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8 01:52:34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 报告撰写

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结束后,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并为日后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改进建议的书面报告。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能真实反映某地一段时期内的学生学业水平,也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科教学的薄弱之处及改进之法,同时还能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参考。可以说,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学生学业表现的“晴雨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本文以前期监测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撰写报告时的常见问题,归纳出提高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撰写能力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一套清晰的思路是撰写分析报告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这份报告、写给谁看。如果主要读者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报告应偏宏观,侧重于对整体情况的描述与分析,并为工作方向的调整提出建议。如果主要读者是学科教研员或教师,那么报告应偏微观,侧重于对学生学科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并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提出建议。只有先找准了立脚点、有所侧重,才能清楚自己究竟要写些什么。

其次,要明确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总体架构。目前,国内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至少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基本情况概述,用来介绍命题思路、监测内容、试题框架结构、试题质量指标数据(如难度、区分度)等;二是监测结果分析,既有对监测结果总体情况的概述,又有不同群体间的成绩比较(如男生女生、前后三分之一等),还要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客观描述他们的学业表现,具体分析成绩和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寻原因;三是建议部分,即针对监测结果及归因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改进意见。当然,撰写报告并非必须按此行文,只是作为一份完整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这些基本内容不可或缺。

此外,需切忌偏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思路,用过多笔墨来描述某道试题或某套试卷的质量,将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与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相混淆。

二、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是撰写分析报告的技术保障

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验、调查或教学过程中,总难免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更是如此。为科学而准确的处理监测数据,更好地呈现分析结果,撰写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

(一)了解一些常见的监测概念或统计指标

就学业质量监测而言,常见的概念或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平均分、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在运用它们来解释分析数据时,有些问题须加以明确。

第一,试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像信度或效度那样,越大越好。通常,试题难度在0.35―0.8之间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多控制在0.5―0.6之间。但如果要判断某套试卷难度系数是否合宜,还要依测试性质而定。例如挑选学生参加竞赛,具有明显的选拔性,需要难度水平较高的试卷,因此整体难度控制在0.1左右较合适;而高考兼有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和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双重职能,兼具选拔性和基础性,所以试卷难度一般都控制在0.5―0.6之间;若是以反映学生学业水平为监测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并不具备选拔性特征,那么试卷难度比高考难度再低些更为适宜。

第二,信度、效度、标准差等皆由一定公式、经过复杂计算得出,简单的相加或求平均并无实际意义。例如,某次考试两班平均分相差不多,但一班标准差为14.09,二班标准差为25.71,可见一班成绩的差异程度较小,其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大。如果计算出四年级整体的标准差,也可从中看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程度,即标准差越大,说明两极分化越严重。但若只是简单地两班相加求平均,得出的数据并无意义。有些教师还曾计算不同学科间的“平均信度”或“平均效度”,更无科学性可言。

另外,平均分等指标有单位,信度、效度、标准差等指标没有单位,表述时应注意规范。

(二)明确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原则

我们在审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图表。例如,在没有题目的情况下,图中看不出每一柱的指代含义,更不清楚每一柱的具体数值;表格没有明确指出数据代表什么,理解成平均分或得分率都有道理。这种模糊的表述使它们失去了应有的优势。为使统计图表能清楚、明确地展现出统计事项的数量特征,绘制时应注意:图表题目要准确、凝练地概括图表内容,表题写在表的上方中央,图题写在图的下方中央;统计表内数据要填写整齐,统一小数位,并注明单位,暂缺数据用“……”表示,不存在的数据用“―”表示;统计图中必要的数据、单位、图例、文字说明等应清晰明了,并依据数据性质灵活选择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除上述教育统计知识做技术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在众多数据中找到关键数据,并做出合理解释。切忌只提供数据而不做说明,或提供的数据与说明关系甚微,即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或所述问题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总之,在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时,必须坚持一个理念:用数据说话。

三、一种规范的态度可以为分析报告的撰写锦上添花

行文流畅、语句通顺、措词严谨、标点规范、数字序列正确等,都是态度规范的体现,这既是对报告质量的高要求,更是对文章细节的普遍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报告建议切忌假、大、空,一定要源于监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实践改进的“抓手”,这样才算是科学且理想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考试质量分析系统;数据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3010602

0 引言

考试质量分析系统主要用于班级的课程考试质量分析,由系统分析而得出的结果反馈到任课教师及教学主管部门,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从而改进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应用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也可以作为其它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基础数据。

1 考察指标设置及系统功能

考试质量分析系统所设置的考察指标应当能正确地反映班级本次考试的实际情况及质量状况,因而设置的主要考察指标为: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还有卷面各分数段成绩人数分布状况及比率等。因此,考试质量分析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完成的任务如下: ①输入各学生的成绩,统计考试人数,筛选出最高分及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和及格率;②按分数段分类统计人数,计算出各分数段人数的百分比;③写出评语。

构建考试质量分析系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到:只需一次输入学生的成绩,其它所有数据均由电脑计算完成。

根据上面的各项要求编制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如表1所示。

本系统的数据量不大,而由于Access数据库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操作、开发成本低廉、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集成各种向导和生成器工具且功能强大、工作效率高、支持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等一系列优点,故本系统使用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

2 基本数据表设定

根据考察指标的设置以及对系统主要功能的分析,本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采用两个数据表:主表――考试质量分析,副表――成绩,分别如表2、表3所示。

3 系统构建及功能实现

(1)建立“成绩输入窗口”,将其与“成绩”数据表联系,使用“成绩输入窗口”输入学生考试成绩(图1)。

(2)使用选择查询的方法,从“成绩”数据表中筛选出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45~59分、45分以下的人数(图2),并计算出各分数段人数比率等各项数值(图3),然后使用“追加查询”(图4)及宏(图5),将数值填充到主表“考试质量分析”的相应单元格中。以上仅是简略分析,大量的建立查询、建立并使用宏将各查询链接启动的工作,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3)建立系统的主窗口,如图6所示,窗口与主表“考试质量分析”相联系,上面设有各功能按钮,并使用宏将各相应功能赋予各按钮。

4 系统运行

本系统设置了两种输入方式:“手动输入” 和 “导入外部数据”方式,本系统运行时要首先选择输入方式,若选择“手动输入”方式,则在系统的主窗口中单击“输入成绩”按钮,在弹出的“成绩输入窗口”输入成绩,输入完毕,返回主窗口,然后单击主窗口上的“数据刷新”按钮,各项数据即通过后台的查询及宏的运行,填充到主窗口上的各单元格中。主窗口上的“打印”按钮已设置了宏,单击“打印”按钮即可启动打印机得出结果。因为在主表“考试质量分析”的相应字段设置“显示控件 行来源类型”中,使用了“组合框 值列表”方式,或使用了“组合框表/查询” 方式,预先输入了各课程名称、班级名称、任课教师字段的值,所以在主窗口的课程名称、班级名称、任课教师等字段值的输入中,使用下拉方式选择即可。

5 结语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设置了两种输入方式: “手动输入” 和“导入外部数据”方式,“手动输入”方式上面已做了介绍,“导入外部数据”方式,主要是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导入外部数据技术,导入Excel电子表格等形式的数据,限于篇幅,不再介绍。本系统只使用查询及宏即可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及各种链接功能,未使用到VBA,方便设计及检查且只需一次输入考试成绩分数,即可得出所需的全部数据,方便快捷。经本系统处理后的数据结果能较好地反映考试的质量状况。另外,利用数据库技术亦可以将数据导出为Excel电子表格形式,供其它软件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瑛,周琦.考试制度在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高校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提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

\[2\] 王宁.Access2002范例入门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试卷分析系统;Web;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0-0651-03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Text-page Analysis System

ZHANG Tian-d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Nantong Higher Normal Institute,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 Text-page analysis is the main approach to monitor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so fa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eb-based College Text-page Analysis System (CTAS),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a Web-based score registry system seamlessly. When the instructor submit students' score to the syste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est scores will be carried out automaticall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ferences will be generated for reference. In addi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table of tests results will be outputted when printing the test scores. This system has achieved good reput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Text-page Analysis System; Web; quantitative analysis

1 引言

试卷分析是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一,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更是教学质量分析和监控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由于试卷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量大、质性分析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考试质量分析简单化,甚至流于形式。试卷分析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二是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三是分析试卷的质量。试卷分析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工作,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突破传统的试卷分析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实际应用,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以其跨平台、访问方便、高效等特性深受用户欢迎。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试卷分析系统。

2 系统需求及基本思路

2.1 试卷分析的主要工作和指标

试卷分析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步骤:任课教师按班按课程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提交给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汇总该课程按班级统计的试卷分析表,对该课程试卷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分析报告交所在院系;院系根据各课程的试卷分析报告,对本院系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交教务处教学信息与评估中心。

试卷定量分析表主要以如下指标来描述成绩数据的分布状态:

1)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标准差;

2) 成绩分布表:60分以上每10分为一组,统计各组人次;

3) 频数分布表:以平均分为中心,每10分为一组,统计各组人次;

4) 偏度和峰度。

2.2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见图1。

3 系统开发

3.1 开发及运行环境

现有的网上成绩录入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0,Web服务器采用IIS 5.0,程序开发采用ASP,为使试卷分析系统能与成绩录入系统无缝结合,故运行环境与成绩录入系统完全相同。因对成绩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涉及大量复杂的计算,故利用PowerBuilder9.0开发了一个后台程序,该程序定时监控成绩录入数据库,一旦有教师提交成绩数据,该程序便自动计算各项指标并将结果数据以网页形式反馈给教师。

3.2 数据库设计

试卷分析系统主要访问3个表:成绩表,成绩录入状态表和试卷定量分析数据表。

成绩表在原成绩录入系统中已建立好,主要包括学号,姓名,班级,课程名称、学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总评成绩等字段。

成绩录入状态表用来记录教师录入成绩的一些基本数据如教师编号,任课班级,课程,平时比例等,为了能够监控教师录入成绩的状态,增加这样几个字段:提交状态(未提交/已提交),试卷分析表生成状态(未生成/已生成)和试卷分析表编号。

试卷定量分析数据表主要包括以下字段:试卷分析表编号,教师编号,任课班级,课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对标准差的分析结论,偏度,对偏度的分析结论,各分数段成绩分布的人数(共六个字段:

4 主要技术

4.1 监控教师成绩提交状态

成绩录入状态表的提交状态(tsta)和试卷分析表的生成状态(ssta)这两个字段可以用来判定是否有教师提交成绩单且需要生成试卷定量分析数据。tsta有两个状态,“Y”代表已提交,“N”代表未提交;ssta 也有两个状态,“Y”代表试卷分析表已生成,“N”代表试卷分析表未生成。

代码如下:

在w_sjfxb的open 事件中:

dw_1.settransobject(sqlca)//dw_1.为显示成绩录入状态表数据的数据窗口

timer(10)//启动计时器,每10秒钟执行一次w_sjfxb的timer事件中的代码

在w_sjfxb的timer事件中:

string oldsql1,newsql1

dw_1.reset()

dw_1.settransobject(sqlca)

oldsql1=dw_1.getsqlselect()

newsql1=oldsql1+"with (nolock) where tsta='Y' and ssta='N'"//筛选已提交但未生成定量分析的记录

dw_1.setsqlselect(newsql1)

dw_1.retrieve()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理论教学: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分析;利润表与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案例教学:2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利润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能较熟练地从官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如:巨潮资讯网)下载所需公司财务报告;能基本读懂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简单分析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大致判断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和利润质量;能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大概预测某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实践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收集当地某企业或校办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然后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上述三个维度中,理论教学侧重于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与财务决策的能力。如此进行维度设计,使苦涩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纯理论学习变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充满乐趣的知识吸收过程,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要求

(一)理论教学

该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并集中力量让学生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以速动比率为例,在讲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一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时,应提醒学生,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该公式讲完之后,要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比率的参考标准定为1?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断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等量的速动资产用以偿债。速动比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小于1,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提高。

2.重视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三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讲解此知识点时,教师应把它们串成一根线,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学习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流动比率是否足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在讲解时可通过提问、讨论和举例等方式导出结果:如果流动资产中内含大量变现性较差的存货,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样,如果速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速动比率高,也不能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好;而现金比率是在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存货、应收款项后只考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可以随时提现、转让变现或贴现变现,持有它们等同于持有现金,因此,现金比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更好地反映短期偿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关注异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解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两者之间关系时,可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联系起来分析。在讲解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者之间关系时,可送给学生一句顺口溜:“有米(获利能力)之炊,巧妇(营运能力)为之,何愁无餐(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

该环节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而学生则由台下站到了台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将理论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取时,要力求精辟。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本地的上市公司。笔者在上课时选择柳工(000528)、南宁百货(600712)、南方食品(000716)、桂林旅游(000978)、桂林三金(002275)和桂东电力(600310)为备选对象,一方面学生对机械、百货、食品、旅游、医药和电力等行业较熟悉,另一方面,柳工、南宁百货、南方食品、桂林旅游、桂林三金和桂东电力都是本地上市公司,具有真实感。其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再次,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2.案例讲解时,要富有激情。

由于高校扩招,财会类专业学生剧增,导致高层次会计教师供不应求,由于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再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茫然不知所措。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取经,以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3.案例讨论时,要注重设计。

案例教学贵在参与,重在讨论,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由于财会类专业每个班学生数一般都较多,让每个学生对同一案例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采取分组的办法,把一个班分成10-12组,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组内自主产生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安排不同任务,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一步向其发问,同组的成员可作补充。同时还要安排各小组间互评,评价情况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实践教学

该环节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三种实践教学方法。

1.实企模拟。

实企模拟的方式很多,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所办企业的财务报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与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结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并查找差距原因;也可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2.仿真模拟。

目前,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沙盘模拟实验课,且基本都是针对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会计课程开设的,而专门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特定课程的则较少。笔者认为,当部分学生真的难以取得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时,可依托ERP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聆听讲座。

讲座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学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讲师,或举办相应的讲座,使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悟财务报表分析要领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注意事项等;也可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会计界的教授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紧跟国内外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结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三维教学法”,首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维度设计,其次对每个维度教学都要进行严密组织和精心准备,最后应认识到三维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以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我县中学教学质量的高效、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教师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教学管理创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全县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监控内容

(一)学生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当前使用的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堂堂清、周周练、单元过关等形式,监控内容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晰的认识。

(二)教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县中学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备、上、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指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三)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测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监控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学生日常评价

学校日常化学生评价可以采用纸笔测试的定量评价方法,也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定性评价方法,如上机操作、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教育局有关科室可对学校日常化评价进行专项抽查。抽查方式主要是查阅相关材料、观看成果展示,辅以检测等,目的是了解某方面教学状况。

2.教学工作视导

学校要有专门的教学视导制度,每个月进行1次。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推门听课,通过课后交流、研讨、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形成简要报告,定性反映教师教学实绩。

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视导,主要包括综合视导、专项视导、随机视导等。除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外,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检查和督导。

3.教师发展记录

县教育局、学校均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的任职、绩效、专业研修、获奖等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加强对“名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管理。

4.教学专项调研

学校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每学期进行1—2次,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调查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看法。

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专项调研,重点评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情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等。

(二)终结性评价

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除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统一安排的2次(期中和期末)监测外,还应适度安排诊断性小型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情况,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育局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以期中、期末为主,每学年2—4次,由中教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具体学校、学科、年级视有关情况确定。

五、结果运用

县教育局将建立质量监控奖惩制度,把教学质量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各中学的评估,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对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指标分配上进行倾斜;对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后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调研分析,并取消当年参与评优评模的资格。

各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把结果运用到提拔任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

六、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的中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由中教科、教研室、督导室具体研究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2.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县级质量监控由中教科根据监测结果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析会议。校级监控则由教务部门及时开展质量分析,召开分析会议,予以指导和督查。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考试信度 考试效度

考试是检查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考试信度和效度,会直接影响考试质量。农业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功能,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以寻求自身不断发展,是当今乃至今后需持久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农业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农业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改革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自身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考试改革方面却远落后于其它改革,虽然各农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考试,但实际的考试质量却不高,导致考试信度和效度出现异常。经调查分析,在考试的组织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考试功能和考试目标单一。

考试具有检测、鉴定、评价、教育、教学、选拔等多种功能,但从实施考试的动机和出发点来看,偏重于考试的检测、鉴定与选拔功能,而对考试的教育、评价功能发挥甚少,只测不评的情形特别多。这种情况在过程考试中表现更加明显,致使考试结果所蕴含的大量信息丢失。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与教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因此,考试的依据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果的客观质量标准。根据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认知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应该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学生的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情感态度主要包括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兴趣、情感、志向、价值观、性格等品质;动作技能主要指对模仿动作的理解、组合、协调等。农业高职教育面向农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同样应该包括和针对知识、技能与素质三方面。但目前农业高职教育考试存在考试目标比较单一、僵化的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初期,考试存在偏重知识、兼顾技能、忽视素质的倾向,在知识维度考核上,目标的实现过多停留在识别或记忆这些低水平的要求上,而少有较高水平的理解、分析等目标达成的考试;形式上重视技能维度的考试,但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测试很少涉及,至于素质方面考核几乎没有要求。目前高职教育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考试偏重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实践性、高等性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个别院校的考试出现了重技能、素质,轻知识的倾向。这种情况在过程考核中表现更加突出。上述两种倾向都会导致考试效度低。

(二)考试类型不清,应用混乱。

目前考试类型很多,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类型各异。由于对考试理论知识的匮乏,课任教师在实施考试时,往往混淆考试类型,随意选用,导致考试目标产生偏差。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身上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诊断性考试与形成性考试相混淆。根据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形成性考试、诊断性考试、鉴定性考试和评价性考试。评价性考试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非智力素质;鉴定性考试一般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用于测评学生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形成性考试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用于检测学生对新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以便诊断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它的编制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要考核;诊断性考试主要用于学前或课前预习效果或学习基础的考查,以便后续课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时在教学中应用,目的是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原因所在及如何补救。这种考试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编制大量的测题,测题之间差距较小,以鉴别具体学习困难的原因。事实上在高职教育加强过程考核的要求下,一些教师设计的大量考试偏重于此,结果与形成性考试类型相混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

2.教师自行设计考试,考试质量缺乏保证。根据考试的标准化程度或水平,分为标准化考试、准标准化考试和教师自行设计考试。标准化考试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科学命题,并制定评分细则和记分标准,在生源质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进行考试,考试信度和效度一般较高。教师自行设计考试是根据经验设计的未经标准化的成果测试,缺乏可行的质量保证,在实施中常常出现考试太难或过易,而且没有用常模来解释分数,使得分数的相对意义无法表现出来,但这种考试与高职教学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用得较多。准标准化考试是高职教师最熟悉、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考试类型,其标准化程度低于标准化考试,高于传统的教师自行设计的考试。实践中教师采用这种考试类型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3.教师解读考试结果有误。依据考试结果的解释不同,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或目标)参照性考试。前者是以学生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第”来解释结果的考试,即以常模为参照点的考试。它能鉴别学生的个别差异,却不能确定学生达到了何种目标,而且要控制考试结果的常态分布;后者是指考生的考试成绩不与他人比较,用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以标准或目标为参照点的考试。部分教师只偏重标准参照性测验,而在对分数的解释上又把学生置于团体之中,排出学生的相对等第。实际上是混用了两类考试的结果。

4.考试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是今后农业高职考试改革的方向,这是由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及考核内容的多样化所决定的。但是,目前的农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考试形式单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七多七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或其他方式少;理论知识考查多,能力和素质考查少;记忆多,运用少;终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评价性、鉴定性考试多,诊断性、形成性考试少;集中性考试多,分散性考试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普适性、趋同性强,针对性差,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考试与高职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也没有充分体现农业高职的特色,在客观上还会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一些高职院校出现“重能力和素质考核,轻理论知识考核”也是需要矫正和纠偏的。

(三)命题不科学,缺乏严密性。

一套高水准的试题,除应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外,从考试目的来看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测出学生实现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与水平,同时应能测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命题随意,偏重客观题型多,试题的难度、区分度起伏大,信度和效度不高或高信度低效度,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但学生不能适应,而且考试目标也无法达到。造成命题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命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农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导致考试目的不明确,在选择考试类型和考试形式、确定试题的覆盖面和难度分布,以及对考试分数的解释上出现偏差,有时还会造成人为隔裂考试与教学的必要联系。②命题教师的考试理论知识匮乏,也没有很好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和农业生产特点,特别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考试观念陈旧,沿袭结构主义题型,以己好恶或认知水平作为考试内容取舍的依据,这也反映出在命题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③受到连年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生涯结构复杂、教师任课负担加重的影响,以及保证合理的及格率、考试成绩常态分布的需要,导致客观题型成为首选,虽然试题信度高,效度却低。

(四)监考外紧内松。

虽然许多高校加强教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某种程度上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但部分监考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为了避免一旦抓到作弊学生后就要接受调查、进行鉴证的麻烦,监考不严格,客观上造成监考的外紧内松。此外,“大队人马”巡视等干扰因素造成考生过于紧张、疲劳等,就会导致考试信度的下降。

(五)阅卷质量不高。

由于扩招带来的在校生激增,生师比居高不下,有时一名教师一学期要承担多门课程或多个班级的课程,而且在规定期限内必须上交、录入考试成绩,教师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加之在师资短缺,很难实行教考分离的背景下,这种自己命题、自己阅卷、自我总结分析考试质量的一条龙式阅卷方式与管理,以及人情分、受到大面积不及格对命题责任追究的心理压力影响,等等,最终的阅卷质量就不言自明了。这种状况对考试质量影响非常大。

(六)考试质量分析不到位,对考试反馈重视不足。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考试是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考试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和反思总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考试质量分析主要是针对试卷进行分析,考试试卷含有丰富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量,答题过程所留下来的文字表达,是学生思想和思考的轨迹见证,是学生学习个性的集中表现,也是老师教学策略产生效果的真实反映。认真作好考试质量分析,是全面发挥考试功能、进行考试结果有效反馈的重要前提。通过几年的观察与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考试质量分析单制定不规范、不科学、指标不全面;个别教师随便一写,应付了事,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不会分析总结,连基本的“考试四度”概念都不清;终结性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即使写完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也只是上交就OK,新学期又换新班上课,考试结果反馈几乎为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有政策制度上的漏洞,教学监管不到位;②在师资培养上,存在重实践能力培养,轻考试能力培养的倾向,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考试理论培训缺乏重视和投入;③职能部门对考试质量分析缺乏应有的重视;④教学管理干部青黄不接。

二、提高农业高职教育考试信度和效度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考试能力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农业高职教育要确保高质量,同样离不开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持久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所有的改革、建设、实施、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高职教师不但要有教学能力、教改能力,而且要有评价和监控能力,能教会改,能评善控,综合能力强,很难说那种只教不会考、只测不会评的老师执教能力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农业高职教师必须提升考试能力,使考试真正发挥教学指挥棒的作用。提高教师的考试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教师树立以“人”本身出发的“能力本位”现代高职考试观,具有教学与考试一体化的全局意识;二是积极开展与考试相关的理论培训,使教师(特别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掌握常用的考试方法手段与考试质量分析评价指标;三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以老带新,在团队中营造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四是建立制度,加强监管,使考试工作纳入常态管理,考试工作质量成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科学命题,多样化考试。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命题是实行高质量考试的前提。要做到科学命题,除了命题教师对高职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体系、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外,还要坚持以下原则。

1.试题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性。考试目的是测量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和促进教与学,所以试题内容应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符,能有效测量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坚持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

2.试题覆盖面与重点相结合。命题时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内容对课程目标具有充分的覆盖面,且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

3.试题独立性与试卷整体性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试题内容具有代表性,在强调试卷整体性的同时,从全局角度把握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注重试题的相对独立性和代表性,做到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重点教学内容重点考核。此外,命题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特点、能力形成规律和职业岗位要求,做到题型立意多样,与教学内容、考试类型有效衔接和适应。

4.确保试题的效度、信度和适宜的难度与区分度。所谓信度就是指考试的可靠性,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考试的信度对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要,因为它涉及考试的公平合理。影响试题信度的因素主要是试题难度和题量大小。试题难度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从而降低考试的信度;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虽然考试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限制,题数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数,以提高信度;题目用语不标准,也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导致信度下降。

效度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指标。它反映考试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实际工作中,对效度的检验可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三方面来检验。内容效度是指从需要测验的教学内容中抽取样本的适当程度,是考试题所考核的目标和内容在整个课程内的代表性,就是指所设计的测试题目能否真正代表课程目标要求;结构效度是指一份试卷考试内容的组成结构和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符合程度;预测效度是表示考试成绩能够预测将来学习与课程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程度,预测的程度高,则考试效度便高,反之,预测效度就低。

难度是表示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难度值用通过率表示。对选择题的难度值用答对的人数除以考试总人数来计算;对非选择题难度值用该题应考者的平均得分数除以该题规定的满分数来计算。难度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太合适。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对不同水平被测学生进行区分的特征,是区分学习者对试题回答程度的数量指标。区分度高的试题,学习好的学生得高分,学习差的学生得低分。中等难度的试题不仅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而且能区分出高、中、低三级水平。一份较好的试卷,特别是选拔性考试的试题,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一些,梯度多一些,这样就可以全面区分出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常用两端分组法计算试题的区分度,一般认为0.7―0.5为区分度较好。

在考试类型选择上,教师要清楚课程性质、特点和考试类型的特点与应用目的,按照有利、有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过程考试时注意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适应。终结性、鉴定性考试一般用于期中、期末考试;形成性考试用于过程考试;诊断性考试用于期初或教学过程中;评价性考试主要用于素质测评。理论考试一般选择试卷笔答和口试、论文答辩形式;技能考试一般选择现场操作或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无论哪种考试类型或形式,都要注意与命题相互适应。

(三)加强考务管理。

加强教育引导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考试文化氛围;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好教务、学生、教学系部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共同开发课程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杜绝命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鼓励教师联合命题,构建教学与考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以利于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命题质量和教学质量;合理安排考试的时间与次数,减轻学生负担,突出考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四)保证阅卷质量,严把考试质量分析与信息反馈关。

通过采取制定阅卷规范、严格阅卷标准和阅卷纪律;统一阅卷、集体阅卷且流水作业,2人以上复核等措施,从而保证阅卷质量。阅卷结束后要求教师、相关部门全面、认真做好考试质量分析,撰写分析报告,作为考试结果信息反馈的依据。具体可从考试的教育测量学质量特性分析考试的效度、信度和试题的难度与鉴别度;从考试结果的教育统计学角度分析考试成绩的分布状态和对群体差异进行研究;从考试结果的教育学角度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试卷进行诊断,并作教学诊断分析。这是有利于今后因材施教和改革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

考试质量分析结果要从教务部门、系、教师、学生不同层面进行反馈,奖优罚劣,加强监管,责令相关部门、任课教师依照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并在新学期伊始面向学生专题反馈,使教育引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饶庆七.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走向与偏误[J].旅游学刊,2006,(1).

[2]余会莲.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EB/OL](2005-09-06)[2008-10-14].www.省略/gzdl/jszx/gkzl/gkzl/200509/t20050906_224087.htm

[3]朱焕芹.关于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有关知识的专题讲座[EB/OL].[2009-7-3].www.省略/uploadfile/htm/qikan/2/zxjy_02.htm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质量监控;管理平台;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111-02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及监测体系。探索不同的评价模型,改进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完善监测体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椒江区教育局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自行开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高中全区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管理。该平台结合企业质量管理领域的“PDCA”循环理论,又称“戴明环”效应,即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优化,把PDCA中的四个环节有效应用到高中质量监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中来,从制定目标计划到过程监控实施,再到检查跟踪分析环节,最后进行总结评价、优化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优化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全区各层级的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分析,有效进行发展性评估,提供学校、班级、个人三级教学质量分析依据,为教育主管部门决策评价服务,为学校和班级的教学质量提升服务,还可以让学生动态了解自己学习的进步状况,三级联动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经过我们几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PDCA”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优化平台的管理模式

1. P(Plan) 计划――制定考试计划、进行目标预测。

2. D(Do) 实施 ――导入考试成绩、实施质量检测。

3. C(Check)检查――自动纠错检查、跟踪评价分析。

4. A(Action)总结――总结反馈信息、实现目标优化。

二、“PDCA”高中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

1. 目标预测模块(P)

对高中各个年级的考试目标作相应预测,根据算法预算出每次考试的优良人数,确定优秀指标。

2. 过程监控模块(D)

对每次考试从“系统生成”到“网上登分”到“横向、纵向分析”各类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对每次考试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表册,供局领导、质监部门、教研部门进行分析反馈,也可提供学校、教师、学生层面的网上实时查询分析,满足不同层级客户端的需求。

3. 跟踪检测模块(C)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检查反馈,可以对区级层面、校级层面、班级层面、学生个体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并根据需要形成各次考试成绩分析正态分布曲线图,从而实现长期的质量跟踪体系,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4. 总结优化模块(A)

每次考试结束,数据分析完成后,必须对上一次考试质量监测中目标预测进行反馈总结,分析差异程度,及时调整预测指标,使目标预测更加合理,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有助于激励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以下是基于“PDCA”的高中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架构图:

三、“PDCA”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优化平台的主要特点

1. 评价与分析自动化

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与评判,且能自动生成各式报表与分析报告,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平台通过“PDCA”质量管理模式的目标预测、过程监控、分析评价、总结优化四个环节,精确分析出学校、教师、学生的教学质量进步状况,检出教学过程的疏漏,完成教学状况的跟踪等。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提供的分析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把宏观、概念性的理念转化为较为明确、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形成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校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为顺利推进新课改背景下的优质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形成科学的发展性评价

系统全面应用教育测量、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PDCA”质量管理模式开发的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分级管理、循环发展,并有效完善横向、纵向评价管理体系,面向全体学校、教师和学生,把整个教学过程纳入发展性评价体系中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动态跟踪监测,使监测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有序推进的动态过程。在实现高中教学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可以对全区小学和初中教学质量进行抽测和评价反馈,该平台首先要求导入各个学段的学生基本信息,以唯一的“学籍号”为检索字段对每一次考试进行跟踪分析,按照“偏差率”这一指标形成了“区县―学校”“学校―班级”“班级―学生”之间的相对数据,实现了各个层级间的横向分析,也可根据以往的各次考试历史数据进行各个层级的纵向分析,形成分析报表和统计图表,最终实现符合区域特色的发展性评价。

3. 灵活的模块化积木式设计

系统提供了数量众多且又可独立运行的数据分析指标项,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教研的需要,将众多的分析指标项进行自由搭配组合;系统由多个既独立又可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各个系统之间可以通过标准的程序接口互通数据。系统融合了三种的成绩导入方式:一是利用网络在线登分子系统直接由客户端生成考试原始成绩;二是作为外部数据导入,将每次考试的数据导入后按考生信息进行关联;三是直接和网络阅卷系统连在一起实现数据互通。系统按照不同的要求整合了三个模块:高中质量分析、初中质量分析、小学质量分析,每个模块内采用积木式设计,可选择性的生成相关数据,满足不同用户的分析需求。

4. 基于“云”端服务的架构模式

利用NET和云计算技术,采用WEB访问的方式,使内部数据自动共享和无缝对接,实现了教学、教研与学业的同时监测与评价,用户可随时随地登入,满足了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和不同时段监测与评价的需要。作为全区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中教学质量监控平台,不管是教育管理者、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利用质量监控管理平台,登录不同权限的WEB客户端帐号,实现不同需求层面的数据查询、分析和监测,平台操作界面简单,监测效果理想。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8篇

世界各国都把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教育史上几次重大的教育战略调整都源于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自然成为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03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成立。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08年3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省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表明江苏在全国率先把质量监测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布局。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正式成立,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也在同一年成立。2011年9月16日,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另外,甘肃等省份也在省级层面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杭州市下城区、江苏省如皋市等区县级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也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建立。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存在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划,我国正逐步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本期刊登的数篇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基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三次江苏省中小学生的学业质量测试与分析。

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国家、省及地、市、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教育投入与产出状况,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引导素质教育的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专业化,提高管理效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质量监测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工作。以往那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健康,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的做法,主要基于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当面对诸如“对于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学生”这样的调查结论,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学生们能从中引发思考,得到借鉴。

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观需要在持之以恒的科学调查研究和分析反馈、认同运用中得到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需要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她正在日益完善,监测并服务于基础教育。我们今天正在做的,就是向大家呈现最新的进展,以飨读者。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范文第9篇

__年,市检验检疫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质检总局党组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工作方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我市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业务量情况

__年,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24.85万批,金额*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 %和*%,其中出境货物*万批、金额*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和增长* %;入境货物4666批、金额*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54%和7.32%。共检出不合格产品757批,批次不合格率0.3%,金额3.74亿美元,金额不合格率3.89%,其中出境产品不合格551批,金额1592万美元;入境产品不合格206批,金额* 亿美元。共检疫出入境飞机1054架次,同比增长36.84%;出入境旅客15.76万人次,同比增长* %;检疫国际航行船舶406艘次,同比基本增长1%;完成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 人次,同比减少3.52%;预防接种*人次,同比增长30.39%。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抓质量有新水平。一是深化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推进企业分类管理,突出动态调整和差别管理,积极培育一类企业。共实施出口工业品企业分类动态调整*家,动态调整比例为39.05 %,新增一类企业25家。推进区域化管理,与瓯海区政府共建鞋类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与*鞋革行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扶持康奈鞋业公司获得出口免验资格;与乐清商务局等部门就低压电器示范区建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做好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认真开展重点商品和重点工作质量分析,去年12篇质量分析报告被评为优秀质量分析报告,我局被评为全省系统质量分析报告优秀单位。向地方政府报送3次质量专报,举行了1次进出口产品质量状况新闻通报会。三是开展质量专项整治。精心组织“质量月”活动,开展了政策宣传、技能竞赛、业务咨询及走访企业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打击“飞单”集中行动,查获逃避产地检验和不如实申报违法案件55起、假冒产地和认证标志案件13起,涉案总金额近1400万元人民币。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共检查107家进出口食品企业,开具了48份整改通知书。四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活动。深入企业宣传解读《质量发展纲要》,开展质量对比提升等活动,推动质量建设上新水平。开展民营出口企业质量问卷调查,了解掌握__民营出口企业质量现状,共采集、录入企业各类信息*条。我市有21家出口企业荣获*年“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列全省各地市首位。

(二)提升能力,保安全有新力度。一是开展检验检疫监管风险分析防控,提升把关能力。认真开展“两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排查出质量安全隐患或问题*个,完成整改问题1020个。推进检验检疫监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成31个全局性风险点、35个部门风险点、58个岗位风险点的分析评估,初步建成局、部门和岗位三个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疫病疫情防控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防控检测仪器,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发传染病疫情信息,加强人员培训、卫生处理演练演习和物资储备,健全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做好迎接总局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年共截获医学媒介生物130批次,同比增长13%。三是加强查检工作力度,提高检疫把关能力。有害生物截获再创新高,共截获各类有害生物262种761批次,同比分别增长11.0%和31.2%,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3种25批次,同比分别增长44.4%和*%。邮检工作不断规范,在进境邮寄物中截获苗木和宠物昆虫,并退运或销毁动植物产品15批。四是加强进口大宗矿产品和敏感商品的检验,提高不合格商品的检出率。先后检出大宗货物不合格55批次,涉案货值3.2亿美元,企业可挽回经济损失288万美元。五是加强目录外商品监督抽查,全面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全年共抽查检验目录外进出口商品150批,其中出口*批,检出不合格商品32批;进口20批,检出不合格商品11批。

(三)积极主动,促发展有新作为。一是深化服务和扶持措施。研究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12项措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意见,围绕七个方面出台了18项服务举措。第四季度严格执行法定检验检疫免收费政策,为温州辖区外贸企业节省检验检疫费用2431.88万元。二是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帮扶活动。认真开展“进万企,解难题”、“外贸服务月”、“扶工兴贸”等活动,局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共走访约150家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结合一企一策和行业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三是支持配合口岸扩大开放。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协调帮助地方政府改进问题和不足,积极支持空港升为一类口岸。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为新开*-台北、*-韩国、*-曼谷航线提供检验检疫保障。全力配合市政府做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配套建设,确保__机场扩大开放通过验收。全力支持配合温州市申报进口水果、种苗定点口岸,10月26日通过了省局组织的预验收考核。四是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共向地方政府报送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13条,向省局报送1396条,录用*条,与*年相比,报送量增加了849%,录用量增加了793%。

(四)夯实基础, 强实力有新成效。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高分通过总局组织的实验室能力达标验收考核,拓展了食品添加剂、进出口奶制品食品安全检测项目,食品中6种塑化剂和奶制品黄曲霉毒素检测项目对外承接业务。低压电器实验室三期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启动了微生物实验室搬迁至瑞安办检测大楼工程。实验室全年共检测货物40074批,同比增长21.57%。二是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结合本局《考绩法》,认真分解落实省局绩效管理考核74项目标任务。制修订《内外网管理办法》、《网络舆情管理办法》、《进出口不合格商品处置工作规范》和《编制外合同工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通过“绩擢法”、轮岗挂职和“竞争上岗”等方式,营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和导向,并平稳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三是加强法治质检建设。开展普法学习、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和法制工作研讨会等10项活动,并建立“法治质检论坛”。开发在线法制培训考试系统,组织开展检验检疫法律知识年度在线考试。开展“法律法规进千企”活动,完善对被处罚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完成“检验检疫信用管理系统”对678家企业的首次评定工作。与质监局共建开通“12365热线”,进一步促进法制建设。四是加强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事业和谐。及时组织学习党的十精神。开展“组织愿景讨论和国检精神”、“我们的价值观”等讨论活动,提炼了温州局的组织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局检务处被总局命名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示范窗口(A类),并被评为温州市“双十佳优质服务窗口”。三个办事处检务窗口也顺利通过了总局的达标验收考核。局机关党委被中共浙江省委评为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温州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梳理了我局廉政风险关键控制点。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又被推荐为浙江省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

__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和稳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

三、__年工作思路

__年,检疫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紧紧围绕“十二字方针”,努力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深化改革抓质量。一是构建质量监管合力。深入贯彻“质量强市”战略,主动汇报、报送《检验检疫要情》和质量分析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质量信息资料。大力推动进出口产品质量综合治理机制建设,将抓进出口产品质量融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密切与农业、林业、商务、卫生、工商、质监、海关等部门的友好协作,加强质量联合把关。二是完善分类管理机制。推进分类管理的动态化,为产品质量稳定、守法诚信度高的进出口企业简化报检流程、提高通关速度。严格出口免验企业、一类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后续监管,完善降类和退出机制。将抓质量的主要精力放在风险高、信用差的商品和企业上,放在与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百姓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敏感商品上。三是推进出口示范区建设。建设部级出口鞋类质量安全示范区。编制《出口鞋类有害化学监控项目》,科学制定检验监管项目。坚持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并推行问题企业约谈制度。推动建立出口宠物食品用品、羊栖菜等特色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二)排查风险保安全。一是加强口岸综合能力建设。落实特殊监管区域、国际邮包快件、对台小额贸易等检验检疫监管职责,防止国外有害生物和疫情疫病的传入,以确保国境口岸安全。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工作,做好口岸疫病疫情和医学媒介截获工作。二是加强质量风险分析。认真执行进出口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制度,深入开展重点商品专题分析和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健全进出口产品质量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重视抓好国外通报、召回、退货的调查分析工作,力争做细、做深、做精,向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通报,向社会,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宏观管理水平。三是强化重点敏感商品把关。强化进出口货物特别是高风险、敏感商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提高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等关键项目的不合格检出率。认真抓好进口废物原料、旧机电等的检验监管,做好进口煤炭、铁矿等大宗资源性散装矿产品检验鉴定工作,确保检验鉴定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不合格检出率。加强对出口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商品的检验把关,维护国家声誉。

(三)充分履职促发展。一是支持温州口岸发展。做好迎接质检总局对温州申报进口水果指定口岸的考核验收工作。加强进口水果检验检疫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的实战能力,做好检疫进口水果技术准备。做好温州至香港、台北、首尔、济州、曼谷等现有航线,以及香港航班加密和澳门航线恢复等的检验检疫保障工作。积极配合空港口岸争取2013年开通越南等新航线,并做好检验检疫联防联控、服务保障工作。在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支持扩大进口。二是支持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主要出口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及时通报、预警,指导民营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继续加大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政策的利用力度,积极指导民营企业用好 用足进口国的关税减免优惠政策。坚决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减免出口农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和2013年降低有关检验检疫收费标准等惠企政策。进一步改造和优化检验检疫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便利外贸企业加快通关速度。三是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进出口商品质量的新期待,针对百姓关心的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要进口消费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进口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畅通老百姓表达质量诉求的渠道,完善12365举报处置中心共建工作,提高处置质量。积极打造便民报检大厅,深入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

(四)夯实基础强实力。一是不断增强检验检测实力。完成部级低压电器检测重点实验室三期通电工程,使其尽快投入使用。争取总局、省局以及地方政府支持,不断加大对鞋类产品检测实验室、宠物食品用品检测实验室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业务需求。完成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搬迁工作,陆续启动理化实验室、鞋类实验室、打火机实验室等的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拓展实验室发展空间。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构建能力过硬、布局合理的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二是提升刚正廉明的执法形象。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制发程序,定期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开展行政许可、检验监管以及行政处罚工作。积极建设阳光检验检疫,切实完善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执法公正、透明、受监督,努力树立刚正廉明的对外执法形象。争取率先成为浙江检验检疫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三是全面增强事业发展后劲。推进新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的建设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检企通”应用软件改版升级和应用推广力度,为把关服务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保障。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考绩,强化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作落实。坚持不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上一篇:异常分析报告范文 下一篇: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