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0:24

城市管理研究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1篇

纵观全书,感到专著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贯彻中央精神,探索管理创新。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举行,这是时隔37年后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总理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专著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十以来的中央会议精神,对城市管理模式、体制、政府间合作、规划、制度和方法、应急、综合执法、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索。第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城市问题。专著既不是研究国外城市的发展问题,也不是研究国外城市的管理理论,而是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比如:30个省会城市的公路交通、辽宁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产生及排放、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杭州创新保障房管理服务、青岛市城阳区“互联网+” 社区管理、合肥市节约用地、南京市城市治理等。这些接地气的研究为城市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抓住当前热点,追踪前沿领域。专著不是面面俱到地谈论城市管理问题,而是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公众关注的热点展开论述,进行研究梳理并提出解决的路径。比如:城市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老城镇化的区别和面临的挑穑怀鞘泄芾碇泄众参与理念的树立及制度的建立,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我国现行城市管理组织体系的比较与创新;城市财政支出管理创新;新的《预算法》对城市管理的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土地管理创新,完善城乡土地市场体系;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BOT、PPP、TOD项目融资模式;城市公共住房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及公共住房政策分析等。这些前沿问题的分析是对实践过程中的探索进行的总结,将对城市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01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管理课程。”

我国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城市管理学是城市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管理学教材也已经有二十余本。我在2014年也写了一本《城市管理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尽管当时尽量将城市管理前沿的内容写进去,但是发现形势发展太快,书印刷出来后有些内容已有了新的变化,而且作为一本教材还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的东西,而不能将最前沿的内容全都写进去,这就需要有一本城市管理前沿内容的书作为城市管理学的补充。

在我讲授城市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十多年里深深地感到这样一本书的重要性。笪可宁和项英辉二位教授的专著正是这样一本我们亟需的著作。专著主要集中对城市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无用花费大量篇幅介绍基本知识,也无需涉及所有方面,更不必囿于城市管理学体系,如此即可以集中精力和篇幅,对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城市管理创新的理论、城市管理的主体、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城市财政管理、城市空间管理、城市基础设置管理、城市公共住房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等。

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20日公布2016年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5年的56.1%增长了1.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中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后的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表明城市人口在增长。而城市人口的增长在给城市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第一,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一致。这一问题导致城市边界在外移,房子盖起来了却没人住,出现所谓的“鬼城”,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比较普遍。一二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入,房价提升,三四线城市经济受人口流出的影响,房子卖不出去,库存严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都地区等大城市群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城镇化发展迅速。而这些城市群以外的地区剩下的都是一些山区或生态区,这些地区都是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城镇化开发的,从而导致人口流出。第二,城市人口集聚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扩大,侵占农业耕地。快速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导致一些城市边沿一再向外扩大,侵占农业用地,减少耕地面积,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农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个比例东中西部地区可以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必须有一个比例,以保证耕地红线不被侵占。第三,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这些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安家工作,但仍然是非户籍人口。还有许多在城市中打拼的人员,非农民工但也是非户籍人口。当然,近几年许多城市出台了积分制落户,但积分制落户的结果就是只要高端人才,不要低端劳动力。城市是由多职业多层次人员构成的,这些政策和做法使得城市人口结构趋于畸形发展。第四,快速城镇化促使一些城市发展规模超出资源承载能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针。

国务院在2017年2月4日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指出,当前,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2000-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部分城市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城市的发展规模要考虑城市资源的承载力,这些资源包括能源、水、土地、环境容量等;要根据资源引导和调控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使其不超出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比如:城市规模要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空间兼容,当地的大气以及其他生态空间要能够有效吸附达标的污染物(现在出现的雾霾实际上就是因为空间不够,吸附不了达标排放的污染物)。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2篇

>>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 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城市管理中难点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管理研究 研究城市管理创新 促进城市管理发展 管建并举 标本兼治努力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 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措施研究 我国中等城市管理改革研究 我国城市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研究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研究 加强哈尔滨城市管理的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综述 《城市管理》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研究 民国前期的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美国的城市管理 克罗地亚的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新难题 如何认识城市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03-05

[2] 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薛凯.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研究模式 [D].天津大学,2011(11)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姜爱林.城市信息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范式 [J].南方经济,2003(1)

[6] 李妙颜.当代中国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问题及完善路径 [J].湖北行政学院报,2014(5)

[7] 朝阳模式数字城管大创新 [J].新经济导刊,2011(2)

[8] 张建勇.我国中小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对策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1(3)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3篇

一、城镇化与城市管理规律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制约瓶颈是“问题导向有余,基础规律性研究不足”。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平衡性质的系统,其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要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的视角,从目标、组织、条件和空间等方面,研究和分析保障城市管理活动增效的若干条件性假设。合理测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并基于其承载能力来合理进行城市开发决策,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明确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的基本思路及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中的关键问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仅需要进行定性研究,还需要进行定量测算研究,以便科学确定不同城市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科学发展。“匹配”层面和“结构”层面的均衡状态往往意味着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得以顺应的状态。要从城市与经济、用地与人口、不同职业人、用地结构、规模与资源等方面分析城市发展规律,从城市发展规律的视角深入探索城市发展理论、土地管理、城市社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人口管理等城市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要基于对规律性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把握来实现城市养老住宅的有效供给。城市养老住宅既有一定的经营性特征又兼具某些公共产品的特征。城市管理者需要研究养老地产需求的规律性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

二、城市空间管理创新

“软性创新”是实现东北地区二次振兴的关键。产融结合是振兴东北工业的新支点,两化融合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是振兴东北地区的重要支撑,国企改革和国资改革相互促进是东北地区改革的重大课题。应以尺度重构理论为视角,着眼于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维重构,分析在尺度重构过程中的发展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变革,探究部级新区的运行机制。评价和提升城市的中心性要重点关注在城市网络中的关系和影响。由于发展水平、规模及比较优势等条件不同,城市在网络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可以在空间理论和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中心性来表征城市规模分布,以便更好地衡量城市网络的整体特征。可以用中心度、中心势和网络密度等指标和参数评价城市群网络中心性,进而对我国主要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中心性评价不仅要考虑单个城市的规模和实力,更要强调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在动态的网络关系中衡量城市功能以及中心城市与城市分工的合理性。要通过多规合一、一体化市场和盘活存量来推动城市土地管理创新。近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革新,要通过坚持规划的引领作用,倡导多规合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配置制度体系;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注重存量土地挖潜,转变土地依赖型城镇化模式;完善土地制度体系,创建城乡土地利用管制政策体系。

三、城市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层级中,街道层级的去留饱受争论。城市街道不宜撤销,应以规范化、权责利统一、公私合作化来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案例分析表明,在城市街道管理中,撤销街道办事处改革并不成功,需要加快街道组织立法进程,推进街道办事处工作规范化;明确街道办事处的事权范围,制定责任清单,实行责任与编制相挂钩,提升街道层面的统筹协调能力;推进社区居委会与服务站相分离,由社区服务站承担街道交办的事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和质量,从而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框架体系。城市管理框架体系包括职能界定、管理目标、路径支撑、协调治理和监督体系等,该框架体系需要不断完善。要从我国城市综合管理的三大职能界定(服务、监督与协调);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目标框架设计;四大专业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多元化社会共治监督体系的构建(企业、组织、社区、媒体、志愿者);三大协调治理机制的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前置导向机制、城管委领导下的公务协助机制、社会反馈响应长效机制)及各类保障措施的规范、推进与落实(财政、编制、装备)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创新。近年来,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城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技术。可以通过构建基于案例推理(CBR)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研发基于案例推理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创新技术,优化基于案例推理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创新的实现思路与方法。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创新。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开发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地下管线信息化采集技术、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开发技术、地下管线Web技术、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地下管线巡线管理技术、地下管线与物联网结合等一系列技术方案,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施工等行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城市管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9-040-01

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体现了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城市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城市的规划、公用设施、经济建设等各方而进行客观的调控与管理,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载体,培养市民的卫生、环保、法律、社会公德、交通等文明意识,从而使他们自身的文明素质适应现代化城市,从而营造出具有良好道德风尚,具有科学、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是当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善治是国家与政府、社会与民众、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合作,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是一种国家机器与公民社会的宽容为本、和平共处的互促互进关系,是两者的最和谐状态。这充分体现善治的本质特征。随着国家由统治向治理、再由治理向善治的过渡,政府在国家机器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但随着“善治”模式的不断发展,不难发现,政府的功能在不断消弱,与之相呼应的是整个社会和公众参与能力的迅速提升。国家管理模式正由以往的政府一家独大,逐步向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管理转变。对于社会、公众和私人机构,政府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行政领导和行政命令,而足以合作交流为本,以行政协商为辅,行政命令成了政府最后考虑的手段。随着“善治”的进一步完善,公共机构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减少,私人机构的作用不断增加,两者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扩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城市作为国家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主要研究了国家以及区域、城市的竞争力,重点分析了在全球市场,某些国家能成功,而有些国家又遭遇失败的原因。迈克尔波特是研究竞争理论的中心人物。城市竞争理论之所以能受到各国的重视以及各国学者的研究,还在于城市竞争理论有它固有的优势,比如,城市竞争力的评估可以进行量化处理,方便了各国进行城市间的竞争力排名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和城市部件的增长速度更快,而城市管理的水平却没有跟上来,城市负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这样的局而,使我们的城市而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脆弱。城市管理工作的问题不是我国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很多城市的共性问题。只有进行深刻的城市管理改革,才能改变现在城市管理的混乱局而,才能更加适应我国城市化的进行。

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监督也是不到位的。其表现为:主管部门不愿监督,对待下属部门袒护而含不得严格监督;街道干部不便监督,担心引起条块关系紧张。如某个街道在年终评比时对某专业部门驻街道的所长提出一些意见,专业部门虽然对这位所长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但以后的相互工作沟通就一直不顺:组织监察部门对专业不熟悉而难以监督。由于隔行如隔山,考核部门对城市管理业务不熟悉,年底考核时一般情况下只能尊重专业部门的自我评价。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够,广大群众除了向政府便民热线打电话、向新闻媒体反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写议案和提案等渠道外,缺乏经常性监督的手段。城市部件分级、分专业管理造成问题处理不及时。对于市属城市部件发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区市政局向市有关部门报告,由市属部门前来处理,这样一来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如井盖的修复大约需要两天时间。而区属城市部件也要按照各专业部门分工进行处理。由于各部门间缺乏信息资源共享,造成发现问题不及时和延长处理时间的情况就很难免。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5篇

所谓城市管理的企业化模式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城市的“企业化”,即把城市看作企业,把企业中的某些管理方法引界到城市管理中来,使具有公共管理特点的城市向赋有更好管理技术的私人企业靠近;二是指城市政府的“企业化”,即将竞争机制引进到城市政府组织与政府服务中,并将城市政府的角色定位为“企业家”,城市政府的作用和重要活动就是经营和管理好城市,创造良好的城市服务,吸引投资、发展城市经济,城市政府的目标是从城市福利转向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城市管理中“企业化”思想的形成

把城市比作一个企业,对它的管理借鉴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是美国的首创。它的思想是源于市政管理体制向企业化思想靠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美国的城市化也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从1860年到1920年,全国城市数量由392个增加到2722个。城市人口由600万增加到5400万,相当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的2倍。到1920年,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1.2%,成为城市人口比重较高的国家。

随着城市数最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成为美国社会面临的新的紧迫问题。但是,当时美国的市政体制还很不完善,19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对市政机构的设置从未制订过明确而系统的规定,这就导致市政部门的权限不清以及管理的软弱无力,加之当时美国城市政权常常被一些职业政客所控制,他们以权利为资本,一方面谋取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利无所顾忌地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人们曾形象地称他们为“城市老板”。当时这种现象几乎遍及全国,形成了美国市政史上的“无形政府”时期。“城市老板”把持市政,使本来就软弱松散的市政机构更趋混乱,从而导致了市政管理的混乱和市政建设的无序状态。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加剧了美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中所蕴积起来的各种矛盾。

为了改变城市迅速发展中的“无形政府”的状态,在一些大城市中相继出现针对城市市政的改革运动。改革的发起者主要是一些企业家、商人、银行家及部分与其利益相关的新中产阶级,改革者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主张效仿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原则,提出让有才干的企业家按经营企业的模式进行城市的经营和管理。他们的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对当时企业管理方面成功经验的认识。因为19世纪后期正是美国大企业的“黄金时代”,一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相继崛起,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美国钢铁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联合烟草公司等大型企业在本行业中独占鳌头。这些大企业在体制上实行的是董事会经理制,即董事们集体制定政策,以保证政策的稳妥和可行,具体执行则交由一位总经理,授予他较广泛的行政权力,以保证效率,注重发挥训练有速的管理人员的核心作用。这就是后来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弗雷得里

随着改革的逐步发展,又涌现出大批论著,探讨如何将企业的精神较合理地移植到城市管理中,从而不断地修正并完善了改革纲领。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型政府是与官僚政府相对应的。它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精神的公职人员(被称为公共企业家)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使绩效不佳的政府更有效地运作。具体讲,企业型政府就是那种非官僚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富于活力与生气的、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的政府。企业型政府的理念并非要求政府的运作完全与私人企业一样,而是强调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引进竞争的刺激力最,使政府更具活力,使城市管理更有效率。

19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管理主义和企业化思想更进一步深入城市政府体系,竞争机制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优良方法被广泛引入城市管理,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城市政府管理的企业化趋势更加盛行。

二、美国城市管理企业化管理的实践

美国的城市政府无论在机构设置还是在市政管理方面,均带有很强的企业化色彩,而这种理念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要求同时更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时代要求的及时反映。

(一)市政体制的企业化改革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成功在相当意义上归功于城市政府管理的成功,而这首先体现在市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美国各级地方政府中,城市的政府组织比较灵活,形式多样,这是城市政府长期自我改造创新的结果。美国在建国初期、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集中和垄断,曾在市政府中建立了议会负责制,该体制又称为弱市长制。在这一体制中,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强势地位,而市长和市政府处于弱势地位,其活动更多在礼仪方面。市议会监督一切市政活动,任命市的重要行政部门的官员,制定预算,决定市政的一切重要问题,市长对市议会采取的行动没有否决权。这种体制适应了当初的城市规模不大,城市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因此,在建国初期它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美国城市的迅速崛起和人口的迅速膨胀,给城市政府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全新问题,比如,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造成的住房紧张;人口过于密集和工业化的迅速膨胀而带来的城市环境卫生日益恶化;由于居民成分的复杂而造成的违法、犯罪现象的猖獗等。面对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大,弱市长制暴露出严重的缺陷: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长官,无法统一领导和协调城市政府的行政工作;市长、议会、独立的局各自为政,权责不清,极易造成相互推诿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经常发生内耗和冲突。

针对弱市长制的不足,美国部分城市对市长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强市长制,即市长议会制。强市长制的行政权力主要集中在市长手中,市长是唯一由选民产生的行政官员,有权任命和撤换政府各部门首长,而无需征得议会同意,议会处于次要地位,市长拥有否决议会的权利。与弱市长制相比,强市长制有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长官,能够统一领导和协调市政工作。但这种体制也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为行政长官的选举存在党派之争、权利争夺十分激烈。由于行政与立法的分权,而造成市政工作机构和程序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造成双方之间的对立和僵局、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许多城市继续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更切合实际和更有效的改革方案。而发生在德克萨斯州的加尔韦斯顿的一场飓风为一种新体制的诞生提供了契机。1900年8月的一天,一场猛烈的飓风突然光顾加尔韦斯顿,一夜之间,6000余人丧生,整个城市被埋在废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弱市长制”下的市政府束手无策,州议会不得不应改革派的请求,批准

了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当地5个有名望的企业家为了港口改良而组成的“深水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该委员会集立法、行政于一体,将城市事务分为4类,各有一人负责,余一人为总协调人、彼此地位相等,结果,这个组织运行起来颇有效率,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一个由改革者组成的三人小组委员会也开始按照深水委员会的形式草拟新的城市。1901年4月19日、新获得州议会的批准。委员会制作为加尔韦斯顿市的正式体制被确定下来。由于这种体制具有政务公开、超党派选举、各委员之间相互制衡而避免隐含滥用权力的危险等优点,曾一度在美国各中小城市特别中非常流行。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事务也越来越繁杂,作为应急体制出现的委员会制并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现代城市的需求,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立法与行政集于一体,不利于相互监督、制约;委员会成员分别承担市政工作,无一人负行政全责;权力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领导。因此,一些城市在试行委员会制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强市长制。而大多数城市,则对委员会制加以改造,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建立城市经理制。

城市经理制的特点是,市议会由议员若干人组成,负责决定市政方针,行政方面的工作则由市议会聘请一位受过专门训练并具备较丰富经验与才干的专家担任市经理。市长由市议员中得票最多的一位担任,作为本市的代表,同时充任市议会主席,但无实权。市经理拥有一切行政权,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应该说城市经理制是市政体制企业化改造的结果,市议会如同商业同体的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政策,市经理等于公司的经理,有权管理一切行政并负责个部门的工作,但同时,他们也如企业中的经理一样处于受雇佣的地位,他们职位的持有与他们的业绩息息相关。这种制度施行后,许多城市的面貌为之一新,城市经理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1915年全国市政同盟在城市章程规范中正式列入城市经理制。

1920年代,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理念流行的鼎盛时期,在公共管理领域引入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诚信、可靠城市政府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需求。“在政府管理领域,多采用一些商业方式,追求经济与效率,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氛围下,以科学化、专业化管理见长的城市经理制成为极富吸引力的市政体制。

(二)城市政府的企业化改革

在美国的市政体制接受了企业化的思想熏陶以后、美国的城市管理也开始逐步向企业管理靠拢,整个社会再度形成推崇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风气。城市当局再次效仿先行一步的企业界、重视和利用市场的机制,将政府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使城市政府更加灵活,更富于革新,更具备企业家精神。目前典型的做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1、建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参照企业经营理念中的顾客、服务、质量、效益等概念,破除行政本位、管理导向、对上负责的传统行政观念,确认纳税人或公众为政府的顾客,由对上级负责转变对顾客负责为主。在公共行政中,强化服务意识、淡化管理意识,并力求提供优质服务,强调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行政法则。例如,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警察局,定期向各社区居民寄送《警察服务调查表》,要求居民给有关的警官打分和提出自己的要求及建议。马里兰州政府、密歇根州商务局和佐治亚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等,设立了投诉政府官员行为和反映问题的800免费热线电话。它们通过顾客调查、重点群体调查和各种各样的其它方法,仔细听取顾客的意见。

2、政府的运作机制上借用企业方法。变通性地应用企业的某些管理方法,尤其是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方法,以使政府实现系统化科学管理。目标管理(MBO)和全面质量管理(TQM)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流行于企业界。70年代初,商务导向的尼克松政府曾一度在联邦政府的一些部门试行目标管理办法。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地方政府改造性地应用了这两种企业管理方法。至90年代初,约70%的市政府已经采用了目标管理的方法,约60%的市政府实行了全面质量管理。近几年,企业界于80年代开始流行的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又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被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中加以变通性运用。

(三)城市公共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美国在市政服务和市政工程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把可以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都尽可能的交由市场来完成。例如,美国有些城市在能源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培训、救援服务、消防、运输服务、公共工程、医疗保健等领域通过采用合同出租、公私合作、凭单制等形式广泛引入竞争机制,而且实践证明私人部门提供此类公共服务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政府直接经营。萨瓦斯等人通过研究证实:政府服务通常成本高而质量差,其原因并不是政府部门雇员的素质比私营部门雇员差,问题不在于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垄断还是竞争。在提供高质量的物品和服务方面,竞争往往优于垄断,而大多数政府活动又毫无必要地以垄断方式组织和运营。公共服务引入竞争给了社会公众以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市场权力,对公共机构形成一种外在的竞争压力,这必然迫使公共服务机构竭力改善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同时,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美国企业化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们没有理由做出这样一种设想,某个国家中取得成功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或政治的环境中也必然会取得成功。每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制度、文化、习惯和习俗,我们不能认为企业化模式能够摆脱这种条件作用的影响,或者认为它能以某种方式独立于和隔离于它在其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环境或社会环境。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化模式仍然可以被我们学习和借鉴,改进政府城市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

通过对企业化模式的研究与考察,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城市管理注入生机和活力

企业化模式是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城市管理与建设领域的有益尝试,体现了西方改革者们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管理模式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因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管理中变通性地借鉴企业先进的经验,将企业中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方法根据城市政府的管理特点加以利用,发挥各个管理方法的协调性和协同有序性,促进科学化、系统化框架的建立。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城市政府,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以创造良好的城市服务,提升城市形象和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管理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利用专家治理城市,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利用专家治市的企业化模式不失为科学又富有生机的管理模式,在美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市长作为政治领导人往往权力非常集中,面对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造成了效率低、成本高的运作弊端。我国的城市政府必须转变思维,市长要善于分专家之手,专家必须是城市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需具备专业知识、懂管理、勇于创新、身体力行、注重时效。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做好决策工作,如制订全面的行政规划;为政府的政策导向提供依据,协调各市行政部门的工作,及时听取民意,做好政府部门和公众的中间“纽带”。采用专家治市可以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三)重新思考政府的职能,由“统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企业化模式中政府进行自身的体制和职能改革,逐渐淡化政府的管理职能而逐步突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职能,视公众为“顾客”,为“顾客”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我国的社会传统一直强调政府的“主导”与“统治”,但事实证明,这种政府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运动,社会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信息革命等,都对政府的管理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应重新思考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应是讲究质量、追求效率的“企业型”组织,政府公务人员应是有责任心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既是提供政府收入的“纳税人”,也是享受政府以公共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工作应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最、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四)以市场为取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管理变革

企业化模式中政府是积极、主动、非官僚化的,它运用市场的力量鼓励民间扮演过去政府承担的部分角色,使民间机构共同分担营运的风险,协助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激励政府机关提高效率。

在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对那些已被实践证明能够市场化的公共服务,如市容环卫、保安保洁、园林养护等,要打破政府垄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而对那些商业性公共服务,则完全采取私营化、企业化的方法去经营管理,这会使政府效率大大提高,为政府管理注入了许多新内容。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东莞城市管理对策

1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基本趋于稳定,逐渐形成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在地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及其他城市,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完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就业困难、城市文化缺失等方方面面。

2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问题

2.1我国城市管理的发展状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城市的核心地位,加强城市的辐射功能,这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主线。我国的城市管理紧紧围绕这一主线,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洗礼,城市管理的职能已十分明确,开始慢慢扭转过往“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旧观念,转而加大对城市管理的力度,进行网格化管理,在原有市、区、街道体制上,逐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格局。

2.2我国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各城市管理职能得到不断深化,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推进了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但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不容忽视。

2.2.1政府职能未能发生根本转变

(1)政府管辖过宽,职能膨胀。管了很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一是没有真正做到精简政府职能,抓大放小,遵循以往的面面俱到,导致职能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二是城市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依然很多,过于精细。(2)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社会职能。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它的特点:一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市场机制容易产生企业与工人冲突、分配不平等、外部不经济、公共投资不足、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解决,只能由政府出面解决。二是弥补社会主体作用的不足。社会问题应该由社会主体自己解决,社会主体间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政府帮忙解决。因此,政府只需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即可,在城市管理中,适度放权,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3)政府职能运行机制不科学。首先,城市公共决策机制不完善。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针对政策而言,真是千真万确。科学城市公共决策应该是在准确、完整、及时掌握主客观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团体作用,凭借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做出的决策。而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决策机构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内部的信息处理和调研部门,缺乏城市社会信息的客观性,主观随意性较大,无程序可言。

2.2.2在管理方式上,运行机制落后、呆板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已逐步深入,但其改革的步伐还是明显落后于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原因在于并未摆脱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政府管理仍旧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政府的社会行为是尽其保姆式的服务,对社会事务事无巨细的一揽子统管,承揽了过多的社会事务,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使政府无法从日常公共管理中解脱出来,专心做力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及监督执行。

2.2.3缺乏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

管理发展史表明,明显地存在着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城市管理也不例外,要由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脱离出来,树立一种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抛弃以往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狭隘思想,确保城市管理可持续进行。

3东莞城市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3.1东莞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东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可喜的是城市管理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东莞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等称号,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了提升。(1)逐步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观念。东莞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县城骤变成如今的大都市,政府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小政府”“大服务”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管教并举”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社会职能,抓大放小,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2)改革体制,理顺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东莞市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明确了其管理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改变了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个部门的模式,实现了建管分离,形成了城市新的管理格局,依法管理城市有了良好的开端。(3)加强城市管理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城市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更加注重城市管理中的宣传工作。积极扩大城市居民的知情权,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其自身责任感及荣誉感,使其对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归属感,从而促进城市管理开拓新篇章。

3.2东莞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深化改革,尽管东莞市的城市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荣获了一些部级荣誉称号,城市各项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但问题依然存在。(1)人口膨胀,整体素质偏低,影响经济整体向上运行。东莞市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农业县级城市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城市,主要是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支撑。在此过程中,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向东莞城区,他们党中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随着东莞经济转型升级,大部分人因专业技术、技能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需要,从而影响了东莞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阻碍了东莞城市的进一步发展。(2)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目前东莞虽然进行了体制改革,成立城市管理局,明确其管理职责和任务,实行建管分离。但在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行政管理与依法管理并存,人治与法制相连,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严重阻碍了东莞城市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3)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目前东莞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阶段,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学历、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高素质的人才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文明和责任意识,会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到城市的管理当中去,从而促进城市管理进一步发展。

4公共管理发展及城市管理的运用

4.1公共管理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角色不断膨胀,传统的官僚体制己难以应付各类经济及社会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国际冲突、信息革命、环境保护等问题带来的压力。因此,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风格向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就显得十分自然,在此背景之下新公共管理兴起。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以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与政治问题,这是致使政府管理改革的直接原因。当代西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不一而足,但基本是围绕以下三条主线进行的:一是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可能缩减政府职能,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二是充分利用市场、社会和公众的力量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物力、财力的不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削减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在各国政府管理改革浪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定意义上,公共管理理论己经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典范。

4.2公共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

(1)建立多元化的公共组织主体,实现机制共享。积极推进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既有政府组织、准行政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社会民间团体以及企业等。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将公共服务民营化,加强市场竞争,降低经费预算。(2)明确政府城市管理职能。政府职能划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城市管理既包括政治经济职能、也包括文化和社会职能,但其主要为社会职能。因此,在其实施管理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职能属性,把精力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积极吸收利用市场经济特点,适度放权,将部公共服务业务让渡给社会团体、企业,甚至是个人,从中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3)改变管理思维,提高管理效率。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城市管理中也是一样,只要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不管是政府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我们要加以吸收利用。公共管理认为企业管理中实施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都可以为借鉴使用,通过当地城市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甄别,去伪存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5公共管理视域下东莞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5.1树立市场意识

在城市管理中树立市场营销意识,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为此,在宏观层面上,政府管理城市的深层观念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应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和社会营销意识。把城市管理推向市场,以间接的手段,主要通过宏观调控与适量的政府投资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为城市纳税人提供协调与服务。在微观层面上,政府以一个矛盾协调人、服务者的身份在城市各个企业、团体、市民面前,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5.2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

从公共管理角度,充分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促进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社会化。让一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及个人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发挥其自身的特点为政府提供服务。政府从中进行引导、协调和监督。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社会,且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从1984年起有计划地开展了城市建设与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改革,逐步实行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分开,大力发展和培育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中介和社区公众自治组织作用,促进城市管理快速发展。这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城市管理社会化的进程。

5.3促进城市城市管理社区化

进行城市管理放权,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了宏观和微观管理结合的体系框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5.4推进城市行政审批快速化

在过去的五年,东莞各重大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和直接落地改革成效凸显。水陆口岸“三互”大通关改革减少企业一半以上手续和时间,“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五年精简行政审批项目512项,向镇街(园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46项,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政策63项。

5.5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

管理技术和手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东莞进一步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改革,组建市政务服务办和镇街(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加快市镇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建设,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进一步深化项目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承诺制为核心的项目直接落地改革;完善商改“宽进严管”体系;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优化办事流程,推进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认,让市民逐渐从“排队办事”变为“手机办事”、从“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腿”,逐步采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建立电子政府,走向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作者:蒋满华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翠玲.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编.对人大换届选举有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人大工作,2002(02).

[3]王道平.东莞30年:一个沿海开发地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355.

[4]东莞市委党校课题组.新莞人融入东莞城市社会研究[R].东莞:东莞市委党校,2008.

[5]姚迈新,谭海波.新公共管理理论视下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转型一一制度、治理主体与文化视角[J].探求,2010(2).

[6]任裙.文化公民权与当代城市治理策略[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20).

[7]盛广耀.城市治理研究评述[J].城市管理,2012,(10).

[8]孙颖.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杭州实践[J].国家治理,2015(14).

[9]张诗雨.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J].中国发展观察,2015(4).

[10]李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管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3):8~10.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7日

我国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丰富,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手段体系以及城市管理理论的变革等内容,并且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但是在研究的深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方法较单一,诸多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应用较少。鉴于城市管理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相关样本的分析研究,本文进一步明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城市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定量研究对于城市管理理论的改进所具有的现实应用意义,并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一、城市管理主体理论

(一)政府主体。城市管理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其最基本的主体无疑是政府部门。因此,诸多学者在研究城市管理理论过程中选择政府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如论文《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管理》。该文总结了北京城市建设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及,并指出以后努力方向,但是此类文章属于总结性文章,学术意义不大。又如王霞、蔡晓辉、李茜的《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探析》本文针对类似“9・11”、非典等一系列紧急事故,灾害处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强调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应建立宣传、法律、预警、反应四种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紧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措施给予了较为明确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政府无疑是城市管理的最直接的主体,起到基础(日常管理)和核心(突发事件)作用。日常政府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发现,以城市管理为主题,研究政府主体的文章仍然不够丰富。

(二)参与城市管理主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的不断完善,许多学者开始另辟蹊径从参与城市管理的多元主体入手,研究诸如社区、NGO、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对于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其中参与城市管理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和志愿者参与两方面,对其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此外还有文章针对社区文化建设、民间组织等进行了探讨。城市管理多元参与主体的研究对于城市管理主体理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于城市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管理客体理论

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对城市管理客体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中,有12篇以具体城市为例,对如何开展城市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解析;涉及城市社会管理(主要内容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的各有1篇,涉及城市环境管理的和城市经济管理的各有3篇;此外,还有1篇涉及城市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及公平的内容。但是,有关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及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不多。

(一)在涉及城市管理客体理论研究的论文中,许多学者主要从城市管理具体管什么着手,对现代城市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具体研究。一方面包括专门管理职能,如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另一方面主要讨论了政府的一般管理职能,即城市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组织都具有的职能,主要包括城市经济的调控和城市社会管理。这些文章对于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社会保障的研究。有关城市社会保障的研究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每一位学者的注意。

(二)以具体城市为例进行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此类文章有以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如上海市;有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如特区城市;还有文章从具体城市的具体区域进行研究。以上文章多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具体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但是仍然都是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的内容。

城市管理客体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城市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仍有待增加。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定量研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三、城市管理手段体系理论

城市管理手段体系涉及的是现代城市怎么管的问题,主要包含了城市法制建设和城市规划两个大的方面。

(一)城市法制建设。城市管理理论中所讨论的城市法制建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城市管理过程中所依据的一系列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另一方面指如何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这一系列法律体系,保持良好有序的社会状态。笔者认为,城市法制建设若与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服务政府理论,或者与系统理论结合,将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城市管理手段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城市的全局规划。此类文章主要从宏观上对于城市管理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此类文章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飞速过程中,城市管理难以同步发展的弊端提出宏观性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当代城市管理研究缺乏系统性、宏观性。从选取的文献样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在研究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宏观性的理论结构框架,学者们往往针对城市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宏观性,理论研究多而实证研究少,并且城市管理的某些方面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还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

(二)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够。在城市管理理论的变革研究中,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对于城市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自觉的将两者相结合,促进了城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但是这种结合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这一不足可以说是城市管理理论乃至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最大弱点,虽然在城市管理变革的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定量分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仅仅局限于将定量分析作为一种辅助研究手段。

总之,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城市管理理论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相信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并且会与其他学科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主要参考文献:

[1]景星蓉,张健生.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城市问题,2004.6.

[2]隋鹏飞,国晓丽.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9.

[3]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J].现代城市研究,2004.7.

[4]于涛方.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4.6.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8篇

公共治理主要指以社会组织、政府、国际组织与私人部门等为治理主体,借助谈判、协商与洽谈等民主、互动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共同治理的科学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公共行政,该治理方式并非自上而下依靠政府权威进行发号施令并实施政策,单一化对公共事务展开管理。而是强调管理方式民主化、主体多元化,管理协作化的公共治理新型互动模式。从城市管理角度来讲,公共治理城市管理内涵包含两层次含义。首先体现了责任性、合法性、效能性及协作性,责任性即城市管理行政权力面向社会公众服务,而其合法性即社会权威与秩序的自觉认可与服从,协作性即企业、政府与公民在城市管理进程中对公共权力的分享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而效能性则是城市管理综合能力的高低强弱及其形成的能效。城市管理的另一层次含义则是指其社会参与三权分立,公共治理结构包含两类基本要素,首先是执行、决策与监督三权分立分开,建立了执行权、决策权与监督权互相协调与制约的运行机制,另外还应包含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职能核心为城市管理,需涵盖较多职能单位,其只有通过创新改革,实行三权分立,理清职责,才能科学改变城市管理进程中由于部门职能交叉管理、政设不分、分离并行导致管理缺位、越位、错位、失位局面,进而实现由市政传统管理合理向城市现代化综合管理的发展转变。

二、公共治理视角下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策略

新时期,公共治理视角下应科学推进城市管理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由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管理合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科学转变,由城市微观市容环境管理向宏观、微观管理完善结合的综合城市管理转变。同时城市管理应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为政府管理单位及社会公众参与创造有效连接平台,在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资源整合中实现由问题化城市管理发展为由源头上治理,由传统物件管理发展为物人结合管理,进而全面促进城市管理的创新完善发展。

1.打造数字化监督人口管理平台,促进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完善对接

社会管理中人口管理是重要内容,是城市及社会管理连接交集领域,打造数字化管理人口监督平台可令其发挥连接社会及城市管理的共治桥梁作用。该监督平台建立于社会人口管理、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的数据库之上,用于监督城市公共环境运行秩序的管理工作平台。在建设平台进程中应将整治公共秩序环境相关社会管理各项指标纳入其中,并同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平台实现并网,进而创建注重事前科学引导、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完善补救的良好工作体系,有效整合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资源,最终形成长效城市管理机制。通过人口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设,可合理调整百姓生存保障权利及整治公共秩序环境关系,令两者完美契合,进而扭转城市管理传统不重人、只重事的单一工作思路,良好体现人本精神,利于城市管理监督与整合资源,促进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完善对接。

2.完善法规法律建设,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公共治理视角下,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变革离不开配套健全的法规法律制度保障,必须重点解决好城管立法的突出问题,在没有全面考量违章建筑问题、摊位不足、执照获取困难、经营门槛过高及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状况下一味靠柔性执法缓和矛盾显然并不现实,基于现状应当赋予城管部门一定的强制措施。因此应由立法角度入手,科学结合当前国情市场特征完善各项城市执法管理法规条例。城管法律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家根本法和基本法的规定制定国家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典;二是各省、自治区及享受立法权的城市,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专项规章;三是各市的城管工作部门根据城管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定一般规范性文件。同时要科学研究城市住宅规划,合理解决违章建筑问题,有效管理流动人口。为提升可操作性,在符合利用土地与城市规划基础上,应以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更新集体农村建设使用土地制度为突破口,位于暂不在城乡结合部实施城市开发的各类农村区域依据健康标准与实际需求,建设规划满足流动人口现实居住需求与基本生存需要的集中住宅,并应考虑到其承受经济能力,进而合理取代流动人口违章居住区建筑。同时应通过相应法规、法律的修改允许相符于城市规划的集体农村建设存量用地,在土地所有权保留性质不变基础上用入股、出租、转让、联营等方式为城市流动人口争取用地,令其享有同等于国有土地的相应权利。城市管理中也应基于国情市场合理探寻如何对部分困难人群实施保护性、减免管理相应税费的科学措施,鼓励其依法执照经营。对于当前农民不允许将自有房屋用于经营场所的相关规定应进行完善改革,有效解决长期在城乡结合部存在的无照经营问题。

3.创设监管分离社会管理综合体制

城市管理的监管分离全面强化了各部门间的约束监督作用,提升了管理公正性与透明性,因此城市管理应合理打破监管合一的现行传统体制,依据公共治理结构执行、决策、监督三权分立原则,由现有体制中将社会监督管理权有效剥离,并同监督指挥城市管理中心组建合并为全新的城市监督运作机构,行使指挥监督权力,进而实现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有效对接,提升监督管理力度,为城市管理创建健康、主动、透明、法制的运行发展环境。

三、结语

总之,基于公共治理视角,我们只有科学创建城市管理科学实践策略,才能真正推进现代化城市的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罗峰.社区公共治理与和谐社区的组织化构建.中国行政管理.2008(8).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参与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城市管理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城市管理包括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及市政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2]。它是政府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作出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布局,是指导城市土地利用和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是横式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龙头。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规范作用。

( 一) 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体现和贯彻城市政府的意志

城市规划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并且要经过审核和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经过审核和批准的城市规划代表了城市政府的意志,严格贯彻实施城市规划,就可以保证政府意志得到贯彻和实施,确保政府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具有权威性。

( 二)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

城市规划是政府依法行使其职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要主动、全面和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的审批要严格,政府要严格把握城市规划审批,掌握主动权,使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三) 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面对现代的市场机制,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比如占用绿化地、拆除古建筑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影响了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设,通过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种种负面行为,能够达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四)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秩序、规范城市秩序、查处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抓好城市规划,就能使城市管理井然有序。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执法,就能保证城市科学、健康的发展。

( 五)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包括全局与局部、发展与保护、近期与远期等,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的规范性作用

城市管理要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为指导。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只有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时,城市规划又对城市管理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

( 一)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方向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龙头,它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规划具有方向性作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总揽城市建设和发展全局,它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了城市规划,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对城市的管理方面,就可以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城市规划根据《城市规划法》依法制定了编制、审批和修改原则,一方面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3],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有了这样的导向,城市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 二)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和合理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正确引导。以城市经济管理为例,具体地说,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管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将国家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融入到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中,从而引导城市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2.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经济功能,营造更适合招商引资和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3.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建设开发的方针,对于统筹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创建和选址,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具有引导作用。4. 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城市规划坚持在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资源共享。5. 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中有价值的名胜古迹,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6.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在社会和环境管理方面,城市规划也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社会环境实现和谐统一的目标。

( 三) 城市管理可以运用城市规划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进行城市管理的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规划的内容和管理措施会不断地修正、充实和调整。既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尽量避免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做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协调工作。第一,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中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关系,紧密联系城市实际进行管理。第二,实施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社会稳定的维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第三,城市管理要根据城市规划,使城市形成工业聚集中心,住宅、商业聚集中心,商品、贸易聚集中心等,逐步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第四,在实现审批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城市管理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规定,并履行法定程序。依据《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为城市管理寻求法律依据。城市管理要依法行政,推行城市管理法制化,严格做到依法办事,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小结

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城市管理的实施者是城市政府,城市管理问题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民生意识,也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市民的整体素质。只有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赵民,陶小马. 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吴丁杰,徐聪夏,圆圆. 关于新时期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两点探讨[J]. 和谐发展论坛,2010,( 2) .

城市管理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公民信任;感知形象

[DOI]10.13939/ki.zgsc.2015.46.111

1 引 言

城市是由若干个复杂子系统组成的巨系统,因此城市管理本身属于综合管理,构建一个超越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和公民参与的评价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翟宝辉,2009)。城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满足公众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关克鑫,2015)。在城市管理中,城市只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造福于人类的一种载体,人类才是唯一的主体,公民是城市发展最直接、最广泛的参与者。目前,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城市管理应以让城市中的公众生活更好为主要价值取向,以公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和监督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仇保兴,2005)。

以公民满意为导向的城市管理理念,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Dimock(1936)指出,顾客满意度这一标准在政府运作过程中的运用应当与企业中的运用一样广泛。Hughes(1994)指出,公共部门中顾客的角色正在日益雷同于私营部门中顾客的角色,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除了应该包含目标全面进展情况的指标之外,还应该包含关于顾客满意程度的指标。我国学者在从公民角度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蔡立辉(2003)在其研究中指出以公民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并依据公民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满意程度来评估政府绩效,从而确定政府管理的公共责任与运行机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主旨。城市管理应以公民满意为导向,充分考虑公民需求,扩大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和力度(尤建新,2007)。

具体而言,公民满意是指公民在体验城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公民需求得到满足,公民期望与实际感受一致,从而使公民产生愉悦、满足的心理状态(夏雪皎,2008)。以公民满意为导向的城市管理绩效评价,应以公民满意度理论为核心理论。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反映了公民对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对公民心理状态的量化。

用公民满意度对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测评工作缺乏定量评价和科学预测工具的问题。公民满意度是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同时每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基于现有顾客满意度理论,可知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安全感、公众信任感、公众荣誉感和公众价值感、公众期望、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盛明科和刘贵忠,2006);感知形象、公众期望和感知质量(夏雪皎,2008)。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以感知形象、公众期望和感知质量为公民满意度的前置因素,以宁波地区为例来研究城市管理满意度。

当然,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公民满意度指数的具体数值并不具备太大的意义,找出影响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指数的关键因素,为城市管理的服务质量提升与改善提供有意义的政策参考才是最重要的。本文旨在基于城市管理满意度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识别影响公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与关键指标,以期为当地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感知质量和顾客期望:Fornell,Johnson和Anderson(1996)在其研究中指出,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感知质量越高,顾客满意度越高。同时,顾客期望对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也具有直接的影响。感知形象:OLoughlin 和Coenders(2004)在其研究中指出,感知形象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Kristensen等(2000)指出,感知形象对感知价值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顾客信任:Ryzin(2004)在其研究中指出,顾客满意度对顾客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文献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感知形象对公民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假设2:公民期望对公民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假设3:感知质量对公民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假设4:感知形象对公民期望具有直接正向影响。

假设5:公民期望对感知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假设6:感知形象对公民信任具有显著的影响。

假设7:公民满意度对公民信任具有显著的影响。

2.2 调研方法及问卷设计

本文在文献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调研样本、实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和录入数据等一系列步骤,获取了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的量化数据。在分析过程中使用EXCEL及SPSS16.0工具对样本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从这些分析中得出在宁波地区,公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评价。本次调研采取现场拦问和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占82.47%。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两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访者个人背景信息,第二部分是关于城市管理公民满意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研究变量。这些研究变量主要包括感知形象、公民期望、感知质量、公民满意度和公民信任。

2.3 样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以宁波市为研究范围,分别在宁波市海曙、江东、江北和鄞州等地区进行问卷发放,共访问宁波市民600余人,收回有效问卷485份,问卷回收率为80.83%,经过筛选,挑出不合格问卷,共获得400份供分析的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47%。研究样本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占比为41.8%,女性为58.2%,男女比例基本与现实情况一致。在年龄分布上,35岁以下被访者占比为51.8%,35岁以上且50岁以下的被访者占比为31%,50岁以上的被访者为17.2%,年龄分布相对均衡。在学历分布上,高中以下占比为31.9%,高中/中专占比为19.5%,本科/专科占比为44.8%,硕士及以上占比为3.8%。在职业分布上,学生占比为15.8%,企业人员占比为26.5%,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占比为7.8%,自由职业者占比为20%,其他职业为30%。本次被访者包含两类,一类为宁波本地居民,另一类为户籍由外地迁入宁波的新宁波居民,其中本地居民占比为56%,新宁波居民占比为44%。被访者在宁波的居住时间,52.2%的被访者居住时间超过5年,35%的被访者居住时间在1年以上且5年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被访者对宁波当地的城市管理相对熟悉,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情况。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包含的主要研究变量包括感知形象、公民期望、感知质量、公民满意度和公民信任。各研究变量均采用李克特5分尺度进行测量,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3分为中数。从表2可知,感知形象的均值为3.66,公民期望均值为4.36,感知质量均值为3.76,公民满意度均值为3.80,公民信任均值为3.79。各变量均值都在中数3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民对当地城市管理水平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公民满意度相对较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民期望均值高达4.36,说明公民对当地城市管理的期望值极高,要想实现较高水平的公民满意度和公民信任,当地政府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3.2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文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本研究对感知形象、公民期望、感知质量、公民满意度和公民信任进行了相关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感知形象与感知质量、公民满意度和公民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感知质量与公民满意度、公民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民满意度与公民信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感知形象与感知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9,显著性水平=0.000

3.3 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厘清各变量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来检验前文所提出的各个假设。

第一,以感知形象、感知质量和公民期望为自变量,公民满意度为因变量。首先,为了检验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本研究以感知形象、感知质量和公民期望为自变量,公民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宁波市区居民为访问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所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感知形象和感知质量对公民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形象对于决定公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公民的感知形象和感知质量来源于其对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感知,特别是对其生活影响程度大的方面,如城市环卫、城管、绿化等各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要想提高城市管理满意度,需要以公民满意为导向,深入了解市民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需求,提供满足公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与产品。

第二,感知形象和公民满意度对公民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良好的感知形象和公民满意度对提高公民对城市管理的信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政府提高其在公民心目中的感知形象和公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可以有效地增强公民对政府的认同感,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公民参与度,有效地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和谐、有序、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1):76-84.

[2]夏雪皎.我国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模型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3]尤建新,陈强.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2):51-57.

[4]翟宝辉.厘清城市管理的概念 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6):16-20.

[5]关克鑫.国内市政管理学研究综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21.

[6]OLoughlin C.,Coenders G..Estimation of the Europe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Maximum Likelihood versus Partial Least Squares[J].Application to Postal Service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Business Excellence,2004(15): 1231-1255.

上一篇:企业营销案例范文 下一篇:城市日常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