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7:41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除了性别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有影响,学生来自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在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农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农村的占43%,相对来说,城市的占18%,这一结果也在我的预想中,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从小,农村的学生就被灌输读好书,走出农村的教育,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也会更努力,可这么一来,压力也无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见惯了村里的人不断往城市去就业、谋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农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自己够优秀,比别人更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学生也许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危机感方面就不会比农村学生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起码自己还有家父母的靠山,压力就会比农村学生压力小一点。

当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性对于以前来说,性格开朗的学生要比内向、冷漠、孤僻的情况要乐观得多。

正如图像显示的,选择压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了43.90%,内向的人占了46.34%,在选择压力小了,性格开朗的人中占了70.97,内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较悬殊,可见,抗压方面,越开朗的学生心理压力方面要小些,这也许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得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感情处理这四大方面。

从现实的结果看,在主要心理来源中,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30%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压力,77%和43%的比例让我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1中就有6、7个人有就业压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中给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是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看出,就业和家庭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来源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几乎存在大学生活中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人心的难测,让在习惯了风平浪进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有恐惧感。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对提供的就业缺口却还是不怎变化,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钻出一个角落,真是难上难。加上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在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满意,而24%表示没感觉,这么一种状况的确令人担忧,专业方面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就外面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两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让他们心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就业后的职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资也怕不尽人意,或是就业中逃脱不了迟早一天被竞争淘汰。

2.家庭压力

来压力来源这块,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可见份量不乐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分,一直是众多父母的愿望,他们从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会更明显一点。寒窗苦读十几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够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而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背负了这种期待。他们也想尽自己努力不让家人失望,可反观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遍不得不感叹前途渺茫,更是时时担心最终大学毕业就是面临失业,给家人当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学生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压力这块,家境不好和家人关系不和谐,也是他们心里负担的一个原因。面对着种种的压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点温暖和支持,可家人间总是闹矛盾,吵吵闹闹,的确人人很揪心,心情也会不好。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心理承受压力能力也会强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算是半个社会,我们天天都得跟老师同学打交代,相对初中高中来说,和人打交代的频数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对的人更是各种各种,这要求我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作为了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也许烦恼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交往,因为在大学,人脉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各种评优,况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办事起来都非常顺利,朋友也会有很多。且不谈生活在校园中,仅仅说在宿舍,如何与舍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学四年,我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样陪伴在身边,如果连和他们都沟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都选择了拍拖,感情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学生们也会苦恼

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把这点列入了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为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出自: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心理学中所指的压力,是指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是人体的一种内部反应过程。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广泛存在。本论文以辽宁的一家高等院校——大连工业大学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抽取442名本科在校大学生,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造成大学生压力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节;应对方式

1 大连工业大学大学概况

1.1 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设有14个学院(部),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

1.2 在校大学生状况与构成

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近400人。在校普通本科生中,各年级学生数大致相同,约为2,500人,男女生比例接近1:2。在校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年龄层在19至24岁之间。

在校的普通本科生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来自东北,其他地区学生数相对平均。工学类专业14个,普通本科在校生5,630人;理学类专业10个,普通本科在校生3,695人;艺术学类专业2个,普通本科在校生420人;管理学类专业3个,普通本科在校生304人;经济学类专业2个,普通本科在校生210人,比例近似为28:18: 2:1.5:1。

2 调查背景、内容及方法

2.1 调查的背景与动因

当下,源于生活、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作为当代大学生主体的 “90后”,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有着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压力时,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呈现多元化,个别学生容易出现偏激、极端的做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务之急是搞清大学生的压力来源,探求排解压力的方法,改善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水平,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本项调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2.2 调查方法与对像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样本涵盖大连工业大学六大学科门类,并随机抽取。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2份,回收率为88%。问卷调查于2012年10月开展,历时一个月。数据整理、录入时间为2012年11月。

2.3 调查问卷内容

《大学生压力调查量表》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基本情况统计量表、压力源调查量表、压力反应调查量表以及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量表。

2.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量表

该量表主要统计被调查者的自然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学科门类、生源地、是否为学生干部或在学生社团任职、月平均生活费、自认为承受压力的程度等七个方面。

2.3.2 压力源调查量表

压力源,即造成人们产生紧张情绪的压力来源。本调查采用张磊、殷恒婵、吴晓路编制的5因素压力源结构模型量表。该量表采用Likert 4点记分法,包含5个维度,43个题项,分别为人际关系、学业、经济、前途发展、个人日常生活压力等。该量表RMSEA=0.052,X2/Df=2.72,CFI=0.96,具备了科学的结构效度。

2.3.3 压力反应调查量表

殷恒婵、卢敏、苑文燕、陈雁飞等编制的简化版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是本文的压力反应调查量表的主要用具。该问卷采用Likert 4点记分法,包含生理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等四个维度,共计21个项目。该问卷一致性信度(Alpha系数)=0.8716,CFI=0.97,RMSEA=0.052,X2/Df=4.09,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

2.3.4 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量表

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量表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采用Likert4点记分法,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两个维度,共计20个问卷项目。量表重测信度为0.8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这些都论证了该问卷的可信度。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442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基本特征情况如下:

男生200人,比例为46%;女生242人,比例为54%。大一160人,比例为36%,大二148人,比例为33%,大三122人,比例为28%,大四12人,比例为2%(大四学生毕业实习,抽取比例较少)。工学类问卷142份,比例为32%,艺术类问卷126份,比例为29%,理学类问卷76份,比例为17%,管理类问卷48份,所占比例为11%,文学类问卷50份,比例为11%。城镇样本人数320名,比例为72%。学生干部274人,比例为60%。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在800元左右346人,比例为82%。

根据统计,58人认为压力很大,比例为13%,136人认为压力较大,比例为31%,206人认为压力一般,比例为46%。从结果中看,虽然接近90%的样本认为存在压力,但压力承受基本处在可控范围内。

3.2 压力源

通过对调查数据压力反应度的众数筛选可见,在43个压力事件中,有42个事件调查样本所选答案的众数代表为:“没有压力”或“压力较轻”,比例超过65%。仅“毕业找工作很难”答案众数为“压力中等”,比例为36%。43个压力事件中被调查样本感觉压力较大的8项,其中,前途发展方面压力4项,学业方面压力3项,个人日常生活压力1项。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压力源,不难发现前途发展和学业压力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步入社会后能够学以致用,并实现较好的人生发展,前途压力排在首位是有理可循的。大学生在应对学业过程和日常生活时,产生学业压力、个人日常生活压力也不足为怪。由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经济方面的压力、人际交往方面压力相对较小。

4 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对策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前途压力和学业压力方面,且学生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绝大多数以积极的态度加以应对。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要行之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教育、学生本人、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缺一不可。

4.1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参照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近年来兴起的“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4.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构成

新生入学,便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追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

学校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专兼职的辅导队伍体系,提高辅导人员自身素质,针对于不同大学生群体使用不同方式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使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正确意识,了解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4.2 疏通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首要压力

针对于当下社会就业大环境,学校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匹配社会需求,避免盲目培养导致的与社会用人相脱节情况。通过课程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学校应帮助大学生做好自我定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并积极建立与相应社会单位之间的联系,避免“闭门造车”,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4.3 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消除压力影响

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使他们明白压力的产生是正常的,要积极地、正确的加以对待。当遇到使自己压抑或焦虑的事件时,要建立自信,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同时通过合理安排课余文化生活,以排解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压力。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学生自我调节,通过采用转移或淡化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释放压力、自我安慰、等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我调适,使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最终克服困难。

4.4 其它保障措施

国家以及社会大环境方面,应继续加大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管理,树立真确社会舆论,避免因社会原因导致加大大学生心理压力。

最后,家庭也要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不应过多的给予学生压力,对大学生的教育要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家长更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家庭层面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岚清,2003:《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斯蒂芬·P·罗宾斯,2005:《组织行为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殷恒婵、卢敏、苑文燕、陈雁飞,2007:“大学生压力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检验”,《体育科学》,第6期(第27卷)。

[4]张磊、殷恒婵、吴晓路,2006:“大学生压力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国体育科技》,第2期(第42卷)。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点缀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学习?工作?诳街?上网?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营造一个活跃、向上、丰富的文化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校园内外的多重压力,课业负担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日,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这个话题。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边同学的课余活动状况,我展开了对我院大一大二各专业的125名学生的调查(其中大一:58人,大二:67人)这次调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交叉运用,主要调查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内容和他们对自己大学课余生活的评价。现在,结合一项专项调查结果,对我院学生课余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课余活动内容取向概况

根据一项专项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加课余活动方面存在内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给出课余活动的12个选项之后,大学生作出了如表1所示的选择。

表1 大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分布结构

体育锻炼

校系活动和工作

聊天、社交

课余学习

阅读课外书刊报纸

看电影、电视、录像

勤工助学

上网、打游戏

活动

睡懒觉

无所事事

其他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学习、聊天、社交、阅读课外书刊报纸和体育锻炼四项是大学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而我院学生课余活动取向是以课余学习、聊天、社交、体育锻炼为主要活动。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我院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学课余生活取向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

各年级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学习任务不同,在课余活动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专项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格式 三下乡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一是各活动项目加权选择率的排序不同,课余学习被二、三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级学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级学生那里却退居第三位;

二是年级主导取向有差异,二、三年级的主导取向为课业学习,一年级的主导取向却是聊天、社交

三是各年级对课业学习、聊天、社交、上网、打游戏、校系活动和工作、勤工助学等五项的取向有明显的差异。而我院大一大二学生课余活动的主导取向普遍是课业学习,其次为娱乐社交。这反映了我院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在与大一新生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大部分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交际活动。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紧紧抓住学习不放。反而大二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感觉到那种当初汹涌澎湃的热情有所减弱。但许多学生称会更加抓紧学习,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培养能力又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

从整体看,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在课余时间还是十分重视学习,特别是大一新生和大二女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我院刚刚入学一个多月的新生们,不熟悉大学学习的方式加上还保留着高中学习的状态,使他们主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允许自己落下。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刚刚经历了黑色的七月,到了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现在应该好好休息。而大二女生的思想较大二男生成熟,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她们能够专注于学业。

更多优秀文章推荐:

1.

2017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2.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3.

2017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范文

4.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1.

2017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2.

2017爱牙日宣传活动调查报告

3.

2017全国科普日活动调查报告

4.

2017预防出生缺陷活动调查报告

5.

2017纪律月学习活动调查报告

6.

2017年中国春节网络红包活动调查报告

7.

2017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8.

三严三实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9.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10.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11.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策划方案

12.

中学生寒假社会活动调查报告范文

13.

20XX街道社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14.

乡村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15.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许多人才市场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

【形势】

20x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

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现状】

典型现状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图1 高校毕业生折线图 单位(万)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xx年85万人,到20xx年,应届毕业生630万,加上往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已突破7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8%左右。

实践调查

为更好的了解大学就业问题,我们特此对就业问题做了一份调查报告(见附表一),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调查目标:了解在线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0日20xx年12月31日

调查对象:湖南工学院专南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形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14份问卷没有作答的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作答,视为无效问卷)。数据仅供参考。

就业形势分析调查如下:

对问卷反馈的数据可以做出结论:52.3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的

就业形势严重,就业难,而认为形势正常占了29.07%,有12.79%的人觉得就业容易,而不了解占5.8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于找工作都抱有困难的心理。的确,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很难一次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求职中需要具备的能力调查如下:

在求职时,大学生觉得自己最需要具有的能力是什么,30.23%的大学生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27.91%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1.63%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18.6%选择了相关工作经验;8.14%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3.49%的人还不清楚。从现在的社会需求来看,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地区选择调查如下:

从图像分析可得,对于工作地区的选择,有41.86%的人希望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40.7%的人愿意留在中部的大城市,而接近20%的人有去一线城市的、回家就业等选择。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城市所需要的中低端人才已趋近饱和,但是,尖端的技术人才依旧缺乏。

其他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选择职业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分析结果为:有36.1%的人最先考虑的是职业发展潜力,有20.3%的人考虑工作的环境,21.1%的人考虑工资待遇问题,也有8.3%的人考虑工作稳定有保障,

而3.8%的人考虑到家人的情况。

在得到较好的就业信息途径问题:有一半多的同学只是通过学校或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信息的,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问题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只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 经济原因

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好受到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冲击的影响,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 社会原因

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从学校从学校到工作的持续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的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不能迅速适应就业市场。

3. 自身原因

学生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

研等。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如此挑剔,必然难以找到工作。等到原因。

(三)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方法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只是了原因,那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社会方面

作为工作第一线当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地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尝设市场。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跟过的大学生。

2.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面对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业敬岗,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永生,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研究,陕西教育20xx年3月

[2]吴大平,浅谈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高教论坛20xx年第三期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经济研究参考》,20xx年10月

[4]中国大学生就业网: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职业生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年版

扩展阅读: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总的来说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的优点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确文种,并了解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是,采用公文标题写法容易写得过于冗长,而且比较平淡,不利于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采用文章标题写法,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让人由标题一眼看出文种,但处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标题便对调查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有所了解。而且标题还有可长可短、可严肃可谐趣、可描述可设问的优点,因而,容易写得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但是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序言

序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可用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也可以用来概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的主要收获;还可以交待调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结论以及调查所使用的工具或者借鉴的资料著作等。

(三)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是一篇调查报告的主干。主体通常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围绕导语所提出的问题依次展开。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等。

(四)结尾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二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三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的形式,于*年3月至4月,随机抽取*地区14所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的705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68张,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本次调查包括*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如下图),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如下图),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年调查报告·旅游调查报告·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白领调查报告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2016调查报告格式

1.单标题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如《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就是这样的标题,其中一个富裕居委会是调查对象,财务是调查课题,调查显示文体是调查报告。这样写的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还有种种写法,不再一一例举。

2.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

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的开头: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亚达)是一家以生产钟表为主的大型企业,1987年成立于深圳。在经济特区这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上,该公司坚持不懈地实施名牌战略,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钟表行业后来居上。历经十二年的艰苦创业,飞亚达由一个钟表小厂发展为总资产逾八亿元,年创利润八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同行的翘楚。

这个开头把飞亚达公司发展情况和主要成绩作了概括的介绍,提纲挈领,统率全文。

2.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关于北京市家用缝纫机销售情况的调查》一文的开头就是这样的:

为了增强计划性,加强对家用缝纫机的经营,更好地掌握市场销售动态,我们采取了走访经营单位与分析历史资料的办法,对北京市家用缝纫机历年销售情况以及当前社会保有量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认为北京市场除上海缝纫机供不应求以外,其它牌号缝纫机销售在北京市已趋于饱和。

这个开头包括目的、方法、范围和结论等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属于交代式的开头。

3.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例如《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调查》的开头:

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正在我国农村迅速突起。它一出现,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经营方式对我国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化有哪些作用?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扶持其发展?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同10个县(市)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形成了一些共识。

还有《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的开头:

企业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明晰产权,本来是件好事。可太原市一家集体企业却因为明晰产权被所在区政府部门强行接管,陷于瘫痪。该企业把区政府两个部门告上法庭,至今已一年多时间,早就超过了审结期限,可法院却迟迟不判决。

前一段入笔先提问,后一段是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接暴露问题,都属于问题式写法。

2016调查报告范文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面临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让大学生似乎喘不过气来。如果处理不当,大学生心理健康会造成一定得影响,其后果或大或小,小即产生抑郁、自闭、暴力倾向,大则引发自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则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心理压力问题,特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方法、对象

1. 调查时间

2. 调查方法

在网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100份

3.调查内容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压力主要来源方面进行调查

4.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主要是针对专科和本科大学生

三、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关系日趋负责,大学生们承担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在无形中让大学生身体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更具有挑战性和不可忽视。此次的调查的对象并非同一间学校,而是来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问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下:

(一)从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看:

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学习偶尔有压力,而认为压力非常大的占了22%,只有13%的大学生认为很少有压力,这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学习,普遍大学生都存在压力,觉得压力非常大的比重不容忽视。当然在这一点上,也有着不同因素的影响,性别、来自的地区、性格都会对这以数据产生了影响。在调查报告中分析,对于压力程度上男生要比女生压力大:54.55%男生认为压力非常大,女生只占45.45%,跟传统观念很有影响,长期以来,男的都被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要养家的,要学会独自,学会更好地面对社会,也许很早就在他们的心理扎了根,或是在家人父母的长期教育下,儿子要继承后业,赡养父母下无形中有了担子,特别随年龄的增长,男的比女生更快认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不免会比女生的压力要大。

除了性别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有影响,学生来自的地区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在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农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农村的占43%,相对来说,城市的占18%,这一结果也在我的预想中,农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从小,农村的学生就被灌输读好书,走出农村的教育,所以农村的孩子在读书方面也会更努力,可这么一来,压力也无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见惯了村里的人不断往城市去就业、谋生,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在农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自己够优秀,比别人更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里的学生也许是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危机感方面就不会比农村学生敏感,因为他们知道起码自己还有家父母的靠山,压力就会比农村学生压力小一点。

当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性对于以前来说,性格开朗的学生要比内向、冷漠、孤僻的情况要乐观得多。

正如图像显示的,选择压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了43.90%,内向的人占了46.34%,在选择压力小了,性格开朗的人中占了70.97,内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较悬殊,可见,抗压方面,越开朗的学生心理压力方面要小些,这也许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得就不一样。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感情处理这四大方面。

从现实的结果看,在主要心理来源中,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压力,30%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压力,77%和43%的比例让我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1中就有6、7个人有就业压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中给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是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看出,就业和家庭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来源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说是几乎存在大学生活中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社会的复杂,竞争的激烈,人心的难测,让在习惯了风平浪进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有恐惧感。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相对提供的就业缺口却还是不怎变化,要想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钻出一个角落,真是难上难。加上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程度不高,在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很满意,而24%表示没感觉,这么一种状况的确令人担忧,专业方面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就外面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两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让他们心里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就业后的职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资也怕不尽人意,或是就业中逃脱不了迟早一天被竞争淘汰。

2.家庭压力

来压力来源这块,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可见份量不乐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分,一直是众多父母的愿望,他们从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会更明显一点。寒窗苦读十几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够大学毕业找份好的工作,而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背负了这种期待。他们也想尽自己努力不让家人失望,可反观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遍不得不感叹前途渺茫,更是时时担心最终大学毕业就是面临失业,给家人当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学生的压力也来自于家庭的家境,1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压力这块,家境不好和家人关系不和谐,也是他们心里负担的一个原因。面对着种种的压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点温暖和支持,可家人间总是闹矛盾,吵吵闹闹,的确人人很揪心,心情也会不好。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性格会比较开朗,心理承受压力能力也会强很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算是半个社会,我们天天都得跟老师同学打交代,相对初中高中来说,和人打交代的频数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对的人更是各种各种,这要求我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作为了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也许烦恼该如何更好地与他们交往,因为在大学,人脉很重要,关系到你的各种评优,况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办事起来都非常顺利,朋友也会有很多。且不谈生活在校园中,仅仅说在宿舍,如何与舍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学四年,我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样陪伴在身边,如果连和他们都沟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都选择了拍拖,感情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学生们也会苦恼

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把这点列入了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为情所困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很多,再加上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去减轻压力的则更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失恋自杀现象也不罕见。

5、学习压力

到了大学,面对了和与往不大一样的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虽说学习的东西不会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但是要是真正学起来会比以前的多得多,再加上有些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慢慢学会了逃课和养成了厌学心理。而有些是由于在学院当了干部,不能很好得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变得会很烦恼。一方面既想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可却往往对学习有所影响。

四、结语

从调查的结果和我们的分析上看,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如何更好地去减轻心理压力,促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如下建议及策略:

1.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何况生活在小型社会的大学校园里,不要跟别人比,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做好自己的,找好自己的定位,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地走,即使在过程中失败了,也要学会坚强站起来,因为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不要过于看重专业的冷和热。社会是瞬间变化的,没人可以猜测到以后哪个专业会有更好的出路,所以现在也就不会出现冷与热之分。学好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普遍来说社会还是需要专才的人多,而不是全才。当然专才也并不是不懂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是术业有专攻。在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厌学情绪外,还得正确处理好学业和工作的关系,要在这两方面取得丰收,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其中是有得有失的。

3.学会与家人沟通。家庭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重点是我看我们怎么去处理。我们的出生我们不能选择,可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要学会体谅家人,无论家人对你什么样的要求,但出发点都是爱你的,要始终认清这一点。要学会和家人沟通,只有走近家人,才会更好地处理与家人发生的矛盾。

4.放开心胸,学会与别人诉说。心情低落,要学会正确地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可以找别人聊天,或是到外面散下步,或是去唱歌,多采取些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去舒缓自己的心情。也许有些人会比较放不开,对周围的人和事会采取一种防备的逃避心理,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地放下防备,学会走近别人,这样别人也才能走近你的心里。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前言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而且要求很高,常常感到“压抑”,“烦躁”,学习不能进入状态,这样的学生是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又很高,不仅是对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素质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学生只会无所适从。所以,从__日到__日,我们公共管理系开始了社会调查实习。此次我们小组所选的课题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使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对象是:淮工,师专,职大,最后以调查报告的方式总结和汇报这次的调查活动。

实习目的

通过社会调查实习,将本学期所学习的《社会调查课程》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大学之中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能为当今大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习内容

此次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主要分以下三步骤进行: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调查课题并且确定课题,然后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2、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3、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并整理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并做好本次调查实习的总结工作。

实结

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成为能力发挥和身心健康的障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上都是在附近三所大学生里的学生随机调查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100%。问卷回收后,经过我们组成员统计,总结,做成了科学的调查报告。其中男生45人,女生55人,比例基本符合我校实际情况,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客观。

分析过此份问卷后,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的心理培养,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但是就此问卷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

(1)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就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2)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的经营模式。采用加盟经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旅游专业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训。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为师生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高校旅行社职能是:一是安排游客的旅游线路,处理游览景点的关系利益分配,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搞好市场宣传促销,加强和校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高校旅行社的目标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1.大学生旅游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大学生旅游观念的变化促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生旅游对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符合学生特色的旅游路线倍受社会、家庭、学校的青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通知要求,2012年4月1日起,凡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将全面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再加上寒暑假等假日交通优惠政策为学生出游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未来五年中国高校学生将以每年10%速率扩招。按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1亿人,学生出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14.7%,学生人均花费为449.3元/人,如果学生每年出游1次,学生旅游的收入是:21×14.7%×449.3=1386.9亿多元,约占201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26万亿元)的1/9。从以上一系列数据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已占有相当比例,初具规模。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我们有必要对有关大学生旅游需求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2.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1)2010年首份《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项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与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共同实施,调查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95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出游频率活跃,七成被调查者平均每年出游频率在5次以内;48.7%的被调查者是从网上获取旅游讯息,通过旅行社获取讯息的,每10个被调查者中只有1人;在3天以内短途旅游中,52.8%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100元~500元,在3天以上的长途旅游中,每次花费超过1000元的被调查者占到29.8%,其中15.4%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超过2000元。(2)2011年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原始数据来源: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http:///report/1036509.aspx),做以下相关调查报告分析:第一,出游态度。大学生对于外出旅游持高度认可的态度,接近80%接受调查学生认为旅游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闻;但调查的问卷里仍有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影响学习,增加经济负担,数量虽然不多,但旅游给大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第二,出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大学生对于多彩世界的渴求,对于新奇,刺激生活的体验,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旅游正成为了这种追求的最好载体;压力较大,旅游的目的是放松心情。

第三,出游时间选择。大学生时间的充裕性决定了其旅游时间的自由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出游停留时间:对于旅途时间的长短选择,有44%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出游二三天,40.88%选择4~7天,而只有12.58%选择了一周以上两周以内。大学生习惯性选择短途旅行。

第四,出游空间选择。将空间选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的地距离选择,一是目的地类型选择。就目的地距离选择而言,一半以上的接受调查大学生愿意在国内寻找旅游吸引物,所在城市及其周边旅游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就旅游景点类型而言,依次为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都市景观等,比较少的是探险及购物类的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距离选择:国内游所选比例最高,占66.04%;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占26.42%;省内占6.29%;国外占1.26%。目的地类型选择:自然风光景区所占比例最高,占91.82%。

第五,价格敏感程度。出游费用来源最多的是家人,占73.58%。可支配费用(生活费用中扣除衣、食、交通、通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必要日常生活开销):每学期有1500元左右的占比例最高为21.38%。可以看出大学生愿意支出的出游费用就不会太充裕,将近半数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旅游支出(3天)范围为1000元以下,大学生对价格十分敏感,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主要考虑其性价比;资金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原因。

第六,出游率。出游率集中在0~3次,其次是4~6次。

第七,旅游信息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报纸或杂志(26.42%)、互联网(71.07%)、旅游宣传册和画报(22.64%),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可见对于大学生最好的宣传方式莫过于网络。

第八,旅游方式。选择自助游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24%),到旅行社报团(5%)。这说明: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学生消费能力不高,无法支付较高的团费和购物;当前全包价旅游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家更倾向于零包价的旅游产品;传统全包价旅游产品在未来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第九,对旅行社选择。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其中最关注的是出游过程中的服务态度(32.08%),关注程度较小的是旅行社品牌(5.03%)。在服务质量方面,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住宿和餐饮(47.4%),其次是购物和娱乐(24.8%)。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导游在安全提示方面应多做些工作,同时旅行社在安排住宿和餐饮时应考虑适合的档次。

(二)高校教师旅游需求调查报告分析

截至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调查报告分析:根据以下调查报告: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共发放了1100份的问卷)、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携程“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全国各地数千名网友参加调查)、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http:///report/1038525.aspx,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调查,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学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背景。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第二,旅游态度。认为旅游比较重要占30.91%、重要占18.18%和非常重要占10.91%,总共超过半数。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

第三,人均月收入调查——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具有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4000~5000元的占36%;5000元以上占32%;3000~4000元占29%;2000~3000元以下占3%。旅游预算: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52%的游客将增加旅游预算;44%保持稳定;4%计划减少支出。

第四,出游时间选择。高校教师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黄金周假期等。出游时段比较集中。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认为“五一”和“十一”是合适的出游时间的人分别为14.37%和9.66%;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说明教师在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理性地避开两个黄金旅游周的高峰,将近2个月的暑假为教师出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第五,出游障碍。没时间和价格高成为阻碍教师出游的最大障碍,认为“没时间”的有38.18%,由此知道老师的闲暇时间不多,在假期要再学习,或做科研或是到外面讲课、参加会议以及受邀参与一些项目等。认为“价格太高”的教师比例为36.08%,这说明旅游产品价格对于老师而言觉得还稍微偏高。此外还有认为安全没有保障(14.48%)、要照顾子女(10.60%)等其他原因。

第六,旅游目的地选择。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以其独特的民俗、美丽神奇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教师(13.78%)。而人文色彩较浓的景区也很吸引教师,15.94%选择去历史悠久的古都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受到关注,已有8.85%选择。相比之下,现代化都市和宗教朝圣地就显得不那么受青睐,分别只有6.80%和6.26%。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旅游吸引物居首位,占40%;旅游产品价格占25.45%;安全占12.73%;时间长短占10.91%;交通住宿和距离远近均占5.45%。

第七,旅游信息获取渠道。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包括:广播或电视、报纸或杂志占和网络),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是通过相关书籍,通过旅行社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的占7.36%。

第八,旅游消费方式选择。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

第九,旅游费用结构。餐饮和住宿占较大比例。住宿方式选择:更愿意选择特色旅馆占54.55%;旅游购物选择: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67.27%。

三、高校旅行社的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建设高校旅行社,对我校旅游学院159名师生做一个关于高校旅行社的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普通旅行社存在的问题。一是旅行社制定计划时没有将师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导致师生游兴不足;二是自费项目在合同中没有体现,购物次数增加未经旅游者的同意,引起游客不满;三是对高校群体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相关信息缺乏针对性。

高校旅行社和普通旅行社对比

建设高校旅行社的优势: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普遍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旅行社。由于高校旅行社设在校内,和学生联系密切,因此服务速度快,学生旅行更加便利。高校旅行社由学生自己来经营,更了解学生自身的需求,更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状况,量体裁衣,做出适合的服务产品,设计出了各种富有个性的贴近学生品味的旅游产品,物美价廉,旅游费用更实惠。

(2)建设高校旅行社的必要性: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

(3)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若成立以高校为平台,提供住宿饮食,专业导游,自定线路,价格相对低廉,融入校园文化的高校旅行社,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师生的旅游需求分析和对高校旅行社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1)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可承受的旅游消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以下,高价位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畅销,同时大学生对旅游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高校教师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2)大学生旅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大学生选择自助游人数占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4)消息来源主要来身边朋友的介绍,以及旅游门户网站的宣传;大学生信息来源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71.07%)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43.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通过相关旅游指南的书籍和网络,因为这样信息可靠,准确。(5)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与暑假相比,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6)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建设高校旅行社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参 考 文 献

[1]彭丹,吴凯,陈薇.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2005(8):51~53

[2]李军,李力.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

[3]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9旅游管理2班大学生旅游消费课题组.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2011

[4]gin桑.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问卷星http://www.

——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5]雪中寒梅.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6]陈启婷.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1

[7]江娟,钟晶灵.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J].企业导报.2010(4)

[8]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携程旅行网

[9]栾峰.首份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出炉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计划:以表格为中心,以事实为目的,客观反映问题。

表格:表格制作从生活的四方面——衣食住行,所提出的问题皆针对本次调查的实际提出。

过程:我们在确定表格之后,与暑期活动所在的街道居民委员会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我们完成调查。因此,调查十分顺利。

城市生活调查表

(市二中学学生社会实践)

1.请问您的收入约在?

A.1000以下68%B.1000~300024%C.3000~50008%D.5000以上0%

2.请问您的支出约占的?

A.10%以下20%B.10%~40%0%C.40%~70%12%D.70%以上68%

3.您的支出大部分用于?(可多选)

A.衣、食(物质上)100%B.行(旅游)0%C.学习9%D.工作0%E.投资13%

4.您自我感觉,您的生活质量?

A.高0%B.中等32%C.差68%

5.您居家时有人约束您吗?

A.有57%B.无43%

6.您有娱乐吗?

A.有57%B.无43%

7.您的娱乐体现在?(可多选)

A.视听B.游览C.电子游戏D.与友人聚会E.其他

8.您在业余时间学习吗?

A.是71%B.不是28%

9.您的以上学习是指?

A.与兴趣有关(如模型、垂钓等)B.与专业有关(如数理化、机械等)

10.您对饮食的态度?

A.暴食暴饮B.精而少55%C.不在乎45%D.不太喜欢

11.您的工作?(可泛指)

12.您对您的工作是?

A.工作狂一般B.积极80%C.混日子一般15%D.不愿意上班5%

13.您在单位中的地位。

A.高层B.中高层C.中层10%D.基层90%

14.您对您的领导是?

A.尊重且以之为榜样35%B.尊重50%C.无关紧要10%D.较讨厌5%

调查报告

事实与真相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的人群的月收入普遍不高。1000元以下的占所有被调查人群68%。1000-3000元的占24%。可见在我们调查的群众中,收入并不高。按照现在的物价,其中68%的人还没有到达小康水平。在调查中,有70%以上的人月支出占收入的70%。而这70%的钱中,又有大部分用于生活必需品上,只有少数的钱用于学习(9%)与投资(1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自然只能简单地维持一下生计。我们在漕河泾、天平地区的广泛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家庭中有一员或两人下岗(待岗),靠失业金,或社会福利(救济)金勉强度日。一个月400元,那么也只能把钱用在“刀刃”上,自然谈不上什么旅游、购物(大宗)、投资、学习,甚至连请客吃饭都不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还不尽如人意。的确如此。尽管农村人十分羡慕城市的生活,但是,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产业,加上政府几次的减免税,因此,从某些方面,农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城市。

根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家中有人管制自己;娱乐仅局限于看看电视,煲电话粥或打游戏;至于学习,也只是与自己的工作有关。这一切的一切只归功于一个字。

堵车与生命

人们说,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堵车浪费的是什么?

问问几个路人,看看几次高架,坐坐几趟车。任何人都会从心底感受到人们对于交通现状的不满(尽管没有多作调查,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每个上班日的早晨与黄昏,时间是7:30-9:30、16:00-19:00。这两段时间内从高架、轻轨,到地铁、轮渡,都是人满为患水泄不通。虽然交通部门又是疏通又制定应急方案,但是还是有大约100%的人不满意。

首先是公共交通与私家车的问题。简单来看,一辆轿车长的有五六米,短的也有三米;一辆公共汽车短的有七八米,长的(铰链车)有十四五米。而一辆轿车至多乘四五人,公共汽车在坐满,并且站一些人(不空也不挤)的情况下可乘七十多人。但是公共汽车与轿车相比,投放的量还是不大。在一百辆汽车中,只有三十辆是公共汽车。

次之是信号灯的问题。根据我们对交通的细致观察得出,信号灯的混乱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在高架的下匝道上设有信号灯,直接导致高架的堵塞;有时在信号灯的时间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车辆起步的时间,致使地面的道路也十分的拥堵

再者是地点的问题。有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在市区。但是由于市区的房价高得惊人,因此在郊区买房,每天都要来回奔波。人一多,就产生了造成交通问题的人群。

最后是道德的问题。(这点似乎不用多说了)

工作与态度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所接触的职业很多。管理、IT,到工人、下岗人员都有。在问卷中可以发现,没有人对自己的工作有狂人一般的热情,大部分(80%)仅仅是“积极”,小部分不愿意工作。这之中10%是中层,90%是基层。

工作压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与热情。在这个“市场竞争”的时代,很多东西都适得其反。这里的工作压力,并非是什么工作量大,工作重(当然,这些也是因素),而是劳动力成本的问题。由于耕地减少,加上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人口。他们不断的涌入城市(不仅仅使犯罪率上升),冲击着每一个基层的岗位。为什么?因为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低廉。而商人与企业的高层所向往的就是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售价越高,成本越低,他们的腰包就越鼓。农民工正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同时,外地的大学生,大专生,毕业之后并没有回到他们的家乡去发展,而是大量到城里,以很低的“身价”(约800-1000元/月)进军基层管理或中层。这使得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但导致城市的大学生的失业或无业以及农村停滞不前的科技与经济。

另外的压力是来自心理的。职业上的歧视,年龄、经历上的歧视,给人们造成负担。众所周知,很多企业找人,找的都是有1-3或3-5年工作经验的人。但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哪来的工作经验。于是一些企业以不高的应聘条件与工资,吸引这些大学生。根据我本人对于某连锁便利公司的调查显示,公司中35岁以下的白领,都是这些大学生。混日子是他们的共同心声。一旦3到5年一过,就跳槽了。用这种态度工作哪来什么效率?那么他们对领导就更不在乎了。据说,部分企业对“四零五零”人员的待遇也不好。

结尾

综合本次调查

成功:真实

不足:调查面不太广,没有有效的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进行调查。

·如何写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农村调查报告·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暑假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大学生压力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同一时期,上海的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广州的南方周末和信息时报、北京的中华工商时报等也开始不定期地刊登精确新闻。

然而,更早的先行者是中国青年报。1993年1月,中国青年报成立社会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社调中心”),运用调查法了解读者关于热点问题的看法,每个月用两个版面刊登调查结果;1995年1月,社调中心创办《调查・观察》专刊,2007年10月起改名为《青年调查》专版,每周出版两期。

精确新闻颇受我国媒体业界欢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纸甚至定期自己研制的经济指数类报告,在读者和业界取得了一定影响力。

但是,跟业界的欢迎态度相比,学术界从调查过程和调查方法的角度,对精确新闻最核心、最独特的调查数据进行质疑,质疑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然而,学术界此前的质疑,很少涉及精确新闻的抽样技术和报道选题。

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版是我国较早开展、影响力较大、较有代表性的精确新闻报道之一,表1为该栏目2009年11月所有精确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资料,下文将以其为个案,探讨精确新闻运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精确新闻的实施主体是谁

表1显示,在2009年11月总共23条精确新闻里,《青年调查》大量地采用了报社社调中心跟其他专业网络调查公司合作组织的调查,合作对象包括腾讯网、题客调查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社调中心下属的民意中国网。另有其他部分精确新闻报道来自商业公司、专业调查公司和科研机构课题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基本上以该报记者采写和组织实施的调查报告为主体(也就是说,自采稿件占绝大多数),因此,精确新闻报道的实施主体仍旧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他们是新闻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把关人,决定了精确新闻的报道主题,相比之下,普通人很少有机会为精确新闻设置调查议题,这一栏目并非社会舆论或民意自由设置议题的平台。

囿于报纸自身定位,《青年调查》的精确新闻里,其中14条新闻的选题涉及青年及其所关心的话题,如青年就业、学生择校、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等,其余新闻选题集中于社会热点、房地产、社会生活以及文化话题,而很少涉及广大社会公众更期望了解的经济、时政等硬新闻,也很少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从这一角度出发,《青年调查》只不过是帮助中国青年报实现了针对目标读者传播信息这一目的,而如果将其当成“展现民意反映民意”的舞台,未免夸大其辞。

《青年调查》2009年11月只有2条精确新闻是由商业公司的,事实上,在采用商业公司的调查报告的时候,《青年调查》的记者和编辑的态度有所保留。他们很明显地意识到了商业公司调查报告背后的商业目的,所以都会努力“改写”商业调查报告,这也是强调记者把关人角色的必然结果。

常见的做法之一,是模糊商业调查的实施主体,而这一举动的直接后果是使新闻失掉了消息来源,自然也就降低了新闻的可信度。《环保政策明显落后于公众环保热情》(11月26日)一文采用了这一处理手法,然而文章里对调查的实施主体交代模糊,令读者对数据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做法之二,是在商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加入媒体自己实施的调查报告,将两个相近的调查写到同一篇报道里去,然而这样做,对新闻的时效性提出了挑战,《留学市场迎来刚性需求时代》(11月19日)一文就是如此处理的,除了引用商业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之外,文章还引用了报社社调中心自己组织的调查报告里的数据,但是这一调查是2004年实施的,在时效性方面明显滞后。可见,在平衡多样化消息来源和新闻可信度方面,精确新闻在实践中面临着严峻考验。

精确新闻的调查对象是谁

在11月份《青年调查》的23条精确新闻里,13条采用了网络调查手段,这也是社调中心自行组织和实施社会调查时最经常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网络调查的优势自不必言,成本低廉,样本规模大,数据处理简便,然而它的劣势也很明显,最突出的,就是不能采用概率抽样手段,以至于无法估计抽样误差,简单地说,非概率抽样的结果无法用于推断总体情况,只能够用于描述被调查对象(即样本)的特征。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网络调查而完成的精确新闻不能反映“民意”或大众的立场,而只是被调查的少至几百人多至几十万人的看法。

网民出于自己意愿而参与网络调查,就是志愿者抽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比起其他群体,那些性格开放的男性年轻人自愿参与调查的主观意愿更加强烈,因此有理由相信,志愿者抽样反映的,可能是这一类特征的网民(或受众)的看法,而非“所有”网民(或受众)的看法。

事实上,《青年调查》的精确新闻经常混淆“随机抽样”和“随便抽样”这两个概念。随机抽样是依据随机性原则而进行的概率抽样,随便抽样往往指研究者出于方便和便利的理由而进行的抽样,电视记者在街头采访路人就是典型的随便抽样(也叫便利抽样或方便抽样)。《92.2%希望工程受助生愿意参与公益活动》(11月5日)和《“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11月12日)两篇报道,都在正文里使用了“随机抽样调查”这样的表述,但是,稍懂抽样调查的人都会对其表述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前一篇文章提到随机抽样调查了1567名希望工程受助生,但是,新闻里缺乏三个关键信息:(1)没有交代抽样对象的总体,即20年来希望工程共资助了多少名学生;(2)1567名受助生是依据什么原则抽取出来的;(3)调查问卷的应答率是多少,换言之,拒绝参与调查或未能找到的调查对象有多少。很显然,以希望工程20年里所有资助的学生为总体,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或整群抽样手段,从中随机抽取1567名,是一种非常费时费力的做法,而按抽样调查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可靠地推断总体情况。然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关于希望工程的调查,并且大张旗鼓地在中国青年报上同时发表4篇报道,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其调查动机,就在于宣传自己活动的成绩,当调查的组织者并不在意调查程序是否可信是否有效时,精确新闻就注定是不精确的。

后一篇文章也是基于一份调查报告的内容改写而成,新闻里特别强调这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和实地观测”两种研究手段。令人起疑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它“恰到好处”地调查了10500位北京市民和在北京居住过2年以上的1000名外籍人士,概率抽样调查的应答率是100%,这几乎是天方夜谭,抽样调查的时候,被拒绝或无法找到中意的调查对象,这是家常便饭,整数位的调查样本量,在不交代应答率的背景下,只会让人觉得这是事先规定好的样本量,研究者主观目的过于强烈,不尊重调查对象的选择权,也不尊重数据。

第二,它没有交代依据什么原则从上千万北京市民里“随机”抽出10500名调查对象,文章里特别强调,在北京381个公共场所进行了超过8000小时的实地观测,在公共场所里找离访问员距离最近的人进行调查,这是上文所说的非概率的便利抽样,非常省力,难道这个调查舍弃了更经济的做法而选择了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概率抽样?新闻里缺乏进一步交代,

事实上,当调查某个城市里的所有居民时,常见的比较准确又比较经济的做法是整群抽样,依据居委会或社区数来划分群,然后在每个群里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当跳过这些细节,只一味强调样本量之大的时候,内行读者想要更多追问一句:“随机抽样”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精确新闻的结果是否可信

如果说,囿于报纸目标读者和网络调查手段的技术限制,精确新闻很难克服“先天的”束缚,那么,当刊登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非商业调查报告时,记者和编辑也应当对其内容持审慎的态度,坚持独立判断,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在这一方面,精确新闻所面临的要求跟其他新闻品种相比,所差无几。独立判断和专业化操作手段,是记者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本身无可炫耀之处。当记者失掉了独立公正的判断力,也就减弱了新闻的可信度。

11月12日《南理工今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2583元》一文的数据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一个标题很容易让读者认为,南京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平均月薪是2583元。新闻里同时提到,这项调查于2009年5月中旬启动,由校方执行,调查了2008届、2009届和2010届三届毕业生共3300名(在新闻里,又一次出现了不交代毕业生总体数量的整位数样本规模)。首先,2008届毕业生已经离开学校一年,如何找到他们并实施调查,这个执行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如何解决,新闻里并无交代。其次,针对文章标题里2009届毕业生平均月薪情况这一信息,这些学生在7月份拿到毕业证书之后才开始正式工作,月收入情况是他们工作之后才能够获得的信息,5月份对尚在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他们回答的是“期望月薪”、用人单位“承诺的月薪”、还是“实际月薪”?新闻标题和正文里,都在强调最后一点,即“实际月薪”,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很有可能是用前两者取代了第三个概念。

精确新闻被人所看重的一点,在于它通过数据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但是在实际操作里,大量的精确新闻为了在有限版面内提供更多信息,转而只提供数字不提供解释,然而,不经过记者和专家的人为解释,数据无法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它的解释力也在下降。

《贫困生最大心理压力来自回报父母高期望》(11月17日)这则新闻如标题所示,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相对剥夺造成的自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同时,新闻里也提到了55.8%的贫困大学生选择本科毕业后考研究生,31.9%的贫困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只有12.2%的贫困大学生没有想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考研超过直接就业成为贫困大学生的首选,做出这一选择的直接原因,在于就业压力,它能够有效缓解前述三个心理压力来源里的第三个――为了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却无助于缓解回报父母所带来的焦虑感――最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我们相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这是一次非概率抽样,样本无法推断总体,因此只能说是对163名被调查贫困大学生的研究结果),那么,就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生们不选择最能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的途径呢?比起本科生学位,研究生学位更能满足父母对于学历的高期望。如果考研是为了将来更高的收入和更稳定的工作,那么,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当代中国,这些贫困大学生的美好愿望一旦落空,会不会造成新的悲剧?

如果讨论得更深入一些,应该说,心理压力的三个来源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调查对象身上,它们之间不是互斥的,虽然最多的人选择了“回报父母的焦虑感”,但并不必然意味着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比方说,大一新生可能还意识不到就业现实的严峻,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应该是小学中学就能够体会到的。假设这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可能最多的人会选择“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释为什么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考研而非直接就业。

这些通过数据分析所揭示出的新问题,需要记者和专业人士的解读,只有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才能够透过表面的数字迷雾看到本质,才是提倡精确新闻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为什么媒体欢迎精确新闻

上文提到了精确新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足以展示这一新闻品种操作之困难以及对记者编辑业务素质要求之高。这些问题,媒体实务界并非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情,但他们仍旧选择了视而不见,究其原因,精确新闻可能成为新闻竞争压力之下的取巧做法。

相比其他新闻品种,精确新闻在消息来源、新闻内容、表现手段方面具有自身特点,符合新闻追求的新奇特要求,这使得它具备了被媒体的资格。当媒体成立专门的社调中心自行组织实施调查时,能够以较经济的制作成本提供更多独家新闻,也能够避免对商业调查公司的依赖,因此,媒体欢迎精确新闻。

实际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精确的精确新闻”现象,说得更严重一些,就是新闻失实的一种表现,因为它没有能够反映事实的全貌。我们通常认为,新闻失实主要指事实不准确不全面,精确新闻失实与此不同,它不是指“无中生有”地捏造虚假数据,而是指有意或无意地隐瞒数据里的关键信息从而保证新闻的说服力,即信息披露不充分,包括不报道那些对新闻或消息来源不利的数据信息、不报道操作程序和抽样程序、不报道调查报告里比例虽低却具有更大意义的数据等等。

新闻是一种信息,记者是讲述信息的人,记者必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能力,当部分信息不能被有效传递给受众的时候,精确新闻其实是在欺骗受众。随着受众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精确新闻里的不当操作会令他们生疑生厌,最终伤害媒体的公信力。

在平衡商业调查和商业利益方面,《青年调查》做得比较好。某些经济类媒体动辄搞排名,以精确新闻之名行创收之实,混淆了新闻和经营两个部门的业务活动,这是未来精确新闻发展过程中尤其值得警惕的一个趋势。

既然冠以“精确”之名,精确新闻就应当在“精确”方面有所努力。未来的精确新闻如果想克服现有缺陷,那么,需要在以下几点多下工夫:

第一,完整展现抽样过程、抽样准则、抽样手段,交代样本总体规模和应答率,停止对“随机抽样”这个概念的滥用误用;

第二,坚持对数据的质疑,不迷信任何数据和调查结果,坚持记者的独立判断和独家分析;

第三,完整报告所有相关数据,尤其是那些可能调查结论的数据,容纳多元观点;

第四,承认调查的局限性和缺陷,不自大,不自恋。成熟理性的受众,不会因为新闻产品的不完美而遗弃它,却会因为媒体的不诚实态度而产生疏离之心。

上一篇:大学生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