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9:39:55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尤其是机械工程专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环扣一环,结构紧凑和合理,因此,课程和课程之间联系很大。但是,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似乎并没有涉及到化学这一学科,更多的是涉及到数学和物理。其实,机械工程和化学关系也很大,理解到这一点,还可以把本课程作为机械制造课程群的基本课程之一。如《工程材料》课程:材料的结构涉及到化学的物质结构内容,不锈钢涉及到电化学腐蚀内容,化学热处理更是直接和化学有关;《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各种热加工都不开化学热力学知识,冷加工离不开表面工程和摩擦学知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钢材表面的预处理、表面成形的工艺确定、表面质量的确定、各种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各种先进制造工艺等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再制造》课程:由于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腐蚀、断裂三种,因此,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离不开表面工程、摩擦学、电化学、纳米技术等化学知识。由于本课程理论较深,偏科学,机械工程学科相关课程实践性较强,偏技术。事实上,理论和实践、科学和技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而言,它们存在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由于生产实践需要创建了技术,然后提高到理论上来,再反馈到技术中去,促进技术更一步发展;二是在实验室中揭示了某些基本规律,建立了比较完成的理论体系,然后再在生产技术中创建全新的技术部门。比较化学学科和机械学科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科学和技术的辩证关系。

2结合专业实际,阐明化学基本原理

在讲解教材主体部分的时候,应适当结合机械工程专业特点,这样讲解起来学生印象较为深刻,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大一阶段逐步渗透机械工程学科思想。如讲解物质结构部分,化学的结构是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各种结合键结构、晶体结构等,这些内容纯粹是化学知识,其实,结构的范围很大,机械工程也有宏观的结构。如轴上有键槽、轴肩、挡圈等,连接结构有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等,机构结构有平面连杆、凸轮、齿轮机构等。这些都是结构,只不过和化学的结构从内容上不一样,但从结构决定性能的角度看,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结构的尺度不一样,一个偏微观,一个偏宏观,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都是跨尺度研究。再比如化学的合称,在材料界称为制备和加工,在机械上就是机械制造,名称上有差别,实际各自的角色都差不多。学院除了机械工程专业以外,还有三个专业,分别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生应对一个学院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讲解反应部分,这部分热力学知识涉及到能量的改变,在学院这几个专业里面,都要涉及到能量的转化,机器和汽车涉及到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等相互转换,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有专门传递能量的过程工程;同时,该部分和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密切相关,过程设备壳体制造的准备工序第一道就是钢材的净化处理,以清除材料表面的锈、氧化皮和熔渣等;讲解电化学部分,也可以结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某些过程机器防腐蚀的特点来讲解。事实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前是化工机械专业,是化学工程各机械工程两大学科结合起来的。

3结合宁夏地区实际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但同时大学也要服务社会,从这个角度讲,老师应了解本地的相关企业,对于学生而言,也要清楚自己的专业和所学课程和当地社会的关系。,在讲解熵变时,可以联系能源的开发前景和利用效率,找到更加清洁与高效的新能源,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等[2],可以结合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来讲解;讲解溶液部分,涉及到渗透压概念,纯粹的讲解概念学生肯定感觉到太学术,不清楚和身边的事物有何关系,如果能结合宁夏地区的盐碱地实际情况,了解到盐碱地不容易种庄稼就能很深刻的理解渗透压这一概念;讲解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时,可以参考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铸铁的非铁元素含量较高,从而凝固点要比铸钢低,所以共享集团的铸铁温度要比铸钢温度低;在讲解电解池部分,可以结合宁夏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电解铝、宁夏天元锰业集团电解锰来讲解;在讲解化学和环境这一部分,可以结合银川污水处理厂采取的水处理流程环节;讲解表面工程与摩擦学的时候,可以结合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公司的轴承保持架均要采取磷化处理,区内其他机械公司的机械产品均离不开摩擦学知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了,又了解了当地的企业主导产品。

4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学习,要有一定的热爱才会学好,学起来才有主动性。因此,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化学发展历史,化学与诺贝尔奖,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学科前沿等有趣的典故、故事。如人们利用扫描纳米探针技术进行原子、分子尺度上的机械刻蚀,操纵单个的分子、原子,将单细胞核酸分析技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目前已经能够进行乳腺癌特异性RNA中某种结构的测定[3]。以及向学生介绍化学理论已经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为社会、生活的进步带来的贡献,化学的面临的难题等[4]。让学生知道化学学科不再枯燥,严密的化学学科也存在娱乐性的一面,还让他们清楚化学学科和社会、生活都有关,更别说机械学科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共性规律,增加科学素养和情操。

5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掌握思想、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思想,本课程设置了三个专题: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这三部分主要由学生讲解,原则是学生要讲清楚知识点,讲清楚化学与这些主题的联系,并且一定要联系宁夏地区实际讲解。把班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讲解一个专题,每组确定一位组长,让组长给组成员分工,主要包括查资料、作PPT、演讲者等。任课老师首先把每个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需要查询的书籍、期刊文献、图片、网站等给学生交代清楚。讲解的时候,该组学生全部坐在前面,讲解完后,其他组学生自由提问,由本组学生负责解释和回答。

6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工程实际中会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因此,考核方式与机械工程其它课程有所差异。课程考核采取全程考核,多种方式并存,期末考试考试采取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如下:(1)在三个专题讲解环节要求是每个学生参入,但是分工不同,有的查资料,有的做PPT,有的讲解,而且课堂有问答互动。本环节,我给每位学生的起点成绩为60分,让每个参与的学生保证及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分工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分数。(2)小论文环节该环节是每个学生自己完成的环节,在上述各小组分组讲课之后,根据现场讲解及师生互动情况,每位学生把专题讲解总结成小论文,小论文角度不限,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理解,但要兼顾本地区、本专业等基本原则,要求内容正确,层次清楚;图标规范,语言通顺;论证合理,思路清楚;参考文献等要有出处,是网络来源,要写清楚网址。这为学生以后写科研论文也打下了基础。(3)期末考试环节本环节采取闭卷考试,学生作答。本环节不仅是考学生,也考老师自己。由于本课程的实际情况,试卷中尽量少出现计算、推导等试题,大部分试题侧重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因此,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知识点丰富,了解各个学科(如物理、化学、力学、材料、生物、尤其是机械学科等)的内在联系和交叉、衔接情况,也要清楚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实际情况。

7结论

(1)在机械工程专业开设大学化学课程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对于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化学基本素养和情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经过去年的课程考核情况,该考核方式普遍被学生接受,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将总结更多的教学规律,探讨理科和工科的学科交叉和渗透情况。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85-03

1 前言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决定从2010年起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扩大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因此,对于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研究成为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与发展较好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还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随着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已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以美国、英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因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相比起我国发展较为成熟,他们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成功的教学实践是我国学习的对象。美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性的人才,所以英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重点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比英美等国家晚,但是发展较快,效果较为明显。日本研究生院设有研究型学位课程和职业型的专业学位课程,强调把专业学位和职业资格联系起来。所以日本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符合社会各行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学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很多,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完善做出巨大贡献。江慧云[1]从教育实践性的角度,首先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刘红[2]首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强调课程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改进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王燕萍[3]从职业性的角度,分析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认为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揭示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胡玲琳[4]首先比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论文评价等几个方面分析这两种研究生教育形式的区别,并相应地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较快,学术界对其培养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专业上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械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系统分析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

3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生产制造、机械设计、测试与控制、使用和维修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所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测试技术及控制工程技术等,培养新成品设计和研发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的能力、生产设备使用及其维修的能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这一点显然与学术性研究生有所不同。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教育质量方面都取得显著发展,但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最初阶段,并没有与招生规模相适应的改观,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同,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直接体现一所学校的培养方案。虽然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机械工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是参照学术型研究生的。虽然有的高校提出明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与操作中,对这一目标的贯彻和落实做得不够好,导师和学生本身都没有真正明确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毕业要求上,大部分学校对机械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有严格的要求,不过对于机械工程专业型研究生却没有明确的论文要求,甚至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也没有明显的区别,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毕业论文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与此同时,很多高校把教育重点仍然放在对学术人才培养上,而对于实用性和实践的培养缺乏力度。

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应用性 课程是研究生教育最基础的工作,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就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我国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专业性和应用性,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充分突出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应用。但是就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来看,对于所开设课程还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完全没有体现出实践应用能力,有个别高校甚至直接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照搬过来,这样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对其以后的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笔者认为,实践性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精髓所在,我国高校应该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来开设生产实践课,没有去车间生产一线更直观地学习产品的工艺流程经历,就体现不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的特征。

导师队伍实践能力较弱,“双导师”制度形式大于内容 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领路人,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和培养方式,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甚至以后的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导师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但是,我国高校目前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区别没有明确的概念,基本上专业型研究生的导师都是之前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于是自然而然延续着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方法。

“双导师”制度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即设置两位导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别对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指导[5]。不过,就目前高校的培养情况来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落实得并不理想。

一是因为校内导师的工作主要是科研工作,缺乏在一线岗位的实践经验,所以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指导。

二是因为企业导师一般都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本身和学校没有直接联系,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指导。据了解,身边有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甚至在毕业前都没有见过校外导师,有的学生最多只是在刚开始给校外导师送聘书的时候见过一面,整个研究生生涯没有任何联系,更别说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因此,许多高校的“双导师”制度只是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研究生教育中,尤其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实践部分是重中之重。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了高校必须保障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但是,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没有得到校方的真正重视,个别高校甚至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直接删除,或者只是在培养方案里面规定必须有实习环节,根本没有真正去落实。校企合作方面,虽然学校和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模式,但具体实施还是以高校为主,企业只是走个过场,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没有让学生到企业真正实践。高校为了应付培养方案的完成,企业为了宣传自身品牌,所以联合培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双赢”,并没有真正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6]。

学位论文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标准,缺乏与实践结合 就目前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位论文仍然是衡量研究生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成为评判研究生是否可以顺利拿到学位的重要依据。但是经研究发现,很多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单一,没有体现机械专业的应用性。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时,没有考虑实用性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对企业的某些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只是为了更容易完成毕业目标而去选题。因此,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用性较差。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早已习惯了学术型硕士论文的标准,所以他们也很难做到结合专业型硕士的实践需要,也就无法解决学生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校外导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用性得不到保障。

4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补充各领域的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开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是到企业工作,社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要紧随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行业角色,其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典型的理工学科,机械工程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功底和杰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本领域的前沿和动态,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探索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独立开展项目研发和科学探究工作的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学校应着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积累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职业素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就业创业优势。

优化课程体系,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应确立理论学习的中心地位,同时加强实习任务的布置。专业课应重点强调职业性,结合行业需求灵活规划设定课程体系,学以致用。针对专业基础课程,优先聘请拥有丰富工作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针对实践培训课,可结合具体条件组织学生到企业接受现场教学。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每部分课程都设有最低学分要求,学生只有修够了规定的学分才能合格。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严格按照学校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适当降低理论学习的学时,代之以相应的应用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研究生阶段,导师是和学生联系最密切的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决定了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甚至以后的人生道路。对于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仅需要理论型导师,还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首先,学校在确定导师时,不仅要对导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进行考察,还要考察导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在聘用校外导师时,要选定多个候选人,并对每个候选人进行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的考核,聘用那些技术水平高、责任意识强的人。

中国矿业大学为了保证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精心挑选校内外导师,使校内外导师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工作加以指导,同时要求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定期汇报沟通。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08-02

“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当今高校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主要目标定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学术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增强研究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直是企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1]。

2009年之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在工程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术型研究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形式,并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次年,国务院学位委员颁布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2011―2014年近4年来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进一步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及比例逐步增大,学位类型结构日趋合理。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扩大招收,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调整,需要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和发展具有郑州大学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1 专业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涵义及意义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培养以国内高校为主导,在行业企业的支持下,科学预测行业企业人才资源的前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学位论文设计指导等,提高实践训练针对性,坚持把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通,突出能力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行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论文研究的三段式培养模式[2-3]。

校企联合培养能够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需求信息、政策支持和财政资源,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形成“产学研”结合,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就业及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可以同时满足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目标,实现“三赢”。

2 现有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岗位的能力仍未达到满足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受传统研究生教育观念和科研实验条件的限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念认同度较高但实际认同度较低,较多地照搬了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毕业论文选题、论文评价等方面,没有进行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缺少一套偏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以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不能凸显,未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郑州大学机械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包括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四个专业,每个专业下有4~6个研究方向。而机械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仅有“机械工程”一个专业,一个研究方向,随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快速增加,研究方向的细化问题日渐突出。(3)专业型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不完善,现有培养模式虽然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但在实际运行中校外导师的选聘方式、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及导师的管理等环节没有系统化,统一化[4-5]。(4)现有培养模式虽然建立在校企双方配合的基础上,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实际培养过程中校企未能紧密有机地配合,校外导师沟通和指导不足,学生不能保证至少一年的实习时间,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能力。

综上所述,调整优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培养实践新模式,从而实现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变得更为迫切。

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对象,改革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方案,拓展研究方向,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使得专业型研究生成为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专业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在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同时,又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原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改革的目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建立双方对口的管理部门,通过广泛调研,收集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需求,共同修改和制定机械工程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其主要包括培养基本要求(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制与学位、学分要求、课程设置(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开设特色课程)及学时分配、课外培养计划、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毕业要求等。这既保证了保持和加强校企间的联系和沟通,也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6]。(2)“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健全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在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在保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掌握好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同时,保证至少有1年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时间,以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校企双方联合实行三段式培养:第一阶段在学校进行1.5学期的课程学习(入学年9月至第二年4月);第二阶段在企业进行一年以上的工程实践训练(第二年5月至第三年9月);第三阶段根据现场课题进展情况,可以返回学校或继续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第三年10月至第四年6月)。这种三段式培养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3年不断线,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3年不断线。(3)联合设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把高校与企业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重要科研平台。以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新型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针对企业产品技术及创新需要提出研究课题和项目,双方提供研究人员共同成立项目攻关小组,研究生直接参与。科研实践基地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大量具有实用性、适应企业技术攻关的论文选题,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保证。(4)面向“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聘请合作企业人才到我校兼任硕士生导师,改善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负责制,共同完成学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评审和答辩。制定严格的导师考核标准和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给予警告或取消导师资格,对于优秀的校内外导师设立奖励机制,促进校企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建立起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新模式。(5)构建基于“订制+联合培养”协议的定向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根据用人企业单位的职能和标准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制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型硕士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形成一种合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保证了研究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了研究生学习的目标性。从信誉、业绩、专业对口等多方面对参与“订制+联合培养”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考察,以保证“订制+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学校与企业根据订制培养目标,协调落实教学计划,检查培养过程,及时作出修改和完善,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7-8]。

4 校企联合培养中的典型案例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三门峡中原精密有限公司近来保持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作为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双方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已顺利联合培养两届数名“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直接参与该公司磨加工主动量仪产品的研发和调试工作,解决了公司原量仪只能够监控简单的孔、轴和平面的加工过程等系列问题,通过开展大量面向不同特征工件的磨加工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资料,为完善的磨加工主动量仪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受到企业的好评,同时,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 结语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模式的改革将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相关建设成果亦可在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得到共享。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和改进,“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将在相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到示范性作用,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轶,何晓琼,陈维荣.工科类研究生实践阶段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180-182.

[2]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6-80.

[3]沈豫浙,王成军,张瑞.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269-271.

[4]刘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1(9):176-178.

[5]陈兴文,赵丕锡,马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3):558-561.

[6]王艳,施志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4):69.

[7]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6.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68-02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CHEN Sa MAI Yun fei LUO Yan ji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Abstract:Theteaching objectiv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is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have plenty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So the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is put forward,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ingle teaching mode、dated teaching content and no balancing teachers and so on.In teaching process some resource of network and some skill about how to write scientific englishpaper are introduced, which will enhanc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The class is activity by using multimedia.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eaching reform is effective.

Key words: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强,要求大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机械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2]。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将英语语言学习上升到将英语作为应用工具,即把英语最为本专业服务的工具来学,而不是把英语作为语言专业来学,这也是公共英语语言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本质区别[3]。

机械工程类专业涉及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机械CAD/CAM、液压与气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课程,不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且知识更新快,这使得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的教学难度加大。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该文从机械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探讨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方法。

1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中国在大学教育中一直都实行英语考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延续使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都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4]。但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除了具有基本语言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需要学生能够用英语来组织表达机械工程、机械理论和实践操作等等。

当前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如何在专业方面对外交流,如何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都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更显得迫切。在机械行业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比比皆是,,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会大量进口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这些都需要能够读懂大量英语原版资料,能够和外国技术人员交流和合作,毕业后的大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胜任这些工作,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专业英语也是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要。对于需要读的学生,要了解本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必须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文献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所以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的掌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 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单一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专业词汇多逻辑性强,理论推导多,一般阐述的都是原理概念,而且英语文章中长句比较多,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初接触者比较难以适应,学生会感觉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由于教学方式受到传统英语长期教学的影响,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只是一味讲课,每次课的教学就是听写单词、翻译文章、课下作业、最后测验考试,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形成了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个别老师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课本上的文章语句逐一进行翻译,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想要学习的积极性。

2.2 专业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难以平衡

针对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而言,一些工作较早的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也科学有效,但是在英语方面可能由于工作年限过长平时接触较少、使用频率不高,使得在专业英语授课的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而年轻教师刚毕业不久,一直在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大量外文文献的阅读,使其专业英语水平较高,但大多数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课堂组织能力和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有所欠缺,同时由于缺少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在专业知识熟练度和广阔度方面,以及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更好结合起来能力上都有待提高,因此在上述两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关系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3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

3.1 教课内容的改革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学校图书馆中文和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资源。常用的外文期刊数据库包括Elsevier公司的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学校图书馆网站都有。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库,如何查找自己需要的外文文献,来引导学生查找与每次上课内容相关的国外文献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英文原始专业文献,扩大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积累了一定量的专业词语,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知识。撰写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完成的工作之一,随着当前各个大学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学习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文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迫切需要。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方法及科技论文需要遵循的各种标准、规范和语言习惯等。在讲解过程中需要以标准的学术期刊论文模式为基础,详细介绍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如何撰写和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论文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提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实例分析,介绍写作过程中的技巧运用,使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理论上的泛泛之谈,而是能够使其结合所学专业,有所启发,并在写作中加以实践的。

3.2 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素质

针对上述专业英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学院积极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针对出国访学的老师,回国后必须要担当专业英语课的教课工作,这些做访问学者的老师,本身已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国外经历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他们担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外机械工程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开拓视野,同时还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在教学实施环节还要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播放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活跃了教学氛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每次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播放一些相关内容的科普性英语短片,比如介绍机床加工工艺、数控机床自动控制、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等。由于刚学完相关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看、听、讲,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专业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改变他们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导,教师教学为引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是继大学英语后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必须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迅速而切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力量方面改革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红梅,唐德文,李必文.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3(8):51-52.

[2] 冯锦春.浅谈大学生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J].教育教学研究,2011(9):98-100.

[3] 郑理.高校机械电子类专业英语教学途径的探讨[J].成都工业大学学报,2014,17(1):117-118.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领域;地方高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会强(1976-),男,河南洛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忠举(1976-),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项目(项目编号:JG2012B037)、湖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2010A016)、工程硕士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JY-05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17-02

一、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背景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湖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仅长株潭区域内就拥有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湘电集团、江麓集团、平安电气、南车集团等数十家知名大型企业,根据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装备制造业年均可实现23%的增幅;为适应这一跨越式的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也相应有如下要求:第一,数量大,且尽量为通用性人才。第二,拥有较丰富的现场经验,熟悉一线生产、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一线设备、熟悉一线人文环境,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第三,具有时效性。新进的研究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和磨合,市场变幻莫测,往往因此会耽误很多机会。第四,忠诚度。要求人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正是为了适应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由高校和企业合作,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目标,为大中型机械领域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将本领域前沿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工程实践及工程管理能力。2009年度,获得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139家,仅次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绝大多数新增单位是地方高校。

目前,长株潭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沙工程机械、长沙汽车产业、株洲电气机车、湘潭钢铁冶炼和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作为机械类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之一,湖南科技大学目前已经招收了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3届,在招生、培养、管理、考核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里,本文将就如何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地方高校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

(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

(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

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

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

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

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三、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

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

(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

(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

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

(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

(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

(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

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

(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

(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四、结语

工程硕士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培养过程涉及企业、学员、学校三方,其管理过程更为复杂,只有努力实现地方高校、合作企业和研究生协同合作,对于培养过程各个具体环节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学校放心、学员满意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5):78-79.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学会*6年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体现民主办会,集思广义,学会如期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讨论研究学会工作,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1、*6年1月15日理事会根据学会章程规定,经学会秘书处提议,理事长批准,为充分反映各位理事的意见和建议,以信函的方式召开了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进行了三项表决;五届三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报告;召开*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建议;对五届理事会《学会章程》的修改建议。

2、学会根据理化专业委员会的实际情况,3月份组织筹备了理化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据民主办会原则,学会已在团体会员单位,机电行业机关单位和知名人士中,开展了广泛征求候选人的提名工作,使专业委员会工作更加完善。

3、继续开展学会新会员申请、登记、办证工作。上半年申请办证新会员95名,会员总数由上年的849名增加到945名。我会将把此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并建立规范、不断完善会员制定。这一工作得到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以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

4、根据实际情况,届时调整本会各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确保专业委员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协助理化专业委员会开展了换届选举筹备工作,积极指导、支持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项活动。

二、积极参加各种会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学会工作。

1、*6年2月27日~3月1日学会派王银岐秘书长参加了在厦门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

2、*6年4月26~27日,学会派人员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四次会议,同时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八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3、*6年7月6日学会秘书长王银岐,秘书严江斌参加了由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科协联合举办的“首届*民间组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论坛”。这次论坛对于提升民间组织地位、扩大社会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4、*6年11月17日-21日学会派人员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三、学会始终把学术工作做为立会之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会影响力,着力推动机械工程学科建设。

1、积极、认真筹备并承办了“*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会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机械工业技术进步,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改进学会工作方式,推动学会发展,为全体会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根据北京等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会议协商精神,*6年7月20-22日由*机械工程学会负责承办了第二届论坛。共有122人参加论坛会。这次论坛会学会共征集论文88篇,(其中北京33篇、辽宁13篇、*42篇),所征集的论文已编入会议论文集中,并为212名论文作者颁发“*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此项工作,主要由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西部边疆组成联合体,相信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必将推动*学会的工作。学会对会议的参观考察及会议食宿都做了精心的安排。

2、为了鼓励和表彰我会会员积极参与学会和各界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会下发通知,将收集我会会员五届理事会以来(*1年-*6年)撰写的学术论文中获得奖项的论文,编辑论文集颁发给会员。共收集获奖论文80篇。

四、学会始终把组织开展优秀科研项目征集、推荐申报,举荐优秀人才、开展科技成果的申报评比工作做为会员服务一项具体工作常抓不懈,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显示会员单位的技术水平。

*6年3月15日,学会组织申报了*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推荐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厂完成的“220KV铁路单相牵引变压器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乌鲁木齐金穗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乌石化分公司净化厂和我会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完成的“炼油碱渣,三泥处理技术研究”项目。

五、*6年5月学会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及各位理事,推荐学会工作成果和学会先进工作者,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年11月份召开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和*机械工程学会将要召开的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做充分的准备,对涌现出的学会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以达到表彰先进、激励工作,促进学会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的目的。

五、学会始终把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集成学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作为学会不断壮大的推动力,促进学会持续发展。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维吾尔自治区分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了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

为了认真做好今年11月份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学会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各大院校、企业,大力宣传“资格认证”的基本特点、认证对象、认证条件和对认证有关问题的解答。除了走访和宣传,学会还在行办的机电网、自考办网和《*机械电子》杂志上进行宣传。*6年已有31名会员报名参加工程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这一工作作为学会的长期任务要抓紧、抓好。

2、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6年月开展化学清洗人员培训班,有56人拿到了上岗证书。

六、大事记再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

*6年6月学会认真完成*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以来的大事记。大事记再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机械工程学会成立后,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机械工业不断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自由化到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学会服务于机械行业,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各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学会,认真做好以上的学会工作,使学会的各项工作完成的很顺利。

理化专业委员会为了及时掌握我区各企业、事业单位变化后理化检验方面的变化信息,对我区理化实验室概况进行了广泛调查,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积极筹备理化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

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继续开展化学清洗工作和编辑出版“检验与研究”杂志。

压力容器专业委员会组织人员到北京学习,取得专业培训证书,以便更好地为企业解决急需的上岗人才,保证疆内压力管道设计的完全性、科学性和经济合理性,促进*的经济建设和稳步发展。

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为企业排忧解难:1.自治区文光水泥厂大型球磨机150千瓦电机轴头断裂,请求予以诊断,学会应企业所急,积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分析诊断,指出了该电机沈阳电机出厂前就潜伏了质量问题,并出具了相关分析证明,得到生产厂家的认可,为企业赔偿了经济损失。2.为石西油田解决了大型抽油机结构件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开裂。3.为克拉玛依采油二厂诊断分析了游梁抽油机驴头开裂问题,予以改正,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指出了行业中的传统错误。4.为克拉玛依采油三厂解决了抽油机刹车安全问题,得到了油田安全环保处的认可,受到行业的好评。5.为油田抽油机设计了快换皮带装置,提高效率20倍,该装置已在油田得到大面积推广。

八、学会始终把编辑出版刊物,做为学会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的阵地,及时做好《*机械电子》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

1、《*机械电子》杂志已成为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渠道,是学会宣传团体会员单位新产品、新技术的阵地,是同兄弟学会交流地主要渠道。杂志向全国30多个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会每位理事每期赠送一册,受到兄弟学会和会员的好评。*6年共出刊四期,刊登论文80余篇。

2、我会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的《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专业性强,内容涉及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检测、化学清洗、维修护养、防腐处理、水质监测、安全阀校验、无损检测等专业。*6年共出刊三期,刊登论文60余篇。

*7年全年年工作安排意见

1、开展有特色、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学术活动,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联动、协同优势,努力创出一批学术交流的“精品”。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推广和宣贯普及工作,大力开展“金桥工程”,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抓好个人会员的登记和学会会员专家的建库工作,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完善会员联系管理机制,及时为会员提供更加广阔的服务,增强广大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继续抓好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5、积极开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开创资格认证工作的新局面。

6、抓好各类奖励和论文推荐申报工作,以显示学会的水平

7、继续做好《*机械电子》杂志和《检验与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积极宣传团体会员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发挥杂志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

8、完成好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治区科协、行业主管部门安排的有关工作,创造一流的成绩。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机械工程 产学研合作教育 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如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结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构建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2,3]。以我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主要研究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群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具有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以及经营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4,5]。

1 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国内众多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因此,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工程专业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机械工程专业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以及组织管理和市场经营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 课程体系建设

2.1 课程体系

2.2 课程群建设

14个模块对应着不同的课程群,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完成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

人文管法社会知识模块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人文修养,通过这个课程群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模块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基本技能模块是通过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能较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及其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分析、模拟和计算夯实基础;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然科学知识模块是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子学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建模求解、设计计算、系统分析与预测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底。

专业基础模块是通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工艺、操作等基本能力。

专业应用模块、专业训练模块是通过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械工程设计、制造、性能检测、质量管理的原理与方法,通晓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使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机械模块、起重与运输机械模块是在综合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工程机械、起重与运输机械、电梯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加强工程机械、起重与运输机械的设计制造、检测控制、组织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备本行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

创新知识模块、创新训练模块是通过TRIZ理论与方法、专利写作与申请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机械工程专业创新设计与创新制造能力,能够跟踪本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

工程认知实践模块、工程项目实践模块、工程岗位实践模块是通过各种教授讲坛、企业家讲坛、前沿知识讲座、企业管理讲座,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机械工程企业和经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初步培养学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新产品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市场经营工作的能力。

3 结束语

根据学校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四层十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匹配的课程群,推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家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高质量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云沛.高等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10-30.

[2] 韩毅曈.工科院校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15-35.

[3] 李和平,肖忠跃,罗淑平.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提升高校工科教学质量的探索[J].井冈山大学学报,2009,30(6):112-116.

[4] 李天生,徐慧.产学研合作提升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7):1-3.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一年来,学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围绕学会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为会员服务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学会工作为重点,不断发挥学会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学会的发展空间,大力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推广与宣贯,科技咨询及服务,行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技术资格培训,推进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和工程师进修大学工作,做好学会编辑出版和加强完善组织建设等工作,为会员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新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年重点组织开展的工作

一、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理事会的职能作用,适时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确保学会工作有序开展。

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理事长的领导下,充分分析了学会在新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坚持把加强学会自身建设,集体议事,集体决策,集体办会,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对学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确保学会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壮大。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已召开了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一次常务理事特别(扩大)会议,工作职能的调整,工作思路的确定,重要工作的安排,建立相关制度等,坚持集体讨论,加强透明度,使学会工作有序开展。

1、经理事长批准学会于*7年2月13日组织召开了五届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主要通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6年年会情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7年总干事、秘书长及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五次会议精神;总结了学会*6年学会工作;讨论安排布署*7年学会重点工作任务;讨论学会六届理事候选人建议人选推荐组成的情况;讨论学会机构设置和专业委员会调整、更名的建议;对学会《章程》和《会费收缴办法》提出修改意见;讨论各专业委员会和团体会员单位推荐的学会先进工作者和工作成果奖名单等,为*7年的工作完成和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于*7年4月10日召开了常务理事(扩大)特别会议。自治区科协于*7年5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按照*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要求,"七大"分配我会代表3名,委员2名,委员在代表中提出。学会秘书处根据科协要求,征求提出了推荐"七大"的我会代表、委员、科协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学会就以上事项召开了此次常务理事(扩大)会特别会议。会议审议推荐第四届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为周卫华、于胜存;审议自治区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为于胜存、王银岐;审议自治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推荐代表为于胜存、依马木艾山、王银岐;审议自治区科协先进工作者表彰候选人为王银岐。

3、根据学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了筹备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对六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建议人选进行了调整完善,对学会办事机构设置及职能调整建议和专业委员会调整、更名的建议进行了补充完善,对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拟表彰的学会先进工作者和工作成果奖名单进行了调整,对学会《章程》和《会费收缴办法》进一步进行了修改,收集并提出第六次代表大会拟表彰的学会优秀论文,起草了五展理事会工作报告等,为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认真的筹备工作。

4、*7年继续组织开展了学会新会员申报、登记、办证等工作,建立会员信息库,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7年又有44名个人会员正式加入学会,目前会员总数为989名,还有近40名正在申报填表过程中。个人会员是学会发展的基础,我会将按照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广泛吸纳会员,并建立规范,形成会员制度,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5、会费是学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保障。根据学会章程和会籍管理条例规定,学会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应按年度缴纳会费。为确保学会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学会及时做了*7年度学会会费的收缴工作。*8年学会要进行换届,要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还需要各理事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的经费。

6、为加强学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质量,*7年极积开展了学会质量体系认证的探索工作。*7年3月20~23日学会派人员在北京参加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并取得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7、为实施学会年检工作网络化,按照民政厅的要求开展了网上年检的工作。*7年3月6日派人员参加了*7年全区性社团网上年检系统培训班,完成了学会的网上年检工作,保证了学会依法正常开展工作。

8、组织开展了对学会*4-*6年的财务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表明,由于全体理事共同努力和配合,三年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会活动正常,积累逐年增加,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会费收入和支出符合会计制度,完整、真实,会计资料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没有发现重大违反财经纪律及法规的问题。

二、积极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协、民政厅和经贸委组织的各类会议和活动,接受业务指导,获取信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学会工作。

学会一直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按时完成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治区科协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向各位理事通报了会议有关情况,对促进学会的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年4月参加了自治区经贸委系统学会、协会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言交流了经验,学会被经贸委授予*6年度自治区经贸委系统"先进行业协会"。

2、*7年1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7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第五次工作会议。

3、*7年11月组织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长沙召开的*7年学术年会,九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座谈会,学会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7年度"先进学会",推荐的五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4、*7年3月参加了在西安召开的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工作会议。

5、*7年5月组织参加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学会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理事长张启曾、秘书长王银岐、理事于胜存被选为*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届科协委员会委员。为表彰六届委员会期间,科协系统各单位做出的成绩,本次会议由自治区人事厅、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表彰了一批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学会被评为自治区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同时学会秘书长王银岐被评为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学会已连续二届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7年8月组织举办了由大陆、香港高级会员与*机械工程学会会员联谊会。此次大陆和香港高级会员的来访,必将会加深我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和促进相互间更加密切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和相互交流、加强优势互补的信息渠道,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的经济协作构筑起了新的桥梁。会上每个会员作了自我介绍,加深了认识与了解。会员们第一次欣赏了精彩的*歌舞,并即兴参加了表演。香港营运学会与*机械工程学会互赠了礼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7、*7年12月参加了区民政厅召开的全区性社团工作会议。

8、根据自治区科协要求,准确、及时完成全疆系统*7年重点工作调查统计工作和科协综合统计年度报表工作。

9、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科协《关于做好自治区"捐书惠农"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了"捐书惠农"活动,得到了理事的支持,向自治区"捐书惠农"活动组委会捐赠了科普图书143册,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通过参加会议,了解了新的精神,开阔了思路,为完成好学会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组织参加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为行业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学习、提高水平的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术交流新局面。

学会始终把坚持开展学术交流作为基本任务,以提高质量和效果为重点,注意抓住行业的热点,紧扣企业和会员的需求,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和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了解新情况,掌握新信息,为提高学会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年5月学会为2年一届的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活动组织推荐了5篇学术论文,其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兵等撰写的《在逆向工程中复杂曲面重构技术的开发应用》论文获二等奖,*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军撰写的《*杏核破壳最佳截面的探讨》论文、*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袁逸萍等撰写的《制造网格中基于服务的工作流研究》论文、*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祁文军撰写的《基于ActiveXAutomation技术的焊接工艺优化系统的研究》论文获三等奖。

2、*7年6月组织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推荐了5篇论文,分别是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热电厂李彦林等撰写的"主蒸汽管道联络门断裂失效分析";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总公司张建成等撰写的"游梁式抽油机与摩擦换向抽油机特性比较";*科力先进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李力、张科撰写的"*网络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及实施策略";石油管理局机械制造总公司刘牧洲等撰写的"双驴头抽油机失载问题与解决方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孙文磊等撰写的"三维电气开关柜参数化设计与虚拟装配"等,以上五篇论文均被评为*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3、积极组织开展了*学会*7年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41篇,根据我会优秀论文评选暂行办法,经组织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

4、积极组织并参加了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机械工程学会*7年年会。该学术论坛由我会等七省区市工程学会发起,*7年增加新加入的山东、甘肃、宁夏省区机械工程学会,成为十省区市共同举办。*7年年会是在北京、*机械工程学会成功举办两届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的基础上,由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组织举办第三届。于*7年7月8-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我会组织了8人参加了主题为"又好又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学术论坛活动,我会向本次论坛推荐了10篇学术论文,全部纳入会议论文集。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扩大了我会的影响,也展现我会的学术水平。

5、学会铸造专业委员会组织9人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的第九届全国21省(市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全国各省、区、市*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认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对*铸造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很好的帮助和很大的触动,对新技术、新产品有更新的了解,扩大了*铸造行业在全国铸造行业中的影响。

四、学会始终把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集成学会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作为学会不断壮大的推动力,促进学会持续发展。

学会始终把承接行业技术资格培训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承接各类资格培训工作,做成品牌,提高学会的影响力,扩大学会的发展空间,促进学会的发展。

1、学会按照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7年的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为了认真做好*7年11月份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在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统一考试之前学会工作人员下基层,走访各大院校、企业,大力宣传"资格认证"的基本特点、认证对象、认证条件和对认证有关问题的解答。除了走访和宣传,学会还在行办的机电网、自考办网和《*机械电子》杂志上进行宣传。促使了有46名工程技术人员报名(因出差等原因),30人次参加了*7年11月份的机械工程师认证资格统一考试。*7年还组织*6年综合素质考试7名合格的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计算机、英语的考试,申报获得了工程师资格。到*7年底已有2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

2、组织学会特种设备委员会进一步开展了《化学清洗单位资质认证》工作,此项工作是学会承接职能转变,按市场规则规范行业自律行为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会开展资质认证工作的有效偿试。*7年共审查取证企业8家,举办二期操作人员培训班,40人参加了培训。此项工作的开展,较好的解决了化学清洗单位面临的困难,维护了行业利益,进一步提高了化学清洗单位的水平,扩大了学会的发展空间。

3、积极组织和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开展申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上岗资格证培训工作,学会成立了培训中心与焊接专业委员会一套机构二块牌子,具体培训由焊接专业委员会承担,制订了管理和控制文件,购买了焊接设备,培训了工作人员,于*7年4月3日获得了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安全培训机构资格,并发资质证书。*7年6月-7月分别举办了2期共计31人资格培训,并获得了安全资格证书。

4、积极组织和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会校合作培训技能人才的工作,开创了会校合作的新局面。经过努力,双方多次协商,促使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于*7年3月与*化工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为学校培训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填补学校实际操作技术方面教学力量的欠缺,借助社会力量来提高就业技能,另一方面学会可以通过技术培训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也是学会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拓宽新的社会职能的一项创造性地工作。*7年已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100人参加了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7年9月18日自治区举办的职业院校技术比武竞赛中,该培训班学员分别获技术比武第一名、第三名,学校和学生都很满意。

5、组织开展社会力量申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奖励的筹备工作。积极支持组织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代表学会开展为行业企业新产品科技鉴定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探讨新形势下评价技术进步的方式方法,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企业申报的"三项新技术产品"进行了鉴定。学会组织有关人员在总结评价技术成果和初审、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准备申请社会力量评审技术奖的筹备工作,拟申请开展*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奖励工作,填补国家奖励办法改革之后地方缺少行业技术奖励的空白。

五、积极为会员服务,组织开展申报技术奖、推荐优秀专家参加各类活动,充分显示行业优秀成果和人才的水平和优势,为行业发展服务。

学会始终把组织开展优秀科研项目征集、推荐申报,举荐优秀人才做为会员服务一项具体工作长抓不懈,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显示会员单位的技术水平。学会除了组织开展优秀论文推荐申报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奖申报和为有关部门举荐人才的工作,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

1、*7年3月,学会组织申报了*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铁路电气化建设专用VV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这个项目荣获*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为我区电工电器业赢得了荣誉。*变压器厂完成的"高速铁路电气化建设专用V/V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研制"项目,该产品生产制造完成后,发往国家检测中心试验,*6年2月一次通过所有试验项目,并于*6年8月在浙赣线金华变电站挂网运行至今,一切良好。

2、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独特的科技人才荟萃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会员单位,根据自治区科协《关于推荐参与司法鉴定工作专家的函》的规定,*7年我会秘书处推荐我会理事*第三机床厂副厂长季祥云、*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启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小演、*科力先进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力、自治区农牧机械局总工程师裴新民等5人为自治区科协建立的司法鉴定专家库的鉴定人。

3、*7年4月按照科协文件要求,经学会理事单位申报,学会秘书处审查,提出了*机械研究院院长周卫华、*第三机床厂副厂长于胜存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学会理事会按照《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评选条件,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周卫华、于胜存为《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建议人选,报科协审评。

4、*7年6月底我会根据自治区经贸委《关于建立"*行业专家库"的通知》和自治区科协《关于建立自治区科协专家库的通知》精神,为充分调动我会机械行业优秀人才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人才在我区科协管理和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学会积极向自治区经贸委和自治区科协推荐了具有特殊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专家40人。

5、按照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要求,为第一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培训工作专家库推荐了专家。我会12名专家成为第一批入库专家,将逐步参与机械工程领域继续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六、积极组织开展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拓宽领域,创立学会品牌,创造性地开展学会工作,不断壮大学会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学会始终把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为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培养行业人才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1、积极支持理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理化检验人员资格培训,为企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企业需求。*7年1月开展了第十四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班,共举办三期理化检验人员学习班,参加人员114人次,其中,取证59人次,换证55人次。还对换证人员进行了调查,做好了第十五期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换证人员培训工作。还扩大了合作范围,参加了"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联合会"工作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共同促进西北地区理化专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工作。

2、积极支持压力容器专业委员开展对压力容器和管道设计、审批、质保体系技术人员的资质培训工作,开展对学会有关人员资质培训取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了基础。根据企业所需,为中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举办了质保工程师持证上岗培训班,有4名质保师经考试答辩合格,取得了资格证书。为*建设发展设计院申报压力容器管道取证进行了全面的咨询服务。同时培训了4位GB、GC2设计审批人员,经考试答辩取得上岗证书。

3、积极支持焊接专业委员会*7年6月-7月分别举办了2期自治区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资格(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培训,共有31人次参加培训考试,获得了安全资格证。

4、积极支持、协助举办了*7年自治区制冷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共有57人次参加竞赛。活动中评出了团体奖6个、精神文明奖和团体组织奖各一名,个人奖第一至第六等奖各1名。其中,第一名获得者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高级技师证书、第二至第六名获技师证书。竞赛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双合格41名技工人员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5、积极组织开展了*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的工作。完成了*7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考试工作,共计新招生23人,组织65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对4名毕业学员组织进行了实验、课程设计、毕业答辩、综合作业等环节的考核工作。深入企业、学校广泛进行了宣传动员工作,加强了同自考办的衔接,在自考网和机械电子信息网站上开展了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宣传工作。积极协调了拟在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开办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师进修大学的作用,为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

七、积极作好《*机械电子》杂志和《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把编辑出版工作作为学会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的阵地,开展学术交流,传递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行业技术进步。

编辑出版刊物是学会的重要标志,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理事长的支持下,积极组织《*机械电子》的编辑出版工作,学会已成为该杂志的重要主办单位,对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学知识,为会员单位介绍产品和提供服务等开展了积极的工作。*5年组织进行了改版,改为通行的A4版。*7年共组织编辑出版4期,发行5*册,同全国30多个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流,学会每位理事每期赠送一册,已成为宣传行业和学会的重要阵地。期间共宣传、介绍团体会员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等20余次,发表会员论文40余篇,得到了广大会员的好评。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检验与研究》学术刊物,*7年出版2期,收录论文20余篇,本刊物有一定学术水平,活跃了本行业学术氛围。

八、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活动,组织推动各专业委员会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学会始终积极参与经济决策咨询活动,注重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优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7年各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7年8月-9月间,按照*科协的安排,学会派人参加了*7年"科技吐鲁番"、"科技石河子"活动。为科协推荐参加活动的工业化、太阳能研究、风力发电装备研究专家3名,派2人参加了活动的调研、咨询以及活动工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咨询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各专业委员会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活动水平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电工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全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共有22名技术人员报名参加了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公司输变电企业积极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学术研讨,共在国家重点期刊《变压器》、《电线电缆》等杂志上30余篇。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连续三年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共组织十三名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借助展会的契机对欧洲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进行了考察;为了扩大与中亚市场的技术和经贸交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7年哈萨克斯坦亚洲商品展览会"和"哈萨克斯坦电力展"、"俄罗斯电力展"等10余个国内外专业展览会。理化专业委员会在对理化检验人员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培训,扩大合作范围,*7年6月派人参加了"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联合会"工作会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共同促进西北地区理化专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工作。还深入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为企业培训了理化检验人员。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委员会积极扩大学会在石油、电力行业的影响,积极服务于地方支柱行业,通过技术服务提高学会在*地区的影响力。*7年同乌市宝浦不锈钢有限公司、乌市金穗剑技术公司与乌石化合作进行引进PTA、聚酯、短纤生产线系统关键设备及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集成研究技术攻关,获得重大进展;与*宝浦不锈钢公司合作进行的不锈钢阀用材料耐冲蚀特性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也已开始中期耐蚀速度的研究工作。特种设备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企业化学清洗单位资质认证的评审和化学清洗上岗证培训,继续开展了《检验与研究》编辑与发行工作,全年共编辑发行2期,收录论文20余篇。压力容器专业委员会*7年与中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D级压力容器制造取证咨询服务协议,开展了质保体系人员培训和企业咨询工作,为克拉玛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D级压力容器设计取证进行咨询,该公司已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察局组织评审通过,取得了D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书。焊接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特种作业安全技术(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培训,与*化工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培训技能人才,积极开展筹备了在我区召开的*8年第六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7年继续开展对管道配件的三通、弯管、长颈对焊法兰、短节等的超声波检测工艺的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证实超声波检测工艺切实可行。帮助公司培训无损检测人员2人掌握无损检测技术,初见成效。铸造专业委员会积极参加区外行业会议,了解发展趋势提高知名度,积极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以*第三机床厂铸造技术为依托,推广了树脂砂造型、制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为新建铸造企业和旧车间改造服务,推广了真空密封造型技术和树脂砂造型技术的应用。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为油田抽油机分析不安全因素并为*油田公司讲课,为油田试制了安全挂钩装置,为油田抽油机开辟了"三项"改造的先河,编著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分析一书即将出版,并为内地相关抽油机制造厂讲课。石油机械专业委员会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开展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内审员、项目管理人员、"十一五"西部制造业科技示范工程人员、D类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学术活动,组织"*刀具协会"第一届年会,参加钻采设备标准研讨会、钻采设备年会、西部制造业"两甩"技术研讨会、压力容器行业协会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油田各采油作业区进行了立式智能抽油机的使用培训工作6次(24人次),油田注汽锅炉控制技术培训班2期(15人次)。注重总结积累,组织技术人员撰写并在部级刊物4篇,省部级刊物8篇。

一年来,通过开展以上工作,使学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活动空间不断拓展,职能不断得到加强,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学会工作比上一年又有了新的进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协调、辅助和补充作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迈出了新的步伐。

*8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更加重要的一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重要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重点,为此我会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围绕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需要,紧紧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在建立学会新的运行机制,开展学术交流,培养造就行业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创新学会工作等方面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打造学会活动品牌,实现学会自我发展功能,增强学会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和谐推进学会发展的新局面。

*8年重点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会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学会改革、创新、发展工作。组织召开好五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和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六届一次理事会的工作,圆满完成换届工作。适应新形势,调整、建立学会持续发展的工作新机制,提升学会服务能力。

二、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展,积极组织开展决策咨询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32号文件,发挥优势,牵线搭桥,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南疆三地州的发展做好积极的服务工作。

三、加强会员登记制度,积极发展会员,建立为会员服务的新机制。完善行业科技工作者专家库的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员联络管理机制,及时为会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增强会员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创建和谐学会。

四、进一步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拓展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做好技术人员资格认证服务工作。继续做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理化、无损探伤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认证等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做好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的自学考试工作,开拓新的服务职能,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技能人才培训、技术人才评价等方面,拓展新的服务职能,建立新的会校、会企合作关系,拓展学会新的服务空间。

五、进一步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组织好参加十省市区第四届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为契机,继续组织开展*8年学会论文征集申报活动,有选择性参加全国和同行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术交流面,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术活动的形式多层次和多样性拓展。

六、积极组织召开好由学会和焊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8年第六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和做好*9年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学术会议筹备工作。

七、牢固树立为会员、行业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多种方式服务的理念,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服务工作。重点开展好技术奖、优秀论文奖的申报推荐工作,力争申请设立组织开展*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开展为企业评价成果服务。进一步抓好《*机械电子》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宣传行业、宣传企业,为广大会员服务。

八、积极组织引导专业委员会发挥优势,开展技术交流、咨询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宣贯普及工作,同企业、学校广泛开展合作,实施"金桥工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继续组织开展"1+1"活动,即:五届理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或完成一项学会工作任务的活动,进一步推动学会工作的开展,发挥理事会的作用。

十、积极组织开展行业高技能人才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工作,摸清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行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和选拔工作,进一步介入行业技能竞赛工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机械制造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67-02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1]。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制造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2]。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本科教学工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方法[3],探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原理及其规律。构建融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集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4],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传统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教育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概念陈旧,涉及面宽泛,含义模糊[5],可以覆盖学生毕业后一生中从事的工作,无法与我国日益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需要相对接。其结果是导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其目标也比较难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陈旧,工程能力训练不到位

目前机械工程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课程较少,专业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出现了有环节要求[6],但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手段滞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缺失

教学方法单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也并不高,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7]。在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深层次改革有一定难度,如产学研合作等。合作教育渠道、层次有待拓宽和提高。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课程体系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机械工程专业为研究试点,提出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素质创新型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优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微型计算机原理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公差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等为专业理论基础;以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为相关和拓宽知识,构成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资源

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实验、课程与设计的系统协调和有机统一,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1.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设立教案评估制度,并与教学考核相结合。2.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评估和奖励。3.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三)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新引进人才全部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学院组织新教师职工的听讲评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环节上,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方式上,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知识相互兼顾,同时体现现代科技中学科交叉的特点,特别注重机械工程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建立四段式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体系、参观实习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落实“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设计与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1.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一致,改革培养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做好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优化。

2.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从选题到具体指导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完善实验室设备,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创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承担专业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

(四)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全部大学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检查与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毕业设计字数、参考文献和图纸等进行量化处理,主要分为五类:1.理论研究型;2.工程设计型;3.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4.计算机软件型;5.综合型。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看,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得到了提高,工程意识和素养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毕业论文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部顺利通过院和小组答辩,成绩优秀率达到14%,获得校优秀毕业生标兵称号的8人,占常州大学总数的8.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制定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议教学效果机制,每学期将评议结果公开,向各个教师反馈评议意见。由专业教师负责成立课程评估小组对专业课程进行自我评估,采取“主讲教师负责、逐课评估、达标验收”的办法实施,采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手段对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与实施。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组织学生评教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师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注重同行评教和领导评教,强化教学督导。

三、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在1984年原江苏化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是常州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在长三角人才市场上就业形势一直处在前4位。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源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农业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大量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常州大学发展目标和本专业现状,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工程应用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在长三角地区和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对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基础上,形成了本专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优化课程、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方针,及时修订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从课程体系的学习方面衡量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在知识、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各级科技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考查学生能否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能否从市场研究、设计构思、生产制造中分析思考,以此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近几年来,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就业率为100%,这些数据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面向“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探索了一种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

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2]吕春芬,宋绪丁.工业4.0时代的特征与高校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刘玉梅,状军,王本亮.基于现代机械工程师技术应用能

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

坛,2014,(23).

[4]王亚良,梁利华,董晨晨等.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机械类

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5]田君,钟守炎,孙振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学

习产出”(OBE)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

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

[6]罗红旗.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分

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

[7]孔德军,胡爱萍,朱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

计教改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7-8).

[8]许泽银,徐强,蒙争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块

大学机械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践环节;工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31-02

一、引言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从培养方式上分为非全日制在职工程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两种,在职工程硕士通常有实际工作经验,而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相似,其学生大多数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全日制工程硕士虽然在招生对象上与工学硕士相似,但由于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教学体系、论文标准均有较大的区别。以往的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评估标准和保障体系已不能完全适用,必须构建出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各种体系和机制,以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作为最具综合性和工程实践特征的学科之一,从1999年开始,在培养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改革创新,通过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有效措施,保持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与定位不能全面体现工程特色

目前,许多机械类的研究生教育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无法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特色和应用背景,达不到学术型研究生在理论与创新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不能全面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大多数院校目前没有专门用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方面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忽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工程需求存在差距

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教学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多灌输、少研讨”的现象,达不到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不符合企业需求。

(四)研究课题单一,不能全面体现工程实际

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工程实际项目,学位论文几乎是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既不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背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

因此,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探索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研究出具有机械类行业特点、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全面综合发展,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对以大机械人才观,培养更具特色与竞争力的高素质、实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思路

(一)创新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重学术、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明确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坚持“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指导思想,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注重课程设置

制订专业型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厚理论基础、重实际应用、拓前沿知识、强工程实践”的特点,采用学分制和模块化,将模块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减少公共必修课学时,增加能代表学科前沿、富有实用性的案例课和高水平选修课,增加实践环节。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在实践环节方面要求学生深入企业,时间为0.5~1年,两个学分,撰写出实践环节总结报告,由企业导师签字认定,而且,其学位论文也可以此为背景展开,充分体现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按工程项目、工程案例和工程问题组织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内容提出设计主题,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思维、方法和技能。通过淡化分析,加强综合,强化学生对机械系统的综合训练。同时,要求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以企业实践、实验研究、参加科研、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实践等方式强化实践环节,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三)突出实践环节

校内实践环节。在选修课中,应规定每门课程必须有实践操作,同时构建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与理论课程配套开设的实验教学任务,并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和实验设备。

企业实践环节。企业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企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该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内容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协商决定,认真组织开展相应的企业实践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考核评估,获得相应的学分。

(四)体现工程特色

强化工程实践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工程,建设基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依托课程,融合课外,协调开展创新教育。在与相关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不断丰富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使其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在指导方式上,以校内导师指导、校外导师参与为主,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过程采取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长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在研究生入学后,导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为其制订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对于企业实践环节,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校企培养基地,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

四、实施效果

(一)建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内容要根据企业需求和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设置。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机械工程领域工程实践问题案例分析》、《机械制造技术应用与实践》、《机械工程实验与分析》及《实践环节》等工程实践与案例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培养特色。

(二)确立科学、系统、前后呼应的教学内容

机械工程专业将《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集设计、制造、控制于一体,与选修课《复杂表面制造技术》、《数控设备设计与分析》等制造、设计、测试、分析相呼应,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将教师的典型科研项目加入课堂教学,按工程项目、工程案例和工程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注重吸纳使用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办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以机械工程领域为依托,先后与沈阳多家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邀请该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参加学位论文评审、答辩等环节。2010年5月,由沈阳市政府牵头,我校与沈阳六家企业共同组建“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促进中心”,为机械专业型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更大的平台。

(四)稳步实施“双导师”制,建设一只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关键。为体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积极探索校内外“双导师”制,即以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共同指导实践环节、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多个培养环节,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工作。

通过聘任更多有着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单位专业人才做兼职导师,同时不断提高校内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加强内部培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自开始招收机械工程工程硕士始,即要求其导师由学术造诣深、工程实践能力强,且有企业横向科研课题背景的教授担任,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几年来,有20余位校内教师及每年吸纳10余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做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多个培养环节,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取得良好效果。

(五)强化结合工程实践背景的学位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或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体现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或有足够工作量。论文研究应体现作者的知识更新及在具体工程应用中的新意,研究结果能对行业特别是所在单位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论文可以是应用研究类、工程设计类、产品研发类和实验研究类的,但要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论文研究工作。

上一篇:机械系论文范文 下一篇:机械工程大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