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02:53:19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和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全面发动、全部开展、全员培训、全力以赴,确保我县达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各项工作标准,圆满完成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创建任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

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各镇场区、各有关部门要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县财政局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经费列入预算,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2.坚持全面开展、规范运行的原则

要全面设计、精心操作、统筹规划康复服务体系和相关保障制度建设。

3.坚持社区康复的原则

要把残疾人康复的重点转移到社区康复上,重视社区康复,形成“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管理完善、指导和服务统一协调的基层康复工作体系。

4.坚持全面康复的原则

以医学康复为重点,兼顾教育、职业、社会康复。

5.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要从县、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投入、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扩大残疾人康复的服务面和受益面。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县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代县长陈兵任组长,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残联,办公室主任由县残联理事长牛宝库兼任,副主任由县残联副理事长李敏兼任。办公室负责组织创建的日常工作,并检查、指导、落实各项任务指标,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

2.成立*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办公室。县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地点设在县残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残联副理事长李敏担任,副主任由县残联康复股股长王海宁、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周媛、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办主任杨喜荣担任。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落实《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有关要求,参与审评工作,做好日常督导检查。县审评办公室在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制定审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审评,并承担审评工作培训及审评相关资料、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与保存。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的总体领导和协调。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朱玉光负责审评工作。

3.成立*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指导组。县卫生局和残联负责成立由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学、统计学、社区康复学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承担相关工作。

4.成立创建活动督导巡回检查组。由县残联、民政局、卫生局抽调人员组成巡回检查督导组,负责对基层创建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指导检查和督办,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各镇场区、村、社区依据上述组织领导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工作目标

到2010年12月底前,全县有康复需要的残疾人基本得到康复服务,使1.5万名残疾人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达到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标准,提前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五、标准与条件

(一)标准

1.工作标准

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标准》实施。

2.审评标准

依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年)》确定的14大项21分项指标,逐项评价计分,不得漏项,总分为100分,最小分值差0.5分。审评总分≥80分为“实现目标”;60至80分(不含80分)为“基本实现目标”;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未实现目标”。21个分项指标中,有5项为“0”分的,也视为未实现目标。

(二)条件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县,示范村,示范社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1.明确责任

各镇场区、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县、示范村、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各镇场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正常开展。

2.健全机构

要建立并完善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层、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要健全县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村和社区要配备社区康复指导员,社区要建立非盈利性质的残疾人康复站。

3.开展全面

各个行政村,社区要100%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工作,社区康复站(室,点)设置和康复协调员服务水平要满足辖区内残疾人康复需要。

4.培训到位

采取不同形式对康复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基层康复人员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不低于95%。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及家庭康复知识普及率达100%。

5.满足需求

要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普遍建立残疾人康复需要和康复服务档案,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率不低于残疾人总数的60%,社区康复人员要有计划地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转介服务。

六、工作步骤

(一)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要由上而下、循序渐进,项目要细,工作要实。各镇场区、村、社区要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逐一落实。县残联要抓好试点镇、村的建设工作,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实施。

(二)组织实施

8月1日至12月30日,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组织实施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各镇场区、各街道、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据本方案,及时制定开展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要将方案和领导小组名单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县民政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工作计划,指导各镇场区、村、社区做好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康复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县卫生局要将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按照《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中国残联、卫生部、民政部〔2005〕3号)的要求和创建标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并进行质量监控;县残联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县残疾人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创建工作的实施,对各镇场区、村、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联系电话:4823043)。

3.县内挂牌的各种康复机构,要依据本次创建工作的要求,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康复机构对社区康复的带动、示范、指导和培训作用。

4.参与创建工作的各镇场区、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落实。

5.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镇场区、各有关部门、村、社区一把手作为本次创建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力亲为,组织落实好创建的各项工作。

(三)检查督导

在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活动中,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创建活动巡回检查督导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创建工作的各镇场区、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

(四)自查总结

2010年5月1日前,参与创建工作的各镇场区、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标准》,完成自查总结工作,接受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于5月30日前完成检查和自查工作,并写出自查报告。

(五)申报验收

2010年10月30日前,向省、市“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达标区县培育活动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后,做好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工作办公室、评审工作技术指导组以及巡回督导组,要严格履行职能,形成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三个工作网络。

1.组织管理网络

(1)各相关部门要实行目标管理,按各自职责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2)县民政局、卫生局、残联等部门要将此次创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县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要切实发挥作用,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协调相关部门,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建立康复站、点,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实施康复训练,为康复训练对象提供康复服务,并进行康复工作的统计检查。(4)各镇场区残联理事长负责创建培育工作,建立规章制度,规定工作计划,指导本镇场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5)各社区设康复协调员一名(须持有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证),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的信息采集,建立康复档案,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社区有关机构,相关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

2.技术指导网络

(1)建立县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医疗机构为各类残疾康复技术资源中心,融合和有效利用全县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建立的康复机构和资源优势,培训技术骨干,深入社区指导,参与检查评估验收。各级康复机构要面向基层开展康复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积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形成门类齐全、运作规范、衔接顺畅和效果明显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网络。(2)各镇场区、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残疾人康复站,履行“六位一体”职能。明确经培训考核取得任职资格的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康复指导员。配置30平方米以上康复训练场地并挂牌服务。其主要职责是在自身开展康复服务的同时,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指导。

3.训练服务网络

(1)建立以康复机构、医疗机构、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与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整体服务功能,为残疾人提供就地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2)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实行创建工作负责制,依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标准》,明确镇场区、村和社区居委会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制定考核办法,由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

(二)搞好培训

采取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机构多级培训的形式,提高康复从业人员和残疾人对康复工作应知应会能力,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一是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县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培训的内容是:康复工作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基础康复训练常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服务记录的填写和评估方法;康复器械使用及咨询转介服务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培训记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社区康复指导员培训应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分别确定。培训的内容是: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评估,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以及训练器材的应用等。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记录。三是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区别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科学的康复训练和评估方法、康复器械使用以及康复表格的填写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前应搞好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需持证上岗。四是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义工)的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训练器械的应用等。

同时要保持基层残联干部队伍、从事康复工作管理、技术人员和社区专干的稳定性,确保康复工作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镇场区、村、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1.镇场区、村、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根据创建要求,配备和调整好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社区内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器械和活动的场所。

3.了解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康复评估筛查。

4.开展康复服务,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指导。

5.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整改工作。

(四)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体作用

1.对所辖社区残疾人进行健康档案的建设、管理和应用,通过残疾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时了解社区内残疾人群体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和康复需求。

2.做好各类残疾人检测和跟踪服务。

3.为有康复需要的各类残疾人提供“送康复服务上门”、心理疏导、基本保健知识介绍、康复方法传授和转介等服务,做好服务记录,康复效果评估。

(五)充分发挥舆论作用

各镇场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百姓宣传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重要意义。

(六)充分发挥资金的保障作用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山东省乳山市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为指导,进一步健全组织,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市、镇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残联、卫生、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按时督导调度。作为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议题,专题研究创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工作。市、镇、村普遍建立了康复中心、镇康复指导站、村康复室,并指定了负责人,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确保市、镇、村三级有组织、有领导、有专干。

整合资源,培植市场机制

康复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卫生医疗单位现有的康复机构、康复器材、康复设施和康复人员,使其做大做强。一是争取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乳山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并投资100多万元对该中心2700平方米的大楼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对该中心内设的康复指导站、盲人按摩指导站、辅助器具服务站,采取市场化手段,社会化运作,即“中心”提供房屋、场地、基本器材,社会合同人或单位负责人员、技术和训练指导,且自主经营,使残联自身康复机构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二是挂靠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康宁医院建立了3个市级康复中心,内部设立了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智力五类残疾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市医院还专门拿出一整层病房大楼,为康复中心提供场所,并实行独立核算。三是针对镇卫生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日趋增强的新特点,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争取民政、慈善等资金150万元,对全市15个镇卫生院的镇康复指导站和60个中心村康复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帮助培训配备了100多名专(兼)职康复医生。

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机制

坚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大盘子,科学管理,规范运行。一是加大考核。建立康复工作联席工作制,凡是研究召开康复工作的会议卫生部门都参加。每年,市残联与卫生局联合制定下发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并将康复工作列入残联和卫生工作年度考核责任制,年终由残联和卫生局共同对各医疗机构的康复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二是加强培训。近4年,先后安排50多名康复业务骨干到省级以上康复中心和医院进修。还加大了自我培训力度,每年举办两期由康复医生参加的康复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500余人次。同时,还对康复协调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率达到100%。三是协调联动。积极争取和支持卫生部门将康复中心(指导站)单独设立,并独立核算;鼓励其同卫生医疗业务紧密结合,互为促进。还争取社保部门认同,将康复项目列入“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四是实行工作补助。每年由市残联给予各镇卫生院(康复指导站)一定的经费补助。按每完成一名残疾人康复服务,且建立标准的康复服务档案,发给卫生院10元的补助;去年开始,对肢体康复训练实行补助,按每完成一名残疾人康复训练疗程,且建立标准的康复训练档案,发给50元的补助。

积极作为,完善服务机制

坚持以开展有特色的康复活动的新举措、新作为,推动康复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一是开展残疾人 “百、千、万”康复活动。即组织百余名康复技术人员队伍,发动千余名残疾人参加正规康复训练,带动万余名残疾人参与共享。从2009年开始,一直坚持开展了三年。二是开展重度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活动。去年,全市对1500多名重度残疾人推行了居家托养服务工作,覆盖面达重度残疾人的86%。结合这项工作,建立了对服务人员进行康复技术培训制度,并将康复服务列入托养服务内容,利用每半年发放服务费的工作日,组织康复指导员对服务人员、主要是亲属进行培训。三是开展各类“主题”康复活动。结合组织社会各类扶残、助残活动,累计为50名聋儿免费配置助听器,为26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500名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为10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免费康复,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为3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给予住院救助,还开展了贫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活动和股骨头坏死爱心救治活动,已为16名贫困儿童和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救助。我们还开展了“志愿者助残进家庭”为主题、包括康复训练、心理指导、无障碍建设等“五进家庭”活动,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日常生活服务。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笔者认为,制约县级残联专门协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残联自身看,对专门协会工作重视不够。常见的现象包括:(1)残联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为专门协会有没有皆可,对残联工作影响不大。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手段摆脱不掉“官本位”的束缚,突出了“管理”,弱化了“代表”,忽视了“服务”。(2)担心专门协会太活跃了,在政治上会出乱子,给残联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残联的威望。(3)由于残联自身条件较差,给专门协会的经费难以保障,甚至于没有经费保障,使专门协会的活动无法开展。(4)县级残联大多人手较少,工作重点基本放在扶贫、就业、教育、康复等残疾人工作上,对于专门协会的工作指导少、支持更少,任其自由发展。

2. 专门协会没有经常性的活动安排,其主席和委员也只是参加代表会和主席团会议,不开展日常工作,形同虚设。开展活动少是专门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3. 残疾人受自身残疾的影响,生活收入远远低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大,使残疾人能参加的文体活动较少;残疾人忙于生活收入,造成了能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少。难以组织活动亦是专门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4. 专门协会主席和委员大多是兼职,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以至造成协会主席和委员积极性不高;还有的残疾人不愿做专门协会领导,认为自己是摆设,不能发挥作用。

另外,专门协会还存在着调研少、理论研讨少的问题;个别县级残联还没有成立专门协会。

以上各种因素制约了专门协会工作的开展,使许多残联和残疾人工作者导致了“架子大、调研少、命令多、联系少”,从根本上脱离了残疾人。

县级残联专门协会如何发展,成为摆在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按照专门协会的工作特点,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密切联系本类残疾人,反映特殊需求,维护合法权益,开展适合其特点的活动。鉴于此要求,县级残联专门协会应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保障、教育培训、组织活动、活动场所以及加强调研7个方面着手。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如何配备专门协会的领导班子,是专门协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县级残联应给予高度重视,但不能采取任命或指定等方式包办代替。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深入到残疾人中去,听取各阶层、各行业以及各类残疾人的意见,真正将文化素质高,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工作热情和组织能力,在本类群体中威望较高的优秀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选进协会领导班子。专门协会可根据残疾人的数量、分布情况设立分会,聘任联络员,以达到与残疾人联系密切、组织活动有力的目的。县级残联要明确一名副理事长分管,安排专门的股室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将专门协会工作纳入到县、乡镇残联的工作计划,年终进行考评。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的工作制度,可以保证专门协会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1)县残联要将专门协会工作纳入到残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理事长办公会或工作会,专题研究有关专门协会工作。(2)专门协会领导班子要参加县残联组织的各种工作会议和股室长例会,列席参加有关理事长办公会议。(3)专门协会要建立会议、学习、调研等制度,对各委员、分会建立提案制度,对联络员建立建议联系呈报制度,定期收集建议或意见,修正有关工作计划。(4)有条件的专门协会可以设立残疾人热线,听取残疾人的呼声,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开展活动。

三是保障活动经费。活动经费是专门协会工作开展的保障。专门协会经费可多渠道筹措,包括政府拨款、社会募捐和协会成员自筹等等,有条件的县级残联可通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及其他预算外经费列支予以解决。应做到:(1)保障协会必要的工作经费、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2)有条件的残联要设立驻会的协会工作人员或秘书长,负责专门协会的日常工作,按时发放工资报酬。(3)为调动协会委员和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要为他们发放一定的工作补贴,解决必要的通讯、交通等费用。

四是设立活动场所。活动场所是专门协会开展活动的阵地,县级残联要创造条件为专门协会设立活动场所。专门协会可采取以下途径设立活动场所:(1)县、乡镇(办事处)残联要在政府驻地或办公场所建立活动场所或康复、娱乐训练指导室以及职业技术培训室。(2)依托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福利企业、敬老院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残疾人活动室。(3)在村、居委会依托党员活动室或老年人活动室建立残疾人活动室,实行健残共用。

五是加强培训工作。残疾人培训工作是解决残疾人文化素质低、提高残疾人活动参与率的关键,是当前一个阶段县级残联专门协会的主要任务。培训的方式或途径很多,县级残联专门协会可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如职业技术培训班、岗前培训班、法律文化培训班、农业技术培训班等等,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现场观摩相结合、中心培训与基层培训相结合,使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要注重加强专门协会领导班子联络员的培训工作,领导组织能力的培训尤其重要。

六是积极开展活动。积极开展活动是关系到专门协会能否保持活跃的关键。专门协会要有长期计划,还要有短期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和残疾人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摄影书画展、文艺汇演、扑克象棋赛、职业技能赛、自强报告团、残疾人“心连心”活动等等,有条件的要成立艺术团或其他形式的协会,经常组织本类残疾人开展各种活动。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做好残联系统脱贫攻坚工作

(一)及时兑现各项政策,开展专项扶贫,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心中

1.扶持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

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贫困残疾人发展和就业创业问题,积极对上争取股权量化资金和残疾人创业资金,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1057人,就业创业补贴104万元;2020年,目前已帮助6名贫困残疾人顺利就业。

2.落实扶贫对象生活补贴

2020年以来继续实施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中未享受低保且个人年收入不超过国家当年贫困线标准的残疾人按实际差额进行补差。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按国家贫困线标准发放人发放扶贫对象生活1446人补贴385万元。

(二)积极对上争取扶贫资金和各项政策,继续实施股权量化让贫困残疾人得实惠

2020年对上争取残联股权量化扶贫项目资金35万元,入股我县发展势头良好的专合社。通过帮助建档立卡残疾人作为残疾人股权量化项目资金入股专合社当上了股东。专合社每年按股本金的5%进行保底分红,按收益的3%进行利益分红。今年共乐镇毛村25万资金,27人入股分红得实惠,仙峰资金10万高山好村11人入股分红得实惠。

(三)落实残疾人困难和临时救助金、医疗补助金等各项政策。

组织开展温暖万家行,2020年共慰问残疾人2336人,资金105.73万元。2020年目前已经实施紧急医疗救助9人,资金17600元。

(四)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县残联积极开展无障碍改造,根据残疾人房屋结构以及残疾人实际需求,着重解决生活中下楼难、洗澡难、如厕难等问题,消除或减少残疾人居家生活障碍,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2020年来共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62人,投入资金975825元。

(五)实施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

康复扶贫: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

1.县对定点康复机构0—14岁残疾儿童家庭送训补贴制度(试行)进行扩面的通知

0-14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1人,投入资金220000元

0-14岁智力儿童康复训练4人,投入资金80000元

0-14岁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3人,投入资金60000元

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人,投入资金72500元

听力残疾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6人,投入资金84800元

0-14岁残疾儿童辅具适配15人,投入资金38848元

残疾人辅具适配投入资金727930元,已发放1456人1484件

精神残疾服药救助预计投入资金180000元,已发放300余人

建成7个社区康复站投入资金163245元

贫困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补贴4人,投入资金2000元。

为需要救治的白内障、翼状胬肉患者祛除眼疾。项目执行医院是爱尔优视眼科医院,目前有404人进行了康复手术,其中持证残疾人30名。

2.我县提高救残疾人大小腿假肢装配、上肢假肢装配助标准,2020年残疾人大小腿假肢装配、上肢假肢装配救助7人,投入资金37000元。

(六)实施教育扶贫,贫困残疾学生教育救助

2020年4月26日,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残疾学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加强残疾儿童教育,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由县教育局、卫生健康局、民政局、县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文兴教体发{2020}37号文,成立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我县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教育评估、安置、复核,切实保障我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利。

2020年我县共扶助残疾学生幼儿园到高中学生310人,残疾儿童入学效率达95%。实施残疾学生救助310人,资金93000元,残疾大学新生12个48000元,困难残疾人子女大学新生12个,30000元。残疾学生教育资助334人,残疾学生教育资助17万元人。

(七)扶贫扶志,激发贫困残疾人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和扶持贫困残人发展典型,带动贫困残疾人发展。

党建引领创新开展工作,年初成立残疾人感恩励志励志“希望之光”宣讲团,激发残疾人不等不靠、奋发图强内生动力,脱贫奔康。发挥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残疾人不屈和坚强书写出的许多动人的励志典范作用。彭章其(现任市肢体残协会会长、县残联福利商贸中心法人、赵氏泡菜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残疾人盲人就业和培训之家的---视力二级残疾盲人按摩店老板罗莲;白手起家,人称大侠“杨过”的麒麟苗族乡肢体三级残疾青年企业家何宇星(嘉晨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不向命运低头,用爬行双手撑起人生的肢体残疾二级残夏福平(2018年7月电视台“黄金30分”栏目组来兴采访报道);乐观向上,投身电商事业的重残肢体二级残疾姑娘王丙裕;勤劳致富的养蚕大户莲花镇肢体残疾人周国富等等。

2020年十月,县残联被市脱贫攻坚办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单位。县残疾人脱贫代表人物何帝娇、夏福平被残联微信公众号《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专栏,作为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

二、切实开展好对口联系古宋镇村各项扶贫工作。

严格落实关于脱贫攻坚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精准扶贫及“五个一”帮扶、“定点扶贫”总体要求抓好扶贫工作,制定2020年帮扶工作计划。县残联克服单位人少事多,理清帮扶思路,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人,发挥部门优势,工作中我们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检查督导。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确保扶贫助困到落实“领导班子主责、承办机构主推、单位全员主帮、驻村干部主干”帮扶工作机制,落实“三个捆绑”工作要求。

1.主要领导承担定点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年到村调研指导工作不少于4次,每月保证至少有1名班子成员带队到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2.按要求每季度召开帮扶工作集中研究会,及时研究问题,制定工作方案解决存在困难和实际问题。坚持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全年召开定点帮扶工作联系会议不少于6次,召开党组(党委)会议研究定点帮扶工作不少于6次。

3.严格落实驻村干部脱产驻村工作,吃住在村要求。指导好其开展工作,并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落实相关待遇和解决具体困难。

4.督促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好结对帮扶走访,调查核实完善相关资料,核准人口信息、电话号码、收支情况、子女上学等基本情况,完善帮扶手册和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制定好“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严格执行联系人每月到村联系户不少于1次,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和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5.关注贫困村短板问题、已脱贫户“防返贫”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抓好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三联三同”联系户工作和配合做好“五个一”帮扶工作。

6.做到户户到位,做好“三联三同”活动联系户情况统计表登记工作,掌握每户基本情况。严格落实“每季度至少联系或走访联系户1次”要求。

(二)强化措施,落实帮扶工作

1.县残联对联系贫困村和联系户发展产业进行帮扶,2020投入近5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对养殖业和种植业产业进行帮扶,重点扶持在香芋、蚕桑、竹、种养植业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帮扶户,县残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补助。

2.继续巩固和实施好残疾人股权量化扶贫项目在村的养牛专合社工作的管理服务工作。整合村上土地、林木等集体资源,协调落实扶贫资金,培育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发挥残联部门优势,积极帮助村协调争取项目,继续好残疾人股权量化扶贫项目10万资金在村玉林养牛专合社项目实施工作。

4.对村2020年所有考上专科、本科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共资助了9名大学生资金共7800元(本科1000元/人,专科600元/人)。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清新县残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我会在十六大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同时在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会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领导党员干部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班子的执政能力得以提高,班子团结、民主观念、求真务实得以增强,以此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取得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对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分批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于每年的第三季度进行相关业务知识考核,并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培训,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加强联系群众,促进思想作风建设。多到基层残联了解工作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及时了解残疾人的民生问题,关心残疾人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心尽力为残疾人多办好事实事。

三是加强单位纪律制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规范化。切实加强对单位干部职工的法纪、法规和反腐保廉教育,增强纪律作风廉洁自律的意识观念。健全和完善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干部职工的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确保实施到位,促进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四是加强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的落实。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培训、扶贫解困、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在县残联康复中心设立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站,并在飞来峡也设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开办了弱智儿童康复训练站,加快向我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迈进。多年来,我县开展的白内障扶贫复明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一直走在市的前列。在20__、20__年我会被省残联评为中国“复明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白内障工作先进单位。不断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设来峡镇的“清新县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即将落成,

“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有效地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业,解决就业脱贫。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实施县委、县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助残项目,实施扶残助学工程。组织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确保残疾人危房户改造工作顺利开展。落实我县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工作,支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帮助他们发展种养殖业,并提前、产中、产后等服务,提高经济收入。做好残疾人的安抚、慰问工作。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和改进,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二、残联班子在学习调研阶段提出的要求和形成的共识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会全体党员干部通过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充分认识到,要搞好我县的残疾人事业,首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使班子成员形成了共识。

1、对照科学发展观对残联班子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学习、调研、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为确保今后工作能贯彻

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个要求”:

(1)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班子成员要与中央、县委、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立场坚定,坚信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毫不动摇长期坚持下去。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执行党的基本纲领,在政治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

(2)要求思想认识统一。班子成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的政策,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工作。

(3)要求提高工作能力。班子成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履行职能。增强大局意识,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信不过程。团结力量,促进残联工作的开展,力求取得最大成效。

(4)要求作风求真务实。班子成员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带领党员干部职工做好工作,取得实效。

2、残联班子通过学习调研形成了“四个坚持”:

(1)坚持科学发展。不用置疑经济工作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用新的发展观改革传统的发展模式。

(2)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残联作为群团组织,在缺乏相应职权和权力的情况下尤为显得重要。政府统筹协调的重点应放在发挥部门的职能职责上,督促部门在履行职能职责中为残疾人多办实事好事。

(3)坚持社会化工作。县残联作为残疾人工作的专门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学会社会化工作方法,整合各种资源,借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发展残疾人事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既要坚持标本兼治,更要突出以治本为主。要在解决残疾人目前所需所急问题的同时,更要在打基础、建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工夫,让更多残疾人长期受益。

三、分析存在问题和差距

通过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评议团座谈会的基础上,我会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对调研和收集到的意见中有关残联班子集体的存在问题作总结,主要有“四个缺少”:

1、学习精力缺少,思想观念滞留不前。主要是班子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读多,重点精读少,对科学发展观和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没有完整地加以领会,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差距。

(2)深入调研缺少,与基础联系不够。班子成员统筹兼顾水平不高,没有很好处理日常工作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关系,本身工作计划性不强,忙于机关工作,而忽视调查研究,浮在上面多,缺乏艰苦深入的精神,对基层工作情况了解少,致使基础残联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3)各项制度缺少,执行欠力度。单位建立制度工作不完善,制度化建设未得于落实,有些常规工作出现制度空档,缺乏制度约束,如股室工作制度、单位财物管理制度等,都有待补充完善。对现行制度落实不够,执行制度力度不足,没有发挥制度规范工作、规范行为的作用。

(4)思想自身建设缺少,班子作用发挥不充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衡量,班子自身建设显得薄弱,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组织、廉政建设抓得不紧,抓得不实,以致出现思想水平不高、工作不实、管理能力不强、奉献精神不够的现象。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

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主客原因,主要有“四个不足”

1、自学系统学习不足。政治理论素质不高的根源是领导班子成员对政治学习、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的确学习缺乏自觉性,缺乏深入学习、钻研的精神,没有形成系统化,工作效能不高。

2、统筹兼顾意识不足。单位工作停留于见步行步,顾此失彼,缺乏统筹兼顾理念。深入基层调研是一项基本工作,有利于了解基础工作开展,但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忽视了深入调查研究。少接触基础,听不到底层的声音,掌握不到实质情况。

3、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足。领导班子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度挂在墙上,制度人手一册,制度终归制度,重温制度、执行制度的意识不强,致使制度失去应有的效力。

4、班子建设力度不足。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带头加强自身建设的作用不明显。有时认为残联是二线单位,支部建设、班子建设没有那么重要,平时缺少组织学习、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缺少实实在在的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实现良性互动的整体效能未形成。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残联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做到“四个提高”: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制定好党支部学习计划和单位学习计划,重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深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此外还要加强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觉学习相结合,召开专题学习会和专题学习交流会,将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残联工作结合起来,政治理论与学习残联业务紧密联系;通过学习,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残联的各项工作中;切实提高机关班子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制定好党支部学习计划和单位学习计划,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干部职工理论、业务知识培训,于每年的9月份进行一次业务知识考核。

2、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作风。班子成员要转变作风,多安排时间到基层了解、落实工作,掌握神情民意。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员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多做实事,多深入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努力使单位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由各部门各工作都反映出制度建设对机关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原有的各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要修订完善,以适应工作需求。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根据实际情况,7月底前修订完善和建立制度以下:

(1)清新县残联党支部会议制度;

(2)清新县残联党员干部学习制度;

(3)清新县残联 财务制度;

(4)清新县残联办公室工作职责;

(5)清新县残联康复部工作职责;

(6)清新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工作职责;

(7)清新县残联工作人员守则;

(8)清新县残联办事规则。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2014年3月,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 10月,在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又特别嘱托党的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全省全市全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明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提出,既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更加有力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速崛起进程的迫切需要。为此,我县残联在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同时,要努力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推动科学发展、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活力、推动残联党支部建设、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开展残疾人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笔者通过调查认为,要做好我县残疾人工作,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开展残疾人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是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迫切需要。在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县残联党支部应着力从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强有力的措施,用制度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推进机关作风的根本转变,扎实有效推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在新常态下科学、和谐、健康发展。不好高骛远,扎实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就需要通过“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来进一步调动各级残联理事会、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工作,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二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是当好先锋、做好表率、带头干事谋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紧记“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这一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准则,激发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农业农村工作、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掀起一股共创社会进步的精神热潮,烘托“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干事业的社会氛围。着力在“创”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强”字上看效果。具体地讲:在“创”字上做文章,就是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专题教育的开展,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残联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服务型队伍,成为贯彻新常态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践行者,使党员干部自觉成为讲政治、顾大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群众、公道正派、廉洁从政的先锋。在“实”字上下功夫,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来取信于民,来推进新常态下残疾人工作的开展,把我县残疾人事业面临的新机遇与广大残疾人的新期待结合起来,从残疾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重点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在“强”字上看效果,就是要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部署,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环境,尽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__作出新贡献。三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残联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多次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三严三实”强调修心正身、律己求实,“忠诚干净担当”强调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既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又把握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时代脉搏;既强化了领导干部的从政准则,又提升了领导干部的作风标准。要通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激发了广大党员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就是要通过运用有效的实践载体,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残联始终坚持以落实中央7号文件、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了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就业、维权、宣传文化和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自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残疾人“十二五”规划以来,今年是关键之年,任务重、难度大。最

关键的就是要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带头贯彻中央及中国残联制定的各项规划和措施,不断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机活力,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履职,争创一流业绩,进一步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因此,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狠抓残疾人各项工作。一要以残疾人基本生活为基础,努力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全覆盖。残疾人工作“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县残联把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作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协调民政、扶贫、建设、卫生等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落实了大部分特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部分残疾人的危房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大部分残疾人新农合费用;对部分重度残疾人进行居家托养;完善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多部门协调机制,充分运用“助残日”、“爱耳日”、“盲人日”等残疾人节日开展大型活动发放残疾人用品、用具,促进了我县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体制、机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诸多原因的制约,导致了我们的工作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用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秉持“三严”内在要求,恪守“三实”行为取向,始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逐步实现我县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二要以抓大面康复为契机,健全残疾人康复网络。近年来,县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点,狠抓残疾人康复各项工作,残疾人康复工作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县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晚,一些地方领导对残疾人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在狠抓大面康复工作的同时,必须以社区康复为平台,着力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康复服务网络。深入实施肢体康复训练、语训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等重点工程,扎实开展残疾人康复进社区工作。狠抓白内障复明和假肢安装等惠民工程,有力地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三要狠抓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率的提高。努力建成4到5个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扶贫基地,扎实开展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以基地带动扶贫,促进脱贫。积极组织适龄盲人到省盲人按摩培训中心进行盲人按摩培训,认真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努力把握企业层面,稳定集中就业;把握分散按比例层面,以征费促安置;把握个体层面,实现灵活自主创业三个层面提高就业率。四是认真抓好残疾人扶贫工作,进一步兴掀扶残助残新风尚。将残疾人扶贫开发纳入全县扶贫工作计划统筹实施。全面实施贫困聋儿专项救助工程和扶残助学工程,努力为贫困大学生发放扶残助学金;认真开展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把残疾人纳入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范畴;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奉献爱心,进一步掀起扶残助残的新风尚。五是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认真组建三级联创工作模式。不断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把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管理项目之一,进一步完善乡镇残联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以及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制度,推进县肢体残疾人协会、盲人协会、智力残疾亲友协会、聋人协会及精神残疾亲友协会各项工作,成立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在全县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联创格局,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努力实现我县残疾人工作在新常态下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编辑:圆圆)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石家庄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村落,到今天的省会城市、华北重镇,是新中国的成立带给石家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改革开放而勃兴的残疾人事业,又在这里开辟了一片别样的风景――

长安区

康复中的真情实意

■ 文/图杨乐

“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查阅资料时,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描述,这是20世纪初《获鹿县志》中对石家庄的一段记载,那时的石家庄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随着近代铁路的兴起,石家庄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小村已经被隆隆的车轮托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重镇。石家庄的崛起带来的是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残疾人事业正是展现这个新兴城市魅力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走进石家庄市的长安区残联,记者的精神霍然一振。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透出一股自信。通过交谈与观察,记者发现,正是在工作中取得的不断进步才积累出长安区残联这种让人振奋的自信心。而这里提到的“工作”,具体而言指的是康复工作。在长安区,康复始终是作为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这里的残疾人事业就是从康复起步,一点一滴逐渐迈进,最终带动起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机构康复:康复为之计深远

“一步、两步、三步⋯⋯”在康复师的鼓励下,一个小女孩吃力地迈出了她小小的步子。这个孩子名叫文文,今年马上就要满三周岁了。年幼的她本应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快活地玩耍,可是她却不能,因为她患有脑瘫。但是脑瘫并不意味着文文就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你瞧,现在的她已经能在别人的搀扶下学习缓慢的行走。要知道,就在一年前,文文还只是一个只能躺在妈妈怀里甚至连爬都无法完成的孩子。文文病情的好转是有原因的,因为也是在一年前,她来到了这里,这个让她学会行走的地方――长安区康复指导中心。

来到长安区康复指导中心,记者的心情是惬意的。因为这里有着温暖的“阳光”,一种洋溢在每位家长与康复师脸上的“阳光”:甜甜的微笑。在这片阳光的沐浴下,在这个宽敞的训练室里,一个个幼小的生命正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生命中那条正常的轨迹。他们可能承受着我们无法了解的痛楚,但是这种痛楚却因为父母的鼓励与康复师们的呵护而悄然平复,他们那娇小而通红的脸蛋儿也因为在这片阳光的哺育下而变得格外的灿烂。

康复指导中心为遭受着脑瘫痛苦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但是说起组建中心的过程却包含着曲折与坎坷。长安区残联理事长李晓茹,正是她的努力与坚持才使得像文文一样的孩子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治疗。人是第一位的,从一开始李理就注意人才的引进。社会招聘,康复指导中心在引进人员时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这一招果然有了效果,引进的康复师都是专业康复机构出身,有着系统的康复治疗知识与临床训练经验,他们的引进顿时让康复中心的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专业技能只是一个方面,李理更看重应聘者的爱心,用李理的话说,“这里是半福利性质的,干这一行必须要有爱心,要把它当成是一个事业来干。”仅仅对康复师们提出要求还是太过单薄,长安区残联又对康复师们的生活给予了保证,他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有所用,劳有所得,逐渐成为康复中心人员管理的一个理念。

人员稳定下来,就要抓业务。 “没有封闭、自由选择”,当记者听到身边的康复师口中蹦出这样两组词汇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等到她介绍完毕,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现在康复中心里参加治疗的有20余个脑瘫孩子,10余个智障孩子,孩子要接受治疗做父母的心中肯定充满了焦虑,但是康复中心却采用不封闭的治疗方式,让孩子的家长来到康复治疗室,这样既省去了家长的担忧,又配合了康复训练的完成。而所说的“自由选择”就更有意思。家长们可以通过现场的比较,随时看到各个孩子治疗的效果。这样家长心里就有了一杆秤,可以量出每位康复师的水平和采取的康复项目的效果,再与康复师的会诊建议一结合,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师与康复项目,这样一来所花费的费用也就由家长们自己决定了。这样的“自由选择”不仅促进了康复师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使得康复治疗变得公开透明,让家长们的负担减少了,心里亮堂了。

康复的目的是让残疾人能更好的发展。长安区的专业康复机构无论是康复中心的人员引进,还是日后的管理方式都立足于发展,都立足于对残疾人未来的细心考虑。

而这片考虑的背后,这是对残疾人事业的那份真情。

社区康复:把康复做到身边

高营镇卫生服务站的小何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一位老康复师了,每天上班她总要忙着指导大爷大妈康复训练。小何忙得很,小何也乐得很。通过康复训练,几位老人的身体有了起色。像偏瘫的吕大娘,通过针灸与按摩,手脚渐渐可以活动了。吕大娘感谢小何,每天过来总爱乐呵呵地拉着小何的手唠唠闲嗑儿。但是吕大娘可能还没想到,除了小何,她还有别人需要感谢,那就是区残联的同志们。正是长安区残联在社区康复建设中做出的大量工作,才让她能逐渐康复起来。

要让残疾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康复的便利,在专业机构康复建设初见成效时,长安区残联又确定了这样的目标。但是困难也是显而易见,长安区是石家庄市的大区,面对区内较大的残疾人群体以及健全的基层组织,长安区残联不得不动一番脑筋。“有为才有位,很多时候就要抓机遇、抢机遇。”李理决定快刀斩乱麻,以残联的积极出击,抢出一片社区康复的天地。果然,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恰逢民政与各个社区创建五星级社区,医疗卫生部门与各个社区共建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利时机,残联的果断介入,让社区康复一下子就红火起来。“我们讲究的是资源的共享共建。”李理说出了当时的思路。所谓共享共建,就是把社区、民政、卫生、残联的资源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各方的共赢。具体说来就是,社区、民政部门出场地,卫生部门出技术,而残联则为社区康复站出资金、出器材,这样的安排使各方面资源都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从最后的效果来看确实各方都得到了实惠:社区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改善,卫生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残联每年对社区的卫生员进行康复培训),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也更加便利。同时由于让专职委员做康复协理员,专职委员们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抓机遇不能松懈,抓管理也不能放松。区残联在每个服务站都投入了1到2万元资金,并配备了2万元的康复设备,如何让这些设施不被闲置就成为社区康复站建成后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残联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式,允许各个社区对非残疾人员在使用康复器械时收取少量的费用,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无形损耗,也使社区的其他居民体会到残联做的实事。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好处了,每天都会按时过来训练。”和记者聊起现在康复治疗室的情况,小何微笑着说。

人多了说明亲近了。康复工作到社区,实际上是把工作做到了残疾人的身边。而身边的人就是他们亲近的人。

家庭康复:把康复做到心里

许印的家在四楼,从家里走到楼下着实要费些时间。如果在以前,他还真是不在乎。但是10年前,由于脑出血,许印患上了半身不遂。别说下楼,连日常的行走都变成了大问题。街道的同志留了意,把许印的情况告知了残联,很快的,一套崭新的康复器材搬到了许印的家中。一年以来,许印坚持做着康复训练,虽然是在家中,但是效果还是挺明显:手指的灵活性有了提高,双脚也渐渐能迈开了步子。虽然许印还是不能下楼,但是却已经让原来只能瘫卧在床上的他,可以起身走路。

许印仅仅是石家庄市家庭康复的一个例子。在把康复工作做到社区时,长安区残联又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许多残疾人由于瘫痪或者肢体不便,无法定期来到所在社区的康复站进行训练。怎么办?区残联深深体会到了这些残疾人的难处。“既然来不了,那我们就走上去。”抱着这样的想法,长安区残联与街道居委会密切了联系,详细了解了这部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并针对他们的康复需要,建立了200多张家庭病床,把康复工作做到了家里。在家康复并不等于自己康复,把器材配给了残疾人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完成,恰恰相反,器材的投放只是家庭康复的开始。社区的康复员与康复协理员会定时来到进行家庭康复的残疾人家中提供指导和建议,解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残联也会对康复员与康复协理员每年下达指标,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这里连续服务三个月以上才能算真正服务了一个人。”许印的康复协理员这样介绍。规范的制度与严格的管理,让家庭康复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行动。从这个行动中,残疾人得到康复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

从计深远到来身边,再到进心里,石家庄康复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让人心中觉得敞亮。

情挚所以用心,意真所以关切――因为这份情意,石家庄也越发的美丽。

做一只点亮希望的萤火虫

――记冯惠杰与他的“爱心热线”

■ 文/图杨乐

来到石家庄,如果问起“爱心热线”,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总能为你说上两句。这个河北省第一条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热线,从开办以来就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关注与支持。来自河北省甚至京、津地区的朋友们都会在这里倾诉心声,寻求帮助,咨询法律,结交朋友。“爱心热线”里那个稳重而坚定的声音每每给求助的残疾人朋友带来信心与希望,而这个声音的主人便是冯惠杰。

当记者来到冯惠杰的工作间时,他正在回复着热线,失去双手的他,每天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声音为一位位焦虑的来访者服务。24年前,冯惠杰在工作时被万伏高压电击中,造成四肢及头部等多处电击伤,在长达三年的连续治疗中,他经历了大、小70余次手术,而手术的结果却依然让人陷入了绝望――双前臂截肢及头部颅骨缺损。一夜之间,冯惠杰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现实的反差也让他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痛苦并沉默着,这也许是当时对冯惠杰最为恰当的描述。但是一番沉寂之后,冯惠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视角与以前有了不同。原先的他总是以一个健全人的视角看待着周围的一切,虽然同样热心,同样关切,但那时的他并不了解残疾人的内心。而自己的身体经历了这场剧变之后,冯惠杰知道了残疾人的痛苦,也知晓了残疾人那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迫切。

有没有一个通道让残疾人把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冯惠杰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遇摆在了他的面前。那是在2002年,冯惠杰得知长安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落成的消息,从消息中他看到了自己愿望实现的可能。他找到了长安区残联理事长李晓茹说出了了他的心愿,没想到自己偶然萌生的念头竟然得到了李理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快的,残联为冯惠杰提供了电话、电脑等全套办公用品,并派专人协调从电信部门选定了爱心热线的拨打号码。2002年12月,伴随着综合服务中心的落成剪彩,“爱心热线”也同时开通了,而这也马上得到了残疾人的回应,开通仅仅几个月,冯惠杰接待来访人数就达到了上千人次。

“爱心热线”有了名气,冯惠杰的名字也逐渐被残疾人朋友所知晓,但冯惠杰却没有感到喜悦。每当听到残疾人朋友诉说面对的种种困境,他都会感到格外的沉重。虽然他也曾安慰过,他也曾帮助过,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显得那样的有限和单薄。冯惠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渐渐地他意识到,在“爱心热线”里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一个个体,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残联的象征。通过他的声音,残疾人可以找到残联这个他们最信赖的“娘家人”,找到解决他们困境的真正办法。

找到自己位置的冯惠杰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执著,为了把“爱心热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更为了让残联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没有偏差,他从自己抓起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为了帮助残疾人维权,冯惠杰学起了法律,他的指导让前来求助的残疾人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冯惠杰学起了电脑,他的讲授让生活困顿的残疾人找到了自己从业的方向;而现在,为了更好的了解残疾人的心声,冯惠杰又捧起了心理学的书籍⋯⋯

“形象地说,我就是一个萤火虫,自己的尾巴上没有多少亮儿,只能尽可能地去扇自己的翅膀,让别人多感到一点点光。”冯惠杰这样评价着自己和他的工作。但就是这样的一点光,把残疾人的心窝点暖,把残疾人的希望点亮。

邯郸

武安,邯郸市的一个普通的县级市,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没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也没有经济的强力支撑,可在惊鸿一瞥中,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惊喜――

武安市

爱,在太行东麓升华

――河北省武安市残疾人工作侧记

■ 文/徐如昌

8月下旬,一个大雨的日子,我们采编组一行冒雨驱车来到武安市,对武安市残疾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一到武安就被她的历史和现实深深打动。

武安,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她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千年历史,人杰地灵,并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矿产资源丰富,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强劲,2008年生产总值完成400多个亿,跻身于河北省“百强”县市第3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56位,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在向中等城市大步迈进,素有“太行明珠”之称。该市下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全市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人,其中各类残疾人5.2万人。

我们关心武安的历史和现在,更关心武安的残疾人工作。带着这个问题,在武安残联赵金昌理事长等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实地考察了武安的一个镇、一个乡、一个街道、一个村、一个卫生院、社区无障碍建设和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听取了赵理的工作汇报。我们一行7人共同的印象是:武安的残疾人事业也同武安飞速发展的经济一样,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鲜艳夺目的光彩,同时,也折射出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对残疾人的热爱。而这种爱,在太行东麓得到升华。

“三个不适应”到

“三个奋斗目标”

2004年9月,武安市调整了残联领导班子,赵金昌走马上任,担任残联理事长。年底,赵理第一次参加邯郸市残联召开的辖区各县市理事长工作汇报会,就遇到尴尬的事。从会议开始到被点名发言,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为什么?因为没什么可汇报的。赵理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正视现状,承认落后,避开以前谈今后。就在这次会上,赵理提出了武安残疾人工作现状的“三个不适应”,即:与“残疾人大县”不适应,与经济强市不适应,与全国快速发展的残疾人事业不适应。怎么办?也是在这次会上,赵理向全体与会的理事长和领导立下了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承诺武安市残联“三个奋斗目标”:第一个奋斗目标:一年打基础;第二个奋斗目标:两年跃居邯郸市辖区残联先进;第三个奋斗目标:三年跨入河北省先进行列。赵理的话音刚落,会场一阵窃窃私语:武安换人了,武安换人了。随后,会场上竟响起热烈的掌声。

会后,武安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迅速统一思想、立志创新、奋发图变,正视“三个不适应”,努力打拼“三个奋斗目标”。5年过去了,他们凭着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爱,不但实现了承诺的奋斗目标,多项工作还达到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水平。

“两个突破口”和

“三大工程”

新一届残联领导班子执政后,百事待举,从何抓起?成了急需确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最后确定,选择了“两个突破口”: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建设武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甩掉武安长期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落后帽子;二是大力加强残联机关和村、乡、镇残疾人工作组织及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决定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社区康复工程”;二是实施“复明工程”,创建“无白内障致盲县(市)”;三是启动残疾人“安居工程”。

2005年,在赵理的带领下,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奔波,鞋底磨薄了、人消瘦了全然不顾,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的审批立项手续,还争取到财政资金4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筹建,2006年底,武安市一座高标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建成并交付使用,一举甩掉了武安长期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落后帽子。“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集残疾人培训、康复、辅助用品供应服务、文体活动、行政办公为一体,在为残疾人提供多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是武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亮点。几年间,共铺设盲道67公里,建成1300多处缘石坡道,在40多家公共场所改建新建80多处无障碍设施、50块道路标志牌及电子屏幕、音响提示装置,还开办了固定电视手语节目。今年还将建成10个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武安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被省授予“河北省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示范城市”、“河北省残疾人基础建设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市残联机关和村、乡、镇残疾人工作组织及干部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果断地打破旧的机关工作体制,对应上级残联机关调整了机构科室,并定岗、定责、定目标,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一年内各部门建好了两类档案,一是涉及本部门业务残疾人情况档案,二是涉及本部门业务法规政策档案。现在各部门档案统一、正规、完备,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一摞摞整齐的档案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也不禁为之感动。

市残联机关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办,村、乡、镇残联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千头万绪,困难重重,班子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从建章立制和褒奖处罚两个方面抓起。随即颁布了《武安乡镇残联建设工作意见》和《年度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对乡镇理事长明确提出了工作任务和纪律要求,并筹措了数万元奖金,用于奖优罚劣。经过两三年的磨砺,武安乡镇残联理事长队伍已经成为一支工作热情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作风过硬的队伍了。

与此同时,市残联大胆创新,将城市社区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及每人月补50元的做法率先引入武安广大农村,出台了《农村残疾人联络员章程》、《村级联络员考核办法》,制发了《工作日志》等。5年来,全市50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491个村配备了残疾人专职联络员,配备率达到97.8%。为提高联络员素质,市残联先后举办联络员培训班5期,对联络员全部轮训两遍以上。残疾人联络员在残疾人康复、维权、生活救助、就学、就业、情况统计、耕种、婚丧嫁娶、宣传国家残疾人政策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这一做法,不仅把农村残疾人协会由“虚”变“实”,解决了农村多少年来没有专人为残疾人服务办事的问题,又解决了近500个残疾人就业和生活困难补助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联络员的积极性,使残联基层组织开始活跃起来。村、乡(镇)、市三级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的形成,实现了武安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历史性突破。省残联李民理事长考察后说,武安残疾人联络员的做法在全省带了个好头,要总结推广。

2006年,启动了社区“康复工程”。市里成立了“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武安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优惠政策实施办法》和《武安市“十一五”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几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残疾人比较集中的13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先后建起了高标准康复站(室),配备了在全省都是一流的康复器材。目前,全市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5%,各康复点器械使用率达99%,41%的残疾人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其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的有268人,满意率为99%。省残联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时说,武安残疾人康复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2007年实现了“无白内障致盲县(市)”目标。利用募捐资金35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争创无白内障致盲市暨送光明、送温暖活动”。从邢台眼科医院请来专家,5个月时间,实施手术335例,当年实现了武安“无白内障致盲市”目标。2008年,经残联多次争取,市政府将白内障复明工作纳入政府经常性工作,并将费用列入了市财政预算,又使10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这项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也是在2007年,启动了“安居工程”。1.7万名办证的残疾人中,有300多户、2000余人或居住危房内或无房可住。在中央和省残联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又筹资37万元,展开了武安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残疾人危房改造。年底,第一批5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2008年,市委、市政府要在全市实施“安居工程”,经过争取,残疾人住房困难户纳入了市委、市政府整体“安居工程”当中,又使160户贫困残疾人的危房得到改造。

“一个制鞋厂、两个养猪场”和“800名残疾人就业”

当前就业问题已成社会老大难问题,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武安残联这几年在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真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

以征缴“残保金”为契机,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的。然而,多年来武安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无一新安置残疾人,也无一按规定缴纳“残保金”。为扭转这种状况,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征缴工作,赵理带着国家和省政府红头文件不厌其烦地找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讨说法”,他义正言辞,据理力争。终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实行财政代扣的通知》(武政办(06)1号文件)。文件出台后,在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单位领导就掂量,少安排一个残疾人就业要交1.5万元,安排一个残疾人就业只不过几千元,算来算去还是安排残疾人就业合算。“钢铁堡垒”终于被“金刚钻”钻透了。两年多时间,22个乡镇、8个行政事业单位共安排残疾人230多人,2008年收缴“残保金”达543万元,比上年增收183万元,增长70%,为河北省之最。赵理在回忆此事时仍很激动,他说:“这是对残疾人最大的维权行动”,“只要干就有希望,不干没有一点希望”!

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当中,武安残联坚持既输血又造血。用赵理的话叫做:最大限度授“鱼”,还要特别注重授“渔”。他们是如何既授“鱼”又授“渔”的呢?

开展残疾人“拜师学艺”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拜师学艺”,就是动员无依无靠或多残特困家庭中的青壮年残疾人学一门劳动技能,自主就业。残联帮其选择师傅,并与其签订带徒协议,出徒后残联支付学费,并为之免费购买劳动工具。几年来,全市已有36人参加了“拜师学艺”,32人实现了就业,结束了街头流浪的生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开展多形式职业培训。几年来,残联举办了10多期种植、养殖、家电维修、盲人按摩等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并“借鸡下蛋”,在长城电脑学校专门为残疾人常年开设初、中、高三级班,随到随学;在电脑市场开设实习基地;在特教学校开设缝纫裁剪班,学费全免。这几年共有1614名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多渠道安置就业。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2006年,残联同工商局联手,成立了“武安市残疾人就业促进会”,工商局每月将新开办企业信息反馈残联,残联及时上门宣传政策,推荐残疾人就业。用赵理的话这叫“工作位置前移”。还和周边三省六市残联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信息咨询平台,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

武安残联在做好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同时,还带头资助残疾人建起了一个制鞋厂、两个养猪场。几年来,通过残疾人自主就业、政策安排、扶持就业等渠道,全市共有800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为政府、为社会解了忧排了难,为残疾人提供了实惠。

“一把手”和“一班人”

大家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又有人把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比作“车头”,还有人把领导班子里的“一把手”比作是“车头”的“车头”。总之,“车头”的作用至关重要,毋庸置疑。武安市残疾人工作5年间的成就更证实了这一点。

赵金昌,现任武安市残联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是武安市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初见赵理,给人的印象是稳重实在,修养高、思维敏捷,又透着执著、刚强、坚韧,有一股不服输、敢为人先的劲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通过对武安残疾人工作实地考察和采访,我们对赵理的印象得到了充分印证。

5年间,就是这位不服输、敢为人先的赵理,带领残联领导班子“一班人”,开拓创新,奋发图变,艰苦创业,在武安残疾人工作“三个不适应”的基础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他上任伊始的承诺,超额完成了“三个奋斗目标”,取得了残疾人工作一个又一个荣誉:

“河北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市”;“河北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示范城市”;“河北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残疾人基础建设先进县市”;“河北省残疾人文体工作先进县市”;“《中国残疾人》、《三月风》两刊宣传、订阅全国先进县市”;武安残联领导班子还被武安市委市政府连续几年授予“先进领导集体”及“优秀党支部”称号,等等。

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不但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武安市残联这届领导班子5年间的奋斗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武安市残联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和“一班人”对残疾人事业的执著、对残疾人的热爱,也给我们宣传报道提供了有力佐证。

廊坊

沿着京津塘高速,从北京到廊坊用不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如同这些高速公路一样,廊坊市的残疾人事业也在飞速发展,而在广阳区这个小小角落,我们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悟――

广阳区

安居乐业才是真

■ 文/艾诚 图/艾诚杨乐

在河北一周的时间,忙忙碌碌,几近尾声,归心似箭。最后一站是廊坊,尽管只是在广阳区走马观花一番,我还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好的残疾人工作氛围,没想到这的残疾人工作会有这么大的手笔,没想到这的残疾人这么有福气。

贫者安其居

古人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名句,但这只是他老人家一个美好的向往。今天,残联把这个向往变成了现实。

廊坊市委、市政府一声令下,全市统一动作,对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进行了彻底的摸底调查。广阳区残联全体动员对全区5个乡镇贫困残疾人危房户进行筛查摸底,经过10多天的逐户走访排查,上报区委、区政府要求对80户极度贫困的无房户和重度危房户实行危房改造,区委、区政府建立的危改小组对这80户危房改造户进行逐户评估,最后80户危改户全部通过审核。审核通过后,残联还委托廊坊市的主要媒体将危房改造名单刊登出来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区委、区政府审阅了设计图及详细预算后专门召开了危房改造专题会议。会议中提出将80户危房改造户下派给5个乡镇,每个乡镇必须建立危房改造小组,明确责任,由一名乡、镇长专门负责危房改造工作;乡镇与承建的建筑队必须就房屋改造和质量标准,签订相关协议;房屋改造工作务必于2007年11月底全部竣工。盖房子要花钱,区委、区政府再次专门召开危房改造专题工作会议,要求改造标准为每户60平方米,新建房屋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维修房屋每平方米补助300元,共计资金近200万元由财政专户储存,并于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发放,在会议结束一周内,所有资金全部到位。工程动工了,区委、区政府要求每天上报危改进度及危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区残联每天询问各乡镇进展情况,并每周下乡一次进行检查,及时掌握进度,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领导也先后多次亲临乡镇并深入改造户进行调研,就地解决实际问题。3年时间里,广阳区共为133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建了安居新房。

据陪同我们采访的市残联的同志介绍,廊坊全市共投入资金2617万元,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1459户,并建立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2008年,廊坊市残联制定了廊坊市城镇居民廉租房政策,规定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的残疾人可优先享受廉租房,且当年就为市区的26个无房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走进九州镇东京村残疾人张志山的新居,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我们彻底信服了。50不到的张志山是个很朴实的汉子,每天拖着一条残腿在村里补鞋为生。他家一共4口人,就有4个残疾人,爱人下肢瘫痪,靠轮椅才能行动,两个女儿都是聋人。过去一家4口挤在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如今住上了三间透亮的大瓦房,残联不但给他家盖了新房,还在他乔迁之时送给他一台电视机。这是残联从区直单位募捐来的,每一个住上新房的贫困残疾人都有一台。我们问张志山,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他说:“住新房子对他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初领导告诉他这事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直到搬进新房才确信这都是真的。这么好的事摊在自己头上能不高兴吗?”

弱者乐其业

在中国的词汇里,安居跟乐业是不能分家的。

广阳区残联很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各种培训班、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应有尽有。历年来他们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发岗位,在企业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多达几千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广阳区残联建立的一所智力残疾人庇护工厂,这也是广阳区残联残疾人就业工作上的一个大手笔。

一进厂区,我眼前一亮,这么大一块地方,一定能为厂子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绝对不能小视。车停在一排平房前面,区残联王理事长介绍说,这里是残疾人的生活区。厨房、卫生室、训练室、残残疾人宿舍应有尽有。虽然是平房,但是窗明几净,给人感觉非常规范,每间残疾人宿舍的门上都挂着一块牌子――爱心宿舍,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像家一般的温暖。让人看了心里暖烘烘的。正在这会儿,一位大嗓门的女同志走了过来,原来这是工厂的任厂长,残疾人都叫她任姨。任姨也是个直爽人,有什么说什么。厂里招收的6名残疾人做的都是最简单的、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残疾人实在干不了厂里的活,就安排在厂区的几亩田地里干些零散的农活。她虽然是这个企业的老职工,但没有照顾残疾人的经验,凭的全是一份热心,对他们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平时残疾人干活累了就对他说:“任姨,我累了。”她就说:“累了就歇会。”残疾人一应生活用品都是工厂免费提供的,吃饭顿顿保证都要有肉,每礼拜还要再改善一次生活,不但生活的细节上要照顾他们,就连跟他们说话都像对孩子一样。一位叫刘春海的残疾人的奶奶过生日,家里要接他回去,同事们不但帮他换好了新衣服,还帮他把指甲剪干净。

工作上,任姨和工人们手把手地教他们,一遍不行说两遍,两遍不行说十遍。为了他们的安全,厂里规定残疾人要远离生产机器,残疾人在这里既能自食其力,又能得到尊重和照顾,一个个高兴极了。一个叫李建的残疾人当初到区残联报名学习电脑,非常吃力。王理事长看到了就对他说,我觉得你来这里上班比较合适,于是就来了,现在工作十分努力。当我问他在这工作的感受时,他连连说好。

任姨告诉我们,残疾人在这里管吃管住,每月600元工资,工厂还给他们上齐了各种保险。由于企业刚刚起步,厂里的健全工人每人每月只有700块钱工资,保险也只给上了一种。可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公平。大家都说,残联办这个企业是为关爱残疾人,我们也有一颗爱心,关心照顾残疾人是应该的。

我很感动,很佩服这些兄弟姐妹的胸怀。回头看看这次的广阳之行,我发现一个特点,这里残联办事,大事必有党委政府撑腰,小事必有人民群众支持,这不正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深入人心吗?我们一直提倡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广阳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残联为残疾人服务好了,残疾人的生活稳定了,健全人才会平等地去看待他们,才可能真正的被社会接纳。生活稳定要有个标准,那就是――安居乐业。

孩子,我们帮你长大

■ 文/图艾诚

照片上这个孩子叫李博谦,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的光景,可他已经实实在在有17岁了。由于疾病,他的身体不能分泌生长激素,十几年来始终是这个样子。因为身体机能不健全,他只享受了几天的学校生活就被姥姥领回了家。他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给我治病吧,治好了,我想长大。”

李博谦的呼声让他的妈妈不断流泪,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倍感心酸。孩子的姥姥也向我们倾诉了一肚子的苦水。为了给孩子治病,原本殷实的家几近贫困,全家的积蓄都花在了给孩子看病上。老人家难过地说,我原来也是有房有车的人,也曾积极给弱势群体捐助,可现在沦落到吃低保的地步。孩子每年看病都要一两万的开销,为了这,家里的房子都卖了,眼看实在没地方弄钱给孩子看病了,我心里急得跟火烧似的。有好心人提醒我,孩子的状况属于残疾了,咱们廊坊市残联有个应急救助的政策,应该到残联去想想办法。我赶快找到广阳区残联,递交了救助申请,很快残联就把5000元救助金送到了我家里。这可真是及时雨呀,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孩子又能继续治疗了,又有希望了。残联不但送来了救助款,还把媒体的记者带到我家,让全社会知道孩子的苦难遭遇,好心人们纷纷伸出援手,捐款送药。让我们又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多亏了咱们残联啊。

一家人的悲惨境遇让人心焦,残联的援手带来的峰回路转让人为之庆幸,应急救助这四个字让人回味。在我十几年的残疾人工作生涯中,这是个第一次听到的新名词,救人于危难之际,当然是大大的功德,但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没有雄厚的实力,没有精心的安排,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王克强是廊坊市广阳区残联的理事长,快人快语。提起应急救助这个事很自豪。他说廊坊市开展应急救助这项工作在河北全省恐怕都是头一家,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但这不是咱们残联的发明,是市委、市政府为了咱们残疾人谋的一项福利。从市到区,都有应急救助的专项经费,设立了残疾人应急救助基金,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这两年里,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助体系。对因病、因灾及本人或子女就学等原因造成生活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给予临时一次性救助。可以申请救助的对象主要是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年城市低保、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年农村年收入标准的农村残疾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像李博谦这样的受助残疾人家庭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市已核实、发放救助资金447万多元,对699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紧急救助。

有一个姓陈的残疾女孩,得了尿毒症,换肾已经让她家倾家荡产,每个月还要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她的家长在救助申请中写道:我家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正值花季却到了人生的尽头,而我们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支撑她与死神的抗争,希望残联能救救我们的女儿。接到申请,我们一次性救助了她2万块钱,并且我们现在正积极为她向上级申请市一级的救助,没别的,有了这笔钱,她就能继续活下去。

活下去,这对一个垂死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大的喜讯啊。当然,对于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来说,这点救急的钱还是太少。每年申请应急救助的残疾人很多很多,仅在广阳区残联,我们就看到了厚厚的一摞救助申请单。而残联只能按照上级制定的审核程序,逐级审核,从众多申请中选出几十个最最困难的予以帮助,可说是杯水车薪。但就是这滴水之情,让这些面临绝境的残疾人又看到了生的希望,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也许就能改变他们一辈子的命运。我们期待,因为这一次救助,像李博谦这样的孩子能有机会治愈自己的疾病,让长大成为现实,不再只是他的一个梦。

廊坊市委、市政府领导如是说

党委、政府两方面的领导双双出面会见我们的记者组,这在我们的无数次采访活动中极为罕见。廊坊市的领导这样做了,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市委书记赵世洪:

残疾人事业发展好的地方,一定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残疾人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履职尽责,做到“五个优先”“五个纳入”,即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对同样处于生活低水平的弱势群体,要把残疾人放在第一位,先行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问题;优先保障残疾人医疗康复,从就医渠道、帮扶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待遇,特别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医疗需求;优先保障残疾人生产就业,在完善和落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专产专营等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优先保障残疾人教育培训,从师资力量、投入资金、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加大力度,尤其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的各项规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优先保障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让残疾人在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享受到与健全人同样的待遇。总之,要通过“五个优先”,让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生活有保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时,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制定;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认真谋划一批惠及残疾人的实事、好事,为残疾人解决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把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各部门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保证需要;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督导检查范围,各级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作为督导检查内容,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加强督导检查,对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定期通报;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实到位。

市政府副市长刘智广: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关注以残疾人为重点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残疾人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注重效果,推动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我们从居、保、教、业、医、助六方面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全力改善残疾人生活。一是以实现贫困残疾人住有所居为着力点,大规模开展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坚持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明确改造标准和时限要求,将危改对象情况、标准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617万元,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1459户;制定了廊坊市城镇居民廉租房政策,2008年为市区26个无房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实施了为危改户赠送家电、家具,减免水、电、收视费用等扩大帮扶。二是以实现贫困残疾人残有所养为着力点,加大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工作力度。目前,全市残疾人低保户累计达到13289户,其中为7430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提高了补差标准30%,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以实现残疾人学有所教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扶残助学活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盲、聋、弱智”三类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达到89%;平均每年资助残疾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80多人享受高等教育。四是以实现劳有所得为着力点,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累计举办维修、家庭种植养殖、盲人按摩等培训班300多期,培训残疾人2万多人次。采取按比例安排就业、集中就业、扶持个体就业等多种形式,重点解决全市445个城镇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五是以实现残疾人病有所医为着力点,组织支持残疾人参加医保。参加新农合的残疾人达到20多万人。农村贫困残疾人和城镇二级以上残疾人个人应缴纳的参保金额全部由财政负担。六是以实现急有所助为着力点,建立残疾人应急救助基金。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专款,设立了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两级财政已经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对因病、因灾,残疾人本人或残疾人子女入学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暂时性困难实施紧急救助。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核实并发放应急救助资金447.3万元,对699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紧急救助。

重视・关心・帮助

――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访谈录

欧阳鸣:宋省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请您先谈一下这些年河北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

宋恩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康复、就业、教育、扶贫、体育等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思想上重视、在政策上支持、在财政上投入、在工作上创新,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我省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康复方面,开展了“慈善燕赵・万人复明”等残疾人康复活动,帮助1.7万名残疾人重见光明;就业方面,开展了五年安排5万名残疾人就业工程,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使一大批残疾人顺利就业;教育方面,新建两所特教高中,帮助2000多名残疾儿童圆了求学梦;扶贫方面,争取国家康复就业项目贷款2500万元,扶持3000多名残疾人脱贫;体育方面,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在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上,我省残疾人金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三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省残联被中残联授予“重大贡献奖”。

欧阳鸣:的确成绩显著。不过新的一页已经翻开,您是怎样看待这新的一页的?

宋恩华:河北省是人口大省,全省残疾人总数达496万,做好残疾人工作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一是新机遇提出新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残疾人保障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新形势面临新课题。河北的残疾人事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差距”:残疾人与全省社会平均水平有差距,残疾人实现小康程度与全省小康平均水平有差距,残疾人工作与全国先进省份有差距。造成这样的差距,有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也有认识不够等主观因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弥补短板、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三是新挑战孕育新希望。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经济运行受到一定影响,扶残、助残、保残任务更加艰巨。针对这种形势,省委、省政府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明确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关注民生,越重视残疾人事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真招实举,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欧阳鸣:残疾人事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投入,在这方面您又是怎么要求的?

宋恩华:做好残疾人事业,是各级政府分内之责,必须动真的、来实的、补短的,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五个优先”。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实现“残有所依”。对同样处于生活低水平的弱势群体,要把残疾人放在第一位,先行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问题,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力保障。优先保障残疾人医疗康复、实现“病有所医”。在推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三大医疗保障体系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要和残疾人家庭的承受能力,在就医渠道、扶助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负责参加医疗保险费用。优先保障残疾人生产就业,实现“劳有所得”。《河北省实施办法》即将出台,将在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助、岗位补贴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优先保障残疾人教育培训、实现“学有所教”。从师资力量、投入资金、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尤其是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各项规定,坚决取消招生、入学等方面对残疾学生的歧视,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优先保障残疾人权益,实现“益有所保”。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让残疾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方面享受到与健全人同等的待遇。

二是在工作举措上,坚持“五个纳入”。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各级政府在制定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时,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确定目标、统筹安排。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坚持每年从残疾人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谋划实施一批惠及残疾人的实事好事,切实解决残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各级、各部门预算。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向上争取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残疾人事业经费需要并逐年增长。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督导检查范围。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时限,对各级各部门进行定期调度,要求2015年完成的任务,半年通报一次;要求2011年完成的任务,每季通报一次;要求年内完成的任务,每月通报一次。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残疾人工作是检验各级各部门执政理念、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确保落实。

三是在制度保障上,完善“三项机制”。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领导机制,发挥好指挥、协调、调度、督促职能。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长效机制,把握特点、遵循规律、敢于创新、谋求突破。完善法律机制,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欧阳鸣:您还兼任省残联主席,为残疾人事业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

宋恩华:担任河北省残联主席,承担着全省近500万残疾人的信任、希望和支持,我更多的感受是:压力、责任、使命。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全省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工作,努力为残疾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具体而言,要做到“四真”:真心实意,始终把残疾人的困难放在心上,把残疾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真招实举,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竭尽全力地为残疾人多做实事。真金白银,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多方力量,筹措、争取发展资金,急残疾人之所急,办残疾人之所盼,常送“及时雨、雪中炭”。真抓实办,确定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不见实效不罢休,绝不纸上谈兵,绝不半途而废。这“四真”与市、县各级残联主席共勉,也希望得到各级残联的支持。

欧阳鸣:谢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全力支持!

印象李民

■ 本刊记者欧阳鸣

李民,河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若干年前吧,去了一趟河北,李民理事长带我去了赵州桥,这个在河北境内的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一路走去,那桥够宽,那河道也够深,一面漫漫的斜坡铺向河面,我们也一直走了下去。我只记得,那一路上,李民理事长跟我说了许多,赵州桥的掌故,民间流传的故事,当地的风土民情,娓娓的,谆谆的,直到我们下到坡底,并肩站立着仰望赵州桥雄伟神奇的桥身,李民理事长的话语似乎是在穿越历史而来,忽然就有了一种沧桑感――而我,忽然对身边的这个人就有了一种崇敬,有了一种兄长的感觉。

是的,就是一种兄长的感觉。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与李民理事长见面的次数并不多,相交并不深,甚至,对于北京这个最近的、唯一的相邻省份,我还从没有正式地走访过,但是没错,对于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就像这次,我们终于如偿还夙愿般走进了河北,就像我终于与李民理事长相对而坐,那种兄长的感觉愈加亲切,愈加浓烈……

李民告诉我,他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就分为三段吧:1972年~1985年当兵,1985年~1998年在省人事厅,1998年调到残联至今。当兵的一段他只字未提,在人事厅的那段李民简单说了几句,主要参与省里若干新项目的立项论证、人才保障等等,而这段时间值得一提的倒是他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脊椎严重损伤,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年,“包括后来到残联来工作也与此有关吧”,李民有些戏谑地、自嘲地笑着说。当然,后来经过严酷的康复训练(细节略去),李民还是重新站了起来,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当然,然后就是来了残联。

对于初到残联的印象,李民说得很平淡:知道有这么个单位,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就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吧。李民倒是对他到残联后的第一部“坐骑”记忆深刻:一部跑了40万公里的“普桑”。1998年?我还真有些印象:那时杂志社刚刚从长春一汽提了一部崭新的“红旗”,“王谢堂前燕”刚刚降落“寻常百姓家”,杂志社因此还“风光”了一阵呢。而一个副厅级干部(李民时任副理事长),坐一辆老旧的“普桑”,是寒伧了点。

但就是这部“寒伧”的轿车帮助李民大大改变了当时残联确实有些“寒伧”的面貌。恐怕因为李民是从省人事厅调来的吧,所以一到残联他分管的就是组联工作,而当时省残联组联工作的重点,就是市、县残联的组建,包括硬件设施特别是队伍建设。李民提起他当时看到的一个情景唏嘘不已:某市的残联就在一个长满蒿草的大院里的一间低矮的房子里,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怎么办?跑呗!李民上跑“编办”,编办主任是李民在人事厅时的老熟人了,干脆就把他堵到了家里,然后娓娓地谆谆地就向他宣讲大道理,加强薄弱环节啦,健全机构啦,一谈就过了半夜;没动静?好,第二天再去,这次直接“威胁”了:不答应?不答应就住你这儿了,我不睡你也别睡,一天不行我天天来!一直“耗”到凌晨两点,主任终于“打发”了这位“爷”,第二天就签了文件。可上有政策下还有对策呢,于是李民还要下跑各市县。某市的领导就是拖着不办,李民在那个市住了好几天连领导的面都见不着,李民也够狠:办公室我堵不到你厕所你总得上吧?他在厕所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领导也不是神呐,终于在厕所“束手就擒”,李民的下一句话更狠:“大人啊,你把残疾人逼到什么份儿了?”领导唯唯......就这样,李民副理事长“上跑下颠儿”,不到一年的时间,河北省的各市县直至乡镇的专干,一支完备的基层残联干部队伍建立了起来。

以上似乎有点“戏说”的成分,但确乎是李民同志的一段“正史”,而且是李民理事长对残疾人工作完整的、连贯的思路的一部分:“有人干事”――接下来还有“有章理事”和“有钱办事”。

2002年,敢领风气之先的广东省率先推出了“民心工程”的提法和做法,而且一推就是10项,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效仿,河北当然不能例外。当年广东省的“十项民心工程”中有两项涉及残疾人事业:教育和就业。此时李民刚刚升任河北省残联理事长,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契机,更形成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快补晚”。河北相对于广东来说残疾人事业的起步已经晚了,所以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有关残疾人工作的,广东纳入了两项,河北就要一举纳入6项!除了教育和就业,康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统统都要在河北省的“民心工程”中有所体现。气魄是有了,但做起来,难啊。首先主持起草文件的领导就挠头,主管此项工作的领导更是提出了异议,省里为此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李民在会上一条一条地据理力争,为残疾人争,怕个甚?当然,那6项有关残疾人的事,全部纳入了河北省的“十项民心工程”中。这就是“章”呀,红头文件,政府行为,有了这个“章”残联组织才好真正地去“理事”。

李民也不讳谈“钱”。残疾人事业的底子本来就薄,没钱怎么能办事?2007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河北省残联急需投建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尚有3500万元的缺口。向财政要,这么大一笔数额,依然难啊。李民搞了个“曲线救国”:时间不等人,我先向财政“借”,然后我们搞一个募捐活动,筹来了钱再还!财政厅的同志依然犹豫,做不了主哟,你还是去找省领导吧。领导在唐山,李民立刻赶去了,可领导又去了承德,李民一咬牙,马不停蹄地再赶往承德,半夜冲进了领导下榻的宾馆......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省残联筹到善款6800万元!体育训练中心如期完工了,残联的有些同志就有些“得陇望蜀”了:残疾人工作处处都要用钱,是不是就先......李民此时又表现出他“硬气”的一面:做人要重言诺,为残疾人办事更要讲信誉,这钱,一定要还!当年,3500万元归还财政。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李民的为人与处事:固城县有一个残疾人叫庞怀绪,双下肢瘫痪,这可是个“专业上访户”,身上绑个小木凳四处上访,李民认识他之前就已经上访了10年。其实也没大事,就是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妻离子散呀”,庞怀绪惨兮兮地说,让残联帮他寻老婆。李民说好呀,把你老婆的照片拿来,我帮你找。还真找着了,庞怀绪又惨兮兮地说,没房子啊,没工作啊,有老婆也养不住哟。李民就以个人的名义号召河北省6个市的理事长凑了4万元,在石家庄为他买了套房子(当时是2005年),还支持他办了个小摊儿,卖卖冰棍什么的。这下好了,庞怀绪变了个人,他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宣传残疾人事业,维护社会稳定。

现在省残联机关的建筑是连在一起的3座楼,分别被命名为“自强”、“慈源”和“君子”。“自强”的含义不用说了,“慈源”则是慈善之源,爱心之本,那是让我们时刻回味残疾人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君子”呢?这个内涵就更深刻广博了吧,那是事业中人的更宽的胸怀、更高的境界吧。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抓自身建设、促工作进展

我们在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健全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学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每月召开班子生活会和全体党员民主生活会,解决工作期间廉洁从政和党风廉政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事议事,在原则下求团结、在团结上干工作。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行工作管理科学化

把上级部门和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有关科室及人头上,实行定责、定标准、奖优惩劣、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三、加强政治学习、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

每个星期五下午是残联固定的政治学习日,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了对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在学习中找差距、在讨论中查问题,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使班子成员更加团结,融洽了干群关系。

四、扎实工作、成效卓著

(一)康复工作

——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65例,显效率在85%、有效率90%以上。

——向省市争取了2个小腿、4个大腿安装假肢的指标,2个小腿假肢已安装完毕,4个大腿假肢等待去石家庄安装。

——向市争取到20个白内障复明指标,三次派人带队去市检测,确定手术对象,现白内障手术已做完,共为我县白内障患者节约资金4余万元,手术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好评。

——进一步加强了**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部建设,零利润为我县残疾人提供残疾人用品用具近百件,极大地方便了我县残疾人。

(二)教就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残疾人保障金的收缴工作。根据省、市残联安排,我们对2006年保障金的收缴工作进行认真谋划,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全县各类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年审,按照《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河北省第1**号省长令要求,对不按规定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或达不到1.5%就业比例的企业与地税部门配合,进行保障金的收缴。今年我们共收缴保障金近40万元,除部分上缴省市外,为我县的各项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充分用好保障金,搞好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我们通过电视播发通知等形式,筛选一些既符合条件、又有接受培训意向的残疾人进行定向培训。今年有18名残疾人接受培训并全部推荐到唐山拔丝厂工作,同时还为我县的私营企业腾扬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推荐残疾工人12名,今年共安排了30名各类残疾人就业,使其树立了自强自立的信心。

三是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今年五一开始实施,我们以此为契机,采用深入企业、拍摄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悬挂标语等形式,下大力对残疾人就业条例进行宣传,以促我县的分散按比例就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人们对残疾人就业的认识。

四是做好盲人按摩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盲人按摩师刘海霞新发明的盲文快速教学法,扩大招收盲人学员的范围,筹办盲人按摩学校,盲人刊物《盲人月报》于2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至今发行量不断扩大。

另外,我们还为今年考入大学的三名残疾大学生申请了每人2000元——3000元不等的上级资助、并筹措了3000元资金,对其家庭进行了资助,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学费负担,使他们安心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

(三)工作

我们坚持以发展和稳定为大局,以较大的注意力和较高的办事效率,认真做好每一起来信来访工作。对每封都有回复,每一个上访都有答复,实现了无进京上访、无赴省市上访、无集体上访达到了上级转办反馈100%。今年共接待上访近百人次,上访人满意率在90%以上。我县被省评为“工作先进县”。

(四)加强基层残协建设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首先挑选了条件较好的广川大枫林、杜桥草厂等四个村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在腾扬等二个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福利厂建立了残疾人协会进行试点工作,然后在全县十六个乡镇建立健全了乡镇残联六百八十个行政村,县城的四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使残疾人的事有人管,为今后的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残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残困户由于本身经济条件所限,他们的住房多数年久失修,逢雨季有可能发生危险,我们积极向上级申请危房改造资金30万元,用于解决残困户的住户问题,我们克服了人员少等不利条件,多次深入到残疾人家中,协调乡、村政府及残疾人亲友对他们进行帮助,根据他们自身具体情况,采用新盖、翻盖或购买旧房等形式解决了60户残困户的住房问题,如降河流镇吴庄村民吴彦户,年近80,其妻及两个儿子均是智力残疾人,借住的三间房已露天,逢雨天就提心吊胆,不敢在家居住,我们采取县、乡、村三级各补助一点的办法,为其在本村购买了别人腾出的旧房一处,解决了其住房问题,北留智乡朱北楼村的路世成,其妻王玉梅双目失明,与老母三口人相依为命,住房已成危房,就由残联出资为其购买建材,村支书刘万民捐献出在北留智食品厂购买的旧檩条,并带领村民义务出工帮其新盖了五间新房,激动的路世成老母热泪涟涟。

五、明年的工作计划

我们明年的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旋律,结合我们的工作特点,主要下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成剩余150个行政村残协的建设工作。

(二)加强残疾人教就工作,明年的残保金收缴争取达到50万元,残疾人培训超过30人,新安排残疾人就业超过40人。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全国特大城市和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武汉市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全市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830万,其中残疾人35.6万,占总人口的4.4%。

武汉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就在这水网之域繁衍生息,到民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杭州并称“天下四聚”。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武汉二七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武汉还拥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延续着古代的文明,见证着今日的辉煌。

武汉印象

真不敢说武汉就恰好处于中国大陆的中心,但感觉上,它就是牢牢占据着中心的位置,至少也是一个重心吧。这种感觉,便产生于它的“大”。

武汉地大。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铺开,仅就市区面积而言,它应该是全国最大。

武汉水渺。且不说纵横贯流的长江、汉水,湖北曾号称“千湖之省”,武汉也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仅一个东湖就有杭州西湖的数倍之大,气魄着呢。

武汉人的气魄大。就说“吃”,吉庆街“来双扬的鸭脖子”绝算不上什么大名气,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是它的噪声最大。整顿市容,把原来露天的摊档都归拢进了室内,于是在屋宇的笼罩下,各种叫卖声震耳欲聋。嗨,吃的就是这种气氛!武汉新建一家餐馆,还算不上老字号,就占地若干亩,拔地若干层,那规模和气魄,绝对是全国之最。武汉人当然不仅是“吃”,但能“吃”的人底气就足吧。如果以长江为界划分中国的南北,武汉三镇恰好雄踞长江两岸,武汉人也就兼具了南方的阴柔和北方的阳刚、南方的精明和北方的豪放,气魄焉能不大!

地大好铺巨纸,水大好蘸浓墨,而大气魄正好可以写就大块文章。

其中,当然也包括残疾人事业。

理事长访谈

武汉我去过多次,朋友也多,比如现任宣文处处长的吴志刚,比如前任理事长刘永泽,同行们还认为我颇有几位“红颜知己”哦。若干年前,武汉的残疾人工作响动挺大,其特点就是每年都要搞一个大活动,且多是全国性的。记忆很深刻。

2002年8月在大连采访,适逢武汉市残联现任理事长张晓东。那时他刚到残联工作,率队到大连观摩取经,我们只是在餐厅里打了个照面,寒暄几句,印象里是个温文儒雅的人。这次去武汉,吴志刚先给准备了一大堆材料,其中有《武汉残疾人工作通讯》,信手翻去,竟发现几乎期期里都有晓东理事长的大作――真是大作啊,篇篇洋洋洒洒。于是引证了我那最初的印象,这是一个学养深厚的理论家。

但在武汉走了一圈之后,在与张理事长深谈一番之后,我发现他既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或者正像武汉这个南北交界的地方,少不了文武全才。晓东理事长河北人,普通话倒还纯正,只是语速极快,以下所记也只能是个概要了。

欧阳:张理事长,我知道您来残联之前是在工会工作,到残联后感受如何?

张:以前还在共青团、统战部门工作过。这几个单位有相似之处,都是做群众工作的,所不同的是残联的工作对象是特殊困难的群体,这给残联的工作带来了特殊性。可以说,做残联的理事长最难,那可是需要一颗菩萨心、一张婆婆嘴哟。

欧阳:是。但这还只是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残联的“一把手”,特别是在武汉这个特大城市,事业怎么发展,工作怎么开展,您考虑的和做的肯定还有更多。

张: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我2002年7月到残联上任,恰逢朴方同志来武汉考察调研,就是在这里,朴方同志深刻地提出了残疾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使得我这个“新兵”一下就明确了工作的基本方向。紧接着到2003年,不算SARS,我们还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是武汉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是对残联五年工作的一个大检阅、大总结,使我对事业全局的把握心中有数了;另一件大事是全市整顿“三车”,这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的一个大举动,与残疾人、残联组织的关系更是密切。正是这件事,让我们调整了思路、锻炼了队伍,使残疾人工作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欧阳:对!据说您当时就有“借势、用势、造势”的感悟。

张:是的。我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大手笔借势、造势、用势,趁势推动残疾人工作进步,提升残疾人工作水平。

欧阳:您能具体谈谈吗?

张:我们的第一手,是借朴方同志来汉调研之势,在残联机关和残联干部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力营造残疾人工作思想环境。首先,我主持全系统干部开展了解决好“为什么人”问题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机关干部牢固地树立了把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利益作为第一职责,把残疾人呼声和意见作为第一信号,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说话办事作为第一要求,把残疾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工作准则,使每一个残联工作人员都努力当好残疾人群体的贴心人、残疾人困难的知情人、残疾人问题的报告人和特困残疾人的救助人。接着我倡导把市残联建成学习型机关,加强干部理论和业务学习,人人争当学习型干部。为此,我主持创刊了《武汉残疾人工作通讯》,成立了残联干部学校,组织成立了残疾人工作理论研究会,在干部中开展了理论、调研活动竞赛。随后,又在机关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2003年初,我们在市残联机关拿出8个处级干部职位,实行处级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建立了用人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我们还在残联系统建立了严格的四级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我同市委书记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我再同副理事长和机关处室及区残联理事长签定二级目标责任书。各区把目标任务再层层分解到街道,一直到社区,使千斤重担人人挑,干部个个身上背指标。为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我们还建立了目标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达不到目标扣除,完成任务加奖,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干部工作主动性。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五个一”竞赛。每个干部要联系一个区、包一个点、抓一个典型、交一批残疾人朋友、写一篇有分量的调查。通过这些措施,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两年来,有1人被评为劳动模范,2人获“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授予“三八红旗手”,4人分别荣立市政府三等功、二等功和目标管理立功个人,30多人次受到省、市、区各类表彰。2002年市残联被所在区评为最佳文明单位,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我的第二手是借整顿“三车”之势,大力营造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环境,形成“大维权”之势。我刚到残联来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残联干部常常因为无能力、无手段帮助来上访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苦恼。当时我心里常想,残疾人工作真难呵,在我脑海里渐渐形成了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一种机制,营造一种“大维权”的环境。2003年初,这个契机来了。市政府决策要整顿武汉市交通环境,全面处理机动“三车”营运。我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组织各级残联干部支持政府这一决策,协助政府处理好残疾人机动车,同时努力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三车”整治中,对残疾人车主的特别优惠政策;比如特困残疾人子女学费减免政策;比如制定了《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办法》、《残疾人自谋职业贴息借款办法》、《中专以上残疾人子女助学补贴政策规定》、《武汉市残疾人临时困难救助办法》,市政府近期又要出台《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我们就是靠政策来营造环境,靠法制来巩固环境。

第三手是借召开“四代会”之势,营造残疾人事业的政治环境。说实在的,整顿“三车”给残疾人带来的实惠如此之多,如此之大,残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但我们不满足,借召开“四代会”之势,再促一把,把残疾人工作推上新的境界。我们积极争取市委重视和支持。市委常委会第一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了当前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8个突出问题,并一一给予解决。在市委的要求下,各区委也都召开了常委会,全市的残疾人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开“四代会”那天,市委全体常委都到了会,市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大会,市长致辞。市委陈训秋书记从北京开会回汉刚下飞机就赶到我们的会场,专门召开了残疾人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四代会”这样的高规格,连我市几家群团组织的主席们都羡慕不已。

可以这样说吧,近两年,是残联为残疾人争取优惠政策最多的两年,是残疾人事业政治环境最好的两年,也是我市残疾人得到实惠最多的两年。

(有关“三车”整顿的详情请参阅后面杜宇记者的文章――欧阳注)

欧阳:呵呵呵呵,这真是一个漂亮仗。不过,就打仗而言,既要有战术的运用,更要有战略的眼光和高度呀。

张:这正是我自上任以来着重思考和运作的事情。我为此总结了三句话: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武汉以前的残疾人工作,可以说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创出了不少的特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借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到底还是在“初级阶段”。事物总是在发展的,事业总是要进步的,我们今天说的“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就应该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展现。

欧阳:看来您真抓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纲。

与晓东理事长的交谈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下文要提到的素质教育和法制建设,比如他们极有特点的利用民营资源提供社会化的康复服务,比如他们刚刚轰轰烈烈评选出的武汉市“十佳残疾人”等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他谋划的那个大战略的组成部分,或者用他的另一种表述: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种机制。说的好!

采访快结束时,我问起晓东理事长下一步的打算。他笑呵呵地说,事业上就是稳步发展吧,至于个人,能给下届理事会交个好基础、好班子、好机制、好目标就心满意足了……

还是那种温文儒雅的从容。

武汉走笔

残疾人生活的社区,便是种子生长的土壤。在我的眼中,武汉市残联在社区工作中奉上的是一扌不温土,既有丰富的养分,也有至暖的情怀。

“相马之术”

《韩非子・说林下》有一篇名为“相 马”的故事,说的是二人去相马,断得一匹马为 马(性情暴烈的马)后,一人三拍其股却不见马踢人。另一人解释说此马并非不善于踢,而是因为它的前脚有伤,无法支撑身体。你虽善于相 马,却看不出不能任重的肿膝。此话不假,任何问题都有个“掣肘”之处。如果说相马之术可以靠经验借鉴,那么找到“委肩肿膝”之处则靠的是相马人的悟性与眼光。俗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虽谈笑湖北汉子的精明,我却不得不佩服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独到的“相马之术”。从2001年以来,武汉市实施“833”社区建设计划后将残疾人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区,在摸索探求中这些“相马师”们逐渐发现了“ 马”的一处“肿膝”,于是他们以睿智的决断在社区建设中引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其弱势首先在于身体,身体的残疾往往会导致经济的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则会影响身体的康复和受教育的程度,并导致一系列心理、自我权益保护等问题。武汉市残联不仅做好就业、康复等切实的社区工作,更提出要把素质教育引进到残疾人社区建设中。乍一想,物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却顾起精神问题来会不会是犯了“假、大、空”毛病,但深入思考便会发现,恰恰相反,“这一招”妙的很!社会上的“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这里的“素质教育”不是这么解释的。翻阅古籍,看到管子・水地》里有这样的话:“……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非得失之质素也。”

“素质”指的是所有颜色的共同基本成分。稍加引申,“素质教育”指的应当是通过教育提高或增进受教育者的某些“基本东西”。“基本”为什么是好东西?“基本”的往往有“生成”的潜力,即能力。所谓举一反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的就是能力。社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利用受教育者的全面提高引发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最终回到解决残疾人生活这一基本问题来。素质教育使残疾人的认识提高,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就会促进就业率提高,残联的工作顺利开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顺利开展残疾人各项工作的一剂催化剂。

“各村高招”

作为一个整体,武汉市各个区的残疾人社区工作经验各有特点、互相借鉴。这些“高招”现在并不是哪个区所独有,若要以区为划分来一一介绍,将各个区内的重彩汇于一堂,就会书画出这幅武汉市残疾人社区工作的水墨丹青。

“2001年,武汉市江汉区被中残联定为全国创建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它可是当时湖北省惟一一个示范城区。市残联宣文处吴处长在向我介绍江汉区的工作经验时充满了肯定的语气。果然,江汉区的工作做得大气磅礴,以素质教育工程为龙头,区残联通过街道、社区残联、残协组织开展学政治、学科学、学道德、学法律、学技能等“五学”活动。各个社区根据本区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对残疾人最有用、残疾人最想学的7个专业设立课堂。并设有通过了劳动局认可的考试。这些取于民意顺于民意的课堂确实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残疾人学习的热情高涨,不少人报了两三个的专业。学得一技之能,帮助残疾人解决经济问题;学得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学得剪纸插花,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的确如此啊,若要变输血为造血,就要激发残疾人自身的潜能,这一潜能就要通过务实的学习。穿过劳动就业市场,在二楼一间不太大的教室里我看到了这批特殊的学子们。这一期电脑培训刚刚开课,虽然已经下午4点多了但学生们还是认真地练习五笔打字。“他们不下课么?”我有些疑惑。“噢,是这样,由于残疾人生理特点,这样的集中培训是实行松散管理,有助于残疾人解决自身的困难。他们可以自己下课的,你看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啊。但是如果某个专业只有少数人报名,我们就将他们安排到健全人的班中,但也一样会受照顾。”江汉区残联副理事长陈涛告诉我。是呀,若没有以社区工作为己任的态度,怎会如此务实?若没有对残疾人深切的关怀,怎会如此体贴?

翻阅简报的时候,一张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图中央的残疾妇女快乐地笑着,周围的妇女也是喜笑颜开。看到我疑惑的表情,石乔口区王爱渝理事长向我解释到这是石乔口区以“庆‘三・八’百名残疾妇女看武汉”为主题,组织全区百名残疾妇女代表参观汉正都市工业区,游玩东湖风景区,让残疾妇女感受城市发展的新风貌。王理事长说:“让残疾人走出去、看社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善良、美好能够优化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改变自身的命运。”结合“五学”活动,石乔口残联是武汉市开展残疾人素质教育的试点区,他们利用街道党校、社区文明学校,开展“万名残疾人进课堂”的素质教育,同时开展残疾人“十佳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了过去残疾人活动浮在上面的多、落实到基层的少,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的局面,让残疾人有东西学,有榜样学。

说到榜样,我不得不提到汉阳区的曹一钢。在一个狭小的店铺里记者见到了他。曹一钢5岁时患病,脑运动神经受损,是脑瘫一级残疾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用嘴翻书,以嘴写书。在阅读了《婚姻法》、《现代心理学》等大量著作后他开办了旨在解决残疾朋友心理问题的星光热线,为无数残疾朋友鼓起生活的勇气。本不富裕的曹一钢数次为帮助他人倾囊而出。区残联在得知此事后将其事迹宣传出去,按照汉阳区黄仲明理事长的话说:“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同在一个社区,看到身边的曹一钢怎能不受到感染?”在每个人身边树立典型,用身边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这确实是一个高招。英雄站的太高,模范离的太远,而这些典型就在身边,典型昨天走过的路将成为更多人今天的动力,明天的路标。

社区虽小,各不相同。由于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如何利用社区的自有资源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进行残疾人社区工作,是需要开动脑筋的。武昌区残联姜建秋理事长就创造了一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比如落实残疾人活动场地,就大有学问。在武昌区新华村社区印刷厂的二层看到的是聋人活动中心,屋内宽大整齐,一幅幅水墨丹青挂于四壁,后面是健身器材。下面一页页印出表格纸张,上面一幅幅绘出山河壮美,可谓鲍鱼之肆,芝兰之室也要看得是何人处之。充分利用社区中有限的资源,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是落实场地的一项原则。以此推广,便有了武昌区以社区“星光计划”中开辟老年活动室兼作残疾人活动室的决定。由于场地安排合理,这个活动室是日日开放的。

青山区是我最后探访的一个区。青山区的理事长叫胡晓莉,在我们系统里习惯简称就是胡理。“胡理胡理念着念着就成了狐狸狐狸”,吴处长用湖北味的普通话开着玩笑,凭空又添了几分趣味。“这是我们区的几朵金花之一哟,重点保护对象。别小瞧这‘狐狸’,可精明的很。”的确如此,若没有精明的胡理,青山区不会被誉为武汉市残疾人工作最稳定最平衡的一个区。胡理事长的工作介绍简短明确、条例清晰,就像青山区的社区工作:条例明确、落实到位。青山区对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残疾人家庭人口情况、经济状况、残疾类别、求职意愿及就业能力等,建立一人一档的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档案资料。青山区所有有能力就业者达到100%就业,无能力就业者安排其家属就业,事情办得仔细认真。最踏实的工作就会有最出色的成绩。看一看“社区残疾人求助服务项目”的牌子,上面心理咨询、旅游咨询、文化辅导等19项服务项目清晰明确。是的,“清晰明确”,要的就是这四个字。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到不了郊区,但就这几个社区,我感到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残疾人社区工作还需要摸索探求,社区的素质教育也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妄自汇总一下这些社区的经验,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闯关绝技”

说来,残疾人就业恐怕是摆在全国残联工作者面前的最大的难关。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然而,有关隘,便总会有人去闯。

概括而言,他们的“闯关绝技”就是一牵“牛鼻子”,二拓“新路子”,三搭“好棚子”。

说牵“牛鼻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残疾人就业工作当第一重点来抓。

武汉市残联把心思用在了创新架构、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平台上。将就业工作摆上残疾人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一把手”走上前台,形成统筹全会力量抓就业的领导格局。市残联教就处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建立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既有效发挥了残联对劳动服务中心的宏观领导作用,又有效地发挥了劳动服务中心的人力、财力优势。为了加强领导,他们在残联机关选派了一名政治水平较强,作风正派、务实的同志到劳动服务中心牵头,有效地发挥了残联机关宏观政策研究指导和劳动服务中心两个积极性,合全会之力,形成全会齐力推进就业工作的工作格局。市残联各业务处室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积极围绕推动就业开展各自业务。维权处把推动按比例安排就业工作纳入本处室工作目标,积极协调市人大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宣文处积极开展劳动法律宣传,带动自身业务工作创新。

除此之外,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方面,竭尽所能将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得上、摆得进”,一是纳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2003年,市委和各区区委分别把残疾人就业工作列为常委会议题,专题研究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武汉市处理“麻木车”营运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残疾人车主停运后的就业安置和生活出路问题;二是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区两级政府建立了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和分管区长担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三是实行目标管理。从今年起,为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目标任务和责任由市到区,一直落实到街道和社区。武昌区区长张光清亲自同街道办事处主任签定目标责任状,确保把安排残疾人就业目标层层落实到社区。

坚持部门齐抓共管,制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会议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表彰制度,对贡献突出的成员单位和个人进行评先表彰。

“牛鼻子”抓住了,便是拓宽就业路子的问题。基层社区采取一腾(即清腾社区保洁员、收发员、关照员等岗位)、二让(即清让经营门点、工商摊点等给残疾人经营)、三减(即减免租金、治安费、清洁费、工商管理费和税金)等办法安排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于是便有了武昌区残疾人修鞋培训班,便有了青山区创建福利企业一条龙服务,便有了江汉区分散就业优惠政策,便有了汉阳区自谋职业鼓励办法,便有了桥口区、洪山区……等等,绿灯长明。

开路并不难,维护与保障道路畅通便是一项“搭棚子”的工程。

近几年来,武汉市积极通过各种参政议政渠道,加大协调力度,加强法规、制度和政策建设,为残疾人就业工作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法规政策环境。1998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批转了《武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的办法》等规章制度。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劳动、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制发了《关于规范亏损单位缓缴、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请办法的意见》以及《武汉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有关残疾人劳动就业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原则、方针、政策、责任、渠道及方式,2001年7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经省人大批准,市人大常委会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通过并颁发了《武汉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机制在前,动作在后。培训上去了,2000年以来,全市各级残联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3期,实施培训5384人;制定了《特困残疾学生及特困残疾人子女就读中专以上学校学费补贴办法》,先后为6185名考入中专以上院校的特困残疾学生和特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补助457万元;在全市建立了5个盲人按摩培训机构。2002年又制定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学费补贴办法》,并开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残疾人授予“自学成才标兵”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他们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从2002年起着手残疾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先后投资75.5万元,建立了拥有微机中心数据机房和信息大厅,信息电子触摸屏,18台终端电脑,市区联网的局域网和与互联网相接的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网络开通半年来,全市通过网站登录用人单位180户,组织网上招聘会15场次,为1700名求职者开展了中介服务,成功推荐850名求职者就业。

到2004年10月底止,在全市城乡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和具有劳动能力的11万残疾人中,实现劳动就业91700人,综合就业率83.4%,比“九五”计划期末底2000年增加8.4个百分点。

千方百计推动残疾人就业正是武汉市开展这一工作的“绝技”。

“蹊径另辟”

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老业务了。深化与创新便是武汉市残联昼思夜想的话题。康复处甘里处长在向我介绍武汉市的社区康复工作,特别是利用民营资本办康复时眉宇间充满了自豪。这几年来,武汉市数十家康复基地中,民营资本占到了40%。

“康复基地引进民营资本的优势在哪里?” 我不解。

“有三条:技术优势、机制优势、资金优势。对于民营资本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他们获得的是名誉的收入。他们做了工作,我们请媒体来宣传,在获得社会效益后,这些民营机构是很乐意的。”

社区康复虽然启动比较早,但是运行缓慢,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社区康复中武汉市实行主副结合,以副养主,这样大大地调动了社区康复站的积极性。再配备经过培训的社区康复员,一张康复工作的大网就这样铺开了。

武汉走笔

我们记者组到达武汉的当天,《长江日报》头版头条以《给贫弱者以公正》为题,报道了法律援助在武汉市的实践。来自主流媒体的权威报道,给了记者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建立机制,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困难群体实施法律援助,说明武汉市残疾人维权的大环境是可期待的。

在武汉市残联,记者又看到一份“2004年维权大事记”:

2月24日,到市政府法制处,联系组织邀请是政协领导视察无障碍设施事宜,争取将视察工作纳入是政协年度工作计划,并汇报了关于制定出台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工作情况。……

3月1日,到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联系组织邀请市人大领导视察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争取将视察工作纳入市人大年度计划。……

3月2日,市残联维权处邀请市法制办主任倪子林在市残联举行协调会,商讨制定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法规事宜,并邀请法制办参加视察无障碍设施执法检查。……

从7月13日开始,维权处组建专班,采取重点检查和集中听取汇报两种形式,对基层残联上半年各项维权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明确提出了全面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要求。……

显然,市残联开展残疾人维权工作,不仅善于利用武汉市的大环境,而且是紧锣密鼓、尽心竭力的。这使人不由得提高了期待……

宝剑锋从磨砺出

武汉市残联张晓东理事长在一篇文章里说:“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残联组织职能中第一位的、占主导地位的、最本质的职能。”就是这种明确而有力的界定,使武汉市残联十分重视残疾人维权工作。而在维权的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理念。

维权处邬学超处长介绍了五大残疾人维权理念,即制法维权、执法维权、教育维权、政策维权和实事维权。以教育维权为基础,政策维权为依托,实事维权为前提,制法、执法维权为保障,推动维权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努力,现已初步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促进并夯实了基础工作;开创性地举办了残联系统首届维权培训班和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培训班。

2003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残疾人的保障措施。

――在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问题上,2003年8月中旬,市残联开展对全市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状况的紧急调查,起草了《武汉市特困残疾人子女入学减免资助办法》,在积极协调市教育局、市工会的基础上,提交8月20日程康彦书记、胡绪 市长召集的会议讨论。8月22日,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正式发出《关于资助我市特困残疾人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免收学杂费、补助课本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接受义务教育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按此通知执行;公办普通高中减免学费则继续执行武汉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2003至2004年度,对符合资助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全额补助课本费。截至2004年6月,已为7341名上小学、7089名上初中、1892名上高中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减免了学杂费,补助了课本费,全部一次性到位,不再是“先交后退补”。此外,市、区残联还对正在读大、中专的2139名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行救补贴。

――起草《武汉市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管理办法》,7个中心城区残联对因大病、灾害、意外伤害、无房等残疾人给与及时的临时救助。市残联为了加大此项工作力度,对汉阳、口、武昌3区拨付2万元临时救助金。市残联直接救助因大病住院和特别困难的残疾人23名,救助资金4.7万元。

同时,加大了执法维权力度。2003年8月起,启动了视察组织工作。首先,确定当年视察工作的主题,明确了如何配合视察工作;随后,10多次到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工作汇报和联络,及时将视察工作纳入市人大、市政协的年度工作目标。

维权体系建设也步上一个新的台阶。2004年5月9日,市司法局发文同意成立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工作部。2004年5月18日,湖北省首批“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授牌仪式在汉阳区举行。仅2003年一年,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共完成730件;区级残疾人法律援助站(中心)建立7个,挂牌率70%,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可以说,一个全面保障残疾人利益的维权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来如雷霆收震怒

5月的一天,江汉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张兆林开着他著名的“江城第一麻”(麻,即“麻木”,武汉人对三轮机动载客车的俗称。――笔者注)送客人去江汉关。他开得很慢,一边开还一边数着电线杆。乘客到地方了,掏钱付车费,张兆林说:“你是我送的最后一个乘客,不收钱。”随后他拎了几桶水,把“麻木”里里外外洗个干净,上缴了。

张兆林复员后在省航运公司做门卫。1992年,他花2000元钱买了一辆“麻木”,每天下班后在家庭附近转转,也有二三十元的收入。1999年,他因拾金不昧,被市交管局授予“江城文明服务示范车”,更被当地媒体誉为“江城第一麻”,从此他经常受到热心或好奇顾客的“追捧”,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他上有老母亲要赡养,下有上学的女儿,妻子到处做临时工挣点钱,自己的单位效益不是很好,开“麻木”的这笔收入曾帮他家度过不少难关。

2003年5月,武汉市全面“禁麻”。张兆林心里不是没有矛盾。女儿正在上大学,每年费用不菲;母亲年逾古稀,体弱多病。如果没有“麻木”来替他分担,生活的压力实在有点重。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他选择了顾全大局。

张兆林的交车行为影响了一批人,其他残疾人车主纷纷仿效,有的还拉横幅、敲锣打鼓排队交车,原定3个月完成的“三车”收缴任务,只用了短短的20天。

并不是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如此理解政府的“禁麻”行动。毕竟,对于很多肢体残疾人来说,机动三轮车营运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能否营运,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前曾有多次因取缔而发生残疾人车主围堵政府、堵塞大桥的事情。“禁麻”对于残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一方面服从于政府的中心工作,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识到解决三轮机动车营运问题,是城市交通管理、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努力引导残疾人车主理解、支持处理“三车”工作;另一方面,又站稳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着力全面客观地反映残疾人的困难,提出“有情操作”各项政策的建议,要在政策上“用真心、下功夫、出大力”。

全市残疾人车主中,有证的4804名,无证的569名。取缔无证残疾人车工作中,残联为无证车主争取到了除补偿300元交车款外,每人另补偿1000元,并享受低保、优先安置工作、解决非农业户等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市里就支出73.97万元。对4235名有证车主,收车每辆支付4000元,同时补偿4900元,为此市里支出2117.5万元;人均5000元自谋职业补偿金,此项市里支出2200万元;发放过渡补偿奖励费667.6万元;二级以上重残车主一次性给与1200元补助,计448.92万元;特殊救助经费,市里补贴市残联及7个中心城区残联90万元,另外,7个中心城区政府匹配70万元,计160万元。上述各款项总计5595.49万元,是解放以来残疾人最大面积获得政府的现金补偿。

考虑到残疾人车主年龄偏大、身体偏弱、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市残联提出优先安置残疾人车主或其配偶、子女就业。对于自愿领取自谋职业金的残疾人车主,其得到的补偿资比健全人车主高1000元。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各街道社区等,也积极腾出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各级残联积极举办技能培训班,为残疾人上岗创造条件。汉阳区一个季度就组织160名残疾人参加就业培训。武昌区针对全区714名残疾人车主全部下岗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研究。区委文件明确规定,每个社区腾出岗位,安排1~3名残疾人就业,有关部委办局分配了安置残疾人的任务。同时组织73名残疾人车主从事修鞋培训班,捐赠修鞋机给他们,在背街小巷设立摊位,由政府统一印制摊位证书,帮助残疾人车主重新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2003年8月16日,在四届执行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市残联部署了对全市特困残疾人入户调查并建立特困残疾人四级档案的工作。掌握底数后,积极协调市、区民政局,在较短时间内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车主落实低保问题进行了三次拉网式检查,为全市14972户的36971名残疾人办理了低保。其中,二级以上重残的3741人享受全额低保。4273名残疾人车主及家庭共11665人享受了低保,达到了市政府提出的“应保尽保”的要求,确保了“三车”整顿后续阶段残疾人生活的稳定。

由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残疾人车主在各级残联的组织下,踊跃交车,提前、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取缔残疾人专用机动车非法营运的任务。市残联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7个中心城区残联也被记功,受到表彰。

现在,张兆林的“麻木”已经被武汉博物馆收藏。在张兆林干净整洁的家里,记者了解到,现在他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一直喜欢的绘画艺术上。他与上美术学院的女儿一起,辅导着几个学生,加上单位发的生活费和低保,日子虽然还谈不上宽裕,倒也安宁温馨。

罢如江海凝清光

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的群体,他们有了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残联,而室是残联接待残疾人的窗口。武汉市残联的工作,是有传统的。从1994年开始,就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截至2003年,已经连续10年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这在全市范围内是独一家。1999年市残联室获全市“文明接待室”称号,是全省残联系统的先进单位,其工作经验在全国残联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2002年又被省局授予省文明接待室。

据统计,武汉残疾人来信来访中,80%是寻求解决生活困难的。

2003年3月,青山区红卫路48街精神残疾人成保东的母亲来市残联上访,反映生活费及医疗费问题。市、区残联多次去函与其主管单位联系,四次上门协调,这位重度精神病人每月的生活费由原来的150元,增至350元,公司还100%报销其医药费。

2003年4月,双残家庭子女胡志强写来求助信,反映其母双目失明,又患肿瘤住院,一家人生活难以为继。市残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多次协调医院,为其减免了住院手续费,又通过区残联协调社区发动居民为其捐款,市、区残联先后到医院看望这名盲人,送去慰问金。其母深受感动,出院后专程到残联道谢。仅2003年,维权处室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3978件次,办结率100%;深入基层295次,为残疾人现场处理解决问题和协调各类纠纷27起,为残疾人办实事320件。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首先,制度上做到《工作职责》、《职业道德守则》、《文明接待公约》、《者的权利和义务》、《来访须知》等上墙公示,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实施季度通报和重大信息通报制度;其次,组织上加强力量,稳定工作小组成员,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2003年11月上旬,在黄陂成功举办了全市残联系统首届维权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培训了35名专、兼职维权干部;第三,不断加大市、区两级残联接待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目前,市残联室及江岸、江汉、石乔口、江夏、新洲等地的残联室均达到了规范要求;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持证工作,文明接待,注重发挥的窗口桥梁作用,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工作有章可循,工作规范有效,有效地保障了上访人员的权利。

数天的走访,最深的印象,是武汉市维权的工作范围之大,超过狭义上的维权。是这种从实际出发、从残疾人的具体需要出发的维权,实际上这也是残疾人最需要的维权。这,就是赋予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一柄尚方宝剑。

武汉相册

武汉之大,只能允许我们走马观之――走的是晴川,观的是芳草。

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武汉的“大”上再加上一笔:一种大的谋划和大的构图。一项事业的发展当然需要许多具体的工作,而战略的眼光和机制的建立才真正是统领这一切的纲。这里,拒绝急功近利,更需要那种深谋远虑的从容。

残联康复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苏州是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今领7区5县市。区域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590万。

苏州至今犹存伍子胥建“阖闾大城”的基本格局和“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同里、周庄、 直更是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处处飞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著名的虎丘山,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苏州又是吴文化发祥地,文坛贤能计有陆机、范仲淹、范成大等。评弹、昆曲、苏剧为苏州文化“三朵花”,苏绣则位居我国“四大名绣”之首。

如今之苏州,正朝着“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 富民强市的现代化地区的目标迈进。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 2802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77 万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

苏州市现有残疾人25.2万,占总人口的4.39%。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于1990年6月成立。目前,市、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均建立了残联和政府残工委,各镇、街道都成立了残疾人服务联社,形成了健全的残疾人组织和工作体系。

《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苏州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规划,先后认真组织实施了残疾人事业“八五”、“九五”计划和“十五”发展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苏州市残疾人分散就业工作先后两次受中国残联表彰。昆山市、沧浪区分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区)称号,太仓市残联获“残疾人之家”称号。平江区、沧浪区被中国残联授予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书记寄语

苏州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是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征途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我市残疾人事业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江苏省省委常委、苏州市市委书记:王珉

市长寄语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带领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共同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阔步迈进。

苏州市市长:杨卫泽

苏州走笔

苏州印象

本刊记者/春 竹

印象中的苏州,是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是拱形的绿色小桥,圆得快要像月亮门了,长满了青苔,端庄古朴却又灵巧讨喜。流水是曲曲弯弯的流水,在门前屋后静悄悄地经过。人家是白墙黛瓦的人家,里面住着淡泊的鸿儒。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与其说是印象,还不如说是想象吧。

到了苏州,的确是小桥流水人家。桥多是干净的石板桥,不是砖砌的,所以较少长青苔。门前一般是没有流水的,有也要隔了一条路,流水在人家的后窗外,有时候会看见窗户里垂下一个吊桶来打水。人家的确是白墙黛瓦的人家,白得叫北方人嫉妒的那种,只是不知道里面住着谁。

不意外的是温润的落日、有灵性的砖砌路。那么饱满清晰的线条,北方的落日是没有的,北方的落日有点模模糊糊、毛里毛糙。我一直以为砖砌的路是有灵性的,它们会呼吸,苏州的砖路加深了这种印象,你走在上面,它会与你交流。意外的是苏州的石板。石板是冷硬的,但苏州的石板不是。苏州的石板架在小河上,就显得干爽安全,夹在人家的白墙之间,就成了纤细柔软的一线。

苏州是美丽的,连道旁也奢华地开满了茶花。苏州是温柔的,空气和水都是温柔的。苏州是古老的,古老的剑客在这里试过剑,寒山寺的钟声已经敲响了不知多少年。

对于历史,2003年是一个特别的纪年号。然而,对于特殊群体的苏州残疾人来说,这一年更像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苏州市政府将建成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为全市所有下肢残疾人捐赠两万辆轮椅和全面改造建设无障碍设施列入到年度政府实事项目中。与此同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全市各级残联积极参与,主动调研,与有关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将全市农村残疾人全部纳入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范畴,对残疾人贫困户的保险费用均由当地政府或集体承担,基本建成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岁月的年轮上,苏州市残疾人工作者,锐意进取,孜孜不倦,默默耕耘,人道廉洁,务实求真,在残疾人康复医疗、职业培训、劳动就业、文体活动、参与社会、发挥功能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苏州昆山市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相城区规定居家无职业的残疾人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区、镇(区)两级按5:5的比例负担。张家港等地农村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或大病医疗保险率已达80%以上;城区和吴江市建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三级监护网,做到工疗、药疗、娱疗同步进行,使精防工作有了长效运行机制;常熟全面打造城镇社区残疾人工作新平台,使社区残疾人工作向城镇延伸,把残疾人工作“精品社区”推广到镇;太仓依靠社区(农村)初级卫生服务网络,切实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

苏州这座古老而文明城市的决策者在创作实现“两个率先”交响乐曲过程中,融进了经济发达地区扎实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辉煌乐章。

在古老、温柔、美丽的苏州,关于残疾人的事情,究竟是怎样做的呢?

记者眼中的理事长

本刊记者/陈燕

人,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矮;年纪,不年轻也不老;说话速度,不快不慢……苏州市残联叶舒习理事长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个再通常不过的中年男性领导干部的形象。汇在人群里,像中的一滴水,粮仓里的一粒粟。文静中,不畏缩、更不张扬。

“欢迎……欢迎反映我们残联工作,反映苏州市残疾人生活!”听说记者要采访叶理,叶理忙表示,不要写我,写写我们残联两位行伍出身的杨金祺、朱水根副理事长。听苏州残联同志说,杨理的“率先”意识强,干起事来雷厉风行;而朱理呢,干起工作十分细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俩都冲在前面,苏州市残联这套班子成员配合很默契。

采访中,通过交谈、和残联同志的聊天,我们也直接、间接地听到了有关叶理的许多故事,对这位“再通常不过的中年男性领导干部”有了新的认识――能力、为人、性格……

故事一:拜见市长更改盲道,补发文件提高低保金

2003年一个星期日傍晚,叶理和夫人一起散步,走到苏州最繁华的人民路上,看见一条鹅卵石小路正在人行道上铺设,一问是园林风格的盲道。叶理踩了上去,闭着眼睛走了起来。虽然“脚感”颇佳,但还是有点小情况――鹅卵石相对条纹凸出的特制盲道砖来说,方向感不明确。第二天,叶理就请盲人协会组织盲人实地去踩,得到的结论相同。他向有关方面打听,原来为配合建设“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市政部门想出了用园林风格的鹅卵石铺设盲道的主意。建设方案已定下来了,心急如焚的叶理赶忙带着杨副理事长来到市政府,请求主管副市长紧急接见。由于事先没预约,当时市长又很忙,工作人员说,改日安排约见时间,两位理事长向工作人员反复解释:耽误不得,耽搁不起呀!铺设材料要预定,工人正在施工,可这样的盲道不能用,每干一天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见市长,哪怕只有几分钟!面对这样的请求,工作人员只好插空安排。听取了残联同志的意见,市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立即做出停止鹅卵石盲道铺设的决定。

当我们漫步在苏州市市中心几条硕果仅存的鹅卵石小路与花岗石盲道并行的人行道上,体味当时叶杨两位理事长演出的 “拜见市长”一幕,不禁感慨:铺设鹅卵石盲道的创意者一定是个大胆而富有艺术情怀的设计师,只可惜他对残疾人特殊需要了解不够,不要紧的是,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除了浪漫的艺术家外还有众多敬业务实的实干家,他们互为补充,所做的一切皆出自同样的愿望――让健全的和残疾的市民们共享苏州“天堂”般的美丽。

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关爱。这一点对叶理来说有着深深的体会。他始终保持一个信念:残疾人急需的,就是我必须去做的;残疾人求助的,就是我应该为此而奔走的。他不是一个整天走贫问苦的残联理事长,但残疾人的困苦却犹如他的切肤之痛,2002年上半年,市里对享受低保家庭的军烈属、劳模做出了提高低保金20%的规定,他一看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没有纳入进去,急了,立即约见财政局、民政局、劳动社会保障局领导,找分管副市长,在他有理有据的争取下,补发了文件,现在全市城乡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增加20%的低保金。这一举措给苏州的残疾人带来了福音。

故事二: 轮椅捐赠与“痛风”病

2003年4月,在江南最美的季节里,由苏州市残联发起并组织了即使全国范围内也算规模最大的一次轮椅捐赠――苏州市政府和世界轮椅基金会共同出资捐赠2万辆轮椅,让苏州市及所辖各县(市)、区所有需要轮椅的残疾人都如愿以偿。

如果你认为2万辆轮椅是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世界轮椅基金会和苏州市政府每家400万人民币也是个惊人的数字,那么它背后更为惊人的工作量则会让你震憾。要知道,“世界轮椅基金会”的捐助项目的操作十分规范,它不仅要求提供翔实具体的数据,甚至还要求每一位被捐助者的详细资料和全身近照。想想吧,从制定计划、上报市政府申请特殊经费,到逐区逐街道逐户统计、核实数字;轮椅分期分批运到,一批批接收,下送,直到登记每位受助者的轮椅编号、拍摄受助者的照片……还不包括社会媒体的宣传、与世界轮椅基金会从开始接触到捐赠仪式的安排等一切细节……如此繁杂,如此繁重,如此细碎的一项项事情做过去,苏州以及下属12个县(市)、区残联的同志们干了整整15个月。

2003年的4月,虽然是江南最美的季节,但也是非典肆虐的日子。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美国人贝林,乘坐着几乎空无一人的飞机来到了苏州。他不是不怕非典,而是被真诚感动。在捐赠仪式上,贝林先生说:“我去过世界许多地方,给那里需要轮椅却买不起的人送去他们渴望的另一种形式的双腿,但如此大规模的由政府出面的对等捐赠,苏州是第一个。”

我们问起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最初是怎么被提出来的?得知创意缘自叶理2002年一次参加昆山市举办的“世界轮椅基金会4000辆轮椅对等捐赠仪式”时小小的念头一闪。“如果说上百是个数字,上千是个数字的增加,而上万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概念。” 什么概念?这里的“万”指“所有”――苏州市所有的需要轮椅的残疾者人人都有份;这种“概念”还指:通过这次捐赠,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提醒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工作的支持,甚至通过海外慈善机构宣传中国政府对残疾人群的关心和关注。

“你经常会抓住脑袋里转瞬即逝的念头来安排和开展你的工作计划吗? ”我对理事长这样一种领导方法突然间有了兴趣。“ ‘只要你需要,你就应该拥有。’这是我面对残疾人工作的一种思路。我是个‘老民政’,弱势群体的工作,不求虚夸的政绩,哪怕每年只做一两件实实在在的小事,几年下来,你工作对象的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当然,还要会抓机会。两万辆轮椅捐赠,就是抓住了世界轮椅基金会捐赠的机会,剩下的就是怎么把想法变成一项项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而已。”叶理这样说。

在一次酒酣之时,苏州残联的同志和叶理开玩笑,“叶理总在年末时许愿:明年不忙了,大家可以喘口气。2002年这么说,2003年也这么说,看今年的样子,光是‘全市无障碍的全面推行’又够我们忙乎了,你这个‘痛风’病人,没事就爱想事情。我们底下人可是累惨了。”叶理看出我们不解的样子,笑着解释:“按医学的说法尿酸高的人爱得‘痛风’,可还有一种说法,易患‘通风’的人容易兴奋、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这是在抱怨我,工作上总给他们加码。”一位与叶理共事10多年的老残联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多少次在心中盘算“这样做残疾人会不会满意”。 如今已在全市推行的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工作,当初从各种文件的制定到反复调研,共10易其稿的具体实施方案,叶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叶理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较高的目标中,是那种“能在挑战中兴奋起来的人”。他既是一名能够对全局工作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战略家”,又是一名善于推动某项具体业务的“指挥员”。他的兴奋点在哪个业务环节,哪个相关部门的人员就随之兴奋。在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中,他率先在全省提出了乡镇、街道建立残疾人服务联社的设想,经过一年的努力,一个依托社区志愿者、社区服务网络,为残疾人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康复提供服务的机构在全市建立起来。

“这么累,是不是有怨气呀?”私底下问过苏州各级残联干部,没有领导在场,他们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地一致:累是累,可一件件事扎扎实实干了,能看得到成果,就有一种成就感,残疾人认可,我们心里自然也高兴。人的心理其实就是这样:干事情的感觉永远比看报纸喝茶混日子心情好很多。

故事三:新世纪登峰与“炒地皮”

上面都说的是工作,再说点儿工作以外的,也是众多故事中的两个:

其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幸赶上了世纪之交,但回头想想,新世纪到来的一刻,是不是也有太多人在睡梦中?这次在苏州,残联的干部们多次提到新世纪的曙光,因为他们真的亲眼看到了它――20世纪的最后一刻,残联全体同仁听过新年钟声,又一同登上苏州的制高点――天平山顶,迎接了新世纪的太阳。

创意的版权属于叶理事长。

“新世纪,残疾人工作应该有新观念、新状态,一起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是为了强化这种感受。也是为增强凝聚力。”阐述创意时,叶理的话多少有些理性。他说:登山,有人注重过程:虽一路艰辛,却有乐趣,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有人注重结果:如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最大的满足是把国旗插在世界最高峰上,或置身于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留影纪念……可无论怎么想象,苏州残联当时登山远望都让人感觉太浪漫:那一刻,巨大的太阳――新世纪的太阳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无数双手向它挥动,无数欢呼向它涌去,谁能不为之动情?谁会忘记这样的激动?苏州市肢残职工冯会计告诉记者,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也到了山顶,站在山顶最高处极目远眺,视野变得非常开阔,整个苏州市的面貌尽收眼里,着实体验了一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其二:“炒地皮”非房地产生意,是江南一带对一种扑克牌玩法的称谓。叶理兴趣很广泛,干任何事都很认真,也很投入。据叶理自己说,业余时间他最喜爱的有三样,下棋、打扑克牌、看足球。我们还听说,不仅叶理,苏州残联“炒地皮”之人才济济,赛事越来越频繁,规则越来越严密,战火已经烧到了周边城市的各级残联……叶理哈哈笑着说:这也是一种交流嘛。我们残联的同志,如果自己的活动都搞不好,就谈不上举办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活动了。

有一句老话:没有嗜好的男人不可交。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男人任何时候都很理性,从不任性、率性,不是枯燥乏味,就是阴谋诡计――躲他远点!

学历史出身,机关工作多年,不抽烟、不喝酒,因“痛风”病连富含高蛋白食物也敬而远之的叶理事长,想来本应是通常人们心目中那种循规蹈矩、一板一眼,被官场和生活磨光了棱角的领导干部形象,采访了许多他的同事和部下,得到的信息却是,干起工作来,这位领导想法多,思路活,抓得紧,落实细,敢干并且会干;同时,他又是个珍惜部下,看重情谊,懂得放松的性情中人。

怪不得苏州残联的工作年年有创意,回回上台阶;各级残联的同志们虽嘴上叫苦喊累,却在几乎一个紧接一个的工作项目中冲锋陷阵,乐此不疲――因为,他们身边有一个既是领导,又是朋友的大哥;他们知道自己勤奋地工作会被肯定,且有价值。

“想”出来的特色

本刊记者/冯 实

在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旁边,有一座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毫不逊色的典雅建筑――600多平方米的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这座中心在江苏尽管不是最大最好,但绝对是最有特色的。

其中最为令人称道的特色是供坐轮椅的残疾人和盲人使用的保龄球道、盲人乒乓球和残疾人汽车驾驶模拟机。这些被残疾人赞为“梦想成真”的杰作是如何想出来的呢?

苏州市残联曾在基层街道搞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他们吃惊:在苏州,虽然残疾人的温饱基本上解决了,但他们的精神文化消费与社会平均水平却相差了7倍!一定要让残疾人也能共享现代社会的文明与快乐,叶理事长和苏州残联的同志这样想。

听叶理说他有个习惯,喜欢到下属办公室聊聊天,吹吹牛,他也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他觉得在宽松的气氛中往往能冒出火花和新的创意来。在玩保龄球的时候,他想到,残疾人为什么不能玩这个呢?肢残人不能换鞋,轮椅也上不去。后来又想到盲人。怎么改装支架、挡板,怎么开发音响提示器和手动软件,怎么制定掷球方法?大家越想越多,再后来,他们又想到了盲人射击、盲人无线电测向,想到了残疾人汽车驾驶模拟机。每个细节都要想很久很久,想得晚上睡不着觉。做残疾人工作不要很高的智商,但一定要动脑筋,多想才能出特色。这是叶理的经验谈。

可以称为富丽堂皇,全部是无障碍、人性化设计,被列为市政府2003年办实事项目的活动中心,在市残联领导和中心筹备人员努力下竣工了。

活动中心门口特意写上“残疾人之家”,一层专门协会活动室,特意写上了“畅沁园”。残疾人特别高兴,市盲协主席王恤民也特别高兴,见到叶理,特意对他说:今天不是来找你的,我回家看看。叶理和主管中心工作的朱水根副理事长总是忙中偷闲跑到中心,倾听残疾人意见。用他们的话说:要把“家”的温馨、“家”的亲情、“家”的欢乐,永远带给广大残疾人朋友,把残疾人活动中心真正建成名符其实的残疾人之家。

水在春江

本刊记者/杜 宇

叶理说,残联的基础工作就是让残疾人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全、能出门。听起来就像说我们要蓝天碧水一样,又简单又自然。然而我们知道,蓝天碧水属于那种世界上最金贵的东西,有的时候不觉得,没有的时候方知其贵。“能出门”也是这样。行动方便的人,随便出门,会奇怪干吗“能出门”也拿来当事儿说;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人,“能出门”却意味着什么呢。 “能出门”的学名是“无障碍”,苏州的残疾人工作者不说很规范、很与国际接轨的“无障碍”,而简单地说“能出门”。也许只有习见了巧夺天工却又古朴自然的苏州园林和苏派盆景的人们,才能不经意间说出这样人性化的意思来吧,而人性化,正是无障碍建设的追求啊。

苏州的无障碍建设始于1992年,当时一些商场开始铺上方便残疾人出入的坡道。1994年,借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东风,经过市残联多方协调,市建设部门决定新建道路全部无障碍,力求一步到位。于是,苏州第一条无障碍道路――干将路建成了,从园区到新区,横贯东西。当时的主要依据是《残疾人保障法》,上面还没有专门布置,再加上对无障碍建设的标准又不太了解,所以在技术上就只能向别的城市取经了。

到苏州不久,我们就听到了“搬砖头精神”。乍一听以为是与“螺丝钉精神”类似的某种比喻,不料却是一个很细实的故事。

1997年苏州城的无障碍建设全面铺开,1998年,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颁布了一个《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苏州城又出现了不少盲道。可是细心的残联工作人员发现,盲人都不走盲道,仍然沿着人行道的外下沿行走。这是怎么回事呢?找盲人问,反映说感觉不明显。市残联负责无障碍建设的康复处主任柳先琪心里犯了嘀咕:“怎么踩不出来了呢?莫不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以前穿布鞋踩得出来,现在穿皮鞋就踩不出来啦?”市残联派人试踩、测量导盲砖,结果发现既不符合《规范》,也确实起不到导盲的作用。“盲人要是走不好,要盲道有什么用?”市残联一方面马上与市建委取得联系,要求铺设盲道停止使用老式盲砖,另一方面派人到周边地区去取经。

柳主任就奉派到了上海,当地残联介绍了一个彩砖厂给他,是德国的模板,柳处长看了觉得不错,尤其对砖边很满意,因为是曲的,不容易翘起来绊倒盲人。但是看着有点大,这么大的砖,会不会比较容易碎?会不会在小街小巷的苏州,用起来有点困难?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带样板回来大家看。柳处长就搬了两块砖,坐大巴车回了苏州。两块砖头,31斤,对经历过创业艰辛的残联人来说,本来也不算什么。但是这种务实的作风蕴含了对自己服务的特殊群体的高度负责,这却是残联立业之本。于是,“搬砖头精神”在苏州残联受到了肯定和推崇。而数年之后面对记者,柳主任只是局促地一笑:“要搞无障碍,得能用吧,否则就成形式了。”

参照从各处搬来的盲砖,定了一个样子,先做出几十块样板来,找盲人来踩,通过了,这才大批量生产。

1996年初,在市政府开的迎春茶话会上,一位坐轮椅的肢残人情绪激动地说,他每次上街,早上起床后就不再喝水,因为街上没有轮椅能出入的公共厕所。主管市长一听,立即承诺改造几座厕所。不久,街上真的出现了无障碍厕所。8年过去,柳先琪向记者介绍,现在苏州市新建及改建的公共厕所,全部是无障碍的。每座公共厕所,他都去看过,量过,少量坡道的坡度或门的宽度不合标准的都已经改造过。现在,每一座都可让标准的轮椅进出无碍。

在苏州最大的公园――桐泾公园内,有座占地12200平方米的盲人植物园。植物园是园中园,没有围墙或者栅栏隔离。入口处一块绿色的牌子,用中英文及盲文简单介绍了植物园。离入口处不远,就是一组醒目的青铜浮雕,正面是三位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杰出盲人――左丘明、路易・布莱尔和黄乃――尊严的仪容,背面是他们的简介。沿着入口处的不锈钢栏杆,绵延地走去,不时会有凹进去的一段,脚下有点式盲砖,以便盲人知道在此处可以认识一种植物。凹进去的这段栏杆,就改成一个介绍植物的多功能设备,方形牌子的正面是中英文盲文,一侧有个按钮,按下即可听语音介绍。沿着栏杆走一圈,盲人朋友可以认识100多种植物。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植物园里的栏杆,不是为了隔离,只是为了引导。这里有很现代的理念。首先是融入。把植物园建在城中心的最大公园之内,交通便捷,园内外无障碍设施完备,非常便于盲人出入,使他们易于融入社会;没有栏杆,其他游人也可来去自如,他们会更易于注意到身边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从而更加理解这个群体,对于孩子尤其如此。其次是共享。盲人在这个城市总人口中毕竟只占少数,倘若单独建设一个盲人植物园,投入很多钱很大一块地,利用率却不一定会高,容易造成实际上的资源浪费,但这样建成园中园,就极大地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可以借用公园的管理。第三当然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就难。在苏州盲人植物园内,记者处处看到很细节的以人为本,不由心里感慨,我们的祖国真的变得越来越文明了。据说植物园建成后,苏州市园林局的局长说,建设盲人植物园丰富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内涵。不知道那位局长先生指的是不是这一层意思。

早春料峭的风里,记者看到质感的白玉兰、热烈的红山茶还有嫩黄的迎春正你呼我应地开放着。若不是供游人休憩的小亭子还未建好,挡不住仍带凉气的春风,记者倒真的不想就走了。

2002年,苏州市的无障碍建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也是在这一年,苏州被确定为全国12座首批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这12座城市当中,只有苏州和秦皇岛市是地级市。据统计,现在苏州市内有盲道200多公里,公共厕所全部无障碍,城区还为居住在一楼需用轮椅代步的残疾人家门口全部铺设了无障碍坡道,政府的服务大楼以及大的商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也都是无障碍的。这项工作正逐步向苏州辖区内的各个县市推动,目前昆山、常熟等县市的无障碍建设也已初具规模,有的――用柳主任的话讲――“非常合理”。今年晚些时候,世界遗产大会年会将在苏州召开,市残联正利用这个机遇,与各方合作,努力把无障碍建设更推进一步,使残疾人出门更加方便。

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纵横交错的小江小河,把这座城市熏蒸得细腻温婉,风情万种。早春的江河,泛着油油的绿意,万千生机都蕴含在这渐渐温暖起来的水里。

残疾人居住在苏州城,是水在春江啊。

为了绣娘的幸福

本刊记者/冯 实

苏绣的发源地在吴县的镇湖镇,也就是吴中区过去所属的县治。采访吴中区残联,兴奋点之一自然是在苏州市和吴中区残联联手开发的中重度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子――首届残疾人刺绣培训班上面。当然,吴中区残联工作的迅速发展则是形成这一兴奋点的重要诱因。

接待我们的区残联副理事长严双喜和我是老朋友了,两年前来吴中区采访,我们就认识了。两年不见,吴中区残联不仅连续第三年获得苏州市残联考核一等奖,而且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区残联会议室陈列着刺绣培训班学员的作品,有花鸟、有风景,幅幅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煞是好看。严理是培训的分管领导,见我们对绣品啧啧称叹,面有得意之色。他说,我们特聘的在苏州大名鼎鼎的高级工艺师卢福英也夸赞过,说她这些弟子的作品比外面卖的还好呢。

首期刺绣培训班是2002年9月开办的,为期3个月,卢福英和两位残疾绣娘王玉英、陈秋英前后培训了吴中区和张家港市的聋哑和肢残绣娘90人次。培训表明,刺绣特别适合于下肢重度残疾的女性。经过培训,这些学员全部通过了劳动部门考核,拿到了刺绣初级证书。吴中区残联仍继续为她们送料、提供部分资金、帮助销售产品,实行上门跟踪服务,2004年还准备帮助她们再提高一步,使绝大部分绣娘能够自立。

谈到当时培训的情景,严理幽默地说,那段时间,为了培训好这些学员,我们就业科的陈科长一直没回家,和老婆“离婚”了3个月呢。学员们都住在宾馆,住的是双人标间,25元一天的伙食,吃得相当好。四五千元培训费是免交的,加上名师指点,这些绣娘的感觉也不一样了,她们拼命地练技术,绣出的作品能够赚钱,不用靠家庭养活了,再也没有了自卑感。

苏州的叶理接过话头说,所以人家讲,苏州的残疾人是比较幸福的。

正说着,区残联理事长、区政协委员孙志伟从政协开会回来了。孙理四方脸膛,身材高大,有股北方军人的干练和豪爽。一问方知,孙理却是地道的苏州人,不过,他曾干过10年的一把手厂长,当年那句“骆驼进万家”的广告词说的就是他所领导的红极一时的电扇厂。

孙理说起政协开会的事。农村享受低保和无工作的残疾人免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本来试行办法都出台了,由于各级政府领导意见不一致,去年7月又给拿掉了。孙理通过今年的政协提案,又给提了上去。除了其他年龄段的残疾人参保外,孙理特别提出1000名18岁~40岁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参保问题,每人每年保费588元,总共60万元,督促政府给予免费参保的优惠。这天参加会议,孙理就是去找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此事的。

孙理说,按照叶理的观点,苏州经济总量上升很快,残疾人事业发展要同步,我们就是要为残疾人100%地解决一生的后顾之忧。

听说刺绣培训班上有位肢残绣娘,叫杭玉林,她的作品深得老师卢福英的赞赏,帮她加工并且定购定销,出口到日本、德国。我们专程到吴中区邵昂村采访了她。

回来的路上,叶理向我谈起吴中的孙理,说孙理今年提出的区残联建设的八字口号“(目)标清、力合、心齐、(做)事实”,总结得好。叶理还说,孙理特别爱护部下和残疾人,他自己从没去过欧洲,可是,苏州市残联组织考察欧洲6国,他却把机会让给了伤残军人、区残联办公室的沈主任。

我想,有这样的带头人,吴中区的残疾人怎么会不幸福呢?

营造第二个家

本刊记者/冯 实

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金阊区,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是驻苏73041部队医院残疾人心理肢体康复指导站,它是金阊区残联开展康复工作社会化,与部队医院共建的,在苏州是首家。

金阊区残联的冯文康理事长和医院的张凡明协理员在医院门口迎接我们。冯理个头不高,人也不张扬,说话很少,但偶尔却会冒出精彩的火花来。听我自报家门,冯理笑着说,那咱们是本家呀。听到张协理员说,这个康复站是冯理提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建立的,冯理就摇头,冒出个火花:这是咱们爱情的结晶嘛。大家都笑了。寒暄之后,冯理直接把我们引到了这家康复站一间约30多平方米的治疗室。冯理把理疗师李运保推到我面前。

李医生正为一位叫薛宝根的残疾人做理疗,边做边对我说,薛宝根是小儿麻痹,半身行动不便,我们用针灸、骑车等方法,帮他康复。说着又指旁边床上那位:他叫赵连荣,脑血栓后遗症,左上肢不便,我们用按摩、点穴位、对指锻炼方法帮他恢复。李医生告诉我,对金阊区残疾人进行免费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是从2003年11月正式开始的,薛宝根他们是首批,12人,训练会持续半年,每周一次,每次半天,每天安排两位残疾人训练。

旁边办公桌上,我看到写有编号的《肢体残疾人训练档案》。薛宝根记录是从2003年11月12日开始的,共训练了8次。我问薛宝根,感觉怎么样?他说,上肢可以抬起一些,能开残摩了。

在医院会议室,冯理又把张协理员隆重介绍给我,说他是咱们区残联主席团的成员呢。张协理员笑着说,这可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啊,连区长都认识我了。我们医院党委很支持,决心把康复站办成金阊区残疾人第二个家。

介绍金阊区残联的情况,冯理终于说到了自己,但只有两句话:我是2000年9月到残联的,在金阊区有点小名气,人家还认我这张老脸;通过部队康复站对全区37个康复站进行指导,我们提供康复器材、表册,与区卫生局联系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具体东西材料上都有,就不多说了,我再给你介绍个人――残疾人副理事长金永鑫,在残疾人中威信高,有能力,去年被选进残联主席团,我提名,把他选为副理事长。

金永鑫倒是快人快语。他说,残疾人工作的好坏,得残疾人说了算。我们区5个专门协会全部延伸到了街道。肢残人协会还联系区建设局检查全区三十几个社区小游园的无障碍设施,主管区长刘文保派车陪同6个残疾人代表带着轮椅、拐杖去亲身体验,现在已改进了20个小游园。

趁午饭前的一点时间,冯理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彩香社区的无障碍设施。设施已全部改造完毕,住宿楼底层建了轮椅坡道,非常漂亮。边走,冯理还在对我说金永鑫的事,他说,可惜年龄大了点,又没大专学历,只能任个虚职。

中午吃饭,主管残疾人工作的刘文保副区长特意会见了记者。席间,苏州市的叶理、刘副区长和冯理谈笑风声,可见他们之间关系的融洽。

冯理悄声对我说,下一站咱们去看一下区培智学校。

金阊区培智学校应该是弱智孩子的又一个家。有20年历史的培智学校是苏州市培智教育中心,目前占地2675平方米,11个班、110名智障学生,有10多个音像、舞蹈、电脑、家政、康复训练室场,建有聪聪校园电视台、局域网、“班班通”宽带网和学校网站。中重度弱智孩子在“医、教、训、育”特色教育中获得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聪聪电视台演播室,冯朝刚老师指导15岁的俞泽华和范柳琴,向我演示了节目制作过程。各班级老师指导制作的10多个专题节目,每周两次通过宽带网向各班播出,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别说,那独特的形式连记者都被吸引住了。

苏州相册

慈善互助,社会助残

吴门桥街道盘二社区建立了扶贫帮困基地,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张枫募集助学款4万元。

在平江区政府支持下,平江路街道创办了“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它是区残联理事长梁国娟和残联为建设“示范区”而创意并投入资金建立的。超市于2003年4月开业,有生活日用品100多种,由300多个固定单位免费捐赠。每个贫困户每月按50元标准,凭实物申领卡按需领取,同时,为重症残疾人实行送货上门服务。

肢残人老万用申领卡领了20斤米(30元,实际价值40元),一双旅游鞋(20元,实际价值67元)。

沧浪区用“社区助残”的理念,将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在7条街道建立了针对性更强、形式更多样、颇具特色的社会助残十大基地。这些基地包括医疗服务、生活服务、扶贫帮困、康复训练、助残、社区学习、文化活动、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由所在街道和街道驻地单位共同建设。

沧浪区残联理事长唐苏民为“社区助残”拍摄的艺术照“爱心无界”。

苏州很小,小桥流水,私家园林,曾经的天堂。

而今的苏州,在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注重传承“小”的底蕴,不求最大最好,但求更有个性,更具人性,最有特色。用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残疾人的物质生活之忧;用更多彩的文体娱乐方式,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造一个残疾人人人平等参与共享的人间天堂――

这就是今日苏州的歌。

上一篇:残联综合科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残联关工委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