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1 22:47:52

大学生实验报告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大学生;社交焦虑;疗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J61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2.018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1]。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作为音乐治疗众多方法中的一类,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所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治疗领域的运用。由于它遵循的一些原则和团体音乐治疗中的一些治疗原则相吻合,因此作为一种音乐治疗的手段被运用于团体音乐治疗中。本研究通过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存在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探讨以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形式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1.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良好的交往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且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之一,是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情感丰富,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处于人生的最高峰。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因社交焦虑而导致人际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焦虑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诸因素中较为严重的问题。金华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均分最高,而在这个年龄段上的人际敏感分高于其它因子的评分,焦虑分值也是这个年龄段为最高”[2];彭纯子等人在湖南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李英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有27.2%的大学生被试处于高交往焦虑,18.5%的被试非常羞怯,14.1%存在高度交流恐惧,最困扰大学生的主要是小组讨论、会议交流和2人交谈”[4]。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由于社交焦虑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潜在的、现实的威胁。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付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困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己经成为关心教育,关注大学生成长的所有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也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而来。因此,有必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团体心理干预,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本研究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以团体音乐治疗中的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SPSS11.5数据处理软件等作为研究工具,通过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模式,检验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效果。研究假设:

第一,前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SCL90、IAS、SAD得分基本一致。

第二,后测实验组在SCL90、IAS、SAD中的各个指标呈下降的趋势,焦虑因子明显改善、交往能力增强、自我接纳程度增高。

第三,后测对照组在SCL90、IAS、SAD中的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善。

第四,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学会情绪管理,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查阅中外大量相关文献,设计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可行性方案;运用测量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团体辅导前和辅导后的测量,全部问卷和量表都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运用实验法按照设计好的辅导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辅导干预;运用统计分析法使用SPSS11.5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研究工具

(1)SCL·90症状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见附录一)

此量表由迪洛葛迪斯(Derogatis)编制,此表包含90个项目,十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可以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通常是评定一周以来的时间。此量表已较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有较好的信效度报告。

(2)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见附录二)

此量表为沃森和弗伦德(Watson&Friend)编制,此量表得分高的人,在实际交往中焦虑程度较高,反之亦然。SAD量表中的所含的28个条目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一种行为表现),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一种情感反应);两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5及0.87。

(3)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见附录三)

此量表为利里(Leary)编制, 交往焦虑量表(IAS)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倾向,含有15条自陈条目,按“一点儿也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一5分。其总评分从15分(社交焦虑程度最低)到75分(社交焦虑程度最高)。

3.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武汉某大学06、07级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参加。对参与的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进行测试,筛选出SCL—90的焦虑因子大于2,SAD总分高于13分、焦虑分量表高于7分、回避分量表高于12分的报名者48人,平均年龄在18—20岁之间,组成研究对象。将48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4人,女生14人、男生10人;对照组24人,女生15人、男生9人。考虑到团体音乐治疗形式的干预,每一组治疗团体的人数不宜超过12人,因此又将实验组的成员分为两组,每组12人进行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数据统一计算。对照组的成员不做任何干预。

4.研究程序

(1)场地与设备

场地:武汉某大学排练教室。

设备:钢琴、打击乐器—大鼓、小鼓、手鼓、三角铁、碰铃、木鱼、响板等,CD音响一套,软垫13个。

(2)团体类型

本团体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而设置的。该团体并不针对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而只是运用音乐治疗中情绪影响认知的原理,采用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形式来解决大学生中的社交焦虑困绕问题。

(3)团体目标

该团体通过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

第一,了解焦虑情绪的来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对团体成员建立信任感,愿意诉说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第三、通过与团体中与自己有相同问题人交往,摆脱生活的困境与孤独感。

第四、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获得自尊自信。

第五,能把在团体活动中学会的新体验与经验,运用到具体生活情境中。

(4)团体性质

结构化:本次团体采用结构式方法,分10次课进行,每次1.5小时。考虑到团体发展阶段性特点,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形式采用上有一个配合团体接触、磨合、发展、成熟的层层演进过程。

封闭式:为了保证整个课程的效果,出于客观评估的需要,也是为了间接地培养团体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责任的理念,将团体定位为封闭式的方式。

同质性:考虑到本次评估课程的目的需要,本次团体辅导选择希望改善社交焦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中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组成同质组,进行团体音乐辅导,当然实际上,这些同质组成员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如焦虑状态的程度差异、性别差异等等。

(5)成员对象

武汉某大学06、07级学生共48人,其中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

(6)团体时间安排

2008年9月—10月,每周2次,共10次完成。

(7)评估方法

量表评估:

a.实施实验前测,对全部48位被试成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的问卷填写,当场回收,进行结果统计,作为前测数据保留。

b.实施团体辅导,对实验组24位成员进行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每次1.5小时,对照组暂不做任何干预,等实验组结束后另行安排时间进行辅导。

c.实施实验后测:在实验组进行完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后,全部48位被试成员再次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的问卷填写,当场回收,结果作为后测的数据保留。

d.运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观状况自述:

团体结束后,通过开放式问卷,了解团体辅导的效果。

5.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活动方案设计

整个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始阶段—自我探索阶段—自我发展阶段—结束阶段。每次活动以《你好歌》开始,以《再见歌》结束,每次结束前都有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澄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中间部分由五大类构成:

(1)热身与放松:放松分主动式放松(主要是治疗师通过引导肢体动作达到放松目的)与接受式放松(治疗师通过放松音乐引导放松)两种。

(2)语言类:通过声音、词汇、歌谣,加上节奏元素,配以乐器伴奏,形成声部配合。

(3)声势:通过声音(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如:嗓音、拍手、拍腿、捻指、跺脚,和乐器发出的声音)打节奏。

(4)器乐:通过音高乐器、打击乐器进行独奏、齐奏、分声部演奏等。

(5)肢体活动:听指令做动作、姿势,以及舞蹈等。

团体辅导实施方案

阶段[]次数[]目标[]活动内容

初始阶段[]第1、2次[]相互认识;简介活动设计及预期目标;进行集体规范;建立人际信任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与参与度。[]简单介绍音乐治疗中的情绪—认知原理;签定团体约定书;用音乐节奏介绍自己;学习《你好歌》、《再见歌》;声音游戏。

自我探索阶段[]第3、4、5、6次[]引导成员觉察自己在社交中的焦虑情绪和反应;认识和探讨社交焦虑产生的因素和对自己的影响;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打破孤独感;[]声音的传递与声音的合奏;节奏接龙与节奏模仿;为熟悉的歌曲填新词;为简单的旋律集体配伴奏;简单的集体舞蹈。

自我发展阶段[]第7、8、9次[]学会管理和处理自己在社交中的焦虑情绪;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认识他人,接纳他人;寻找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优缺点,建立交往信心;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在音乐中进行肢体放松;寻找和谐的声音;在团体音乐中创造新的音乐;团体舞蹈中的即兴动作创造。

结束阶段[]第10次[]整理团体经验的心得,体验彼此的肯定与支持,鼓励继续成长,处理分离情绪。[]接受式的音乐放松与想象;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团体舞蹈中告别。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结果分析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各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

表4结果表明:实验组被式与对照组被式后测比较,在IAS量表、SAD量表总分及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分量表、SCL90量表的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分上差异显著,除了抑郁因子的P

2.讨论

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是在音乐活动参与下采用团体情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在本次的团体辅导中,通过运用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技术,对团体成员实施了四个阶段的团体音乐治疗,包括初始阶段、自我探索阶段、自我发展阶段、结束阶段。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习得良好的情绪管理方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本研究显示,经过10次的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从分析数据和主观评价两方面来看,实验组被式减缓了社交焦虑的主观体验,在SCL90的人际敏感、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焦虑等因子;以及社交回避与苦恼上都有显著改善。

在本次的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独特的疗效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团体中的情绪抒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常会有许多苦恼的心情。由于没有机会向别人倾诉,或者向别人透露,这些痛苦的情绪只能压抑在心中,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所以情绪的抒泄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焦虑主要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情绪,并且影响当事人的生活。一般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多少都会觉得紧张,这是人类正常的反应,随着交往的加深,大多数人会逐渐放松,继而享受交往带来的乐趣。而社交焦虑者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情绪一直存在,不能通过日常生活方式得到缓解。而同质、安全的团体给被式提供了有效的、真实的暴露环境。让焦虑者直接面对焦虑情境是社交焦虑治疗最重要的方式。在本次的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中,首先为同质的小组成员创造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焦虑情境(团体小组),应用音乐放松,让团体成员体会焦虑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当焦虑时,我们的身体是紧张的,那么当我们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时,我们的焦虑情绪就会降低或消除。利用音乐伴奏下的肢体放松,如:音乐中的水母运动、降落伞的韵律、圣诞歌中的雪人融化、木偶音乐加工厂等活动,让小组成员亲身体会身体放松的状态,进而感受在这种状态下的情绪状态,并努力把这种状态带到团体互动活动中。在活动后的讨论中,许多成员感觉“舒服多了,轻松了许多,心情好象也好了许多……”[5]。在从生理上体会身体放松以后,为小组成员创设心理层面的焦虑情绪抒泄方式,例如“让我们在音乐中相识”的团体律动舞蹈中,每段音乐的结束部分都是一个长音,要求小组成员在长音时,第一、二次要用目光去寻找任意一个小组成员,友好地和他进行目光接触;第三次要寻找伙伴握手;第四次在握手的同时向对方问好……。根据消除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减低焦虑者自我专注的倾向,将注意力由自我专注转移到互动对方的行为上,特别是在团体小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互动中(目光的接触、手势的运用等)可明显减低当事人因自我专注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有效改善或消除焦虑情绪。在“让我们在音乐中相识”的音乐活动中,小组成员从刚开始的目光游移,表情紧张到后来的轻松,面带微笑地和同伴互相问好。在活动后的讨论中,有的成员说:“刚开始好害怕,也不好意思,感觉很紧张,心想要是我看他,他不那么友好,或是冷漠我,那多尴尬呀!可慢慢地觉得大家都很热情,也就放松了。到后来就想赶紧多找几个人问好。这个活动很好玩,要是生活中跟人交往也是这样该多好啊!……”[6]。大家在这次讨论中还澄清了“我是不是把人都看得太灰暗了,所以搞得让自己在人多的时候就紧张不安,生怕出错。今天的体验让我很愉快,也让我想到了点什么,其实大家还是很友好的,没那么可怕……”[7]。从活动和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音乐活动,小组成员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抒泄,从而改善了社交焦虑的状况。

第二,团体中的接纳: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如果不被别人接受与容纳,就会感到孤苦伶仃,无所依托。若被人拒绝或排斥,更令人孤独、寂寞、压抑,而导致心身疾病。所以相互的尊重和接纳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所有团体干预效果的基础。团体的接纳是小组成员们在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凝聚力。由于团体的接纳,有了一种尊重、肯定、和谐与温暖的氛围,小组成员们身在其中感受到一种安全的人际环境,使他们不再害怕和焦虑,敢于去尝试新的情绪、行为与认知的表达方式。对他人的接受和容纳的多少标志着一个人内心的开放程度,在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音乐活动中,小组成员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得他们能更多地表达自己以及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别人的自我表达,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内心隐藏的情感、观念得到了其他成员的共鸣,于是他们能够打开封闭的自我,也能体验到来自他人的真实接纳和理解,进而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开放地接纳自己和他人。在一次“节奏传递”的活动中,大家围坐一圈依次打节奏,因为社交焦虑的人非常不习惯、甚至害怕在人群面前单独表现,于是明显紧张不安,治疗师在活动开始前预先和大家进行了沟通,要求大家在别人打节奏时要注意倾听,当某个成员打错了或没接上时,我们等一等,并用鼓励的眼光告诉他,没关系,你再来一次会做的很好的。在整个活动中,大家彼此鼓励,互相支持,从怯生生、断断续续的演奏到后来的流畅、有序、动听的演奏与合奏状态。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后来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感受是因为大家都在无条件的互相接纳,感觉内心走得很近,没有什么陌生感,在倾听他人时,学习到了从内心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感觉这样很愉快。因此团体的接纳对社交焦虑情绪的缓解非常重要。

第三,团体成员的共同性:心理适应不良的人常常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自己遇到不幸、遇到困难、犯了错误时,常常自责自怨,误以为天底下就自己最倒霉、最不幸。尤其是有些内容羞于启齿,自己无法接受,加重了心理负担与痛苦,只好在自羞自惭中折磨自己,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情绪和生活。而在团体的音乐治疗活动中,通过音乐大家互相交流,于是有机会从其他成员的身上发现与自己类似的经历、遭遇,共同的困难和体验,顿时发现自己并不孤单,会感到如释重负。一种同病相怜、风雨同舟的感受使得个体放松了自己,降低了焦虑,减少了防御心理,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进步。在一次“歌曲填词ABC”的活动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我们都在里 ,要把 的种子撒播到我四方;我们要在 里 ,要把带进每个人的心上; 会带给你 ,也会带给你和”[8]。为空白处填上能表达你真实心情的词,并说出原因。有些成员填的词是“恐怖、焦虑、迷茫、恨,以及渴望温暖、得到关爱、获得理解、不再迷惘……”[9]。在后来的小组讨论中,当小组成员诉说自己所填之词都是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感受时,一下子得到了很多成员的响应。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好象突然间找到了知音一样,没有了隔阂,拉近了距离,一起分享感受,共同面对,释放了心情。有效降低了焦虑的情绪状态。

第四,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在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的干预中,成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给团体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社会交往环境,减少了成员的心理防御。在团体中,随着团体治疗的深入,每个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很容易在团体中暴露出来。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必然引起矛盾冲突和内心的不良体验,这些情况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容易避免的,但在团体环境中却是很难避免的,团体的环境迫使成员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人际间的冲突和内心的焦虑不安。于是他们在团体音乐的互动活动过程中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团体就为成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试验和发现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评价个人真实的人际交往情况。 通过团体成员在音乐活动中的交互经验,成员不但看清了自己的社交情况,还可以具体学习基于对别人的信任和关爱所发展出来的基本礼仪,以及有效沟通和融洽共处的社交技巧和方法。例如在一次“节奏乐器大合奏”的音乐活动中,大家分成了三个小组,为《小星星》的旋律配伴奏。每个小组在讨论用什么样的乐器和节奏为旋律配伴奏时,都出现了分歧,刚开始时,大家比较畏缩,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小组成员沉默不语,有的有些烦躁,无法进行下去。但任务毕竟是要完成的,慢慢地大家在尝试每样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后,逐渐找到了协调的方式,最后在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每组的演奏都各具特点,达到了和谐。在后来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感受是,刚开始出现矛盾时很想不做了,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肯定逃了,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完成,想逃也逃不掉了,可是后来真正面对时,也不觉得那么难半,最后的合奏效果还不错。这次的体验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只要大家勇敢地去面对出现的矛盾,一起努力,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终究会有好结果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理解,不断地调和出现的分歧,使大家也变得更亲近了,我想以后大家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通过这次的音乐活动,成员们习得了一些人际交往的的正性反馈和良好经验,使他们能建立起信心,降低焦虑,以放松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互动关系。这种温暖而真实的团体互动关系,使他们改变了对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看法,这将对他们以后在真实的社会交往中建立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行为大有裨益。

第五,团体指导者与成员的互动:团体指导者是团体互动系统中的核心,由于团体治疗干预策略的制订和实施都是由指导者来确定,并且在团体活动中,要求指导者既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担任参与者的角色。那么指导者的自如、轻松、真诚的社交风格都成为成员效仿的对象,而且他在把握团体目标不偏离的同时,还要与每个成员达成一种温暖信任的亲密关系。在团体的互动过程中,指导者熟练的咨询技巧、敏锐的察觉和应变能力都是必须的,特别是要能够敏锐地觉察出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情绪并运用团体的力量来对个体的焦虑进行干预,并对团体活动过程中的某些“突发事件”(如成员间的冲突等)做出回应。如在“声音回旋曲”的音乐活动中,有的成员很害怕,不敢开口,明显地出现焦虑情绪,指导者及时地澄清,声音的准不准、好不好听没有关系,只要你尝试了,那种参与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不要紧,你一定能做好的。并且要求每个人都努力地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即使不那么美妙我们也要鼓励他把声音传下去。指导者理解的话语和良好的共情给了大家不少的支持,大家的焦虑情绪出现了缓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在指导者的带领下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努力地去参与,也慢慢地开始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最后大家在余音缭绕中结束了愉快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社交焦虑存在于人群中的比率还是很高的,而且表现形式多样。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就生理、心理因素来说,负性的情绪、和负面的认知方式、消极的应对方式、习得性无助等与社交焦虑有关;就社会因素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状态被证明对于预防和改善社交焦虑有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上面三方面的改变将对于改善社交焦虑起作用。

在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中,通过团体辅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有不少。从辅导形式上看,利用音乐治疗来针对具有某种心理困难(如社交焦虑)的特殊群体的治疗性的团体还不多;从研究探讨的视角来看,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是有作用的。但是,深入地探讨团体辅导,特别是团体音乐治疗是通过哪些因素的作用达到改善社交焦虑的目的的,即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社交焦虑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我国学校大学生团体辅导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四、结论与展望

1.结论

第一,实验组被试在IAS、SAD量表、SCL90的总分、以及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恐怖、偏执和焦虑等因子分量表上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对照组被试在以上量表上的前后测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第二,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前测的IAS、SAD和SCL90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性上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后测的IAS、SAD和SCL90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性显著。

第三,实验组经过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干预后,社交焦虑明显降低,与社交焦虑相关的因素方面有了明显改善。

第四,实验组成员经过干预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第五,实验组成员在干预后的讨论中,普遍认为团体辅导使他们增强了与人交往的信心、增加了对他人和自己的了解,同时经过团体音乐治疗的训练,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减少了对他人的戒备心,能够比较放松地与人交往,自觉效果良好。

第六,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独特的疗效机制主要表现在团体中的情绪抒泄、团体中的接纳、团体成员的共同性、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以及团体指导者与成员的互动。

然而本研究也有局限性。其一,研究的样本属于小样本,并且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样本只来源于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实验的普遍性意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加大样本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样本量的同时,也可考虑在各类学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二,本次研究在筛选社交焦虑大学生作为样本时,只采用了量表进行筛选,未采用结构化的访谈,这有可能不利于收集更细化、准确的信息。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再次,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只在干预前后进行了测量,测查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短期效果,未能做长期的跟踪,因此,干预的长期效应如何将进行跟踪,以弥补本研究在这方面的遗憾。

2.展望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治疗 大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调查分析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由此,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研究者们在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上提出了普遍著作和观点都支持的6种美德24种力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有利于塑造高素质人才。

奥尔夫音乐治疗建立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音乐的方式,刺激听觉、触觉、视觉、动觉等各种器官,参与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反应并有机会使用整个身体来表达、创造和想象。治疗活动作为一种刺激,引发对集体音乐活动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1.SCL・90症状量表

此量表包含90个项目,10个因子,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 24项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成人版积极人格特质问卷。

3.总体幸福感量

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者对幸福的陈述。

4.生活满意度量表(LSR)

包括三个独立的分量表,分别是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

5.结构化访谈施测对象,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

均为上海某大学自愿报名参加的学生。通过量表,筛出施测对象70人,平均年龄20.5岁。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男20人、女15人。实验组的成员分为五组进行,数据统一计算。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三)研究程序

研究历时两个月,每周1次,共8次。治疗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我发现阶段,自我探索、发展阶段,自我创造阶段。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运用肢体和声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涉及目标领域包括:感知能力、完全形态、语言、交流、激发。

(四)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对施测对象前后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

(五)结果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进行检验:前测中两组施测对象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是同质的。后测中两组施测对象的创造力(t=8.31,p

(六)结论与分析

从研究的数据分析和主观评价两方面显示,通过治疗,实验组对象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的11项有显著改善,主观体验愉悦,自我能力提升。综述归纳为以下方面:

1.治疗师与施测对象之间的关系。治疗师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必须具有灵活性和熟练的专业技巧。良好的共情,会缓解成员间的不良情绪。有效的沟通,促使大家积极努力参与,并逐步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2.团体活动中情绪的改善。施测对象目光从游移到肯定,表情由紧张到放松,在设想对方不友好不热情的疑虑逐步消失的同时,情绪得到缓解。“棋盘”声势活动中,施测对象的肢体在音乐伴奏中逐渐放松,利用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拍打创作节奏。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目光接触、交流,最后将节奏重拍用与伙伴握手和相互问好替代。非言语的行为,将对自我的专注力转移到互动中,明显降低了自我困扰,有效地改善了情绪。

3.接纳与自信。对他人的接纳标志着一个人内心的开放程度,只有打开封闭的自我,才能体会到来自他人的接纳和理解。纸杯编创属于自己的节奏活动中,某个成员打错了或没接上,其他成员将鼓励的眼神传递给他。大家在相互支持下,从最初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流畅、有序。讨论中大家谈到,正因为队友敞开胸怀无私的接纳,才逐步建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大胆尝试,接受挑战。

4.团队中的协作力。随着音乐治疗活动的深入,施测对象彼此间的信任关系不断建立。例如:五个小组分别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即兴编创伴奏。如何突破常规思维,从其他小组中脱颖而出成为讨论重点,分歧矛盾不断产生。如何找寻团队和个人创作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家意识到勇于面对分歧,齐心协力,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互相理解包容,矛盾分歧调和的同时,彼此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压力下,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各样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音乐这种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在告别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外,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利用音乐的最大效能,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在主动参与治疗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达到宣泄情绪、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晨丽.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心智,2012,(05).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1.1重理论知识理解与验证,轻实验实践能力培养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与验证,忽视大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1.2实验教材偏理论性,实验思想和方法不足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工具,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大多理论性偏强,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大学物理实验更应注重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的教育.

1.3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辅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相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类型的实验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氛围会比较呆板沉闷,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测出所需的实验数据,完成格式化的实验报告.

1.4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验较为被动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时比较被动消极.

1.5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忽视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应不断求思、求变和求新,要给大学生营造和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比较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灵活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五维一体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五维一体综合改革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维度和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维度这五个维度构建形成一个综合改革体.

2.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从传统的学生接受性学习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能够将大学物理实验中学习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能等运用于其专业领域,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及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减少实验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束缚,以提高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2.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改变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局面,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会束缚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质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及其兴趣特长选择实验,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方式向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调研,以更好的设计并确定适合本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开设了尊重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基础实验,综合应用实验,设计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开设的压力传感器实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验、电表的设计和改装等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热情不高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还将大学物理实验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深入研究探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设计性实验相关的研究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

2.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演示示范→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特别不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更多的采用实验探究法、提问解问法、小组研讨法、课题引领法、课内课外融合法、师生团队法和设计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具有创新因子,有效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教学方法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建立了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实验教师及实验内容;其次,教师实现了网上评定成绩、网上教学质量分析;另外,针对创新意识及能力较强,且对科研具有较高热情的学生选择性地开设与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科前沿实验内容,展示物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并为学生将来走上其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及研发岗位培养浓厚的兴趣,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切实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够通过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相对固定,都是格式化的模板,大学生依次填入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误差分析与讨论以及对实验的体会就完成了实验报告的撰写.有特色、有创新的实验报告很难见到,很难体现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面对雷同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师也很难给出科学恰当的评定成绩.要结合本校的条件和特色,对具体形式不做过多固定要求,不采用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模板,采用形式多样化的开放式实验报告形式,增加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实验提问、实验扩展、实验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和实验创新等板块,还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按照科技小论文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来完成实验报告.目前对于少部分设计性实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开放式实验报告.以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及核磁共振实验为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最终以小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这和传统的实验报告撰写方式相比,能够更多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这种实验报告完成方式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扩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上.

2.5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参考出勤、预习报告等情况给出成绩;实验成绩的评定则根据实验操作、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给出.这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忽视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要增加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写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2)实验中可以4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每位学生都要完成整个实验),针对不同实验,学生轮流进行实验讲解,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验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程度及学习积极性,据此给出相应成绩;(3)实验完成后,激励学生把实验改进、实验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实际应用链接、实验设计及实验创新等写入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已进行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评定成绩.基础实验仍根据预习、操作和报告三个模块评定成绩;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则通过实验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和简短答辩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打好基础,又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小论文和答辩方式成绩评定的进一步大范围推广也有赖于实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方面全面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进行改革——实践——再改革的循环,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推广,对其他专业课实验课教学改革起到辐射和推动作用.

3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报告改革和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的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实验的教学状态,激发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做实验的发挥度和创新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提问能力、实验解问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多人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物理知识竞赛奖,并在学术期刊多篇,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1.1重理论知识理解与验证,轻实验实践能力培养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与验证,忽视大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1.2实验教材偏理论性,实验思想和方法不足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工具,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大多理论性偏强,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大学物理实验更应注重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的教育.

1.3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辅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相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类型的实验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氛围会比较呆板沉闷,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测出所需的实验数据,完成格式化的实验报告.

1.4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验较为被动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时比较被动消极.

1.5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忽视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应不断求思、求变和求新,要给大学生营造和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比较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灵活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五维一体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五维一体综合改革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维度和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维度这五个维度构建形成一个综合改革体.

2.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从传统的学生接受性学习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能够将大学物理实验中学习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能等运用于其专业领域,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及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减少实验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束缚,以提高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2.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改变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局面,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会束缚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质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及其兴趣特长选择实验,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方式向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调研,以更好的设计并确定适合本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开设了尊重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基础实验,综合应用实验,设计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开设的压力传感器实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验、电表的设计和改装等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热情不高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还将大学物理实验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深入研究探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设计性实验相关的研究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

2.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演示示范→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特别不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更多的采用实验探究法、提问解问法、小组研讨法、课题引领法、课内课外融合法、师生团队法和设计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具有创新因子,有效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教学方法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建立了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实验教师及实验内容;其次,教师实现了网上评定成绩、网上教学质量分析;另外,针对创新意识及能力较强,且对科研具有较高热情的学生选择性地开设与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科前沿实验内容,展示物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并为学生将来走上其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及研发岗位培养浓厚的兴趣,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切实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够通过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相对固定,都是格式化的模板,大学生依次填入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误差分析与讨论以及对实验的体会就完成了实验报告的撰写.有特色、有创新的实验报告很难见到,很难体现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面对雷同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师也很难给出科学恰当的评定成绩.要结合本校的条件和特色,对具体形式不做过多固定要求,不采用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模板,采用形式多样化的开放式实验报告形式,增加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实验提问、实验扩展、实验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和实验创新等板块,还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按照科技小论文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来完成实验报告.目前对于少部分设计性实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开放式实验报告.以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及核磁共振实验为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最终以小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这和传统的实验报告撰写方式相比,能够更多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这种实验报告完成方式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扩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上.

2.5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参考出勤、预习报告等情况给出成绩;实验成绩的评定则根据实验操作、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给出.这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忽视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要增加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写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2)实验中可以4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每位学生都要完成整个实验),针对不同实验,学生轮流进行实验讲解,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验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程度及学习积极性,据此给出相应成绩;(3)实验完成后,激励学生把实验改进、实验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实际应用链接、实验设计及实验创新等写入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已进行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评定成绩.基础实验仍根据预习、操作和报告三个模块评定成绩;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则通过实验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和简短答辩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打好基础,又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小论文和答辩方式成绩评定的进一步大范围推广也有赖于实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方面全面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进行改革——实践——再改革的循环,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推广,对其他专业课实验课教学改革起到辐射和推动作用.

3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报告改革和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的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实验的教学状态,激发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做实验的发挥度和创新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提问能力、实验解问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多人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物理知识竞赛奖,并在学术期刊多篇,五维一体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分制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基本环节 分析问题 创新的精神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学分制的原则是:学生某一课程成绩合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同课程的学分累加,若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数,就准予毕业。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加快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建设一流的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探索和开拓新的科技领域中,大学物理实验仍是强有力的工具。而我校在学分制下该课程设置有48学时和30学时,实验内容覆盖广,而且大学生在大学生涯遇到的第一门实验启蒙课程,就是大学物理实验。要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和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我们大学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去学习;通过实验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与锻炼科学实验的能力。而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擅长动手操作,把它当作理论课一样对待。实验不同于理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习方法也应用有所不同。基于在学分制下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我通过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努力学习,总结以下几点来说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习要则。

1.要重视大学物理实验的三个基本环节[1]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要完成每一个实验必须要经过三个基本环节:实验前预习、 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

1.1实验前认真预习

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做好实验预习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预习就是在实验进行之前,通过认真阅读和理解实验教材,并辅之以阅读一定的参考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写好预习报告的过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尤其是以前未使用过的,要尽量了解其结构原理、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必要时可到实验室参观实物,做好实验预习,做到胸有全局。这样才能在实验中避免手忙脚乱,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1.2认真完成课堂上的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际操作仪器进行实验测量的过程,它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预习情况的综合检查。为了顺利进行实验,首先要认识仪器,熟悉操作步骤,调试安装实验仪器,实验试做和观察。其次要规范操作实验仪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认真测量,准确读取和记录数据。读取数据要符合读数规则,记录数字应为有效数字,并要注明单位。记录实验数据时要真实,这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最后要数据检查。要求的数据测量完成后,不要忙于撤除仪器,首先自己检查数据的合理性,然后交教师检查。如果问题较大,应重测。

1.3撰写实验报告要规范

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大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实验工作或报告科学成果的能力。实验报告中除了有准确的测量记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结论外,还应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讨论,从中找到被研究事物的运动规律,并且判断自己的实验或研究工作是否可信或有所发现。

撰写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认真地处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对数据进行计算并求得最终的结果,验证跟理论值是否相符,误差的大小,最终得出的结论,对实验思考题进的讨论以及讨论的结果和对实验进行的总结。一份认真的,高水平的实验报告才算是为本次实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要注意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

实验时最好是带着问题去做。实验中要善于捕捉和分析实验现象,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实验操作;做完实验后一般要有所回味,这样才能得到提高。实验最后总要获得实验结果,结果是否正确靠什么来判断?实验数据的好坏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要靠分析实验来解决。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千万不可认为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出标准的数据结果。往往有些同学,当实验数据和理论值一致时,就会觉得心满意足,简单地认为已经学好了这次实验,而一旦实验数据和理论值差别较大时,又会感到失望,抱怨仪器装置,甚至拼凑或抄袭别人的数据。这两种表现都是不对的。如果出现实验结果和公认值不一致的情况,实际只要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所在就可以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出现畏难情绪马上求助于教师或抄几个数据草草了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学习的良好机会,要积极思考,尝试独立排除实验故障,做实验并不是为了测量几个数据,关键是锻炼自己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决不能在实验室里梦游、游乐。

3.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并力求自己排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应该说,能否发现实验故障并排除是实验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表现,要想提高实验能力,必须自己多动手。对于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安排仪器布局,如何正确操作仪器等,只有在每次实验中有意识的加强锻炼,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要注意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的最后一项内容是设计性实验,设计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一种新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设计性实验中,不轻意放过每一个实验现象,不怕挫折和失败,艰苦努力,力求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好的实验结果。 总之,实验课有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学好实验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绝非太难的事;只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掌握规律,培养对实验课的兴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悟作舟。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就能炼好基本功,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能力。

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性,我们当今大学生必须重视大学物理实验,学好大学物理实验。

参考文献:

[1]竺江峰,鲁晓东,夏雪琴.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9月.

作者简介: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教学 医学院 科研能力

机能学实验作为独立实验学科已成为很多学校推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共有模式。这门以实验为主导的独立学科对医学生巩固、运用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了解医学院近年来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分别作了“实验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和“机能学实验教学课程学生问卷调查”,就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医学院2009级临床和2010级护理专业共144名本科生的实验报告为分析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表1。同时根据与部分学生代表的座谈交流,教师的教学总结和其他院校经验,设计“机能学实验教学课程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如表2。

二、结果分析

1.从调查中可知学生对机能学实验的兴趣集中在操作和应用上,理论联系实际,对将来从事临床有益,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兴趣和实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

1)验证性实验中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入设计思路的探讨,为从事科研和临床打好基础。

2)综合性实验中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融汇多学科知识点,感觉学有所用,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设计性实验中重视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结合,是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也是科研素质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学生对机能学实验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理论课的辅上,没有认识到机能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重要性、综合性及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本课程特色的介绍,引导学生重视机能学实验的内涵和本质,并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适当增加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比例。有利于学生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奠定良好基础。

2)实验报告评价方面。首先在实验报告评阅上,应取两名教师批阅的平均值,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同时教师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利于对教学设计的及时调整,同时可以避免教师的主观性;其次在每节课抽出10分钟左右时间分别示例规范的学生实验报告和不规范的实验报告,指出学生自行评价优在哪里又劣在哪里,最后教师总结共性错误并表扬某些学生的优异表现,以期学生在书写上既规范又能融入自己的思考使实验报告简洁明了,并使学生思想亦不总是拘泥于常规。

3)实验报告书写。通过以下途径规范学生的书写:①课程开始时注重讲解规范书写;②在共享中上传实验报告规范及模板,方便学生随时参考;③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公选课及科研普及学术讲座;④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使教学与科研可以互相促进,同时培养学生科研写作的基本技能。

3.优化机能学实验与各理论课教学课程安排,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可促进理论知识的及时复习与巩固,并且可以促进实验的顺利进展及结果的分析,而且分析也会更加透彻,全面。

综上所述,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仪器设备、教材的及时更新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机能学实验教学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发现网络的适当运用对机能学实验的教学可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机能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让学生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基金项目:

② 汉市教育局教研课题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2011010)。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实验;素质教育

1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在高职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现状,树立“实践教学是高职特色”的思想,对传统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验教学的认识程度和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1.1 课前科学设计完整的实验,课中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试验内容是实验课的基本,其完整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药物的配伍禁忌试验包含:药理性配伍禁忌、化学性禁忌、物理性禁忌,让学生在试验中对药物之间的作用认识更全面,既培养了学生用药的技能,也让学生意识到全面看问题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试验课中的学习和操作,需要教师明确试验目的,并加以引导。如验证药物的作用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尽可能观察到药物的作用;观察动物的急性中毒症状和特效解毒药的解毒效果时,教师要提前强调这两方面的重要性。这样既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教会了学生做事的能力,使学生受益非浅。

1.2 提倡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客观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实验课是学生对理论知识验证并联系实验操作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不能仅以实验结果来评价学生,但应要求学生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即使实验失败了,也要如实填写,试着分析失败的原因。既能培养学生诚实的优秀品质,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工作总结,使教师能坦然面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做出正确的引导。如2007-2008学年的《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动物敌百虫的中毒与解救实验项目中,大部分同学做的很成功,但有一组同学的实验动物染毒20分钟后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在实验室看到后,就让他们及时的用原毒物量的1/3量继续染毒,后来做的很成功。我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原因,批改时对不同分析原因进行点评。有1组的实验动物解救不及时造成死亡,我在有动物死亡原因分析的学生实验报告上,针对原因进行点评。有1个同学写道“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的解毒药没用完,动物就快速死亡了,我们的染毒量和解毒量都没有问题。”我就在他实验报告上写到“我很欣赏你的事实求实,但为什么不对照教材第九章:动物中毒病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Page 159~169),查找原因呢。”后来学生主动找我,我们一起分析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来在这个学生的带动下,他们所在组的实验做的非常好,而且实验结果分析也写的很深刻。去实习后,在实习单位化验室工作做的非常好。

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能从实验报告上的评语中看出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师生互容,师生平等、师生共享,既是文化共享,也是责任共享。教师应该客观评价和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多次实验结果来分析、探究其原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从容去包容他们的幼稚,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用实事求是、善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去引导他们,直至问题解决。

2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密切结合

我国正在向索质教育转轨,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轨的关键。重视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1完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顶点”,喜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则学生得不到发展,就会抑制他们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满足学生好奇、探索和创新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试验的设计和准备。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操作步骤,选择、组装和调试仪器,这种教学方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全神贯注、积极热情、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形式,也能激发大学生实验兴趣。课外实验内容丰富,知识面宽,能拓宽学生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兴趣。除按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课内实验的外,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因材施教地在学有余力的学生中开展一些丰富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开放实验室,毕业(论文)设计,开设实验选修(辅修)课等,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此作为实验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

2.2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保持学生的热情

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充分利用大学生求知欲强、愿意动手、喜欢操作的特点,讲青霉索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怎样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使学生意识到,青毒索的发现虽属偶然,但如果没有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科学思维,就不会发现青霉素。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形成团体,进行创新试验,如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挑战杯竞赛等。让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可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伟大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伟大的追求,活力四射的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满腔的热情,教育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试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为补充,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形成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辉、周延州、郭永刚等.浅谈兽医药理学和动物毒理学的教学过程[J].天中学刊,2007(2):117-118.

[2]朱银红、迟国东、刘宝臣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8(2):71-73.

作者简介:

张春辉(1975~),女,在站博士后,讲师。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4-02

植物生物学课程是综合性大学生物类专业及农、林院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之一。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教研组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采取措施,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探索植物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努力提高植物生物学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使用多媒体手段,使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而形象

植物世界姹紫嫣红,它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将我们生活中作为食物、药物、观赏等用途的,学生们熟悉的植物,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讲解具体的理论知识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生涩的植物学名词和概念,激发他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融汇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实验“叶的形态与结构”时,展示出罂粟和同属植物虞美人的图片,通过提示,让学生自己比较“茎生叶不抱茎、羽状分裂”的虞美人和“叶基抱茎、叶缘浅波状齿”的罂粟,从而引出“抱茎”和“羽状分裂”的概念。此时,有学生提出:“老师,我们教学楼前面也有2~3株开白花的植物是抱茎叶。”后经教师指导,学生鉴定出这种植物是抱茎独行菜。通过这种引导与训练,增强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了科研探索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价值都得到了升华。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授课,对理解概念、加深记忆、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二、整合实验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将“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相结合,在牢固掌握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前后联系地学习新知识,全面理解植物固有的各项生物学特点。在每次的实验课上,结合当堂的讲授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结合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授实验“茎的形态与结构时”,提出问题“根与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点是什么?”要求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学生自己萌发的绿豆芽和大蒜自根尖向上0.5cm、1cm、1.5cm、2cm处分别做横切,制成临时装片;(2)将蒜苔、豌豆苗分别横切,制成临时装片;(3)取剩余的一小段绿豆根竖直插入红墨水中,染色1小时后取出,在断面以上0.3cm处做横切,制成临时装片。通过观察、比较这5张装片,学生得出结论:大蒜和绿豆芽观察的是单、双子叶植物的根,蒜苔、豌豆苗观察的是单、双子叶植物的茎;通过比较这4张装片得知,根与茎初生结构的最典型区别是:①韧皮部与木质部的位置不同,根中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而茎中是相对排列的;②在根中可观察到凯氏带点,但茎中无此结构。同时,有学生提出:“老师,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木质部和表皮吧?”得到赞许后,学生非常兴奋,再经教师引导:“大家想一想,根的主要功能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红墨水经根的断面吸收后,会怎样呢?你们能否计算出根中物质传输的速度?”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商讨,最后确定出实验方案:10个小组分别从断面以上0.4cm、0.5cm……分别做横切,以确定未染成红色的木质部距离断面的长度,综合分析各小组的观察结果,下课时学生们得出了结论。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改革实验报告批阅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实验教学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深理解理论课所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我院在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改革植物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验报告的批改与讲评,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每次实验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批改一个小组的实验报告,该小组与教师探讨批改原则与量分标准,继而批改其他小组本次的实验报告,并于下一次实验前,由批改实验报告的小组负责讲评本次实验的易错问题及其正确解答,所有小组轮流参与实验报告批改和讲评工作,所有学生均可重新作图、重新书写实验报告,由教师打分后记载其最高分。通过该项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班76%的学生对实验报告中的错误及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修改,重新绘制了结构图(图1)。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7%的学生非常赞同这种教学形式(图2)。(2)学生们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在明确答案及其评分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及其分工合作,并通过上台讲评实验报告,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记忆时间较长。(3)95%的学生反映基本掌握了生物学作图和植物学研究的方法,87%的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较理想。

四、结合创新项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人才服务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体现。为了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研素养,植物教研组的教师们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承担起指导本科生实践训练项目的任务。从项目选题查阅文献确定试验(调查)方案试验操作(开展调查)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与学生们认真探讨,以启发、点拨的方式训练学生自主地进行项目操作,对于试验(调查)数据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达到较高的质量,确保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努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2007年新疆大学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项目“新疆大学(校本部)校园植物导游图”(图3)是学生在修读完“植物生物学”课程后,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拍照,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鉴定,并用计算机处理图像,最终绘制出导游图。通过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使学生植物分类鉴定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是每一位教师不懈努力的目标,是教学管理者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以上四点是我们在植物生物学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心得,力争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实验报告的批阅方式,同时融入多媒体形式等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自主地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并将大学生实践训练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价值得以体现,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元元.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三创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30-32.

[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叶中,陈学敏.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0,(5):75-82.

[4]李智选,耿俐,王玛丽,等.加强植物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提高教学质量途径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2):11-13.

[5]马英姿,张慧.探索式教学法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28-130.

基金项目:2008年新疆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植物生物学精品课程”(200811)

作者简介:何爽(1970-),女,重庆人,硕士,讲师,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务办主任,主要从事干旱区资源植物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大学生实验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实验报告 个性化 自主学习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英语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语言输入的前提下不断训练和输出,即输入—内化—输出。

二、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理论依据

1.“i+1”理论、“因材施教”原则。

“i+1”理论中的“i”是“input”的首字母,意思是“输入”,具体是指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输入,“l”则是指习得者的已有语言能力,整体意思就是输入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而“i+2”和“i+0”(语言的输入高于或者低于语言习得者目前已有的水平),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或者太难,不好接受;或者太容易,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满足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2.建构主义教学。

英语实验报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教材不再是教师教授的内容,而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对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基本“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教材、教师、学生、媒体等相互关系的转变。建构主义明确了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组织”、“监控”、“检测”、“敦促”、“参与”和“提供帮助”等职责,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从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Holec将“自主”学习能力界定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三、什么是“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个性化”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方面。从教的角度来讲,“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因材施教”;从学的角度来讲,“个性化”学习是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即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学习特色,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个人的特色和特长。“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大学英语这一学科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并发展个性而构建的一整套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

四、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构建

1.实验内容。

每项实验报告包括三样东西: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本科教学实验讲义。

课程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环境、实验结果与分析、教师评语。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包括课程名称、实验教学目的、学生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实验成绩评定规则及方法等。本科教学实验讲义包括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实验准备、实验测评与考核等。

2.实验基本操作流程。

在课堂上观看有关实验资料,就有关片段向学生提问、归纳、总结、要求:

3.实验目的。

实验教学中创设、模拟真实的、充满张力的生活化的情境,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大胆地展现自己。实验报告能丰富课堂教学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沟通和了解,并活跃课堂及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真切地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及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实验测评与考核。

学生实验测评与考核包括两项:学生表演英语实验项目时,组长们作为班上的评委,根据评分标准给演示小组现场打分;教师根据组长的评分评定学生实验报告的成绩。

五、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意义

1.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情况,教师“一言堂”现象非常突出,本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言实践课变成抽象枯燥的“纯”语言知识的讲授课。大学英语实验教学,给予学生以尊重、理解和信任,建立民主平等、情感交融、合作交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英语实验报告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合作精神等素质。

2.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使学生敢于创新与面对挑战,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动、想动、能动。大学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增进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采取民主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民利,与学生共同制订计划,讨论问题,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自主式和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3.改进了我校“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资源;内容既与课本紧密联系又远远超出课本;信息量丰富新颖,操练形式多样有趣;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始终得到指导;能够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能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准确、规范、地道的语言输入;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合作性学习方式的介入。

合作性学习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的组织形式,已经在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中得以应用。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嘎斯基著,王坦译,《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创作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结语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越来越被高校重视,英语实验报告不仅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一是促进潜能开发,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对象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推动个人学习与成功;二是促进终身学习,因为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适应社会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三是学以致用,个性化教育更注重学中做,做中学,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07.9.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Jane Piaget,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1952.

[4]刘爱军.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外语界,2012,4.

[5]余丽华等.倡导个性化,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4.

[6]孙慕天等.实用方法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上一篇:实验报告评语范文 下一篇:电子实验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