究将会取得更丰富的、突破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敏英,陈青山.新中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9):5~11.

[2]刘华香. 当代中外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比较研究及启示[J]. 前言,2006(5):83~86.

[3]邓秀芸,李志国 .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J]. 教育长廊(中旬刊), 2009(4):54.

[4]罗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解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39.

[5] [6] [12] [13]孔凡莉.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体系[J]. 思想政治教育,2008(7):68~69.

[7]孙庆斌,孙琳琼.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真、善、美的统一[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8):87.

[8]宋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评价和举措[J]. 教书育人,2002(9):5.

[9] [11]刘希贵,张成. 21 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标准与评估实践研究[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12):12~13.

[10] [14] [16]邓秀芸. 浅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保障机制[J].法制与社会(中),2009(7):273~274.

[15] 文士博.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3.

上一篇: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水质分析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