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6:05:55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新形势要求大学院校深化财务管理对综合水平提升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大学院校财务管理作为严肃执行国家财经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大学院校是从制度层面、从源头上,预防经济犯罪、避免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环节。大学院校领导不能简单把财务管理工作理解为单纯的后勤服务,也不能把财务工作理解为简单的记账报账,而是要视为是整个大学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保证,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是在大学院校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工作,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守护者。

二、确立大学院校财务管理目标与职能的依据与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学院校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其独立法人的地位得到确立。通过体制改革的深入,现阶段大学院校逐步由原来的政府管理转变为学校自主办学,政府宏观管理,大学院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还可以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大学院校的各种教学、科研活动都要依靠资金来正常进行,因此资金对于大学院校的正常运行及长远发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现阶段,大学院校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忽略财务分析与预算,监管部门力度不够,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等问题,这些在大学院校财务管理中都应该重点解决,以确保财务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三、财务管理在大学院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途径单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长期以来,受传统财政经费分配格局的影响,大学院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包揽,没有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有的学校把目标锁定在学生身上,部分学校甚至还存在着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首先,许多高职学校都设有财务会计工作机构,财务人员只能简单处理学校一些费用报销业务。其次,大学院校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高职院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3.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首先,部分高职学校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务制度松散,收支管理不到位。其次,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经费开支无计划,少分析。再次,许多学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有力措施,花费大量经费购置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

四、提高大学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为贯彻党十会议精神,身为社会公共教育与经济发展推手的高等学校应响应号召,不仅要运用科学发展的方法编制预算,还要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体现“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增强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益,给当下预算管理注入新活力。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民主讨论基础上思考如何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等,制订新制度,弥补相关内容的空白。同时,还要主动修订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

3.改进会计核算内容。明确收支分类,加强收支管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收入及支出的定义,内容与管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收入与支出的分类与口径,较旧的财务制度比有了很大变化,财务人员在认真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明确收入与支出的分类与口径,准确做好收入与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通过对财务管理在大学院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条件下大学院校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大学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教学大纲的重要地位

在瑞典,财务管理课程以及其他本科课程一般都会将所相关的教学大纲在网上公布,可以直接让学生下载,其中包括的要点是:课程主要内容、课程的目标、选修该课程的基本要求、评价成绩的方式、课程采取的主要形式、参考文献和讲义。与国内教学大纲相比,瑞典大学关于教学大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很高的。只要在教学大纲中体现的事项、相关内容在整门课程的执行中会完全得以实施,按照一些老师的说法,这个教学大纲就像是法律一样,教师是必须遵守的。隆德大学《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是:课程目标:通过完成课程学生应该具有运用现代财务理论以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拥有对资产评估和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的技能。在学完本课程以后,学生尤其应该能掌握下列知识并学会分析:关于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资产评估的不同方法和技能;现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结构和套利定价模型理论;风险管理、组合选择和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和收益的相互关系;短期和长期理财规划;选修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经济学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介绍;长期理财规划和增长;资本预算和长期财务政策;短期财务规划;兼并和收购;期权的评价。其参考的教材也是欧洲较为流行的Hillier的2010年版本的英文教材。(Hillier,Davidmfl(2010).CorporateFinance.1.uppl.Berk-shire: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

1.2财务管理课程的组织形式

1.2.1实用性

在瑞典大学教育的观念里,特别注重课程的实践运用,如同课程大纲里提到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会运用财务理论解决实际的财务问题一样,《财务管理》课程大部分都是由大量具体的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讨论构成。我们上课的教材主要参考的是《哈佛大学》1984年编写的一本《财务经典案例》,有一些案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是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和学术价值。比如资本结构运用的是万豪酒店1990年代末期进行全球扩张时发生的融资困境问题;还有杜邦公司的上世纪80年生过度负债的案例,到现在也具有研究的价值。这些案例一般都是由每个组提前进行资料查找,并进行数据预算,运用基本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分析,老师会现场点评,其他组学生也可以进行现场提问,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内容的基本把握和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和准备的基础上。教师真正授课的比例其实并不重要,瑞典大学管理类课程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对学生自觉性的完全信赖,让很多学生感觉上课其实过程很紧凑而且辛苦,但也颇有收获。

1.2.2互动性

教学相长在瑞典大学教育课程里体现得很明显,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和信任感。瑞典大学里,部分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课程,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进行学生的分组活动。在瑞典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会留出一个专门的楼层作为这些小组进行课后讨论和研究场所,一般提前两天预定房间。这些房间里都提供有多媒体设备,甚至电视和其他休闲设备,可以说seminargroup几乎成了学生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反而在课堂上的单一教师的授课显得并不重要了。在大量的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一般并不会给予过多的评价,但会让其他组员进行对抗讨论,场面往往会是很激烈的。甚至对方学生会对本组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规范进行很严厉的批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因为这是专业的讨论,大家都是遵循课程的要求来做。如果谁没有达到应有的规范度,当然应该受到批评,所以在课堂上的oralpresentation往往都会产生很好的思想火花和创新的观念。我就经历过一个德国学生将自己创业的医药公司的例子加入到资本预算的案例中,提出了全新的财务评价指标和标准的,让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刮目相看,结论没有唯一性成为了《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类课程共同的特点。这些互动的教学环节,让课程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往往会让人记住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和计算公式,教师也会得到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方法。

2课程结束后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结束后,除了教师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评价,除了笔试,还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研讨会等小组的平时打分,这些在最终成绩中都会有很清晰的、各自的评价,一般都是分成两个等级,即:优和通过。同时,为了监督和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瑞典大学一般会在课程笔试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普遍地对学生进行教师授课效果的网络调查。瑞典半学期课程结束后一般会在一个月内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广泛的网上问卷调查。其内容主要涉及到课程前期准备、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及课程效果等各个方面,具体有。1)各个指标总体汇总结果(具体量化指标从非常同意到强烈反对5个等级,分数越高表明其教学效果越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总体汇总评价结果,大部分都在较好的水平,说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较好的认可度。2)课程目标的调查。这部分包括提问:你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学习成果有了清晰的画面。其结果大部分集中在4~5分,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有较为清楚的理论认知。3)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提问:授课内容是否与课程大纲等要求基本符合的;课程的教材和参考文献的内容与课程大纲是否相符;内容是否与课程本身的内容相符。4)课程组织形式效果。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课程组织形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考试各个组织环节的效果满意程度。问题包括:课程结构是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并达到了预期效果;课程的教学工作方法是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你实现了学习目标;考试环节是否是精心设计的,并反映了自身的学习效果。5)课程实施。主要调查《财务管理》课程实施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效果。问题包括:该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课程是否为其他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帮助我实现学习的目标;通过教师的努力该课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能够实现学习成果。

3中、瑞大学教育的对比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欧洲国家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都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个性发展是从每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个性发展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取决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和个体的内在自我价值的追求。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本,实行多元评价,这是欧洲不仅是大学也是中小学教育中遵循的一种普遍的教育理念。本科生的成绩只有三个档次:VG是优;G是通过;U是不通过。而等级的划分是多方面的考核,包括考试成绩、上课回答问题、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讨论等等。当然,并不是瑞典这种大学教育制度就不存在任何问题,比如瑞典大学在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方面也存在矛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瑞典出现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趋势,高校布局在地域上不断扩大,使来自不同经济及种族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但是也有一种担心是:如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没有对教育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数量扩张意味着自我终结。针对这种批评,瑞典中央政府对高校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质量基本令人满意,高校间没有系统的质量差异。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瑞典现行的政府经费投入体制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学分)作为拨款的重要依据,这种体制为高校灵活地设置教学科研的优先领域提供了保障,因而得到广泛认同。但这种投入体制对学生选课需求的变动过于敏感。并且过分迎合学生的需要,会导致高校的短期行为。例如在专业设置上,如果高校一味提供受学生欢迎的课程,那么各个高校的专业将会趋同,高校失去特色的风险就会增加。此外,在这种财政投入模式引导下,高校可能会降低考试难度和学术标准,以保证更多学生能通过考试,从而得到更多拨款。上述种种都是瑞典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隐患。

4结语

总之,从来自瑞典的大学教育的交流学习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张驰有度,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畅通和自由;感受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的平等,课程的灵活,评价的多元,分流的多向;向往的是教师的工作轻松愉悦:自觉的发展,认真的教学,人人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这种轻松、自由的大学氛围下,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等也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人人平等的自由思想也让大学教育充满了活力,与企业合作的广阔市场前景不断提升了大学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着实践能力,使瑞典高等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对比瑞典的大学教育,反思我国的教育,我们应该有更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理体系的相关研究,观点千差万别、体系纷呈,且它大多是一种概念性的阐述,鲜少有对体系的具体定义以及包含内容的具体研究。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相比有500年历史的会计学科发展体系,财务学科由于建立时间短、涵盖范围广,因此缺乏一套合理且被公认的概念框架体系。[3]有学者根据财务管理的四大要素,即:“预算、资金、资产、会计”,认为财务管理体系应包括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会计管理体系[4];也有学者根据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认为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管理、财务控制、监督核查、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和财会人员培训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基本由会计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组成。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改革,高校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是离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观念上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的现象,无法及时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等财务管理新观念。高校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简单的收支核算为主,不考虑办学成本和效益,未能在高校的重大决策如经营决策、投融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5]从会计核算来看,现有的会计核算工作基本等同于财务报销工作,即被动的发票审核与资金支付工作。只要项目中有结余,项目负责人提供票据,财务人员就埋头处理,未充分调动起财务人员对支出结构以及成本费用的分摊进行分析与测算的主观能动性。从预算管理来看,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特性导致高校对投入责任和支出绩效不够重视,预算管理一直停留于制定预算和执行预算,缺乏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未能实现资金的科学投入和合理有效使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盲目投资造成浪费。从内控制度来看,现有高校内部控制的执行大多局限于会计体系,例如:货币资金的盘点、印鉴章的保管、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等等具体事项,思想上也狭隘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管理,没有使高校内部控制机制升华到组织文化建设层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也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三、现代大学制度赋予高校财务管理新内涵

高校财务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已被赋予以下新内涵:首先,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丰富了高校财务管理相关理论,为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结合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局限性,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加深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促使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在更加广阔的研究平台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再次,现代大学自主办学的特性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具有服务大众、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时代特征,它的最终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自主办学扩大普通民众参与机会和提高大学投入产出效率。[6]现代大学自主办学的特性,决定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依据自身的自,改变被动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运作方式,积极地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适应;同时,善于运用成本核算、资源配置等财务手段进行资本运营,具备良好的协调反应机制以及高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和财务管理体制。最后,现代大学制度从制度的层面提高了财务管理宏观调控能力。现代大学制度是从制度的层面明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与效益,它强调的是一种宏观调控能力。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对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即在确保会计核算等常规性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通过资金的科学投入和合理有效使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发挥出宏观调控的作用,紧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推进并保障学校重大战略的实施。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与作用已被提升到服务学校战略的高度。

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科学管理理念

现代大学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管理要素即办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变革,拓宽资源来源、提升资源品质、优化资源组合,并建立一套高效能的管理系统。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也应遵循科学管理的理念,使科学化管理贯穿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

(二)绩效管理理念

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促进管理者重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益,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在收入增长缓慢、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下,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以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

(三)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科学民主,其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7]高校财务管理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温馨财务”、“服务财务”、“人文财务”的特色管理服务形象,开创和谐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为高校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合理的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财务可持续发展是保障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从长远发展目标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安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五、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架构

(一)构建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

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是在原有预算管理体系框架下,增加绩效预算的内容,改善原有预算体系管理不到位、不科学造成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通过在预算中优化支出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创建节约型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运用绩效预算这种手段,实现资源的充分运用。绩效预算是一种更重视产出或结果的“效益预算”,即在预算年度末对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指标分析,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下拨的依据,杜绝物未尽其用的浪费现象。首先应转变财务观念,改变原有的财政性资金无偿使用的习惯性思维,牢固树立勤俭办学理念,通过调整预算安排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公务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安排用于学校软实力建设,切实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出预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全面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将预算与部门工作绩效相挂钩,通过一系列奖惩与激励机制以及平衡积分卡等量化指标,促进高校预算向精细化与效益方向转变。最后,高校应通过加强节约理念的宣传,使节约意识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支出评价的全过程,积极响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

(二)构建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

现代大学理念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更加注重经营意识,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必然要求高校的会计核算体系由传统的“报账型”会计向具有成本核算意识的会计核算体系转变,加强经济效益考核和成本核算。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客观准确的进行财务分析、编制年度决算和下一年度会计预算的基础,而高校现行的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以支出管理代替成本管理,较难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提出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彻底改变高校成本费用难计算的现状,使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同时,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还增加了高校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并明确提出高校应当建立成本费用与支出的核对机制,实行成本费用分析报告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要求,高校成本费用的归集应按照费用的用途和实际发生情况,采取直接归集或不能直接归集的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合理分摊的方法,将其归集为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其他费用[8],相当于设置了成本费用核算对象和项目。财务制度只是从制度层面提出了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为了更清晰地反映高校事业支出的结构,满足高校成本费用核算需要,随后出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将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财务服务体系

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淡化行政色彩,其根本指向是为育人服务,为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服务。高校财务部门是面向高校和社会的窗口,高校财务管理行为应充分体现人文性与人性化,应始终把全校师生与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牢固树立“微笑以情、服务于心、沟通为要”的工作理念,正确处理高校财务监督与服务两者职能之间的关系,在严格遵守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彻底解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起一套高效快捷的财务服务体系。有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提供真诚的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可达成良好的沟通,良好沟通才能产生信任,进而促进高校形成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当然,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仅仅是端正了服务态度,而服务水平的提高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高校财务人员要靠加强学习来更新财务知识、更新管理服务手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善于思考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的环节,彻底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提高财务服务的工作效率。最后,应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性,积极运用无现金报账系统以及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四)构建安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高校“自主办学”主体的进一步确立,高校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市场机制和财务风险的引入使得高校的办学环境日趋复杂化。为保障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必须建立安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及时准确地识别财务风险,合理规避财务风险,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三个方面着手。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完善了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为高校内部控制提供制度环境。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高校应通过在具体工作流程中加强内部稽核的监管力度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是纸上谈兵,制度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日常的工作。因此,内部稽核岗位的设置尤为重要。通过对具体业务流程的认真分析以及具体业务的定期审查,查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流程再造,可从根本上杜绝潜在的财务隐患,防止一切可能的财务漏洞和财务犯罪事件发生。风险评估是现有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普遍缺乏的环节,高校应加强对风险的评估与监测,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管理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定期对高校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反映高校财务风险的情况,为学校重大战略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文献探讨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2]JAMES, C.VAN HORNE; JOHN MWACHOWICZ,JR.(1998),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张国庆:知识经济时代高阶领导核心能力建构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博士论文 趋势 展望 选题方法 理论

博士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终极目标,通过考察博士论文不仅可以研究其过去的发展历程,更可以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博士论文中所借鉴和使用的理论既是论文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该领域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本文考察了2007-2012年这五年期间答辩的会计学博士毕业论文,以期了解国内会计学博士毕业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通过研究会计行业的趋势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从国际上看,美国会计学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组织了美国会计学博士点的调查。Parker等(1972)对1960-1970年美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考察发现,57%的博士论文采用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Porporato等(2003)以1991-2000年在Proquest博士论文库中的会计学论文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论文的主题、方法以及作者的毕业学校和国别等。Hahn(2007)则对会计学博士论文所采用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作者依据的主要理论有博弈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等,基本都离不开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范畴。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较少,起步也比较晚。张俊瑞等(2003)以1985-2001年中国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633篇毕业论文为研究样本,发现美国会计学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选题也比较具体,研究的问题针对性强,研究方法上实证居多;而中国的博士生论文选题面集中度较高,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涉及范围不够广泛,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不强,研究方法上则是以规范研究为主,当然这也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时间较短、不够发达,能够获取的公开资料少有很大关系。聂萍和张天西(2004)选取了自1982-2001年间答辩的310篇文章进行了研究,发现92.6%的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方法,主题也与会计理论的研究热点相关。薛青梅(2010)进一步对2002-2006年间的155篇博士论文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主题逐渐变得更加具体和务实,更加关注中国背景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比例已上升到36.13%;研究所使用的理论也更加多样化。

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和比较方法,考察了2007-2012年答辩的博士论文状况,包括论文的主题、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文章中所引用的理论,也统计了主要院校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当前,会计理论界存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主流研究方法,其中,规范研究可分为演绎法和归纳法,而实证研究可分为广义实证研究和狭义实证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中青年学者的极力推崇。这主要得益于1991年后资本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数据库的建立等要素。

广义实证研究也被称为经验研究,包括五种方法: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案例研究(或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和档案(文献)研究(汤云为、赵春光,2001)。

无论是规范还是实证,应该说各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它们之间是互补的。目前,实证研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似乎已形成某种风尚,好像没有实证就不是一篇好文章一样。虽然实证研究可以就所研究变量的相关关系给出现实数据的结论,可以对现象进行详尽的描述,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清楚揭示隐藏在背后的因果关系,而规范研究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规范研究中可以运用文字的魅力进行逻辑上的推理,而更深入的推理应该借助数学模型。随着博弈论的发展,博弈方法也在文章中逐步为研究者使用;另外现在的研究文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因此,比较分析法也在文章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将这两类方法单列出来。

借助于以上的分类,我们对所有文章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特别将使用资本市场公开数据作实证的文章进行了单独分类。不仅如此,我们还希望了解对于不同的主题,通常都采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于是我们将研究方法分为:使用资本市场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自己收集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实验室研究;案例研究;档案研究(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描述性研究);理论和模型分析;博弈法和比较分析法。

二、研究结论

(一)论文数量

首先从总数看,2007年最多,达91篇,是前一个五年开端(2002年仅17篇)的5倍多,比上一年(2006)也增加了31篇,增长50%;其他四年博士论文数量都相对平均,分别为79、75、80和74篇。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博士招生规模扩大;第二,能够授予会计学博士学位点的学校自2006年以来增长很快,如2006年之前,仅有东北财大、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大、上海交大、西南财大、天津财大(财院)、厦门大学和财政部科研所等九个博士授予点,而到2011年底,会计学博士点增加到36个;另外其他院校也有大批有志于会计事业的学生致力于会计学方面的研究。

其次,从各校论文数量看,西南财大的毕业论文最多,五年共有71篇;其次是厦门大学,60篇。前10所学校会计类论文数量合计达254篇,占样本总数的63.66%;但累计有62所学校有论文入选,可以看出,会计类研究生扩展趋势很快,分布也非常广泛。

(二)关于研究主题

由表1可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所占的论文比重最多,分别达到185、53和53篇,占样本总数的46.37%、13.28%和13.28%,合计占总数的72.93%;审计、公司治理和其他领域分布在7%-9%之间;税收类论文最少,五年合计仅有17篇,仅占总数的4%。从年份分布看,财务会计前两年与后三年基本持平;管理会计则变动较大,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财务管理的论文数量则在年度间分布很不均衡。当然,这或许与市场环境、学生们的兴趣有关,也有可能与划分的标准不同,如业绩评价既可划分为财务管理,也可以是管理会计,本文将其列为管理会计范畴中。后面研究的次级主题划分也存在类似情况。

根据薛清梅(2010)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例如从2002-2006年,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占全部的30.97%,且比较平均;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分别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9.35%和18.71%;审计、公司治理占总数的12%左右;税收只有5篇,占3.23%。利用聂萍等(2004)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1982-2006年,只有10篇文章是关于税务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所占比重最高。

利用张俊瑞的研究发现,西方会计学博士论文中会计学领域占有绝对地位,占到全部论文的3/4,比中国的要高得多;审计方面的论文占到将近13%,而财务管理方面的仅接近6%,其他方面不到4%;但在80年代,财务管理领域的论文有很大的增长。可以说,中外会计学的研究论文主题相同的是财务会计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不同的是,西方在审计、税收等领域的论文也有相当的比重。

其次,从财务会计领域看,信息及其披露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计45篇论文,占总数的1/4;会计理论、准则与制度类相差不大,均超过了1/5;最少的是资产定价类,仅有2篇论文,这可能与大家对此不熟悉、应用不多有关。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5年中没有一篇文章是关于会计史的;另外,论文同质化现象严重,会计类文章中仅公允价值的就有10篇,另有两篇题目完全相同;还有,研究国际会计的只有3篇,只有1篇是关于国际准则的,另两篇主题是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这与中国会计走向国际化的身份大不相符。

第三,从管理会计领域看,预算管理研究的最少,仅3篇,可能是学生们对此不感兴趣;研究管理控制及信息系统的最多,将近1/3,这可能与此话题比较宽泛、论文相对好写有关;内部控制、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与管理层报酬的论文数量相差较少,说明这些话题是“大众菜”。

第四,从财务管理领域看,行为财务研究(包括资产证券化、定向增发、MBO等)的论文最多,有12篇,达22.64%;其次是市场效率,有11篇,超过了1/5,上述两方面论文数量的增多与最近20年中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市场数据有关。另外,随着市场资金面的不断变化,研究筹资的论文也有较大数量的上升,达16.98%;但研究风险管理、资本结构的都很少,分别仅有3篇和1篇入围,说明在此领域我们的研究大有作为。

与薛清梅(2010)研究相比,2007-2011年的论文次级主题与2002-2006年的在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几乎相同,研究最多的是信息披露问题,最少的是国际会计和资产定价;管理会计领域变化不大,如2002-2006年管理会计领域研究最热门的是业绩评价、管理层报酬与内部控制,2007年后业绩评价减少、成本控制类增多,管理层报酬类维持不变;但在财务管理领域则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研究最多的是投融资和资本结构问题,2007年后则刚好相反。

综合全面的信息来看,与2007年之前相比,除财务管理领域外,其他的会计博士论文的主题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都比较关注资本市场。

(三)研究方法

首先从论文使用的方法数量上看,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或使用四种及以上方法的论文数量都较少,分别占14.04%和6.77%,两者合计不到1/5;而采取两种方法的论文数量最多,超过了一半。进一步考察发现,在一种方法的论文中,使用实证研究的有44篇,占78.57%,其余12篇全部是使用规范研究;在两种方法的论文中,结合使用规范和实证的有49篇,比例高达22.79%。

其次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统计数据的容易取得,利用资本市场数据进行研究的论文越来越多,超过了2/3,达75.44%;这比聂萍研究的2002年之前310篇论文中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比例的7.4%有了10倍的跨越;即使与2002-2006年之间的36.13%也有了质的提高,这也进一步说明实证研究方法正成为主流。另外可以看到,采取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分别占27.82%和19.05%,比五年前分别提高了15%和5%;而采取模型分析以及实验室研究的很少,分别仅有16篇和6篇,这与五年前基本一致;文献研究作为辅助方法,也占有一席之地;博弈法逐渐受“欢迎”,五年合计有16篇文章采取了该方法。按照Parker的研究结论,美国在1970年间使用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的论文就占了57%,中国在这一点比美国至少落后了30年。

(四)关于论文采取的理论

论文中采取的理论一般来说是论文论述的基础。考察所有的博士论文,绝大多数都在第二章中明确提出论文所引用的理论,但也有部分文章没有列明;也有部分文章虽然表明是理论说明,但内容却是概念性的陈述。上述两种情况本文统计时都视作没有披露理论。

统计结果显示,106篇论文没有说明所采取的理论(包括理论是概念性的定义等);但研究发现,凡是说明采取理论的论文都引用了不止一种理论。从表3中可以看出,引用频率最高的前十名依次是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博弈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有关金融学、经济学、行为学、会计学、管理学等领域。

比较薛清梅(2010)的研究发现,与五年前相比,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仍然占比最高,这与大量引用资本市场数据和选取的论文主题有关;但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异军突起。

三、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五年来,会计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首先,从主题上看,虽然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所占的论文占据了超过3/4的江山,但会计新领域、筹资等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主题研究有逐步增长的趋势,说明毕业生研究的主题更加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实证的文章超过了3/4,同时实证与规范、多方法交叉相结合成为潮流,单独的规范或实证的文章在逐渐减少;第三,理论的领域虽然没有更多创新,但理论更加多样,论文中采用与资本市场联系密切的理论呈上升趋势。

从以上的总结中也可以看出目前会计类论文存在的薄弱环节:第一,对资本结构、国际会计、税务会计和会计史领域研究的较少甚至没有;第二,管理会计领域文章由于公开市场数据较少,论文数量有呈下滑的趋势,采取的方法也相对比较固定;第三,研究的理论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创新的理论几乎没有。

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虽然在样本的选择上比以前大大拓宽,但仍然有部分院校的论文没有上传或上传不齐,导致统计的数据资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主题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分类,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虽然笔者在分类时也征询了业内专家的意见,但仍存在片面性。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建议,第一,在论文选题方面,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尽量避免扎堆、出现重复现象。比如,以前论文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公允价值、资产减值等领域,建议学生们可以多将重点放在会计史、国际会计、环境会计等冷门领域,“物以稀为贵”。第二,在实际应用方面,随着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转型,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应紧密结合改革、转型的实际,从大量的现实经济问题中寻找研究课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第三,中国入世已10多年,会计的改革从与国际接轨转向与国际趋同,路线图也已经制定,因此,会计学博士论文也应该将视角瞄准国际会计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让中国的会计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为国,陈信元.全面开展博士生教学改革 造就跨世纪会计学术带头人[J].会计研究,1999,(5):20-27.

[2]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1,(5):52-56.

[3]张俊瑞,李婉丽,王小容.中美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J].会计论坛,2003,(2):1-9.

[4]聂萍,张天西.会计博士生培养与会计理论研究[J].会计研究,2004,(4):77-82.

[5]薛清梅.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方法与理论:趋势与国际比较(2002-2006)[J].会计研究,2010,(5):83-89.

[6]张荣武.中美会计学博士生培养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2,(4):103-106.

[7]Jamers E. Parker and Allen Fond.1972.Dissertation Experience of Recent Doctoral Graduates in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vol 47,No 4,October.pp:830-833.

[8]Marcela Porporato,Ariel Sand and Lewis Shaw.2003. Trends in Account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1991-2000. Advances in Accounting Volume 20.pp:245-263.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组织战略;财务管理;功能性;绩效管理

在当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核心部门。从系统论的相关方面来看,企业内部的不同管理职能及要素都具备了相关的联系。可是,就目前我国企业来讲,由于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两个平行的存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功能的强化方面比较不利,对于提高绩效管理效率也比较不利。文章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

一、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财务管理属于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解决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企业为达成优秀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科学预测、决定、规划、掌控、协调、核算、研究及考核的一系列内容的统称,部门工作的重心是组织财务。绩效管理是针对组织财务及员工的行为和结果采取管理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每个员工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并且将其绩效加以提升,通过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组织绩效。可是,不论是组织财务还是组织绩效,都是围绕组织战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展开的。从宏观来讲,二者的统一在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从微观来讲,二者在各自具体的职能活动中具有各自的分工,但由于共同的组织目标,二者在相应的活动中具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需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从本质上来讲,绩效管理属于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管理工具,它的所有活动都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进行展开;财务管理则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从战略目标的制订到战略的进行都需要财务管理融入其中。

二、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规划、管理、审核及绩效反馈等工作内容组成的。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注重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以员工目标为辅,以二者相互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不管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改进。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于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表现出企业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能力,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加强功能性的提升,这样才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提升上去,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

1.在绩效规划阶段的功能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规划时,体现出了绩效目标的认定和绩效标准的制定。在进行目标认定时,一切部门和员工的目标都要以企业的组织目标为主线,而企业的目标核心点应当放在财务目标方面。在进行企业绩效标准和管理目标的设定时,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具体需求进行目标分析,分析出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应通过相应的绩效给予评判,对于是否达成了企业的绩效目标采取相应的奖惩,针对没有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必须进行适当的惩罚。只有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才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才可以让员工和企业获得真正的进步。

2.在绩效进行阶段的功能

绩效进行阶段恰恰体现出绩效管理的成功,重点应根据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绩效进展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辅导,使绩效的成效通过企业财务的资料及支出情况展现出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上去。企业在进行绩效审核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审核的核心,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可以通过量化的标准体现出部门员工的财务工作状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员工实际的绩效作为审核的成绩并给予奖励或处罚。

3.在绩效改进中的功能

当前的企业绩效管理以绩效改进作为最终环节。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绩效改进通常是通过绩效来完成的,这使得改进具有可靠的可操作性。企业绩效在审核过程中体现了绩效在管理方面的改进,对于难执行、模糊不清、同企业经济效益的规章制度不相符的均需要改进,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获得更好的成效,也可以将企业的经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进行绩效审核改进时,不但要运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还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针对完成企业规定目标的企业员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一切功能性活动都要将财务管理活动融入其中,要将企业的目标及战略作为中心,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举措提升到更高的阶段,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益。

三、绩效管理中财务管理程序设计的研究

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在企业组织战略中的绩效管理上使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要明确企业组织及部门的绩效目标,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目标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绩效的目标中。通过合理的方式运用财务预算的作用来实现绩效目标认定的科学化。进入绩效的监控阶段以后,就要通过成本支出将财务部门在控制和监督上的作用发挥出来。当绩效管理进入第三个阶段时,即绩效审核阶段,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进行审核并对质量提供证明。通过分析考察,需要针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和检验,而且要为下一步的绩效反馈准备需要的材料。在最终阶段,即绩效改进阶段,财务部门要对改进计划在财务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检验方面起到监督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是许多企业都会运用的管理形式,为了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进行绩效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经济的效益。可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企业与资源连接的纽带,所以怎样将财务管理当中的绩效管理功能发挥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由于绩效管理以及企业的组织战略管理都具备了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应当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将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进行结合。

参考文献:

[1]贺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管理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2]文京艳.浅析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

[3]高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朱永玲.战略绩效管理工具的比较与整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5]常慧芬.绩效管理发展及制度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6]宋颖.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8).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专业建设 高等教育

据统计,当前我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效数量已有上百所。财务管理是有一个试办的“财务学”专业,在纳入本科“理财学”专业之后更名的。近年来,其发展速度较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的创办费用相对较低,社会欢迎,需求量大,此外,利益的驱使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那些有条件学习此专业的学生,不可厚非,但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却千方百计要学习该专业的情况,着实令人堪忧。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若是得不到切实加强,那么这一专业的变化与发展必将面临着许多变数。

一、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

在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过程中,必然是涉及到财务和会计、财务学和会计学的相互关系,财务和财政、财务学和财政学的相互关系,财务和经济、财务学和经济学相互关系,财务和金融、财务学和金融学相互关系,财务和企业管理、财务学和企业关系学等多方面内容。如若不然,在设置专业课程上将难以把握怎样确定培养目标。财务的实质就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带有综合管理性质的,和会计学相互融合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会计学的,在市场经济下运用金融工具且含有金融,是从个人、家庭直到国家但包含财政,和企业管理含有交集的并以用财、聚财为工作任务,以主体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包括社会、经济的不可或缺的活动。从广义上来讲,财务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和狭义经济学、会计学并列的,含有金融学、财政学的,和企业管理相交融的学科。

二、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主要途径

(一)走出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困境

1.在具体工作业务中,需要明确主管部门。通常,财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央行以及财政部等,然而财政部的具体部门并非是自身的会计司,而却是公交司等等。

2.在设置学院的院系过程中,需要努力建设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二级财务管理学院,或实现财政管理和会计处于并列地位,同设在商学院之下,从而使之在组织上得到保障。

3.在研究生的专业目录当中,需要通过修订专业目录,以独立设置财务管理学院,并实现与会计学专业并列,适时转变当前普通院校博士生、研究生依附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局面。

4.在学术组织当中,应利用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机构带头作用,组织并建立具有全国性意义的一级学会。

5.在内部期刊杂志问题上,伴随着以及财务管理组织的建立,应适时创办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期刊。

6.通过明确主管部门,建立学术组织,以及创建一级期刊,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保证多出精品,并提高创作速度,主要内容可以包含论文、专著以及教科书等等。此外,还需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以最快速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7.在相关的法规体系问题上,可以以企业财务通则为基础,并结合有关金融方面的财务通则,最后制定出财务管理法。

(二)确定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基本解决了面临的困境问题,然而只通过改造外部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要我们从本专业的建设上寻找途径。而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

关于这方面问题,应主要包括三大方面:首先,在多种专业中包括经济专业或者管理专业,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专业?是一个依附会计学的专业,是一个被金融学吞并的专业,抑或是一个将金融学囊括在内,并和会计学并驾齐驱的专业?其次,在院校众多院子中,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建成怎样的专业?主要包含招生、培养以及就业等诸多环节。第三,在专业培养的目标上,是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缺少一定管理学、会计学以及审计学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前两个问题,首先应依靠全国财务管理教育工作者以及政界和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其次,应依靠有关院校的自身努力,建设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专业,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大有希望的。对于第三个问题,应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上,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认清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的基石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必须使自身的专业观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这一基础上,先确定出基础课,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出专业课。只要基础牢固,才能够完成专业深造,进而更好的适应专业转移。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积累过程。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需要在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过去其他学科的建设过程来看,片面照搬现成的经验、模式,而忽视自身国情,最终都将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做好立足国情和吸收经验的两方面工作,最终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祥宇.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小焕.税收筹划在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28-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必然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财务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跨财务、管理、数学等学科的交叉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财知识、管理能力,灵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师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不能仅满足教授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该门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财务管理环境、货币时间价值、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股利分配、资本预算、财务分析等内容。下面就该门课程来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增设综合教学实践时间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在部分院校中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师职务评聘机制中科研权重仍高于教学业绩和教学责任权重,一些任课教师把实践教学工作看作是额外负担,不愿意在理论教学中插入实践教学。但《财务管理》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应用型高级人才不仅要掌握系统性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因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教学应增设实践教学时问,尤其是增设综合性实践教学时间。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最关键的是在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促使教师关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增设财务管理综合实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和财务管理课内实验。让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和各种模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展相应综合实践教学,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努力。

二、注意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大学课堂,不能面面俱到,应该着重阐述重点、难点和疑点,强调实用性,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例如筹资管理,内容很多,主要是筹资类型、几种筹资方式等内容。把课堂重点应放在对资金结构的讨论上,使学生对个别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和杠杆原理更好地掌握,学会判断最优资本结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或参加社会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把学生能够看懂的内容,以作业形式留给学生,并将自学结果以补充笔记的方式完成。这样既保证了重点问题可以充分展开,又解决了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同时延伸了课堂的时空。对于有些内容。还可采用自愿组合的小组学习方式,进行课后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形成小组发言稿。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读书,补充笔记,自学能力将得到提高。

三、推进引导式教学方式

目前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或是使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受个别教师对课件开发投入不够,课堂时间有限及财务管理内容多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变相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教师讲得时间多。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时间少。引导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场所。首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其内容包括探讨财务管理理论发展、未来方法创新与发展及管理内容变化等。其次,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重每一堂课的内容,讲清财务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财务管理的目的、管理依据等内容。第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说明怎样做,其内容包括法律规定、财务管理条件和实施程序等。因此,推进引导式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大力培养、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保持教师执教水平的良性循环。

四、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索例教学是学生提高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还应该收集、加工大量的典型案例,补充到教学中。由于案例是事先规划和组织好的事例,相关问题和条件不需要学生去确定,要求学生按照约定的条件去解决问题。可以把专家推崇的财务管理目标告诉学生,并向学生提问,他们倾向于哪种观点,由此就学生观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即使他们的想法较浅显,但是,教学目的达到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零散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把正确的观点告诉学生。案例篇幅要适中。如果案例篇幅过大,学生缺乏案例背景的现实感性认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要结合课堂讨论让学生完成财务管理目标案例分析。在基本完成教学安排的情况下,就一次课的核,心内容要进行深入讨论,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活跃学生思维,取得加深印象、获得知识的目的。不可否认,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财务问题的能力,且案例分析教学不需要单独开课。案例教学可以学习他人好的想法。分享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

五、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及互联网学习财务管理理论

《财务管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概念性的内容多,前后内容联系紧密。因为多媒体可以提供文字、声音和图像三个方面的信息,因而使用多媒体提供的信息直接、多样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学中添加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使学生体会到《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学习乐趣,不失为理解财务管理内容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多媒体教学变成教师减轻备课压力和减少黑板板书的手段,轻开发、重使用,其教学课件多年不变。任课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提高《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现代教育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因而如何坚持定期开展多媒体教学示范性活动,让更多教师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运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首先,课程所属单位的教学部门要将多媒体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列入每学期I作日程当中,使多媒体教学示范性活动常态化。其次,利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的空余时间开展多媒体教学质量评比活动,将本学期被学生称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予以展示。供其他教师学习、提高。第三,加强多媒体教学示范性活动后续培训工作,传授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如课程内容如何紧密关联,声音、图像的制作及其使用,如何把握幻灯片切换速度使学生的思维能跟上等。

为了发挥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优势。要求学生上网搜索财务管理论文,题目不限。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要求学生下栽的内容切题,能在教材或笔记中找出论文的理论依据,加以点评、写出自己的看法。下栽一篇论文并不难,但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开阔思路,从中了解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实际中的应用。

六、围绕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建立融洽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而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任何一种成功、有效的教育,都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换句话说,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让学生想学、爱学;而要想让学生想学、爱学,就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更好的教法和学法,围绕学生学法考虑教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变革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数字信息逐渐渗入我国企业的血液,企业如何利用数据信息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领导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面对数据时代的变化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勇于面临新的挑战,接受新的事物,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使其在当今信息数字化的市场游刃有余。

一、大数据背景的概述

(一)大数据背景的优势

大数据的时代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促使企业更深层次的重视数据信息所反映的本质,深层次的挖掘数字信息的能量。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我国企业不仅仅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更面临国外企业抢占市场的危机。面对国内市场一时涌入大量的数据信息,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经不能应对现今的市场。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更为高效、精确的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能力,企业领导根据数据信息所反映的现状,从而估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经营方案和正确决策,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数据平台。

(二)大数据背景的劣势

大数据时代在为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挑战。大数据时代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隐私权提出挑战,企业财务管理收集信息时也经常会触及人们隐私权的问题。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隐私经常侵害,很多数据信息的采集都是为被人们许可,甚至有些组织直接出售人们的信息,直接侵害人们的隐私;除此之外企业在面临大量数据信息的时候,要意识到收集的数据信息也存在虚假信息或表面信息,其所得出的结果很有可能具有片面性,甚至是虚假性,很容易误导企业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大数据背景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大量的数据信息,其应该意识到对于数据信息处理的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传统的工作方式就可以胜任或解决。企业财务部门应该注重部门之间的协作,并对其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进行共享,促使企业各个部门对企业经营的现状有一个深刻认知,确保各个部门做出对企业最佳的决策,确保各个部门协作企业高层领导引导企;面对数据信息大爆发的现状,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应付庞大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案仍处于探索的阶段,会计与估值方案应与科学技术巧妙结合,成功掌握市场的变动和发展趋势,财务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先进的会计软件和具备数据统计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创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库。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一)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挑战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主要是以非金融企业为主体,着重讲述财务理论与金融工具相结合对财务资源的统筹、组织与配置,实现财务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率最大化的目标。现今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其包括现今财务管理理论是否符合当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股东价值的提升路径和财务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和预测性,企业财务管理论框架完善性等。从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不相符的角度出发,使其财务学理论出现失误,这些挑战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创新与突破,消除其局限性和落后性的负面影响。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感受来自国际上新技术、新理念、新突破等多方面的压力,为了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赶上国际水平的大步伐,我国应该鼓励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创新。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其研发的方向性。财务管理理论中“大司库”的新概念被人们提出,大司库是指利用管理统一、集中结算、多渠道融资、风险管理等方式对现金进行管理,降低企业金融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大司库项目的实施,从观念创新的角度分析是从资金集中管理到司库管理再到大司库管理。2000年中国石油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实现规范资金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扩宽融资渠道等目标。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资产的扩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显出资金集中管理的落后性和局限性、2009年提出建立司库项目,从之前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战略管理和超前管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大司库”体系,实现统筹管理金融资源和金融业务,并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企业更加适应大数据的时展。

三、大数据财务管理的要点

大数据背景下庞大的数据信息、高效的处理能力、不稳定等特征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更为严峻的要求,企业迎接新的挑战和发生巨大的变革,创建这个时代特有的“大数据财务管理”。

(一)企业价值内涵和驱动因素的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的财务管理经常将企业价值与市场价值混淆,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市场价值为参考依据。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纠正企业价值的内涵,企业价值是企业实际利润、现金和净资产等因素共同决定。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国际股价与国内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仅凭企业利润、现金和净资产来估算企业价值,还要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商业模式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这些评估需要根据企业筹资来源、资金投入,网络数据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深度挖掘数据信息的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可知企业收集、处理和预测数据信息的能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

(二)大数据财务管理边界化的消除

大数据时代为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共享特征为企业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供便利。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能够互通有无、整合归纳,使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项目联合统筹管理,模糊企业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的便捷,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是企业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现代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投资决策标准的变革

企业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近期或长期企业的发展状态,因此企业必然要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前沿性。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估法已经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市场变动,货币的之间价值随之波动,很有可能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尤其是现金流小和未来现金流不定的投资项目更不能选择这一评估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实现现金流的全程监控,能高效获取精确的数据信息;其次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现金流”少或未来现金流不定,企业根据企业资源来源与投资和发展前进的估算可以较为精确的确定现金流。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新构建

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是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实现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显然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并不适应大数据下的企业发展。风险评估过程中企业上下级领导的交流由于权利的限制,沟通较为顺利,但是部门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企业应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并建立部门之间沟通的意识,真正发挥数据信息功共享的功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有效预测以及评估企业项目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具有大数据、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标志性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利用借助大数据的特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企业价值的重新定义,边界化的消除,投资标准的确定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马美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探讨[J].商.2015(45)

[2]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15(1)

[3]张高胜.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新方向——“大数据财务”[J].现代商业.2015(26)

[4]刘新峰.刍议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4(27)

大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外购矿 矿业 财务管理。

南京梅山矿业分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地下矿山企业,经过 40 多 a 的开采,采出品位越来越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规模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选矿厂经过破碎系统、磨浮大型化、浓缩过滤系统及自动化等一系列改造投入后,选矿原矿处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形成部分能力的富余。为使公司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在目前铁精粉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每多生产 1 t 铁精粉,就能为公司带来较多的利润。如何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公司领导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寻求外部资源,利用选矿的富余加工能力生产,可以摊薄固定成本,获取利润,是实现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不可少的外部途径。2010 年,矿业分公司选矿厂先后对来自国内的连云港矿、韦岗矿、鞍山矿等和来自国外的泰国矿、秘鲁矿等进行了小型试验,在获得一系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盈利能力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秘鲁矿进入选矿流程。秘鲁矿矿石品位较高,以强磁性矿物为主,硫含量较高,硅偏高,均衡进入选矿流程,生产工艺不需要经过大的调整,生产指标稳定,尤其重要的是能降低尾矿品位,有一定效益优势。

从 2011 年 2 月 16 日开始,至 6 月 11 日结束,矿业分公司选厂共处理了 3 批次秘鲁矿,合计 7. 38万 t,获得综合品位 57% 的铁精矿 8. 05 万 t。经过效益测算,3 批次的外购矿共实现利润 554 万元,投资收益率为 11. 54%。另外,该项目存在巨大的潜在收益,由于秘鲁矿属于高硫磁铁矿,因此在脱硫工艺中能够生产一定量的硫精矿,减少尾矿输送量近1 万 t,综合效益远远大于财务测算的数字。外购矿项目的成功给了公司领导层很大的信心,在综合平衡后,计划 2012 年继续实施外购矿项目 10 万 t。外购矿项目的利润对于公司来说属于锦上添花,但围绕该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财务管理主导全过程运营。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外购矿项目作为一项经营单元,公司管理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获得利润。因此从项目策划开始,财务人员全过程参与,针对各项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于国际矿石价格居高不下,面临着投入大,风险大的局面。公司没有通晓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盲目进入外方主导的矿石进口贸易存在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公司领导层经过谨慎考虑,选择从二级市场,即首钢公司中购买秘鲁矿,规避了外汇风险。

在外购矿的选择、定位、对比试验、分析、采购、运输、生产、销售等流程中,财务人员根据各个环节制定了详尽的财务统计条目。从采购成本、加工成本、检修成本、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税金等作出了财务分析,为企业及时科学决策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并为最后选择确定最佳方案给出了有力的佐证。

2 投资效益评估制度助力科学决策。

外购矿项目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协力转运成本、选厂加工成本和检修费用,其中除了采购成本不能确定外,其他成本项目属于自身和关联公司业务经营范围,费用相对比较固定。在开展外购矿项目之前,财务进行了经营单元盈亏平衡点测算,确定了外购矿采购成本的最大承受能力。公司选矿厂先后 10 多次对来自于国内外的矿石进行加工试验,对每次试验结果进行效益评估,一切全凭数据说话,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扰,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证。

3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协同机制。

外购矿项目是公司面临的一项全新任务,得到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相对于建设项目,此项目要求高、时间紧、指标特殊,对管理部门的协同机制以及运作是个很大的考验。矿业分公司充分发挥管理协同效应,财务部门为采购及运输费用筹集了足额的资金,生产部门及规划部门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选厂各车间则负责精心组织生产。由于自产矿石品位大大低于外购矿品位,为避免选别工序的负荷太大和生产指标的大幅波动,选矿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外购矿与自产矿的配比,使外购矿平稳、均匀的给入流程,有利于选矿工艺控制和稳定精矿质量。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各个环节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任何生产问题。

4 坚持对标管理和项目后评估制度。

严格规范的对标管理和项目后评估制度是项目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中分析差距,查找原因,落实责任。财务部门为外购矿项目建立了财务数据统计,包括成本、效益、投资收益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坚持对标管理,使得每一项实际成本数据都不超过成本测算中的数据,为整个项目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外购矿项目完成后,公司召开了经济效益剖析会,会议上各业务部门通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体会。由于铁矿石市场价格的高度不确定性,为确保盈利,公司只能在合适的时机继续进行外购矿的采购和生产。

长期以来,为维持长远发展,矿业分公司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但由于外部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缓慢,多种经营项目的进展很不理想,其中像线材项目、铸球项目、微晶玻璃项目等因亏损而先后停掉。外购矿项目的成功无疑是公司创立以来的一大突破,根据自身设备及技术优势,为矿山延长使用寿命,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一条创新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徐恋慈。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2] 艾志群。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eva 最大化[j]。 上海会计,2002( 4) :7-9.

上一篇:财务风险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