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02:18:35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1篇

通过对《大学生素质训练教程》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沟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不再胆怯那所谓的场面了,对自己充满自信,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对此,我认为沟通和自信在我们生活与学习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那我就来谈谈吧!

沟通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沟通是传递亲情的方式。作为90后的我们却更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而让我们沉默寡言,让我们与父母之间不再进行交流而产生了代沟,这时的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我为例,我从小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很少看见自己的父母,而且只有在自己没有生活费时才会给他们打电话,这也让我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了什么印象,从而对他们不理也不睬,像自己是见到外人一样。今年我高考后,去了他们生活了十几年城市,拉萨!这也让我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但这也一点不能让我兴奋,此时的我和他们依旧如同从前一样,没有多的话语,心中对他们没有什么感觉,近在眼前却又在天边一样,这就是我从小没在他们身边,没有得到沟通吧!以前觉得这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经过对该模块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这个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主动,主动与父母联系,并和他们说说自己的情况,问问他们的近况,渐渐的我们之间话逐渐变多了,我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要生活费才给他们打电话的一个孩子了。

沟通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长久的存在于这个社会中,不是企业拥有很多的钱,但我也不否定,这毕竟是很总要的一部分,而是企业知道沟通,通过沟通,让自己的员工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承担风雨为企业创造辉煌,而不是大难临头时各自飞。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在那次的演讲中,我由于眼睛一直望着天花板上,而被老师说下次课要重新进行演讲。经过老师的这一次提醒,所以我在下一次的演讲中就看着下面的同学讲了。演讲也是需要沟通的,因为演讲的目的是需要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只有演讲者用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才能预期的达到目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聆听擦腮而过的瑟瑟寒风,细细冥想,我们人类经历了无数次与大自然的沟通,一幅连绵雄伟的人类史画才得以绘成。试想,没有沟通这座桥,我们怎能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从古到今的超越呢?是的,沟通很重要,没有沟通,就没有儿女对母亲的承诺;没有沟通,就没有情侣死亡前不泯的誓言,没有沟通,就没有党员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抬头看吧,有了沟通,才有日月的替换;放眼远眺吧,有了沟通,才有青山和绿水的交融;侧耳倾听吧,有了沟通,才有东莺和西雀的和应。

扬起自信的风帆,让它远航。1岁半就又盲又聋且哑的海伦,若没有强烈的与命运挑战的勇气和自信,是不可能成为受世人赞誉的学者的。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会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并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海伦曾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十分重要,但自信并非天生的,它是在个人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认真地总结我们的长处和经历吧!让自信给我们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向海伦学习。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让我们拥有自信吧,去开创未来!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它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里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

自信是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只有它才能让我们达到理想的彼岸。诗仙李白,他发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的浩叹,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伟大的主席,他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骄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拥有了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有了自信,一对足便能穷尽大漠沙海,让脚下飘起丝绸之路;有了自信,一双手便能雕绘出莫高窟的金碧辉煌,托起“神州号”在宇宙中遨翔!

让我共同努力,用沟通去点亮生活,用自信去创造未来。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大学教学活动发生不同变化。大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锻炼、塑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旨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认为应高度重视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开放性大学体育教学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

1.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大学生自我升华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开展,让大学生入情入境,彼此感知对方意图,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感悟,感受团队之间的帮助和信任,共同分享和分担;第二,拓展训练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大学生需要在设定的训练情境下,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挑战拓展训练项目,沉着冷静面对训练,迎面困难并解决问题;第三,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整合现有体育教学条件,设计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借助情境教学手段,培养大学生训练适应力,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2.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实践分析

2.1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大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大学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介绍、拓展训练项目性质、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内容、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等内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拓展训练介绍、目的和内容,笔者认为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让大学生体验后,获得感知和感悟,得出拓展训练项目理念,不断反思和共享后,获得体育知识,进而改变大学生行为,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拓展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第一,贯彻现代教育方针,实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第二,帮助大学生了解体育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健康锻炼身体,实现锻炼身体目的;第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感悟,获得体育知识;第四,培养大学生沉着冷静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系统,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2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

大学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主要采取体验、感受、分享和总结。其中,体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通过自我完成项目实现拓展训练,获得拓展训练体验,激发大学生潜能;感受是指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获得直接、真实感受,结合大学生内心感悟,自我加工和分析感受,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自我认识;分享是指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中,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体育教师指导引导下,大学生实现相互交流,分享体验经验和教训,获得大学生个人收获和集体收获;总结是指在大学体育教师指导下,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实现体育认识理性升华,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

2.3拓展训练计划实施的资源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在实施时需要具备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支撑。其中,人力资源是有效实施拓展训练的保障条件,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满足体育拓展训练和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成为拓展训练主力军;场地资源是拓展训练实施的物力保障,包括大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结合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不同的设施设备,建设多样化丰富场地资源;财力资源,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应在有效资金范围内,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拓展训练功效,促进拓展训练顺利开展。

2.4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其中,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观、团队精神,锻炼大学生坚强意志,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助推大学生素质提高,对素质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大学给予体育拓展训练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财力资源支持和保障,为大学生设立拓展训练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的了解,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整合大学体育教学资源;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体育拓展训练受项目内容和场地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定科学措施有效防范拓展训练风险,明确拓展训练安全操作程序,有效监督拓展训练过程,确保拓展训练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霏.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交际,2015,11:244.

[2]韦超.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及其影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41-142.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17-01

引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其拥有优异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质拓展训练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理念,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戏为活动主体内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发展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体素质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应用效果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相关的研究项目较多,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内容方面都过于理论化其次是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研究,基于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将素质拓展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格、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

2.1 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个人乃至整体素质能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概念,其在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身心发展社会工作等方面。拓展训练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个人素质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领会训练精髓,从而目标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相互学习与分享培养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协作交流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沟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体素质的目标。

2.2 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拓宽思政教学途径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明显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活动项目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极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跟随“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创新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宽思政教学途径[2]。

2.3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的培训方式与传统的技能培训相比更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中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当团队完成既定任务时,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的归属力。因此,这种素质拓展培训方式正是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和教育目标的途径。与团队真诚的沟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拓展训练从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又与团队相互合作、学习与借鉴,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标的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广素质拓展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还不够关注,对于一些大学生所关注和热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难以解决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当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来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以及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

3.1 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问题

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直相对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普遍心理素质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强大的挫败感。安逸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环境,很少经历磨难,很难独立成功。很多时候,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积极主动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非常需要将适量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弥补我们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会。

3.2 提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认识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当代形势下,教育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许多高校未开设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是固始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说教把思想贯彻在学生脑海里;另一方面是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够,把素质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戏化,忽略其对人的教育能力。对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面认知不足。

3.3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教育总体上是一种修炼课程,训练形式内容多样化。对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适当增加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项目,以此来锻炼毅力,坚定意志及培养团队意识。大学生的拓展训练与社会企业训练方面内容相较起来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训练时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合适的内容安排,达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统一化,达到通力合作。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和途径以及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感悟总结和提升才是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们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懂得与人沟通合作重要性,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东北大学本科生能力拓展训练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学周刊 2015.10

[2] 董亮.武汉高校拓展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4篇

[主题词] 高职大学生 素质拓展 课程设计

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实践式、体验式的方式运用丰富多彩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组合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无论是个体或者团队,都将在训练中得到知识,提高认识。素质拓展培训现如今已成为提高公司职员、培训新员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培训能使参与的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和新的技能,从而萌发新的生活态度,并能帮助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多角度解析当今高职大学生素质现状[1]

1、社会需求的角度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各类高职教育的繁荣,但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用人单位对具有高知识层次和高技能水平人员的需求变的更加迫切。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加速开设新的专业和课程,强化了对学生专业课知识的灌输,为了能够学到新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基础课或者其他相关课程变得次要,学生也很少或者不愿意再投入精力去学习,导致基础素质缺失的现状。例如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2、学校教育角度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课程的成绩,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要求有所降低,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当学生进入大学后,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变的更加重要,因为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军中区,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学校更应该建立科学的分析或者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学校、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等部门提供的学生各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由各部门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根据学生评价体系,选择不同培训项目,科学的设计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素质拓展培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生自我发展角度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家庭条件提供了他们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不同的优势和缺陷,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渴望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所弥补和改进。例如有的学生从小受家庭影响比较懦弱,不善与人交往,害怕与陌生人共事。掌握了学生的素质需要,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就非常明确,可以创造一个完全又陌生人组成的陌生的环境,充分利用针对性强的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式的训练,通过培训师的引导、团队成员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勇气和信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对原有事物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打造高效的培训师团队

1、培训师自身业务能力强

素质拓展培训项目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要求,例如“成功墙”项目,仅安全要点就有20项之多,这对培训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是一项挑战。素质拓展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为了确保安全,在实操过程中,安全要点和操作规则绝对不能有任何遗漏,必须向培训对象讲清楚防止意外发生,并且在项目实操过程中,针对培训对象的身份、现场环境等都要去改变我们的保护侧重点,这都需要我们的培师有强的专业能力和实操经验。

2、注重团队凝聚力培养

素质拓展培训是一个非常注重团队配合的课程,每次培训需要至少2名以上的培训师协同配合完成培训课程,所以要求每一位培训师都应当具备强烈的团队归属感,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充分认识到团队的精神实质不是要牺牲自我,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体优势,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协作,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

3、提高新项目的研发能力

不同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实操过程中,带给培训对象的感受和印象是不一样的,针对相同的培训对象使用相同的项目将会失去拓展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为了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为了体现拓展的意义,培训师需要再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创新,设计出更多易被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三、科学设计训练课程

1、根据课程需求,整合教学资源

素质拓展训练资源的结构化整合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与素质拓展训练密切联系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实践式、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中有什么素质拓展训练器械器材和安全装备,有什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哪些,例如自然环境的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贴近主题的项目背景设计[2]

部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必须人为的设计和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故事情节、音乐、道具的使用,通过培训师的引导,把培训对象带入情境当中,通过培训对象自身的实践去体会和领悟其中的道理,受到启发。例如:“孤岛求生”项目,我们虚拟的情境是“所有的培训对象在海中遇险,大家被海水冲到了几座岛上,每座岛上有不同的物品,如何整合几座岛上的逃生物品让团队求得生存。有这样的背景衬托,再增加一定的音乐背景,使培训课程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容易启发学生,被学生接受。

3、科学组合项目,突出重点

在拓展训练课程中,如何将诸多的拓展项目科学安排,培训师如何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何种方式突出训练的主题和重点非常重要,许多培训师在训练中只是简单的将项目一一进行了实操,忽视了项目间的配合和作用的递进效果,使培训平淡缺乏高潮部分,缺乏重点,导致训练课程缺乏亮点,更抓不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兴奋点,无法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训练效果和目的。

4、课程设计的呈现

设计好的课程是否被同学喜欢,能否起到提高学生素质,最终达到改善校风、学风的作用,课程实际的呈现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呈现效果的好坏。为了拓展训练课程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和喜欢,课程设计在实践之前需要培训师团队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第一,课程设计是否可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现状的需要,能够起到提高素质的目的;第二,课程设计是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有限的资源条件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的;第三,课程设计的主题和重点与当前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素质的需求是否贴近。

四、总结分享,完善提高

总结分享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包括单个训练项目的总结、课程结束的总结和一个训练周期的总结三个方面。总结分享一方面可以让培训对象在实践后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提高自身认识和素质,并且通过个人分享来达到共鸣,影响到更多的培训对象。第二方面总结分享可以使培训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现状和需求现状,从而更好的进行课程设计,发扬优势,改进劣势,不断完善和提高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1] 尚玉峰,刘超,赵彦军. 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www.省略/wenzhang.asp?id=6380.2010.05].2009.

[2]刘永中,金才兵.培训师:TTT全案[M].南京日报出版社.5005.79-110.

作者简介:

郑静,(1980.8-),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实验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

注: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户外拓展训练 大学生人格 人格培养

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一代的主体,在他们的成长期,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新旧两种体制的转变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他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我为人人”的理念,很多大学生在巨大的学业和生活的压力下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已经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户外体验式培训在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战胜自我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而体育课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方面的能力有别的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将二者有机融合将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大学生个体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气质、兴趣、能力、韧性等。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基本特征。近年来,心理学人格研究正致力于探索一些能描述个体人格的五种普遍因素, 即人格的“大五”因素。人格的“大五”因素概括了人格结构,具体包括个体的适应性、社交性、道德感、利他性和智力开放性。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一)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现状。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它以系列活动为导引,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拓展心胸、拓展品格、拓展意志为宗旨,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现在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结果的描述,Jim Schefter 等国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拓展训练进行阐述, 我国也有学者探究过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拓展训练对人格素质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实证性研究,揭示了拓展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教育。

(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面对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因人格不健全导致的恶性事件:云大“马家爵事件”、复旦学生“投毒事件”以及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等。这些都突显出我国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同时也表明我国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方式有待改善。根据团中央提倡,大学生要求做素质拓展,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工作,要求有素质拓展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参加人材市场的招聘,素质拓展培训又丰富了大学生的室外课堂。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应用。

1.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

拓展训练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教学,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先行而后知”。拓展训练的学习流程是: 体验、发表、反思、总结、应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所有的培训课程都由受训者亲自去体验,教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受训者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加讨论,充分尊重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 教师也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受训者自己来讲,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由于拓展训练的课程特点和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形式活泼的状态下积极参与和体验,从而感受到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愉快。

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又由于拓展训练中有团队分享的环节,在团队分享中,每位同学不仅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谈论自己的活动体验,而且也有机会倾听大家的感受,这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并非孤单地承受着心理上的困惑和痛苦,而是大家都分担着相似的经历,从而在认知、感受上更观地了解、接受自己的烦恼。另外,活动中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活动后同学之间的分享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使他们的人格素质能够得到发展、完善。在以后的人生中能以一种宽容、平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用一种正确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适应社会。

2.拓展训练发挥着对大学生人格的导向作用

拓展培训是一种职业导向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生涯目标,使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极限,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这种培训成为高校必要的选择。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因素中的乐群性、敢为性、敏感性、忧虑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变,对女大学生人格因素影响更深。拓展培训有助于人格向外向型方向改变,有助于个人成长。建议高校体育教学积极推广拓展培训模式:正式设立拓展培训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编写专门大纲,使拓展培训有章可循。

三、结论

在拓展训练中,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应交叉进行,受训者在挖掘个人潜力的同时,从集体中感悟“1+1>2”的道理,全面的帮助大学生们完善人格素质。拓展训练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发掘潜能、树立信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优化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因此建议高校积极拓宽拓展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把拓展训练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维琦. “户外拓展训练”对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J]. 许昌学院学报.2004,(05).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训练项目;实施探索

一、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化形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的方式来开展设计方案,组织科学实验并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科研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是为了通过对学生的创新性研究教学来达到培养其思维活跃多元、创新意识强的目的。

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是整个创新型训练实施的核心,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很多的高校中学生的创新训练都是由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和科研工作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所以在进行创新训练时还要根据学生本身对于项目的兴趣和能力来因材施教,使学生对于创新训练计划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一)创新训练项目的选题与立项

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主要分为部级、省级、校级和院级这四个层次,在初步的立项阶段,学校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组织高级职称的教师对于已经申请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探究和分析,包括理论依据、研究 目标、技术路线和整体的方案等等都要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评审,并且在评审的过程中要考虑实际的生产管理环节,具体的选题要求目标明确,对于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状态和相应的标准以及必要的技术指标等等都需要有系统的分析。除此之外,在立项阶段,还要包括详细的申请理由和项目方案,以及预期的成果和经费的支出等,一般来说,大学生创新训练的选题应当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热点问题,尽量能够服务于社会,解决一些社会上的实际问题,并且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特点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大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与一般专业课中的教学实验有一定的差异,很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涉及到的科研问题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自主的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的实验和分析,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记录活动的情况,撰写总结报告并且定期的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总结所完成的前期工作。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研究课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指导他们自主的去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训练项目要有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包括教学检查和成绩的评定。除此之外,指导老师还应当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根据项目的进度制定计划和目标,并且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整个团队能够相互合作,发挥团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大学生训练项目的实施和探索

(一)开设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训练的课程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使之能够更加深入的开展,结合当前的教学形势和教学特点,在大学开展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课程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高校当中,将创新训练正式的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创新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老师再将创新训练项目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和研究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独立的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便可以有效的实现。

(二)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创新型实验

目前很多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全面的开展,这就造成了参与创新研究的人数减少,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可以在大学期间引进一些开放性的创新型实验,将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加入到这些开放性实验中去,这样就能够更大范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这也有利于开放型实验项目的研究。相比于传统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实验的创新性和广泛性,以集思广益的方法来推进科研,会使得结果更加的完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自我素质的提升,也是对于整个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提升,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训练计划。并且,创新项目的开展,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学生和老师进行学习和探索,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表达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探索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模式更加先进化。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立钢.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讨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3(3):27-29.

[2]陈华杰.全面质量管理思维下的高校科研项目质量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2):121-125.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2007603

① 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② 参见、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多学生都会遇到初入大学时的迷茫、人际交往的困惑、恋爱的苦恼以及学习就业的压力等等,其心理负担非常之重。其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显得更为突出,他们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一切。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不少,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其中,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向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转换成为大家的共识。这种转换就必须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中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提出了两种课程开设方式:“1. 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2. 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①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第二种方式更适合高职院校。第一学期在全院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再根据高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三年内开设系列心理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本文旨在探讨心理选修课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一、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作用

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当时光进入21世纪的时候,天之骄子头上的光环消失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负荷很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无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仍然是我们国家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生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无法表现出来。归根结底,这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团中央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②。通过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超越”,最终完成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老师也在借鉴和运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与辅导是在团体的氛围中通过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与情感,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这里没有说服教育,没有深奥艰涩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老师的侃侃而谈和指手画脚,通过形式活泼的体验式参与,大学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每一个真实的身心体验,都会令参与者思路豁然开朗,精神得到升华。这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的保证。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由相对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周 荣,杨 华: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二、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课,后续课程可开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有关的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大脑行为学及其他人文科学原理为基础,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依照团体辅导的原理,围绕有关心理素质主题,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并且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心理成长的一门“体验式、互动式”的心理健康类课程。

课程主旨是使学生将获取的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力,增强其幸福感。依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建构教学内容;依据高职院校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依据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做、二想、三读、四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团体合作、个体成长”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层面的成熟与发展。一做是依照团体辅导,围绕主题,设计活动;二想是通过有关故事和事例,启发学生思考;三读是提供相应心理学背景知识,适合学生自学;四练是提供适合课后练习和反思的作业\[1\]。 其最终目的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结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探索开发实践了入学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自我超越、人际交往、职场发展、相约成功。

将这些主题单元以公选课的方式,供相应年级的同学选修。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通过运用活动互动、体验感悟、同理同情、行为练习、艺术陶冶、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点评总结等多种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丰富理念、陶冶情操、发展情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中心”,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研究讨论课和实践性课程等层面,而是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并创造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技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学安排与组织

每个单元可根据需要安排2至4个课时。由于是公选课程,一般来说,人数较多,要根据年级或专业分成若干个小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为宜。教室选择空间较大、桌椅可以移动为好。为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进行。

其训练组织模式可表述为:活动体验—个人静思感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导师的讲评总结。学生通过做、思、悟、说、练、行等环节,在活动体验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在团体互动中学习、在愉悦身心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会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强化动手实践、表达交流、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实现“零见习”式的毕业上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师资的配备与职责

每个单元最好安排一名老师负责,另一老师配合,可以是专职老师,也可以安排兼职老师或辅导员参与。教师最好具有“部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上课前,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内容、详细做好教学实施计划,还要准备足相关活动所需要的工具,比如纸、彩笔等等。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导师”双重角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中心”观念,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交流分享、总结讲评等环节,老师又必须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3.学生兴趣的调动与维系

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每节主题单元开始前,可设计相应的热身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融合。要鼓励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发言。通过采用旋转木马法、魔盒法、关键词卡片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尤其要注意维系学生继续参与其他单元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强调“互动”,而忽略了相关知识的讲授。要尽量让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更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4.相应配套设施与保障

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保障设施,例如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咨询室、阅览室、多媒体室等等。最好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相应学习和训练。

如有条件,建设户外体验场所,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在完成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同时,还可通过组织举办相关主题讲座、欣赏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测量等活动深化学习内容,提升相应心理素质,实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可行性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贫困大学生作为象牙塔内日益庞大的群体,承受着学业、经济、精神等巨大压力,其特殊性也引起了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拓展训练作为当前一种符合现代人需求的训练方式,在企业、单位人员培训、考核、选拔方面都展示了其优越性。笔者探讨发挥拓展训练的优势,改变贫困大学生群体不良心理状况,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训练的概况

1.拓展训练的发展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起源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年轻海员在德军袭击的炮火中丧生,汉思等人创办“阿伯德威海上学校”,通过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强化训练,帮助年轻海员获得海上生存能力和技巧,培养坚强意志和健壮体魄。战争后,这种形式被应用于和平时期的各种培训。60年代末逐渐走向国际,目前已遍及欧、美、亚、非、澳这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1995年,刘力为第一任校长的北京素质拓展学校建成,成为亚洲第六所素质拓展学校。目前已在全国形成连锁发展趋势,在北戴河、浙江、山东等地建立分校。1999年,该校被清华大学授予“MBA”指定拓展训练基地,开创了与高校合作的先河。北京拓展训练学校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悟”和“禅”的理念,将拓展训练定位为“体验式培训专家”,认为拓展训练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和现代组织需求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2.拓展训练的内容

拓展训练的课程以短期培训为主。课程通常有团队热身、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回顾总结四个环节。团队热身是在培训开始前,加深学员间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完成活动指标,使学员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团队项目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通过复杂而艰巨的项目,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学员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协作、融洽和默契。回顾总结环节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使学员能够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以实现集体培训目标。

3.拓展训练的应用及意义

2002年、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在北大、清华等63所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开始尝试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教育的探索。2006年,由湖北广信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以“知识、能力、人格”为核心主题的全国首家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国际木章训练营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建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其形成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作、共享成功的价值观,对其情商、创造力、世界观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的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教育为认知式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实际接触的单一刺激,学习过去的知识,主要是自主学习,注重知识技能的标准化学习,强调学和记忆;而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以学员为中心,强调直接接触情景的即时感受,主要是团队学习,注重观念态度和高峰体验的个性化学习理论化现实,强调做中学和领悟的体验。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措施

1.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贫困大学生主要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反贫困心理。另一方面,主要心理问题有:

(1)自卑和自尊。贫困大学生担心被嘲笑而自卑,承担较重期望和压力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同时,他们想尽快出人头地报答父母,强烈过度的自尊心易致情感脆弱,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2)人际交往不良。经济拮据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愿过多参与集体活动,陷入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潜能得不到发挥,人际交往不良直接造成身边缺乏知心朋友,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又可能催生其他问题。

(3)抑郁和焦虑。家庭环境的不安全感、经济困扰、兼职遇到挫折等都容易引起贫困生悲观沮丧,长期发展,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抑郁症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多数贫困生家中都有一位长期患病的亲属,这也是导致他们家庭贫困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常挂念家人的安危和家庭拮据的生活,总想毕业后找工作挣钱,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严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收益,多种情况综合造成了他们抑郁和焦虑。

(4)敏感和孤僻。贫困生因自卑滋生过度自尊,产生敏感多疑的不良性格。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因害怕而拒绝同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把贫困看作是一种耻辱而极力回避,这不仅对其生活学习不利,还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给人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2.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首先是社会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而自身的经济等原因又使得处理关系更加困难和复杂,总结其原因主要有:

(1)家庭。家庭经济的限制致使贫困生失去了很多需要金钱支持的成长机会,如出国交流学习、旅游等,有的甚至买不起基本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家长把改变家庭面貌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对他们的期望普遍偏高,形成另一种压力。

(2)个人。自我认知上的困惑,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比如忧虑、焦躁等,这种效应往往一旦产生,易发生恶化。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如抗贫困心理足够强大的学生也可以表现得非常出色。

(3)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苹果手机、ipad等让贫困生产生心理压力;交流平台网络化,要求贫困生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否则容易产生脱离现实的寰;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包括没有宽广的人脉来提供就业机会和信息。

(4)学校。贫困山区的教育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有些学校的心理辅导流于形式,并没有配备实际的师资,或宣传不够,收效甚微。

3.目前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物质支持。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建立和完善专门负责贫困生的机构组织;积极完善扶持贫困生的有效机制;丰富助学金的形式。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提供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

(2)心理支持。加强心理辅导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科学教育方法精神扶贫,帮助贫困生保持建立良好的心态,自立自强,以及进入社会以后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基本素质品质。除考虑专业心理咨询师外,也要重视辅导员积极发挥作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做到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与之建立良好的知心朋友的关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实现思想疏导。

(3)校园人文支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良好的人文关怀、人际关系能让贫困大学生拥有被尊重感,消除或防止差别感、自卑感甚至自闭,使贫困生走出孤独,学会交往从而正确认知自我,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诚信感恩,正确认知个人与周围社会事物的正确关系,树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

(4)个人能力支持。构筑贫困生能力提升体系;创建志愿服务团队,实现自助助人目标;开展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贫困生合理定位;大众媒体积极宣传自强自立的观念。

三、拓展训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1.拓展训练心理干预应用的有效性理论

拓展训练的创建初衷是培训具有求生欲望的军队,提高人们的自信,挖掘潜能,不放弃希望。训练内容主要是场地训练,室内模拟训练,野外以及水上训练,训练方式有融入、挑战、总结提升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主要是可以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角色增强。结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交际不良、焦虑、敏感、等,拓展训练可以让贫困生完成训练任务而消除自卑。拓展训练的团队是一个积极向上、平等而有凝聚力的团队,在这里贫困生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没有人在乎你的家庭和过去,只要当前表现优良,完全可以收获很多的支持、关怀和鼓励。

2.拓展训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现状

虽然当前拓展训练在我国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但被引入到企业、政府,而且被引入大部分高等院校,也有报道称,在初中高中里也有开展,甚至不少学校都把它设为体育课来展开,但是基本上很少有机构把它很好地应用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中。有的也只是在理论探索层面,有关对人文关怀效应和职业心理的探索。总的来说,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方面研究得比较透彻,而拓展训练这一全新的方式并没有真正被发现、被利用。

3.拓展训练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景

拓展训练完全可以脱离高校体育课的束缚,被独立地应用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可以解脱他们为了获取体育学分而不能放正训练的心态的影响。另外,基于高校中拓展训练的设施更加完备,这种贫困生辅导可以很好地推广开来,不但扩大了拓展训练的应用范围,更加挖掘了其应用的深度,为中国的拓展训练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洪芹.素质拓展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1):138-140.

[2]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

[3]梁丕桓.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反贫困的思考与探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43-46.

[4]杜以昌.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2):144―145.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篮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心理训练

现代体育科学及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运动潜力是身体、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运动员的动作、战术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战术水平的发挥。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接触比较多、攻和守直接对抗、而且对抗性又比较强的集体性运动,具有激烈性、复杂性、对抗性、多边性、集体性等运动特点。[1]因此,需要篮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娴熟的技术战略,在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大学生篮球比赛比比皆是,而大学生属于年轻的一类运动员,身体素质优越,战术也可在训练中较易获得,但心理素质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培养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尤为重要。

1 优势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发挥的功能

高校大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体力、精力和心理能量,如果心理素质不行,即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战术,也很难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2]因此,在实际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比赛往往都是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优势心理在比赛中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自身调控能力,包括思维、情绪、行为的调控。在比赛过程中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技术战术的良好发挥,但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导致情绪失控、思维混乱,从而引起行为的失控。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及时调整情绪心态,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在场上正常甚至超常发挥。(2)提高适应性。在训练中或比赛前对比赛进行模拟训练,在面对不同的篮球场地、器材、裁判、观众等干扰因素,或是裁判的误判、观众的哗然,可以保持平静心态,淡然面对,发挥出良好的战术水平。(3)强化与对手进行心理战术的能力。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相当,这时候就要考验双方的心理素质能力,采用心里麻痹(保持低调)和心理消耗(消耗对手心理能量)的心理战术,往往在比赛中能出奇制胜。因此,心理素质的优劣在比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是指针对在比赛中易出现的心理因素,有意识有计划的对运动员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自我战斗力,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以提高运动和比赛的效率。[3]

2.1 一般心理素质训练

一般心理素质训练包括注意力、意志、放松、自我暗示、想象等五项基本的训练。一是注意力训练。通过选取一项目标物(如篮球),通过仔细观察、回忆、再观察、再回忆的过程,训练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二是意志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通过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增加训练难度、进行对抗训练和惩罚训练的方法进行意志品质的提升训练。三是放松训练。通过语言暗示、环境塑造、深呼吸等方法消除比赛中的紧张情绪。四是自我暗示训练。适当的给与自己心理暗示的肯定,如罚球运动员可暗示自己一定要放松,结果不重要。五是想象训练。在思想上完成动作的过程,如想象一次成功的篮下持球突破技术过程(上步、突破、起跳、腾空、投篮、落地)的一整套动作过程,通过反复念动训练,提高意念和行动的一致性。

2.2 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比赛前较短的时期内,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主要通过模拟训练和情绪控制训练来进行。一是模拟训练。针对对手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了解对手(特别是自己防守的对方队员)的特点、擅长的战术、进攻路线及战术特点,在比赛中坐到知己知彼。同时针对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或被动状况进行训练和适应,在比赛中不受观众各种形式的呼喊、加油声、喝倒彩等行为的干扰,在受到裁判错判误判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静的情绪,继续完成比赛。二是情绪控制训练。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组织户外活动等各种放松形式克服运动员赛前紧张和不良情绪,保证比赛的心理能量和体能。

2.3 赛中心理调节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自我调整最为重要。运动员应将心理训练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比赛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保证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教练员在比赛过程应审时度势,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有预见性的进行暂停、换人、变换打法等方式,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挥最优水平。队友之间可以通过欢呼、拍手、拥抱等行为来进行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2.4 赛后心理恢复

赛后心理恢复在整个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球队能否提高水平、打好接下去每一场球赛的关键。通过赛后总结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确对待比赛中的失误,乃至胜负,胜不骄、败不馁,满怀信心的投入到下一场比赛中去。

3 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运动员心理活动施加影响,提高运动员运动心理品质,为训练和比赛中身体、技术战术的正常乃至超长发挥奠定基础。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教育过程,应在遵循自愿的前提下,重视个体差异,根据环境的变化,有重点、有针对、有区别的进行专业化训练,使优势心理与身体、技术、战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连荣.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的培养与训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1.

[2]赵少平.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J].科技世界,2013(2):107.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 可行性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由此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为此,要求大学体育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基于社会发展对综合人才的需要,将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成培养学生体育团队精神、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拓展训练作为建立在实践项目活动基础上的体验式训练方式,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为此文章对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最早诞生于二战时期,是英国为了适应战争提出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教育领域的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训练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课程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获得个人学习体验的过程。

二、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能够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漏洞

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虽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下也逐渐显露出自身的不足,比如传统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单向沟通的教育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并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符合体育教学改革需要

新时期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体育课程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此,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训练的应用是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

(三)符合学生自身体育发展需要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过全面素质教育之后具有了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追求个人的独立发展,在学生的过程中逐渐尝试摆脱教师。为此,大学体育活动开展中对知识、技能的简单传授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

三、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新的体育教育理念为拓展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新时期,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技能传授方式不再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是全面深化大学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式,能够实现大学体育教育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同时,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中的应用对设备设施要求不高,除了场地训练需要有专门的场地支持之外,水上训练和野外拓展对硬件设施要求不高。拓展训练作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项目,其发展不需要大量资金费用的支持就能实现。

(二)拓展训练满足了大学生体育学习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大学体育课程开展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传统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中丰富和完善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多样化需要。

(三)当代大学生素质适应 他拓展项目发展

首先,当代大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其素质高低对拓展项目实行的最终效果影响意义巨大。现阶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已经能够支撑拓展训练的开展。其次,当代大学生和传统大学生相比,拥有更多的阅历,他们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充分激情。当代大学生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家庭压力等,这些压力对大学生个人心态进行了磨砺,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适合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再次,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当代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加上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个人素质要求不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开展拓展训练。最后,拓展练的开展危险系数不高,适合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需要。

(四)当代大学体育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当代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体育教师本身具备解决拓展训练过程中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具体的拓展训练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

(五)拓展训练具体操作内容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相适应

拓展训练的主要项目内容包括热身、个人运动、团队合作项目和活动回顾总结四个,这四个环节内容和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准备活动、个人练习、团队比赛、课后总结四个环节的内容相对应。从某种程度上看,拓展训练的内容和现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相适应,是对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完善化体现。比如拓展训练中的合作项目可以被应用到大学体育接力比赛中,将成员每三人、四人分成一组,为每组学生安排指定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学生接力的形式完成小组任务,最后以全队员的综合成绩作为小组比赛的最终成绩。

结束语: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是建立在实践项目活动基础上的一种注重体验的训练方式,将其应用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能够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训练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并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果,全面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但是大学体育拓展训练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考虑学生学习需要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策略地开展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春歌.吉林省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

练课程研究[D].延边大学,2011.

[2]白志贤.石家庄市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白琳娜.拓展训练引入邢台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研

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钟毅,许小玲.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调查与分

析――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功(教育),

2011,08:181.

[5]李慧,卢月强.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 琼

州学院学报,2011,05:76-79.

[6]夏光祥,张歌,尹伟,郑晓梅.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

上一篇:大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