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00:12:05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创新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79-02

“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掌握基本统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公共事业等专业对实践要求很高,各专业毕业生到各大企事业单位工作后将经常需要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策划和实施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及撰写统计调查报告等。同时,为了给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就业打好良好基础,我院许多学生承担了上海市或校内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参与了多项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多样化的社会实践项目。上述很多具体实践工作和科研项目均需要展开统计调研、数据分析及统计建模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实践教学改革是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但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薄弱,“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的惯性依旧存在,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2]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个性及能力素质,增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更好地促进统计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均能学以致用,灵活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统计学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统计学实验教学问题分析

我院以往的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满足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一系列问题。

第一,统计学实验设计中以演示型、验证型实验为主,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国贸、信管、物流、经济学、公共事业等专业均开设“统计学”课程,但是各专业实验教学使用的案例基本相同,与专业结合度低,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色。

第三,2011年之前统计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在相关金融、证券、咨询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的从业经历,实践经验不丰富。

在此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发现学生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刻,对统计预测和决策方法的掌握不够灵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对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综合改革和实践,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

二、统计学实验综合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保证

1.实验环境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重点学科建设及085工程项目建设中改建和新建了几个大型实验室,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备十分完善,不仅可以支持教师在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统计学软件操作演示,还可供百余名学生同时学习操作多种统计学软件,为统计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操作平台。

2.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统计软件并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进行统计学实验综合改革的重要保证。我院统计学主讲教师自2011年开始先后参加了上海市产学研践习计划项目,到金融证券公司、电力公司、新能源企业等各大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践习一年,在此过程中参与完成了多项不同领域的实践项目,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统计学”课程积累了大量的新的实验教学案例和素材。

3.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在统计学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选取典型案例,案例要具有针对性,考虑案例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典型案例需要能够充分运用已学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明确案例统计研究对象,熟悉统计研究步骤,了解不同统计方法的应用。如利用肯德基选址条件和方法案例讲解统计资料搜集与整理方法,结合纸尿布与啤酒营销案例讲解统计数据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同时穿插多种生动的小型教学视频,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统计学并喜欢上统计学。在校企实践环节,邀请安排企业高层次统计分析人员来校示范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去企业开展统计调研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研组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修订和编写了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对实验教学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化指导。为增强统计学实验教学专业特色,使统计学和学生所学专业能够更好地融合,为每个专业编制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及统计调查报告模版,同时把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分为了两个模块: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

1.公共实验模块以基本演示型、验证型实验为主

教师结合各专业典型案例演示EXCEL和SPSS的基本操作及计算功能,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功能,包括:实验一――应用统计软件EXCEL或SPSS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及制作统计表。实验二――利用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峰度和偏度等方法对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和分布形状进行分析。实验三――对总体均值和总体比率等参数进行置信区间估计以及假设检验。实验四――结合经管领域具体案例,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公共实验模块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不同统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了解统计软件、熟练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2.专业实验模块以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

(1)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完成四个设计型实验项目。首先给出四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和数据资料,让学生独立完成对案例的统计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统计方案,选择统计方法,并用统计软件实现统计方法,完成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综合型实验教学环节设计。综合型实验是对设计型实验的综合和拓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运用统计理论、方法及统计软件解决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让学生组建小组,每小组根据自身专业方向,结合参与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以及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选择适合的统计调查题目。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选择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做的大学生网络购物情况调查及公共事业专业学生做的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等。

2)每小组独立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确定统计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及填报单位,制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时间及时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等。教师对每一个小组设计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每小组独立完成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对每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指导,提出修改建议。搜集调查问卷的工作在课外完成。

4)每小组借助于EXCEL或SPSS统计软件,对搜集的调查问卷信息进行整理、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构建统计模型、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给出结论。

5)每小组完成一份详细深入的统计调查报告,要求图表清晰,层次清楚,逻辑严谨,结论准确。

6)最后每小组以PPT的形式,对统计资料搜集、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论进行阐述,分享实验成果。组织不同实验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每组统计调查报告进行总结、评价及提出修改建议,促进每小组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报告。

7)开通我院统计学学习微博账号,建立开放的统计学网络学习平台,分享统计学习资料、最新的统计资讯、趣闻和轶事、有意义的统计资源成果等。师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交流疑难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互相学习,同时促进学生网上网下共同学习,齐头并进,更广泛地学习统计学。

四、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综合改革和实践,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学生们能够利用统计学各方法和统计软件对身边的热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深入探讨,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后续课程的开展,如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均需要学生作统计调研分析工作,很多同学能够娴熟地完成上述课程所要求的统计分析。部分学生也开始采用统计学各理论和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承担及参与的科研项目和毕业论一些很专业的量化分析,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并运用统计理论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完善了统计学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吉春.关于经管类专业开展统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8,(3):23-24.

[2]方敏.统计学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统计教育,2008,(1):24-25.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大学生;人文素质;指标内涵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原来的纯医疗护理向人性化、整体化的人文护理转变。随着护理高等教育的广泛开展,护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其毕业后走向临床将为提高护士队伍的人文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整合护理工作的艺术及技术特征。总之从总体上说,研究护生人文素质内涵,其目的在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在高等护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培养具有怎样内在素质的合格人才,说到底,就是高等护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问题,所以开展护生人文素质内涵的研究将为今后护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提供一条值得参考的途径,弥补医学院校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人文素质评价不足的缺点,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日前尚缺乏可操作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研究参照西南大学赵伶俐教授等编制并提供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报告”,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自行设计问卷,研究护理、人文社会科学、卫牛事业管理、教育评价等多领域专家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探讨护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内涵要素。

一、对象

根据专家的技术职称越高,学术造诣就越高,发表的意见就越有价值的原理,此次调查的专家尽量按照职称从高到低进行选择。本研究的对象为某校中级职称以上从事护理工作或人文作及教育评价的专家20名,其中护理学院护理专家9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4名,中级职称4名;人文社会科学院专家5名,正教授4名,副教授1名;附属医院专家3名,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公共卫生学,等.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指标内涵要素的初步构建院及教务处专家3名,均系正教授。

二、方法

2.1调查问卷的确定首先查阅大量的人文方面的文献,参考赵玲俐等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报告”,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确定护理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咨询问卷,内容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5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

2.2调查方法成立包括1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研究生在内的预测协调小组,由经过培训的研究生负责调查工作,用改良的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部分专家直接进行面对面咨询。请专家对问卷中拟定的指标要素进行增删,并采用“kert5点计分法请专家判定指标的重要性,即按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分别评5、4、3、2、1分。

2.3统计学分析对回收问卷计算专家的权威系数,采用SPsS13.O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3检验。

三、结果

3.1研究对象的权威程度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程度通过专家本身学术造诣、专家对指标做出判定的主要依据和专家对所调查问题的熟悉程度3个方面来计算。本次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有效应答率为90%。在回收的18份有效问卷中,权威系数q介于o.75~0.98之间,总体权威系数g=o.83。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q≥0.70为可接受程度,本研究被调查专家的评价权威程度较高,其结果可信。

3.2被调查专家和护生人文素质。

3.2.2被调查专家对护生人文素质的期望值总体比较专家对拟定的人文素质一级指标内涵期望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不同专家对各一级指标内涵要素的期望值有差别。

3.2.3被调杏专家对护生人文素质的期望值的两两比较对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5项一级指标期望值做DunnettT3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道德素质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文化素质。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0.05);随后是法律素质和审美素质,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乃O.05);科学素质得分最低,且低于3.00分,与任何一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

4.1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人文素质指标内涵根据调查结果,道德素质期望值最高(5.00±O.00),100%的被调查专家认为道德素质很重要。俗话说:“医乃仁术”“厚德济世”,这“仁”与“厚德”都是指道德,是医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当前实施的整体护理是对护理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这种整体护理是道德化的需求,如果没有良好的护理道德,就不可能担负起病人身心健康服务的职责。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护生文化素质的期望值为(4.83±0.38),83%的被调查专家认为文化素质很重要,17%的被调查专家人文文化素质重要。高等医学学校在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时,不仅是要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人文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这也印证了整体护理实施所带来的护理领域的变革,即要求护士不仅具有疾病护理的能力,而且应该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沟通交流技巧等。从表3还可以看出,专家对护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期望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在培养提升护生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4.2法律素质是护生重要的人文素质指标内涵从调查结果来看,法律素质的期望值得分为(4斛如.70)分别有56%的专家和33%的专家认为法律素质很重要和重要。由于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与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和要求亦越来越高,这就对护士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生要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熟悉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能够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护理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学法、守法习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维护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正当权利。

4.3审美素质是护生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指标内涵从调查结果来看,审美素质的期望值得分为(4.22±O.80),分别有44%、33%、22%的专家认为审美素质很重要、重要和一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护理工作要面对不同的患者,要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求护理工作者要具有感受美的能力,要用美感去发现美、欣赏美,用美感去消除偏见,使美感的应用成为自身人文素质的体现。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期望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即护理审美素质要以道德修养为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无法在护理实践中发现美,更谈不上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高校在护生的人文课程美学教育中要运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她们提高审美素质,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习,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4.4应增加心理素质指标作为人文素质的一级指标内涵参考赵伶俐等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报告”把科学素质纳入人文素质的内涵,该调查报告认为科学素质是属于人文素质范畴的。但是从咨询专家的反馈来看,56%的专家认为科学素质不重要和很不重要,而且科学素质的期望得分也只为(2.72±1.53),大部分专家均认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并列关系且均属于人的整体素质范畴。由于赵教授的调查报告是针对中国公民的,而本研究则是针对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故在参照“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杏报告”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护理专家意见把科学素质指标排除在人文素质之外。调查中,有39%的专家提出把心理素质纳入人文素质指标内涵中,从所查找的文献来看,归纳出几种观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认为心理素质是介于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中的人的本质;现代健康观念认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才是完整的健康状态;此外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体系中,心理因素处于此模式的中间,也就是表明无论是生物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致病,归根到底都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种种观点说明无论研究人的任何题,都可以把身体、心理、社会3个维度加起来考虑,从人文素质的定义来看,心理素质也必须归入人文素质内涵中。

五、小结

综合专家意见及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出护生人文素质应该包括5项一级指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分别由意识、常识、行为3个层次组成的17项二级指标,对于修订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及最终确立人文素质指标内涵提供建设性意义。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为今后护生人文素质的评价可以提供一条值得参考的途径,但由于目前对人文素质的考评标准尚未统一,且本研究专家选择局限于本单位,因此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是否可行,完善各级指标设置和实证检验等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l】李守民.飞行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2】SmithRL,BaileyM,HydoSK,eta1.IntegmtingHumni•tiesinNursingEducation【J】.NursingEducationPe腭pec—tives,2()04,25(6):278—280.

【3】董伟康,孟图样.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3—56.

【4】孙玮,蒋艳杰.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新体系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65—66.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 378.91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90-02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患病率;学生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2]。对于群居生活、学习紧张的高校学生来说,结核病的危害十分巨大,部分高校发生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就是例证[3-6]。笔者对河北省某高校2005-2009级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 PPD)试验,以掌握该校大学生的结核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河北省某高校6 269名大学生进行了PPD试验,其中男生2 285人,女生3 984人;城镇学生2 917人,农村学生3 352人;2009级新生1 519人,老生4 750人。年龄17~28岁。

1.2 方法 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BCG-PPD)的稀释制剂,每1 mL含50 IU BCG-PPD。于2~8 ℃避光保存,所有制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吸取BCG-PPD稀释液0.1 mL(5 IU),采取孟都氏法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

于注射后72 h检查注射部位反应。硬结平均直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结核菌感染情况 全校6 269名受检者中,PPD阳性和强阳性学生分别为2 544人和311人,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40.58%和4.96%。不同年级间PP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P=0.000),2009级新生阳性率最高。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阳=41.31,P

2.2 结核患病情况 对PPD强阳性学生行胸部X线、CT和痰涂片检查,共确诊肺结核病人11例,患病率为175.47/10万,未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确诊患者中,有6名城镇生和5名农村生,患病率分别为205.69/10万和149.16/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处理 对PPD试验阳性的学生,通过办预防结核病培训班、发放结核病防治明白卡等形式,加强防病教育。对PPD试验强阳性的学生,除加强防病教育外,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实施随访观察。对已经确诊的11名肺结核患者,立即转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抗结核治疗。

3 讨论

大学生是结核病高发人群之一。通过PPD筛检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人和高危人群,对做好高校结核防病治病工作意义重大[7-8]。本次调查发现,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的结核感染率为40.58%,低于杜玉春等[9]和鲁建民等[10]的报道结果,高于葛景荣等[11]的报道结果,和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2]的同年龄组感染率接近。该高校学生PPD强阳性检出率为4.96%,低于杜玉春等[9]、葛景荣等[11]的报道结果,高于鲁建民等[10]、刘敬斌等[13]的报道结果。女生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刘敬斌等[13]的报道一致;城镇学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鲁建民等[10]的报道相同。本次筛检共确诊11名肺结核患者,患病率为175.47/10万,略低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2]的同年龄组患病率,与张一峰[14]的报道相近。

面对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除做好入学新生的PPD筛查监测外,还要不定期地对往届生开展PPD筛查试验,必要时进行胸透和CT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15]。其次,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网络、讲座、画报、广播等形式,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结核病的巨大危害和青壮年对结核病的易感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另外,通过开展多种户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降低罹患结核病的概率。

4 参考文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等.新编结核病学.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3:541-542.

[2] 金光,曹志友,欧阳瑾,等.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1): 26-27.

[3] 贺玉芬,年峰,陈德花,等.日照市某中学结核病暴发的调查.职业与健康,2000,16(1):45-46.

[4] 冯光明.安阳市郊区中小学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36-37.

[5] 葛景荣,袁从英,马立新,等.石家庄大中专院校肺结核疫情分析.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3-4.

[6] 崔剑影,孟祥琪,赵久登,等.河北省育新学校1986-1992年结核病流行情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1):122-124.

[7] 单,乔俊红,贾力品.河北省某市大学生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50-51.

[8] 王田慧,刘生翔,胡东生.太原市某高校学生入学体检中PPD检查结果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6(1):181.

[9] 杜玉春,刘伟江,刘柏辉.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回顾性调查.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1):101-103.

[10]鲁建民,鲁滨,刘晚霞.某高校6534名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54-255.

[11]葛景荣,袁从英,马立新,等.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96-497.

[12]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73-80.

[13]刘敬斌,王跃进,伍传宏,等.丹阳市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97.

[14]张一峰.某高校2000-2005年新生肺结核疫情分析.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4):38-39.

[15]孙照平,刘辉,刘荣,等.7210名高校新生PPD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7,18(3):36-37.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统计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马敏娜(195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6-02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统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教育已由过去单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这对统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专业设置的特点: 一是招收统计学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说明北美对统计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阶段统计学专业方向宽泛,研究生阶段专业方向分得更细一些;美国统计学会为统计学专业大学本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分为统计方法、统计理论、应用统计、专业选修课,统计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研究一、二个实际的统计问题。

英国是统计教育的发源地。在现有的115所大学中,有50多所大学设有统计学专业。其比重远高于我国(不足20%),统计高等教育相当普及。

总而言之,国外统计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计知识越来越普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方法科学及数据的科学受到学生重视和欢迎;二是网络成为统计教育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经历了从理论向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三是重视对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国外统计教育的现状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之处,结合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统计学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体验,旨在抛砖引玉。

二、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是吉林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来根据国外统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学校“加强理论基础、注重社会实践”的方针,搭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强调“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既重视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又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实践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专业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实现了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原统计学课程体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中大量的信息出现,各个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索质好的统计学人才。因此,有必要对统计学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精心设计,旨在保证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及综合实验和设计研究实验的比重,同时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突出对学生的基础性训练、启发性训练、创新性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统计分析与推断能力。按照这个宗旨,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选修课和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了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开设了调查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并科学安排必修课、限选课,实现了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

理论授课体系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体系构建,并通过“精中间(专业主课程)、延两边(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我们对理论授课体系的课程定位是“顶天立地”。 “顶天”,即了解最前沿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立地”,即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强化统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重组课程内容,根据学分,强调提炼专业课程基础性内容,形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本知识部分;深化及延伸的内容采用以点带面方式,以典型实例分析及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在参考文献基础上以讨论或分析报告方式完成。

(二)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依托学校网络实验中心和吉林省普查中心等实习基地,统计学院增加了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比重,专门增设《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实践性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设计,采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编码、整理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或类似的路径进行综合性训练。

实践课程体系将统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素质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按照“四个基本”组织教学。四个基本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统计软件的基本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我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教育质量项目,要求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

1.增加课程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统计专业基本素养理论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统计公报中的一些具体统计指标进行解读,让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统计学》是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更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统计学科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活动,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统计事件、经典案例等,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统计学科素养。

2.设立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

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就是使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方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科学创新方式。如孙亚静老师《抽样技术方法》课,针对同一问题,由学生们分组采用四种抽样方法收集数据,计算分析探讨,比较优劣,寻求最佳抽样方法。

3.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试方式

基于不同课程性质,采取多样化考试形式。老师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进行评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体验统计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五年来,《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体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一是实践性。项目的主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三是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我们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课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采集数据,录入整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近些年独立完成了《长春市汽车生产营销消费情况系列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长春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几十个项目的调查报告。项目小组以PPT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外社会实践推行“三个结合”方法

我们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工作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

近些年来,我们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大型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录入,今年参加了全国人口普查万里行的宣传活动和人口普查的试点工作。学生实践可以自选项目,也参与老师承担社会委托项目。我们先后完成了《农民失地后生活状况调查》、《云烟东北消费市场情况调查》、《吉林省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长春市物业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等多个委托项目。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文献、讨论、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习题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考试与试卷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与关联优化。《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网络课程2006年和2010年分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在课程建设实施中,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通过教学、科研讨论会等交流平台,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相融合。

近5年来,我们完成了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发表了《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等10篇相关论文,我们还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4门,出版统计系列教材4部,开发统计网络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类奖项4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

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创新人才模式,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水平。在参加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调查分析报告竞赛、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50多项。

总之,为适应吉林省经济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作为地方财经大学的统计学院,我们努力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统计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敏娜.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7,(05).

[2] 李国荣.培养统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统计教育,2007,(09).

[3] 孙亚静.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7,(10).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调查;内容;方式与方法;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目前在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大都沿用传统方式,即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主动投入和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模式对于传统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弊端尚不明显,然而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就显得很不适宜。随着经济和管理现象日益复杂,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目前以讲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必须加以改革。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以下简称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质,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统计数据搜集、加工、整理、传输与分析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市场调查实务》课程是继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开设《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市场预测与决策》、《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教学实践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运用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以及市场研究,是我院统计学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之一。

二、现有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实际缺陷。目前在西财行知学院的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是沿用传统方式,即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主动投入和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弊端尚不明显,然而对于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显得很不适宜。市场调查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手段缺乏灵活性,重视理论灌输,轻视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为书面知识,忽视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围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方面效果欠佳,不仅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精神的激发,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真正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对目前以讲授为主导的实践课程教学培养模式加以改革。

(二)考核方式单一。学院现有的市场调查实务的成绩评定为平时作业占30%与闭卷考试占7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学生需要靠死记硬背,而学院则以成绩定学生的优劣,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市场需要。市场调查已逐渐成为各类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市场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市场信息就越重要。传统的海量市场调查数据大都是人工整理的,工作量大,准确性差,工作效率低下。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市场调查实务》引入计算机技术后,其分析计算能力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市场调查发展很快,涌现出大批从事市场调查、咨询的专业性机构。这些调查企业对专业的市场调查人才需求也是很庞大的,如何培养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是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前,也是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主要目标。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试图研究适合西财行知学院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技能,达到培养统计学专业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具体从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成绩评定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改革与探索。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根据统计学专业的先修课程及市场调查能力的需求对传统学科内容进行了取舍,并且对不同的调查能力有所侧重。第二,课时的安排方面,将原有的纯理论课时分配成“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的模式。第三,对《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和探索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和技巧,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调查中。第四,试图设计出一套公平、公正、合理、可行的课程考试方式。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调整课程时间安排。在教学体系安排方面将市场调查实务课程安排在《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之后,为学生学习市场调查实务课程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多年教学,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未先行修学《市场营销学》、《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导致教师的授课难度加大,教学效果降低,因此学院对学生开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应该有一条刚性规定,即先学习《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营销学》、《多元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再学习《市场调查实务》。

目前学院将《市场调查实务》课程安排在本科教学阶段的第七学期,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大四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重要事情的关键期,对于此学期的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议学院尽量将时间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之前或者第六学期,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调整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的调整。(1)在调查内容方面,侧重于消费者行为及态度调查,淡化其他内容甚至可以省略。(2)在调查方法方面,加强一手资料调查方法的运用能力训练、加强定性调查方法深度访谈的运用能力训练、加强观察调查方法运用能力训练。(3)在抽样方法方面,因为先修的抽样调查课程对各类抽样方法做了详细的学习,该部分内容可以略去。(4)调查流程方面,侧重对拟定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能力培养,并增加学生对实地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教学环节。(5)数据分析方面,侧重将SPSS数据分析软件,R软件等引入教学,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

2.教学内容次序的安排。教学内容的次序完全可以遵循市场调查项目开展的工作流程展开,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的章节结构开展教学的模式。根据调查主题将工作流程可以拆分成六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开始每个阶段任务之前,教师先提出任务的要求,由学生去探索完成。完成后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必要的知识,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然后再展示成果,教师再进行点评。这样反复几次后,学生对相关知识印象深刻,并且相关能力得到重复训练。

3.整合课程内容,压缩课堂学时,增加实践指导。根据实际授课经验,即使不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要在18课时内将“市场调查”部分的全部原理、方法、技巧等知识讲述清楚也是有一定时间压力的,更何况在“实践能力训练”的教育理念下,还必须抽出部分时间加强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的培养,这就使课时压力进一步加大。初步的构想是将原来18课时的教师课堂授课时间改变为6课时(课堂讲授课) +12课时(实践指导课),以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为:课堂教学6学时仅讲授重点和难点,并结合案例,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其余内容则少讲或不讲。通过布置实践作业来引导学生,促使其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自学,在此阶段教师应及时跟进实践指导环节,对学生在课外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的与课程有关的实践调查作业实施指导。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传统的纯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加入项目教学、课堂模拟调查、学生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效率,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试图加入经典案例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课后给学生留多个经典的调查案例进行自学,并要求撰写读后感。

2.影视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大量地引入到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视频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构想将收集到的经典的市场调查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自己观看。

3.情景模拟教学法。目前学院的实践教学课程都有课时限制,并且该门课程由一个教师讲授,如果让老师全程跟踪学生的调查过程不太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模拟实施调查,发现学生实际调查中的问题,教师给予现场指导,要求学生将模拟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总结、

4.小组讨论学习法。市场调查实务课程重在实践上,教师可以组织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与思考。各个小组确定出一个调查主题,并且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修改、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分小组讨论学习法,一方面减轻了个人调查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

5.竞赛教学。目前社会上关于大学生市场调查的各类竞赛很多。学院可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大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熟悉市场调查的流程和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初步探索采用平时成绩占30%),实践考核占70%相结合的适合当前该课程的新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实践考核内容包括提交作业、实施具体调查项目,提交调查报告、分小组答辩等环节。增加的分小组答辩考核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五、结论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问卷调查 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的处理是问卷调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数据资料的搜集与调查报告的撰写之间的链接点,数据资料处理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的使用价值和调查报告的质量。以下就调查活动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数据在调查报告中的运用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充分认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数据资料处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技术,对各种原始调查资料进行加工,使原始调查资料成为更适用、价值更高的加工信息,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数据整理是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汇总、计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符合分析的需要,包括统计分组、设计整理表、汇总计算等;数据分析是运用统计特有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发展规律,从现象的量上升到对现象质的认识,是对数据整理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趋势做出解释和归纳,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数据资料的收集阶段,我们获得了上百份甚至上千份的调查问卷,面对这些分散的、零碎的原始数据,调查者对调查对象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即对调查对象一些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要认识调查对象的综合特征、本质、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还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把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整理、思考和分析,形成概念、判断、推理,达到对调查对象整体的综合特征、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同时,在对数据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人员的智力劳动,创造性思维,使已有的数据信息发生交合作用,从而产生一些新的信息。如应用各种历史和现状的营销信息,推测和估计市场的未来状态,这种预测信息就是一种新的信息。对数据资料的处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是由调查资料的搜集向调查报告转换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一份调查报告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数据资料的处理。

二、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数据资料的分析。数据资料的整理是数据搜集阶段的继续,也是数据分析的前提;数据分析是市场调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数据资料的整理环节。数据资料的整理是调查问卷向调查报告的过渡环节,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数据整理环节包括对调研资料的甄别、整理分析表的设计、数据资料的归类汇总等。其中整理表的设计是数据整理的关键,但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往往不大注重设计整理表。整理表是用来对调查问卷所取得的那些分散的、零碎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汇总计算的工具,包括分组表、汇总表、简单分析计算表等,根据问卷内容设计整理表,一般包括调查单位基本信息整理表、调查问卷中主题信息整理表以及深度分析汇总计算表。以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为例,可设计被访者基本信息汇总表、家庭及个人消费情况分组表、消费构成与消费行为汇总表等。如:

在设计整理表时,应特别注意要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特点设计整理表,整理表设计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和数据资料的运用价值,这一环节做好了,就为进一步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对原始资料不能很好地进行整理,其结果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只能停留在对调查对象表面现象的认识层面上。

数据资料的分析环节。数据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亦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定性分析的前提。包括统计分析方法的确定、根据选定的分析方法设计分析表、对数据计算结果的思考和判断以及运用计算机整理分析等。这一环节的首要任务是对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有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和高级统计分析方法,从一般的市场调查活动来看,常用的并不是高级、艰深的数学和统计分析方法,而是一些普通而又简单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调研分析中,没有必要搞得太复杂,一些高级、艰深的统计分析方法既不需要也无客观应用条件,只要能满足调研目的就行了。关键是要知道哪些计算公式最适合调查对象,要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挖掘出数据的深刻内涵。对数据计算结果的思考和判断,是在数据资料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理性思考,找寻隐藏在数据中的讯息,如趋势、特征及相关性等,归纳出调查对象及研究主题的整体综合特征、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拓展对调查对象的认识等。在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对访问情况进行归纳,写出整理、分析小结,作出对调查对象的总体评价、综合特征的定义和提出主要问题等,为调查报告的撰写奠定基础。以超市满意度调查为例,其分析方法一般可采用比例分析法、均值及方差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等,如:

同时,要运用Excel或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制作图表等,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深度分析。

三、有效运用数据资料和图表

数量性是调研报告最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市场调研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数字说话的,没有数量分析,就不成其为市场调研报告。经过数据调查和整理阶段后,我们获得了较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和图表,但在调研、分析报告中的使用上并不一定就是“多多益善”,而应是有选择的使用,它的作用是用来支撑、佐证、解释、描述文字材料所阐明的观点,如果搞一大堆统计数据,罗列一系列图表,结果流于卖弄统计技巧,那么数据便失去了意义。因为没有传递出所发现的事实真相,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用好数据和图表的问题。要着重选择最能反映所说明问题的数据、最能反映调查对象类型的数据表现方式和必要的图形和表格。

所谓选择最能反映说明问题的数据,是指诸如最相关的数据、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数据、最能简要解释观点的数据等。如我们说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合理的,可用平均消费水平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对应描述等,而没有必要把所有消费状况资料都罗列出来,如果是简单的数字堆砌,就会使调研报告显得零乱和臃肿。

所谓最能反映调查对象类型的数据表现方式,是指诸如绝对数与相对数、总量指标与平均指标等表现形式。适当的数据表现形式可以使得所说明的问题更鲜明、更生动、更具体、更通俗和更深刻。有的数字用绝对数比用相对数更能说明问题,比如描述人口增长,用千分之几的增长率,老百姓可能并不在意,而将它以每天出生的绝对数来描述,读者就会认识到它的份量了;有时用相对数比用绝对数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比如人口与土地,运用人口增长率与人均耕地的减少对比,能使读者不难看出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等。所以,如何运用数据,也是调查报告的撰写技巧和艺术。

为调查报告设计必要的图形和表格,是指一篇有份量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恰当的图形、表格作支撑,补充正文中的关键信息。恰当的统计图表,能起到形象、直观、富有美感和吸引人的作用,是调查报告中很生动的一部分,但决不是把整理表或图都塞进调查报告中去。有的只需要一个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就不必要用图表;有的需要用很多数据来说明的,就必须用图表显示,使要说明的问题一目了然,通俗明了。以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为例,如:

此外,还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是用图还是用表等,从表面上看是调查报告的表达形式,其实质则是市场调查报告中如何以统计图表表达数据信息的技巧。

参考文献:

[1]袁卫等: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统计学;创新创业;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6

1 研究背景

统计学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随着学科的发展,共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今天所说的统计学就位于“统计分析科学”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量数据的涌现,不断地推动各专业与统计学的结合、越来越巩固其在各专业领域的地位。

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其基本要求都由纯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与专业应用两大部分构成,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又要求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对各专业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理论加实践是统计学的基本要求。

就如前文所言,统计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一些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这一部分较为抽象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学。另外,作为统计学中的应用部分,其数据或者多为假想的数据,比较“干净”和单一,或者数据的选取较远离学生所学的专业,前者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在实验课上得到与课本相同的分析结果但却对现实生活中较为“毛糙”的数据束手无策;后者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使得部分学生对相关统计技术的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

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来看,总理于2014年提出“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概念,随后国家以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大学生乃至他们的指导教师能力有限(往往多数只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而缺乏统计学知识或者相反),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因此本研究提出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 文献回顾

如何对枯燥的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丰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众多学者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赵彤和汤静等人主张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代替教科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使用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去思考和解决(赵彤,2008;汤静等,2008)。吴宁和马铁成等人建议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吴宁,2007;马铁成,2015)。李春华等人建议按照专业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从数据的采集入手到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一整套统计学的训练(李春华等,2016),从而达到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各种省级、部级的创业大赛的开展,一些教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认识到了作为分析工具之一的统计学在各类创业大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统计学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非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何庆光,2009;朱兴红,2011;张卓等,2014)。有的学者还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模块教学法,将统计学课程教学分为四大模块:统计调查模块、统计整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统计推断模块,以此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赵璇等,2013)。

上述学者们就如何对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是,上述研究多数集中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角度,而忽视了创新创业这一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新兴事物,没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关联起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综合指导,以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具体课程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本着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目的,将统计学课程分割为四大阶段,如图1所示。

在课程设计上,与大多数统计学课程先全部讲完理论知识再实际上机操作有所不同,这里主张边学边实际操作。

在第一阶段,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储备,所以在这一阶段先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例如统计学的相关概念、概率基础和分布情况、调查的步骤等等,让学生对统计学以及调查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阶段切入创新创业项目内容,根据之前学习的调查步骤,确定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以及收集调查数据。

第三阶段是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穿行。比如创新创业项目数据收集回来以后,如何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描述,学习各种展示资料的技巧,比如各种图表的展示,如何在电脑中使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操作得到各种结果。另外,介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知识,随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以及设立理论模型做假设检验。

第四阶段,根据统计的结果,结合第一阶段的统计学知识、创新创业的研究目的和相关专业的理论观点,撰写调查报告。

至此,完成了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也完成了创新创业的研究报告。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本研究的愿望是旨在结合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将统计学知识贯穿其中,但是,学生们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从每个阶段的时间衔接上是否来得及?另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和项目申请欲望,那么,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实际的项目,是每个学生一个项目还是几个学生合作一个项目等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庆光.统计学专业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9,(6):26-28.

[2]李春华,吴望春.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之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71-172.

[3]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109.

[4]汤静,苏小东,丁威.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4):54-55.

[5]吴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7,(12):27-28.

[6]张卓,李珊.统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4,(5):174-175.

[7]赵璇,柳欣,谢淑萍.统计学在创业大赛中的应用与教学改进[J].中国-东盟博览,2013,(4):116.

[8]赵彤.案例教学法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经济师,2008,(12):133-134.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 161.5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25-02

【关键词】 性;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性”这个在过去被视为“禁忌”的话题,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谈起。作为高等学校的受教育者,身心发育刚成熟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性”,是否能够正确对待“性”已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笔者于2006年4月下旬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24名本科生的性观念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校职能部门提供的学籍资料,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按性别(男生、女生)、专业(理工科、文科)、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为16个组,组内按总体的5%随机抽取样本。样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抽取总人数824人,其中回收有效问卷数为786份,有效率为95.4%。样本年龄最小17岁,最大26岁,平均21岁。其中男生546名,女生240名;理工科学生581名,文科学生201名,未回答者4名;大一年级学生215名,大二210名,大三188名,大四170名,未回答者3名;独生子女209名,非独生子女571名,未回答者6名;来自农村601人,来自城市173人,未回答者12人(少量问题未回答者计为有效)。

1.2 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1-2]并结合该校实际编制“大学生性观念问卷”。调查前测试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按照事先制订的《工作须知》规定流程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计名方式,由被试当场填写,当场交卷,填写后将问卷对折,不经测试员之手,直接投入保密箱中。

将有效问卷的各种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性知识 大学本科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是报刊杂志(69.6%)、同学朋友(53.6%)、影视(53.6%)、网络(52.3%)。而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获知的只有5.0%和13.5%。男生和女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生更偏向于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知识(63.0%),女生更偏向于报刊杂志(86.1%)。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的比例随年级增长而增高,而其他途径没有类似的反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似乎较多,但由于总体上选择家庭教育的样本很少,不排除是统计上的误差。大学本科生最想获得的性知识有青春期性心理发育(49.2%)、与异性恋人交往的方法(48.2%)、性法律(42.8%)、性传播疾病防治(42.4%)、如何正确对待性冲动(41.0%)、性伦理性道德(41.9%)、避孕(32.0%)、异常性心理(30.1%)、性解剖学和生理发育(22.6%)、与同性恋者的交往方法(12.5%)。

2.2 性观念

2.2.1 对待同性恋的态度 对同性恋现象,有28.8%的学生表示同意甚至完全同意,有31.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甚至极不同意,更多的学生对此不能确定。不同性别(χ2=31.863,P

2.2.2 对大学期间发生的看法 对在大学期间发生的看法,35.7%的学生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多于不同意或极不同意的比例(25.6%),但持极端态度的极少,更多的学生表示不能确定(38.7%)。

不同性别学生在对大学期间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93,P

2.2.3 对的态度 超过半数(53.2%)的学生认为性适度无害,只有15.7%的学生认为性会影响健康,也有3.6%的学生回答对健康有益,另有27.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在对的态度上,男生和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92,P

2.3 发生情况 已经发生的学生比例为16.2%,多数发生在大学期间,也有少量发生在大学之前。男生和女生在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5,P

3 讨论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总体上比较开放,然而在某些问题上还比较保守,在观和性解放的问题上呈现一种矛盾的发展趋势[3]。当代大学生普遍有望和性需求,这是大学生性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的表现。他们是敏感的群体,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受到冲击。他们处在青春期性发育的最后阶段,处在进入大学接受种种思想、思潮影响的开端,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性道德教育责无旁贷。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构建科学高效的性教育体系,引导和调节当代大学生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更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致谢: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士元、黄海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彭晓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4 参考文献

[1] 鲁蓓,郭石林,苏艺丹,等.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性观念和性知识调查报告.医学与社会,2006,19(1):15-17.

[2] 索阿娣,钟盎,周芝艳,等.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报告:以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为例. 青年研究,2004(4):30-38.

[3] 郭黎岩,高晓婴,喻晓,等.辽宁省大学生性心理现状.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52-54.

(收稿日期:2007-01-08)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合作办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抽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2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218- 03

0 前 言

中外合作办学经管类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是所有经管类专业必须开出的必修课。与普通本科经管类专业不同,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一般比较低,学生的素质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统计学时比较吃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做以下改革。

1 学以致用

统计学的教学目的并非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讲到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以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讲授数据搜集和图表展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社会调研的题目,把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利用3~4周时间,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且用图表展示出来。

在学生完成报告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数据的来源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数据如果是别人通过调查或者实验方式搜集的,使用者只是找到并加以利用,则称为数据的间接来源;如果是通过自己的调查或者实验方式搜集获得的第一手数据,则称为数据的直接来源。学生会根据布置的任务确定应该采取自己直接通过调查获得数据的方式,数据来源是直接的。

其次要确定抽样的方式。由于调查的对象,也就是总体的数目比较多,要调查所有的对象费时费力,成本非常高,因此通常采用从总体中抽取一些样本进行调查的抽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又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所谓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概率抽样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的方式。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虽然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依抽样特点可分为方便抽样、配额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和自愿样本样等方式。

在确定了抽样方法后,学生还要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自填式、面访式、电话式等方式。自填式是没有调查员协助的情况下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可以通过调查员分发、邮寄、网络、刊登在媒体上等方式传递给被调查者。自填式方法调查成本最低,管理相对容易,而被调查者可以自由选择回答的时间,压力也比较小。但是自填式方法不适合结构复杂的问卷,调查周期比较长,问卷的返回率比较低,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数据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访式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调查员提问、被调查者回答的调查方式。它的优点在于:调查人员可以激励被调查者的参与意识,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还能对数据收集花费的时间进行调节。但是这种方式调查成本比较高,搜集数据的质量控制比较难;电话式是调查人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向被调查者实施调查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但是使用电话进行访问的时间不能太长,而且要求问卷比较简单,并受电话这种工具的限制。学生要结合抽样框的有关信息、目标的总体特征、调查问题的内容、有形辅助物的使用、实施调查的资源、管理与控制、质量要求来选择搜集数据的方式。

接下来是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图表展示。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得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包括数据审核、数据筛选、数据排序等方面。在展示数据的时候,学生要根据数据的类型确定相应的方法。对于分类数据,整理时要计算频数、频率、比例、比率等指标,采用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来展示;对于顺序数据,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使用累积频数分布图和环形图展示;对于数值型数据,先要把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转化为不同的组别,然后使用直方图展示数据,而未分组数据可以使用茎叶图、箱线图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使用线图;多变量数据使用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展示等等。

在学生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调查的内容,按照以上程序,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报告中。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 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期末的笔试成绩并非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因此可以把平时的作业、回答问题情况、甚至调查报告的成绩加入期末的总成绩构成,比例可占60%左右。在教了学生一段时间之后,给学生布置调查报告,考核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程度。

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记录学生回答的情况。之后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答疑,及时对学生答疑解惑。

通过在某校试点,学生多选择调查在校大学生消费、兼职、逃课、考证的情况,因为获得样本数据比较容易。W生一般选择概率抽样中的简单随机抽样或者分层抽样等方法,采用面访式方式进行调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直方图、饼图等方式展示数据。为了更好地验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可以让学生把报告做成PPT形式,分小组进行演讲。提交报告时,注明每个成员的任务及组员间评分,避免免费搭车者问题。老师根据每名学生的贡献率、报告的质量、演讲的情况给出最后得分。在某种程度上,调查报告的质量可以代表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其得分应该在学生期末成绩里占较高的比例,比如占40%的比例。

3 训练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Excel软件,学好软件对以后从事工作用处很大。教师应该多讲解Excel软件,尤其要教会学生使用图表展示数据、用统计函数计算数据特征、建立变量之间的模型。在学习相关章节之后,教师先在课堂上举例演示,然后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使用Excel软件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出批改意见,既有利于教师急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课程资源网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资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除了Excel软件,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Eviews、SPSS等统计软件,有条件的学校可把课程安排在机房,学生边学边练,通过上机操作及时反馈出软件使用中的问题。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统计部门或者企业实践,实地观察、了解统计工作的流程。统计工作包括搜集、整理、分析、推断等活动,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专门的方法。在统计调查阶段主要有统计报表制度、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等方法;在统计整理阶段,包括统计分布、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技术等;在统计分析阶段,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法、相关分析法等。通过让学生去实际部门实习,亲身经历统计过程,才能真正了解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刘立娟,姚娜,程丽丽.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4(1).

[3]陈翊.国际化课程对教学对象的影响――以《统计学》课程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大学生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财经类非统计专业;独立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82-02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宽:统计学为金融,医学、服务、工业、农业等行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量分析工具,同时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得原本复杂的统计运算变得简单明了,又进一步促进了统计学的应用。因此,目前统计学被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以及利用统计分析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说:“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统计学可以打开一条通道。”这一描述揭示了统计学的魅力。但是,目前非统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一、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互动不足

三本独立院校学生普遍数学功底差,对于统计学中计算公式和枯燥的概念兴趣不大,并且非统计类专业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对自身专业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从思想上不够认同统计学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式方法不得当。虽然我们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思维及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但我们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却普遍只是课堂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而整个学期中还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及演练,学生则坐在下边听,并没有就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专项训练。如此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不足等一系列阻碍教学效果提升的不良现象。

(二)实践环节指导不充分,学生动手能力差

统计学课程一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之后,即大二的第二学期,上课班级数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课程内容繁多,实践性课时几乎被理论性课时挤占得所剩无几,因此整个学期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做课后习题,学生根本没有利用所学统计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机会和可能,也就谈不上学以致用了。但这个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课程安排不合理,不能体现统计学应用性的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统计学完全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

二、改革措施

(一)注重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

统计的真谛在于它体现的思想,在于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正如H.G.Wells所说: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像读与写一样成为一个有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戴维・S・穆尔描述统计:“不要把统计当做专业的工具,而要当做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的文化素养……统计是一种独立且基本的思考方法。” 学好统计学的关键不在于记住多少公式,而在于如何利用统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轻公式推理,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比如《统计学的世界》中对各种统计概念是这样介绍的:“小心潜在变量”,变异无处不在”,“结论并不是百分百的”,“数据可反映社会价值”等,并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进行阐述,使读者可以深入浅出地领悟统计基本思想。课堂上,我们可以借鉴他的这种方式,以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为标题,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为背景,将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讲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抛锚式教学

我们传统的讲课模式,是老师负责“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负责理解记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统计学教学中应注意导课方式,让学生有主动去学习的欲望。而抛锚式教学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引出知识模块,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又能深入浅出的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此外,所选案例应尽可能的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活,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统计无处不在,看到统计的魅力。比如,讲到统计调查问卷设计时,可将课前设计好的带有缺陷的调查问卷或调查表(如大学生择偶标准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意愿调查等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一些调查项目),先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并填写,之后让他们将自己填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或疑问分组讨论,最后教师只需将他们讨论结果进行汇总,由此引出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再比如,讲到调和平均数指标(一般算术平均数指标作为前置内容)时,应先以2―3个实例(例如,已知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求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背景,让学生自己寻找解答的共同思路(计算依据:基本公式,例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工人实际总产量/总工时)及与算术平均数指标运算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调和平均数指标的一般公式,并总结出无论是算术平均指标还是调和平均指标所依据的基本公式相同,即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到底选用简单算术平均指标还是调和算术平均指标,取决于所掌握的数据资料。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消除学生对统计公式的恐惧感,也深入浅出的将知识讲解清楚。再比如,讲到统计综合指数时,以测定一组不同计量单位和使用价值的商品销量变动程度为背景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构建反映不同计量单位和使用价值的商品销量综合变动程度的分析指标。通过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复杂现象总体要想综合反映平均变动,直接相加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法使这种不能直接相加比较的价值量转换为可以直接相加的价值量,以此逐步引入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再比如,讲到标志变异指标,以投资风险为背景,再比如,讲到回归分析,以财政收支与GDP为背景等等。总之,要选择贴近学生专业和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案例为背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而非说教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轻松的领悟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才会体会到统计与自身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及方法,因此,要学好统计学,必须充分理解统计学中基本方法的使用条件,掌握其操作方法,并能够结合经济背景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而现实中,我们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注重统计方法的应用,但是由于统计学知识繁杂、课时安排普遍过少、开课班级过多等原因,导致我们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过少。因此,在不能改变基本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统计学应用性较强的章节进行模块划分,例如,可将统计学按照统计活动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模块: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描述统计分析、深度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标分析、回归分析)。并在课程简介完后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并依据课程进度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统计资料搜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学习完后,学生就自己所选择的项目,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再比如,数据整理及描述统计分析,可编写相应的实验手册(主要包括数据录入、数据筛选、平均数、标准差、众数、中位数等基本指标,以及excel统计图表的绘制),通过演练使学生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描述统计分析,并可以借助统计图表将分析结果展示给读者;深度分析又可以分为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标分析、回归分析三个模块,并针对不同模块以实际研究项目为背景,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并通过演练使学生可以灵活应用所学分析方法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

(四)优化考核方式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通过统计学的学习,应掌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资料收集、调查资料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基本技能。而我们传统的卷面考试很难考查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充分体现独立学院对非统计专业学生开设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培养目的,改变学生以往只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根据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考核分为基本技能考核、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其中,基本技能考核(调查报告形式)主要考查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调查、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并能撰写一份完整详实的调查报告的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研究报告形式)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实际经济背景,利用所学知识(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标、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并能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及方法的使用原理的掌握程度。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对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原理的理解程度,调查方案和问卷设计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及深度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2] 石秀丽.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2011,(12).

[3] 邓惜潮.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上一篇:家乡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建筑装饰材料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