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00:41:49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26-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一问题已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应届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多重原因,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本身就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他们的就业更显困难。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学生本人乃至他们的家庭的发展,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学生工作负责人一定要认真分析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及时解决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一、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自身期望值比较高。

在应届贫困毕业生队伍中,有一部分毕业生一心考公招,缺乏对自身条件的认识,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错误,把全部的精力放公招考试的准备上。此类学生对学校安排的招聘会或人才市场的大型招聘会不感兴趣,只参加公招考试。部分贫困毕业生,参加无数次公招考试,都没录用。他们既事先没有从自身条件好好分析,事后也不从失败的考试中总结教训,只是一味去参加考试,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一般肩负着全家的希望和寄托,从小就励志好学,迫切希望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改变家庭现状,这是他们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眼高手低,对一般的单位不感兴趣。

2.自身经济状况存在困难。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经济状况存在困难,在工作应聘或面试的前期准备方面不充分。应聘工作需要制作简历,要到各地面试,要准备面试服装,有时还需要参加各种就业培训或应聘技能培训等。这些方面都是必须的花销,而且花费比较大。对家庭特别贫困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这已经算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也是个很大的困难。所以贫困大学毕业生,一般不会到异地应聘工作,也不会参加把握性不大的面试,制作的简历比较简单,不会特意购买求职着装等。这些虽然降低了就业成本,但是也减少了就业成功的机会。

3.自信心不足。

自卑是贫困大学毕业生共有的心理问题,是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来源。因为家庭的特殊环境,给贫困毕业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身上一般都存在自信心不足,有自卑感的问题。所以在整个大四学年参加招聘会或参加公招考试面试过程中,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的状态。即使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考试成绩比较优异,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也容易在参加应聘面试时自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了面试成绩。

4.就业意识不强。

在贫困大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些淡化。在整个大四学年,当大家都在忙着为就业事宜准备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一点就业意识。在就业意识强化方面,辅导员应当起到一个决定性作用。辅导员要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每个同学,特别是贫困生,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就业意识教育,让其主动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为就业目标努力学习奋斗。

5.就业范围比较窄。

在贫困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就业范围设置得很狭小,加大了自己的就业压力。在大四找工作过程中,有一部分贫困毕业生一味寻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觉得自己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就要在就业中应聘什么专业,就业灵活性不大,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在,无形中也降低了自己应聘成功的机会。其实贫困毕业生在找寻工作中,应该拓宽就业范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大学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宽度。在应聘新工作以后,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可能与所学专业不一样,但工作时期主要是靠大学期间所培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两方面在大学时期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比较强。走上工作岗位后,比较容易胜任新工作,发展空间也随之扩大。所以说,贫困毕业生应该拓宽就业范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二、为推进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1.进行应聘技巧指导。

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应聘技巧指导,有助于帮助贫困毕业生掌握应聘技巧,从而提高面试成功的机会。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就业指导课或单独指导等形式对贫困毕业生进行指导。就准备就业着装、就业简历,查询面试单位的相关信息,了解面试公司的主打产品、主打业务等方面要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让贫困毕业生学会如何做自我介绍,怎么回答面试主考官的问题,熟悉面试时的站位、坐姿及回答问题时的眼神,让学生掌握面试时的细节。因为面试单位在面试时,更看重于面试学生的心理、思维以及接受新事物的学习能力,更看重于面试过程中所应聘者在细节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素质。这些都是一些贫困毕业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中较少接触并且不易学到的,所以辅导员要帮助贫困毕业生学习并掌握这方面的相关常识。贫困毕业生只有更好掌握了应聘技巧,才能在众多应聘过程中脱颖而出,才能被招聘单位选中。

2.对其进行教育,端正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是就业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业观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好坏。所以,在大四毕业之季,应该专门针对贫困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以更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准备参加就业招聘会。

3.联系招聘单位,促其积极参加招聘。

学校和二级学院要积极联系招聘单位,邀请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到学校来招聘本校毕业生。当然,只有学校和二级学院积极邀请招聘单位来学校是不够的,学生自身要把握好机会。所以,辅导员要同时做好配合工作,积极组织大学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大学毕业生来参加招聘会,增加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4.询问经济状况,对其进行帮助。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2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即将大学毕业了,并步入真正的社会生活。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我将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敢于迎接我步入社会的第一项挑战,并运用大学四年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全新的社会生活。时间飞逝,即将告别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毕业之际,对自身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涯作一鉴定。

思想上,我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与时俱进,并具有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组织纪律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是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大学四年期间,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大二学年,参与了团组织举办的"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学习雷锋精神等活动,并学习和领会到了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以及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大三学年,我还参与并实践了"一日宿管阿姨"的志愿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亲身体验了宿管阿姨的日常工作和辛劳,感受到了宿管阿姨的责任心、职业操守和默默奉献精神,领悟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肩负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富有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坚守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人生道路上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自身人格的升华。

学习上,我始终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坚持不懈地学习,并学会独立思考和掌握各位老师所授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能。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受益良多。

大一学年,我先后取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和六级证书以及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并获得了学习优异奖;大二学年,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和参与国家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取得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证书,获得才艺竞技奖、实践先锋奖和创新创业奖。同时,还辅修了经贸英语专业,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初级日语知识;大三学年,积极投身本专业和二专业的学习,有考取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提高了普通话水平。大四学年,我通过在扬州新华中学的实习,丰富了我的教学知识,并加强了教学技能和自信心。纵观大学四年,本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我精神上过得充实、富足,而二专业经贸英语的学习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使我懂得了商务往来中的社交技巧。

此外,出于对英语充满兴趣,我还参加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上海中级口译考试,并获得了上海中级口译笔试证书。总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过得既充实又精彩,而我的学习激情也会继续保持下去。

工作上,我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对工作全力以赴。大学四年,我在院级组织和校级组织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从大一学年的一名小干事做起,到大二学年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团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和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研究会担任过科学发展观部的副部长。在此过程中,有过困难险阻,但更多的是欢欣和收获的喜悦。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并努力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矛盾,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中上,奉行乐于助人、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尊师重道,与同学团结友爱,与朋友经常保持联系,与舍友和睦相处。坚持日常锻炼,适当增加课外阅读,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在宿舍里,和舍友亲密相伴,同甘共苦,互相帮助,共建和谐、温馨的宿舍环境;在班级里,与同学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互相学习,一同参与班级活动,共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在其他方面,经常和父母联系,分享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经常与朋友联系,了解各自的动态和学习情况;经常和以前的老师联系,回忆曾经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我的大学校园生活充实而幸福。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3篇

“2013年台湾大专校院校长会议”当日在位于宜兰的佛光大学举行,出席会议致辞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台湾将以大陆“211工程”所涵盖学校为目标,逐步扩大对这些学校学历的承认范围。此外,积极招收大陆专科学生至台湾2年制技术学院进修,以持续提升台湾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及合作机会。

“211工程”是大陆1995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重点建设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目前涵盖112所高校。但台湾仅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并以“985工程”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工程)为主。

据了解,1991学年度台湾专科毕业生达81683名,大学毕业生为54375名,而2010学年度专科毕业生减至20463名,大学毕业生则增长至逾22万名。这导致拥有娴熟技术的初、中级人力资源产生缺口。此外,“少子化”现象也令台湾各级学校面临学生来源不足的困境。

(来源:新华网记者:谭、任珂) 教育部开通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教育部1月7日开通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旨在依托中国高等教育的集成优势,打造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专业化、公益性网站。

据介绍,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由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网址为www.qspfw.educn。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杨学义指出,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作为我国首个部级的青少年普法网络平台,将整合法律、教育、心理辅导等多领域的资源,集合图片、文字、视频、动画、课件、电子书、游戏学习、社区及管理系统等多媒体学习方式,探索总结网络普法的形式与规律,为全国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展示普法成果提供支持。

据他介绍,借助青少年普法网建设的契机,主办机构计划发起成立全国青少年普法联盟、青少年普法律师联盟、青少年普法知识竞赛以及青少年普法工作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充实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内涵。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应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公民意识教育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教材已不适应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需要,需要从内容、形式上进一步探索、完善。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表示将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司法机关及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和支持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和动员中小学教师制作法制教育课件,为中小学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支持。

不久前,教育部已在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技术类专业;阶段式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信息技术类的人才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而言,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才会进入高校的教材,因此相对社会发展有所滞后,而各种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成为与社会实际结合最为紧密的环节之一。

1目前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大多是在第8学期占用1~2个月完成,有的是在第7学期布置下题目,在第8学期集中完成。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指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答辩。近几年来,教师普遍反映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整体下降,造成毕业生的质量也在逐步下滑。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因素由于近些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学生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增加。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正好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冲突,许多学生提前半年多就在各个城市的各种招聘会中来回穿梭,无暇顾及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对于工作和毕业设计(论文)来讲,学生当然地重视前者。因此,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下降,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1.2教师因素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造成教师资源的紧缺。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过多,导致在学生个体上的时间、精力等投入有限,造成指导不力、要求降低、考核不严。一些新来的年轻教师由于自身水平还有待提高,经验也不足,也是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还要部分教师本身不要求上进,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结构陈旧,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1.3管理因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进行一般时间比较长、跨度大、选题广,不像普通课程一样好控制;缺乏完善的初期、中期等检查制度;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没有明确的审查制度;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对教师指导的程度没有合理的测评体系;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1.4技术因素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造成这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想使用新技术又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和较深入的钻研。然而,在校学生明显缺乏经验,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毕业设计内容,或者理解不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更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2阶段式培养模式的改革

思想山西财经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设置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出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学院已经进行了多年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总结出来了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式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单一集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法,采用分散式的逐步推进的方法,让学生从低年级即开始主动摸索学科的发展动向,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阶段式培养模式的方法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下放到低年级开始进行。从学生入学后的一年级开始,每学期都进行一定的撰写论文或者课程设计的训练,直到四年级进行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这样大学四年不间断地练习,使得学生逐步提高。本文提出的“3+2+1”阶段培养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写出3篇小论文,2篇社会实践或调查报告,最后完成1篇毕业设计论文。在第一至第三学年中,要求学生以每个学年为一周期,结合所学课程写一篇论文,第一学年可以写一些对专业的认识、了解方面的文章;在学生第二、三学年可以结合本专业课程设计撰写论文。其中在第一学年由教师提出若干题目,由学生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独立完成,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在二、三学年则根据所学的专业课程,布置若干课程设计题目,在课程设计周由教师指导完成。在学生二、三学年中各选择1个学期安排一个社会实践周,或者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写出社会调查实践报告。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有了前述“3+2”的基础,学生在大学四年级进行毕业设计时,既有了论文写作的基础,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得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专注于毕业设计内容的开发。这样基本上使得学生从入学开始,从查阅资料、学结、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课程设计、到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不间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训练,使得学生逐步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时,即可尽快地入手进行实质性的工作。在这样一系列的训练中,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接近社会实际,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的实习时间,避免了在校学习内容和社会的脱节。在操作过程中引入CBE模式的理念,CBE是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缩写,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以学生个人能力为基础开展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评价,教师则帮助制定实践和写作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初期,根据专业的课程设置,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面向的若干题目,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其进行选择并提出具体要求。在具体操作中,适当地以分组等形式进行,以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严格科学的管理。

3阶段式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和特点

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式的培养模式逐步充实和完善,经过多年在山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生一年级布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以及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写出对计算机专业的感受以及对专业发展的前瞻,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二、三年级中,选择《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几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并要求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基础上撰写相应的论文。在社会实践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由教师带队到与其他单位共建的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实习,把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专家、一线工程师请入校园做专题报告,学生可在这些范围中根据自身情况,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写出社会实践报告或者市场调研报告。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在第7学期末,由指导教师设定若干选题,先由学生自选,学生也可以根据将要去的实习单位自拟题目,然后指导教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定选题,最后下达任务书,提出具体完成要求。在第8学期学生毕业实习阶段,学生进行资料的查阅和系统的开发,在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阶段,由教师指导完善系统,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例如,有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撰写的小论文可以作为“3+2”中某一环节的内容。“3+2+1”的阶段式培养模式在执行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刚入学一年级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本模式由大学一年级即开始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小论文的撰写工作,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3.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两篇社会实践调查的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对实习或实践基地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对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有一定深入的认识。

3.3学生能力逐步增强

通过阶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论文的撰写、参与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设计,使得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逐步增强、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4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此模式的改革成果应用效果良好。由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普遍提高,学生近年来广泛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网页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或论文大赛等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和名次。本教学培养模式在评分等环节逐步完善后,可在实践性较强的理工类专业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钱洁,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

[2]杨起帆,陈观林等.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

[3]黄陈蓉,黄坚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6).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5篇

所谓职业生涯,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具有明确的阶段性,因此,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必须明确地规划好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所谓职业规划,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生涯所做的规划,它是指每一个人都有从现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和要求,不断地追求理想的职业,并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顺利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制定使自己满意的职业规划。[1]

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1.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是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是108万,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连续三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1999年达到164万,2000年增加到220万,2001年招生规模达到260多万。到2005年,招生数量已达到近500万。招生数量之庞大,同时也意味着众多毕业生要一齐“抢饭碗”。2006年两会期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将有495万大学生毕业,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大学毕业生在离校前后的就业率大约为70%左右。以此推算,加上新增加的495万,2007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以上![2]就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曾经预测,2007年广东大学生就业除了本地高校近20万本专科、研究生毕业生、本省生源的异地大学毕业生之外,还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将突破27万,比2006年增加至少5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十分巨大。[3]在这一客观环境下,大学生如果不懂得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就容易削弱在就业上的竞争力,造成无法就业或盲目就业。例如,我们常在大学里碰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尽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却很少,甚至从不考虑就业问题,他们以为在大学里学习好就行了,就业是毕业时才考虑的问题。因此,他们到了毕业时就一片茫然,乱投简历,乱挤热门。他们开始一片雄心,自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非高工资、高职位就不干。后来,当发现眼前艰难险阻,就丧失就业信心,长期失业在家,或有病乱投医,只要有人招聘,零工资也行。如此盲目地就业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干某些工作,或并不喜欢从事某一行业。因此,在未来几年就业形势仍将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很有必要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科学认识就业环境,树立明确的目标,发挥个人所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2.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规避未来风险

人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是否失业,不知道就业后是否失去饭碗,不知道企业是否持续盈利,经济是否永远发展等等。总之,我们面临着未知的就业风险和人生危机。因此,制定职业规划十分必要,它就像是我们人生发展的指路明灯。首先,职业规划为人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起点。即有一个确实可行的规划,你的奋斗就会有目标,有方向,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并从点点滴滴打造自己,塑造自我,为你的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这无疑赋予你学习的动力,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其次,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各个岗位的人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成为职场公理,如果缺乏对自身的规划和培养,就很容易被新鲜血液和强者所取代,相反,只有明确好职业生涯中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并编定相应的工作和培训计划,才能促使自己在职场上不断强化实力,顺利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最大限度地降低职场上的风险。因此,进行职业规划是未雨绸缪的重要手段之一。

3.国外重视职业规划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国,学生进入大学以前一直处在父母和老师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学时代,学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学习,然后考入理想大学,对人生的规划几无涉及,只是按照父母所规定的方向走,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到了大学,绝大部分人只是享受在与中学艰苦生活的极大反差之中,安逸而迷茫地过日子,没有明确的目标,而到了临毕业时才猛然惊醒,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感和危机感,而此时,面对大学以来漫无目的的生活,他们便开始后悔在学校没有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对走入社会只能感到一阵无奈的心寒;或者有一些人在进入大学时踌躇满志,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到就业时也只是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而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从小学就已开始,此外,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规划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而在我国,职业规划才刚刚起步,相应的服务组织也极为匮乏。以高校为例,学校仍然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上还较为迟钝,也很少有高校把职业规划当作大学生的必修课来考虑,且缺乏相应的指导机构与服务设施,这必然也造成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可以看出,与国外的措施比起来,我国的在就业指导上还十分落后,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就业上困难重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打造大学生职业竞争力

1.根据兴趣,确立志向

明确我想干什么?选择一份职业,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热情,不致于让自己后悔。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曾说过:一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的适宜度有极大的关联性。对职业有较大热情的人,往往能够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创造最佳业绩,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职业失去兴趣的人,在岗位上必然作不出大的成绩。因此,确立志向是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极大地影响到未来职业生涯道路的顺畅与否。

2.明晰自己,准确定位

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主要包括性格、气质与能力三个方面。

性格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特征,受社会生活条件影响较大。性格是复杂的,其类型也多种多样。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处世冷静,通常以理智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态度和行动,这种类型的人比较适合做研究工作;情绪型的人通常易受情绪左右,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意志型的人有较强自制力,坚定、果敢、积极,行动目标明确,比如运动员。当然,也存在各种意志都有的混合型。因此,不同性格的人适合不同的工作。此外,性格也会对职场上能力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人,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而懒散和缺乏责任感的人则相反。

气质是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受环境影响小,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情绪性快而强,直率热情,这一类型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表情丰富、乐观亲切,适合演艺事业;黏液质沉着冷静,思维、顽强坚韧,适合从事需要耐力和细心的职业;抑郁质胆小、忸怩,易受挫,这类型的人就不适合搞公关。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也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胜任某种工作的技能,通常包括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例如,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对一般的智商水平要求比较高,而一些职业如歌唱家就主要需要音乐这一特殊能力,对其他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每个人的能力都存在差异,不同职业对人的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同一种职业,其不同层次对人的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既要依据自己的能力类型来确定职业,也要量力而行,来确定相吻合的职业层次。

3.实事求是,确定职业目标

我将来要干什么?目标,是职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要素,没有目标,即使满怀热情,也只能像一个无头苍蝇般乱撞。在确立志向和自我评价后,就需要确立职业目标了,即我适合干什么。而兴趣志向和性格、气质、能力等自我评估又反过来为确定职业目标提供了依据。职业目标的确定,还需要分步骤进行,即确立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在总目标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些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目标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和职业需求,实事求是,否则就容易犯理想化的错误,竹篮打水一场空。

4.按部就班,采取行动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的各个阶段之后,接下来就要制定相应措施来实施计划了,没有针对性的行动,目标设计得再完美,最终也只是纸上谈兵。这种行动实际上也是达到人职匹配目标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其计划需要具备全程性,要考虑从入学到毕业这个过程中该如何塑造自己的特性,培养可能从事职业的相关素质,从而加强就业竞争力,例如入学第一学年,应当广泛了解各种职业;第二学年,设法尝试某些职业;第三学年,根据自己的尝试,确定职业方向;第四学年,增加与职业方向相应的知识积累,培养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职业规划应当全员性,即所有人,包括学校的全体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学生努力打造自己,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5.不断反馈,及时调整

客观事物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相应地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就会陈旧而被淘汰。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反馈,对原有计划定期进行评估,总结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修正与调整,尽力完善计划;二是要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计划,这时原有的计划需要适应环境需求,灵活变动,否则就不能顺利进行或发挥最好,所以这时进行调整也是有必要的。反馈调整是对计划的补充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把计划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指导性和可行性。最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还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急功近利。

短兵相接,勇者胜;职场竞争,有规划者赢。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早做规划,做好规划,保证未来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参考文献:

[1]张毓雄,汤跃跃.关注大学生职业教育设计适宜的职业生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

[2]贡时,潘政.五项措施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扬子晚报[N],2007-03-15.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竞争意识

这里我不研究“创业教育”是谁最先提出的,我们开门见山,先谈“为什么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个问题。

“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树立创业意识和如何创业的教育。

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个问题: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

国家为中小学规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我们不去谈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我们知道,至少在高中,有一个目标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要考上大学。因此,中学里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我们当然不赞成中学的教学过分地为高考服务,但现实就是这样。

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作为升学,大学已经是升学教育的顶点,以后就没有类似中小学的升学考试了。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研究生考试吗?其实,研究生教育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了。它的升学机制也与以前的升学机制不同。可以说,进入大学以后,以往的那种为了升学而学习的教育结束了。大学的学习是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涯而学习。

一个高中生去找工作,他只要在自己的简历上写明自己是高中毕业就可以了。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找工作,除了在简历上要写明自己是大学毕业、获得什么学位外,还必须写明自己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学了哪些课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学培养的是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大学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教育。而不是升学教育。这一点从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明确。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第一课。

当大一新生明确了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否就能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呢?答案当然是否。这个时候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也还为时过早。大二,大二是个不错的时机。这个时候的大学生除去了大一时候的新鲜感、盲目热情等,取而代之的是对于专业课程一定的熟悉,对于就业方向的理性思考这个时候就是最佳的明确时机了。

先就业后择业,创业最牛。

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能很明确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那就是一牛人。我1999年大学毕业,2003以来一共带了六届学生,从自己就业创业到看着一届届的学生就业、待业、创业……这个过程真的有趣极了。

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下面就慢慢听我快点说吧。

我有几个目前毕业了,正在创业守业的几个学生,接下来我就通过讲述他们的情况,用最生动有趣的实例来说明问题。

刘阳:女

入学年份:2002

专业:平面设计

学历:专科

目前工作:上海市普陀区常好贸易有限公司(礼品设计包装销售一条龙的公司)

情况简介:该女生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那个时候我刚毕业,就比她大一岁,她给我的印象是痴情、迷糊。上PS课她在写日记而且还给我看,照说当老师的我对于不认真上课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应该严加批评。可是那时候的我觉得她很可爱特别,所以就纵容了她随她去了。呵呵……如今想来也就是我的宽容吧(纵容不好听)成就了现如今我们不断的师生般的姐妹情缘,她昨天还让我给她的公司介绍一个目前我教的毕业班学生呢。如果理性的总结的话,创业的学生通常都是爱逃课或者人在课堂心在外的主。我并不是要误导大家,只是我觉得创业的人要有外向型、主动等的性格特质。他不是乖乖女,也不是模范生的感觉。他会敢想敢做,有魄力或者说有“不怕死”的劲头。刘阳很有女人味在我教她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那个时候她才20出头不能说太早熟,但也绝对不是EQ很低的人类。适合创业的大学生应该是EQ很高的人群。IQ很高EQ很低的人往往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做某个领域里的高端技术型人才,他不会是作为创业人物的集大成者。

无论你创立的事业,是个“小作坊”呢,还是有百八十号人马的大集团吧,作为创业者你首先要有拓荒牛的精神,能吃苦,有包容,懂得吸收笼络各种人才,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都是能吸引人的人。一句话,会吸引能者共事的人适合创业。

我想我不会告诉所有我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难找啊,自己干点啥吧啊……这太主观也太不负责任了。因为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所谓的创业教育一定要因人而异。

这里再说一个厉害的学生:能人

张健:男

入学年份:2005

专业:平面设计

学历:专科

目前工作:哈尔滨市昊天摄影工场

情况简介:又是一个“混蛋分子”,他总逃课。我记得他认识我的(下转87页)(上接85页)时候我不认识他,他上大学一年的时候就跟学校对面的一家小摄影写真店老板“称兄道弟”,整天泡在那个小摄影棚里,我在课堂上找不到他一准在那儿能逮住他。他大三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在哈尔滨的一条不错的街上盘下了一个铺面,做起来了自己的小老板。我结婚照就是在他家拍的。起初的生意挺惨淡的,合伙人也撤了,不过他挺过来了。这里要说个“10万元”的问题。自己创业涉及启动资金,最起码,干事业总要有个地方,这个地方要租金要装修啊。不都是钱么,不是每个有魄力有人缘的人都有启动资金啊。张健的“10万”是她老妈的,家里给他这笔启动资金给他的压力却大于10万斤的重量。有一阵子他整夜失眠,人本来就瘦,那个时候就更瘦了……想来真是很不容易啊。

他的本来父母都是搞房地产的,一直希望他做建筑设计,或者考个施工监理证呢。可是他对这些都不来电,就喜欢拍MM,呵呵……美丽的行业也有美丽背后的苦役。其中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吧。父母的钱也是钱,如果买卖干赔了,他失去的可能就是自由,自由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那个时候就得遵照父母的安排了,是啊长大的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做自己的梦,我们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压力吧。可是他还是幸遇的,因为他支起了那摊摄影棚,在父母家人怀疑的目光中他骄傲地站着。一直站着。加油,张大嘴儿!

好了,不煽呼了,我们总结一下: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需具备的必要条件如下,本人人缘极佳,人际关系活络,见面三分熟,一大批人才围绕着。家里最好有钱,父母没钱,有个有钱的姑妈、舅舅啥的也行。有钱有人才的情况下,本人还要有恒心毅力,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

其实,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在我“创业教育”的培养下,不只以上这两位同学有杰出成就,还有很多呢,比如某2004届的一个同学自己创业养狗的,他很厉害啊,他的狗狗是美国纯种萨摩耶,一只幼仔1.2万元呢;还有毕业后自己开旅店的,年净收入也就10万元吧。哈哈……这些都是在我实实在在教过来的学生。不过说句实在话,他们从事的都不是跟大学专业有关了,有些时候人们的观念转变不过来,会认为大学毕业回家养狗好说不好听啊。我还有一对2005届的学生,他们大学期间是恋人,大二起就自己做网站搞电子商务了,呵呵……家里父母都觉得这孩子整天在家呆着弄电脑,也不出去上班工作,很不理解。是啊,社会形态的多元化也催生出了新一代新的生存模式。理解万岁啊!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想不单单是我们这些教育战线的一线工作者要重视并且不断实践总结研究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毕竟我们的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对我自己提出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1.经常阅读新闻财经等节目报道,掌握最新的资讯,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这块的或者说大学教育这块阵地的相关消息。

2.自己创立设计工作室,带领一部分想从事设计事业的学生由实习生到成手设计大师的顺利转型。

3.就做到以上的2点吧,以后想到的再努力做到!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

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2]王前新,周明星.创新教育全书[M].九

州图书出版社,2005.

[3]黄挚雄,罗安,杨勇.大学生创新与创

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实践教学与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7篇

一、职业生涯的第一道防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把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则是顺应了教育环境的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凸现出教育的时代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引导学生――清晰定位、了解社会。

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就是因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对社会、外部职业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奋斗目标的模糊性和易变性,不利于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行动计划,从而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设计,它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根本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校、单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和灵魂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摆脱原来的纯粹的简单的甚至是临时化的简单做法,才能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全面、深入和有效,帮助迷茫的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兴趣、价值观念、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同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清晰定位,对现实社会生活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学生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一份适合的职业来获得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敬的需求,更需要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自我价值。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鼓励学生――追求价值、开拓人生。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创业是值得鼓励的,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开拓全新的平台,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出极致的光彩。

二、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过程,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分阶段、分任务进行。在不同的年级,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化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目的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积极、有效的社会效果。

(一)大一学年――早树理想。

大一学年即准备与适应阶段,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和职业理想,可融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早日树立理想,早做准备,漫漫长路,即从今日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适应性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和劳动法规教育;

(二)大二学年――有效调整。

大二学年在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后,大学生应该更加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经验与不足,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习兴趣、职业规划进行有目的、下意识的调整,更有效地学习,强化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三)大三学年――积极发展。

大三学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完成个人与职业环境的评估、制定职业目标和计划,此阶段对大学笺教育可融入形势政策教育和经济学理论教育,使大学生知识结构扎实、定型;如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国际国内经济局势的教育;

(四)大四学年――深入引导。

大四学年即成熟和职业准备阶段,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可融入择业心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能深入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引导。

有专家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教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认识和评价,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毕业生不要给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

三、培养大学生有胆、有识、有智、有韧的职业素养

当代大学生在初入职场选择时缺乏以下几种能力:(1)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2)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无法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4)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缺陷对大学生理想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与思路,培养出全面的职业素养。

(一)、有胆。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考验,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抽样调查,约7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压力沉重,不好找工作,有56%的受访者表示对未来的就业前景非常焦虑。形势严峻更要树立正确就业观,现代大学生要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之路,而不是畏惧、退缩,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激发起自己的万丈豪情,勇敢面对将要到来的未知,这就是“有胆”。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青年学生在大学毕业前大多数仍在依赖父母、老师的帮助指导,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人生转折在即,大学毕业生要做好充分自强自立,丢掉“拐棍”,直面人生。

(二)、有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的现代人应有3本“护照”: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类的“创业护照”。知识结构是指知识体系在求职者头脑中的内在联系。结构决定着能力,不同的知识结构预示着能否胜任不同性质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发展呈现出智能化、综合化等特点,根据职业发展特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更加宽泛、合理。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对相近或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必要技能的掌握,才能适应因社会快速发展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有了丰厚的知识,就有了纵横天下的武器,才能行走“江湖”,不被淘汰。

大学生要争取掌握广博的知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才能理性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视变化为机遇。

(三)、有智。

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智慧”地审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努力使自己的“长板”更长,把“短板”补长。日前的一次调查显示,62.2%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智慧会让你走得更加从容。

(四)、有韧。

现代大学生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坦然面对就业挫折,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看看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大学生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创造了奇迹: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顾澄勇回农村养鸡,如今他的“阿强”鸡蛋成为品牌,本人还被上海农委推荐为“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成都理工大学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钟运兵回乡养猪,年创利40余万元;国防科技大学的周利和征地180多亩,建起一个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大农场,年总产值达600多万元。而有的毕业大学生则放弃了努力,在困难面前认输的做法,实不足取。

青春正长,人生刚刚起步,现代大学生要敢立潮头唱大风,展现出新一代青年的睿智与风采,即便有挫折与阴霾,也要勇敢面对,希望大学生们培养自己有胆、有识、有智、有韧的职业素养,笑对未来。如果人生可以惊艳,且看诸位从容指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左永强:《职业生涯规划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河北农业大学党报》2008,(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94页。

[4] 王晓红:《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高教》,2009年第5期

[5]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长白学刊》,1998年第4期。

[6] 鄢智青.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素质初探[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7] 范逸萍:《谈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困境》,2010年5月。

[8] 朱敏:《为大学生心理高压人群点一盏心灯――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其调适办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辅导员 就业 实践

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现今90后的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对现实有着不同的需求,泛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总的来说,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矛盾性等特点。

第一,阶段性。毕业生在大学内经历四年的成长,每一年度思想上可能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其现实需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大三到大四这个阶段,毕业生的目标可能会经历一次甚至几次由迷茫到清醒、或者是由郁闷到明了的种种过程。针对这些不同的阶段,辅导员的指导方式需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和思想的改变而调整。

第二,层次性。辅导员要帮助毕业生认识并判断自身需求的层次性。在毕业阶段,很多毕业生会纠结于是找一份相对舒适轻松的工作,还是一份繁忙但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是选择一份高薪工作还是选择一份自己兴趣所在的工作。此时辅导员需要帮助毕业生正确判断理想与现实的合理性,在满足其物质需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

第三,多样性。由于每位毕业生对于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定位具有差异性,加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具有多样性。辅导员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去关注和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具体的群体或个人,实现辅导员的工作目标。

第四,矛盾性。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兴趣,大城市与家乡……这些都是毕业生的思绪中存在着的种种矛盾。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就业,这是人之常情。但现实却往往不在“情理”之中,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大城市比小城市有更多的机会,但机会并不青睐每一个人;小城市也不一定没有大发展。冲突与成长,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矛盾中成长,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辩证关系。

在关注和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掌握个体需求的特点,关注毕业生的现实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指导,注重激发毕业生自身的动力,引导并促进学生完成毕业阶段自我价值的实现,“切实迈好人生第一步”,成就一番事业。

二、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

首先,在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中,传统的优势学科由于其专业的历史积淀深厚、知名度广泛,社会影响力较大,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乐观;而新兴学科和规模较小的学科由于知名度不是很高、学院规模不大、校友资源并不丰富、专业在行内影响力小等因素,使得非优势的小众学科学生的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艺考热使得设计专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近几年数量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由于学科设置的原因,一般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好。高职、专科院校的培养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应聘过程中,设计企业,尤其是中小设计企业往往更加注重毕业生所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综合性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力并不突出。

第三,设计专业毕业生求职心理预期较高。设计专业学费比普通学科高昂,在学习阶段材料、设备的投入也相对较高,所以毕业生希望毕业后能够有较好的回报。但是纵观设计行业就业趋势,企业大都需要一入职就能上手的员工,而普通设计人员在入职时一般薪金并不高,甚至部分收入来源于项目提成。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五至十年后薪金和职位的上升空间较大。但现实环境的压力使得应届毕业生较迫切地期盼较高的收入,这与企业的需求又有一定距离。

作为新兴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要的学科专业,设计人才,尤其是设计高端人才仍具有市场需求的空间,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契机。辅导员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如果能够处理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构筑“立交桥”模式的就业指导体系

(一)辅导员——搭建沟通与信息交流的平台

1.提早介入,促进学生多实践,提高抗打击能力。我院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工作中介入时间较早。除了在大一、大二阶段,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外,从三年级开始便进行专题化的指导。在大三学年之初,辅导员便让学生制定大三学年的学年计划,促使学生初步考虑自身将来的发展方向。大三学年第二学期,辅导员督促学生进行学期总结,查漏补缺,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制定中期发展规划。大三暑假,督促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实习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期,学院印制《就业意向调查表》,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大致进行统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区域、倾向的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待遇等,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问题设置帮助学生们思考并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除了调查表,还同时发放家长联系书,让家长对子女的就业意向表示同意与否,目的是通过联系书将学生就业意向告知家长,希望家长关心子女的就业想法。之后,辅导员对调查表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借此大致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

在大四开学后,学院组织教师、学生就业面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邀请各专业的专业老师以及学院的辅导员、优秀党员共同和学生开展就业面谈活动。每个同学在面谈会上谈自己的就业意向,老师们根据自身经验对学生就业意向进行指导,同学们之间也可就意向的可行性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式的讨论分享,也敦促了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考虑。这样,在之后的工作中,辅导员能够有针对性地相关招聘信息,并且列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告知学院相关负责人。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关注计划,促使毕业生努力提升自身长处、弥补缺点,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2.现实预告,提升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辅导员由于工作需要,对学校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就业政策比较了解,能够在日常或者年级大会时针对毕业生做好现实预告,陈述和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现状,针对学生就业工资期望值平均过高这一现象,引导毕业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以便有更加准确的定位。大型的专场招聘会中,与小规模学院专业设计类对口的岗位相对较少,而被吸引来招聘的用人单位与用人岗位对于学生吸引力不大,很多学生不愿意签约。作为辅导员,在招聘会前召开年级会议,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勿以小而不为,增强学生的面试经验。有些准备换专业发展的同学也可以多做尝试,不拘泥于本专业的岗位。同时积极搜集、筛选本专业的正规招聘信息,及时向学生。

3.切实指导,加强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和应聘能力。辅导员对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比较熟悉,便于接收和校方的招聘宣讲会信息,也能够了解和接触到很大一部分直接联系学院的招聘单位。能够恰当地为招聘单位提供诸如联系招聘场地,建立就业培训合作,召集学生面试,推荐优秀学生等良好的服务。针对部分设计专业毕业生法律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应聘经验不足的问题进行切实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联席制——构建专业培养与定向推荐的桥梁

学院一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一直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设计学院的学生在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进入不同专业方向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因此在学期间,学生大都有了较好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阶段,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经常就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沟通,有效地达成就业信息的交换。辅导员发挥在与学生沟通中的多渠道优势,通过电话、飞信、QQ、邮件等及时向学生传达相关就业政策、招聘单位信息,与专业老师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多方位满足毕业生的资讯需求,共同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社会支持——学生完善自我与良性发展的助推器

首先,国家在政策上多次强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出台相关文件,强化政府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的大环境,开展了很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引导他们面向基层就业和创业。部分学生积极投入到公务员考试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中。这些举措拓展了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其次,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在学生的求职阶段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信息渠道越广,学生的挑选余地就越大。通过同学、朋友、家人渠道求职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

同时,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创业者。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特性,很多人不愿意拘束于某一固定的职位,很多毕业生会选择自主创业或者项目灵活就业。学院特地开办就业指导讲座,部分学生已经成功创办公司,自己做老板,还吸纳同学加入团队,回报社会。

在立交桥模式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中,一线辅导员能够起到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掌握学生专业特点,观察学生的个体特性,并且注意整合各种资源,全面解读国家、地方各种就业政策和法规,用足现有的资源,使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2008.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2011.

[4]王东娜.关于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科技文汇,2009(1).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改进;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0-03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展示。因此,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被课堂教育所占满,到了四年级期间,许多学生又忙于求职、报考研究生,对于本科生重要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难以重视,再加上学校只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四年级期间,无论精力和时间,大学生们都难以做好毕业论文。于是,许多学生往往采用网站上下载、书本上摘抄等方式来拼凑论文,再加上论文写作时间短促,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不受重视,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些行为谈不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反,还会严重败坏学风。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且,在其他高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方案

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实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1]。作为内蒙古地区一所培养师范学生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也摸索出了不少有效途径。以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为例,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即能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对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化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指学生从入学后的第一篇学年论文到毕业时的学士学位论文都由同一位指导教师相对稳定地进行指导,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年论文:论文索引。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选定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工作,写好索引。第二年学年论文:撰写研究综述。在做好索引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撰写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现状、不足、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三年学年论文:选定题目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定学年论文题目,撰写论文。第四年专业毕业论文:把三年级的专题论文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通过进一步地搜集资料充实内容,反复修改,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以2010届历史学汉班一名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例,该生于一年级写了题目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文献索引;二年级写了题目为《近二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雪灾研究综述》;三年级写了《1947—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及其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为《浅析1947—2008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该生四年的论文基本围绕着同一课题撰写,很有连贯性。这些规定的出台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因为,要做好一篇论文,学生们必须要有高深的专门知识。这就促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心地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根据论文研究的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自己所学的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对于这一改革及其效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认识是肯定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另外4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是必要的,效果良好。[2]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案也相继被该校其他院系所采用。实践证明,论文写作过程化比学生在四年级一年仓促撰写毕业论文要好得多,既减轻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困难,也降低了教师的指导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二、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一模式效果明显,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由于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并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少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论文题目选择不当,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时,就要求一年级各班级学生报送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不少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充实,选题仓促,所选题目要么过大,要么空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不中途改换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只得延期答辩。

2.导师对论文指导不够精细,一些论文仍存在抄袭现象。一般情况下,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每人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学年论文总共6~10篇(还不包括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担比较重。而且,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无法同学生选择的论文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教师本人还有课业、科研负担,甚至,一些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还有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辅导,由于精力有限,不少老师无法精心辅导本科学生的论文,对一些学生的论文写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教师却往往没有发现。

3.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措施,论文粗制滥造。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对计算机、英语,甚至驾驶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精力,本专业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反映本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采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方式来完成。学校为了毕业生就业率考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往往对于这些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论文顺利过关。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改进措施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历史文化学院也不断采取一些新举措,试图纠正这些不良倾向。为此,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商讨历史学专业论文写作的改革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毕业论文选题所具有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生所选题目要专业对口、可控性要大。因此,对于一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一些盲目性的问题,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选题方向,就如同科研工作者在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选题方向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一些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不限制学生自由选题,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陷入误区,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初步确定论文方向后,根据学生的选题,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给每个老师分配与其教学研究方向大概一致的学生毕业论文,做到教授中国史的教师能指导有关中国史的论文,世界史教师指导有关世界史的论文,近现代史教师能指导近现代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教师负担的论文数量多寡进行调剂,做到平均分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在学生的论文方向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将学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中,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可分派学生一些任务,如查阅搜集资料等。这样,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又可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学年论文与学生的各项荣誉以及就业、升学挂钩。作为毕业论文一部分的学年论文,学校可考虑提高学年论文的学分值,计入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成绩之中。在评选各项奖学金中,也应将学年论文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促使学生重视论文的写作。同样,学校也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毕业论文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结合起来,毕业论文成绩可在评选优秀毕业生等各项荣誉中作为参考标准,成绩优秀者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可免试推荐。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论文的写作标准,杜绝论文写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在此方面,不少高校采取了措施。“北京化工大学探索构建了大学生论文写作‘三位一体’措施性保障机制,包括构建论文写作学术委员会、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论文写作标准化参照体系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诚信教育”[3]。这一措施关键在于使学生们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这也可作为其他高校参考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各学院也应建立论文写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之外,主要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论文,凡是发现有抄袭现象的,要有相关的纪律处分,做到及早预防。

总之,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学校各种有效的改革,不仅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变学生只重视考试,敷衍论文写作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论文写作也是认识问题、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能在高校大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林晨.21世纪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2.

[2]白玉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过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3]张进明.改进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5,(8).

大学毕业学年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就业现状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

在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就业难日益凸现,虽然依靠政策导向和择业技巧有可能在短时期内使问题得到缓解。但从长远看,各校有必要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培养大学生的科学职业观,逐步促进就业,最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方面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由于扩招规模的增速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致使近几年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自1999年起,中国高校连年大幅扩招。1999年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较往年大幅度增加,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32万人,增速47.4%。2000年扩招继续进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1万人,比上年增加60.93万人,增长38.16%。2001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继续快速增长,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28万人,比上年增加47.67万人,增长21.61%。持续扩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从2002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总量出现高峰,并在今后几年呈现“高原”现象。2002年,毕业生达到145万,总量比上年增加了30万人。2003年,毕业生总量达到212万,以后更是逐年递增,2004年毕业生总数达到280万。伴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2001年到2004年的初次就业率却在大幅下降,待业人数逐年增长。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保守地估算,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会超过600万人。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可以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

对于大学生而言,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包括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因而大学生就业,不能仅限于单纯找工作,而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的职业理想规划与实施。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学生应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1]。

职业生涯规划伴随着人生最宝贵的时间,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在职业规划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发人深省: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现代社会,规划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首先,职业规划是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要认识自我,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等作全面分析,正确审视自己,弄清楚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其次,大学生要充分了解相关环境,包括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和人才市场动态;再次,大学生要综合、评估各种信息,确立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等,接着就是具体的实践过程,投简历,找工作等;最后,大学生要不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时诊断规划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不断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三、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导入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技术,让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高专毕业生大多在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更需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2]。高职高专学生从职业目标确定之日起,就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上相关岗位的需求,初步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制订相应的职业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一般为3年,在每一学年中,高职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分阶段进行,可以以学年为阶段区别设置阶段目标,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以增强学生正确规划人生的能力。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3]。

1.第一学年:认识自我

对于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一方面,他们对大学的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活,将来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使新生们非常关心自己今后的择业问题,迫切希望了解大学所学的专业与今后职业的联系。因此,这个阶段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

首先,各校应通过军训、入学教育等活动,使他们尽快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根据所学专业特点,结合专业老师的辅导进行自我评估,初步规划出自己的职业目标;最后,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克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的盲目性,增加目的性和有效性,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已的职业目标。

2.第二学年:丰富提高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就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无从实现。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暑期到工厂实习操作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

这个阶段,学生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其它社团等各种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选择地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或辅修其它专业的知识,并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

3.第三学年:实践实战

毕业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高校应适时帮助毕业生调节择业心理,避免出现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促使学生能正视现实,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

这个阶段既是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训的实践阶段,还是学生就业选择阶段。首先,学生应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检验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其次,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不断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高校应通过顶岗实习提高择业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并顺利毕业、就业。

总之,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各高校原有就业指导模式中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已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需要。而职业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为各高职高专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科学应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

参考文献:

[1]路阳.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21):59-61.

[2]张旭翔,王钧铭,徐胤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上一篇:会计大专毕业总结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毕业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