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09:27:46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作为一股重要思潮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联合国2001年《国际志愿者――全球志愿者宣言》甚至宣称现在是“志愿者和公民社会的年代”,志愿服务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力量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而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

1 服务学习的内涵以及“服务学习”的理念

1.1 服务学习的概念

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这样定义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0年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方案》(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则概括了服务学习的四个的要素:一是学习与发展要借助于服务活动的参与;二是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或提供学生固定的时间,让学生整队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为,进行思考、讨论和写作;三是服务学习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真实生活的社区情境,应用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四是服务学习将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室扩展至社区, 而且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对他人关心的情感。

对于大学生来说,服务学习就是要在知识学习体系之外,或者说在知识学习体系的外延上,有机制的在社区参加服务课程或服务活动,以满足社区的需要和实现自我成长为基本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经历、反思与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词。

1.2 与志愿服务的联系

服务学习与志愿服务相比,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服务,都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都没有从服务中取得金钱或物质回报的目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在服务动机上,前者可以是自愿参加的,也可能是课程要求或学校组织的,而后者则完全是基于个人自愿参加的,这是由志愿服务活动本质决定的;在服务的目的上,前者是基于互惠的,学校要培养学生、学生要自我成长、社区要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形成共赢的服务目标,而后者的主要目标则是促进通过自己的参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在与知识学习的相关性上,前者以满足社区发展和学生成长为同等重要的目标,将知识学习延伸到了社区发展中,两者相互促进,努力实现互惠,而后者则把服务成果作为唯一目标。总之,志愿服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服务学习则是将学习收益贯穿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以期服务提供者能够在价值、知识和技能上实现自我成长。

1.3 “服务学习”的理念

“服务学习”的理念就是要在志愿服务中将服务与学习有计划的结合起来,以教育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双重标准去构建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2 “服务学习”理念下山东大学开展学生服务济南社区行动的实践

2003年以来,山东大学大力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针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并逐步实施了《山东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2004年10月又制定了《山东大学服务省会济南工作计划》,按照“大学城市合作大有可为,名校名城互动空间无限”的总体思路,通过建立互利互惠的工作机制,搭建了山东大学与省会济南市全面合作的发展平台。2005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提高山东大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配合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服务济南行动的推进,山东大学出台并实施了《学生服务济南社区行动方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启动了学生志愿者服务济南社区行动(以下简称行动)。

截至2006年底,全校28个学院在济南市81个居民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志愿服务站,组建了289支项目团队,参加服务活动的学生超过了2万人次。服务济南社区行动已经成为山东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重要途径。

2.1 培育学习观念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与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与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把学生服务济南社区行动打造为我校人才培养的特有模式和有效途径,服务社区行动已经成为学生在山大完成大学生活的一种方式。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帮助学生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行动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为基础、以社区需求为导向、以长效持久为目标、以文明进步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按照“学以致用、供需结合、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以“政策宣讲与热点调研、科普宣传与技能培训、专业援助与咨询服务、公益服务与社区建设”为主要服务内容,在服务形式上采取了“项目加接力”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济南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通过行动,学生强化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社会竞争力。

2.2 建设组织体系

针对传统志愿服务服务提供方与被服务方不对等的现状,我们协调各方关系,建立了互惠共享、相互服务与学习的组织工作体系。由校团委与济南团市委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大学生服务济南社区行动指导中心,负责对服务社区行动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协调学校与地方的联系;由各院部协调济南市各团区委,在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在社区居委会设立山东大学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站,负责各学院学生在社区内开展服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社区居委会为服务站提供一定的联络场所,方便开展服务活动;由各学生班级、学生党团支部和各类学生组织按照服务项目,成立项目团队,开展具体的社区服务活动。在服务地点上采取了“多重覆盖”和“一对一结对”相结合的方式,在组织形式上构建了“项目团队――社区服务站――服务平台”的组织结构。

2.3 健全运行机制

按照服务学习的基本过程设计:一是制定计划。由社区志愿服务站双方负责人在固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明确服务的目标和对象;二是每次活动前学生和服务场所管理员提前做好精心准备。使学生明确了他们在服务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服务场所的情况及各种活动规则;三是按照计划实施服务活动,但要根据活动进展的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修正;四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反思过程,学生将会思考他们在服务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分析并解释它们,理解其中的意义。

按照“项目团队――社区服务站――服务平台”的组织结构,学校团委负责与团区委(街道办事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规划服务平台的建设,院部团委负责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服务站的各项工作,班级团支部负责组织好项目团队,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好服务社区活动。

2.4 规范考核评比

按照《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的规定,社会实践为必修课,每年计1个学分,学校每年都要对学生服务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成绩认定,考核材料包括由组织活动的负责人或接受单位(个人)签字盖章的《山东大学学生服务社区活动写实记录及考核登记表》、学生本人的成果汇报材料,包括调查(调研)报告、服务成果(成效)、媒体反响等能够反映自己活动成果的材料,同时规定了学生每人每学期参加服务社区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申请优秀等级的学生必须向全班同学汇报服务心得与体会等。学校每年按照当年毕业生总数5%的比例,向在服务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成果的毕业生颁发《社会实践经历证书》等。

学校还强化了对各学院建立的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考核。考核工作引入了竞争机制,学校还对部分开展工作不力的服务站,分别给予了批评警告和摘牌注销处理。

3 “服务学习”理念下山东大学开展学生服务济南社区行动的思考

目前,学生服务社区活动在国内高校开展方兴未艾,将社区服务明确作为志愿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也不过十余年的时间,而山东大学也是国内首家在全校学生中普遍开展服务社区行动的高校,启动这项工作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受自身能力素质、适应能力、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不能提供合格的服务,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需要;部分服务项目设计不合理,不能与社区需求及服务者学习愿望相适应;在项目设计与服务行动中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只重视服务过程,而缺乏服务过后的思考,还有不少的学生在服务中走形式,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过服务社区的工作;中国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组织建设、工作职能尚不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率不高,社区的参与局面尚未形成等。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最早起源于英国,而美国则很好的将社区服务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服务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式,并受到了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1999年,全美超过46%的高等学校推行了服务学习的方案,有1.5亿学生参与了服务学习的课程,到2002年,有216所学校认可了美国国家社区服务合作组织在推行服务学习这一方面的成就。当然,我们也要思考服务学习在中国是否会象美国那样有效呢?服务学习在中国未必有效,但建立在“服务学习”理念上的服务社区行动在国内高校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大学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理解并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将服务济南社区行动深入开展下去,并期望能为国内高校开展这项活动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颖.服务学习初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培育 社区工作 大学生社区工作者 大学生社区工作室

目前学界研究较多的是社会工作者、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或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大学生义工等,而对于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这一概念鲜有人谈及。而本文基于浙江海洋学院在大学生社区工作开展上的实践,创新提出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这一概念,并就如何更好培育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社区工作概况

(一)大学生社区工作与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界定

大学生社区工作是指在校大学生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及本届毕业生,进入社区,兼职或专职从事基层社区服务的工作。这一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工作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主要区别在于大学生社区工作包含兼职的社区服务;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是指兼职或专职从事大学生社区工作的在校大学生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及本届毕业生。其突出特点是在校期间受过较为专业的社区工作理论体系教育,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实践基础,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又兼职或专职从事社区服务的大学生。

(二)舟山市大学生社区工作者需求度分析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议题。大学生进社区做社工就提了出来。北京市社会工委书记、社会办主任宋贵伦说,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是“化危为机”之举――化大学生就业难之危,为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之机[1]。

据统计,在目前舟山的社工人数正不断上升,2013年持证社工人数148人,2014年持证社工人数176名[2],但这仍旧不能满足舟山地区对于社区工作者的需求度。据调查统计,舟山市目前的社区工作者需求空缺相当大,持证社工人数相对较少,如图1。随着舟山新区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社区工作者的需求将继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培育社区工作者,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理念就这样诞生了。

图1 舟山市社工师人数供基予需求对比图

(三)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社区工作开展状况

浙江海洋学院在大学生社区工作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中,联合地方政府和社区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首先,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大学生社区工作”教学改革项目,被学校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其次,2012年下半年开始与舟山市民政局合作开展“舟山群岛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其中就社区基层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着重探讨了大学生社区工作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最后,2013年3月开始,浙江海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舟山市民政局、定海区民政局、定海区昌国街道合作,在文昌社区挂牌第一家“大学生社区工作室”,开展大学生社区工作相关工作。接着在舟山定海的香园社区、檀东社区等地大学生社区工作室的推广和培育工作在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食品与医药学院等二级学院的共同推动下有序进行。

二、创新培育的内容

(一)推进教学组织改革

创新进行“双主体、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改革[3]。通过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拥有更多地自与更实际的教学作用,需要更为有效和科学的教学组织。“双主体” 管理即指由社区与学院专业教研室在工作室的合作中各负其责、各付其力、共同负责项目教学组织管理。“双轨制”教学是指根据项目的性质(真实项目、模拟项目)实现项目导入教学,进行项目实践,落实项目任务、设计项目方案、挑选学生分组还有成绩评定、教师总结、项目考核等等。因此,改革的内容包括如何以项目运作为中心,设置双基地实现双轨制的教学组织是工作室教学的前提,如图2。

图2 双基地双轨制模式图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基于基层服务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工作室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模式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是以学生为本、以项目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中完成专业设计课程。包括主要课程模块设计(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工作室项目式模块、就业辅导课程)以及教学步骤设计,如何实现项目完整导入教学,包括项目教学任务如何分配 教师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设计项目作为基础教学,教学方式等是研究重要内容。

(三)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双导师制”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工作室制”成败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校社合作,聘请社区管理人员来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对校外指导教师的管理与聘任,理顺与校内导师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导师全程参与工作室工作实际项目,做到导师知识技能与社区需求实践真正深度融合。

(四)社区共建实训基地

基于大学生社区工作室为载体的基层服务能力研究与实践需要形成一定数量的实训基地。基层服务能力的训练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基本的社会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模拟演练使得学生基本掌握基层服务能力的理论常识,在进入社区共建实训基地(大学生社区工作室),参与处理基层实际的各类事务获得能力的实战训练。

三、创新培育的路径

(一)提升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提升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知识能力。教学团队对课程体系改革和设计是“大学生社区工作室”教学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作室”教学项目是以社区基层需求为本,强调基层服务能力和知识的培养,目的是为促进课堂内教学与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自然衔接。

增设“大学生社区工作室”课程教学特色模块。具体包括各专业结合服务基层的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可以开设《项目管理》、《事件策划》、《社会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等课程。

调整实验课程比例及课时。浙江海洋学院利用新建成的“管理学院大学生公共服务能力实训实验室”在个专业开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实验课程,并增加实验课的比例和课时。如《大学生公共服务实训》、《社区调查与分析》、《访谈技巧与实训》、《沟通技巧与实训》等实验课程。

创新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方式变为服务社会的开放式教学,以专业教师为主导,通过团队承接社区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在社区中实际从事社会服务性工作,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训练。学生有了更多地自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需要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和事实,而是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索、分析、归纳。

创新教学团队。工作室是面向课内外开放,以双主体教学管理(学院、社区),由校内外“双导师”(专业教师、社区专业人员)带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实践,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出某种实践情境,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能够将教学、研究和项目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对接社区具体工作

借鉴地方政府工作平台,有序对接社区具体工作。与舟山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合作,并与政府的基层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有效衔接,将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改革路径,又是政府在推进基层公共治理工作的有力创新。

努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与地方政府和社区建立合作。浙江海洋学院主要大学生社区工作室团队主要进程为:首先,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大学生社区工作室”教学改革项目,被列为校级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其次,2012年下半年开始与舟山市民政局合作开展“舟山群岛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其中就社区基层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最后,2013年3月开始,管理学院与舟山市民政局、定海区民政局、定海区昌国街道合作,在文昌社区挂牌第一家“大学生社区工作室”。

(三)实践项目强化能力

在教学体系和对接社区的基础上,在舟山市范围内(主要以定海、普陀为主)建立“大学生社区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以课程模块为基础设置2-3个项目,学生以项目为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达到训练基层服务能力的目的。拟建立的大学生社区工作室项目模块,如图3。

大学生社区工作室在工作室教学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与浙江海洋学院管理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提升大学生服务基层能力为中心,将课程、教学、项目融为一体,通过教学团队的课程设计、教学创新、项目实践,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能力、增强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白新睿.大学生社工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从大学生社工现状与学习需求调查谈起[J].职教论坛,2010(25):80-87.

[2] 舟山新区网.民生新闻[EB/OL]http://.cn/zsxq/system/2014/05/27/020047779.shtml.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44-02

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社会应用与创新,是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和教育活动,也是大学生注重走向社会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总体上看,大学生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和教学的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最初的主要是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扩展为“三下乡”、“四进社区”、创业实践、“红色之旅”参观考察等。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重大的发展和改革,有学者总结出我国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呈现出以下变化特征:一是大学生生活实践活动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代特色越来越鲜明,更加突出了“三贴近”的要求。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由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由认知社会向服务社会、由改造思想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转向,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正在日趋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两部分。思想教育,主要是一种关于社会个体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认识能力的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个体进行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价值观、政治倾向的、并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教育。所有国家的大学教育都强调政治性,资本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主要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邓小平强调,“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并重,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高校应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并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空洞的说教,所以应该鼓励和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在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生命力,就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有助于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三 对比的视角

西方高校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过这种教育主要是隐形的。“看来似乎奇怪,尽管美国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在的现实的影响,美国社会存在着一条信念,即教育事业应是不问政治与超党派的。然而仔细观察一下便可看出,这一要求不过是一种由于人们的短见和沉默而变得永恒的神话。”在大学教育研究中我们需要一种对比的视角,这对我们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重要意义。“任何时候我们想要讨论教育上的一个新运动,就必须特别具有比较宽阔的或社会的视点,否则,我们就会把学校制度和传统的变革看成是某些教师的任意创造。”

美国的大学的服务学习与中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一定的联系,通过与美国大学生服务学习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依据1993年制订的《全美及各州服务条例》。服务学习应该这样理解,服务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加切合社区需要而精心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从而实现学习与发展,服务学习可以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组织实施。“服务学习是当前美国学校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服务学习着力于促使学生在主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发展。美国的教育实践证明,服务学习具有增强学生社区参与、改善学业成绩、完善品格、优化人际关系等教育价值。”美国的服务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服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反思服务过程,在反思中进一步获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美国大学生服务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作为一种实践型教育教学方式,服务学习所承载的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有学术教育的目标,公民教育的目标,还有价值观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的目标。”“服务学习的基本精神是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总体上看,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是“目标效果:注重学生、学校、社区和政府间的互惠;内容形式:体现多元;实施方法:彰显学生与社区的参与;实施过程:凸显反思环节的再认识;终极指向:培养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美国的大学生的服务学习主要是两方面:服务社区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品格与公民能力。其服务学习有两大基本形式:学校组织的服务学习与社区组织的服务学习。通过服务学习,促使大学生把大学中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社会实践,并学会处理实际社会问题,学会为社区提供积极的服务,并增强学生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通过对美国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与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相比较,两者的共同点主要如下:首先,两者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两者都强调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再次,两者都强调服务社会的理念,并将此视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和大学生的重要经历。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美国的大学服务学习主要是一种大学的自发行为,而中国主要是一种组织行为;另外是指导思想,美国主要是强调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我国则是强调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和政治价值观。

四 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大学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主要如下。

1 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积极认识社会和积累社会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大学的国家视野的角度上看,主要也有着三大职能: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和服务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既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职能的体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走入社会,构建必要的社会经验,认识我国的国情,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这是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向社会,不能局限于教室和书斋,正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重要的不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而是如何改造这个世界。

2 从个人到社会:视角转换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维度。当前我国大学生主要在家庭、学校的环境中活动,独生子女比例极高,部分大学生生活依赖性强,独立自主性差,严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个人主义严重,缺乏集体观念和诚实、谦让、与人合作的精神。社会实践活动则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通过多重视角的转换,与他人的合作,特别是现实社会中的实践,能够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扩大个人视野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 认识国情: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教育

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口号式教育能实现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社会,让学生在了解国情,理解社会的过程中,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构建爱国主义精神。只有深入地了解国情和社会,才能有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维度。

4 个人价值重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往往面临人生价值的构建,特别是一直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往往又与现实相冲突,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种种困惑,甚至可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免疫力,让学生通过正向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的艰辛、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此过程中追寻自身的价值和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考文献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青年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新举措,有效地增强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和能力,并实现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制度化、项目化的新常态,建设“青年志愿者之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百年老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起步较早。学校实施学分制等管理措施,志愿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这些都为学校建设“青年志愿者之校”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志愿服务工作现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各学院相应建立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工作机构。成立“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总会”。总会下设校级志愿服务队。各系部成立志愿者分会,由团总支书记任分会长。实施“双百工程”。即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到100%,参与志愿服务率达到100%。实行“学分制”。本科生志愿服务计入社会实践2学分。颁发志愿服务证书,作为本、专科生推优入党和评选各种奖励的必备条件。

二、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总结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个不适应”。即与学校全面改革、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不适应;与新时期共青团和志愿者工作快速发展不适应;与学校大学生的诉求和社会需要不适应。二是“四个不高”。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本领不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联系学生、深入社会调研能力不高;品牌打造、精品培育办法不高。

三、创建“青年志愿者之校”举措

几十年来,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志愿者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会的认可。为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经校党委研究决定下发了志愿者工作制度化建设的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学校志愿工作的开展。这些都为学校建设“青年志愿者之校”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紧扣中心。即始终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精心组织和谋划合拍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辐射两点。即线下和线上。一是要充分发挥实体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校园精品志愿服务活动,最广泛的吸引青年师生参与,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积极的服务社会。让校园志愿精神能够为社会服务、引领先进思潮;同时也通过社会的实践和需要,不断完善校园志愿文化的建设。二是积极利用好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媒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志愿精神的弘扬、志愿文化的打造等活动。做到线下和线上同步,引领青年师生投入到“青年志愿者之校”的建设。做到实体和网络,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衔接。

(三)构建三层体系。第一层,充分发挥教学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与学生思想贴近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志愿者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第二层,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搭建思想引领的主阵地团校;搭建人文知识拓展的平台,如“风云讲坛”、“志愿者成果分享会”、“青春大讲堂”;搭建高品位、多色彩的文体活动平台如艺术节、体育节、社团活动月、运动会等,丰富青年志愿者的课外生活,提升文化、知识、思想的延展和补充,同时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实际的锻炼。第三层,发挥延展课堂的促进作用,通过生活环境,人文景观达到教育、培养青年志愿者的目的,促进志愿者各方面的提升。

(四)打造五个品牌

1.关爱贫困儿童――“小太阳”行动。开展“捐赠一只铅笔、一本书、一元钱、一堂课、一份报纸”五个一的“小太阳”行动项目。2015年到双滦区、隆化县开展活动,以后以每年3-4个县的速度,达到覆盖承德市八县四区,做到“一县一队”,成为学校志愿服务最靓丽的品牌。

2.关爱承德家园――“HBUN”志愿服务团。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又在积极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因此主要设置“山庄志愿者”、“承德名片”等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承德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作为青年志愿者必须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主要设置 “保护母亲河”、“绿色家园”等项目(环保知识、防治雾霾宣传等)。社区是每个人生活的地方,志愿服务扎根社区可以最直接的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主要设置“法律援助”、“政策宣讲”、“文体指导员”、“定岗实习”等志愿服务项目。

3.关爱特殊儿童――“手拉手探科学”模块。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特点,在原有承德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青年志愿基地的基础上,扩大范围覆盖全市县区,开展“送温暖”、“七彩课堂”、“心理辅导”等内容的志愿服务。

4.关爱老年人――“情暖夕阳”模块。开展关爱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急需和迫切,组织开展“亲情陪护”、“一顿饭”等志愿活动,在原有到敬老院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扩展到社区定点活动。

5.关爱校园――“1907”志愿者工作部。学校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建设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校园是每个人的希望,更是独特校园文化的体现。在学校设立“校园先锋志愿者服务站”,协调统一管理校园志愿活动,主要设置:“油纸伞”、图书 “代借代还”、课堂“手机驿站”等项目。针对大学生创业等要求,开展公益经营“跳骚市场”。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5篇

一、总体意义

该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人文教育相对不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充分,素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等等),结合河北北方学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案例,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以促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简称“双服务”)的有机结合。

二、鲜明特征

该书阐述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鲜明特征。具体有两点。其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更加突出面向全体大学生,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域等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和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其二,大学生由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具体有三个关键。一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具有区域性。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服务自身和服务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意愿,结合区域实际,找准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二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互融性。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基地和构建共建单位,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关系整合,从而表现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强烈互动。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行动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也由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相融。三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协调性。学校成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以实现组织领导的协调性;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学校――学院――班级”三级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体系,以实现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大学生“双服务”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宣传机制,以实现制度机制的协调性;通过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互融,形成必要的育人氛围,以实现志愿者活动全员参与、建设全程关注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协调性。

三、实施途径

该书提出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不仅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更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可行方法。具体而言,通过开展服务校园、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和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服务教育实践活动,能促使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书中所说:不仅促进社区公民参与、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自我管理等文明意识的养成,增强现代社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更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提升整个社区的精神文明风尚。

四、保障体系

该书确立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即政策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与服务体系、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以及生态体系等。例如,确立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绩效评价原则,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原则、质与量相结合原则、评价与建设相结合原则、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以及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又如,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即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学生素质要求及组织管理、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和开展三个一级指标以及十个二级指标和二十四个观测点。另外,还设立了特色、创新工作开展后的加分项目,旨在把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相结合,使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总之,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是高校单方面的工作,更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协同完成的系统工程,据此,作者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出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双服务”素质学校生态环境,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生态链;形成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生态系统的素质教育模式,这对丰富高校职能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首先,它既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素质教育观念,又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实践;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它对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推进高校四大职能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归根结底,《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一书对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爱学习、爱劳动和爱祖国的有效形式与长效机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服务意识;培养;借鉴;实践

通过课题《基于职业生涯发展视角下――独立学院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建立了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为主,其它课题组成员负责学校内其他各系部各自分头实践、共同研究的工作网络,确立了始终坚持加强四个联系的工作思路,即:加强课题研究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加强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加强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与目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紧密联系,加强校园勤工助学岗位与学校职能部门服务岗位的密切联系,在服务意识培养教育开发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成功探索出了“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导向的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系统化”思政教育工作服务体系。

1 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强四个联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创新机制与需求导向机制

1.1 始终坚持“加强课题研究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联系”,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指导课题研究全过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而我国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的课题改革与实践更多开始于学习国内外已有经验,在基础理论的支撑上比较薄弱,本课题重点在于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其理论支撑问题就成为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的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观教育理论的分支学科,因此课题组从三观教育理论入手,组织相关成员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培养模式研制方法论等相关著作,认真研究和探索培养教育研究的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用现有成熟的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来指导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同时,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此需求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了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的若干理论观点。

1.2 加强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考虑到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课题组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并作为课题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课题研究的牵头单位始终注意将课题研究与专业课程实习紧密结合,于2012、2013年先后集中组织了两批本专业毕业班学生参与到服务行业实践的第一线。并且明确提出要“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打破常规以专业对口自主实习实践为主模式,转化为以能力或以素质+能力为基础设计实习实践过程;从就业意向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改革入手,以明确就业目标需求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素质和能力)为切入点,设计服务意识培养教育过程和体系”,将实习实践、就业与服务意识体系改革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国独立学院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应该结合目前大的就业形势,打破过去学术性、教学型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充分利用教育部应用技术型大学创建的契机,做到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应用教学等有益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删减内容或进行课程整合、压缩理论教学学时等方式,以期实现理论教学“够用为度”增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教育学时;开发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服务意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本课题的各参研单位都根据本系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相关专业作为本课题的实践依托。

1.3 坚持加强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与目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紧密联系

加强“走出去借鉴、拿回来实践”,的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与目前独立学院就业现状紧密联系致力于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教育开发模式,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创新性与可行性保障机制。

2012年6月―2014年6月,课题组在相关系部举办了21次相关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分别邀请柳州本地知名企业家、往届毕业校友、相关专家教师等做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服务意识与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之间关系相关研究成果。与培训班同步,引导各专业负责人与学生工作骨干联系实际,组织交流与研讨,启发思考,鼓励改革,确立高校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研究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主线,加强支撑服务意识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建设,将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建设推向深入,首先在其中两个专业方向进行了试用。

1.4 加强校园勤工助学岗位与学校职能部门服务岗位的密切联系,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导向需求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大学生服务中心的岗位工作职责和性质,我们对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多以体力劳动岗位居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改革尝试,加强了勤工助学岗位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工作对接,使学生参与到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当中,从中使学生体会更多管理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在这一改革尝试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服务意识有所提高,而且从侧面对于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学校学生服务水平。

但是,有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基于我们课题的视角来看,当前独立学院教育人才培养尚存在系统性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差异与距离,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自身定位不明确。我国已多次尝试引进国外先进学生管理服务模式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加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有相当紧密的关系,这给全面引进国外经验带来了难度,大量的实际教学改革实际上仍局限于宏观或局部,没有全面提出符合国情特点的改革模式和培养方案,更没有系统总结方法。从而造独立学院中大量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靠向教学、研究型母体学校一本、二本看齐,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母体学校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的影响。

本课题组在认真剖析和研究我国国情基础上,剖析和借鉴了欧美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服务意识培养开发模式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解决本国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研究其培养模式的开发过程与方法。在研究中认识到,美国在公民服务意识培养方面的成功做法为,美国联邦政府立足于本国对公民基本道德建设的需要,从国家政策高度出发,建立起了多方协调的高校申请运行体系,其中规定高中毕业生在申请大学时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经历。同时,在大学就读期间的部分奖学金申请和相关学分的认定也与社会服务相挂钩。从而在青年群体中确立了以服务社会为中心的公民基本道德理念。另外,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其高校一直把培养服务社会的公民作为办学宗旨。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来培养他们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对香港高校大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以及服务意识对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做了调查研究。香港高校经过多年欧美经验的借鉴以及自身的实践研究,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香港高校普遍主张个体的全面成长发展教育,采用学生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以服务意识促发展,帮学生顺利成人成才。同时,根据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比较关注自身教育收益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通过借助自我实现的中介,在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达成协调。所以,在香港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没有像内地高校学生工作人员一样承当“保姆式”的角色,可以说他们真正做到了学生的人生导师,他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促使其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因此内地高校还需花大力气借鉴香港高校就业指导观念,用发展理念、服务意识指导大学生就业,实现就业指导从被动向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客观上也推动了高校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教育。

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实际上都是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服务社会的职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开展的。这些先进经验与成功案例的引进对目前内地高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形成和完善服务意识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其与内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创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能一味的借鉴模仿。

2 “强化理论、多形式、多渠道、确保质量”的执行方式,为服务意识培养方法的完善提供真实有效的实践检验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选定的两个实验专业年级作为课题研究成效参照。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

课题组结合学校每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时间,在各单位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进行课题组成员的相关理论学习,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课题组的各项各次研讨、资料、收集整理,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思想、方法和经验。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研究了《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学校与社区关系》、《强化职业教育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思路之一》、《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强化行业服务意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加强大学生为民服务意识是高校教育工作之要务》、《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服务意识培育现代服务行业人才》等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

2.2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

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座谈会、专家和往届毕业生的宣讲讲座以及对区内部分高校实地调研等,同时对课题研究展开讨论,献计献策。人人参与材料收集与整理,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年来,整体上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成员对于基于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开展服务意识培养教育的理论水平,也加深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到广西区内部分院校进行学习、取经;同时还邀请了企业老总、往届毕业生来校作专题讲座并指导相关研究工作。另外,我们围绕课题,积极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实习实践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能够有效利用大学生的人力、智力,社区的物力等优势,共同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拓宽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范围,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

(一)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能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推动着社区的建设围绕“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风貌主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推动社区的建设水平,在普及科技文化的同时也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崇尚和谐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开展大学生进社区服务的工作有利于在当前社会道德滑坡、伦理价值缺失的背景下稳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能够让大学生志愿者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在志愿服务当中服务他人、回馈社会的同时,也对社区的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深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00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了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1]。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锻炼的平台,能够让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据权威调查显示,有61.3%的学生认为志愿者进社区是青年主动进行社会参与的新形式,通过走进社区,大学生跳出校园象牙塔走向走向广阔的社会和认识,通过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来丰富自身的阅历,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心理受挫能力。且通过对社会的实地调查与接触,大学生对社会有更加立体的认识,自身潜移默化地受到锻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三)是拓宽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途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促进科技进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以良好的形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社区的文化氛围与时代气息,提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的福利事业改善社区的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能够集合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三大优势,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校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进行服务也是实现人才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此外,高校在与社区志愿服务互动过程中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整体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对于高校立足服务地方的思想提供强大的支持。这些都全方位地拓宽高校服务社区的职能范围,为普及社区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经营技能、健康生活方式等提供更多的途径。

(四)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举措

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过程中,能够直接满足百姓的生活要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使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以往的人情淡漠等现象,让居民也互助互惠。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的党政决策,能够推动社区决策的民主化,能够向社区党群组织反映基层各方问题与利益需求,集思广益,监督权力,不断推进社区的民主建设,有效促进居民的社会参与程度和自我管理程度。最后,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能够利用部分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对社区管理的现存的教育、医疗、卫生、法律等问题开展调研,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为社区环境治理、产业改造升级或者经济改革献言建策,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2]。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障碍性因素,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机制落后,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志愿服务保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长效发展规划机制缺乏等方面。

(一)组织体系建设机制滞后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的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从校级到院级不断扩张,志愿者日益增多的人数与志愿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高校各大志愿组织之间、志愿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联系沟通不够密切,成员之间的交流水平有待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联动性不足,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服务的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志愿者的招募机制和培训系统不够规范,志愿者的服务认证机制和服务时限等级不够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区多元化需求的有效供给。

(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多数围绕校园内部开展活动。超越校园范围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则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据相关调研,高校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志愿服务领域不够广泛,现存的志愿服务范围较为狭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创新精神。二为志愿服务缺乏深度,不少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共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卫生管理与结对帮扶,活动停留在简单的形式上,缺少深入的调研,没能根本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3]。三是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多数志愿服务方案的制定较为草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也是一时兴起,活动结束后又是一哄而散,没能形成良好的总结深化传统。

(三)志愿服务保障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作为高校参与社区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其固然得到高校规章制度的支持,但是在志愿服务进社区过程中,其法制力度和法制环境氛围则显得不够强烈。社区对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法制理念还不够深入,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嫌大学生进社区为当地的管理添加麻烦而拒之门外的现象,因此,对志愿服务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对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志愿服务组织作为非盈利组织,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其主要的障碍之一,仅仅依靠政府和高校对志愿服务的经费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拓宽企业、社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其资金支持体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必经之路。

(四)长效发展规划机制欠缺

纵观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工作的发展规划,当前还未能得到高校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数志愿服务与社区的合作停留在单项工作当中,存在着走一步算一步的问题,缺少全局战略规划,没能进行顶层设计,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没能成为城市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也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总体上缺乏了前瞻性与计划性,在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遇见诸多难题,也在深化社会服务过程中难以突出利用大学生智力资源的优势。此外,社区服务激励机制没有完全构建,社会对大学生进社区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不够,又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服务的热情,双方形成的利益对垒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区难以长期推进。

三、路径探索

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是我国社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产物,顺(下转第49页)(上接第47页)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改革的发展潮流,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主体需求[4]。对此,笔者提出了必须努力突破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各种障碍,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长效发展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在更广泛的开展,具体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工作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工作机制不健全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必须要加大力度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项目化运作有助于提高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影响力,将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采用社会化方式进行运作并对志愿者从招募到培训实行专业化管理,对高校志愿者资源和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与共赢。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广泛发动了广州各大高校的志愿者,采取项目管理制度,层层推进,形成了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地铁志愿者三大特色志愿者项目,有效整合了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资源,减少了巨大人力资本开销,同时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会锻炼当中,实现了两者的共赢。

(二)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方式

创新社区的志愿服务模式,让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接触面更加广泛,对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5]。一方面,可以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色,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以便让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当中。如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根据学院的特色专业,成立了大学生电器维修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在广州越秀区、天河区开展电器巡回义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社区的需求,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服务,以社区的建设为主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如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每年暑假开展的“青春奉献进社区”活动,面向华南农业大学等几所重点院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入街道办、团工委、社区等部门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能够为社区的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帮助开展相关活动,为大学生了解国情开辟新的路径。

(三)拓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资源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过程中,除了要给予其智力支撑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社会化运作,需要对政府组织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也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参与。当前,必须拓宽社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发展资源,建立倾向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财政支持机制,在青年志愿者资金筹集上添加经济发展元素,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方式,大力发展民间公益慈善基金,促进民间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同时,广泛抓住大型体育赛事、城市改革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契机,深层挖掘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体育赛事与社区工作改革中的资源,全方位,多领域地拓展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发展资源,更加有效驱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四)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

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回报社会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提前认识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因此,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长效机制则显得更为重要。首先,从顶层设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各项组织和制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应该齐抓共管,各院系强抓落实。其次,社区与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合作关系,彼此互相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并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利用。再次,高校应通过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长,次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登记,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予以表彰激励,并对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以此激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

参考文献:

[1]蔡立彬.以邓小平德育理论为指导 探索实践育人的德育模式[J].青年探索,2005(4):59-60.

[2]潘子松.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宋巨盛.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76(4):23-25.

[4]蒋建其.论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实现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6):22-25.

[5]孙菲菲.共青团视野中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46-53.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医学专业;学生

医学院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关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乃至精湛医术的重要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医学生的培养尤其要注意实践性。

社会实践由于其专业性强、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已成为广大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良好学风建设、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并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心组织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努力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新体系。宁夏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科技创新计划"等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早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1]。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大力推动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型学生社团建设,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和场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综合素质,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和空间。

1加强并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在学院职工活动中心、文化巷社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爱心义诊"活动,建立每位被服务人员的档案,包括相关疾病史、血压测量、血糖监测、体重、心肺检查等,定期定点开展服务。这两个实践基地我们从上学年就已建立,并且现在每周三都在进行着。

开展医疗知识下社区为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和空间,重点发挥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作用,在农村基层,进行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的健康指导。

走进原州区敬老院,为老人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的将所知道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了老人们,使他们能或多或少的从中受益,从而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的联系到一起。

2成立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成立医学院科技创新中心,由专门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大力开展科研小课题及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班级、宿舍三个层面进行,层层抓落实。开学初制定出本学期活动计划,各个小团队选定课题,上报学院领导审核,活动计划经批准后,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将有好的创意的课题及认真完成的全部全部予以奖励。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创造热情,促进学风建设,为学生今后在学业乃至工作上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石。

3构建学习型学生社团

积极构建学习型学生社团,包括护理协会、药学协会、口腔协会及临床医学协会,组织各个协会开展一系列的相关知识学习、学术论文分析、临床技能竞赛、护士礼仪交流会等科技性、学术性、专业性强的活动;通过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学生普及卫生保健和护理知识,帮助更多同学了解国内外关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最新进展,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常识,了解疑难杂症的病因机制研究方向。

4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小组,培训学生科研意识

以我院近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相关项目,包括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学院每年组织的暑期及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高年级带领低年级,从这些项目中选拔出50项左右,对所有有意向参加的学生进行项目前培训,分阶段进行,如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如何查阅文献资料、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操作流程等,为项目的顺利操作做好准备;第二阶段为具体操作过程,在团队人员的共同合作下,做实验、发放问卷等完成项目;第三阶段总结,将所有的调查结果经过分析、整理,形成心得、论文。通过实施具体的项目,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可以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

医学专业学生服务社会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可以让医学专业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医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同时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全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增进学校与地方的交流,为学校赢得声誉,同时可以亲近社区居民,为他们建立健康卡片,每周进行相应的活动,定点、定时、专人负责活动的进行,从而系统、全面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涛林,裴国栋.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 社区建设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73-02

一、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从单位管理转变到社区管理,同时社区制经历的三个阶段又分别是“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治理”。80年代中期,民政部推行“社区服务”,率先提出“社区”的概念。不久,又首次提出“社区服务”的概念,将社区服务定义为“社区内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在此阶段,是民政部的初次尝试,但是福利性、公益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也不涉及治理的体制和社区建设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但政府要求城市社区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能又难以实现。因此,民政部于90年代提出“社区建设”理念。同时,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发难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社区建设司和基层政权。

21世纪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沈阳模式”,它是在街道与居委会辖区之间成立自治组织,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江汉模式”“上海模式”体现了政府管理重点下沉的特点,并且赋予了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管理的“准政府”权能,是一种“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行政体系;而“沈阳模式”是一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体系;同时“沈阳模式”也包涵了一些居民自治成分。这些关于“社区建设”的实际做法,使得城市社区绿化、文化设施等物质环境、卫生得到很好的改善和加强,也让人们的居住区有了“社区”的外在形态,解决了部分社区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提出用“社会治理”替代以往“社会管理”的理念,这说明社会被赋予主体性,也强调除配合政府工作的补充力量以外,社会中的各方面力量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基于此背景,“三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社区治理的新型框架,得到了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的重视,开始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

二、发达国家高校融入社区发展分析

(一)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融入社区发展比较分析

美国高校在社区服务方面起步^早,成效也较为显著。当时,本杰名・西里曼教授在严格恪守学院主义的耶鲁学院首开服务社会的先河,为社区群众开设化学课。在农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大学要忠实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威斯康星思想”。到后期,整个威斯康星州成了大学“校园”,大学成为全州的“灵魂”和“智囊”,因此从那时起,“服务社会”被公认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会增加双方的情感,同时付出自己的各项能力及知识,高校也会得益于服务社区的活动,实现自身各种功能的延展和进一步发展。

增进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开始成为了世界性的潮流。高校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要紧密关注政治、经济和文化,还要关注社会生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对大学的影响更多的是微观的、直接的。一方面,它们限制了大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大学养成了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使之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最终导致大学模式单一化。

相比而言,中国的大学素来就有着浓厚的“官学”传统,需要执行的职能仅仅为政治职能或经济职能。因此,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在服务社会中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二)其他国家高校融入社区发展分析

牛津大学从中世纪开始就与牛津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它与社区互动和服务于社会,但维持了现今的高度自治的校园文化,造就了小巧、古典、典雅和底蕴丰富的牛津城,最终,牛津城成为一个生活稳定富足、文化品位高尚的古典模范社区。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时代,它丰富着社区文化的内容,同时也给群众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在北欧,各国将教育政策的重点放在使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紧密地结合,形成一体化的育人机制。高校和社区之间进行了良好的借鉴利用,高校利用社区资源教育学生,而社区则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对社区民众实行终身教育。日本也曾提出“学社融合”计划,并将之作为面向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措施。“学社融合”旨在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出青少年不仅应当受到在学校内的常规教育,同时,社会大环境也是学习的有利途径,并可以更好地将常规教育模式下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社区、社会综合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融入“三社联动”尝试的现状及问题

“联动”力度不够。“三社联动”的目的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系互动,以此弥补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上的不足。因此,其核心在于“联动”,但实际上,三者的联系互动机制还没有效形成。三社都是分动,而没有联动,没有产生1+1+1>3的效果。

协调及运转体制没有形成。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和社工人员经费是靠有关领导帮助解决的,社区活动很难运转和继续。这反映出联动很难得到高效运转和及时协调,根本原因是原有的行政体制还没适应新的社会形式,也反映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工作分配混淆。一方面,作为“三社联动”主题的社区居委会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去完成三社联动的要求,甚至排斥;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在行政事务与工作精力分配方面,会受制于上级部门的管制,在工作分配上缺乏自主能力。受种种原因影响,本来出发点是为社区居委会“减负”的“三社联动”工作,在实际操作时有可能直接转变成对于社区居委会的压力。最终导致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三社联动”失去动力和支持。

缺乏新鲜力量。任何事务的出现都会伴随着适应、调整和推陈出新,最终被大众所接受。作为世界各国文化体制延伸的潮流,“三社联动”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不断增加的新鲜力量。作为一个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吸引着更多的准大学生投身于社区服务的专业学习中。但实际这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堪忧,形成了有社区服务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无用武之处,和社区服务缺乏基础人员的尴尬情况。“三社联动”在中国还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理想,高度完备的社区体系尚未形成,急迫地需要大学应届毕业生将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完善,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作为高校与社区联动的关键环节,政府和高校要加强对社会服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三社联动”添砖加瓦。

四、构建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管理路径机制

(一)科学校园管理推动高校与社区互动及社会文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道德觉悟,真正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1]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评价和激励,这会更加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体现,会为他们进一步服务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本身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在高校与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向外输出自己的理念及文化,以此促进社会文化及精神文明发展及传播,同时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文化。由此看来,高校对社会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高校通过进行社会文化活动,促进了它同社区文化的交流和传递,用科学、文明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加深社区文化。[2]机构应包含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如知名学者、政界人士、社区管理者及部分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可以应对不同领域产生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该机构主要负责高校与外界工作的协调,合理安排教育及人力资源,加学生参与社会互动。要创新社区发展模式,建立新型社区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高校开展社会教育及社会服务工作,使二者建立良好互信关系,[3]最终使二者成为高校与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政府―高校―社区形成三维互动融合机制

高校与社区互动是一种便民利民的尝试,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政府需意识到该尝试有益于城市建设,正确合理地引导,明确相关责任机构,为高校与社区互动保驾护航。[4]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健全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确保高校和社区高效互动,政府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法律条规,让理论问题真正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并将二者间的互动法制化、正规化。

(2)建立评价、激励、改进机制。实时监管高校及社区互动情况,对双方互动理论与实践进行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推陈出新;鼓励更多高校融入社区实践,加大合理宣传。

(3)政府应对社会工作专业加大保护与支持力度。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多,很多大学逐渐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广泛培养及吸引热衷于该专业的准大学生。但往往实际情况与理想相悖,该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往往缺少很多优势,根本上说就是社会中还没有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对于多数社会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就相当于失业。他们怀着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梦想钻研学习,最终却是没有“用武之处”。政府则需要真正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并联合大学中的社会服务专业,挑选优秀的毕业生投身于社区服务中,选择适合他们的岗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武装民众的头脑,这将是一项共赢政策。

(4)开发和组织高校及社区间活动。制定合理方案,而后实际操作,提高高校内设施利用比率,居民可以使用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利用场地,实际地获得身心娱乐、强身健体以及精神享受,以此建设社区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田浩.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5(02):30-33.

[2]李焰.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新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06):36-38.

[3]张湘富,顾鸿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59-60.

大学生服务社区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6-0101-03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点是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倾向,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社会,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方方面面的得失。主要表现:(1)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重视个人价值与利益实现,轻视集体与社会价值利益。(2)在个人理想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轻理想追求,重物质实惠,个人成才意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比如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首先看工资待遇高低,再看地理位置好坏 (偏爱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还要看单位知名度和岗位好坏,较少考虑自己能力胜任情况和特长发挥,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3)由于大学生个人意识增强,以个人意识取代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对国家责任、社会责任持“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态度。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家庭教育来说,当代大学生作为95后一代,基本上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而强烈的责任意识,而且这种责任意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强化,但是这种责任意识并没有随着进入大学而得到深化和扩展,并转化为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实现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第二,从社会教育来说,社会和时展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方面,社会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但在同时它又使大学生产生利己主义、个人本位和金钱万能等思想,特别是在今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责任观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行其道,腐蚀着人的思想,误导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三,从学校教育来说,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上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思想意识不到位、导向有偏差以及教育方法简单等等。

二、社会实践是培养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基本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它的本质特征告V我们,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能培养和深化对个人社会责任的认识。通过服务和贡献社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可以从中体验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崇高感,从而更加坚定履行社会责任意志,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有效渠道。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就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社会调查研究、岗前实习实训等,这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理论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不竭动力。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社会服务,创造出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总结和反思,可以习得新知识,提高了自己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加深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亲身获得了履行社会责任带给自己的崇高感和愉悦感,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改造,更快地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社会责任增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使学生在更加准确地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一方面,大学生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贡献社会,服务社会;但在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理想、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差距,在实践中通过磨练提高,取长补短,大学生可以更快地缩小这些差距,更好地实现自我的社会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今学校和老师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越来越灵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总体来讲挺高,而且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认知也较为全面。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因为社会实践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学校或者老师的教学安排就能解决好所有的问题,而且有些社会实践本身也缺乏系统设计与研究,所以存在着社会实践走走过场的情况,学生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没有明确的角色,没有合适的任务,从而产生无责任的体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就是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实质认识不够清晰、全面,对社会责任重视不够。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依次为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岗前预演、勤工助学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所占比重最低,只有20%。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为了服务社会,有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图个新鲜”、“觉得好玩”,有的甚至是“大家参加也跟着凑数”。

三、充分挖掘和实现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越来越重要,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其重点有三:

第一,做好社会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将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做到系统设计,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有针对性的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具体要求是实践教学目标明确,选择载体可靠,学生责任清晰,实践过程可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合适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承担明确的责任。比如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企业或者公司员工,他必须具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他必须对他的岗位、工作和产品负责,他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等。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既能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又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创新载体,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三下乡、进社区、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顶岗实习(实践)、认知实习(实践)等等。要保证社会实践的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和应景之作,关键是实践载体的选择。载体选择的第一原则是就近原则,比如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时空限制相对较少,体验性和学习性也很强,涵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区帮扶、社区文化、医疗、卫生、科技、法律等方方面面,可以结合社区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巩固和提高,所以社区志愿服务是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社会实践固然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技能,但服务社会理念更要贯穿始终。有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大多是慈善公益行为,是爱心奉献,理应得到社会赞许和褒扬。这实际上是学生对自我公民角色和责任认知不清导致的片面看法,它与当代大学生公民主体性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弱化有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履行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奉献个人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的是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这是一种双赢的公共利益,它从来不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奉献与付出,所以社会实践在本质上又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小结

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关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在心灵深处蕴含着较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社实践就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一把钥匙。大学生本身也对社会实践具有很高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只要高校和老师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科学设计,认真组织,不断丰富其内涵,挖掘其社会责任价值,就能够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平台。

Abstract: At present,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which is caused by both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and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practice is the basic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channel and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ke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hrough social practice is to design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an all-round way. The key point is to choose effective carrier of practice,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c responsibility.

上一篇:智慧社区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区总结大会讲话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